现代互联网

2024-10-11

现代互联网(共12篇)

现代互联网 篇1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互联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事关“四化同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人类社会正经历信息革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创新的核心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全面深度融合,加快补齐农业信息化短板,引领和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坚持服务“三农”。把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首要社会责任,秉持“创新、跨界、融合、共享、开放”的互联网精髓,把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改造农村、提升农民,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第二,坚持合作共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决贯彻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胆探索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互联网农业产业相关联盟,努力形成政企互动、优势互补、协作协同的推进格局,确保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

第三,坚持创新发展。把信息技术摆在社会生产力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大力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四,坚持诚信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诚信经营,努力发展好、利用好、维护好互联网,坚决杜绝坑农、害农行为,自觉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

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本次会议所形成的平台、机制和成果,开拓创新,奋勇前行,共同助力“互联网+”现代农业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努力开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美好未来。

倡议企业和机构名单:苏宁控股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太平保险集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现代互联网 篇2

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部署,是“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实践,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实现政府的整体性治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碎片化”、公共资源运作“碎片化”、行政组织结构“碎片化”、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状况已经日益凸显,从而造成各层级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不能互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严重缺乏整体规划,出现“信息孤岛”,加剧了部门鸿沟,造成了政府重复建设和严重浪费。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范式,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针对治理“碎片化”而产生的新的治理理论,就是要对政府部门间的、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整合,在政府与社会间构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依靠政府机构间及政府与公私部门间的协调与整合提高行政效率,打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打破政府部门的条块式划分模式、地域、层级和部门限制,为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提供全新的平台,使得提供更完备、全面、无边界的整体性治理成为可能。“一号一窗一网”的建立将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信息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实现政府的开放性治理

开放性治理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表达了政府组织外向、亲民、回应、互动、分享、包容、交往、接纳、融合的基本价值追求。政府开放性治理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信息公开与分享、回应公民诉求、吸纳公众参与、合作治理等方面。《方案》的出台,对于推进政府的开放性治理大有裨益。一是有助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开放性政府的基础和底线标准,没有信息公开、透明与分享,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这是因为,公民如果无法获得政府政策及其执行的信息,就丧失了监督政府、参与决策的权利,基本的开放也就无从谈起。二是有助于回应公众的诉求。开放不仅是政府分享信息与祛魅的过程,更是政府直面环境变化,与环境形成能量交换和互动、回应社会关注、解决社会问题、承担公共责任的过程。开放性政府势必立足于外部变化与时俱进。三是有助于公众的政策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多元利益群体复杂的互动博弈过程,政府不能也不可能独占政策信息、话语的制高点并且垄断政策资源,开放性治理为了获得公共政策的正当性基础与合法性来源,谋求参与式的政策过程,居间调适利益关系,通过协商对话达成政策共识成为必然的选择。四是有助于公共事务共同治理的合作机制。开放性治理力图改变传统政府作为单一中心单打独斗的治理格局,要求面对复杂社会及其多样性特征,寻求多种社会力量合作治理的途径,运用多种治理工具建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协力关系。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实现政府的协同性治理

协同治理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协同治理首先体现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回应单中心主义的政府统治模式所带来的困境,而且能够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实现治理有效适用和治理效用最大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实现多元主体全方位的信息沟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现代智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系统,能够在多元主体间搭建一个实时、快捷、方便的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多元主体间信息的快速流动与及时共享,从而为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协同治理还体现在政务的协同治理上,传统政府治理模式是“部门内协同、固定流程”为标志的静态管理流程,对于简单政务的处理效率比较高,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部门与流程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中大量的工作和对公众的服务是跨机构、跨部门的,需要各部门联合共同完成,任何一个部门都很难独立承担政务工作的全部,部门和机构间的政务协同必不可少。部门内管理演变成跨部门协作,固定流程演变为可变流程,静态管理模式演变为动态协作模式。动态协作模式意味着跨部门、跨系统的多部门联合,意味着组织结构松散,管理流程可变。“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政府业务流程的动态性变为可能。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政务协同管理功能,可以将各个行政事务间的信息沟通起来,并进行协作。“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解决了某个独立环节的政务问题,还将政务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衔接起来,使得上一个环节的政务处理结果能够自动流转到下一个环节,实现了不同政府职能部门的政务协同,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政务处理效率。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实现政府的智慧性治理

“互联网+”助农业现代化腾飞 篇3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在黑龙江省富锦市水稻智能化生产示范园区,技术员张国勤轻轻点了下鼠标,电脑屏幕上呈现出一幅画面:水稻秧苗舞起了阵阵波浪,稻田边的水渠留下粼粼波纹。

张国勤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运用物联网技术,现在稻田如果缺水已不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在田间的水位传感器会自动检测水层深度,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诊断后,发出的决策指令传输到田间的灌溉控制装置,之后水池内的水就会自动灌入稻田。

“以云数据为平台,我们实现了对农田作物长势、养分诊断、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张国勤说。

“轻点鼠标种庄稼”——张国勤物联网种水稻是互联网+农业的一个体现。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中国农业互联网展现出了广阔前景。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

专家表示,通过互联网与现有科技相结合,新的技术组合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过去全凭经验和感觉的传统浇水、施肥、打药方式,如今正向生产管理定量化和精确化转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黑龙江等地运用GPS定位的现代化大农机,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播种、收割,通过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

当前,中国农业既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又面临补贴“黄箱”和资源环境“红灯”的双重约束。当务之急则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意见提出,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认为,信息进村入户可以借助互联网,充分发挥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的作用,实现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充分发挥物联网节本增效的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充分发挥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的作用,实现流通方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这些都将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渗透融合,构筑农业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陈晓华说。

