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2024-05-25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共12篇)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1

河北省现有的办学规模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旅游外语人才就更是满足不了大量的需求, 培养大量优秀的旅游英语人才就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培养人才方式仅仅是将课本及培养目标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少之又少, 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不能第一时间胜任工作, 尤其是对于旅游外语人才来说, 学校的课程仅仅能带来对旅游知识带来基本的印象, 对于真实的旅游场景和知识, 或是旅游当中出现的应急事件无从下手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 所以努力探索一条新的培养旅游外语人才的道路迫在眉睫。

一、研究背景

河北省地处京津冀中心地区,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 综合配套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已经形成:省现有星级饭店300多家, 旅行社1, 100多家 (其中国际社32家) , 旅游车船公司30余家。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建成, 铁路纵横交错, 15条铁路干线及支线、地方铁路形成了以石家庄为枢纽的铁路网, 其货物周转量居全国大陆省份第1位。公路四通八达, 有17条国家干线公路, 公路货物周转量居全国大陆省份第2位;航班航线不断增加, 石家庄民航机场是国家批准的国际机场, 此外, 河北的海运条件也十分便利, 同时, 有些港口已开辟出多条国内海上航线。如此便利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条件, 吸引了广大海内外游客的到来。

关于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不少, 但多数是与工业应用型产业相结合。旅游外语作为近些年来刚刚兴起的专业, 尚处于发展阶段, 但其需求量却逐年递增, 每年有大批外语类专业和非外语类大专院校学生报名参加不同类型的导游和翻译考试, 部分是喜欢这个专业, 有些是觉得就业前景良好, 基于良好的就业环境和需求, 努力培养新型产学研构建下的旅游外语人才, 是外语类院校和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的课题。

二、河北省旅游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河北省高校都设有英语专业, 少数设有旅游外语专业, 很多高职高专职业类院校反而都设有旅游外语专业, 但这些高职高专类院校多数都是面向初中毕业学生, 相对来说文化水平较低, 外语业务功底不够扎实, 在实际旅游业务中往往难以胜任工作, 经常受到游客的相关抱怨和投诉, 在一些星级酒店内, 也没有专业旅游外语人才, 对外宾的来到不能及时进行相关业务服务和讲解, 会失去很多游客和接待机会。

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在中国旅游时必来首都北京, 而河北省毗邻北京, 是很多国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比如承德的避暑山庄、北戴河南戴河、坝上草原更是暑期纳凉消夏的好去处。通过走访调查得知, 这些地区的外语导游基本上从各个地市紧急调拨过去, 对当地旅游知识很多是现学现卖, 甚至在一些情况下部分英语教师临时充当旅游导游, 为外国旅客讲解, 但由于相关知识不够完善, 外国友人会对一些文化古迹提出疑问, 会出现“临时导游”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不能很好对这些疑问给出圆满回答, 很尴尬的情况出现。旅游外语人才不仅能较好运用外语技能, 还对旅游文化、旅游知识十分了解和熟悉, 社会需要专业人才, 尤其是旅游外语人才, 某些方面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和水平, 是国外游客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接触了解中国人的最直接途径。

三、基于产学研背景的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构建下的旅游人才培养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产学研结合是实现教育模式转换的必然选择。开展校企联合产学研办学, 是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 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和筹措资金也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具体来说, 培养产学研构建下的河北省旅游外语人才模式有以下几点。

(一) 培养目标要明确。产学研模式构建下的河北省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河北省各大旅游产业, 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全面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河北省各大高等外语学院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作为主要目标, 目前多个高校的外语学院都设有旅游外语专业, 招收本科生和专科生。同时培养高层次的旅游管理型人才和服务于旅游景点酒店的服务型人才。相关课程应与课程实训相结合, 做到“每课必练、每月必考、每期必过”即每学相关的专业课要完成老师布置的情景对话或是服务项目, 每月对所学旅游技能进行考核, 每个学期要出具体测试内容, 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通过方可放假。

(二) 培养模式要转换。培养产学研模式下的人才其实是国外职业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 旅游职业教育更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兴起, 仅短短几十年, 但已初具规模, 并不断迅速发展。过去单纯的学科教学和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 向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转变, 即职业教育转变和调整, 其中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应重新审视。产学研模式是将学校教育和产业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学校主要讲授理论知识, 就旅游外语而言, 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外语基本能力, 即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和扩展旅游相关知识, 这些主要安排在本专科学生低年级学习;旅游企业如旅游局、旅行社、景点服务项目等可以在旅游外语学生本专科高年级进行适当安排, 如校内外模拟实习、景区导游和酒店服务定岗实践学习、旅游局日常事务实习等等, 培养模式的转变, 势必对旅游外语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模式转变站位应更高, 方法应更灵活, 方式应更多样。努力培养新型旅游外语人才就是将培养人才与产学研相结合, 培养模式进行过程中后期还要对预期结果进行走访, 就是对相关毕业生所在毕业工作岗位进行走访, 满意度、工作能力、需要改进措施都是研究的内容。只有将培养和研究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推进产学研的进程。

(三) 教师培养要加强。新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要更加明确, 不依赖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培养模式要转变, 实践学习更加重要, 培养方案要多样, 院校学习者和在职者学习侧重点要有区别, 只有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执行力的培养, 新型旅游翻译外语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教师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 产学研构建下的旅游外语人才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旅游外语类教师。过去英语专业教师大多数是面向英语教育, 对于旅游知识是一知半解, 培养专业化的旅游外语人才既需要专业的英语相关技能和知识, 又需要旅游相关知识, 如旅游政策、旅游管理、旅游景点讲解、旅游历史知识等等能力的加强。目前外语教师通过提升学历层次、职称水平和外出进修各类途径提升自我。既有的外语教师应进行长期或是短期培训, 对旅游知识多加了解, 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 加强业务及技能的双重修养, 可以参加旅游相关资格证的考试, 争取取得导游证、领队证或相关资格证书, 在学生进行实训或是实习时, 要有相当数量的专职教师陪同, 一方面管理学生和指导学生, 另一方面也进行自我学习, 充实自我, 提升自我。

四、结语

河北省自然风光秀美,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环京津周边, 旅游前景十分光明, 产业潜力十分巨大, 前景广阔。旅游业作为河北省新兴产业, 成为快速发展的支撑产业。近年来,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全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本来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缺口大的问题更加突出。加快旅游高等教育, 是克服当前社会需求矛盾、满足考生的求学需求和用人单位不断增长的人才需要、促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抓住加入WTO后旅游经济大发展的难得机遇, 配合国家实施旅游人才战略, 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短缺的旅游人才, 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河北省各大高校与各地市旅游发展总公司合作办学, 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大胆尝试。产学研构建下的河北省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应突破传统办学方式, 高等教育和社会企业相结合, 进行办学主体化与多渠道投资办学的突破和探索。

摘要:近些年来,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 旅游外语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结合产学研模式, 从河北省旅游资源、目前存在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努力探索一条产学研模式构建下的河北省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道路。

关键词:产学研,旅游外语,人才培养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2

杨宏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高等教育大力推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模式,大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从专业定位、知识架构、能力培养及人文素质几个层面上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产学研用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的课程体系开发”

