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结构题答题技巧

2024-08-12

情节结构题答题技巧(共4篇)

情节结构题答题技巧 篇1

诗词篇幅短小, 章法严谨, 特别是绝句, 既受句数、字数的限制, 又受平仄、对仗、韵律的约束。艺术成就高的绝句除了有好的立意, 好的题材外, 还需要在结构上作出精心的安排, 匠心独运, 不落俗套。即如何开头, 如何承转, 如何收尾, 诸如此类的问题,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起承转合”。因此, 分析绝句结构的开头、承转、结尾这些部分, 明白七绝的结构特点, 这对提高高考考生古诗鉴赏的答题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下面就绝句的开头、承转、结尾大体特点分别加以述说。

一、开头。

绝句的开头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开头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 即落笔入题。

往往一起句便触及作品主题, 指陈时事、言志咏怀的作品常用此法。这是绝句常用的起句的手法。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开头“异乡”“异客”写出了此时的处境和感受, 扣紧的诗题“忆山东兄弟”。

2、由写景入手。

诗人们咏叹事物, 书写怀抱, 常常是即景生情, 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语寓景中, 所以由写景入手, 实即造境的开头。比如“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 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切合应时的情事, 也就融情于景。这是绝句最常见的手法。

3、先设一问, 或点出题意, 或造一悬念, 引人深思, 使人想看下去, 然后就用答语引出诗的第二句 (承句) 。

绝句以设问开头不及词多, 但也有一些。比如“男儿何不带吴钩” (李贺《南园》) , 第一问句是泛问, 也是自问, 起句峻急, 显得气势磅礴, 引人深思, 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不管哪一种开头, 绝句的首句设计题目, 经典提问方法是“首句描写了什么景象?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赏析) ”。答案以“开篇点题”“总摄下文的内容”“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为主要内容。例如:2006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首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结合起句的特点可以形成如下答案: (1) 客居洛阳 (处境、地点) , (2) 时令, 秋天 (3) 秋风渲染了凄凉摇落之景, 引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悠长的思念, 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二、承

绝句所谓“承”, 是指承接开头, 也就是“接着写”, 把开头第一句的意思补充完整, 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场景, 甚至一个相对完整的意境。尽管绝句作者惜墨如金, 无论如何难以在第一句用几个字描绘一个完整的画面, 承句就要把起句意思补充完整。承句一般不太可能单独设题, 而一般和起句联合出题, 这和绝句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考题典型的提问方法是,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何寓意?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既然承句的特点“是接着写”, 答题就不能不联系首句的内容, 把绝句起句的特点弄清楚了, 第二句内容的分析就水到渠成;

2、答题时也同时要考虑与下文的关系, 答案的关键词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铺垫是主要内容 (情感) 的基石, 是情感蓄积、酝酿的过程, 使情节具有合理性。从情节发展方向看, 有正铺、反铺之别。正铺是写景与抒情的方向一致, 又叫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方向与抒情方向完全相反, 又叫反面铺垫。在此不再举例。

三、转

是把意思推进一步, 来个突起, 即把诗境推到高峰, 到结尾部分再与开头呼应、圆合, 显得结构严密, 而且有起伏波澜, 避免了平铺直叙。“绝句之法, 要婉曲回环, 删芜就简, 句绝而意不绝, 多以第三句为主, 而第四句发之” (杨载《诗法家数》) , 也就是说一篇绝句的精妙全在转句。通过第三句, 结尾与开头紧密联系在一起, 笔继意不断。转句起到桥梁的作用, 是情景转化的契机。通观前人评述的绝句压卷之作, 无不在转句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构思。考题的提问法,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例如:2002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曲今夜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的“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分析:第一二句写到满洛城的笛声, 第三句写笛声飞来, 乍听不知是什么曲子, 细细听了一会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的曲子,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 折杨柳几乎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的具体回忆, 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激荡起来, 所以才“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转, 四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第三句当然是关键句。

四、结尾

诗词的结尾, 如开头一样, 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言之, 好的结尾, 要像豹尾那样结实有力, 犹如撞钟那样, 清音有余, 所谓“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也”。下面从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结尾要注意两个方面:

1、从内容上来说, 要受得住, 并在结处点出题意。上面说过, 写诗要有起有伏, 但是波澜

不是无限止的, 到了诗意将尽的时候, 要把题收住, 把题意显示出来。比如:2010年

上海春季高考题, 绝句 (王士禛)

