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2024-08-04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精选12篇)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与之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 致使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为了培养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必须制定出有效的策略, 对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之路进行探索。

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起步并不算太晚, 基于其本身的“新兴”与“交叉”的特点,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内容和方向, 还在进行整合的阶段。社会上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及接受程度较低, 加之相关的产业部门对此学科也缺少明确清晰的认识, 这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但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会涉及到医疗仪器的使用、维护、研发以及医学图像采集与处理等, 其对于社会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当今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 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是有迫切需求的。所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极其重要。目前, 数字化医疗技术水平还在提升阶段, 带动了相关的医疗器械和医疗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 因此, 在此前提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应用专业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2 在创新型应用人才背景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路径

2.1 明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社会的飞速发展, 致使其对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 这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也不例外。在此时代背景下, 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学, 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把教育方向转变成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育和建设。为此, 必然需要明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2]。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要求来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需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 在基本知识掌握方面, 对于医学检测、信号处理等基本理论有清晰的认识;其次, 在技术能力方面, 对于医学电子仪器、影像设备维护与管理技术以及医学图像传输和处理、医院办公自动化、远程医疗技术等都要有完全的把握。

2.2 以创新型教育模式构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

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必须从创建创新型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着手进行。在基础理论方面, 应针对医学临床、医学实验技术、中医、护理等专业做出分析, 以便让生物医学专业的人员掌握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 必须加强教学力度、深度。由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阶段, 从充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是后续实习及工作的基础,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实验与理论的比例应该均衡分配[3]。同时, 对于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需要重视。

2.3 以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升个人能力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而言,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的保证。因此, 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为此,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开设第二课堂等方式, 都是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实验室不仅需要满足开展信号与系统实验、医用传感器实验的要求, 而且还需要有针对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用X线机与CT成像技术、MRI与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等方向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 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4]。除了在实验室加强实践能力之外, 还需要在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和医院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以确保对医疗设备的技术发展动向、市场状况有所了解, 以便从中掌握医疗仪器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另外, 还应该举办与医药企事业的交流活动, 使相关人才通过参观医疗设备企业来进行交流学习。

2.4 注重医工结合

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 需要在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对于现代临床检查技术的原理、方法有清晰认识, 同时还需要具备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等基本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要求。与传统的培养与教育模式相比, 新型的培养与教育模式必然要以医工结合、医理结合为发展方向培养人才。基于此种目的, 在培养目标人才的过程中, 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把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 生物医学工程的涉及范围较广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贴近临床和注重创新。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为了在平台上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必须把医工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涵盖物理学、环境科学, 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多方面, 以多种组合和相互依存关系维护与促进人类健康。医工结合是推进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发展的前提, 加上工程技术的支持, 才有了现在的X射线断层成像、磁共振、内窥镜、远程会诊等方面的医学应用。

综上所述,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专业, 它的多交叉特点, 使之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因此, 对于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专业应用人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构建符合本学科特色的培养模式, 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应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必须要在了解其重要性之后, 明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以创新型教育模式构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 以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升个人能力以及注重医工结合的方式打造培养模式, 从而全面提升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该学科的专业方向是防病、治病以及康复等, 因此, 其又是一门结合了理工、医、生物等学科的交叉学科。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涉及到生物信息学、医疗仪器、医学图像等方面, 所以其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来说, 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是在创新型应用人才背景下, 如何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创新型,应用人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圣文, 吴效明.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3, 30 (2) :4084-4088.

[2]王能河, 但汉久, 张志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医学影像工程) 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 19 (2) :70-74.

[3]赵于前, 李香花, 黄忠朝.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2, 29 (1) :3199-3201、3207.

[4]鲁雯, 宋莉, 曹卫芳.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6) :8-10.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2

赣南医学院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强调高等学校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我校充分认识到新形势对学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不断增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2006年始,我校与赣州市政府合作,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2010年,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工作,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三年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实践

2005年底,学校为改变赣州市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缺乏政策保障,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积极性较低的状况,与赣州市人民政府协商后达成了“订单式”培养医学卫生人才,实现医学生的“下单”培养,预签就业,学生“成熟”后直接到预签单位服务,注重为城镇社区和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适用型人才,并于2006年7月组织实施。连续三年的实施,吸引了学生和家长关注,专科录取考生的平均考分都超过三本录取线,新生报到率与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

按照为农村基层培养应用型、全科型卫生人才的目标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从侧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并重的新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培养;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和业务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竞争意识、独立自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订单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地方病、常见病的讲授与实践,增开《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健康教育》等课程,临床实习基本安排到毕业后即将服务的县(市)人民医院实习,并与当地政府协商,在实习结束后,由市卫生局对其统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为订单生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我校的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最终目标是使培养出的人才能被社会接受,学以致用,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完成订单式培养后,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统一为其办理人事编制和工资关系,安排合格的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到卫生局(或医院)工作,落实学生就业,“毕业即就业”成为我校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目前,三届订单生已顺利毕业和就业。订单医学生的培养,满足了赣州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惠及广大百姓,学校在订单医学生培养上的有益尝试,创新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了政府、学校、学生三方共赢,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试验奠定了扎实基础。

2011年8月,学校组织人员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09、2010届毕业的订单生进行了跟踪随访,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方式,对60个用人单位75名订单生进行了调研,从用人单位评价和毕业生自我评价两个维度,分析了订单生与非订单生在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学习培训、安心基层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订单生在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安心基层等方面均优于非订单生。

二、“五年制”乡镇(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探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各项工作,我校在招生计划、经费投入、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一)有的放矢,落实招生计划

1.加强招生宣传。在高考之前,偕同教育部门、各县(市)卫生局在当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定向生招生、优惠政策宣传,做到让每位参加高考的考生都知道并了解此项政策,避免因对该政策不了解而产生入学后心理迷茫、不适应等情况。

2.实施阳光招生。2010年我校免费医学定向生招收计划是333名,其中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283名、专科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50名。2011年我校定向医学生招生计划为350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50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科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各50名。连续两年全额完成招生计划,录取线均高出同批次省内控制线,尤其是专科录取分数近两年均超出省控线200分以上。对于上线的考生,我校严格按照录取章程,实施阳光招生,并按规定签定协议。

