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情节

2024-11-05

重要情节(精选10篇)

重要情节 篇1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 天才的比才创造了这个伟大的悲剧。所有人物性格的设定决定了这场悲剧的开端、发展和结束。对卡门性格的再塑造主要体现在对卡门原先性格的强化和升华上。在对人物霍赛的改造方面, 比才更侧重于对其性格有选择性地继承和改善。比才之所以选择作出这样的改变, 目的是确定人物的性格, 而确定了人物的性格, 歌剧《卡门》中的一切喧哗和寂静也都找到了本质的源头和归宿。

一、序曲部分——荒谬的开始暗示悲剧的结局

序曲为A大调, 回旋曲式, 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 华丽紧凑。没有任何铺垫, 奔腾而来的鲜明节拍中, 人们完全可以想象, 欢乐的人群分开, 让出舞台最显眼的位置, 卡门拖着她那曳地的长裙, 尽情地旋转着。活泼热情的《斗牛士进行曲》简洁有力地勾勒出这个歌剧的基本轮廓 :夸张热情的人物性格, 紧凑密集的情节发展。而命运主题的出现也直接预示了歌剧最后悲剧的结尾。序曲让观众很快进入状态, 给歌剧人物们一个鲜活的表现舞台。

一开始抓住人们眼球的就是那贯穿作品始终的唐浩赛和卡门的爱情。本来, 唐浩赛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对母亲和未婚妻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眷恋, 他本应恪守自己忠厚老实的性格而安静静地度过一生。但是卡门意外地出现在了他的生命里, 这个拥有迷倒所有男人的外貌的女人, 这个桀骜不驯的强烈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人, 在戏剧的一开始竟然爱上了一个和自己性格几乎没有共同点的男人——唐浩赛。在引诱唐浩赛时, 她唱出著名的咏叹调《在塞维利亚老城墙边上》, 这首有着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 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完全勾勒和映衬出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1]。

笔者认为, 这场爱情的开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荒诞的。两个完全不同世界里的人在偶然中相遇, 其中必然充满了各种矛盾。卡门爱上唐浩赛是因为他那和自己迥异的性格吗?追求自由的卡门难道在唐浩赛的身上发现了另一个自己?还是正如卡门自己唱到 :“能说会道的我不喜欢, 沉默的人儿最可爱”?对这句话的理解究竟应该是因为唐浩赛的沉默直接吸引了卡门, 还是唐浩赛的冷淡刺激了卡门那颗习惯于被追求的高傲的心?也就是说, 这样一份爱情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开始?

比才用活泼的音乐和富于节奏的哈巴涅拉给出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答案 :激情。卡门被唐浩赛深沉内敛的气质吸引 ;唐浩赛被卡门美丽妖艳的外表和似火的热情诱惑——两个人不可避免地在那个瞬间相爱了。比才非常直接地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由卡门的既定性格所决定的。渴望爱情又高傲的卡门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拒绝众人的追求, 自然而然地会因为唐浩赛的冷漠而受刺激, 进而渴望得到他的爱情, 最后两人的结合也是因为她本身热情奔放充满野性的性格——她和唐浩赛的爱情正是由卡门表白开始的。一切都是必然的。这充满激情和偶然的开始所孕育的必然是最后悲剧的结局。

二、第二幕——激情过后的隔阂

激情是两人开始相爱的最初原因。随着时间的变化, 两人性格上巨大的差异开始慢慢地显现, 两人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无法避免。比才安排充满激情的斗牛士艾斯卡米拉在此时出现, 就是为故事展开和矛盾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媒介。艾斯卡米拉的性格和唐浩赛的性格是有巨大差别的。一个充满激情, 一个保守深沉。在第二幕中艾斯卡米拉浪漫激情的歌唱对于等待唐浩赛的卡门 (她是一个无时无刻不渴望爱情的人, 只是此时等待成了她所能接收的一种追求方式) 来说有些许冬日阳光的意味。不过此时卡门虽然表现出对艾斯卡米拉的倾慕, 但仍然选择了唐浩赛。这是因为卡门因为唐浩赛对她的搭救之恩和自己对其的思念, 出于其实并没有多久的对唐浩赛美好的回忆, 选择继续“爱”着唐浩赛[2]。

但这并不能说明卡门“在某个意义上说”也渴望类似于唐浩赛所希望的安定平静的生活。第二幕给了艾斯卡米拉首次表现的机会, 也给了卡门另一个选择——那么自然也要给唐浩赛一个证明自己对卡门的爱的机会。

于是, 在酒馆里, 久别之后的唐浩赛和卡门热情缠绵地庆祝着他们的重逢。卡门跳起了热情的弗拉门戈舞。在少量吉他的伴奏背景中, 卡门配合地敲击着头顶上的瓷片, 脚跟雨点般迅速击地的同时保持手臂以及上身的松弛, 吉普赛女郎的热情、奔放、优美和刚健显露无遗。但就是在这样美好的舞蹈中, 在这样美好的重逢时刻, 比才毫不犹豫地立刻展示了矛盾的另一面——召唤唐浩赛的军号响了。唐浩赛保守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卡门面前关于留下还是归队的彷徨和犹豫。卡门很愤怒 :高傲的她放下架子只为唐浩赛一人跳舞, 而他却不是全神贯注!然而, 唐浩赛再次在卡门由激情而出的愤怒面前选择了顺从。他用最深沉的曲调饱含真情地唱出了她对卡门的爱。卡门被感动了。

——这里, 或许是两人性格上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卡门追求自由的性格让她充满愤怒地表达了对唐浩赛的不满 ;唐浩赛用自己最深沉的表达将自己对卡门的爱娓娓道来, 而卡门也出于发自内心的感动接受了他的道歉。可以说, 卡门用自己的性格先质问了唐浩赛, 唐浩赛于是用自己的性格比较圆满地回答了卡门的质问。我们甚至可以认为 :唐浩赛在这个地方的性格强度, 虽然仍然不能说和卡门达到了相当契合的层次, 但至少两人的性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和解。这样的表象似乎可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还比较圆满的结局。

但是, 比才就是不让这种圆满发生。接下来在第二幕最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有些突然的冲突逼着卡门出于天性再次和不愿上山为贼的唐浩赛发生了冲撞。虽然后来唐浩赛和卡门一起走上了走私的道路, 但是此时两人的感情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卡门在这里已经狠狠地说出了 :我真的不再爱你。

三、第三幕——卡门彻底变心以及二人关系的恶化

第三幕中一开始的纸牌算命着实精彩。命运主题曲的反复出现和纸牌算命一起预示了悲剧的结局。笔者认为《纸牌三重唱》是全剧中最精彩的场面——音乐和剧情融合得天衣无缝, 给人以不祥之兆。斗牛士艾斯卡米拉再次出现, 米凯拉劝服唐浩赛回家看母亲和艾斯卡米拉与唐浩赛的对比, 这三件事让卡门下定决心将自己的爱转交给艾斯卡米拉。虽然卡门和唐浩赛性格不合已经获得比较充分地体现, 但比才觉得还不够。于是, 未婚妻米凯拉劝唐浩赛回家看望母亲这件事成为让卡门彻底变心的直接原因。回家看望病危的母亲, 这再次充分体现出唐浩赛渴望平静生活的性格内涵, 而这却是卡门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事情之一。卡门用尽全身的力气去追求自由、寻找爱情, 这样强烈的热爱使她的眼睛里不可能容下唐浩赛想家念家这粒沙子。卡门在这里彻底地认识到了自己和唐浩赛性格的天壤之别。热情四溢充满活力的斗牛士艾斯卡米拉的出现才是她真正的向往 (当然这又是比才一手安排的) 。两个男人鲜明强烈的对比加上卡门既定的性格, 使卡门和唐浩赛之间的矛盾再次恶化。

笔者认为, 这里唐浩赛的暂时离开和远方不时传来的斗牛士的声音, 是对最后第四幕生死高潮之前很好的酝酿。首先, 暂时的时空分离可以为唐浩赛和卡门最后相遇时的更加强烈的情感冲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背景。如果唐浩赛不曾离开卡门, 最后的那些对话难免显得突兀 ;是这样的一次离开给了卡门和唐浩赛最后亮相时表现自身气质的装扮有了更好的对比效果 (一个穿着节日的盛装, 一个衣衫褴褛) 。其次, 这样的分离在若有若无之中给了大家一种虚幻的妄想 :唐浩赛不会回来, 卡门也能真的和艾斯卡米拉开始一段新的爱情 ;也是这样的分离, 从人生和命运悲欢离合循环的本质规律, 给出了唐浩赛必然归来的信息暗示。在虚实有无没有定向的变换之间, 每一个观众自己已经用想象为最后的结局做了充分的铺垫和积蓄。比才作为一个歌剧的导演, 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体现在他成功地运用了之前既定的人物性格开展故事, 更在于他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为观众看戏这个环节的导演, 用人们自然的思维习惯为自己的歌剧的发展做了积蓄和铺垫——将观众直接设计到戏剧之中, 这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3]。

四、第四幕——生死高潮与注定的悲剧收场

第四幕必然会成为矛盾不断恶化的结果的最终展现。虽然是以盛大的斗牛活动前的庆祝开幕, 但这场景无疑是为了一个热烈生命的即将终结而祭上的最后的也是最盛大的演出。在充满终结意味的第四幕中, 卡门盛装登场。在斗牛前的演出结束之后, 舞台上真正留下的只有卡门一人。她独自面对着, 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当然, 她不会自己走向人生的尽头——唐浩赛出现了。

此时的唐浩赛衣衫褴褛, 神情疲惫, 显然是在结束母亲丧事之后不顾千山万水昼夜兼程赶到了斗牛场——他想挽回这段感情。或许有人觉得在这里, 唐浩赛的性格已经有了改变, 他在向卡门靠拢, 他选择了用较为热烈和直接的方式去留住卡门。这似乎和他原先的性格已经有所不同, 他的性格中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卡门热情的成分。更进一步来说, 纵观歌剧之前所发生的所有内容, 还有一个事实不容置疑 :唐浩赛放弃了原先的未婚妻而选择了卡门。人们可能会想, 既然卡门在唐浩赛和艾斯卡米拉之间选择艾斯卡米拉是因为他身上的阳刚和激情符合了自身性格上的这些特点, 那么为什么不能说唐浩赛放弃未婚妻选择卡门也反映出其性格上已发生的巨大的却不易被发现的变化 :他的性格真的在向他的爱——卡门那热情、直接、不惜代价不考虑后果进行追求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转变, 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为什么不选择忍耐和沉默, 而是在最后选择了杀死卡门呢?但笔者认为, 这样的想法仍然是缺乏根据的。试问 :如果唐浩赛真的留住了卡门, 那么他们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可能会回到梅里美的《卡门》中那种卡门的生活受到唐浩赛巨大限制的婚后生活。这对比才的卡门是绝对不可能的。比才的卡门的性格是最强的, 唐浩赛那样的行为或许能在第二幕曾经感动过只是有些动摇的卡门, 但是他不可能用相同性格实质的行为去感动一个已经彻底将心交给别人的卡门。那又要怎么用依旧保守的内涵去解释唐浩赛这样接近于疯狂的行为?可以说, 这只是一种表象上的、短时间过程上的激情, 唐浩赛实际渴望的还是和卡门厮守终生、过平静的生活。他所做的疯狂的一切都不是为了一个激情的终极目标, 而依然是为了原先那个安定生活的最终目标, 表面上的激情无法掩饰他心中那份可能比原先更加强烈的对宁静生活的渴求。因此, 唐浩赛所有的爱的行为在此时也更多地受到临时情绪和对卡门无限爱恋的影响[4]。

不论依然如故, 抑或已经改变, 他用让人毫不怀疑的深深的爱意绝望地发出了最后的呼唤。“亲爱的卡门, 请你想想我们相爱的岁月!”

