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精选12篇)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1
摘要:医学模式的转变暴露出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等院校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应用型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充分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制的弊端。因此,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1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建立之初是以苏联为范本,进行相关学科的划分、专业书籍的编纂等,逐步形成了以七大专业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发现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为注入式 ;(2)教学内容以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 :专业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3)考察手段多采取考试的形式 :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考试 ;(4)重理论,轻实践 :实验课多为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5)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不一致 :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并参与卫生机构的一线工作,教学实习往往属于走马观花式。(6)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脱离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新形势下,社会需要动手能力强、沟通与协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而现有的人才模式所培养的预防医学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己不能适应现代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2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2.1 合理的教学方案
卫生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临床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等。我院结合当前行业的需求,将该专业的教学课程从传统医学范畴拓展至医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例如增加SPSS软件教程、医学文献检索、科研设计等基础课程 ;增设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开设公共卫生综合技能、膳食营养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等选修课 ;删减、整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此外,我院还进一步完善和整合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扩大学生自主学习范围。
2.2 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我院在多年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具有多层次、针对性的培养方案。1)兴趣培养阶段 :面向大一新生,以普及性的讲座和专题演讲为主,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其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2)专业技能培养阶段 :大二、大三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则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专题研究 ; 3)创新能力培养阶段 :大四、大五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思路,结合预防医学专业知识,以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平台为中心,组织学生踊跃参加大学生创新课题或参加其他教师的科研团队,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2.3 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实践对象往往呈现出群体性特征。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社会实践活动通常难以开展,我院利用暑期开展一系列的医疗卫生服务、社会调查、专业调查问卷等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4 广泛的实习教学基地
传统的培养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弱等问题 , 为了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我院在在北京、大连、天津、吉林、敦化、白城等地建设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完成上岗培训,培养学生的基层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相关平台资源,积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辟更完善的实习基地。真正做到让学生时刻掌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社区预防工作的具体内容,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
2.5 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院既传承了理论教学上的优良传统,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举办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题等。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我院结合现有条件为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力争创造优良的实验环境,确保课题顺利完成。为每个课题组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全程指导,并执行责任落实制度。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优先使用相关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并务必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思路,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6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培养
现有的预防医学培养方案往往只“侧重疾病预防 , 欠缺伤害预防 ;侧重平常预防 , 欠缺突发预防 ;侧重院内技术 , 欠缺现场技术;侧重实验技术 , 欠缺信息技术;侧重技术能力 , 欠缺组织能力 ;侧重生物因素 , 欠缺灾害因素”,而这些欠缺的培训恰恰是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
因此,应将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管理以及预防控制相关技术列入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所涉及的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应急救援预防和典型案例列入相关学科进行教学,同时重视心理学等学科的教育,以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心理素质和心理咨询教育的能力。
近年来,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显示,我院培养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公共卫生基本知识与技能、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社会动员能力等方面尤为突出。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2
3.1加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要让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能够适应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高校应当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建设食品检验专业以及环境保护检验课程、试剂研制课程以及营销课程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实力,为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向实践能力培养方向进行转化,对学生的医学检验技能进行培养。医学检验仪器是支持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检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对于学生医学检测专业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都忽视了学生医学检验仪器使用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许多毕业生不能满足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目前,社会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做好课程优化,无疑是扩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个人发展的机会。
3.2加强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体系创新
要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建立一个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工作者要本着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为己任,尽最大可能开辟第二课堂,促进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教学活动与岗位实现无缝连接。高校应当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与课程的具体性质,明确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的教学原则进行开展教学。多引导医院的一线医生与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利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势,让更多的实践中的真实检验事例成为课堂教学内容。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医院或者防疫部门的合作,给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打造一个实习基础,让学生有机会有场地去感受真正的工作内容与环境,促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第二课堂,才能给学生真正的实践能力培养机会。
4总结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 临床医学;创新;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0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191-02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本身通过创新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创新中取得进步与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如何改进原有的临床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临床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将基于临床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创建以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创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
1 深入审视现行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实践不足,没有开展创新活动的空间和兴趣,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理工科及文科教育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该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提高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以满足个体的自由发展为前提,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施展[2]。
2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科学创新和人才成功的基础条件为环境,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不能忽视良好创新环境的建设,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2.1 营造良好的医院创新文化环境 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必不可缺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医学院还是其它医学人才培养机构要积极建设充满活力、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和公平诚信、包容开放的学术研究环境;坚持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积极营造严谨求实、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浓厚创新文化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3]。
2.2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课堂环境 临床医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刻板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宽松的、民主的、活跃的、高效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听课积极性。
2.3 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变空洞说教为亲身体验 各医学院应该利用现在实验条件、科研成果、师资、学术氛围等优势,以学校实验室为依托,积极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进入基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指导老师一方面应该结合基地科研特色和最新进展为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另一方面应该讲本基地现有科研成果的研究思路、方法、体会展现给学生。
3 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成为创新先行者,教书先生成为科技探索者
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要创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点:
3.1 优化临床教师队伍结构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临床教师更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因此各医学院应该积极优化临床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通过新旧结合、专博结合、宽窄结合、深浅结合等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2 激励教师成为创新先行者,教书先生成为科技探索者 创新临床教育要求临床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改变其拥有知识权威者形象,将自己定位为创新先行者,将自己科研创新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创新精神、创新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激发和诱导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作为下一步将要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医学院学生,各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4.1 培养学生高尚的创新人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情绪难免会对医学创新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创新能力不仅仅是由良好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严谨诚实的创新品质、不畏挫折的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以及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
4.2 培养学生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浓厚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动力,主要包括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探索开拓精神以及批判精神;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关键;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先导,创新人才需要先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目的和创新动机[4]。
4.3 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创新能力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在临床教学中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临床医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病人,在可能的情况下,亲自动手操作;其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入诊室和病房,以及治疗室和手术室,让学生多看多关注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增桓.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讨,2007,6(11):992-994.