(二)搭建平台,提升研究水平

一是组建创新团队。组建了由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学生骨干为成员的“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创新团队,该团队目前已发表论文十余篇。二是组织申报课题。学校向省教育厅申请设立试点项目专项课题研究基金,并列为省级教改立项课题,2011年有5项课题获省级教改立项,获资助1.9万元;有2项课题获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学校专门立项资助了20个“培养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改革与实践”的教改课题。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讨。教务处牵头,联合人文社科学院、思政部、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启动并举办了《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课题研讨班。四是承办大型学术会议,进行专题研讨。今年9月,学校承办了2011年度全国省(市、区)属高等医学院校协作年会,重点讨论和研究如何为基层医药单位培养定向人才的长效机制和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来自全国30多所医学院校的7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提供专业学术论文50多篇。五是研究成果喜人。目前已在省级以上学术杂志上发表免费医学生培养的相关论文十余篇。黄林邦校长主持的课题《地方医学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荣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同时出版了专著《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受到省发改委、卫生厅、教育厅、财政厅等领导、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三)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2011年暑假,试点项目调查组将赣州市所辖30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城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中心卫生院和乡卫生院分成3层,从中随机抽取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所,其中城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镇中心卫生院20所,乡卫生院38所,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人员岗位能力要求、赣南基层卫生院常见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开展了专项调研。发放《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人员岗位能力要求》、《赣南基层卫生院常见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实践教学能力》问卷,通过调研,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人员岗位能力要求、赣南基层卫生院常见病有了更深入认识,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实践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后期定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奠定了基础。形成的调研报告,对五年制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课程设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培养具有预防医学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基层定向本科医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资料。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借鉴赣州市政府“订单式”培养农村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试点项目人才培养教学实际,构建了“3.5+1.5”的定向生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总体要求,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突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校学习三年半,毕业实习一年半,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

——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一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尽量使学习者联系先前掌握的知识;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三是人本主义理论,学习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情感和观念,相信人都能教育自己。

——人才培养目标。一是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具有立志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精神,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对健康和生命的尊重,对患者的大爱之心,关爱之情。二是专业教学目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熟练掌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基本了解人文科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学的关系。三是基本技能目标:具备较扎实的全科医学技能,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处理方法;初步掌握预防医学及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教育与管理、疾病预防与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疗,疑难病症的转诊治疗能力。

——人才培养的教学实施,一是优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将内、外、妇、儿科学改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二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尤其要强化农村及社区常见病诊疗技术的训练。

——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一是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包括记分作业考核、教学实践活动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二是分析课程考核和考试质量,坚持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还在赣州(县、市、区)范围内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四)勇于创新,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目前虽有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缺乏统一的教育教学标准,难以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评价。鉴于此,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及相关文件精神,在吸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乡镇(社区)本科医疗卫生人才教育标准》(试行),以期为科学评价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相关依据。

该标准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乡镇(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由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教学标准、责任与义务、违约与终止协议四部分组成;科学研究、管理和行政、改革与发展部分按《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执行。各高等医学院校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五)服务为先,扎实做好学生思政工作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3

【关键词】临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41-02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MER)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颁布,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使得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1]。我国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从八十年代开始,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总体而言,发展的步伐较缓慢,主要沿袭熟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创新性不足,不利于目前严峻医疗形势下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也导致目前医学人才培养中几个致命弊端,比如教学理念与当今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主题不协调,导致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受限;教学形式及教学实践过于死板,导致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重结果轻思维等结果;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导致人才的培养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轨等系列问题。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是医学发展的灵魂,更是培养学科人才、提高人才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发展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现今严峻的医疗形势背景下,培养临床为主导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临床教学的重中之重,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

1树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教学的理念上进行创新。众所周知教师是授业解惑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线力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教师队伍水平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积极学习本科及相关涉及学科的专业学术水平,更要加强平时的继续教育,拓宽广泛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是创新思维的传导者,只有拥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提倡加强教师队伍对创新教学理念的理解,要求教师将创新教育理念娴熟的运用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并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状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教学理念的创新是一个教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应始终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始终将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包括日常的理论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以及临床实际执行,并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平台,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断发散和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强调一种启发式教学,注重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教师在整个教授过程中主要启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及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培养,从而为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临床实践的创新建设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展及诊疗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人才队伍对于促进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而言,是一项社会性性、革命性、前瞻性的工作。随着目前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对医生素质的要求较之以往也有了显著的提高[2]。史亚琴认为:真正的医学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必要的政治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3]。因此,在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不仅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创新性学习,还包括实践的创新性探索与学习。

2.1强调主动型学习医学知识信息量极大,单纯的记忆式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因此要压缩传统单纯的记忆式学习,提倡主动式学习。其中主要的改变在于完善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围绕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现代医学的要求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程设置方面弱化公共基础工程,强调人文社科、技能实践、临床实践等课程方面内容,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摄取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接触到医学以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总体视野;在学科方面建设方面,要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而增强学科联系和融汇;在专业知识方面,对医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各个学科相互联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也更有系统性了解,真正的做到从整体出发,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减轻学生的负担。总的来讲就是改变原有的填鸭式记忆学习,改主动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Problem-base learning,PBL)”,PBL教学是以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学习过程中由教师指定需要解决的疾病问题,通过学生互助主动检索医学文献信息,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与信息,了解问题的研究背景、进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获得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一种以问题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学习方法[4]。PBL教学模式自引进普及以来在医学院校应用广泛,临床教学成果显著。该模式锻炼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高了整体素质教育,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锻炼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让思维和知识信息也得到了有效而充分的融合[5]。

2.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建设创新型活动平台的建设:科研活动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激发有积极的意义。科研类活动是指在学校的组织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临床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尤其是现在的学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活动多,加强与临床学科的联系,积极参与临床或基础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也不断的发现问题而继续加强学习;在科研工作遇到难点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技术创新从而顺利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应该扩大平台,加强学术单位的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3创新的临床教学成果评估

[JP2]既往的教学评估局限于单纯的分数,而对忽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而创新型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巩固,那么成熟创新的教学评估就是一个很好的保障,更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在整个的教学评价活动中要紧靠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可以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在日常实际中,以主观题为主,着重于临床病例的分析能力和辩证能力,加强相关学科知识面知识的融合;在教学结果评价方面,着重于临床试验的设计分析,论文的书写及逻辑分析能力,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核要点,从而才能真正的将创新型医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推广和改善。

4结语

总之,创新能力是医学发展的根本,培养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更是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日常的临床教学中不断增强带教老师整体创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临床学习创新性,辅以生活的临床实践活动平台及成熟的临床教学考评体系才能保证以临床为导向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有序稳定有力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桂庆军,游咏,尹凯,等.大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61-468.

[2]林心宇,李海燕.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5,1(1):8-11.

[3]史亚琴,李文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初探[J],交通医学,2003,17(2):215-216.

[4]王静.合作探究法在医学信息素养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2015,24(1):75-77.

