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曲折

2024-09-20

情节曲折(精选12篇)

情节曲折 篇1

摘要:对于自己的专业, 相信你一定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故事。如果你有话要说, 请来信告诉我们。其实, 以选择的专业做原料, 虽然各有不同, 但若都加上一份挚爱、几许勤奋、点点技巧, 你也一定会烹制出一道美味的专业大餐来。我们期待大家的杰作。来信请寄:杭州市庆春路219号602室《中等职业教育》杂志社收邮编:310003

对于自己的专业, 相信你一定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故事。如果你有话要说, 请来信告诉我们。其实, 以选择的专业做原料, 虽然各有不同, 但若都加上一份挚爱、几许勤奋、点点技巧, 你也一定会烹制出一道美味的专业大餐来。我们期待大家的杰作。

来信请寄:杭州市庆春路2 1 9号6 0 2室《中等职业教育》杂志社收邮编:310003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 家中只有爸和我, “贫穷”二字一直是我家庭生活的写照。但也正因贫穷, 才让我有机会如此接近英语, 并迸发出对英语的热情, 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回想起初中时我在填写毕业志愿时, 第一栏填的是英语专业学校, 第二栏、第三栏也是。因为我自小就喜欢英语, 说来也奇怪, 每当我在学习英语时, 心中都有种说不出的喜悦。这种淡淡的喜悦“牵”着我的手, 让我在志愿书上写下“英语”二字。

班主任和同学都曾问过我类似的问题:“黎嘉仪, 怎么你的毕业志愿填的都是职高, 而且全是修英语的?以你的成绩怎么不读普高?”我总是微笑着说:“第一, 我很喜欢英语;第二, 家里经济状况不好, 想早点读完书出来工作。”然后, 他们就感叹道:“真可惜!以你这样的料子能读普高也不读!”此时, 我却暗笑:嘿嘿!可惜吗?我不这样认为, 以后可以天天学习英语、了解更多有关英语的知识和文化, 乐哉!

那时的我16岁, 什么也不懂, 读普高和读职高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只知道随着自己的感觉走, 喜欢英语就读英语。

走进现在的学校后, 我又踏上了新的求学之路。在这里, 英语学习被分成好几部分:听力、口语、商务阅读、商务写作、信函翻译、宾馆英语。真是叹为观止, 一门英语居然能分成这么多科目!

摸着刚发下来的课本, 我暗自说道:“我要努力, 把这里所有的英语都学完!”于是, 我天天都浸泡在英语学习中。开始时, 学得还真不错, 不需要多大力气, 也没订什么计划、目标, 第一名似乎唾手可得。这样, 我便天真地以为学英语很简单, 渐渐放慢了步伐。谁知道真是“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当我还陶醉在美梦中时, 一个不好的消息从天而降, 狠狠地击中了我的心, 我的梦被惊醒了:我第二学期期末考核名次由第一掉到了第八。我呆了, 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常言道“胜不骄, 败不馁”。我错了, 得到第一, 使我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如今的失败给了我实实在在的教训, 接下来我便要重新振作, 踏踏实实地学好英语。

回家后, 我认真思量一番, 自我检讨, 订好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之后的日子, 我按自己的计划, 每天早上听英语录音, 回校路上背单词。课堂学习积极思考, 课余找一些相应的英语读物来阅读。慢慢地, 我的成绩又开始提高了。现在, 我已能从容应对胜利与失败、得意与失意。

但一个问题解决了, 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

去年差不多放寒假时, 我和爸爸回校领取奖学金, 碰到陈校长, 陈校长对我说:“为了提高你的英语应用能力, 寒假期间你去做一份公司企业文化调查:调查你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10家公司的企业文化, 然后用英语写出来。”就这样, 我必须完成一份艰难的英语寒假作业。

凛冽的寒风呼呼吹着, 书桌上的咖啡冒着烟, 面对眼前一大堆专业词汇, 我只好拼命地啃英语词典。“集团”:corporation, “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s, “股东”:shareholder, “经销商”……整本词典几乎都给我翻遍了, 无奈有些词语就是查不出, 比如人名、公司名称、一些合成词语等;另外, 一个句子的字词就算全部翻字典查完, 但还是不知如何转成英语句子。我拿起语法书, 慢慢地翻着, 双手都冻僵了, 翻了十多页终于找到了。“啊!是这个:定语是形容词、副词可置于被修饰的名词前, 若是较长的短语或从句则置于名词后。”我高兴地喊着。

一番努力后, 才译出前半句, 那后半句呢?我苦苦思索着, 把脑子最深处的东西也挖出来了, 但仍毫无头绪。望着桌上的闹钟, 折腾了两个多小时, 才译出几段, 我有些灰心了。“放弃吧, 太难了!你想一辈子也想不出的!”心中有个声音在对我说。真的放弃吗?我犹豫了, 目光慢慢移到厚厚的英语课本上, 看着《商务英语阅读》, 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幕景象:开学伊始, 我手捧着一本本崭新的英语书, 心中欣喜若狂, 并暗暗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如今, 同样的书已不再新了, 一年多的努力难道就被这小小的困难击倒?不可能!忽然, 一阵寒风迎面吹来, 我的头发也被吹乱了。“呵呵, 连寒冬也在考验我啊!”我想着, “我怎么能如此轻易说放弃呢?我要勇于接受生命中的挑战呀!只要肯去尝试, 始终有成功的一天!”

斗志再一次被激发起来, 信念更加坚定, 我用冰冷的双手在键盘上不停地敲着英语单词, 并极力撑起疲惫的双眼又开始奋斗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一道又一道的难题被我逐一击倒。寒假结束后, 我拿着一份充满汗水的调查报告, 轻轻地放到校长桌上, 便又开始我的英语学习。

学习英语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途中会遇到一个又一个挫折、困难, 但我会不惧艰辛, 奋力从挫折中站起, 再加上我对英语的热忱, 我坚信自己的目标终有一天会达成——商务洽谈的会议桌旁, 我坐在一名外交使节旁, 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他翻译, 一句英语、一句国语, 架起中国对外交流的桥梁。

情节曲折 篇2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它对我们的教学意义重大,为了更好掌握它,下面来了解它的重要性:

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传统教学中也有教学设计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这种教学设计活动的局限是,教学上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做出的。例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往往根据本人认为某内容是否重要,对有关内容是否熟悉和现成的教学大纲等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克服了这种局限,它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教学工作的问题和需要入手来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等。因此,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脱离教学实际,使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对改进教学工作帮助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为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起到了桥梁作用。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3、有利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

近年来我国正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过去“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向“教师与教材的互适”转变,即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法,不关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只有全部地接受、执行,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增添的权力。因此,仅仅是教材就极大地束缚着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教材运用灵活性,强调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增补教材,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的互相适应。这种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转变自然涉及到教师专业知识的延伸问题,即教师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视野、满足于教学参考材料的知识范围来完成教学,相应地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教育环境的许可与限制等因素,恰当地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视野。因此,在此要求下教师会不断充实自我,知识更丰富,教师专业得到成长。

