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进

2024-07-14

探索前进(共9篇)

探索前进 篇1

一、实验的背景

广东省新兴县(以下简称“我县”) 的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特别是云浮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发展性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课题编号: YF13 - 062] 在我县全面铺开,使得课改的种子迅速发芽,大有就要开花结果的势头。

里洞镇(以下简称“我镇”)作为我县的偏远山区镇,急于在现状中找到一个教研的突破口,作为提升我镇整体教育水平的平台。于是广东省新兴县里洞镇中心小学主动承担,成为市课题的子课题单位, 积极开展“基于自主交互式小学课堂研究”的实验。

然而,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小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极大程度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理念,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弊端: ①单向的课堂。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单向地灌输,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和尊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缺损的教学。课堂交流单调, 形式封闭枯燥,师生间“一问一答”,剥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限制了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方法。③错位的角色。传统的课堂中,教师高高在上地发布指令, 搞“一言堂”,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 难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整体关怀,更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

因此,如何破除这种弊端突出的教学陈规,在小学课堂中落实有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农村教育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变革的关键应该是改革这种沿袭已久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文化,在自主学习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会学”, 在展练汇报中让学生“爱学”。

二、实验的内涵本质

(1)所谓“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是关注学生的智商方面,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

(2)所谓“交互”,是指把教育活动看作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学习和情感互动的过程,这是关注学生的情商方面,解决学生“爱学”的问题。

(3)所谓“自主交互式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基础, 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练提升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课题研究的实质:自主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质就是改变传统单向的课堂、缺损的教学和错位的角色,通过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练提升,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到落实。

三、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1. 实验的目标

(1)通过研究,引发教师对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从而更客观、理性地组织“自主交互式课堂”,最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通过研究,促进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参与课堂探索,最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3)通过研究,摸索出一个相应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

2. 实验的内容

课题以小学课堂为基地,着重实施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化:①优化目标教学,形成合适的预习情境;②优化自主学习,铺设独立探索的时机;③优化合作探究,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④优化展练提升,拓展开阔的思维空间。

四、实验的对象与方法

1. 实验对象

本实验在广东省新兴县里洞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1)班、六年级,里江小学、梧洞小学和鹅石小学的六年级共9个班级开展,镇上的其他班级为对照班。

2. 实验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论述和成果进行收集、梳理、学习与研讨。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大量教师个体的教学案例的研究、评价和剖析, 逐渐形成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年级间以及相同年级不同时间段学生在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评价教学模式的成效。

(4)问卷调查法。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得到阶段性结论,对实验进程进行随时调控。

(5)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 通过汇报课、讲座等形式,随时进行总结,从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实验的操作方略

1. 优化目标教学,创设合适的预习情境

(1)贯穿各单元或各板块的整体目标去制定学时目标。

(2)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如: 哪些知识是要当堂掌握的,哪些能力需要通过训练初步养成都必须明确。

(3)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目标。

(4)围绕目标设计预习内容。①知道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即要学习的新知识;②明白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③了解为什么这样做: 反映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方向;④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2. 优化自主学习,铺设独立探索的时机

(1)给学生“看”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2)给学生“想”的时间,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思维碰撞。

(3)给学生“说”的场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真感受。

(4)给学生“创”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优化合作探究,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

有效的交流平台是开展合作探究的前提。教师如何提供一个自由表达, 能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和合理地组织。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把相同的正方形学具摆成不同的图形,再比较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1:这个图形比这个大。(学生指认不清。教师引导:两个图形分别在你两边。)

生2:左边的图形比右边的大。(教师:怎么比较出来的?)

