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精选7篇)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1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学大师钱学森成长成才的启示
2009年10月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一代科学巨星的陨落,除了给国人留下无尽的缅怀之外,同时也留下了待解的“钱学森之问”:到底是哪些因素成就了这样一位科学大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其实,从钱学森的人才培养观、教育思想观,以及钱学森自身成长成才的经历中,我们可以隐隐找到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兴趣广泛 喜欢阅读——打开视野之门
据钱学森的弟子涂元季介绍,钱学森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音乐、绘画、摄影、文学等都喜欢,阅读面非常宽广,前沿科学、文学艺术,连菜谱也买来看。涂元季介绍道:“我给他当了20多年的秘书,可以说一句不夸张的话:恐怕很少有人比他买的书多。”新华书店专门给钱学森留一个格子,出了什么新书就给他留着,包括当时最尖端的外文科学书籍、杂志。一次,看书店送来的书里还有一本菜谱,涂元季还以为是厨师“搭车”买的,一问才知,原来这也是钱老的读物。
钱学森不是一个藏书家,而是一个看书家。他看书的效率很高,哪些章节废话多,哪些章节有内容,他一浏览就知道了,并且把精彩的章节推荐给别人。钱老96岁高龄还在家翻看报纸,家里的书架书柜,摆满了他阅读过的书籍和资料。不管是报纸还是资料上,凡有用的东西钱老都剪下来,用档案袋装起来,一共有600多个档案袋,可见钱学森博览群书、博闻强识。
启示:阅读开阔视野,知识增长智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注重学习,博览群书,从浩瀚书海中吸取精神养料。马克思喜爱读书,每天都到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去翻阅书刊,前后翻阅1500多种书籍,座位下的地板都被踩凹下去,最终写成《资本论》。毛泽东一生热爱读书,即使在战乱时,还坚持学习,读哲学、历史、军事书籍。视野决定高度,胸怀影响成败,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言:“积学以储宝,酌思以富才,研阅以穷照。”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这是思维发展和跨越的基础。只有广泛涉猎,勤于积累,丰富阅历,才能厚积薄发,善于创新。
勤奋刻苦 天道酬勤——成才的金钥匙
钱学森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他从小就很爱学习,喜欢读书。吃饭的时候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头都不抬一下。为此,他母亲必须经常把别的菜换到他面前,要不然他就总是夹面前那一盘菜。
钱学森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一个犹太学生在大家都出去玩的时候去教室学习,他想,应该没有别人在吧?于是,把收音机打开,边听广播边看书。过了不久,有人在隔壁敲墙了。这个犹太学生纳闷:是谁呀?过去一看,是一个中国人。钱学森告诉他,你的收音机声音太大,影响我了!原来,在这个犹太学生来学习之前,钱学森早已在这里自习很长时间了。
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投到冯·卡门手下攻读博士学位时,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写出三篇论文才拿到博士学位,这一年他都28岁了。他的这个博士学位来得相当不容易,第一篇论文:“可压缩流体边界层问题”发表出来只有6页纸。可是为了写出这篇论文,他作了大量准备,查阅了大量文献,耗费了大量心血,仅阅读文献的笔记就写了450多页。而他的第二篇博士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公式”。他的这篇博士论文就使他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启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在看到别人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看到别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和背后的艰难坎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想收获成功的喜悦,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茅以升说过,“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艺术创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离不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品质。
家庭熏陶 启蒙教育——奠定成才基础
钱老的秘书涂元季在回忆中曾说:“成就钱学森的因素有很多,我觉得首先一点就是:他有一个很懂现代教育的父亲。”钱学森的父亲懂得现代教育,虽然叫他学理工,但同时又让他学习很多文科的东西。比如,他让北师大附中的校长林励儒教他伦理学,让高希舜教他绘画。
不仅家庭教育给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随后的基础教育阶段,他也受益匪浅。
1991年,在党和国家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仪式上,钱老的答谢致辞也就讲了十几分钟,但却有一大段是讲他在师大附中所受的教育和师大附中对他一生的影响。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是一段令钱学森最难忘的青春岁月:每天中午吃了饭,大家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不怕考试,不死记书本,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学校形成的考试风气与今天迥然不同:临考前从不紧张备考,绝不因明天要考试而加班加点背诵课本。“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不论什么时候考,怎么考,都能得七八十分。”
对于这段启蒙教育,钱学森十分怀念:教几何的傅钟荪老师用古汉语自编讲义,把道理讲得很透。教生物的于君实老师,常带领他们去野外采集标本,教他们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并开设多门选修课,如非欧几里得几何、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工业化学以及中国的诗词、音乐、伦理学,学生饱览各种课外书籍……因此学生的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师生关系密切,息息相通。
启示: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在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道德、心理、兴趣、爱好的培育,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应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填鸭和应试技巧的灌输。学术自由 鼓励创新——培育创新土壤
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其实,他所称赞和怀念的就是创新的氛围。钱学森回忆道,当时,加州理工学院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整个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学生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学生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钱学森表示,所有在那里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钱学森读大学时,研究应用力学,也就是说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数学系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这些应用数学家。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各贴海报讲座,结果是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钱学森曾说过,“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样吗?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能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在钱学森看来,中国的学校,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