[5]程翔,黄培标,梁秋春,等.医学教育认证体系下的医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2014,23(3):66-68.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4

1 背景与意义

1.1 现代医学迅猛发展

新技术革命以后人类知识总量以幂级数爆炸性增长, 医学知识陈旧周期已缩减为10—15年, 有的专业甚至缩减为5年, 医学知识年增长率已高达13%, 而知识老化率高达75%。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及时迅速地进行知识更新, 不断调整知识结构, 并在实践中充实完善, 才能不做时代的落伍者。

1.2 医学教育新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日益提高的对健康质量和水平的需求, 迫切需要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卓越医生”。临床教学阶段是培养“卓越医生”的关键时期, 临床教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 如何加强临床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 提高执教能力, 是培育 “卓越医生”的关键所在。

1.3 医院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

当今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一所医院要在竞争中求发展, 在夹缝中求生存, 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 抢先占领“医学高地”, 要“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 所以, 医院建设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和创新力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2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要求

高级医学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三个迷失期”, 第一是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初期, 适应工作岗位的难题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 淡化了部分医学人才的求知欲, 仅满足于完成手头工作;第二个迷失期是出国留学归国初期, 国内外工作氛围的差别, 冲击了部分医学人才的创新思路, 同时留学归来的优秀临床人才常规临床工作也很繁重, 创新的欲望渐渐冷却;第三个迷失期是高级职称晋升后, 部分医学人才没有了继续进步的动力。针对这三个迷失期, 我们以 “国际视野定位、世界标准衡量”的理念, 提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1初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完全满足岗位需求, 具备优秀的临床技能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素质, 成为优秀的住院医师、助教;2中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全面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 并在某一方面有创新的潜力和进步的空间, 成为全面素质过硬并有自身特色专长的骨干力量;3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在医教研某个方面能够做出独创性的成绩, 具备“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素质的世界知名专家。

2.2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助推机制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必备的四个素质有“知识、技能、判断、激情”, 为提高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提升医院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课题建立了完备的人才助推体系。

2.2.1 激发人才创新激情

激发医学人才创新,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 使人才做到“时时想创新、事事想创新”。因此, 从浓厚“崇尚学术氛围”和弘扬“创新文化追求”两个方面着手, 点燃了人才的创新激情。

一是精品活动规模化。设立并举办系列精品活动, 用“精品讲座”、“精读名品”交流创新思维;用“精析病例”、“精湛医术”传播创新技术;用“名家讲坛”、“博士论坛”激发创新思想;用“精解名校”、“精研名科”开阔创新视野;正是这种不断繁荣的精品文化, 催生了医学人才勇闯禁区的创新激情、勇攀高峰的创新信心。二是学术交流制度化。坚持学术交流制度化、常态化。每月组织1次“精析病例”讨论会, 由高级职称医师重点剖析临床疑难重症救治的成功经验;每季度召开1场精湛医术报告会, 及时掌握国际“高精尖”临床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三是国际交流常态化。每年派出多名临床骨干、科技骨干到世界一流的医疗机构留学深造;建立国际学术会议“无大会报告、不派人参会”的审批政策, 激励医学人才敢于与世界一流过招;通过以上措施, 促进学术交流, 营造浓郁的“崇尚学术”和“追求创新”的文化氛围, 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生长“沃土”。

2.2.2 培训覆盖人才终身发展

建立“岗位胜任培训、全面素质培训、创新能力培训”三个层次的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训体系, 对照人才成长的初中高三个层次, 覆盖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终身发展过程。

一是岗位胜任培训, 主要针对初级医学人才, 强调各方面基础技能培训。采用“规范化培训”、“人人上讲台”等措施, 重点加强临床实践、课堂教学和实习带教基本技能相关培训, 以及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培训。利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对初级职称医师进行多岗位技能培训, 夯实医学人才的基础, 奠定其胜任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也为下一阶段的全面素质提升做必要准备。二是全面素质培训, 主要针对中级医学人才, 强调各方面均衡发展。主要目的是加强临床、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全面素质培养, 让中级职称人员参加医教研各项活动。自主设置科研项目, 助推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全英文授课改革、精品课教员选拔、PBL公开示范课等措施强化执教能力, 提升中级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能力培训, 针对拔尖人才, 通过扶植和鼓励临床高新技术, 拔高临床水平;通过参加“名家讲坛”, 突出训练其将先进的医学成果应用到课堂授课中的能力, 成就“名师大家”;通过鼓励申请“大项目、大课题”, 重点锻造其临床、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走上国际学术高峰的实力。“三个层次”的培训覆盖了临床医学人才发展的全过程, 为人才发展提供不间断的培训和提高机会。在培训内容上既加强了医院师资力量的临床、科研自身创新能力, 又强化了师资队伍整体教学能力, 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学术成果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2.3 助推人才创新能力发挥

一方面聚焦方向。医院紧扣国家、军队和人民健康重大需求, 通过学科方向凝练和发展战略研讨, 确立重点攻关方向;二是聚集资源。成立新药研发中心等研究中心, 通过搭建科研支撑平台、实施学科助推计划, 为高级临床医学人才集中资源, 提供创新平台;三是聚合团队。通过开展“中华名人助推工程”, 对中高级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进行有力资助。

2.3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考评激励制度

2.3.1 人才培养结果的考核和认定

结合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对各层次师资每两年进行一次任期考核, 制定考核评分标准, 建立了包括专业内评价、专家组评议等环节在内的人才考评体系, 重点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与调职调级、转业挂钩, 文职人员与工资、奖金挂钩, 对任期考核不称职、“三无” (无课题、无SCI、无成果) 人员实行全程淘汰。通过定期评估、交流对比, 使工作人员认清差距, 找准短板, 寻求对策, 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通过制度化考评, 有效衡量了创新型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效果, 为不断优化培养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2.3.2 建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 从单位角度鼓励创新、提倡冒尖、敢于重奖。对进入全国排名前五强学科的带头人, 科技创新群体和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牵头人分别给予高额奖励;对于发表影响因子10分以上SCI论文的个人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2.3.3 全面推行岗位竞聘制度

推行科室主任竞聘上岗制度, 中级职称人员也可参与学科带头人竞聘, 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成长提供自由舞台和广阔空间。经过公开打擂, 对素质全面、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才俊破格使用。

经过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懈实践, 医院在高水平临床医学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师资队伍建设、学员培养质量、教学工作成果、医院科研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棉华, 何萍.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2) :10-12.

[2]刘永萍, 朱修援.地方医学院校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2 (3) :166-167.

[3]韦巧红, 阮奇君.我国与欧洲三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对策[J].健康研究, 2009 (2) :143-148.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5

中科院一位人文专家近日把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形象地分为四类:第一种是“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知识面虽比较宽,但缺乏深入地研究和创新。第二种是“1”字型人才。这种人才在某一项专业知识方面比较深,非常可贵,但知识面太窄,很难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创造性研究。第三种是“T”字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知识面比较宽,而且在某一点上还有较深入地研究。但他们的弱点是不能冒尖,没有创新,

第四种是“十”字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

“十”字型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新型人才。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取得发展和进步,需要更多的“十”字型人才。如何培养“十”字型人才应在人文社会科学队伍中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气氛。宽松的学术气氛,起码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要百家争鸣,不要内耗;要积极开展学术评论和学术批评,不要打棍子、戴帽子: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团结,不要文人相轻和相互拆台。具有“君子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也应该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6

一、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结合医学与各种工程理论校本的新兴学科。继60年代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生先后启动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之后,我国在80年代开始,有学校陆续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根据其基础理论型和应用型研究范围,对应分为研究型博士、硕士培养模式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已设置该专业的63所大学中,又分为理工科院校和医学院校两大类。由于各自的背景不同,又各有特点。前者工程力量雄厚,能较快地将国外新的技术、方法引入生物医学工程,且大多集中在信号处理,图像分析等方法和算法研究,由于缺少医学背景,在真正的临床应用和解决实际医学问题上还比较薄弱。后者则医学背景深厚,与医学临床密切相关,所以能迅速发现有实际意义的应用型课题,但工程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也不足。