4、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

情节画中的“情节味” 篇3

一、有“情节昧”的主题——有话可说,有画可想

在确定情节画主题时,要选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熟悉、有经验并有兴趣的,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并利于创造的题材。让幼儿有话可说,有画可想。

1.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在选择情节画的内容主题时,要选择幼儿熟悉的,有直接体验的,让幼儿有话可说。比如在假期归来,可以设计情节画《有趣的假期生活》,通过分享假期经历的趣事、内容,在脑海中建构情节。

2.符合幼儿经验

在进行情节画主题的确定时,一定要符合幼儿当前的经验,如,在美术活动《热闹的地下世界》中,应建立在幼儿对于主题“蚂蚁”有一定的观察、了解的经验基础下进行,这样才便于对作品更好的表达。

3.促进幼儿联想

通过促进幼儿联想的主题,充分联系幼儿脑海中的表象,调动脑海中绘画素材,表达表现。如在美术活动《长颈鹿的旅行》中,通过长颈鹿的旅行,联想到自己的旅行,通过长颈鹿旅行过程中的趣事,联想到自己旅行过程中的趣事,让幼儿有绘画的欲望。

4.激发幼儿想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所以在选择情节画主题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比如《热闹的地下世界》,在蚂蚁的世界中,他们会做什么呢7是像童话中一样有蚂蚁公主和王子,还是像现实中一样有爸爸妈妈和宝贝。在他们的小小世界中,又会发生什么热闹的事情?通过对主题角色、主题内容、主题情节的一系列想象,从而勾画出一个热闹的蚂蚁世界。

二、有“情节味”的设计——有事可描,有景可述

在设计情节画活动的过程中,要在幼儿脑海中尽可能详细具体地勾勒画面,结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多通道体验,多感官刺激,多追问引导,帮助幼儿学会构想、构建画面感。

1_多通道促进幼儿想象

首先,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眼、耳、身体动作等多通道,让幼儿充分进入情境,身临其境,激发兴趣。比如在大班情节画《长颈鹿的旅行》中,通过听小乌溪流的声音,帮助幼儿想象:长颈鹿到了哪儿?那里都有些什么,想象森林的场景。而后通过听马路的声音,再次想象,这回又到了哪里。通过听听想想看看,扩散思维。

2.多视觉丰富幼儿表象

在绘画过程中,前期积累的视觉表现是绘画的基础。大家都知道范例对于幼儿作品表现的重要作用,是出示完整范例,还是局部范例,对于幼儿后期的作品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班《热闹的地下世界》中,教师提供了蚂蚁吃饭、跳舞唱歌、睡觉、洗澡的场景画面,通过多元的情节,表现人物、空间、事件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充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幼儿的表象,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在大班《长颈鹿的旅行》中,注重范例中细节的渲染,比如树林中树木的高矮、大小、种类、前后遮挡关系的设计,马路中动物、人物、包括地面的地砖设计。这些细节会留在孩子脑海里,让他们也有这样的意识把自己的作品画精细。

3.多追问丰盈幼儿情节

教师要借助语言,引导幼儿在作画时产生对局部细节描述的意愿,理解局部变化和整体的关系。帮助幼儿完成从象征期到图式期的能力发展过程。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丰富幼儿的场景。但散点的无序的追问,常常会让孩子也一头雾水。情节画,主要是场景、情节(人和物的关系)。可以在不同的小环节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通过追问先重点解决场景,让画面尽可能丰富呈现在孩子脑海中,有目的地打开孩子的思维过程。如:

师:它周围会有什么?

幼:椰子树。

师:哪里会有椰子树?

幼海边。

师:海边还会有什么?

幼:还有沙滩。

师:沙滩里会有什么?

幼:沙滩里还有小螃蟹、石子和海星。

师是啊,沙滩里还会有很多东西。

在幼儿场景构建基本完成时,可以继续追问场景,并且注意幼幼互动,让每个人都有事可想。比如,教师可以换一个幼儿继续追问

骆驼为什么会在沙漠里,还会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7谁想的比他更有意思,更好玩。在互动追问中,丰盈幼儿绘画的情节。帮助幼儿建立场景,设计情节。

4.多材料帮助幼儿构画

情节画要表现绘画主体的姿势、动作,是以物体为基础的。而物体不同的姿势也有助于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因此在情节画活动中,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材料,帮助幼儿构思。如在《快乐的小鸟》活动中,通过对于乌的拼贴,表现乌的姿态,在此基础上进行情节添画,帮助幼儿进入情节。在《长颈鹿的旅行》中,通过让幼儿摆弄可活动关节的长颈鹿,通过长颈鹿不同的姿态,激发幼儿想象长颈鹿在旅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有趣事情,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构画情节。

三、有“情节昧”的评价——有情可鸣,有技可学

在情节画中,幼儿作品的评价是幼儿美术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要通过情景化的语言,对幼儿的作品内容、创意、构图等进行评价,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绘画的快乐、获得自信心。同时在美术创作技能方法上,能有所提升。

1.多元评价

①情节介绍下的自评

在作品评价环节,教师一般是评价的主导。在情节画评价中,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一个故事。在评价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作品,通过询问:“谁愿意来介绍下自己的故事7你最想给大家介绍哪里?”在自评中,感受情节的魅力,从面向里的解读,并提升自信心。

②故事猜测下的互评

评价的过程,是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不仅要学习欣赏自己的作品,也要欣赏同伴的作品。发现同伴作品中亮点的过程,也是肯定同伴的过程。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你喜欢哪一幅作品?猜猜看,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在互评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审美,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作品。

③目的导向下的师评

如果说自评互评的环节是幼儿自我表达表现的过程,那么师评的过程就是幼儿美术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评价,幼儿学习如何去评价。从开始笼统地说:好看,不好看,逐渐引导幼儿从形象、色彩、构图、内容几方面来关注和解读作品。引导幼儿多思考:这幅画什么地方画得好?是怎么画的?怎么画会更好7从而在对话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构建一定的表现技能。

2.注重表达

如果说绘画的过程是幼儿表达对世界认识的过程,那么表达则是对这个世界解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将老师的“说”改为孩子的“说”,把所思所想说出来。在说中,感受画面的深层寓意;在说中,了解孩子当前所思所想;在说中,把握作品表达的创意之处。

3.技能提升

在情节画中,既有场景,也有情节。是人、事、物、时空相互联系的过程,所以在技能上要尤其注重构图能力及添画能力的培养。可以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构图方式:散点构图、中心构图、上下位构图、并列构图,借助折纸的过程,帮助幼儿正确构图。同时,要突出添画的丰富性,可以选择同样的场景,不同的作品,在对比差异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丰富的场景带给人的视觉美。

