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联合培养

2024-06-21

产学研联合培养(共12篇)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1

摘要: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项目研究对于提高理工院校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深入开展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及实施途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一环, 有助于实现大学和社会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无缝对接。本文针对理工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讨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的方式与经验。

关键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催生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 是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 受到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1]。多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不平衡、体制机制的不配套和不协调, 致使我国理工院校研究生的培养与研究院所、企业脱钩, 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优点, 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科技人才。虽然理工院校在教学资源方面内容丰富, 但是并不是每所大学都能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研究生培养条件, 然而研究所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对于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来说, 研究应用背景通常较强, 通过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研究, 根据企业研发需求, 深入企业参加项目研发, 证明效果很好[2]。通过与大学、企业、国内外科研机构展开合作, 有利于深入开展工作和学科交叉, 弥补各自的不足。因此, 加强学校研究生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密切学校研究生与企业实际生产现场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 促进研究生教育

科研院所通常承担着很多国家级科研项目, 凝聚了大量领域专家, 科研条件优越, 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3]。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配备齐备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有利于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优势[4]。沈阳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 建立项目合作团队, 共同解决企业实际科研问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技术与设备方面具有很多独到的优势, 具有优秀的学术氛围, 可以弥补学校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这种合作方式, 既可以解决项目研究团队人手不足的问题, 又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项目团队每周安排一次学术交流活动, 可以安排研究生轮流负责组织这项活动, 锻炼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研究生和老师可以结合自己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报告, 也可以把自己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提出来, 大家一起讨论。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同时, 研究生还可以参加金属所举行的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充分开阔视野, 拓展思维, 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二、校企结合, 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体, 对于理工院校的研究生来说, 一定要深入企业、熟悉企业、热爱企业。现在学校的研究生跑企业不够, 虽然学习了专业技能, 但是由于不够深入, 发现不了企业真正的需求, 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因此, 企业并不真的重视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 研究生与企业存在隔膜或距离, 因此, 企业对于引进研究生也就难以发自内心地主动积极。密切研究生与企业的联系, 熟悉企业的情况, 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科研开发方式与特点, 能够与企业息息相关,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对于研究生的要求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科研能力, 又要具备现场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企业可以为研究生提供现场实践与项目管理的机会。二者有机结合, 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 我们一般首先让研究生在学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主学习一段时间, 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 (如大型工程有限元软件应用技术等) , 了解企业的具体工艺, 然后派遣学生进入企业。学生进入企业后, 首先在生产现场实习1个月, 这对于研究生了解现场工艺、设备、常见问题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 研究生还可以在实习期间同班组人员加强沟通与了解, 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接下来研究生进入企业技术部门开始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在导师的帮助下确定研究方案与工作计划。项目研究期间, 研究生根据项目进展情况, 在企业指导导师的帮助下, 组织相关项目会议与交流活动,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研究生的项目管理与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研究期间, 研究生应借助学校的科研优势, 把企业的一些不具备解决条件的技术问题带回学校进行分析研究 (如电镜分析等) , 并将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与收获等进行汇报。项目结束时,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对项目进行总结, 完成项目工作报告, 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研究生经过这样一个系统训练, 能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从已毕业研究生的工作反馈表明, 经过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后, 研究生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完成各种实际项目, 得到企业认可, 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

三、建立企业团队, 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在与企业多年的合作过程中, 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题结束后经常会出现后续工作无法衔接的现象。这是因为项目研究阶段, 研究生在企业进行科研工作, 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内容的适当调整与改进。课题结束后, 研究生离开企业, 企业缺乏熟悉项目具体流程的工作人员, 无法根据企业未来发展需要进行项目的补充、修改与完善, 不能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因此, 有必要帮助企业建立一支项目团队, 设定企业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 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与技术培训, 与研究生一起进行项目研究, 负责项目的实施与推广, 掌握项目应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技术。我们在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铜管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期间, 与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 共同派遣研究生进入企业工作, 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小组负责人由企业技术负责人担任, 小组成员包括生产班组长、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其中, 生产班组长根据现场工作习惯提出铜管加工过程产品质量数据录入的方式与格式, 网络管理人员负责数据库维护与网络通讯, 质量管理人员根据质量分析报表的内容提出具体需求 (如直方控制图分析、SR控制图分析等) , 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实施与沟通, 研究生负责信息汇总与工艺技术研究, 并与导师一起确定可行方案。在项目研究过程中, 整个团队都要参与进来, 班组长掌握数据录入方法, 质量管理人员掌握质量分析工具的使用和质量分析报表的制作, 网络管理人员掌握质量数据库的结构和程序设计流程。这样当项目结束后, 这支团队依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系统的调整、改进与完善, 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生产现场, 与企业相关部门人员打成一片, 充分体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 培养研究生企业工作能力, 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一支项目技术团队, 实现双赢。

四、导师培养机制

建立由企业导师、研究所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参与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负责研究生课程学习、理论指导与项目规划, 共同指导研究生进行企业科研工作, 为研究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创造便利条件。研究生在学校完成一年左右的课程学习后, 结合企业的科研任务和开发项目选定研究方向, 进入企业进行科研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导师应尊重研究生的兴趣, 在为研究生指定基本工作方向时尽可能提供几个题目让研究生自己选择, 也鼓励他们建议研究课题[5]。研究生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 自己提出具体的研究内容与论文题目, 导师负责进行把关。这样既可以锻炼研究生的工作能力, 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兴趣。

项目研究期间, 学校导师应定期去企业检查研究生的工作进度, 与研究生一起探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指导研究生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的制订。研究生定期向导师总结汇报工作, 同时注意收集现场信息, 充分利用学校科研院所优势, 将一些企业不能进行的实验带回学校或研究所进行研究。当完成一个工作阶段任务后, 导师应安排研究生进行研究报告或技术讨论, 锻炼研究生的工作总结能力与工作汇报能力, 同时还可以吸取其他人的意见, 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另外, 导师还应积极创造条件, 派遣研究生到相关学术会议进行交流讨论。

五、结语

通过开展面向企业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工作, 研究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而且通过寻找科学规律, 解决企业工程实际问题, 培养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务实的作风和团队精神。此外, 密切与研究院所的技术交流, 跟随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导师和专家学习、交流与讨论, 进一步增长了研究生的知识, 拓宽了研究生的视野, 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虎群.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

[3]白春礼.博观约取立品牌, 厚积薄发重内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2) .

