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教学

2024-09-09

情节教学(共12篇)

情节教学 篇1

审美心理学认为,人的审美情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被曲折、环环相扣的情节渐进唤起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具有这样的情节效果,教师应富有创新的设计情节,使情节引人入胜,让学生渐进唤起自己的审美情趣、学习兴趣。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节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从始至终的过程,无不渗透着情节艺术,包含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开端对应的是教学导入,发展对应的是文章的标题或是文章领起的第一段,高潮对应的自然是教师对文本最精彩部分的分析、讲解,结尾对应的是主题的挖掘和主题的延伸,这每一步都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引入了作品的佳境中。一方面,教师具有情节艺术的教学丰富了课堂;另一方面,循序渐进的过程渐渐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这是一篇充满哲思的优秀长篇散文,地坛作为一个存在了百年的建筑见证了一个近乎绝望、轻生的人寻求希望的整个过程。这篇文章也包含着开端、发展、高潮、收尾。教师的教学也可与之相对应,整理出分析课文的步骤,让教学像讲故事一样,有艺术感染力。教学开端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地坛的视频,让学生说说面对这样一个“荒芜如同一片野地”的地坛,首先会想到什么。学生就会展开想象:“逝去的历史”、“沧桑的老人”、“流浪的孩子”等等。这时教师就该很自然地过渡:“那我们看看作者在面对地坛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引导教学情节进入发展阶段。学生开始读课文,寻求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吐露的从绝望到满怀希望的心声。随之,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探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想要阐述的生命真谛和哲思。这是教学艺术之高潮,学生百家争鸣,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还要有收尾的过程,教师将学生的见解整理、合并进行总结。

二、情节关涉语文教学的单线索发展到多线索发展

从情节的展现方式来看,它又包含单线索、多线索的发展。关于线索,《朱子语类》卷十五中解释为头绪、门路,“又曰事事都有端绪可寻,又曰有路脉线索在里面”。语文教学也有“路脉线索在里面”,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等,将这种贯穿在教学活动中的或单线索、或多线索整理出来,像进行艺术创作一样,让教学具有情节性,具有艺术的魅力及感染力。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奠定了接下来的文章整体基调。文章从表面看是单线索———“荷塘月色”,但挖掘作者的内心之后,会发现文章又是多线索发展的。对于教师,可依据这一文章的情感结构特点及线索整理教学线索,让教学成为一项艺术,随着单线索、多线索而展开。随作者的脚步与眼睛去欣赏月下荷塘之美,这是依据文章的字句层面所整理出来的单线索教学。单线索展开教学过后,教师要话锋一转:“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写景却不是作者的原意。那么作者的原意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提问之后,学生或从时代背景、或从作者当时的境遇,抑或从文章字句的言外之意上找到了作者原意的点滴。每个学生手中都握有一根线索,线索指明他们的思维方向,也象征教师教学的多线索性。

三、情节关涉语文教学的并行发展到交叉发展

戏剧是对生活的摹仿,由多个人物、多种事件、多种场景整合成一个大的情节。这些个体的东西刚开始是并行发展的,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另一些个体性的东西,进而产生交集,开始进行交叉发展。关于语文教学,它也可以应用戏剧这种由并行发展到交叉发展的情节效果,给学生各自分配任务,保证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任务是平行关系的,然后再使这些任务之间互相影响,产生交叉发展的效果。当然,这也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记述行人辞令的古代散文为例,烛之武能对秦穆公巧言相劝,是站在秦、晋、郑、楚的地理、利益上的。秦、晋、郑、楚都具有个体性,是并行发展的,但因为某些事件,会使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于是,他们开始交叉发展。秦晋围郑便是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本文这种并行到交叉发展的局势来布局教学,让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别考证当时秦晋郑楚的地理布局,郑国与晋国关系紧张的原因,晋国联合秦国的原因,秦晋之间潜在的矛盾等,教师要保证这些任务都是并行的。然后,在讲解本课的时候,联系秦晋围郑这一历史事实,将这些并行的任务交叉起来,让学生自主分析烛之武所辩证的“保郑利秦,灭郑害秦”的思维逻辑。这样一来,教学成为一项艺术,在情节的渐进唤起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利于学习的有效性。

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不能仅仅将语文教学作为“教学”来看,还应将其看成一项艺术。将“情节观”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就能让语文教学有艺术的眸子,灵性的生命和持久的魅力。

情节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特点及常见题型(2)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及答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节特点:

(1)概括小说情节特点的常见出题方式有:

1、某某情节结构,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2、小说开端或结尾有何特色,请简析。

3、请简析小说某部分的构思艺术特色。

4、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

5、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2)学生训练分析小说《陪爸看场电影》的情节特点。(3)概括出小说情节常见的特点有:

1、出人意料、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情节结构采用对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方式

4、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5、情节结构首尾呼应

6、结尾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空间。

7、看有没有运用倒叙或插叙方式。

(4)学生堂上训练,小说《宋朝的挂件》,巩固练习答题方法

二:情节作用:

(1)概括小说情节作用的常见出题方式

(2)结合小说《宋朝的挂件》第二问,巩固练习答题方法

(3)概括出小说情节作用题常见模式

(4)学生训练,结合小说《弄假成真》情节作用题分析

(5)总结小说开头、中间、结尾作用。

情节教学 篇3

关键词:叙事类;情节;质疑;思维

叙事类文章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来抒情或说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一般包括记叙文、小说、记事、记叙性或写景状物类的散文等文体,它几乎占了语文教材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故事情节在叙事类文章教学中的核心作用,那么如何借助情节实现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认识。

一、从了解情节大意出发,以复述为依据

在执教这一类文章时,语文教师一般要先复述情节梗概,从而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背景、人物、事情、景物等等。由此可见,了解课文情节是课堂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那么,教师如何判断学生对课文情节的了解程度呢?最好以学生的复述为依据,看看学生的复述是否完整,是否有序,是否突出重点情节(也可以几个学生互助完成)。例如,鲁迅的《故乡》,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这篇课文之后,几个学生合作概括复述出本文的情节:离家二十多年的“我”为了搬家,回到家乡,看到眼前故乡人(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心中悲伤之极,于是离开家乡的“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这个复述是比较好的,为什么?首先,复述的情节很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复述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最后,这个复述重点突出:重点的事是“故乡人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重点的情是“‘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如果复述的完整性、有序性和重点突出三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面,就说明学生对文章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将直接影响以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充分了解文章的情节大意,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基石。

二、从故事情节出发,以质疑和求异为切入点

在学生较好的复述之后,教师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情节渗入文章的深处?笔者认为,用质疑法和求异法效果较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断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同时要组织学生析疑、解疑,这样学生的思維和注意力就会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把握课堂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生疑和质疑?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质疑源于童心的自然流露