冯宁的“大物流”情节 篇4

而在将“神华大物流”逐渐打造成为集团主营业务板块的过程中, 物资公司也在从根本上转变着思想观念, 不仅公司的经营定位要变供应为贸易, 而且还要把“神华大物流”提高到一流水平, 成为神华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神华大物流”

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性企业, 神华集团在铁路、港口运输以及遍布中西部地区的网络资源上优势明显, 这种天然的优势也为其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冯宁分析认为, 神华集团发展物流产业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铁路港口、路网辐射上的优势;二是地理位置、区域经济上的优势;三是土地资源、产业政策上的优势;四是行业集中、货源充足的优势。

有鉴于此, 2006年初, 神华集团领导层率先提出了发展“神华大物流”的战略, 而物资公司则承担了最终操盘手的重任。冯宁告诉记者, “神华大物流”的主体思路是:以神华港口、铁路为运输主干线;以包头、榆林、阿康、黄骅港、乌海物流园区为基础;以天津塘沽、三汲、准格尔、宁东、临河、甘其毛都口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国铁、地铁及呼、包、鄂、榆、乌、银公路网为辐射;形成总的神华大物流业务板块。其中, 神华大物流将覆盖集团大神东、准格尔、乌海、宁煤四大产煤基地所有煤炭生产企业和港口、铁路、电力、煤制油、煤化工的所有成员单位。同时辐射冀中南、鲁东北、豫北、晋中北、陕北、内蒙古中西部、宁夏至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我们将通过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开展港口吞吐中转、铁路运输、物流园区集散、集团内部供应链物流四项业务。”冯宁说。

反向运输

本着利用神华铁路的返空运力, 发展港口“既吞又吐”和铁路“钟摆式”运输的指导原则, 冯宁和调研团队深入到20个地、市进行实地考察, 期间走访了100多家规模以上的工矿企业和物流企业, 并在此基础上对“神华大物流”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四次修改。

据冯宁介绍, 物资公司目前已完成了神华整体物流业务的思路规划, 港口、铁路运输规划以及包头、榆林、阿康三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对于这个战略来说,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要把它打造成‘白货’ (非煤炭) 物流过亿吨、经营收入过百亿的物流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 在经过两年的调研和谈判后, 神华集团物资公司终于在今年的在2月28日首次开通了天津——宜安的物流线路, 打破了神华铁路单一货种、单一流向的运输模式, 开创了神华铁路反向运输的先河, 迈出了神华大物流业务的关键一步。

园区建设

在与本刊记者的此次对话中, 冯宁特别强调了包头物流园区、榆林物流园区和阿康物流园区的规划情况。

以包头物流园区为例, 该园区建设项目分为三期, 其中, 一期工程计划在2010年完成, 主要任务是要辐射呼包鄂的区域货运枢纽, 完成相关主体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开办矿石、钢材、铝制品、集装箱等品类的联运项目;二期工程计划在2013年完成, 主要任务是要建成区域大宗原材料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中心, 并具备海关监管仓库、海关监管运输能力, 完成危险品物流基础设施和资质建设, 引入20家以上的国内外物流企业;三期工程则预计在2015年完成, 具体目标是建立区域物流枢纽、神华集团核心物流节点, 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市场”、“一个内陆港”的目标, 并具备属地报关、属地检验等内陆港功能。

谋划未来

在“神华大物流”战略的前期调研、规划、实施的工作中, 冯宁和其带领的团队得到了来自神华集团的高度肯定, 这也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难得的发展契机。“在港口、铁路装卸运输中, 我们就是货物的代理者, 在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上我们就是建设者和经营者, 而在集团公司的物流运营中我们就是协调者、联络者。”冯宁说。同时, 冯宁认为, 物资公司今后的发展, 一定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 走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

《祝福》情节概括 篇5

在小说《祝福》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多次渲染“阿毛被狼吃掉”这一情节,而鲁迅先生一向是惜墨如金的,因此,这一情节的背后必定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意。那么,这一情节的设置有哪些功能呢?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首先,这一情节是祥林嫂命运的又一次悲惨转折,并催化了祥林嫂彻底绝望感的产生。

阿毛被狼衔去,使得祥林嫂惟一的生命支柱轰然倒塌,仅有的一点希望也变成了绝望。而由于阿毛之死,祥林嫂也就不再是名正言顺的贺家的人了,所以,“大伯来收屋”,也就是必然的了。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又失去了惟一的居所,祥林嫂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她对灵魂有无的疑问,除担心真有灵魂而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外,更为关注的是“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如果真有灵魂,到了阴间,她又可以见到她的阿毛了,这当然是祥林嫂求之不得的。可见,对灵魂的有无这一问题的答案的期待,祥林嫂本身又充满矛盾,而这一矛盾对祥林嫂来说又是致命性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阿毛被狼衔去”这一情节催化了祥林嫂彻底绝望感的产生,也加速了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发生。

第二,各种不同叙述视角的重复叙述,展现了各种不同人物的心态,同时也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

在对“阿毛被狼衔去”这一情节的处理上,作者使用了不同叙述视角的重复叙述。先是卫老婆子的叙述,接着是祥林嫂自己的叙述,最后是鲁镇上听祥林嫂叙述故事的人打断祥林嫂的话进行的抢白。

卫老婆子的叙述相对祥林嫂的叙述要简略得多,这是因为这一事件可以满足自己及别人的好奇心,因此有着强烈的叙述欲望;但毕竟事不关己,不必也不可能动情,也就不必也不会详细说来。

而祥林嫂则是咀嚼这巨大痛苦的当事人,她的讲述是要释放自己巨大的痛苦,并力求博得别人的同情,从别人的同情中寻求一点点慰藉,因此,她的讲述就详细多了,但又由于这巨大痛苦的压抑,便欲说还休,因此,祥林嫂的叙述就成了概略叙述与详细叙述的交替过程。至于鲁镇的那些听众,他们本来就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来赏鉴这一故事的,他们听祥林嫂的叙述并不是或不主要是出于对祥林嫂的同情,而是为了通过对别人的痛苦的玩味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点点乐趣,调剂一下单调的生活而已。因此,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当祥林嫂的这一叙述不能调剂他们单调生活的时候,他们也便不再有听祥林嫂叙述的兴趣了,所以他们对祥林嫂的调侃,也便非常可以理解了。

第三,侧面反映了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识,并揭示出性别压迫的残酷性。

一个人在悲苦的处境中是有着强烈的叙述欲望的,因为在叙述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缓解自己的痛苦。

