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情节(精选4篇)
作品情节 篇1
舞蹈作品的情节, 是指叙事性舞蹈作品或舞剧中, 人物的生活和事件的演变发展过程, 是由一系列能够显示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具体事件过程组成的。在戏剧性舞蹈或舞剧中要求有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情节有较大的跌宕起伏、动作性强、易于舞蹈表现。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发展的历史。” (高尔基言) 在叙事性舞蹈里如果没有巧妙合理 (既在情理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 的情节安排, 人物性格就难以充分显示出来。但情节又不能胡乱编造, 也不宜将一些和人物性格无关的情节强贴在人物身上。双人舞《追鱼》不仅风格浓郁而且情节生动有趣, 舞蹈通过赏鱼、捉鱼、鱼戏老翁、紧跑紧追、金鱼翻滚、浑水摸鱼、金鱼脱逃等情节贯串全舞, 使人物性格在情节中展开, 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 成功地刻画了乐观、幽默、诙谐的老渔翁和天真、调皮可爱的小金鱼的形象。此外, 如舞蹈《孔乙己》、舞剧《妈勒访天边》等优秀作品在情节安排上都十分成功。
目前, 有一种创作方法和舞蹈、舞剧的样式被称为“无情节舞剧”和“交响舞剧”。这类舞剧大多抛弃戏剧式结构方法, 按照音乐的旋律、节奏和乐思的启示和规范来编排舞剧, 因而情节很少, 力求创造出一种舞蹈和音乐的和谐美, 舞蹈成了音乐的外化形态。另外, 还有一种主张“淡化情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舞蹈之所以不感人就是因为情节太多, 叙事的任务太重, 从而限制了舞蹈表现力的发挥。从舞蹈发展的角度来说, 这种变化和改革有一定道理, 但凡事都不能走极端。一方面, 长期以来, 我国观众在艺术欣赏中很重视作品的情节性因素, 舞蹈家也往往通过生动的情节塑造人物以吸引观众;另一方面, 我国广大观众对舞蹈艺术的熟悉程度和欣赏水平还有一定局限。因此, 情节在一定样式的作品中是可以淡化的, 但必须注意和照顾到观众的审美习惯和理解接受的能力。
舞蹈作品中的环境, 一般是指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舞蹈情节事件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和时空氛围, 是舞蹈艺术舞台上为塑造人物表达内容, 由各种物质材斟和光线、色彩、声音相结合营造出的特定时间和空间。
舞蹈是一种在一定时空中直观表达的表现性艺术, 它的环境可以是具体的特定的时空, 也可以是朦胧的虚幻的时空, 还可以是多种时空的重叠呈现、不同时空的刍由转换。因此, 关于舞蹈环境的艺术处理要根据舞蹈佳品的风格、表现手法的不同而有不同。
从舞蹈作品的实践观察, 一般戏剧性结构的作品, 环境比较具体, 以实境为多。所谓实境, 就是舞台景物多由景片、幕布等实物构成。人物总是在比较明晰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行动, 有些作品由于环境创造的成功, 为作品中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达增色不少。如《大梦敦煌》的环境描写就十分出色:舞剧一拉开帷幕, 观众就被自由翱翔、腾空飘逸的“飞天”所吸引。然后, 六臂如意轮观音舞动手臂、香烟缭绕, 一派天国氛围。接着, 三天上转回人间:大漠无边、驼铃串串, 四峰大驼穿场而过。舞剧运用如此简洁而又富特色的环境描写, 创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氛围, 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显示了出来。随后, 随着人物登场, 剧情展开, 编导又设置了敦煌市场、神秘而阴暗的洞窟、黄沙遍野的丝绸古道、繁荣喧闹的二十七国交易会等, 这些环境的设置不仅使观众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受到艺术熏陶, 同时也把观众引入了规定情景, 感到眼前发生的人物和事件真实可信, 进而深受感染。
抒情性舞蹈作品的环境描写也十分重要。抒情舞的环境往往是一个时代气氛的概括, 一般为虚境。所谓虚境, 即舞台上实物较少, 多用灯光、色彩、声响来烘托营造, 舞者通过借景生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地展开舞蹈。《酥油飘香》的环境描写就是这样:“蓝天高、绿水长, 浓浓酥油, 风吹万里香”, 呈现出一幅和平、幸福的图景。这正是经过改革开放之后, 21世纪中国大地上时代气息的艺术概括。单纯、含蓄而又富于情绪的舞蹈, 表现一群可爱的藏族姑娘劳动的场景, 她们自由欢快地生活在春光明媚的大地上,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 非常贴切地表现了作品的的主题。
舞蹈作品是舞蹈家主观审美意识的反映, 舞蹈工作者把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体验, 通过特定的形象, 物与事件加以概括, 在运用精炼的舞蹈语言进行表达, 一个舞蹈艺术作品因此而诞生了。
责任编辑付慧君
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 篇2
关键词:作品情节,独创性,判断标准,著作权
一、著作权法范围内的作品
著作权中的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而且是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创作成果, 非智力成果和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以外的成果不能成为作品。没有作品, 就没有著作权, 脱离具体作品的著作权是不存在的。