就拿南昌航空大学来说吧,创办生物医学工程已有6年,但没有给学生创造很好的专业训练条件,因而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上受到很大制约,在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率上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传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传统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严重

在实验过程中,传统的实验方法和手段陈旧、内容简单孤立;实验经费紧张,仪器台套数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开的实验绝大部分属验证性的实验,很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严重。在实习过程中,由教师带上所有学生集中到一个医院或工厂去实习,由于人数较多,医院或工厂难于管理。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产,一般强调学生要服从医院或厂方安排,学生难于深入实际工作,了解不到具体的操作与管理。同时,医院或工厂把学生实习看成一种负担,既要学校负担一定的实习费用,又不能保证实习时间和质量,各方普遍反映这种实习已流于形式,经费开支大,达不到毕业实习的目的。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实习,对方单位对学校要求不清楚,与学校交流与沟通不够,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及时跟上,也使学生收获不大。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由教师申报课题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课题多数是虚拟课题,有些脱离工程实际,不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严重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外科研活动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

目前大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课外科研活动少,科研活动的参与率较低,科研能力较差,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差,科研成果少,导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差。

3.医学基础薄弱,教学和科研与医院和医疗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结合不紧密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一直以来都没有医学专业,所以其医学基础薄弱,与医院和医疗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结合不紧密,很多医院现在采用的现代化的智能仪器设备系统及其操作方式、方法我们都不了解,给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了不便,使我们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很难融入医院和相关企业中去,对学生专业的发展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专业技能训练和科技制作引入实践教学环节

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应改变以往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专业技能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科技制作环节,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科技制作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整个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包括电路原理设计、电路仿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的仿真和调试、数据测试、撰写申请书和结题报告等,教师在方案的合理性上和制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并提供所需的仪器、设备、元器件等物资,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科技制作过程中熟悉项目开发和设计的全过程,为毕业设计和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科技制作的过程中,引入DSP、ARM、EDA、 PLC以及触摸屏等技术,使学习自觉性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学习到当前就业市场上比较热门、就业前景好的技术。而专业技能训练和科技制作则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实施课程优化整合

我们组织有关教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整个培养计划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研究,同时参考兄弟院校做法,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和理论课安排情况重新修订了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了各阶段教学的具体任务、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如将《医学仪器原理》《医学成像技术》和《医用电子学》的实验整合为《医学仪器专业实验》,这样不但将单个、凌乱的知识前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增加或新开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十六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等多门课程,将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技术引入到教学和实践环节,使之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就业率。

3.加强与医学院、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的合作

针对医学基础薄弱以及教学和科研与医院和医疗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我们先后与江西省中医学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深圳迈瑞、深圳安科、南昌百特等知名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实验和实习基地,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并且一起合作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起主导作用,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新的教育思想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队伍。我们积极构建高层次、高水平、高学历的实验技术队伍。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了教学指导水平;还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或研究所锻炼、申报和参与科研课题,从而加强了年轻教师工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把专业技能训练和科技制作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课程的优化组合,加强与医院和企业的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的方法来实施创新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学科方向为向导,以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制作为依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也肯定了我们的成绩。◆(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自动化学院)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刍议 篇7

1 医学创新人才的内涵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关于医学创新人才的定义及特征,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张蔚、胡志认为,“医学创新人才从本质上讲就是在新医学模式和疾病谱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在医疗卫生工作中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3]。王增军提出,医学创新人才的内涵应包括:一是应具备合理的医学知识结构;二是应具有创造思维;三是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四是具备高尚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4]。史亚琴等认为,“真正的医学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必要的政治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①较强的人文素养;②强烈的创新意识;③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④较好的团队精神”[5]。邓传祥等认为,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包括:浓厚的创新意识;高尚的创新人格;丰富的创新知识;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高超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创新实践[6]。由此可见,综合素质高、基础厚实、适应面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医学创新人才共同的特质。

2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1 社会经济发展呼唤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创新能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迅速发展,创新人才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尖锐和激烈。随着医学向整体化、综合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医学将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整合,医学科学的发展将面临许多新的难题。与此同时,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学人才需求将日趋明显,医学创新人才的竞争将更为激烈。1998年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在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要把培养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使大学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7]。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大力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2.2 医学教育改革聚焦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以创新为目标正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是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医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正式出台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为各国在医学教育标准方面的互认搭建了一个国际性平台。“最基本要求”包括七个宏观的教学结果和能力领域: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沟通技能;④临床技能;⑤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⑥信息管理;⑦批判性思维和研究[8]。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高校创新人才教育体系,这是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3 加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由于受医学学科特殊性和生命科学严肃性的影响,与其他类高等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实施创新教育、进行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难度相对较大。关于我国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王萍玉等撰文指出,我国医学“创新教育改革的步伐还比较迟缓,国内医学人才培养仍沿用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基本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考核体系还是以单一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不足”[9]。由此可见,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仍是任重而道远。加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观。1999年6 月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要树立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融合的人才观,把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于医学教育的各环节。具体而言,在医学教育质量观上,要由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情感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在培养目标上,要由培养合格医学人才转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创新人才;在专业设置上,要使过窄的专业口径转变为宽口径,提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10]。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牢牢树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优化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才能建立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医学新知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以及不断形成了的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对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应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追踪并引进医学科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开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新课程,如医学科研方法、创造学、社会心理学等,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主动学习者。应大力提倡现代教育技术与医学课程整合,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实施信息化教学,使医学教育走向个性化和终身化,为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3.3 改革教育评价方法与考核制度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新世纪的医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全面的,即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精湛的临床技能、高尚的医德医风,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评价方法与考核制度对学生成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制度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医学院校的教育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个别差异;评价过程过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医学生发展过程的考查。因此,对医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应建立发展性评价观[11]。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将考分作为考量学生唯一依据的做法,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列入学生奖励评优的重要指标,并注重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强化对考生的知识面、思考判断、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大力倡导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将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竞赛成果转算成创新学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总之,对学生的一切评价工作都要着眼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业质量、人文素质及身心健康,又要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中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生管理方式落后等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教师自身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挑战自我,敢于探索,大胆实践,具备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使自己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除了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创新教育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9]。学校要创新师资建设和管理制度,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和奖惩制度,把教师的教研、进修活动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教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强化职业修养等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朱洪波.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3.

[2]刘吉臻.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C].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2006.12.

[3]张蔚,胡志.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58-59.

[4]王增军.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9-70.

[5]史亚琴,李文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初探[J].交通医学,2003(2):215-216.

[6]邓传祥,张万仙.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初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85-86.

[7]何萍.论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202-203.

[8]四川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编.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

[9]王萍玉.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5):341-342.