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正是这种创新氛围成就了钱学林的伟大事业。
启示:受传统中庸思想影响,人们长期追求“以和为贵”,否定精神和批判精神在学生身上十分匮乏,这很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症就是追求让学生没有问题,没有疑惑,而西方教育则正好相反,总是将学生从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教育家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的舆论导向、宽松的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土壤、阳光、水分和空气,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氛围,是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必要前提。严谨治学 做事较真——养成科学品质
钱学森做事较真,实事求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来不得一点含糊。
在上海交大读书的时候,一次水动力学考试,教授给钱学森判了满分。但卷子发下来以后,他发现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老师没有注意,马上举手说:老师我没有全对,我这儿做错了。教授后来给他扣了4分,并把卷子保留着。
钱学森一生成果丰硕,但生前发表的著作、文章却并不太多,这是因为他从不掠人之美,所有的文字都是他个人的真东西。他得知一位教授在搞模糊数学,觉得这是数学里面新的前沿,很有意义,就把他约到办公室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之后指导写论文。论文写好后,这位教授建议两人合署名。钱老回答说,科技论文的署名只能署干实活的,如果说我给你提过几点建议,你觉得合适、接受了,最多在论文的结语提一句就行了,这是世界学术论文的惯例,我们必须坚持。
作为大科学家,钱学森总是鼓励年轻人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有一丝闪光点,不管说的跟自己意见是否一致,他都虚心接受。
钱老晚年为抵制学术乃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还给自己定了四条原则: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开幕式、不为他人写序、不题词。
启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科学品质是一个人从事科研事业的基础。钱老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所作的巨大贡献,还因为他高尚的人品。当前学术界剽窃抄袭、申报造假、论文挂名的现象此消彼长;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的情况屡见不鲜;哗众取宠、吹拍拉扯、追求轰动的风气肆虐横行;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学术成果评审“唯官是图”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危害学术的本质,妨碍科学的创新,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要造就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受教育者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品质和学术人格。教师引导 人生导航——引领成长方向
在钱学森的成才道路上,他的恩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功不可没。冯·卡门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布世界,从他手下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科学家。
卡门的教学方法很独特,他重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不是按照刻板的教学大纲去灌输学生。他平时很少测验,只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初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有些学生并不习惯他这一套,怕期终考试成绩好坏一锤定音,于是有的学生去找卡门,希望发给大家一个复习提纲。卡门说:“为什么只给一个提纲呢?我可以把全部考题都给你们。”一听他这样回答,大家都不吭声了。卡门对他们说道,“因为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答案。要说有,那只是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如果有个学生的试卷对试题分析仔细,重点突出,方法对头,且有自己的创新,但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后答数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试卷答数正确,但解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要比后者高得多。”
卡门还常常把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他甚至在学术讨论会上经常把自己的创新思想讲给大家听。
冯·卡门和钱学森配合密切,就当时航空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为解决高速飞行和超音速飞行中的问题,联合署名,发表了许多论文。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们评价这师徒二人是天生地造的一对。冯·卡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许多学生,但只有最得意的门生钱学森是作为单独一章写的。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名师出高徒”,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陈旧,有些教师兼职过多,主要精力不在教书育人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要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必须切实把师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严谨笃学、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科学和艺术联姻——激活创新的灵感
对于钱学森,人们常常把他与导弹、火箭、航空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其实,他对于艺术也非常挚爱。钱学森年轻时就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学过钢琴和管弦乐,对我国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怀有极大的兴趣。钱学森曾说,“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
