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学研

2024-10-01

高校产学研(共12篇)

高校产学研 篇1

1“产学研”办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开创,他于1906年在辛辛那提大学推行了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日本从1953年开始,企业便主动与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相继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批高等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产学研联合体的组成也由同一个企业发展到同几个企业联合,由企业联合发展到同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可以认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必将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1]。

2“产学研”内容与实质

2.1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产、学、研”不仅仅是指某一具体的实

体性部门或机构,同时也是指一种行为或活动。“产”不仅是指工厂企业,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学”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也泛指学术界。“研”泛指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科研研究的部门。“合作”指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含有整合、协作,使产学研融为一体之意。

2.2 产学研的实质

产学研就是政府、高校、市场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企业、社会和以学术问题为导向的大学之间的结合。从学校方面讲,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学研合作实质上是一种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交易活动。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其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互利效应和规模效应[2]。

3 地方高校“产学研”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产学研合作观念有待更新

地方高校受传统办学观念的束缚,象牙塔式、经院式办学理念仍然在地方高校办学思想中根深蒂固,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传统和意识。同时,企业在思想问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他们往往更愿意购买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对合作开发新产品的项目投入较少,企业普遍认为合作开发新产品风险大,投资高,回报慢。

3.2 产学研合作层次有待深入

由于我国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不少企业得不到政府和银行的项目资金,同时不少企业又存在着机制陈旧,掌握高新技术的人员缺乏。地方高校又存在地域经济限制问题,加之自身的科研实力有限,校办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少,缺乏技术支持,产业规模又小,科技含量不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产学研合作发展。

3.3 产学研合作中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有待加强

产学研合作要顺利进行,需要内外一系列机制来保障。目前,我国省市级以上政府部门还没有系统化和专门化的产学研合作政策,相关政策也都是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之中。同时政府组织协调工作还不能适应现阶段产学研合作的要求,产学研是需要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三方同理合作,是对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但目前政府职能转换力度不够,办学收益分配机制的政策不完善,对研发投入资金不足,信息渠道不满足三方需求,政府没能更好地为产学研结合扫清障碍。政府在组织协调工作上的这些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进程。

4 地方高校“产学研”机制运行的途径

4.1 转变办学理念,拓宽研究范围

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要与企业在价值观上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这样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产学研三方共赢。为切实加强为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产学研合作摆上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产学研工作机构的力量,配备专职人才抓产学研结合工作。高校要制定产学研合作规划,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要加快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制度保障,逐步形成创新机制和体制,形成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要将高校产学研合作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建立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动态管理模式,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校科学研究开发体系[3]。

4.2 注重政府的引导、协调职能

为了保证产学研合作顺利有效地进行,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力。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与倾斜对美国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而英国政府组建全国性的教学公司来组织和协调农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政府对提倡、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和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常、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重要的职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4]。

在现阶段,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的需要,组织协调,积极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常、深入、有效地进行。首先要为产学研教育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制环境,才能提高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地方政府也应该产学研办公室,以组织和监督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的落实情况。简而言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协调生产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方的利益,在资金投入、合作方式与渠道、以及具体相关问题上给予调控和协调,敦促每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摘自: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网.

[2]荆莹,产业集聚论与山东省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建设策略[D],中国海洋大学,2004.

[3]张恩栋等.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6(3).

[4]薛金梅,周英智.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高校产学研 篇2

摘 要:根据我国高校科技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的现状,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各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路子。高校通过创办高科技产业,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关键字:高校 高科技 产学研 成果

Abstract: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elf-disciplined, predictable and normal school steering system is a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schools and an important issue of 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quality education, realize the management of modernization education, enhance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key words:education inspector, school steering system,build up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必将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依靠方针政、法律法规、评估督导、协调沟通、咨询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宏观的管理。这种变化,给学校办学自主权和个性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也唤起基层学校对校本督导意识和建立校级督导制度的重视。

探索构建具有科学性、自律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校级督导制度,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办学方向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索建立创新型的校级督导制度,对于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与发展空间,对于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

一、校级督导制度的性质和内涵

“督导”的本来含义是指监察、督促和指导。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只有决策和执行是不够的,对决策和执行的情况必须实行监督,对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必须实行科学的评估。教育督导就是行使教育监督和评估职责的教育管理行为。具体讲,教育督导是指教育督导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并向同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报告督导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教育活动进行调控、拟定教育和教学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去进行,使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督导制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教育督导就不成其为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制度。

“校级督导”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教育督导,它是通过制定具体的制度,形成的刚性督导,而不是人为的督导,是学校行政干部与全体教职工“同体督导”(自我督导)的双边活动过程。校级督导集中了学校制度与情感、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权利因素与非权力因素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作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是校级督导制度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学校方针决策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形成防错、纠错机制。建立与创新校级督导制度,必须以“制度”和“评价”为保证。制度应以科学、公正为基础,有利于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评价要具有向导性、诊断性、激励性和发展性,促进教职工的发展。建立校级督导制度要针对学生的成长共性,与个性发展的实际,保证教师在督导工作中的执行力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潜能,提出学校方向性的共同远景,进而使学校整体提升,走向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校级督导制度的必要性

1、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担负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人才的重担。我国政府早在“七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加强教育事业的管理,逐步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价和监督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的保证作用,建立对地区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

因此,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校级督导制度,不仅仅是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也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法律法规,推进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保证。所以建立督导制度不仅是一种形式,一种策略,更是一种科教兴国的展露,一种民族精神的折射。

2、提高教职工整体素质的需要

21世纪基础教育着力点是素质教育,这也是建立校级督导的核心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知识基础。这也是时代赋予学校和教职工的历史使命。

校级督导制度,从表面上看是对人的管理,而实质上是上下机制的互动结合。一方面,教职工是学校生命力的源泉和整体实力的核心,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决定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走向,成为衡量学校改革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不能视教职工为督导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共同承担责任的研究者、探索创新者;另一方面,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对督导的依赖性,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校级督导制度的任务就是要校务公开,依法治校,把学校教育的共同远景与执行力进行集中体现,通过监控、制度、评价等手段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文化教养,从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提高学校干部管理水平的需要

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对策 篇3

摘 要: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高教界的共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探索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期发展问题、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问题,以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大规模扩招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学条件跟不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能力。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一、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合作教育观

(一)产学研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各种人才的支持和知识贡献。第一,产学研合作是指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是主体,没有企业的参与不属于产学研合作。第二,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科技、教育同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形式,是知识经济本身的要求,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战略措施。第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是高校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二)产学研合作是高校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

我国高校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不仅是高校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实现我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随着集约型经营方式的推进,科技对提高生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将成为主体进行科技开发和投入。

(三)产学研合作能推进学科专业发展和学术水平提高

新科学的发现、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需要这三方面的紧密联系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加强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的同时,把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产學研合作为此提供了契机,也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四)产学研合作能加快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地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直接面对一些企业的生产难题,进行一些高技术的项目研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快地更新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接近科技前沿发展对教师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产学研合作能推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

科技的进步引起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于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来说,企业对其知识结构、知识的更新、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满足企业的需求,必须整合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六)产学研合作能确保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应拓展思路,把产学研合作从单纯的锻炼学生实践经验及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专才等方面的价值。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际接触企业的机会,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真正承担起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运行机制