记者近日在山东等地采访时,听到农民讲述关于互联网+的“新鲜事儿”。在自家80多亩的麦田旁,山东省嘉祥县坑塘村种粮大户韩桂寅说:“2015年用上了‘云农场,从种到收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不愁了,只要拿出手机‘点几下就行,就像种地有了一个贴身管家。”

“云农场”是北京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推出的集农资电商、农产品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及农村金融等领域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高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农资汇、丰收汇、农技通、种地宝、技术包等多种服务,能满足农民种地产前、产中、产后的多种需求。其实质则是“互联网+农业+高科技”。

为给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农民更多地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意见明确,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 篇4

合理确定优先次序, 率先推进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消除信息孤岛、数据壁垒, 确实做到数据公开、开放, 抓紧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

现代互联网 篇5

摘要:本文结合一线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工作实践,从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的形式、成因入手,通过分析一线税务部门加强互联网建设,巩固基层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的实践成果,总结提出完善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性理论意见,对进一步优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基层税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一、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基层税务部门人员岗位廉政风险主要是指基层税务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不廉洁行为的可能性,是对执法主体和税务人员本身可能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隐患的统称。

当前,基层税务部门人员岗位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风险

因自身思想道德偏差等原因,造成税务人员执法不公正、不公平或“以权谋私”等不廉行为。

(二)岗位职责风险

由于岗位职责不明确、不履行岗位职责或履行不到位,造成税务人员不作为、失职渎职或滥用职权等廉政风险。

(三)业务流程风险

业务流程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制衡的监督内控机制,造成税务人员易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

(四)制度机制风险

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不规范、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机制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可能造成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廉政风险。

(五)外部环境风险

纳税人或其他外部因素为了达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可能对相关税务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税务人员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廉政风险。

二、发生岗位廉政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是产生岗位廉政风险的内在动因

有的税务干部对由于税收执法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后果没有足够地认识,认为没有贪污受贿就没有风险,但实际上许多过错是由过失导致的,这些过失就可能是失职、渎职,如对印章、重要凭证等物件的管理不严,相关案卷中的审批表、陈述申辩笔录的空白处未划销,当事人未按手印、送达签收时间不符,结束时间与报告尾部科长签字时间不符等,给犯罪份子留下可乘之机,从而引发岗位风险。有的税务干部对如何防范风险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基层一线税务人员没有税收执法权,权利在领导手中,出了问题由领导承担,风险与我们没有关系。还有的对执法监督缺乏认识,总认为给他指出问题,就是挑刺,与自己过不去。这些都是防范风险意识不强的具体体现。

(二)产生岗位廉政风险的外在因素

在经济转型期,受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价值观念、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和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税务干部利用岗位职务之便,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后走上了渎职犯罪的道路。

(三)制约机制不完善是产生岗位廉政风险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制定了不少监督制约的规章制度,但可操作性、针对性、强制性和权威性不强,有的规章制度只是对上级部门制度、办法的落实,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不紧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制定制度上不够科学,存在宏观监督制约规定多,微观监督制约规定少;事后监督制约规定多,事前、事中监督制约规定少;对下监督制约规定多,对上监督制约规定少的现象。从监督体制来看,主要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存在空档,特别是税收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和管理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内控机制,从而引发了岗位廉政风险。三、一线税务部门加强基层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的实践经验

为化解廉政风险,增强防范意识,一线税务部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查找风险点,明确风险重点

将工作中可能引发不廉洁行为的因素分为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五个方面的风险,从基层局党组、机关科室、税务所三个层次,结合岗位职责,查找各自廉政风险点。通过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手册》,编制《廉政风险识别表》、《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图》,对风险点进行提示,提醒税务干部回避风险。

(二)划分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监控

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损失程度,将廉政风险确定为一、二、三级。把局领导班子成员岗位定为一级;把机关科室、税务所负责人以及从事税收执法岗位的工作人员、管人、管钱、管物等重要岗位人员定为二级;把其他岗位人员定为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级别的监督防控,确保规避风险。

(三)制定措施,加强监督制约

一是扎实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多项廉政主题教育,激发广大税务干部廉洁从税的主体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强化履行岗位职责监督制约,用制度规范“两权”运行。三是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自创电子刊物,开展廉政征文、廉政文化演讲、廉政短信征集、廉政谜语大家猜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涵。利用内网、办税服务厅展板、横幅、标语等大力宣传反腐倡廉箴言警句,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四是畅通民主渠道。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拓展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对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五是建立约束机制。完善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明确具体责任追究的范围、承担责任的单位和责任追究的具体程序,对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履职行为严肃查处,提高了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四、建立和完善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议

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就是对基层税务人员在税务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一)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空间效应,筑牢防范廉政风险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风险防范的基础。只有加强教育引导,才能构筑起防范廉政风险的思想基础。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开展廉政风险教育,通过领导干部的学习带动和推动全体干部的学习,提高广大税务干部防范廉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将廉政教育纳入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税务人员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广大税务干部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促使广大税务干部自觉增强廉政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项创建活动,增进和谐,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充分发挥网络空间效应,创新廉政教育方式,从PC端到移动端,通过现代传媒,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建立网上交流学习的平台,扩大信息交换频率和交换量,全面增强干部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安全形势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密切关注高风险部门税务干部的思想动态,提高广大税务干部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防止以权谋私,以税谋私,做到警钟长鸣。