[2] 李陶.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J].邢台学院学报,2009,24(1):127-128.
[3] 苏智军.改进临床教学,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9(2):37-40.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4
SWOT分析法是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目前,SWOT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学校、项目研究的自我分析等。SWOT战略定位模型的应用最终是为了制定适合组织发展的战略。
以吉林医药学院为例,学院检验系率先将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临床教学中,探索学科建设带动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通过加强医学检验学科建设,强化学生医学检验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证实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1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需要大量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教师的创新能力既是培养医学检验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杜绝“填鸭式”教学方式,杜绝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及将书上内容抄到教案,再搬到黑板,学生又抄到笔记本上的流程。我院检验系非常重视对高素质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及时掌握学科发展现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启发、循循善诱,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激情和创新欲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而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环境氛围。
另外,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教学相长,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真正把培养学生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
2 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带动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框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医学模式对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促进医学检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学检验人才,我院检验系在医学教育中吸取国内外医学检验教育之所长,发挥学院优势,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与创新[2]。改革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联想比较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我院检验系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检验学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医学检验学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新教学模式围绕这一总目标进行,制定适合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检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各门主干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重点,精选、优化教学内容,把本学科的新理论及新进展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我院检验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内容,有利于医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基本素质,促进其个性发展,增强其适应性;同时加强课程内容的衔接、交叉、渗透,加强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人文关爱、伦理道德、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养。
3 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组织学生科研是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实践平台[3]
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撑,我院正式启动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专门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基金,在学生中营造科研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用创新思想分析问题,用新知识和信息对传统检验方法提出质疑;学生不但能提高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水平,而且能通过图书、计算机检索、文献资料、学术会议等广泛的信息资源,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及新技术、新信息。通过带动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医学伦理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针对本科生的特点,我院对其参加课题研究提出了若干基本要求,重点是结合学生的“三基”培训,加强动物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在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后,进行科学研究。学院要求学生在进行文献检索,参与立题及实验设计,完成实验准备、实验实施、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的同时,每位本科生导师承担所在科的学生立项工作,带领学生针对某一领域进行文献查阅,申报新技术,让学生了解新技术立项的思路,参加新技术流程设计。最后,让学生围绕该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撰写一份综述,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并撰写论文。
4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与思维能力训练,是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坚实基础
实践技能与思维能力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将实践技能训练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医学检验基本技能、技巧,提高业务能力,并与终身学习能力相结合,能够收集信息、准确评估,通过收集资料和验证假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配合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利用教学模型和先进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等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应用原理等,为核心课程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课的比重,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强化“三基”技能,保留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及经典方法和技术,逐步增加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三大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利用附属医院资源,使课堂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我院以教学大纲为蓝本,建立了医学检验学理论题库,并定期培训、考查和更新内容。医学检验学理论题库的建立,能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具体规定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保持学科和课程的系统性;同时也方便学生熟悉和掌握医学检验学基本理论知识。
5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保证
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医务人员医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方面缺一不可。我院从学生入学教育到基础课学习,从专业课学习到临床实习,坚持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向学生论述关于道德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科学观。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我院还从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及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三方面,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随着医学检验专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已从注重实验技术发展为集实验室技术、实验项目开发、实验室咨询、实验室管理等为一体的学科。医学实验室也已发展形成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分子诊断学等众多亚学科[5]。面临国内外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在新医改背景下,探讨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模式问题,已凸显迫切性和必要性。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如何对学生进行优化培养,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于一体,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医学检验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妍,赵良中,陈爽,等.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SWOT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32(2):58-59.
[2]段于峰.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检验医学教育,2009,12(16):1-3.
[3]张莉萍,赖晓霏.7年制临床医学检验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初探[J].重庆医学,2009,38(6):1405-1406.
