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024-06-09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通用8篇)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篇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毛泽东《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及 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 动;“反右倾”斗争、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 大成就。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立即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10 年的探索中,虽然屡遭挫折,但仍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主流。

2.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历 了反复的曲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教训。这 些经验和教训,对后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伟大实 践,提供了借鉴。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史实具体分析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与失误,总结 经验与教训,以提高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教学难点: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教具

1957—1966 年主要成就示意图(放大、着色)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总结学生回答情况,逐步导入新课。

指出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955 年和 1956 年,相继出现了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 私合营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的改造。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既然已经建立起来,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 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 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远比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艰难和复杂得多。革命道路不能照搬 外国,建设道路同样不能照搬外国。当时的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本章的引言。然后指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只 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56 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

讲授新课:

一、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为了开好党的“八大”,党中央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主席 从1956 年2 月开始,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有关34 个部门的汇报。汇报结束后,政治局开过几次会,总结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并以苏联的经 验和教训作为借鉴。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著名的《论 十大关系》的报告。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引这个报告中的10 个纲目。然后以前3 个目为 例,指出:根据形势和经验,今后应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 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这里涉及的实 际上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强调这篇报告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 年9 月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多 项重要决议。我们的教材突出了两项重要决策。请大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思考:这两项决策为什么是正确和最重要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指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的事物的 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 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从学过的中国近代史 知识已了解到: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代表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后来还有官僚资本主义),阻碍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人民大众和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这一矛盾也得到基本解决。在阶 级斗争还存在的情况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又是什 么呢?“八大”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提 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 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并进一步 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 奋斗的总任务。历史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八大”的另一个重要决策是:在经济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主要是总结了几年来经济建设的 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针对从1955 年冬季开始出现的冒进势头而制定的(具体 情况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一方针的制 定也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二、整风运动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发表

全党整风实际上是“八大”提出来的。1956 年11 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 会正式决定明年开展全党整风。这次整风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日渐显现 和突出。这些矛盾,通过或者联系到人民群众同他们的领导者即人民政府和 执政的共产党之间的矛盾而集中地表现出来。在此形势下,1957 年2 月,毛 泽东在有1800 多人出席的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 同的矛盾,对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 式去解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引讲话中的段落,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然 后讲解:因为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 盾,所以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 解决。

2.整风运动的开展

1957 年4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以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党整风运动从此展开。党内外的广 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 风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

3.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所产生的影响

整风运动开始后,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 制度进行了猖狂地进攻。其简要情况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有关小字。在此形 势下,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动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击右派的斗争。在生产资料私 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中国,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党的领导 的右派分子确实存在。对右派的进攻进行坚决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右派分子只是极少数。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 重的估计,对斗争的猛烈发展没有谨慎地掌握,结果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 大化了。从人数看,原来点名批判的,全国大约4000 人。到运动结束时,被 划为右派的已达55 万人。从范围看,从大城市扩展到各地县、市区、大厂矿、以至中小学。从性质看,由人民内部矛盾变为敌我矛盾。后果是不幸的。不 但给错划的同志带来了不幸,而且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损失。另一个重要 影响主要是在后来党的会议上,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实践上升为错误的理 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 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矛盾。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 思考题,启发引导回答。指出:按照这一理论的判断,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就会以阶级斗争为主,经济建设应服从于阶级斗争。这就从理论上修改了“八 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 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1958 年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它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 后状况的愿望,但为什么说它忽视了客观规律呢?在启发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指出:它改变了“八大”所提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 针,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再加上在宣传中片面强调“速度是 总路线的灵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错误口号,于是,盲目求 快,就压倒了一切,把经济建设引向歧途。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由于单纯追求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例如钢铁 产量要当年翻番,粮食产量要提高近一倍,“大跃进”运动从此开展起来。又由于主观地认为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 进生产,于是在一个多月内全国大部分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说其特点 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一平(穷富拉平)二调(无偿调用)”,有的 地方甚至打算试验两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起来。