(一) 作品必须具有独特性
在作品的特性中, 独创性首当其冲, 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更是决定作品是否侵权的关键。“作品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试金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未明确规定独创性的涵义, ①但笔者认为, 所谓“独创性”, 就是著作权法中作品的独创性应当包含“独立性”和“创造性”两个层次的涵义。独立性, 是指作品由作者自己独立创作, 这种创作体现作者的独立构思, 不是通过剽窃、抄袭或者在他人作品基础上篡改等不当手段而形成的。强调作品是来源于作者付出的智力劳动是作者独立劳动和独立思考的结果。创造性与独立性不同, 它不是模仿的结果, 而是“一切个人的智慧、想象的努力或艺术性的产物”②。独创性是作品最重要的构成条件, 它所要求的是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上有一定的高度, 不同于对事物的简答记叙, 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
(二) 作品具有可复制性
可复制性作为受保护作品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是指作品已被创作出来, 能够被感知, 能够通过某种客观实在的具体形式进行复制。它是人通过媒体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世界加以表现的产物。所谓“无传播就无权利”, 作品只有通过相关媒介传播出去才能得到利用, 从而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这样的形式才会让作品得到应有的保护。我国也未将没有固定的作品排除在保护之外, 对于未被录制下来的口述作品一样受著作权法的保护。③
二、作品的内在关系
对于作品的保护, 我们不能仅仅保护作品变现形式, 一旦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思想内容, 就会影响文化的传播, 对作品的流传产生消极的效果, 造成思想的垄断。该原则是以著作权保护实践中确定著作权保护范围的重要学说为基础。它的基本含义是:著作权不保护思想, 而只保护思想的表达。可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关的问题也出现, 对该原则的含义把握不好,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表达形式”和“思想”。主要存在两方观点, 第一方是认为:情节和结构已属作品的内容。第二方认为思想属于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本身思想。而表达形式则不仅仅包括文学符号, 也包括作品的结构。对“思想”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理解, 会导致混淆各方范围, 也就是说, 电视剧情节出现福晋用男婴换女儿, 在女儿背后留印记, 多年后, 男婴女婴相爱的情节, 在不考虑保护期的前提下, 任何人都可以“拿来”就用, 而不会侵犯著作权。相反, 如果将作品情节归属于“表达形式”范畴, 该情节的任何表达形式的再创作, 都必须经原作者的同意, 否则就构成侵权。
三、作品情节的属性分析
(一) 通用作品情节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相同主题里的通用的事件、人物、地点等不受保护, 任何人在可以使用。情节越普通化, 其受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就越低。因为其独创系数低, 缺乏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例如, 电视剧中福晋生子未果, 王爷迎娶侧福晋, 这样的情节, 实在很难看出有作品的独特性, 不满足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宗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如果对通用的情节进行保护, 那么将会造成著作权保护混乱, 作品创作消极。
(二) 若虚构情节为作品的特殊形式, 应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虚构的情节具有独创性和作者独有的个性。虚构的作品情节本身属于作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通过它来体现作者的一定创作思想, 而不仅仅是属于作品的内容。著作权法不保护作品的思想、原理、原则和作品所描述的客观事实本身, 如司法文书、案例、历史故事等, 但虚构的故事情节在作品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对全文的构造起着决定作用, 更符合了著作权保护的宗旨, 应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三) 故事情节的独创性必须得到保护
生活中, 很多法律主体认为作品的独创性是否得到保护不重要, 但笔者认为, 故事的情节必须得到保护。其中, 对待我国的故事情节独创性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明确作品的故事情节在作品中的地位。作品情节只要是作者自己创作的, 在文章中的地位不是抽象的、概括的, 即使不具有新颖性或前所未有性, 也应当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其次, 加强法官对独创性的判断能力。对作品情节独创性的判断除了法律的规定外, 一般是由社会或者说由文化市场来自发地完成的。但是, 当作品情节的创造性发生明显争议, 一旦文化市场等主体无法判断, 而当事人之间又无法解决时, 这就需要需法官来裁判, 这是就要提高法官的主观判断能力, 进一步契合著作权法保护的宗旨。
