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共12篇)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拟针对中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高校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最重要的信息
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最重要的信息。究竟什么才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呢?显然,那些并不需要教师讲授,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到的信息,肯定不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信息。例如: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以往总是会让学生牢记大诗人李白与杜甫的生卒年、代表作品等,实际上这些信息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或书本等途径查找到,此类信息就不是课堂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掌握的最重要的信息。课堂教学不能只靠知识的灌输,教师应该抛弃中国传统的“孔夫子式”的“教”与“背”的方式。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诸如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所谓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应该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要让学生自己去辨析、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来解释现象,用知识作用于实践,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格外重视这一点。
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解析、梳理、整合、引申及探索,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逐渐具备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抽象思维及逻辑思辨能力。这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思辨能力的信息,才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获取的最重要的信息,而不是那些通过谷歌、百度等就可以直接搜索出来的且一成不变的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的最重要的信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点:一是想法,二是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表达与交流,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要有大量的交流和辩论。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应该有必要的归纳与总结,要让学生在反思与总结中获得成长。课堂教学要有足够的练习,没有实际的操练肯定是不行的。课堂教学还要尊重、认同多元化的文化,要了解并理解每个人看待事物的不同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所有这些综合起来,就容易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就很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与引导,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辨能力,这才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获取的最重要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最重要的信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课堂教学应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二者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唯一的重点;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重点就由教师变成了学生,真正能够实现师生的互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师个人的语言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重点将会是典型情况下学生将如何运用这种语言。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会一直监测和纠正每个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则不会再有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教师检测,只是当问题出现时教师会提供必要的反馈或校正而已。以教师为中心,往往是教师事先选择好课堂教学的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则会让学生选择一些主题,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来完成。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则是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应该与学生的评价融合在一起。以教师为中心,教室里通常只有教师的声音,一般会非常安静;以学生为中心,教室里则总是吵吵闹闹,学生们经常会因为争论某个具体问题而变得一个个面红耳赤。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人们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就会有一个清晰而又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生动而充满激情的。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就是要实现从强调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的转变,也就是要从“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转向“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课堂教学应该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学生们是如何学的、学生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地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教”得如何。教师应该及时关注评价结果,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具备核心竞争力。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而这种核心能力也可以称为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是由美国的大学最早提出来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口语沟通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语言沟通能力;三是学生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能力;四是学生所具有的信息素养;五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六是学生的概念化能力,即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是坚毅的品质。以上七个方面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则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具体表现为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思维力、判断力、创造力和意志力等。核心竞争力,又被称为“核心竞争优势”。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通过自身独特的、具有更高辨识度的综合素质,在竞争之中体现出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寻找到更加适合于自身的工作,这正是目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一个热议话题的原因所在。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某种具体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是更高层次上的综合能力。这意味着高校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丰富自身的经历,更为广泛地锻炼并形成包括人际交往、逻辑思维、分析判断以及艺术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集群,达到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做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四、高校要更加重视图书馆的作用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需要高校更加重视大学图书馆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校图书馆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确实值得我国高校借鉴与学习。美国的四年制大学与社区学院都非常重视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目前,美国大学的图书馆在大学中的地位相当于二级学院,已经由过去的藏书楼转变为了如今的高校综合性信息平台和校园服务中心。图书馆在美国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大学的图书馆,面向所有的学生开放,是美国高校学生从事校园文化活动、思想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美国高校的学生经常在图书馆聚会,大家在一起演说、辩论,共同探讨一些学术问题。美国大学的图书馆,还专门为学生提供诸如写作、语法、选课等方面的学习辅导。图书馆还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计算机基础使用常识等其他服务。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不仅定期举办一些与专业课相结合的专题讲座,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与面授。此外,美国大学的图书馆还设有专门的图书馆教授,他们被分插到各个学院里,直接与任课教师联系、沟通,并帮助各个学院设置系列课程。
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是开展移动服务,二是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很明显,美国大学的图书馆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大学的图书馆如今也正在逐步实现由传统的藏书楼向高校综合性信息平台及校园服务中心的转变。美国大学的图书馆的先进的运作管理与资源利用理念,给中国高校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并确保其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合理地被利用。
五、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
高校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积极参加一些社区服务活动,这也应该是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美国大学的评估,并不仅仅是针对课堂上所学的专业课程的评估,还包括课堂教学以外的一些评估,主要用以考查学生能否将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以外去。美国大学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就是要他们把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带到社区去,通过社区服务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公民意识,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高校虽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但是在社区服务方面中国高校确实还有所欠缺。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增强社区服务意识,自觉走出校门,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社区服务活动中,这样做既可以让大学生在学用结合中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应该成为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那些“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未来的国际竞争也必然会更加注重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中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在新的形势下更应该加大改革力度,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承担起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与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德新,张喜荣.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2]王海珍.创新教育与当代高等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2,(5).