“童心”能把一些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丰富有趣,它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好奇心、喜欢思考和发问等一些特点。它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也体现在初中生的读书活动中,清代的张心斋在关于读书境界的论述中说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如宋学孟的《柳叶儿》,当学生了解整篇课文情节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柳叶儿是什么?柳叶儿好吃吗?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从成人角度看这些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这就是问题,这就是好奇心的体现,这就是童心的自然流露。教师只要紧扣学生的好奇心,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童心,这堂课就能有效、愉快地进行下去。

2.预习了解时提出疑问

鉴于学生中,有的敢于善于质疑,有的反之,笔者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学生在预习了解课文时必须提出疑问(问题记在课本上或心中)。当然,仅有要求还不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节困惑处要质疑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较多,学生提问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从教学大纲和教师出发,而忽略了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是解学生的“惑”,如果不知学生的“惑”是什么,如何解?因此只要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都可以发问,以求帮助。如,“尴尬”这个字如何正确书写;《送行》中主人公勒罗送行的泪水是真是假;《鼎湖山听泉》中为什么写了三段关于庆云寺的内容——这些问题都提得较好,教师只有让学生吃透了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解惑”。

(2)情节对比处要质疑

问题一般产生于两者的碰撞或差异,因此文章中对比的地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产生疑问。如《送行》中,勒罗的送行感人之深,而我们的送行尴尬滑稽,同样的送行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又如《故乡》中,二十多年前小英雄般的少年闰土为什么变得麻木、与作者有了一层可悲的隔阂?《甜甜的泥土》中,作者写了亲妈和后妈对小亮截然相反的态度,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类问题一般都围绕文章中心展开,教师可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3)情节违背常理处要质疑

违背常理即不符合正常的思考习惯或生活习惯。既然有别于常态,那么肯定是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什么原因呢?这就产生了疑问。如《背影》中,刻画人物一般是描写人物的正面肖像,但朱自清为什么偏偏写父亲的背影?再如《送行》中,主人公勒罗以送行为职业,还动之以情、感人肺腑,这可能吗?这样安排的目的又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文章中出现违背常理之处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考角度,此处引发的问题也较多地揭示了文章异乎寻常的主题,它理应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这类问题,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从不同复述和质疑中再生疑

由于学生对文章复述和质疑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可比处或矛盾处,主动激起学生的思考。如《故乡》一文,由于篇幅较长,初读时少部分学生认为“我”厌恶如今贫困隔膜的故乡,怀念儿时美丽的故乡,这是“我”追求的希望,而且以“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为证。然而有一些学生认为,“我”追求的是一种更美好的新的生活。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深入,各抒己见,全面且深刻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题。

三、以情节发展变化为导火线,以思维的碰撞、锻炼和提升为归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较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发展思维。思维的锻炼和发展,除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就是思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对于叙事类文章来说,背景、人物形象和各式情感都蕴含在情节之中,因此,思维激发和碰撞的导火线必须从情节开始点燃,思维的锤炼和提升必须从情节的矛盾处激荡。矛盾产生于变化发展,情节的变化产生矛盾,并进而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如《柳叶儿》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子在前文),但教师应侧重解决后两个问题(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因为学生从文中得知:柳叶儿很常见,而且并不好吃,这一情节的交代与后两个问题产生了鲜明的矛盾冲突,这是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锻炼和提升的绝佳机会。经过大家的充分思考和交流,产生了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小结,让学生深刻明白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要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忆苦思甜,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思未尽,意无穷”的效果。

总之,叙事类文章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情节这一基础,叙事类文章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情节这一抓手。至于如何更合理地巧借情节提高这类课堂的效益,智者见智,笔者若有不当之处,希望同仁包涵、指正。

参考文献:

罗春雷.语文教学要重视“悟性”培养[J].教育界,2011(3).

情节教学 篇4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全文篇幅虽简短,但表达特色鲜明:以曲折的情节、不断的推动,深化主题;以简短的文字、精妙的修辞,渲染环境;以准确的用词、传神的描写,丰富人物;以悬念的设置、巨大的冲击,发人深思。面对“表达容量”如此之大的文本,该怎样切中要害,直抵文本主旨呢?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小说文体,理应从文体角度出发实施教学。在环境、情节、人物这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中心,让小说涌动着盎然的生命力。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更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呢?在扣人心弦的一波三折中,不难发现:在情节的不断推动中,老汉在十分危急紧张情况下的所作所为使得他的形象向纵深发展。因此,以情节发展为线索,感悟老汉形象成为了此次教学的主旋律。

【设计思路】

立足小说文体特征,基于学生初涉小说文体的学情,可直指“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中心”“,理直气壮”地将本课教学的重点呈现出来,自然引出统整全文的问题:“小说是怎样塑造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以这样一以贯之的问题,搭建起完整的文本阅读支架,以期学生能抓住重点、深入钻研,尽得其精华,提高小说阅读的有效性。

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情节影响人物形象的升华。因此,在充分“让学”后,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推动,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老汉有这样的表现。再通过梳理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文本通过分层推进的表达方式,不断丰满着老汉的形象。基于第三学段的阅读,因此,教学设计虽从语句感悟入手,但却从篇章结构着眼。

本篇小说为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表达方法有多种,虽不能做到平均使用力量,但只要把控好详略,多管齐下,就能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因此,巧妙引导感受环境的侧面烘托,在震撼中引导感受,最后交代父子关系的悬念设置,意在使人物形象的感悟多元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 领悟课文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渗透文体,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微型小说《桥》,请齐读课题。

2.听写两组词语。

(1)首先听写一组描写环境的词语:咆哮、疯狂、狞笑、放肆。(板书:环境)然后听写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揪出、豹子、瞪眼、胸膛。(板书:人物)

(2)对照大屏幕与同桌交换批改,然后把自己写错的字词更正在旁边。

(3)反馈错误较多的字词。

二、研读课文,感受形象,领悟表达

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板书: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是中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老汉)

课文是怎样表现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呢?

(一) 领悟分层推进的表达特色。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画一画。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1)沉着果断。

语段: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引导:联系上文看看,村民们有怎样的表现?(跌跌撞撞、疯了似的)而老汉却一句话也不说,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足以可见他的沉着。

为什么把他比作“一座山”?请联系上文想想。

语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板书:站)

老汉为什么要“站在木桥前”?(唯一通道;水已没腿;人群慌乱;果断指挥;水已经没腿了,通往安全地方只有这座木桥了;灾难突临的时候,没有选择离开困境,为了控制混乱的局面,心里装的是群众的事,全身心考虑的都是集体……)

语段: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板书:党员)谁排前面?老汉的话要求了什么?提醒了什么?还提醒了什么?