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必须使全社会都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使更多的高校、企业、学生参与其中。

(一)互惠互利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基础

因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的知识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学校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应同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共赢。

(二)科研合作是连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中,科研合作、科研项目是连接合作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可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力量和学科齐全的优势,根据企业的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并以此为结合点来推动教育上的合作。

三、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政府积极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切合实际的政策法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政府应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支持、促进合作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地方政府的扶持,构建高校的产学研模式

在我国,一是政府的职责在于服务社会和公众,为市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产学研相互配套和融通;二是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人们还未形成较为全面的市场经济观念,产学研合作参与者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产学研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因此政府进行组织、协调、规范、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三是政府应借助政策工具和计划指导,重点选择产业技术的创新项目,形成产学研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组织。

(二)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

一个模式的良好运行除了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之外,具备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是先决条件之一。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资金支持包括财政拨款、设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金等方面,并通过写入法律章程的形式加以固定,确保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置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学研合作教育长期的、稳定的、有序地发展,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之外,管理机构的设置也是必须的。管理机构由各地方政府依照本地区具体情况设立,成立产学研办公室,其主要职能包括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政策以及改革措施,与其他部门协商制定参加产学研合作各方的优惠政策,协调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利益冲突,监督产学研合作基金运作,对外宣传本地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构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创新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构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专业型向素质型、从适应型向创造型的转变。

(一)创新实践模式,夯实人才培养基地

一是以“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为原则,建立校内研究型基地。通过吸纳学生参与基地的课题和项目,使基地既成为学生实践基地,同时也成为学生科研的舞台;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型基地。学生的综合实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通过校外实习型基地来完成;三是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和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紧密型基地,构筑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使之成为学生实践创新基地、教师教学实践基地、企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创意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主要通过公共科技设施建设、科技數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构筑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的共享平台。因此,通过整合科技资源,搭建虚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将分散的资源集中化,降低社会整体创新的成本,建立健全平台管理的运行和激励机制,使其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探索和研究、总结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是完全必要和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秦旭,陈士俊.英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1,(3).

[2]梁喜,黄承锋.重庆市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

[3]黄建顺.教育产业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

[4]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值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 篇4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起步晚, 差距大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 国内知名度高、科研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和重点工科高校, 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而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 与知名高校相比差距很大,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方院校整体实力不强。它们大都成立时间较晚, 很多是由中专或专科院校合并或者升格而成, 其科研水平较低, 社会服务能力差, 在产学研方面先天不足;其次, 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差距越拉越大。有些地方院校漠视社会的实际需求, 为办学而办学, 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有的则为追求经济效益, 盲目扩大规模和提高办学层次, 忙于“批牌子”、“升格”, 缺少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有的未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将研究兴趣与地方经济相结合, 导致企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不感兴趣, 失去了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二) 合作环境较差

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产学研合作。地方院校一般处于经济不发达的中等城市, 再加上政策上的约束,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 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金不足, 缺乏中试基地, 企业缺乏科技与开发资金, 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因此, 拓宽产学研项目的资金来源是产学研合作发展过程中一个亚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健全。高校对生产部门的产品、工艺、设备以及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 科研针对性差、工程化的能力差, 因而大多只能产出“试验型”或“技术型”的成果, 与企业需要的“生产型”、“市场型”成果的要求存在着差异, 从而造成技术供给与需求的脱节。

(三) 运行机制不健全

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科研、生产体制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 部门之间各白为政, 科技计划名目繁多, 相互重复, 科研人员流动难的间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造成科技与经济的脱节。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市场交易行为, 讲究信用是产学研各方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由于产学研三方在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 以及各自对利益分配的认识不同, 而产生价值认识上不平衡。目前, 产学研合作中, 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技术价值确定的问题, 很难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双方的权益, 如成果价值不易确定, 实施成果转化难以操作, 转让关系不够彻底, 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监督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功能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很好地注意了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加强了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合作, 弥补了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 将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 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的舞台

通过学校系统的理论教学, 学生获得了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扎实的专业功底。产学研合作教育使学生找到了能充分施展自己才华、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的舞台,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使人才培养处于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

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学生的顶岗劳动, 在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的同时, 还要完成企业交给的生产性工作任务和参与一定的科研、工程项目, 切实做到了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将培养人才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了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边学习边实践, 增长了知识, 培养了才干, 提高了能力。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的协调培养下, 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行为素质都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培养。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运作思路

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 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经过国外一百多年和国内十余年的探索, 结合当前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来看, 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必然趋势, 它是完善学校教育功能十分有效的手段。为此提出如下运作思路:

(一) 更新教育观念,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更多关注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 实现科技和人文的有机融合。产品要更多地体现文化、时尚与品牌, 这就需要对工科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与艺术熏陶, 市场需要具有综合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

(二) 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新平台

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以适应市场的知识体系来进行教学是与市场融合的必然趋势。学校与企业要相互信任, 加强沟通与交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是合作, “诚信”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互惠”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 “合作”是产学研的真正源头。学校成为企业的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中心。同时, 学校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 把教学融合在品牌运作中, 使培养的学生打上自己的品牌烙印, 从而构造了以市场为中心,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新平台。

(三) 零距离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们在调研与企业科技合作过程中发现企业是很务实的, 他们需要“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的技术、管理与贸易型人才。因此, 高校需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 适度减少必修课的比重, 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 创造条件实行导师制。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 注意学科结构的合理化问题, 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能力、理想、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求, 有计划地自主选择各门课程,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其个性和特长。

(四) 利用第二课堂, 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据测算, 一年中, 学生在校时间不到200天, 双休日和寒暑假有160多天。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这近半年时间作为第二课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高校应对进人专业学习的高年级学生, 采用“导师制”, 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动员学生参与到产学研合作课题中来, 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师在科研开发中的人手不够间题,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工程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感受到市场的残酷性, 领悟到市场的挑战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为学风建设注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蒋菲.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 2006 (5) .

[2]王锋, 颜弘.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 2007 (3) .

高校产学研 篇5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首先,感谢您的支持!本调查旨在了解农业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情况,以发现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调查结果仅作为学术用途。职称:学科(专业)或主要研究方向:(不标注多选的都为单选)

1、作为高校教师,您的主要精力投入在。()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社会服务或技术开发D.其他:

2、您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A.自主选题B.上级科技主管部门C.企业横向委托课题D.其他:

3、您是否曾承担过或参与过农业科技项目的研究实施。()

A.承担过B.参与过C.承担过也参与过D.没有承担过也没有参与过

4、您是否经常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

A.经常去B.很少去C.基本不去

5、您是否经常深入农业企业了解农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A.经常去B.很少去C.基本不去

6、您是否受聘于农业企业对农业企业的生产加工进行指导。()

A.是B.否

7、您是否愿意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发新的产品。()

A.非常愿意B.愿意C.无所谓D.不愿意

(以下,第8题,如果您选择了A项,请回答9—11题,如果您选择了B项,请说明原因)

8、您是否曾与农业企业进行过产学研合作。()

A.进行过B.没有进行过原因:

9、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与农业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