引导学生思考本章练习题第二题:“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哪些教训?”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极其艰 巨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和干劲外,还必须时时刻 刻保持冷静的头脑,谦虚谨慎,紧密结合国情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教训,尊重科学,特别是要始终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

1.“反右倾”斗争的发动

1958 年秋冬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中的问题,并着手采取一些纠正措施。但当时是在基本肯定“大跃进” 和公社化运动的前提下而纠偏的,因而“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根本改变。1959 年在党的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提出意见的彭德怀等人 的批判,把他们定为“反党集团”,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 争,使大批干部和党员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处分。启发学生思考:这场“反右 倾”斗争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指出: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 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

2.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形成

主要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困难局面形成的原因。“反右倾”斗争的开展,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已被指出、有待纠正的错误进一步发 展起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局面继续加剧,特别是农业生产遭到极大 破坏。再加上连续的自然灾害(1959 年农田受灾面积66845 万亩,1960 年 9771O 万亩,1961 年92625 万亩),苏联政府又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 术合作协议(撕毁合同343 个;废除257 个合作项目;撤走全部专家1390 名,并带走全部设计图纸和资料)。这一切造成我国国民经济自1959 年至 1961 年的严重困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具体情况引 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表”及有关小字。五、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受到严重困难的教训,全党和中央逐步清醒过来,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1960 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就是调整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使国民 经济结构趋向合理,改革和变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整顿企业领导班子及各 项制度。目的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水平,使其稳步健康地发展。这是 在这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的一次重要转变。有名的《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科学十四条》,《文艺八条》、《高教六十条》、《中 学五十条》和《小学四十条》都是这一时期先后出台的。

2.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962 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方 面的负责干部七千余人。大会前一阶段是讨论刘少奇代表中央提出的书面报 告草稿,直接提交会议评论,以便广泛地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后形成正式文 件,因而会议开的很热烈,要求在会上讲话的人很多。会上,毛泽东等中央 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毛泽东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 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会议初步总结了几年来经济建 设的经验和教训。会议前后还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这次大会在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而团结奋斗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从1962 年起,国民经济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1962 年生产恢 复状况简表”。到1965 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调整任务胜利完成。

3.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失误、有成就,而成就是巨大的。运用 “三表”、“一图”,即教材中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农业生产增长简 况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业生产增长简况表”、“全国建设社会 主义时期重要工程和科学技术主要成就表”和“1957—1966 年主要成就示意 图”,指出六个方面的突出成就,即:基本建设投资近千亿元;工农业产值 增长近60%;除鞍钢外,新的大型钢铁基地武钢、包钢先后建成;石油实现 全部自给;农村用电量增长70 倍;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特别是涌现出以 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带头人,他们的先进事 迹和所迸发的共产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论述这十年建设成就 的时候所说的:“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 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 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 的工作主导方面。” 小结: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全 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为高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就是 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一再出现过“左”的倾向和错误,在建设事业上出现过损失和曲折,但是在另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 倾向、理论、方针、政策,也在探索、形成和发展着,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居 主流地位。例如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 针的制定和实行,七千人大会的召开等,它们有力地引导党和人民在社会主 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积累着经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作业: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哪些 正确的指导思想?

2.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篇2

广东省新兴县(以下简称“我县”) 的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特别是云浮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发展性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课题编号: YF13 - 062] 在我县全面铺开,使得课改的种子迅速发芽,大有就要开花结果的势头。

里洞镇(以下简称“我镇”)作为我县的偏远山区镇,急于在现状中找到一个教研的突破口,作为提升我镇整体教育水平的平台。于是广东省新兴县里洞镇中心小学主动承担,成为市课题的子课题单位, 积极开展“基于自主交互式小学课堂研究”的实验。

然而,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小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极大程度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理念,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弊端: ①单向的课堂。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单向地灌输,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和尊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缺损的教学。课堂交流单调, 形式封闭枯燥,师生间“一问一答”,剥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限制了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方法。③错位的角色。传统的课堂中,教师高高在上地发布指令, 搞“一言堂”,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 难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整体关怀,更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