[4]张继瑜,王前,郑磊.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改革实践[J].医学信息,2008,8(21):1261-1265.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5
摘要:《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及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提高水平、保证质量指明了方向。文章依据《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指标体系,结合井冈山大学医学教育的具体实际,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修订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体系等方面,探索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随着《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和《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问世,医学教育标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现[1,2]。为推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3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3],并依据《标准》和程序对医学教育机构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从此正式启动了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4](以下简称认证),也标志我国医学教育已经启动了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改革建设过程,为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5]。我校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过程中,对照《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环境,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探讨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现汇报如下。
1认真学习《标准》,准确理解《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主要内涵
我们把《标准》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最核心的指导文件之一。通过对全学部教师和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标准》培训和解读、召开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师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及名师讲座等形式,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标准》,充分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意义。《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是主导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明确了医学教育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高度概括了医学教育目标、过程和结果标准的基本要求[4]。
2基于《标准》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
以《标准》中所提出的理念为基础,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结合我校实际,大力推行“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理念;以《标准》中所提出的教育计划为基础,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方案,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标准》提出的学生成绩评定为基础,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促进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以《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评价为基础,改进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严格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且实施全过程监控,使《标准》的理念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
3基于《标准》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完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为重要的载体。我们依据《标准》,结合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并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专家、用人单位、本校师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科学方法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等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均设置了必修、限选和任选三类课程,三者总体比例约为7∶2∶1,课程总学时3328学时,总学分224学分,其中,包括早期接触临床需修满3学分、拓展教育需修满5学分。实施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知识教育、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执业能力培养、以职业精神为主线的人文素质养成。采取“1+1.5+1.5+1”四段式培养:四年理论与实践教学、一年实习的培养模式。即第1年以通识课程为主、辅以少量生物医学课程;之后1.5年以生物医学课程为主、辅以少量通识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然后1.5年完全开展临床医学课程,最后1年进行实习。四个阶段相互联系,逐次递进,将生物医学知识培养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此外,我们采用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践教学上做到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及社会实践相互渗透,融入“三早理念”。具体的实践形式包括军训、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独立实验课程、早期接触临床、临床技能训练、课程见习、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挑战杯竞赛、临床技能竞赛、毕业实习等。
4基于《标准》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
《标准》提出,“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我们依据《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模式多元化。第一,医学部出台文件要求医学主干课程必须拿出总课时的10%进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第二,独立设置PBL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医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际案例教学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互动技能、交流及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第三,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环节,通过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名医系列讲座及寒暑假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附属医院、导诊和急诊科见习,让学生早期认知职业、早期接触临床。第四,在教学与考核过程中采用了标准化病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与沟通交流意识。第五,开展床旁教学和门诊医疗教学,把素质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教学查房和门诊医疗所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本身,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临床思维形成。第六,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模拟病人开展情景式教学,学生能够在免于尴尬和负面批评的情况下得到交流和临床技能训练。通过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反复的临床实践中转化为独立处理病人和防治疾病的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岗位胜任力,促进了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5基于《标准》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参照《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建立了包括课程考核、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包括实验、实训及临床实践教学考核)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毕业三阶段综合考核等学生学业全过程评定体系,规定了课程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第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有机结合。过程考核成绩部分(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按照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测验与中期考试、专题讨论、实验报告、实习(含见习)课程作业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由以往占课程总分数的20%增至40%;如终结性评定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0分,该门课程必须进行补考。第二,终结性评价(课程考试)命题要求减少记忆题,增加情景题、应用分析题型,后者分值不低于卷面分值的50%。第三,切实做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毕业等三阶段综合性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实施OSCE考试。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自适应考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任何考核结束后,要求对所有考卷和考题进行分析,了解考题弱点问题、教学过程弱点问题和学生学习过程弱点问题,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及学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同时也指导学生学习。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充分发挥考核在教学中的引导、评价、反馈和激励作用,有效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自觉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基于《标准》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标准》提出,“要具有健全并有效实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我们依据《标准》,结合学校当前实际,积极探索,构建了内部质量保证与外部质量监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内部质量保证方面,我们从“学校、学院(部)、教研室”三个层次,从“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三个主体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三个环节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教学管理工作评价等,构建了“三层次、三主体、三环节”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了“目标-实施-检查-反馈-改进”的持续循环过程,促进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学院(部)-教研室”三层次。第一层次是学校层次,包括校长、分管副校长、校教务委员会和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相关部门质量保障工作,组织实施评教、评学、评管工作并监督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运行;第二层次是学院(部),负责所属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和修订,协调教学环节的组织,检查课程实施的效果,推进教学基础建设,确保教学文档的齐全,监控各专业和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指导和协调实践性教学活动等;第三层次是教研室,负责课程实施和教学环节质量控制,包括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讲义编写、教师培训与教学能力提升、教研活动、经验交流、学生学习指导等。“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学生学习质量居于核心地位,教师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教学管理则是教与学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学校制定了《井冈山大学教学管理规范》、《学生学习质量自主评价办法》、《医学类学生实习考核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等系列的规章制度,健全教学信息反馈,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依据《标准》,学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实施系列教学改革,探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如何优化课程体系、推进PBL等教学模式多元化应用、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和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全方位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以推进《标准》的实施为契机,结合健康中国建设要求,不断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医学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梅人朗,陈钢,杨益,等.医学教育全球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四川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教高9号)[Z].2008-11.
[4]线福华,庞文云,贾建国,等.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基础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新进程[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6):4-6.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6
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实验教学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生产企业中,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不断自我提高,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质,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此,强调应用型人才对于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建立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更加重要。
吉林医药学院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特点与相关学科优势,适应生物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实验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应用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
医学生物技术主要是由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一种应用型很强的新兴学科,是集医学、生物学、药学、实验方法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具有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技能。形成符合国家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和医学背景的,满足我国医学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吉林医药学院原先是一所军队院校,2004年移交给地方办学,是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比较薄弱。在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基础仪器设备数量不够,而且有的仪器设备比较陈旧,缺少一些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些仪器设备;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缺少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实验内容脱离时代前沿,和生产实际结合不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考核方面,还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通过更新整合资源,建立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在我院实验室原有的仪器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源整合,又购进了PCR仪,凝胶成像系统,二氧化碳培养箱,荧光倒置显微镜,发酵罐,蛋白质纯化系统,高效液相色谱,多功能酶标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酵实验室、蛋白质纯化分析室、药物筛选实验室,并且还做到对学生完全开放,学生可以申請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等。通过教学中心的建设,既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又顺应了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引进优秀实验教师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课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践性很强,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有高水平的医学和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术。我们实验室对人才的引进,要求具有医学相关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优先录用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并且由科研骨干教师考核,考核期合格才能被录用。并且新入职的实验教师还要进行生产实训,到医药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系统培训。
3.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
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验课中。它可以将一些陌生、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抽象的实验,如PCR实验,可以用动画讲解整个实验过程,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化,并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内容上,减少一些陈旧性的实验内容,多开设一些设计性、应用型实验,与医药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紧密结合,如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蛋白质药物的纯化,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等综合性实验。
4.改革实验考核制度
改变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考核制度。在学期实验结束后,除了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外,还要考察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对其进行量化打分。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实验数据20%,实验操作50%,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创新能力10%。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地位,转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在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大学生实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姜勇,王会岩,张磊.等.普通医学高校生物技术教学改革[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7-148.