A.企业主动联系B.政府牵线搭桥C.学校联系企业

10、您对于与农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是否满意。()

A.满意B.不满意

11、您与农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对您的影响有(可多选)。()

A.获得了更多科研经费B.提高了科研水平C.提高了教学科研的针对性

D.了解了市场需求E.其他:

12、您是否了解农业科技、管理、服务部门,农业高校以及政府部门关于农业产学研合作的政策。()

A.非常了解B.了解C.不了解

13、您认为农业产学研合作有哪些意义(可多选)。()

A.提升了农业教育质量B.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C.促进了区域转型发展D.其他:

14、您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可多选)。()

A.对生产过程进行指导B.进行新产品的研发C.帮助企业培训生产技术人员

D.其他:

15、您希望通过与农业企业的合作达到什么效果(可多选)。()

A.企业给予研究项目资金支持B.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生产

C.提升农业研究成果的实用性、针对性D.其他:

16、您认为通过哪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将产学研合作贯彻到教学中。()

A.增加实践教学课时B.根据企业生产需求进行课题研究C.带领学生去农业企业参观学习

D.其他:

17、您认为与农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存在哪些方面的困难(可多选)。()

A.双方缺乏互相了解的有效渠道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

C.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D.其他:

高校产学研 篇6

2007年2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高度重视。当前,全国高校正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当此之际,认真研究国外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与做法,会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政府是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支持者

1.政府充分认识到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重视源于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清醒明确的认识。英国把大学里的新发现和创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上,使之变成整个社会的财富。美国大学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除互惠互利、培养人才、推进科研的作用外,对维持美国世界霸权地位还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了加强高等教育界与产业界的联系,增强高等教育界面向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界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英国组建了全国性的教学公司。教学公司是由英国政府的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SERC)、贸易和工业局、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北爱尔兰经济发展局联合资助研究基金而设立的。教学公司设有管理委员会和理事会,重大决策由教学公司管委会决定,日常工作由理事会负责,并通过20名有经验的项目协调员与全国各地的地方管理委员会(LMC)一起来管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百个教学公司项目(TCS)。每个教学公司项目通常由三方组成,即企业、高校和项目助理。项目助理通常由22岁~26岁的有志服务于英国产业界的优秀大学生来担任。教学公司项目的立项必须由高校和企业一起申请才能有效,而且这些项目必须是来源于实际生产中确实需要解决的课题,不能是虚拟的。这些立项申请一旦批准,就可以得到教学公司基金的资助,资助强度通常为项目所需费用的50%~70%,同时参加项目的各方必须制定项目进程并认真组织实施。这样,教学公司成功地通过教学公司项目使高校和企业坐在了一起,并通过协调员和地区性的工作例会制度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和协调,从而不断促进合作项目顺利进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创立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并于1950年设立了国家科学基金(NSF),这标志着美国的科研体制已从“小科学”迈向“大科学”的时代。同时,这也使美国大学的科研必然受政府科技政策、法规及导向的制约,国家目标成为美国大学科研的重要选题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自1971年开始陆续制定了7个促进产学研合作计划,如《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小企业等价研究计划》等,这些计划的宗旨是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国家工业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了配合这些计划的顺利实施,美国大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如建立各种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学生搞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提供科研项目、科研设备、科研场所,用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在政府的积极资助下,建立实验室、科技中心、工业中心,用于学生创新实践。

2.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保障

许多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利用法律和政策的手段予以支持、扶植,而且财政投入是令人瞩目的。

在美国,政府资助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体制的农业院校的经费,一般试验研究经费20%来自联邦政府,60%来自州政府,其余为合同赠款、推广经费。许多国家还建立直接组织或参与合作的机构,为合作双方沟通信息、提供服务并协调关系。在美国,设有全国合作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协调全美1,000多所高校的合作教育工作,其理事会成员中既有著名教育家,也有活动力很强的实业家。日本文部省自1987年起在国立大学设立了由产业界、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参加的共同研究中心,其目的在于通过大学与民间企业的共同研究、受托研究等促进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关系。法国政府将原来的研究与技术部改为研究与高等教育部,并建立了国家科技推广署。

总之,政府明确认识,建立相应的机构和组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法律、制度、政策和财政等方面予以支持,是高等教育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许多国家得以顺利进行和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社会为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实施舞台

1.多种形式培训人才

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了企业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培养计划”。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课程,是发达国家培养企业适用高级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日本实行的“受托研究员制度”,是国立大学受民间企业、地方团体的委托,接受在职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到国立大学的研究生院、附属研究所等机构进行研究生水平教育,以提高其科研能力的代培制度。在英国,除了全日制研究生外,还有为大量在职人员开设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如半日学习制、夜校学习制、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制、每周一日学习制、周末学习制等;部分时间制的总学习年限大约为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的一倍或更长。英国许多企业很重视与高校开展合作,如半工半读的全日制“三明治”课程。德国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与企业界紧密合作,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生产劳动交替进行。

2.多种形式开展研究

在德国,许多大型企业在高校里开办研究机构,充分利用其科技优势为生产服务。在这种研究机构中,教师和科研人员面向企业需要开展研究工作,有的还直接深入工厂进行实际调查,进行新产品的试制、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里建立了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等大学——工业联合体,宗旨是人才培养和开发研究,为大学与工业界、科学家之间提供合作研究和信息交流的机会,而“硅谷”式科学技术工业园区对美国经济竞争最具战略意义,影响最大、最深远。

三、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效

1.加速科学新成果的转化

高校无论在人才、知识、实验设备方面都具有优势,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生产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条件下,许多产品是先在实验室里生产出来,再进行投产。因此,高校从事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不仅有条件方面的优势,而且与当代科术成果转化规律相符合。正因为如此,许多有名的大学都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使本校的科研新成果尽快地转化为新技术和生产新工艺。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开发计算机工程,全国有180多个单位与他们签订合同,采用他们开发的新技术产品,不仅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而且推动了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高校创办企业,开发新技术,使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已成为风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创办新技术产品的高科技公司,一方面将本校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为学校科研提出新的课题,同时为本校科研提供经费和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推动科研水平的提高。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是不出名的单科工业院校,但由于在第二次世界科学技术革命中不失时机地从事新科学的研究,创办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公司,将高新技术产品商品化,成为了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多学科的著名的工业大学,连美国国防部都向这些院校订购新型的军事装备和武器。

2.积极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造就能满足社会实践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校产开发的另一个价值目标。为此,国外许多大学都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瞄准当前新技术的发展趋向开发新技术产品,既可为教学内容提供新知识,又可向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刺激学校知识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学校的专业设置,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目前,世界各国为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增加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力度。国外大学注重学校创办的产业,既是创收单位,又是教育实习的实体,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一体化,从而有力地改革了教学从理论到理论所造成的毕业生有文凭没水平、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状况。美国硅谷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的最早创业者是斯坦福大学的两名毕业生休利特和帕卡德·波斯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开发区的近200个公司,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职工和毕业生创办的;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校毕业生都创办了不少高技术开发公司,并成效卓著。

