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精选12篇)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1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以及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才能使之更具竞争力,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视角,应用型人才,培养
广东余少文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实,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深层意义在哪?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才能使之更具竞争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作深入探讨, 否则, 我们的人才培养做法可能沦为一种盲目的跟风行为。
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一)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技术革新、进步的需要。
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时期, 需要大量的能在生产、管理、经营等第一线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试制, 可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水平提高的应用型的高级人才和高级生产管理经营型人才, 这是现代社会产业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
应用型人才是未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三大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都需要大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中国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提供的最有力的智力支持, 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重要保证。
(二)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社会文化进步的意义, 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深层意义所在。
中国“文化”, 一词, 源于《周易》中的一段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含有依循自然和人为现象的变化, 去教化和培育人的涵义。
从对“文化”词源的考察中可见, “文化”的概念中, 具有丰富、完善人的内心世界, 提高人的德性和教养程度的意义。这表明了教育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现在, 人们对文化下的定义最通常说法是: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人文、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从教育的起源看, 教育属于文化范畴,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的教育起源于劳动, 教育最初是先民为了生存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模仿、示范、传习活动。先民在生产劳动中, 为了获得前人的劳动方式, 在初始的物质生产劳动形式中分化出另一种基本的文化活动———劳动知识的传递。其传递的内容由基本的劳动禁忌、技巧的传递, 发展到劳动组织、规则、要求以及劳动产品分配原则的传递活动, 进而发展为社会组织的共同心理、信仰、习俗、行为方式、情感等的传递与传承。这些便是人类广义的教育活动的开始。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劳动知识的传递由无意识的、偶尔的传递与传习发展为有意识的、经常性的传递与传习, 最后发展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形式, 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由上可见, 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物, 教育是在有了初始文化之后开始的文化活动。因此, 教育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 它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
如前所述,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 它是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左右。文化的形成依赖于教育, 而教育的进行也必须以文化 (至少是潜在的文化) 为前提。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各类人才的教育,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转型而不断变化和创新, 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又对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其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先进文化就是通过先进的知识体系、先进的价值观念、先进的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作用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从而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同时她又通过人才培养活动, 影响人才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取向以及创造力的发挥, 来促进先进文化的构建。
所以, 在当前,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活动, 为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总是经由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而实现的。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有着良好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将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也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继承者与创造者。
二、进行改革创新, 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 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改革、创新。其中, 要树立教育发展与创新的理念, 坚持教育理论的创新, 克服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包括树立教育发展改革观、树立教育创新观等, 这固然很重要, 但关键还在于, 要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创新。
社会转型所引起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必然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之中。市场机制条件下的高职教育课程创新, 涉及到课程定位、科目课程改革、新课程开发、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其中, 课程定位是起点, 科目课程改革是核心, 新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是途径。除此而外, 课程所涉及到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也对课程创新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观。
周济同志在全国第三次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没有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为保证,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功能就不能实现。
高职教育首先要有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课程体系。要强调从学生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出发, 以人才规格要求确定课程, 着力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
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应用型人才有较高的能力素质, 高职课程设置应该从以人为本落实到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建设上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 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应对人才市场变化的主要武器。高职课程设置突出能力为本位, 这就要必须了解市场,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能力培养体系, 增加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 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高职专业课程应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 高职课程应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包括课程质量、课程效益与课程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1. 优化课程质量
课程质量指课程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职教育课程所反映的知识是生产必需的知识, 课程所体现的是未来职业岗位对高职人才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高职教育课程质量应在优、实、新上下功夫。优, 就是优化课程设置, 形成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实, 就是课程设置重视“实用”, 突出理论的应用。新, 就是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 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服务。
2. 提高课程效益
课程要强调社会效益, 要以市场需求为主线, 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终身教育为目标, 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其次是课程的教育效益, 要突出实践课程教学的地位, 改变以理论课带实践课设置思路, 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人格结构三位一体的课程设置模式。要站在时代高度, 做好课程体系的增减删补, 增开新课程, 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吸收进课程中去;减少旧知识和纯学科性的知识;删除与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 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补充新知识以及提高学生能力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成为有专业适应能力的劳动者。
3. 突出课程发展
课程应体现出“三个发展”:一是学生职业道德发展。课程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提倡教师教书育人, 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不断进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职业素质。二是职业实践能力发展。课程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 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以形成积极的职业定位。三是综合职业素质发展。强调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技能训练, 促进技能训练与知识教学的互动;强调公共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要求, 坚持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基础教育与提高教育的结合, 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 只有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义, 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才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一条正确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文化视角中的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6.