回答不出,另一个小组补充。

生3:拼成的长方形比正方形大。

生4:长方形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正方形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所以长方形大。(教师:其他组,说说你们是怎样比较的。)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更多地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自主交互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形成小组汇报轮流进行,每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任务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的练习与回答得到同组同学的纠正,又拓展到不同小组之间,形成竞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优化展练提升,拓展开阔的思维空间

小组合作的展练提升,要有明确的分工,每组都有组长,组员要轮流发言, 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师及时地点拨评价发言情况,更能把握学生思维的脉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通过数学在生活的呈现,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选两个比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观察,汇报展示)

小组一

学生1:地砖的面积比黑板的小;

学生2:玻璃窗的面积大,桌面的面积小;

学生3:字典的面积比课本的小; 学生4:墙壁的面积比讲台的大。

小组二

……

六、实验的成效与思考

1. 教师的改变

(1)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发生了变化,认同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观念,并经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正努力将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2)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师生、生生的关系更愉悦了。教师对待学生更多以鼓励为主,少了挖苦与当众批评;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总会有更多的学生或教师愿意帮助 ; 教师开始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思考角度,逐渐形成了蓬勃互动、和谐交往的课堂环境。

2. 学生的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讲、学生记、单一的接受式学习现象减少了,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练汇报等方式更多地在课堂中出现;课堂上有了生生间的质疑,有了师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兴趣了, 学习更有信心了,学习方法也更加科学高效了。

3. 模式的形成

通过实验摸索,基本形成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前进 篇2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 ,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 、纪律教育 、法制教育。”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品教师,如何探讨和研究思品的效果,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思品教学的作用,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造就完美的自身形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明确思品课的教学目的。

在走进课堂面对着几十个天真幼稚的小脸,真是纯洁无暇亲切可爱,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个个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家长把他们送到学校一方面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让他们受到道德品的培养,所以思品课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思品课教师首先要学习《小学德育纲要》,研究小学杂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与思品课的关系,要做到“三知道”:一是知道培养小学生初布具有“五爱”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二是知道德育工作的实践是系统的,思品课是“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之一。三是知道德育工作的原则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是基本一致。作为思品课教师要心中有数,思想明确,这是搞好思品教学的前提。

二、注重思品课的效果:

思品课教学与语文课教学有相似之处,但绝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在教学要求和方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对此,必须突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寻找教材和学生实际之间的结合点,创造条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防止成人化”“避免一般化”这也是思品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例如:在上《勤劳节俭》这一课时,我首先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设计好教学方案,基本程序是:“学故事,议道理,联实际”。在没学习新课之前,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是说过去有个人,不注意勤劳节俭,好逸恶劳、坐吃山空,最后沦落为一个要饭化子而死去。通过小故事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课文,议道理,明是非。让同学们自己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勤俭节约的,同学们发言踊跃。有的同学说自己过生日时,请要好的同学大吃大喝,不注意节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同学平时大手大脚,不爱护学习物品,把没用完的本子、橡皮、铅笔都甩掉了。他认为来得容易,不值什么钱,丢掉也没什么可惜的。同学们在课堂上表演了小品:一个学生把白馒头丢在上学的路上。他认为馒头没有包子好吃,而另一个同路的学生把白馒头捡了起来,装在自己的口袋里。针对这两个人的行为,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明白了道理:“成由勤俭败由奢”。我让同学们联系实际,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勤劳节约的,体会和感受那些做的不足之处,今后如何纠正。这对他们人生道路的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思品课的教学时间少,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点,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实践感受的时间短,一些正确道德观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课后深化巩固,督促养成。所以应该重视课后的延伸教育,实践活动,扩展思品课的教育空间,为学生提供实践认识、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思品课教必须强调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巩固思品课的实效。

三、大胆创新,积极探讨思品课的教学方法。

创新和探讨思品课教学法,既联系实际,又提高实效;既生动活泼,又不拘于形式,这是思品课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谈话讲授法,这是思品课中经常使用的,但要注意讲授时机的把握,同时要注意讲的逻辑性、艺术性和启迪、鼓动性。在此基础上作局部变化,发展成为故事讲述,师生讨论等不同方法。 例如:《在积极锻炼身体》一课文,我首先讲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这一道理,让同学们理解;生命在于运动和健康的身体是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大家一起讨论自己是怎样锻炼身体的。

在变与不变中 我们探索前进 篇3

深圳地铁开通,不仅仅是把路面的“拥堵”变“通途”,更是城市格局、新商业、产业圈的重新大洗牌,其意义深远不在话下,而具体到罗宝线的开通,则意味着我的出行多了一种选择,所以格外兴奋。但乘坐几条线路后才发觉,快捷,是从地铁站入口到地铁站出口的感觉,而与四通八达的公交车相比,地铁各个线路的接驳和出入口的选址也有不得不说的短板。