因此,如何破除这种弊端突出的教学陈规,在小学课堂中落实有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农村教育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变革的关键应该是改革这种沿袭已久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文化,在自主学习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会学”, 在展练汇报中让学生“爱学”。

二、实验的内涵本质

(1)所谓“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是关注学生的智商方面,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

(2)所谓“交互”,是指把教育活动看作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学习和情感互动的过程,这是关注学生的情商方面,解决学生“爱学”的问题。

(3)所谓“自主交互式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基础, 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练提升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课题研究的实质:自主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质就是改变传统单向的课堂、缺损的教学和错位的角色,通过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练提升,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到落实。

三、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1. 实验的目标

(1)通过研究,引发教师对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从而更客观、理性地组织“自主交互式课堂”,最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通过研究,促进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参与课堂探索,最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3)通过研究,摸索出一个相应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

2. 实验的内容

课题以小学课堂为基地,着重实施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化:①优化目标教学,形成合适的预习情境;②优化自主学习,铺设独立探索的时机;③优化合作探究,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④优化展练提升,拓展开阔的思维空间。

四、实验的对象与方法

1. 实验对象

本实验在广东省新兴县里洞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1)班、六年级,里江小学、梧洞小学和鹅石小学的六年级共9个班级开展,镇上的其他班级为对照班。

2. 实验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论述和成果进行收集、梳理、学习与研讨。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大量教师个体的教学案例的研究、评价和剖析, 逐渐形成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年级间以及相同年级不同时间段学生在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评价教学模式的成效。

(4)问卷调查法。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得到阶段性结论,对实验进程进行随时调控。

(5)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 通过汇报课、讲座等形式,随时进行总结,从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实验的操作方略

1. 优化目标教学,创设合适的预习情境

(1)贯穿各单元或各板块的整体目标去制定学时目标。

(2)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如: 哪些知识是要当堂掌握的,哪些能力需要通过训练初步养成都必须明确。

(3)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目标。

(4)围绕目标设计预习内容。①知道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即要学习的新知识;②明白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③了解为什么这样做: 反映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方向;④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2. 优化自主学习,铺设独立探索的时机

(1)给学生“看”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2)给学生“想”的时间,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思维碰撞。

(3)给学生“说”的场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真感受。

(4)给学生“创”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优化合作探究,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

有效的交流平台是开展合作探究的前提。教师如何提供一个自由表达, 能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和合理地组织。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把相同的正方形学具摆成不同的图形,再比较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1:这个图形比这个大。(学生指认不清。教师引导:两个图形分别在你两边。)

生2:左边的图形比右边的大。(教师:怎么比较出来的?)

回答不出,另一个小组补充。

生3:拼成的长方形比正方形大。

生4:长方形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正方形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所以长方形大。(教师:其他组,说说你们是怎样比较的。)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更多地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自主交互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形成小组汇报轮流进行,每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任务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的练习与回答得到同组同学的纠正,又拓展到不同小组之间,形成竞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优化展练提升,拓展开阔的思维空间

小组合作的展练提升,要有明确的分工,每组都有组长,组员要轮流发言, 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师及时地点拨评价发言情况,更能把握学生思维的脉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通过数学在生活的呈现,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选两个比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观察,汇报展示)

小组一

学生1:地砖的面积比黑板的小;

学生2:玻璃窗的面积大,桌面的面积小;

学生3:字典的面积比课本的小; 学生4:墙壁的面积比讲台的大。

小组二

……

六、实验的成效与思考

1. 教师的改变

(1)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发生了变化,认同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观念,并经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正努力将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2)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师生、生生的关系更愉悦了。教师对待学生更多以鼓励为主,少了挖苦与当众批评;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总会有更多的学生或教师愿意帮助 ; 教师开始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思考角度,逐渐形成了蓬勃互动、和谐交往的课堂环境。