[4]雷亚萍.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模式探讨[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5]王仲仁.研究生指导与学位论文写作实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2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吕诺、王莹)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使学校与企业保持“零距离”,使“学生”与“工人”角色实现“无缝对接”。记者近日在山东、辽宁等地看到,一些职业学校探索出校企结合的办学路子,努力提高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成为技术水平高、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金蓝领”。

数控操作工人紧缺,甚至影响到企业数控设备的销售;很多职业学校无力购置昂贵的数控设备,影响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与青岛市机电公司想出好办法:共同创建青岛青工数控加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学校投入厂房、教室、理论师资,公司投入300多万元的数控机床、派来了经验丰富的技师,联合对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和大中专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维护、编程培训,并进行劳动部门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已培训的300多名学员全部被企业高薪聘用。学校还利用数控设备承揽对外加工,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战操作,不但培养了学生、锻炼了教师,而且创造了经济效益。公司培训了员工,引进了人才,而且扩大了销售。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在多个院系建立了专业系、研究中心、实训中心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机构框架。研究所组织教师进行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对外培训,实训中心的设备、管理与生产一线接轨。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依托研究所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进入实训中心指导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实践环节训练,毕业生以动手能力强著称。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 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52-02

“产学研”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本质特征是为了教学与科研、生产有机结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解决人才需求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综合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如何突破单一的课程授课的教育模式,合理有效地构建产学研联合的课程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综合院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顺应“产学研”联合模式

1高等产品设计教育课程应当顺应“产学研”联合模式

从社会各界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诉求看,产品设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也认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的课程体系是必然的方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从“传统课程体系”到“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阶段转换势不可挡。本研究前期已然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的诉求出发探究目前我国课程体系的困惑是“从何而来”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现状,可以从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5个层面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目标“指向不明”与“过度借鉴”没有很好地体现当代产学研时代背景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门类狭窄”与“知识陈旧”无法跟上当代时代背景下科技与知识更新的步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都表明,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产学研”的社会背景尚存鸿沟。对我国课程体系“现居何处”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意义重大。不过,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还不能充分体现产品设计教育的社会属性。笔者将研究视角从现实转向未来,探寻外部社会对课程“意欲何往”的观点,破解课程改革的前瞻性难题:当前社会中的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为何。

2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认识各有侧重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四毕业生、企业雇主、产品设计教师等不同社会主体,对教学、科研、生产联合课程体系的趋势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四毕业生更关注课程的内容及为工作技能做准备;企业雇主更关注产品设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与职业技能;产品设计专业界更关注产品设计师和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要求;产品设计教师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体验到的课程面向“产学研”的改革变化。

二 “产学研”联合模式对产品设计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1社会需求对产品设计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

如表1所示,本研究提出的我国本科层次产品设计毕业生通过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目标所体现出来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是共性与个性能力的结合,与当代设计实践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兼容性。

2利益相关者对产品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各有侧重

产品设计教育界(学生与教师)更关注知识应用、设计表现、设计分析等设计能力,但对可持续发展等非设计能力重视不够。设计产业界(企业雇主)偏重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创业等非设计能力情有独钟。

三 产学研联合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诉求、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研究得出: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的走向应当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我国的国情接轨,着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的课程体系。其构建的思路与设想如下:

1课程构建的价值取向

通过从“传统”到“产学研”的时代背景透视中挖掘出面向“产学研”的课程体系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从课程体系各要素的“价值取向”来源中梳理出适应“产学研”社会背景的课程体系价值取向,如课程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表现性目标”取向结合、课程结构的“混合”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评价的“主体”取向等。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要素价值取相注重信息素养、注重人才高阶能力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理论支撑。

2课程目标的重建

课程应以培养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为重建目标。随着某课程目标的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将由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出来。产品设计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四个子维度,体现的是整合的能力观,连接着产品设计实践与课程。如表2所示,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从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这几个维度进行设置。

3课程内容的重组

重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课程目标并体现面向“产学研”的理念。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目标框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导航。我们先对课程目标框架中的分类与要素进行调整和重组,并具体化为可教学、可评价的表述;再分别根据行业、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个性要求,最终确定课程内容。

4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学校层面课程重构的重点。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应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中通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化、通识课程内部要素优化、分科课程融合综合化、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化等层面。如表3所示,本研究提出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可作为高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参考。

5课程实施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设计是产品设计教育课程构建的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需要多方实施主体的全面参与;实施方式的多样选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适应实施媒介的更新换代;实施环境的优化处理。课程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背景、信息化的实施环境。

6课程评价的选择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性的建立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重他评”走向“重自评”、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和素质”、从“硬性规定”到“弹性约定”、从“比较标准”到“绝对与个体标准的相互结合”、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加强评价对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导向。

结语

本文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当面向“产学研”,课程体系改革的走向应当是从传统走向“实践”的螺旋上升式,着重构建面向“产学研”的“设计范式”课程,以“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为课程目标,以“模块化系统的课程结构模型”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系,并通过课程内容的重组、课程结构的设计和课程实施的选择等方面的改革,最终构建出产学研联合创新课程体系。