到这里, 性格差异造成的矛盾已经无法弥补了。迎接所有人的, 即是命运的降临。在一片胜利之后的凯旋之音中, 卡门被唐浩赛杀死了。唐浩赛的匕首被卡门的鲜血染红, 这与卡门所钟爱的红裙一样鲜艳刺目的颜色, 正映衬了卡门用生命所捍卫的对自由和真爱的追寻。

此时凯旋的斗牛士之歌庆祝的或许不是一场只作为背景的斗牛的结果, 而是庆祝这样一个生命最后的、最强烈的谢幕, 庆祝曾有卡门这样的一个生命存在。与此同时, 歌剧也在用一片凯旋之音反衬卡门命运的悲凉。一个热爱自由生命的人被一个深爱自己的人杀死了, 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扼腕深叹的结局。

但从另一角度来说, 卡门一生也都在用很强的方式去实践着自己的命运。她其实早就知道这样的悲剧结局 : 在纸牌算命的时候她并没有选择反复地去重测自己的命运。她一直都在顺着自己天性的渴望和激情去做每一件事, 在一开始爱上唐浩赛, 之后放弃他, 重新将爱交给艾斯卡米拉, 最后以死亡为代价, 告诉唐浩赛自己已经不再爱他。既然命运如此, 卡门选择了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性格, 那种充满野性的美和已经跨越时空的激情和热爱。这样命运其实无所谓卡门去反抗还是去顺从, 一切早已注定。

综上所述, 因比才对梅里美小说《卡门》的改革, 使得法国歌剧更加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 在世界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了重要席位, 尤其是他能够将人性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 对后辈写实派更是颇具影响力。

摘要:比才在剧本上对梅里美的小说《卡门》进行了重大改编, 改编的重点在于对卡门和唐浩赛这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再塑造上。从人物既定性格和命运的角度, 结合歌剧的音乐, 对各幕的重大情节进行分析, 力图推演出整部歌剧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和剧本悲剧美感的本质及其对人们的启发。

关键词:卡门,重要情节,人物性格,比才,改编

参考文献

[1]卢广瑞.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 (法) 梅里美著, 李玉民编译.卡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3]周小静.西洋歌剧简史与名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 (美) 托马西尼著, 黄小猩译.纽约时报歌剧评论精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重要情节 篇2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胡适先生考证,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主题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内容梗概

▶ 神话缘起

《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携带下凡。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演说荣国府 书中故事发生在京城贾府,为宁国公、荣国公之家宅。据冷子兴演说,宁国公长孙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次贾敬袭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袭的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出家修道;贾珍无法无天,寻欢作乐,生贾蓉,儿媳秦可卿。荣国公长孙名贾赦,生贾琏,儿媳王熙凤;次贾政;女贾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林黛玉。贾政娶王夫人,生长子贾珠,娶了妻(李纨),生了子(贾兰),一病就死了;生女元春,入宫为妃;次又得子,衔玉而诞,玉上有字,因名贾宝玉。人人都以为贾宝玉来历不小,贾母尤其溺爱。

贾宝玉长到七八岁,聪明绝人,然生性钟爱女子,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人皆以为他将来不过是个色鬼,贾政也不大喜欢他,对他管教甚严,因为都不知他是正邪两赋而来。▶ 十二钗聚首

金陵十二钗36位女儿,除了贾府本家的几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还有亲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宝钗,都寄居于贾府,史湘云也是常客,妙玉则在大观园栊翠庵修行。

故事起始于贾敏病逝,贾母怜惜黛玉无依傍,又多病,于是接到贾府抚养。黛玉小贾宝玉一岁。后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宝钗也到贾府,大贾宝玉二岁,长得端方美丽。贾宝玉在孩提之间,性格纯朴,深爱二人无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贾宝玉与黛玉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所以比别的姊妹略熟惯些。一天,贾宝玉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子,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判词,有图有诗,只是不解其意。警幻命仙女演奏新制《红楼梦》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飞鸟各投林》,词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然而贾宝玉仍不解,警幻更将妹妹可卿许配与他,二人难分难解,入迷津而惊醒。▶ 大观园纪事

元春被选为贵妃,荣国府愈加贵盛,为之建造大观园,迎接省亲,家人团圆,极天伦之乐。贾宝玉长到十二三岁,在外结交秦钟、蒋玉函,在内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丫鬟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等之间,亲昵且敬爱她们,极尽小心谨慎,深恐违逆她们的心意,所爱的女儿多,自己身心劳倦,而忧患也与日俱增。一次听紫鹃说黛玉要回原籍(苏州)去,贾宝玉便唬傻了,闹得满宅惊慌,直到紫鹃说明缘由才好了。

在探春倡议下,大观园女儿共结海棠诗社,贾宝玉同姐妹们开办海棠诗会、菊花诗会。薛宝琴、邢岫烟进贾府,众人雪中争联即景诗,大观园盛极一时。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刘姥姥游园、栊翠庵品茶、元宵夜宴、探春理家、怡红院夜宴等情事皆极尽风雅。

荣国府虽煊赫,然而人口众多,事务繁杂,主仆上下,贪图享乐的多,操持家业的少,其生活标准和排场又不能节俭,所以外面的架子虽勉强支撑,而内部已在加速朽坏了。家族末世颓运将至,变故增多。贾宝玉在繁华富贵中,也屡屡遭遇无常,先有秦可卿病逝、秦钟夭逝,自身又中了赵姨娘、马道婆的法术,差点死去;接着金钏儿投井,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观园惨遭抄检,而所爱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随即病殁;林黛玉重开桃花社,也是无疾而终。悲凉气氛弥漫公府,然而呼吸而领会到的,唯有贾宝玉和十二钗而已。晴雯夭逝那天,贾宝玉出去给她上祭,却扑了个空,回身进大观园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再到蘅芜院中,也是人去楼空,仍往潇湘馆,偏黛玉尚未回。正不知何往,却被贾政叫去听讲巾帼英雄林四娘的故事,奉命做了一首《姽婳词》。▶ 大悲剧结局

《红楼梦》结局,虽早预伏于太虚幻境梦中,而前八十回仅露悲音。至后四十回,贾宝玉先丢失通灵宝玉,丧魂落魄。贾政将离家赴江西粮道上任,贾母要在他出发前为贾宝玉完婚。因黛玉咯血,只好迎娶宝钗。婚事由王熙凤谋划,设调包计,十分保密。却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贾宝玉得知将婚,自以为必娶黛玉,满怀期待。拜堂后见是宝钗,大感诧异。元春先薨,贾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势凌弱”获罪革职抄家,累及贾政;贾母又病逝;妙玉则遭强盗掳走,不屈而亡;王熙凤失势,郁郁而终。

贾宝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癞头僧持通灵宝玉引他入太虚幻境变形的真如福地梦中。梦醒后发奋读书。次年参加乡试,中第七名举人。宝钗已有身孕,而贾宝玉应试后走失。贾政扶贾母灵柩至金陵安葬,将归京城,雪中泊舟常州毗陵驿。见一人来到船头,光头赤足,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贾政倒身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细视之,正是贾宝玉。贾政忙问,贾宝玉却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再问,贾宝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夹住飘然登岸而去,闻其作歌云“归大荒”。贾政追之不及,“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小说,亦题诗一绝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主要人物介绍

▶ 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凭着自己的精明强干,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虽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犹在。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淫棍、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但并不支持宝、黛的爱情,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 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的次子。他是儒家统治思想的化身。儿子贾宝玉的叛逆使他大为不满,动不动就骂他“畜生”、“该死的奴才”。他是个伪君子的典型。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热衷与其来往;他无能又孤独,儿女亲属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让大家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当锦衣军来抄检贾府时,他只会“跪在地下磕头”,“心惊肉跳”地跺脚长叹而已。▶ 王熙凤: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着迟发公费月例放债。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加速了贾家的败落,最后她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 贾宝玉: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石头未用。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入世后,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贾宝玉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被封建正统人物视做“草莽”、“不孝”。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了。▶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性率直,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他们的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账话”。她恪守封建妇德,城府颇深。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重要情节梳理

1.“通灵宝玉”的来历:女娲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带到人间,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

2.木石前盟: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一是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些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族的衰亡提供了启示。4.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5.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6.林黛玉进贾府:黛玉的母亲死后,外祖母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后,又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跟他一样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7.王熙凤初次出场: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进来,未见黛玉,就高呼来迟,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接着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等到贾母责备时她又忙转悲为喜。8.宝黛相会或宝玉摔玉: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9.贾雨村判案: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告至应天府。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最后薛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10.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11.探微恙互看金玉: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雪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12.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见熙凤起淫心,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但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回来就病了,因正照风月鉴,不治而亡。

1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14.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15.元春省亲:贾政之女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并获恩准省亲。为迎接元妃,贾府大肆铺张修建大观园。及至骨肉相见,悲喜交加,相互解劝方归座。随后,元妃择园子最喜几处赐名,又命宝玉及诸姐妹题匾助兴。接着元妃听戏烧香,并赏赐了贾府上下诸色人等。最后归省时辰到,元妃只得与亲人洒泪而别。16.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戏,宝钗点了一出《西游记》,并对宝玉讲解《山门》,“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赞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宝玉参禅,遭到黛玉、宝钗、湘云嘲笑,宝钗讲述六祖惠能的故事。

17.贾宝玉得罪两佳人:薛宝钗生日那天请戏班子唱戏,听完戏后,史湘云和林黛玉开玩笑,说她像戏子,宝玉知道黛玉容易生气多心,向史湘云使眼色。哪知惹恼了史湘云和林黛玉,贾宝玉弄了个两头不讨好,气得写了一首解嘲诗,被众姑娘取笑。

18.制灯迷贾政悲谶语:由于元妃送来灯谜,大家都在贾母处猜谜、作谜。贾政看到大家所作的灯谜竟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海灯等散落、漂浮之物,心中不免有一种不祥之感。尤其是宝钗的一首七律,更不像福寿之人所作,左思右想,竟然悲伤感慨,难以成寐。19.入住大观园:元妃回宫后总觉得大观园闲在那儿不妥,所以命贾宝玉和众小姐都搬到大观园里住,贾宝玉高兴得不得了。其中薛宝钗住蘅芜苑、林黛玉住潇湘馆、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凤轩、李纨住稻香村、贾宝玉住怡红院,这怡红院离潇湘馆最近。20.共读西厢花纷纷: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等。21.宝钗扑蝶:芒种时节,按风俗是送花神的日子。宝钗到潇湘馆去唤黛玉。她远远看到宝玉走进院去就停住了脚。宝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22.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23.蒋玉菡情赠茜香罗:冯紫英请戏子蒋玉菡和歌妓云儿到家里玩,并请了贾宝玉和薛蟠一起来玩。认识蒋玉菡,贾宝玉很是高兴,两个人互换了汗巾,哪知贾宝玉换出去的汗巾却是袭人送给贾宝玉的。回来之后,袭人大为生气,后宝玉给袭人系上了蒋玉菡的汗巾。24.道士提亲宝黛生隙:贾家在清虚观搭台唱戏,张道士想替贾宝玉做媒说亲。贾宝玉和林黛玉听了很不高兴。宝玉喜欢黛玉却不好意思说出来。黛玉知道宝玉喜欢自己,却恼他不说出来。两人为此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想到伤心事,两人都哭了起来。25.宝钗借扇机带双敲:贾宝玉主动到潇湘馆来给林黛玉道歉,两人遂和好如初。凤姐跳了进来拉黛玉去见贾母,说两人都扣了环了。宝玉比宝钗为杨妃,宝钗借靛儿来找扇子,发泄对宝黛的不满,又借李逵负荆讽刺宝黛。贾宝玉反唇相讥,也奚落了薛宝钗。26.晴雯撕扇: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说“千金难买一笑”,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27.史湘云拾金麒麟:史湘云到贾宝玉那儿去,在大观园的湖边拾到一个金麒麟。到了贾宝玉房里,贾宝玉想送金麒麟给她却找不到。史湘云才知道自己捡到的金麒麟是宝玉掉的。这金麒麟是庙里小和尚送给宝玉的礼物,想给史湘云的金麒麟,配成双。