2. 学生的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讲、学生记、单一的接受式学习现象减少了,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练汇报等方式更多地在课堂中出现;课堂上有了生生间的质疑,有了师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兴趣了, 学习更有信心了,学习方法也更加科学高效了。

3. 模式的形成

在探索中成长 在实践中前进 篇3

在长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下,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也没有很高的学习品质。课堂上他们习惯于被问而不善于发问,习惯于认真地做好笔记而很少去质疑老师的结论;课下喜欢做老师讲过的题,而不善于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不会的习题就依赖老师的讲解,而不是自己主动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往往检查作业时题没做的学生最爱找的理由就是“没有讲,不会做”,而且他们还觉得这一理由很充分;考试时,只要出题的老师把平时练过的和讲过的习题稍做变化,就难住了不少学生。现在的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以现在这样的学生素质显然难以应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二、课改初探

一开始谈到课改,我的内心有些紧张,也感到无所适从,就好像一下子不会教学了。外出学习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尝试他们的教学模式,最明显的做法就是,我开始重视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想方设法督促学生落实预习。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办法自行解决问题。因为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的,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积极性和集中注意力的程度都比以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高得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乐于展示自己的学生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胆量都得到了锻炼。

可是欣喜过后,我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在班里表现为总是那几个同学比较活跃,时间长了其他的学生会觉得这个事就是那几个同学的,自己被他们保护着,讨论不讨论一个样,结果是滥竽充数。他校的教学模式确实不错,但是照搬照做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当然也有其可取之处,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课改无模式”,在一次交流汇报中,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也正是领会了这句话的要义,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思想上的禁锢,才变得豁然开朗,开始大胆地去尝试不同的教学形式。我在不停地尝试、反思、调整、总结。我想,要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放开手脚,首先我们自己得放开手脚、勇于尝试,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不能单从形式上转变,关键是我们的思想转变了吗?我们今天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我们的课堂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怎样做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呀,如果生搬硬套模式,那么模式则变成了磨具,就泯灭了教师的个性。我想,只要是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学生的,能让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的,应当都是好的。

三、自己在课改中的粗浅做法

1.在教材利用上,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材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载体而已,所以只有灵活地去运用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按照教材顺序展开教学,有时候是从某个习题切入新课的,有时候是两节课揉成一节课学习的,有时候还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打乱教材顺序教学。

2.在讲课内容上,从“面面俱到”到“有所讲有所不讲”。课堂上讲还是要讲的,可是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以前,我认为我要讲的内容学生们都不会,总是追求面面俱到,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而现在我在备课当中会把本节课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判断合理分类,找出哪些是学生自已课下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课堂上通过讨论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那些容易出错的问题、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以及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有试卷和作业中暴露出来的较为集中的问题,还要重点讲,且讲到位。

3.在课堂活动上,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提问上,为了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那些从不自觉发言的学生,我总是留意观察他们,找到他们身上的亮点,借此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信。

4.在课后练习上,依然是强调落实,不容懈怠。仅有课堂上的改革是不够的,课下学生的练习依然很关键。练习是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能检验学生听课的效果。要想让学生练出效果,一是要把好练习的质量关,那么筛选练习就应当是我们在小组教研时一项重要的内容;二是得有练习的时间保障,平常在布置作业时我总要看看当天学生的课程表,看看学生有没有做练习的时间,如果当天的自习课比较少,那我就把做练习的时间安排在课堂上或辅导课上。

另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学生交流情感以及及时地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现在物质上比较富裕,学生们对感情的需求要远远超出物质,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关爱与鼓励。

总之,我认为,只要我们的做法能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能让学生变成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能利于最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主动探究未知的胆识,我们的艰辛与付出便是有意义的。课改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课改的脚步从未停滞过,也不能停滞。我们期待培养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期待着他们个个“阳光明媚,花开叶舒”!