江干多是钓人居, 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 半江红树卖鲈直。

清人评曰:“第四句乃此诗精彩佳妙所在, 为一篇之主, 前三句相映成趣, 为一篇之客, 此诗请客之法也。但主客需要照应相配。四句色色俱精, 一气呵成, 如天造地设, 所谓运斤成风, 欲求斧凿之痕, 了不可得。”诗歌第四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清人称道这首诗主客“照应相配”。结合全诗, 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答题时结合全诗分析, 渔家在夕阳染红的江水边柳树下卖鱼。主句中的“树”与前面的“柳”照应, “红” (或“半江红树”) 与前面的“日斜”照应, “卖鲈鱼”与前面的“钓人居”照应。这些都说明主客照应相配, 自然契合。描绘江南水乡优美的环境和渔民纯朴的生活。

2、从绝句的艺术效果来说, 结尾要放开一步, 宕出远神。所谓要放开, 就是不要只停留在所写事物的真实性上, 不要局限于题材本身;所谓宕出远神, 就要高瞻远瞩, 写出深意来。即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比如2006全国高考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 出乎常情”, 请就这一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从绝句结尾的艺术表达效果分析, 三四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节日登高佩戴茱萸, 而自己独在异乡, 不能参与, 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 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 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 反倒是兄弟佳节未能完全团聚, 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 反倒兄弟的缺憾更须体贴。“曲折有致, 出乎常情”, 也就是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上面说的结尾是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效果来说的, 如果从写作手法上来说, 还有各种不同的结尾法。有以衬托手法结尾的, 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以潭水衬托两人的深厚情意。有以设问、反问、不疑而问结尾的, 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不论哪种形式的疑问, 用此种手法结尾, 常给人以思考、遐想。至于以写景、抒情结尾, 在诗词中更为常见, 形成答案也不太困难, 不再举例。

五、绝句的两种变体“情情景景、景景情情”、三一式。

1、“情情景景”“景景情情”或四句全是写景, 比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四句写景有声有色, 声色搭配协调, 空间布局错落有致, 且视通万里, 境界开阔, 传达了无比欢快喜庆之情。全诗语言对仗工整, 写景状物极具功力, 尽显“诗圣”旷世之才华, 然而老杜这种以律法写绝句的手法历来不被古今绝句评论家所称道, 没有任何一个评论家把此诗推为唐七绝的压卷之作, 因为四句全是写景, 通篇略显单调刻板, 而缺乏绝句的“婉曲回环”之妙。又比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天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从绝句的结构特点分析也略显不足。

2、三一式, 例如:越中怀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唯有鹧鸪飞。

全诗前三句一气直下, 极写越王勾践破吴后多么繁华、美好、热闹、欢乐, 第四句才突然转向反面, 极写今日之荒凉。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 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 前面铺排愈有力, 后面转得愈有力, 就显得格外有力量, 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 是难以游刃有余的。这两种结构在绝句中都不多见。

六、结语

上文从起承转合分析绝句的一般结构特点, 探寻高考答题的基本要点。但有独创性且艺术上高度成熟的作家, 并不为章法所囿, 他们用的是“活法”而不是“死法”。“诗贵性情, 亦须论法。杂乱而无章, 非诗也。然所谓法者, 行所不得不行, 止所不得不止, 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 彼处应如何, 不以意为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 (沈德潜《说诗晬语》) ”。作诗无定法, 赏析古诗亦无定法, 但懂得七绝章法结构上的一些常识, 对于欣赏和学习旧体诗词, 仍然是必要的。

摘要:绝句结构有其特点, 即古人所说的“起承转合”, 分析绝句结构的开头、承转、结尾各句的特点, 对提高高考考生古诗鉴赏的答题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绝句,结构特点,题型,答题技巧

情节结构题答题技巧 篇2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内容: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情节发展。

4、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结构: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如《睡美人》,开头说女A角失踪,制造悬念,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鼓掌,揭穿谜底,使事故情节完整,又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主题。又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如《书法家》。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例如:2010年陕西高考卷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据郝运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A不是回报的方式,而是炫耀的方式。B不是照应上文,而是引起下文。E除了犹豫,还有不安、恐惧、或说受宠若惊。

(2)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

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16枚硬币

侯德云

俗话说,好吃的不如饺子,舒服的不如躺着。刘二说,老辈人留下的这句话,真是有道理。他说,他从小到现在,最爱吃的就是饺子,干了一天的活之后,又累又乏,最爱做的事,就是躺着。他说他小时候不爱躺着,在村子里到处乱跑。他说他虽然瘸了一条腿,却能跑得很快,好腿的孩子也落不下他。当然,让刘二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不是吃饺子,也不是躺着。他感到最自豪的事情,是小时候妈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妈妈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这句话妈妈一连说了很多年。刘二24岁那年,妈妈一个人搬到荒山上去住了,从此不再给家里人包饺子,也不再说那句话了。

小时候,刘二家里的日子是很穷的。可是再穷,过年也总要吃顿饺子。过年嘛,不吃顿饺子能算过年?