师小结: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老汉还能表达得这样清楚、指挥得这样有序,足见站在木桥前的老汉是多么的沉着。

指导朗读:谁来沉着地读读?我们一起来沉着地读读。

过渡:老汉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2)铁面无私。

语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为什么要“揪”出那个小伙子?(板书:揪)(情况危急、有人已提出反对意见,有人已经动摇,他必须做出表率,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搞特殊化,也要严格要求他排到后面去。)(板书:儿子)

指导朗读:联系上文我们知道,这是一座窄窄的木桥,如果大家都一拥而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生齐读老汉的话)

你读懂老汉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那颗一心想着群众的心了吗?谁再来读读?谁也能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咱们一起来读。

(3)父爱如山。

语段: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为什么老汉要用力将儿子“推”上木桥呢?(最后只剩下老汉和儿子两个人了,作为父亲,也有着如山般的父爱。自己排在后面,是想把生的机会让给儿子。)(板书:自己)

指导朗读:老汉是多么急切地想让儿子脱离险境呀,所以他吼道……

谁想来吼吼?(一生吼)你吼得急切有力。你来吼吼。(一生吼)你吼出了对儿子的爱。你来。(一生吼) 你吼出了对儿子的关心……

我们都读懂了老汉如山般的父爱。来,我们一起帮助老汉吼吼。

3.体会表达方法。

根据板书,师生回忆、梳理。课文是怎样表现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

课件出示课文第7~23自然段。

当洪水没腿时,老汉站在桥头,沉着指挥,沙哑地喊话———(生读) 让群众排在前面,党员———排在后面;

当洪水舔腰时,老汉揪出儿子,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生读) 让群众排在前面,儿子———排在最后;

当洪水爬上胸膛,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大声吼道———(生读)让儿子先走,自己———排在后面。

排在后面的是:党员、儿子、自己,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展现出了老汉的形象,就这样分层推进,(板书:分层推进)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沉着、冷静、无私……)(板书:舍己为人)

(二) 领悟环境烘托的表达特色。

课文不仅刻画了老汉这个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人物形象,还有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来,自由读读。(出示课文第1~6自然段)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洪水大、感受到雨大、还感受到人们慌乱……)

形势是如此危急,听,雷声轰鸣、大雨突袭。闭眼想象当时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老汉还这样沉着地站在桥头指挥,还狠狠地揪出了儿子,最后又用力将儿子推上了木桥,你又有怎样的感受?(更能烘托出老汉在生死攸关之时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板书:侧面烘托)

(三) 领悟设置悬念的表达特色。

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生齐读)

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什么关系?(父子关系。)如果在前面就交代,读起来有什么感觉?(不会对老汉看似矛盾的行为感到不解而产生读下去的兴趣了,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震撼效果。)

作者在结尾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设置悬念,引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更能让我们震撼于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的舍己为人。(板书:设置悬念)

三、回顾全文,聚焦文体,拓展延伸

1.课文篇幅很短,仅仅603个字,但却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震撼、思考……这就是微型小说的魅力。

情节教学 篇5

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难易程度:★)

【考点2011】

①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011年河南)《漓江情韵》

②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2011年 大连)《回家去问妈妈》

【考点讲析】

“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①理清故事情节和行文思路;②抓住表明情感变化的词句;③注意文章的情感线索。

注意:情节=主要人物+事件(故事的意义)。或者:情节=主要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考点测试】

一、2011广东茂明市

窗外

(李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鸦雀无声。

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恩,不错。”

正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你看,窗外。”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老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完呢。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王老师鼓励道。

男孩子看了看刚才小女孩站的地方,说,“为什么岳飞就可以被破格允许进教室学习,而刚才那个女生就不行呢?岳飞如果生活在现在,他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学了?”说着,他再次看了看窗外。

王老师听了,面色凝重,嘴角动了动,“这个„„”

看老师没表态,学生乙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因为岳飞是个男的呗,而她却是个女的。”

学生甲反驳道,“不对,不对,是因为她没有岳飞穷,老师不是说,岳飞连个书包都没有嘛,她起码就有一个。”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模棱两可地说,“是不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毕竟那是在宋朝。”

“胡扯!”王老师发怒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铃铃铃„„”

王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下课。”然后,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

(选自《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请简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考点一

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2.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王老师?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意?

4.小说以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作结尾,这样写在表现主题和小说结构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王老师上阅读课,给学生讲岳飞的故事;学生报告发现教室的窗外站着一位听课的小女孩,王老师劝走了窗外听课的小女孩;学生对岳飞可以被破格读书,而窗外的女生不允许走进教室学习提出了疑问;王老师走向校长办公室,向校长报告和交涉。

2.语言、动作描写(答“神态”也行);王老师是一位专心教学、爱护学生,富有同情心(通情达理),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或正直、有良知)的老师。

3.一是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和特定环境;一位小女孩站在窗外听课;二是“窗外”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现在还有一些农民工的子女被拒绝在教室的窗外,指出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4.答案要点:结尾处写到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结尾句向人揭示,像王老师一样具有正直和良知的人,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契机,提升了文章主题(或: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

本结尾句是小说的结局,该结尾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或:造成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同时,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与前文“岳飞可以破格入学读书”的伏笔作了呼应,前后照应,这样,全文结构更为完整和严谨。

二、2011 黑龙江绥(suí)化市

拔下钥匙

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⑧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⑨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⑩ 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束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11)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12)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13)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14)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15)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考点一

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2.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2分)

4.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3分)参考答案:

1.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的故事。

2.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

3.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

4.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

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生死,灵魂永恒。

(读后感:本文是有问题的:不真实!开车还能有这么多想法(3——5段)?)

三、2011年 三明市

轻 放

(安吉)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 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A.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B.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 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C.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 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D.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2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考点一

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1)

(2)

(3)

2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两处作批注(照抄示例不得分)。(4分)

示例:我选

A 处;批注:与其一味的抱怨、哀叹世风日下,不如身体力行做点什么。

(1)我选

处;批注:

(2)我选

处;批注:

23.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11)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1)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80字以内。(6分)

参考答案:

1.(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

2.示例:A处:只要肯动手,每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多做事,少抱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B处:反映了某些人缺乏公德心的现状;为“我”“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行为开脱。C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态;动作、神态的描写,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D处:言语虽然朴素,却道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两个反问句表 现父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3.(1)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但自私冷漠、计较得失,与父亲的助人为乐、友善待人、重义轻财相比,人格上显得苍白无力。(2)比喻或对比;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

电影情节测心术 篇6

A. 外星人造访地球

B. 恐龙复活

C. 发明时光机器自由穿梭过去和未来

D. 移民外星球

选择A:你常常发呆,有时连自己想什么都忘了,思绪不停地跳跃。你很喜欢沉溺在自由想像的世界,无拘无束,可以不管现实生活的压力,任凭自己随意幻想,偶尔你也会将想像中的情节带入生活中,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够接纳你的一厢情愿,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你又只好独自一人回到想像的世界里。