四、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措施
伴随社会发展而来的除了发达的经济之外, 还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著作权方面也是如此, 尤其是媒体业的发展, 电视剧的产量增加, 伴随而来的除了满足了人们对作品的需求, 但同时也会产生作品情节方面的侵权, 这就要求相应人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一) 相应机关应加大发表前的审核力度
笔者认为, 在对于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上, 首先加强相应机关的审核力度, 在审核之后, 作品再进行发表, 会很大程度的减少侵权作品的出现。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完善法律, 在保障权利的基础上加大惩罚的力度, 加强审核力度。如果在发行电视剧之前, 相应机关能够加大审核力度, 就不会有该种矛盾的产生。可见, 该案在著作权界影响颇深。
(二) 加强对作品情节“独创性”的认定
判定作品是否能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关键在于“独创性”, 但由于司法实践中和学理中“独创性”的涵义和认定标准的模糊性, 造成法院判案标准的混乱性。这就会导致法律主体应参照的法律缺乏, 不知如何进行相应法律行为, 从而引发各类法律问题, 会导致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④
(三) 提升作者的个人素质
社会出现的问题源头在于人们法律意识的落后, 只有将民众的法律意识提高,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律问题。作者创作之前能主观避开那些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情节, 那就不会侵犯的著作权。可见, 对于此种问题, 要想彻底杜绝就需要从根源抓起。只要人们著作权意识强, 就会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 该案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法律问题上的思考。更象征着著作权的时代在进步, 历史在前行,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更是有着多样的问题产生, 只要政府制定出合理的方针, 立法机关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 法律主体依法办事, 就算再复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进而促使中国著作权走向辉煌。
注释
11Feist Publications v.Rural Telephone Service[EB/OL].2006-09-17.
22[法]克洛德·科隆贝.世界各国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基本原则[M].高凌翰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33 邵小平.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J].百家言, 2004 (1) .
作品情节 篇3
一、构建认知冲突,升华文本主题
如上所述,这一类作品往往将“叙述者”或“主人公”置于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诸如个体与群体、索取与付出、契约与欲望等,在人物心理不断转化中展现心路历程。学生不但能感知其变化,进而产生相似的冲突体验,包括个体从不同角度产生的认知冲突,也包括不同个体间的认知冲突。相比“教训—接受”式的说教,学生不再是被动受教的对象,而是探究和思辨的主体。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勉力构建“冲突”,引导学生在文本里“出生入死”,思考辨别。
1.立足核心,确立冲突“点”
细究这类文本,往往会发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中彩那天》的结尾“: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钓鱼的启示》里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诸如此类。显而易见,这些语句或一语双关,或总结全文,或点明中心,文本主题呼之欲出,学生却又不那么容易理解。假如能抓住类似的核心语句,形成一触即发的态势,足以“引爆”课堂。
【《钓鱼的启示》案例】
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虽不长,但理解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简单的——
生:是与非的问题。
师:或者说——
生:对与错的问题。
生:黑和白的问题。
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判断”问题。(板书:判断)在作者看来,“判断”其实是——
生(齐):简单的。(师板书:简单)
师:联系“钓鱼”这件事,什么是简单的?