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篇4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 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却日益凸显。1998 年, 新招研究生仅7.25 万人, 在学研究生仅19.89 万人;到2014 年, 研究生招生62.1 万人, 在学研究生184.8 万人, 而我国也已成为年授予博士学位数量最多的国家。然而,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以挖掘高校内部资源的情况下进行的, 由于缺乏充足的外部资源, 造成导师资源、研究设备、研究课题及研究经费的缺乏, 束缚了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研究生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目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国内部分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闭塞的运行机制, 其自身的学科定位及专业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外在经济环境的变化, 进而出现企业创新型人才短缺与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

因此, 如何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学科定位以及专业结构, 与外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成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 也成为培养创新性研究生人才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和平台, 充分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合作主体的资源和优势, 将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学术技能应用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1]。该模式对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

当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有以下六种典型模式[3,4,5,6,7,8]。

(一)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首选模式。在该模式下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存在三种合作方式:由政府部门为研究生产学研设立专项基金, 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制定的“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等合作计划项目;企业与高校共同提出研究课题, 由双方研究人员组成科研小组, 企业提供研究经费, 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实践;企业根据实际需要, 提出科研攻关项目, 并在大学设立科研基金, 由高校自行组建科研团队承接课题, 并通过“合作教育”方式共同培养研究生。以上几种合作方式均比较灵活, 合作项目可以是单项合作, 即科研项目结题, 双方合作随之终止;也可以是全面合作, 即签订长期合作合同, 合作双方分担风险、共享利益。

斯坦福大学及其企业伙伴实施的研究生“合作教育”方式, 是上述模式成功的典范之一。此外, 美国一些大的跨国企业, 如IBM、英特尔、施乐等, 均与多所高校建立了依托科研项目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在国内, 上海交通大学通过跨院系合作, 整合了师资和研究生资源, 集中对接产业群, 并分别和上汽股份、上海电气、上海文广、上海华普等共同申请承担了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并以此为契机提升了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 研究生产学研教育基地模式

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科研基地以高校名义招收研究生, 实行双导师制, 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密切合作, 根据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计划。企业导师由企业中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科研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初审等工作, 而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则在高校进行。

日本高校主要采取以上模式进行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 即高校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工作, 学生在校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 之后进入企业参与实践, 并由企业提供研究课题和研究资金。研究生毕业后, 合作企业对其享有“优先聘任”的权利。近年来, 日本一些工业实验室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生产学研教育基地[9]。

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127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涉及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 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程研究中心由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综合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研究开发实体构成, 每年都会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研究生, 是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三) 双导师培养模式

双导师培养模式是国内外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一种常见模式。在该模式下, 高校可以聘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 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企业导师具有社会性强、实际操作能力高的特点, 这些正是高校导师的有力补充。[10]双导师模式一方面扩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增强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研究生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国外,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为每个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内学术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在双导师模式下, 研究生与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合作, 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11]。

华中科技大学自1988 年开始实行双导师制, 为研究生配备企业导师。截止目前, 华中科技大学几乎每个院系都有兼职导师。学校通过聘请产业界、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人员担任研究生的兼职导师, 对研究生进行学术上的指导, 以实现育人目标[12]。近些年来, 上海交通大学也已经聘任了200 余位来自企业界和研究所的兼职博士生导师, 其研究领域遍及航天、船海、汽车、电力、信息、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 使研究生能够走出课堂, 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

(四) 企业委托定向培养模式

定向培养研究生, 是指由国家按照招生计划, 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 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 按规定标准由定向培养单位提供。委培研究生, 是指用人单位 (委培研究生本人所在单位) 委托教育单位培养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除了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以外, 还将企业最新的课题带入高校, 在高校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我国高校每年都会招收大批定向及委托培养研究生, 他们为企业人才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课程已经成为企业培养高级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 国内大部分高校也都将面向企事业单位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 作为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的重要途径。

(五) 创建经济实体联合培养模式

该种模式是高校和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该模式下创建的经济实体具有独立法人, 由高校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则负责生产和日常运营, 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此类经济实体主要依托学校的科研优势, 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作为核心技术, 创建的企业均为科技型企业。这种模式在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研究生通过在这些经济实体中参与科研任务而提升了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国的一些一流大学, 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均通过创办此类产学研经济实体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英国、加拿大的很多高校也与企业共同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公司[13]。国内的中南大学至今已经注册学科性的产学研联合公司150 余家, 接受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从事科技开发及实习实验任务, 目前多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

(六) 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模式

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 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 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机构。

1951 年, 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区。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 世界科技园区蓬勃发展, 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直接或间接扶持。美国政府通过立法、资金支持以及配置联邦科研机构等措施, 来促进科技园区的发展, 把科技园和具备合作条件的高精尖企业作为研究生教育与产学研合作的基地。日本许多大学也都建立了科技园, 其中最富盛名的是筑波大学的“高技术科学城”。在国内, 截止“十一五”末, 科技部、教育部已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 家, 涵盖24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 所高校, 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 项, 在转化创新成果、培养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表示:到2015 年, 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 家。这一目标已经实现。这些科学园以高校为中心, 与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合作, 兴办高技术密集区, 既开发了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 又改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完善途径和建议

产学研合作要使高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真正形成合力, 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就要不断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途径, 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一) 选择合适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为了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 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是关键所在。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选择, 受各国高等教育特征影响以及不同经济体制的约束, 取决于高校的办学定位及研究生培养目标。因此, 应根据我国国情、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及研究生培养目标, 选择合适的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二) 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伙伴

产学研合作伙伴企业的选择, 决定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高校在选择合作伙伴时, 要对合作企业的科研实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察, 选择那些技术能力较强并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 如中石油、中石化、航天科技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 从而便于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开展和实施。