一、“协同育人”的研究基础

1. 政策背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于5月7日正式启动“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中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2011计划通过瞄准更深层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来设计,它涉及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找到深度契合点,转化成生产力”。按照“2011计划”的设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全面、功能广泛的优势,吸收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建立一批新的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新模式。该计划重在推动高校内外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协同创新模式。

2.现状与机遇。“2011计划”出台后,教育界与相关部门在产学研用的协作创新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分析发现[1],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科研开发和知识增值的领域,而具体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可操作办法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事实上,“协同育人”理应是高校“协同创新”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产学研用,如何引入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人才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实用型、应用型”。多年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其本质都是高级专业型人才,其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其工作岗位是生产第一线。因此,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与办学模式就必须依托行业、企业,确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思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加以简单介绍。1.专业特色与定位。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源于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类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的交叉结合学科,各个学科的交叉结合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而且也反映在技术方法上的融合,其目的是电子信息等工程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在高职教育背景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更多地与医疗器械产业、医院设备维护管理部分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坚持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结合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岗位为企业的产品注册检测、医院的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与购置,其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医学、电子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研究开发、系统调试、维护与检测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学生核心工作岗位定位在医疗器械企业急需,同时又适合高职类大专层次的中高级技术岗位。

2.校企合作思路。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完善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模式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与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医疗电子工程专业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在医学高科技背景下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与医疗器械开发企业、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多渠道合作办学,进行深入融合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改革,探求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失为提高医疗电子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协同育人”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模式

“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环节,双方在生产、教学、科研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学校、企业、行业、学生、社会等多赢的效果[2]。企业需要人才,渴望学校培养的人才“称心如意”,行业可以整合多数相关企业的诉求,参与完善整合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接触企业知识、了解行业及社会需求,对其自身今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引导和协调上述各方,实现不同目标下的利益共通。因此,“育人”是多赢的基础,只要参与合作的.多方在这点上达成共识,“协同育人”的机制才能够长期有效地贯彻执行下去。

校企深度融合是“协同育人”的根本,丰富合作内涵是“协同育人”的精髓,结合专业特点,学校与企业在“协同育人”培养机制中要注重以下几个层面:

1.岗位需求层面。本着高职教育“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专业定位模式,分析所属学科自身的优劣势,聘请企业人士指导专业建设,成立由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人员组成的“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探究本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双赢合作为目标”的方针,确立对应行业中的职业岗位,以达到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职业链,并能顺应产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专业内涵,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

就目前而言,医疗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集中在企业的生产车间、检测部门、客服部门、临床医院设备科等,学校可以与这些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挂牌确立“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的就业岗位中,通过工作实践法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学生胜任能力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事件访谈、客户专访等手段,获取学生胜任能力的有关信息。通过梳理上述信息,形成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讨论文档。在“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根据“实践专家挑选标准”,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论证会,讨论分析论证专业的职业面向,得出专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的系统化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任务排序、归纳形成职业的行动领域,包括工作任务描述、工作过程及方法、对象、工具、劳动组织和要求等内容,涵盖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

2.知识架构层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用人需求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行业协会成员、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分析,通过融入职业元素的形式来制定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宏观与微观设计、制定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确立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标准的新思路。结合专业特点,完成工学结合专业课程的系统化、标准化,形成专业课程的体系标准,专业教师参照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标准,融合课程特点,展开面向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从构建学习情境、制定学习目标与内容、筹划工作任务、探讨教学方法、确定课时安排和成绩考核计划等方面,逐项落实课程的校企合作开发内容,最终形成课程大纲和教学资料。

学校可对照各类专业课程开发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从政策、管理层面协助专业教师与企业跟进课程开发进程。专业教师自身应积极主动与该类企业沟通,参照课程开发标准,完成课程各阶段开发任务并收集课程教学资料。

3.能力培养层面。职业能力发展要经过“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五个阶段,在校企合作的实训环节中,进一步与“实训基地”的相关岗位管理人员探讨,通过分析专业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与提取,确立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规划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实训环节,使之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全方位对接。

4.人文素质层面。参与“协同育人”的各主体要素除了在课程建设、实训配套等实现合作开发与资源共享外,校企文化建设等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更应该值得重视。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搭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育人课堂,让学生不仅有专业建树的科学追求,同时也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文理想。

四、“协同育人”的成效

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能够达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赢。经由“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方研讨而确立的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定位、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明确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能力培养导向,让学校在专业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教师与社会密切接触,能够及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师资力量加强。“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接触社会、行业,增加了今后就业的个人竞争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也将使其工作更易得到企业认可。有些学生能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有些学生在技术中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都是学生个人价值在企业中的体现。与学校建立的长效“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用人成本和培训成本。

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加强建设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层内涵。探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01)。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3

【摘 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过程中,应与产学研相结合,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文章以贺州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对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探索。

【关键词】产学研 生物工程 应用型本科 培养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生物工程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且应用性强。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生物工程专业,不管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经济需求出发,都应当与产学研全面结合。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及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以贺州学院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产学研”合作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生物工程学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发酵、生物制药以及环境生物处理和食品加工和设备的生产、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三大类课程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课程原专业以微生物体系为主,拓宽至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酶在内的整个生物体系,并适当增加了上游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和下游加工过程(生物分离工程等)的课程。建立并完善了由化工原理、发酵工厂设计和生物工程设备等专业课程组成的工程学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设计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5]。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贺州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构建了包括由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认知实习、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工厂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组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对于基础课程如《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开设32学时的独立实验,对于《化工原理》《发酵工程原理》和《工程制图》等学科基础课程,开设24学时的实验。对于专业课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和《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开设24学时的实验。对于《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和《发酵工程设计》等专业课,开设16学时的实验。增设了3门特色专业选修课程:《马蹄脱毒技术》《山楂发酵产品工艺学》和《制茶工艺学》。为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开设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专业实践模块由课程设计、专业见习、课程实习、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模块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产学研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以产学研为依托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

(一)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以生物工程创新实验、专业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为主要依托,建立生物工程专业校内实习基地。贺州学院一直很重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新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购置了全自动果蔬生产线、微生物发酵系统和生化检测系统等仪器设备,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以市内外生物工程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为依托,构建生物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认知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已与达安基因生物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厂、嘉宝速冻食品公司、广州花卉中心、广西农科院、广西科学院、贺州市农业局等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了相关的合作协议书。同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或开展讲座。实习基地每年都接纳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工作,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教师的科研课题与企业需要相结合,有利于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提高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对于学校来说,丰富了教师的科研课题,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三)依托实习基地,构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新模式

以产学研合作课题为切入点,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和科研单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深入基地,进行完全现场环境的实践训练,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的培养机制[6],在老师和基地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这样既可以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又可以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提高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双赢。在2016届的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中,有10多名学生直接到达安基因生物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厂、广西农科院等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企业和科研单位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三、科研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研带动了生物工程行业的发展,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将科研渗透到教学中去,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搭建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使科研工作成为提升专业特色建设的有效手段。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实验课或毕业论文的选题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目前生物工程专业老师申请的项目有“中田大山楂高产栽培与育苗技术研究”“鸡血藤悬浮细胞培养及异黄酮类合成的代谢机理研究”“贺州马蹄优质品种选育、有机规范栽培技术研究”“贺州油茶优良品种离体再生技术研究”等20多项省级、厅市级项目。在2016届的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中,有60%的毕业论文课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学校还设置了由学生自主申请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班的学生每年都有2~3项大学生创新项目,且一些成果已在高水平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不断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获取更多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专业和职业资格教育有机结合,以职业资格证书来检验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主要通过化学检验工、微生物检验工和食品检验工等资格培训与考核,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合企业和市场需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产学研背景下,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也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实习和锻炼。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已有4人挂职到相关企业进行锻炼,5人参与企业“特派员”工作。“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有力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六、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娟,陈文强,霍科科,等.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1): 103-106.