祥林嫂一生的悲苦可谓多矣,除了“阿毛被狼衔去”这一事件之外,被婆婆卖到贺家 被迫改嫁,在鲁四老爷家连做一个奴隶的资格都没有,担心到阴间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等等,都是祥林嫂难以承受的悲苦之事。但通读《祝福》,我们却发现,祥林嫂向别人倾诉的只有“阿毛被狼衔去”这一件事,因为,在祥林嫂看来,只有“阿毛被狼衔去”一事不会被别人嗤笑,自己在这一件事上至多是失职,并没有过错,并没有违犯封建伦理道德之处,而其他的事就不一样了。一女不嫁二夫,向来是古之遗训,一旦违犯这一遗训,便会被人唾弃,哪怕并非自己之愿,并曾作过极大反抗,但只要结果没有改变,也仍然会被别人所鄙弃。

因此,在鲁四老爷家失去了做一个合格奴隶的资格,到了阴间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也便都罪有应得,于是,尽管自己的内心由于这些事件而极端悲苦,但并没有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与欲望,因为那样不仅不会缓解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在别人的嘲笑与鄙视中增添自己的痛苦。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识。

但是,把这沉重的奴性意识归咎于祥林嫂自身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祥林嫂本身就是一个封建伦理纲常与性别压迫的受害者,她的奴性意识也是被长期浸染的结果。

让故事曲折一些 篇6

看过《虫虫总动员》这部电影吗?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动画片,讲了蚂蚁岛上,一群蚂蚁反抗蚱蜢暴力统治的故事。看过的同学肯定会对电影里的故事念念不忘。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电影的开头,蚂蚁岛上的蚂蚁们正忙碌着准备食物,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另一个族群蚱蜢准备的。这时,一个脑子里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的蚂蚁飞力不小心打翻了食物,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蚱蜢来了。蚱蜢霸王见没了食物,大怒,蛮横地要蚂蚁们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准备好双倍的食物。问题产生了,这是蚂蚁们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蚁群产生了分歧,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蚁后和雅婷公主为代表的,要无条件地满足蚱蜢的无理要求;一派是飞力为代表的,只有一个小跟班小不点儿,他主张去找更大的虫子来帮忙,除掉霸王和他的党羽。后来,飞力出发了,一系列的故事展开了……按故事的发展,咱们可以画出这样一条线索。

蚂蚁们为蚱蜢准备食物——飞力打翻食物,蚱蜢霸王大怒,要求蚂蚁们准备双倍食物——飞力离岛去寻找帮手——飞力遇到了马戏团——马戏团糊里糊涂地跟着飞力到了蚂蚁岛——蚱蜢来了,蚂蚁和他们的马戏团战友想尽办法对付蚱蜢,但还是失败了——蚂蚁们觉醒了,站出来共同对付蚱蜢——蚱蜢逃走,霸王被吃掉,蚂蚁岛获得了和平。

同学们发现没有,如果简单地来归纳,整个故事就是蚱蜢欺负蚂蚁,蚂蚁奋起反抗,获得了胜利。可是为什么要安排一个叫飞力的出场呢?他请来的不是真正的帮手,而是一群胆小怕事的马戏团演员呢?这就是编故事的人的高明之处。大家想,如果电影就表现蚱蜢欺负蚂蚁,蚂蚁们一起反抗,一场战争爆发,最终,双方伤亡惨重,但正义的蚂蚁一方战胜了。这也不是不可以,可哪里有精彩可言呢!能讓人记得的,可能就是惨烈的战争场面了。

为了让故事生动,充满趣味,编剧设计了许多的曲折。蚂蚁们无法完成蚱蜢霸王布置的任务,怎么办?曲折产生了,飞力要出去寻找帮手。帮手找到了吗?找到了,是一群胆小的马戏团演员,不能对抗蚱蜢。曲折又产生了,后来,马戏团战胜了自己,大胆地留在岛上帮忙。蚱蜢再次来袭,大家设计的假鸟烧毁了,蚱蜢霸王识出蚂蚁们的计谋。危机产生了?飞力勇敢地站出来,与蚱蜢抗争,蚂蚁们觉醒了,一道起来反抗,最终获得了胜利。

同学们,你在写记事作文时,会抓住事情的曲折的地方,也就是不太顺利的地方,多写些笔墨吗?如果是写想象作文的话,会让故事的情节充满了变数,变得不太顺利吗?努力去试试哟!这样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变化:记叙情节的关键 篇7

当然, 主题确定之后, 展开情节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情节的展开不能平铺直叙, 见头知尾, 而应该曲折有致, 波澜起伏。比如, 《苏州园林》中的景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 使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 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的面前, 而是逐次展露, 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景致布局同样幽深奇巧。贾宝玉的题词“曲径通幽”也是一语中的。

这启示我们:记叙文的情节展开也跟园林的布局一样大有讲究, 如果一览无余, 那就会了无情趣;只有叙事富于变化, 情节波澜起伏, 才能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正如李景隆所说:“章法之妙不在于一泻千里, 而在于一波三折;不在于一气呵成, 而在于婉转反复。”他的这些话,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的道理。要做到这一点, 一般说来, 可以尝试如下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欲扬先抑

先来欣赏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位老太太做寿, 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老小及亲朋好友争相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 举座皆惊, 东家更是一脸怒色, 正准备发作;唐伯虎接着写下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不料, 他接着又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 在座的又由喝彩转为惊怒;正当有人指责时, 唐伯虎写下了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庆寿辰”, 大家掌声一片, 无不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 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让人忽惊忽喜, 情节一波三折, 跌宕生姿。

很明显, 唐伯虎在这里充分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而且是两抑两扬:老太太由“不是人”到天上的“仙女下凡尘”, 这是一抑一扬;由“儿孙个个都是贼”到“偷得蟠桃庆寿辰”, 又是一抑一扬, 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这要比平常人一味地祝愿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知要强多少倍。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名作。作者讲述了一位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毕生的杰作, 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 作品集中写他的却只有两处。初次见贝尔曼时,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满腹牢骚、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再见到贝尔曼时, 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 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 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体现。我们看到的贝尔曼平凡甚至令人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 虽然穷困潦倒, 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叙事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有致, 要善于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就是从反面入手, 反向入笔, 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 然后笔墨突转, 转入正面刻画, 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能够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 造成波澜, 形成鲜明的对比, 富有感染力, 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顿悟,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写人, 还可用于写事, 甚至写景状物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母鸡》和贾平凹的《丑石》等, 都是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的名篇, 值得深入玩味。