地铁换乘,有便利也有不便利的线路,便利的出了地铁,对面便可等候换乘,不便利的线路,则需要先坐公交,然后换地铁,再在地铁站内转乘另一地铁线路,终于出了地铁站,再走上1~20分钟,才到公司大厦的乘客比比皆是。

地铁出入口的地址选择,追求路面景观和兼顾主干道的铺设,这当然并无不妥,但对于远离了人流密集的居住区的居民来说,却是个遗憾。如位于罗湖区的松泉山庄与松泉公寓都是20年房龄的大型住宅区,附近碧岭华庭的房龄也有10年之久,然而3个大型住宅区却距离龙岗线的布心站分别有15、20分钟的步行距离。

说到底,地铁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而人人都想让地铁开到自家门口,来去直达,也是不现实的,但不断开通和在建的深圳地铁线路,让这座城市特区内外的距离瞬间通达却是现实的。这一期的本刊策划:《深圳全地铁时代呼啸而来》,我们更关注的是与地铁同步发展的城市机遇与商圈,以及随着地铁的不断延伸,带给我们独特的地铁文化盛宴。

除了关注深圳地铁外,本期我们走入香港社区,专访来自社区、服务社区、为社区街坊谋福祉的区议员。《封面故事》中的杨子熙,就是这样一位敬业、且热心街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香港区议员,以民生小事为大,以为街坊“发声”而充满成就感,这样的区议员也有着香港的特色与魅力。

本期我们还关注反腐败与房地产价格问题,机动车为110急救车让出生命通道的问题,以及深圳二手房交易和汽车售后服务的猫腻等等。

前进与探索的脚步 篇4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下半月刊致力于交流、推广工业和信息化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 分享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实践和创新成果;关注学术前沿、注重学术创新, 倡导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 以引导性、前瞻性、学术性、实践性为新理念、新模式、新学说铺路架桥。希望能为您的企业、为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尽绵薄之力。只要您致力于参与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事业的发展进程, 这里就是您的舞台。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 除了前进与探索的脚步。我们感动于一毫一厘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事业的创新与进步, 因为我们深知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绝无近路可寻;我们能感知工业经济在探索与创新中每一步前进的喜悦, 因为每一点创新与发展都将给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事业的未来以最新的期许。

新一期杂志的编辑、排版、校对和出刊正值仲夏, 每每往返于杂志筹备途中, 路边的植物总有新绿诞生, 在忙碌中我们能感到杂志在我们的掌中渐渐成形, 这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新生的《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下半月刊如一抹新绿, 虽娇嫩却蕴含勃勃的生机;亦如一枚青果, 虽青涩却饱含无限的希望。她承载着工信领域广大工作者的美好理想与愿望, 承载着中国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理念和需求, 她将是一个阵地, 一个窗口……

探索前进 篇5

——2017年4月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总结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教研室的全体成员、参赛选手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周的激烈角逐,我校第八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引领,提升课堂质量”教学展示与探讨活动圆满落幕。26名选手经过精心备课和充满灵动的课堂,为全校师生奉献了一场精神层面上的饕餮盛宴。

历时11天 的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有序地完成了。此次大赛的成功,一是取决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二是取决于教师的积极准备与热情参与。活动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也帮助教师们消除了许多困惑,对新课标的理解,又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可喜地发现新的教学理念也已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的变化。课堂呈现的是真实、自然的状态。更让我感动的是每位教师在课后主动找我们交流,虚心听取意见,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不完美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我们也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以此来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听课中我们也看到学生素质在稳步提高,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师生双方都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这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如此良性循环不愁我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教师们无论年龄大小,无论何时何地,自发自觉的教研已蔚然成风。

本次活动共有26位教师参加做课,这次参赛的语文学科11节,数学学科6节,英语学科2节,综合学科共7节,其中体育4节,音乐、信息技术、美术各1节。26节课中,有值得推广圈点之处,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改进。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通过公开课我们提炼到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关键。我们也要对课堂教学当中出现的亮点和暴露的问题认真总结归纳和提炼,然后形成一个公开课教学的相关文字资料。为下一步开展更高要求的课堂教学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为了将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及深度点评传达给每一位老师,在此,对本次公开课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弘扬敬业,激发干劲