[2]王娣,石亞中,曹珂珂,等.以就业为导向, “产学研”培养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J].广州化工,2011,39(23): 159-160.

[3]王陶,李文,陈宏伟.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3): 591-597.

[4]何满辉,赵宏霞,万君.通过产学研合作强化实践教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13(2): 194-196.

[5]杨洋,韦小英,白先放,等.建立生物工程专业“工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 127-130.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4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产学研合作教育即协同创新是由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合作,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人才。我国科研系统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机构三大部分构成。目前, 这三个科研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行, 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 造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因此, 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即协同创新。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才能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 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能紧密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同时促进科技与教育密切结合, 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才能承担更大责任。

一、协同创新理论背景

“创新理论”首先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 他认为创新是组合生产要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拓新市场, 并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2003 年, 美国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 即一个组织可以从其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有价值的创意和优秀的人力资源, 运用外部和内部的研发优势在外部或内部实现研发成果商业化, 并在使用自己与他人的知识产权过程中获利。开放式创新模式启示人们一个组织可以凭借自身较强的资源挖掘和资源整合能力, 通过开放式创新整合全球的创新资源, 从而实现自身的研究目标, 提升创新能力, 保持自身的创新优势地位。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 世纪70 年代创立协同理论, 强调协同效应, 特指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 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内外实践看, 协同创新多为组织 (企业) 内部形成的知识 (思想、专业技能、技术) 分享机制, 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 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宏观层面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 有专家认为,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 (研究机构) 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 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 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由于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 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 其本质属性是一种管理创新, 正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 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部署协同创新, 意义十分重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让我国高校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力度不够, 专业设置和教学课程满足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也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 因此既不能学以致用, 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中国工程院教育咨询项目组指出“学校的工程培训和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已被大大削弱, 使得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以及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 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只靠学校自身力量与有限的实验资源,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已经难以胜任。必须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与资源, 寻求高校与企业、政府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我院协同创新的困境及政策建议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是2004 年6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 学校建立了以管、工为重点, 管、工、经、文、法、艺、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学校坚持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两条腿走路的办学理念, 分别与中国银行东莞分行、顺丰快递、虎门电厂、东莞电机厂、金杯印刷厂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协议。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积极与企业合作, 并承担企业的实际问题, 锻炼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多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虽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也面临着内容单一、层次较浅、组织松散、效果低下等困境。尽管企业为高校的学生进行工程实践与教学实习提供基本条件和环境, 由于种种因素和条件限制, 学生实习以“观摩”为主, 动手实践机会不多, 未能解决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生产脱离的问题, 很难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 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应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行业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 把创新能力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联合各类创新力量, 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第一, 校企合作:要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和科研中的创新, 就必须从解决经济生活第一线中的问题出发。在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中, 应当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其次, 以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校企协同创新, 双方必然将要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庞杂的信息、更多和更重要的决策。为了节约高昂的交易费用, 校企合作的实践中需要形成相对紧密的校企合作组织:面向校企协作平台、密切关注东莞市企业需求, 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面向科技创新平台, 依托平台, 发挥技术优势, 利用科研团队力量与企业合作;面向实绩, 突出成果形式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第二, 校政合作:高等院校要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为东莞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就必须在政府的整合、协调、引导下,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产学研合作。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 维持着高校、企业关系的稳定, 只有在校政联合、相互支撑的新局面下, 才能使得学校成为东莞市及周边区域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先进文化孕育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第三, 校校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立足于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 不断促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校内外优势资源的有效配置;敢于突破学校与外部协同的障碍与壁垒, 依托优势学科群, 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 在高校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 从而带动高校崛起。

从目前态势看,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 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 政府应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 可从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入手, 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 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郑友敬.技术进步跟踪系统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

[3]卢慧, 蔡毅.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研究价值工程, 2011 (15) .

[4]李晓彦.高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 (11) .

[5]孟令权.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5

社会事业系

侯晓霞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其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因此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中又一重要的课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院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的,并于2000年由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几年来,该专业一直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

(一)涉老产业需要高职教育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具有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形式多元化等特点;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开始走向社会养老形式。另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还要求心理上、精神上的慰藉及老年病的预防和康复,这样对养老设施的条件环境、照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单靠以前的福利形式的服务和家庭服务,已难以满足客观要求,而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化、产业化的模式。当前,各地新建了很多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等涉老产业,涉老机构的设备条件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从事照护服务和管理的人员总体来看数量不足,素质上也不能满足要求:数量上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而素质上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很多是下岗职工、临时工,很多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生活上、精神上、医护上的需要。因此,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懂得现代老年养护技术,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我院经过对国内外大量的考察、调研,同时借鉴国外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通过专家们的严密论证,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它的建立不仅填补了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空白,更有利于提高涉老产业的整体水平,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教学必须与涉老机构产学研合作 1.产学研合作,才能准确地把握涉老机构的切实需要,正确确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2.产学研合作,才能充分利用涉老机构的教育资源。从目前学院的办学条件看,虽然建有高水平的老年养护实训室,学生在校内可以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但这些训练多数是模拟的,与学生未来就业的真实职业环境和对象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学生将来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实习和实训内容是要面对真实的老人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医学护理。没有真实的老人群体,不可能真正掌握对老人的养护技能。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依托涉老机构,在涉老机构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3.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到涉老机构挂职锻炼,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涉老机构的现状,另一方面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涉老机构中有多年从事老年照护经验的高级护理师、护士长等,可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4.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首先,产学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由于学生在涉老机构实践过程中,自己成为工作实践的主体,这一身份的改变大大增强了他们接受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学生在实践中直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体会到涉老机构需要什么样的护理人员,自己目前还有哪些缺陷,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大大增强。第三,学生在涉老机构接受涉老机构人文环境的熏陶,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经过努力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遭遇的挫折,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5.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教师可以承担涉老机构或相关行业的科研课题,配合涉老机构及相关行业搞技术开发创新或科技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化,还可面向涉老机构开展咨询服务和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6.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树立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则最终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我们培养的学生,其知识、能力、素质状况不仅取决于我们学校自己的评价,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对其认可和聘用,即最终学生就业的实现。通过产学合作,涉老机构在参与专业建设、教学全过程中,既了解了学生的成长和学业状况,又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素质的考核,必然会促进涉老机构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综上所述,涉老机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又需要紧密依托涉老机构,所以说,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走产学合研合作的道路。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自成立至今已与大连市社会福利院、大连市工人疗养院、大连铁路养老院、旅顺社会福利院、革镇堡敬老院、北京东方国际太阳城老年社区、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等32个涉老机构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涉及国有、民营、中外合资等多种类型。经过多年实质性合作,取得明显效果。

