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2025-01-11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通用9篇)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篇1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虎妈和狼爸教育方式有感

说到爱孩子,似乎没有比中国父母更“爱”孩子了,为了孩子,父母代办一切生活琐事,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决策他们人生的重大事项,升学就业成家等等;父母提防他们人生中所有可能的错误,以使他们顺利成长。父母排除一切干扰,督促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此以严格苛刻,甚至棍棒训斥等极端的教育方式,但是这样就是爱孩子吗?

2011年,两起典型的教育案例“虎妈”和“狼爸”在网络引发了一场育儿观念上的激烈纷争。华裔美籍的“虎妈”坚持严格教育,将两个女儿送进了名校和卡内基音乐大厅。香港籍商人“狼爸”用“棍棒”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与之相反的案例是另外一位著名的“猫爸”,他采取宽松的的个性化教育,将女儿也培养进了哈佛大学。这些 “成功教育”案例引发了中国家长及教育专业人士的热议,一些父母们聚焦于“哈佛、北大”等字眼,恨不得一棒子也把孩子打进这些高等学府,也有一些专家和家长在反思这种进入名校是否就是教育的成功,以及父母是否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规划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在国内某著名网站上有一个 “父母皆祸害”小组,这是一个拥有近3万多成员网络讨论小组,这些 80后子女用如此惊悚名字形容50后父母,认为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思维来规定子女的前途路线,过度束缚和控制,从而造成了80后子女的叛逆、焦虑以及紧张的家庭关系,因而认为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祸害”!

当然不能说虎妈和狼爸就是在害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走进了心仪的高等学府,享受到了付出的回报,体验了一种特别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成长历程。虎妈的大女儿曾在以公开信的方式为母亲辩护:“我承认我有一位不可违抗的母亲,但现在18岁了,即将离开老虎笼上大学,我很高兴你和父亲如此教养我们。许多人指控你只会培养不会自我思考的机械化小孩,但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你的严格作风让我们更独立;每个人似乎认为艺术属于天分,但你却教育我们,即使是创意亦需努力;另一个我经常听到的批评,是指你造成子女视野狭隘,但事实上,你和父亲却教导我为求知而求知,不附带其他条件或目的。”但在一个针对虎妈

和狼爸教育方式的讨论会上,有一位女儿抱怨她的母亲没有像虎妈和狼爸那样用强制的手段督促她学习钢琴,或许她日后也会有一番成绩。她的母亲回答,是有父母这样做,可是孩子离家出走了,而你说你要跳楼。是的,在孩子的快乐和生命面前,学钢琴成大家,读名校得高薪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因此,狼爸和虎妈的做法是否可取?是让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一帆风顺的去成长还是让他们在试错的过程中自主去抉择人生道路?对孩子的未来而言是快乐的人生重要还是成功的人生重要?是否培养成功的孩子才是对他们的爱,才是对他们的人生负责?中西方主流教育观念中有着迥然不同的观点,比如,中国父母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培养孩子成为成功人士,获得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名望,比如体面工作、高薪收入。西方认为要培养孩子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人。中国父母推崇学历教育,希望“授业”和“传术”,强调学会、学到、学以致用,结果导向。比如,在幼儿时期学习数数和加减法。通过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的训导式学习,避免错误和争论,千万不要行差踏错,悔悟终身。西方父母希望“传道”和“解惑”,强调理解、和体验,过程导向,比如,让孩子体验多与少,长与短。而西方的父母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理念,提倡尝试,宽容错误,在课堂、家庭和社会,在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互动,甚至争执和冲突中学习,犯错才能让孩子成长。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中西方社会的文化交汇和融合,教育观念在不断的碰撞和发展,但上述迥然相异的教育观念在中西方得到普遍认可,都认为这样的方式才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首先,从一个社会整体上讲,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首要是让孩子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被社会需要和得到尊重,中西方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得父母要按照社会实际来培养孩子。比如,在过去的中国,封建社会重仕农轻工商,因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革期间打倒臭老九,手艺人吃香,“有艺在手,生活不愁”,所以辍学当学徒工比比皆是;现在科技兴国,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如果反其道而去培养孩子,父母觉得那真是在害孩子。在当下的国内环境中,当孩子进入学校和成年后,学习和工作的自主权限是非常有限的,标准答案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已定好的,不容许太多的质疑和异议的,特立独行