通过本期的公开课,我们可以看到本组教师整体水平在提高。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先进,以人为本,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亲切地渗透人文教学,并且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感,生活化;教学设计优化,如导入部分巧妙,游戏活动紧扣教学内容,有序而有效;学科特点尤为明显,具体体现在:语文课展现了学科的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实践性、积累性、表现性的统一;数学课展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活动贯穿始终”的高效课堂;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始终,遵循小学英语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为遵旨;美术课以活动为主线,教法多样,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启发式学习等;综合课教学手段新颖,课件制作精美实用;音乐课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体育课课程多样,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这些优质课堂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做课的26位教师,除了忙于常规教学工作以外,在本次公开课的展示和准备过程中,大家都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从查找资料、备课到反复修改、制作课件,忙得不亦乐乎,可以看出每位教师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

2、目标明确,达成度高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我们的课堂不是教师展示的自我的舞台,而应是学生求知的乐园。摆正位置,恰当评价,让学生愉快地、身心放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成功的标尺。老师们依据新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材的特点,制定出全面、具体、适宜的教学目标。

尤其是6堂数学课堂,6位参赛教师都能依据课标、教材、学情、自身的素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且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设计学习目标。其中任娇娇、张转花、史丽这三位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比较先进,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还是真实课堂实践,我们都感觉到执教者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甄别后,才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正因为学习目标明确具体,所以才凸显出明显教学效果。

3、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法”,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量体裁衣,优选活用适用学生、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韩亚颖老师在讲授公开课《咕咚》时,自制的课件,自编动作,自编课本剧,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兴趣突增,参与积极性高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受益面大,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达成度高。高晋英老师的《走进春天》把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为突破教学瓶颈,可谓匠心独具。针对学生创设情景,开展目标训练,让学生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顽强。刘瑞瑞老师的《生命、生命》课堂图文结合,课堂层层深入,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加强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韩超、郭建丽老师通过师生训练、生生训练、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体育技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堂无穷的魅力。

4、扎实基本,提升素质

本次参赛的教师,都具备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他们语言清晰,普通话好,更为可喜的是有的课堂语言非常精准。绝大部分教师课堂上沉着自然、运用自如,在学生中有非常强的亲和力。教师用学生喜欢语言,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评价,凸显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其中何变花老师的《武松打虎》课堂对课文朗读做重点训练,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阅读的体会和感悟能力。何老师亲和力强,能真正做到融入学生,走进学生。高雪梅老师在《纸的立体设计》一课中,当堂自制美丽的绣球,并且指导学生制作,评价中肯,体现出美术老师的独特魅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板书:有的教师的粉笔字还需要加强练习,写出的字大小不一,感觉非常的凌乱。板书缺乏创意,形式单一。

2、评价语言:赛课过程中,老师们在课堂上对学生都有评价的意识,但有很多评价语言针对性不强,没有真正起到激励,表扬的作用。

3、课件制作:课件缺乏新意,出现了字飘满屏,文字不清楚的现象。课件页面的配色方案不合理,视觉效果和表现效果都不理想。课件缺少多种技术表现形式,只是单一的画面呈现。对音频、视频的插入或链接图片的剪切还有些生疏。因为新的多媒体设备,很多老师都不能提前准备,对多媒体使用不熟练。

4、时间把握:个别老师授课时间把握不到位,有的前松后紧,讲不完;有的前紧后松,表现出对课堂剩余时间的把握不够合理,最后环节变成了拖延时间的教师独白。

5、小组合作:合作有点少,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6、语文课堂缺少学生动笔能力的培养。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熟悉课件制作,真正做到辅助教学

希望今后教师都能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教学意图设计制作好自己的课件。在课件制作中能灵活运用自定义动画、超级链接、插入音视频、触发器、幻灯片切换等多种技术手段优化课件的表现形式。能灵活设计课件导航,提高课件的实用性。我们也将今后在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三个精心”