识字教学,我在探索中前进! 篇4

南宁市友爱小学

庞彩霞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儿童在0至8岁期间,对于各种能力的知识信息获得是一生中最敏感的时期,如何利用好这一时期来服务于识字教学,我在努力地摸索着。

有的才能放矢,所以我觉得要想很好地进行识字教学,明确低年级阶段的识字目标是非常关键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那么老师的识字教学就变得轻松了。

如何有效利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板块来服务我的识字教学一直都是我在摸索和探究的,以下将我觉得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课前,为识字教学打基础 1.教师备课——很关键;

要谈识字教学,首先要谈我的备课,我不会只重备课文的理解、分析,还会备课后要求认识的每一个字,并且备细,像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是什么字形结构、偏旁部首是什么,要记忆它,可以用到哪些识字方法,学生容易把它和哪个字混淆,怎么指导学生进行区分等等,还有这一课的这些字中,哪几个字的字形复杂,学生不好记忆,哪个字学生不常见,怎么帮助学生记住它等等这些都会备到,只有备得细致了,在教学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指导到位!

2.课前收集资料——很有效;

在上课前,我会相应让学生收集和本课相对应的资料,比如,在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我为了让孩子们对雷锋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也是为了让学生增加识字量,我会让学生收集有关雷锋的小故事,在收集的过程,孩子更了解谁是雷锋?为什么我们要找寻雷锋?雷锋精神是什么?为上课打好基础,而在孩子们抄写资料、朗诵资料的过程也是一种识字的过程。除此之外,学生的收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在提高。

3.预习三大要求:读、写、画——帮大忙;

针对每一篇新的课文,我都会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那就是读:读熟课文和生字;写:给一类字组词,给二类字标拼音;画: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对新课的生字和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堂上他们就成了识字的主角,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而且课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师”,他们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掌握稍微慢的学生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在这里,每一项预习的要求我也都要求家长的参与,也可以通过此方式,加大家校之间的教育合力,为识字教学加把劲!

(二)课中,让识字教学显实效 1.记字十大法——见效大。

只要我一提到记字十大法,我们班的孩子肯定能了然于心:熟字加偏旁、找兄弟姐妹、一加

一、猜谜语、编儿歌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用的一些方法。每一次我都会让学生自由运用这“十大法”来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一个字,全班分享后为了扩大影响力我还会让学生和同桌或者好朋友间分享自己记住的生字。这样,孩子们能记住的字就很多了,但是比较局限的是,孩子们惯用的都是那些简单、不太用开脑筋的方法,比如一加一,因此有时我也会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有一次,我就专门拿了一篇课文的生字进行“猜谜语”记字法的比赛,让我震惊的是,同学们编出来的谜语让我这个老师还自叹不如。比如:鸣叫的鸣字,学生就编出了“小鸟在树上用嘴巴唱歌”。通过这样多形式的巩固,学生在运用这些记字方法上越来越熟练了。这对于要掌握成千上万个汉字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课件坚持使用——受欢迎;

每次开学前我的必做动作就是收集和整理本学期所有课文的课件,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它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呢,因为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很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要想法设法去引导学生更关注课堂、喜欢课堂,而课件的出示也总能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效果,动漫制作、PPT制作的课件,生动、直观、有趣的将生字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时我设立的和电脑比赛写字这个环节孩子们还会因为获胜而兴奋不已。这样识字就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了。

3.追求学生的发展——靠想象;

我从不会为了赶课,扼杀学生的想象、创作。想象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在学习生字中运用想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我国的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读字辨形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区别鸟和乌字,我就在班上集思广益,学生就想出了: “鸟”字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乌”黑一片,这样学生从来不会把“鸟” 和“乌”混乱。于是,每个汉字的学习,我们都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个字呢看出了什么特点,怎样去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游戏识字——乐趣多;

①日常的全班开火车、同桌开火车等方式。

②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人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③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合作中识字——互助好;

我让每一个孩子做到互助互学,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新课程更是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学生中成立互助学习组,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在识字时他们就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互相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帮助程度比较差的同学。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快乐,记得轻松,又让学生体验到与同学合作的乐趣。