(二)完善机制,构建风险防范的多维内控体系

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就是以发现风险、防范风险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将各种分散的、局部的监督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防范和遏制税务干部利用职务或公共权力,从事违反税收政策、违反党纪政纪、违反法律法规活动的制约力。一是建立和完善风险排查机制。坚持分类排查制度,排查单位风险――对权不对人,排查岗位风险――对岗不对人,排查个人风险――对事不对人,解决风险点排查“像、准、实”的问题。坚持集中排查、定期排查和动态排查相结合的全面排查制度,认真查找部门及个人岗位中可能导致腐败问题的“风险源”,权力运行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关节点”。二是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将廉政风险点及内控措施植入税收业务工作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使不同岗位的人员明确权力运行中存在的潜在廉政风险。建立风险资料库,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及时发布廉政风险,特别是在政策法规出台前、在进行业务工作部署和制定方案时,预先提示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研究,提高风险防范的预见性。三是建立和完善风险考核机制。将岗位风险防控纳入党风廉政建设长期考核内容,每年对风险防控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广大税务干部将风险防控作为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规定动作和自觉行为。把廉政风险考核与征管质量考核、税源预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考促控。建立群众评价考核机制,确保风险防控工作人人参与。四是建立和完善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坚持把廉政风险内控责任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两责”的重要内容,对岗位风险防控不力的或因措施不力造成损失的,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增强岗位风险防控工作的责任感。推行风险防控连带责任制,对发生问题的,除对相关责任人员严格追责外,对部门领导也要连带责任追究,保证风险内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制度建设,依托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构筑风险防范的保障体系

制度是构建风险防范的保证。加强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风险防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积极适应风险防范形势发展需要,从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完善教育、风险预警及处置、检查考核、监督问责等方面的防控制度,健全内控项目、风险评估、业务流程等方面自律性内控制度,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借助分级授权、在线运行、不可逆操作和电子监控等“可回放”技术手段把风险防控制度固化为操作流程,使制度创新不断为风险防范提供保证。

(四)加强监督检查,在网络空间模式下搭建风险防范的无缝监督网

监督是风险防范的关键。一是突出监督重点,在税收执法方面,重点监督税款征收、应纳税额核定、减免税审批、发票管理、票证缴销、税务检查、税务处罚等环节;在行政管理方面,重点监督资金使用、物资采购、资产处置、干部任免、人员调配等环节,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及时给予关注和处理,把问题尽可能地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拓宽监督渠道,通过各种客户端、网络媒质,与纳税人、新闻媒体实现网络空间的近距离沟通,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对行使权力和廉政情况实现实时监督;加强群众监督,建立完善投诉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三是完善监督手段,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管税为依托,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税收工作的痕迹管理,运用科技控权,将税收执法权运行的各环节置于计算机的监控之下,实现执法过程的全程管理和远程监控预警,确保权力运行的各环节都置于有效监控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随意性。四是健全监督预警机制,通过意见箱、留言板等方式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以及与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公检法机关交流信息,促进互联互通,及时发现干部廉洁从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和早纠正。五是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以税谋私等违纪违法案件,并通过曝光台,对一切违纪违法案件“零容忍”,发现一起,曝光一起,警示一片,让惩戒之剑高悬。

网络实现了多维空间的互联,使得信息能够迅速互通。在全民的共同参与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有了更深、更广、更高、更全的延伸。让我们与时俱进,加快构建“互联网+基层税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现代化”的建设,为税收现代化的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魏冲.从源头预防腐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张小飞.基于成本因素的腐败预防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徐广彤.基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政府机关绩效评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王慎,郑易平.西方权力制衡思想及实践简述[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现代口腔教学中互联网的合理应用 篇6

〔关键词〕互联网;口腔正畸;教学

〔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093-02

口腔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且也是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学科。相对于其它医学专业,口腔学的学习对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学开展较为困难。因此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对临床口腔医师的培养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给现代口腔教学带来了机遇。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表现形式,它集文字、图片、音乐、交互式功能于一体,具有灵活性、直观性、仿真性和高容量性的特征。而近几年,随着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大规模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给现代口腔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现代口腔教学的特点

现代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其复杂性,口腔教学难度较大。学生能不能进行具体操作是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决定性指标。不会操作就不能成为口腔医生,在以往按教学大纲安排的实验课程中,一位教师示教时身边只有十几名学生能看清,如果教师重复示范,工作量非常大。而示范录像则常常内容陈旧更新慢,赶不上口腔技术和材料发展的进度,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论学习与观看图像的时间不统一,理论知识内容与具体实际技能脱节,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进一步促进了多媒体课件的丰富多样性及使用便利性。

2互联网在口腔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1形象生动

互联网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是集声音、图画于一体,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示出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而以前的多媒体资料需要教师自己去搜集照片、制作幻灯、甚至配合课程需要自己制作视频,工作量巨大。而现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可以使这些工作大大简化。通过专业网站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很方便的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从而使课件内容的更新能够及时跟上学科迅速发展的步伐。

2.2教、学互动良好,学生积极性高

互联网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互动性。在教学过程当中,尝试通过教研室网站和学生保持全方位的沟通。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站发布教学要点、可能提问问题的纲要以供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站在课后继续和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形式单一,互联网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这种全新的和教师的沟通模式,能帮助学生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更能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使教、学两方面的沟通效果非常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3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互联网使用的便利性,可以使负责教学的教师在授课前有充裕的时间,预先把授课内容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入电脑中。并且可以随着学科新技术动态的发展做到及时的更新。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即刻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从而节约了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信息,使多媒体课件容易进行修改和增补,不像传统教案那样修改后要全部重新书写,从而节约了教师备课的时间。甚至,我们引入科室网站中患者向临床医生咨询的相关内容,并且可以组织部分同学参与到回答网站上患者相关咨询的活动中来。