选择B:有些时候,你的童心和玩心都很重,让许多人都以为你很孩子气,很不成熟,不过,这只是他们表面上看到的形象,你只是想以轻松的态度来对待事情,你内心里的考虑却是很周全,想得很透彻之后,才会说出自己的看法,虽然看来很漫不经心的样子,仔细回想就可以知道你绝对不是随口说说。

选择C:你很向往过着四处游荡的生活,率性而行,看看各地的风景,要拴住你是很困难的事,再怎么费尽心力想要留住你的心,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与你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放你走,并且能够温柔地在某处点一盏灯,守护你回来,这才是上上之策,等到你飞得倦了,自然就会回到那人身边歇脚。

选择D: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对于承诺相当看重,会审慎考量自己的能力,所以你相当踏实,不仅是针对自己,也会顾虑到别人的生活,你对现实多少还是有点不满,可是不会有逃避的心态,愿意面对困境,好好解决眼前的问题,选择你作为朋友是非常幸运的事,因为你是个相当善于经营友谊的人。

情节教学 篇7

一、构建认知冲突,升华文本主题

如上所述,这一类作品往往将“叙述者”或“主人公”置于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诸如个体与群体、索取与付出、契约与欲望等,在人物心理不断转化中展现心路历程。学生不但能感知其变化,进而产生相似的冲突体验,包括个体从不同角度产生的认知冲突,也包括不同个体间的认知冲突。相比“教训—接受”式的说教,学生不再是被动受教的对象,而是探究和思辨的主体。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勉力构建“冲突”,引导学生在文本里“出生入死”,思考辨别。

1.立足核心,确立冲突“点”

细究这类文本,往往会发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中彩那天》的结尾“: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钓鱼的启示》里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诸如此类。显而易见,这些语句或一语双关,或总结全文,或点明中心,文本主题呼之欲出,学生却又不那么容易理解。假如能抓住类似的核心语句,形成一触即发的态势,足以“引爆”课堂。

【《钓鱼的启示》案例】

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虽不长,但理解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简单的——

生:是与非的问题。

师:或者说——

生:对与错的问题。

生:黑和白的问题。

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判断”问题。(板书:判断)在作者看来,“判断”其实是——

生(齐):简单的。(师板书:简单)

师:联系“钓鱼”这件事,什么是简单的?

生:把鱼放了。

师:具体来讲是在捕捞开放日还没有到的时候,得把钓上来的鱼放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一点文中的“我”是不是明白?

生(齐答):明白!

师:那困难的又是什么?在这句话中。(板书:困难)

生:实践。(板书:实践)

师:联系课文,钓鱼这件事中的“实践”是什么?

生:真的把鱼给放了。

师:这有啥难的?

生(笑):舍不得啊——

师:现在来看板书,这里有两组相对应的词:判断—简单;实践—困难。把鱼放了真的那么难吗?为什么这么舍不得呢?既然舍不得就留着,你怎么看?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理由。

核心语句往往用词凝练,首先需要对语句自身做一些必要的阐释,把“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读成“判断—简单”和“实践—困难”两组相对应的词,意思就一目了然了。而后联系文本中的故事,形成道德困境,造成认知冲突,把学生“抛”入其中,触发其探究和思考。比如《中彩那天》结尾的“富有”,原指什么?这里又指什么?而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我”为什么这么理解?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巴迪所谓的“生活的小船”是什么?“刮倒”又是什么?而后再回到故事中,去教学例谈感受那“两股风”和“两个极端的断言”,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2.辐射全文,辨析冲突“观”

冲突或者说困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类文本中往往通篇潜藏着“伏笔”。这些伏笔既是造成困境的因素,也是化解冲突的钥匙《。中彩那天》中“生活很拮据”“淡淡的痕迹”等,《钓鱼的启示》里“我刚满十一岁”“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等,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以及“满怀信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等。如果能将这些细节通过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不但能放大和强化认知冲突,更能提炼和升华文本主题。

【《钓鱼的启示》案例】

师:看得出来,大家基本上是同意把鱼放回去的,毕竟这是“规矩”。但我也看出来了,不少人的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你有多少理由来说服文中的父亲呢?试试看。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从这一句中可见这么大的鱼难得一见。

师:大鱼。这是个理由。

生:又没有人知道“。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师:神不知鬼不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是理由。

生:而且“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是乞求啊,可怜可怜吧。

师:装可怜?那是方法,不是理由吧。(生笑)

生:我还小嘛。(生笑)“那一年,我刚满十一岁”。

师:小小年纪钓了大鱼,倒是可以考虑。(生笑)而且钓这条鱼也不容易——

生“:过了好长时间……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

生“: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才两个小时嘛,有啥了不起的。

师:这倒也是。那就别放了?!(生笑)

师:如果是三个小时呢?两小时可以不放回去,三小时能不能不放回去?(生笑)

师:五小时?如何?十二小时又如何?提前一天?怎么办?(生思考)

生:照章办事。既然有了规定就按照规定来做。

师:现在可以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了……

有太多看似强大的“理由”可以支撑不把鱼放回去,但在“捕捞开放日”这一规定面前都不是理由。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理由”,才能真正体会“实践”的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无法躬身实践之时,把学生引入情境,站到当事人的处境中设身处地地展开思考乃至思辨,即便不尽如人意,也有可取之处。于是谈“启示”时,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对规定的尊重,同时谈到诱惑与规定的问题,也对坚持原则的父亲表达了敬意,有的还联系自身的故事谈了自己如何找借口等等。事实上,面临“抉择”的何尝只有一人,文中的父亲该不该坚持原则?《中彩那天》里的库伯该不该去取汽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父亲、母亲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这就取决于教学价值的判断。不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讨和思辨,殊途而同归,却愈加丰满。

二、依托情节张力,组织言语实践

相比含蓄内敛的中式文风,“译介”类叙事作品的情节更具戏剧性而充满张力,其场景变换、心理变迁等更易于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考。学生在一幕幕的情境转换中,往往为人物鲜明的语言、动作、神态尤其是心理活动所吸引,感同身受。愤悱之下,点拨启发,则事半功倍。如此,教学中就应该有效利用文本的情节张力来组织言语实践,以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1.按图索骥,梳理情节走向

情节不仅推动故事发展,还展现人物特点。每个作品的叙述线索都可以有几条,或明或暗;不同作品的叙述线索也各有侧重,或时间,或地点,或心理。抓住叙述线索,以不同形式的“情节图”展现文章脉络,可以清晰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把握文章的重点所在。这一类作品的戏剧化特点决定了其线索更复杂,对于教学而言,也更有价值。

【《中彩那天》案例】

师:面对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爸爸和“我”的心情一样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表示父子俩心情的词语。同桌合作填表,一个找爸爸的,一个找“我”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读并合作填表)

师:先请根据表格来说一说中彩那天发生了什么事。(生讲述,师点拨强化“我”和爸爸两条线索)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中彩之后,“我”很高兴,爸爸却一点儿也不高兴;库伯把车开走了,“我”不高兴,爸爸却特别高兴。

生:我发现,“我”开始很高兴后来不高兴;爸爸是开始不高兴后来很高兴。

师:我想你们肯定有不少疑问了。

生:这对父子俩怎么回事,都是反着来的?

