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2024-10-13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篇1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蒋运钧主题类号:G53/职业技术教育【 文献号 】1-1223

【原文出处】《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010

【原刊页号】14~17

【分 类 号】G53

【分 类 名】职业技术教育

【复印期号】200101

【 标 题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 作 者 】蒋运钧

【作者简介】蒋运钧 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

【 正 文 】

当“创新教育”这一教育界强势话语纷涌而至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职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创新素质在职校生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到底如何?假如重要的话,其培养方法和途径又应如何加强和改进?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一、关于职校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之一:创新素质对职校生来讲是不是一种奢侈品?

“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力教育”等等字眼和话语在职教领域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长期以来这些话语却难以形成“滔滔之势”,所谓的“创造力教育”只不过是某些教师偶发的灵感,或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对多年来职业学校“创新教育”所走过的路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1)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2)谁都不反对进行创新教育,但谁都没有把它列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相反,在高等院校、普通中小学中,创新教育却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什么在职业学校推行创新素质教育“难”?千难万难,难在“专业技能培训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双重困惑,这个困惑的背后是职教的“高移”与“低就”。所谓“高移”,就是职校生要不要具备一些高层次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较高层次的写作能力”、“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等;所谓“低就”,就是指当前职校生就业的唯一去向是生产第一线,他们只要掌握好娴熟的专业及相关岗位技能即可,至于“创新素质”这一高层次的问题对于职校生来讲是一种奢侈品。职教到底是要“高移”还是“低就”?笔者作以下探讨。

1.“知识经济”强调的是: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生产力要素,如何通过人们创造性的转化,而由一种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价值的生产方式。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事知识产品研制与开发的少数高层次人才,而且需要大量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事知识产品生产、管理与推广应用的高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比如:在“知识创新”活动中,除了大型复杂系统的创新及重大突破性创新以外,还有一类就是耗资小、费时短,创新成果的技术突破性虽然不强,但比原有产品有更多的性能、效益及广泛的市场需求的螺丝螺母型创新活动,这类创新活动所需人才,绝大部分应由职校毕业生来承担。因此,职校毕业生具备相关的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

2.由于中国人才的“高消费”,许多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都有大学生与职校毕业生共同竞争。而且由于高等院校对“技能掌握”的日益重视,职校生的“技能特长”优势日渐消失,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等职校生所缺乏的高层次素能,成了制约职校生就业的“瓶颈”。

3.职校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都有获得社会声望和别人尊敬的心理需求。因此职校生就业以后肯定会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一旦要“发展”,仅仅拥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发现能力等关键能力,因此,从终身教育的要求出发,我们要关心职校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应加强对职校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4.创新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需要创新。罗曼·罗兰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活动是创造活动。”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性本不是一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所以,我们不能低估和轻视学生的创造性,尤其不能因为职校生基础较差、素质较差,而过分低估学生的创造性。过去我们正是由于过分低估和轻视学生的创造性,因而导致了“一言堂”、“最好的课堂是静悄悄”等现象的产生。其实职校生需要创新,也能够进行创新,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健康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创新素质对于职校生来讲,并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之二:培养创新素质,要不要重视人文教育?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人文教育的功用主要被限定于“陶冶情操”或“寓教于乐”的框架之中,很少有人把人文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在职业学校尤其如此。许多人文课程、人文现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生把哲学、历史、文学视为副产品甚至笑料。我们姑且抛开形而上的影响不谈,就形而下的影响而言,这种对人文教育的淡漠,导致了学生许多素能的缺失,比如:个性不强,想象能力、直觉能力贫弱,情感枯竭;重理性思维,轻感性思维;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重科学技术,轻价值判断。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史上有许多大科学家凭直觉、灵感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生动事例,他们往往在长期理性的科学思维基础上凭借感性的创造力获得革命性的科学成果。在文艺领域,这种感性、直觉、形象的思维能力对于文艺生命力的扩张就更为重要了。具体而言,人文教育在哪些方面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呢?

1.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首先,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也就意味着培养人的创造力。其次,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人把事业、工作、学习从生存层次拓展至生命层次,也就是进入一种纯美的境界,从而激发无限的激情、灵感、动力。

2.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力的培养则离不开人文教育,尤其离不开文学艺术教育。爱因斯坦讲得好,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就是从想象开始的:人类如果以与光速相等的速度飞行,将是怎样的情景?