二、制造悬念

制造悬念, 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 使情节回旋推进, 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作品中制造悬念, 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 使文章波澜起伏, 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 从而吸引读者, 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学过《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学生对文中的老画家贝尔曼一定印象深刻, 就是因为作者叙事时设下了一个个悬念。比如, 文章一开始说有个叫“‘肺炎’的不速之客, 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 用他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着, 每闯一次祸, 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通过细腻的描写, 拟人、对比等修辞的运用, 反映出肺炎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令人为之惊恐。“不速之客”在广场东面肆无忌惮, 而作者却写它在“艺术区”放慢了脚步, 为什么呢?一方面反映出广场西面人烟稀少, 另一方面设置了悬念, 引人入胜, “脚步放慢”意味着肺炎蔓延受到了阻碍, 它没有夺去生命, 原因是什么, 读者需要接着阅读从文本中找答案。通读完文本, 读者找到了答案, 肺炎放慢脚步的原因是老画家用画笔留住了最后的常春藤叶, 传递了生的希望。

又如, 在琼珊等待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 随着一次又一次窗帘的拉开, 那片叶子总还在, 不管风吹雨淋, 这是为什么呢?再次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探究原因, 文末通过苏艾揭示了谜底, 原来是老贝尔曼用画笔留住了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种悬念的设置使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变化莫测, 不能不叫人产生悬念和期待。假若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 采取“竹筒倒豆子”的方法, 一下子就兜底翻出, 老贝尔曼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这样读来就会索然无味。

大部分人喜欢听易中天的《品三国》, 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说他的学识、他的观点、他的分析、他的演讲风格等, 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除了这些, 易教授在演讲过程中还喜欢不断地设置悬念来吸引听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真假曹操”这一讲里, 易中天对曹操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我们所了解的曹操是一个反复无常、奸诈无比、杀人如麻的人, 是一个非常危险可怕的人物。易教授偏偏说他可爱, 真够标新立异的。曹操到底哪里可爱, 怎么体现, 怎么讲得通呢?这样的悬念吊足了听众的胃口, 使人迫切想知道原因。这就是易教授抓住听众的好奇心理, 精心策划出的“勾人”的悬念。

再比如, 易教授在“品三国”系列第一讲《品三国之大江东去》里, 提出了“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这一观点和悬念。大家知道“空城计”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智慧,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但到了易教授这里就成了子虚乌有的事情。观点是如此大胆新颖。我们接受不了啊!接受不了, 就有了悬念, 就想了解原因, 就想继续听下去。紧接着, 易教授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 设置了新的悬念——“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如此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悬念, 吸引着我们不得不继续听下去。这就是制造悬念的高妙之处。当然, 最后易教授把这些悬念都一个个解决了。设置悬念不难, 难的是水到渠成地解开悬念, 让读者能够接受并拍手称奇。中学生作文一般800字左右, 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 要恰当地使用, 力求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张弛有致

跌宕起伏、开合自如、疾徐交替的故事情节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其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善于安排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能够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张弛有致法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紧张、剧烈与轻松、舒缓的关系, 以造成有节奏感的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能使文章节奏有快有慢, 情节开展有紧有松, 读者心理有张有弛, 从而获得独特的感人的艺术效果。

《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运用张弛法的典型例子。故事开端用欲张故弛的笔法, 写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恐曹生疑, 每天在自家后园里浇水种菜过着平静的生活, 安分守己, 这是“弛”。曹操闻知后派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去请刘备。曹操一见刘备第一句话就说:“你在家做好大事啊!”吓得刘备面如土色。 (刘备以为事情败露, 情绪顿时紧张起来。) 读者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这是“张”。接着写曹操拉着玄德的手, 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听了才放心, 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情节又趋平缓, 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这又形成一个“弛”。接着写曹操讲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二人来到小亭, 小亭里已经摆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 一樽煮酒。二人对坐, 开怀畅饮, 纵论天下英雄。当曹说“天下英雄, 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之大惊失箸,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又是一个“张”。当时恰逢雷雨大作, 刘备以胆小怕雷来掩饰内心的紧张才使曹操释疑, 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这就又形成一个“弛”。整个情节就是这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 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

四、故意突转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的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必须要有‘突转’。”而“突转”就是指剧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不妨先看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女主人公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 她叫玛帝尔德。一次, 她接受了部长举办的晚会的邀请。由于虚荣心作祟, 她向一个贵妇人借了一条项链。后来这条项链不慎在舞会上丢失, 玛帝尔德为了赔给朋友一模一样的项链, 落入高利贷的陷阱, 就此开始了艰辛的生活, 葬送了十年的青春。最后, 当她在还清欠款后, 偶遇那位贵妇人时, 情节突然翻转, 那位妇人告诉她那条项链其实是假的。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令人惊叹, 这就是得力于突转法的运用。由《项链》可以看出, 所谓情节突转法, 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 将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沿这个方向导引;当情节层层推进, 达到顶点时, 笔锋却陡然一转, 突然揭晓另一种结局, 掀起波澜, 将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的叔叔于勒》、《警察和赞美诗》等小说之所以令人叫绝, 突转法的运用是重要的原因。

五、巧设误会

误会是生活中的常事, 也是帮助构成记叙文情节跌宕起伏的重要手法。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 从而铺排情节。误会法运用恰当, 不但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使情节波澜起伏、扑朔迷离, 产生戏剧性的效果;而且对表现人物性格, 特别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复杂性起着重要作用。

莫泊桑说:“布局的巧妙决不在于有激动力或令人可爱, 决不在于引人入胜的开端或者惊心动魄的收煞, 而在于那些表现作品明确意义的可信的小事巧妙组合。”比如,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 黛玉发现宝玉身上所佩之物尽被小厮解去, 误会宝玉把自己做的荷包轻易送人, 气愤异常, 回到房里, 赌气“铰”荷包。宝玉知其意, 忙解怀拿出珍藏的荷包, 黛玉悔之不及, 看来误会似乎可以消除了。然而, 宝玉又生误会, 认为黛玉“懒怠给我东西”, 便又掷还荷包, 又生一波, 黛玉生气又“铰”, 宝玉抢回系上, 这场小误会才宣告结束。这误会波澜起伏, 将少男少女萌动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就属于“小事巧妙组合”, 推动情节一波三折的发展。又如, 第二十六回中, 寂寞的林黛玉到怡红院看宝玉, 不料吃了闭门羹。晴雯说宝玉不让开门, 黛玉气极了。正在滴泪之时, 又听见门里宝钗与宝玉的说笑声, 越发动了气, 她误会宝玉变心了, 柔肠寸断, 在大观园中独自葬花饮泣, 哭诉出了《葬花辞》这哀婉凄恻的诗篇。

再如, 追求自由婚姻的尤三姐得到鸳鸯宝剑, 憧憬在幸福之中, 不料由于柳湘莲的误会, 致使她抽出寒光闪闪的钢锋横向咽喉, “揉碎桃花红满地, 玉山倾倒再难扶”, 怀着难以倾诉的满腔愤懑告别了人间, 演出了一场血淋淋的悲剧。这个片段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

在《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许多名著中像这样的误会常常会精彩呈现。在平时的写作中, 应引导学生们有意识地运用“误会法”, 因为它可以大大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为文章增辉添色。