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堂好课,取决于课堂上学生精彩的生成。而生成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全面严密的预设。一节课,怎样导入、怎样过渡、怎样总结;安排哪些环节、哪个环节在先、哪个环节在后、哪个环节主、哪个环节次;这些环节分别指向什么目标、之间存在什么联系等等,教师都得认真思考、精心设计,以学生的需要来改造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精心设计教学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成为沉重的负担。”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营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有资源意识等,得靠教师、学生、文本对话。单靠我讲你听,我写你看,我问你答的单一的简单的教学形式显然达不到效果。因此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巧妙导入,吸引心、眼;巧用媒体,生动形象;妙用漫画,寓教于乐;模拟表演,身临其境;歌声嘹亮,升华主题;别出心裁,巧妙结题„„

③、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课堂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高超的语言大师和出色的演员,具备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和亲和力。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平常我们说,教师应该是性情中人,应该尽其所能,让学生觉得自己极富“激情”,以此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运用声情并茂、清晰明快、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加上种种得体的手势、自然优美的教态以及和蔼可亲的态度,导演出一曲曲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好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优化教学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要珍惜课堂每一分钟,善于把握最佳时间。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通常在上课前要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最后还规定自己每节课必须至少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

4、保持良好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课改的深入,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堂的机动性极大,一节课学生收获的多少,恰恰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思、议、写)的综合考评。学生或只听不思、或只想不议、或心不在焉、主动参与问题的探讨积极性不高,最后导致学无所获。课堂学习的亮点,只是学生习惯良好的学生不断展示自己的标志。因此,学生学习习惯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蕴含着教育的成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过程,只是“一张皮”,多维教育目标的完成,就是一句空话,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角色转变是相匹配的,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已是课程改革的保证,更是教书就是为了不教的归宿。

五、教师要认真备课,备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教学的过程应组织得严密、紧凑,在知识学习上要满足学生的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下。反之,一堂准备不充分,教学环节不清楚,松弛零乱的课堂教学,常使学生课堂上无所适从或是无所事事,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提问时要留意全体同学的反映,及时调整问题设计和让学生回答的方式。教会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5、少讲多练,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分段教学。在教学中也可采取分段授课,分段练习的方法,教师先讲授一段知识,然后让学习练习,完成后再讲授下一段知识,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及时吸收教学内容,及时消化。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

6、组织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

课堂组织教学是一种艺术,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喜悦的心境中全心身地投入学习。

(1)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在课堂上不仅要注意树立身边的榜样,而且还要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一出现,学生立即知道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教师眼神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一言一行,时间长了,学生一看到你的眼神就知道应该怎么做,特别是纪律较差的学生更要时时注意,时时提醒。

(2)让学生分享老师对纪律管理的情感。在新课程课堂上,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要非常注意让学生分享老师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某某某同学刚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很不满意。”“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课堂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情感,尊重别人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

一般来说,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老师想把小红花奖励给你,可是小红花不愿意,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孩子。”“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四、今后建议

1、狠钻教材,备课充分。

2、狠钻业务,加强内功。

3、学习课件制作,多上多媒体课。

4、建议复习课多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习题的呈现,容量大,方便于教学。

5、还课堂于学生。

6、做一个会表扬学生、会倾听学生心声的老师。

7、努力提高表达能力,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老师们,赛讲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没有停止。一个优秀的教师,必是一个“会思想”的教师。所以,我们的反思没有停止,我们的交流、研讨也没有停止。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让我们苦练内功,在锤炼中规范,在学习中积淀,在研究中提升,在竞争中成长,我们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会用“月下温酒作诗,醉里挑灯看剑”的诗意和豪情,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奔跑,一路欢歌!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谱写辉煌的篇章!

谢谢大家!