是高风险的个体行为,所谓枪打出头鸟。宽松和包容的家庭教育氛围可能培养出老师眼里不听话的学生、上司眼里不懂事的下属,反而影响其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造成孩子与他人的冲突,社会认同感差。而聪明、勤勉、谦恭的品行是能得到赞扬的,成绩好的孩子会受到追捧,也促进了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积极向上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固然过于残忍,但不论是否闯过这桥,何尝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关于成功和失败的最佳体验呢?而在西方,西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给了西方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多的自主选择,家庭教育中的宽松和包容能锻炼孩子的自主决策能力,因此当孩子进入学校和社会后,面对学业和工作的自由选择,包括升学、就业、交友、成家等这样重大的人生路口,孩子们也能独立作出决择。但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宽松包容的成长氛围以及价值多元化的渗透,也导致西方教育的“反智主义”在中小学比较盛行,成人文化中的毒品和性对于教育也是很大的干扰。

其次,从孩子的个体上讲,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要让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感受到爱、关怀和尊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营造未来幸福而不仅仅是成功的人生。父母应该按照契合孩子个性的方式去培养他们。比如,对于服从型性格的孩子,应以主导式为主,如果采取放任的方式,孩子反而无从选择,甚至容易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而对于叛逆型性格的孩子,则应该以宽松的方式,协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施以威权,有可能在表面上压服了孩子,一旦孩子可以独立自主时,他们就会做逆反的事情。再如,对于一些资质平常的孩子,严格要求和较多知识的传授对于保证孩子的成长有高度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的教育质量和水准,让这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切实的进步,获得自信。而对于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则尤为重要,约束和管制会使得他们的才能被抑制甚至扼杀。即便是同一个孩子的不同成长时期,“爱”的教育方式也得因时而异,比如在婴幼儿期期,自由宽松的方式促进儿童自我发展,在少年期,适度的民主和约束有助于培养自信和自律,而在青春期,则科学引导和平等对话才能彼此尊重减少亲子冲突。父母还要意识到避免不恰当的抚育方式对孩子未来造成的影响。一些心理学观点认为成人的一些心理或行为问题都可以从幼年经历上找到根源,比如成年人焦虑和自卑可能源自于幼年时期严格管控和过度批评等,责任感缺失可能源自于父母疏于照顾和自由放任等。

“子不教,父之过”,子女的教育责任被沉甸甸的压在父母的肩上。在今天这个社会,如何教育孩子确实是一个很让父母头疼和困扰的问题,父母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西方式民主还是中国式专制?导师式指导还是朋友式引导?作为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才不是害孩子?这个话题没有标准答案,虎妈和狼爸的方式也不具备普遍意义,即便是“虎妈”,在对她两个孩子的教育选择上,也并没有把对第一个女儿的教育方式全部复制到第二个女儿身上,大女儿比较乖巧,二女儿比较叛逆,所以她对大女儿相对专制,对二女儿相对民主。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爱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要了解社会环境和发展需求,去引导孩子学会必备的生存技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得到社会需要,体现社会价值,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孩子;另一方面要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以及不同成长时期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施以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行和精神面貌,实现个人的价值,培养幸福感强的孩子,而不仅限物质生活的成功。这才是最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篇2