3互联网多媒体课件在现代口腔教学中应用中的不足

3.1过于追求多媒体内容的华丽,冲击教学内容

一些老师从网络获取多媒体资源过分追求绚烂的外表,使得学生上课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本身上,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忽略了对教材里基本知识的掌握。一个好的课件应遵循实用性、生动性、美观性的原则,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切记不顾实际需要过分强调画面美观和视听效果,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以防舍本逐末。

3.2学生、教师过分依赖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上相关资源的丰富、趣味性,有时会使学生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教材,而忽略了对教科书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如果教学内容由计算机包办,利用计算机大量存储的特点,一味增加授课内容,速度过快,导致学生难以吸收。通过互联网强化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传统的黑板教学。我们要在灵活应用崭新教学技术手段的同时,强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传统板书等等教学手段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可以很好的突出教学的重点〔2〕

总之,在享受互联网给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多媒体资源并非万能。对学生来说,尽管它能将口腔学知识以多种方式呈现,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一些帮助,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支撑点,但它并不能替代教师和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不能湮没教、学两方面主动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对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互联网的引入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结合教研室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互联网等教学手段、丰富多媒体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参考文献

1徐桂珍.视听教材稿本编写入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电教中心.

2李明勇,马轩祥,宋应亮,等.口腔修复学多媒体课件-《种植义齿》的研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3):223-225.

借力“互联网+”助推教育现代化 篇7

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今后学校工作的重点是精心规划, 建立“互联网+学校”运行机制;运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优质资源供给方式;抓好数字技术、资源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改”“课改”的服务与支撑;构建以师生为中心、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打造智慧校园。力争用2-3年时间, 基本建成由信息化支撑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为此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 学校要在“互联网+教育”应用方面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互联网+管理

建立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以门户网站建设为基础, 通过“平台战略” (一站:校园网站;四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录播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学校综合管理平台) 实现办公、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后勤服务、家校联系网络化, 打造学校管理新模式, 凸显学校管理智能化。

二、互联网+资源

基于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一方面加强优质资源遴选, 另一方面开展“优课”“微课”录制, 为教师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提供示范、参考和借鉴, 也为学生“碎片化学习”提供可视化数字资源。依托国家教育云平台, 向“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推介优质资源, 使各级各类“名师课堂”“微课”呈现在学校师生面前, 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每个家庭, 方便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随时随地获取资源。

三、互联网+教学

创新教学应用, 建立基于专业网络软件教学模式。抓好数字资源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用好“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等优质软件, 推介并指导教师运用国家教育云平台等多个教育云平台“应用”中的教学软件及学科工具进行备课、授课, 充分发挥其能听会说、方便快捷的优势, 助力高效课堂建设。依托高清录播教室开展磨课、晒课活动, 打造精品课堂。积极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试点和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促进教学改革, 尝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学模式研究,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互联网+研训

创新网络教研, 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通过“互联网+专家报告、互联网+资源供给、互联网+主题研讨、互联网+名师答疑”等培训模式, 形成教师网络培训新常态。充分发挥全县初中教育联盟的作用, 共享教育、教研、教师资源, 积极开展校际间交流、研讨, 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积极探索网络“微格教研”。创建网络教研工作室、名师工作室, 开展区域内、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 改革传统教研方式, 线上线下结合, 网络共研共促。

五、互联网+学习

创新网络学习方式, 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学习模式。通过QQ群或微信等推送政治、业务学习内容, 围绕主题每月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 引导教师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运用网络共读共研, 深入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海量阅读活动, 建立“网上阅读资源库”, 及时推送文章和书目, 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范围;依托教育云班级空间、师生个人空间, 开展学习交流、任务布置、在线答疑、研究性学习等活动, 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互动交流, 保证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解决疑难时的网络学习;培训引导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使网络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六、互联网+评价

创新学生评价方式, 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评价机制。运用数字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 实现评价手段数字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科学化。积极协商拓展数字化评价平台功能, 开通手机版评价方式, 通过二微码扫描, 使评价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使评价结果更加及时的呈现给学生和家长, 让家长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出科学评价和判断, 为学生长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七、互联网+服务

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社会的交互式平台, 通过建立微信群或QQ群, 完善“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 把学生安全往返、学生用餐、温馨提示等信息及时通过手机APP反馈给家长, 使手机APP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 丰富家校联系的途径, 提高家校合作效率。充分利用网络设备, 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视频, 促进其健康成长。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对此, 我们既要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又要冷静思考, 沉着应对。

首先是要坚持“教育为体, 互联网为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 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 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 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 不要让教育自身褪色。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 要防范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

其次是学校教育要敢于从知识教育向思维教育转变。面对“互联网+”的冲击, 学校教育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学校教育就得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 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

总之,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教育不能坚守避战, 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 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 抓住机遇, 直面挑战, 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摘要:“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学校应在管理、资源供给、教学改革、教师研训、学习方式、学生评价、服务体系等方面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

现代互联网 篇8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行动的发展目标及其保障支撑,并列出了十一个重点发展领域,现代农业位列其中。

对于“互联网+”现代农业,指导意见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4种结合方式以及发展目标。这成为官方文件对“互联网+农业”的正式肯定。

锐评:自“互联网+”被提出以来,便有人士寻求其与农业的结合。但往往理论分析的多,实践的少,似乎一时间农业中各个领域都能与“互联网+”结合,又似乎没人见过真正的“互联网+”农业是什么样子的。诚然,很多领域都有互联网化的潜力,但抓住重点需求,做深做精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个命题。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便指出了“互联网+”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相信很多有志于该方向的企业能够从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互联网+现代农业需要标准化支撑 篇9

