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2024-10-21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精选8篇)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篇1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本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作用重大为出发点,阐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有力措施.

作 者:陈红喜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9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71关键词:产学研 合作教育 培养 创新型人才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篇2

1 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分析

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取得了成功,如美国实施开放性的CBET合作教育,日本的“官产学”,德国教育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大学则实行 “三明治”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新加波的“教学工厂”等各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起对产学研合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产学研合作存在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如产学研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校企双方合作缺乏应有法律的约束力,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实践中很难得到体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企业的人才培养意识淡薄,企业对科技投入不足,尤其是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意识[3]。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产学研合作理解只停留于学生生产实习上,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企业科技的开发上,因而存在着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清,没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的平台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与企业的合作的规模与方式在很大程度受到限制,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着利益的不平衡引发的矛盾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要求。

2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行之有效途径

2.1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创新人才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4]

高等职业院校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不符合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受本科教育和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课程结构设置应以服务专业为前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学内容上改变理论知识过多过时,实践环节偏少等诸多弊端。在理论教学上要转变 “灌输式”教学,采用研究式、讨论式以及主题式等方法教学,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之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专业课教学方面聘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授课,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智力,激发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2 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来看,学校中有新进的教师是刚从高等本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弱,学校应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提高教师的产学研合作能力,让学生感知教师的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进取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3 建设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

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的场所,也是学生技能提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职业院校要培养直接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在生产现场中实践和锻炼,仅靠校内实训基地是远远不够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而校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激活,自我探索能力得到了增强,因而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4 抓好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应与企业的生产项目或企业的岗位相结合。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能够将本专业课程体系内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解决工程实际工作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零距离就业”为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5 让学生加入到教师与企业的科研队伍之中,培养学生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

当今时代的学生的思想活跃, 接受新事物快, 很容易产生新的创意、新的思路、新的设计,因此应让学生参与企业和教师的科研队伍行列中,解决企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而开拓和探究性新课题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热情。

2.6 完善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评价体系能够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勇于社会实践的坚强信念和决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不合理评价体系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衡量:一是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结构,如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社会创造能力等。二是建立校企双方评价机制,不仅有学校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评价也有企业的专家和熟练技师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综合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三是评价体系应以知识与能力并重,重点测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应注意的问题

3.1 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是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

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他们有不同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学校以追求学术价值和培养人才为目的,而企业追求市场价值,追求合作成果带来的最大利润[5],将两个以不同利益的主体联合起来势必要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互惠互利是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处理好相互关系合作才能持久。产学研合作互惠双赢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直接到生产一线,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帮助企业完成部分工作,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2)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攻克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生产利润。(3)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降低人才的培训成本。(4)通过产学研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学生实习社会实践环境,和弥补学校资源资金不足的问题。

3.2 人才培养规范化、制度化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保证

人才培养制度化是保证人才培养正常进行的关键所在,学校和企业应健全对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的学生的管理制度,同时学校和企业之间也应鉴定协议明确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3 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实践成绩要给予积极肯定和奖励

企业和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设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基金,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的科技研发、发表科技论文、科技发明专利等,并将创新成果与学生见习工资、年度三好学生考评和优先就业等相结合,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前身为扬州商业技工学校,学校已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大量的合格人才。食品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特色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取得可喜的成绩。目前就食品工程专业而言,学校已与中国外交部、中央组织部、人民大会堂、扬州迎宾馆等四十多家单位鉴定了生产实习基地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四十余个,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型教学任务,不少实习学生在所在实习单位实现了就业。

我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食品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取得丰硕成果人。食品工程专业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约30%,但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技能竞赛的奖项超过全校奖项的一半。以2012年为例,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食品工程专业学生获得2枚国赛金牌、5枚省赛金牌、5枚省赛银牌和4枚省赛铜牌,奖牌数位于江苏职业院校的前列。这种可喜成绩的取得都是产学研合作的结果。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校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就业率仍保持在99%以上。

5 结 语

产学研合作打破了传统封闭式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以“双赢”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稳定、良好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缩短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差距,真正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途径和注意的问题,并对我院食品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东,王秋萍,刘嫄春,等.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8,24(5):202-203.