钱学森的妻子是被誉为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的蒋英,回国后的40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要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把熟识的科技人员邀去欣赏。1991年,钱老在人民大会堂授奖仪式上即兴演讲时说:“44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老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钱学森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到,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然后才是科学论证。而猜想需要的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他一再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因为创新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灵魂。
启示:科学和艺术是一面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科学借助艺术的想像,可以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实现概念的跳跃;艺术借助科学的理性,可以突破感性的直觉,实现情感的跳跃。许多世界级大师身上都体现出科学和人文的完美结合,例如达芬奇的绘画作品 《蒙娜丽莎》闻名世界,同时他也是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爱因斯坦是世界物理学大师,同时又是小提琴演奏高手;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同时又是一位作曲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通识教育,文理并重,科学和艺术兼修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阙明坤)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2
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 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知识与经验的多少, 创新的核心是一个人善不善于产生新思想。
1952年, 26岁的美国物理学家格拉塞 (Donald Arthur Glaser, 1926-) 为如何探测高能粒子的运动径迹而冥思苦想, 他往酒杯里倒啤酒时被啤酒中冒着的气泡吸引, 如果扔到杯中一个小粒子, 气泡会追随粒子的运动轨迹而形成。他由此受到启发, 用液体来取代威尔逊云雾室中的气体, 可使密度大约增加上千倍。他用了一种处于沸点温度的液体, 再使压力突然降低, 从而使液体处于其沸点以上的温度, 观察在粒子运动路径上形成的气泡。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气泡室, 在乙醚液中显示了宇宙射线粒子的径迹。
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尔弗雷茨 (Alvarez) 参加全美物理年会, 午餐时, 他旁边坐着年轻的格拉塞。两人交谈起来。格拉塞说他受啤酒冒气泡启发产生的想法, 建造了探测基本粒子的装置——乙醚气泡室。
阿尔弗雷茨很感兴趣, 决定建造一个规模空前的注满液态氢的气泡室, 几年苦战, 终于成功了。这东西跟格拉塞的相比, 把乙醚换成了液氢, 并且扩大了体积, 发明了复杂的数据处理方法, 其功能则不可同日而语了。
后来, 1960年诺贝尔物理奖只颁给了格拉塞, 因为原始创新的思想来自于他, 尽管格拉塞还很年轻, 知识和技能远不如阿尔弗雷茨, 而且真正造出液氢气泡室的是阿尔弗雷茨。因为这是科学界的共识:科学上最伟大的进展都是来自于新思想;最好的创新人才, 是最多地提出新思想的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是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就是最善于产生新思想的人才。
人类的创新能力是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 用想象力构造出新思想、新主意, 把新事物付诸实现的能力靠真才实学。
二、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新思想
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在二三十岁时做出他们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 那时他们的知识并不多。后来知识多了, 反而再未做出重大发现。创造力的前提是打破常规和避免任何思维定式的能力, 通常被称为批判思维的能力。年轻人较少受常规束缚, 较易产生新思想。一个人想具备创造力, 首先要有思维的能力, 如果亦步亦趋地去做就很受常规的束缚, 人年龄越大就越容易受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史上年轻人容易产生新的思想。
1. 创新的前提:批判思维的能力
批判思维的能力就是打破常规和避免任何思维定式的能力。年轻人容易具有这种能力, 因此重大的原始创新往往是年轻人做出来的。
2004年数学阿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阿蒂亚说过:“如果你呆在一个领域的时间太长, 你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思考。如果你是个新人, 你就不会受周围人观念的局限。越年轻, 你就越有可能做出真正原创的东西。”
我国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应试教育, 考试怎么考、高考怎么考, 怎么能得分学生就得怎么学。比如在某小学, 一个小学教师给学生讲完《灰姑娘》的故事之后, 有个学生举手问道, 为什么午夜钟声响后, 魔法消失, 所变的所有东西都恢复原状, 唯独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留在王子手里, 让他随后凭此找到灰姑娘?教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就让学生不要胡思乱想, 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记, 不然考试得不了分。类似的事十分普遍。目前的高考指挥棒压抑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科学界的共识是, 最成功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特别要注重保护年轻人的新思想, 鼓励年轻人的批判思维能力。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教育。
2. 创新的基础:想象力
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就是人脑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所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 创建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见过兽和人, 并感知过各种动物的特征。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构建出人面兽身或兽头人身的东西, 这就是想象力。因为想象力能构造出现在还不存在的东西, 所以它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源泉。
想象力对创新性工作的重要性, 在爱因斯坦身上最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他有一句名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具有超高想象力的人。他上中学的时候是19世纪末叶, 那时经典物理学说已经成熟, 其两大支柱——牛顿力学和电磁场理论已经产生。爱因斯坦学了这些理论之后, 就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我能够用光的速度随着光一起跑, 我将看到什么现象?他的想象力告诉他, 基于牛顿力学定律, “我跟光一起跑, 那么光就相当于静止了, 这个时候我看到的是冻结的电磁场和电磁波。但是, 用电磁场理论来看, 电磁波会冻结是完全不可能的, 电磁波是动态的、永远不可能冻结的, 一冻结就没有电磁波了”。爱因斯坦在中学时候就发现了经典物理学的这两大支柱互相矛盾。这就是他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比如小孩儿都是爱思考, 都爱发问。现在, 学校和家长都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 不喜欢孩子们问稀奇古怪的问题, 并误认为孩子的想象力是“异想天开”, 对此缺乏耐心, 不去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反而还会责怪孩子, 打压学生与考试内容无关的好奇心。