(三) 选择合适的企业导师

如前文所述, 双导师制在产学研联合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高校在遴选企业导师时, 要注重选拔那些技术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 同时还要求企业导师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功底, 如国家“千人计划”人员。在企业导师选拔环节上要坚持公开透明、择优评聘的原则。此外, 还要建立导师培训制度, 明确导师职责和考核标准, 并在有必要时为选拔出的企业导师配备副导师, 辅助企业导师的工作。

(四) 发挥政府的政策推动作用

从国内外的培养实践来看, 政府在引导和支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一方面, 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制定, 为研究生产学研的开展奠定政策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对科研基地及大学科技园建设予以扶持, 并简化审批流程。此外, 国家层面要做好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战略规划, 建立起完善合理的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 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结语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5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有大批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技术服务创新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要内容,能够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适合高职学生的科研活动,能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

作 者:陈寿才 袁力辉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英文刊名:ZHONGGUO JITI JINGJI年,卷(期):“”(27)分类号:G64关键词:教学方法 产学研 工学结合 科研项目 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

开展产学研合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 篇6

关键词:产学研;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

中国计量学院利用地域经济特色开展学科建设,依托浙江省磁性材料试验基地(中国计量学院东磁研究院),利用产学研基地设备上以及技术上的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吸引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需求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是专门化人才培养的名称,是根据经济社会分工需求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一般来说,专业体现人才培养的微观层面,产业及行业的内部构成及比例关系直接限制着专业的构成,专业与经济社会产业内部的分工相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只有符合社会产业的需求才能使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人才培养需以“依据学科、面向应用、个人培养”为宗旨,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从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基础宽厚、复合交叉、强化实践、外向拓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力度,增加复合型、应用型课程的比重,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通过分流培养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宽厚基础与明确就业导向的紧密结合。调研发现,即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美国,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是较少的,研究型大学只占3%。因此我们要以目前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由单纯满足上岗的要求走向造就持续发展能力,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学统一起来。浙江省是全球磁性材料的最大生产基地,省内各高校能否培养出一定数量磁学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磁测量及磁性材料专业知识和工艺技能的本科生,是做强做大浙江省磁性材料产业的一大关键,是巩固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大省的关键所在。经过前期调研,我们认为将中国计量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定位在磁学及磁测量方向,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是符合我省人才发展特点的。一方面磁学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范畴之内,符合物理学专业性质。另一方面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解决浙江省磁性材料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初步形成产业、学科、学生良性发展的共赢局面。

二、产学研办学必须依托区域经济

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产学研合作,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必须进入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不同的高校由于生源不同,已有办学条件与特色不同,所处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不同,其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各有所侧重,所以高等学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实证明,高校只有找准定位,形成自身办学特色,高校才会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地方高校植根于区域社会,应主要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建好区域经济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现代化引领等方面提供有效和先进的服务。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地方高校只有在服务区域社会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地方高校应找准为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的切入点,积极投身为地方企业服务的科学研究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根据区域资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特点,地方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教学与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结合。

学科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起支撑作用,专业要依托学科进行建设。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向社会提供先进的研究成果。学科是龙头,将对专业起导向作用。而专业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科发展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应用型教育专业建设中,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应是“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学科建设为基础,设置应用型专业”。

利用地域自然资源特色建设特色学科以及专业,可以保证学科以及人才培养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使高校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不同地域的经济活动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地方高校在学科及专业建设中,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经济特色这种重要的资源,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科及专业建设水平,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及科技服务,充分发挥高校三大职能中的社会服务质量。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学科建设为基础,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依托地域经济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及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及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具有特色与较强的竞争力;第二,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办学,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较倾向于加大资金投入,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培养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必须透彻研究区域经济以及行业的特点以及需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切入点,调整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实现地方经济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出发点,将企业需求、素质能力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有效结合起来,使企业由人才培养的配角成为主角,使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及行业。

浙江省是中国磁性材料的最大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份额的70%左右,省内各高校能否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磁学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磁测量及磁性材料专业知识和工艺技能的本科生以及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硕博生,是做强做大浙江省磁性材料产业的一大关键。社会、企业对磁学相关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省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迫切需要高校深入研究磁性材料及相关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整专业方向及学科研究方向,逐步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体系。

三、互利互惠开展产学研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办学是提高综合实力的根本出路,是高校与企业互利多赢的最佳途径,地方高校应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发展战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坚持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产学研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产学研合作办学是以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为宗旨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具有独特性。如何吸引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我们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产学研办学,创造平台,实现共赢。产学研结合使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源头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为技术创新创造了平台,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若高等院校无法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则双方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无法达到共赢,使产学研合作更多停留在形式上。中国计量学院东磁研究院——浙江省磁性材料试验基地(产学研基地)是两者共同出资兴建的集材料开发、中试以及测试为一体的研发机构,可以为企业新产品及材料提供大批量生产的第一手资料,提供测试服务以及技术服务等,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学科教师也可以利用产学研基地的设备开展新材料的开发及测试等研究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及专业的发展。

2.通过产学研协商,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我校不断了解浙江省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协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遵循物理学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重视分层次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既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在产学研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日趋完善,更加符合行业的需求。在不影响教学质量及规律的条件下,实现了研究型教育与应用特色教育并重的模式。课程体系更具合理性,既要注重应用型特色课程的建设,也要满足宽口径、通才教育的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重视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科研实践以及生产实践中,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产学研基地设备上以及技术上的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积极参加到学科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使其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锻炼。通过课外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等课外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截至目前,本专业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三篇。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获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浙江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各一项。

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调节着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求,只有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到社会需求、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方案中,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的人才才具有独特性。产学研联合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高校要不断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预见性地调整及设置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体系,建立与区域产业结构互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使培养人才具有适应技术岗位要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晓林.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