[3]王云海,王宇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2
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实验模式之中,从根本上讲,还没有成为开发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发现其潜在的创造能力,树立自信;还没有把创造能力的开发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把学生的科技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唤起学生向未知领域挑战的意欲;更没有形成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各种科学而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达到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添学生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引爆”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故在此,针对实验教学方法,谈谈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1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入手
现行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照方抓药”的方式进行。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没有任何准备,进入实验室后,全部由实验指导教师安排,实验完全是在实验指导教师的讲解下,机械地按照指导书所提供的实验程式,死板地进行固定的操作。实验结束后所作的实验报告,也是按照固定的格式,对规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汇集,距创造性的培养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极好的机会,只要我们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意识,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改进,完全可以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应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抓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必须给学生提供与实验项目相关的图书、资料;或提供一些与实验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便学生了解新理论、新观点,获得学科前沿信息;或者向学生介绍与实验项目有关学术理论中的不足、缺陷和当前学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并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索和研究。
二是实验前的辅导。在学生阅读资料、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能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充分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开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可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集中式、分组式、随意式均可。关键是教师必须要给予讲评,并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经过这一环节,根据每个人准备的情况和理解考虑的情况,决定能否进入实验环节。对准备不充分或没有准备的同学,不能批准进入实验阶段。
三是加强对实验过程的指导。因为实验的方案是由学生亲自制定的,可能还存在一些细节的问题。这就需要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完善,从而确保实验过程的正常进行。
四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个报告,并不是指按照传统实验报告格式进行的,而是采用总结的形式,或论文的形式,让学生从实验项目开始,到实验结束后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
可以汇报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也可以谈实验中的教训;还可以讲自己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疑问。只要是与实验相关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谈。其目的,不只是对实验情况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和活跃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让学生针对实验项目中的某一个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发表独立的见解,促使学生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探索新的问题,使思维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实进取的精神。即通过撰写实验报告,不仅可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类既有知识的批判继承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打破专业界限,向着学识渊博的方向发展,产生知识的突破,激发学习的创造欲望。
2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抓起
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是构成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是成就事业、实现人生目标的动力和保证。而思想素质还是创造性人才的导向系统,把握创造活动的方向,是构成创新人才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力价值主要集中在人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人才成长的精神支柱,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开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应从保护学生的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开始。假如牺牲了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甚至牺牲健康、身心与美德,用来让学生学习掌握系统的课本知识,那么这些失去的兴趣、爱好,不仅会使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失去生命和光彩,而且还会继续促使他们失去学习、探索、创造的动机与愿望。
3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抓起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十分有利。目前大学的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好多实际问题只凭所学专业知识根本就不可能得以解决。可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实际上,近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的改革,如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专业知识学习的范围,对改善目前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行的。因为,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适宜的知识结构和完备的思维结构,我们只有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思维结构同时入手,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创造性人才的潜质。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实验,根本不可能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只有实行学生自主性的学习,采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改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目的。
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改变目前只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强调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的现状。将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带着这些很现实的问题进入实验室,开展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不仅可拓展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优化其知识结构,还能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从多种角度、利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完全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思维结构得以完善。
4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抓起
独立性是创造性人才的特质,是学生身心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成为社会人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独立性是不依赖于他人或外界力量而独立自主的行为。没有独立的思考、意志和人格,就不会有任何创见。对大学生进行独立性的培养,从能力上讲,实质就是在培养大学生的敏捷性和创造性。从意识上讲,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产生自立、自强的动力;养成敢于怀疑、勤于思考、善于思维的习惯。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实际上就是解放学生的手脚、思想和行为,让学生支配自己的实验行为。但我们对学生管得太死,总是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总是把实验的步骤讲的一清二楚,让学生完全按照指定的程式进行操作,不让学生自己拟定实验步骤,这实际上失去了培养学生独立性的很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做”,而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让学生当一个机器人。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和内容,从头到尾全部由学生做主,独立完成。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独立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应当清楚,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不是放任自流,任由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实验教师的监督、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至于如何监督、引导和帮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因人而异。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弄清学生的认知、兴趣、爱好与特长的情况下,从发挥学生优势出发,启发、诱导学生在其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求项目,用商量的口气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无所顾虑的情况下,大胆设想、开动脑筋,从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巩固和强化其逻辑思维。当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都正确,即便有错误,甚至十分荒谬,切记不应轻易否定,要想“办法”让其自己醒悟,其实,这个“办法”才是培养人、成就人的关键所在。因为,让学生自己醒悟,比别人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要高明得多,效果要好。
5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抓起
有责任,才会有作为。目前,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存在严重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对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实验这一教学环节,对大学生实施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责任”其实就是在承担起某种职务的同时,完成其职务所应尽的职责,并对其过失有一定的担当。而责任意识,就是怀有担当心理,明确应该做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要求”“约束”自己去履行其义务,把“责任”转化为行动。可见,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常识。事实上,实验教学是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担起来,必然要进行一定的分工与合作,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创造了条件。只有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所承担的事情负责,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顺利而有序地进行。为此,实验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清楚他们自己的责任,使他们树立“我有责任”的意识,并教育学生要有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做事”只有认真,才能办好一切事情;只有细心,才能不出差错,办好所有事情,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我要负责”的思想,即产生责任意识。并在其责任意识的作用下,约束其行为,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真正做到“我能负责”,达到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妍.日本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以东京工业大学的课程改革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66~72
[2]张克平.当代国内外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思想及其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3~85
[3]何晓威.“读写议”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1:92~95.
[4]刘昌明.论创造性人才的伦理品质[J].石油科技论坛,2004,12:18~19
[5]张永宁.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分析与构建[J].莱阳农学辽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4:71~74
[6]张永宁,王维斌.构建创造性人才的导向系统[J].石油教育(双月刊),2005,2:73~76
[7]高华.“藏息相辅”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河北社会科学,2007,8:176~178
[8]李瑛.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7~54
[9]赵国英,成水笑.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5,3:218~220
[10]吕新强,边仕英.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3~66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