[2]杨金田.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与模式[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4):97-100.

[3]曾丽娟,马云阔,赵继锋.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3):107-108.

[4]林永柏.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4):14-16.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篇3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可以说创新型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在新的条件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改革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教学、科研、生产过程三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大出发点,造就一批有学问、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为宗旨,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性环节和强化生产实训,来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锻炼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以及逐年大量扩招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进入理性思考,那种一味强调把学科建成高起点、高水平、国内一流或国际领先的口号,难以调节企业需要的人才得不到满足,而高校的毕业生又待业的现实矛盾。面对社会、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产学研结合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具有不同的知识运行活动形式,“学”是传承知识、“研”是创新知识、“产”则是应用知识。产学研三者的关系是围绕知识来运行的,“产”依赖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所进行的技术开发,要求不断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更新产业产品;“学”则必须联系生产(社会生活)实际,传承科学和技术的新成就,以此来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研”依赖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和生产实践提出的各类问题,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产学研三者本质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也存在着互相联系的重要方面。因此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产学研结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产学研结合可以推动高校革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推动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就业渠道。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首先,以高层次人才与创新性成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高校的法定职能与责任;其次,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是高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重要体现;最后,要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现今,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的结合将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抢占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的“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的研究型及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可靠保障。

二、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解析创新教育的状况

我国培养的工科类大学生虽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学生个性不强等特点。为此毕业生进入社会缺乏竞争力,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已达1000万,居世界各国之首,但人均产值却很低。每百万元产值的工程师人数,我国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l3倍。不久前中国工程院曾对我国500强中的39个大型企业以及来自50个企业的近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有关创新能力问题的调研。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个人因素、企业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以及企业工程链的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若干主要岗位出发,对构成和反映工程技术人员内在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创新潜力,但受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与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创新毅力都非常缺乏。不少企业反映,工程教育中工程训练不足,只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这样难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综合与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当今迅速变化的科技与生产发展形势。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要形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研究性活动和生产性劳动,或者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研究过程中去,或者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交替进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素养,加速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应用者转化,甚至向知识的创造者过渡。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制定的,往往与生产实际之间存在距离而不利于工科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尝试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予以改革,通过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的原则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教育模式需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二是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三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模式具体实施特点如下:

1.培养方案与产业结合,专业课程调整灵活。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与时俱进,灵活调整,紧跟行业,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以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就业适应能力等“逐层递进式”模式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主要是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即工读结合、工学交替,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个阶段,学生理论学习阶段在校内学习,实践阶段到校外工作。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主要是在专业基本能力基础上,拓展专业口径,提升相关专业业务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培养是在课程实习或毕业设计中根据自身的就业岗位或行业导向和多渠道出口选择相应内容,选修相应工程设计课程,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对接。

2.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样化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应遵循教育部[2007]2号文件中提出的“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求。首先,要改革以知识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以开放性实验为辅的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學科竞赛——赛课结合,引导学生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的科研开发——研课结合,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多途经地强化学生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还要共建实习基地,学生顶岗锻炼。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和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还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找门路,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

3.大胆尝试毕业设计与企业岗位、科研实际项目相结合。每年学生都要做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或企业的岗位、科研实际项目相结合,经产学研合作单位的严格考核,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质性实习,参与实际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深入生产实际,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学生作到了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素质,以达到“零距离就业”为目标,灵活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对有科研兴趣的同学进入科研团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4.整合资源,多种形式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若立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难以达到实际意义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事先策划、设计,并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的把握,对知识的重组和活化的加工,制造一个需要创造和充满创造可能性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以达到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各院系应打破专业学科间的界限,整合、配置与改造教学资源,并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让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的项目,或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直接承接政府部门的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实现校企双赢。同时也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小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竞赛活动。