师:有矛盾吗?

生:中彩是好事,怎么又是高兴又是不高兴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师:是啊,究竟怎么了?请大家继续同桌合作,给每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找到理由,画一画并说一说。(生自由读并合作画找,并反馈)

师: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表格,并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比较完整地说一说中彩那天的故事了吗?

《中彩那天》可以按事件发展“取车—送车”为线索,以地点转换“百货商店—家里”为线索,也可以按心理变化为线索等,心理线索也可以取其一。但显而易见,选择父子两人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既可以构成同一人物的心理冲突,也可以构成两个人物之间的冲突。于是,情节的张力就产生了《。课标(2011年版)》指出,第二学段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根据图表中的心理线索,结合文本内容,两次引导学生说一说中彩那天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水到渠成了。不同学段,可以结合情节发展,尝试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言语实践。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更多展现了父亲的“明线”,倘若补白儿子的“暗线”,是否也为有益的尝试呢?

2.以点带面,体悟情节张力

“情节”本身是表达方法的一种,情节的构成又有赖于细节的描绘,如此就有了诸多语言形式可供模仿、借鉴。而这一类作品的表现手法,显得尤为丰富而多变。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文本的言语素材,确定言语训练重点,兼顾其余,从而妥善组织言语实践。

【《中彩那天》案例】

师:文中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个母亲,一个库伯先生。中彩那天,他们的心情又会经历怎样的波折呢?同桌合作,可以研究其中一个人,也可以每人研究一个。也填在表格里。

师:请你来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填?有依据吗?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他们的理由成立吗?(反馈讨论)

师:接下来,同桌之间根据最后填写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完整地说说前后的心理变化。

《课标(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要求“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以上第一个片段,在心理反差的鲜明对比下,探究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第二个片段则通过形式迁移和口语训练,既展现母亲和库伯的心理,以达成从不同视角考量同一事件的目的,也尝试从文本中初步学习表达方法——表现心理变化乃至反差。事实上,不同文本的言语训练载体是不一样的,其训练指向也不一样。就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言,心理的、对话的、神态的等等,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可以用截然相反的“对话”作为主要的训练目标。

冯宁的“大物流”情节 篇8

而在将“神华大物流”逐渐打造成为集团主营业务板块的过程中, 物资公司也在从根本上转变着思想观念, 不仅公司的经营定位要变供应为贸易, 而且还要把“神华大物流”提高到一流水平, 成为神华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神华大物流”

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性企业, 神华集团在铁路、港口运输以及遍布中西部地区的网络资源上优势明显, 这种天然的优势也为其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冯宁分析认为, 神华集团发展物流产业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铁路港口、路网辐射上的优势;二是地理位置、区域经济上的优势;三是土地资源、产业政策上的优势;四是行业集中、货源充足的优势。

有鉴于此, 2006年初, 神华集团领导层率先提出了发展“神华大物流”的战略, 而物资公司则承担了最终操盘手的重任。冯宁告诉记者, “神华大物流”的主体思路是:以神华港口、铁路为运输主干线;以包头、榆林、阿康、黄骅港、乌海物流园区为基础;以天津塘沽、三汲、准格尔、宁东、临河、甘其毛都口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国铁、地铁及呼、包、鄂、榆、乌、银公路网为辐射;形成总的神华大物流业务板块。其中, 神华大物流将覆盖集团大神东、准格尔、乌海、宁煤四大产煤基地所有煤炭生产企业和港口、铁路、电力、煤制油、煤化工的所有成员单位。同时辐射冀中南、鲁东北、豫北、晋中北、陕北、内蒙古中西部、宁夏至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我们将通过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开展港口吞吐中转、铁路运输、物流园区集散、集团内部供应链物流四项业务。”冯宁说。

反向运输

本着利用神华铁路的返空运力, 发展港口“既吞又吐”和铁路“钟摆式”运输的指导原则, 冯宁和调研团队深入到20个地、市进行实地考察, 期间走访了100多家规模以上的工矿企业和物流企业, 并在此基础上对“神华大物流”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四次修改。

据冯宁介绍, 物资公司目前已完成了神华整体物流业务的思路规划, 港口、铁路运输规划以及包头、榆林、阿康三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对于这个战略来说,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要把它打造成‘白货’ (非煤炭) 物流过亿吨、经营收入过百亿的物流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 在经过两年的调研和谈判后, 神华集团物资公司终于在今年的在2月28日首次开通了天津——宜安的物流线路, 打破了神华铁路单一货种、单一流向的运输模式, 开创了神华铁路反向运输的先河, 迈出了神华大物流业务的关键一步。

园区建设

在与本刊记者的此次对话中, 冯宁特别强调了包头物流园区、榆林物流园区和阿康物流园区的规划情况。

以包头物流园区为例, 该园区建设项目分为三期, 其中, 一期工程计划在2010年完成, 主要任务是要辐射呼包鄂的区域货运枢纽, 完成相关主体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开办矿石、钢材、铝制品、集装箱等品类的联运项目;二期工程计划在2013年完成, 主要任务是要建成区域大宗原材料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中心, 并具备海关监管仓库、海关监管运输能力, 完成危险品物流基础设施和资质建设, 引入20家以上的国内外物流企业;三期工程则预计在2015年完成, 具体目标是建立区域物流枢纽、神华集团核心物流节点, 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市场”、“一个内陆港”的目标, 并具备属地报关、属地检验等内陆港功能。

谋划未来

在“神华大物流”战略的前期调研、规划、实施的工作中, 冯宁和其带领的团队得到了来自神华集团的高度肯定, 这也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难得的发展契机。“在港口、铁路装卸运输中, 我们就是货物的代理者, 在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上我们就是建设者和经营者, 而在集团公司的物流运营中我们就是协调者、联络者。”冯宁说。同时, 冯宁认为, 物资公司今后的发展, 一定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 走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

变化:记叙情节的关键 篇9

当然, 主题确定之后, 展开情节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情节的展开不能平铺直叙, 见头知尾, 而应该曲折有致, 波澜起伏。比如, 《苏州园林》中的景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 使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 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的面前, 而是逐次展露, 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景致布局同样幽深奇巧。贾宝玉的题词“曲径通幽”也是一语中的。