(一)专业指导委员会是产学研合作的载体

专业指导委员会是由各涉老机构中的高级护理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大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也参与其中。专业指导委员会一方面担负着学校与涉老机构相互沟通,密切学校和用人单位联系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专业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专业教学全过程,即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在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制订教学计划。在创建该专业时,学院成立了专业工作小组,其成员到大连及全国其他城市的涉老机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了DACUM(课程开发)论证,根据社会各养老机构的工作实际需要,确定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然后围绕目标和规格确定相应课程。六年来,我们反复修订教学计划,使得现有的教学计划更趋于合理完善。该专业主要为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级养老机构培养懂得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医学护理的高级护理员,为各级老龄产业输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具有老年休闲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及老龄产业的开发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为此,我们在课程建设上构建了以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心理护理和老年常见病护理三大护理主干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学时分配上:理论学时为1442学时,实践学时为1214学时,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5.5:4.5。

2、制订和完善教学大纲。为保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不断改进专业课的教学大纲,现已建立起一个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大纲体系。

(三)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

1、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完成:一是在每门专业课的总课时中有一定数量的课时为实践课,与相关的理论教学相配合,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这种实践教学主要以见习为主,每进行一次就及时填写实习记录并上报教务处实训科;二是规定在第一、二、三、四、五学期分别安排2周实训教学,专门强化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三是安排第六学期为毕业实训,我们制定了整套的实训计划,规定实训内容及要求。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在实训中能够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我们在实训过程中配备了带队老师和涉老机构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实训时要直接深入到对老人的护理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学生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将自己的实训成果向学校汇报,学生毕业实训鉴定由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进行,学院为该专业提供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2000年我们在校内建成面积300平方米,投资100万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老年养护实训室,内设相谈室、洗浴室、理疗室、家庭护理室、健身活动室等,着重训练学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医学护理等方面的技能,2003年又拨款20万用于更新实训设备,以便让学生掌握现有设备及技术的同时,了解国际先进的护理方法与技术。学院积极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的32家涉老机构都是我们的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进行。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教学方法改进,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以往的“教师为本”向“学生为本”过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模拟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我们经常到学院附近的大连铁路疗养院老年公寓现场教学,学生可在老年公寓通过观察、相谈和实际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和积累相关知识技能资料。然后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及教师的现场指导、总结,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老年公寓的高级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一直参与指导,效果很好。我们还将一些敬老院、老年公寓的老人接到学院老年养护实训室组织活动,由学生担任组织和护理工作,老人们活动得很开心,同学们也很高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2)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便于学生直观地接受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教学内容录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的收集和制作,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深化考核制度改革。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对考核方式、方法做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一卷定终身。卷面所反映的是单一的理论知识,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很高但缺乏应用能力,尤其是实际的操作能力,所以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高职教育特色,也不符合涉老机构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我们将主要专业课考试内容做了调整,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实践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知识的运用能力,除了在校内老年养护实训室通过动手操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外,我们还采取产学研合作的考核方式,到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涉老机构与用人单位一起实地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完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由于“老年服务与管理 ”专业在我国为首创,一直以来,国内没有合适的专业教材,学院专业教师与涉老机构合作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同时参考国外相关专业教材及教学资料,并根据高职教育标准的要求,编写出护理专业课程讲义。近几年,我们不断总结教学及实践经验,与涉老机构相沟通,共同对讲义进行修改和完善,坚持以“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原则,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并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与衔接,这些讲义得到涉老机构专业委员会的一致认可。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结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养老护理员”资格标准中对老年人护理的要求,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又做了进一步补充与完善,现已编写出教材,拟出版发行高职高专系列老年护理教材。

(四)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规定专业任课教师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原则及规律,按教学大纲及高职教学的要求授课。为了加强师资力量,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我院与日本濑户内短期大学、澳大利亚中吉普斯兰理工学院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国际领域交流。专业教师和涉老机构护理人员积极投身该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该专业已参与国家、辽宁省各级教学研究课题四项,其中一项为国家教育部的科研课题,另一项已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教学改革二等奖,发表省级以上论文近20篇。我院对专任教师加强实践培训,提高实际技能。教师每年都要至少2个月在涉老机构参与实践活动,有2名教师分别在旅顺福利院、革镇堡敬老院兼任副院长。由涉老机构的领导、高级护理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在教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院还聘请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对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讲学,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新动态及行业发展前景,使本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

(五)开展培训和咨询

鉴于涉老服务队伍和涉老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以及涉老机构人员的素质急待提高的实际,我们积极开展各种短期培训,提高涉老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先后为辽宁省民政厅、大连市民政局举办各级养老院院长及高级管理服务人员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与大连市慈善机构、香港汇丰银行合作为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培训,并使之在养老护理员工作岗位上实现再就业;为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组织的居家养老护理员提供技能培训;专业教师为各级养老机构提供业务咨询,为大连市劳动局承担了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的职业技能鉴定与考核工作,定期为大连电台、大连电视台做老年养护咨询节目。几年来我们开展培训达1000余次,各种咨询活动100多次。培训和咨询工作得到涉老机构的欢迎和大力支持。

(六)产学研合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做好毕业生就业前培训指导。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为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等涉老机构培养具有从事老年护理、老年产业的产品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从事护理,还是从事管理工作,其服务对象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服务群体,所以从事这一行业就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服务观念。毕业前期,我们加强学生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从事老年护理,需要有爱心、耐心和热心,如果缺乏这“三心”,即便有再高的专业水平、再强的能力也不能胜任这一工作。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首先,我们请来了养老机构的院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解及大量事例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真正意识到所从事的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请民政局、老龄委的有关专家,就国内外、大连市的老龄化、养老机构情况及行业前景、市场需求等方面做充分系统的分析、预测并介绍相关的政策。通过介绍,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倍受鼓舞。比如今后社会劳动保障部将借鉴国外的模式对养老护理员划分为几个级别,持证上岗,不同级别不同报酬,而我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年的工作,经考核就可拿到高级护理员资格证。获悉这些信息后学生们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从事这一行业的信心。

2、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我院重视学生的毕业就业推荐工作,学院先后派专业教师到北京、天津等地涉老机构联系毕业学生的就业。自2002年以来,现已有三届毕业生144人,已毕业的学生受到涉老机构的普遍欢迎,每年就业率都达100%,为大连市乃至其它省市的老年产业输送了高素质的老年养护专业人才。其中有3人在北京东方老年国际太阳城,2人在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10人在大连社会福利院等任管理和护理工作。

三、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要坚持学校主动性原则

同我院合作的涉老机构大多数是靠学院主动寻求而来的,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的机构少之又少,这主要是涉老机构对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这一功能缺乏认识造成的,也是因为我们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短,还没完全被社会所认识和接纳,根据当前涉老机构的现状,学校必须主动向老年产业寻求合作,主动为他们着想,主动向他们汇报学校教学情况,主动为他们服务,以赢得他们的支持。

(二)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必须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发展

我院能在短时间内便与众多的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涉老机构建立产学合作关系,主要原因是得到了大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支持和帮助。