[2]李艳,王会岩,郝峰.等.为地方生物产业发展培养医学生物技术人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85-187.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1年录取的5年制农村卫生院定向本科学生39名为试验组, 对照组选择非定向学生39名;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 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1月连续三学期, 试验组采用农村卫生院定向医生培养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对照组采用全日制普通本科临床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我院结合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坚持“为农村办学, 为基层服务”的办学特色, 培养社会需要的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已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形成以学生为本, 知识传教、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和以临床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理念。
1.2.1 第一阶段 (2011年5月~2011年8月) (1) 确
定特色专业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修订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 (2) 优化师资结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原有教师基础上, 引进1~2名博士充实教师队伍; (3) 修订和规范教学管理文件, 完善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建立教师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 并组织实施。
1.2.2 第二阶段
(2011年9月~2013年1月) 运行修订后的特色专业培养方案, 实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继续投入100万建立临床综合技能模拟教学实验室, 在原有基础上增建实践教学基地, 进一步拓展教学功能。以学校建设临床技能综合楼为契机, 按照满足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对临床医学专业模拟教学实验室进行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加大投入, 建设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临床技能实验实训基地;按照临床能力培养体系和全新实践技能课程体系, 优化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运行全新实践教学模式。
1.3 评价标准
主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考评, 同时考察学生人文素养包括奉献精神、职业操守等。
2 结果
三个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评, 试验组学生在实践能力的测试中平均分为84.6分, 而对照组学生为72.1分,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试验组学生实训的时间长, 有强烈的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理论背景深厚和实践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很多行业需求的对象, 它主要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言。通常应用型医学人才可定义为能将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运用到临床工作中的医学院毕业生, 其不仅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 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而实际上, 国内的现状是基层医院人才极度缺乏。虽然基层医院已加强对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但由于待遇、发展机会等因素的影响, 人才难引入, 易流失。同时, 尽管医疗队伍的数量逐渐增加和素质不断提升, 但依然存在无法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需求, 主要包括高水平人才总量不充足;分布不平衡, 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城、乡之间, 沿海与中西部之间差距较大。因此, 医疗事业想要更好的发展, 就要求医学高等院校不仅要造就一批科研水平较高的人才, 更需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以优化医疗队伍的结构[2,3]。
总结以往经验, 我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重视市场需求, 追求实用;引入现代医学理论, 早期接触临床;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 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基层, 通过进社区、进乡村, 了解基层医疗现状和人们的健康状况, 为群众提供义诊和健康讲座, 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才干、磨砺意志, 培养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 以逐步成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5]。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对照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虽好, 但实践能力不足, 这可能与培养方式有关, 因其所学课程更偏于基础理论, 实践课时间比重较小;而试验组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更强, 这与实践课程的时间在总学时中所占比重加大有直接联系,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这也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 实施农村卫生院定向医生培养基础课程体系教学的学生实践能力更强, 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符合当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 笔者认为本课程体系的推广对缓解基层医院的人才资源短缺、提高毕业时的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移谋, 涂玉林, 姜志胜.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18 (8) :15-17.
[2]林丽, 杨树升.特色专业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 :143-144.
[3]祝葆华, 陆元志, 郭伟韬, 等.应用型医学本科生的需求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3) :453-455, 466.
[4]孙静, 叶孟理, 弥曼, 等.适应新农合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1, 11 (25) :110-111.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8
1 独立学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环境支持现状
医科独立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医学本科创新人才为目标。这是一种纵向的办学定位,也是大学的奋斗目标或努力方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缺乏强有力的环境支持[1]。主要涉及软环境,表现为学生、学校及家长、社会等方面在创新和实践方面存在认知和扶持软肋。导致医科独立学院虽然办学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但培养的应用型医学创新人才特色难显。软环境的制约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
1.1 学生生源特殊性影响学院文化底蕴的形成
医科独立学院招收第三批本科生,相当数量的学生喜欢医学实践性课程,有较强表现欲,但存在眼高手低现象,原因主要是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兴趣爱好广泛,但多喜欢娱乐性、简单化的文体活动,却对社会性、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活动敬而远之;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为取得大学毕业证,疏于勤奋,懒于刻苦,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被动,文化成绩较差。这些特点造成医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一方面表现为防卫式的“自我”优越感,自我意识非常强,心理较敏感。另一方面却因接触医学新领域,无医学文化奠基,所以考试成绩差,表现出一定的自卑,在学习中急功近利,学风较为浮躁。所以表现出学生主体上欠缺营造深厚的文化根基,无追求“大医精诚”文化的厚重精神凝聚,这样形成的“学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院校园文化提升。
1.2 “母体”影响导致校风、教风雷同