重塑情节领略小说魅力 篇8

《清兵卫与葫芦》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 这篇小说是日本“白桦派”著名小说家志贺直哉的作品,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从小喜欢葫芦, 却被家长和老师无情扼杀, 被迫放弃自己爱好的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分别用一个动宾短语概括小说与葫芦有关的情节。经过阅读讨论, 同学们很快提炼出“爱葫芦—买葫芦—收葫芦—砸葫芦—售葫芦—爱好绘画”的情节梗概, 并进而理解了该小说所要表达的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护孩子天赋和兴趣的主题。一般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就情节设置的妙处进行分析, 然后对小说的精彩细节进行赏读,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但是, 对设计如此精巧的小说只做常规的粗略解读, 真是太可惜了, 应该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情节“摇摆”的艺术魅力, 更深入地领会情节设计的独到之处。于是, 笔者设计了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改编的环节, 并在讨论交流中引发同学们的研读兴趣。

经过认真构思, 很多同学展现了自己再创作的能力, 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了多样化的呈现, 进而阐发出与原文不同却令人深思的主题。有同学这样改编, 清兵卫被父亲砸了葫芦以后, 非常伤心, 投河自尽了, 人们把他埋在一个山坡上, 后来父亲无意中听说被教员没收的清兵卫的小葫芦买出了高价, 终于理解了自己儿子爱好的价值, 可是悔之晚矣。后来父亲在清兵卫的坟头种了一株葫芦, 精心呵护, 每到葫芦成熟的时候, 父亲就把这些葫芦摘下来, 放在家里, 以此表达对清兵卫的思念。

这个故事最后以悲剧收尾, 清兵卫有着强烈的抗争意识, 父亲的武断和粗暴终结了清兵卫唯一的梦想, 父亲最后的悔恨更多源于儿子的爱好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在讨论中, 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了悲剧产生的原因, 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有的同学谈到, 主要是因为家境困窘, 父亲迫于生计, 更多从有用的角度来选择儿子的未来发展, 非常现实, 也很无奈。在现在和将来, 这样的父亲还有很多, 不能简单批评父亲的功利和粗暴, 有时候生活真的很无奈, 清兵卫不能一死了之, 这对自己和父母都太残忍, 学会面对并积极改变才有意义。学生的评述非常精彩, 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还有一个同学的改编也很有意思。清兵卫后来改学绘画, 也遭到父亲的反对, 被迫放弃, 后来他长大了, 继承了父亲的手艺, 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 家境比较宽裕。他的儿子小清兵卫出生以后, 特别喜欢绘画, 可是清兵卫非要让自己的儿子喜欢葫芦, 为他买了很多葫芦, 并经常打骂自己的儿子, 说他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不懂得葫芦的价值, 儿子最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绘画, 成天面对满屋的葫芦唉声叹气。这个改编同样精彩, 那种父亲希望儿子满足自己愿望的强迫意味让人深思,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然, 也有充满温情的改写。有同学让清兵卫妈妈充当保护神, 在教员家访以后, 妈妈预感到父亲会大发雷霆, 可能砸掉清兵卫心爱的葫芦, 于是偷偷藏了清兵卫最喜欢的几个葫芦。后来父亲果然砸了剩下的葫芦, 但等到清兵卫被教员没收的葫芦卖了大价钱以后, 父亲很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 这时母亲拿出那些隐藏的葫芦, 卖了一大笔钱。父亲发现这种爱好潜藏的价值, 终于支持清兵卫爱好葫芦了, 清兵卫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葫芦收藏家和鉴赏家。这样的励志故事, 固然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但毕竟让清兵卫的爱好得以保留, 母爱的隐忍和关爱得到彰显, 同样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同学们在改编故事情节的同时, 也是在运用小说情节的运行方式“摇摆”, 老师并没有在概念上做过多纠缠, 同学们已经领略到了情节设计跌宕起伏的艺术魅力, 懂得了情节设计与主题表达需要之间的关系。

记叙文情节的编织 篇9

一.设置一个悬念

悬念就是指作者不直接写出文章要写的内容, 开头故意留下一个疑团, 吸引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来龙去脉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情节的逐步推进, 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关注事件的发展, 人物活动的进程, 直到悬念解除。文章使读者由急切知道到抓住不放最终获得答案, 从而获得兴趣上的满足。怎样设置悬念呢?设置悬念的位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 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 展开矛盾, 引出下文。另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 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1) 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 愁眉不展, 眼睛里还噙着泪水, 船一摇晃, 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 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 看不出什么样子, 尽管这样, 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 生怕被江风吹着, 被水花溅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2) 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行动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 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 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 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 也自然展开了情节, 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3) 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 下着雪, 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 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 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 又是大年夜, 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果如何?文章一开头, 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 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4) 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 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 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5) 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 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 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 引人细读。

悬念要强调的是:设置悬念不能滥用, 要力求合情合理, 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 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 以致使读者眼花缭乱, 甚至厌烦, 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

二.掀起情节的波澜

文章最忌平铺直叙。虽然平铺直叙有时也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但很难使人留下什么印象, 更难产生吸引力。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 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 似无浪平湖, 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为了达到这个效果, 通常采用先抑后扬法或先扬后抑法。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重要技法。

(1) 先抑后扬法。如课文《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 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文章往下的回忆, 则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这种误解, 推翻了听到的别人的议论。原来, 鲁迅对青年平易近人, 亲切热情, 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 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这样, 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 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 增强了表达效果。

(2) 一波三折法。如课文《促织》就是一波三折。小说通过成名一家悲惨而曲折的遭遇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成名由于质朴、善良而被“报充里正役”, 悲剧自此开始。结果是不仅“薄产累尽”, 而且屡受杖责, 被逼得“惟思自尽”。这是一波。费尽苦心捕得一头能“塞责”的促织, 又被儿子误毙, 以致儿子投井, 骨肉分离, 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这是二折。成名僵卧岁余, 魂化促织, 以命拼搏, 历经险厄, 终于拯救了全家。这是三折。情节的抑扬交错, 跌宕起伏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生动性, 扣住了读者心弦, 而且深刻的表达了故事的主旨。

三.误会和巧合

误会和巧合, 是戏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这样说, 没有误会巧合就没有戏, 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 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误会, 误会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矛盾构成了情节的波澜, 巧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从而使读者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