四、启示与借鉴

1.转变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

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表明:当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的及人才培养的标准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把合作教育限制在应用技术学科这样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对大学生的全方位教育,注重合作教育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能力、专长和人格方面的价值,以及在学习期间的工作经历对人一生发展的良好影响。我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基本停留在学校为企业做些培训工作、简单的技术服务,企业仅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即以企业为技术的需求方,高校为供给方,进行简单的技术与人力的转移,学生仅集中于一两个专业对口的部门进行工作,且把合作教育限制在应用技术学科这样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转变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围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所需的各要素,开展包括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产和管理在内的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规范化、内容广泛的合作教育。确立“全人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能够面对复杂变幻的实际环境,能够协调、应变、计划、组织的复合型人才,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和环境,多个社会生活领域和部门工作,而不仅仅是完成理论指导,或者最多只是给予某一方面的实践教育。

2.转变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政府职能,保证合作教育顺利进行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与倾斜对美国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政府组建全国性的教学公司来组织和协调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政府对提倡、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和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常、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重要的职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应该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三方利益关系,大力倡导并积极鼓励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高校如何有效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特别是在共同培养企业适用人才方面遇到了新的困难与问题。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在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在科学研究层面上同高等院校的合作,而往往不大情愿接收高校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实践锻炼,其主要担心是怕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导向等解决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上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肯定,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高校或是企业都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站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自局部利益之上的战略角度,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引导和激励三方的合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培养作出切实努力。

第二,政府应设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为合作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为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除了必要的宏观调控外,各级政府还必须牵头设立适当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以组织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的实际落实。同时,这一机构还必须联合政府部门、高校和政策研究机构,大力开展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做到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投入,提高总体投资效果,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顺利发展。我国政府应以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适用人才为目标,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教研究室)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如何开展 篇7

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 全国许多高校纷纷都在探索产学研合作, 也有不少高校已取得骄人的成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要加强产学研结合,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因此, 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高校, 只有走好产学研之路, 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以及才能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

1 明确地方高校的社会职能, 提高服务意识

什么是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指生产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有机结合, 协调发展的过程或活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包括科研成果转化、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外, 还应包括人才培养的内容。地方高校要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得以发展, 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促进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与地方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高校的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2008年的暑假, 我院与广东江门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证明, 通过高校与企业强强合作, 对双方都具有互补性, 一是可以向企业输送人才, 为企业培养人才, 还可以在企业中寻找到研究的课题;二是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 寻找到更多的实习基地, 使学生得到各方面的培训, 有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三是通过与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可以扩大学校引进人才的渠道和影响力。因此, 地方高校必须改变在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内组织教学的传统观念, 应走出校园, 进入社会和经济建设主战场, 及时发现并解决所在地区及周边的厂矿、企业、农村等经济建设部门的技术问题, 研究并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2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自身科研实力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科研基础较差的现象,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 改善科研条件, 提高科研水平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产学研结合, 其依托是学科建设, 而支点在科研。科研既可以带动教学, 又可促进产业的发展。只有奠定了雄厚的科研基础, 才会出高水平的成果, 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同时使学校触角更为灵敏,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 完成学校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

地方高校应侧重扶持科研能力强的教师, 适当减少这些教师的教学任务, 实施把科研工作量折算为教学工作量。我校现在实行这种办法, 实践证明大大提高了教师为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学校应搞好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管理, 制定一些具有激励性的政策, 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知, 地方高校比其他普通高校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学校必须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 提高科研水平, 增加科研收入。学校的发展还需要企业参与办学, 学校能否与企业联合办学, 实现共同发展, 关键在学校的科研水平, 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难以进行高层次的合作, 就没有学校的社会地位。

3 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不仅企业、高校及各级政府会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而且高校中的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态度、参与意识, 也会直接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因此, 高校要重视学生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作用, 最终也会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顺利开展。

在2008年的暑假, 我院与广东江门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 深深体会到学校在注意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 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才能为学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

要明确生产实习与产学研合作的区别。生产实习是以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 它与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内容相匹配, 是不可缺少的实践性环节。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通过实际工作使学生各方面得以提高, 另外, 通过实际的顶岗工作, 使学生自身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因此,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其目的上比生产实习有更深的涵义。

生产实习的时间往往只是很短, 而且有固定的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而产学研合作教育一般没有固定时间, 并且持续较长。另外, 在生产实习中, 学生只是充当教育对象, 一般以认识为主, 因此, 一般得不到报酬, 并且学校要承担一定的实习费用;但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 学生真真正正的顶岗工作, 跟企业中的人员一样, 有明确的要求和责任。因此, 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可以为企业创造利益, 学生也能得以一定报酬。

学校要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合作对象, 不能拘泥于国有企业, 特别对于地方高校来说, 周边国有企业为数不多, 若只认准国企这一思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道路会越走越窄, 连生产实习也难以维持, 因此要转变观念, 开辟多种渠道。

这一次, 我校与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的产学合作教育实践,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其中, 学生在这次教育中的收获更为明显, 主要表现为:

在学习上,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这一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主要表现为:回校后比以前更用功, 更会珍惜学习的机会, 学习目的更明确, 学习纪律也比以前加强。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在这一次教育过程中, 学生充分地发现自我, 展现自我, 并且使学生了解认识社会, 锻炼学生意志, 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 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自信心, 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 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为正式找工作做好准备, 同时也能缓解部分困难学生上学的经济压力。

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新的事业,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寻求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模式, 不仅有利于学校朝正确方向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地方高校应用课题难找、经费短缺等实际问题;并且能寻找到更多更广的实习基地, 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扩大信息量、知识面、加强自学能力、工程或科研思维方法及实践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及复合能力的提高, 使地方高校各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就业市场中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从而使地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层次提高, 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促进地方高校与企业单位互动发展, 更好地使地方高校为地方及周边城市的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创造条件, 使地方高校能顺利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摘要:地方高校要想顺利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院校的发展, 应该要明确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和提高自身科研实力, 并且不能忽视学生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地方高校,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春艳, 黄和平.地方院校产学研联合办学特色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s1) :19-20.

[2]周志祥, 张安康, 沈克强.产学研办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三江学院学报, 2008 (Z2) .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篇8

一、我国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现状

合作机制的合理选择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建立适合于本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良好机制, 我国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运行机制。

(一) 单元型合作机制。

单元型合作机制是合作各方以单个项目或单项任务的合作需求为纽带, 各方只对自身所承担的具体任务负责的一种运行方式。这种机制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初级阶段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 股份型合作机制。

股份型合作机制是合作各方为实现特定的合作目标, 通过对各方 (包括主创人员和主要经营者个人) 所提供资产作价入股, 建立起的一种以资本运营为纽带的股份合作机制。

(三) 跨越型合作机制。

跨越型合作机制是为实现特定的合作目标, 产学研合作的任意一方按照市场机制, 通过改制、转制或重组等形式, 整建制或部分建制进入另一合作方, 并与其组成一种新的技术经济实体的合作机制。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运行机制的问题。

目前, 有些高校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仍很模糊, 轻视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动力和能力匮乏;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聘用、晋升、分配激励制度设计方面, 不少高校从事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产业化的人员, 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和鼓励;在科技创新方面, 大部分高校科研能力较弱, 体现为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实业方面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二) 企业运行机制的问题。