28.金钏之死: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随手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骂她下作,教坏宝玉,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29.宝玉挨打: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的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宝玉挨打的过程中,贾政有三次哭:先是王夫人相劝时“泪如雨下”,听到王夫人哭唤贾珠之名,更是“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见到贾母后“跪下含泪”。

30.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封号。李纨当社长,迎春和惜春当副社长。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便以海棠为题拟诗,虽然众人都认为黛玉诗作为上,但李纨却评定宝钗诗作第一。31.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第二天,在大观园里吃史湘云送的螃蟹,继续做诗,题目就是薛宝钗和史湘云昨晚拟好的“菊花”诗。诗做好后,由李纨评判。最后林黛玉做的《咏菊》《问菊》《菊梦》,被评为一二三名。林黛玉做诗夺魁,宝玉喜的拍手叫好。

32.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宝玉带头作咏螃蟹诗,被林黛玉嘲笑说:这样的诗,一时要一百首也有。林黛玉和薛宝钗也各做了一首咏螃蟹诗。其中薛宝钗的诗歌被众人认为是食螃蟹的绝唱。认为她的作品小题寓大意,“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3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刘姥姥说了好多外面的新闻给贾母和众人听。刘姥姥见大家感兴趣便乱说女孩雪地抽柴草的事,虽老太太因马棚失火不让说,宝玉却还在追问。刘姥姥便胡说是村头小庙供奉的小姑娘塑像成精。贾宝玉信以为真,第二天叫茗烟去找,却只找到了瘟神庙。贾母在大观园里摆宴请客,给史湘云还席,留刘姥姥一起赴宴。在大观园里,刘姥姥惊叹连连。贾母叫惜春画大观园。凤姐和鸳鸯设法捉弄刘姥姥。吃饭时,骗她说错话,让她用金筷子夹鸽蛋,刘姥姥出尽了洋相,引得众人大为开心。

刘姥姥在宴会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湘云把含在嘴里来不及咽下的“一口饭都喷出来”;林黛玉连气都笑岔了,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年幼的惜春,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肠子”;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着搂着宝玉。

众人在藕香榭吃酒行令。刘姥姥欲退席回家而不得,也被抓来行酒令。刘姥姥的行酒令自然洋相尽出,引得众人都笑弯了腰。黛玉在行令时无意用到《牡丹亭》《西厢记》中的两句词曲。薛宝钗注意到,第二天将黛玉叫到自己屋里教训了一通!

34.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贾母带着刘姥姥及众人到栊翠庵。妙玉亲自煮茶招待众人。贾母喝了半杯老君眉茶,剩下的给了刘姥姥喝。妙玉却又私下招待林黛玉和薛宝钗喝好茶,贾宝玉也跟着沾光。妙玉爱好洁净,嫌弃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宝玉要来送给了刘姥姥。35.钗黛互吐剖心语: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36.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秋霖脉脉,阴晴不定,独自一人的林黛玉不禁伤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秋窗风雨夕》。贾宝玉着急林黛玉的病情,晚上冒雨前来潇湘馆探视,看到了林黛玉写的风雨词,称赞说好。黛玉感谢宝玉一天来几次看她,并送宝玉玻璃绣球灯回去。37.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叫刑夫人来求凤姐,凤姐推脱。刑夫人去探鸳鸯的心,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只是低着头不动身。贾赦为此叫来了鸳鸯家人相逼,鸳鸯便到贾母那儿剪发明誓,死也不从。贾赦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

38.香菱学诗:薛蟠走后,香菱也搬到大观园和薛宝钗一起居住。香菱酷爱诗歌,借此机会便拜林黛玉为师学习作诗。一个认真地教,一个认真地学,香菱作诗的能力提高很快。香菱日思夜想,连做梦都在作诗。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的诗歌终于得到众人的认可。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39.勇晴雯病补孔雀裘:贾母赐宝玉孔雀裘,宝玉穿着却不留神让后襟子被烧了指顶大一块。差人送给织补匠修补却又无人会补,而宝玉又着急第二天即舅舅生日要穿。病榻中的晴雯见宝玉着急,忍着病痛替宝玉补裘,无奈头晕眼花,只能补会歇会,终于在四更天的时候将其补好,自己却体力不支倒了。

40.抄检大观园: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于是晴雯、司棋都被逐出贾府。

41.晴雯之死: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晴雯之死原因有二:一是她长得太漂亮,很像林黛玉,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晴雯判词云:“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小说中虽未明说,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袭人。),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

42.调包计(偷梁换柱、宝玉成亲):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凤姐决定用调包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

43.黛玉焚稿: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时黛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她挣扎着狠命撕那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绢子,又叫雪雁点灯笼上火盆,黛玉将绢子撂在火上,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44.黛玉之死: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此时贾府上下人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而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娶亲的音乐之声,潇湘馆外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

45.查抄贾府:元春死后,贾府种种行为触怒皇上,贾府被奉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贾赦、贾珍、贾琏被押走。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赦、贾珍被割去世袭官职,发配边疆。

46.凤姐托孤:贾府被抄后,贾母去世,刘姥姥三进贾府,没想到贾府已败落不堪,内忧外患,凤姐见姥姥,往事难回首。凤姐病重,临终含泪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并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交给她,村妇刘姥姥却拒收了,但她爽快地答应了日后照顾巧姐。47.宝玉出家:贾政从任上写信回家,要宝玉和贾兰(李纨之子)在今年秋闺赴考。赴考前,宝玉向王夫人磕头,与宝钗话别,并夜访潇湘,告别含恨而死的黛玉。宝玉就趁赴考的机会,独自出走了。多少天后,大雪封江,贾政官船停于毗陵驿渡口岸边,忽遇见宝玉,宝玉已做了和尚。宝玉出走后,王夫人把袭人打发回了娘家,袭人“不得已”与蒋玉菡结了婚。贾政路过昆陵驿地方,天下大雪,便泊在一个清净去处。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便向他问话,宝玉未及回答,只和一僧一道作歌飘然登岸而去。

习题梳理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2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23.《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2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2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2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27.《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28.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29.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_原应叹息_”之意。

我的“古生情节” 篇3

几亿年的沧海桑田, 层峦叠嶂的滇东红土高原,5.3亿年前,曾经是片浅海,这里生活着地球早期的“先民”。曾经是一个风暴多发地域,风暴所诱发的突然袭来的水下逆流,将这群“先民”吞没,它们随同淤泥在海底盆内,层层堆积成独特岩石结构,地质学上名为“帽天山页岩”。而那些随之沉淀的远古生命,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形体的构造细节,包括脑神经索、眼睛和血管、消化道等软组织,均奇迹般被存为化石。这些罕有化石的发现,为揭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找到了开启的钥匙。

这一记录着地球生命演变、极其珍贵的古代生物化石,像生命历程的无字天书保留在地层之中。然而,这份来自远古的厚礼又将带给人类怎样的启迪呢?地质古生物学家的发现和发掘,让我有缘翻阅到这书写着生命奇迹的无字天书。“古生情节”的创作在这里找到了启示,远古生物生命的神秘,成为我创作整个系列以生命的演化历程为创作轴线,用生命的韵律穿缀构结。用古生物特有的历史印痕,建构数亿年前的生物新迷,让数亿年前的生命精灵从严肃的博物馆中走出,复活般展现在蓝天白云下,与数亿年后的人类,共同呼吸着当代的空气,交流着生命的感悟。

芸芸众生,绵延数亿年,生生不息。从生命的最初迹象,到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的进化,从初级到高级,生命的历程走过了整整的32亿多年。人类的诞生仅仅只是260多万年。生命的出现,生命的演变,生命的爆发,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试看生命世界的庞然大物,曾经如此地享受着极限的阳光、雨露,依然会在瞬间轰然倾倒。生命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神奇纽带,一直以来都在无声地左右着地球生物的进化与演变,爆发、沉没、平衡、涅槃,而后新生,始终在不断冲突与调适中,趋向有度境界。这正是“古生情节”系列作品想要着力传递的声音。

“古生情节”系列作品,最早创作于2001年。当时,公司受昆明市政府委托,承接了一个以古生物为原型,以仿生建筑的形式来创作的古生物长廊。由于项目搁浅了,2003年我开始尝试用不同的形式开始创作,最早的尝试是用影像表现来展开创作。

2008年完成了部分“古生情节系列2”作品。

2010年开始“古生情节”的灯光雕塑创作。

“古生情节”这一主题的创作,经历了十多年时间,整个创作过程总是走走停停,始终不断往返于环境艺术实现与影像视觉表现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交替进行创作,希望通过表现的语言碰撞,去挖掘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它们变得更丰厚、清晰……

重要情节 篇4

实际上, 在《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作者对两位女主人公莉迪亚和康妮有关情节的处理有类似处, 这种相似性反映了作家对工业文明批判和对本人持有的哲学观的坚持。

一、与莉迪亚和康妮有关的情节的相似性

作为现代作家, 劳伦斯生活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环境中。在农业社会, 人们过着平和无自我身份意识的生活。随着工业的入侵, 这种平和被干扰和打断了。人们开始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兴趣, 对旧的生活方式不满并想打破它。他们希望在新生活中理解自我和找寻自我身份。然而, 与此同时, 他们的自我在现代文明中逐渐被异化。劳伦斯对这个问题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在他看来, 人的自我满足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确很难实现, 尤其是对女人。这是因为女性不得不面对既来自家庭又来自社会传统和变化的压力。她们对自我满足的追求特别要应付一系列的复杂身份, 比如, 母亲、妻子、女儿、文化存在和社会形象, 其复杂程度远胜于男性。劳伦斯试图在小说中批判工业文明剥夺人性的一面和表达他的血性哲学观。在他的代表作《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劳伦斯为莉迪亚和康妮安排了相类似的情节, 表现在情节内容和凸显主题的重要性上。她们最初都来自文明世界, 莉迪亚来自社会革命频发的工业文明环境, 康妮来自世界大战肆虐的工业文明环境。她们都曾在工业文明世界追求自我身份和自我满足。莉迪亚原为一波兰革命者的妻子, 生活在华沙革命动荡的社会环境中, 在纷乱的革命洪流中, 她视丈夫为主人和上帝, “追随”他和他的革命理想, 想借此找寻和实现自己的身份;康妮在故事的开篇曾热烈地追逐着女性主义自由, 她追逐着与男子同等的话语权, 与男子讨论哲学和发表对艺术的见解, 在性关系中追求个人意志的胜利, 满足于“精神生活”。然而她们都幻灭了, 并没有获得个体自我的满足。莉迪亚的盲从令她“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48) 她的丈夫生活在革命的“幻想”中, 占有和控制她的自我, 不允许她做“任何降低他身份的事”……他们夫妇疏于照顾孩子而造成两个孩子死亡, 随后, 莉迪亚生活在“离奇的深刻的恐惧” (49) 中。康妮在嫁给了代表高度现代工业文明的克利福德回到拉格比大宅生活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不满足, 在代表工业文明的大宅的剥夺人性的生活环境中, 她陷入了“不安” (21) 和“恐惧” (59) 。

莉迪亚和康妮此后都转向了自然和自然人 (劳伦斯安排的) 回归自我, 实现自我满足。我们在莉迪亚与汤姆·格兰文的乡村婚姻时段发现了她的自信和自我满足。在恬静美丽的乡间, 大自然唤醒了莉迪亚, 使她成为“新人” (54) 。农人汤姆的出现使莉迪亚有了“安全感” (54) , 他/她们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过程, 成为彼此的“门”, 得到完全的“自由” (98) 。此后莉迪亚与汤姆生活在农业化的环境中, 与自然和谐相处, 身心统一, 彼此尊重, 性爱和谐, 生儿育女, 享受天伦之乐, 在两性关系中莉迪亚既保持了个性又实现了同一性, 得到完整的自我满足, 一种“无法述说的满足” (106) 。对莉迪亚的情节安排为小说点睛之笔, 统领和凸显小说主题, 因为劳伦斯安排她为她的后代树立了女性在和谐的两性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实现自我满足的榜样。劳伦斯安排第二代和第三代格兰文妇女回望莉迪亚的自我满足。