“金福艺农”示范区建立无线网络监测平台即北京金福艺农农业物联网监控平台,完善农业物联网在园区生产中的应用管理,使相关系统数据更新更加及时、稳定、准确,应用物联网规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使整个园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最终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这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在示范区建设中的有益实践。

标准化在其中起到重中其重的作用。

2016年9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通州区的“金福艺农”总部。公司负责标准化工作的陈慧告诉记者,“金福艺农”结合农业物联网在园区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围绕示范区产前、产中及产后整个过程,对应农业物联网系统开展标准化工作,制定整套标准,建立物联网农业园标准化综合体,制修订企业标准共22个,引用国家标准6个。

以标准化助推互联网+现代农业,“金福艺农”是怎么做的?

“我们以实现设施蔬菜生产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达到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陈慧表示。

创建物联网农业园标准化示范区后,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建立北京金福艺农物联网监控平台。从育苗至采收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实时监控下,实现整个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安全,减少农业成本的投入,节约劳动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物联网在农业园区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和提升物联网在农业园区各运行环节中的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自动化监控水平及与其它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培养农业物联网应用人才,利用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平台,通过培训、实践、与专家沟通等多方式培养一批物联网和农业知识结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应用。

采访中发现,在具体项目实施中,他们认为五个方面很重要。

完善的组织管理很重要。

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由公司董事长任项目负责人,负责示范园区标准化的全面管理工作,财务方面对于示范园区的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单独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设置专人负责示范区各项规章制度的编写工作。公司还建立领导组与工作组,人员分工明确,组织机构完善。公司农业部经理带领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为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制定项目例会制度,定期例会沟通。为实现项目有效管理,他们注重促进公司上下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各层人员的工作效率,追踪各层人员工作进度,协调项目相关各管理层的工作方法、工作进度、人员及设备的调配。每月月底开例会现场各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保证项目管理及标准实施。

组织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对农业园区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相关人员就标准化基础知识、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指导,为示范区农业技术工人组织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合理安排资金投入,保障示范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制定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制度,项目经费使用进行严格审批,合理分配资金使用,保证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顺利完成。

结合示范区实际建立标准综合体规划很重要。

2014年结合农业物联网的使用功能,进行国家物联网农业园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标准综合体规划,初步确定以“提质增效”作为总目标进行分析,形成要素分析图及标准综合体结构图。2015年根据年度考核专家建议,重新进行要素分析,重新构建。结合园区整个生产过程,确定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以“利用物联网提高种植园管理水平”作为总目标进行分析,并形成标准综合体结构图,依据新构建的标准综合体,结合示范区的实际生产状况及农业物联网系统应用情况,形成应用标准明细表,并编写修订标准,根据示范区实际生产状况制修订农业物联网标准。根据专家督导建议,对标准综合体规划进行最终修订。围绕实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目标,利用农业物联网提高种植园管理水平。

陈慧告诉记者,通过对农业物联网系统功能应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对诸多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总结、规范和提高,经过专家多次评审建议,几经探讨分析修订,标准综合体的构建主要结合农业生产与农业物联网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管理进行构建。

在农业物联网产前管理方面,包括产前环境的水、土壤、空气质量标准直接采用国家标准,产前棚室及种苗管理标准,产前环境标准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健康,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基础;农场云资源、计划模块操作管理标准,农场云系统计划管理标准,提高农场云系统功能的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为农产品生产提供数据基础;农资库房管理标准,严格要求农资购买品质及出入库流程,在农资使用上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

在农业物联网产中管理方面,涉及农业物联网系统应用人员管理标准,农场云生产模块操作标准,环境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视频采集及语音对讲管理标准、病虫害预警及成熟度预报管理标准级农事管理标准。产中管理将农业物联网功能充分应用到农事生产中,利用农业物联网的环境监控、视频监控、远程控制及预警功能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性,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农业物联网产后管理方面,包括农产品采收与初加工标准、农产品包装与标识标准、农产品保鲜贮藏管理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三项标准(包括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农产品污染物限量两个国家标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一个制定的企业标准)、农场云销售、加工、履历、分析模块操作标准。使农产品从采收至客户手里整个流程都实现全面监管,让客户通过农业物联网监督农产品整个生长过程,督促生产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突出物联网特色制定标准很重要。

“金福艺农”示范区项目标准化工作规划构建,基于农业生产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功能,为实现总目标,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过程制修订标准。通过运行各项标准,使国家物联网农业园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生产真正做到从源头到产品到销售都严格遵循标准,通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手段,使每个环节都有理可依,有规可循,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结合农业物联网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技术升级更新很重要。

我们现在叫“农场云”——陈慧说。农业物联网监控平台最初重点功能放在农产品生产产中方面的环境监控及视频监控方面,2015年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功能进行全面升级,升级为覆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农场云系统。农场云系统覆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整个过程,提升整个示范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跟踪服务方面的管理水平,使示范区管理更加系统。新增园区地块及人员信息、农事计划及预计产量信息、客户及合同管理信息、履历二维码系统等。

在“金福艺农”示范区农业物联网程控中心,记者亲身体验了二维码系统效果——针对每个棚室品种形成二维码,客户拿到产品后,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农产品生产记录及认证信息,保证农产品安全,还可看到针对本品种的营养介绍及菜谱,还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反馈。

这实现了农业数字化控制管理,达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高效结合。最后在农业物联网程控中心,使整个物联网应用的过程、应用的设备、智能分析结果、自动操作等过程得到统一的展示和管理。