饺子是必须要吃的,而且,乡间的习俗,饺子里要包上一两枚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谁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刘二8岁那年,在自己的那碗饺子里吃出了一枚2分

钱的硬币。他把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填进嘴里,用力一咬,就听见喀嚓一声,他兴奋得差一点跳起来。他把嘴里的硬东西吐出来,大声宣布:“我吃到钱啦。”

2分钱硬币,用手指擦干净之后又送给他,喜滋滋地对他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听妈妈这样说,刘二咧开大嘴笑了,还抬起一只手,在自己的后脑勺上轻轻挠了两下。

刘二8岁那年,他开始上小学了,他的一条瘸腿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村子里到处乱跑的时候不是这样。村子里的孩子没有嘲笑他的,他们天天在一起玩儿,看不见刘二的瘸腿,或者是,他们觉得,刘二天生就应该有一条瘸腿,没啥好奇怪的。学校里的孩子还没有修炼到这种程度,他们一看见刘二的瘸腿,就大呼小叫起来,后来还把他的瘸腿编成了顺口溜到处传唱。那些日子,刘二每天肚子都气得鼓鼓的。

自从吃到了2分钱的硬币,刘二就不跟那些嘲笑他的孩子计较了。他在心里对他们说:“我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我不会在乎你们说什么。”

从8岁到23岁,刘二年年嘴里都要喀嚓一声,年年都能从饺子里吃到2分钱硬币,妈妈也年年都要重复一遍她说过的话。妈妈的话,给了刘二做人的底气,他觉得,这辈子,他一定会做出一件让人高看一眼的大事情。

刘二23岁那年,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秘密。年夜饭的饺子已经煮好了,却迟迟没有端上来。刘二着急了,进厨房去看,他看见妈妈正在用手指头去捏那些煮好的饺子,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我做了记号呀,怎么找不到了?”

那年的饺子,有不少让妈妈的手指头捏破了。吃饺子的时候,刘二的眼圈一直是红的。

刘二23岁那年,他总共积攒了16枚亮晶晶的带有齿痕的2分钱硬币。

妈妈去世以后,刘二用那16枚硬币买了一棵槐树苗,栽在妈妈的坟前。转过年,他向村委会递了申请,承包了那座荒山。

从此,每年的年夜饺子刘二都是跟妈妈在一起吃的。他把一碗饺子端到妈妈的坟前,说一句,妈,过年了,就大口大口吃起来。自然而然的,他的嘴里会 “喀嚓”一声。他从嘴里吐出2分钱硬币,对妈妈说,妈,二小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说完,他的泪水,会像溪水一样从眼眶里涌出来。如今,刘二妈妈坟前的那棵槐树已经长得很高了,刘二承包的荒山也绿得不能再绿了。雨后,山沟里到处都是清清的溪水。他不想让那些溪水白白流掉,就在山下修了一个池塘,种上了莲花,养上了鱼。

夏天的中午,刘二喜欢躺在池塘边的树阴里,看粉红粉白的莲花在微风中摇曳,看鲤鱼在水面上撒欢,听草鱼吃草的嚓嚓声。他的脸上写满了得意。常常,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沉浸到好梦当中了。

村里有人看见过刘二在树阴里酣睡的模样,感慨地说:“舒服的不如躺着,这个刘二,真是好福气。”

差点忘了说,刘二现在已经不叫刘二了,他的大名叫刘志福。

1.“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1)这句话表现了母亲对刘二的爱和希望,为塑造母亲的形象服务。(2)为刘二买树苗、承包荒山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3)照应结尾处刘二的真名“刘志福”,表明刘二是一个真正有志气、有福气的人。(4)是全文组织材料的线索。(每点1分)

2.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1)细节描写。如,①“他看见妈妈正在用手指头去捏那些煮好的饺子,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我做了记号呀,怎么找不到了?’”这个细节表现了妈妈为让儿子吃到有硬币的饺子的苦心。②“夏天的中午,刘二喜欢躺在池塘边的树阴里,看粉红粉白的莲花在微风中摇曳,看鲤鱼在水面上撒欢,听草鱼吃草的嚓嚓声。他的脸上写满了得意。常常,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沉浸到好梦当中了。”这个细节写出了刘二努力奋斗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神态描写。如,“吃饺子的时候,刘二的眼圈一直是红的。“说”完,他的泪水,会像溪水一样从眼眶里涌出来。”这两处描写分别表现了刘二知道母亲苦心后的感激之情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有人说,小说在刘二发现母亲捏饺子的情节后便可以结束,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6分)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篇3