一、做一个能正确认识“教师”的老师

身为教师,必须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教师”一词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角度的不同解读,比如当人们赞美它的时候,往往称颂为它“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比作“蜡烛”“春蚕”“人梯”……当人们不崇尚它甚至贬斥它时,是“孩子王”“穷秀才”“教书匠”“臭老九”……在当下现实中,社会大众都觉得,教师并没有曾经所称颂的“崇高”或“伟大”,“教师”也只不过是养家糊口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没什么两样。我们课题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曾对部分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程度很高。其实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在农村学校存在,其他学校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很多,但我们认为,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认识和把握是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叶澜教授认为:教师职业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这才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职业最大特点,也因此使教师这一职业独具魅力,北欧小国芬兰因多次在PISA测试中的非凡表现而为世人瞩目。据说在芬兰,教师是国民梦想中最好的职业,芬兰教师的经济待遇并没有最好,只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但芬兰人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有着别的职业无法企及的自治权和自由度,有着很大的创造空间和创新机会,是最令人羡慕的理想职业。正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为了使人类和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因而教师这一职业就其本质上来说是与其他很多职业有很大区别的。如果教师只想依靠教书以获取报酬,只把教书看做是谋生手段,那就只是个“教书匠”,“教书匠”不是真正的教师,教书匠曲解了教育的目的,把教育职责限定于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把灌输知识和升学应试当做教学目标。如果教师缺乏对教育宗旨的理解,缺乏对教育过程的创造与享受,就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魅力,就会沦为“教书匠”,如果把“教书匠”称之为“教师”,那是对教师职业的误读。一个真正的教师与“教书匠”的最大区别,在于把学生作为一个丰富、完整的人来教育,把教育视为一种神圣事业和社会责任,懂得教育规律,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见解,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正如孟子所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目前,最要警惕教师的“教书匠”倾向。

二、做一个能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有一次,一个家长到我办公室要求给孩子调换班级,我询问原因,他说:“我孩子与班主任关系不好,成绩一直下滑,孩子说不换班不想读了。”他说自己孩子不喜欢她的课,也不喜欢她的班级管理,边数说边列举了一大串的例子,还强调说,不只是他女儿,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她,临走时还求我千万帮忙。家长反映的这位班主任我还是比较了解,其他教师和年段长评价她“会管班级”“严厉”“有办法”,领导评价她“负责任”“工作扎实”,还得过“先进”表彰。这样的好老师学生会不喜欢?我走进学生进行了解,发现尽管没有家长说的那样,但我隐约感受到学生对她的“畏惧”,确实有不少学生不喜欢她。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呢?对任何事物用不同标准去评价会得到不同结果,对老师也是如此。社会评价是“名师”是“特级”是“先进”;家长评价是“会教书”“成绩好”;领导评价是“能服从”“很扎实”。我觉得唯有学生的标准最为纯粹——“我喜欢”。我想,这“喜欢”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爱”,也包含着对老师的“崇敬”,是在与老师相处之时、接受老师引领与教诲之后的一种高兴、愉悦心情,是一种时刻铭记、影响终身的情愫。学生的“喜欢”是一种“互悦”,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更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喜欢,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喜欢很难有学生会喜欢的老师。教师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因学生的需要而存在,这时,才顿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是教师的终极追求。“让学生喜欢”就是要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喜欢你的思想,喜欢你带领的班级、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的学科。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的智慧不在于会不会“管教”学生,而在于多大程度上地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发展学生。

三、做一个能对教学有思考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现在很多老师一提“研究”就认为是很高深莫测的事,是专家们做的事,其实不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也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总结,教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有这样一个故事:三岁的小孩问母亲:“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啊?”他妈妈说:“孩子,空中有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水珠,然后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克服空气的阻力下降……”另外一位母亲却说:“孩子,这是老天爷哭了!”很显然,从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看,第一位母亲的回答是正确的,第二位母亲回答的是错的。但是从对孩子教育效果看,第二位母亲的回答才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这样的回答并不会影响孩子将来对雨是怎样形成的这一科学道理的掌握,相反,这样的回答能很大程度满足那个孩子在那个时期接受程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思考所传递知识技能正确与否,更要思考所实施的教学是否有效。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考: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学),教(学)好了没有。为什么教(学)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什么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如何教(学)是教学策略方法的问题,教(学)好了没有是教学评价的问题。有人曾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我们要做一个有对教育教学有思考的教师,有思考才会有思想。作为教师,不能凭知识站立在讲台,必须依靠思想站立在讲台上。

四、做一个终身学习的老师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赡养父母 篇3

从“提前退休”到“以房养老”,从居家养老到智能养老,近几年来,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421”家庭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等矛盾的凸显,诞生了大批的“养老奴”。

赡养老人,想和做之间,往往存在很大距离。面对老人期待的目光和种种现实问题,现代人有着太多的无力感: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赡养父母?