为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关心到每一位学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他们在课堂中对知识点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上。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创新意识。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需要革新人才培养观念
回顾以往的一段时期,大家对学生都是以分数来定论,认为成绩好将来一定能够做大事,成大器。然而,随着现代化社会不断进步,人才竞争越发激烈,人们才意识到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社会实践能力。现如今,国家更需要的是有勇于探索精神、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仅有好的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对学生进行各方面全方位的引导,面对所有学生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以及鼓励个性发展。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新课程改革之前,小学数学教材和试卷大多是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学生则以接受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打折扣,导致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1.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知识是在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探索中获得的成果,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在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填充讲解,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接受能力,把教材中的例题和讲解等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给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这一课时,课堂上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找位置”的趣味活动。比如,某位学生喊第二列第三行的学生在哪里时,这位学生需要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推理得出自己的位置的,然后自己再随意说出下一位同学的名字或位置。这样的趣味课堂活动与教材内容的充分结合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快速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2.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沟通与交流
合作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对提高其思维水平和学习兴趣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教师需要着重培养的技能。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更多地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其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教学学习,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会就“用两幅同样的三角尺,怎样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问题,鼓励学生上台跟我一起合作,尝试拼凑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在与学生合作的过程中与其交流和沟通拼凑的方法,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方式中轻松地学习这一知识点。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回顾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单一且机械化的教育,面对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忽视了其个性差异。在此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方法且让其做同样的练习,导致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由此以来,教师需要针对存在差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以及尊重其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其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要革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1]刘立玲.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5).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技能人才 篇4
一、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提高实践能力
将课程按不同流程、不同的工作任务分成若干项目, 对每个教学项目采用实践训练,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如将出口贸易按工作流程分为以下一些项目: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出口许可证→出口报验→产地证明→审证→商业发票→货物托运→商品投保→出口报关→制单结汇→发送单证。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来学习以上每一项目。举例如下:
二、采用英语教学法, 增强知识实用性
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 既有商务知识又具有外语能力的中职学生有其独特优势, 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教学中英语应始终作为工具贯穿在学习过程中。
外贸英语的语法水平并不高, 其常用的专业词汇也不是非常多, 重点是要求学生把这些常用的内容弄熟。因此, 进出口贸易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向学生明确学习重心, 并结合外贸专业知识充分有效地诠释词句中英文的含义, 而不是割裂专业知识去单纯地讲英语。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要“中英文夹杂”。如要经常讲或写一些常用的外贸名词, 如:the Chinese Export Commodity Fair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the Guangzhou Autumn Fair (广州秋交会) 、quote CIF price (报到岸价) 、open a letter of credit (开出信用证) 等等;每一项交易条款、每一个关键词教师都用英文写出, 假如:RMB$200 per set of sewing-machine, FOB Tianjin (每台缝纫机二百元人民币, 天津港离岸价) 、cover All Risks and War Risks (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 。这些细节上英文的使用, 对教师来说很容易, 学生理解也并不难。但正是这些细节, 往往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也向学生传递着一种“必须学好英语”的理念。课上课下, 也可以用英语进行商务操作技能训练, 如用英文制单、签合同和收发信函等。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 培养学生自信
《进出口贸易》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外贸工作。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提供学生操作锻炼机会。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某种角色的教学方式, 老师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 就会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不同侧面。
讲到海运提单时, 学生对shipper (托运人) 、consignee (收货人) 、consignor (发货人) 、issuer (发票人) 、exporter (出口方) 等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 如不实际操作, 很难区分。要求学生根据货物托运程序, 扮演业务中的托运人 (出口商) 、船运公司、船上大副, 并让学生就其模拟角色开出相应的单据, 出口商最后拿提单到银行议付。这一参与过程, 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如何办理货物的运输,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什么单据才是结汇所用的有效单据。
四、演示教学法, 使教学内容直观化
(一) 实物演示
《进出口贸易》课, 一个鲜明特点是接触大量的文本和单据。如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书、汇票、信用证、托收委托书、售货合同、销货确认书等, 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处理的单证和文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60%~70%的学生学习单证后, 对Invoice No (发票号) 、Contract No (合同号) 、L/C No (信用证号) 、Certificate No (原产地证书号) 等经常混淆, 如果不熟悉, 很难深刻掌握业务操作流程。要尽量收集、整理本地外贸企业常用的单、证、表等实物和数据资料, 然后提供给学生, 通过真实票据、单据和合同等文本演示, 讲解其主要内容及制作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使学生得到逼真的效果。
(二) 多媒体演示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充分利用图表进行动态讲解, 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 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 进出口一笔业务从成交到交易完成, 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 如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商检公司等。为了掌握履约过程, 我校曾跟踪一笔业务拍摄制作了录像。在此基础上, 搜集补充大量的资料, 丰富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除了以上几种教学方法, 还灵活采用引导探究法,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运用讨论法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判断分析能力;运用对比、比较及图表法, 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等能力。每种教法各有特点, 在《进出口贸易》教学中,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目前, 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大、要求高。要培养社会和行业所需的技能型外贸人才, 仅靠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不够的, 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增俊.WTO与中国教育[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2]熊杰.现代职业教育与新型劳动者.职教论坛, 2006 (12) .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5
摘 要 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诸多,本文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培育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知道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因素后,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几条观点仅供参考。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
1.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这类人才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于一身,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多向性的特点.他们在探索未知社会的过程中,能发挥意识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从而获得对社会具有影响的新成果的认识.2.研究方法 2.1 文献调查法
通过图书馆、Internet、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及高教所资料室收集国内外有关 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密切关注当前国内外的有关高教研究方面的学 术会议以了解最新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论据。2.2 比较研究法
通过国内与国外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比较,吸收其先进经验,将其运用 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并通过国内高校在实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比较总结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2.3 理论分析法
一方面对国内外现存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心理学、管理学 等基础学科中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有联系的理论进行分析,从而为这一课题找 出理论基础。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影响因素
3.1学术层面因素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
学术层面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创新.教育部文件曾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大学应该不仅仅传授已经成为定论的旧知识、旧理论,还应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研究,从参与、创新之中得到学习.(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比重,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形成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大体上来说可分为课内实验教学部分、课外认知实践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2管理技术层面因素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
管理技术层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体现在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及评价.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学习消极、被动和茫然状况的比例接近40%,从而导致最终学业失败.但究其实源自大学和院系管理层对大一新生指导的薄弱,源自大学教师轻视本科教学、疏于指导和激励学生.3.3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
说到人才培养创新的影响因素,大家首先关注到的往往就是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而大学的文化环境及文化传统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容易被忽略.这些传统的文化因为其具有保守性又正是改革的难点.研究发现,通过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影响,容易促使知识内化和升华成为学生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最近几年,大学的实践体系有所完善.如实验室设备的配备、实习基地的扩充,但轻视实践还是
