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效应

2024-09-09

极化效应(精选4篇)

极化效应 篇1

1 县域经济发展中极化效应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

所谓的极化效应就是抓住县内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的发展优势或发展态势,发挥比较优势,营造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区域,重新整和县内资源,形成一点或多点的聚集效应,不断壮大、不断提高,构成发展极。再以点带面,向周边扩散,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发展极。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发展极是指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强化人口、资金、工业和信息向县城积聚,形成以县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点。县城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一般城镇而言,县城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以产业为主体产业发展极。以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极指的是以某一项或多项的产业发展所形成并以这一产业为中心的互联互补型的产业集群。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的兴起不仅有利的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地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风险,而且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以乡镇为中心的焦点发展极。以乡镇为中心的焦点发展极指的是在县域内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先进的、市场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并对县域内外的资源构成巨大的吸纳整合力,通过县城、重点乡镇的聚集作用形成的经济发展极。

2 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理论依据

极化效应的实质是非均衡发展理论极化作用的演变,因此极化效应的理论渊源也主要来源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 增长极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动因的分析

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x)1950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中的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增长极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动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这是佩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的,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拥有众多的先进技术、人力,加上有众多能为先进技术人才施展才华的载体即先进的企业,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一定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在这些“高等要素”中人才又是最能动的因素,有了高级的技术管理人才,就拥有丰富的创新源泉,就能运作和管理先进企业,就能设计并实施优良的制度。当一个地区吸引了大批技术人才,建立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培育了优秀的企业家,则这一地区就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强的极化效应。(2)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资本的多寡与极化效应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直接相关,资本的多寡则与国家的倾向性政策改革和本地区的投资运营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想使本地区对其他地区或部门产生极化效应,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从其他地区或部门集中资本,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同时也可以把资本输出向其他地区或部门,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2.2“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区位环境的分析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核心区极化效应在边缘区的作用将处于支配地位,将各种要素和资源吸引到核心区,引起边缘的衰退;涓滴效应是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不断购买边缘区的原料、燃料和向边缘区输出剩余资本和技术,带动边缘区的经济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区位环境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认为核心区指的是在该区域内拥有雄厚的资本,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投资回报率高的资本运营环境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核心区是极化效应迅速成长的土壤。在核心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的高度积聚,一方面交易成本费用下降,这是区域内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在核心区域内也有利于企业扩大自己的产业链范围,延伸产业链。这样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也使企业的非系统风险减少,大大增加了企业抵御区域外部冲击的能力,提高了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增加了投资企业的盈利率和回报率。另一方面通过一定区域范围内企业高密度的集聚,以及企业之间的互补竞争力和集聚区的综合优势,雄厚的产业配套基础及优越的研发环境,这些都是核心区内才具有的,这些优势是外围区无法比拟的。所以说,要想使极化效应迅速的成长并发挥作用必须具备有象核心区这样优越的各种环境,否则极化效应难以形成并发挥作用。

2.3 产业聚集理论对极化效应的最终经济效果的评价

产业聚集理论最早源于上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经济聚集”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学第一次从企业层面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产业聚集是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因果累积关系与范围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产业聚集理论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极化效应与聚集经济效应的相互关系,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聚集经济效应是极化效应的最终结果。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必然导致资本、技术、创新企业的诞生和集中加速地区内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的迅速发展。空间上的集中使得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关系变得紧密起来,从而产生了专业化分工效应。(2)聚集经济效应是极化效应的又一个新的开始。聚集经济效应的雏形一旦形成,就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在需求指向下,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从业人员也就近选址,从而产生了新一轮的极化效应。

3 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的有效途径

3.1 发展城镇经济,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极化效应

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内引外联,接受城市辐射,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撑点;是拓展和完善县城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县城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形成集聚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要的就是走城镇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由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实现农民向城镇的大幅度转移,以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形成以市区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结合城镇建设,规范了市工业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发挥工业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人才集中的极化效应,坚持城镇建设与工业区、工业小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向市区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3.2 发展县域工业,形成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极化效应

县域工业投资效益高并具有广泛的联系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要着力形成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极化效应。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县域与城市大工业相比有以下比较优势:第一、消费市场大,极具潜力。县域拥有全国80%以上的消费人口,主要是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会带来农村市场的扩张,处于相对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对某些中低档、低技术工业品的需求具有高效弹性。这样,品质和加工度低,技术落后的乡镇工业获得了低层次需求急剧扩张所提供的市场契机。第二、县域工业参与度和竞争力的增强迫使城市大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继续扩大,同时可就近获取丰富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原料。第三、“后发优势”。县域工业化起步晚于城市,可以直接利用城市工业成熟的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不冒风险地在短期内走完城市工业化长时期走的路,甚至可以部分超越国内城市大工业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3.3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形成以商业为中心的极化效应