2012年8月,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带父母故地重游等,倡导人们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而网上淘宝店花钱雇人“代孝”服务也应运而生。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精神诉求越来越受重视,但很难落地。从现实中看,现代人赡养老人所面临的冲突越来越多。老年大学招生半夜排队、老年人当人体模特、空巢老人节假日拨打110聊天等事件,都从侧面映射出养老的困局。而独生子女一代更是不堪重负,一人将赡养六位老人,这种“倒金字塔形”的养老困境也引发全国两会委员们的关注。

影视剧《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中有句台词很是发人深省,“现代社会,亲人恰好是最大的负担:房子贵了我们可以不住,车贵了我们可以不开,可是赡养老人是我们不得不尽的义务。亲情比友情和爱情更复杂,面对血浓于水的亲人,不管多大的压力都得扛着。”可见,理性养老、智慧养老、及时尽孝是人们亟须面对的课题。赡养老人不只是钱的事,但是,当工作和孝顺发生冲突,如何取舍?当父母青睐传统养老方式,叶落归根回老家,你该怎样妥协?当赡养老人引发家庭大战,又该拿什么调和?本期话题,我们一起来探讨。

NO.1 关键词:啃老族,时代病

新闻回放:今年29岁的徐青(化名)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徐先生和朱女士夫妻将儿子诉至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

微点评:当“啃老”变成一种时代病,危害的不仅是啃老者自己,还有父母和社会。预防这种病症,父母要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应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多为年轻人创造机会。

NO.2 关键词:请人代孝,赡养冲突

新闻回放:古稀老母患病打针,而熊先生人在外地无法抽身,只好托志愿者代他行孝。“儿子千里之外,请人代他行孝”的报道引起社会各方热议。

微点评:对那些远离故乡、定居国外的人们来说,请人代孝或是次优选择。但是,不要形成养老路径依赖。子女尽孝是两颗心的相融,别人代孝是两张嘴的交流,无法替代骨肉相连的情感联结。人们应敢于取舍,以减少遗憾。

NO.3 关键词:女土豪当保姆,精神奉养

新闻回放:小王家带孩子的保姆很怪:自称下岗,却喝铁皮枫斗,用Alexandre de Paris的发卡。一查,她开雷克萨斯,住5万一平米的高档住宅。民警介入后,大姐才说出实情:家里做有色金属生意,女儿刚带外孙女移民澳洲,当保姆带孩子只为满足精神需要。

微点评:女土豪用假身份出来当保姆,让人几多孤独几多心酸,映射出社会养老制度发展滞后、政府财政投入不够、公益养老资源匮乏等问题。从另一方面说,也倒逼出养老观的洗牌:晚年生活不应只是照看孙辈,老年人得发展自己的兴趣。

养老透视镜:赡养老人,那些烦心事

困惑类型:赡养方式互不认同

难度指数:★★★

内心独白:天天忙于工作和孩子,想把老人送进老年公寓,另一半却不同意,觉得那会让外人笑话。而老人坚持要回老家,说是叶落归根。养老方式意见不一致,家里闹得不愉快。

养老宝典:当赡养方式发生冲突时,夫妻应放弃各自的立场,听从老人的意见,再平和商议。无论怎么做出发点都是为了爱,不要把爱搞成伤害。

困惑类型:利益冲突触及情感矛盾

难度指数:★★★★★

内心独白:为了金钱之争,或是为了偏向哪一方父母,这常常成为婚内矛盾的导火索,夫妻搞得势不两立,家庭硝烟滚滚,老人也跟着担惊受怕。

养老宝典:赡养父母的争夺亦是利益和权利博弈,夫妻应换位思考,在承担方面达成共识,创建家庭财政限度,这样既能平衡亲密关系,也是家和万事兴的体现。

困惑类型:父母折腾不休招架不住

难度指数:★★★★

内心独白:父母特别能折腾人,明明没有事却非得把我们召回家,一惊一乍的;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经常走丢,一刻都不安生。跑前忙后伺候,却换来一堆不满意,我和老公一脸无奈。