(三)产学研合作的前提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关系,存在着利益上的协调与制约,这种制约不是相互间的牵制和对抗,而是相互参与、合作服务、分享成果。涉老机构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市场、教育培训市场、技术市场等与高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校和涉老机构的共同利益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学校和涉老机构在事实上互为供方和需方。在人力资源方面,学校要向涉老机构提供合格的人才、涉老机构则可以向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在教育培训市场,学校可以向涉老机构提供员工培训的相关服务,涉老机构则可以向学校的教师、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因此,要想取得产学合作的实质性成果,首先要遵循学校与涉老机构利益共享的原则。另外,既然合作双方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必然在互动过程中建立一定感情,双方都要加以珍惜,并用心维护和巩固,感情来自于真诚的交流与互动,以感情为纽带的机制将更加持久。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6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平台建设

一、引言

“十二五”期间,是吉林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的关键时期。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后,吉林省根据自身战略规划的目标出台了《吉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力争在到2020年,打造区域人才强省。目前,随着通化-丹东-白山经济带建设步伐的加快,通丹白地区正成为东北地区集冶金、医药、食品和农产品、建材、煤炭为主的综合性的物流基地,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截至 2013年4月,我国已有 420 所大学和800多 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现有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脱节情况,无法适应现代物流所诉求的专业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目标,因此, 这就要求高校要重新思考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管理学科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物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的当务之急。

二、目前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方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教育规模不断增大,师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实训室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专业建设尚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物流专业学科建设尚处于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的方向和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科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专业的应用性和适应性不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改革不断深化,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变化,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及时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学科建设专业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对物流学科的专业建设、物流学科内容的设置、如何进一步凝练,物流学科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对于全国高校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物流师资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够合理,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类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营销学等专业教师转过来,物流师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在师资结构方面也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存在高级职称较少,讲师职称偏多的现状;二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博士学历较少,硕士学历偏多的现状。三、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有些学校长年通过外聘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无法形成长期的、稳定的教学梯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随着物流专业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物流师资不足日益突出,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证,加强物流师资的建设显得尤其迫切。

(三)学生实践环节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虽然大多数学校都有实习基地,很多专业老师也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进行科研课题调研、帮助物流企业咨询等,但由于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较长时期连续性的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环节的效果不甚理想。

三、产学研用模式下的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策略

(一)加强实训环节,搭建学生实训平台

物流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物流专业产学研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应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紧密结合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把握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等基本原则,统筹兼顾,体现出地方校物流类专业的培养特色,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具体来讲,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同时依据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实训室建设,学科建设应紧密结合物流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以实训平台的建设为重点,搭建为物流类专业教学服务的综合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实验教学课程的比重,扩展实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二)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物流实践教育和训练是物流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地方高校要致力于建设设施完备、机制健全、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体系完善的示范性教学中心,以点带面,形成有益经验并进行大范围的示范推广,强化高校实训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大实训中心与企业、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使实训中心成为可提供咨询、培训、研发等服务的综合社会共享性平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抓提教育质量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迫切地需要打造“双师型”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的主导性力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能力俱佳的“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教学水平,地方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寻找双方合作共赢的契合点,为“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双师型”队伍提高创造机会和平台。

四、结语

对于地方院校来讲,当前之计除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之外,要着重进行进行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以“基础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融理论教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一体,学、研、产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为全面配合和支持长吉图国家开发战略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培养我省经济发展紧缺高素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9.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7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它需要教育部门、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通力合作。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的, 然而当前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远不能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并且《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报告》中也指出“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相互隔离, 严重脱轨;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中严重缺乏实践和跨学科类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依赖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 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现代大学生在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远远不够”。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忽略了学生特点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也忽视了各个行业发展趋势带来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地区性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侧重程度等, 使得人才供需不均衡。由此,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

1906年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耐德首次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这一概念, 倡导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随后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了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继大力推广, 取得了良好效果[1]。我国于1958年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并在改革开放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文件, 鼓励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整合多方资源, 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促进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结合。合作教育的开展使得多方受益, 特别是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获得了实施传统教育所不能获得的效果, 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强调知识继承性、重视课堂教学及学科自身系统性的传统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更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综合与创新、青睐实践训练[2]。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为教育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核心是教育, 主体是学生, 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 那么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采用这一模式,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3]。当然, 这对高等学校现行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 由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单位三方耦合而成的教育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需调研企业的人才需求, 再由高等院校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与培养计划, 最后由专业培养单位具体实施培养计划并将人才交付用人单位, 并持续跟踪使用情况, 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正完善培养计划。根据文献研究,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六大类: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继续工程教育模式、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博士后工作站模式、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 其中较适合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当属产学研结合模式。然而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 存在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与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有机整合, 将其简化成为“产学研合作”, 实施过程中“产学”脱节。就企业来看, 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利益最大化, 其主要任务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层面, 没有较好的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就高等院校来看,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忽略了培养与需求的契合度, 没有有效发挥科学研究与推广的职能。同时,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差异明显, 在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与困难, 无法深入、持续的开展合作。因此, 要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多元化程度下, 针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等进行多元化培养。依据上述分析,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多元化人才能力的培养。

(1) 根据行业需求,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文件, 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量合作企业对课程设置等的建议, 将人才需求融合在方案之中, 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基本素质课程、专业素质课程、模块方向课程、行业应用课程的设置, 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 力求拉近高校与企业的距离, 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2) 利用校企资源,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应充分挖掘资源,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模式开展课程学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由此, 校企合作平台既满足理论课的授课要求、实践课的训练要求, 又能满足企业的产品研发要求。同时, 企业将原本学生毕业后的招聘与培训前置到学生在校期间, 使企业的人才招聘竞争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互利双赢”模式, 有利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

(3) 加强课程建设, 改革教学方式。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共同开发课程, 将所开课程与行业应用整合, 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解决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叠、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同时, 提倡在教师获得的纵向、横向项目上开展合作, 按照项目管理流程要求与教师共同商讨、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有意识培养学生科研与组织能力。

结论

本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 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训练平台、改革教学方式三方面探讨多元化人才能力的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有机整合, 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有利于企业科学研究的开展, 构建起符合教育规律、满足产业振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的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教育体系[1]。

参考文献

[1]林雪明.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1) :108-110.

工程人才产学研模式探究 篇8

1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与工程教育有天然的联系

工程教育与行业和社会部门有天然和直接的联系。工科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特点,产学研联合培养就源自工程专业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其产生、发展都与工程教育息息相关。

最早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的“三明治”教育。当时他们认为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应该获取一些工作经验,于是,在工程和船舶建筑系中实施“教学过程中夹有工作训练的教育模式”,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由此产生。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校长施奈德有句名言“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工程师,就得为他提供作为一名工程师的实践机会”,他从自己早期的实践经历中深切感到,工程学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课堂上和实验室中学不到的,必须在实际工作场合中学习。由此形成让学生到工作岗位实践一段时间再回学校上课的想法,1906年他提出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新教学计划来培养工厂技术人员,这种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成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学院认为产学联合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过程,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按照“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从而将产学研联合培养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学习的全过程联系起来。历史经验表明,产学研联合培养与工程教育有天然的匹配,明显提高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促成工程素养的形成,是当今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

2 产学研合作在地方高校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类型有很多,比如最早的“三明治”模式;经典的“工学交替”模式;高层次的“企业博士后攻占模式”,广泛用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双基地”模式;针对企业培养人才的“311预分配”模式和“继续工程教育”模式;现代化的“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以及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的应用十分灵活,运行机制也极为多样。其中在地方高校中具有广泛适用性,能有效推动工程学科建设,改革教育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三明治模式