5.建立综合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应建立符合本专业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科学、先进、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它是衡量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自我调整的重要手段。

6.完善评价体系内容,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机制,让多方参与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一是研究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计算方法,使评价结果的量化更加科学合理。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涵盖和反映需要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结构,如文化素质、工程素质、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等;二是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机制,如社会和企业多方参与评价,既然在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背景下,参与学生评价的主体和标准就应该是多样的,同时也可以择优引进先进企业的人才评价与评估模式,从而与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三是学生评价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结合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灵活调整某教学环节的评价细节,创建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如常规的授课考试成绩、学生实践成绩、参与企业实习成绩、设计论文成绩、解决或提出某建议成绩等可以作为评价体系组成部分,同时研究项目的立项、研究与成果应用、市场开拓等同样可以证明学生具有多方面能力与知识结构,以项目培养人才的方式使评价内容具有可替代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多样性人才。

总之,产学研结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也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可以推动高校革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介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加速高校进一步完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协调发展,必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参考文献:

[1]蒋华林.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科技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2]陈红喜.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

[3]刘德仿.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实施体系及效果[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篇4

杨宏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高等教育大力推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模式,大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从专业定位、知识架构、能力培养及人文素质几个层面上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产学研用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的课程体系开发”

一、“协同育人”的研究基础

1. 政策背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于5月7日正式启动“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中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2011计划通过瞄准更深层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来设计,它涉及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找到深度契合点,转化成生产力”。按照“2011计划”的设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全面、功能广泛的优势,吸收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建立一批新的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新模式。该计划重在推动高校内外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协同创新模式。

2.现状与机遇。“2011计划”出台后,教育界与相关部门在产学研用的协作创新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分析发现[1],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科研开发和知识增值的领域,而具体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可操作办法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事实上,“协同育人”理应是高校“协同创新”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产学研用,如何引入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人才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实用型、应用型”。多年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其本质都是高级专业型人才,其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其工作岗位是生产第一线。因此,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与办学模式就必须依托行业、企业,确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思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加以简单介绍。1.专业特色与定位。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源于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类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的交叉结合学科,各个学科的交叉结合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而且也反映在技术方法上的融合,其目的是电子信息等工程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在高职教育背景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更多地与医疗器械产业、医院设备维护管理部分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坚持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结合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岗位为企业的产品注册检测、医院的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与购置,其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医学、电子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研究开发、系统调试、维护与检测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学生核心工作岗位定位在医疗器械企业急需,同时又适合高职类大专层次的中高级技术岗位。

2.校企合作思路。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完善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模式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与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医疗电子工程专业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在医学高科技背景下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与医疗器械开发企业、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多渠道合作办学,进行深入融合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改革,探求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失为提高医疗电子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协同育人”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模式

“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环节,双方在生产、教学、科研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学校、企业、行业、学生、社会等多赢的效果[2]。企业需要人才,渴望学校培养的人才“称心如意”,行业可以整合多数相关企业的诉求,参与完善整合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接触企业知识、了解行业及社会需求,对其自身今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引导和协调上述各方,实现不同目标下的利益共通。因此,“育人”是多赢的基础,只要参与合作的.多方在这点上达成共识,“协同育人”的机制才能够长期有效地贯彻执行下去。

校企深度融合是“协同育人”的根本,丰富合作内涵是“协同育人”的精髓,结合专业特点,学校与企业在“协同育人”培养机制中要注重以下几个层面:

1.岗位需求层面。本着高职教育“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专业定位模式,分析所属学科自身的优劣势,聘请企业人士指导专业建设,成立由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人员组成的“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探究本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双赢合作为目标”的方针,确立对应行业中的职业岗位,以达到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职业链,并能顺应产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专业内涵,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