[10]方卫清.论人文教育与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54-55.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8

关键词:妇幼保健,转化医学,策略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的保健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已是全球趋势。因此,在新的医学模式背景下,对于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来讲,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预防为主的群体保健观念,而且还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法律意识、良好的组织协调及沟通表达能力。对此,承担培养妇幼医学人才的地方医学院校应更新教育理念,从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妇幼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使其社区保健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从而成为扎根基层、 服务妇女儿童的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一、转化医学理念引入妇幼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转化医学(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是近年来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提出的新概念。转化医学的实质是基础医学和临床的整合,是多学科、多层次、多靶点,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医院为实现临床与基础的一体化,以推动医学发展,已开始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临床医学人才培养。

妇幼卫生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弥合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裂痕的重要桥梁,其培养目标是保健、医疗、预防和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型妇幼卫生人才。然而,目前妇幼卫生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仍然以课堂讲授等为主,学生毕业前一学年才被安排到妇幼保健院( 所) 实习,这势必造成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隔周期过长,“学”与“用”脱节。在医学教育中,任何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患者、疾病或者医生的治疗等方面,而转化医学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原则,始终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进行一系列的医学研究。因此,为了使妇幼学生能迅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必需让转化医学理念在妇幼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妇幼卫生医学教育的策略

1.专业素质培养

由于科学先进性的课程体系对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适应未来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高等医学院校要不断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对妇幼医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根据保健医学的特点和妇幼病况的特征,以突出专业素质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妇幼医学知识体系。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结合社区妇幼保健问题学习( CBE - PBL) ”的培养模式,采用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临床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等辅助手段开展教学,从而为培养妇幼医学生的优秀专业素质提供良好的平台。

2.人文素质提升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只关注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新的医学模式则强调人的健康、亚健康、疾病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的影响。因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妇幼医学服务开始转向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优质的健康服务。地方医学院校妇幼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要到基层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有关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的全方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是我们发现,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正在边缘化,已经影响到了社区保健服务水平。因此,各地方高校应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转化医学理念,结合新医改对妇幼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妇幼卫生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环节中做到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以使学生树立以人类价值为终极关怀的伦理观念,并增强其为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意识,使其日后在保健服务过程中的医疗行为得到规范。

3.科研素质培养

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对于其日后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无论其成长为临床职业医生,还是成为医学科研工作者,都必须以扎实的科研素质作为基础。由于转化医学具备“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和“多学科会聚”等特点, 其研究内容以疾病诊疗为目的。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妇幼专业学生对学科间知识交叉渗透的理解与整合能力,巩固专业基础,为今后从事研究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应在医院 - 学校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课题,研究课题最好与妇幼保健学的课程内容相符合,并且是临床工作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一些高校面向大学生建立了大学生专项科研基金,让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结题、成果鉴定全过程,从实施的结果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科研积极性。

4.就业能力提高

业务强、技术精是医生自然素质的体现,是其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因此,妇幼医学生除了应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以外,还要掌握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的医疗技能, 如对妇女、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观察、护理和诊疗能力; 初步处理妇产科急诊、产科大出血及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的能力; 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卫生宣教及指导科学育儿、计划生育的能力等。

妇幼卫生实行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开展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并以预防为主的妇幼保健服务。地方医学院校要想做到所培养的妇幼医学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必须使人才培养越贴近基层越好。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应根据筛选标准,选择3 ~ 5个妇幼保健院作为教学基地,实行共建共管,开展岗位培训。通过岗位培训使学生掌握妇幼医学的以人为中心、 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预防为导向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卫生政策、法规及相关管理要求; 通过岗位培训,使妇幼专业医学生建立针对妇幼群体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保健服务,并提高其对妇女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

5.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要培养高素质的妇幼保健医生,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带教老师队伍,因为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是培养高素质妇幼保健医生的关键。妇幼保健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临床、医疗与防疫工作,它是根据妇女和儿童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殊健康问题,通过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妇幼保健工作服务对象是占人口2 /3的妇女和儿童,工作内容不只是门诊服务,还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如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孕产妇建卡、产后访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因此,为保证妇幼保健医生的培养质量,各院校应该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对社区带教老师的培养可采取高校委托 - 社区实践的学社托管模式。如根据学校的情况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社区妇幼保健开展较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 参加社区妇幼保健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学习; 定期派教师到社区参与实践,在保健实践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以便更好承担带教教师作为指导者、 合作者和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三、小结

浅谈医学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 篇9

一、法律意识及其特点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心理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对法、法律制度、法律知识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 对法律权利、义务的认识, 以及时现行法律的评价、解释和人们的法律动机等。

法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法律的反映。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任何人的意识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因此, 法律意识的产生, 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之上, 即人们只有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才可能具有相应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一定阶级的法律意识, 是由一定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于阶级利益的不同, 由于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不同的阶级对法律就有不同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因而就有不同的法律意识。在阶级社会里, 有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也有被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却没有统一的法律意识, 而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 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是法律意识既要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又有超越或落后于一定经济基础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 法律意识的变化由经济基础决定, 但不一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同时发生变化.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落后于或超前于经济基础。第二, 一定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 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可以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被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则起着削弱破坏这种经济基础的作用。第三, 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它们之间互为作用。第四, 法律意识的发展存在着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关系。

二、提高医学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

随着医学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药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而提高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医学创新人才法律意识的建立, 必须着眼于两种关系的清晰。

1. 医学创新人才必须正确认识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法律心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觉、情绪、习性, 是人们关于法律意识中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 是在日常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直接产生的, 是阶级地位的自发反映。因此, 它对法律现象的认识是表面的、直观的。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思想, 观点、理论, 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在法律意识中居于领导地位。法律意识的这两部分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法律心理是法律思想体系的萌芽和原始形态, 是法律思想体系的营养源泉;法律思想体系是在法律、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它比法律心理更为深化, 处于更高的认识阶段, 在法的制定和实施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法律心理方面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求得在法律思想体系方面的升华。

2. 医学创新人才还必须正确认识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群体法律意识以及二者的关系。

个人法律意识是指社会成员个人的法律观点、感觉、情绪和信念。社会群体法律意识, 则是社会某一集团或某一阶级, 阶层 (尤其是统治集团) 的法律意识。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群体法律意识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个人是一定集体或社会的个人, 是生活在物质生活方式中的个人。个人法律意识也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是在一定集体或社会法律意识的影响下形成的。而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在许多方面也依艘个人的法律意识, 从个人的法律意识中吸取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符合一定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思想倾向的东西。二者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既不应把它们完全对立起来, 也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在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中.社会群体法律意识居于领导地位, 它把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原理.灌输到个人法律意识之中。

三、法律意识的高低体现在对具体法律法规的遵守中

医学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越强, 其遵守和运用法律的自觉性就越高。同时, 法律意识的高低又是在对具体法律法规的遵守与运用中体现出来的, 因此, 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还应知晓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1. 医学创新人才知晓与业务活动相关法规的意义