2017年5月3日

探索前进 篇6

从零起步,培育横渡市场

镜头回到2000年8月,36岁的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张健自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老铁山镇陈岬角下海,在历时50小时22分钟,完成实际游程123.58公里后至山东省蓬莱市蓬莱阁东海滩上岸,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成功地完成了横渡渤海海峡的壮举,创造了男子橫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这次横渡活动获得政府、新闻媒体和群众多方的支持和关注,最终取得了圆满胜利。正是这次横渡活动的成功,让苏文强和他的伙伴们看到了横渡项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他也敏锐的意识到在这背后所蕴藏的广阔市场。于是,2002年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联手北京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中心,开始进军体育用品市场。

如同每个企业创立之初所面临的困境一样,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同样遇到了市场认可度低、缺乏品牌影响力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公司继续打“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这张牌。2002年,张健成功横渡海拔1772米的抚仙湖,全长34.2公里;2003年,张健横渡海拔3196的青海湖,全长26.3公里;2004年,张健成功横渡世界第一长的地下暗河本溪水洞,全长5600米;2005年张健成功横渡伶仃洋(香港—澳门),全长35公里。2006年张健组建了张健横渡队,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率队成功横渡了新疆博斯腾湖、新西兰库克海峡以及台湾海峡(厦门—金门)。而横渡清江、岱海、漳河等活动则是每年进行一次。正是借助张健和张健横渡队一次又一次对江、河、湖、海等大自然水域的成功挑战,公司打出了品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同时加强了团队凝聚力,形成了克服困难、坚忍不拔、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公司文化。

在对横渡项目的推广上,公司还积极组建了游泳俱乐部,公司总经理苏文强则考虑得更远:“一项体育运动的成熟和推广,不仅要有数量众多的参与者、丰富的活动以及有经验的赛事组织者,更要有完善的项目规则、引导参与者不断努力的发展系统和对进步的认可制度。”2009年,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推出了公开水域游泳的横渡段位认证,并且建立了山东蓬莱海水段位基地、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段位基地和湖北长阳清江段位基地三个段位测试基地。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横渡项目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公司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影响力的扩展要远远大于市场的扩展,我们收获主要还是名声。”苏文强解释说,“有了好的品牌,未来转化成经济效益指日可待。”

原创赛事将地方资源点石成金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以及体育产业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导致出现了中国是金牌大国,但不是体育大国的尴尬。体育活动的举办对于主办方往往是增名但不增利,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企业缺乏投资体育赛事的冲动。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提出的“特色景观赛事”理念,将体育活动带出了泥潭。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多方受益,实现共赢。苏文强说:“这一概念是我们原创的。所谓特色景观赛事就是结合一地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和城市景观等特色,利用城市的三维空间,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独有的竞赛项目,一方面使得竞赛项目在城市里找到蓬勃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也使得独特的竞赛项目成为城市对外宣传展示的一张名片。”

“这样的赛事活动我们搞了不少,其中获得巨大成功的有中国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和中国莒南红色运动会。” 2006年起,湖北省长阳县和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始举办横渡赛事,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赛事的举办,宣传了城市的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在赛事举办的这5年当中,当地旅游收入实现了年均超30%的增长。2009年1月至9月,长阳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7.21万人次。通过横渡赛事的带动,长阳县成为了鄂西旅游圈的排头兵。横渡赛事也直接或间接地为当地带来了投资和合作项目,得益于这些项目的落地,长阳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走出了贫困县的行列。2009年公司成功策划举办了中国莒南红色运动会,赛事充分发掘了莒南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创造性的将竞技体育和红色旅游文化融合在一起,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红色旅游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推动当地文化、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

“这些都是很好的赛事项目,我们要持久搞下去。现在地方政府热情很高,他们比我们上心,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益处,看到了希望。”与当初四方游说,处处碰壁的困境不同,如今有多个地方政府主动联系,希望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能够帮助当地发展特色景观赛事。

据悉,今年8月公司将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举办“2010年张健横渡队兴凯湖挑战赛”。届时,全国将有数百家媒体聚焦兴凯湖。从2011年起,这项赛事更是升级为国际赛事,将以中俄竞赛的方式举行。这无疑给密山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通过这一赛事,中国乃至世界开始关注兴凯湖,了解兴凯湖,兴凯湖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掘,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打造自有品牌,掘金体育产业