生:把鱼放了。
师:具体来讲是在捕捞开放日还没有到的时候,得把钓上来的鱼放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一点文中的“我”是不是明白?
生(齐答):明白!
师:那困难的又是什么?在这句话中。(板书:困难)
生:实践。(板书:实践)
师:联系课文,钓鱼这件事中的“实践”是什么?
生:真的把鱼给放了。
师:这有啥难的?
生(笑):舍不得啊——
师:现在来看板书,这里有两组相对应的词:判断—简单;实践—困难。把鱼放了真的那么难吗?为什么这么舍不得呢?既然舍不得就留着,你怎么看?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理由。
核心语句往往用词凝练,首先需要对语句自身做一些必要的阐释,把“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读成“判断—简单”和“实践—困难”两组相对应的词,意思就一目了然了。而后联系文本中的故事,形成道德困境,造成认知冲突,把学生“抛”入其中,触发其探究和思考。比如《中彩那天》结尾的“富有”,原指什么?这里又指什么?而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我”为什么这么理解?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巴迪所谓的“生活的小船”是什么?“刮倒”又是什么?而后再回到故事中,去教学例谈感受那“两股风”和“两个极端的断言”,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2.辐射全文,辨析冲突“观”
冲突或者说困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类文本中往往通篇潜藏着“伏笔”。这些伏笔既是造成困境的因素,也是化解冲突的钥匙《。中彩那天》中“生活很拮据”“淡淡的痕迹”等,《钓鱼的启示》里“我刚满十一岁”“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等,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以及“满怀信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等。如果能将这些细节通过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不但能放大和强化认知冲突,更能提炼和升华文本主题。
【《钓鱼的启示》案例】
师:看得出来,大家基本上是同意把鱼放回去的,毕竟这是“规矩”。但我也看出来了,不少人的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你有多少理由来说服文中的父亲呢?试试看。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从这一句中可见这么大的鱼难得一见。
师:大鱼。这是个理由。
生:又没有人知道“。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师:神不知鬼不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是理由。
生:而且“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是乞求啊,可怜可怜吧。
师:装可怜?那是方法,不是理由吧。(生笑)
生:我还小嘛。(生笑)“那一年,我刚满十一岁”。
师:小小年纪钓了大鱼,倒是可以考虑。(生笑)而且钓这条鱼也不容易——
生“:过了好长时间……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
生“: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才两个小时嘛,有啥了不起的。
师:这倒也是。那就别放了?!(生笑)
师:如果是三个小时呢?两小时可以不放回去,三小时能不能不放回去?(生笑)
师:五小时?如何?十二小时又如何?提前一天?怎么办?(生思考)
生:照章办事。既然有了规定就按照规定来做。
师:现在可以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了……
有太多看似强大的“理由”可以支撑不把鱼放回去,但在“捕捞开放日”这一规定面前都不是理由。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理由”,才能真正体会“实践”的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无法躬身实践之时,把学生引入情境,站到当事人的处境中设身处地地展开思考乃至思辨,即便不尽如人意,也有可取之处。于是谈“启示”时,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对规定的尊重,同时谈到诱惑与规定的问题,也对坚持原则的父亲表达了敬意,有的还联系自身的故事谈了自己如何找借口等等。事实上,面临“抉择”的何尝只有一人,文中的父亲该不该坚持原则?《中彩那天》里的库伯该不该去取汽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父亲、母亲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这就取决于教学价值的判断。不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讨和思辨,殊途而同归,却愈加丰满。