其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切活动都要纳入法治轨道, 医学活动也不例外。医学创新人才如果不知晓相应的法律法规, 就有可能在其创新活动中出现违法行为, 这不论对其本人的创新活动, 还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有的甚至危及社会公共秩序。一些案例表明, 不少医务人员的主观动机是好的, 但由于缺乏法律修养, 导致自己的医疗行为将造成民事侵权。实际上, 在医学创新活动中, 有关医生未经患者同意而对其进行人体实验, 医生在病人名下私开药品, 甚至医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对过去有嫌隙的患者进行报复的一些报道时有所见, 使人们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信任危机”。因此,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创新活动, 为了医学和医者的尊严, 更为了服务人民健康的目的, 医学创新人才必须知晓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

其二, 医学创新人才知晓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避免医疗纠纷。2近年来, 医疗纠纷呈不断上升势头, 这其中的许多纠纷本来是不应该发生或可以避免的, 但由于不少医务人员 (其中包括一些创新人才) 的不谨慎言行导致患者误解, 从而引发了纠纷。有些获得创新成果或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务人员, 日常工作中恃才傲物, 常常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话。事实上, 疾病总有一个从症状不典型到典型的过程, 原来的医生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初步的诊断, 采取了探索性的治疗, 这本是无可非议的, 但被后来的医生, 尤其是享有一定声誉的医生如此一评说, 就可能引起原医患双方的纠纷。而引起纠纷者的言行, 此时已不仅是道德问题, 也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等民法原则和医疗保密制度。因此, 医学创新人才在医护工作中应加强法律修养, 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以免失之一言, 纠纷数年。

其三, 医学创新人才知晓与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依法维护个人和集体的权益, 保障创新工作顺利进行。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些患者滋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般是赖掉住院费或从医院捞点钱) , 便千方百计挑起医疗纠纷, 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而许多医院, 尤其是一些大医院, 由于缺乏依法维权意识, 又怕纠纷毁损医院名声) 就宁愿用给钱的办法来息事宁人。这就使某些人抓住了可乘之机, 于是便没理搅三分, 动辄索赔几万、十几万元, 甚至上百万元, 以图最后多捞一点, 弄得医院苦不堪盲。要制止这股歪风, 医院必须强化整体法律意识, 尤其是要使创新人才们知晓相应的法律知识, 因为他们处于医疗工作最前沿。德国伟大的法学家耶林曾经说过, 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在维护法律。医学创新人才如果都能不仅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 而且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将会收到既维护自己正常的工作环境, 又为推进我国卫生工作法制化进程作出贡献的效果。

2. 与医药卫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概述

从法的渊源来看, 我国与医药卫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表现为宪法、基本法律、卫生法律、卫生法规、卫生规章、卫生技术性规范及国际卫生条约等。

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也是我国医药卫生法的:基本渊源, 它的有关规定, 为医药卫生立法与执法指明了方向, 是医学创新人才开展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规范。

有关的基本法律。在我国, 与医药卫生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主要是民法和刑法。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关系, 因此要受到民法的调整, 须遵守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及权力滥用之禁止等民法基本原则, 并针对不同情况适用相应的具体条款。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处罚的法律。在我国刑法中设有与医药卫生领域犯罪相关的一些罪名, 用以惩处该领域的犯罪活动, 以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健康, 从而维护医药卫生领域的正常工作秩序。

卫生法律。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10部有关医药卫生工作的法律。

卫生法规和卫生规章。卫生法规是以宪法和卫生法律为依据, 针对某‘特定的调整对象而制定的;卫生规章是卫生法律和法规的补充。

技术性规范。包括医疗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卫生标准等。

国际卫生条约。是指由我国与外国或有关国际组织签订的或批准、承认的某些国际条约。

以上各种卫生法的表现形式, 有机地构成了我国卫生法律体系, 是医学创新人才在相关领域进行工作的法律指南。

摘要:当今社会, 法律作为调整人们之间行为关系的强制手段, 愈发显示出其稳定社会的突出作用。在医药卫生领域, 法治建设尤须强化, 所以医学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法律修养。而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形成良好法律修养, 推动依法行医的基础。

关键词:法律意识,依法行医,医学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M].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

[2]杨慧艳马春华:医学生尊重患者权利意识教育的意义[J].当代医学2009年第1期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10

截至2012年7月, 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数584416人 (其中硕士517200人, 博士67216人) ;1999年,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7.23万, 1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6倍多[2]。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必然要求其在行政主导下教育培养模式的大步跨越。就医学研究生教育而言, 当务之急就是要适应目前社会医学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引导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合理定位, 克服其同质化倾向, 形成特有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

所谓医学人才, 是指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临床操作、信息处理、思维判断、人际交往等多项综合能力, 同时兼备过硬的思想、心理、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为此研究选取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的研究生群体展开有关调研, 包括思想、教育、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机制探索与模式研究。

一、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 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国家进行研究生教育目的是为今后医学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培养部分骨干支撑力量。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高标准医学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 研究生教育随之受到重视。医学生今后作为医生从事临床工作, 会不断发现、提出并总结问题, 如条件允许再去深入研究, 可将基础科研结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即所谓的科研成果, 最终提高总体医疗水平。为此, 有必要在培养医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更注重其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 SEF-CI模型理论的引入

常规高校教育是一种正式知识的模式, 野中郁次郎率先在教育理论模式中提出了非正式知识转化的SEF-CI模型理论[3], 即通过明示可将非正式的知识转化成为显性知识, 同时个体也可将显性的知识扩展到自身非正式的知识理论中。作为医学研究生, 理论学习作为正式知识的储备是不可或缺的。新模式是其学习方式的特点是他们不仅需要正式知识的获取, 更应当使其掌握非正式知识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就是注重对其课本知识讲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 还要着重对个体想象能力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使其在知识创新上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对高等医学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PBL教学法的应用

在进行新一轮高等医学创新引智工作中, 改良传统教育模式的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法是创新教学法的一种具体应用, 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4], 它要求将科研思维结合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该模式认为,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探究性的学习, 掌握如何自我更新知识, 最终受益终生[5]。研究中鼓励不少院校进行尝试与实际应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与构建

如何保证并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 培养出具备较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 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为达到这一要求, 高校以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为主, 在思想、教育、管理、科研等多个方面对医学研究生的创新、科研能力培养作全面的改进。

(一) 思想:以科学发展的眼光, 紧跟时代步伐

医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 在年龄层次、生活阅历、学习梯度、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思想工作方面, 结合当今时事,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模式。首先以国家方针政策为导向, 结合最新发展形势, 增强研究生党团员干部的政治时事性;其次, 关注民生焦点、社会现象, 提升研究生的医德修养;再者, 塑造新时期学生榜样形象, 提高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 教育:专业与素质齐步走, 提供可塑平台

医学研究生要承担繁重的社会责任, 要求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学科带头人, 对其素质要求更为严格。因此, 在专业课程与素质教育培养方面, 更应努力提供更多的平台。医学研究生有两年的实践机会, 在专业课题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前提下, 鼓励平时学习中提出问题, 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探索新的未知领域, 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再者加强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 健全管理机制, 如对实践动手能力、课程学习上加大管理的同时, 也不能降低其科研能力、论文质量上的要求, 还要对科学型研究生严格把控, 双管齐下, 使其科研、技能齐步走。