[2]教育部高教司编.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议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3]陈家颐主编.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机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0-92.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2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根据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企业人力资本团队的构成以及科层组织和就业制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的思路,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根据高校人才供给、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市场资源配置三个维度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然后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地方高等学校经管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作 者:顾志良 于丽娟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G649.21关键词:管理型人力资本 企业科层组织 就业制度 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3
关键词:财经应用型;经济史教学困境;课程内容;考核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划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课程体系必将重构。从目前一些财经类院校试点中的课程设置来看,明显加大了应用、实践类科目的比例,缩小了原有理论类教学的科目。增加应用类科目确实迎合了当前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但理论类科目又是支撑应用类科目的必要基础。经济史,作为理论类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深层次上支撑着其他理论类经济学科和应用类财经科目。经济史应当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它的流[1]。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2]。自然,作为源的经济史学科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关键是怎样更加有效地利用好日益萎缩的经济史教学课程和课时,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经济史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本文从经济史教学的视角,探索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理论性学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真正构建在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
一、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经济史教学困境
目前,经济史学科在国内外众多高等院校的财经、管理等学科中明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不是削弱了。次贷危机以来,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财经、管理类院系中加大了经济史学科的人员设置,同时也加强了经济史类课目和教学课时,基本开设了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经济学说史等经济史类课程。国内一些财经类高校亦有此趋向,上海财经大学设置了国内第一个经济史学系,成为继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史学系之后的全球第二个类似的院系,形成了一个本科—硕士—博士为链条的完整经济史学科;偏居西南的贵州财经大学则把经济史课程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构建起一个全国最大、教员和研究者最多的经济史教研室;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则在前期的基础上,把以前经济史教学中的二课时扩大到目前的三门课程、六个课时,并且还设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史研究中心,配备了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经济史各个阶段的教师。
像北大、清华、南开等综合性大学的财经院系,开设的经济史科目则受教员配置无法开设更多的类似学科,而不是人为地缩减经济史类教学内容。
与此同时,更多财经类院校,特别是展开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院校经济史学科却日益陷入了边缘化的困局:一是开课单位不断减少。比如在一些财经院校中,经济史类课程原先基本覆盖财经类学院,甚至管理学院,但随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的开展,原有的经济史课程基本被取消,这也反映出教学大纲的随意性和偏废等特征。二是开设的经济史科目和课时呈现萎缩趋势。之前,设立经济史学科的院系,一般都有中国经济史或中国近代经济史、西方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等课程。按照财经应用型培养模式调整之后,经济史课程基本取消了,西方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则合并为一门,同时,课时也由以前的每门二课时缩减到目前合并后的三课时,即合并之前的经济思想史只剩下一课时,课程设置沦为摆设。三是经济史课程尽管仍然保存为限选课,但伴随其他分类更细的财经课程的开设,经济史课程已经丧失了生存空间。学生往往把经济史类课程当作一个补充学分的选择,而前提是该门课程教学必须相对宽松、所给的学分较高,否则就出现了没有学生选课的现象。
国内外财经院系对经济史教学的重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在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学定位。根据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一味偏重某一类科目,而不顾及整体的学科配置规律,必然会削弱各学科平衡发展、互相支撑、共同壮大的格局,最终危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经济史教学与财经应用型目标的共融
针对经济史教学中的上述困境,我们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怎样做好已有的经济史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经济史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选修课的情况下自愿选择经济史课程,同时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经济史教学内容;其次在深层次上,让经济史教学在实践中与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如何与其他应用类科目相融合,使枯燥的东西转变成为活生生的事例,以激活经济史教学,我们在多年的实践和国内外经济史教学同行的交流中,摸索出如下一些规律。
1. 冷热结合
冷是指经济史史实,既定的、客观存在,无法随意加以解释或创造;热是指当前经济发展的事实或现象,如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中国梦、顶层设计、经济结构调整等。而经济史内容基本属于冷的或者枯燥的部分,并且它的很多内容已经分散到各种历史教科书中,很难把它分离,这加深了学生们对经济史课程的厌烦情绪,因此很多学生在选课时基本上不是出于内心感受而是为了满足学分而选的。因此,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就成为教学内容中必须加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否则,经济史教学形同虚设。
基于现状的考虑,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经济史内容与当前的热点联系起来,热的部分在历史中追溯其根源,而冷的部分则提供各种事件的演进事实,直接把经济史的“经世致用”功能化解到两者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应用经济学各学科的理论来分析经济史史实,让学生们知道如何从史实中提炼理论、在史实中检验理论,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阐述经济史史实方面,又可以借用经济理论的思路,给学生种种案例,在实证中实现对经济史的教化,真正体会经济史的魅力。
2. 动静结合
静是指经济史史实,即已经完全发生过的,我们无法改变,只能以客观眼光看待;动是指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存在一个萌芽、产生、发展、壮大、衰落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借助科技手段,把过去的一些史实重新展现出来,把经济史放在静、动网络之中,以此阐明经济史内容结构的演进。静的方面,我们必须把经济史史实客观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领悟我国经济历史的演变规律;动的方面,则要把静的部分拟人化,使学生们生动感受经济史事件的鲜活性,唤起学习主动性,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显现出经济史的资政、育人、释疑等现实功能,避免“似曾相识”的回归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流行。
3. 理论与史实的联结
当前高校经济史教学大多偏重史学方面的讲授,鲜少涉及经济学理论,即使有所涉足也存在理论与史实结合的问题。从已有经济史教材看,按历史编年编写的教材占据多数,而按经济学理论来写作的教材,也存在理论与史实的分离趋势,或者忽视史实本身而一味追求理论的应用,没有考虑理论本身的前提条件是否适用于我国经济史的实际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必然会影响学生们对经济史本身的定位,容易给他们产生错觉:只要把理论当作一种分析框架,然后往里面填写史料就行了。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在当前经济史研究者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中明显存在上述趋势。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激活经济史教学,我们可以从史实出发,抽象出经济理论所需的条件,以此分析我国经济史的演化。把当前经济理论当作经济史研究或教学的方法,来指导经济史,而在现实讲授中又从经济史本身出发,去证实历史上经济发展演变的过程,即双方互相印证,达到澄清史实、揭示和抽象规律、理清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比如讲中西分流时,可以从中西古代的社会结构入手,指出西方一直存在政府通过城市去治理下层民众,而中国经过西汉初年的去世袭化和民间去大工商化之后,政府直接治理下层民众;社会结构的变迁自然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轨迹,由此点出西方存在向外扩张、而中国却向内卷化趋势发展的格局。谈到中国近代经济被西方边缘化时,可以有机地把中国梦的由来穿插进去,使学生体会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现象都是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非凭空捏造的。
三、多样化考核与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
在做好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针对经济史课程的特点、当前学生的兴趣和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征,在课程考核方式上灵活变通,打破目前“逢课必考”的怪圈,转而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实践中达到对创新人才的考验目标。
1. 随堂考核与课程作业交融方式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质上就是要加强学生动手和应用的能力。经济史教学可以有效利用经济史教学中“自然实验”的特征,把财经类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理论放到经济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分析,以课程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个结果,由此使学生了解到理论或事件等的发展不是想当然的。学生的探索,加以经济史考核的强化,自然加深了学生的参与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期末,把这些实践和经济史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随堂考试的方式加以灵活应用,就可大大改观学生对经济史教学的理解。
2. 课堂抽题与当面回答、师生结合评价方式
目前学生就业面试中,大公司、大银行等普遍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在经济史教学考核中,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经济史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案例,大多还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现象存在密切相关,自然在考核时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来考核所选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师生之间评价差距较大,可以彼此说明评价的依据何在。
参考文献: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J].经济研究,1995(4).
[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1.