扎根在人们的文化理念中,也反映在高校的制度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轻实践及唯上的习俗正是中国大学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难过的关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应被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努力树立教学神圣的观念.从理念上形成共识,使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教学质量真正成为学校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统.同时,要把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现代大学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促成方法改革和文化建设同步进行,进而提升教学管理的文化境界,使管理制度成为学校的管理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行为准则.最终做到领导政策引路、教师精于教学、学生善于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优良的教学环境.4.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
4.1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性人才观
人才观是衡量、判别人才质量的一种观念,作为这种观念的具体化就是培养目标。无论何种社会、何种国家或何种历史时期,每种教育都有其自身的培养目标和衡量教育质量的“人才观”。创新人才观便是当前我国的一种人才观。这种人才观不是完全按照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而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创造能力来评价他们的才能。它既规定着人才产品的规格,又是检验这些产品的标尺。创新人才的最根本的特征便是思维的求异性,即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各有特色的发展,而不必以刻板、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4.2 创造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环境
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入手,营造有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宏观市场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可以在健康的竞争机制中发展创新能力,同时建立微观组织环境,强化创新文化氛围,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4.3 加强创新人才交流
不仅要增加技创新人才交流次数,而且充实创新人才交流的内容,使得创新人才的创新知识得到及时和全方位交流,从而提高目前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4.4 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成长
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人才培训等方式加速镇江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进程,缩短他们在成长前期的时间,延长他们在成长后期的时间,从而延长 镇江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时间和提高他们整体创新能力水平。4.5优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
高校强调以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至不需 要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相反,它对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出发,必须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课 程框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主要是课程结构设计整体优化和课程内容整体优 化。从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来看,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实质是从整体上、从内外各方面的联系上去考虑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分割地各行其是。任何课程体系都必须围绕并服务于创新人才各方面素质的 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培养而设计,不能顾此失彼;从各门课程的组成要素来看,也必须注意进行整体设计,兼顾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 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另一关键是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必须把教学内容作 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设置,明确课程分 工,调整好各学科教材内容的衔接,实现教材配套和系列化。4.6 调整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目前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出现错位和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结合目前发展进程,从源头开始检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问题之所在,并加以更正。
4.7 完善和加强落实创新人才的政策
虽然近几年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出台了不少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提高的政策,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创新人才政策出现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诸多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完善和加强落实创新人才政策是当务之急的。4.8重视能力培养
为了培养能力,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lecture)、讨论(seminar)、辅导(tutorial)、实验(experiment)、角色扮演(roleplay)、案例研究(casestudy)、模拟法庭(mootcourt)、独立学习(independentstudy)等。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特别是不能给学生以独立发展的空间,学生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4.9加强本科生科研
国外的实践已经证明,本科生科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有效措施。有条件的大学应该把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教育计划,通过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荣誉学士学位、本科生科研津贴等措施,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造性活动,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
参考文献
[1] 陈爱莲.在探索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6):49-50.[2] 田起宏 韩笑 雷涯邻.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6):82-85.[3]
陈晓峰.改进政策环境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 [J].科技条 件平台建设,2006,(6):7-8.[4] 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
[5] 李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6] 杨丹宇.国外创新教育分析及启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6). [7]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6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广告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10月21日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与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严重脱节。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当前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生产服务一线逐渐面临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缺的严峻形势及状况,这使得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层级由纵向的级与横向的类组合而成。其中,包括自下而上的初级、中级、高级理论知识的教育,和自左向右的中专、高职、大专等不同类别的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本科生自恃“大学生”身份,不屑于职业技术教育,最终导致理论结合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教育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大量缺失。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学教育面向基层、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创举 。为了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采取校企、校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等方式与措施,让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必要的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便于毕业后真正走向公司、企业、媒体单位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
高校强化的人才培养着重于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只是,人才培养方案不是单纯的专业培养方案。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的弊端,即强调“教书”,忽略“育人”。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学生的处理事情与做人方面的引导。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高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进而实现教育观念上的“经世致用”。
三、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学为核心,而教学的核心是课堂。课堂教学环节的核心点是教师,由教师组织和安排说什么和怎么说,即为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其中,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三方面,而学生的能力问题是通过活动实践过程中解决的,非局限于课堂能解决的。而教学手段方面,不仅需要满足寓教于乐、不生搬硬套、全理论灌输的条件,同时更需加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实践教学。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专业,立志为社会培养具备懂营销、高审美、会设计、能执行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走在教学改革前沿,加强课外实践教学。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作为校内新晋专业,以加强实践教学为出发点,在近两年的教学中广告学专业积极引入由美国ONE CLUB主办的2015 ONE SHOW 中华青年创新竞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引入行业实际案例、解决企业实际面临问题策略单的国际、国内广告类赛事进课堂,以小组项目制为主,进行围绕以该门课程知识点为核心的课程作业和职业技能操作的练习。实时模拟广告业界运行流程,在实际的项目制作业过程中,学校就是企业,老师是经理,队长是策略/创意总监。教师需就项目小组在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而非同于普通教学环节中的课堂练习作业。力求在实际案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执行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作为仅有两个年级、56名学生的广告学专业,自2014年起引入国际、国内广告类赛事进课堂,取得了24项成绩。如国际级入围奖项2项;国家级优秀奖6项,国家级入围奖4项;市级等级奖1项,优秀奖11项的成绩。
例如,以笔者的《互动广告》课程为例,引入2015 ONE SHOW 中华青年创新竞赛这一由美国ONE CLUB主办、是其在大中華区推出的以华语青年创意人(高校在校学生及28岁以内的年轻专业创意人)为参赛人群的创意竞赛活动进课堂。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拿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BRIEF后,进行几番头脑风暴与创意筛选后,最终以《COLOR BOOM》 为题在校园内执行了一场互动活动,这是他们的一次课程作业,也是一个成功的项目作品。最终该组作品成功入围竞赛,并同班级另外一组入围团队前去北京参加one show青年创意营。
创意营归来后,小组成员以切身体验在专业组织的广告创意沙龙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创意分享会,继续深化了专业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改革。两组组长分别分享各自小组对策略命题进行发想、制作的过程,从不断被导师抹杀的IDEA到最终成型的营销方案,在惨烈淘汰的团队角逐赛中,深感作为一名未来的广告人,需要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吸收营养并重,除了学习课堂知识以外,团队协作、沟通、平台、参与和实践更加重要。
小结
广告学引入国际、国内赛事进课堂,以项目制为主进行作业练习,并以创办广告创意沙龙为契机,以期通过课堂以外的兴趣交流和沟通率先带动、实现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课外实践教学,丰富专业教学形式明确专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宫新军.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民航飞行员培养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35期
[3]文心.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育人新路径——记重庆文理学院的转型发展之路.《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8日
作者简介: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7
1、从 理论出发 ,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注重其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 人的智力的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 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 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源于原有的知识, 在课上, 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 积极开动脑筋, 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加深理解, 从而获得知识的迁移与反馈的积极作用。另外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还要加强左侧肢体的练习。专家指出, 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 如左腿、左手的练习、平衡等活动来刺激右半脑,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要多样化教学