二、依托情节张力,组织言语实践
相比含蓄内敛的中式文风,“译介”类叙事作品的情节更具戏剧性而充满张力,其场景变换、心理变迁等更易于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考。学生在一幕幕的情境转换中,往往为人物鲜明的语言、动作、神态尤其是心理活动所吸引,感同身受。愤悱之下,点拨启发,则事半功倍。如此,教学中就应该有效利用文本的情节张力来组织言语实践,以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1.按图索骥,梳理情节走向
情节不仅推动故事发展,还展现人物特点。每个作品的叙述线索都可以有几条,或明或暗;不同作品的叙述线索也各有侧重,或时间,或地点,或心理。抓住叙述线索,以不同形式的“情节图”展现文章脉络,可以清晰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把握文章的重点所在。这一类作品的戏剧化特点决定了其线索更复杂,对于教学而言,也更有价值。
【《中彩那天》案例】
师:面对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爸爸和“我”的心情一样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表示父子俩心情的词语。同桌合作填表,一个找爸爸的,一个找“我”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读并合作填表)
师:先请根据表格来说一说中彩那天发生了什么事。(生讲述,师点拨强化“我”和爸爸两条线索)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中彩之后,“我”很高兴,爸爸却一点儿也不高兴;库伯把车开走了,“我”不高兴,爸爸却特别高兴。
生:我发现,“我”开始很高兴后来不高兴;爸爸是开始不高兴后来很高兴。
师:我想你们肯定有不少疑问了。
生:这对父子俩怎么回事,都是反着来的?
师:有矛盾吗?
生:中彩是好事,怎么又是高兴又是不高兴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师:是啊,究竟怎么了?请大家继续同桌合作,给每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找到理由,画一画并说一说。(生自由读并合作画找,并反馈)
师: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表格,并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比较完整地说一说中彩那天的故事了吗?
《中彩那天》可以按事件发展“取车—送车”为线索,以地点转换“百货商店—家里”为线索,也可以按心理变化为线索等,心理线索也可以取其一。但显而易见,选择父子两人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既可以构成同一人物的心理冲突,也可以构成两个人物之间的冲突。于是,情节的张力就产生了《。课标(2011年版)》指出,第二学段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根据图表中的心理线索,结合文本内容,两次引导学生说一说中彩那天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水到渠成了。不同学段,可以结合情节发展,尝试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言语实践。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更多展现了父亲的“明线”,倘若补白儿子的“暗线”,是否也为有益的尝试呢?
2.以点带面,体悟情节张力
“情节”本身是表达方法的一种,情节的构成又有赖于细节的描绘,如此就有了诸多语言形式可供模仿、借鉴。而这一类作品的表现手法,显得尤为丰富而多变。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文本的言语素材,确定言语训练重点,兼顾其余,从而妥善组织言语实践。
【《中彩那天》案例】
师:文中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个母亲,一个库伯先生。中彩那天,他们的心情又会经历怎样的波折呢?同桌合作,可以研究其中一个人,也可以每人研究一个。也填在表格里。
师:请你来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填?有依据吗?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他们的理由成立吗?(反馈讨论)
师:接下来,同桌之间根据最后填写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完整地说说前后的心理变化。