加强培训,制定制度,保证标准实施很重要。

示范区自建设以来,先后举办培训会25次,培训2110人次。请各方面专家对生产工人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技术培训方面,加强农业生产培训及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为监督标准化实施,对各个标准都进行培训,并由标准化小组监督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另外,标准化建设实施中,示范区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标准化管理制度及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金福艺农”示范区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标准化实践,得到国家物联网农业园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目标考核组高度认可。

93.4分——考核组按照《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目标考核评价表》打分,国家物联网农业园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考核得分93.4分。

现代互联网 篇10

视尚购的前身是青海卫视购,我们跟多家卫视合作,正在打造首个农业电商T20、020模式,把商品介绍给广大消费者。我们有哪些优势呢?首先是我们的媒体平台,我们有7亿消费者和35个城市的覆盖,以及全中国100%的覆盖,因此不用担心推广。举例来说,9月份我们采取新闻加销售的模式,用两天的时间帮两个品牌共销售了将近200万件枸杞,对于青海农民来说相当于半年的销售量。这个案例也得到了宅急送公司总部的支持和湖南省分公司的支持,因为物流成本很高,产品附加值很低,我们从西北直接发货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是非常烧钱的,尤其在农村和农业这个领域,资金是最大的缺口,当然还有物流,可以说这是做农业电商的两个痛点。从物流方面来说,我们做的电商是农产品的原产地直供,因为农产品有季节性,生鲜产品对时效性要求也很强,如果经过过多的中转仓环节农产品就不新鲜了,加上农村的交通环境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农产品原产地直供对物流商来说与我们是一个挑战。我们跟宅急送探讨过多次,沟通过很多解决方案,当然宅急送与我们非常配合,也给予我们很多解决的方案。

我们有很多商品是从农民手上收来的,比如鸡蛋。我们就非常担心配送运输中的品质,这对农业电商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痛点。再比如羊肉等生鲜产品,我们自己在北京租了一个冷库,然后转到物流那边的冷库,需要3 天时间到客户手上,所以羊肉只能在冬天做,到了春天根本没有办法做。我们做的事情也是急农民之所急,希望能够帮助农民。比如,内蒙古去年积压了6万只羊,储存在冷库的费用非常高,每天都在亏本。 我们希望物流能够给予更多的配合,否则我们就很难做到。

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我觉得在物流上还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因此,希望宅急送也好,其他物流服务商也好,能给我们更多好的建议,让我们更好地为农民朋友服务。目前在青海、西藏和新疆还有很多我们服务走不到的地方,希望我们的物流能够帮助更多的村民。

最传统的艺术与最现代的互联网 篇11

围坐台上的嘉宾对谈组合颇有些奇异:德高望重大家者有如“40后”漫画家蔡志忠、著名作家叶辛、海岩、中华儒道研究协会理事长李克明等,后生新锐也有如90后网络文学作家慕容湮儿(代表作品《倾世皇妃》)。这场集结有40后大师与90后新锐的文学篇讨论主题为,《遥望50年——中国文学的未来猜想》。

22日当晚的对谈持续近2小时,而这仅仅是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的开始。文学篇后,接下来一天时间里,陆续还有音乐篇和美术篇的大师专场讨论。

这种形式感背后,隐约可见腾讯互娱一直想做并从2004年开始就为之努力的一个理想:做传统娱乐与网络娱乐两个世界的打通者。打通,意味着一种新的娱乐文化风潮、甚至新的产业巨擘的产生:就像金庸从报纸连载变成了文化大家、迪士尼从儿童动画变成了娱乐王国……随着这代“数字人”的成熟,不仅仅是文学,音乐、美术乃至整个互动娱乐产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现在的世界上可以分为两种人,上网的人和不上网的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在开幕式致辞中也表示,“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是一个被四块屏幕所主导的时代,这四块屏幕就是电影、电视、互联网和手机。它们决定了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认知与判断。所以对这四块屏幕的研究不仅仅是媒介的研究,也是对我们生存状态与意义的研究。”

而在这个巨大的变革漩涡中,传统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在互联网时代都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正是腾讯互娱借这场论坛所想表达和探讨的主题。

变革时期,讨论的价值或许大于结论

这是一场怎样的高峰论坛?

正如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在论坛致辞,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开启了“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这些盛世畅想尽管观点各异,但却都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在一个时代重要的时期,讨论本身的价值或许远远大于结论。

此次名为“名家风范 大成之道——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汇聚了蔡志忠、叶辛、海岩、李克明、吴为山、章绍同、项阳、霍廷霄、黄丹、卢小旭、慕容湮儿等来自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前辈与新锐。本次论坛探讨的主题分为文学、音乐、美术三大篇章,分别为《遥望50年——中国文学的未来猜想》、《艺术与商业,平衡还是倾斜,融合还是冲突?》、《音乐产业所衍生的文化问题》。

在这些高屋建瓴的宏大议题之下,其实反映的是互联网给传统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带来愈来愈强碰撞下的现实命题。

比如,中国音乐产业,原有的“生产—消费”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就遭到了网络免费音乐带来的颠覆。但近期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数据显示,数字音乐为唱片销售带来了自 1999年来的首次增长。那么,中国的音乐产业是否也迎来了触底反弹的大好前景和即将爆发的新商业模式?