这启示我们:记叙文的情节展开也跟园林的布局一样大有讲究, 如果一览无余, 那就会了无情趣;只有叙事富于变化, 情节波澜起伏, 才能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正如李景隆所说:“章法之妙不在于一泻千里, 而在于一波三折;不在于一气呵成, 而在于婉转反复。”他的这些话,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的道理。要做到这一点, 一般说来, 可以尝试如下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欲扬先抑

先来欣赏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位老太太做寿, 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老小及亲朋好友争相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 举座皆惊, 东家更是一脸怒色, 正准备发作;唐伯虎接着写下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不料, 他接着又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 在座的又由喝彩转为惊怒;正当有人指责时, 唐伯虎写下了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庆寿辰”, 大家掌声一片, 无不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 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让人忽惊忽喜, 情节一波三折, 跌宕生姿。

很明显, 唐伯虎在这里充分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而且是两抑两扬:老太太由“不是人”到天上的“仙女下凡尘”, 这是一抑一扬;由“儿孙个个都是贼”到“偷得蟠桃庆寿辰”, 又是一抑一扬, 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这要比平常人一味地祝愿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知要强多少倍。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名作。作者讲述了一位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毕生的杰作, 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 作品集中写他的却只有两处。初次见贝尔曼时,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满腹牢骚、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再见到贝尔曼时, 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 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 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体现。我们看到的贝尔曼平凡甚至令人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 虽然穷困潦倒, 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叙事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有致, 要善于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就是从反面入手, 反向入笔, 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 然后笔墨突转, 转入正面刻画, 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能够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 造成波澜, 形成鲜明的对比, 富有感染力, 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顿悟,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写人, 还可用于写事, 甚至写景状物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母鸡》和贾平凹的《丑石》等, 都是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的名篇, 值得深入玩味。

二、制造悬念

制造悬念, 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 使情节回旋推进, 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作品中制造悬念, 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 使文章波澜起伏, 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 从而吸引读者, 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学过《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学生对文中的老画家贝尔曼一定印象深刻, 就是因为作者叙事时设下了一个个悬念。比如, 文章一开始说有个叫“‘肺炎’的不速之客, 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 用他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着, 每闯一次祸, 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通过细腻的描写, 拟人、对比等修辞的运用, 反映出肺炎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令人为之惊恐。“不速之客”在广场东面肆无忌惮, 而作者却写它在“艺术区”放慢了脚步, 为什么呢?一方面反映出广场西面人烟稀少, 另一方面设置了悬念, 引人入胜, “脚步放慢”意味着肺炎蔓延受到了阻碍, 它没有夺去生命, 原因是什么, 读者需要接着阅读从文本中找答案。通读完文本, 读者找到了答案, 肺炎放慢脚步的原因是老画家用画笔留住了最后的常春藤叶, 传递了生的希望。

又如, 在琼珊等待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 随着一次又一次窗帘的拉开, 那片叶子总还在, 不管风吹雨淋, 这是为什么呢?再次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探究原因, 文末通过苏艾揭示了谜底, 原来是老贝尔曼用画笔留住了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种悬念的设置使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变化莫测, 不能不叫人产生悬念和期待。假若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 采取“竹筒倒豆子”的方法, 一下子就兜底翻出, 老贝尔曼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这样读来就会索然无味。

大部分人喜欢听易中天的《品三国》, 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说他的学识、他的观点、他的分析、他的演讲风格等, 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除了这些, 易教授在演讲过程中还喜欢不断地设置悬念来吸引听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真假曹操”这一讲里, 易中天对曹操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我们所了解的曹操是一个反复无常、奸诈无比、杀人如麻的人, 是一个非常危险可怕的人物。易教授偏偏说他可爱, 真够标新立异的。曹操到底哪里可爱, 怎么体现, 怎么讲得通呢?这样的悬念吊足了听众的胃口, 使人迫切想知道原因。这就是易教授抓住听众的好奇心理, 精心策划出的“勾人”的悬念。

再比如, 易教授在“品三国”系列第一讲《品三国之大江东去》里, 提出了“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这一观点和悬念。大家知道“空城计”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智慧,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但到了易教授这里就成了子虚乌有的事情。观点是如此大胆新颖。我们接受不了啊!接受不了, 就有了悬念, 就想了解原因, 就想继续听下去。紧接着, 易教授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 设置了新的悬念——“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如此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悬念, 吸引着我们不得不继续听下去。这就是制造悬念的高妙之处。当然, 最后易教授把这些悬念都一个个解决了。设置悬念不难, 难的是水到渠成地解开悬念, 让读者能够接受并拍手称奇。中学生作文一般800字左右, 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 要恰当地使用, 力求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张弛有致

跌宕起伏、开合自如、疾徐交替的故事情节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其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善于安排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能够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张弛有致法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紧张、剧烈与轻松、舒缓的关系, 以造成有节奏感的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能使文章节奏有快有慢, 情节开展有紧有松, 读者心理有张有弛, 从而获得独特的感人的艺术效果。

《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运用张弛法的典型例子。故事开端用欲张故弛的笔法, 写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恐曹生疑, 每天在自家后园里浇水种菜过着平静的生活, 安分守己, 这是“弛”。曹操闻知后派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去请刘备。曹操一见刘备第一句话就说:“你在家做好大事啊!”吓得刘备面如土色。 (刘备以为事情败露, 情绪顿时紧张起来。) 读者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这是“张”。接着写曹操拉着玄德的手, 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听了才放心, 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情节又趋平缓, 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这又形成一个“弛”。接着写曹操讲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二人来到小亭, 小亭里已经摆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 一樽煮酒。二人对坐, 开怀畅饮, 纵论天下英雄。当曹说“天下英雄, 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之大惊失箸,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又是一个“张”。当时恰逢雷雨大作, 刘备以胆小怕雷来掩饰内心的紧张才使曹操释疑, 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这就又形成一个“弛”。整个情节就是这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 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

四、故意突转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的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必须要有‘突转’。”而“突转”就是指剧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不妨先看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女主人公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 她叫玛帝尔德。一次, 她接受了部长举办的晚会的邀请。由于虚荣心作祟, 她向一个贵妇人借了一条项链。后来这条项链不慎在舞会上丢失, 玛帝尔德为了赔给朋友一模一样的项链, 落入高利贷的陷阱, 就此开始了艰辛的生活, 葬送了十年的青春。最后, 当她在还清欠款后, 偶遇那位贵妇人时, 情节突然翻转, 那位妇人告诉她那条项链其实是假的。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令人惊叹, 这就是得力于突转法的运用。由《项链》可以看出, 所谓情节突转法, 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 将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沿这个方向导引;当情节层层推进, 达到顶点时, 笔锋却陡然一转, 突然揭晓另一种结局, 掀起波澜, 将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的叔叔于勒》、《警察和赞美诗》等小说之所以令人叫绝, 突转法的运用是重要的原因。