“三明治”模式分厚三明治和薄三明治模式。厚“三明治”模式一般把学习分为3个阶段,进行“学习-实践-再学习”,第一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工程实践,培养工程技术能力;最后一阶段,学生回到学校,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本科学业[2]。

薄三明治模式也叫“工学交替”模式,在高校中应用比较广泛。它一般分为多个学习阶段,根据需要安排参加实践的次数和时段,因此形式多样。一般遵循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交替进行。“一年三学期均衡它把一学年分三个学期,两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一个学习进行工作实践。工作学期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结合理论教学,逐年提高,并分阶段考核、答辩、评分。学生还可以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这种模式学校是教育主体,实践方式是顶岗,学生的工作不再由学校集中安排,而是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散式的安排。学生根据专业和兴趣自自主选择,因而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2)项目式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模式一般经历四个过程,“基础理论学习+参与项目+回校总结学习+毕业设计”。建筑、水利、电力、铁道、石油学院通常采用这种模式,他们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后,把学生派往合适的大型建设项目工地,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检验收。工程结束后学生回校继续理论学习,这时他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那些在工程实践中必须的但是过去的理论课程中没有的知识,最后进行毕业设计。对于非工程类的专业,项目式教学,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进行,比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调研任务、采访任务、规划勘测任务等用人单位提出的实际项目。由于这种模式具有项目的大小和时间的不固定性,所以实施方面需要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体制。

3)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

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通常是校企双方深层次上的合作,不拘于形式,只要使人才培养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比如上海电力学院与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厂、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公司,开展的以专业综合改革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其基本思路是以学校的专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结合考虑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重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模块,同时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种模式实施的关键是企业参与,有机渗透到专业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中,包括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思想教育等整个教育过程。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动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通常效果显著,但是它涉及面比较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会较大[3]。

2.2 改革教学计划,突出技术应用性

我国传统的工程教育是一种“科学工程教育”,它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较为忽视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学机的不懂电,学冷加工的不懂热加工;只懂技术,不懂成本、经营、管理,更缺少人文修养。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则要求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比如机器人专业不是研究如何制造机器人,而是研究如何运用机器人来分拣物品和生产原料,承担生产线上的工作;模糊控制专业不死研究模糊控制理论、远离的新发展,而是研究如何用模糊控制基本原理实现起吊重物的平衡移动和定位。

首先,产学研联合培养可以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构建教学计划。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四个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由易到难,逐步接近工程实践的原则,从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线路来构建。

其次,要强调实践教学。以广西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他们把企业现场实践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企业现场实践Ⅰ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技术进步、科技水平和现代管理方法。企业现场实践Ⅱ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直接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具体了解模具设计及制造、数控编程操作的全过程。企业现场实践Ⅲ为11周,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以了解当前模具行业的新只是、新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情况[4]。又如中山包装学院的产学研联合培养使用“课堂教学+现场参观+技术讲解+动手操作”的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生茶那设备,是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论知识的消化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更贴近生产实践,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2.3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工程能力

无论何种培养模式,教师都是关键因素。对其专业领域的企业生产和研发活动全然陌生,不能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教师是难以胜任工程教育的教学任务的。因此,工科专业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具备突出的工程能力,必须熟悉工程实践,并且精通企业产品研发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产学研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师提高工程能力提供了契机。

比如企业备课方式,这是一项颇具创意的改革。在株洲工学院与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的联合培养模式中,针对备课中的“理论脱离实践”和“空对空现象”,要求教师上课前两个月必须到中山基地了解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掌握生产流程和工艺操作,这项备课方式改革,是教师能够自编补充教材,在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此外,由于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包装印刷生产基地,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动态、新产品都可在第一时间内接触,教师在企业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及时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并传达给学生。[5]再比如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在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模式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大多是来源于企业,结合实际的课题。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也具有很多帮助。横向课题研究。横向课题尽管从学术研究和经济效益方面对教师的意义不大,但对于密切校企联系及教师了解企业技术活动、深入工程实践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摘要:工程科技人才是现代社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工程教育脱离生产实践的困境中,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首先产学研合作与工程教育有着天然的匹配。其次在地方高校中进行产学研合作,一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来改革教学计划,突出应用技术性;三来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由此,可渗透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培养适用性工程人才。

关键词:高等工程,改革,路径,产学研联合,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

[2]石火学.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00(3):65

[3]陈立红.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办学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5:41

[4]吕玉铬,王虎奇.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工学院“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培养模式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19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9

一、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1. 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计面临的业务日益复杂, 增强会计人才实践能力成为必然。因此, 必须缩小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提高会计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应用的速度。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 能够将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创新研究有机结合, 从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前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应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 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能否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目前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主要表现在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 操作水平不高, 企业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培训, 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 从而增加企业的培训成本。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 将教学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服务于区域经济, 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3. 以模拟实践操作为手段。

应用型人才培养, 突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意识高的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实践操作, 通过购建实验设备, 引入实验软件, 创造仿真环境, 使学生在校期间体验实际业务, 从而巩固知识, 增强应用能力。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实行校企合作, 共建实训基地, 学生进行现场观摩、顶岗实习, 模拟实践操作, 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不断创新,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 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 课程体系应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应结合专业的特点,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突出会计核算与分析、财务预测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知识应用得到深化和加强。但是, 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 会计专业理论课程开设较多, 而实践性课程没有得到重视, 设置课时较少, 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提高, 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2. 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强。

师资队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会计教师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 具有高学历, 理论水平较高, 但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 缺乏实践经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只能照本宣科, 对于实践性强的部分难以把握, 对于社会实践的操作更加困难, 也就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但是在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 延续了传统教学方式, 主要传授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课程的实践环节形同虚设, 设计、安排不恰当。虽然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课堂实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但实践性环节课时偏少, 无法保证质和量。校内实训中, 各课程或环节没有明确的岗位分工, 很难“仿真”会计工作的真实场景, 学生感受不到企业的运营过程;校外实习则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 实习过程缺乏监督, 实习效果较差。整个实践教学链条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人才培养的目标未能实现。

4. 校企合作领域仍需拓宽。

目前, 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 主要采用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方式, 进行现场观摩、顶岗实习, 或者请相关的管理人员到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 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事实上, 这种方式仅仅是校企合作的初级形式, 它仍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进行封闭式教学。产学研战略联盟则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需求为核心, 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建设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来进行。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应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扩展, 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领域。

三、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措施

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以高校为中心, 以企业为主体, 通过重大项目合作, 打造专业实习基地, 共建师生科研创新平台。因此, 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在会计产学研基地的构建过程中, 应该积极发挥师资、学科建设、科研等方面的优势, 为企业的介入创造优越的条件, 使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中来。

1.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 培养应用型人才, 必须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设置, 将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因此, 在课程设置中, 可以采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的模式来设置, 突出素质教育, 夯实专业基础课, 强化专业方向课, 精化选修课, 强化能力培养。首先, 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 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社会伦理, 增强传统文化修养;专业基础课应为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 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方向课按照学科服务对象的性质和就业去向的差异进行分流, 增强不同方向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专业选修课主要对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提供支持,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通过优化课程体系,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适应社会的需求。