(1) 误会法。误会法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 来激化矛盾, 掀起波澜, 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最终释疑解扣。例如《驿路梨花》, 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来构思行文: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 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 又是误花。梨花已嫁到山那边去了。由于巧置误会, 悬念层叠, 使文章回环曲折, 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2) 巧合法。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 究竟写了多少巧合, 那是难以数清的。正是这个原因, “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没有巧合, 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 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 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 牵出林冲上街买刀欲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 林冲才出门沽酒御寒, 途中见到了山神庙;正是风大雪紧, 草厅才被摇撼压倒, 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 林冲进了山神庙, 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 从而偷听到了仇人的谈话,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于是忍无可忍, 愤而杀敌, 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 连设巧合, 环环相扣, 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 给读者带来无穷的艺术魅力。又如小说《项链》也安排了一些巧合。小说以“首饰”为结构线索, 组织了“缺项链”, “借项链”, “失项链”, “寻项链”, “赔项链”和“知项链”的故事情节。在小说的最后, 作者莫泊桑安排的“知项链”这一情节, 可以说就是一个巧合, 这个巧合的设置, 就使有强烈虚荣心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形象。

四.采取梦境荒诞

通过梦幻的方式, 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 编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 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情节梦境可以产生, 现实生活中不和逻辑的事理在梦境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常有的梦境法包含有幻想、幻觉形式, 要注意的是写梦境虽然不受时空的限制, 但情节的每一段自然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 这样写, 文章内容才有现实意义。如《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虽然是一篇游记性的散文, 但是它没有单一用作者的游踪组织文章, 而是把“游踪”与梦境融为一体, 由“入梦”到“梦境”到“出梦”, 写出了作者到青海湖, 观赏青海湖, 离开青海湖的全过程, 构思巧妙, 富有诗意。文章紧紧围绕一个“梦”字, 描绘的又是青海湖真切的图画。“梦”常常表达的是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的幻想和憧憬, 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青海湖像梦一般的美景, 像梦一般的神话传说, 无疑增添了青海湖美色的奇异、神秘色彩, 寄寓了作者深长的情思。

以上这些方法, 学生不妨在写作中运用一下, 也许会给你带来许多惊喜。总之, 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都能提高, 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综

情节彰显智慧 有效充盈课堂 篇10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现实问题比较熟悉, 容易产生共鸣, 所以创设真实情境, 有利于学生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心理感受, 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有积极的情感时能大大促进大脑的工作, 促进各种积极因素的发挥, 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利用一切条件创设真实情境, 用具体事例去诱发学生的乐学情感。

在县教研活动所听“认识百分数”一课中, 几位教者程度不同地都设计了“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说说老师收集的百分数”的过程, 使数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 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让数学生活化, 贴近生活, 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充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有的数学问题无法实物再现, 但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比较轻重”一课时, 就将课本中的动画换成小朋友们在上幼儿园时玩跷跷板的记实录像情境, 借助这样的场景,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关注课堂教学环境, 改善学习环境, 使学生乐于学习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 不仅能吸引、启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像一位司令官一样, 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听从老师的指挥, 极少有思考的自由。所以教师应当改善教学环境, 以学生为中心, 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减少课堂上静坐和听课的时间, 真正让课堂动起来,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 这样学生才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 共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多让学生自由组合, 自由讨论, 这样学生才敢于质疑, 才敢争论, 善于思辨。惟有师生平等, 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 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例如:某老师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 由例题引出百分数的定义并揭示课题后, 他走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亲切地交谈:关于百分数, 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疑问:百分数有什么作用?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者再引导自学课本、相互交流或以生活中的例子与学生平等地交流问题的答案, 而不独自定下任何结论。这样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与交流中经历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测、交流验证等思维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播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 我上课的第一工作就是使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利用学生好动及好胜的心理特点, 组织一些数学游戏、抢答、竞赛等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习竞赛可以以名次或胜负为诱因, 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最大, 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就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 后进的学生也变先进, 这样还利于防止学生的自满情绪和自卑心理。

华语情节(节选) 篇11

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

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EdwardSapir《语言论》

说得真好,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20世纪,都成了山。华语无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绵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数那么多,特别有资格接受E.Sapir给予的“庞大”、“广博”这类字眼。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世的其它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二十五史》中的全部吆喝、呻吟、密谋、死誓、乞求都用着它,借大一个版图间星星点点的茅舍棚寮里全是它,这么一座语言山,还不大么?

但是,山一大又容易让人迷失在里边。苏东坡早就写好一首哲理诗放着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终身深埋在华语圈域中的人很难辨识华语真面目,要真正看清它,须走到它的边沿,进出一下山门。

我揣想最早进出山门的比较语言学家是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听到迎面而来的驼铃,首先要做的是语言上的判断。那时唐朝强盛,华语走红,种种交往中主要是异邦人学华语。这就像两种溶液相遇,低浓度的溶液只能乖乖地接受高浓度溶液的渗透。尽管当时作为国际都市的长安城大约有百分之五的人口是各国侨民、外籍居民及其后裔,华语反而因他们的存在而显得更加骄傲。请读这一阕词:“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掉碧湾中。春酒香熟妒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蓬底睡。”

这竟然出自一个沿着“丝绸之路”而来的波斯商人后代的手笔!他叫李殉,在唐代诗歌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就从这几句便足可看出,华语,连带着它背后的整个华夏文化人格,曾经被一个异邦人收纳到何等熨帖的程度。语言优势与心理优势互为表里,使得唐代的中国人变得非常大度。潇潇洒洒地请一位波斯大酋长代表中国出使东罗马,请一位日本人担任唐朝国家图书馆馆长(秘书监),科举考试也允许外国留学生参加,考上了称作“宾贡进土”,也能在朝廷担任官职。这些外国人当然都讲华语,都在一种无形强磁波的统摄下,不必深加防范的。在这种情况下,华语对于别种语言,不太平等。

抱着极平等的心态深入往返于两种语言文化间的,或许应首推玄奘。他如此艰辛地走啊走,为的是走出实在太辽阔,也太强大的华语文化圈。但是,无论是他的出去还是回来,他对华语文化和梵文文化完全不存一丁点儿厚此薄彼的倾向,在他的脚下和笔下,两种语言文化只有互补性的发现,还不构成争胜式的对峙。于是,一些极为温煦的场景出现了:并不太信仰佛教的唐太宗愉快地召见了这位远游归来已经多年没说华语的大师,还亲赐一篇《圣教序》来装点玄奘带回来的一大堆梵文经典。这位很有文化见识的皇帝特地请人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字拼集出这篇《圣教序》,让华语文化更增添一层形式美去与域外文化联姻。从此,玄奘安静地主持弘福寺和慈恩寺译场,天天推敲着两种语言间的宗教性转换。在他身后,九州岛大地佛号声、诵经声此起彼伏,无数目不识丁的中国老太太的瘪嘴中,倾吐出一种镶嵌着不少梵文词汇的华语方式,并且代代相传,他无意中实现了对华语文化吞吐能力的一次测试和开拓。