就目前而言,医疗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集中在企业的生产车间、检测部门、客服部门、临床医院设备科等,学校可以与这些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挂牌确立“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的就业岗位中,通过工作实践法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学生胜任能力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事件访谈、客户专访等手段,获取学生胜任能力的有关信息。通过梳理上述信息,形成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讨论文档。在“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根据“实践专家挑选标准”,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论证会,讨论分析论证专业的职业面向,得出专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的系统化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任务排序、归纳形成职业的行动领域,包括工作任务描述、工作过程及方法、对象、工具、劳动组织和要求等内容,涵盖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

2.知识架构层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用人需求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行业协会成员、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分析,通过融入职业元素的形式来制定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宏观与微观设计、制定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确立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标准的新思路。结合专业特点,完成工学结合专业课程的系统化、标准化,形成专业课程的体系标准,专业教师参照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标准,融合课程特点,展开面向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从构建学习情境、制定学习目标与内容、筹划工作任务、探讨教学方法、确定课时安排和成绩考核计划等方面,逐项落实课程的校企合作开发内容,最终形成课程大纲和教学资料。

学校可对照各类专业课程开发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从政策、管理层面协助专业教师与企业跟进课程开发进程。专业教师自身应积极主动与该类企业沟通,参照课程开发标准,完成课程各阶段开发任务并收集课程教学资料。

3.能力培养层面。职业能力发展要经过“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五个阶段,在校企合作的实训环节中,进一步与“实训基地”的相关岗位管理人员探讨,通过分析专业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与提取,确立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规划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实训环节,使之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全方位对接。

4.人文素质层面。参与“协同育人”的各主体要素除了在课程建设、实训配套等实现合作开发与资源共享外,校企文化建设等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更应该值得重视。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搭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育人课堂,让学生不仅有专业建树的科学追求,同时也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文理想。

四、“协同育人”的成效

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能够达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赢。经由“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方研讨而确立的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定位、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明确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能力培养导向,让学校在专业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教师与社会密切接触,能够及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师资力量加强。“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接触社会、行业,增加了今后就业的个人竞争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也将使其工作更易得到企业认可。有些学生能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有些学生在技术中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都是学生个人价值在企业中的体现。与学校建立的长效“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用人成本和培训成本。

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加强建设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层内涵。探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01)。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篇5

在我国当前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人才“招聘难”现象并存,这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和亟待破解的难题。这种相对“过度”与“不足”的矛盾,反映了高等教育不能很好地与职业需求相匹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的战略主题,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此背景下,浙江树人大学围绕第三个四年规划(—),提出了‘‘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动谋求同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重点建设好台州等校级实践创新园区”①的总体方针。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再结合浙江树人大学教学型、应用型、民办性和地方性等特点,要实现“面向工商企业管理实际业务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就要以“能力为导向,就业为驱动”,以“先进制造业”为行业背景,以‘‘课程体系优化整合”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为重点与突破口。因此,深化校企合作,使学校走向企业,了解企业实际,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成为当下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手段。

一、校企合作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_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由于基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确保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检验,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及创新的能力,而且能增进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还可以给企业带来适量的合格人才,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节省成本,同时高校的知识资源也能让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决策,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①因此,当前国内广大高校开始普遍应用这_模式,但高校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合作体系不完善,流于形式,深度合作难以展开,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及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有较强的实践性,③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但部分高校还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学过程依然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④缺乏实践性,还未形成与企业岗位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市场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所有的应用型高校注重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培养,与当地企业建立起一批实习实训基地,但大多校企合作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未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企业基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在合作过程中责任大于回报,甚至会增加成本与风险,参与积极性不高,也导致很多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校企间的联系不紧密,互动较少,不能让学生真正接触企业,存在企业资源获取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就职后难以胜任企业的相关工作。

3.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属于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较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_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校企合作的内容常常局限于实训基地的建立,实习方式也常局限于工作任务的需要,

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缺乏校企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若要使校企合作变成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一种动力需要,就亟需创新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