6.字理教学——掌握牢;因为深受黄亢美老师的影响,我知道了在汉字教学时分析字理也是很重要的,学生不用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汉字构造的原理来理解它,认识它,并牢固的记住它,比如刚刚我才上完的《最大的“书”》,里边就有一个字很适合采取字理教学的方法,那就是“册”字,我首先在黑板上将竹简画出来,用线串联在一起,然后演变成“册”字,学生们通过这个直观的方式了解到了册字的构造,对此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课后,巩固识字教学显神功 1.在生活中识字——天天见;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就是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的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教学中我都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做识字的有心人,不断积累收集,并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会读的字时要通过多问、多查字典等多种渠道来不断提高识字水平,我还提醒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或去游玩的途中多开口问问家长。断增加了自己的识字量,并使自己的自主识字能力得到提高。

2.课后巩固:听写、作业批改——不能丢;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听写和作业的批改也是识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通过纠错、书写等方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汉字的认识。真实的真字,孩子们一开始接触时会有把三横写成两横的情况,通过不断提醒和订正,还有孩子的想法设法,基本上都没有人会出现错误了。

三、思考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能力,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本学习能力。如何才能寻找出更高效、模式化的识字教学方式是我一直都在探索的,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能向更多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到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

参评内容类别:语文教学类论文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探索曲折发展

一.良好的开局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相对而言新生的事物,没有前路可遵循,没有历史可借鉴,因此,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能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经过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我国初步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因此,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2.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要有自己的创造”的共识。从1956年起,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举行,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这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所有这些,都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它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鲜内容。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前期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的同时也潜伏着许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来的进一步建设发展中起到阻碍作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地宜传“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盲目求快,压倒了一切,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刺激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在胜利面前不少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偏离了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正确轨道,“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些错误的东西,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这种正确与错误交织并存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于毛泽东本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比较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有所积累,但是,由于它本身还不很成熟、还不很完善,正确的发展趋向终于没有能够阻挡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左”的错误发展趋向终于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了1966年开始的为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开始。虽然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他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认识不足,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没有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性质,只是一场破坏社会主义发展的内乱。

三.深刻的教训

1.错误的性质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事业。由于中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所以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不经历一个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过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探索过

程。1957年以来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错误,是中国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发生的严重错误。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并不是由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且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完全可以纠正这些错误。

2.犯错误的原因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刚刚处于起始阶段。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习惯于以旧思维来应对新问题,进行大规模的风暴雨似的群众性斗争,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3.经验教训

正是因为有过这些问题与错误,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成熟,使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更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杜绝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膨胀。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优良的民主传统。

四,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

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五,启示:重视历史,美化未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路线曲折现象的发生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又有社会原因。缺乏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生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观原因。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健全,国家法制建设滞后等,是导致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客观原因。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贯彻实事求是的主客观环境。为此,一要加强教育,切实提高主体素质。要广泛深入地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教育,真正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从而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反对和抵制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加强科学知识教育,在全社会兴起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迷信的社会氛围,努力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并运用客观规律来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减少和避免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瞎指挥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坚持实事求是的社会机制。人的行为不仅受着自身素质的影响的制约,而且还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现存制度的严格约束。为了切实有效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度,切实有效地防止个人专断发生。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制度,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的决策原则,防止决策简单化或重大问题决策暗箱操作。三要加快我国信息网络化建设,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即对信息的及时准确把握以保证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彭明,《中国近代史纲要》,华文出版社,2004年6月版

《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篇6

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中国人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从只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价值观裂变、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治变革、社会全面革新、制度层次近代化、“人”的近代化等阶段。整个过程曲曲弯弯、峰回路转,迅速快捷但又浮皮潦草。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作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要找出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就必须先明确现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

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阶段

(一)起步阶段(1840-189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学习以科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这一阶段近代化还停留在经济领域,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工业到民用工业、由国营工业到民营工业的历程,并逐渐向教育领域国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从甲午战争到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工业化迈出一大步,政治民主化开始并有突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从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主要是近代化的艰难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缓慢发展。