大多医科独立学院目前硬件和规模建设均有很大完善,但由于依托“母校”,故在师资、教育教学模式、就业等软环境方面仍未能形成自身完整的实践教学与就业观。从教师层面来说,对独立学院特色缺乏深层次探索,把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医学创新人才看成抽象而遥不可及的目标,故对培养特色人才的定位亦变得渺茫、迷失;由于学院缺乏师资培养投资及评价激励机制,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医科大学母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实践中使用同样教材;在评价学生成绩中,考试形式仍注重书本医学知识的考察等,并一味地鼓励学生考研究生。最终导致医科独立学院培养目标与母校“同质化”,因而独立学院与“母校”的医学毕业生如出一辙,应用型医学人才特色难显,在就业竞争中与第二批医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处于劣势[2]。这种“校风和教风”,与医科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呈现非同步性,缺乏对医学生应用能力、创造力的培养,缺乏对与医学专业相关实践活动的足够重视,缺乏营造有利于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支持。
1.3 家庭及社会态度成为学院文化环境的“负催化剂”
学生家长往往掺杂功利化的教育理念,认为医学是高回报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视自己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应用型医学人才内涵,没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扬长避短,去进行鼓励、支持,却经常把自己子女与母体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比较,并把他们作为追赶的目标。其结果往往是导致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及心理压力陡然增大;或者家长以富人姿态鼓吹有能力不如有钱有权谬论,导致学生形成“读书无用论”;在医学就业方面,社会上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对医科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戴上了有色眼镜。这一系列因素必然形成一种负反馈,成为医学院文化环境的“负催化剂”,影响学生对医学实践创新能力的追求。
上述与应用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和谐的环境因素,是制约医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的瓶颈。这就迫切需要着眼于构建一种突出医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院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创新意识,这是对传统大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培养模式的矫正[3]。
2 以创新精神为中心,培育“创新文化”
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的本质是“化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之中。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孕育和滋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医学院创新文化的培育可从以下四个环节着手。
勤奋是创新人才的基石。挣脱了高考“镣铐”后考入大学的三本大学生,出现大面积“厌学现象”,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创造力后劲不足。勤学、苦练完全是受外力逼迫,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学分。然而,无论何时,无论国内、国外,无论何种类型大学的学生,勤奋都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石。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付出百倍勤奋。医学更是要求真才实学,因此,必须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毫不气馁,发扬超越自我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价值[5]。
宽松的环境创新。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无形“自卑感”,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创新的医学文化氛围,是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这种沃土最大的育才功能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多参与与医学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及时发现学生各自不同的优势,创造各种表现机会,给予学生发挥的舞台,取得成绩给予及时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最终改变自己,不再浮躁和急功近利。只有获得自信,才能无拘无束,发挥超越自我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评价标准的创新。积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医学考试内容和形式,除组织传统笔试外,加强医学实践技能考评手段,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创建“以彰显个性、适应市场需求为特色”的综合素质质量评价内容。
3 以培养医学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文化”
3.1 以大学就业文化为导航,营造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就业文化
独立学院通过各种渠道,使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了解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范围,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就业价值观,构建和谐健康的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文化。学院及社会通过多方宣传,促使社会形成正确的就业及用人观,营造有利于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们在医学探索中合理设计自己的生涯,尽快把握机遇、融入社会、适应岗位,释放个人的潜能,迸发自身的创造动力和激情,实现自身价值[6]。
3.2 重视医学实验、实习实践,夯实基本功是实践文化的支撑点
医科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强调基本操作规范、娴熟,临床实践能力突出。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教学过程。医科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医学本科人才,实验、实践教学尤其重要。因此,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进行了多项改革:如针灸推拿专业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见习大纲及毕业实习大纲的修订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实习、实验课占总学时的52%;专门开设针灸技能室和推拿技能室,以保证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保证实习质量,在临床实习基地,遴选带教意识强、带教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到带教第一线,在实习中积极推行PBL教学、病案教学法,力求学生更好地掌握为病人服务的技能。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认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工伤、交通事故造成大量急需康复治疗的病人,加之医疗保险的全面推广使得我国医疗康复人才逐需增加,及时申报并获批了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专业方向),建立康复实验室,为培养国家急需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人才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牢固的基础。在学院中传递一切围绕提高实践技能的文化信息。
3.3 社交实践文化教育不可或缺
丰富的社交实践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方式与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从而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及时调节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医学生面对的对象是人,所以和谐的社交实践是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医学院完善的学院文化要求,是对医学生必须培养的素质之一。
3.4 坚持服务社会的原则,面向社区、农村基层
我国城市社区和农村迫切需要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学人才。医科独立学院培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向学生宣传服务社会的义务和人生价值,发挥自身优势面向社区、农村基层。使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愿服务社会,奉献地方。那么,自己独特的学院文化价值可以得到实现和升华,在服务空间和地域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就是一流的医学院。
透析我国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构建以“创新文化”和“实践文化”为主题的应用型医学特色“学院文化”,丰富学院文化内涵,赋予学院文化时代性、可行性、具体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医科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银生,刘亚婷.当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5):40-41.
[2]廖前进,周钰娟,罗筑华,等.独立学院医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6):45-54.
[3]何秋芳,俞婷婷.创新:独立学院的杨合校园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81-83.
[4]王兵.大学创新文化视野中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5.