(三) 管理:立足专业研究, 拓宽学生管理渠道

为合理分配现有教育管理资源, 实现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管理模式跨越式发展, 采取自我管理与相互学习、辅导员引导与导师身教、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的三位一体化方式, 拓宽学生管理渠道。首先是医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其次是辅导员引导与导师身教。辅导员是学生思想的指导者, 学业的咨询者, 生活的帮助者;导师是学生技术的授予者, 心理的疏导者, 成长的伴随者。创建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并完善导师教学考察制度, 发挥他们的指导与典范作用, 用其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干部的言行。再次, 努力开展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 开展多渠道的医学研究生培训工作, 采用正规与业余相结合的形式, 如举办医学生素质论坛、学科经验交流会、组织学习参观等。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使其有阶梯性、阶段性、长期性。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 树立优秀学生形象, 在有限的资源下尽可能多地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期医学研究生。

创新性培养模式主旨是:在思想教育方面,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结合当今时事, 构建思想教育的多样化模式。在专业素质教育方面,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 努力塑造高素质专业人才, 狠抓专业技能与科研素质教育。在管理体制方面, 采取自我管理与相互学习、辅导员引导与导师身教、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的三位一体化模式, 立足专业研究。即在思想、教育、管理三项齐抓, 齐头并进, 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医学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三、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趋向

与传统培养模式对比剖析, 创新性培养模式有8项突出优点: (1) 原有授课地点需要教室或实验室, 新的培养模式不受约束, 实质与虚拟相结合。 (2) 原有课程设置是规范的, 课程选择是受限的;新的课程是个性化的, 选择不受限制。 (3) 原有产出目标是知识和学位, 新目标则注重能力与技术。 (4) 原有课堂的教授是填鸭式的, 新培养模式则基于学生发现、探讨。 (5) 原有的课程固定安排照旧, 古板老套, 新的课程比较灵活。 (6) 原有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核心, 而新的模式则以突出学生为中心。 (7) 原有模式是系列化服务, 新模式是竞争中的个性化和个别化选择。 (8) 原有模式仅为单向传授, 交流沟通少;新的模式则是双向性交流、交互性高。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教育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时分析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中提到, 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模式密切相关。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6]。医学研究生在学校培养模式加速转变的今天, 通过自身努力掌握系统综合的知识结构体系后, 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力度, 学会跨学科获取知识的能力。医学院校应注重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从医学生实际出发, 科学制定管理体制与指导模式, 强化导师及管理队伍建设, 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初步摸索出培养医学人才的模式。同时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学生管理的有关精神, 有计划、有措施、创新性地健全管理体制和加强队伍建设, 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摘要:以山西省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为例, 以其实际开展研究生工作为基点, 从分析其概念与特征入手, 对比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要素。根据医学研究生的实际特点, 在其培养过程中, 从思想、教育、管理、科研等方面进行实证, 初步摸索出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路线, 按照新模式运作后观察结果, 并与传统模式比较优势, 有计划、有措施、创新性健全管理体制并加强队伍建设, 为省内高等医学院校发展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提供指导。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华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2]熊丙奇.研究生教育“泡沫”为何越吹越大[N].新华每日电讯, 2012-07-17.

[3][日]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新型企业[C]//知识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7-28.

[4]吕姝焱, 潘新娟.医学统计学PBL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 (4) .

[5]Thomas H Davis, Galen S Wagner, Gillbert Gleim, et al.Problem based learning of research skill[J].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2006, 39 (1) :120-128.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05) .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篇11

医学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逐渐形成网络化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新的发展趋势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过程中,为高效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作用、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平台刻不容缓。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的多元共享网络教学和管理平台,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一搭建多中心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中医院校基础医学的专业特点,在现有课程整合和学科交叉融合需要的前提下,打破原有学科内部实验室的界限,我院实验中心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成立了中医基础实验教学组、机能实验教学组、形态实验教学组和现代生物技术教学组。其目的在于有效克服原有设备管理体制分散、重复、低效和封闭的弊端,合理配置实验人员、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用房等资源,利用学科群的优质师资力量搭配整合后的优势资源形成了以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为核心的中医基础实验平台,以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科学及病理学为核心的形态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核心的机能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与免疫学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平台,以平台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基础,并按照实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培养的需要,在每一大平台内都设有基础实验区和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区,各平台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密切配合又相互竞争的。中心通过这种资源重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也为努力探索满足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的最好建设方式和教学改革的方法提供可操作的策略。

二形成以平台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功能区

利用和完善实验中心内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实验室的教学用局域网络,整合构建中医学、形态学与机能学及现代生物技术四大实验区,逐步规范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分区内的相关学科教师形成课程组,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整合和交叉融合,重新组织和编排实验教学课件,使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每年通过学院学术委员会论证新的实验项目,逐步提高现有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逐步完善中医院校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功能区内的创新实验区培养学生综合和创新实验能力,建立新分类体系和多站式考核体系,深化改革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完善学生客观实践技能综合考核机制;利用实验区局域网络,打破实验室固态格局,实现室间无障碍交流讨论、典型案例远程交流、疑难问题自助解决等,使学生逐渐降低对教师的依赖,进而转向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及其他活动,鼓励学生独立设计研究课题和创新型实验。在实验中心门户网站中开辟学生实验设计研讨空间,促进不同年级、学科、专业学生及教师协作,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协助。设立学生创新实验和研究项目申报论证审批的专用通道,组织课程指导小组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的课题和申请的业余科研基金项目进行评议和辅导,通过后即可申请实验资源开展研究工作。此外,教师可将自己提出的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科研小课题放入门户网站交流区,吸引或邀请学生参与研究。

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完成文献资料查询、开题报告、研究技术路线设计、实验研究以及论文写作全过程,每个步骤均在实验交流区域报备,做到有始有终。课程指导小组对此全程进行多站式考核,用以衡量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实施实验资源超市化管理,提高师生科研和创新效率

通过整合建立三大实验教学区后,在各分区中将相同类型的仪器和设备放在一起建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室,如动物饲养中心、细胞培养中心、生物信号采集中心、组织切片制备中心等。通过调整,确保实验室的功能性、相关性和综合性。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教师根据自身新分类等级选择可获准操作的实验资源,在门户网站上提交申请。由实验中心核准后,在既定时间段内持准入证明进入实验室开展教学和科研实验。如师生亟待使用的设备实验中心并不具备,则可协助申请者联系其他学院实验室。

建立开放式实验室能够改变现行实验室的管理体制,相对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使实验室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精选实验项目,改革了传统的教学内容;综合设计实验的开设带来了实验教学质的变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开放实验室、多实验室间的合作,要求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实验室的建立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生和科研特色的形成,实现了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化,研究项目的特色明显,研究成果的档次提升,对学科优势的形成具有奠基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及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项目,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连续举行的省级举办的各种生物及医药类竞赛中取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培养优秀而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

建立实验课程组及辅导教师制度,培养优秀而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及产学研水平。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信息化的实现,自动化运行的有效性要求高校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