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探索。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商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服务网络,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以县为中心、基层社为骨干、农村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力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企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为农服务的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全过程系列化服务,成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要解决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为此,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充分依托系统现有资源,积极推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重点建设四大网络: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3.4 发展劳务经济,形成以劳务输出为中心的极化效应

所谓劳务经济,就是劳动者出卖劳务而获得报酬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简单地说,劳务经济就是打工经济,是通过增加城乡居民外出务工收入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劳务经济就是转移农村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建议政府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2)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3)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针对农民的培训。

摘要: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源动力之一,极化效应的研究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在界定极化效应概念以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极化效应的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

关键词:极化效应,理论依据,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西奥多·W·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99.

[3]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3.

[4]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段庆林.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极化效应 篇2

一、事件回顾与舆论生成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据茂名市政府发布的消息,2014年3月30日上午,茂名市区一些群众为了表达对拟建芳烃(PX)项目的关切,在市委门前大草坪聚集,并在个别路段慢行,整体情况理性、平和。下午,有小部分人上路堵塞交通,后逐步散去。但晚上10时30分之后,小部分闹事者开始骑乘摩托车扔石头、矿泉水瓶等破坏公共设施,公安机关迅速行动,果断处置,有效控制了局面,事件中没有人员死亡。茂名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PX项目仍处于普及知识阶段,上马与否需听取民意才决策,如绝大多数群众反对,茂名政府部门决不会违背民意进行决策。”

与此同时,此事件在网络中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根据社会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X-GOT)的统计,从2014年3月29日至4月24日,共有涉及广东茂名PX事件的相关新闻9558篇(含新闻网站转载),论坛主帖43150则,博客文章7622篇,微博主帖826844条(不含其它博友评论和互动讨论)。在众多的网络讨论中,根据内容和是否支持建设PX项目立场可以分为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并迅速表现出极化效应。其中赞成方在网络舆论活跃的有清华大学本科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观察者网和方舟子等,而反对派则有香港东方日报、香港明报、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总编辑郑维、任志强、网友夏尔谢夫工程师和袁裕来律师等。两派交锋的观点主要有:1、PX的毒性强弱;2、官方消息的真实性;3、官方对事件的处理措施等。赞成派以官方媒体和化工学科学者以及化工学科组织为主;而反对派以网络大V、港报集团等为主。其中在交锋过程中反对派的呼声稍占上风。

二、茂名市PX事件中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的表现

事件发生后,腾讯微博等自媒体运营商迅速“和谐”了相关词条,在相关的搜索窗口输入“茂名PX”后的搜索结果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茂名PX”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这一举动引起了网民的强烈不满。

1、自媒体集中转发现场流血场面和文字描述——盲目参与

了解到微博等自媒体软件对“茂名PX”词条的“和谐”后,网友们开始进行舆论炮轰,并且通过截图,长文档等方式在微信朋友圈,微博、BBS论坛等盲目转发宣传。一时间,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茂名人民在流血牺牲”等恶意扰乱网络秩序的言论和图片。不明真相的网民,尤其是茂名地区的人民对此消息的关注程度更是日益增高,并且大部分市民会不加选择地转发。甚至出现“坦克武装进驻茂名”等匪夷所思的荒谬谣言。尽管3月31日的官方报道《广东茂名市民游行反对PX项目政府:不法者挑唆》,并附《茂名市人民政府告全体市民书》,但此时大部分网民倾向于不信任信任公共媒体发布的权威新闻。官方舆论疏导作用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2、恶意评价异见者言论——极端参与

所谓参与极端,指网民往往以极端化、狂热化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来捍卫自己的价值立场。如方舟子与网友聊PX项目时,针对网友@陈慕蓝称“PX在发达国家没有问题,在我们国家却有了问题,原因何在一目了然”,方舟子回复称:“你这话把PX替代成任何别的东西都成立,所以中国现在什么事都别干了,先来解决制度问题,制度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经济就不要发展,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一回应引起了部分网友的强烈不满。此后,网友对其言论进行狂热的批判,其中不乏有带有明显个人主观色彩的直接的谩骂等。