[5]樊翠英,赵建英,成晓曼.独立学院文化内涵建设方略[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78-81.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9
1 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以真实模拟临床实际操作
口腔医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学校从口腔医学系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专业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口腔医学系实训中心由与我校合作办学的台湾活泉基金会专家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规划、设计、建造, 总建筑面积达1 900 m2, 教学仪器设备共计700余台 (套) , 其配有17台临床用牙科综合治疗台, 2套牙科X-光拍摄系统、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消毒锅等可以满足口腔医学生的实验教学和模拟临床操作如口腔检查、窝沟封闭、超声波洁治、X-光拍摄和离体牙牙体预备等, 总价值310余万元。实训中心包括5个专业实验室即仿真头模教学实验室、口腔医学综合实验室、口腔医学技能综合实验室、义齿加工综合实验室和示教室。
仿真头模教学实验室配有32台进口仿真口腔牙颌系统, 在这里可以完成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及口腔修复学等学科的所有基本操作训练, 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学习, 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第一步。通过大量的模型仿真设备材料的训练,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进一步临床演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是牙科学习的重要环节。口腔医学综合实验室的布局完全按照一个开业的牙科门诊作业模式建造, 从空间到设备真实再现了口腔门诊作业流程。利用先进的设备可以开展临床前技能培训课程, 打破以往第一颗牙齿操作在实验室进行、第二课牙齿在患者口腔内进行的尴尬模式。为方便师生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社会实践活动, 实验室配备了2台便携式牙椅和2台移动牙科诊疗设备, 体现了我校走出去、走下去、办特色医专、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近年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 新设备不断涌现, 为使学生熟悉一些先进设备的操作, 实验中心又申报购置了半可调节颌架、口腔CT和CAD-CAM系统等。
2 优化课程设置, 加强对实践技能的培养
按照高职高专教育特点, 打破学科体系, 不断进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 并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 突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理论教学体系围绕口腔医学行业标准 (执业助理医师) 设计课程, 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 以必需、够用为度, 不追求系统性和繁琐的论证推导;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统一规划, 避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 注重满足口腔医疗一线治疗实际的需要, 按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地安排内容;部分专业课程实现理论与见习同步进行, 力争在教学医院由行业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带教, 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 实现“工学结合”。
实训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理论课程共同构成了口腔医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子学生的专业兴趣、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将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与实际岗位群工作零距离接轨, 强化技能训练。为此, 我们完善了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培养专科类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增加了实验课时, 主干专业课的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大于1∶1。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口腔医学行业标准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临床实习技能训练;采取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方法, 内容包括认识实践、校内实训、校外教学见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采取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模拟仿真操作流程, 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技能操作, 为学生自学和自练创造条件。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实践教学的评价与考核包括实训课技能考核、实习准入技能考核、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
3 开放实验室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以基本训练为主的特点, 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实验, 也可完成上课时未完成或结果不理想的实验。为了让学生更早地体验实际临床操作, 口腔医学系在校园内开展了“健康微笑满校园”活动,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口腔医学系学生可自行预约学生在实验室内为其进行简单的口腔检查和超声波洁治;在每年的“爱牙日”, 在教师的指导下,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学校等, 为居民及学生提供口腔卫生保健及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宣教工作, 既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创造条件, 也提高了区域内居民及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开放实验室利用了现有的教学资源,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2]。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口腔实验中心担任着整个口腔医学系学生各门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任务, 为了保证教学的延续性、提高教学质量, 每门实验课都安排了固定的教师教学[3]。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系部加强对专职教师全方位的培养, 制定了培养计划, 建立健全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 使教师队伍整体融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三位于一体。教师队伍逐渐完成“双师”化发展, 教师不仅理论知识精通, 更在实践指导上进行标准化操作。教师定期分批次外出进修学习临床专业, 定期参观相关医学院校实训中心发展模式, 把学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与本实验中心进行优化重组, 制定适合本系学生的教学模式[4]。
5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实验课程有序进行
管理制度是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管理走向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实验室建设、加快实验室发展的有力保证。根据我系的具体情况, 系部成立了口腔医学实践教育管理中心, 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 选定有管理经验的教师负责实验室管理和运作;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记录及专管共用制度、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5]。
先进的实验室硬件设施、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高素质的实验教师、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只有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完善实验室管理, 才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把学生培养成能满足社会需要, 迎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6]。
参考文献
[1]江峰, 戴红卫, 邓峰, 等.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1 (3) :52-53.
[2]王树芝, 阙国鹰, 米大丽, 等.口腔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研究初步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 2007, 15 (7) :621-622.
[3]周静萍, 王云, 余结根, 等.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实验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6) :1121-1123.
[4]樊立洁, 谷志远, 金海燕.注重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复合型的口腔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12 (5) :53-54.