1、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下,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但发展缓慢;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后,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侵略和有识之士大力创办实业,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一个高潮,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1927—1937年,由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经济有所发展;1937-1945年,国民政府借口抗战大力加强经济垄断,使发展中断;1945-1949年,美蒋勾结使近代化陷入困境。

2、政治的近代化: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兴民权,在变法时期对旧的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革,可以说是政治民主化的开端;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但很不彻底;1922年中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政治民主化又迈进了一大步;曲折前进阶段,由于国民党实行***,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政治非常黑暗。

3、思想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和礼教。

中国共产党人则以俄为师,大力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找到—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政治障碍重重:中国近代化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封建地主阶级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官僚资本主义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缺乏准备、发展畸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是来自外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③缺乏正确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是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然后农业近代化紧随其后,为工业近代化奠定物质基础。西方资产阶级先通过革命掌握政权,为工业化提供政治保障,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来为近代化作充分准备。而中国是先发展重工业后发展轻工业,并且农业始终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近代化缺乏必要的前提过程。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历届中国政府没有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使近代化缺乏科技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④缺乏安定环境:自从鸦片战争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纷纷发动侵略战争,国内反动统治者经常镇压人民反抗,战争、革命不断,难有安定环境,发展非常缓慢。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篇7

中国股市回望

中国股市, 是从1989年始作为试点, 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1990年12月, 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推动下, 我国建立了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 开创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资本市场的先河。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 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 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 股市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 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 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 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 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 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 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 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后, 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 要盘活国有资产, 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 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 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 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 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 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 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 不同的是, 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 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 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2006年, “十一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 被认为是“资本市场划时代创举”的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实施, “同股不同权”这一长期桎梏中国股市的重大制度性障碍得以根除。兴奋的中国股市以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予以回应, 创出了6124点的历史性高位。2008年, 中国股市的全流通元年。这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构筑了1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风险防控体系作用显现, 除了股指震荡外, 基础制度建设并未遭到动摇, 与国际股市形成鲜明的对比。2009年, 中国的“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正式开启, 多股齐上, 厚积薄发, 一个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相结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开始形成。

而在2011年, 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 可以列冠为全球最熊, 一路的下跌, 跌到十年前的原点2228点。

中国股市的两面性

20多年来, 我国资本市场在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市场风险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支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 回首20多年中国证券市场的艰难历程, “股灾”与“救市”这两个词时常浮现, 相生相克、形影不离。在大悲中透着大喜, 在大喜中蕴含着股民心酸的眼泪。股灾与救市贯穿了中国股市20多年的发展史, 成为新兴加转轨市场的最好注解, 亦成为市场从草莽走向成熟的见证。

股市对经济建设功不可没

目前, A股市场已有2535家上市公司, 股票总市值位居全球前3位。国有控股或参股的重要骨干企业基本都已成为上市公司, 国有资产增值效应明显, 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中, 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有力推动民营企业按公众公司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 大量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 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

同时, 资本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代金融体系, 提升了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推动了我国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体系的转变。资本市场集聚社会资金, 充实企业资本, 为国家经济发展筹集了数万亿元的长期资金, 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外, 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风险补偿、资本增值和退出机制,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 加速了各类创业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有机融合。

挥之不去的“政策市”标签

在巅峰与谷底之间穿梭, 牛熊转换, 让投资者刻骨铭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股市的涨涨跌跌中, 几乎每一次下跌和暴涨的背后都有政策的影子存在。调控次数之多, 正反调控反差之大, 都是前所未有的。有形之手频频出击, 充当着股市调节者的角色。然而,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股灾常由政策引爆, 招致股民痛骂。底部也总是政策托起, 寄托着老百姓无限的期待。

对证券交易实施限价政策是市场早期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如1990年深圳股市快速升温时, 深交所将涨停板限制从10%一路下降至0.5%。1992年5月21日, 上交所放开了证券交易价格限制, 当日指数暴涨105%。直到1996年12月1日, 为了打击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又重新实行涨跌幅10%的规定。证券交易限价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抑制股市过热或活跃低迷股市。