又比如,在文学方面,数字化正打破整个出版行业的边界、业态,传统的图书出版业一方面面临着由数字化带来的生存危机,同时数字出版也激发了出版业更大的生产力和全新的价值。例如在9月10日举办的腾讯文学战略发布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磨铁图书等出版巨头纷纷与腾讯文学达成战略合作,莫言、刘震云、阿来、苏童等文坛巨匠也开始“触网”,成为腾讯文学大师顾问团成员,并将部分作品授权给这一全新的网络平台。

两千年后,而今身处另一个由互联网引发的激烈变革时代,大师们也直面激辩了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艺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话题:

“你干嘛代表纸呢?”出版人沈浩波在此次高峰论坛公布的腾讯互娱系列纪录片《艺术生存》预告片中质疑道。沈浩波的意思是,他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至于从哪个渠道获得,其实并没有一个至高的标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在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上也认为,恰恰因为网络这个媒介,提供了大量的文学机会,“我们系有一个毕业大学生典型,就是写《失恋33天》的鲍鲸鲸,她就是在网络连载迅速获得了行内正常的合格编剧的地位。”

中华儒道研究协会理事长李克明的说法,则代表一批大师对互联网新文化思潮的开放态度:“我其实非常羡慕慕容小姐这样的网络作家,因为今天在网络上已经有这么多人跟着她。慢慢地随着慕容小姐人生阅历的提升,她写的东西从只是为了娱乐读者,慢慢变成传播思想和知识的时候,慕容小姐写的东西就会达到老祖先讲的‘文以载道’。我对这个是乐观的。我反而担心自己本身对互联网不是很清楚的人。不要把互联网当做一个洪水猛兽,而是要想互联网怎么可以加深把思想传播出去,把自己的创作散播出去。”

为什么是腾讯互娱

作为一家互动娱乐服务提供商,腾讯互娱为何要举办这样一场高规格的艺术文化盛宴?

这就要从腾讯互娱的发展历程说起。

十年来,腾讯互娱对外一直主推腾讯游戏。在网游品牌还纷纷以苍井空、凤姐等吸引眼球的品牌时代,腾讯互娱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游戏产业大刀阔斧的探索:2010年率先发布整体品牌和四大子品牌,初步搭建品牌矩阵;2011年与何炅、谢娜为首的“快乐家族”签订品牌代言协议,并以品牌TVC为主体,在三大卫视、户外和网络展开大规模品牌推广活动。在2012年初,腾讯游戏正式以“腾讯互娱”名称出现在UP2012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上,并首次发布泛娱乐战略,聘请谭盾、蔡志忠等多位世界顶级的文化大师组建顾问团。

腾讯互娱的“泛娱乐”战略,指的是以授权IP(知识产权,IntelectualProperty)为轴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跨领域、多平台的商业拓展模式,这也是腾讯互娱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当媒体还在讨论“泛娱乐这么大的概念,腾讯互娱如何落地?”之时,腾讯互娱已经开始推出了腾讯动漫平台、腾讯文学等实体业务平台,并在影视、戏剧等业务上不断探索和尝试。而“腾讯互娱”作为一个不再仅仅是游戏的品牌,也开始逐步由幕后推向台前。

此次大师云集的高峰论坛的举办,也从侧面展现了腾讯互娱发力多元泛娱乐业务的决心。事实上,腾讯互娱在发布“泛娱乐”战略之初就同时成立了由谭盾、蔡志忠、尹鸿、陆川等大师组成的“腾讯泛娱乐大师顾问团”,并在腾讯文学系统发布时成立了由莫言、刘震云、阿来、苏童等文学巨匠组成的“腾讯文学大师顾问团”,此外还邀请了陈可辛、袁和平、奚仲文、吴里璐等电影界的大师级人物参与游戏的研发。

程武对于上述“融合”的理解为,互联网互动娱乐产业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以及再创新。

对于一个高端“棋手”而言,比胜负更重要的是“求道”。对于腾讯互娱而言,更大的成就将在于在不脱离市场的情况下,对包括游戏在内的互动娱乐产业做更深入和丰富的表达。因此,这盘棋的布局其实才刚刚开始,网游只是一个基石,打造一个包含更多业务的完善的互动娱乐体系才是腾讯互娱的最终目的。

总体而言,腾讯互娱的“泛娱乐”战略布局还处于“孕育”和“萌芽”阶段。如果说前十年是网络游戏业务体量和规模快速扩大的量变过程,那么未来十年,将是以打造泛娱乐产业生态为使命的质变过程。具体至此次论坛既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一种自我探索与求证。

现代互联网 篇12

现教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辅助机构之一, 主要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并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过程并促进教改, 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等院校中, 尤其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中, 对推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工作职能分析

1.1 教育教学职能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效的平台和有机的载体。“两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摆脱原来传统枯燥的上课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将各种案例较方便的嵌入, 插入的各种声音、图像等直观素材, 能让授课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现教中心还承担着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 发展多媒体、网络、MOOC等现代教育技术, 能大力推进教育手段与方法改革, 能促进学院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现教中心也可承担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MOOC制作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为师生参加各类活动录编视频。因此, 教辅职能是现教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服务管理职能

管理是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的过程, 管理办法科学、管理制度严格是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也是管理必须的前提条件。就我院而言, 现教中心负责管理全院120多间多媒体教室, 100多间实训室, 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校园摄录编、校园网和学生网络等。现教中心的管理工作和学院的各项工作密切相连,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是现教中心中心任务之一, 现教中心的工作也需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 而良好的服务也是体现现教中心工作价值和作用的有效载体。现教中心的“服务”职能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之中, 比如现教中心既要为学院领导的决策服务, 又要为教学、科研服务, 同时还要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 也承担着学院各种社会培训考试的服务。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是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对象, 也必定是现教中心服务的对象, 现教中心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其服务职能的体现。