课题组在前期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提出了以“学生虚拟企业”为平台的职场仿真环境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⑤⑥⑦已经得到了学校的认同,并在2008、、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广泛试行。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无论是教师精心设计或学生自行创建的“虚拟企业”都显得脱离现实企业的实际需求,市场背景、工作环境完全是虚拟的,未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企业工作环境,学生很难完全进入角色。同时,各个‘‘虚拟企业”都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机构设置、运作规则等方面各行其是,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又或是由于学生缺乏职场阅历和企业经验,导致“虚拟企业”在运行中的仿真程度不高,运行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学生在依托学校实习基地,接触到真实企业环境时,又表现得毫无目的性,流于形式,这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实习的目的是否明确等主观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使学校的培养模式更贴近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提高实习基地企业的实践效果,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模拟一虚拟一实境”递进的模式创新。

二、基于‘模拟一虚拟一实境”递进模式的探索

“模拟一虚拟一实境”递进式的培养模式的引入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变革,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四年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模拟阶段

在目前实施的学生“虚拟企业”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企业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要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第一,以校企合作基地企业为原型,让学生走进企业内部。要让学生实地认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组织结构、产品、工商管理专业的典型岗位以及企业基本的业务流程等,对企业运营和管理产生感性乃至理性的认识。

第二,充分利用实践训练的教学软件平台。这类模拟企业运营环境的综合实训软件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的运营有更理性的认识,同时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为以后“虚拟”和“实境”阶段的顺利进行,甚至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建立虚拟企业。以现实企业的真实商业环境、专业岗位和经营业务等方面的运行数据为原型,建立由学生自己组织与管理,由教师和现实企业及其他商业合作伙伴支持的学生“虚拟企业”。具体包括:一是企业策划创建,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网上注册,进行团队组建和分工,选定公司名称及所属行业,并拟定公司发展规划;二是企业申办登记,各个团队要按照真实要求完成虚拟公司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

(二)虚拟运行阶段

前一阶段建立起来的“虚拟企业”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该企业的日常运营能否实现虚拟化运作,真正体现“将企业搬进校园”,这也是虚拟企业教学模式能否突破其原先仅用于某一课程或仅作为某一实践环节的局限性的关键所在。

首先,模拟现实企业的商业环境、业务流程和市场竞争,进行虚拟化运作。虽然虚拟公司无法真正实现商品和资金的流通,但是其他如发送和接收订单、签订合同、经营业务、票据、账册、操作方式、管理财务记录、支付员工工资、核算办法和报表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学生可以进行管理、营销、财务、金融、贸易、生产、储运、税务、海关和保险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整个虚拟运作工作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公司内部设立不同的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档案、生产和财务等部门,学生可在各部门进行轮岗实习。借助这种虚拟的商务办公环境,使学生在参与各项虚拟业务和职场仿真实践中产生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学生既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到企业常态运营管理的流程,又可以从微观上深入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积累各个岗位的工作经验,既可巩固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锻炼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职业能力。

其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活动都围绕“虚拟企业”的运作,把握运营的关键环节。这些关键环节包括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以及成本核算等,要以学生在虚拟公司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拓展与深化,促使各门基础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与融合,通过模拟企业经营活动,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实践教学拉动理论教学,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快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实境阶段

通过基于“虚拟企业”运作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模拟经营的训练,最终需要在实境这一阶段将所掌握的运用于现实企业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实现“将课堂搬进企业”。

1.校内模拟企业的虚拟运行要与现实企业的实际运营作对比,发现虚拟经营中的不足。学生在参与虚拟企业的各项业务过程中会逐渐体会到专业知识的薄弱、工作能力的匮乏,会思考未来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进_步激发学生对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强烈需求。

2.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出管理意见,并与企业管理者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一些好的建议与意见也会受到现实企业的欢迎与采纳,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学生可利用假期直接进入企业参加实习,提前与现实环境接轨。