3. 如何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 老师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 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 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 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这样使学生在想这些的时候对知识的求索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而且知道这些知识怎么得来的。美国的小学阶段, 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简单, 但学生学会了想象力, 学会自己总结一些知识, 这比单纯灌输知识重要。
比较起来, 中国的教育出问题其实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了, 中国的小学教育是知识的“贪婪鬼”, 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有些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这个问题其实是跟高考的导向作用有关系。因为中国有个传统的观念——小孩的知识越多越好, 小孩知识的接受时间越早越好。其实, 我们忘了创新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在幼儿时代知道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而不是拼命给学生灌输知识。
美国教育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 然后得到知识, 也得到了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开始学习时, 知识比较简单, 比较容易得到感悟, 体会到获得创新能力的乐趣。中国教育是让孩子直接得到知识, 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振宁讲过他是如何获得了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当初他在西南联大学求学的时候, 在名师的指导下, 已经掌握了量子力学的知识, 但是他对于这些知识是怎么得出来的却一无所知。后来他到美国, 其导师是当时的物理学大师、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
泰勒有非常多的新主意。他每天上班时, 最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话, 说他又有什么新主意。当他讲着发现自己错了, 就不讲了;或者别人给他指出错误时, 就停止了。但是, 如果他一个礼拜有20个主意, 哪怕里面有一个有科学道理可深究, 还是挺了不起, 所以泰勒的创新能力特别强。泰勒给学生上课是从来不备课的, 他很忙, 该上课的时候就来了, 来了问学生“上次我讲到什么地方了”, 学生告诉他讲到哪儿了, 然后他就在黑板前边想边讲。再高明的大师, 如果没有准备, 边想边讲都免不了“误入歧途”, 这个时候杨振宁就很兴奋。因为量子力学杨振宁已经学过, 知道泰勒要出错了。他不是幸灾乐祸, 而是觉得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机会来观察泰勒这样的物理学大师是怎么发现错误的、怎么解决问题的、怎么找到新办法的。他描述说, 这时泰勒的脑袋好像“伸出了很多天线”, 到处“探测”看看出路在什么地方、问题在什么地方。所以他有机会从泰勒身上观察到物理学大师是怎样思考问题、怎么解决问题、怎么感觉到困难, 又是如何想到办法解决困难的。这些是课本里得不到的。这是杨振宁觉得学习上最有收获的地方。
哈佛的课程安排多且紧张,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 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 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
世界上的一流大学, 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在学校里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气氛, 来促进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成长。特别是这些学府都有许多学术大师, 学生有机会与大师直接交流。高端的交流容易产生火花, 让学生领悟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流的大师或经常请到一流的大师来校讲课或作报告, 让学生能经常与他们直接交流, 观察他们, 模仿他们, 悟出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创新能力的几种素质大都是来源于天赋, 天赋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 只可能被压抑。如果人年轻的时候被压抑了创新能力, 到适当的时候, 运用了适当的方法, 并在适当的环境下, 是可以充分恢复的。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深造后的经历。很多中国学生到了国外, 在创新型的环境之下, 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慢慢恢复, 所以有不少中国学生在国外做出了杰出的成就。杨振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杨振宁年轻时候在国内接受的是知识传授型的应试教育, 然后他到国外读研究生, 重新享受了一次素质能力培养型的创新型教育, 获得了诺贝尔奖。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措施
1. 发展创新素质教育, 其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是改革高考的内容和方式
实际上中国从十三大、十四大就开始提素质教育, 到十八大还在提素质教育, 但是举步维艰。高考改革不是要不要高考的问题, 而是考什么和如何考的问题, 如何引导、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高考不仅像现在这样考察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而且测试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并把它们加入到高考命题中;如果高考题目中有相当多需要考生有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才能完成的, 那么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都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就可以把高考这个“指挥棒”转化成带动全国教育系统重视素质教育的“纲”, 素质教育就不难开展起来。
美国的高校入学考试题目很多就像智力测验一样, 出题目的是考察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和想象力。如果我们能够在我们的高考考题中间出现一批能够测试学生批判思维和想象力等内容的话, 那么高考的指挥棒就可以带着全国的教育系统开始重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这样素质教育能真正带动起来。
最近几年, 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出现了高校自己制定的能力测试的题目占30%, 学生平时成绩占10%, 高考成绩占60%的入学考试形式的现象, 这是个好苗头。
如何在高考中加入测试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内容?国际上已经有大量的经验。如果从国家层面上着力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机构从事研究, 再由教育部组织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尝试和推广, 五年之内, 高考改革就可以初具规模。做成这件事, 费力不多却功莫大焉!
