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情节(共10篇)
人物情节 篇1
【设计初想】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全文篇幅虽简短,但表达特色鲜明:以曲折的情节、不断的推动,深化主题;以简短的文字、精妙的修辞,渲染环境;以准确的用词、传神的描写,丰富人物;以悬念的设置、巨大的冲击,发人深思。面对“表达容量”如此之大的文本,该怎样切中要害,直抵文本主旨呢?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小说文体,理应从文体角度出发实施教学。在环境、情节、人物这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中心,让小说涌动着盎然的生命力。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更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呢?在扣人心弦的一波三折中,不难发现:在情节的不断推动中,老汉在十分危急紧张情况下的所作所为使得他的形象向纵深发展。因此,以情节发展为线索,感悟老汉形象成为了此次教学的主旋律。
【设计思路】
立足小说文体特征,基于学生初涉小说文体的学情,可直指“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中心”“,理直气壮”地将本课教学的重点呈现出来,自然引出统整全文的问题:“小说是怎样塑造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以这样一以贯之的问题,搭建起完整的文本阅读支架,以期学生能抓住重点、深入钻研,尽得其精华,提高小说阅读的有效性。
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情节影响人物形象的升华。因此,在充分“让学”后,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推动,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老汉有这样的表现。再通过梳理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文本通过分层推进的表达方式,不断丰满着老汉的形象。基于第三学段的阅读,因此,教学设计虽从语句感悟入手,但却从篇章结构着眼。
本篇小说为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表达方法有多种,虽不能做到平均使用力量,但只要把控好详略,多管齐下,就能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因此,巧妙引导感受环境的侧面烘托,在震撼中引导感受,最后交代父子关系的悬念设置,意在使人物形象的感悟多元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 领悟课文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渗透文体,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微型小说《桥》,请齐读课题。
2.听写两组词语。
(1)首先听写一组描写环境的词语:咆哮、疯狂、狞笑、放肆。(板书:环境)然后听写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揪出、豹子、瞪眼、胸膛。(板书:人物)
(2)对照大屏幕与同桌交换批改,然后把自己写错的字词更正在旁边。
(3)反馈错误较多的字词。
二、研读课文,感受形象,领悟表达
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板书: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是中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老汉)
课文是怎样表现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呢?
(一) 领悟分层推进的表达特色。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画一画。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1)沉着果断。
语段: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引导:联系上文看看,村民们有怎样的表现?(跌跌撞撞、疯了似的)而老汉却一句话也不说,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足以可见他的沉着。
为什么把他比作“一座山”?请联系上文想想。
语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板书:站)
老汉为什么要“站在木桥前”?(唯一通道;水已没腿;人群慌乱;果断指挥;水已经没腿了,通往安全地方只有这座木桥了;灾难突临的时候,没有选择离开困境,为了控制混乱的局面,心里装的是群众的事,全身心考虑的都是集体……)
语段: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板书:党员)谁排前面?老汉的话要求了什么?提醒了什么?还提醒了什么?
师小结: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老汉还能表达得这样清楚、指挥得这样有序,足见站在木桥前的老汉是多么的沉着。
指导朗读:谁来沉着地读读?我们一起来沉着地读读。
过渡:老汉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2)铁面无私。
语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为什么要“揪”出那个小伙子?(板书:揪)(情况危急、有人已提出反对意见,有人已经动摇,他必须做出表率,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搞特殊化,也要严格要求他排到后面去。)(板书:儿子)
指导朗读:联系上文我们知道,这是一座窄窄的木桥,如果大家都一拥而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生齐读老汉的话)
你读懂老汉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那颗一心想着群众的心了吗?谁再来读读?谁也能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咱们一起来读。
(3)父爱如山。
语段: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为什么老汉要用力将儿子“推”上木桥呢?(最后只剩下老汉和儿子两个人了,作为父亲,也有着如山般的父爱。自己排在后面,是想把生的机会让给儿子。)(板书:自己)
指导朗读:老汉是多么急切地想让儿子脱离险境呀,所以他吼道……
谁想来吼吼?(一生吼)你吼得急切有力。你来吼吼。(一生吼)你吼出了对儿子的爱。你来。(一生吼) 你吼出了对儿子的关心……
我们都读懂了老汉如山般的父爱。来,我们一起帮助老汉吼吼。
3.体会表达方法。
根据板书,师生回忆、梳理。课文是怎样表现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
课件出示课文第7~23自然段。
当洪水没腿时,老汉站在桥头,沉着指挥,沙哑地喊话———(生读) 让群众排在前面,党员———排在后面;
当洪水舔腰时,老汉揪出儿子,凶得像只豹子似的吼道———(生读) 让群众排在前面,儿子———排在最后;
当洪水爬上胸膛,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大声吼道———(生读)让儿子先走,自己———排在后面。
排在后面的是:党员、儿子、自己,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展现出了老汉的形象,就这样分层推进,(板书:分层推进)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沉着、冷静、无私……)(板书:舍己为人)
(二) 领悟环境烘托的表达特色。
课文不仅刻画了老汉这个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人物形象,还有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来,自由读读。(出示课文第1~6自然段)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洪水大、感受到雨大、还感受到人们慌乱……)
形势是如此危急,听,雷声轰鸣、大雨突袭。闭眼想象当时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老汉还这样沉着地站在桥头指挥,还狠狠地揪出了儿子,最后又用力将儿子推上了木桥,你又有怎样的感受?(更能烘托出老汉在生死攸关之时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板书:侧面烘托)
(三) 领悟设置悬念的表达特色。
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生齐读)
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什么关系?(父子关系。)如果在前面就交代,读起来有什么感觉?(不会对老汉看似矛盾的行为感到不解而产生读下去的兴趣了,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震撼效果。)
作者在结尾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设置悬念,引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更能让我们震撼于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的舍己为人。(板书:设置悬念)
三、回顾全文,聚焦文体,拓展延伸
1.课文篇幅很短,仅仅603个字,但却通过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震撼、思考……这就是微型小说的魅力。
2.推荐阅读: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进一步感受微型小说的表达特色。
人物情节 篇2
一、题目的作用:
1.设置悬念,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构成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睡美人》
小说为何以“睡美人”为题?
答:⑴演出的舞剧名为《睡美人》;
⑵B角有艺术才能却得不到发挥,是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
⑶A角默默地躲在幕后成人之美,也可以说是一个“睡美人”。
示例:《杀羊》
小说以“杀羊”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⑴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⑵通过衬托突出“我”的贪心和冷酷,给读者以联想的空间。
二、情节的作用: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线索作用或推动情节发展;
(3)刻画人物性格;
(4)照应前文;
(5)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6)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示例:《睡美人》
1、小说为什么以女A角“失踪”开头?