[2]严会超.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角色定位[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

[3]朱金龙.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7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在国际上又称为“合作教育”。它有别于强调知识传授和理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特点

为了更加确定地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及内涵,下面本文将从它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放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是产业界与教育界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打破了高校封闭式的“象牙塔”的教育格局,丰富了单一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共同考核评价学生的生产实践成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

2.2 教育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虽说有企业的参与,但它仍具有教育属性。“教育”在这一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才培养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结合点:学校关心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综合能力,而企业最关心的是学校能否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适时地调整培养方案,适应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热情。(2)学校是合作的主体。产学研合作教育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同时也是学校的主要职责,企业的参与主要是实现经济利益以及职工的培训等目的,所以合作教育具有教育属性。

2.3 实践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完全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到企业或科研所进行一定时间的岗位工作或科研。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除了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还要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参加一定的科研、工程项目。通过实际的工作或科研,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弥补和巩固;在实际的工作或科研中遇到困难,经过努力解决困难,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通过在实际工作或科研中与他人合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实践已证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仅靠课堂内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到实践中去锻炼,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形式。

3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3.1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明确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应以学校多年积淀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与优势及行业和社会的影响为基础,以学校传统、优势、特色的专业为依托,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教育和行业、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统筹规划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2 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优势,制定高等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如工科学生的培养标准为:(1)要有必要的基础科学知识;(2)要有本专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3)要有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项目的参与能力;(4)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5)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改革在校学习方式,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即前3年在校内学习,最后1学年在企业学习。在校内学习阶段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系统化教育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以能力系统为依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培养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的始终。其次,强化“工程应用”,注重开设能培养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构建以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的“三层次”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学习阶段主要采取“轮岗实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针对企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完成与专业相关的多方面知识能力的训练。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在第七学期设置项目设计环节,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使学生接受项目设计初步能力的训练,获得初步的工程项目实践能力。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课题来自工程项目的实际,学生在校企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并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成绩。

3.4 优化教学内容

在校内培养方案中,将根据行业对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与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与企业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有关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增加与工程相关的课程。

3.5 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1)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工程实践,既有工程科学知识又懂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提升专职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一是着力从企业、科研院所引进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二是鼓励学校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派遣中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实施不少于一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3)校企合作。在企业学习阶段,学校从企业中聘任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和受过大学教育的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与学校派出的导师一起,联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

4 结论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手段,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摘要:文章以“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切入点,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深入讨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基于“卓越工程师”导向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杜兰英,陈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9(22):103-107.

[2]聂淼.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

[3]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3,30(6):45-47.

[4]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8

广西位于华南西部, 相比于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 如北京, 上海, 广东, 江苏和浙江等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广西丰富的地矿资源, 如铝矿, 锰矿, 及非金属矿如滑石矿等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大自然恩赐给广西的资源由于长期缺乏深度开发及加工利用, 大部分都是作为低端原矿和低附加值产品开发而维持现状。 如何利用广西地矿资源丰富这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的“原始产品”, 依托广西打造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高端产品”一直是广西经济面临改造升级诸多问题中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1 对“产学研”脱节问题的分析

作为广西的高校, 如何利用广西的地缘特色, 如何更好的培养以研究生层次的较高端人次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真正培养研究生将来在第一线企业进行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和素质, “产学研”成为这一背景下的重要抓手。 然而, 广西高校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研究生在产学研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生产、学习与研究脱节的问题。 下面就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做一简单剖析, 藉此希望能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而提出改进的策略, 共同促进广西经济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培养。

1.1 “产学研”基于传统, 恪守传统

“产学研”是集 “生产”, “学习”与 “研究”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从概念的提出到真正的应用, 已对人才的培养产生了非常多的积极作用;这一人次培养模式, 由于直入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 而引起很多不同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广西由于历史的原因, 制造业相比邻居广东还处于非常不发达阶段。 “无机非金属材料”这一专业主要所对应的传统产品, 包括日用陶瓷, 建筑陶瓷, 普通玻璃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因此, 在“生产”这一环节, 笔者从多年带学生深入这些广西传统行业第一线了解到, 真正对“生产”改造换代的思路不多, 难以实现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在这一基于“生产”传统的背景下, 相应的“学习”能力也就显得非常不足, 更谈不上“研究”。 学习, 引进和消化先进的生产技术, 一直是我们中国制造业的骄傲, 但广西这些传统企业, 由于人次的缺乏和企业领导者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 使得“产学研”这一高大上, 落入基于传统, 恪守传统的老路子, 企业生产难以有新的引擎和动力。

传统企业, 工艺陈旧, 设备老化, 进而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这些恶性循环必将影响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些原来在广西土地上扎根并有发展的企业, 随着国家对传统耗能企业的调整等政策因素, 一些企业也相继不见踪影, 这不得不引起地方政府的深思和研究。 诺基亚手机的例子, 永远是悬在我们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1.2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缺乏创新思维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以及对产品的独到理解。 然而纵观广西区内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研究生, 通过笔者近几年对所培养该专业的研究生的走访和了解, 大部分研究生还没有完全具备创新思维。 几乎很少的研究生能够从所研究的对象, 从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分析并取得新的发现。 出现这种问题, 一方面是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更多的是老师给出一个具体题目, 然后研究生进行实验。 这种模式下, 大部分研究生更多的是验证老师的思维;而很少具有独到见解。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下, 以及“互联网+”作为助推传统行业的又一国家战略背景下, 广西区内的研究生很少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特点, 从对产品的理解上, 很少去思考如何“颠覆传统”, 大部分研究生还体会不到研究的乐趣。 研究生缺乏创新思维已经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尽管国家近几年来对基础研究和开发的大力投资, 以及国家对新材料和新能源的重视。 实际上, 现阶段研究生的科研条件相比10 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理应做出更多有创新的“作品”。 然而, 事与愿违, 结果不尽人意。 笔者具有5 年以上传统生产企业第一线工作的经验, 也具有近十年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经历, 笔者深深感受到如果一个研究生如果没有创新型思维, 那将严重影响我们培养研究生的目标, 这对研究生今后深入企业第一线将造成不良影响。