借助在横渡项目中的影响力和举办的各种横渡赛事,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体育用品品牌—“横渡”,包括运动鞋、运动服、泳装、泳具、运动包等系列产品。在产品的研发上,公司从不同体育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专业体育人才,应用材料科学、运动医学、人体力学等科技手段,开发针对性强、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运动产品。特别是“横渡”牌在近些年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2002年“横渡”牌马拉松鞋指定为北京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比赛训练专用鞋;2003年“横渡”牌马拉松鞋指定为环北京版图越野挑战赛专用鞋;2004年“横渡”牌马拉松鞋选为全国小铁人三项挑战赛专用鞋;2005年“横渡”牌马拉松鞋指定为全国学生铁人三项挑战赛训练专用鞋;2005年“横渡”牌马拉松鞋、健身鞋由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中心推荐为户外运动慢跑、登山鞋

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早在2000年,全球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000亿美元,并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着。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位列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中,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中国体育市场的产业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中国体育产业才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形态和较为完善的体育行业的制度,中国的体育广告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博彩业、体育旅游业和体育用品业等具体行业也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发展。但和国外相比,体育产业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GDP中的比重还是很低。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巨大空间。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突破三千美元是体育产业的黄金发展时期。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体育产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土壤。国家也充分认识到发展体育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今年3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吹响了发展体育产业的集结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产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良机。“这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苏文强说,“一方面,我们在体育产业耕耘多年,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国家政策的扶持无疑将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政策的利好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进入者,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探索前进 篇7

(一) 回归了语文的本色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 语文课堂上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文本的熏陶, 在读读写写、讨论交流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 老师们都欣喜地说:“如今的语文课越来越有语文味了。”这是课改改革举得成功的一个见证。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原, 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已成为现代语文的发展方向, 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1、走进教材, 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文字都承载了一定的内容, 实现了文道统一, 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教师在教学中, 把学生带进文本, 用欣赏的目光学习文本,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 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 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 受到人文关照;在获得语言智慧、运用语言中, 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

2、走出教材, 拓展视野,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随着课改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学更加开放了, 让学生走出教材, 进行行之有效的课外拓展, 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课前搜集, 课中交流, 课后拓展”等这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重视。很多教师在语文课上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 让学生对文本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在课外, 为学生积极推荐好的书籍, 指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在一个新的语文天地里尽情驰骋遨游。

3、重视积累背诵。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少年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 在这样一个记忆力最强的最佳期, 教师们明白了这一规律, 特别重视“积累、背诵”这一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让学生“背”下大量优秀的语言文学精品,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理自知。”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而学生通过熟读背诵, 在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气势等方面的知识, 在需要表达的时候, 就会像涌泉之水, 源源不断地涌到舌下, 流向笔端, 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可见, 重视积累背诵,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 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倡导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就是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 已逐步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学习常规却被忽略。由于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满堂灌”, 开放、自主的课堂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 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想问就问,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甚至想摆出个什么姿势也随心所欲。有些教师误以为对学生提出要求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再加上谈管学生色变, 于是便不对学生作任何的要求和约束, 没有了任何秩序和规范, 这种“无规范状况”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课堂氛围的活跃, 而导致的却是教学效率的低下。如何做到“活而有序”, 还需要我们下一番大功夫。

教学设备落后, 社会配套设施滞后, 制约了课改的顺利实施。课程改革给了学生广阔的空间, 但由于学校教学经费得不到保障, 教学设备落后, 社会配套设施没有跟上, 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渠道有限, 部分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学设备的落后, 社会配套设施滞后, 制约了课改改革的顺利实施。

班级人数多, 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由于现在学校班额较大, 班级人数多, 很多班级都是70个人左右, 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评价方式单一。许多教师重视了课堂评价, 评价的语言也更趋向于激励, 但部分教师还不会评价学生, 把握不好评价的时机, 不会从学生的表现和语言之中挖掘出评价因素, 评价语言平泛, 语调平直, 缺乏情感。评价语言往往缺少个性和价值。总是“你说得真好!”“你说得太好了!”等这样的既空又泛的评价来评价学生。长时间的这种缺乏个性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也逐渐变得不以为然。并且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缺少多元的互动式的评价。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而学生间的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则很少。学生间的互动评价即便有, 也更多的是“挑刺”, 而缺少“赏识”和改进性的建议。因此, 每位教师都应把学会评价学生、善于评价学生作为自己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来钻研。

摘要:课程的改革把教师和学生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进入了一个新的课堂, 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但在实施课改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困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教学实践中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教学, 在探索中前进, 在反思中提升, 就能描绘出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陆宝初《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原》.