首先,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他们应该是懂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实验管理者。实验技术人员是搞好实验室管理的保证。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教学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中坚力量,能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校及实验中心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采取定期培训考核等有效措施来稳定这支队伍。

其次,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加强教学能力,增加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利用资源潜力,提供多元的学习选择、便捷的学习方式,辐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索满足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中心建设和教学改革途径,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学校产学研水平和教育质量。在政策上,学校给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的政策,鼓励实验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进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实验中心针对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掌握方法、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思想,根据不同课程实验类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实验方式,开展基础实验、扩展实验、综合实验和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自主设计,一题多解,百花齐放。

五加快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通过打破分支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追求科学技术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使实验教学内容突出重心低、知识新、面向宽的特点。在教学组织实施方面,形成由多模块或多门课程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基础性实验必做、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选做,适合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等改革。

六前景展望

通过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与设备资源,使我院的实验教学条件与实验教学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良好实验教学条件。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实验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任务。

通过创建实验教学平台,使其作为实验教学的基本单位和功能主体,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相关实验室资源和师资队伍,建立目标清晰、载体明确、考核科学的实验教学功能区,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搭台铺路,为实现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虎,蔡红星.医学院校中心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95-96.

[2]李莉,王赞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医学合格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1):57-58.

[3]刘智,王志宏,吴泽民,等.中医院校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67-268.

[4]石银珍,张逸,谢灿.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优化整合的探索与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15-316.

[5]乔敏,张云,杨泽礼,等.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效果的实验性研究[J].医学教育,2005,(4):26-29.

[6]刘智,苏颖,王志宏,吴泽民,汪勤,刘畅.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5):51-52.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12

虽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通过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仍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体制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医学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方法不当、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 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实践, 探索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现况和对策已刻不容缓,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1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的发展, 医学从“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从“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 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 (1) 专与博相统一的医学科技知识结构; (2) 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统一的综合素质; (3) 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完善人格。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重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2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是医学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时代要求创新,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教育主体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受教育者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医学人才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只有将广博的知识活转成创新能力的医生才是符合21世纪的优秀医生。

1.3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源泉动力

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 具有实践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要进行优质、高效、低耗的治疗, 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能应对各种挑战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创新型医学人才能够对复杂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 进行恰当治疗, 判断预后, 减少风险, 增加生存机会。

2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2.1 国外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J.A.Scbumpeter) 于1992年提出来的。此后, 创新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 但基本内涵主要为两方面: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国外发达国家的医学人才培养, 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等。教学中,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多, 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 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病例为中心的学习 (Case-based Study) 和基于网络的学习 ( E-learning) 等教学方式[2.3]。同时,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保证, 适应新教学方式的实施。

2.2 我国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以来, 取得了巨大成绩, 无论是知识结构的优化、学科视野的扩大、文化素质的提高, 还是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信息技术、外语的运用能力, 医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但创新教育改革的步伐还比较迟缓, 国内医学人才培养仍沿用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 基本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践环节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较少, 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机会较少, 考核体系还是以单一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 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3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3.1 传统的教育观念与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 我国在传统的教育观念支配下, 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内容统一规定, 考试答案一个标准, 能考高分就是尖子人才, 形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医学教育也毫无例外地一直沿用这种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着单一的以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教育, 忽视了对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3.2 现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不相适应

在培养模式上不注意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强调共性, 忽略个性, 以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 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 重理论、轻实践, 重记忆、轻思维, 重结果、轻过程, 重模仿、轻创新, 严重束缚了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3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科学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一课程体系却存在着诸多弊端, 如过份强调学科自身的完整性而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和融合性;课程门数繁多且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严重, 学时总量过于饱和而难以容纳不断更新的医学科学知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而陈旧,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 缺乏最新科学前沿知识的融合, 抑制了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3.4 评价体系不适应医学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旧的评价体系, 缺乏能力的评价, 以致考试作弊情况的屡禁不止。用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养成了围绕教师、课本转, 循规蹈矩, 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3.5 医学生没有足够的课外时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医学生的主要精力是学习医学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大一年级打基础、以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学习为主;大二、三年级以英语考四、六级、计算机等级及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大四年级学习专业课程并准备复习备考研究生;大五年级忙于医院实习, 考虑就业问题。

3.6 医学院校缺乏创新型师资队伍

虽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但离不开老师, 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医学理论课时, 不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又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或家庭锁事, 对学生的创新关心过少。

4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结合我国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针对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提出解决的相应对策措施。

4.1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人才的教育观

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难以胜任现代医学所赋予的重任, 更不可能开拓创新, 不可能赶超世界医学科学先进水平。因此, 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人才的教育观, 把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于医学教育的各环节。具体地讲, 就是要转变以学科为中心思想, 树立医学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渗透的新观念;转变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 树立因材施教, 注重医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观念。

4.2 采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结构的核心, 是一种创造新形象、新事物或提出新观点的思维方式, 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 尝试PBL教学法 (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推理与渗透、求同与求异、形象与抽象、定性与定量等多种思维方式得到锻炼, 养成善于运用想象、类比、猜测、联想、延伸、开拓等多种思维的习惯, 从而培养出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

4.3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构建医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

应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不少医学院校已实行了“模块式”课程设置, 这一模式淡化了学科界限, 从整体知识结构出发, 对原有课程和内容科学整合, 按新的“课程群”方式组织教学,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内容方面, 应进一步精炼经典内容并不断推陈出新, 追踪并引进医学科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重基础及人文教育, 开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新课程, 如医学科研设计、社会学、创造心理学、文献检索等。

4.4 建立有利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创新教育的评价制度应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 适应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改变以往旧的教学方法和旧的学习质量评价办法。可以尝试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改变单一的应试考核制, 通过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采用实验或实际的操作方式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多种方式, 将医学专业学习成绩划分为基础分和创新能力分。在考核创新能力时, 可以将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竞赛成果转算成创新能力分, 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成绩, 最后综合评价, 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热情。

4.5 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促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探索未知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在科学研究这个创造性的过程中, 能培养创造性人才。虽然医学生的主要精力是学习医学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 没有较多的课外时间, 但如果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将大大促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5]。譬如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 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获取新的知识;把医学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动态应用于教学, 让学生开阔视野, 紧跟科学前沿;开设探索性或综合性实验课程,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结果分析。

4.6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强教师知识储备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 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敢想、敢做、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教师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挑战自我, 敢于探索, 大胆实践, 具备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使自己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 除了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常用信息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另外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评价, 也应突出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靳秋月, 王瑞珉, 陈立军, 等.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思考, 医学教育探索2006;5 (1) :48~49.

[2]Abraham RR, Vinod P, Kamath MG, et al.Learning approaches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students to physiologyin a non-PBL-and par-tially PBL-oriented curriculum[J].Adv Physi-ol Educ, 2008;32 (1) :35~37.

[3]Rounds LR, Rappaport BA.The successfulus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n onlinenurse practitioner course[J].Nurs Educ Per-spect, 2008;29 (1) :12~16.

[4]王萍玉, 谢书阳.P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8;7 (9) :932~934.

上一篇:学生发展理念下一篇:信效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