这两年来,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 南方科技大学已经在尝试把创新素质和能力测试引入高考。我们采用“以高考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式”录取新生, 即让考生通过常规高考检测中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校组织笔试测试考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素质和能力, 再加上考生的平时成绩, 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高考成绩占60%, 能力测试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占10%) 。
两年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虽然这项工作才刚开始, 问题还很多, 但是已经可以看出问题在哪里并预见可能的前景。
2. 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有一个实例说明在国外高端学府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大学改革的紧迫性, 也说明了我们的学生是有可能产生新思想, 同时也有能力把新思想变成现实的。
一位清华大学校友在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计算机专业。他举例说明了美国的理工科“老大”麻省理工学院和中国的理工科“老大”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课有什么不同。第一学期有一门《计算机系统设计》的本科课程, 其辛苦程度真是一言难尽。十五个星期内交了十次作业, 做了六次课程设计。有的设计作业还分几个部分, 分开交设计报告, 所以设计报告有十次左右。最恐怖的是十天内要交六份作业或设计报告, 而且正值其他几门课在期中考试。抱怨是没有用的, 老师说:“我很抱歉, 但这门课很重要, 请大家不停地工作。”学生从一般的逻辑时序电路开始设计, 核心是自行设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中央处理器的执行单元——单指令周期的中央处理器 (single cycle CPU) 、多指令中央处理器 (Multi-cycle CPU) , 直到最后实现流水线 (pipe line) 32位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的中央处理器和电脑高速缓冲存储器。一门课下来, 所有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有关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 硬件设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在清华的本科课程中实在找不到这样一门如此实在的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计算机系的TEC-II型 (TEC-II机是微指令时的计算机) 试验计算机几乎是全国独家了, 但是试验安排并没有触及核心, 缺乏动手设计环节使学生对中央处理器原理的了解比较肤浅。
麻省理工学院还有一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课, 相应的在清华很难得到应有的实验设计效果, 在麻省理工学院就可以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学到深处, 学生就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芯片, 再拿着自己的芯片去硅谷面试, 这种情况在中国学校从来没有过, 因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的过程一般都是在做“板子”, 而不是芯片。
由此可见, 我国大学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评价体系, 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
3. 教学制度:在学生中引进强竞争, 大学“严进宽出”, 破解学生竞争不足, 缺乏动力之困
中国的大学生没有国外的著名学府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所面临的那么残酷的竞争。哈佛大学的学生学习压力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 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 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 每堂课都要被记录发言成绩, 这占到总成绩的50%, 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中国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寒窗苦读, 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 带着功利的苦, 而没有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 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课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 高考结束, 学习变得不再重要。
在哈佛大学, 不仅学生有压力, 老师也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上, 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紧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 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的管理者认为, 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 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 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篇3
本期我刊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题,请到两位重点高校校长发表他们的切身理解。
龚克: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打好素质基础
南开大学校长
“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跟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系。大学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单位,有着很重的责任。
人是环境教育的产物,环境是社会大环境,并不完全是大学环境,我倾向于提“创新人才发展”,因为创新型人才不完全是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多样化的人才,不是格式化的人才,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群中都有创新型的人才,但他们也有一些“必要的”共性——
首先要有高远的志向。古人说“志不强则智不达”,随遇而安、甘为人后的人恐怕是难有创新的。其次要有求实态度,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不把创新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那么我们全社会大讲特讲“创新”,可能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有历史经验教训的。所以,必须实事求是,现在创新的大敌就是浮躁和急功近利。再一点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坚韧的意志、开阔的胸怀,还要有学习的能力。
现在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首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过去不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太少,就业问题大部分是中学生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千百万人上山下乡是什么样子?很多人记忆犹新。第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反馈到大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到底是为一生发展打基础,还是为了就业谋技能?这是我们大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考虑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
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打基础,需要有几方面的改革。
第一,必须切实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远志向的培养。现在我们不是不重视德育工作,关键是要让它“入头脑”。现在的问题是教材也进了,课堂也进了,头脑没进去,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问题。
第二,必须切实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我这里讲的科学精神是把科学作为文化,包括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这里面涉及大学的质量观,我们过去的大学里对学生评价更多是知识掌握的情况。现在需要改变质量观并研究如何在质量评价中体现对科学和人文精神养成的评价,这是我们大学面临的问题,现行分数体系是无法反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的。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从现在来看,仍然受到我们过去几十年专业模式的影响,而在如今这个交叉创新的时代,这种模式会给创新性带来极大的限制。