答:小说这样开头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引起误会,读者会以为她“耍大腕”之类,与结尾形成强烈反差,给读者制造了惊讶和感动,使人物高尚的品德更突出。
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3.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4.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5.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人物情节 篇3
对一部好的小说来讲,风景描写是可以不要的,正如面对气质高雅的女性,昂贵华丽的衣服其实没有意义。但是,把风景描写从小说中拿掉时,我们不能忽略人物必须生活、运行在某个环境中,这就如人不能离开地面飞翔。如安泰的双脚离开地面,他就将失去大地给他的力量而必然死亡。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我们长期混淆着两个概念:“风景描写”和“自然情景”。或者说,长期用“风景描写”这个简单、直白,似乎一目了然的概念,来遮蔽对文学更为重要的关于环境、自然与人物“天人合一”的自然情景描写。
我把小说中那些华丽、多余、累赘的关于环境与自然的描绘称为风景描写或风光描写,而把那些与人物、情节结合得天衣无缝、甚至说没有那样的环境与自然,就没有那样的人物与某种思考的对小说中必不可少的环境与自然的描绘,称其为“自然情景”。这里说的自然,是指客观环境的自然;这里说的情景,是指人物的行为与内心的情景。
在这里,风景描写,对小说是一种多余,它最大的意义,是故事有意义的闲笔或点缀。是作家才情与诗意的漫溢——这当然是指那些多余而又美好的描写。而当这种描写失去美和诗意时,这种描写就纯粹是一种多余了,如吊坠在人脖子上的瘿,不摘除不仅是一种丑陋,而且还是一种隐患的病灶。
而自然情景在小说中的存在,那就完全的不同。因为在故事中,有才华的作家,高度地完成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与文学人物的行为及内心的联系与统一。这种达到“天人合一”而出现在文学中的自然情景,会使小说的文学意义丰满并成倍地增加。这样的作品,我们不得不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成功的范例。维·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是成功的范例。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是成功的范例。尽管在《白鲸》和《鱼王》这两部作品中,许多章节还是会由有意义的“自然情景”滑向了无意义的“风光描写”,但在最终,那些风光描写都服从了“自然情景”的人物需要。在这儿,另一类作品是最为不能被忽略的存在,如梭罗的《瓦尔登湖》、利奥波的《沙郡年纪》和海恩斯的《星·雪·火》 (又名《一个人在阿尔斯加荒野的25年》)以及《普罗旺斯的一年》a、《我自静默向纷华》b等关于大自然的纪实性散文随笔,这时候单纯的“风光描写”,也许就是作家和作品本身的目的。但是在“文学即人学”的小说中,单纯的风光描写,则是多余而无意义的。而把客观的自然融入人物世界的“自然情景”的描绘,则是小说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在这一部分中,你的描绘愈是与人物结合得密切,这种描绘愈是显示出作家的才华和文学的意义。
在十九世纪的文学中,那些描写思考大自然的随笔中,《瓦尔登湖》当属这一典型的冠王。而在小说中,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使他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三大文豪间显示了与其不同的才华,那就是他对大自然的敏感和把控力。而在我们将要谈论的短篇小说中,这方面尤为突出的是契诃夫的《草原》和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草原》是一部中篇小说,是带有游记性质的小说写作,其中契诃夫对风光——把自然风光转化为人物的自然情景——可说是这方面极可借鉴的作品。而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这部短篇小说集,在这方面可谓是集大成的表现,森林、河流、草原、山脉,狩猎人所到之处的客观自然,都充满了浪漫的诗意。当然,也不乏因其巨大才情的漫溢,而对自然风光过度浏览的展出。单就我们要求大家必看的《白净草原》这一篇,单单开篇就天气、白云、草木的描写,就达两千多字。这对一个短篇来说,实在是一种大胆的冒犯。然而,当我们读完这部教科书般的抒情短篇后,我们不得不说,倘若不是这开篇与结尾纯粹而惊人的大段美妙、成功的风光描写在故事中最终完成了一群孩子在夏夜草原上浪漫、随意和带着民族、地域文化的回忆和讲述的环境的衬托与描绘,那么这篇小说,对我们——俄罗斯以外的读者们,将是意义减弱的阅读和旅行。在这篇小说中,正是这乍看为孤立存在的纯自然描述,搭建完成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各自对自己的家庭、村庄和地域的神秘文化、事件向读者讲述的舞台,也从而让我们看到了这种“风光描写”与故事不可分割的向人物“自然情景”的转化。
不过,正如《白鲸》、《鱼王》这样的巨著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年相对封闭、落后的年代,那些没有进入人物行为与内心的自然情景的风光描写,在当时,一如今天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大自然奇观的画面:山脉、河流、乃至于宇宙间火星、月球的一景一物,对读者都有着巨大的新奇和吸引力。但对于百年后今天的读者——对大海、山川等客观自然的熟悉,或似是的熟悉——无论这种熟悉来自哪里,电影、电视或其他真实文字的讲述,都使我们重新去捧起《白鲸》阅读时,那种纯粹来自对大自然精确细腻的描写,已不再有当年的吸引力和好奇心,而会使我们产生多余、累赘、臃肿的瘿瘤感,这也就使我们对写作中的风光描写与人物行为、心理间的自然情景的描绘,有了更鲜明的区分和要求。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一生经历坎坷,四处流浪,做过海盗、洗衣工、淘金者和“青年社会主义”革命者。他在十六七岁时,对冒险充满渴望,曾经要同其他人乘船到日本海去捉海豹,结果因为迟到没赶上那艘船,耽误了他的行程。而那艘船走后不久,在大海上失踪了。船上的人在这次事故中全部遇难。这么来说,对于出生在旧金山的杰克·伦敦,后来写出《热爱生命》 《海狼》 《白牙》 《野性的呼唤》和《马丁·伊登》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小说,将不难理解。他的小说粗粝、坚硬,充满着生命的激情。而小说的故事,多都带着冒险和抗争的精神。而且这冒险、抗争的又不仅是人的命运,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大海,旷野,酷冬的严寒,沼泽地的饥饿,荒无人烟的孤独与寂寞。凡此种种,自然环境构成了他小说里的生命组成,似乎没有那样的环境,就没有那样的人和生命。从而,在他的小说中——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大约都不得不说,杰克·伦敦在他故事的人物中,是摆脱了风景描写,完成了文学的“自然情景”的成功写作者。
……他们经历了生活的痛苦颠簸,只剩了一点——,虽然他们输掉了赌博的本钱,可是他们仍是胜利者。
他们俩一瘸一拐地,踉踉跄跄地走下河岸,满脸地愁容和疲倦,肩上扛着沉重的毯子,摇晃着走着。
在他们的额头上绑着一根皮带,吊着身后的行李,手里拿着一支来福枪,低着头,瞧着地走。
……
两个人没有脱鞋袜,忍着河水一步一步向前趟着。河水冰冷得他们的骨节酸疼,他们的腿直打颤。
走在后面的那个人脚下一滑,差一点摔倒,但他猛地挣扎了几下,尖叫了一声,总算没有倒下。他的眼前一黑,摇晃着,急忙伸出一只手在空中想要抓住什么,之后又摇晃了一下,几乎摔倒。
他站在那儿不敢动一动,足足有一分钟,等着心里稳定了些。
“喂,比尔,我的脚脖子扭伤了。”
比尔没有回头,只是在白茫茫的河水里一摇一晃,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眼睛里流露着惊恐的目光,像受伤的鹿一样。
登上了河岸,比尔仍没有回头,只顾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走在后面的人还在河里,他眼睁睁地看着,嘴唇发抖,乱蓬蓬的胡子也在一抖一抖地,不知不觉地舌头也伸出来舔着嘴唇。
“比尔!”他大声地求救着。
这是一个坚强的人在患难中的求救之声,但比尔仍不回头。只见他古怪地登上一片陡坡,跌跌撞撞地向山头那边朦胧的天边走去。他的同伴瞧着他消失在山头。他凝视着比尔走过的路,比尔留给他后面的世界。c
这是杰克·伦敦著名的短篇经典《热爱生命》的开头。文字简朴、刀劈斧砍,不仅简单,而且简陋,三言两语即为一句,三句两句又为一段。于是,两个在旷野蛮荒中淘金返回的身影,就直立在我们眼前。可是,当后者在过河时脚脖扭伤后,呼救前边的比尔回来帮他时,他的同伴比尔,却头也不回地古怪地翻山走掉了,把后者孤零零地留在了旷野和死亡中。如此,故事从这儿真正开始了。这被留下的一个,为了活着,为了生命,开始同残酷的大自然进行着卓绝的搏斗。河流、沼泽、湖泊、黑夜、饥饿、寒冷和失却方向之后的孤独,在《热爱生命》中,杰克·伦敦写出了人的生命最原始的力量和忍耐,同时也写出了生命的敌人——自然环境——那如格斗场上的敌人一样的存在力和与人搏斗的力量。大自然在这儿再也不是一种风景的存在,而是和人对应的“敌人”——“人物”的存在。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感到自然的力量,都让我们感到大自然如人物一样活在我们的眼前,动在我们眼前。如果说《白净草原》需要我们读完小说,才可以体会到屠格涅夫从“风光描写”到“自然情景”那种有机、从容的转化,那么,他晚代的美国作家——与他的贵族出身完全不同的杰克·伦敦,在这一点上,从小说的开始,就完成了从风光到人物情景的过渡。对于《热爱生命》、《海浪》这样的小说,谈论风景、风光,则是对作家与作品的一种羞辱。他不屑于风景。他只着力于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何渗透于故事和人物。让环境(风景)内化为人物的血液与灵魂。人物的一切心理与行为,都因环境(风景)而起,因环境而变,因环境而止。环境在,人物在;环境变,人物变;环境起,而人物起。很少有作家和小说可以如杰克·伦敦与他的《热爱生命》一样,把自然环境如此成功地写成和人物对应“人物”,从而在我们阅读的时候,无论是第一遍、第二遍,或是许多年后的第三遍阅读,都可以深切地体会客观存在的“死”的自然,会那么“天人合一”地成为人物的自然情景而永久地活着。永久地给我们深刻、具体、永不忘怀的人物般的“情景感受”。乃至于每当回忆起这部小说,我们头脑中出现的不仅是“热爱生命”为活着而与自然进行罕见抗争的“这个人”和自私、绝情而最终却被大自然吞噬了生命的“那个人”比尔,而且,活在我们头脑中的,还有作家渗入笔端,点点滴滴、字字词词分散在小说中有层次、有演变、有跌宕和起伏的大自然——于是,自然在小说中也同样成为了人物的“这一个”,它无姓无名,与小说中着力描写、塑造的“他”或“这个人”一样,可感可触,有呼吸,有生命,有行为与变化,有起始,有终尾,从而使我们每当回忆起这篇小说来,头脑中便直立着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一是那个因热爱生命而活下来的“他”——“这个人”。
二是极度私欲因对他人缺少爱助而死去的比尔。
三是与“他”——“这个人”始终共存的自然情景。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尤其在短篇写作中,很少有小说把自然——自然风光和环境——如此不着痕迹地转化、完成为小说的“自然情景”而和小说的故事、人物、情节那么水乳交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一棵大树和一块土地的不能分离,一股河流与一段河道的不可彼此;还如一个活着的人,与水和空气的不可隔绝。在《热爱生命》中,没有这样的环境,就没有这样的故事,就没有故事中那个生命不息的人物,更没有在百年之后,重新读来仍让人激动、欣喜和随着故事而坐立不安、提心吊胆,为人物的命运、生死总是紧捏着一把热汗的这篇——这部不朽的短篇。
那么,杰克·伦敦,在他的小说中,究竟是怎样完成视环境为人物——让死的静止的客观自然成为人物活的、运动的自然情景的书写呢?