[项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经济史教学视角的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4
一、“双线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双线路”培养模式主要从从师生两条线路着手, 打破以往以简单地学生为中心的单向式教学法, 在师生共同进步背景下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 实施探索式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明确要求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高校课堂教学中实施“双线路”人才培养模式, 运用探索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 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在努力尝试解决参与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应用型人才的形成打下基础。
(二) 双向交流,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一直处于灌输知识, 居高临下的地位,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要解决这种矛盾, 就意味着教学活动必须变革。“双线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 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知识建构, 教师担任的是组织者, 引路人,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 教师就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从而也就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双线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 能够积极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另一方面, 为了更好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就必须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成长, 教学相长成为题中应有之意。
二、“双线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求
(一) 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
培养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打造出个应用型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在对应用型教学团队的教师的要求上, 一方面他们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素养, 另一方面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应用能力, 对相关行业发展状况、实时动态和未来趋势都要能精确把握, 如果能有从事相关行业的时间经验会更好。而且,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双线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侧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本位思想,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等方法交互使用。
(二) 优化专业设置, 设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的办学理念逐步调整专业设置, 大力发展就业率高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应用型专业, 新增与新兴产业相对应的新兴专业。在优化专业设置的背景下,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就是人才培养的计划和安排, 它是专业课程设计的依据, 对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我国社会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和素质拓展项目共五大模块组成。这五大模块的课程既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要结合各高校专业特点, 突出应用性的特点, 尤其是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更要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避免流于形式。
“双线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社会适应力;这种培养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总纲, 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 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促进,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宏祥, 姚利民, 史曼莉, 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过程和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 2008, (5) :172—175.
[2]贺定修.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育探索, 2004, (6) :121—123.
[3][美]厄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庄华洁, 周金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改革创新民实.高等教育研究, 2004, (6) :108—109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5
保障与提升的策略研究
梁 华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时代背景与教育纲要所要求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内涵出发,以直接影响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成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为核心基点,围绕其从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配置与建设,培育青年教师;优化与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内外部监督评估制度等方面策略性地研究探讨如何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关键词: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性不均衡现象突出,在本科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与大众化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办学定位不明、学科专业配置建设不力、师资不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质量监督等方面存在缺陷与滞后性问题,这些冲击与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阻碍了依据教育纲要规定与社会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之实现。所以,在管理创新的理念指导下,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有策略地实现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
一、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配置与建设,培育青年教师,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要求高校办学定位必须合理,才能扬长避短,只有学科专业配置与建设得当,才能从分利用与优化学校资源,走质量发展之路。在办学定位上,高校走出求大、求全,趋同办学的迷雾,应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这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对于高校管理者与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要求与启示。各个高校的历史发展,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以及自生资源所长不同,办学优势各有所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校的办学定位不是自封即可,而是需要社会的认可,其前提就是扬长避短,高瞻远瞩,从自身的基础条件、所处地域以及其他内外部条件出发,正确定位。学校就是要善于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在众多的需求中选择好重点,创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以特色吸引优秀的生源与教育者,形成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重新定位办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学科专业上也是如此,不盲动于学科专业的数量,而是审时度势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与自身办学定位、资源优势所在,选择学科优化专业布局,不求大而全,求新而精,在重视专业外延建设的同时,更应充分重视专业内涵建设,重视新专业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而无论办学定位明确,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建设科学,这些从设计转化为教学质量结果,还必须通过优秀的教师来具体实现,因此对于教师的培养,特别是青 1
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力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首先,要稳定和培养现有教师队伍,稳定和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及学科梯队的骨干教师,使这批教师不仅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而且能勇挑重担。作为行政职能部门和教育管理和服务部门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进修提高和科研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安心留在学校工作。其次,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学是高、新科学技术集约基地,教师队伍要保持具有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知识。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必须积极从国外和国内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本校重点学科的人才,本校紧缺的人才。再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强化事业心、责任心和集体主义
[1]观念,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在此,总体师资队伍建设
上,要针对扩招所带来的青年教师问题,应对此指定符合各校基本情况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予以政策倾斜、资金保障,从教学技能、知识更新、科研能力等方面,以考试、培训、进修等方式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形成青年教师良好的再学习,再提升的氛围,进而以优秀的师资队伍,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优化与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优化与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现代化的特点,形成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目标有方式地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总体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培养适应性比较强的人才,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高校应该运用因材施教,加强教学质量,实施学分制和弹性的学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学分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只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这不但可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而且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便于创造性、复合型、[2]适应性强的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或创业。
在此方面要以课程体系设置为突破口,要将原有的专才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转变为通才为基础专才为主干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从专才是根据固定岗位培养人才,注重人才技能的专门化,强调毕业后即能顶岗劳动的现代化专业分工来考虑,必须做到专所长,精而能干。通才教育根据岗位群或在更大范围的职业类别培养人才,强调知识、技能的通用性和基础性,是适应社会分工关联化与劳动复杂化的体现。只有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考虑到这中通专结合的实际发展需要,才能培育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认识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实践中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两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等教学模式,确立了“加强基础,拓宽知识,注重技能,增强适应性”的教学原
[3]则,能够较好地解决宽与专的矛盾,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适应性。
而在教学内容、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住到内外结合,就内而言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做好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专业知识与德育、美
育知识的结合,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以人为本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技巧,合理设计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与技术,不能为方法与技术所异化,认真对待教学测试与质量分析。在人才培养创新的实践教学层面,可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外部,学校要将教师关于的教学内容、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方法技能培训与考核常规化,将教学内容、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方法纳入到教学质量监管体系中,并做出约束与激励的制度设计。