首先是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一些企业不愿承担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风险, 缺乏依靠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来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是喜欢短、平、快的项目, 而不愿意接受技术水平高, 转化周期较长的成果;其次是对科研成果缺乏深度开发。大多数企业的科研规模和技术含量较低, 所以往往是希望引入学校的科技成果。目前的情况是, 即使是引入成果以后, 企业很少再进行二次开发, 只是对成果进行表面使用, 而不进行成果的后续性开发, 没有实现科技成果本身具有的潜在价值, 间接造成成果使用浪费。

(三) 政府协调机制的问题。

一方面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在社会中介机构不断涌现, 但从事技术创新服务和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中介组织并不多。全社会对科技、教育中介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多数中介机构制度不健全, 设施不完善, 服务方式陈旧, 加上由于条块分割, 各部门组建的技术服务机构各自为政, 在推动产学研联合方面形不成合力;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缺乏各级政府部门、产业管理部门的紧密配合和有效管理。科技计划与经济计划不协调, 科技与经济相脱节, 高校的科技成果、技术创新活动难以纳入各级政府部门计划。

三、促进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的思路

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良好的运行机制, 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协调是合作的催化剂, 高校和企业是合作的主体。

(一) 高校的龙头作用。

高校的龙头作用体现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高等学校往往希望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科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出新的办学模式, 并为产业界、科技界的生产发展与科学研究服务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进而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与提高。因此, 为了稳定和发展高校的科技开发、成果推广队伍, 高校可以在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对于高校中从事研发和推广业务的骨干教师, 可以在评定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单列指标、专设专家组。对于需要转岗的教师, 也可保留原来的职称和待遇。另外, 对于在产学研合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可以予以形式多样的奖励并与其利益分配挂钩。

同时, 高校的科研工作从科研选题到研制以至成果的开发、推广与采用, 都要紧密地结合市场。而且在组织管理上也要面向市场。例如, 高校可成立专门的领导和工作机构, 定期讨论和协调与合作有关的问题。

(二) 企业的主导地位。

产、学、研的形成其本身就是一种机制或称合作机制, 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 不论是企业、院所还是高校都有必要联合起来, 进行优势互补, 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合作机制, 参与市场竞争。在这方面, 一般来说, 企业的合作愿望和要求更强烈, 这也是企业在合作中往往处于主动或主导地位的原因。

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 如果没有雄厚的科技开发力量, 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或开发人才资源, 就难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难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不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投入, 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中的主导作用, 不参与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和科学的研究过程, 就难以使先进的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也难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适应企业自身的需求。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开发人员的奖励力度, 除了国家规定的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等以外, 对在产学研合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应实行特殊政策, 如采取与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挂钩、采取销售利润提成、技术入股、项目经营承包等等一些方式来加强激励。

(三) 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府协调机制。

尽管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三方优势互补的自主行为, 但是在实际合作过程中, 由于三方在社会职责、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甚至冲突, 因此如何保证“三赢”, 使三方都在为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方面形成共识, 并有积极性。即使三者在价值目标上实现整合, 仍有大量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在这个问题上, 作为处于三方之上的更大系统———政府, 对提倡、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和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常、深入、有效地开展, 具有重要的职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进行的催化剂。

政府应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要求相结合, 寻找产学研结合主体的最佳结合点;同时, 通过对高校三项基本职能发挥作用和产学研各主体利益及权利义务的调节, 努力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并约束主要通过合作组织系统、合作协议、章程及法律法规、政策的规范来指引合作各方主体的行为, 可以建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促进和规范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法规, 同时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 加强发展观念, 同时做好法制监督工作。

同时, 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计划手段以及制定技术政策与调整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刺激和引导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其中,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运用税收、财政补贴、信贷、价格等手段来行使政府的宏观管理。建议国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如, 在税收上, 建议合作项目应享受优惠的税收待遇, 对产学研联合体企业实行税前分利, 各自纳税的办法;对高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的课题适当采取倾斜的政策等等, 通过政策来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的科研合作。

四、结语

面向竞争激烈的21世纪, 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 使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已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我们要从市场经济、教育、科技等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 构筑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最佳运行机制, 这既是现代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企业和科研院所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保障, 探索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对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至关重要。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良好的运行机制, 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 政府协调是合作的催化剂, 高校和企业是合作的主体。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肖久灵.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 2002.12.

[2]张俊, 李忠云.高校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1.22.

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探讨 篇9

1.1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概念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主体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就是科研成果生产产业化、基础研究或理论研究、应用或开发研究一体化进程,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合作过程。包括产学研合作实践和产学研合作教育两个方面,是集经济效益、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为目地的合作过程。这个过程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及资源重组,实现生产实践与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支撑理论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支撑理论主要是交易费用理论、激励理论、创新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市场行为,在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交易费用。各方主体之间的顺利合作离不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相互的激励行为。产学研合作是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实际运用,是各方在多个领域综合自己优势、共享资源、相互协调、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过程,体现了战略管理的思想。

1.3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构成要素

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高校主要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科研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的重要机构,负有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责任。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主体。其次政府也在产学研合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管理协调作用,资金支持和风险投资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也可以提供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人才培训、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

1.4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内在关系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本质,从学校和科研机构来看是学术性的产业活动,是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从企业来看是产业性的学术活动过程,根本性质是创新;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是国家的创新过程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实验和市场营销的统一,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活动。产学研合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合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些基本的合作原则。在合作关系中,各方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地位平等的,平等互利原则贯彻始终,由于资金、技术、成果、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的风险共同承担,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标准原则。产学研合作工作各参与主体、资产运作、实验方法、产权转让、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多样性,但是每一个合作项目的合作目标十分明确,通过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优势互补,追求效益最大化。

1.5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模式从合作功能来划分,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从合作主体来划分,可分为双向联合体型、多向联合体型、校内产学研型、中介协调型;从合作时间来划分,可分为长期合作型、中期合作型、短期合作型;从技术的流通方面来划分,可分为技术转让型、技术开发型、技术咨询型、技术服务型;从合作的载体来划分,可分为组建研发实体、建立联合研究院、项目式合作、知识转移式、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产学研战略联盟;从合作的推动力上来划分,可分为政府推动型、企业主导型、市场推动型、大学主导型、科研机构主导型、自愿结合型;从合作的主次关系来分,可分为“三方”联动结合模式、以学为主结合模式、以研为主结合模式;从合作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一体型、紧密型、松散型。在具体运行时,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很重要,政策法律是产学研合作工作开展及其创新活动水平的保障,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是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合作行为的发生,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公众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态度等间接地发生作用,影响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成功。

2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研究现状

2.1 国内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出发对产学研工作进行研究,仅1980—2010年间,在中国知网上以“产学研”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搜索,就有11 622篇相关文献,分析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涉及各个领域。1994年,姜照华全面地归纳出了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十五种类型模式[1]。2001年,胡恩华分析了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技术需求、技术供给、体系环境、利益分配和风险投资问题[2]。2003年,佟晶石认为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核心技术系统[3]。2005年,周国红提出企业要推动产学研合作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必须建立学习网络[4]。2006年,王晰巍分析了知识供应链中知识形成与互动机理[5]。2008年,武贵龙分析产学研工作要强化管理,完善法制,加大支持,优化资源配置,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降低产学研合作风险,加快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水平[6]。2009年,张中昇通过典型的案例,将产学研合作工作模式划分为起源、发展、提升三个阶段[7]。