《课标(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要求“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以上第一个片段,在心理反差的鲜明对比下,探究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第二个片段则通过形式迁移和口语训练,既展现母亲和库伯的心理,以达成从不同视角考量同一事件的目的,也尝试从文本中初步学习表达方法——表现心理变化乃至反差。事实上,不同文本的言语训练载体是不一样的,其训练指向也不一样。就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言,心理的、对话的、神态的等等,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可以用截然相反的“对话”作为主要的训练目标。
作品情节 篇4
反智主义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智性 (intellect) 、知识的反对或怀疑, 认为智性或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其二是对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美国历史悠久的反智传统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文学及其作品之中, 本文以两部美国文学作品《睡谷传奇》和《欲望街车》为样本, 着重探讨一下隐含其中的反智主义倾向。本文认为反智主义倾向集中体现在两部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和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冲突的情节设置上。
美国文学的开创人华盛顿欧文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其中以《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传奇》最为著名。在短篇小说《睡谷传奇》中, 来自纽约的青年教师艾克波德克瑞恩和年轻、健壮的乡村小伙布鲁姆冯布朗特为获得美丽的乡村姑娘卡特琳娜的爱情而展开了一场竞争。
艾克波德是个又高又瘦却十分呆板的老师, 他爱上了富裕农场主的独生女卡特琳娜。为了赢得自己的心上人, 他经常去卡特琳娜家的农场探望她, 并因为懂音乐而和卡特琳娜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与此同时, 在赛马比赛中总能获奖的布鲁姆似乎离爱情越来越远, 甚至在凡塔塞尔家的聚会上, 他也只能孤独而忧伤地坐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心上人和艾克波德翩翩起舞。就在人们都以为布鲁姆在这场战役中即将败北之时, 艾克波德却奇迹般地从泰瑞镇消失了。人们在河谷发现了他的旧礼帽和摔烂的南瓜头, 唯独没有见到他本人。想到河谷里有关无头骑士的可怕传说, 大家推测可怜的艾克波德应该是被无头骑士带走了。最终卡特琳娜嫁给了布鲁姆, 这个小伙子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但是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聚会结束后的那晚在河谷里发生了什么, 也不明白为什么一提起礼帽旁边的南瓜头, 布鲁姆就会哈哈大笑。
在短篇小说《睡谷传奇》中, 青年教师艾克波德是来自纽约见过世面的知识分子, 但他的形象却并非是积极正面的。
首先, 从欧文对艾克波德的名字和外表描写上可以看出作者对艾克波德持否定态度。这位博学多才的青年教师居然姓“Crane” (鹤) , 而他的长相也确实与鹤相差无几:
艾克波德·克瑞恩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名副其实, 因为在英语中“克瑞恩”就是“鹤”的意思, 而他本人看起来就像是一只鹤:人又高又瘦, 肩膀窄窄, 脚长手长。衣袖比起胳膊短了一大截, 他的脚则像极了铲形宽边帽, 他那整个身子骨儿以最松散的方式挂在一起。他的头也很小, 顶上扁平, 耳朵很大, 长着一双呆滞无神的绿色眼睛, 还有一个长长鹬嘴般的鼻子, 这样他的头看起来像个风向标, 停放在细长的脖子上来指示风的方向……人们会以为他是降临人世的饥荒之神, 或者是玉米地里私逃出来的稻草人。 (1)
在这一段对艾克波德的描写中, 欧文将他与鹤相比, 让读者对于这样一位长相有些怪异的青年教师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艾克波德的名字“鹤”和他的长相可以看出, 欧文并不喜欢这个被当地农村妇女看中的教师, 反而对他极尽嘲弄, 对他的外貌和姓氏进行了讽刺的描写。
艾克波德的行为举止也是滑稽可笑的。在凡塔塞尔家的聚会上, 欧文是这样描写艾克波德的舞姿的:
艾克波德得意于自己的舞姿, 就像他得意于自己的歌喉一样。他的四肢和周身的细胞没有一个是闲着的;看着他空荡荡的身体在使劲舞动着, 绕着屋子卡塔卡塔作响地跳着, 你会想到圣维特本人……
圣维特是神话传说中古代西西里岛上一个贵族公子, 患狂舞病, 整日手脚狂舞不停。英语中Saint Vitus dance专指舞蹈病, 该病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抽搐、舞蹈。通过这段描写, 艾克波德的滑稽可笑跃然纸上。