三、构建与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内外部监督评估制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制度化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特别是内外监督评估制度。由于在当前教育教学质量内外监督评估制度存在缺失与缺陷,所以应在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全员性与全程性原则。指导下进行建与完善。
1、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外部监督评估制度。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外部监督评估制度是相对成型,常态化的质量保障制度,但仍存在问题,需要完善。主要集中在监督评估主体的多元化,除去原有的政府教育部门,还应引入社会监督评价与专业机构监督评价;监督评估的模式要从单一的认证式转变为认证与发展相结合式。具体来讲就是:一是完善政府对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方法。定期请专家对高校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及整体管理等方面进行外部评议与评估。通过外部质量监控,来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重构质量目标和标准,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广泛适应能力,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二是重视社会公众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创建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必须从传统精英教育质量评价的一元取向转变为大众质量评价的多元化取向。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把高等教育过程分出高下,更不是把学生分出优劣,而是要通过评价,明确高
[4]校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将监督
评估模式上转变为发展模式为主,它不是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的分等,认证等级资质为目的,而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发现高校与学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此汇总解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的途径,以达到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校与学科专业发展的目的。
2、构建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督评估制度。最有效且能够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制度应是内部性的,当前内部监督评估制度在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是缺失的,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促进发展。
首先,要根据自身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与标准,结合教学教务等职能部门的分工特点,形成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督评估制度的基本模式判断。因为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抑或是教学研究型大学,都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不同个性来教育和管理,而不应该套用一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细化
分析,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由于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多样化的,因此相应的质量标准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即不同的高等学校有着不同的质量标准。这就要求学校在构建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与监控体系、建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时,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符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能照搬照抄兄弟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如果构建脱离本校实际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在实际应用和执行过程中会适得其反,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高等学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本科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实行全面系统监控,并以教学质量为监控重点,最终帮助教师
[5]改进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其次,按照指定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评估的宗旨标准与分工流程,或是单独成立具体的职能部门,或是由教务处等某一职能部门常态化牵头负责,具体承接此项工作,并形成与其它职能部门沟通、协同的机制,与学校诸如人事考核制度相衔接的制度联系互动,使其具有自身的制度奖惩机制,一方面通过监督评估来调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主题追求、创造高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通过监督评估制度的约束机制,促使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主题的教育教学质量责任制的落实,从激励与约束两个途径,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
总之,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应看到教育大众化与现代化给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住机遇,在解析问题成因与症结所在的基础上,运用合理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化解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亚玲,沙莉.对高校扩招后保证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思考[J].社会科
学论坛,2007(1): 97.[2]李宏宇,周勃.浅析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文汇,2009
年(1):23.[3]周丽霞.当代我国大学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科技文
汇,2010(9)(上旬刊):23.[4]杨小华,佟怡伶.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的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14—215.[5]于国伟.高等学校构建本科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思考[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67.投稿日期: 2012-04-6
作者简介:梁 华(1978-),男,辽宁锦州人,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博士生 By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eory: The study of strategy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and improve
Liang hua
Abstract:This paper in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 phase,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connotation, at the request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the quality of security and ascension as the core, around clear orientation, optimize subject professional configuration and construction, foster young teachers;The optimization and reform the course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he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 cultivation mechanism;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the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the study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ecurity and ascend, realize the goal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Keywords: management innovation;talent training;quality of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法律服务专业;专业能力;创新能力
作为中职教育专业的一种,中职社区法律服务专业在近几年发展进程中,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若要在中职院校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要对市场进行系统调研的前提下,对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予以加强,将学生造就成为能力强、质量高以及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社区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
在法律服务专业中,专业能力是运用所学法律法规服务于法律,并对法律纠纷进行解决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诉讼业务能力和诉讼业务能力。专业能力可以说是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的核心,这种能力是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与知识转化成服务与措施的过程。就学生而言,能力更重要,所以,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2.基本技能
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统称基本技能。其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综合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1)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及软件的应用
学生使用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资源是获取信息、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的捷径。另外,在目前乃至今后,涉及计算机及网络的法律问题会有很多,诸如网络犯罪等。学生只有具备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类实际问题。学生要想适应所担任的工作,必须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法律语言表达能力和司法文书写作能力。这是法律服务专业的学生首要的基本功。学生毕业后在基层岗位上提供法律服务时,要与受助对象交流思想,了解案情,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法律常识。如果他的语言贫乏生涩,那么法律服务的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所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逻辑思维能力是法律服务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
只要严格根据逻辑思维定律,学生才有可能科学而正确地处理问题。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则他在表达法律问题时就会出现思路混乱的情况;而如果一个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他在写作表达与语言表达方面就会有清晰的条理性,而且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层次分明地表达出来。
3.创新能力
要想对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发创新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与素质,才会得心应手地处理复杂多变的律法问题。
二、培养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与途径
1.对理论教学制度进行变革,变“以知识为本位”为“以能力为本位”
在设置课程方面,必须要将实用原则突出来,对法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重组课程结构,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法律教学机制,确保专业课和公共同课能够有适当的比例,而且还要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同等重要,防止厚此薄彼现象的出现。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保证以够用、必需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删除偏难偏深、陈旧过时及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将实用而又最新颖的技术增加进去。可以多加些讲座与选修课,教师一定要在理论课教学中加入一些案例,并结合案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在案例中寓说于理,这样不仅能够突出理论课应用性,而且还能增加理论内容通俗易
懂性。
法律服务专业教学方法上,倡导案例式、讨论式以及启发式教学,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提高其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变“以教师为主导”为“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
从根本上说,中职教育必须突出视角教学,重点强调以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在对法律服务实践教学予以强化上,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1)建立与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教师应该将学生实习活动贯穿整个中职教育过程,因此,必须重视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构建。目前很多中职院校法律服务专业实习基地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模拟法庭、法律服务视听资料室、法律服务所等。必须购置相关对法律服务学习有帮助的音像资料,能够让学生适时展览法律文书,确保学生能够熟悉文书制作要求与格式。
(2)坚持走校所、校企和校区合作的教育发展道路