探索前进 篇8

该校现有标准教室18只,专用教室13只。标准教室均安装配备了电子白板、液晶投影、幻灯等现代教学设备。各专用教室包括物理实验室2只、化学实验室2只、生物实验室2只,计算机教室2只、多媒体教室2只、音乐教室1只、美术教室1只、劳技专用教室1只。该校图书馆总面积388平方米,藏书室面积116平方米,现有图书28628册,生均35.3册。教师阅览室72平方米,座位30个,学生阅览室面积95平方米,座位50个。1998年该校图书馆被评为“常熟市合格图书室”。

该校于1995、1996、1997年先后获得“常熟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常熟市校园管理先进学校”、“常熟市教育管理先进学校”。1999年又通过首批“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的验收,同年又获得“常熟市文明单位”称号。2004年先后通过“常熟市艺术教育工作合格学校”、“苏州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的验收。2005年顺利创建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常熟市绿色学枝”。2006年陆读创建为“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依法办学先进学校”、“常熟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2007年底,学校顺利创建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2008年先后创建为“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常熟市一星级教科研先进学校”。2009年又顺利通过了“常熟市平安学校”的验收。

杂交水稻:前进,前进! 篇9

杂交水稻应用现状

目前,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范围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被广泛应用。据介绍, 2009年, 国外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已经有300万hm2, 主要种植国家有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和美国等, 其中发展中国家杂交稻表现良好。原来稻米短缺的国家越南目前有1 000万亩杂交稻, 产量6.3 t/hm2, 成为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稻米出口国。但绝大部分杂交技术还局限在杂交籼稻上, 尽管杂交粳稻在杂种优势利用、品质育种、制种研究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也是广大学者和科研人员精心耕作的研究领域之一, 但目前的开发状况还不是很充分。为促进中国杂交粳稻的发展、推广和产业化工作, 2005年9月, 中国杂交粳稻协作组成立, 并提出了力争到2010年, 将杂交粳稻的种植比例提高到30%, 年种植面积达到3 000万亩, 年增产30亿kg的奋斗目标。“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对杂交粳稻生产实现既定奋斗目标充满信心。”

杂交水稻发展方向

据中国第一代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推广项目的专家韩俊强介绍, 随着近年来杂交稻在产量瓶颈和稻米口味方面的不断突破, 杂交水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超级稻

超级稻品种是指采用理想株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途径育成, 是产量潜力大、品质与抗性更加优良的水稻新品种, 其产量、品质和抗性各方面都有具体的指标要求。专家解释, 在省级 (含) 以上品种区域试验中, 生育期与对照相近、两年平均增产8%以上的水稻品种, 通过权威专家验收达标后报送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再经农业部认定确定才算是“超级稻”品种。“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 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1996年, 由袁隆平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启动, 经国内育种专家广泛讨论形成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的一、二、三期目标:2000年实现第一期育种目标亩产700 kg;2004年实现第二期育种目标亩产800 kg;2010年实现第三期育种目标亩产900 kg。多年来, 通过国内水稻育种和栽培专家的共同努力, 第一、二期育种目标已如期实现。而在2010年先旱后涝的不利气象条件下, 袁隆平院士表示, 他有信心在2010年实现超级稻亩产900 kg的预定产量, 并且他还为自己提出了第四期超级稻计划:到2020年实现超级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 000 kg。“1 000 kg是奋斗目标, 从理论上讲超级稻的产量远不止于此。”此外, 为了让这些领先世界的水稻超高产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广大农户, 袁隆平院士于2006年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即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 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 从而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 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粮食丰产工程于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 目前已在河南、安徽、四川等10余个省份推广。

超级稻研究, 将有助于中国最终形成“少种、多收、高效、环境友好”的水稻生产新格局, 达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稻作产出与投入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稻农经济收入的目的。

2. 两系水稻

上一篇:《云房子》教学案例论文下一篇:单轴机器人驱动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