外表的滑稽、可笑与其内心的贪婪、自私相辅相成。艾克波德对卡特琳娜家富裕的觊觎耐人寻味:
狂喜不已的艾克波德胡思乱想着, 他转动着大眼睛瞅着凡·塔塞尔温暖房舍周围的丰茂的草场, 肥沃的麦田、乔麦地、玉米地以及挂满红润果实的果园, 他的心渴望着将要继承这些产业的女孩。他想入非非, 想象着如何将这些轻易地变成现钱, 然后又如何用这些钱投资购买大片未开发的土地, 在荒野中建造木瓦宫殿。
其次, 《睡谷传奇》中艾克波德和布鲁姆之间的冲突其实就是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之间的冲突。在欧文眼中, 艾克波德代表的是刻板、怯懦的知识分子形象, 而布鲁姆则代表了强壮、灵活的非知识分子形象。当两者相遇时, 失败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艾克波德。
艾克波德的知识分子身份是确切无疑的, 他靠教书为生, 还懂音乐:
除了教书之外, 他还是这个地区的歌咏老师, 教那些年轻人唱教堂歌曲时还额外挣点钱。礼拜天, 他非常骄傲地在教堂里站在他选出的一组歌手面前。在他看来, 在这里他所起的作用比牧师所做的任何事情更有价值。
表面上艾克波德是个知识分子, 但他却是愚昧、无知的, 竟然相信无头鬼的故事。而布鲁姆充满了实用的智慧, 毫不费力地就击败了对手。实用主义的智慧比迂腐的书本知识高明, 这是反智主义的本质。他们之间的冲突暗示着这样一种现实, 即在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发生冲突时, 非知识分子能更灵活更实用地运用知识来战胜迂腐的知识分子:
艾克波德纵马跨上木桥, 桥板发出巨大的回响声。他过到桥对面后, 转过来向后看。就在这时, 那个鬼跳在马鞍上, 把他的头向艾克波德扔来。“咣”的一声, 鬼的头打中了这个教师的头。他重重地倒了下来。“火药”, 那匹黑马, 还有无头骑士像风一样飞掠而过。
在《睡谷传奇》中, 欧文通过塑造知识分子艾克波德又瘦又高的呆板形象, 并设置艾克波德与布鲁姆因同时追求卡特琳娜而发生冲突并且布鲁姆胜出的情节, 反映出他的反智主义倾向。
在《欲望街车》中, 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这种冲突表现得更加激烈。美丽高贵的布兰奇小姐搭上欲望号街车去探望自己的妹妹, 至于这位美人儿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庄园告别过去的生活则无人知晓。自她踏入斯黛拉家中开始, 她便开始批评妹妹生活里的一切, 从狭小肮脏的公寓到斯黛拉深爱的丈夫斯坦利。布兰奇看似纯洁无暇, 却忘情的吸引着各种男性的目光, 其中甚至包括了斯坦利的好友米契先生。就在布兰奇和米契的爱情即将获得圆满结局之时, 斯坦利却将自己了解到的布兰奇的过去通通告诉了自己的挚友。原来布兰奇的丈夫自杀之后她便沉沦在陌生人之间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她甚至还与一位17岁的学生有了不正当的关系并因此被学校辞退。人们鄙视布兰奇这样一个生活放荡的女人, 于是夺走了她的财产并将她赶走。米契知道布兰奇的过去后便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她。这时布兰奇精神状况开始不稳定, 当斯坦利把回乡的车票作为礼物送给她时, 所有过去难堪、苦涩的记忆和现在的苦闷都在她脆弱而敏感的心中激烈地碰撞和挣扎, 最后骄傲而美丽的布兰奇竟然疯了。
小说充满反智倾向。首先, 从作者对布兰奇和斯坦利的外形描写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
她的外表与周遭完全不相称。一身考究的装扮, 全白洋装胸口缀满荷叶花边, 配上珍珠项链与耳环, 白帽搭配白手套, 看起来像是去赴一个花园的夏日茶会还是鸡尾酒会。她比斯黛拉大差不多五岁光景。她的美有一种不能受强光曝照的精致。那一身的纯白, 还有那不知所措的举止让人联想到什么, 也许是一只蛾。
作者对布兰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从她的着装到她全身精致的装扮,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人感觉到舒服, 反而有一种“与周遭完全不相称”之感。同时作者还将她比作一只“蛾”, 这样的意象也让读者联想到也许布兰奇正是像蛾一样作茧自缚, 却又故作高贵。然而对于四肢发达的斯坦利, 作者却是这样写的:
他中等身材, 身高约六英尺, 长得粗壮结实;他的举止处处表现出肉欲的满足。他一进入壮年, 沉迷女色就一直成为他生活的中心;他虽然不放纵无度, 却像母鸡群中的一只羽毛丰满的公鸡。
作者对于斯坦利的描述与布兰奇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写布兰奇的装束外貌时, 着重突出了布兰奇的高贵装扮, 而写斯坦利时则突出了他的身材。这样的不同反映出在作者眼中这两个人代表的是不同的群体和本质:知识分子可能更在意外在的装扮和体面, 而非知识分子就是最自然本真的样子, 也不必忸怩作态。
从布兰奇和斯坦利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二者身份的区别:一位是高雅的英语教师, 而另一位却是英语都学不好的非知识分子:
斯坦利 你是教师, 对吗?