这里,我们可以随着小说中的“他”——“这个人”的行为变化、心理变化,来看看杰克·伦敦是怎样让客观的自然环境与人一样变化起来的,并与“他”因对抗而存在,且又“活”了起来的。在这个人物变化、进展的过程中,人物“他”的生死心理,有三个层面的递进与不同。这三个层面的变化都是与丢他而去的比尔——那个灵魂上自私、残酷的人物相连的。
第一层:希望。
比尔一定在那儿(藏有他们的小船、子弹、鱼钩、鱼网和食物的狄斯河)等着我。我们要顺着狄斯河向南划到大熊河,我们要再向南划,一直向南,要到莫根基河。到了那里,还要向南走,我们一定会把冬天甩在后面。让河水结冰吧,让天气变冷吧,我们会到好特森湾公司去,那儿天气温暖,树木葱茏,物产丰富。d
在《热爱生命》的写作中,这时候,伴随着人物的这种希望之心到来的自然环境,在作家笔下,多为死的、静止的或恒久存在的河流、沼泽、夜晚以及荒蛮中可以充饥的野草等(也有少量的他永远捕捉不到的松鸡、骧鹿等动物)。这是人物从扭伤脚脖但仍怀有生命希望时出现的“自然情景”,人物的行为与思想,都与此相关而变化、减弱或增强。在这一层面上,“他”还没真正感到死亡的威胁。他有能力——或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战胜这一切,走到“小棍子地”。从而自“小棍子地”到达狄斯河,到达“天气温暖、树木葱茏、物产丰富”的好特森湾。
第二层:绝望。
经过了无数的艰辛和与大自然类似于肉搏的格斗,人物“他”从心怀希望进入了生命与心理的绝望期——
……他背起包袱,一瘸一拐地向前走;至于到了哪里,他可不知道。他既不关心“小棍子地”,也不关心比尔和狄斯河边的那条翻过来的独木舟(命运的希望之舟)下的地方。他完全给“吃”这个词管住了。他饿疯了。他根本不管他走的是什么路,只要能走出这个谷底就成。……e
这一阶段的人物——“他”,已经不再对未来抱有什么希望,而仅仅是为了现在的活着。去哪儿,干什么,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战胜饥饿,有东西填充肚子活下来。为了活着,他甚至把背的粗金沙和黄澄澄的金块都从行囊中减下一半,放置在路途——这是一个刺目的细节,写出了生命与黄金重要性的比对,尽管他俩都是为了获得黄金的赌徒。而为了活着,他选择放弃他命运的目的——财富——黄金。于是,与人物对应的“客观自然”,从亘古不变的河流、山脉、沼泽几乎完全转入了自然情景中有生命的物:有酸味的蔓生野草、手指长的小鲦鱼,以及狼群、狐狸和刚孵出来的小松鸡、小松鸡的母亲母松鸡、幻觉中的大白马、现实中的大棕熊,以及不绝于耳的野兽的吼声和一条始终跟在他身后等待他倒下的有病的狼。这与“他”——那个从获有生命希望的人,到变为对生命绝望的人——对应的自然情景,在作家笔下不露痕迹地发生了变化。在人物还有充分的行动力、生命力时,作家多写静的、死的大自然;而在人物生命面临死亡——即内心绝望、静止时,作家的笔,从以描写静物的自然世界为主,悄然转移至在自然情景中描写有生命的、动的物体与动物为主。这一静一动的变化,正就巧妙地一层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变化与环境中自然物的对应变化。使客观自然也与人一样,有了生命,有了层次,成为了小说中与人物对应的“人物”。再具体地说,就是:
人物怀有生命的希望——对应中以写大自然亘古的静物为主;
人物怀着生命的绝望——转入以写大自然中极富生命的动物为主。
这种描写自然反差的比对,既写出了人物变化的心理与层次,同时也写出了自然情境中的大自然的变化与层次。
然而,当人物进入第三个层面——从绝望中重新看到希望,从死亡的门口,又回到希望的路途时——
他跟着那个挣扎前进的人的痕迹向前走去,不久就是走到了尽头——潮湿的苔藓上摊着几根才啃光的骨头,附近还有许多狼的脚印。他发现了一个跟他自己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厚实的鹿皮口袋,但已经给尖利的牙齿咬破了。比尔至死都还带着它。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他可以活下去,把它带到光辉的海洋里的那条船上。他的笑声粗厉可怕,跟乌鸦的怪叫一样,而那条病狼也随着他,一阵阵的惨嗥。突然间,他不笑了。如果这真是比尔的骸骨,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如果这些有红有白,啃得精光的骨头,真是比尔的话?
他转身走开了。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出来的,他一面摇摇晃晃地前进,一面暗自想着这些情形。f
“他”的内心的第三个层面的变化,还是从见到比尔先于自己的死亡——骨头被狼群啃得精光开始的。于是,这部小说中的“他”,人物与心理的生命层次,就这么在递进、跌落、升华中一层层地竹笋般剥落开来,展现出来:希望——绝望——再希望。而到了这儿,人性的黑暗与光亮也随之被揭示出来——他为了活着,把背上的黄金丢弃了一半,而比尔为了不丢弃背上的黄金,则最终死在通向未来的路上。并且,他不愿意那拿走比尔那装着金块和金沙的袋子,也不愿意自己活着,吮吸比尔的骨头。当这人性和肉体之生命都重新获得新生的可能时,伴随着他的自然情景,也随之从荒野的动物中转移出现了似乎幻觉、而为真实的一个全新的、充满生命希望的新的情景:“有一天,他醒过来,神志清醒地仰卧在一块岩石上……他于是慢慢地,从容地,毫不激动地,或者至多是抱着一种极偶然的兴致,顺着这条奇怪的河流的方向,向天际望去,只看到它注入一片明亮光辉的大海……后来,他又看到光亮的大海上停泊着一只大船”……g
至此,《热爱生命》已经完成了人物的揭示与塑造,也同时完成了作为人物对方的“人物”——自然情景的揭示和描绘,而小说的结尾,是大家都知道的人物“他”,那个“热爱生命”的人,以生命最后的力量,扑倒在同样是生命尽头的那条狼的身上,“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个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了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了他的喉咙。”h到这儿,狼,死去了。主人翁活下来了,被光辉的海洋上的那条大船发现并救起。
到这儿,关于《热爱生命》中其他的艺术特性,我们都不去探讨,单是如同人物一样,完全被作家写活了的蛮荒的美国西部的大自然,无论是山脉、河流、飞鸟、动物、野草、小鱼等,完全构成了一个叫“自然体”的活人,随着那条狼的呼吸的最后停止,而永远地成为了一个“人物”,永远地活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
在探讨杰克·伦敦写活了“自然客体”这个“人物”的过程中,我们从大的层面上,讨论了作家怎样在对应人物的心理、生命变化间,如何揭示、描绘了大自然这一客体的反差和变化,但在作家的具体描写过程里,还有许多有意无意的关于客体自然自始自终在作家笔下的行随和变化。这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前半部分中那些荒野水塘里的小鲶鱼——这种主人翁行走一路的主要食物之一。我们注意,在杰克·伦敦的笔下,在荒野中,这是作家唯一舍得笔墨去详尽描绘的一个细节。在整部的小说里,一切的情节与细节,叙述与节奏,都是简洁、粗犷、快节奏的,只有到了遇到这荒野水塘的小鲶鱼,作家才稍微顿笔下来,较为详尽地用一百来字描写了他捉鱼和用白铁罐子舀水的辛劳过程。乃至把一池水舀干之后,才发现那小鱼并不在塘中,而是沿着地下的石缝逃走而去。至此,这一最详尽地描写自然物的情节,带来了人物从希望到绝望的一个分水岭。“他这么想着,四肢无力地倒在潮湿的地上。起初,他只是轻轻地笑,过了一会,他就对着把他团团围住的无情的荒原嚎啕大哭;后来,他又大声抽噎了好久。”i这一关于荒野自然中小鱼的描写,是《热爱生命》人物和自然客体最为相融的一笔,可谓神来之助,它既写出了自然客体对人物主体生命变化的影响,又写出了客体自然类同于人物呼吸一样的生命的神秘。沿此下去,在后来的为了活着的情节中,“他”,就学会了怎样用罐子捉鱼和嚼吃小小的生鱼,并把小鱼带在身上,作为来日的食物。以此延伸下去,他的生命的食物,就成了狼群饿餐后野兽的骨头,一直到他看见光辉的大海和海上的大船,恢复生命的希望,都让我们无法忘记小说尾部大海与小说前部他捉鱼的小水塘的对应和联系。
当然,谈到小说开头作家用少见、详尽的笔墨,来描写“他”在水塘中捉鱼的过程和小说结尾的大海的对应联系,就自然情景这一小说写作的特性来说,我们并不是说,杰克·伦敦在写作《热爱生命》之前,在故事的构思中,就已经想到自然情景和人物,和它自身的对应与联系。不是说,作家在未动笔之前,就一定想到并设定了我在写人物存有活的希望时,多写自然的恒久之静;而在写人物的生命面临死亡的绝望之时,多写自然情景中有生命的动物之动;在结尾要写到光辉的大海、大船,而就一定要在小说的前部写到溪流、小鱼和浑浊的野塘。而是说,《热爱生命》有意无意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样关于自然情景的反差与对比。提供了自然环境中大与小、静与动、生与死(活的动物与死亡的兽骨)、远与近(高远的天空与人物不能行走的爬行)、明与暗(昼的旷野与黑夜的团团包围)等对立、对应的存在,从而使静止客观的自然,变得立体、丰富,并且有着人的生命的呼吸和冷暖,完全如同一个文学中人物生命的存在。