[5]米大丽, 刘良奎, 阙国鹰, 等.口腔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9 (11) :1758-1760.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10
1 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服务实验教学
为了实现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3年来学校共投入了200余万元用于我系口腔医学实验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更新,目前实验中心总使用面积为847.89m2,有5个实验室和一个实习基地组成,包括2个模拟实习系统操作实验室,有仿真头模50台;1个临床操作训练实验室,有8台牙科综合治疗椅;1个修复工艺技能实验室,有30台技工桌及配套设施;还有一个基础医学实验室和1个口腔门诊。仿真头模系统是一种模拟临床真实操作环境的口腔专业教学工具,仿真的人头可随意调整转动,模拟真人的头颈活动和开闭颌运动[1]。这套系统的使用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各项现场模拟操作,便于学生按照进度循序渐进、重复地进行实验,完成口腔检查、牙体牙髓、牙周、修复、口外等临床基本操作训练。综合牙科治疗椅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使学生可以在实习前熟悉口腔临床操作流程和诊疗环境,创造了更多的师生互动空间和学生亲身操作的机会。近年来口腔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涌现,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临床需要,实验中心引进了大量的新设备和新材料,例如烤瓷炉、种植机、根管马达、根管充填系统等,通过实验教学和操作,有效地弥补了教科书明显落后于临床发展的问题,使学生熟悉了一些先进设备的操作和新材料的使用。
口腔医学实验中心实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直属医学三系,由口腔专业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和日常教学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长期以来,从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入手,实验中心结合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心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统一规划各实验室建设,统一使用、保管和维护仪器设备,实行资源共享,避免了仪器的重复购置和浪费,并长期坚持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优良的实验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为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带来了诸多便利,使实验教学具有更好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操作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是实现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平台和重要保证。
2 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建设特色专业的基础工程。口腔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教学在实验中心的各个实验室开展,所有的授课教师都同时从事一线临床医疗工作,每门实验课都是安排固定的教师教学,保证了教学与临床的紧密联系,也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连续性。目前共有专兼职实验教师22名,其中50%具有高级职称,有5名硕士生导师,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8名。近年来有1名教师赴日本作访问学者,多名教师曾到我国国内著名大学进修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每年有5-10名教师参加我国国内的专题学术会议。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及优秀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实行新教师上岗前培训、试讲制度,教研室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授课比赛,加强教学交流和合作,鼓励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研究,近3年共承担教学研究课题6项。系部还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对上课教师的到岗、授课时间、授课内容、实验教学准备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目前中心已拥有一支能够适应学校发展定位、结构和数量较为合理、具有良好发展潜能、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障了实验教学的有效运转,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为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近年来对口腔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完善“三早”口腔医学教育的新模式。我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目前基本都是采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三段式教学模式[2],这样使口腔专业的学生在5年学习期间接触本专业的时间较晚,专业课时和技能培训也明显不足。从2005年开始将口腔专业课的学习提前到大三上学期开课,也就是从第五学期开始《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这样大学期间有整整3年都可以接受到专业熏陶,达到了“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目的,为实现“三早”口腔医学教育新模式创造了条件。2009年开始又根据学校的安排将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提前了半年,空出了毕业前的那个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一些选修课学习和开展专题讲座,也方便了学生考研和去就业单位进行试用期实习。通过对专业课程的调整和优化,使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也减轻了后期专业教学的压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在口腔临床专业课的教学中,力求突出重点、精简内容,增加了专业课程的总课时,同时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使各门主干专业课的实验课时和理论课时比例都达到甚至超过1∶1,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在实验课内容上,以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训为重点,进一步重组、优化,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科学、规范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尤其突出专业教师的实验教学。例如《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分为两部分,其中口腔解剖学的实验是在学校的解剖生理实验室完成的,而牙体解剖学实验则是在口腔实验中心进行的,由本专业教师授课,并且连续几年来都组织学生开展雕牙比赛,通过训练和竞赛,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也帮助他们掌握了牙齿的基本形态,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除了完成口腔本科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实验教学,自2006年起还增加了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毕业前的技能考核工作。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修复科的一些常见操作和基本技能进行为期1周的集中培训,例如病历书写、口腔检查内容、无菌操作、开髓、取模、口内麻醉方法等,通过这样的培训,学生更好的实现了由实验室操作向临床操作的过渡[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培养[4],缩短了适应临床实习的时间,满足了实习医院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同时自身也获得了更多的临床操作机会。毕业前的技能考核是在实习结束以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的一次全面考核,从2009年开始逐渐模拟口腔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技能考核,通过考核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现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4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丰富实验教学形式
改变了过去教师先演示、学生后模仿的单一实验教学方法,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采用基础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实验教学手段的结合,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目前,口腔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有:分小组示教、模型的观察分析、播放教学录像、多媒体教学、新技术演示、课外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分小组示教使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教师的演示和讲解,避免了很多人挤在一起,最后却什么也没看到、没听到的混乱局面;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将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直接观察的结构和过程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也缓解了招生规模扩大与师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新技术演示实验既增大了学生的知识量、扩展了视野,也缓解了教材落后于临床实际的问题;2010年首次在2008级学生中开展了口腔组织病理学小报设计的竞赛,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归纳和绘图,起到了化枯燥为好奇、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每年“爱牙日”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更多师生互动的空间和学生亲身操作的机会。
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常年对本专业学生实行实验室开放,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以课内开放和预约开放的形式,开展以实验教学内容为主、以学生兴趣小组的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有效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近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从各实习医院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本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能较快的适应临床实习,很好地承担具体业务工作,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但是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各专业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努力形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综合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加强实验室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实验实训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加强口腔医学实验教材、实验指导和讲义的编写,只有将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和本科生就业、自主创业的需要。总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方法的综合性改革,只有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长期发展之路,才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丹,候铁丹,徐行.口腔内科实验教学多媒体仿真头模系统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7-8.
[2]凌均棨,韦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新体系[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2):111-113.