(1)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和现代化。
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集体教学、分段教学、提示教学、音乐教学、舞蹈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创编队形、花样及理论教学, 甚至还可以观看录像、电影, 访问体育明星, 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情感, 培养他们的练习热情等。
(2) 教学内容多样性和可接受性。
未来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 教学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并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 这将更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理论的学习和身体锻炼,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提供宽松、温暖、民主 、开放的学习气氛, 并及时鼓励学生自主独立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在宽松、温暖、民主、开放的环境下, 能使人精神振奋, 活力激增,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 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 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扬独创见解, 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 要启发学生独立的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重视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并对学生已有的创新予以肯定和表扬,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向更深层次发展。
2、从 实践出发 ,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1、 启发学生想象 , 运用已有知识 , 自行创编动作
高中阶段, 学生的大脑发育已接近成人, 有着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己设计创编新动作并让其与同学们一起参与进去, 体验自己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如教师可以针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把准备部分抽出来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准备这部分内容, 同时提出, 内容必须要有新意, 要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 教法要生动有趣, 不能重复前边同学的内容 (可借鉴) 。体操、武术、韵律操等教学, 都可以在学完基本动作之后让学生自行创编一套简单的动作组合, 并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再如前滚翻教学过程中, 做完前滚翻动作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创编一套花样组合 (动静态自选) , 这样学生不仅练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丰富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培养了学生敢于想象, 敢于创新的精神。
2.2、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多问几个为什么
质疑是学习的起源和动力, 解疑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得知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 如我们在讲“生命在于运动”时, 学生提出“体育锻炼损害身体”的相反意见, 蹲踞式起跑时上体为什么要压那么低呢等等问题, 面对学生相反的意见与疑问, 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 其次要认真听取学生不同意见提出的缘由, 并认真讲解, 使学生从中获得发现问题, 辩证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3、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体育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师生之间要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只有这样, 师生才能有共同语言, 才能在一种融洽、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教师要善于提问, 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可提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名教师, 你将如何设置一节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可先小组讨论, 然后有小组长代表总结发言。结果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提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方案。通过这个问题, 教师不但了解了学生的喜好, 又让学生明白了教师“众口难调”的难处, 同时, 还开导了学生的参与思考, 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通过“观察 - 提问 - 假设 - 推理 - 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的持续的进行探究、实践, 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创造是民族的灵魂,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 这包括学生发现的新事物, 揭示的新规律, 创造的新方法, 解决的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尽管这种思维过程结果通常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 但一定是思维主体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 正视他、引导他、扶持他, 这样才能让创新精神真正的走进体育课堂, 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摘要: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 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法研究 篇8
一、合理的导入方式
成功的一半就在于有一个好的开始。学习音乐这门学科, 需要一定的投入度, 所以, 在培养民族声乐人才的过程中, 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更加注重自己个性的展示, 但是音乐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存在着一些乏味性。这就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能够保持一定的积极性, 音乐课堂上总是只有音乐, 没有歌声,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了音乐教学的效率,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在上课之前, 运用一些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设置一些小游戏, 或是组织学生完成一个活动, 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将课程进行合理的导入。
举一个例子, 在讲解《珠穆朗玛》的时候, 为了使学生对这首歌的兴趣更高, 就可以先准备一些关于青藏高原的小故事, 例如在青藏高原上的水烧不开等等现象, 让青藏高原充满神秘色彩, 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对这首充满期待, 在学习歌曲的时候, 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之中, 不知不觉就能够进入到歌曲中营造的氛围之内。由于学生还处在爱玩的年龄, 教师机可以充分运用这一点, 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 加强学生对课堂的重视, 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 从而培养更加优秀的民族声乐人才。
二、对比教学的方式
对比教学这一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选取一个标准, 来对两种事物进行细致的比较与划分。由于民族声乐中拥有很多种类的歌曲,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 就可以讲几首歌综合在一起进行对比的讲解, 找到几首歌中的相同之处, 以供学生参考, 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以供学生的研究与思考。在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 教师发现, 它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散。由于不同的民族中, 音乐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使学生对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更加了解, 教师就需要充分运用对比教学的方式, 传授学生们一些分析音乐的技巧。
举一个例子, 《野蜂飞舞》和《春江花月夜》, 它们的演奏风格就很不相同。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首民歌的理解, 教师就可以将两首歌进行对比的教学,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两首歌的演奏方式的不同, 体现主题的异同以及所要传达的感情。这样, 学生就会对两首歌拥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教师的耐心引领, 学生就会分析出两种民族声乐所展现得作者的内在情感。这种教学方式在于教师是否在课前已经准备充分, 是否已经将两首歌的异同点都找到, 并能分析的非常透彻。只有教师耐心的引导, 才能引出学生们的深刻思考, 这样才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由于现今网络技术的发达, 它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与此同时, 教师就应该多关注一些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就拥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由于多媒体教学, 学生既能看到画面, 又能听到声音, 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学生的音乐乐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民族声乐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
下面用一个实例进行详细说明。教师在讲解《好运来》的时候, 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出一些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繁荣富强的照片, 体现出歌中所要展示的情景, 学生对音乐的背景有所涉猎, 才会对歌曲的内容更加了解, 在课堂上会拥有自己的见解, 这就有助于学生掌握民族声乐的技巧, 提高自己的民族声乐的理解与演唱的能力。
四、结束语
民族声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歌唱特点, 同时, 也能够为听者展示出一个优美的画面, 为了培养更多的民族声乐人才, 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采用多种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 将音乐合理的导入到课堂当中, 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增加学生对声乐的了解, 再通过对比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 这样, 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的业余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 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 民族声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 教育界为了培养更多的声乐人才, 加大了教学的力度, 足可见对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视。本文就从如何培养声乐人才的方面, 列举了一些创新方法, 以及教学措施, 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民族声乐,人才培养,创新方法,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张风华.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变奏--从作品的创作及演唱风格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2011 (12) .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9
1. 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1.1 工业工程学科性质
工业工程是集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强调的是用技术的方法来达到更为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经济资源的目的。首先, 是一种系统综合优化技术, 需要用系统的、整体的视角认识人、财、物、知识等资源要素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2]。其次, 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以及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等知识。再者, 其追求的是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以达到效率与效益平衡的最优化。另外, 工业工程是时代的弄潮儿, 诸如精益生产 (LP) 、企业资源计划 (ERP) 、准时制 (JIT) 等等都是工业工程学科下的产物。
1.2 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探索
工业工程学科的综合性和包容性给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和学校资源优势,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其培养目标为, 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能在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学习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 具有实际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我们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 树立了四种工业工程教育理念。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努力创造能激发学生创造力, 满足个性发展特征。二是“智能教育”理念, 摒弃“填鸭式”式教学, 致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是“综合教育”理念, 强调文理科的互相渗透和相互交叉, 重视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四是“开放教育”理念, 鼓励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学习, 学以致用, 并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 开阔知识视野和素养,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