养老宝典:老人晚年特别是患病后,心理和情感都特别脆弱,很想从子女那里获得认同和依赖。难伺候、能折腾往往是他们“索爱”的标志,子女应读懂老人的情感需求,耐心陪伴。

困惑类型:后婆婆(后岳父)关系复杂

难度指数:★★★★★

内心独白:比婆媳关系更难处的是遇到后婆婆,故意刁难,怂恿我们离婚;而后岳父也不省心,冷漠面孔,耍脾气。最令人头疼的是,两个婆婆争风吃醋,怎么做都是错。

养老宝典:家庭关系越是复杂,夫妻越应生出智慧,懂得宽容。像宋丹丹所说,“重组家庭让你对人生产生不同的感触,会让你的心灵变得更丰富、更柔软。”

家庭部落格

“老漂族”生活不惯,我一脸无奈

主人公:闻嘉,男,33岁,投资经理

婚后,我和妻子把父母从农村老家接到济南,有了孩子后他们帮忙照看,儿子上小学后他们要回老家,我们决定让他们在城里安度晚年,便把老家的地卖掉,房子租出去。可父母一直说生活不习惯,我煞费苦心做了很多工作,给父亲买京剧光盘、乡村题材的书籍,从小区开了块荒地让母亲种菜等,而且一有空便带他们回乡探望。没想到刚稳定下来,父母提出要回老家,母亲还大病一场住进医院,我耐心劝慰也无济于事。见母亲伤心抹泪,我只好把他们送回去,让亲戚帮着照顾,心里却七上八下的,生怕不在身边照应不及时发生什么不测。

双方父母拼养,结果仍不省心

主人公:桑格,女,41岁,传媒副总

我大学时父亲车祸离世,为了弥补母亲,一直让她和我们同住。公婆身体都有病,经过和老公商量,我们在小区里买下一套二居室,让公婆搬过来住,平时包水饺、煲参汤,都是双方各一份。母亲患有糖尿病,有些东西不能吃,她便醋意大发,私下向邻居议论我的不好,还指责老公的不是,搞得老公对我发牢骚。公公落下脑梗后遗症,大小便没知觉,我雇了保姆,可婆婆隔三差五和保姆闹矛盾,连续换了四五个都不符合心意,最后提出让老公和小叔子轮流照顾。老公公司忙得要死,小叔子也有很多事,家里一时陷入僵局。

互相包容,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主人公:訾剑,男,57岁,私企总裁

我的父亲患上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起初母亲照顾他,后来母亲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也需要人照看。我和姐姐轮流照顾父母,可毕竟都有自己的家庭,姐姐血压高,我忙工作分身乏术,而且岳父患有老年痴呆也离不开人。见我们很辛苦,母亲提出去养老院。从不同意到遵从母亲意见,我内心经历一番痛苦挣扎。最终,我选择了一家设施高档的公寓,将父母送去。见父母生活得挺开心,我也放了心。去年儿子结婚,生下个男孩,父母乐得合不拢嘴,每周他们去探望父母时都带上小孙子,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我是说不出的满足。

生活会客厅

全民养老焦虑症,你有吗

“老人摔倒扶不起”、“不让座被扇耳光”、“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类似的争论已成为舆论硝烟,其实这也是一块晴雨表,反映出全民养老的焦虑综合征。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但是社会很多方面还没做好准备,导致人们没有安全感。赡养老人,既是儿女的义务,也是社会的责任,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养老场所是否充裕、居家养老是否覆盖、独居老人或失独老人能否得到及时关爱等,这些都是亟须落实的民生问题。

养老困境的A面和B面

赡养老人,从正面看是甜蜜的负担,是高压社会的纠结选择,事业和父母难以兼顾;但从反面来看,这何尝不是我们回归亲情、心灵成长的契机?亲情是我们温馨的港湾,也是我们最后的家。及时尽孝、床前陪伴,不仅是感恩父母,更多的是人生的担当和成长以及美好愿望。每个人都有一张“遗愿清单”,不要让赡养父母最终沦为终身遗憾。

今天赡养老人,明天谁来赡养我们

网贴《独生子女的沉重未来》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有些年轻人发问,“今天我们赡养父母,明天谁来赡养我们?”伴随社会结构变迁,家庭养老面临变局,养老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嬗变。跳出“老吾老”的传统养老观念,过渡到社会责任为主体,依托社会力量养老,这是未来的趋向。养老涉及多方面,包括经济供养、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实现社会化养老,需探索养老保险、社会福利、自助养老等多元渠道,特别是社区照护体系的培育。应重视老人的心理疏导,提供优质的服务,让老人体面而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TIPS:新型赡养方式,你了解多少?