三、茂名市PX事件中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发展过程

网络舆情在与现实产生互动的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事实上,网络舆情早于PX聚集游行爆发,2014年2月份,当地官媒密集和老调的宣传套路引起网民不满,并且造成了一种PX项目“已经,而且必须”上马的错误印象;但当地政府漠视网络舆论场的诸多隐患,如3月2年7日的网民座谈会后网络出现大量负面声音;3月30日晚PX百度词条被悄然改为“剧毒”;这些信息都在预示着网络民意的动向。舆情的爆发期和持续期,媒体和网络舆论场表现出强烈的差异化:网络舆情集中于聚集事件爆发后的1~2天,以现场爆料和碎片化观点为主,此时网络舆论倾向于反对派言论;在4~5天后,传统媒体的报道密集出现,鲜有对聚集事件本身的描述性报道,以评论反思文章为主,此时网民主要分为三派:支持派、反对派和延伸派(探讨事件背后实质的原因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回顾该事件的发展过程,经历着公共话题聚合——舆论场出现——意见领袖出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等环节,通过网络设置议题使网民的言论、情绪极化成一场影响范围很大的网络媒介事件,并使传统媒体报道不断偏离事件本身。

四、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的原因

1、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硬件支持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信息的传递,并为网民提供了大量表达意见的工具。另外网络工具具备的隐匿性和便捷性进一步弱化了法制与责任,道德与熟人社会的约束,使得大部分网民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的观点。

2、网民“三低”结构的影响

目前网民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就是网民结构呈现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三低”特点。低年龄决定了大部分网民缺乏社会阅历,辨析能力不足,遇事轻浮烦躁的特点;低学历决定了他们自我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高低情况;低收入则说明他们对于社会本身就存在一定怨念,需要寻找某种借口和方式进行宣泄。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现实体现

“沉默的螺旋”指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更倾向于对自己赞同的,并受到广泛欢迎的观点进行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某一观点,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在茂名PX事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完整性的新闻信息的公开,各个阵营的强弱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后还产生了新的阵营,这正是网友自由选择观点,加速螺旋发展的过程。

五、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的过程实质就是社会问题不断激化和表面化的过程,因此如果引导不善,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

1、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

这是一个稳定重于一切的时代,“维稳”工作被视为政府工作的重心,然而,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可能会导致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茂名市PX事件发生的缘起真实部分境外媒体的渲染以及境内不明真相的人员的煽动导致的,最后演变成为“打、砸、烧”的暴力事件,严重破坏社会和谐。

2、破坏民主法制,不利于依法治国

由“药家鑫案件”、“上访妈妈事件”和“茂名PX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对最后的解决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不禁感叹:舆论太厉害了。当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政府机关会相应考虑民意,如此一来,实在不利于政府权威以及司法权威的构建,不利于依法治国的实现。

六、对于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的思考

1、现实公共话语空间的缺失

虽然我国早已形成了完备的听证会制度。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发挥实际意义,导致人们对现实中的参政议政失去信心,使得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公共话语空间很小。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开放的、广泛参与和平等自由的空间,具有广场的诸多特征。广场狂欢式语言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如同亢奋、发泄是广场狂欢节的基本情绪一样,理性也不是网络论坛必要的通行证。情绪化的话语更具有感染力,能更快地在网络上散布开来。另外,网络是网络民意形成的表达场域。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结构开放、标准统一、管理分散、服务灵活、交流方式多样、信息资源丰富与服务费用低廉等优势。基于这种完全嵌合式关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愿意并且热衷于网络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自下而上的建议反馈的渠道的闭塞

尽管我国信访等民意上行机构建设完备,但配套的民意反馈制度建设和实践仍然不足,导致在现实的政治参与过程中,民众缺少公共话语空间。“中国一直缺乏一个真正的释放民声的有效空间与途径,人民只能把很多想表达的东西压抑在心底。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而又无处宣泄的人来说,网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出口。”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所言:“如果缺少了自下而上的参与、官民平等的互动,单向度的宣传很可能被看成是‘操纵舆论’,权威解读也容易被理解成‘为决策背书’。”

3、现实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力

所有的网络舆论,网络危机最终都将回归到一个本质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力不足。在PX事件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个背景:作为石化之城的茂名,民众在平时就能闻到大型炼油项目带来的刺鼻之味,当地的鼻咽疾病数量巨大,这令当地民众对环境污染之类的事情极为敏感。在实证调研中发现,当地村民多次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均得不到妥善处理,使得民众对政府公信力和权威的失望,进而把希望转移到网络中,希冀通过凝聚更多民意以达到维护权益的目的。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了人们政治参与,意见表达的重要公共话语空间,网络舆情成为了民意反映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网络自身的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的特点,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国民情绪焦躁的基本国情,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较为常见。本文拟以茂名市PX事件为例,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效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舆情,极化效应,茂名PX事件

参考文献

[1]汪建昌.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生成与政府决策[J].中州学刊2009,06:244-248.