安娜生活的世界已见工业文明和基督教世俗文化的影响。她想通过受教育实现她的独立人格, 可女子学校的环境对她而言显得“吝啬”而“小气”, 对待人的工业文明的功利“标准”令她“幻灭”和想“避开” (108) 。她渴望通过宗教的洗礼来寻求自我身份, 可牧师的死板的布道文令她觉得“虚假和毫无道理”, 扼杀她“内心深处”的“宗教感情” (109) 。异性威尔的出现令她想通过他了解和实现自我, 她也确实通过和威尔的交往获得了“新的独立” (119) 。可威尔是世俗基督教文化的代表, 盲从于死板的宗教说教和外在形式, 人格“抽象” (118) , 身心分离。虽然安娜崇拜并嫁给威尔, 在爱情和婚姻中, 威尔却只想用“意志”让安娜“永远属他所有” (129) 。安娜在与威尔的关系中, 只获得了肉体的满足——“无限的令人疯狂的感官的沉醉” (249) 。安娜于是在工业文明环境和与世俗基督教代表的婚姻中内心一直“不满足” (205) , 后来开始回望她父母获得的满足, 她看到“很远处一条微微闪光的地平线, 一个像拱门一样的虹…她也必须到那里去吗” (205) 。这让我们想起了第三章《安娜·兰斯基的童年》的结尾处的让她“安全”和“自由”的“拱门”, 她的父母“在苍穹的两边支持着它” (99) 。遗憾的是, 安娜没有前行, 没有继续探求同样作为女性的她的母亲曾经的追求和获得的满足, 她享受着创造生命的满足, “感到自己像大地一样是万事万物的母亲” (218) , “心安理得的放弃了那走向不可知的冒险旅行” (206) 。

厄休拉在对压抑和扭曲人性的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和意志主义世俗基督教文化、工业文明教育、殖民主义代表伴侣及工业社会工作“不满足”后回望她外婆在农业泛神论的环境中 (人类农业文明时期) 曾经的追求与自我满足的拥有。厄休拉的生活出现了殖民文化, 她的爱人, 一名愿意去他国作殖民者的军人, 与当时的社会政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与高度功利主义殖民文明统一, 个体自我极度缺失, 他要靠自我意志在与厄休拉的关系中发挥作用来实现自我, 他只想“占有”她, 并非平等的融合……厄休拉没有找到外婆告诉她的“发现你值得爱而爱你, 并不是希望你完全听他摆布而爱你” (273) 的那个人…厄休拉试图通过进入和“征服” (354) 男性世界实现自我。她试图通过与貌似独立实则世俗的女权主义者英格建立关系来实现自我, 可她最终发现热衷于妇女运动的英格只有表面的独立实则缺乏个体自我, “没有自己的生命” (365) , 受利益驱使只能沦为社会制度“传宗接代” (374) 的工具。厄休拉转而投向进入社会工作获得独立来实现、发展和满足自我, 可是虽然她成为了“独立的社会人” (387) , 也在反抗男性权威中取得胜利, 她的个体自我却被社会异化了, 她付出了“很大的一个心灵上的代价” (432) , 她虽然成就了社会自我, 却并没有获得个体自我的满足。最终, 厄休拉与外部环境和异性格格不入, 她放弃恋人, 放弃象征殖民和工业文明的腹中胎儿及工作, 进行深深的反思。她开始回望莉迪亚的满足, 她要“极力寻找”它, 充满着渴望与希望, “她看到一条淡淡的彩虹……在遗忘之中……看到一条彩虹慢慢地自动形成了……” (529) 。而且, “在那彩虹之中, 她看到了大地新的结构, 看到那脆弱的腐败的房屋和工厂全被一扫而光, 看到这个世界将以真理作为它的活的支架重新建立起来, 巍然屹立在苍穹之下” (这里的真理即莉迪亚也即劳伦斯建立的血性哲学观) (529)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与康妮有关的情节充斥着整部小说。康妮随克利福德来到拉格比大宅时, 是1920年, 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被战争摧残的克利福德“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已经泯灭, 某种感情已不存在, 留下的只是一种麻木的茫然” (2) 。战争使克利福德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牺牲者, 使他丧失了人类的感情, 失去了性能力, 然而他没有反思战争对人的异化, 却还能“满面红光, 精力充沛”地热衷于煤矿的机械化进程和物质利益, 并“尽可能使查泰莱家族的姓氏保持下去” (2) ;对康妮, 他无性的渴求, 也不在乎她的性福, 只在乎康妮能为她的家族传宗接代, 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 找一个和他的家族社会地位相当的男人为他生一个儿子。克利福德的朋友也一样, 他们来自上层阶级, 看重的是物质利益和现有的社会体系, 不看重两性的既有同一性又保持个性的和谐关系, 甚至将性关系看作人类文明生活的负担。他们认为, 小孩如能不通过性交就能在容器里生成那再好不过了……见证了这一切, 康妮的内心深处触动了。康妮则在对大宅失望后, 走出冰冷的大宅, 走入树林, 树林唤起了康妮的一些生命活力, 在这里, 康妮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舒适。她越是对大宅感到失望, 失望于大宅机器般的冰冷和丧失人性 (人只有以钱势来定位的社会身份和相应的社会关系而丧失了感性的关系) ;就越迷恋于树林, 迷恋于树林的生机与容纳。如果说人与自然地关系让康妮恢复了一些人应有的一些感觉和人性, 守林人的出现则重新给康妮带来了健康温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梅乐斯身上出现的人性的光芒唤醒了康妮内心深处某种莫名的渴望。梅乐斯热爱自然, 养鸡, 砍柴, 与自然和谐相处, 康妮喜欢梅乐斯, 不知不觉与梅乐斯发生了性关系, 确切的说是充满“人性” (曾370) 的关系。是在与树林和梅勒斯的和谐关系中, 康妮回归了自我, 恢复了“灵敏的女性追求快乐的本能” (344) , 实现了自我满足。康妮的迷失与回归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也是集中凸显主题的情节, 体现了作品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对和谐的两性关系与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倡导。

二、劳伦斯对工业文明批判和血性哲学观的坚持

通过上述情节比较, 可见劳伦斯对莉迪亚和康妮有意而为之的类似的情节安排在于他对工业文明的坚持批判和对他的血性哲学观的反复宣传:他认为人在金钱为本的工业文明中会被剥夺个体自我, 不能实现自我满足, 只有建立人与人 (两性为核心) 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社会, 人才会得到个体自我的满足, 人类文明也才得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关系是指关系双方既保持个体自我的特异性, 又实现水乳交融的同一性。

在《虹》中, 劳伦斯尤其安排了第一代莉迪亚的迷失与回归为作品最重要的情节和整个作品的主旨凸显情节, 劳伦斯意欲为女性和人类探索在现代实现自我满足的可能。在后来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他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 人的自我认识、实现和发展更加困难。女性找寻自我满足比男性更难, 其复杂程度远胜于男性。然而, 在劳伦斯看来, 虽然现代社会中女人对自我满足的追求在实现自我身份方面更复杂和艰难, 女性始终在内心深处追求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她们不仅追求个体自我的独立, 还追求与异性及自然的同一性, 这正是劳伦斯持有和反复宣扬的血性哲学观的内容。《虹》中, 莉迪亚只是在英格兰乡村与农人汤姆·格兰文步入婚姻的殿堂后才实现了自我满足;在与革命者保罗·兰斯基的婚姻时段, 莉迪亚未实现自我满足。安娜与厄休拉回望代表农业文明的彩虹, 代表家族第一代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两性关系的彩虹, 代表莉迪亚的自我满足的彩虹。安娜与厄休拉的反思是劳伦斯的安排的, 是对现代文明的深刻批判, 对现代读者的严肃提醒, 让读者意识到人的自我满足在目前金钱至上和压抑人性的文明下是不可能是实现的。人类必须反思和改变, 回归一个怀有对自然敬畏的与自然和谐相处非纯功利的状态, 人的个性被尊重, 人与异性和环境和谐, 人的个体自我才会满足, 人和社会才得以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和劳伦斯持有的血性哲学及女性观密不可分:女性会不懈地追求自我满足, 而这种自我满足和男性的不同, 它集中体现了劳伦斯血性哲学观, 即, 感性哲学观。

一般来讲, 男性追求集体自我即社会自我的满足, 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追求自我中心 (意志) 主义;女性在内心深处追求个体自我的独立和满足, 在和谐的两性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中, 追求个体自我的满足。劳伦斯最后希望可以通过康妮这个女性角色为人类再次探索在工业文明时代实现真正自我满足的道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康妮续写着厄休拉的追索与回望。她生活的时代是厄休拉生活时代的延续, 是一个高度工业化并伴随世界大战的时代。康妮受现代文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正是劳伦斯所要批判的。与厄休拉相比, 她更加追求社会政治文化身份、话语权和个人意志, 拥有了社会自我的身份, 但未真正拥有个体自我的满足。而代表高度功利主义的世界大战给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劳伦斯曾说, 世界上的任何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在劳伦斯看来, 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与强调人的意志, 过与物质和功利, 人类互相憎恨和残杀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悲哀;被战争摧残的克利福德没有对大战反思, 却和拉格比大宅一起成为了机械文明的代表。大宅及工地如机器冰冷, 没有生机, 丑陋不堪;来这里的朋友也都是机械文明的代表。康妮终于与克利福德和大宅水火不容了。她在这里不仅丝毫未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 还丧失了自我, 她曾经的女性主义自由也显得幼稚可笑了。

劳伦斯认为, 所谓的女性主义不过是女性与男权工业社会同流合污罢了, 它是支持工业文明体系的……大宅周围的树林、林间小屋和守林人梅乐斯是自然的代表;来自机械文明世界的女性康妮在这里受到自然与自然人的召唤, 发挥个体自我的下意识追求, 回归本我和获得个体自我的满足。与树林为伴的守林人的赤裸的身体令麻木的康妮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随后, 她受莫名渴望的牵引, 不停地从大宅来到树林。应该说是梅乐斯身上出现的人性的光芒唤醒了康妮内心深处某种莫名的渴望, 这正应和了劳伦斯的血性哲学和女性观, 符合康妮的内心渴求。康妮喜欢梅乐斯, 不知不觉与梅乐斯发生了性关系。劳伦斯描写了他们之间的八次性行为, 读来并不猥亵, 却充满了纯洁、神圣与美好。康妮的身体被逐渐唤醒了。在大雨中的林间的一次性爱似乎令康妮完全找到了自我, 她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享受与大自然和异性和谐相处的妙处, 实现了自我满足。劳伦斯通过莉迪亚和康妮相似情节的安排反复呼吁, 现代人只有受“自然文明”的召唤, 弃绝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 重建和谐两性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 才能获得真正自由和满足。情节安排的类似性反映了劳伦斯对工业文明批判的坚持, 要引起世人对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问题的足够重视, 借此警示和醒世, 希望用他的血性哲学观改善社会, 即, 让人和社会回归人性和自然——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 敬畏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两性关系为根基) ;两性关系须是灵与肉的结合, 既有在性爱中充分尊重对方和放弃意志的充分的融合和超越, 又有生活中个体独立的保持。

总之, 劳伦斯设计的有关莉迪亚和康妮的类似情节是女性在工业文明中追求自我满足, 找寻身份, 试图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 可是现代人类文明去除人性, 使自我迷失, 不能令她们真正的满足, 她们在上述短暂的偏离后, 最终还是回归了个体自我, 下意识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和两性和谐获得满足;此情节在《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都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凸显情节, 反映了劳伦斯对工业文明批判和其血性哲学观的坚持, 劳伦斯希望借此反复批判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 反复宣传他的血性哲学观, 也是在强调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建构和谐社会对人类的重要性, 他试图让他的写作真正起到警世、醒世并修世的作用。