2.2 国外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研究现状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较早,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未中断。美国为支持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之间技术转移的顺利进行,在1980年颁布了专利和商标法案。2000年,部分学者做了国际性的比较分析,认为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认为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的良性运行离不开政府制度保障。2001年,YannisCaloghirou分析了欧洲计划框架视角下的产学研工作联盟,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系统性开发研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8]。2003年,Loet Leydesdorff将三螺旋创新模式引入到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中,分析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9]。2005年,James A. Severson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的模式,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之间的技术转移的两条途径[10]。2009年,Kazumasa kawasaki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日本的产学研合作工作联盟,实证分析大学研究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11]。通过本国或别国实践案例,国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工作模式引入新理论和新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研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2.3 国内外学者研究总结

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作用和潜能认识一致,由于不同的国情和经济环境,国外学者大量研究“产”和“学”及相互间的合作,对“研”的研究涉及不深,数据采用性强,观点则显得较零乱,缺乏理论系统化。而我国学者对产学研工作的实证和定量方面研究不足,理论分析比较透彻,研究方向均集中在科技成果的研发或转化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结构框架。

3 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发展现状

3.1 合作初期合作热情高涨

在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始,面对预期高收益项目时,合作各方通常带有较大的热情,很快达成共识,敲定合作项目,产生合作意向,人员和资金投入比较及时,一旦预期望值发生改变,各方投资者者会纷纷撤资,这种“一拥而上”和“一哄就散”的合作盲目性极大的危害了金融系统的稳定。

3.2 合作中缺乏科学管理

合作中,产学研合作工作各方对合作可能发生的问题预测不强,管理方法不规范,风险管理内容不全面,很大程度上是凭以往的合作经验,出现问题后习惯依赖政府。由于缺乏精通现代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导致监管意识的薄弱和监管手段不完善。由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存在,习惯第一时间将项目进展信息在当地媒体上传播出去。一旦相互间责任义务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合作关系产生裂痕,协调解决仍是个难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处理,有可能导致合作时间无限延长。

3.3 合作后期没有注重结束总结工作

合作后期,没有完善的整体工作总结,没有建立合作案例信息库,对以后的产学研合作工作缺乏指导作用,不利于今后相同的问题解决,合作能力的提高,对整个合作过程没有全面的评估,对合作中各方的反馈意见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

3.4 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

由于资金的投入缺乏,我国科技成果真正转化生产的数量很少,只占我国科技成果数量的40%不到。科研人员流动导致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出现问题。对成果价值的认识导致权益分配不当是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又一大难题。认为知识资本占产品价值的份额不大,有此看法的“产”业单位占15.4%,“学”和“研”单位高达73.7%。

4 高校产学研合作工作存在的影响因素

4.1 共同利益点不明确

由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在体制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决定各自的发展目标,企业追求经济效益,高校重视人才培养,科研机构关注学术价值,当下又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产学研合作各方的责、权、利划分不清,科技立法工作也处于完善阶段,一旦出现困难或问题,加上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和协调合作纠纷的技术仲裁机构的缺乏,就会影响合作进程以至合作中断,产学研合作中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程度伤害。多数企业在合作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合作各方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利益依从和互动关系,特别是具有战略性的合作项目,更得不到顺利的开展。

4.2 研发合作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

高校及科研机构高新技术开发的成本高周期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追求短期效益,重生产不重研发,多进行一些技术针对性较弱的短期合作。学校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不一定是企业需求研发的。一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实力较弱,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和实力不强,研发项目的技术深度不够,含金量不高,影响了和高校进行长期的研发合作。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主要以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课题申请等短期合作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短期内解决技术需求。政府也缺乏高新技术的合作配套法规及保障措施,中介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也不能满足高新技术的供需信息交流。

4.3 合作市场不规范

目前为止,产学研合作的市场运作不规范,政策法规的缺乏导致科技成果进入市场转化后,由于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单薄,容易出现产权纠纷。一些企业高薪聘请的高校研发人员,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稳定和高校正常的科研工作。而很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多凭关系开展,处于民间活动状态,缺乏规范的组织引导。由于对市场经济体制认识不足,多数高校教师和学生缺乏对市场经济和知识产权了解,面对企业的利益回报,盲目的参与企业合作,相互间又缺乏直接有效地沟通,非常不利合作向着健康持续深入的方向发展。

4.4 合作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由于缺乏成熟的运行机制,各自之间缺乏信任保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实验设备优势,企业的资金和市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愿意共享彼此的资源优势,合作各方主体的优势互补不足,缺乏资源共享,加上科技中介或技术服务机构沟通协调、信息咨询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4.5 教学领域合作欠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工作职责,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企业意识不到合作人才培养的经济效益。高校的教师局限于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欲望不足,有的则担心科技服务项目的风险问题,而高校的管理层对师生在产学研合作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更是认识不到位,改革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引导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产学研合作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冲出当前产学研合作“短、平、快”的利益性合作模式,融入人才培养理念,才能更好地为产学研合作工作服务。

4.6 不同高校的产学研工作开展不一

由于高校的学科特色以及隶属关系,特别是教学科研实力强的一些高校仍然追求纯粹的学术价值,忽视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认为搞基础研究和发表论文才是做学问,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意义。产学研合作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或“各自为政”的层面。而各方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型高校,无论是在资源争取、科技创新能力、校办产业方面都不能和大的院校相提并论,对科研合作的开展十分不利,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

4.7 重点大院校合作机会多

重点大院校由于高技术人才储备充分,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开发基地,部属高校参与建设合作较多,明显高于省属院校,而企业也看中名校、名学科的科研实力,减小技术风险。并且地区繁荣的优厚待遇以及自然资源也吸引高层次的科研院校及技术人员。

5 高校产学研合作工作发展实施策略

5.1 理顺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

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工作是各方主体对资金、设备、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工程,一般高校由科技处主管。必须清晰明确产学研合作中各方主体的责、权、利之间的关系。产学研合作机制都是经过萌芽、沟通、决策、运行、完善等环节,形成引发机制、催化机制和制约机制,每个环节与责、权、利相互引导、相互推动、相互制约。

5.2 遵循教育和产学研合作的基本规律

高等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加强科学研究来推动社会进步。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知识的产、学、研是知识运行的一种形式,三者的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各有不同。在确保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的同时,平衡产学研合作工作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使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必须联系实际生活与生产实践,依靠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科研成果,利用先进技术去从事科研生产活动,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获得收益。产学研合作工作是教育规律与产学研规律的有机融合,企业追求利益,高校和科研机构追求的是学术价值,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接和协同,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实现产学研合作工作向着规范化、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5.3 确立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理念

高校必须明确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发展理念,整合合作各方主体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在充分利用国家的、地方的、高校的、企业的创新资源基础上,还要发掘新的创新资源加以利用,逐步形成了可以依赖的稳固资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开展分层分类的产学研合作工作,将带动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高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加强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鼓励以学为主,以产研助学,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国家及区域环境的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各方特色和优势,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继而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