1.3 “创新思维”与 “产学研”不匹配

研究生作为今后走向生产第一线的高新技术人才, 如何将创新性思维注入到企业第一线, 使得创新得以产生链式反应, 是摆在我们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一道难题。 然后我们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基于一个“学术”问题, 而不是一个“产品”问题。 广西高校研究生的这种不接地气的思维, 直接到企业去就显得无所事事, 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在研究生进入企业之前, 要么研究生提出来的想法是企业没法去满足, 要么企业的产品问题, 研究生不知道问题的根源。 这种严重的脱节和不必配, 导致企业和研究生无法建立良好的机制。

2 笔者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关于“产学研”和研究生培养产生脱节的一些原因分析。 如何破题并结合广西地域优势做好广西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这篇大文章, 笔者从一个普通高校教师的角度, 提出如下策略:

2.1 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为抓手

做好广西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主体在于研究生, 主题在于研究生的培养, 目标在于今后研究生能够快速融入到企业中对发挥高新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并推动企业最终又好又快的发展。 研究生的培养一直以来, 从教学的角度已经提出了很多方案。 笔者从培养三届研究生的效果来看, 真正培养研究生的应该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上来。 基于传统无机非金属专业的特点, 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应该具有从五个方面去思考创新的能力, 即组成、结构、性能、应用领域及制备方法。 这五个方面涵盖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方方面面, 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作为培养研究生的高校教师, 如果能将上述五个方面融入到研究生的培养中, 将会对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产生积极的影响, 研究生也会从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2.2 以企业产品为终端问题, 注入颠覆传统思维,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企业要生存, 产品是核心。 如何将一个产品打造成具有创新和特色的产品是摆在每个企业的一个长期命题。 作为研究生, 即要熟悉所研究课题的深度, 也要了解这个行业产品的情况, 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譬如, 锂离子电池行业目前从学术上和工业上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能源行业。 作为研究生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生, 既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正极或负极材料在解决某一个学术问题上的特点, 也要了解目前当前锂离子电池行业所用电池正极或负极材料的特点。 要多结合企业的产品对性能的要求, 而去思考将来如何帮企业解决问题。

另外, 我国一直是号称“中国制造”, 而很少被称为“中国创造”。 一字之差, 内涵完全不一样。 作为互联网产品“微信”以及“苹果手机”的故事, 反复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只有不但的创新, 企业才有活力。 注入颠覆传统思维, 今后将作为企业对员工创造力的一个考核指标, 只要这样以产品为核心, 同时注入创新性思维, 才能最终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2.3 加强企业与高校的互动机制

企业是以做产品为第一要素。 无论企业如何管理, 企业的产品永远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实力。 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在高校, 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将来适应企业的前途。 因此, 加强企业与高校有效互动是打通今后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 只有高校和企业互动起来, “产学研”对研究生的培养才能真正发挥应用的作用。

3 结语

本文探讨了广西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与 “产学研”脱节的问题并剖析了其中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企业和高校工作经验, 提出了三条解决意见。 这些意见不仅对解决广西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而且对其它专业在“产学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摘要:广西地矿资源丰富加上广西“千亿元”行业背景下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及人才的需求, 无疑为广西区内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带来了诸多机会。然而, 广西高校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研究生在产学研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生产, 学习与研究脱节的问题。本文剖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学研,创新,联合培养

参考文献

[1]崔庆五, 滕瀚, 吉标.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 2004, 10 (1) :49-51.

[2]赵植业, 刘秋平, 郭俊胜.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英才高职论坛, 2005 (1) :13-14.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9

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 是支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科技大学 (西科大) 自1993年以来一直坚持走“区域与产学研联合共建”特色办学道路, 通过一系列重要载体, 加强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大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规范、加强教师工作室的建设

教师工作室的建设首先要以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特长为出发点, 管理方法和考核目标必须要明确, 将教师的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 促进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创办科研中心, 对教师的考核要包含教师吸引学生进入工作室, 真正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

第一, 培养单位应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工作, 在企业的制度、设备、产品、人才及客户需求等方面拿到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分析调研资料, 统计调研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 制订初步方案并邀请请相关专家论证, 根据实践课程改革以及教师工作室建设的目标, 完善实践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师工作室规划方案及相关制度。

第二, 初步方案制订完成后, 应成立教师工作室建设专门领导小组, 全权负责工作室主持人的选聘工作。开展工作时要以工作室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宣传、公开选聘, 并吸收相应的青年教师加入教师工作室。

第三, 由企业专家和科研机构人员共同组成专家组, 对教师工作室的制度、建设方案和设备需求进行论证。联合学校教师, 共同完成实训课程标准及适合企业的一体化的、真正具有市场前瞻性的校本教材。为确保工作室的教学环境与实际企业生产环境保持高度一致, 应根据各专业工作室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统计与整合, 并对工作室进行区域规划。之后, 推行并运行工作室建设, 建设过程可围绕青年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及专业建设改革、指导技能大赛这几个方面。

第四, 聚集优质的教学资源, 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 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向全社会推广, 使之在高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二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其建设内容包括设备、环境、队伍、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应与企业的“产”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相互协作, 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 同时要提高实验室教师的专业水平。