第三,必须切实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现在评估教学时,主要看老师讲得是不是足够细、足够清楚,学生能不能特别容易理解、记住。但是这忽略了另外一方面,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王树国:好环境才能培养出好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作为一所大学的主要领导,我深感高等教育现在无论从体制、机制还是理念上都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大学的盲目和社会的盲目,使得社会处于一个发散状态——这很可能造成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崩溃,因为许多学校的扩招并没有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进行。
人才培养周期长,你如何做到当你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未来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有合适的岗位,对此,需要作出一个有效评估。然而,现在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反馈信息能提供给我们。
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市场调节是必要的,但是政府也绝对推脱不了责任。作为政府,对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要有个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决定着社会未来产业的发展,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家庭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孩子们抱着美好憧憬走进大学校门,却失望地走出校门,很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不满。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认为,政府在这个环节并没有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比如说每年的招生计划,有没有对各大学的招生计划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果单纯把一个杠杆压到市场调节上,那这会是一个缓慢而不是有效的反馈系统,会造成剧烈的振荡。
另一点,培养人才不是生产产品,人才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多年后我们必将被历史淘汰,整个社会要由现在的年轻人承担。他们对未来的信念如何,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如何,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和产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心态素质的培养,对民族的热爱和社会的关心,这也是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再谈谈大学育人的环境问题。高校都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把它叫做一个梦想。有这个梦总归是好事,但不要变成梦想、幻想,一定要脚踏实地做自己的事。大学做的应是真正使你育人的土壤肥沃起来。
什么叫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就是同样一个人在别的地方无可造就,进入这个环境就成为人才。一流大学之所以要有一流的大师,不是让我们花钱买一流大师,而是要求我们自己培育出一流大师,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再好的苗子在盐碱地上也养不活,好的种子撒进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所以培养人才也罢,孕育大师也罢,这些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建议我们所有的大学要抵制社会上竞名利、排名次的风气,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确定我们恰当的目标。
“神舟”的群体在35岁~40岁,极少是从国外引进的博士和硕士,大部分是我们自己培养的。这个群体的培养经验,对我们高等教育是非常好的启迪。
同时,我们培养人才的层次还不精细,培养各个专业的硕士、博士,都用同一个标准,完全脱离了社会需求。同样是硕士和博士,应该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我们究竟需要不需要那么多硕士、博士进行研究?高校没有更多地给大学生提供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对团队精神的追求,所以,他们在走向社会时会感觉很迷茫。
延伸阅读
国外一流大学怎样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国外一流大学经过长期发展积累的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重创新思维训练
英国大学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牛津大学在本科阶段设置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以颇受欢迎的“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为例,学生在第一年需要哲学、政治、经济三个学科并重,掌握每个学科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从第二年开始,学生可以三科并重,也可以集中学习其中一到两个学科。
牛津大学的每个学院都有大量导师,给本科生提供个人化的精心指导。学生每周至少同导师见一次面,讨论先前布置的论文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学院里的导师还经常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不同的思考方向使学生获得很多新鲜思路,扩展已有知识并启发创新。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德国大学将研讨课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模式。研讨课活动通常进行3个月或更长,教师会提供某一领域若干题目供学生选择。选定题目后,学生独立或几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然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题目作20~30分钟的学术报告,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丹麦阿尔堡大学也倡导以问题为基础、按照课题组织教学的模式。学校按教学目标确定每个学期的研究主题。教师将研究主题结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自主选择具体问题,并将课程学习所得应用于课题研究中。
美国高校从入学起,就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科研活动,并对科研活动进行资助。斯坦福大学每年为1200名学生提供40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华盛顿大学则与知名公司合作,鼓励本科生利用暑假参加企业项目研究,并對优胜者进行奖励。
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
国外大学重视与产业界的联系,鼓励学生实习和创业。美国高校普遍规定,大学生在企业或政府部门实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有些工科院校甚至要求达到15个月。美国多数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马里兰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份创业计划书,并参加学校商业创业设计竞赛,前3名可获得5~10万美元奖金。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种子基金和孵化器服务,该机构帮助学生向风险投资家进行游说,取得投资并创办公司。
德国大学在四年中,有两个学期为实习学期,要求学生进行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习。理工科学生在完成一至三年的学业后,要参加“中间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生产性实习,才能撰写毕业论文。
科学与人文教育并举
为克服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倾向,哈佛大学将核心课程分为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社会分析等7类11个领域。学生必须在其中8个距离主攻方向最远的领域各选一门课程。在新一轮教改中,哈佛大学将用新设的“哈佛学院课程”取代“核心课程”。“哈佛学院课程”不再是单一学科的入门介绍,而是整合各门学科的知识,每门课程可能由几位不同学科的教授共同负责。
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4
【摘要】创新日益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才。本文试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露头角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对新世纪的教育要求,在现今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呢?