五、巧设误会

误会是生活中的常事, 也是帮助构成记叙文情节跌宕起伏的重要手法。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 从而铺排情节。误会法运用恰当, 不但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使情节波澜起伏、扑朔迷离, 产生戏剧性的效果;而且对表现人物性格, 特别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复杂性起着重要作用。

莫泊桑说:“布局的巧妙决不在于有激动力或令人可爱, 决不在于引人入胜的开端或者惊心动魄的收煞, 而在于那些表现作品明确意义的可信的小事巧妙组合。”比如,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 黛玉发现宝玉身上所佩之物尽被小厮解去, 误会宝玉把自己做的荷包轻易送人, 气愤异常, 回到房里, 赌气“铰”荷包。宝玉知其意, 忙解怀拿出珍藏的荷包, 黛玉悔之不及, 看来误会似乎可以消除了。然而, 宝玉又生误会, 认为黛玉“懒怠给我东西”, 便又掷还荷包, 又生一波, 黛玉生气又“铰”, 宝玉抢回系上, 这场小误会才宣告结束。这误会波澜起伏, 将少男少女萌动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就属于“小事巧妙组合”, 推动情节一波三折的发展。又如, 第二十六回中, 寂寞的林黛玉到怡红院看宝玉, 不料吃了闭门羹。晴雯说宝玉不让开门, 黛玉气极了。正在滴泪之时, 又听见门里宝钗与宝玉的说笑声, 越发动了气, 她误会宝玉变心了, 柔肠寸断, 在大观园中独自葬花饮泣, 哭诉出了《葬花辞》这哀婉凄恻的诗篇。

再如, 追求自由婚姻的尤三姐得到鸳鸯宝剑, 憧憬在幸福之中, 不料由于柳湘莲的误会, 致使她抽出寒光闪闪的钢锋横向咽喉, “揉碎桃花红满地, 玉山倾倒再难扶”, 怀着难以倾诉的满腔愤懑告别了人间, 演出了一场血淋淋的悲剧。这个片段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

在《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许多名著中像这样的误会常常会精彩呈现。在平时的写作中, 应引导学生们有意识地运用“误会法”, 因为它可以大大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为文章增辉添色。

重塑情节领略小说魅力 篇10

《清兵卫与葫芦》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 这篇小说是日本“白桦派”著名小说家志贺直哉的作品,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从小喜欢葫芦, 却被家长和老师无情扼杀, 被迫放弃自己爱好的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分别用一个动宾短语概括小说与葫芦有关的情节。经过阅读讨论, 同学们很快提炼出“爱葫芦—买葫芦—收葫芦—砸葫芦—售葫芦—爱好绘画”的情节梗概, 并进而理解了该小说所要表达的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护孩子天赋和兴趣的主题。一般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就情节设置的妙处进行分析, 然后对小说的精彩细节进行赏读,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但是, 对设计如此精巧的小说只做常规的粗略解读, 真是太可惜了, 应该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情节“摇摆”的艺术魅力, 更深入地领会情节设计的独到之处。于是, 笔者设计了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改编的环节, 并在讨论交流中引发同学们的研读兴趣。

经过认真构思, 很多同学展现了自己再创作的能力, 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了多样化的呈现, 进而阐发出与原文不同却令人深思的主题。有同学这样改编, 清兵卫被父亲砸了葫芦以后, 非常伤心, 投河自尽了, 人们把他埋在一个山坡上, 后来父亲无意中听说被教员没收的清兵卫的小葫芦买出了高价, 终于理解了自己儿子爱好的价值, 可是悔之晚矣。后来父亲在清兵卫的坟头种了一株葫芦, 精心呵护, 每到葫芦成熟的时候, 父亲就把这些葫芦摘下来, 放在家里, 以此表达对清兵卫的思念。

这个故事最后以悲剧收尾, 清兵卫有着强烈的抗争意识, 父亲的武断和粗暴终结了清兵卫唯一的梦想, 父亲最后的悔恨更多源于儿子的爱好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在讨论中, 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了悲剧产生的原因, 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有的同学谈到, 主要是因为家境困窘, 父亲迫于生计, 更多从有用的角度来选择儿子的未来发展, 非常现实, 也很无奈。在现在和将来, 这样的父亲还有很多, 不能简单批评父亲的功利和粗暴, 有时候生活真的很无奈, 清兵卫不能一死了之, 这对自己和父母都太残忍, 学会面对并积极改变才有意义。学生的评述非常精彩, 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还有一个同学的改编也很有意思。清兵卫后来改学绘画, 也遭到父亲的反对, 被迫放弃, 后来他长大了, 继承了父亲的手艺, 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 家境比较宽裕。他的儿子小清兵卫出生以后, 特别喜欢绘画, 可是清兵卫非要让自己的儿子喜欢葫芦, 为他买了很多葫芦, 并经常打骂自己的儿子, 说他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不懂得葫芦的价值, 儿子最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绘画, 成天面对满屋的葫芦唉声叹气。这个改编同样精彩, 那种父亲希望儿子满足自己愿望的强迫意味让人深思,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然, 也有充满温情的改写。有同学让清兵卫妈妈充当保护神, 在教员家访以后, 妈妈预感到父亲会大发雷霆, 可能砸掉清兵卫心爱的葫芦, 于是偷偷藏了清兵卫最喜欢的几个葫芦。后来父亲果然砸了剩下的葫芦, 但等到清兵卫被教员没收的葫芦卖了大价钱以后, 父亲很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 这时母亲拿出那些隐藏的葫芦, 卖了一大笔钱。父亲发现这种爱好潜藏的价值, 终于支持清兵卫爱好葫芦了, 清兵卫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葫芦收藏家和鉴赏家。这样的励志故事, 固然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但毕竟让清兵卫的爱好得以保留, 母爱的隐忍和关爱得到彰显, 同样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同学们在改编故事情节的同时, 也是在运用小说情节的运行方式“摇摆”, 老师并没有在概念上做过多纠缠, 同学们已经领略到了情节设计跌宕起伏的艺术魅力, 懂得了情节设计与主题表达需要之间的关系。

故事情节出形象 篇11

比如,我们读了《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马上就记住了两个反差很大的形象:一个是善良机智的渔夫的形象,另一个是凶残愚蠢的魔鬼的形象,最终善良战胜了凶恶,渔夫战胜了魔鬼。相信你阅读了这样的故事,这两个形象会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记忆中。

不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通过各种手法表现出来的,我们平时阅读时,就得通过多种渠道记忆形象。