从根本上完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校方还要主动与社区、律师事务所、法院、企业等达成学生实习建议,保证学生可以有稳定的实习单位,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若将商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则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是教育的根本和中心。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将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放在教育之首,只有这样,法律教育培养目标才有可能實现,才能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彩娥.试论中职院校法学课程的教学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李晓光.强化法律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辽宁中职学报,2006.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7
一、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法学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定位,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评估等诸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并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与人格养成有机结合。
通常说来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品格和素质,二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知识或技能。多年来我们侧重于知识的培养,在这个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合格法律人的品性和道德培养的普遍忽略是当前法学教育急需反思的。法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其次要具有执法如山、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怀与品德,严格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品行。最后要具有敬业爱岗、奋发奉献、团结协作的良好道德修养。合格法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伦理修养,这是法律职业者在实际工作中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价值的根本保证。否则一个精通法律的人比法盲更懂得如何规避法律,利用法律的漏洞,从而使法律的尊严荡然无存。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正确理解法律知识中的道德与伦理内涵,吸收其中合理成分的引导,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自觉培养作风正派、纪律严明、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等精神和品格。总之,法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品格,而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要求法学教育工作者和学校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刻不容缓。
(二)坚持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改革重点。
法律专业素质是法律职业者必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在课程体系上要在保证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数量的限选课,作为对必修课程的补充。在此之外,另为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任选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保证法律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的复合型全面能力。法学人才应有普通法学人才、应用法学人才、法学研究人才和法学精英人才之分。普通法学人才指仅能从事简单或辅助性法律事务工作的法律人才,这主要是指基础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学人才;法学研究人才是指能够专门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的学术型法学人才,这主要是指研究生层次的人才;法学精英人才是指在法学实践和法学教学及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的法学实践家和理论家;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指以基础法学教育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精通法学基础知识的专门从事法学实践性工作的法学人才。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仍有其发展的空间。作为法学基础教育的致力者,我们要凸显自己的教育特色,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法律人才培养必须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相适应,必须以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提出的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础,必须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作为培养质量的重要参照。
二、对我校法学教育的定位思考及设想
学校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我校的定位是:立足河南、辐射全国,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学校以“明德修身,立风养性,博学致知,笃行建业”为校训,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较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看出我校的发展以工科为主,加上近年来法学专业的就业持续低迷的宏观环境,对我系的法学专业发展十分不利。但我系法学专业从建制以来,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我系的法律事务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全国高中文科毕业生。法律事务专业自1996年来培养了一千多名法学毕业生,有很多学生通过参加公安、检察、法院系统的招考走上工作岗位,参加招考的通过率很高,有很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贵州省卫生厅、青海省卫生厅、山东省工商局、河南省检察院、河南省纪检委都有我系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省内及安阳的五县四区的基层司法队伍中更是非常多。还有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通过专升本的考试,取得本科学历。对于专科层次的法学教育来讲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得的,在如此众多的法学教育队伍中定位我们的法学教育模式,凸显自有的教育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现在法学专业正处于“就业冬天”,但是如果能够加强自身素养,那就像是给自己加了件御寒的冬装。一些有特色的法学院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培养标准是“三精通”法学人才,即精通外语、精通国际经贸业务、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因此,英语底子较好并在国际经济法方面有所作为的同学在毕业后就业路径较宽。南方医科大学利用自身医科院校的优势,将医学和法学相结合,医、法交融,所培养的学生既懂医又懂法,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优势显著。南京师范大学则推出了“法学—外语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校后,先进行2年不同语种的学习,2年后再进入法学专业学习,毕业时颁发外语学士毕业证和法学专业毕业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国家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端法学教育固然很好,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硕士、博士,也不是所有的职业岗位都只有硕士和博士才可以完成,绝对的高端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又会造成新的法学人才供需失衡。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仍有其发展的空间。事实上,对于法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法学界早有微词。徐显明教授就一直主张“应将目前的‘学术型法学教育’转变为’职业型法学教育’”,即在法学教育中,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创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发展仍有空间。我系还有“社会工作”这一本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充分利用了我校经、法、管等人文专业的学科优势,使学生的专业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样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既能满足法学专业的共性需求,又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法律问题对交叉性、联系性与法律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的需要;既可涉足一般性法律事务,又可依其所长从事特殊领域的法律工作,从而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多方面需要。我们应注重自己的发展方向,在特色中找生存,在不足中找更新。这是符合法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中的核心要素,是学院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约着其教育活动的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在培养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培养,将法学教育的质量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法治进程与理想教育目标的有效运作,在法律教学与法律职业的密切关系的互动中寻求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识素养: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特色专业教育。
如著名学者梁治平先生所言,在中国法律问题一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知识素养应以基础学科为底子,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形成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基础性知识要“足够、扎实”,专业化知识要“实用、管用”。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目,扩大选修课的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各类选修课。课程设置要突出“厚基础、强能力”的思想,可以将《证据学》等列为必修课,开设法律外语、司法口才学、法律思维学等选修课程。课程结构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保持传统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可增加环境法、国际人权法等新领域中的课程,使课程总量和信息量得到扩大。还可以增设课外阅读环节,这一环节是指在学院有组织有指导有考核的前提下,学生被指定阅读相关法学经典著作,定期接受考核,以提高其法学素养。未来法学教育中的课程,一方面体现内容的综合化,另一方面出现课程内容日益专题化 (专门化) 的趋势。除了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课目外,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以及专门领域的课程数量也不断扩大。在一些法学院课程中专题化的课程又分为授课、讨论与实务学习三个方面内容。如上谈到的对外经贸大学的“三精通”和南方医科大学的“医法交融”,我们可以借鉴,我校可以利用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对我系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特色培养,突出与一般法学毕业生不一样的知识结构,以拓宽学生就业路径。
(二)能力素养:专业学习+实践课程+实习环节。
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一套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法庭教学课程模式可以弥补法学传统教学的缺憾。把“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开为限制选修课,学生完成诉讼过程,整个活动记入案卷档案,相当于考试试卷,并撰写参加庭审体会、感受,或案例探讨论文。实践法庭课程的改革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学习模式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学方式非常类似,也就是在案例中贯通理论知识。一件案子的成功处理,几乎会串联起大部分大学所学知识,从写诉状开始,到证据的收集,再到辩词的梳理,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就像是“知识大汇演”,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其次要加强实习的频率,对目前实习安排进行改革。目前的实习主要是在第6学期,实践证明这种实习期间安排得并不合理。毕业前夕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在专升本或者找工作上,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实习的少之又少。这半年的时间根本不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我们设想把这段实习期间分解到各个学期,在各个实习期制定一个主体实习目标,如第一实习期做一个社会调查,第三个实习期了解庭审过程等,既能和学习过程合拍,又能很好利用实习期间,达到实习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法庭教学。
1. 变纯讲解式为讲解式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以讲解法律条文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案例教学法则正好克服其弊端,能使法学理论、法律条文和司法个案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直接的学习效应,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在一些枯燥的理论问题上,讲解式亦有其特定的作用,所以要二者结合使用。
2. 变纯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与法庭教学相结合。
这是由法学专业的职业定位决定的。在法学应用型人才的角色定位中,其工作的主要职业效能都可以在法庭审判时得到体现,这样就使法庭教学法成为法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和环节。法庭教学可由教师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模拟法庭审判,并进行讲评,达到熟悉审判程序,掌握法庭各法律角色的技能的目的。同时,法庭教学还包括让学生走进真正的法庭直接旁听庭审活动,进行专业见习和观摹正式法庭审判等内容。
振兴法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同时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否则目标就只是目标,停留在憧憬阶段。
参考文献
[1]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 .
[2]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5, (5) .