1.日本:“一碗汤的距离”。针对空巢老人现象凸显,日本专家提出,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样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也能方便照顾长辈。

2.英国:“以房养老”。老人可以把房屋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养老机构,由机构负责老人的养老开销,老人去世后机构收走并处置房屋。一般有两种方式,把房产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每月用贷款作为养老金;出售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

3.瑞典:“居家养老”。相比之下,瑞典的居家养老非常个性化和人性化。为了让儿女照顾父母方便,瑞典政府为老年人提供住宅服务:在普通住宅区内建造老年公寓,或在一般住宅建筑中酌建便于老人居住的辅助住宅。凡领养老金的老人,都可以领到住宅津贴。

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篇4

* 作者: 鲁献启 * 发表时间: 2011年10月26日 *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我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这也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一点肤浅的感悟和体会。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其它三个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并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经过研究他们终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家庭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始,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

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孩子从父母,特别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如何处理好基本的伦理关系。比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最基本的伦常大道。父母以自己的身先示范影响子女的品格、气度和性情,担负起子女真善美的引领和追求。

现代社会的很多美德都是以家庭关系中推出来的,好的概念几乎都是从父亲母亲之中浮现出来的。父母的言行和诚信度对子女人 性、心性、禀性的培养和人格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力,是为子女打造做人基础的决定关键。

今天的家庭从过去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慢慢的到现在的小家庭化,个人化,人们关注的是一个人的享受,许多年青人失落了中国固有的文化,失落了中国固有的精神,做父母不像父母,做子女不像子女,做兄弟不像兄弟,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讲的是市场,科技,信息,很少强调学思并重,言行相接,如何做人。知识的教育重于生活的教育,功利的教育重于道德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重于启发式的教育。重规范化管理,轻个性化发展,重普世科学文化,轻中华人本文化。邓小平曾说:1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是教育。20多年过去了,失误以另外的形式变幻着另外的后果仍在持续发展着。传统伦理道德被颠覆,社会互信不断消解,社会心理日益扭曲,公共责任和核心价值观缺失,特别是一些权力和金钱持有者缺乏高尚的道德支撑,缺乏内心敬畏的法律约束,其严重程度绝不小于邓小平当年的担忧。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直指:“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这里大家看一看今天“教”字的写法,左边是孝,右边是文,这也就是说教育要先教会孝道再教学文化,这样德才兼备才成其教育。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这就是说孝道、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的教育包括伦理教育、圣贤教育、道德教育,都是从孝道引申出来的。教人要从教孝道开 2 始,做人要从行孝道做起。古文讲:“天下之人,不孝不教”,就是说,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不能教化。

孝对一个人的人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学好孝道,他感恩、道义、责任、奉献的人生态度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人假如从小就受圣贤教育,用爱心经营人生,他的生命绝对不会到成年才发光,也绝对不会到退休就结束,而是愈老愈有价值。

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的根本,他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恩义、情义。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古人名言: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做人。意思是说懂得自己作为“人子”应尽的孝道,那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算是一个具有人性的人。那么下面我们就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孝?