这儿,我们不是说杰克·伦敦在面对自然情景——或说把客观环境、自然环境转化为小说的有机组成——绝然不可分离的自然情景时,他就是这方面的旷世奇才,因此才写出了《海狼》、《热爱生命》这类独特的小说。而是说,他是深知人物面对大自然时,如何调动大自然的存在与生命,来和人物、故事、情节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使客观自然成为真正有文学生命的自然、活的自然和小说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换言之,在写作中,如何以人物的行为、心理调动自然的存在,使自然随着人物的心理、行为变化而变化、而呼吸,杰克·伦敦是深得其味,深知自然情景在故事中的写作之益。而《热爱生命》,毫无疑问,是这方面最为成功、成熟的短篇范例。与此相比,在这方面表现出同样成熟和天赋才华的,除了我们在这一讲中提到19世纪屠格涅夫、契诃夫、梭罗、利奥波、海恩斯和《白鲸》的作者梅尔维尔,还有20世纪大名鼎鼎的海明威,苏联作家维阿斯塔耶夫、艾特马托夫j以及中国作家沈从文、萧红、艾芜等。他们都用非常个性化的方式,与杰克·伦敦截然不同地写出了小说完全不同的自然情景。然在这儿,我更愿意提到的是另一个美国女作家安妮·普鲁(1935—)。她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其短篇小说《近距离:怀俄明故事集》和《脏泥:怀俄明故事集》,与杰克·伦敦的小说在人物与自然情景上,有着一脉相承、异曲同工的意义,其中那部著名的李安的电影《断背山》,就改编自她的同名短篇。当我们把杰克·伦敦的小说和安妮·普鲁的小说同时阅读并相连并论去考察、思索自然情景在写作中的独有意义时,一定会获得相应有趣的启发和感悟。
2016年2月19日 于香港科大
【注释】
a[英]彼德·梅尔:《普罗旺斯的一年》,王春译,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版。彼德·梅尔的代表作还有《永远的普罗旺斯》、《重返普罗旺斯》等。
b[英]莎拉·美特兰:《星·雪·火》,朱宾忠、王云生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版。
c《杰克·伦敦文集》(上),朱心光编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5页。
d同前,第6页.
e同前,第10页。
f同前,第16页。
g同前,第14页.
h同上,第18页.
i同上,第9页.
人物情节 篇4
情节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 足见其在小说知识中的重要位置, 一篇小说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情节的精彩与否, 很多中学生入迷小说也是由于其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精彩万分。在中考试卷中, 概括故事情节的题目就有直接在考题中出现的, 譬如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譬如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概括等。它与小说的人物形象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说, 正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人物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一定的表现, 另外一个方面, 因为有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表现, 才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中考中涉及到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 虽然它写的是小题材, 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 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 应该说正是这高度浓缩的故事情节凸显了人物形象。
如果我们在考试或者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了有关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的题目,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要着眼整体, 不能断章取义, 从一部分故事情节中概括整个的人物形象。
二是每个人物都是立体式的, 概括时要多角度概括, 不能以偏概全。
三是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多面性时要分清主次, 准确把握那些是他的主要性格, 那些是次要的, 不能主次颠倒。
另外还应该注意的就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 人物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注意其性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人物性格归根结底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加以彰显的, 首先, 故事情节的发展应该是随着人物性格来进行安排的, 以《皇帝的新装》为例, 皇帝、大臣、老百姓等人的虚伪, 滑稽正是跟随皇帝爱新衣、做新衣、看新衣、穿新衣等一系列的故事情节中一步步加以深刻体现的。其次人物的本质性格正是在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一步步完成升华的, 以《最后一课》为例, 小弗朗士从一开始不爱学习到后来因为国难到爱好学习的故事情节的转变一步步升华了其深刻的爱国情感。
可以说, 分析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应该是考察小说知识的第一步, 只有对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 才有可能进一步分析环境描写, 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 中考在命题上也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小说知识的考察中, 往往第一道题就是对故事情节的整体感知。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 实现整体感知。如小小说《同意》: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突然, 他睁大了眼睛, 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第二天, 他离开了他熟悉的办公室。
这篇小小说故事情节简单, 但却把一个只知“同意”的糊涂厂长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从而讽刺了社会上一部分官员不分具体事件, 只知道动用手中的权力, 结果输得一塌糊涂的形象。由此可见, 小小说的故事情节常常是以小见大, 以微见著, 所以阅读时, 必须透过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例如,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司马懿如果不是深知诸葛亮善用伏兵之计, 他也就不会退兵了, 反之如果诸葛亮不是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 他也就不会冒险用“空城计”了, 那样“空城计”的情节也就无法产生了。由此可见, “空城计”的情节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所以, 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还有比如我们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 他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 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 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 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 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 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 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 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 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 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 或爱或恨, 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情节 篇5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其中的人物经典情节有哪些?