对于高校来说,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对教育模式的思考, 也是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一种满足。经过长期摸索与实践, 我们逐渐树立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多元培养模式。一是从工业工程起源入手, 从科学管理出发把学生引向对人类生产、生活系统的整体思考, 使他们能够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效益与效率问题。二是为学生提供与工业工程职业密切关联的更加广泛的学科知识, 以综合素养和职业敏感性。三是提供更多的教育手段和培养方法, 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诸多方面提供创新的条件, 以使他们获得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能力。
2. 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2.1 优化课程体系, 建立“素质本位”观
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化于课程体系, 学生在达到课程要求的同时也就达到了培养目标, 其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决定性意义。目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是以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 努力从以“学科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专业课程体系共划分为四个模块, 即基础工业工程模块、数理类模块、生产制造类模块和经营管理类模块。根据积累的经验, 专业教学内容应该突出四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应突出对客观规律的系统性认识;二是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三是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应及时反映学科和专业的新发展;此外, 要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前沿性完整统一, 并在内容选择与教学实践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2.2 创新培养方法, 塑造复合型人才
当前, 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是: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在整体结构上强调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3]。在我校教学中, 采用最多的是以下三种方法: (1) 启发教学法,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2) 问题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提问、质疑, 教师因势利导, 及时归纳、解惑的教学方法。 (3) 讨论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探讨, 明辨是非真伪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另外,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 我们也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 逐步侧重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也取得较好效果。所谓研究式教学, 就是将科研带入日常教学中, 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形成教学—科研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 从而更大程度地促使学生运用己有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
2.3 强化实践教学,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产学研合作是由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合作,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符合当前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对于工业工程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一般来说,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 是对学生生产实践训练、操作技能、技巧培养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的重要环节。一方面, 我校加强了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建设, 目前有物流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 从课程设计、实验室操作、教学实习等多方面均提供了优良的实践场所, 并建有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 加大了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活动以及校企合作进行科技开发等产学研合作力度, 学校先后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洛阳拖拉机厂及省内各大煤业集团等著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为学生提供了在中国制造业最先进企业实践机会, 开阔了学生视野, 也增加专业师生直接接触职业实践的机会。另外, 聘请多位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 并邀请其做学术讲座, 从而广泛借助社会行业力量提高办学效率与水平。
3. 构建有效的培养保障体系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保证教学质量
工业工程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备“双师型”素质是是工业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必要要求。由于工业工程专业在国内发展较晚,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阻碍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大多数专业教师并没有接受系统、专业的工业工程知识和理论的学习。针对此种情况, 我们一方面定期开展教研室学术活动, 不断提升自我教学与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去, 选派教师去参加工业工程实际工作, 先后多次派送教师前往台湾修平技术学院交流学习;另外, 还直接引进了多位具有工业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资深教师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做法有力地促进了既精通理论教学又熟练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位, 博士学位教师7位, 有效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
3.2 改革教育管理体系,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这里的教育管理体系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学校的教育管理,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其中, 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由学校内部评价和学校外部评价两者结合所建立评价体系来实现[4]。我校作为历史悠久的普通本科高校, 一方面, 本着“好学力行”校风和“严慈, 严谨, 严格”教风, 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管理组织机制、管理制度以及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为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另一方面, 学校强力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建立了目标考核机制、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教学质量考评小组等等, 构成包括评估组织建设、评估制度化建设、评估标准的制定、评估结果的反馈与纠正机制体制,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 专业本身建立了定期与学生交流教学方法和教育质量的座谈会制度, 教师间也建立互学互帮制度。这些措施都较好保障了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自开始招收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以来, 学生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总体上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4. 结论
切实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是设有该专业的高等学校普遍面临的任务。本文旨在总结河南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以期对我国高等学校在新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易树平.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周梓荣, 龚存宇.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5 (3) :89-91.
[3]其格其.教学方法改革新趋势[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02) 6:273.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10
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讲授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它既与传统数学基础课教学有所不同, 又与其相互配合、补充,使学生得到完整的数学训练[6]。哈尔滨理工大学大范围地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已有十三年, 数学建模课程的考核方式随着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不断地变化,更新考试理念,改进考核方法,使其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课程考试观念
课程考核既是教育思想和人才评价的直接体现,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取向的重要手段。数学建模课程特点是问题针对性强,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适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从考核方式着手,推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更新考核的理念
高等学校课程考核改革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理念出发,使得考核不仅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过程,而且也是作为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指挥棒,考核方式方法制定要将人才培养作为改革的目标,明确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评价指标上,应增加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项目,加大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以此鼓励创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考核形式上, 应点面结合,除期末考试外,增加阶段考核,以督促学生平时学习,并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三)健全考试评价反馈机制
考核评价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目前考核分析只是给出分数段学生人数百分比,不能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教师开展考核后的综合成绩分析,促进教与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课程考核的优化方式
数学建模系列教学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知识的讨论,积极思考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提炼过程;通过平时作业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完成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综合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具有较强实际背景的建模问题,动手实践建模理论,学会自己去寻找方法、 解决问题。将多元化考核纳入到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每个环节中,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多元考核方式
一直以来数学建模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 综合成绩。
平时成绩是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数量及质量、出勤的次数及一次综合大作业完成情况来考核;期末考试以书本知识为主的闭卷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弱化了平时的数学建模问题的训练过程,在后期的数学建模培训中暴露出一些弊端,影响学生进入竞赛培训状态。随着教改工作的深入及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相应的数学建模考核方法也随之改变,可采用“过程考核+ 期末考试”方法,且“过程考核”采用多元考试方式。通过加强考核内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成效在后期的数学建模竞赛中有所体现。
(二)多元考核方式的运用
1.选择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一方面教师按教学内容要求,结合案例展开课堂讨论,采用口试方法,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程度完成考核。另一方面, 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结构的特征,设计一定量综合大作业(有背景的数学建模问题),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参加方式完成建模论文完成考核。另外,还允许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创新性的数学建模问题,采用论文答辩形式完成考核。这种多样性平时考核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哈尔滨理工大学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期间正好经历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和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鼓励学生以三人小组形式参赛,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给出考核成绩。 通过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与协助能力。
(三)加强期末考试命题研究
在保留传统的考试命题特点基础上,注重选取能够体现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题型及考试方法。数学建模考试的方式是半开卷形式,可以查阅教材。试卷命题在保留部分传统命题考核书面知识外,还要注重结合教材的案例深入分析,同时还有自命题形式,寻找身边所见的数学建模问题,通过过程考核知识的积累,学生们对这样的命题还是可以应对的,这种命题,答案是多样的,避免了学生的抄袭来应对考核。