[2]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3]刘汉森.网络传播中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D].中南大学,2013

[4]陶文昭.互联网的民粹主义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5).

[5]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5-56

用反极化法调试地球站天线极化角 篇3

关键词:极化角,反极化,主站信标

1概述

随着卫星在民航数据通信中的广泛应用,卫星网络的数据和语音通信的高质量传输,有赖于卫星正确的安装与调试,对卫星的安装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天线对星操作是安装调试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关键技术之一,天线指向的精确度将直接影响卫星地球站的通信质量。天线对星操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调整天线方位角、俯仰角和极化角,在民航卫星网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由于具备方位角和仰角测试仪,各远端站天线的方位和俯仰角度调整的都比较好。而在极化调整方面,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可用,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地球站天线的极化角调整得不太理想,这些站在运行过程中,不仅影响了反极化方向卫星转发器的工作性能,同时也使卫星网内受到来自反极化方向的干扰,从而使相应的数据通信误码率提高,话音通信质量下降。极化匹配不均衡,会产生极化损耗使接收信号降低,极化的调试至关重要,对网络的通信质量影响很大,下面分析极化调试的方法,重点分析反极化调试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2 极化角的定义

无线电波的极化,是指电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两者的关系。它表示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矢量的取向。在实际中,由于发射天线的具体放置不同,使电场只有垂直或只有平行于地面方向的分量,前者称为称垂直极化波,我国的广播发射天线是垂直于地面的,故是垂直极化波;后者称为水平极化波,我国电视、调频广播用的是水平极化波,它们的发射天线是平衡于地面的。

而卫星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有两类:一种是线极化,一种是圆极化。其中在线极化方式下又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在圆极化方式下又分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如果卫星波束中心与卫星同经度,那么与星下点同经度(但纬度不同)的非星下点接收天线能很好地与卫星辐射电磁波匹配,而与星下点不同经度的非星下点接收天线的极化必须旋转一个角度才能与卫星电波相匹配,这个角度就是极化角,这个极化角也等于星下点的接收天线地平面与非星下点的接收天线地平面之间的交角,如图1所示。

地面接收天线的极化角P可用下式计算:

P=arctg[sin(Ψs-Ψg)/tgθ]

中的Ψg是接收站经度,Ψs为卫星的经度,θ为接收站的纬度。

从公式可以看出极化角的计算只是理想的理论值,总会存在误差,实际调试的时候,可作为极化调试的依据,实际的极化角精确调试,还需借助频谱仪等精密仪器来具体的调整。

3 一般的极化调试方法

调整好方位角和仰角后,再调试极化角,先计算极化角的理想值。当极化角P=0时,接收站刚好处在卫星星下点处,极化处于最理想的匹配状态,不需调整也是最佳极化;而当极化角P>0,接收站方位角处于南偏东,天线馈源应逆时针旋转,调到最佳状态;当极化角P<0时,此时接收站方位角处于南偏西,天线馈源应顺时针旋转,直到调整最佳状态。实际调整极化角时,首先是粗调,先按公式算出仰角、方位角和极化角的理论值,再按理论值调整接收站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以及天线馈源,使其指向卫星。最后利用频谱分析仪、AGC电压或卫星接收机中的信号强度指示条等方法精确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类似卫星电视接收等2.4米以下的小天线,精度要求不高,不需昂贵的仪器,都使用简单的AGC电压法和卫星接收机中的信号强度指示条法来调试极化角。

3.1 AGC电压调整法

AGC (自动增益控制)电压调整法是通过测试接收机输出的AGC电压来调整天线极化角,只需一般的万用表,把输出电压调整到最大值,此时天线极化匹配最佳。此方法适用于带有AGC电压输出的卫星接收机,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广泛应用于一般的卫星电视接收等。调整时,设置后接收机相应的频道和参数,调整好方位角和仰角,直到能接收到电视信号,用万用表在接收机AGC输出处测量,慢慢地旋转天线馈源,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计算极化角的理论值为准,反复调整,直到AGC电压值最大,这个点就是极化调整的最佳状态,固定馈源。极化调整最佳时,电视图像清晰,信号稳定,无噪声无干扰,只能接收某种极化的节目。极化调整不好时,往往接收图像噪波多,有间歇性的白线干扰,不同极化的节目会同时收到。AGC电压调整法适合接收模拟卫星电视。