贾宝玉的故事
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第2回)
宝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第33回、第34回)
出自《红楼梦》第33、34回,先是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的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宝玉被打后,宝钗和黛玉在安慰宝玉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宝玉瞒赃
贾府丢失了玫瑰露、茯苓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怀疑是管厨房柳家的女儿五儿所偷,凤姐吩咐严惩。凤姐的丫头平儿了解到这些东西是王夫人的丫头彩云偷给贾环的,因怕探春生气,又怕连累许多无辜的下人,让宝玉都承担起来,从而平息了事端。(第61回)
紫鹃试玉
一日宝玉去找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觉,黛玉的丫头紫鹃便骗他说黛玉即将回苏州。宝玉一听,如头上打一个焦雷,马上给吓傻了。黛玉听说宝玉如此,吓得大咳大吐,忙打发紫鹃来怡红院。宝玉见到紫鹃后才哭出声来,又请太医疗治才慢慢好转。
贾宝玉婚礼上调包计
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凤姐决定用调包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第96、97回)
林黛玉的故事
林黛玉进贾
黛玉的母亲死后,外祖母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后,又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跟他一样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黛玉葬花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第27回、第28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黛玉知道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急痛之下,一病不起。一天,贾府的人都没来问候,便挣扎着唤紫鹊扶她坐起,要过有宝玉题诗的旧帕。她见物生情,百感交集,狠命地撕扯起来。哪知病弱之身无法如愿。黛玉闭目喘息片刻,命笼上火盆,欠身将手帕投进火中。随后拿过前日整理的诗稿,撂在火上。紫鹊、雪雁赶忙抢救,却来不及了。此后病越发沉重,终于含恨离开人世。(第97回)
宝黛爱情
简述 “木石前盟”的故事
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第一回)
共读西厢花纷纷
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23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第32回)
薛宝钗的故事
宝钗扑蝶
芒种时节,按风俗是送花神的日子。宝钗到潇湘馆去唤黛玉。她远远看到宝玉走进院去就停住了脚。她想:“我现在跟进去,一来宝玉不方便,二来黛玉生疑,还是不进去的好。”转身就往回走。
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钗黛互吐剖心语
人物情节 篇6
面对一年一度的文艺大阅兵, 创新、提高成为大家关注和挖掘的重中之重, 而在创作的过程中, 主题、人物、情节、细节四方面的提炼、升华更成为一篇优秀广播文艺作品的“点睛之笔”。
主题和人物
主题。广播文艺作品不同于新闻作品, 不要说教, 要讲究文艺。要用艺术的表达, 体现文化的引领作用。所以, 在主题的选择方面, 要小角度切入、大题小做、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是世界人民永恒的追求。但自有人类历史以来, 战争就成为人们永远挥之不去的黑色梦魇。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起, 战争便成为银幕上表现悲凉的重要主题。面对战争和电影,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最伟大的战争电影就是反战电影, 因为它包含着对生命本身的肯定。”
2003年,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综艺节目《用和平的橄榄枝拨开银幕上的硝烟》, 先后选用了《大独裁者》、《辛德勒的名单》、《紫日》和《钢琴家》四部电影, 从和平与战争、爱与恨、生与死三个角度, 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战争的残酷无情。让听众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 反思人类为什么要相互杀戮。感动于超越战争层面的人性, 呼吁制止和消灭战争, 企盼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和谐。故事化的内容, 平民化的视角, 用听觉艺术一步步引出反战的大主题, 表现大方略。让大家在余音绕梁的回味享受中, 发人深思猛醒。
人物。人物报道的故事化写法, 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和背景添加等, 细致入微地对人物进行个性描绘, 发掘人物的故事因素, 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的事迹、经历以及成长过程, 凸显人物中能够让人兴奋、感动、富有戏剧效果的故事。[3]
在广播文艺创优中, 人物专题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戏曲还是音乐, 甚至是综艺节目中, 都会经常出现。正面人物如何做出新意, 呈现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创作者可谓煞费苦心。
2012年,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获得河南省文艺奖戏曲节目一等奖的《悠悠豫韵未了情——记余笑予和他的豫剧情缘》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专题。这部作品是为纪念“戏曲四大怪杰”之一的余笑予导演而做。作者不是一般的平铺直叙, 而是采用创新的手法, 将余笑予导演生前合作指导过的豫剧演员们齐聚一堂, 从余笑予和豫剧的第一次合作开始, 到对河南豫剧的谢幕之作, 四位豫剧演员、不同时间、四个侧面, 有生活、有艺术、有故事、有情节, 通过聊天回忆, 录制到了最生动、真挚的声音资料, 用演员的回忆引出一段段感人的“情节化叙事”。通过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和概括, 形成既客观又完整的情节内容, 追忆了余笑予对演员的爱、对艺术的痴。其各具特色的作品和丰富的人生故事经过作者独具匠心的组织加工, 特别是对余笑予最后追悼会《夜深沉》曲牌的运用诠释, 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情感推力、一种别致的壮美, 让人在为作品主人公慨叹感怀的时候, 对豫剧这个独具河南地方特色的剧种也心生爱意。
潘知常曾强调:“在讲故事的时候, 我们不要简单地把这个故事说出来, 而是要倒过来看, 要看这个故事最吸引人的东西是什么、有哪些最吸引人的东西, 我们把最吸引人的亮点先策划出来, 然后再去讲。”[4]
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戏曲节目《光影之梦》, 也是一个利用人物故事阐述重大主题的专题节目。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独有的类型。中国电影从1905年诞生至今百年来, 戏曲电影就始终与中国电影如影随形、不离不弃。中国戏曲电影的繁荣, 对于继承国粹、发扬传统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如何表现戏曲电影这个宏大主题, 如何展示河南戏曲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戏曲专题《光影之梦》以30年来执着于戏曲电影创作的河南著名导演路振隆为主线, 通过他拍摄戏曲电影中的故事, 着重分析了河南戏曲电影的特点, 以小见大地关注了戏曲电影的发展, 并对戏曲艺术能通过电影胶片的记录, 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脉文化香火的未来给予了深切的厚望。
情节与细节
一篇作品的创作, 无非是“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如果说选题选什么是政治问题, 那么怎么写就是技术问题了。涉及技术问题时, 我们要关注两个环节, 即情节和细节。
情节。情节对广播文艺创优节目非常重要, 特别是叙述性的文艺专题, 缺少情节就缺少吸引听众的东西。
文艺作品的情节来源于真实, 一篇成功的文艺作品, 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和数字的累积, 而是需要用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凸显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倾向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有了真实的表达, 才能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美的统一。
情节的表达不仅可以推进故事发展、前呼后应, 还可以渲染气氛、烘托高潮。文学专题《小布包外的传奇人生》, 就多次利用情节的回放、定格起到感染和烘托的作用。对李文祥战争场面浓墨重彩的渲染, 凸显了他回归平凡, 一切化有为无的伟大, 结尾专门为李文祥创作的歌曲《向你敬礼》的适时响起, 起到了荡涤心灵的强化和强调作用。
细节。广播文艺作品是以纯声音为传媒作用于受众者的一种文艺形式, [5]没有“动作” (指视觉上的动作) 。唯一可能利用的手段是“声音”:语言的声音、音响效果的声音和音乐的声音。怎么利用声音在稍纵即逝的有限时间内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细节关乎成败, 决定效果。
所谓细节, 是指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 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6]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说过:“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细节来源于发现, 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它不仅是人物的表情、动作的叙述, 也可以是风景、物件的描绘;不仅是文字解说词的呈现, 更是音乐、音效甚至是作品播讲者的音色、语速和语气的变化。前面提到的戏曲专题《光影之梦》里, 就有许多真实感人的细节, 路振隆在结束采访挥手送别时的满头银发、因腿疼而略显蹒跚的身影, 还有他质朴的同期声语言“反正年纪比较大了, 能干只管干”, 都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戏曲电影工作者执着的爱, 对揭示主题、刻画人物、传递情感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同样是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文学专题《行在江南烟雨中》, 就充斥了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 从歌曲《江南》、评弹、昆曲的音乐使用, 到水桶入水、船桨划水、细雨敲窗、船娘划船吟唱、寺庙暮鼓晨钟的音效选取, 再到周庄章节的童谣、杭州章节的西湖断桥、苏州章节寒山寺的介绍, 细节之精致、琐碎, 可谓点点滴滴, 处处皆有动人心处, 构成了完美的听觉效果, 让人宛如置身于草长莺飞的烟雨江南, 流连忘返。
如果说情节是文艺作品的筋骨, 那么细节则能构成丰腴的血肉。好的生活细节, 往往能增强文艺作品“故事”的感染力, 使人产生思想心灵的碰撞, 激发情感与精神境界的升华。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文艺作品以“声”造型, 靠想象感受听觉真、幻、美, 同时, 它还承载着时代的核心精神, 传承着文化底蕴。所以, 广播文艺创优作品在创意、选材、制作、合成的过程中, “主题事件化, 事件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细节化, 细节画面化”是每一个从事文艺创优的工作者都应该遵循的准则和努力的方向。
让我们共同努力, 抓住“主题、人物、情节、细节”等广播文艺创优的点睛之笔, 创作出更多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细致入微、拨动心弦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丁丽欣.画面语言在纪录片中的作用[J].青年记者, 2008 (26) .
[2]王雪梅.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1.
[3]杨汉云, 邓少军.故事化写法在人物报道中的运用[J].传媒观察, 2010 (11) .
[4]潘知常, 孔德明.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5]周明军.广播文学作品中的“声与画”[J].记者摇篮, 2007 (6) .