(四)探索考核成绩标准,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
数学建模考试采用多元考试方式,弱化期末一次考核的权重,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成绩由多次过程考试确定,如课后作业、课堂回答问题、思考题、综合大作业、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和出勤。每个考核环节都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分值,最后综合所有的考核成绩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成绩。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实践
数学建模课程的多元化考核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已经运行多年,在考试内容及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和考核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在制定过程考核评分标准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力求开放性和人性化。特别是通过加重过程考核的权重,为学生更好地发挥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学生的总成绩评定是由平时与期末成绩按一定权重综合评定给出,由最开始的平时占30%,期末占70%,调整为平时占50%-60%,期末占50%-40%,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重。同时过程考核由原来单一的交课后作业次数及出勤次数定量考核分数,细化为多样性考核,强调了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课程过程考核标准见表1。
每次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都认真分析每个环节的考核成绩,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寻找适当的案例教学,编写数学建模问题给学生提供练习的素材,同时为了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习,与专业教师联合设计专门的数学建模问题,为学生提供科研环境。多年的实践表明,考核方法的改革有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体现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后继课程学习及毕业设计中。
数学建模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好考核的作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教师的教改工作的开展。
1.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2.多种考核方式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研究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际问题,实现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在专业领域的运用,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摘要: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课程考试观念出发,提出了优化数学建模课程考核的多元化方式,并阐述其考核方案的践行过程。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11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精英教育;科教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一、牢固树立“精英教育”核心理念
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对于中国海大而言,我们培养的新型精英人才应该是有志于服务并有能力引领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坚持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精英教育强调的是集中优质资源,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突出的是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接受到优质的全面教育,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强智慧,具备成为社会各界领袖、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因此,精英教育在培养定位上是国际一体化的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在培养内容上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是启发式、探究式和开放性的教学。
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洋大学提出并实施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内在素质为目标,以数学、文学、历史、伦理、逻辑、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心智、情趣、正义感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核心是关于“成人”和“做人”的教育。“通识为体”,既是对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价值取向的确立,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成长成人根本目标的要求;“专业为用”,既是对专业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特殊功用的强调,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对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可能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哪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包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实现在纷杂的未来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完整教育。
通识教育应该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区域、种族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各自都展现了独特的智慧,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吸收。如在科学文化方面,自然科学领域,经常会评论某些公式的简洁和美感;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常用“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等称赞一部作品写得好;社会科学领域,“有思想”、“有说服力”、“发人深省”等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见。通识教育就是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并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通识教育还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课堂上学术大师的滔滔雄辩和引经据典,必然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和自然的模仿。要通过展现学术魅力,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对学术的鉴赏能力,要欣赏学术之美及其魅力,若没有几分对学术的精神饥渴是办不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科学哲人认为,倘若未能体悟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麦克威斯电磁学方程组和薛定谔方程等科学成就的简洁、和谐、对称并略带神秘之美者,非心有旁骛,抑或是尚未感悟到科学之真谛。当然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要求太过高远,但我们总可以脚踏实地向此目标迈进。我校的通识教育能够从一门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做起。
经过一代代中国海大人的不懈拼搏,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教领域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海洋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任务的今天,中国海大的影响力不仅要体现在卓越的科研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上。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二、落实寓教于研,实现“科教融合”
前面我们提到,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则必须走“科教融合”的道路。而要实现真正的“科教融合”,需要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师准确把握“科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1. 传统理念对教学和科研认识的束缚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即认为科研就是“成果化”的科学研究,而把教育活动局限在了教材和课堂上。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狭隘的科研观和教育观,它割裂了大学科研和教学天然的一体关系,严重束缚了大学教育中寓教于研、一体育人的自然活动。这种认识使得大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教师自然个体采取了教学、科研分开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我们常说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
当今社会,随着新知识爆炸式增长,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人类学习知识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的内涵已经冲出了校园和课堂,跨时空的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正在形成。高等学校要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突破传统对教学和科研的狭隘认识,真正做到“科教融合”,调动和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更加自然的学术环境中探求真理。
2.“科教融合”的内涵
我认为,大学范围内的“科教融合”实际上就是明确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研。在“科教融合”的育人过程中,教师的职责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和怎么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的直觉性——大约结果会是怎么样?这是我理解的教育和研究相互融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品格、知识和精神等综合修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科研指导,从而实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3. 实现“科教融合”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实现“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将研究思维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科研教育中贯穿重在培养提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如何使科研资源、科技成果以及前沿课题不断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只有如此,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实现。我们知道,大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师,大学教师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在大学的工作本身就是科教一体的。但由于前面谈到的将教学和科研割裂考核的旧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奔波”于“学术GDP”和“教学工作量GDP”的纯数量型表格中,极大影响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因此,要真正实现“科教融合”,必须以提升研究和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改变陈旧的理念和改革陈旧的机制体制为动力,创造性地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抑制对功利性、短视性的科研行为和工分制教学工作量的追求,把科研和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管理逐步还原到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上去。支持教师把不断丰富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思维资源视为既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和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实现“学、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将寓教于研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中,“科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产业革命,使资产阶级最终摧毁了封建贵族的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创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渗透的科学知识更为广泛,它是各门科学技术知识综合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知识研究的巨大发展,改革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以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为标志的现代物理学革命,更是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现代化浪潮的涌动,推动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但是,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藏着危害人类自身的可能。
从经济社会发展史更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应用一旦失去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科学伦理的缺乏,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在地储备了毁灭人类的能量。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知的真理性,它并不决定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同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真认知出发,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并非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掌握它的人决定。科技可以为善,也能够做恶,如何取舍,取决于掌握它的人。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追求的是真善美。科学技术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支撑,用于邪恶的目的,那么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当然,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能产生出善良的愿望,很难给人类带来实际的福祉。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两者的局限性只有通过相互支撑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它们都是认识、观察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