3.学生带项目进企业,为企业进行管理问题诊断。项目来自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学校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为共同的导师,开展系列活动。如:该企业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产品市场调研等真实项目,从而实现企业运行由虚拟到真实的逐级递进,使教学环境与企业实际环境“零距离”,既培养与检验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又为企业免费作咨询,实现校企双赢。同时,企业也可在虚拟公司中选拔优秀人才,让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项目助手,直接参与企业指导教师所在的项目团队或实战项目进行锻炼,学习掌握本领域、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理论动态,学习实战项目经验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反馈阶段

反馈阶段是指由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董事会方面对虚拟企业的运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与评价,并进一步修正与改进;另一方面,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并修正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产学研创新合作协议 篇6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求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企业各自资源平台,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结成实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合作共赢。现就有关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整合资源、合作互助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利用高等院所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院所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乙方的需求,可协助乙方做好编制企业的技术发展规划,并指导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领导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

3、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

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4、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乙方进行质量攻关。

5、协助乙方做好企业原料添加剂检测、筛选实验,进行新品开发的辅助工作。

6、推荐企业急需人才和其他技术资源。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试验条件和科研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技术人员的实习、实践、实验活动提供方便。

2、优先接纳甲方技术人员、实习人员进行实训和就业。

3、为甲方的研究课题、知识结构调整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4、视乙方的具体情况和甲方的要求,推荐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甲方的科研力量。

5、配合甲方人才培养及科研方向的市场调研,及时向甲方提供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

6、为委托甲方进行的科研项目按时支付科研经费。

三、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有效期五年,到期双方无异议可顺延。合作过程中需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四、其他

1、合作期间双方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2、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单项目协议。

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再行协商。

4、本协议一式叁份,双方各保存一份,乙方律师顾问一份。甲方代表(签名):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篇7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者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在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 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

应用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人才。他们是从事一定学术研究工作的实际操作者, 能够运用一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 创造新技术或者进行创造性的社会化操作与应用, 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 将新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机理

(一)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高校功能的不足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许多不足, 当前的教育制度已经不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是高校课程设置千篇一律, 没有特色, 课程内容老化, 致使学生的所学与社会脱节, 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习惯于填鸭式教育, 而启发式、引导式等好的教育方式较少运用, 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的训练无从谈起;三是高校课程数量太多、课时长, 教师拼命教, 学生忙于学,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学生能够把书本知识理解, 并且顺利通过考试就不错了。长此以往, 谈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它使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因此, 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使学生面临企业生产与科研的第一线, 使学生直接面对知识、技术的创新, 特别是如果和高科技企业合作, 更加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视野得到扩展, 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从而弥补大学课堂教育的不足。

(二) 创新平台的搭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至关重要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和台湾的新竹, 这些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典范, 说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中国人本身并不笨, 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 到目前为止, 也有十多人次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但他们多是在美国、台湾等地受的教育, 说明同样的人, 教育方式不同, 其创新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创新的精神、意识和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按照我国高校现有的培养模式往往是不够的, 也是不大可能的。而通过产学研合作,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学生通过实习和在企业至关重要的;同时, 通过双方的合作, 教师也从中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 教师的一些想法也可以在企业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三) 产学研合作可以改善高校的创新环境,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高校在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 由于企业, 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 都是面向相关生产、科研领域第一线的, 可以使高校教师迅速接触到最前沿的实际问题, 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 从而组织相关力量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 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避免研究与实践脱节。同时, 也促进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发展, 为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支撑, 使高校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技术开发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学科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得到改善, 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提升, 教学内容也得到更新, 这样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和教学互动中, 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接触到知识前沿, 拓展他们的视野,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1]。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 高校要科学制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是课程设置改革, 改变过去千篇一律的课程设置, 代之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培养目标体系, 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科技发展方向确定培养目标, 设置相关培养课程,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断地动态调整。其次是课程数量和学时的改革。尽量压缩学生理论学习的学分, 缩短总课时量, 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独立时间进行思考, 并且投入到实践中去。最后, 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 培养其认真、严谨、坚韧和自信的性格,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创新教育。