人物情节 篇7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它以刻画人物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 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同时还应根据小说的特点, 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这样才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作品。
【解题思路】
一、把握故事情节。把握好故事情节, 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 也是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造的。小说的作者一般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来选择或虚构事件, 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 用以展示人物性格, 表现中心意思。分析故事情节对阅读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分析故事情节的前提是熟悉情节。
二、揣摩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小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为两种:一种是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 综合其他人物的一些事迹来写;另一种是“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 即把同一种类型的若干人的特点、趣味、动作、信仰等抽取出来, 再综合到一个人身上。阅读小说时, 我们要全面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 感悟作品的主题。
三、注意环境描写。环境, 是人物活动的天地, 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社会根源。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地域风光,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感情等都有不小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反映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就在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物活动的天地, 探寻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 进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描写, 不应当孤立地进行, 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 优秀的小说总是在典型的环境中刻画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解题技巧】
对于故事情节的考查, 命题者在小说阅读命题时, 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 (1)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 请依次加以概括; (3) 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理清小说的结构; (2) 寻找线索; (3) 抓住场面。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1)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 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2)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 而是手段, 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对人物形象分析试题设计, 大致包括三种题型:一是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二是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 (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 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二是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三是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论, 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在中考试题中, 与环境描写相关的题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二是分析环境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三是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相关试题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人物心境, 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打基础。
【模拟演练】
导师彪哥
彪哥是我读研时的导师, 他在“评师网”上大名鼎鼎。
第一次见面, 彪哥就让我“吃了一吓”: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已两鬓斑白, 看上去俨然一介老学究。后来才知道, 彪哥属于“少年老相”, 读书时就常被同学调侃称“大叔”。
彪哥有一颗年轻的心, 喜欢跟年轻人打成一片。玩微博, 粉丝两万多;在校内网上也很活跃。不过彪哥很少在网上炫耀自己沉甸甸的著作与荣誉, 写的全是自己的“生活秀”, 甚至他把自家每月的进项、开销也饶有兴趣地记录下来, 用他自己的话说:“再过20年, 一个大学教授家庭每月的收支将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也不避讳讲述自己喜欢逛“2元店”、自己年轻时的糗事……
彪哥上课总有新创意, 他不会一本正经地坐在会议室里, 拿着激光笔朗诵PPT。研一秋天, 有一次下小雨, 他逐一电话通知我们6个同学, 上课地点改在学校外水库旁。我们的学校在城郊, 距离学校五六里, 在山脚下有个大水库, 只有一条碎石小路走过去。当我们撑着伞, 背着包, 好奇地赶到那里时, 彪哥已经坐在支起的帐篷里恭候我们了。
我们团结在彪哥周围, 说起唐诗中相关“秋雨”的经典篇章他如数家珍。帘外, 秋雨淅沥落在水面, 升起一团雾气, 帐篷顶沙沙作响, 远处的山林隐约而神秘, 雨中的野草已经泛黄。那个场景本身就是一首诗。
上完课时, 彪哥突然说, 去看看鱼儿上钩了没?原来他悄悄带了四枚鱼钩, 挂上小虫, 早已抛在水中, 鱼线另端拴在岸边的芦苇上, 极隐蔽。走至近处, 芦苇晃动, 收拢鱼线, 钓得三条巴掌大鲫鱼。众人喜不自禁。把鱼漂洗干净, 彪哥从他的背包中拿出酒精小锅和半瓶盐巴, 寻来三块石头, 支起锅炖了起来。
雨住了, 雾气还没散开, 草叶尖上挂着雨滴。彪哥带领我们围着热气腾腾的小锅喝着鲜美的鱼汤, 纵声高歌, 好不快意……沉闷的课程在合适的环境下生动起来。
研一冬天, 一次上课时, 彪哥突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下堂宋词课, 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宋词者, 一首奖励50元, 多劳多得, 上不封顶。小时候只有父母跟我们玩过这样的“游戏”, 同学们认为彪哥在开玩笑, 没当回事儿;挣钱心切的我“信以为真”, 拿着书本认真准备起来。第二周上课时, 彪哥开始“检查作业”。其他几个同学使出浑身解数, 还是“错、漏、串”, 准确率很低, 只有我拿到了800元“奖金”。彪哥在教案袋里拿一沓钱, 全是崭新的50元面钞, 他高兴地塞到我手里。记得那天彪哥狠批了一通只拿到三四张钞票的同学, 说他很失望今天没把钱全发下去。后来我们才知道, 那是彪哥周末应约去某学院讲课, 人家给的2000元酬劳, 他用这样的形式分给了我们, 激励我们努力扎实地做学问。
又一次, 我去图书馆路上遇到脚步匆匆的彪哥, 正捏着一张银行卡去校门口取钱。原来前几年毕业的一个师兄来找彪哥借钱, 张口就借5万块。他准备买房子结婚。那个师兄老家在甘肃农村, 学习一直很优秀, 毕业后又考入一个事业单位工作, 留在了这个小城。他不过是普通的小科员, 攒了三年还差五万元首付, 跑断了腿借钱也没凑齐, 只好来找彪哥“碰碰运气”。昔日的学生找上门来, 彪哥不忍推辞, 当即就拿出自己的积蓄交给了学生, 连欠条都没让他写, 并说, 不着急还, 有困难来找老师……
我念了这么多年书, 各色老师都遇到过, 很多老师削尖脑袋去挣钱, 教书反倒成了“副业”。只有彪哥把钱看得最淡, 他把所有的活力与热情, 全放在“教书、育人”上了。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见彪哥被评为本市的“优秀党员”, 一向不看报纸的我, 很仔细地收藏了那份报纸。
(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23期, 有删节)
【阅读训练】
1.请为文章的第一段写一个简短的批注。
2.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请在文中第三段画出中心句。
4.文章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彪哥上课总有新创意”?
5.请对文章结尾一段的写作特色作简要分析。
《导师彪哥》参考答案:
人物情节 篇8
不置可否, 在没有时间的年代, 三个年轻人在城市的中下层游走。他们从生活中被真实的“疏离”, 这种离化现象完全的表现在他们言不由自主地行为上。他们极度渴望融入这个城市, 但反观而见的是陷入了一个危机圈套里去, 带着点“不可原谅”的矫揉造作。他们反叛, 用了一种奇特的方法, 去接近所谓的“正常人”, 但不言而喻, 与他们背道而驰的事情像“虚构”一样真实甚至神奇的发生。生活无奈, 岁月无助, 世道无常, 那些怀疑主义者生不逢时, 被活生生的看做钢索上的小丑。范冰冰所演绎的这个南风, 个性像是对本性的择优择选。同现实生活中所有生活在二、三级城市的孩子一样, 迷茫、困惑, 压抑, 带着心机和一丝青涩, 这些导致了他们有了企图远离故土的心。认同感, 对于一个出生非来自大城市的打工仔来说意义非凡。同样的, 在《观音山》中, 以征象的兴衰觉察人物内心也是可圈可点。三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包含了“现代化”的人物特质, 他们越以一种“典型亚健康”的个性来表达, 就越体现出时代的“典型亚病态”。