3.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个性。创新的主要特征是特异性、独立性,没有个性的人,谈何创新能力?谈何打破常规?而人文作为一种学科而不是科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各种精神与价值的熏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存方式、思维方式。

之三:创新是不是一种技能?

由于职业学校非常重视技术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当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时候,许多人把创新素质看成了一种技能,具体表现为:(1)用技能培训的方法、程序、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用技能培训代替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技能本身就是一种创新。(3)用技能水平的高低评价创新能力的高低。那么,创新究竟是不是一种技能呢?教育学博士黄全愈曾经作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把技能比喻成“画像”,画像水平的高低是看“画得像不像”,如果谁画得“一模一样”的话,那说明他的技能水平高。但创新不是这样,它不是回答“像不像”,而是回答“好不好”。“好不好”也就是看符不符合某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司空见惯的,而是与众不同的,比如印象派绘画、立体派绘画,它们是如此地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像,但你不能说他们画画的水平不高。由此可见,创新与技能不是一回事,技能

重在应用,创新重在改变,技能是永远不能代替创新的,用技能代替创新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当前的职业教育就存在这种情况。由于把创新当成一种技能培训,导致了许多教育误区,比如:(1)教师像培训技能一样,想方设法地寻找各种具体可行的方法、程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果肯定会适得其反,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创新是不能“教”,而只能慢慢“培养”的。(2)容易忽视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非技能型因素的培养,从而使创新教育犯上了一种“偏食症”,最终导致创新教育的畸形发展,使学生难成大器。(3)认为技能培训本身就是在培养一种创新能力,用不着再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评价模式等方面着手进行了。其实创新教育是一种体系,绝对不能挂一漏万。

之四: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不是排斥和摈弃知识教育?

回答是否定的,诚如大家所熟知的西方格言所言——空袋不能直立,但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辩证地看待“创新素质的培养”和“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当前职教领域中的“知识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重知识的专业化,轻知识的基础化、全面化。(2)重知识的短期实用性,轻知识的长期效用性。(3)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4)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怀疑。这种教育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其原因有三:(1)创新能力的形成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美国曾对1113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等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数是以博取胜,很少有仅仅精通一门的专才。职校生的重理轻文、专业的过分细窄化,对知识面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2)创新能力强调怀疑、批判精神。但在职业教育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素质差,哪有能力提出什么创见,所以很多教师将自己视为知识的绝对权威,在教学上没有民主性和平等性,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膜拜,这种膜拜是一种无形的和不自觉的,它压抑甚至泯灭着学生的创造力。(3)创造能力的形成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元知识的掌握,一个缺乏一定基础知识的人一般是不能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创造活动的。职校生重实用知识、轻元知识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创新素质的培养对知识教育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排斥和摈弃,我们既要看到知识教育对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又要看到创新素质培养需要加强对元知识、综合知识的教育;既要看到职校学生基础差,需弥补知识的一面,又要看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选择性和创造性。

二、解决的对策: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浇灌、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对策一: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职业教育同其它类型的教育相比,较注重“物质”层面的教育,这本业无可厚非,但绝不能忽视精神物质的反作用。现在美国已经提出“让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这个观点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企业已往注重“人文关怀”的方向发展。所以,当前的职业教育千万不能忽视“精神”层面的教育,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尤其应该如此。因此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等精神层次方面的培养,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1.强化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在领导水平、教学质量、学生成绩评价方面都应突出创新,不仅把创新作为评价中的“一分子”,而且还应作为评价中的“核心”。

2.在课堂专业教学及实践实习中,注重引导学生明白:创新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3.告诉学生:知识是手段、工具,创新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4.启发学生:创新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无限的,生命因创新而闪现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5.注意学生独立性、果断性、好奇心、文艺才能、意志品质、幽默感、求知欲等创新人格的培养。

对策二:合理加强人文教育

如前所言,人文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从课程、教材建设到教育教学模式等都存在着许多违背人文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需要予以改进。