1.3 记录宣传职能

校园网站是学院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 将学院的最新的活动动向展现给学生及教师, 展现给社会, 就一定离不开校园新闻的拍摄与制作, 设计并制作精美的校园网站网页及各二级学院网站, 能使广大师生员工更加了解学院, 加深对学院、专业和职业的热爱;同时利用互联网络传播及时广泛的效应, 能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 扩大学院的影响力, 也能使学院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也可利用网络及时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新闻等正能量信息,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 发挥其宣传职能, 现教中心作为学院的窗口单位应为学院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现教中心承担着服务管理职能的同时, 一般也担负着学院重大事件的记录。各级重要领导的来访、学院重大事件的发生、学院领导的出访、兄弟院校的互相交流等, 一般都需现教中心做好视频记录, 这些资料档案还应该妥善保存, 必要时可作为领导决策的借鉴材料, 也是学院长期发展中真实宝贵的资料。

总体来说, 现教中心主要承担着教育教学、服务管理、记录宣传三个方面的职能。三个方面的工作效率效果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效果、教学秩序、发展前景直至学院生存。由此, 学院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现教中心的建设发展, 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加强现教中心的职能建设也是也是加强学院全面建设的重要一环。

2 工作特点分析

2.1 执行与协调

现教中心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工作中更多的是属于服务管理, 因此, 作为服务管理性的部门, 都应具有执行力强和协调性好这两个明显的特点。要求现教中心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力, 应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章制度, 贯彻执行学院的各项指示和精神。在执行过程中能简单地传达, 而应该是立足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将政策的原则性和执行方法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力求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 从而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教中心的工作涉及学院各基层面的各个部门, 上至学院领导, 下至每位教职员工及每位学生, 现教中心都有直接的工作接触, 学院的各项工作虽然是由各个职能部门来分管, 但是现教中心则可能是这些职能部门部分工作具体的执行机构和协调机构, 尤其是在相关的专项工作中。因此, 现教中心的工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 在执行协调过程中需把握好相应的角色。

2.2 服务与形象

超高服务质量和超前的服务意识是服务部门追求的目标, 作为教辅部门, 现教中心要有主动把更好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提、网络教学资源等协调组织好, 供给教师和学生, 提供给社会, 充分调动利用平时的信息储备, 加以适当的信息处理手段, 把正确的思想、观念、新闻等信息, 快捷方便的传递给教师、学生和社会, 加强信息资源档案的管理, 利用掌握的原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从而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学院其他相关部门工作和现教中心的工作始终密切联系, 在学院的各项政策贯彻和执行中, 现教中心能利用所管理的各项资源, 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 而现教中心各项工作的展开尤其需要教学部门及行政部门的大力配合。所以说, 现教中心工作作风代表着学院的整体形象。它不仅要执行与协调, 更是学院形象的一个代表机构, 要求现教中心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

2.3 繁杂与多样

现教中心掌管着全院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如: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语音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课件录编设备等。既有常规性的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的日常管理, 又有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突发性的异常情况处理, 工作需面面俱到, 工作繁琐多样。现教中心对要对这些设备的分布、数量和性能做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定期安排对这些设备维修与维护, 保证设备完好率, 使设备资源处在健康的工作状态中, 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 从而满足各种需要。此外, 现教中心还需协助宣传部门对学院的贴吧、论坛等进行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确保学院对外窗口的健康与发展。所以现教中心在的工作繁杂多样, 面对各种工作要做到既能沟通协调, 又能合理安排, 让每一项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 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

3 加强效能建设

3.1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3.1.1 责任意识培养

人是服务管理的主体, 加强部门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上过硬是对部门人员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3.1.2 技术水平提升

部门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 部门要积极寻求并为需为每个员工量身提供学习发展的空间和途径, 让每个人都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3.1.3 团队协作磨合

中心需打造良好的团队, 加强部门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造就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团结进取的高素质队伍, 团结稳定的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障, 这样的队伍才有战斗力, 强有力的战斗遇到任何任务都敢上、都能上, 也都能顺利解决各种问题。

3.2 健全规章制度, 提高管理效能

3.2.1 明确岗位职责

依据服务管理等职能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注重个人工作的同时, 还要提倡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部门内乃至学院内做到岗位分工不分家, 岗位有分工, 工作要合作, 各岗位各部门工作需互相支持, 团结协作。

3.2.2 配套考核制度

为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配套的监督、考核、奖惩、聘任等制度来保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同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 并建立健全各项具体制度, 但是推行工作要先从部门领导开始, 自上而下地运行, 制度方面激励措施要多于处罚, 尽可能多设计一些激励指标, 因为激励往往比处罚所取得的效果更大。

3.2.3 严格制度执行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 有了规章制度不能仅停留在表面, 制定制度不执行比不制定制度带来的危害更大, 所以要增强规章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和执行透明度, 改变用人管理人的状况, 以制度来约束人、教育人、考核人, 并诚恳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各相关部门的监督。

3.3 建立管理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现教中心必须加强信息处理手段, 在高校建立高效集成的数字化办公系统, 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抓手, 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教学辅助单位, 是高校公共教学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实现教学软硬件资源的最大限度运用, 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更需为高校在建设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利.高等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7) .

[2]梁圣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和特点[J].学理论, 2011, (16) .

[3]李庆华, 施芝元, 洪璇玲等.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 (17) .

[4]甘忠伟.又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定位问题——从个案研究入手[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05) .

[5]李庆华, 付玉, 洪璇玲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架教学资源服务管理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01) .

上一篇:高层次服务下一篇:政府审计资源整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