一、转变观念,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天性。为使课堂气氛达到民主、和谐,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摈弃“师道尊严”的优越感,在课堂中构建起良好的师生
1人际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情感的回报,会更深地信赖教师,敢于和善于在教师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习上表现出更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在平等、和谐、轻松、自由中进行交谈和讨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要真诚、理解、宽容、博爱。教师走进课堂,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要给学生轻松愉快、富有朝气的感觉,多用褒扬性、礼貌性、肯定性、商讨性语言,使课堂弥漫着一种融洽、振奋的情绪气氛。学生只有在教师创设的充满尊重理解、民主平等、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才有可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质疑、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这种自主活动中得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这种自主活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呈现出明显的被动的特点,因此探究的兴趣受到了空前的损失,创新能力也就难以
2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走进了课堂,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提高了探索创新能力。如教郑愁予的诗《错误》时,我一改以往带领学生赏析诗歌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结合以前所学,对郑愁予的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渊源关系做了深入的探究。又如在教《荷塘月色》时,文章起笔就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完全归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使学生熟悉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新的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可得知: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双重原因。这样教学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探究、发展创造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语文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想象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列宁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进步,并且是
3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甚至幻想。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打开学生思维的天窗,让它在灿烂的阳光下鲜活地成长。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设疑是“开而弗达”,“引而不发”,就像图画中的“布白”,给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善于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当周瑜听说蒋干来访时,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这里的“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八个字容量很大,内容十分丰富,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下文,展开想象,把周瑜“如此如此”的话明确地说出来,还原成周瑜的原话。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感到很新鲜,兴趣大发,立即埋头读起书来,并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五分钟后,学生开始讲,把一个准确洞察事物、敏锐捕捉战机、部署周密严谨的周瑜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了。这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假设,含有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富于挑战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又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读这首诗,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那夜里相思难眠,晨起对着镜子无心梳妆打扮的愁苦女子形象,那月夜之下,衣衫单薄的诗人正在吟着让人断肠的诗句„„通
4过这样的启发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从单纯传授知识中解放出来,准确把握和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些特点,不仅丰富深化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的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开发智力资源,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书目:
《中学语文教学》,史有为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5
改革学科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一是动态调整学位授权点和专业设置。公布各地就业率较低和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名单,健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警、预测机制,推动各地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状况年度报告制度。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布实施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组织指导各高校对照整理4万多个现设专业点,新增1800多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点,撤销717个就业比较困难、布点过多的专业点。三是加快新兴学科建设。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微电子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用心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支持上海、河南等省份先行先试,试点高校达150所。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制定实施特殊支持政策,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改革创新,推动高校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一是实施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核心的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高校面向海内外聘任长江学者2629名,培育创新团队781个,资助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近万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薛其坤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被学术界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二是落实“万人计划”特殊支持政策。筹措专项资金给予入选专家特殊支持,扩大教学名师遴选范围,实现各级各类校园全覆盖。目前,教育系统入选“万人计划”专家476名,占总数的58%。四是改善科研评价支持方式。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校园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点,选取首批56家单位开展科技评价改革试点;落实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科研经费中按需列支劳务费、增加大学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大学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举措,为大学科研营造良好环境;增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
入,总经费额度首次到达30亿元,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和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6
关键词:中职生,音乐教育,师生关系,教学气氛
在中等职业教育实践中, 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的教学, 音乐课的教学结构自当追求艺术的设计。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实施时, 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 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 就是一次艺术欣赏。所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前提。教学设计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确立培养目标, 研究教学方法。
一、讲究导入新课的艺术, 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学生, 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实践证明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技术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 更新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
著名教育家钟启泉认为, 在教法上教师尤需确立三个新观念:
一是有效教学观:从科学教育学的高度探讨包括引进电脑技术在内的教学设计技术, 追求“高效教学”。二是学生进步观:教师是为每个学生的进步而教学。每个学生进步与否是衡量教学优劣的尺度。三是教学媒体观: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让学生借助教材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概念、认识的手段或媒体。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 因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 具体活动或是外显, 或是内隐, 具体步骤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者应运用学习结果分类, 确立选择和采用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时, 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教法, 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知识功能潜藏于头脑内, 看不见, 摸不着, 当他们在欣赏作品时是否听到、听懂、或感受理解的程度深浅, 教师都可以在设计时通过外部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功能, 如要求学生概述作品, 学生就必须回忆和陈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作品, 能够概述作品的学生必定已激活了他原有的音乐、文学、文化、语言组织、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 并且把注意指向作品的要点, 进行欣赏时三度创作的反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需要作出学生概述所需要的认识功能, 而且需要监控获取的大意, 以使问题切中要害。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强化教学主体意识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 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爱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 学生也会信赖教师, 进而“亲其师, 信其道”, 在师生感情的交融中, 愉快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
教师要创立适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
1.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教师创设的问题小而具体, 新颖有趣, 有适当的难度, 有启发性, 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 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2. 丰富材料, 呈现方法
通过采用图画、幻灯、投影、录像、录音、CD、VCD、电脑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唱、奏、舞、演、说等活动展开二度、三度的创作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 及时反馈, 激励进取
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 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 调整学习方法。教师的任何反馈对学生来讲都是评价的含义。教师如何进行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反馈应以鼓励为主。
三、善于营造激发潜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充分自如地展示才华
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是审美教育的中心,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抓住音乐音响的“延时效应”和音乐的形象思维, 借助空间想象和表象联想,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力, 没有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之中的人, 是无法体验的。
音乐活动的过程原本就是三度创作的过程, 一度创作是谱面静态的, 二度创作是动态的表演, 三度创作是欣赏者, 课内的说、唱、奏、等活动都是在创作中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内在因素, 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及语汇, 给学生一个时间和环境的空间。另外, 教师要具有广泛的兴趣, 还要有渊博的知识,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灵活、自如。让学生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 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现代教学应着眼于未来,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教育应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为最高培养目标。教育不是由教师把关于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现成结论塞给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追求、探索和发现,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或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智力操作技能, 而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功能, 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
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 确立培养目标, 研究教学方法, 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 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达到哺育优秀听众, 增强审美情趣, 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全民素质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学创造性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3].《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4].《高中音乐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创新人才 篇7
一、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我尝试着:1.将课桌的构成方式由“秧田式”变为“圆桌式”“马蹄式”,扩大信息的多向传递和情感的相互交流;2.采用小组讨论,交流互补,汇报学习;3.在教学用语上一改权威身份,采用商量、探讨的口吻,如:“请——好吗?”“哪位同学愿意帮帮老师(或某某同学)?”“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我在备课时也没考虑到这一点,这位同学帮助了我,谢谢他!”等等。我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课文时我说我们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请大家出出点子等等。在这样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怎会不主动参与呢?学生的创新素质又怎能得不到提高呢?
二、培养兴趣,拓展想象,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比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在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满池荷花的美,让学生戴上头饰,在优美的乐声中翩翩起舞,学生演得惟妙惟肖,我在一旁不失时机地进行诱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乘着学生高昂的情绪,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文中说这些白荷花各有各的姿态,请同学们大胆想象都有什么姿态?看谁的想象丰富合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争先恐后地回答:“像害羞的少女低着头。”“象骄傲的小公主昂着头挺着胸。”“像美丽的姑娘婀娜多姿。”“像两个恋人再说悄悄话。”……再如我在二年级上的一节示范课上的片段:师:小朋友,谁能运用“想象记忆的方法”记住“蚕”字?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后纷纷举手抢答:“蚕”是“天”上掉下来的“虫”“蚕”会吐丝,是“天”下最好的“虫”“蚕”会变成蛾,蛾会飞上天,所以“虫”上面是“天”。师:多么丰富合理的想象啊!你们真有创意,太棒了!虽然孩子们的想法有些幼稚,但是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啊!
三、作业自主、开放,拓展创新思维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设计“色香味形”俱佳的“自助餐”,有层次、有梯度。甚至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主选择,自主定量,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在每次新课结束后,我都要求学生选自己擅长的方式,或朗读、写日记,或绘画、表演,或写诗、表述,来汇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处处注重学生想象创造力的培养。如《赤壁之战》一课设计作业为:曹操生性多疑,怎么黄盖的一封假信就让曹操深信不疑了呢?想象一下,黄盖信上会说些什么?再请想象一下,曹操收到黄盖的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这种全开放性的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深化了学生对两个历史人物的进一步认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未来信息化的社会里,要充分开放课堂,开放教学,鼓励学生敏于观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推荐阅读: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07-03
施工企业如何培养人才08-27
如何打造和培养人才队伍08-15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能力08-19
简析企业如何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论文09-13
复合型动漫高端人才培养难题如何破解05-28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8-27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0-22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