(一)什么是孝?《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孝的三个阶段。“始于事亲”是指幼年时期从开始侍奉父母做起。“中于事君”是指中年时期以效忠君王为孝。“终于立身”一说指老年时期应建功立业、留名后世,这是孝的圆满结果。“事亲”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层次,否则“事君”谈不上,“立身”更不可能。三个阶段既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又有着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就今天来说,让父母生活的好是小孝,小孝为家。让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因为自己生活的好,是大孝,大孝为国。一个人的孝心永恒不变,并能发扬光大,做到立身,进德,修业,成圣成贤,那你就是至孝了。养花的人都知道,浇花要浇根。而孝就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文化的根。今天我们讲传统文化也好,论国学智慧也好,则孝道不能不讲,《孝经》不能不读。

汉朝大儒郑玄说《孝经》是六经总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按章太炎先生的说法:《孝经》是国学之宗。汉朝自惠帝起,所有的皇帝谥号都有一个孝字,如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使孝道达到了新的高度。这种谥号特点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一如既往地把《孝经》放在了重要地位。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所以《孝经》是一部受到关注最多的书。

《孝经》从“入则孝”开始,详尽地讲解了孝道。例如: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神,暖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侍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并从五个方面向我们对什么是事亲、什么是尽孝作了具体的阐释:

首先“居则致其敬”。“致”就是尽心尽力切实做到,而且做得圆满。就是说对父母要发自内心,完全真诚,没有丝毫保留、虚伪。对父母由衷的尊敬,这样的一种敬意就叫“致其敬”。二是:“养则致其乐”。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关键是要尽心尽力做到承欢膝下,让父母舒心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

三是:“病则致其忧”。就是说父母到了老年,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做儿女的心中不仅要忧心忡忡,问寒问暖,而要尽快为父母检查治疗,尽力照料,护理,争取早日痊愈。

四是:“丧则致其哀”。就是说如果父母过世了,做儿女的要知恩图报,尽其哀情,这是儿女情感的自然流露。

五是:“祭则致其严”。是讲父母埋葬后,要定期的祭祀,庄严、肃穆、恭敬,追忆感念父母的恩德。

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居、养、病、丧、祭五个方面都很好的完成了,作为子女的基本责任就算尽到了。

“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大树茁壮,根深才能枝叶繁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没有这个根,学什么都不会对社会、对人类有益。

人之根本在孝,本就是本性,也即是人性。这个根、这个本是情感最原始的生发地,一旦触动,便如闪电一般照亮那个地方,最能“摇其心、动其志、利其行”。也就是说最能帮助人回归本性,回归人性,恢复本善。

这里向大家举一个例子:说的是抢劫犯李斌,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李斌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伤心和绝望之余,他又写了一封信,说父母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

这天天气特别冷。李斌正和几个在押犯人密谋越狱,忽然,有人喊道:“李斌,有人来看你!”进探监室一看,李斌呆了,是妈妈!一年不见,妈妈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才五十开外的人,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衫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布口袋。没等李 斌开口,妈妈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地说:“大娘,吃口面再谈。”等妈妈吃完了,李斌看着她那双又红又肿、裂了许多血口的脚,忍不住问:“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是步行来的,鞋早就磨破了。”步行?从家到这儿有三四百里路!“您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做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又干,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就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探监快结束了,指导员进来,手里拿着钱,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再光着脚走回去了。”“这哪成啊?娃儿在你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的钱,不是折我的寿吗?”李斌撑不住了,声音嘶哑的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哭泣声一片,那是旁观的劳改犯们发出的。这时,有个狱警进了屋,故作轻松的说:“别哭了,妈妈来看儿子是喜事啊,应该笑才对,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他边说边拎起麻袋就倒,李斌妈妈来不及阻挡,口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顿时,所有人都愣了。第一只口袋倒出的,全是馒头、面饼什么的,四分五裂,硬如石头。不用说,这是李斌妈妈一路乞讨来的。李斌妈妈窘极了,双手揪着衣角,喃喃地说:“娃,别怪妈做这下作事,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李斌好像没听见似的,直勾勾的盯住第二只麻袋里倒出来的东西,那是一个骨灰盒!李斌呆呆地问:“妈,这是什么?”李斌妈神色慌张起 来,伸手要抱那个骨灰盒:“没……没什么……”李斌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妈,这是什么?”李斌妈无力的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的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的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李斌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号:“爸,我改……”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儿的用头撞地。“扑通、扑通”,只见探监室外黑压压跪倒一片,痛哭声响彻天空…… 第二个例子说的是,《二十四孝》中有一则“拾葚供亲”的故事。故事主人翁叫蔡顺,是我们河南人。蔡顺父亲早年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很孝顺。当时正赶上饥荒,没什么吃的,他就背着筐去采桑葚。有一天,他采了不少桑葚,背了两筐往回走,路上碰上了贼。贼是当时官方记载的说法,实际上就是造反的农民赤眉军。赤眉军一看他背的桑葚分两个筐装,都很好奇,问他,这是为什么?蔡顺说,黑紫色的是成熟的,好吃,有甜味。红的是生的,不太好吃,有酸味。黑的给我妈吃,这个红的我吃,我们没有粮食可吃,就靠这山野果子充饥。赤眉军的这些人认定蔡顺是孝子,他们决定给他两袋粮食,饥荒年代有人给粮食可是不得了的事!而且不是一般人,是强盗给的!赤眉军除给粮食外,又给他一个牛蹄子,说给你妈妈改善改善生活吧。