到得明清时期,华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往就再也不会出现玄类那样的安详气韵了。不管是欧洲传教士的纷至沓来还是中国文人的厕身洋务,心情都有点怪异,敏感、窥测、自尊、叹息,拌和成一团驱之不散的烟雾,飘浮在两种语言的交接间。这全然不是个人的事,欧洲文明的崛起使曾经极为脆响的华语稍稍变得有点嗫嚅。另一种不太平等的态势出现了,而且越到近代越甚,在国内国外有些地方,华语简直有点“虎落平阳”的景况了。

一个苍老而疲惫的母亲常常更让儿女们眷恋,于是,就从华语在国际交往中逐渐不大景气的时候开始,在中国的文化漂流者心中,一种“恋母情结”产生了。当然并不能与OedinusCornplex(俄狄浦斯情结)完全等同,但那种隐潜,那种焦虑,那种捧之弃之,远之近之的矛盾心理,那种有时自惭形秽、有时又恨不得与人厮杀一场的极端性摇摆,还是颇得“情结”三昧的。

劳动价值论曲折发展浅析 篇12

17世纪, 工场手工业成为英国主要的生产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高度发达, 英国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工业国家, 这就为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此外,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为古典经济学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和阶级基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家们认为, 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由劳动创造, 这是古典经济学最伟大的发现。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前后相继的基础上, 形成了各自的劳动价值论思想。

(一) 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

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威廉·配第是第一个发现并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人, 对此, 马克思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并称其为“政治经济学之父”。但是, 如果我们对配第的劳动价值理论加以了解, 就会发现它只是简单的阐述了劳动在创造价值中发挥的作用, 并没有将其总结形成系统的体系, 所以还只是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在配第看来, 价格应该被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然价格, 一种是市场价格。因为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加入了人的劳动, 所以商品的价值需要用在生产该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这也就是配第所说的自然价格。但他并没有划分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 而且忽视了抽象劳动在创造价值时的作用。配第重要的理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更是说明他的价值论是二元的, 在到底是劳动创造价值还是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问题上摇摆不定, 在价值论问题上出现自相矛盾。

(二)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是继配第后, 在英国出现的又一位重要的古典经济学家。他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这里的使用价值和马克思谈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马克思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 而斯密的使用价值强调的是在消费和使用某种物品所带来的满足感, 交换价值则是指由于对某物的占有取得的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而且, 斯密认为,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例如, 使用价值非常大的水, 它的交换价值却很小;使用价值非常小的钻石, 交换价值却又非常大。此外, 斯密分别对价格和劳动进行了划分:价格分为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 真实价格指人们得到某种物品付出的代价, 名义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物品的真实价格;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顾名思义, 二者是根据劳动的难易程度划分的。但是, 由于斯密没有解释利润和地租的合理性, 因此他的价值论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在简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中起作用的劳动价值论;另一部分则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产生问题, 将商品的价值看作工资、利润和地租的综合体。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坚持劳动价值论, 马尔萨斯和萨伊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则继承了另一种观点。《国富论》是反映斯密经济思想的著作,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也是从斯密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

(三) 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大卫·李嘉图对斯密的经济学观点进行了扬弃, 并将劳动价值理论做了概括和总结, 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为了更好地解释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李嘉图在继承斯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划分的基础上, 对劳动做了更细致的划分。直接劳动是指工人的活劳动, 间接劳动是作用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在他看来, 商品的价值由直接劳动创造, 间接劳动只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 不发生价值的增减, 即马克思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个别劳动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商品时各自所需要付出的劳动, 必要劳动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生产某种物品必须耗费的劳动。李嘉图认为, 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而不是个别劳动。

二、庸俗经济学的价值论

18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期间,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一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 他们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鼓吹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永恒的制度, 并通过不同的经济学说掩盖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实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萨伊、马尔萨斯、约翰·穆勒, 等等。

(一) 三要素价值论。

萨伊在继承斯密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要素价值论。前面已经提到, 斯密认为劳动价值论有局限性, 只适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 劳动价值论失去了作用, 商品的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斯密的这种观点很明显的将商品中包含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与“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值混为一谈, 事实上劳动没有价值, 劳动力才有价值。萨伊就从这种错误的观点出发, 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生产商品的三要素, 它们通过生产过程, 分别创造了工资、利润和地租, 即劳动创造了价值、资本创造了利息、土地创造了地租, 这三部分作为生产费用, 决定着商品的价值。这种价值论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因此三要素价值论也是不科学的。但是, 这种三要素价值论给利润和地租这两种剩余价值形式披上了合理收入的外衣, 发挥了庸俗经济学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

(二) 效用论。

效用论也是萨伊的重要经济学观点之一, 萨伊主张, 评判一种物品有没有价值, 关键在于看它有没有用途, 也就是强调它的有用性。现在看来, 萨伊所说的效用与我们所说的使用价值其实是一回事, 效用论也就可以更通俗的理解为使用价值论。反驳这种观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首先, 按照效用论的观点,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才有价值, 但现实的客观世界情况却不这样运行, 例如:空气应该是世界上最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售卖空气的商人, 经过再加工的空气除外。其次, 按照效用论的观点,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具有价值, 因此具有价值的物品并不需要是商品, 但现在看来, 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交换, 真正具有价值的物品必须既是劳动产品, 又能用来交换, 物品要在人与人之间流通才有可能有价值。最后, 按照效用论的观点, 物品只要有用就有价值, 不需要人的劳动, 这显然也是不科学的, 就像阳光对于绿色植物而言是有用的, 但却并不具有价值。

(三) 供求论。

马尔萨斯认为, 只有在仅通过劳动就能生产商品时, 商品的价值才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 在大多数时候, 商品生产不仅仅需要消耗劳动, 还需要资本投入, 投入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 因此利润成为供给的一个条件, 也是形成价值的重要因素。在资本和劳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商品, 它的价值要通过它能购买到或支配的劳动来衡量, 而不仅仅由生产它付出的劳动来衡量, 也就是说, 商品的真正价值应该由三部分组成, 即物化劳动、活劳动和预付资本的利润。而且马尔萨斯认为, 商品的供给状况决定着商品的价值。此外, 作为庸俗经济学家, 马尔萨斯还提出了著名的人口理论。他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贫困现象和经济危机的发生都是由于人口增加。人口理论主张, 人口是按照几何基数增长, 但生活资料的增长则是按照线性基数, 因此人口增长必然会引起生产资料的不足, 导致贫困或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不合理的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做了掩盖。

三、综合价值论

约翰·穆勒的综合价值论指的是对上述三种价值论的综合。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相对的, 并不存在真正的价值实体, 把价值看作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总称。他还区分了市场价值和自然价值, 不同商品的自然价值不同, 它反映的是商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价值, 市场价值则是商品在市场上的售卖价格, 它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摘要: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之前, 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就曾对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进行过探索, 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它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探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形成前的曲折发展。

关键词:劳动,使用价值,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恩富.中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简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2]韩喜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上一篇:继电器控制系统下一篇:脉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