1. 实验室建设

第一, 实验设备建设。根据教学与科研的需求以及专业及学科的发展, 都要求将实验室的建设作为重点。为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和优化配置, 西南科技大学自2014年开始, 依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布局,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按照“整合、共享、完善”的要求, 逐步提高我校大型设备开放率和使用效益、减少闲置率和避免重复购置。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 全面落实办学目标服务。同时, 在一般情况下应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实验所需的投入。应积极联合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 西科大充分发挥“区域与产学研联合共建”办学优势, 目前已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35个。

第二, 实验室环境建设。其内容包括各种仪器的摆放、实验室的布局、开设实验的介绍及科研成果的挂图展示等。建设过程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从“人 (学生、教师、科研人员) 是实验室的主体, 实验室是人活动的舞台”这一观点出发, 精心设计, 合理规划。通过这些具体的规划,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学术气氛, 同时无形中也会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浓厚兴趣。理工科实验室要以安全建设为核心, 而文科类实验室的环境建设应着重于文化底蕴建设。

第三,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制度, 注重监督执行, 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实验人员培训制度, 从而使他们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 为他们创造一个内在更新、自我发展提高的空间。同时要加强学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交流, 将处于生产一线的高水平人员请进实验室指导学生, 提高整个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2. 实验室管理模式

实验管理模式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西科大近年来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 构建了“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开发集成了“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自主学习平台”、“开放预约”等实验室应用系统, 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通过该系统的运用, 学生可以预约实验室空闲时段, 在课余时间自由进行实验室, 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参加创新型竞赛提供保障。同时,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实验室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三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

多年来, 在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下, 构建了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大学生竞赛和科技创新平台。2007年, 西科大成立“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 总体协调和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学校还以此为中心, 联合学校科技处、教务处、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委会以及各学院共同构建了学生科技创新“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对接、与教学对接、与实验对接”的学生科技创新大平台。同时, 学校还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文件形成激励机制;扶持学生科技社团发展以及成立创新实验班等途径,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目前, 学校每年参与各类学生科技活动达1万余人次, 科技活动获奖成绩稳步提升。自2007年, 学校已累计资助学生科研创新项目474项, 资助金额总计36万元。近四年来, 学校共获得学生科技竞赛国家级奖项257项、省级奖项424项。

四优化学生生产实习环节

生产实习属专业实习, 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 对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以及本科生不同发展目标, 我校提出了校内外集中与分散实习多种形式并存的生产实习新模式。目前我校学生的生产实习共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以了解为目的的认识实习, 其次是以强化为目的的提高性实习, 再次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深入性实习, 最后是综合性质的毕业实习。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同一专业的实习由两位老师带队, 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 集中进行实习。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实习,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指导生产实习, 并进入不同的实习基地, 这两个阶段的实习分散进行。整个生产实习过程力争做到“四个结合”。首先是与认识社会相结合, 通过生产实习, 让学生接触现实社会, 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其次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生产实习, 增加学生对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现实状况以及发展水平的了解,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更为清晰的专业意识, 深刻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培养专业感情。再次是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这种有机结合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最后是实现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 要尽量有意向地选择将来可就业的单位或者性质类似的单位进行生产实习, 这样可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最大化地熟悉拟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 有利于以后的就业。

五构建产学研合作实践平台

构建产学研合作实践平台, 共同搭建科研实训平台和基地, 创建联合实验室, 不仅为学校带来了资金、改善了学校的研究设施, 还可以实现共建实验室的设施及资源由双方共享。通过联合实验室的搭建, 学校导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承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提升导师的科研水平以及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科研机构存在着因分学科建立实验室而造成的学科单一性问题, 通过吸收参与实验室科研的大学教师及研究生力量,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同时还可及时地为实验室补充新生研究力量。通过联合实验室可以将教学实践、生产以及科研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三方面的有机促进。以教学引导科研, 以科研成果强化教学实践, 通过生产过程转化科研与教学成果, 使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有效的合力,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最终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多年来, 学校充分发挥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优势, 依托董事单位的资源优势, 如: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长虹集团公司、九洲集团公司等, 建立了大批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学校共建有18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和16个校内实习基地, 其中在董事单位建立的实习基地有20多家, 形成了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地域分布广泛、能满足专业实习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群。

六结束语

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下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 通过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实现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双赢。产学研结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了学生的产业适应能力, 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构建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凝练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摘要:多维实践平台是将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以及校企产学研三个环节有机整合, 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 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本研究从教师工作室、实验室、科技竞赛、生产实习和以及产学研合作实践平台五个方面进行建设, 促成三个方面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 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 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多维实践平台,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华文英.浅谈产学研合作的对策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2) :236~237

[2]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0 (1) :93~96

[3]李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7) :57~59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10

近日, 江苏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 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 蒋跃建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是在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科技创新大会的背景下召开的, 以“交流经验、促进发展”为主题, 通过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 共同推动已建机构建设。会上,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西南交大常州轨道交通研究院、无锡新区、南京大学、中科院南京分院等六家单位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机构建设过程中探索的经验和做法。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

产学研联合培养 篇11

[关键词]产学研 新农村建设 互利双赢

[作者简介]贺峰,男,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工与食品工程。

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决策,为徐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全市人民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拚搏,努力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振兴之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将成为徐州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徐州福润禽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与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乘此强劲东风,通力合作,在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合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一、紧密合作,互利双赢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事业兴衰的决定因素。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存和发展。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在目前情况下,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还较为欠缺,尚不能够满足发展需求。因此,2006年,徐州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主动与我校联系,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双方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准确、有效地把握市场需求,使企业经济效益和学校育人质量都得到提高,探索出一条双赢的合作之路。