电影中, 除了三个年轻人与常月娥外, 人与人的交往存在着明显的“游戏性”, 而作为别于时代的京剧演员常月娥, 则是一个遭遇家庭巨大不幸的禁欲主义者。她严格要求自己, 以达到对自我的审判, 这种过程如同一种宗教的仪式感, 因为磨难, 她始终相信世间受到一种道德规则的约束, 这才将绝望无知的悲伤感暂缓减轻。爱夫爱子心切的女人一种放纵的方式维护着自我保护的尊严, 内心实质善良的年轻人以“代沟式”的诙谐调侃包容着“红色世界”, 最终四人关系真挚, 实实在在;互补关系的产生在于他们都以“缺失”的心态吸取了彼此极端的感情。电影故事的创造是先于对其寓意的理解, 而电影人物中人与人的关系、性格特征、符号化都是可以先于电影创作而存在的, 因而观者无路可退, 如临深渊, 辗转反侧, 彻夜难眠, 而后大梦初醒, 茅塞顿开, 又不知何去何从, 百感交集。当四位主人公站在一座观音庙前, 当常月娥与三位年轻人隔山而望, 原来很多悲情事件都释然了, 即使恐惧的滋味无所不在, 浅触及肤, 不寒而栗, 渗进入骨, 隐隐作痛;但他们确实慢慢将悲剧性格以一种“无生无死”的状态下, 回到了一个真实的梦境, 那个梦境真美。
电影中火车始终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表象呈现, 那里载着三个年轻人的情感和逝去的岁月, 感受到迎面而来略带刺脸的风肆无忌惮的撞过, 隧道和天空交织着黑暗和光明, 在三个人脸上有了迷茫的青春, 劫后的重生, 繁杂的时代的表情。火车的足迹翻山越岭, 让整个故事有了线索可寻。因为到达的每一个不同的地方都并不是刻意安排的, 但这样偏偏指正了电影的无意识中的刻意性, 特别是激烈的内心思维、情感残余。这种类似接近自然的行为让现代和导致现代嬗变的原因显得毫无遮羞和掩饰。我们甚至这样体会一种人生行为:“电影外”的丁波闹事、打架、暴躁、冲动, 凭着一股不知死活的铆劲“无理取闹”, 完全以“坏人”形象示人。换一个角度想, 如果有一个纯净的世界, 那么坏人在上面就不可能拥有角色地位, 因为纯净的世道中是没有这样的人或精力的, 可暂且抛去纯净和“坏人”外的其他部分, 用现实或经历去填补替换这些部分, 我们就再无法用“纯理性”地思考作出符合传统道德的决定, 同时激发想象力, 可以套用这么一句话就是:真实在经历之间, 变成了前后共通的实体。
一辆残破的汽车, 一条腿女孩, 一个生日蛋糕, 一位孤身母亲, 家中一张笑得灿烂无比的男孩照片, 观者不得不正颜厉色地联想到恐惧。汽车上音乐混乱好像也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震撼的现场。这条意识幻想中的情节转变为线索, 在追求自由和纯净的歌曲里荡漾, 正是这样的“失误动作” (磁带卡带) [2]在没有被掌控的时间中放大了对时间的思考, 其代价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发现, 带着反叛而无奈的电影插曲正以“当事人”的“局外身份”将语言僵化把握, 达到对自由度的诉说和怀疑;也正是由于电影故事中无意表现得不可控性, 肆意地把玩着这些深谙病理和造假术的青年, 将反道德和粗暴赋予人情味。犹豫与焦虑是那被疑虑与极度痛苦困扰者的自然癖好, 因而出现的车祸现场、地震遗址、寺庙重建以最自然的“经过”丰富了主线和人性的本能活动。
电影不断以人物形象诉说环环入扣的故事。南风从一种内外的已有经验袒护着莫逆之交, 她这种自由支配的怪诞意识让观者自知, 即心灵总是潜于内心愿望, 模棱两可的复杂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最后永无休止。按照印度一本诗集里的故事中[3], 一位仆人对主人说:灵魂是不朽的, 肉体死亡后会轮回到其他生命;胜败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尽其天职得以涅槃。那么细想电影故事中的每一个被重点描述的对象, 他们无不兑现了这个玩乐世界的游戏, 并最终无法逃脱, 这种痛苦的唯一的善解人意是超越其他痛苦, 使之望而却步, 换言之就是再没因其荒唐事件导致人物无法觉醒和不能忆及, 承受之轻即痛苦之轻、事态之轻。电影之重, 因为有不蛊惑的带有冲击的野心, 却毫无卖弄之嫌。仔细推敲, 时间的游戏像历史一样重复却没有克隆性, 可能说的那个常月娥、南风、丁波、肥皂不过就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被放逐的格格不入的孤独者[4], 我们必须走出, 将萎靡的那些所谓“一如既往地讨好和谦卑[5]”抽出, 缓解不得不屈服切齿痛恨而切肤痛惜的现实状况, 就像电影所说:孤独不是永远的。
摘要:电影中情节流畅和人物塑造至关重要。李玉的《观音山》再次让观众体验到文艺电影中人物与情节对于情感的表达。如果艺术家不创造一种反环境的方式和手段, 那么对于电影中人物的感知和对情节的适应就会完全脱节, 导致了精英姿态的萎靡和贫民戏谑的反抗。本文欲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推理来阐述一个日益平庸的意识形态对于个人影响的结果, 来激励群众对于生命秘密的认知。
关键词:游戏性,现代嬗变,失误动作,孤独者
参考文献
[1]、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 阿城的记忆文字《听敌台》
[2]、凤凰出版集团2010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失误动作 (续篇)
[3]、参照《薄伽梵歌》, 其为御车御者对主人公阿周那王子, 希望他履行种姓赋予他职责的话, 收录印度叙事诗之一《摩诃婆罗多》。
[4]、见蒋勋《孤独六讲》
人物情节 篇9
关键词:《木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
我们常说文学本人学,小说自然不能例外,其核心角色当然是人。有人就要有人物性格,有人物性格就需要作者的精心塑造;有人就要有行为,无论其行为是内在活动还是外在表现,有了一系列的活动,小说的情节也就应运而生了。在小说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均被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家充分注意,其手法也是千变万化的。那么,什么是完美的人物塑造?什么是绝佳的情节设计?显然,一个绝对统一的固定标准是不存在的。但二者有没有一个最佳契合点呢?或比较合理的关系呢?下面以屠格涅夫的小说《木木》为例,说一下我的看法。
小说《木木》的主人公叫盖拉新,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聋哑人。他力大无比,勤劳勇敢,感情丰富,严谨诚实,有原则,讲信用,其性格特征被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无疑是成功的,让我们看看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
屠格涅夫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其驾驭语言堪称强手,在《木木》这篇小说中,他首先以旁观者的身份从外部来刻画人物,这对塑造主人公形象非常重要,效果也非常好。开篇,他即以叙述描写的方式将盖拉新的一些特征赤裸裸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所有她的奴仆当中最出色的人物是那个打扫院子的人盖拉新,他身长十二维尔肖克(两公尺),体格魁梧像一个民间传说中的大力士,生下来聋哑。”形容其力气大,“遇到下雨路烂的时候,带着桶去取水的老马在路上什么地方陷在泥里走不动了,他只用肩头一推,不单是车子,连马也给推着走了。”在小说开头的几节里,屠格涅夫不惜用大量笔墨开门见山式地描写,这样盖拉新的基本形象很快树立了起来,并储存在读者的记忆中,为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及读者对盖拉新的理解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显然,人物性格塑造仅由作家进行一番描述或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作者在这里紧接着设置了两个矛盾冲突,一个是盖拉新爱慕的洗衣女人塔季雅娜嫁给酒鬼鞋匠克里莫夫。另一个是盖拉新收养的小母狗“木木”由于女主人的厌恶被驱逐及最终被迫被盖拉新亲手淹死。这两个矛盾冲突对于盖拉新人物形象的丰满及性格的深入刻画无疑是点睛之笔,特别是后一个冲突,将盖拉新性格的复杂与丰富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在第一个矛盾中,突出了盖拉新的感情需要,他虽然力大无比,又聋又哑,可他一样有正常人的生理需求,他默默爱慕着并不美丽的洗衣妇塔季雅娜,“忽然有人使劲地捉住她的胳膊肘;她回过头来,不觉尖声大叫;盖拉新就站在她后面。他傻笑,发出怜爱的叫声,送给她一只姜饼做的小公鸡。”可大院里所有的仆人都不理解盖拉新的行为,“很快地整个宅子里的人都知道这个打扫院子的哑巴的鬼把戏了:嘲笑,打趣,挖苦,一齐落到塔季雅娜的头上。”甚至到最后塔季雅娜都不知如何是好,终于太太偶然想到给酒鬼选配一位妻子,塔季雅娜就这样嫁给了酒鬼鞋匠,盖拉新的第一次希望之火在这个莫斯科贵妇的大院里熄灭了。这个从乡下来的仆人第一次被残酷的打击。就在他送走塔季雅娜后,意外地在河边捡到一条小狗,可这条小狗终于招致太太的厌恶,最终盖拉新被迫无奈亲手淹死了小狗“木木”,“他把他拿来的两块砖用绳子缠住,在绳子上做了一个活结,拿它套着木木的颈项。……‘她’信任地而且没有一点恐惧地回看他,轻轻地摇着尾巴。他掉开头,眯着眼睛,放开了手。……”盖拉新在狗身上寄托的深情和希望也随之消逝了。盖拉新这个单纯善良的人的遭遇在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其性格变得生动起来。
在这篇小说人物塑造中,作者碰到的另一难题是主人公盖拉新是聋哑人,无法用语言直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作者这里借用他人的眼睛看盖拉新的行为活动,从而反映其内心活动,在效果方面极为成功。如盖拉新知道塔季雅娜要结婚后,“马夫安季卜卡后来对人说,他从墙板缝里看见盖拉新坐在床上,只手贴住脸颊,时时发出轻轻的有规律的叫声,他悲声哼着,那就是说,他把身子摇来摇去,闭着眼睛,晃着脑袋。”通过这些行为我们不难体会到盖拉新当时的内心活动,其难以为人道的痛楚。同时,细节描写的运用也是很成功的。如塔季雅娜走时,盖拉新送给她一幅红棉布头巾(在当地代表向姑娘求婚),“这头巾还是他在一年前为她买的。”再如他亲手淹死木木前,带木木到饭馆吃一份带肉的白菜汤,“盖拉新把‘她’看了很久,两颗大的眼泪突然从他的眼睛里落下来:一颗落在狗的倾斜的额上,另一颗落在白菜汤里面。”这些细节都是极为感人的。
作者正是借用多种方法为我们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系列的生活事件及发展情节和性格的关系复杂而紧密。过分强调情节,会使人物的性格难以表现,或使人物在命运的安排下显得无所作为,从而令读者怀疑其真实性,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在什么时候人物该迁就情节,什么场合该让人物尽量发挥作用,让人物与情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这方面《木木》又是如何做的?