就人类思想发展历程而言,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辉煌,曾经存在着“唯科学主义”的观点,科学被视为终极真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物质化倾向驱动下,科学与人文出现了分裂,忘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与“让人类生存得更加美好”这一宗旨。因此,人类必须回归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统一。
2. 实现二者的统一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自觉努力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主体是人,人能够高度认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获得的理性认知。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在于“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再次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以人为探索实践主体的科学和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人文,应该而且只能在人的身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和统一,而这一重任必须由大学承担起来。
我们认为,人文精神是在承认人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方面居于核心地位的前提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倡导人在面对自然时应怀有敬畏和谦虚之心。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由三个基本素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即强烈的求新意识和敢于批判“已有知识”的素质,不断形成或提出独到见解的素质,正确而又恰当地客观描述与界定自己“新成果”的素质。
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者们紧紧扣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将宽厚的科学基础和文化修养与高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充分汇聚和调动学校海洋优质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科学设计,形成完整的创新知识体系。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和艺术修养。通过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引导学生对“原问题”的深思,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批判,鼓励他们在阅读和思考经典中,在欣赏和创作诗歌或者音乐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培养想象力,开拓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综合修养,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师身上得到彰显和发扬,从而在言传身教中、以寓教于研的方式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 篇12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2], 课程知识量大、逻辑性强、与工程建设实际联系紧密, 教学学时一般较长, 学生工程力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程度对其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有很大帮助,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科学设计, 能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比较大的作用。目前, 虽然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从宏观上有了一定的改观, 但是, 从微观层面的课程教学来看, 教学模式与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为适应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方法, 需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出发, 进行设计和创新。
1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专业知识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 学生学习以应付考试为目的, 对解题方法、公式死记硬背, 不注重公式的来历以及原理的分析, 对课程的内容不求甚解, 创新基础薄弱;另一方面, 教师对教学过程缺乏设计, 课堂教学还是采用知识讲解及习题训练的模式, 与学生很少互动, 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状态, 缺乏主动思考的时间, 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 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和开发;还有, 教师多媒体电子课件大部分来自网络, 由于资源有限及电子课件制作费时, 大多只是课本内容的堆砌, 同时, 也普遍缺乏基于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授课内容逻辑关系、讲解次重点的设计, 课堂教学形式有待创新。
工程力学教学课时长, 课程内容较多, 逻辑性、连贯性强, 科学的课程教学设计,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可以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 以达到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效果。
2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
2.1 预习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 工程力学的课程知识, 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适当的运用不再是最终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训练和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中, 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及所讲授部分的难易程度, 在课堂讲授结束时布置本章、本节或某个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总结, 也可以布置下一章、节或知识点的预习报告, 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学习总结的撰写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 可以锻炼学生对重点的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预习报告的撰写可以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能起到良好的能力训练作用。其中, 对于预习报告的安排, 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 不能简单的以预习某章节为题目, 这样学生的研读会很随意, 不能达到训练的要求。教师要采用引导的方式, 可以采用一连串前后逻辑明确或层层深入的问题, 这样可以教会学生理清思路, 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找出答案。总结可以在每章课程讲授结束之后, 要求学生总结某个结论或公式的分析推导的步骤和方法。预习报告和课后总结建议在每一个新的章节或知识点讲授的前后布置, 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灵活安排, 以达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所学重点的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除此之外, 预习与总结还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课程内容, 可以为教师课堂讲授节省更多的时间, 从而为师生互动、分组讨论提供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预习和总结布置之后, 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 可以采用提问、抽查、批改打分等形式监督学生预习、总结的质量, 保证学生认真完成, 以达到学习和训练的效果[3]。
2.2 课堂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传统的工科力学课程的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分为理论讲解和习题讲解, 教师注重在课堂上将课程知识全面深入的讲解, 力求课程讲解熟练流畅, 希望学生能全神贯注, 听懂并熟记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往往也觉得教师讲的很流畅, 自己也理解的很透彻, 知识点记忆也很清晰, 但是, 只要题目或问题稍一出现变化, 就不知从何处开始分析。创新思维的基础是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不足。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表明, 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有较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4], 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组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 养成独立思考, 主动学习的习惯, 从而激发创新思维。要达到以上的效果, 需要对课堂整个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做出精心的设计,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 内容的选择要精炼, 在布置学生预习过后, 学生对将要讲授的课程知识点以及分析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只需要将重点内容展现在课件当中, 不需要面面俱到, 同时, 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课件的展示和表述当中要能清晰体现。第二, 课件采用多媒体展示时应逐行, 或逐个问题展示, 先显示问题, 留一段时间, 让学生思考分析, 在这期间教师可以作简单的提示和引导, 再展示答案和总结。第三, 工程力学教学当中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要重点分析讲解, 例如杆的拉压、圆轴的扭转、梁的弯曲构件横截面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 从变形的分析到应力的分布再到应力公式的得出, 要精心设计, 梳理课本内容, 制作思路清晰、表达明确的多媒体课件, 与学生一起完成分析模型、思路、方法及最后的结论的学习。这部分内容逻辑性强、涉及知识面宽, 对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锻炼创新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 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设问、强调、板书等形式, 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效果。
2.3 科学的课程实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科学的课程实验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认识科学规律、掌握科学方法, 本科课程教学中实验一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5]。实验对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实验设置的科学性已及实验中学生参与的深度。
工程力学实验的设置, 目前大多只有基础性的验证实验, 主要有金属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实验、金属材料的扭转破环实验、梁弯曲正应力测定实验、主应力测定实验等, 通过这些基本实验的训练, 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 熟悉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果, 并通过分析处理, 写出实验报告。这些基本的静态应力测试实验, 对学生初步形成实验的概念, 认识实验的过程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还需要一些综合性的实验, 例如, 可以根据实际条件, 开设弯扭组合实验、偏心压缩实验、压杆失稳实验等实验,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独立思考、建模分析的能力。为加强实验训练的效果, 实验一般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 教师制定实验大纲, 准备实验设备,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 学生实施。让实验室变成一个开放的课堂, 以基本验证实验训练学生实验技能, 以综合性实验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能力, 达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3 结论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办学体制、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专业设置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从课程教学的层面出发, 针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如何在教学中训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支持这些方法的实施, 还需要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教师自身能力水平, 同时, 整个教学管理的模式也要同步调整, 以适应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包瑜.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9.
[2]刘新柱, 王冬, 潘佳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14 (1) .
[3]戴海燕, 工程力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41) .
[4]鲁中健, 杨汉嵩等《.工程力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1 (3) .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推荐阅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08-27
创新课堂培养创新人才10-12
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07-22
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08-07
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09-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09-18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07-07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08-31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07-18
人才培养创新机制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