一、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1. 必须过好基础关。

要熟练掌握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 对课本中的知识做到细、熟、通。基础知识始终是做题的依据, 政治主观题的特点是材料的时代性强, 选材多是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 但是答案始终来源于教材, 因此熟练地掌握教材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教材呢?这里有两个要求, 第一, 具体知识的记忆全面准确, 不能丢三落四, 缺字少字。第二, 教材体系要清楚, 每一部分包括哪些知识要了然于胸。例如:哲学中, 辩证法包括哪些部分, 认识论包括哪些部分, 角度要全面。

2. 答题中应注意的环节。

认真读材料, 要舍得在读材料审题时用时间。很多学生认为审题时间长会浪费时间, 还不如多写上两条答案。实际上恰恰相反。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题更是这样, 在做题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经常出现, 很多同学答案写得非常多, 结果多是无效的。因此, 审题环节可以说是关键环节, 那么审题是审哪些内容, 如何审呢?一般来说,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知识限定, 即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课本知识范围。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 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 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划分。例如, 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回答问题, 或者体现了政府的哪些知识, 等等。在规定的范围内回答问题, 设计答案。关键是基础知识要熟练。第二, 审清题型。政治主观题归纳为五种题型, 而每一种题型都有其基本的答题模式, 常见的有反映现象类、体现类、原因 (意义) 类、措施类、认识 (辨析) 类等,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要求, 即使材料相同, 答案也会差别很大。第三, 审清材料。政治主观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的, 而且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逐年增大。因此, 能否审清材料, 提取出材料有效信息, 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 解答好主观题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这一环节, 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归纳中心, 明主题。尽量用最简短的语句归纳出材料的中心, 明确材料围绕的主题。 (2) 划分层次, 找联系。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 归纳出层意, 并弄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3) 抓住关键, 理要点。挖掘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联系设问中所限定的课本知识进行推理, 梳理出答题要点。

3. 组织答案。

组织出的答案, 是学生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 也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据。因此,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做到规范作答。 (1) 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 做到观点与分析有机结合;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避免只有理论, 不结合材料, 更不能只有材料而没有理论。 (2) 观点要表达准确, 分析要全面到位, 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角度要分析得全面准确, 既不能要点太少, 又不能漫天撒网。 (3) 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 书写要工整、文字要精练, 不能出现错别字。虽然不是语文题, 但是错别字会影响得分。 (5) 在书写过程中, 尽可能把明显体现出来的观点写在前面, 把可能体现的观点写在后面。还要根据分值进行考虑, 一般情况下, 分值大的问题相对来说, 答案内容较多。

二、例题分析

(2009山东文综)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 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 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 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 并于2008年制订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 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上面这种题型就是“体现类”主观题, 体现类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 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哲学、政治、文化道理, 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 一是材料是如何体现某些原理的, 二是材料体现了哪些原理。第一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单一, 在设问中明确了所要体现的知识, 要分层展开、具体化;第二种设问模式指向相对开放, 应指出观点, 往往两个以上。体现类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 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又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解答此类问题, 关键有三点。一是明确知识。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 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 宏观上整体把握。可先将相关知识在草稿纸上做出简要罗列, 也可打腹稿。

二是研究材料。要详细分析材料, 研究材料的每一层意思, 甚至每一句话。

三是比较分析。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 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 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 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组织成答案。

例题答案: (1)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

(2) 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行使了决定权。

(3) 省政府制订出台发展规划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4) 政府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 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客观题答题技巧 篇4

对于客观题,我们在正式答题之前,应当先浏览一下整个卷面,对全部试题的量和难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确定自己答题的速度和重点。

认真研究每一个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考虑之后认真选择一项最为合适的.答案,不被假象所迷惑。

同时,认真对待知识点,如“全部”、“至少”、“某些”、“经常”、“有时”等要格外注意,稍有疏忽,便会导致误答。

对于相关的概念,审题也要注意不要因疏漏而错选答案。

坚决自信.不犹豫

答客观题时,对于不能把握的选项,不要慌张,这时可考虑自己的第一感觉。

把握时间,讲究速度

在题目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时间都比较紧张,回答该题的思考时间很少,尽量不要拖延、犹豫不决,通常是仔细读完题后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根据剩余题目计算并分配时间。

细心比较,排除错误

时刻小心,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可以考虑把多项选择答案互相联系起来,直接把客观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把把握不大的答案排除在外。

从容,镇静

对于客观题中碰到的一些陌生术语或单词,一定不要慌乱,可先阅读全文。

如果要求翻译一句话,有时可省略一个单词,意思仍然通顺。

如果陌生单词非译不可时,可根据那个单词和整篇文章的关系来推断。

巧妙估算,注重逻辑

【情节结构题答题技巧】推荐阅读:

情节艺术06-27

情节论07-05

情节教学09-09

人物情节11-03

重要情节11-05

作品情节11-06

情节诗歌06-11

情节散文09-13

母情节祝福07-02

情节曲折09-20

上一篇:因材施教下一篇:脑组织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