[3]廉俊福.问计未来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解析来源.求学, 2010.3.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青海大学已陆续在“水利水电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开展了“卓越计划”试点工作, 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定位于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根据“卓越计划”所提出的工程师培养标准, 应用型工程师应该是能力型、综合性、高素质的高等次复合型人才, 在知识维度上强调广博的知识面,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工程基础及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还应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学、环境和伦理等非技术领域的知识;在能力维度上应掌握工程学科的基本学方法与技术, 培养现代工程、团队意识,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环境适应的能力;在素质维度上强调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及创新意识、工程职业道德等。
2 基于卓越工程师视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应用型人才长于将新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其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青海大学重塑“回归工程”教育理念, 构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校企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体,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工程型人才。
2.1 优化理念———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指导思想
提出面向工程界, 面向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与先进企业共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体, 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2 确定目标———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目标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坚持“服务地方、联系实际、辐射带动”的原则, 深度推进教学资源整合, 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促进教学改革和实践, 积极探索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 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2.3 探索实践——细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方案
2.3.1 遴选试点专业, 组成试点班级
坚持“小范围、大步走、新标准、高要求”的原则, 以地方、区域企业需求为导向, 确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开展试点工作, 形成组班计划, 健全选拔机制, 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遴选学生, 组成试点班级。
2.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 构建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切实实现“三个转变”, 即:从强调科学基础向注重工程实践能力转变;从单一的校内培养到校内、校外共同培养转变;从共性化培养到个性化培养转变。
2.3.3 制定培养方案
制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细化知识能力大纲, 优化课程体系, 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开设文化素质类公选课程, 全面提高人才素质。调整教学内容, 强化实践实训教学, 构筑“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包括:基础工程训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工程综合能力训练。通过3年的专业培养 (在校理论学习为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为辅) 和1年的企业培养 (专业课程企业实习实训为主) , 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3.4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 使师资配备合理化。建立“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工程型”教师培育新机制, 改革教师职务聘任与考核制度,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2.3.5 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逐步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以“学校为主, 企业参与, 集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为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3.6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机构, 成立校、院两级“卓越计划”领导小组, 对“卓越计划”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协调。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从政策与条件支持、管理与运行制度、师资选聘、教学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保障教学质量。
2.3.7 加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开展“卓越计划”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建设, 促进教师积极探索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 以此不断推动“卓越计划”的深入开展, 并最终达到提高该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
3 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统一思想认识问题
高校、企业、社会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认识还很不一致, 参与度不足, 需要广泛发动, 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来实施这项改革。
3.2 校企联合培养问题
“卓越计划”模式中企业已升至培养人才的主体地位, 由于在安全生产、学生人身安全保密, 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存在较大顾虑, 制约了企业学习实施。同时, 也存在着部分工科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空隙、实习、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教学条件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运行存在隐患和风险。
3.3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 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师资的缺乏已成为改革试点的制肘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4 教学理念的更新问题
在传授知识方面, 要树立新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 推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全面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服务面向方面, 树立工程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 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
[2]初建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 (5) .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9
1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 交叉学科及学科交叉人才的概念分析
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出现的新形式的知识体系。人类的科学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历史上的重大发现, 或者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等, 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融合。
"学科交叉人才", 顾名思义是指掌握了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才。多学科交叉人才不仅需要了解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 并且需要融会贯通, 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综合把握几门学科知识的精髓。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 "在教育上, 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完善结合, 是现代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也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之人才的希望所在。"[1]
(二) 高等工程教育的交叉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的政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让毕业生倍感压力, 而高校在"宽进严出"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扩招的状态下, 竞争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培养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于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研究,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总之它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是未来教育发展及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1) 多学科交叉高等工程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增强我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当今社会,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在高度分化之后又出现高度集中, 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因此掌握单一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接受跨学科教育才能满足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结构, 交叉学科已成为活跃在这座科学舞台上的主要角色。"[2]培养跨学科人才有助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而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2) 多学科交叉高等工程教育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优化学生的知识建构。如今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多是依据社会的外在需求而定, 忽视了学生个人内在价值的实现。跨学科教育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实践难题仅凭单一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已难以解决, 只有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分析和重新构建,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多学科交叉教育就是把几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贯通, 构成新的知识系统, 这种系统对于构建工程类本科生的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是非常有利的。很多国家在高等工程教育实践领域, 采取多种学科阶段式教育以及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作为基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强调课程内容方面要有整体性和探究性, 让学生的"深井型"知识结构转变为"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
2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许多工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模式上打开了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 使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出现科学化、多元化的方向趋势。但我国多学科交叉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 存在一定的实践困境。具体情况如下:
(1) 人才培养理念模糊, 教师跨学科知识体系薄弱。虽然一些大学尤其是工科院校推出了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计划, 但没有科学地领会到多学科交叉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许多新课程、新专业只是若干传统课程和专业的简单相加, 没有遵循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内在教育规律。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应用型工程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线授课教师大多都是在单一学科专业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其跨学科知识体系薄弱, 即使在高校的工作部署下进行跨学科课程的讲授, 也很难从根本上把握跨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和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构建。
(2) 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状态。"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整体性变革和课程内容的整体性重构, 跨学科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痒, 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但在实践中, 一些通识性教育课程亦即多学科交叉教育性质的课程只是对传统课程加以修改, 所涉及的两个或多个学科没有有效融合, 割裂了学科间的必然联系。表现为:多数以传统学科划分为学科交叉教育的前提, 只重视知识构成的纵向设置, 而不考虑跨学科专业课程的独特性和有机性发展特点。
(3) 高校内部学院之间存在壁垒。我国各大高校包括工程类院校按照学科划分为各个院系, 缺乏院际之间内在的学术联系, 给院际交流增加障碍。以学院为单位的院系设置, 不能使资源有效进行共享, 不同学院之间在资源融合、共享、信息沟通上存在问题。普遍存在仅仅思考自己学院利益, 师资和教学设备等仅是学院单独所有, 教师所在学科组往往受传统学科和专业限制, 学院和学科之间存在很大壁垒, 使多学科交叉教育教学困难加深。
3对高等工程教育多学科交叉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思考
多学科交叉高等工程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表层的几个学科知识的融合, 还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彻底的转变。如何发挥多学科优势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是工科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对此作出如下思考:
(1) 加强政策层面的建设, 改变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协调院系组织结构。只有通过出台科学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政策, 才能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制定出明确的实施目标, 才能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那些传统的课程资源, 使其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和精髓。而这其中就涉及到高校各二级学院的组织结构方面问题。如何使高校按照更高层次的学科类别设置各二级院系, 从而为多学科交叉教育提供良好的组织管理环境, 是我们高等教育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2) 不断丰富优秀跨学科课程资源, 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指导。打破原有的以传统学科专业设置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深度融合的新课程体系, 使科学与人文、现代与传统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在具体措施上, 可以创建新的专业课程模块, 也可以创新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师尤其要在设计跨学科课程体系上下功夫, 尽量触类旁通的涉猎各个相关的学科专业领域, 并将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整合成合理的新型知识结构, 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多个学科的知识范畴, 从事各项相关的实践活动并提炼和建构独特的知识储量和知识结构。学校各二级院系可以举办由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名师、学者参与的跨学科学术讲座、学术座谈会, 使学生发展各自的跨学科专业兴趣和爱好, 从而为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科学有效的课外指导。
(3) 继续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施的是"主辅修"、"第二学士学位"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等工程教育来说, 该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 应该继续完善和创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 但同时应该规范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 防止出现主辅修的两个学科专业领域的课程之间没有形成内在系统性的情况。
摘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急需培养跨学科的应用型工程人才。但在目前高等教育普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 多学科交叉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各方面的发展壁垒, 如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传统的院系设置等。本文尝试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政道.科技与人为的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标志[J].中国大教学, 2002.6.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10
1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研究
1. 1本科物流教育目标定位研究
发达国家主要是以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在欧洲87所开展物流高等教育的大学中, 有54所设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美国有50多所大学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国外课程着重战略类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注重学生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学者物流研究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我国学者在比较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要从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三个方面培养物流人才,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1]。事实上这种理念近年来一直为国内物流教育界所推崇。同国外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相比较,我国物流专业课程开设较多的是功能类课程、系统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战略类课程开设相对较少。在物流人才的战略素质培养方面,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物流人才应具备四种能力要求,即企业管理通用能力、 物流系统规划与决策能力、物流流程管理与控制能力、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应用与设计能力[2]。
1. 2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我国学者提出KAQ模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色,将知识( Knowledge) 、能力( A- bility) 、素质( Quality) 三位一体综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浦震寰通过教学实践总结,认为在物流专业内部可以再细分,然后按专业方向教学,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有机结合,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3]。
1. 3教学手段研究
国外教育手段方法成熟,存在多样化发展,其相关理论知识和各种物流设施、实验室等已经健全,给物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物流教育环境。 邀请物流人士来校做报告,定期组织研讨会等形式与企业互动,使用交互式互动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将学生编组,用案例交换分析方式促进学生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效果则非常显著。 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是物流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个人交流技巧。
1. 4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研究
国外物流专业主要设在商学院,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围绕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展开,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同时,还注意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教学环节上的运用,如仿真技术、统计学等交叉学科。在纵深研究领域包括配送战略与规划、配送管理等课程。而国外物流职业教育则有针对性让学员有选择地学习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课程,课程设置更加具有实战意义。
1. 5关于教材内容研究
国内学者分析了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物流类本科专业的学科特征,提出了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专业的特色性、教材的规范性; 同时还强调要提高教学手段,必须共享精品课程资源。
2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国内外的学者既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也没有清晰地表述其内涵。比如综合能力、转移能力、通用能力、可雇用能力、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等概念都曾被用来定义过个体的就业能力。从内涵上看,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就业能力联系起来,从而总结出就业能力概念; 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影响个人获取就业机会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归纳出就业能力概念。现阶段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就业能力概念是由Har- vey在2001年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能力。
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的文献看,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较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观点,这些观点都试图去清晰地表述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是由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彼得·奈特和曼滋·约克共同提出的,简称USEM模型,该模型是从认知和社会心理学两个维度构建的。该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由专业知识的理解力、通用和专业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四大要素组成,这四项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内专家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概念是指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效地组织人力、 资金、物资与设备、技术、信息等物流资源,协调物流的包装、装卸和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继而完成物流任务的活动。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效益领先的今天,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方向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而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培养方案制订得过于宽泛,侧重点不突出,特色课程不明显,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无法在就业中占有优势。
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基地建设,建设教学资料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外部评价与 “开放式”考核系统,不断优化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逐步形成 “计划+ 基地+ 资料+ 队伍+ 考核+ 制度”的 “六位一体”建设思路。
3. 1突出能力提升,构建 “四层次”课程体系
( 1) 学校通识类课程涵盖以数理为主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
( 2) 学院平台核心课程由 《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和其他类基础课程组成,旨在建立专业思维逻辑和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目前,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课程,经对世界217个大学的样本研究,供应链管理在美、英和中国香港均名列第一,在对44个大学的样本研究后,得出本科层次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与供应链管理分属前三门必修课。
( 3) “能力本位”的专业基础课程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其基础背景,强调在实践中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
( 4) “做中学”专业课与专门化方向课程则按照 “在做与用过程中学习”的逻辑安排课程。学习时,学生主动自学和创新实践,教师整体策划,全程指导。
3. 2完善基地实践教育环节
( 1) 积极开拓实践教学基地,突出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积极与广西区内外的交通运输部门、保税区、港口和大型物流企业基地联系,开拓实践教学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技能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管理和实践能力。
( 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研,突出知识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的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形成初步调研报告;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负责将调研报告整理形成该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业调研报告及南宁市物流业调研报告,为各级政府部门物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3)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突出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检验学生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 通过任务分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
3. 3构建区域特色教学资料支持系统
( 1) 根据区域性特色,鼓励富有学术成果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编教材讲义,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优质教材,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规划教材,参加各类教材评奖,凡由本校教师主编、参编和独立撰写获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的教材,以及由本校教师主编或撰写的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教材给予重点奖励。
( 2) 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优先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的教材、“十二五国家级精品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教材和学科( 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推荐的教材,使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和主要基础课选用优秀教材率达到90% 以上; 多渠道筹集资金,资助奖励多媒体课件和精品课程课件建设。
( 3) 构建科学的教材研究评估制度。对本校教师承担编写的教材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分析,收集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该教材的意见,并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不断增强教材选择的先进性和教材使用的实际效益。
3. 4强化教师队伍,注重教学团队建设
( 1) 建成优质高效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集成教学科研力量支持教学。对在职教师,一是采取更加优惠的措施,鼓励在职教师外出深造,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实际教学科研能力。二是实行教师定期脱产锻炼制度,要求教师轮流脱产到企业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2) 以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方式,强调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鼓励科研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领衔组建教学科研团队,鼓励他们将学科前沿知识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给长期在教学一线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教师安排专门的进修机会,支持和鼓励他们将丰富的教学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在促进教学的同时, 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