布兰奇对。
斯坦利 你教什么, 白兰琪?
布兰奇英文。
斯坦利 我英文一直学不好。
布兰奇作为接受了南方传统教育的教师, 对于生活品味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要求, 她看不起身体强壮却生活得并不优雅的斯坦利。然而, 在斯坦利看来, 布兰奇只是一个虚伪做作、生活放荡的女人。他们对对方的仇视和敌意折射出的并不仅仅是二者性格上的不协调, 实质上代表了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的性格冲突和互相仇视。
其次, 布兰奇和斯坦利的冲突以布兰奇发疯结束, 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反智主义倾向。布兰奇和斯坦利的冲突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达到高潮:
布兰奇 我警告你, 别靠近, 要有危险了!
(他靠近一步。她拿起桌子上的酒瓶一下子把它敲碎, 举起半截破瓶子对着他)
斯坦利你这是干什么?
布兰奇 我要拿玻璃扎你的脸!
斯坦利 我相信你做的出来!
布兰奇 我当然做的出, 如果你——
斯坦利 哦, 那么你想在屋子里打闹一场啦!好哇!那咱们就打闹一场吧!
最后斯坦利拥有了自己的儿子, 等待布兰奇的却是通往黑暗的路。这二者之间的较量以布兰奇的失败告终, 也宣告了知识分子在与非知识分子的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她受过良好教育, 却并不是真正的淑女, 她纵情于自己的欲望中却还要故作清高去指责斯坦利不够有教养, 最终她走上了自己人生的悲剧结局, 也输掉了这一场争斗。剧作家威廉姆斯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也体现了他的反智主义倾向:在布兰奇和斯坦利互相仇视对方和争斗的过程中, 知识分子竟然比不上一位粗俗的波兰人, 最后还把自己送进了疯人院, 这些无疑是在宣告《欲望街车》的反智思想。
《欲望街车》通过对布兰奇代表的知识分子和斯坦利代表的非知识分子进行强烈对比, 并通过这样一种激烈的冲突效果反映出作者的反智主义倾向。
本文通过分析《睡谷传奇》和《欲望街车》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 剖析了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之间的冲突。通过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冲突, 以及知识分子在冲突中的失败和非知识分子的成功, 揭示了这两部作品的反智主义倾向。实际上在美国文学作品中, 反智主义的思想还有许多的体现, 比如, 霍桑的反智主义倾向是美国历史悠久的反智传统的一个有机部分, 而奥康纳作品中凶残的人物形象也反映出了一种明显的反智主义倾向。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睡谷传奇》和《欲望街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并且剖析作者所设置的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冲突的情节来揭示和反映美国文学中的反智主义倾向, 并由此揭示美国文学中的反智主义思想。
关键词:反智主义,《睡谷传奇》,《欲望街车》,知识分子
参考文献
[1]Hofstadter, Richard.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Paperback) [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6.
[2]Williams, Tennessee.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M]. Oxford:Heinemann Educational Publishers, 1995:3, 95.
[3]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71,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