5.4 对产学研合作工作要提高认识健全机制

政府要加强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沟通畅通的渠道,使合作各方主体对产学研合作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师生参与的兴趣和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政府要设立产学研合作引导基金和风险基金,搭建产学研合作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对高校研发的认识,进而调动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有计划地、系统地使各方主体的优势资源注入产业经济的发展中,利用科学的方法计量合作主体的各自贡献,合理地划分合作成果,保证产学研合作工作效益的公平合理分配。

5.5 规划创新战略结合高校资源

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主体在政府和中介机构的支持下,组成国家创新系统。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把产学研合作视为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并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必须有科研经费的支持作保障,高校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结合,融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依托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成效。

5.6 密切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1950—1980年之间,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表现为勤工助学、半工半读。1990年以后,产学研合作纳入了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2000年发展至今,我国产学研合作开始向注重工程项目合作实践转变。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全部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和产学研合作实践,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忽略课堂教育,一味地追求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经济效益,都是偏离了产学研合作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把产学研合作工作落实到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培养学生对生产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5.7 经济效益必须与教育共同发展

过度注重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经济效益,就看不到产学研合作工作对教育发展的长远影响,会造成产学研合作工作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间发展的不均衡,继而会影响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节奏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间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所以国家和政府要宏观综合考虑,实现让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逐渐融入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建设之中。

5.8 高校产学研合作工作要不断追求创新

高校产学研合作工作必须不断探求新理念和新模式,延伸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深度,丰富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层次,扩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内涵。产学研合作工作不仅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要勇于实践,师生和科研人员要深刻认识产学研合作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利用国家及地方的创新资源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新型的合作模式,给产学研合作工作加入新的内容。

摘要:阐述了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理念,以及国内外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研究现状,影响我国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不利因素,探讨了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策略。

高校产学研 篇10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表明: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竞争。教育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每年产生的科技成果大约6000项~8000项,但真正能够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的却不足10%,转化率低、产业化速度慢、科技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已成为制约国家高新技术进步和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1 国外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做法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美、英等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尽管社会制度与文化意识等与我国存在差异,但仍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是一个崇尚法制的国家,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与国家法规等制度建设密切相关。1862年莫里尔Morill法案的颁布以及州立赠地高校的办学实践,为美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美国制造业优势渐失,政府意识到要进一步加强与促进产学研合作。自80年代以来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形成了以高校为核心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法规体系。这些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使作为公共部门的高校能拥有知识所有权,从而诱发其进一步商业化的动机。同时,各级政府通过各种计划项目来强化基础研究,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建立鼓励冒险、创新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了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多元化的态势。

英国政府通过政策与资助引导高校关注企业需要的研究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由学术界、产业界、政府的专家共同组成若干科技委员会,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提供资金,通过技术前瞻计划(Technology Foresight program),预测未来10~20年社会、经济、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实施与促进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如院校公司计划(TCS)、联系计划(Link)、高校挑战基金和小企业研究与技术奖励计划等。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界分享研究成果,并获得高校在技术与知识交流中的外溢效果。而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获得研究信息与资金,同时,还促使高校不断调整自身,以更加专业的方式来管理校内知识产权。

从发达国家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可以看出,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引导作用,在提供政策、法规等方面支持的同时,积极为学术界与企业界搭建各种交流与沟通的桥梁;高校组织自身方面,主要通过设置调整校内的相应机构,完善其内部的激励机制与分配制度,不断增强产学研合作的各项能力。同时,高校、政府及社会各界通过互动,共筑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平台,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

2 我国产学研合作开展情况

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以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与措施,如《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关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启动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高校科技园(高科技产业孵化器园区)共36个;2002年,在清华高校等6所重点高校批准设立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在高校内部尝试与企业共建研究所,设立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初步形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框架。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高校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也没有真正激发出学术人员投入产学研合作、从事技术创新的热情,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掌控也远远不够。

3 完善我国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

3.1 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与激励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学术界与产业界通过资源与能力互补,以实现共同提高为目的而建立的合作组织形式,在合作中能达到1+1>2的效应。由于以高校为代表的学术机构与产业界在组织形式、工作目的、体制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合作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冲突与障碍。

3.2 设置与校内产学研合作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促进机构

高校传统的组织设置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需要,为处理日渐增加的产学研合作业务,成立职责明确、功能到位、效率高、专业化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机构,并与高校自身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环境相适应,这也是是世界各国高校普遍的做法。这些机构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多方位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其职能是负责产学研合作联系、组织研究成果与专利技术评估与申报、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让、提供合作业务事务性服务与管理等。

3.3 建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服务与网络化支持系统

产学研合作虽然以学术界与产业界为主体,但是它的运行却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在产学研合作的技术转移中,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并具有较高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愿意承担合作中的部分风险,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与财政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并引导金融与风险投资、法律、综合事务服务等相关机构共同介入,形成综合服务支持系统,共同承担研究开发的风险与事务管理,使得项目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机构为之服务。

3.4 制定利于内外人员交流的人事制度

交流是合作的基础,人员是知识与技术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在政府层面上,要消除或放宽高校学术人员到企业兼职的各种限制,破除相关的法律屏障,利用政策吸引与鼓励等方式,促进学术界与企业界相互间人员的沟通、交流与互换。

参考文献

[1]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比率不到10%.光明日报.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5-01/12/content2449266.htm.

高校产学研 篇11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产学研 教育

“产学研”是指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联合体,这种一体化的营销模式体现了强强联合的优势。产业内的大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高校实施强强联合,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联合体是这一营销模式的核心内涵。这种模式具有合作伙伴固定,彼此之间相互熟悉的特点,有利于知识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共享。这种模式特别适合研发期长、投资巨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复杂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外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在丁程和船舶及建筑系实施的“三明治”教育。在美国、德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其中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部门之间的配合相当紧密。在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90年代初,由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经贸委前身)、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三家发起推出“产学研联合工程”,并组建临时办公机构,即“产学研工程”办公室,行使产学研联合的协调职能。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产学研合作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之间存在偏差。在高校方面,学生教育和实习是两大重要事件,很多学校把产学研合作仅仅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主要途径,强调专业对口,而忽略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没有把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做,因而使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失去大部分的意义。也无法通过这种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也影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所以,高校应正确合理的依托产学研模式,改进教学,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校企合作也能够长期互利的合作。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覆盖面广,无论在工业、生活还是艺术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那么如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依据产学研的模式,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传统高校教学长期习惯于上传下达,教学按部就班,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专业知识、设计观念跟不上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学生实践少,适应性差,不能设计出企业需求的方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C·伯林格在一次题为“全球化与现代大学”的演讲中说:“……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播知识,更要通过其广泛革新的跨学科领域认真探讨全球性难题,引导学生增强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使其能够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改革教材和教法,加强对外交流学习沟通,通过多方面合作,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并加强学生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实行学分制的同时,加强专业课的约束力。