这里有一篇小故事——《练钢琴的小女孩》,看看你能从哪个方面记住这个小姑娘的形象。

每天天快黑的时候,街上就出现一个奇怪的乞丐老头,他一不讨钱,二不讨饭,就喜欢听琴声。

艾丽娅打开琴盖,才弹了几下,那个乞丐老头就来敲门。

爸爸对他说:“你走吧,孩子在练琴。”

艾丽娅跑来看看,说:“爸爸,我们应该问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接着对那乞丐老头说:“你肚子饿吗?我这里有一些零花钱。”

乞丐老头很感动:“好孩子!我不饿,我喜欢听琴声。也曾帮人抄过乐谱,你如果有乐谱要抄,我可以帮助你。”

艾丽娅的爸爸将信将疑,拿出一些乐谱来,交给那个乞丐老头。果然,那个乞丐老头抄的乐谱好弹极了。

一天,乞丐老头对艾丽娅爸爸说:“先生,你的孩子该找一个好老师教教才更好。”

艾丽娅爸爸说:“哎!我本想请音乐学院的著名钢琴家吉斯尔教授的,可我们去了五六趟,他也不愿意见我们!”

乞丐老头说:“这样吧,我给你写封信,他也许会见你的。”

钢琴家会看乞丐老头的信?第二天,艾丽娅爸爸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找吉斯尔教授。

走到学院大门口,门卫不让进。艾丽娅爸爸拿出信,门卫一看,十分热情地把他们一直送到吉斯尔教授跟前。

吉斯尔教授一转面,艾丽娅和她爸爸吓了一跳——吉斯尔教授!他不就是抄曲谱的那个乞丐老头吗?

吉斯尔教授温和地说:“请坐,我的小客人。对不起,不要怪我几次没见你们,要学琴,先做人。好了,我放心了,你将来一定会成为杰出的钢琴家!”

读完这篇小故事,那个练钢琴的小女孩艾丽娅的形象就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了。那么,这个善良的小女孩的形象是怎么树立起来的呢?你看出来了吗?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情节转换中逐渐明朗起来的。吉斯尔教授装乞丐了解小女孩的道德品质,都是为了一次次突出小女孩纯真善良的形象。所以,我们只有追逐完整的故事情节,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才能牢牢地记住他(她)。

记叙文情节的编织 篇12

一.设置一个悬念

悬念就是指作者不直接写出文章要写的内容, 开头故意留下一个疑团, 吸引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来龙去脉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情节的逐步推进, 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关注事件的发展, 人物活动的进程, 直到悬念解除。文章使读者由急切知道到抓住不放最终获得答案, 从而获得兴趣上的满足。怎样设置悬念呢?设置悬念的位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 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 展开矛盾, 引出下文。另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 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1) 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 愁眉不展, 眼睛里还噙着泪水, 船一摇晃, 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 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 看不出什么样子, 尽管这样, 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 生怕被江风吹着, 被水花溅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2) 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行动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 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 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 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 也自然展开了情节, 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3) 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 下着雪, 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 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 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 又是大年夜, 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果如何?文章一开头, 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 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4) 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 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 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5) 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 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 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 引人细读。

悬念要强调的是:设置悬念不能滥用, 要力求合情合理, 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 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 以致使读者眼花缭乱, 甚至厌烦, 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

二.掀起情节的波澜

文章最忌平铺直叙。虽然平铺直叙有时也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但很难使人留下什么印象, 更难产生吸引力。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 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 似无浪平湖, 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为了达到这个效果, 通常采用先抑后扬法或先扬后抑法。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重要技法。

(1) 先抑后扬法。如课文《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 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文章往下的回忆, 则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这种误解, 推翻了听到的别人的议论。原来, 鲁迅对青年平易近人, 亲切热情, 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 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这样, 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 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 增强了表达效果。

(2) 一波三折法。如课文《促织》就是一波三折。小说通过成名一家悲惨而曲折的遭遇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成名由于质朴、善良而被“报充里正役”, 悲剧自此开始。结果是不仅“薄产累尽”, 而且屡受杖责, 被逼得“惟思自尽”。这是一波。费尽苦心捕得一头能“塞责”的促织, 又被儿子误毙, 以致儿子投井, 骨肉分离, 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这是二折。成名僵卧岁余, 魂化促织, 以命拼搏, 历经险厄, 终于拯救了全家。这是三折。情节的抑扬交错, 跌宕起伏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生动性, 扣住了读者心弦, 而且深刻的表达了故事的主旨。

三.误会和巧合

误会和巧合, 是戏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这样说, 没有误会巧合就没有戏, 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 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误会, 误会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矛盾构成了情节的波澜, 巧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从而使读者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

(1) 误会法。误会法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 来激化矛盾, 掀起波澜, 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最终释疑解扣。例如《驿路梨花》, 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来构思行文: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 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 又是误花。梨花已嫁到山那边去了。由于巧置误会, 悬念层叠, 使文章回环曲折, 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2) 巧合法。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 究竟写了多少巧合, 那是难以数清的。正是这个原因, “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没有巧合, 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 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 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 牵出林冲上街买刀欲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 林冲才出门沽酒御寒, 途中见到了山神庙;正是风大雪紧, 草厅才被摇撼压倒, 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 林冲进了山神庙, 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 从而偷听到了仇人的谈话,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于是忍无可忍, 愤而杀敌, 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 连设巧合, 环环相扣, 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 给读者带来无穷的艺术魅力。又如小说《项链》也安排了一些巧合。小说以“首饰”为结构线索, 组织了“缺项链”, “借项链”, “失项链”, “寻项链”, “赔项链”和“知项链”的故事情节。在小说的最后, 作者莫泊桑安排的“知项链”这一情节, 可以说就是一个巧合, 这个巧合的设置, 就使有强烈虚荣心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形象。

四.采取梦境荒诞

通过梦幻的方式, 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 编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 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情节梦境可以产生, 现实生活中不和逻辑的事理在梦境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常有的梦境法包含有幻想、幻觉形式, 要注意的是写梦境虽然不受时空的限制, 但情节的每一段自然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 这样写, 文章内容才有现实意义。如《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虽然是一篇游记性的散文, 但是它没有单一用作者的游踪组织文章, 而是把“游踪”与梦境融为一体, 由“入梦”到“梦境”到“出梦”, 写出了作者到青海湖, 观赏青海湖, 离开青海湖的全过程, 构思巧妙, 富有诗意。文章紧紧围绕一个“梦”字, 描绘的又是青海湖真切的图画。“梦”常常表达的是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的幻想和憧憬, 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青海湖像梦一般的美景, 像梦一般的神话传说, 无疑增添了青海湖美色的奇异、神秘色彩, 寄寓了作者深长的情思。

以上这些方法, 学生不妨在写作中运用一下, 也许会给你带来许多惊喜。总之, 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都能提高, 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综

上一篇:社区学龄前儿童下一篇:极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