《木木》通篇为了照顾主人公形象采取了以突出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情节设计,这种方法不必强调一个完整事件,情节也不必如何曲折,围绕性格中心,可以设置几件事,即人物是活动在几个相互独立而又内在联系的事件中,人物的关系也是以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组成的关系。
一开始小说叙述了盖拉新被从农村带到莫斯科一个贵妇人家做扫院仆人,其慢慢适应环境后,可以平静地生活下去,如果是这样的情节设计,读者将不会再拿起书读下去。“就这样过了一年,在这年的年尾盖拉新遇到一桩小小的意外事情。”一句过渡自然地将塔季雅娜引了出来,通过这件事,我们对盖拉新的精神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盖拉新深沉的爱及自尊得到了体现。但到了这里,几个人一件事是否能使作品具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呢?于是作者很自然地引起下一件事,在送走塔季雅娜后,他顺着河边回去,发现了木木并把“她”养了起来,如果这样下去,盖拉新精神有了寄托,生活有了奔头,事情也许就不会发展了,于是作者写道:“这样又过了一年,盖拉新仍旧在担任他那个打扫院子的职务,而且非常满意他自己的命运,可是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又一件意外是女主人发现了狗而且不喜欢狗,于是木木被抓住后卖掉了,盖拉新二话没说就出去找了,“从他那摇摇不稳的脚步,从他那尘土满身的衣服上看来,谁都可以猜到他已经跑遍半个莫斯科了。”事情到这里似乎停滞了,可木木在一个清朗的月夜又跑回来了,盖拉新的狂喜可想而知,但他这回谨慎得多了,因为他知道木木招致太太的厌恶,他小心地将木木藏到他的房间里,但可悲之处在于他是个聋子,他这种“天真的狡猾”究竟掩不住木木的叫声,终于,木木还是被发现了,盖拉新被逼无奈淹死了木木。小说到这里到了高潮。我们明显地感到情节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步一步将事件推向顶点,人物性格被一层一层地塑造起来,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立体、丰满、复杂、丰富的主人公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结尾,盖拉新出走回到自己的农庄,“可是他的邻人们看出来:他从莫斯科回来以后就再也不跟女人来往,他连看她们一眼也不肯,而且他绝不养狗。”他既然要出走为什么还淹死木木呢?他究竟淹死了什么?他凭什么力量回到农庄又坚强的活下去呢?特别是最后几句,照应得自然而又有韵味,其结尾没有落入主人公悲惨死去或大团圆的套数。
人物情节 篇10
一、人物塑造
看过《红与黑》便忘不了于连。作者带领我们一起走过于连的一生, 并用他穿起了一系列的悲喜故事。这是一个一生都活在矛盾中的人, 既因自己卑贱的身世背景和财富地位而自卑, 又因强烈的自尊和出色的才干而自负;既怀恋超脱世俗、真挚美好的市长夫人的爱情, 又博取高傲美丽附带财富地位的玛娣儿特的青睐;既为了生存在尔虞我诈的上层社会打拼, 又为了真情在已经铺好的逃亡之路前选择了死亡。而两位女主人公瑞那夫人和玛娣儿特, 也在对比中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爱情观, 一个为了爱情点燃自己, 一个用爱情证明自己。至于其他配角, 作者也通过一些细节展现出人物的独特之处, 如描写神学院的彼拉神甫的长相时写道:“于连两眼模糊, 依稀看见一张长脸, 脸上满是红斑, 除了额角, 显得像死一般苍白。在红腮白额之间, 是一对乌黑的小眼珠, 连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看了也会心惊胆战。”[1]极其形象地写出了一位神学院神甫令人过目不忘的相貌特征。这些出色的配角人物描写, 无疑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看过《双城记》却记不得几个人物, 因为作者没有指定一个人作为主人公, 或者说描写了一群主人公。在此谈谈卡顿, 这个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加以描写的人物。除此二人之外其他的人物, 都只是为了构成一场场的机缘巧合而布置的棋子。唯有卡顿不是一张粗陋的脸谱。卡顿外冰内火, 用习惯的嬉笑怒骂、麻木冷漠埋葬高尚、真诚的内心。他至少有三点是让我羡慕的, 一是对自己感情及真实内心的克制力, 二是对自己认定的事就去做的毅力, 三是能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完满句号的机会。说卡顿是真实的, 因为他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一次次堕落在黑暗的现实里, 又因纯真的爱情一次次想到自救, 然而最终败给了自己早已熄灭的生命之火。但他对自己的不堪毫无隐瞒, 他辛勤工作的样子更像赌徒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他沉醉在浑浑噩噩的酒乡, 又无法抑制眼睛里纯洁的泪水。他的生命像一首哀婉沉郁的歌曲, 最终结束在那为爱而奉献出的热血之中。这便是卡顿的感人之处, 他让所有心存郁结的人产生共鸣, 因而那一句“这是一场梦, 完全是一场梦, 到头来一无所有, 只留下做梦人还在原地躺着。”[2]才那样动人心魄, 令人感喟, 它戳到了读者内心柔软的痛处。
二、情节建构
对于于连所经历的环境, 书中写了他的三次变迁:一是从父亲家到市长家做家庭教师, 一是从市长家到神学院求学, 一是从神学院到拉穆尔侯爵府作秘书。值得注意的是, 通读全书, 几乎感觉不到作者对政治的评判或者对两位女主人公的褒贬, 而于连对两位女子的情感也没有十分明确的肯定描述, 但仔细去品味, 不仅能发现于连对二者情感的差别, 更能发现她们对于连的一生产生的不同影响。情感与政治, 巧妙地融合在主人公的人生历程之中。整个故事大致以时间为线索, 清晰简约, 得胜处在于对人物心理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描写上。
而《双城记》则不同。作者将大量心血用在了情节安排上, 文章读来扑朔迷离, 明线暗线绞合, 好像一个女人头上精心编结的发辫, 颇有侦探小说的感觉。先埋伏笔, 后在文章最后的审判中将诸多线索连在一起, 揭露真相, 将文章的情节和情绪推向高潮。医生的身世之谜、医生与查尔斯、德发日太太的恩怨情仇, 都用片段的形式分开来写, 章节间变换场景和主人公, 插叙、倒叙、补叙交叉运用, 给了小说缠绕不尽的曲折情节。这一方面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一方面使作品诸多线索拧成一个牢不可分的整体, 越到结尾处越勾人心弦、引人入胜。而且变换的时间和空间, 又使读者的视线在不同的时空里穿梭。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气氛, 改变着读者的心境, 带来新颖奇特、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
三、得失对比
对于两部著作的不同风格的优缺之处, 在此从“真”和“深”两个方面作一说明。
所谓“真”, 是说小说的可信度。在我看来, 《红与黑》是比《双城记》要真的。《双城记》过于编排的情节、离奇巧合的故事使人难以相信它的真实性, 而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红与黑》显然更能使人感动, 而非使人惊讶。
所谓“深”, 是指作品主题的深度。作为一部反映政治现实的小说, 《红与黑》更多从人物的内心和行动来点出外界环境的变幻, 而《双城记》则直接描写革命运动。对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 作者的态度是冷静的, 反思的。作品体现了对“革命的暴力、盲目、过失、偏激”深刻的认识, 可以使读者在看待历史和革命运动的时候, 多了一份成熟和深刻, 这在二战后肯定暴力革命的时代里是很难看到的。
精彩的文章建构, 就像委婉有致的虬枝, 看后引人联想, 发人深思, 这便是《双城记》的魅力;丰满的人物形象, 就像情节的枝干上结出的花朵和果实, 丰厚有味, 耐人咀嚼, 这便是《红与黑》的魅力。
摘要:谈到十九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 斯当达的《红与黑》和狄更斯的《双城记》不得不谈。然而不难看出, 虽同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 《红与黑》更侧重于人物的塑造, 《双城记》则着力于情节的编织。对比一下这两部著作, 可见出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在作品中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红与黑》,斯当达,《双城记》,狄更斯
参考文献
[1]《红与黑》 (法) 斯当达著罗新璋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