二:教学模式多元化

艺术专业教师因受条件的限制,授课方式大多简单采用“三步骤教学法”(即先讲授理论,辅以案例分析,最后布置作业),实践教学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展开,教学已难以避免地成为纸上谈兵,除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外,独立执行案例的能力也较差。多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同样折射到设计艺术专业上。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当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4%。按这一比例计算(除去考研和出国深造的),还有近80万的失业学生。《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6月发起的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调查中披露,2010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而在以“211工程”“985工程”学校为主的110所大学的受访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就业”一栏中就有22%左右(即138.6万)的人是“想找工作找不到”。重点院校的就业率如此,一般院校和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则更低。2012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推高到680万人,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撇开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形成的结构性难题外,不少用人单位及招聘企业認为应届生“动手能力差,做不了事”,而更愿意从有2—3年工作经验的往届生中招聘。另一份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设计艺术也被列入了9个“黄牌专业”之中。该蓝皮书中突出显示了内需动力不足这一原因,也能反映出许多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差这一事实。

因此,合理的改变教学模式,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必经之路。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除了传统的“三步骤教学法”可以利用周边合作的校企工厂、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进行多元化教学,可开展“实地教学”、“竞赛教学”、“创新教学”或者高校之间“交换教学交流”等模式,是学生保持新鲜感的同时,对艺术有更广泛和深入的接触,刺激设计灵感,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大多关起门来“玩艺术”,不能给学生更多锻炼实践机会,无法显现艺术设计的科研活动的教育价值。当前,国内多数综合性大学特别是教学型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本科生能够直接参与教师申报的纵向课题研究的可谓少之又少,只有研究生有机会参与导师申报的纵向(含横向)课题研究;在研究型大学(或专业美术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本科生能够参与教师申报的纵向(含横向)课题研究的比例相对较大。可见,部分本科生无法获得实践教学的链条中有关课程、案例、操作、产品、市场、产业等环节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科研辐射力,是艺术设计长期发展的生命动力,是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途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加强科研资金投入,多多开展科研竞赛,深入挖掘有科研能力的人才。

四:完善教学体系。

产学研结合目的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即产学研结合全程参与渗透。我们传统的教学也有产学研结合雏形,但多体现在实践环节、毕业环节或实用技术开发环节,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延展其范畴。比如:开发新专业、确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毕业环节和跟踪培养等,使得每一个环节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比重体现产学研的结合。尤其在教学实施时,素质课、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都要有产方和学方参与,素质课、基础课学方应占绝大部分比重,而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产方比重应有所加强,最好在50%以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适应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教学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为重点,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毕业分配相结合,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做出相应的变革或调整。

当前高校设计艺术教学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其有助于解决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因此依托“产学研”模式对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改革和改进进而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高校产学研 篇12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进入生产实际, 在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实验、实践,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 教师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 确定科研课题, 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当前,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处于试验阶段, 尚未有国家认定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施行, 一些产学研合作经验推广起来也十分困难。因此, 本文从中国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着手, 分析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特点及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为各高等学校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一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作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最初的职能就是教学, 综合传授间接的理论知识。然而,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把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推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不能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加强与社会的结合, 呼唤学校教育加强与劳动教育的结合, 而产学研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模式。

1.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使教学科研人员站在社会的最前沿, 最直接地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对科研的需求, 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从技术市场获取办学资源, 充分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潜力, 用知识创新来充实教学和科研内容, 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生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 提高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涌现, 从而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二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及面临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影响下, 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不断涌现。其主要形式是:

学校选择相关的企业, 共同制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方式和计划, 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 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生产实践相结合, 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同时, 学生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产品推销以及形象宣传等工作,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负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和鉴定, 同时可以发现优秀的学生, 补充企业员工。企业向教师开放自己的信息, 以实际案例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可以担任企业技术顾问, 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 确定科研课题, 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但是, 由于企业的主体活动是生产经营, 高校的主体活动是培养人才, 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高校缺乏激励教师从事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的机制, 一些高校在评价研究成果时, 看重的仍然是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等, 较少关注学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因此, 相当多的教师热衷从事理论课题研究, 而很少考虑市场现实的需求, 对企业所需求的应用研究既不关心, 又不专研。结果是立项的课题不少, 而真正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课题不多, 脱离了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 不能为企业服务。

不少企业目光短浅,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不善于把自己的企业放到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大局中去作战略性的思考, 追求“短、平、快”, “立竿见影”。因此企业不愿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参与产学研合作, 影响了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合作教育往往容易处于学校“一头热”的状态, 企业由合作主体地位逐渐变为学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因此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利是这种合作体制稳定长效的关键。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初期, 会出现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利润不足, 使产学研合作难以进行下去。因此, 高校应高度重视, 进行必要的人才、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准备, 将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纳入人才培养预算, 特别是要提高教师面向合作企业实际需要进行科研的水平和积极性, 为企业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服务, 使企业从合作中受益。

以上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在于易操作, 机动灵活。然而其弱点主要是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内容, 产学研各方之间没有较好地形成良性互动, 产生协同倍增效应不大。

2007年6月10日, 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会议, 正式提出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在这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 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是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产业群;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是根据产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以众多相关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

实践表明, 仅靠个别的学科, 或若干学科的简单组合, 难以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高校学科门类众多,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本来可以带来思维的碰撞和启迪, 十分有利于创新。但传统高等教育各学科虽处同一校园, 却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 各学科“各立门户”“单打独斗”。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 促进了产业群和学科群的发展。学科群的形成, 有效地促进了知识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的集聚, 极大地提升了高校为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这种新模式的产学研结合, 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占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中产业群与学科群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攻克复杂性难题的基本手段, 是迅速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的强大科技合力能使众多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企业的热情较高, 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 其缺点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协调难度较大, 需由政府引导。

三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机制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 进行产学研合作应注意以下因素:

1. 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和高校, 一方是人才的接受者, 另一方是人才的输出者, 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最主要的动力。对高校来说, 首先应主动征求客户对“产品”的要求, 重视客户对“产品”使用情况的反馈,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否则就会没有市场, 进而失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 深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尤其是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员工的素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外的资金、技术不断涌入中国, 这就要求企业也应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主动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把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新要求反映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去, 这样企业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高等教育中得到称心如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继而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 合作双方要能够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 合作的内容要有互补性。产学研合作的过程要了解联合企业的有关信息 (如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怎样等) ;一方面要比较“联合”与“不联合”二者的利弊得失, 另一方面要对诸多备选对象进行比较, 以选择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 这是合作取得成功, 并保持持久合作的前提。选择合作伙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合作者们要具有共同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合作双方要能优势互补。

3. 利益的互惠性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 由于产学研双方处于不同的领域, 存在着利益上的分歧。一方面, 由于高校改革力度不够、分配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 使得高校教师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主动出击, 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活力不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 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 虽然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需求, 但容易产生短期行为, 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 只要企业的产品能维持, 就不再投入人力、财力引进新技术, 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吃老本、拼设备, 最大限度地使用人、财、物的潜力, 这些都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 明确合作双方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并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 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受益。

总之,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不仅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还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引向深入。

摘要:本文从中国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提出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措施, 为各高等学校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0 (1) :93~96

[2]杨友文、叶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 (4) :81~84

[3]张曾乾.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7) :62~63

上一篇:复发和转移下一篇:可施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