1.改革现行的人文课程教学方式。现行的人文教学普遍都是用以认知分析为主的理科教学的方法来进行的,那种条分缕析的讲解,把生动、形象的人文内容变成了僵死的教条。而人文课程应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为主。

2.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人文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但我们可以尝试开设一些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可以不受班级、年级、学期课程安排的限制。

3.加强对学生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举办一些大型活动。

4.开设人文讲座,营造校园人文氛围。举办的人文讲座应该做到:主讲者权威化,活动系列化,内容现实化、针对化等。

5.在考证种类方面,予以拓宽。比如我们可以向华中理工大学学习,学生毕业前,必须要取得汉语水平的合格证书,才准予毕业。

对策三:构建“多向回一型”教学体系

目前以“统”(统一性教学)、“独”(教师独占课堂)、“死”(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费”(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多向回一型”的教学体系,在这里“多向”是指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工,促成课堂多向(师生、生生、社会-师生-社会)局面的出现;“回一”是指从以教师为中心回到以学生为中心。“多向回一型”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多向回一型”的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发扬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力。(2)开放性原则。要突破学生的情感防线、心理防线,使学生的心态自由开放,不受压抑;要让教学内容在“社会-课堂-社会”三元制式的模式下运转;要尊重学生的创见,不能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

(3)过程性原则。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做法,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移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身上来。(4)批判性原则。鼓励学生对知识和权威提出挑战和怀疑,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2.“多向回一型”的教学模式。以接受性教学模式为基础,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过程教学模式的特长和优势,穿插交融,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探究的能力。

3.“多向回一型”的教学手段。利用以现代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把学生从学校课堂这个固有的领地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最新信息,使教学内容、方式更加丰富多采和富有吸引力。

对策四: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

培养创新素质,不仅要“教改”,而且要“学改”,这种“学改”不是改良,而是革命,要革掉“被动学习,以教师为核心”的命。过去的许多教育教学改革,都是紧紧地抓住“教师”不放,无论是制度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评价考核、课堂教学等都绕不开“教师”这个挥不去的情结,但“学生”呢?却很少纳入改革的视野,好像他们完全是一张白纸,等教师们去描画。我们完全忽视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基本哲学原理。其实,学生心目中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模式、思维模式等都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教学中经常出

现这种情况:当你要学生写一篇小论文的时候,他们宁可去做选择题、问答题;当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由学生唱主角的时候,他们感到极度的不适应,甚至认为老师是在偷懒;当你在为某种“思想”而慷慨激昂的时候,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反问你这有什么用。诸种现象皆表明:“学改”已势在必行。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习,所以“学习革命”无疑应成为“学改”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主体改革方向。

1.建立以专题研究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不断设计具有争论性、实践性、挑战性的专题研究项目,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知识和内容,或个人学习,或小组研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给学生以协助和指导。

2.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要把学生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可以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给予一定的课题或论文,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

3.建立问题导向型学习模式。教师设计出一些问题,大家围在一起讨论,开展辩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都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只扮演教练的角色。

4.建立完全自主式的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去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经过选择后,学校及教师提供各种资源,必要时聘请校外人士给学生以指导。

对策五:构筑多元评价模式

1.建立“思想性”评价模式。创新活动是一项思想性、观念性很强的活动,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过:“思想是老子,创造是儿子。”所以,思想上的熏陶,观念上的启导,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普遍对认知、应用比较重视,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元创性的东西比较淡薄,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建立“主体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回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允许学生怀疑、提问、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改变过去以逻辑性、目的性、主次性如何为主要权重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

3.建立“实践性”评价模式。在评价中引入“实践”概念,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但在评价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一是不能过于狭窄地理解“实践”观念,把一些“人文”性质比较强的写作活动、讨论活动、思考活动、研究活动等排除在外;二是在实践的目的上要有所拓宽,不能仅仅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而应该拓宽到发现课本上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

4.建立“科学人文整合性”评价模式。当前的教育评价比较注重科学性、逻辑性,但对人文性却比较忽视。比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师对学生思想、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再如,在创新活动中比较注重技能性质比较强的科学活动,像修理、制作、小发明等,但对金点子、小论文等人文性质比较强的创新活动却不太重视,甚至认为它们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活动。其实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

上一篇:高一下期末考试带答案下一篇:城市化程度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