[3]赵跃民.实验室是大学核心竞争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1-4.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11
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本科生教育,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梯队
目前,国内外院校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比较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进行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转化医学教育,然而,国内有学者提出,在医学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势在必行,它对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因此,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本科生教育。
应重视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转化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转化能力的质量保障。由于转化医学是多学科、多层次、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因此,为了增进学生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高校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利于学生转化能力培养的科目,优化选修课的内容,通过设置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改进实验课程模式,以期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转化医学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大多从事科研工作,对本专业的一些前沿性研究有一定的认知。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转化医学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打开科研、学术之门的钥匙,而且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转化医学的科研理念,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可为日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应注重开展医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的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要确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转化医学”的工作理念,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医学实践活动,如开展“多发病常见病病历讨论”、“到社区短期见习”“预防保健宣传”等活动,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得到提高。
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要靠高素质具有转化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基础科研训练,因此,从事转化医学的研究者大多来源于缺少有丰富临床医学背景的不同领域的基础教研人员。那么,如何提高基础教研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的转化能力,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笔者认为,学校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更好地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医学院校可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加强各学科教师紧密交流和联系,使他们相互完善和发展。基础教学科研工作者要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重新构建适合医学人才培养的转化医学知识,基础研究人员要主动和临床医生通过联合查房进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和统一教学;临床教学医院可一方面通过选择一些优势和特色学科,对这相关临床工作人员进行基础科研训练,从而提高他们基础研究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立“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与基础研究人员实行资源共享。
地方医学院校要与临床教学医院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例如通过联合举办“博士论坛”、“专家讲坛”“学术会议”等学术沙龙形式,为不同专业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他们能不断熟悉对方的语言,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科研工作;通过联合申报转化医学研究的项目,可为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与优秀的基础科研人员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可使临床医生将临床中急需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研究者,从而使基础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
建立地方医学院校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如何整合我校基础、临床及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更好地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应把经过转化医学培训的精通人文、基础、临床的这部分教师集中起来迅速组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要建立医教研一体化的运行体制和模式,强化和推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通过由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全面负责培养教师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组织和编写“以器官和疾病为中心”的教材、教案和制定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以“医院”和“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然后,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也要不断总结及积累经验,积极组织进行多课题、多学科、多途径、多层次的教学试点与实践,以此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转化医学倡导的基础临床相结合不仅是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实施医学教育改革的平台和途径;医学教育改革,不但会为转化医学提供全新的医学人才,而且也可以促进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因此,只有及早规划,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使医学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培养的医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篇12
一、整合教学内容, 突出护理专业特点
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 涉及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形状、致病性、免疫性、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近年来发展更新较快, 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未来临床工作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护理专业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而轻视基础课, 这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联系松散, 与工作岗位脱节有一定关系。
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标准, 以护理专业需求为根本, 以临床护理理念为宗旨, 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总论部分主要讲述与病原微生物基础理论相关的内容, 如细菌总论中着重讲述形态与结构、繁殖与代谢、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正常菌群、院内感染以及细菌的致病作用。各论部分主要以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为主线, 以致病性为重点进行讲授, 分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消化道感染病原体、化脓性感染病原体、性传播病原体、肝损伤病原体 (肝炎病毒) 和致畸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均是临床常见的病原体。另外, 还应增加与当地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关的一些流行性疾病, 如出血热、手足口等疾病。
二、改革教学方式, 紧密联系临床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只教授知识, 不教授思维。此单一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必须科学使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 问题教学法
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 (PBL) ”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 将课堂内容与临床问题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在解决或分析临床问题中来鼓励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知识。PBL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临床问题,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 尽量选择临床护理过程中会遇到或者发生的问题, 这是极为重要的, 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调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二) 案例教学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沟通, 提高教学质量, 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部分的课程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 采用典型病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分析、讨论的课堂教学方法。
具体做法是以病例为中心, 先巧设疑问, 给学生以悬念, 然后讲解基本知识和理论。例如:在学习结核分枝杆菌时, 模拟了以下案例“患者, 男, 50岁, 农民, 慢性咳嗽, 痰中带血2个月。2个月前开始咳嗽, 5天前咳嗽咳痰加重并开始伴有血丝, 近2个月消瘦明显, 体重减轻15公斤, 盗汗3个月。既往健康, 有吸烟史, 约100支/月。体格检查:消瘦虚弱, 体温38℃, 颈下腋窝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透:左肺上叶浸润性肺炎, 见虫蚀样空洞。”根据该案例提出以下问题:“该患者可能罹患什么疾病?该病原体是什么?该病原体具有哪些生物学特征?如何进行病原学诊断?该病原体会传染吗?如何防治?”这样通过一个案例就将结核分枝杆菌的所有知识点贯穿起来,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 加强实验教学, 增强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教学, 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无菌操作”的技术,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理性地认识病原菌的存在及其致病性。传统的实验内容多属于验证性, 内容零散, 每个实验之间联系不大, 以往的教学多为教师把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全写在黑板上, 学生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做一遍实验, 不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动手能力,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医学微生物的实验课进行了改革。目前, 我们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该类实验以6-8人为一个小组, 根据实验内容进行自行设计整个实验方案, 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上交给老师, 老师审核通过后再具体实施。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步骤的每一个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 为未来进入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四) 渗透人文素养, 贯彻到教学活动中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新的护理观念处处渗透着人文精神, 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成为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3]。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阐述与基础疾病相关知识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了解疾病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使其更加了解疾病和患者的感受, 在今后的工作中体现出人文关怀, 对某些社会行为如无偿献血、捐献骨髓和乙肝歧视等做出合理的伦理判断与选择。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 在培养护理人才的过程中, 结合专业特色、课程特点, 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以及渗透人文素养, 为实现“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尝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胡珊珊.改革护理实践教学, 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3) 3502-3503.
[2]周洲, 李忠玉, 陈丽丽, 唐双阳, 游晓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12 (7) 481-483.
【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荐阅读:
应用型医学本科论文09-19
应用医学09-17
医学教学实习应用05-16
医学应用写作05-28
医学教育应用思考09-23
数字医学的应用与发展08-02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07-15
基础医学的现代化应用08-01
技能训练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10-17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的应用(论文)已排版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