3.2 信号强度调整法

信号强度调整法是利用卫星接收机自带的接收信号显示功能,调整接收信号到最大来完成。当进入自带信号检测功能的接收机时,安装调试界面,会显示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两条指示条。信号强度指示条显示接收机与馈源链路的状态,可检测出接收机与馈源链路之间是否有故障。信号质量指示条显示接收信号的强弱,可作为天线调试的主要依据。信号质量指示条分别用红、黄、绿表示信号从弱到强,指示条值也不断变化,直到最大。此时,指示条颜色变为绿色,表示极化匹配良好,可接收清晰图像。此方法适用没有AGC电压输出口的接收机接收数字卫星电视。

4 反极化法调试的基本原理

民航卫星数据网要求精度高,需要频谱仪等精密仪器来调试极化角。解决极化调试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主站(或监控站)建立一个反极化监控系统,并以此来进行远端站天线的极化角的调整,目前,民航卫星网没有建立反极化监控系统,故尚不具备这种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本人在卫星站建设中多次使用了反极化调试技术,并在天线极化角调整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民航卫星网所使用的极化方式为线性极化,即信号发送采取垂直极化方式,信号接收则使用水平极化方式,地球站天线设计的线性极化隔度度指标为大于或等于30dB。就是说载波信号在沿着同极化方向进行传播时,由于受双工网络的隔离作用其强度在反极化方向至少被降低30dB,但同时,天线产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生产的天线的极化隔离度又不会比30dB大得更多,对于VSAT系统来说,已不至于使收发信号产生相互的干扰。反极化法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这一基本原理在主站建立一个信噪比大于30dB的单载波信号并作为网内的信标信号,网内需要调试极化角的远端站在同极化和反极化两个相反方向上接收这个信标信号,并通过比较两次所接收到的信号绝对电平的差值是否大于30dB来调试天线的极化角。在使用反极化法时,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同极化角调整在接近最佳位置时,其反极化方向的信号强度才会比同极化方向低30dB。

4.1 主站信标信号的建议

主站信标信号的建立是通过在主站中频并接相应的信号发生器来实现,所发送的信标信号使用与系统信号相同的极化方式,并通过主站天级辐射至卫星,然后由卫星转发至全网各个远端站。主站发送的信标信号应具有如下特性:(1)单载波信号;(2)信噪比大于33dB;(3)左右两边各有20KHz以上的保护带宽。

信标信号的频谱如图2所示。

4.2 远端站极化角调整

实际极化角调整中可分两步走,先粗调,按计算所得的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调整天线的指向及馈源旋转角度,使仰角和方位角最佳并锁定天线指向。细调时,用频谱仪使接收信号精确调整。需要调整极化角的远端站,首先使用频谱仪在水平极化方向上接收主站发送的信标信号,并按常规方法将信号幅度调至最大,然后对频谱仪进行如下操作:

按PEAK SEARCH键;(搜寻信号峰值)

按MARKER—CF键;(信号置中)

REF LVL=信号峰值电平+LOG DB/DIV

SPAN=OHZ

SWEEP=300S

在极化调整时,使用频谱仪的SGL SWP方式,即信号扫描方式。按下频谱仪SGL SWP键后,立即向反极化方向(垂直极化方向)转动天线极化器,此时信号开始逐渐减弱,当信号变化幅度超过30dB时即可停止,此时再将极化器转回水平极化方向,并使信号达到最大峰值,然后,锁定天线极化器,至此可认为极化调整完成。调整过程中,信号变化情况如图3、图4所示。

如果按以上步骤,信号递减幅度无法达到30dB,则应将极化器调至水平极化方向,并再次搜寻新的峰值,然后再按上述步骤重复进行调试,这样最终会将天线极化调至合格的精度。