( 3) 优化师资,促进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持续性提高。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师资队伍的管理中来,促进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聘请他们为本科生开设课程或讲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传道、授业、解惑。
3. 5开放式教学质量评估,共同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是由每个教学环节的过程质量来实现的,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符合广西产业需要,满足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 “全面、全员、 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通过校园网,企业、家长、学生、教育厅、用人单位等及时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对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与评价,以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另外,在制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按照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式办教育的基本思路,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需要,采用两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复合,并组建外部评价系统。
3. 6开展教学信息调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 1) 考核遵循客观性和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本人教学和科研业绩为基础,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根据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工作质量进行科学的判断,全面检验师资的培养效果。
( 2) 建立师资管理系统,将师资考核结果纳入系统管理,形成帮扶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发展,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科学管理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 3) 设计教学信息调查表和听课记录表,根据学生填写的调查表分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效果,为教学研讨和教改指明方向。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11
关键词:职业能力 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不仅是信息素养的直接体现,而且关系学生就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为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中的对口生和普高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有着较大差别,不同地区生源的计算机起点也存在落差,理科生与文科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存在差距,学生学习兴趣也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因素使得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把握有一定难度。
1.2 教学与实践课时不足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且杂,涉及面十分广泛,但教学总课时数少,实践课时明显不足,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之比很难超过1:1。学生上机动手锻炼时间有限,导致其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1.3 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教材内容过于注重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知识点面面俱到,针对性差,没有高职特色,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也不能贴近企业最新发展需要,与学生就业联系甚少,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4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或单一
开设该课程的专业与班级多,多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法或者单一的演示教学法,缺少师生间互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积极性。
1.5 计算机应用能力评价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采用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传统的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相结合作为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过分注重考试通过率,忽视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
因此,如何突出职业实用和职业基础,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教学改革与实施
2.1 合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教学载体,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服务或管理一线的实际,从根本上解决学非所用、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的问题,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基础性;基于就业导向,满足企业需求,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技能性;结合专业特点,加强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区分度,突出职业实用性;参照学生计算机水平起点不同,因材施教,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体现出层次差别和针对性;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挂钩,考证促学,使之相得益彰,不断积累职业竞争资本。
2.2 采用“机房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机房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将“面向专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计算机课堂教学进机房的上课方式,“精讲多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相长”的互动式教学融会贯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机房上课,利用局域网和“极域”同屏软件,教师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与老师保持同步;学生也可以自由练习,随讲随练,发现问题教师及时解决,逐一辅导、纠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3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有机结合,采用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上机热情。计算机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
3 结束语
通过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工作,切实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使高职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夏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13(14).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高专“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操作方法与评价标准及经典范例实用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6.
[4]贾小兵.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0.
[5]秦勇,刘乃瑞,李燕萍.能力本位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
[6]顾准.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基金项目: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支持项目(YJZY1204)。
作者简介: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篇12
关键词:英语笔译课程教学问题,对策,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
引言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高等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 培养知识结构完善,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的高级专业人才, 这种要求契合了应用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即更加突出了语言学习的应用能力要求。作为应用型外语院校英语笔译课程, 其地位和重要性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否定。但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 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也应随之改变。
一、英语笔译课程目标定位问题
传统的英语笔译课程目标一般是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常识和常用的翻译技巧, 培养学生的英汉转换的能力。这种目标定位范围局限在校内的课堂教学, 忽略了翻译活动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社会性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他们对译文的客观评价的主动性。随着社会对外语人才的新需求, 翻译人才或中高级外语外事人才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 同时应具备高度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传统的翻译教学培养目标渐渐显示出其滞后的弊端:毕业生不能够很快适应市场的需求, 并且不清楚什么样的语言服务是高质量的, 普遍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不强等。因此“适应市场需求的翻译能力”成为翻译教学界提出的新目标。这就需要适时地调整翻译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方式。
笔者认为, 英语笔译课程目标的定位应结合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 如授课教师是否有翻译经验、学生的生源情况及整体的语言水平,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 培养各种层次的翻译从业人员, 能够承担地方教育、旅游、校园文化活动、展会等相关材料的笔译任务。
二、教学内容选择问题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由教学目标作为指导。传统的英语笔译课程目标决定了教师主要围绕翻译基本理论、翻译基本技巧、翻译实践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师决定, 加之没有职业翻译经验, 教师一般选择教科书材料和自己感兴趣的文体或文本作为讲解示范的例子和翻译材料。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学生转换语言的能力, 但这限制了学生对翻译市场的基本了解, 使学生不能够充分了解翻译活动的本质、翻译的要求者甚至是译文的读者的要求。学生将教师默认为译文的读者和评论者。因此翻译教学界提出“真实项目进入翻译课堂”的做法。对于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外语院校,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翻译文本, 包括一定数量的文学文本和与当地教育、文化、旅游、新闻、科技、经贸等相关的实用文体作为翻译素材, 这些文本由于贴近翻译市场需求, 因此学生能更加真切体会到职业译者的翻译过程, 翻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触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翻译职业素养。
为了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校园生活, 为以后做校园文化翻译积累经验, 笔者在英语笔译教学中选择使用了 (本校) 校园文化宣传语作为翻译材料。如“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争做节约达人”、 (本校办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等作为例子,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译者的重要职责, 并且加深了对译文读者的需求的了解。笔者利用所在的城市经常举办各类展会的契机, 将相关地方展会材料, 如志愿者语言服务材料《吉林省省情简介》应用于课堂教学, 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缩短了学生作为学习者和将来做职业翻译的距离。
三、教学方法改革问题
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完全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指挥棒, 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翻译能力。应用型培养模式下英语笔译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 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辅助, 教师与学生共同策划, 把课堂还给学生。笔者尝试设计自主学习汇报的课堂环节, 学生将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分享, 包括观察到的翻译现象、质量较高的译文和错误不当的译文等, 学生通过观察、汇报等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发展了客观评价译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真实的翻译任务, 笔者尝试将上面提到的志愿者语言服务材料《吉林省省情简介》翻译任务还原, 由参与展会的志愿者同学做翻译要求简介,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 模拟完成该翻译任务。由于有志愿者的亲身经历, 使得这种模拟翻译任务更加真实,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翻译的复杂性和社会性。
四、评价问题
传统的翻译教学侧重评价学生翻译练习和翻译测试译文的质量, 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掩盖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 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笔者尝试将终结行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并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 (占70%) , 并将自主学习加入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内容之中,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及学习效果。
结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翻译教学人员与学习者一同转变思想, 按照自身设定的目标定位, 由被动变主动, 结合地方经济与文化特点, 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 注重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培养有责任感的翻译人员,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11年04期.
[2]穆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中国翻译》, 2004年05期.
[3]韩虎林.刍议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08期.
[4]陈秀.翻译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探讨.《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