2. 提高师资队伍实践能力。

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应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一方面, 要求专业老师参加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 这类考试实践性较强, 不仅能够更新知识, 而且能够了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加强与社会的衔接。另一方面, 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 不仅能够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也能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可以聘请一些理论知识扎实, 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事务所、财政部门的会计师作为兼职教师进校教学, 专兼职老师相互交流沟通, 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 建设校内模拟实验平台。

校内实训是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保证, 校内模拟实验平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会计人才培养应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既要投资设立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审计信息化实验室, 又要建设满足综合实训的实验中心。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 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复杂实务, 提升实验教学层次, 凸显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 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科研机构等多种不同的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高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践有机结合, 从而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产学研战略联盟基地不仅仅只限于学生进行观摩实习、提高操作能力, 更应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 开发利用合作各方优势资源。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基地, 企业也应参与到人才培养中, 由校企各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过程中聘请相关实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进行专题讲座、实训指导、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 合作开发教学案例, 参与教学改革, 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只有合作各方精诚合作, 建设真正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基地, 才能培养基础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5. 完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配套制度。

当前, 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出现了短期化、功利化现象, 要保证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长期和稳定, 必须有一套保障制度规范产学研各主体的行为, 通过契约明晰各合作单位的责、权、利关系, 保障项目运行。应建立起合作单位之间人、财、物的合理调配制度, 合理配置资源, 并建立组织管理制度, 共同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长期稳定的进行, 实现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新玲.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 2014 (10) :37—38

[2]张维宾, 吴斌.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13 (9) :29—31

[3]刘德光, 姜红.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0) :187—189

[4]岳惠玲.会计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战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4 (5) :354—355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1 高职院校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

1.1“以就业为导向”是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职业教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求学者的就业能力,服务和促进就业、再就业。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把握的方向性问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就业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思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高职院校不抓学生就业,毕业生难以就业,就谈不上职业院校的发展,最终也必将被无情的教育市场所淘汰。就业率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高职教育发展的本身就是为社会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以就业为主导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原则。高职院校要深人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率高,必将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必将进一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和再就业的能力。

多年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职业院校必须调整过去的办学思想和对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把“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应该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市场服务、为社会服务。教育教学要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同于综合性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应侧重于技术应用能力,操作型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高技能人才”包含: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强的现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技术难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有很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是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按这种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市场要求,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高职院校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科知识作为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以知识传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我国高职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之初也基本借鉴了这种模式。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推行的是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它较好地解决了用人单位要求人才“上手快”的问题,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然而,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因此,努力改革高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具有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从事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就在于其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笔者认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打造高职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内的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二是学校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教育。

2.1 校内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含义是,在学校内实现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个层面上的“产”主要指产品开发、生产;“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的参与生产和科研的学习过程;“研”指产品的设计、试制和产品技术攻关项目,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性实践研究。

校内产学研结合是学校切入市场的开始,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和变化趋势,以系列产品或项目来驱动专业建设,构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产学研结合主要有以下类型:

(1)产品开发型:以系列产品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即各个专业根据基本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引进或设计开发系列产品,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为主要内容,在实施系列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2)项目研究型:以项目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内容,在设计研究项目方案的同时制定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3)来料加工型:以引进先进技术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结合。即各个专业及时将代表本专业技术的产品引入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完成产品生产达到培训学生专业能力。

(4)自主创业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结合专业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独立经营某一项目,从市场调查、上项目、经营管理、利润核算,全部由学生自主进行。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自主的实践,把学生培养为自主型、探究型、创业型的人才。

2.2 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教育,以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作用和特色。校企联合就是学校与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联合进行生产项目开发、科研项目攻关,进而将教学和生产科研结合起来。

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多种,例如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基地模式、订单模式等。

(1)职业教育集团模式。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就是学校以行业为背景与同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形成一个职业教育集团,它本着互惠互利、整合职教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原则,紧紧围绕地方、行业(产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联合进行生产项目开发、科研项目攻关,分析与产业(行业)相关联的各专业的能力要素,进而将教学和生产科研结合起来,进行知识、技能相对应的课程建设,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特长优势。这种模式不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学生毕业时就业竞争能力较强。

(2)基地模式。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派学生到企业实训,借助企业的生产岗位培训学生。

(3)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教学组织模式。

3 探索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坚定不移地走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并构建了“以系列产品、校企合作和职业资格证书三驱动模式,进行专业建设、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这里“系列产品、职业证书和校企合作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源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

3.1 以系列产品或项目为驱动,校内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以系列产品或项目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系列产品或项目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再以专业课的要求为依据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再在此基础上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来实现培养高级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这样通过以某一具体系列产品或项目的设计、制作和维护为学习载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对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出探索未知的欲望和激情,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系列产品或项目的开发,学生可以学习、研究产品的设计、开发,试制与技术应用,实现校内的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现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系列产品或项目的生产,学生经过对具体产品的生产、技术操练,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操作型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快,自主创业能力强。

通过系列产品或项目的开发,学校的可节约教学开支,避免因学生实训在材料上纯消耗性的实训,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开发出来的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还可增加学校的收入。

3.2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为了更好地为地方为行业培养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按照专业对口、保证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先后与多个企业公司签订了专业合作办学协议等。现正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得到了充足稳定的教学实训条件和科研条件,企业的机器、设备等环境场所成了学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也获得了学校的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共同组织教学,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平台,直接顶岗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使学生一毕业便能上岗,毕业生工作无需适应期,实现用人单位(企业)与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当前的紧迫任务。可以相信,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职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随着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实践,高职院校必将彻底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职业院校要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实行学校内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和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2005.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11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在内的综合体系,各方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有侧重点,又紧密联系。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常州大学为例,该校依托学科优势,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42-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智慧的載体,是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一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创新型人才的数量,而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因此必须通过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中各主体的定位

1.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继承和发扬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由于其在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其培养人才的职能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高校不仅是培养高学历人才的场所,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当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严格界线,学科之间的融合度日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幅缩短,这就使得各国高校已经成为知识创新的中心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发展,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已成当今高校的重要职能。因此,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今高校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教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产学研的结合模式,才能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从基础操作到科技创新的跨越,逐步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科研院所——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科研院所是指那些为解决某些方面科学及实践问题而开展研究的科学院、研究院、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这些科研院所或是独立的机构,或依附于政府各部门、各高校、企业等。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们往往是集中于某一研究领域,专业性、针对性比较强,并且部分科研院所还代表了所在领域科技发展的前沿,是国内乃至世界技术发展的权威。因此,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科研院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院所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培养和间接培养。所谓直接培养是指通过直接招收硕士生或博士生的形式使学生直接参与该学科领域课题的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而间接培养则是指独立的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在学研方面的合作,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不断加强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交流,从而间接地影响高校学科的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3.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试验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的经济活动一般是以盈利为目的,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中企业也是以盈利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日益增强,企业能否在产品生产领域领先于其他企业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得丰厚的利润。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和人才的投资,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不断寻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有效地将自身的市场化优势、科技成果转化优势、资金优势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组织间资源的共享机制,弥补了企业发展的不足,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在这种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了全新的解释,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在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得到了锻炼和升华。