由于当时股票发行实行额度制, 所以额度增减成了调控股市的另一重要手段。当股市低迷不振时, 管理层会通过停发新股、把年度新股发行额度后移等措施来限制股票供应。但当要遏制股市过热时, 管理层会通过增加年度股票发行额度等措施来增加股票供应。当1997年上半年股市持续暴涨时, 管理层迅即宣布当年发行额度调整为300亿元。

对入市资金的调控也立竿见影, 因为当时股市就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1997年, 禁止银行和国有企业资金违规入市彻底打垮了市场游资。此外, 在面临股灾时, 组织机构入市托盘也是惯例。自1998年以来, 公募基金的发行时机及发行规模也是股市调控的重要砝码。

对证券印花税税率的调整, 也成为国家调控股市冷暖的重要指标之一。印花税税率上上下下调整之多成为“政策市”的一个符号。

救市是政府无奈的选择

1907年10月, 当时的美国首富约翰·D·洛克菲勒, 在纽约时报刊登声明称:“我个人对股票的未来价值信心十足。”其后, 他与大银行家J·P·摩根一同组建银行家基金为其他银行提供资金融通, 一举挽救了当时已陷入危机边缘的美国金融体系和股市, 这成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成功救市。

整整85年后, 股灾——救市这一对矛盾, 在初生的中国股市里时隐时现, 带着中国特有的“政策市”烙印, 但令人惊奇的是, 在间隔近百年的不同市场间, 救市的形式和内容仍然如此雷同。还有, 主政者仍面临当年老洛克菲勒和老摩根同样的拷问——这次该不该救?这次的救市会成功还是失败?

在研究股灾和救市的历史轨迹后, 对比国外成熟市场, 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股灾通常是经济危机的产物, 或者是泡沫自然破灭的结果, 很少有希望通过主动捅破泡沫来消除股灾的。政府所做的更多的是救市。因为股市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信心市场, 国家信用通常是快速恢复信心的最好保证。

我们总是习惯把华尔街作为成熟市场的代表。其实从每次华尔街的股灾来看, 政府并非没有作为。只不过, 其所作所为并不是针对股市本身, 而是针对更为宏观的经济问题。比如1929年大萧条之后推出的罗斯福新政, 1973年石油危机出现后美国政府调整了中东地区的政治策略, 这些政策解决了当时影响股市信心的最根本的因素, 从而达到了救市的目的。

股市改革任重而道远

我国金融业的问题, 不仅仅是在银行, 在股市中同样也存在。

经过股票市场20多年的发展, 截至目前, 沪深股市已上市的股票有2535家, 股市市值已跃居世界前三, 股票市场作为现代金融核心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然而, 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却与其数量上的蓬勃发展背道而驰。我国近十年G D P增长两倍多, 而把现在的股指与10年前相比基本持平, 许多投资者在这十年里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股市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篇8

1.明确发展的实质及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2.弄清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含义及原因。

(1)事物发展前进性,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里应该注意:第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正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显示其生命力和优越性,在社会领域里才会最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二个原因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吸取”、“发扬”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抛弃”、“增添”反映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表明了事物的发展。第三个原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事物发展曲折性,即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这里应该注意:第一,在新旧事物的斗争中,新事物不一定占优势。因为新事物刚出现时力量比较弱小,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第二,新旧事物的斗争往往比较残酷,尤其在社会历史领域。因为旧事物为了维护其自身地位,总是要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这里应该注意: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而不是指每一个具体阶段或每一步的方向。正因为事物在某些具体阶段或某一步上不一定是前进的,所以事物的发展道路才表现出曲折来。

3.把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前进性)和“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曲折性)。该原理的具体内容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上一篇:高中生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演讲稿900字下一篇:湖羊、小尾寒羊与肉用杜泊羊杂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