(二) 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不同学科和专业, 实践形式也不同, 高校应该通过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充分沟通, 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长期固定的实习场所,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习实践时间, 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同时, 也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场所, 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可以接触到企业最新引进的仪器设备、技术工具、实验材料等, 突破高校实训条件的局限, 降低学生的实训成本;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 锻炼能力,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三) 高校与企业共同打造科研平台, 鼓励学生参与

目前高校教师科研课题多来源于政府的纵向课题, 这是主流, 但事实上, 由于很多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实际相距甚远, 因此, 国家每年的科研经费投入很大, 但真正创新的成果非常少。所以, 高校应该多和企业联系, 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战略, 处于研究的前沿地位;另一方面, 又使科研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解决了企业的日常科技问题, 而一批学生的参与, 使他们在学校就能接触到科技的前沿问题, 拓展他们的视野, 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 这种全方位的科研训练, 使他们一走出校门, 就可以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高科技、高技术人才[2]。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保障机制

(一) 加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指导和资助作用

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投资的力度, 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的建设, 出台措施和政策, 鼓励合作各方构建更多的产学研合作训练基地, 使产学研合作教育有一定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 政府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同时, 相关政策和科技服务平台也要同时跟进,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好氛围, 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合作与发展空间。事实上, 政府的作用就是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牵线搭桥, 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 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动[3]。

(二) 高校要彻底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把产学研合作作为一项基本教育制度

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 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 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系, 改变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方的合作教育和不懈的努力, 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同时, 高校也要改变过去认为合作就是为了创收的观念, 切实做到与企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当然, 高校要改变对教师的传统评价机制, 鼓励教师多与企业接触,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这样做, 在提高教师收入的同时, 可以拓展教师的科研视野, 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 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可谓一举多得。

(三) 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信息网络, 发挥中介作用, 加强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协调

良好的信息平台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基础支撑和工作平台, 产学研合作各方由于主体不同、利益各异、信息不畅等原因, 往往很难合作。因此, 应该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 利用新兴网络等技术, 加强成员间的信息共享。同时, 加强中介机构的培育,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促进技术沟通, 协调发展, 以促进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

参考文献

[1]秦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因、现状及制度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1) .

[2]陈晓梅.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篇8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利用、整合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近年来,我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引院入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

由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理论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没能及时掌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规律,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全面体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

2、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内涵理解不够深刻

一些专业把产学研合作简单地理解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这是一个误区。产學研结合中的“产”,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生产,而是指学生的实践环境具有真实性的就业岗位环境,不包括校内的实验和一般性的实习环境,如虚拟实习环境等;产学研结合中“学”是指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到未来的就业岗位环境中去,让学生接触社会,加深他们对将来所从事工作的了解,继而使学生在心理和技能上产生适应,并在此形成培养目标所需的职业能力;“研”是指科研,但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普通高校相比有明显的差别,高职院校科研方向和内容比较明确,为“学”而研,为“学”服务。产学研合作即是指以“学”为基础,“产”为方向,“研”为纽带,三者有机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3、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流于形式,内容缺乏计划性

我校虽然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开展不深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容缺乏计划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二、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点建议

1、系统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理论,深刻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规律,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具有关键作用,也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自觉贯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深入研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容,规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人才培养过程的把握上,要充分体现校院合作、工学并举的指导思想,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引院入校,试行产学合作、双向参与,注重实践环节,大力加强校院合作。同时,加强学校教师去医院进修、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力度,实现校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使产学研合作既成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主要途径,又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需要的目标。

2、细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容,系统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首先,各专业要把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细化,细化到具体教学培养环节,即把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和过程中。第二,要系统化,即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要形成体系,并有具体计划和措施。要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逐步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比例,不断改进和提高实习效果。

3、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组织机构

产学研结合的立足点是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校的发展,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互动机制,并不断完善、调整。学校应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加强委员会对全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的领导;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使学生提前与行业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地进行角色转变,适应岗位需求,保证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范文模版下一篇:小学课本一到六年级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