4.政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支撑者

在校企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中,由于存在技术开发的风险性、科技成果转换的不确定性以及各方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性等问题,产学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参与无疑是促进产学研良性循环的一剂良药。政府可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对产学研的监督、指导和协调,进而调动各方参与产学研的积极性,促进“学为用所学、研为产所研”的产学研良性发展。此外,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在合理考虑高校学科布局的基础之上,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真正发挥高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组织模式

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目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按照复杂程度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基地模式、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果孵化人才培养模式。

1.校内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科建设为向导,通过修改培养方案,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借助校内实训平台或实习软件的帮助,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弥补了传统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使人才培养紧跟学科发展,既集中了学科的优势资源,减少了对外沟通、协调、培训、安全等方面的成本,又促进了学科的良性发展。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所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校内资源为主,受实训平台、教师队伍、教学方式等条件所限,人才培养还处于“学”与“研”相结合的程度,与企业所要求的“产”还有不小差距。

2.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之间的科研项目为纽带,项目各方按照预定契约,各负其责、各担风险,协同攻关,共享利润分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合作双方资源的共享,最大程度上节省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本;而且通过校企合作,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企业科研人员或普通员工交流的平台。双方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可以进行直接的技术性探讨、知识碰撞、共同攻关、克服研发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可以采取委托开发、合作开发或采取高校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形式,也可以采取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形式。但无论实行哪种形式,企业往往是项目研究的出资者,而高校则是项目的攻关者和支持者,因此,高校的研究成果能否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决定双方产学研能否持续的关键。

3.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设置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的,专业的建设程度也是以学生就业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来进行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与高校教师一起探讨人才的培养计划,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或实训指导等形式直接参与一线的教学活动,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基金、科研基金等形式鼓励高校教师或学生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而对于一些人才紧缺且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企业也可以通过与高校进行委托培养,这既可以减少企业外部招聘人才的成本,又可以促进高校学科的健全和发展。

4.成果孵化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孵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研人才培养中最为复杂的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导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风险投资,采用组建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园、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公司等形式直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高校科研项目和成果产业化的无缝对接,激发了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培养了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但是由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高校、教师或学生为主体建立的独立法人为依托,因此企业的运作模式、前期科研的资金投入、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政府对企业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以常州大学为例

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實践方面,下面以常州大学为例进行简要的说明。常州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思想的指导下,常州大学依托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

1.立足地方经济,搭建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

常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深知产学研合作首先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为产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学校启动了“产学研111工程”,即选派100名素质好业务精的博士、教授到乡镇、企业挂职;建立10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10家特大型企业为长期紧密合作伙伴。在这一工程观的引导下,学校已经与国内4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3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1个、市级工程中心17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5个、产学研基地156个、校企联盟178个。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构建加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推动了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移,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2.依托学科优势,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常州大学依靠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先后建成了“常州大学——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现代化工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些教学示范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仿真学习或实验操作会不断地发现理论在与实践相结合中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修订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自然而然地会得到不断提升。

3.借助人才优势,开展多方位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常州大学凭借自己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一方面,学校鼓励各类企业把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放在学校,共同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开发。例如,常州大学与美国康宁公司联合共建了AFR反应器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共建精细化学品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学校也鼓励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例如,自2014年起,常州大学与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同时,公司在学校设立“常宝奖学(教)基金”(本金1000万元),每年提供50万元用于奖教、进修、奖学以及助学等方面。

4.完善机构设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了提升学校的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学校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推动产学研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常州大学组建了产学研合作处、产业处、技术转移中心、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四个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的横向科研、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与服务、专利与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其中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该中心于2010年成立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常州常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并下设溧阳、常熟、镇江、海安、赣榆、克拉玛依等六个分中心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常州大学科技成果转移向市场化操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促进了常州大学科技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完善了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对称的问题,为学校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常州大学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另一举措是引导学生积极创业,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学生理论学习的最终归宿。从创业项目的诞生到实体公司的创办,从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到具体的实际经营,整个过程都要体现出创新。为此,常州大学特设立创新和创业基金,以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问题。而针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则通过设立大学生校园创业诊所和创业人才智库对学生提供一对一和点对点的服务,以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目前,从常州大学创业社区里走出来的多个创业项目已经在常州创意产业园和科教城创业园落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为服务常州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融合理论学习、技能掌握、能力培养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创造的飞跃。因此,在以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中,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应当各司其职,从完善人才培养的职业规划开始,加强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来。并通过外联内引,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代金平.产学研合作视域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7-131.

[2]朱佳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4):49-52.

[3]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4]苏雁,许学建.常州大学:协同创新促内涵发展[N].光明日报,

2013-04-22.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篇12

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作为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必然产物, 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学研合作起源于1862 年美国颁布的《莫里尔法案》, 之后又通过《赫奇法案》和史密斯-雷佛法案, 都以配套经费的方式, 强调大学应配合企业需求, 进行相关应用性的研究及实验。

2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1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①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 大学的工科课程设置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到工作岗位后, 不能很好满足工作需求。实践教学大部分由学校教师在学校的实验室来完成, 指导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实验课程实践性相对不足, 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不足的。

②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多元化。在高校中, 大部分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相关的行业实践经验, 学校也更加注重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 种种原因导致教师欠缺实际有效的行业生产的经验。

2.2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地方工科院校, 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①在科研工作中融入实施产学研结合理念。在科研项目中, 采用当前热门的“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所谓“项目驱动式”, 即以国家等支持的纵向项目及企业支持的横向项目为依托,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理论转化实践能力等。在项目中, 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申报及实施的各个环节中, 负责人及指导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 安排好其适合的工作内容, 因材施教, 并安排进度计划和定期组会汇报研讨, 以项目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②在教学工作中落实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一方面,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面向应用, 提供更多机会在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之间建立联系, 包括讲座、研讨等。另一方面, 在实践教学中, 丰富学生的实习环节的内容, 更加有效利用实习基地。

3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益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3.1“产学研”有助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 我们现在需要跨学科互动, 增加学科的交叉。“产学研”结合, 对于学科的综合和交叉具有推动作用, 对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产学研”结合也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课程设置。

3.2“产学研”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推动中, 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工作, 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交流, 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

3.3“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产学研结合下, 学生培养真正与企业对接, 让学生在各实践环节中, 了解行业需求, 有针对性开展学习与训练。从而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吻合。

综上, 通过“产学研”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所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 从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层面上, 与传统模式相互补充, 大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更具优势, 通过相应的实习、实训, 学生可以把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摘要:产学研结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与意义, 作为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高等职业学校到本科高校, 都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应结合本省经济发展情况及本校定位, 研究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切实有效推进产学研结合, 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 更加有效地为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本文阐述了产学研结合的含义, 分析探讨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方式及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洪英汉.产学研项目驱动式的工科教学改革新模式[J].科教导刊旬刊, 2014 (11) .

[2]徐鸣亚, 谢少阳.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管理方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探索和实践[J].高教探索, 2015 (08) :91-93.

[3]陈孟元, 陈跃东.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0) :213-214.

[4]李志生, 李斌, 郭初.工科院校依托实习基地和科研项目开展产学研实践的改革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 (3) :95-98.

[5]张治国, 张鹏, 刘英, 等.产学研相结合的材料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4 (22) .

[6]王晓晨.南京大学产学研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 2013.

上一篇:舆论传播研究下一篇:农村政治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