摘要:劳伦斯在其小说《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对莉迪亚和康妮的情节安排有高度相似性, 这反映了他对工业文明批判和他本人持有的血性哲学观的坚持, 他其实强调了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试图达到警世、醒世和修世的目的。

关键词:情节,相似性,工业文明批判,血性哲学观,坚持

参考文献

[1]劳伦斯.D.H.虹 (黄雨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2]劳伦斯.D.H.性与美 (黑马译)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3]劳伦斯.D.H.劳伦斯散文选 (马澜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4]劳伦斯.D.H.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赵苏苏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5]冯季庆.劳伦斯评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6]伍厚恺.寻找彩虹的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7]曾繁人主编.“劳伦斯作品中的性描写”.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红楼梦前50回重要情节 篇5

1.木石前盟(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1分)使其得以幻化人形,修成女体。(1分)在这神瑛侍者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1分)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生。(1分)正因为有这段前缘,象征林黛玉宝玉两人的前世姻缘。(1分)

2、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3、王熙凤初次出场(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转悲为喜。

4、宝黛相会(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晚饭后,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

5.糊涂官乱判糊涂案:没看到护官符之前,贾雨村勃然大怒,就要发签拿人(1分),看到门子拿出的护官符后,贾雨村明明知道“这被卖的丫头”是他的“大恩人”“甄老爷的女儿”(1分),却对英莲的遭遇不加过问(1分),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1分)。然后写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1分)。

6.宝玉游太虚幻境: 宝玉在秦可卿的房内午睡,梦中来到了太虚幻境(1分),在太虚幻境见到了“金陵十二钗”的画册,听了《红楼梦》曲子词(2分)。主要是关于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李纨、王熙凤、秦可卿、巧姐、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等女子悲惨命运的暗示(2分)。

7、探微恙互看金玉(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雪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7.王熙凤协理荣国府:秦可卿死后,因无人料理丧事,乃请荣国府的王熙凤过来理事(1分)。凤姐刚走马上任,就抓住了宁国府管理混乱的症结(1分),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1分),凤姐严罚一迟到者,打二十板子。革他一月银米。(1分)众人皆知凤姐的厉害,从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1分)

8、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凤姐自称“从来不信阴司地府报应,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

9.元妃省亲(第十七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元春被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1分)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家花了大把的银子建造省亲别墅,(1分)元妃元宵节归省,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1分),元妃游了园子,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并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1分),又命宝玉和姐妹们作诗歌咏,之后就回宫去了。(1分)

10.题目是一段对话= =:她是黛玉。(1分)宝玉编了一个故事逗她开心(1分),“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1分)林子洞里原来有群耗子精偷果子(1分),极小极弱的小耗子变成小姐去偷香芋,来打趣林黛玉才是真正的香玉呢。(1分)”

21-3011、宝玉和黛玉看《西厢记》:说的是宝玉。(1)宝玉在园中偷看《会真记》(即《西厢记》),遇见黛玉。(1)于是宝黛共度西厢。贾宝玉用书中的艳句与林黛玉开玩笑,自比张生,将黛玉比为莺莺;(1)黛玉说宝玉“欺负”她,(1)宝玉求饶。(1)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12、金钏儿之死:宝玉来到王夫人住处,见王夫人正在闭目养神,和金钏儿开玩笑话,被王夫人听见(2分),大怒,以“教坏了爷们儿”为借口将她撵了出去(1分)。金钏儿哭着哀求,王夫人不理会。金钏儿不堪羞辱,跳井自尽(2分)

13、黛玉葬花(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头天晚上,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宝玉送宝钗出来,误会了宝玉(2分)。次日是芒种饯花神的节日,黛玉又独自来到花冢葬花,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宿命,以落花自况,哭吟《葬花吟》(2分),宝玉听罢不觉痴倒(1分)。

31-4014、晴雯撕扇(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说“千金难买一笑”,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15、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对她下逐客令,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怕宝玉因麒麟生出风流佳事,听到宝玉赞她,不禁喜惊悲叹。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说黛玉皆因不放心才弄了一身病,但放心,病便会好。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

16、宝玉挨打(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连日游荡,荒废学业,(1分)这一天贾政让宝玉与贾雨村见面,宝玉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1分)忠顺府长史官来贾府向宝玉索要琪官,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

来政治纠纷(1分)贾环又进谗言说金钏儿是宝玉强奸未遂而羞愤自杀的。(1分)贾政痛打宝玉。(1分)

17、宝钗和黛玉对宝玉挨打的做法:宝钗托着一丸药来,(1分)还规劝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因为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红了脸。(1分)黛玉哭得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1分)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1分)听说凤姐来了,连忙从后院而去。(1分)

【宝玉挨打后众人反应(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袭人说但凡听他的话也不至如此若打出残疾,叫人怎么样。宝钗手托丸药来看,亦云:“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老太太、太太心疼,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宝玉心中为之大畅。黛玉来看。宝玉安慰黛玉说自己是装出来给人看的。黛玉无声而泣,劝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王夫人叫袭人,袭人汇报宝玉情况,王夫人给了两瓶进上的香露】

18、刘姥姥如何都大家开心:在凤姐和鸳鸯的嘱咐下,刘姥姥吃饭时,故意高声说逗乐的话,(2分)凤姐还让她用镶金的象牙筷子夹鸽蛋,结果鸽蛋滚到地上。(2分)刘姥姥又在行酒令时说了俚俗的酒令(1分),引得众人大为开心。

19、“海棠社”或“菊花社”(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

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黛玉称之为“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菊花社: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夺魁,探春、湘云居次。

20、简述“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描写的宝钗推心置腹劝慰黛玉的情景

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1)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2)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2)

21简述“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的故事(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赦看中鸳鸯,要纳其为妾,并让邢夫人去求凤姐、凤姐回绝。邢夫人又去探鸳鸯的心意、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只是低头不说话。后在园内遇到平儿,说了自己誓死不从的心意。贾赦又找来鸳鸯的家人、鸳鸯痛斥家人并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死也不从。贾赦的企图最终没有实现。

22简述香菱学诗的过程。(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呤诗)

谈谈“摔玉”情节 篇6

较之黛玉进贾府见众人时的情节平淡,较之宝玉与宝钗初见时作者的不著一字,可见“摔玉”这一情节应有其独特作用。

“摔玉”情节展现了男女主人公的真性情。想那林黛玉初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行一步路,可宝玉问是否有玉的时候,黛玉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若是黛玉只说没有,不多言后一句,也许这场“摔玉”风波就不复存在了。可她偏多说那一句,进贾府的“小心谨慎”被抛之脑后,平日里的自尊、敏感、孤高展现无遗。是谁让她流露了真性情?是宝玉。她一见宝玉仿佛那里见过,心理上她并不把宝玉视作外人,自然流落了平日的真性情。

宝玉也是如此。他一见黛玉便说这个妹妹似乎见过,问书问字问有玉没有,态度亲切自然。而在听闻黛玉没有玉之后,便发起痴狂病来摔玉。这份“呆性”、“痴性”并不是在所有的姐妹面前都有的,而只在黛玉面前展现到了极致。痴人对上痴人,自然是痴情对痴性,真情流露。

再看宝玉为何摔玉。他言:“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都不择,还说什么通灵不通灵呢。”一言见其本心,玉不择人之高低,不能分辨好坏,要它何用,不如摔去。在宝玉眼中,男子是须眉浊物,见之可厌;女子是水样骨肉,见之可亲。孰高孰低,宝玉心中自有判断。可玉不如他般通灵。且这玉家中姐妹都无,新来的神仙似的妹妹也无,既如此,不择人的玉我不要,区别于众人的玉,我也不要。这是宝玉的逻辑,于是他有摔玉的举动。可玉是上天赐予的,是贾母的命根子,是贾府众人看重的,也可看作天命的象征,神明的预示,特殊身份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摔玉这一举动,摔掉的是不平等的观念,摔掉的是封建特权制度,更是宝玉对平等思想的呼唤。

玉未摔碎,和玉一样难以摔碎的是玉所代表的“金玉良缘”的传言。金玉是良缘,木石是前盟。前者被贾府掌权者认可,后者为叛逆者宝玉所坚守。由此可见,摔玉情节也隐喻着贾宝玉对爱情自由、个性自由的追求,对封建家长制与封建制度的反抗。玉难以摔碎,反抗也难以成功。金玉良缘的传言始终是笼罩在宝黛爱情上空的乌云,最终也造成了宝黛爱情的覆灭。

《刺客列传》的情节组合 篇7

一.从论剑争道到慷慨悲歌

太史公下笔伊始, 就写荆轲与盖聂论剑、与鲁勾践争道, 展开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形成了文章情节发展的第一个小高潮, 读者自然希望荆轲与盖聂论剑能论出个高下, 与鲁勾践争道能争出个胜负, 因为论争的过程就是交锋的过程, 而交锋的过程必然精彩, 这也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孰料太史公笔锋一转, 写荆轲驾车离去、“嘿而逃去”, 原本应该发生的冲突因为荆轲的缺席而不了了之, 于是热闹复归于岑寂, 这让读者多少有些失望。就在读者失望嗟叹之时, 情节陡转, 荆轲于燕都蓟城闹市之中引吭高歌, 旁若无人, 慷慨悲壮, 再次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个高潮让读者一下子改变了对荆轲的原有印象:原来荆轲并非胆小怯懦之徒, 而是慷慨激烈之士。从论剑争道到慷慨悲歌, 仅仅三小节就写得这么波澜起伏, 可见太史公尺水兴波之高超本领。

二.从报仇未果到引火上身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太子丹“怨而亡归”, 违背外交礼节, 秦王必然震怒, 后果自然严重。于是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再次让读者为之悬心。由于燕国地处僻远, 再加上秦王正进攻其他国家, 无暇顾及, 所以秦国并未对燕国采取行动, 读者的悬心方才落回腹中。孰料太子丹竟要虎口拔牙, 寻思报复, 读者的心弦又被拉紧, 幸好燕国国小力弱方才作罢。事情刚刚平息, 平地又起波澜。樊於期走投无路, 投奔太子丹, 太子丹出于朋友之义收留了他。秦王本就“积怒于燕”, 现在太子丹竟敢收留樊於期, 岂非冒天下之大不韪?太子丹又一下子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太傅鞠武看出势头不妙, 于是三番五次地直言进谏, 希望太子丹能悬崖勒马, 及早回头。岂料太子丹居然说樊於期至匈奴之日, 便“是丹命卒之时”, 他的一意孤行使得燕秦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 估计秦王此时正咬牙切齿, 恨得牙根都痒痒。秦军兵锋直指易水, 逼近蓟城看来为时不远了。太子丹此举简直是玩火自焚!文章的情节发展到这一部分, 就呈现出与前一部分完全不同的特点:情节发展在节节走高, 形势也越来越危急。

三.从鞠武献策到田光自杀

鞠武作为太傅, 对太子丹负有教育督查之责, 在直言劝谏无效之后, 他为太子丹献上了合纵之谋, 给图谋报仇的太子丹带来了希望。如果太子丹采纳了鞠武之谋, 真正实行合纵的话, 便可以从南、东、北三面对秦国形成战略包围, 虽不能彻底击败秦国, 但至少可以大大延缓秦军进攻的步伐。可是希望之火刚刚点燃, 又被太子丹兜头一盆冷水, 给彻底浇灭了。太子丹认为鞠武之谋“太傅之计, 旷日弥久”, 将鞠武之谋完全否定了。鞠武也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境地。