1.科技攻关,变废为宝。

企业生产每天要宰杀50000只鸭子,产生800余公斤鸭血。过去这些鸭血一部分以每斤8分钱的价格销售,其余大部分排出,污染了周边环境,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2007年,企业向学校提出合作开发利用鸭血项目,得到学校的积极响应,2008年,此项目又获市科技局的支持,作为市课题立项,目前已完成实验和小试,正在优化生产工艺和中试阶段。项目投产后,鸭血将被转化为药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原料和肉鸭饲料,效益将提高200多倍,且不会产生污染,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技术指导,打造产业链。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仅靠肉鸭养殖户到企业销售这种原料来源方式,一是计划不稳定,二是质量不能保障。因此,企业发展自己稳定的原料基地,与养殖户联合,形成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为保证肉鸭质量,企业与校动物工程系签订合作协议,由学校专业教师指导养殖户科学饲养并进行鸭病防治技术培训,教师定期到养殖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养殖户出现问题通过“农信通”联系指导教师,小问题通过电话即时解决。

3.工学结合,提高育人质量。

产学研结合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要真正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就必须让学生尽早接触工作岗位,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参加锻炼。因此,在双方合作过程中,除了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作中以外,动物工程系和生物工程系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学校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和养殖场进行工学交替,学生在生产车间和养殖場参加养殖、鸭病治疗和肉鸭食品加工工作,把课堂搬到了车间和养殖场,在实践中提高了技能水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了教学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4.校企合作,培养“双师”队伍。

参加科研活动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到生产一线参与实践,是打造“双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在科研过程中,教师通过收集科技信息,不仅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领域和信息来源,也有效地验证了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和生产过程的锻炼,积累了新经验,充实新的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

近年来,企业与学校已完成一个科技开发项目,由我校和徐州师范大学联合开发的生物保鲜剂、鸭副产品风味休闲食品生产工艺已在企业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鸭血深加工、禽肉保鲜技术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转化,培养锻炼了一批教师,使学校科研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增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通过进入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和深入养殖场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让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双师”,又使项目教学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明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5.职工培训,提升技能水平。

企业聘请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期对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同时企业根据生产实际需求,不定期组织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整体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显著提高。

二、产学研结合,成果丰硕

1.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意识。

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学校的师生为企业送来了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信息,使企业的创新观念明显加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经营理念不断更新,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2.彰显学校服务三农特色。

我校是一所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农业院校,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更是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服务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大、为全国最大的肉鸭养殖基地的建立,做出了应有贡献。一批批学生从学校走向全市乃至全省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向各养殖企业和畜禽疾病防治单位,加入新农村建设大军的队伍中来。

三、问题不容回避

1.校企需求的差异,预留下了合作空间。

作为生产单位的企业,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优先考虑,希望学校能够提供适用的、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在安排参加工学交替的学生时,由于生产效率的原因,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所有岗位的实习,学生并无法掌握企业所有岗位的技能。而学校希望能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和养殖场内,学生变徒弟,教师成师傅,学生能在所有的工作岗位上轮流培训,全面掌握相关技能。这种需求差异导致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很难更进一步深入下去,这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资金短缺,使项目开发推进艰难。

目前,学校和企业都进入新一轮大发展阶段,资金不足是双方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导致在研项目进展较为缓慢,新的项目较难开展。因此,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还需要政府在机制、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自20世纪初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以来,高校即具有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与社会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使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学实现了创新和超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中,获得了新的理念、新的信息、新的技能,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训练等.产学研结合培养地学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8,(4).

[2]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3]严会超.产学研合作提升农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动漫产业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 篇12

关键词:动漫产业,现状,发展,产学研合作培养

我国现在对动画制作、动画软件开发、动画游戏营销及动画产品设计等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产学研合作式培养动画人才,成为目前有效培养动画人才的方式之一。产学研合作培养能够促进动漫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提高动漫产业人才质量。目前,动漫产业是生机勃发的朝阳产业,对人才需求量大,而我国许多高校开设动漫专业的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沿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基于此,应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教学理念,企业与高校间加强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方法,以促进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动漫产业现状

近年来,动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动漫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产值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国产动画片的产量持续上升。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问题。

二、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

动漫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1],内容扩展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能够有效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满足其精神需求。相较于文字作品,动漫更加灵动,更受青少年的青睐。我国青少年人口众多,动漫产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动漫作品,其周边产品的市场也很广阔,例如服饰、纪念品、公仔、明信片等,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动漫产业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

(一)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动漫产业人才

企业与高校合作教学,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专业的动漫从业人员指导学生,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保障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需求。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式:1.高校与企业合办动漫专业的模式。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动漫产业人才,使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能够适应动漫企业的发展。2.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动漫实践基地[2]。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高校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前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又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分段式动漫人才培养

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通过阶段式进行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共同完成教学,称为分段式人才培养。我国高校的动漫专业大多是新办的专业,高校的师资力量本身极度匮乏,特别是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一情况,许多高校选择外聘教师,但是兼职教师时间不定,高校的设备不完善,使得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以统一。采用分段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师资、设备等问题,其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1.“2+2”教学模式。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两年的理论知识,后两年到企业进行实践,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开展实训活动。2.“2+1+1”教学模式。前两年进行基础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学习动漫编程,第四年由企业进行专项的项目培训。3.“3+1+1”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3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顶岗实习1年,实习1年后回到学校,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

(三)订单式动漫人才培养

高校针对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前两年由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共同完成教学,第三年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项目实训。“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对于动漫企业来说是人才储备,对于高校而言,保障毕业生就业率[3]。“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能达到企业、高校和学生间的“三赢”,满足了企业需求,促进高校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动漫专业应该依据实际情况,结合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备的水平,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增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动漫产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斌.创新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进地方动漫产业发展——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作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4):90-92+96.

[2]魏三强,张克柱,程家超等.基于“院中园,园中院”的宿州文化动画片的开发研究——以符离集烧鸡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134-136.

上一篇:自动故障检测诊断下一篇:JDBC数据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