5 结束语

AGC电压调整法和信号强度调整法无需借助精密仪器的简单调试方法,对极化调整精度要求不高,常见于卫星电视接收的情况。而反极化法是一种简化的天线极化调整方法,借助频谱仪等精密仪器,可以把极化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主要适用于经过型号认证的4.5米以下天线的用户安装调试,在民航卫星数据网络里广泛应用。由于该方法具有简便、实用、有效的特点,因此,在民航卫星调试中,本人多次使用该方法,并在民航卫星网转星工程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梁,荣昆壁.卫星通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极化效应 篇4

线极化信号与圆极化信号在天线接收过程中, 由于线极化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 出现不同的极化角。信号在波导中的传播因为不同的构造又有不同的特殊要求, 解决极化角和波导特性的问题, 从硬件控制上可实现跟踪功能, 达到极化匹配的要求, 有助于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

1极化角的影响

1.1极化的概念

电磁波可以以电场与磁场的组合形式表达, 而电磁波的方向即为磁场与电场矢量方向的合成。其中, 极化定义为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矢量的方向, 由于选定基准的不同, 卫星信号的极化与地面接收天线的极化就有不同的定义。卫星信号的极化定义以卫星轴系为基准。为了实现极化复用, 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电场矢量垂直于卫星的自旋轴定义为水平极化波, 平行于自旋定义为垂直极化波。由于自旋轴指向地心, 因此, 水平极化波电场矢量与卫星运动轨道方向一致, 即电场矢量与卫星所在点的圆切线方向一致 (即与赤道平面平行) , 垂直极化波电场量方向与卫星运动轨道平面 (即赤道平面) 垂直。对于2 个相符垂直的线极化波, 当它们等幅同相或等幅反相时还是形成线极化波;当它们不同相时, 且相位相差90°时则形成圆极化波, 当它们不等幅时可形成圆极化波。

1.2 极化角的产生

由于地球是个圆球结构, 接收天线工作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处在不同经纬度上的地面接收站的基准极化面同卫星下行电磁波极化面有不同的夹角, 通常把卫星发射的水平线极化波与接收点地平面的夹角称为极化角, 用 θp表示, 如图1 所示。设S1 为星下点, p为地面接收点, θ 角为p点与赤道面的夹角, 在已知卫星经度Le和纬度Ls, 差值 ΔØ=Le-Ls, 根据极化角计算公式tanθp=sinΔØ/ tanθ, θp=tan-1sinΔØ/ tanθ, 可以计算出极化角, 有了极化角对于接收信号就有了调整的依据。根据波导特性调整开口的方向, 实现跟踪接收。

2 波导特性

波导作为新型传输介质, 具有运行高功率容量及低损耗的优点, 其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平行平面波导、矩形波导、圆波导和同轴线。在其中传输的电磁波根据其不同可分为TEM, TE和TM。矩形波导是最早用于传输微波信号的传输线类型之一, 而且今天仍然有很多应用, 用于从1GHz到超过220GHz波段的各种标准波导的大量元件。中空波导可以传播TM模和TE模, 但不能传播TEM模。矩形波导的几何结构如图2 所示, 其中, 假定波导中填充有介质常数 ε 和波导率为 μ 的材料。常规惯例是取波导的宽边沿x轴, 所以有a>b。

3 硬件实现跟踪

卫通天线运用矩形波导在接受卫星信号时应当实现极化匹配, 最小程度地减少信号损失。根据上述对矩形波导特性的分析, 可以得出电场线垂直于宽边, 平行于窄边。实现极化匹配需要旋转极化面。以赤道为分界, 可将地球区域分为4 个相限。1, 3 相限为0~90°, 2, 4 相限为-90~0°, 所出现的问题是当接受天线穿过赤道时, 由于极化面旋转要求寻找最小角度调整, 导致无法跟踪。卫星信号进入馈源网络, 首先经过TE21耦合器产生和差信号, 和差信号经处理送跟踪接收机进行计算, 可生成控制信号。极化旋转机构主要由转动筒和2 个轴承组成的, 是可以相对转动的定位机构。转动筒用于定位安装频谱复用网络, 通过上、下2个轴承分别固定在网络的不动部位和高频箱上。安装在转筒上的齿轮与极化减速器啮合。极化旋转关节内部构造等效于矩形开孔的极化面, 在不同区域通过旋转改变开口方向以实现极化匹配。信号经过四支臂、线圆转换后通过接受端口1, 2 区分水平极化与垂直极化接收。

特别指出的是, 跟踪圆极化信号不存在极化角的影响。但是, 极化旋转关节必须转到0 附近才能锁定。

4 结语

上一篇:情节教学下一篇:应用型计算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