就在山重水复之际, 鞠武向太子丹推荐了“为人智深而勇沉”的田光, 这又让太子丹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太子逢迎, 却行为导, 跪而蔽席”, 应当说太子丹对待田光是相当恭敬的, 他期待着田光能给他献秘计, 出奇谋。可田光以年迈无能为由婉辞拒绝了太子丹共谋大计的请求, 这让太子丹希望的肥皂泡又破灭了。太子丹绝望彷徨之际, 田光又向他郑重推荐了“为人沉深好书”的荆轲, 太子丹又从绝望的谷底飞跃希望的巅峰。太子丹虽然重又看到了希望, 但他的浮躁多疑, 挑战了田光“士可杀不可辱”的道德底线, 最终酿成了田光引颈自刎的悲剧。

文章这一部分的情节发展, 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故事情节就像正弦曲线, 上下波动, 从巅峰到谷底, 又从谷底到巅峰, 如此循环中有推进, 推进中有变化。

四.从荆轲受命到易水送别

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既让无计可施的太子丹绝处逢生, 又让怀才不遇、沉沦下潦的荆轲有了实现理想、一展抱负的机会。太子丹将刺秦计划和盘托出, 希望荆轲能够勇担重任, 为己洗雪“见陵之耻”。孰料荆轲也以自己驽钝无能为辞婉言拒绝, 太子丹的心重又冰凉。但既然抓到了这根救命稻草, 太子丹就不会轻易撒手。他又是苦苦哀求, 又是顿首磕头, 他的恳切之情, 诚挚之义, 最终打动了荆轲, 荆轲接受了廷刺秦王的使命。

荆轲接受使命之后, 太子丹不仅封以高官厚禄, 更是美女伺候, 美食供奉, 希望荆轲能够以死效命。荆轲自然也乐得美女在怀, 偎红倚翠。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风云乍起, 形势突变, 王翦灭赵, 兵锋直指易水, 燕国势如累卵。黑云压城、山雨欲来的形势, 让太子丹恐惧不宁, 寝食难安。于是他婉辞请求荆轲出发, 行刺秦王。事已如此, 荆轲便提出要想取信于秦, 必得难得之信物———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 唯有如此, 方能取信秦王, 接近秦王, 行刺秦王。没想到太子丹竟然以“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为由, 拒绝荆轲的请求, 这无疑又给荆轲出了一道难题。但荆轲就是荆轲, 既然正面强攻不成, 那就迂回包抄吧。他找到樊於期, 首先是动之以情, 接着晓之以理, 最后告之以谋, 使得樊於期“偏袒搤捥”, 引颈自刎, 从而取得了信物。

荆轲刺秦计划详尽周密, 取得信物、准备工具、配备助手, 三个环节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否则的话, 行刺秦王就可能前功尽弃。但恰恰就在助手问题上, 荆轲与太子丹发生了分歧:太子丹选择秦舞阳, 荆轲选择自己的朋友。两人之间的分歧, 最终演变为两人之间激烈的冲突。太子丹怀疑荆轲改悔, 请求先遣秦舞阳, 以激荆轲, 荆轲则怒斥太子丹:“只身刺秦, 险象环生, 欲待朋友, 联手刺秦, 唯有如此, 方有胜算。现在你竟怀疑荆轲, 此乃奇耻大辱, 是可忍孰不可忍!”两人的矛盾完全激化, 高潮再次出现。但这样的高潮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拥有共同目标的他们竟然不能同心同德, 众志成城, 行刺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荆轲负气冲动, 太子丹无法挽回,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高潮中的高潮———“易水送别。秋风萧萧, 秋水冷冷, 宾客缟素, 变徵苍凉, 士皆涕泣, 羽声慷慨, 士皆瞋目, 怒发冲冠, 就车而去, 义无反顾。”荆轲之歌, 惊天动地, 响彻寰宇!易水之别, 慷慨悲壮, 震撼人心!

这一部分的情节发展兼有上面两部分的特点:从荆轲接受使命到樊於期引颈自刎, 情节发展如同长江之水, 后浪赶前浪, 由浪谷到浪峰, 彼此交错, 富有律动变化之美;从太子丹疑其改悔到易水送别, 情节发展犹如攀登高山, 越攀越高, 越登越险, 其高其险, 动人心魄。

五.从厚遗宠臣到廷刺秦王

荆轲赴秦, 首先厚遗蒙嘉, 以打通关节。果然蒙嘉荐荆轲于秦王, 秦王大喜过望。一切都在按照荆轲预先设置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秦王“乃朝服, 设九宾, 见燕使者咸阳宫”,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副使秦舞阳竟然被秦宫大殿之上的森严气象所震慑, 关键时刻“色变振恐”。秦王感到纳闷, 群臣觉得奇怪, 大殿之上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紧张得令人窒息。眼见刺秦大计即将功亏一篑, 只见荆轲走上前去, 从容应对, 不仅消除了秦王的猜忌, 更消除了群臣的怀疑。荆轲凭借着自己的过人才智, 随机应变, 终于将即将出轨的刺秦列车拉回正轨, 紧张的局势才逐渐缓和下来。

待到秦王下令“取舞阳所持地图”, 荆轲转身取图, 上前进献, 秦王欣喜若狂, 下座观看。秦王一手执图, 荆轲展开图卷, 沃土终入囊中, 秦王笑语连连。“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照胸便刺, 秦王惊绝而起, 殿上刀光剑影, 宫中险象环生。彼时惶急万分, 秦王拔剑连柄, 仓促无法自卫, 只能奔逃求生, 秦王环柱狂奔, 荆轲驰逐追嬴, 宫殿摇摇欲坠, 天地为之震惊!秦王狼狈而逃, 群臣焉能不问, 然秦法度规定, 上殿不带寸兵, 侍卫陈列殿下, 无诏不得前行, 故群臣只能徒手相搏, 然匕首见血封喉, 群臣纷纷倒地身亡。千钧一发之际, 太医无且投出药囊掷击荆轲, 荆轲闪身一躲, 延缓追击速度, 秦王不知身后变故, 仍狂奔不住。群臣高喊“负剑”, 秦王如梦方醒, 推之后背拔剑, 兵器长短不同, 形势顿时判分。

秦王拔剑击轲, 荆轲左腿断伤, 困兽犹然争斗, 飞刀直刺秦王, 击中铜柱之上。情节发展一张一弛, 张则凝神屏气, 弛则叹气神伤。秦王挥剑进击, 荆轲身受八创, 行刺秦王未成, 荆轲面临死亡。幽愁暗恨无声, 放声大笑鹰扬, 死亡何曾畏惧, 箕踞痛骂酣畅, 正气充塞天地, 肝胆昭同三光。

这一部分的情节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平稳发展中有转折, 转折之后复归平稳, 然后就是平地惊雷, 晴天霹雳, 暴风骤雨, 突然而至, 天地昏暗, 日月无光, 最后是风雨虽然停止, 天空布满乌云, 电光虽然远去, 惊雷依然阵阵。

六.从震怒灭燕到筑击秦王

荆轲刺秦失败, 秦王勃然大怒, 诏令王翦攻燕, 燕都蓟城残破, 李信跟踪追击, 燕丹身首异处, 下令通缉门客, 一片白色恐怖。宾客作鸟兽散, 渐离亡命江湖, 又是泰山压顶, 渐离生死未卜, 读者再度揪心, 渐离处境堪虞。

渐离隐姓埋名, 藏身民间打工, 本可聊以终年, 谁知故态复萌, 品评客人击筑, 暴露真实身份, 击筑惊鬼泣神, 宾客争相传颂。渐离声名鹊起, 秦皇召见入宫, 渐离身入虎穴, 读者忧心忡忡。所幸秦皇不识, 读者鼓舞欢欣, 击筑侍奉秦皇, 本可了此残生, 日渐亲近秦皇, 暗暗灌铅筑中, 举筑扑击秦皇, 再次石破天惊!

这一部分情节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开始是阴云密布, 电闪雷鸣, 接着是云开日出, 雨过天晴, 最后又是晴天霹雳, 石破天惊。文章结尾尽管写的是荆轲刺秦的余绪, 却也写得曲折而富于变化。

变化:记叙情节的关键 篇8

当然, 主题确定之后, 展开情节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情节的展开不能平铺直叙, 见头知尾, 而应该曲折有致, 波澜起伏。比如, 《苏州园林》中的景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 使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 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的面前, 而是逐次展露, 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景致布局同样幽深奇巧。贾宝玉的题词“曲径通幽”也是一语中的。

这启示我们:记叙文的情节展开也跟园林的布局一样大有讲究, 如果一览无余, 那就会了无情趣;只有叙事富于变化, 情节波澜起伏, 才能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正如李景隆所说:“章法之妙不在于一泻千里, 而在于一波三折;不在于一气呵成, 而在于婉转反复。”他的这些话,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的道理。要做到这一点, 一般说来, 可以尝试如下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欲扬先抑

先来欣赏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位老太太做寿, 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老小及亲朋好友争相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 举座皆惊, 东家更是一脸怒色, 正准备发作;唐伯虎接着写下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不料, 他接着又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 在座的又由喝彩转为惊怒;正当有人指责时, 唐伯虎写下了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庆寿辰”, 大家掌声一片, 无不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 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让人忽惊忽喜, 情节一波三折, 跌宕生姿。

很明显, 唐伯虎在这里充分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而且是两抑两扬:老太太由“不是人”到天上的“仙女下凡尘”, 这是一抑一扬;由“儿孙个个都是贼”到“偷得蟠桃庆寿辰”, 又是一抑一扬, 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这要比平常人一味地祝愿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知要强多少倍。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名作。作者讲述了一位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毕生的杰作, 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 作品集中写他的却只有两处。初次见贝尔曼时,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满腹牢骚、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再见到贝尔曼时, 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 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 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体现。我们看到的贝尔曼平凡甚至令人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 虽然穷困潦倒, 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叙事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有致, 要善于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就是从反面入手, 反向入笔, 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 然后笔墨突转, 转入正面刻画, 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能够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 造成波澜, 形成鲜明的对比, 富有感染力, 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顿悟,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写人, 还可用于写事, 甚至写景状物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母鸡》和贾平凹的《丑石》等, 都是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的名篇, 值得深入玩味。

二、制造悬念

制造悬念, 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 使情节回旋推进, 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作品中制造悬念, 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 使文章波澜起伏, 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 从而吸引读者, 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学过《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学生对文中的老画家贝尔曼一定印象深刻, 就是因为作者叙事时设下了一个个悬念。比如, 文章一开始说有个叫“‘肺炎’的不速之客, 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 用他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着, 每闯一次祸, 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通过细腻的描写, 拟人、对比等修辞的运用, 反映出肺炎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令人为之惊恐。“不速之客”在广场东面肆无忌惮, 而作者却写它在“艺术区”放慢了脚步, 为什么呢?一方面反映出广场西面人烟稀少, 另一方面设置了悬念, 引人入胜, “脚步放慢”意味着肺炎蔓延受到了阻碍, 它没有夺去生命, 原因是什么, 读者需要接着阅读从文本中找答案。通读完文本, 读者找到了答案, 肺炎放慢脚步的原因是老画家用画笔留住了最后的常春藤叶, 传递了生的希望。

又如, 在琼珊等待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 随着一次又一次窗帘的拉开, 那片叶子总还在, 不管风吹雨淋, 这是为什么呢?再次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探究原因, 文末通过苏艾揭示了谜底, 原来是老贝尔曼用画笔留住了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种悬念的设置使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变化莫测, 不能不叫人产生悬念和期待。假若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 采取“竹筒倒豆子”的方法, 一下子就兜底翻出, 老贝尔曼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这样读来就会索然无味。

大部分人喜欢听易中天的《品三国》, 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说他的学识、他的观点、他的分析、他的演讲风格等, 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除了这些, 易教授在演讲过程中还喜欢不断地设置悬念来吸引听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真假曹操”这一讲里, 易中天对曹操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我们所了解的曹操是一个反复无常、奸诈无比、杀人如麻的人, 是一个非常危险可怕的人物。易教授偏偏说他可爱, 真够标新立异的。曹操到底哪里可爱, 怎么体现, 怎么讲得通呢?这样的悬念吊足了听众的胃口, 使人迫切想知道原因。这就是易教授抓住听众的好奇心理, 精心策划出的“勾人”的悬念。

再比如, 易教授在“品三国”系列第一讲《品三国之大江东去》里, 提出了“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这一观点和悬念。大家知道“空城计”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智慧,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但到了易教授这里就成了子虚乌有的事情。观点是如此大胆新颖。我们接受不了啊!接受不了, 就有了悬念, 就想了解原因, 就想继续听下去。紧接着, 易教授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 设置了新的悬念——“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如此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悬念, 吸引着我们不得不继续听下去。这就是制造悬念的高妙之处。当然, 最后易教授把这些悬念都一个个解决了。设置悬念不难, 难的是水到渠成地解开悬念, 让读者能够接受并拍手称奇。中学生作文一般800字左右, 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 要恰当地使用, 力求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张弛有致

跌宕起伏、开合自如、疾徐交替的故事情节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其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善于安排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能够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张弛有致法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紧张、剧烈与轻松、舒缓的关系, 以造成有节奏感的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能使文章节奏有快有慢, 情节开展有紧有松, 读者心理有张有弛, 从而获得独特的感人的艺术效果。

《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运用张弛法的典型例子。故事开端用欲张故弛的笔法, 写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恐曹生疑, 每天在自家后园里浇水种菜过着平静的生活, 安分守己, 这是“弛”。曹操闻知后派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去请刘备。曹操一见刘备第一句话就说:“你在家做好大事啊!”吓得刘备面如土色。 (刘备以为事情败露, 情绪顿时紧张起来。) 读者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这是“张”。接着写曹操拉着玄德的手, 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听了才放心, 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情节又趋平缓, 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这又形成一个“弛”。接着写曹操讲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二人来到小亭, 小亭里已经摆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 一樽煮酒。二人对坐, 开怀畅饮, 纵论天下英雄。当曹说“天下英雄, 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之大惊失箸,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又是一个“张”。当时恰逢雷雨大作, 刘备以胆小怕雷来掩饰内心的紧张才使曹操释疑, 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这就又形成一个“弛”。整个情节就是这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 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

四、故意突转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的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必须要有‘突转’。”而“突转”就是指剧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不妨先看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女主人公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 她叫玛帝尔德。一次, 她接受了部长举办的晚会的邀请。由于虚荣心作祟, 她向一个贵妇人借了一条项链。后来这条项链不慎在舞会上丢失, 玛帝尔德为了赔给朋友一模一样的项链, 落入高利贷的陷阱, 就此开始了艰辛的生活, 葬送了十年的青春。最后, 当她在还清欠款后, 偶遇那位贵妇人时, 情节突然翻转, 那位妇人告诉她那条项链其实是假的。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令人惊叹, 这就是得力于突转法的运用。由《项链》可以看出, 所谓情节突转法, 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 将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沿这个方向导引;当情节层层推进, 达到顶点时, 笔锋却陡然一转, 突然揭晓另一种结局, 掀起波澜, 将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的叔叔于勒》、《警察和赞美诗》等小说之所以令人叫绝, 突转法的运用是重要的原因。

五、巧设误会

误会是生活中的常事, 也是帮助构成记叙文情节跌宕起伏的重要手法。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 从而铺排情节。误会法运用恰当, 不但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使情节波澜起伏、扑朔迷离, 产生戏剧性的效果;而且对表现人物性格, 特别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复杂性起着重要作用。

莫泊桑说:“布局的巧妙决不在于有激动力或令人可爱, 决不在于引人入胜的开端或者惊心动魄的收煞, 而在于那些表现作品明确意义的可信的小事巧妙组合。”比如,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 黛玉发现宝玉身上所佩之物尽被小厮解去, 误会宝玉把自己做的荷包轻易送人, 气愤异常, 回到房里, 赌气“铰”荷包。宝玉知其意, 忙解怀拿出珍藏的荷包, 黛玉悔之不及, 看来误会似乎可以消除了。然而, 宝玉又生误会, 认为黛玉“懒怠给我东西”, 便又掷还荷包, 又生一波, 黛玉生气又“铰”, 宝玉抢回系上, 这场小误会才宣告结束。这误会波澜起伏, 将少男少女萌动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就属于“小事巧妙组合”, 推动情节一波三折的发展。又如, 第二十六回中, 寂寞的林黛玉到怡红院看宝玉, 不料吃了闭门羹。晴雯说宝玉不让开门, 黛玉气极了。正在滴泪之时, 又听见门里宝钗与宝玉的说笑声, 越发动了气, 她误会宝玉变心了, 柔肠寸断, 在大观园中独自葬花饮泣, 哭诉出了《葬花辞》这哀婉凄恻的诗篇。

再如, 追求自由婚姻的尤三姐得到鸳鸯宝剑, 憧憬在幸福之中, 不料由于柳湘莲的误会, 致使她抽出寒光闪闪的钢锋横向咽喉, “揉碎桃花红满地, 玉山倾倒再难扶”, 怀着难以倾诉的满腔愤懑告别了人间, 演出了一场血淋淋的悲剧。这个片段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

在《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许多名著中像这样的误会常常会精彩呈现。在平时的写作中, 应引导学生们有意识地运用“误会法”, 因为它可以大大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为文章增辉添色。

亚里士多德论情节 篇9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

一、悲剧及其要素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早已不是一篇普通的诗论, 也不同于那些风靡一时的‘世纪之作’———它是一部跨越时代和国界的文献, 一部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失去风采的经典。”[1]《诗学》以索福克勒斯 (Sophocles, 496-06 BC) 的《俄底浦斯王》 (Oedipus the King) 为悲剧典范, 对悲剧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探讨。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这样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 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 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 而不是叙述, 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疏泄。”[1]

从此定义出发, 亚里士多德认为, 悲剧需有六大要素, 分为三个“外在要素”, 三个“内在要素”。[2]三个外在要素是戏剧场景描述 (spectacle) , 即戏景, [3]包括歌曲 (lyric poetry) 、言辞 (diction) ;三个内在要素则是情节 (plot) 、人物 (character) 、[4]和思想 (thought) 。这六个要素中, “最重要的是情节”。[1]

二、情节的定义及特点

情节是戏剧中对行动的摹仿, 是诗人 (即现在意义上的剧作家) 对剧中具体事件的安排 (the construction of events) , 即“事件的组合”。在《诗学》中, 亚里士多德多数情况下用“mythos”一字表示英文的“plot”的意思。根据陈中梅先生的研究, “在多数情况下, 《诗学》中的muthos希腊语, 即英文的“mythos”指作品的‘情节’”。[1]情节是悲剧首要的要素 (the first principle) 、“根本”, 是悲剧乃至所有戏剧的“灵魂” (soul) :[1]事件的组合是成分中最重要的, 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 而是行动和生活 (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 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本质, 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 所以, 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 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见, 事件, 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 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1]

陈中梅先生对亚里士多德“性格配合行动”一论, 作注释说:悲剧摹仿人物的行动, 而不是他们的性格, 因为只有通过表现行动, 才能揭示生活的目的 (即对幸福的追求) 和人生的意义。具有某种品质或养成某种性格和习性, 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所以, 在作者看来, 性格“屈从”于行动 (即情节) 是很自然的事 (今天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们或许不会完全同意这一点。亚氏的戏剧理论明显地受到他的伦理学思想的影响。[1]

根据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 可以归纳出情节的性质特点。下面, 谨举例予以说明。

首先, 情节必须完整。好的悲剧作品或戏剧作品必然有完整的事件发展过程, 既有发生, 也有展开, 还有结束。所谓发生, 并非指某事件必须继承另一事件, 而是指由该事件自然会引起的另一事件。结束与发生恰恰相反, 是某事件本身自然且通常经过另一事件导致的结果。结束既是剧作的结果, 其后就不会再有什么别的事件了。情节的展开部分, 即居于某一事件的发生和结束中间, 上承发生, 下接结束, 是发生之后事件的延续, 结束前事件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 安排出色的情节, 无论发生, 还是结束, 都不应突兀, 信手确定下来, 而应该按照他在这里论述的模式进行构思。批评家厄尔斯 (Gerald F.Else) 认为, 亚里士多德此处关于情节完整之特性用纯抽象的语言进行的论述, 简直就是给剧作家的独立宣言。厄尔斯举《俄底浦斯王》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 正是由于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没有按照事物的自然发展顺序构筑情节, 即先描述俄狄浦斯的出生、成长、壮年、经世历事、直到死亡这样的记述, 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出优秀的作品。[5]

其次, 剧作情节的规模或长短要适当 (of appropriate magnitude) 。既然谈到优秀的剧作, 亚里士多德就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了美学原理的话题, 且由是得出情节既不能太小 (短) , 也不能太大 (长) 的结论。他说, 美的事物一定有适当的规模, 剧作也如此。他拿动物打了一个比方。一个极小的动物看起来毫无美感, 而一个庞然大物, 纵横万里之躯, 令人眼不能及, 心无所感, 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亚里士多德还联系当时古希腊的实际情况, 说明情节的适当规模也是戏剧比赛所必需:情节铺陈受到时间限制。在给定的时间内, 适当的情节发展规模才既能符合比赛的规定, 又能够保持大家的注意力。在限定的时间内, 则情节发展越久, 脉络越清晰, 就是越美的戏剧作品。简明扼要地说, 只要情节发展不超出规定的时间, 各个事件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 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 就可以看作是好的情节了。

第三, 情节要统一 (unitary) 。情节总围绕着某个人展开, 但是围绕某个人的事件不计其数, 且诸事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 形不成一个统一的行动, 即摹仿的对象。因此, 没有统一的情节, 就没有好的戏剧作品。写作了《赫拉克勒斯颂》 (Heracleid) 和《特修斯颂》 (Theseid) 之类作品的诗人都犯了这方面的错误。而荷马则不然。他所以高超, 因为他在《奥德赛》中始终挑选、围绕着英雄奥德赛的统一的事件, 而没有面面俱到地描写他受伤、装疯等故事。《伊里亚特》亦是如此。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顺便将历史与诗歌作了对比, 指出两者的区别不在用韵文写作与否, 而是具体作品中的事件是与具体任务联系的具体事件, 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历史与人物的具体的、已经发生的史实相联系, 而诗歌则与人物具有普遍意义的、可能或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相关联。由此可见, 与其说诗人或者剧作家是韵文创造者, 毋宁说他们是情节创造者。不管他们的创作是否根据历史事实, 只要他们根据事件之间的可能或必然之间的联系, 展开了恰当的情节, 他们就是好诗人, 好剧作家。至于编制悲剧中的辩论情节, 亚里士多德说:“要像审视辩论中对方的反驳那样对待包含矛盾的语句, 即看它指的是不是同一件事, 是否与同一件事有关, 亦即是否包含同样的意思。因此, 必须联系诗人自己的言论或一位明智者的见解解答其中的疑难。”可见, 情节中与行动无关的事情便不能编制在情节中。亚里士多德还举例对欧里庇得斯埃勾斯的处理, 对不合情节的事情提出了批评。[1]总之, 情节统一十分重要, 编制情节一定要选取紧密相关的事件。

不仅情节本身要统一, 而且还必须与悲剧的地点、时间相一致。十六、十七世纪, 意大利戏剧评论家根据亚里士多德据此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三一律’, 从而为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树立了一个重要准则。”[6]这就是通常所谓的“三一律”。所谓地点, 即指剧中情节须发生在同一地方, 不应经常变换;而时间, 即指情节最好应适合两三个小时戏剧演出的时间, 最多不过一天 (二十四小时, “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亚里士多德语[7,8]”) 。但是, 陈中梅先生认为, 意大利学者对《诗学》中关于“三一律”的研究、阐释和引申, “似乎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1]但关于这里的情节有统一的特点, 罗念生认为这是古希腊悲剧时间、地点和情节统一律中最重要一个, [9]这也符合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意思。罗还认为, 由于古希腊戏剧“通常只写高潮”, 而“一出戏只写高潮, 情节比较容易集中, 比较容易保持整一性”。他同时还指出了情节统一后可能引起作品的不足:“由于一出戏只写高潮, 而且地点与时间由少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人物的性格不容易得到发展。”所以, “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 一般来说, 都是定型的, 例如阿伽门农总是高傲的, 俄底修斯总是阴险的。”[9]《诗学》中还谈了戏剧情节结构本身的特点。情节有简单与复杂之分。简单并不意味着“穿插式” (罗念生语) 发展 (episodic) , 即情节诸事件之间没有发生的可能, 也没有发生的必然, 只是做这件事件堆积在一起。这样的情节最为拙劣, 无足挂齿。陈中梅注解此点说, 虽然名词“穿插” (epeisodia) 在整个《诗学》里都是个中性词, 但形容词“穿插式” (epeisodiōdēs) 则有“明显贬薄”之意。[1]相反, 复杂的情节即各个事件存在某种可能或必然的联系, 包括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逆转 (reversal) 和觉悟 (recognition) 。所谓逆转, 就是事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突然的转变。而觉悟, 则是从不知晓的状态过渡到产生认识的状态, 不应借“机械”的作用, 即情节自然、合理发展中, 不能解决矛盾时, 依靠神力出现, 起意想不到的作用, 便是下策。比如,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娅》一剧最后一场, 美狄娅借恶龙拉车, 逃离丈夫杰森, 便是“机械”的作用, 或陈中梅先生所谓“机械送神” (deux ex machina) 。[1]这样的情节不免过分牵强。相反, 《俄底浦斯王》一剧中, 牧羊人告诉俄狄浦斯真实身份那一刻, 即使俄狄浦斯由盛转衰的逆转, 而他明白自己真实身份那一刻, 也就是他觉悟的时刻, 过渡很自然。优秀的戏剧情节都必然包括逆转和觉悟两个部分, 且两部分过渡正常、自然。除此两点以外, 悲剧情节还有受难一环, 是毁灭或痛苦的行动, 常常以多人的死亡, 生理上受损或苦痛结束。

三、情节的功能和目标

另外, 情节还有一个功能和目标。剧作家通过悲剧的表演, 必须让观众感到恐惧和怜悯, 然后是他们心中郁积的某些情感得到宣泄 (catharsis) 。[10]亚里士多德说:

恐惧和怜悯可以出自戏景, 亦可出自情节本事的构合, 后一种方式比较好, 有造诣的诗人才会这么做。组织情节要注重技巧, 诗人即使不看演出而仅听叙述, 也会对事情的结局感到悚然和产生怜悯之情。这些便是在听人讲述《俄底浦斯》原文的情节时可能会体验到的感受。靠借助戏景来产生此种效果的做法, 既缺少艺术性, 且会造成靡费。那些用戏景展示的人, 仅是怪诞而不是可怕的情景诗人, 只能是悲剧的门外汉。[1]

亚里士多德这里再次重申情节的重要意义, 指明戏景的点缀作用, 与上文所述其情节核心论、灵魂论, 如出一辙, 完全吻合。当然, 亚里士多德此处强调的还是悲剧的效果或功能, 即必须引发人的恐惧和怜悯之情, 甚至是“不看演出而仅听叙述”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就要求剧作家必须巧妙布置、妥善安排, 令情节扣人心弦, 然后发展至悲剧主人公命运的彻底改变, 令观众或听众惊悚于心, 两股战战, 从而净化心灵、疏泄情感。

剧作家必须通过情节的精心安排 (最好是单一而非双重情节) 来帮助达到这样的效果。关于情节的这个目标和功能,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诗学》重现于世以来, 评论家未能形成统一、明确的解释。国内对英文catharsis的翻译也有宣泄、疏泄、净化诸说, 本文不便细说。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陈中梅先生译注的《诗学》, 附录 (六) , “Katharsis”, 第226页。更详细的信息请见下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第1条。

四、情节理论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导师柏拉图的理论, 认为诗或者文艺是现实的摹仿。但他又与柏拉图的理论有本质的区别。柏拉图认为, 世界上存在着永恒的、绝对精神的“理念”, 是宇宙中先天的模式,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不过是这个理念的摹仿或影子[6];或者说, 人虽然能通过感官理解、认识周围熟悉的世界, 但人理解、认识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 因为人感官中感知的世界都依赖于另一个抽象、纯粹形式 (Form) 或观念 (idea) ;人之所以能感知周围的世界, 正是因为中间有一个现实的过渡[11]。比如, 人能感知树 (tree) , 乃是因为现实的树 (a tree) 起到了人的感官和抽象的、更普遍、具有真理特点的树 (the Tree) 这个观念的桥梁作用。因此, 柏拉图认为, 虽然诗或者文艺是对现实的摹仿, 但其实对现实的摹仿, 与普遍、抽象的现实隔着距离, 离真理很远, 故不可信。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悲剧和喜剧都是没有好处的文艺形式, 因为和痛苦混合在一起的快感, 不是真正的快感, 而且看惯了悲剧的人, 会不知不觉地产生悲剧的心理和言行, 于理想国无益。[6]所以, 以诗为代表的文艺的表象的美会蒙骗像诗人一样无知的民众, 故民众的老师应该是哲学家, 而不应是学识贫乏的诗人。[1]柏拉图这种文艺观点实际上过分强调了文艺要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正是就这个观点,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自己的导师, 提出了自己的诗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比柏拉图缩小了摹仿的范围。他认为, 文艺是对神的创造的摹仿, 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内在本质的直接摹仿, 是人的基本天性 (a basic human instinct) , 是通向真理和知识的途径, 不单是一种学习模式, 更是快乐的源泉。[11]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 诗或文艺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 而情节则是表现对行动摹仿的最本质的内容。这里, 亚里士多德发展了柏拉图的摹仿现实理论, 把摹仿行动提到了极重要的位置, [11]并详细提出了摹仿行动的具体内容———戏景、歌曲、言辞、情节、人物和思想六大要素, 而六大要素的重中之重是情节。

亚里士多的在《诗学》中提出了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 诗评不应套用评论政治标准, [1]是柏拉图文艺为政治服务理论的创新, 对后世影响极大。比如, 罗马诗人及学者贺拉斯 (Quintus Horatius Flaccus, 公元前65-8) 的著作《诗艺》 (Ars Poetica) 的某些观点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新古典主义剧作家及戏剧理论家, 乃是金科玉律, 成为指导创作和评论的重要原则[1], 而《诗艺》就重复了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情节和戏剧行动必须完整地观点。虽然后世作家的创作没有一味遵循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理论, 并且同样也留下了大量不朽佳作, 比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 但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仍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时至今天, 《诗学》仍是文学批评史上超越柏拉图著述的、最有影响的著作。[11]

五、结论

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悲剧有戏景、歌曲、言辞、情节、人物和思想六大要素。其中, 情节要素最重要, 是悲剧的灵魂、根本、目的和功效所在。诗人创作悲剧时, 必须注意悲剧各要素, 尤其是情节。好的悲剧情节完整、长度适中、前后统一、没有穿插。情节必须合乎理性, 结局必须自然, 不能牵强附会, 不宜依靠“机械送神”, 给全剧留下斧凿的痕迹。只要有了好的情节, 悲剧必然能实现其目的和功效, 即令观众、甚至听众产生恐惧之感、怜悯之情, 净化其心灵、疏泄其情感。

谈谈情节兴波 篇10

怎样才能写出波澜,首先,应该“师法生活”,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本身就充满矛盾、充满波折。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这种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曲折的充满波澜的过程。我们学习“写事”。事件的情节有目的完成式的,也有选择决定式的。目的完成式是写一个人的追求、理想和愿望。在他努力去争取达到目的时,常会遇到阻碍因素,往往要为此而付出代价,他最后可能成功,但决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我们能写出他遇到困境时和克服困难时的细节,包括人物语言行动和环境的细节。就会使文章掀起波澜。例如山东省淄博市一中佚名的一篇习作《平凡的生活》(载《初中生优秀作文》2008年第10期)写一位中学生“我”因母亲早逝,和父亲过着平凡贫穷的农家生活,学校要收缴取暖费,爹没钱,只好向刻薄的大伯家借贷,“我仿佛看见爹低声下气地向大伯伸手时,大伯露出的那鄙视的目光和大娘指桑骂槐的样子。”交取暖费,对一般的家庭算不了什么,但“贫穷之家百事哀”。当读到:我趴在爹怀里呜呜地哭了,“爹,我错了……”“傻闺女,怪爹无能。爹咋会怪你呢?”我的心里感到震颤,这对父女的心底波澜。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得到?

再如一篇学生作文:

他也需要“诚信”

刘义是我们大院刘权的儿子,三年前因为偷盗被关进监狱,前两天才放出来,他决定洗心革面,做个好人。在父亲帮助下。他打算利用自己家的一楼开个小店,当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邻居们都认为他“狗改不了吃屎”,“家贼难防”,对他心存疑忌。

双休日,二门二楼的陈嫂外出买菜忘了带钥匙,回来进不去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邻里张婶说砸窗户,可陈嫂说他家刚换的钢窗,花了二百多元。砸了可惜。李姐说那就撬门吧。可门也是新换的。撬坏了真舍不得。眼看过去了小半天。还是没法打开门。急得陈嫂坐在台阶上哭。正在这时,邻里中也不知谁想到了刘义,陈嫂突然醒悟,一拍大腿:“可不是咋的,刘家兄弟有这一手。”立刻有人去喊刘义了。不一会儿。刘义低着头走来了,邻里们闪在一旁,刘义拿出一根铁丝。通了通钥匙孔,没用两三分钟,只听“啪”的一声。暗锁开了。陈嫂直喊“好兄弟,谢谢!”刘义脸上也流露出一丝笑容。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他可真是个行家啊!”邻里们一听。立刻脸都变得阴沉了,刘义的笑容也凝固了。他心里像刀割一样痛。他急急忙忙钻出人群,跑回自己的小屋,捂住脸,指缝间涌出泪水:“都说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什么邻居们还这样对待我,难道连一点诚信都不肯给我!”他悔恨。悔恨自己失过足。这天晚上,他爸爸刘权在饭桌上开导了他一番。刘义决心从明天开始新的生活。第二天早晨。他满怀信心地走出家门,但映入眼帘的却是家家都换上了双保险的防盗门。最后,对生活“绝望”了的刘义又选择了出走,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是“完成式”结构,刘义想痛改前非,重新取得周围人们对他的信任,但要实现这个愿望却谈何容易!他以为,自己用撬门压锁的技术帮邻里排难解忧,一定会赢得他们的爱和理解,但人们却从他精湛的“技术”中看到“危险”。更增添了对他的防范心理。为什么他的好心未得好报呢?因为这是一种社会心理“定势”:“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看似反常。却更显得真实。

对于目的选择式的情节,更要注重人物做出最后选择时的心理活动细节,写出此时此地的心底波澜。

例如一篇学生习作《爸爸的背影》,写自己的爸爸在大西北服役,因为工作忙。三年来只探过一次家,没呆几天又要归队。火车站上,刚刚5岁的我追着爸爸,喊着“爸爸……”“妈妈站在月台上流泪。最后爸爸把我从怀抱中放到月台上。通往大西北的列车在鸣笛。在爸爸心里那是进军的号角。我看着爸爸毅然转过身。大踏步地登上了列车,那宽阔脊背透出了他的刚强。他突然转过身,挥着大手向我和妈妈告别,眼角含着晶莹的泪花。”这些细节,生动地写出了生活中的坎坷曲折和人们心灵的波澜。

【重要情节】推荐阅读:

情节艺术06-27

情节论07-05

情节教学09-09

人物情节11-03

作品情节11-06

情节诗歌06-11

情节散文09-13

母情节祝福07-02

情节曲折09-20

风情节09-11

上一篇:大学生诚信教育措施下一篇: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