李斌的例子告诉我们:孝道可以让服刑人员触动他们的天性,启发他们的良心,转变改造为好人。蔡顺的例子告诉我们:盗亦有道。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孝子,那些社会边缘人物,或是暴力起 家的强盗,也会尊重你,甚至尽其所能帮助你。孝道与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

孙中山先生说:“国家讲伦理道德,才能长治久安。”“《孝经》所讲的,几乎无所不包。现在世界中最讲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 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在人类,中国是最讲孝道、最注重伦理的国家。在众多的伦理教条中,孝总是摆在第一位。在封建社会,许多英明皇帝告知天下以孝治国。”

周文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对父母就由衷敬爱。继承王位之后,更是以孝著称,以德治国,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尽到极致,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一个王朝。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时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的那么好,根源就在于这些皇帝以天子身份行孝垂范,以孝驭官,以孝化民,以孝治天下。

《孝经》在汉武帝时传入朝鲜,梁武帝时传入日本,他们都把《孝经》视作盛典。日本古《学令》规定,学生必通《孝经》、《论语》方可取用。在韩国,不孝者根本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能做政府官员。

韩国、新加坡等周边邻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华人聚居地,孝道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理政、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近代,毛泽东情深意切的《祭母文》,其孝情、纯情、哀情、悲情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收入语文课本,使无数人受益。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朱德。

记者问:在您的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是识字课本。”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是我母亲。”

“你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我没有在她的床前给她端一碗热水。”

本世纪以来,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孝道的宣传和教育,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回良玉、陈至立,对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对把孝道作为德育教育内容都作出过重要批示,发表过重要讲话。2007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弘扬孝道、共建和谐的专版,把孝道郑重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2008年,国家决定清明节放假三天,让人民群众祭奠祖宗、追念先烈、感恩和怀念逝去的父母。这一举措,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孝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0年重阳节期间,北京市开展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其规模之大、气魄之大,为全国各地树立了榜样。有的地方提出“以德招商,以孝引资”。有的地方以“教育一代人,受益几代人为”宗旨。编制“孝心教育大纲”。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今天提出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实则都包涵了中华传统的孝道。

孝关乎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让人的内心充满温暖,并把人提升到一个庄严和神圣的境界。“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准则。

我们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其实质都是在演孝。“每逢佳节倍思亲”,贯穿过年过节始终的是浓浓的人伦情义。祭拜祖先,感恩长辈,敦亲睦邻,关爱晚辈,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慈爱心肠,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根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凝聚和睦和谐和平的亲和力。这也是节日的动力、魅力所在。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篇5

永定区敦谊小学

李娟

读了刘教授的《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维度》后,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爱是教育的底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著名名言,也是也多教育人的座右铭。爱

试想这样的教育价值追求教育如何能公平,教育怎能不功利,学生哪来幸福,教师如何能置身度外?正是这些导向和功利使教师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追求,以至于有的老师在学生考99分高分之后还责怪学生:为什么那么粗心大意!对不及格的学生更是失望至极。其结果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习信心丧失,学习兴趣泯灭,学习没有了幸福,孩子没有了个性。

近两年有一个叫张牧野的网络奇才倍受人们关注,他写的网络小说《鬼吹灯》系列,正版书就卖出了200多万册,此外,还被盗版了上千万册。按常规,他在“中国教育流水线上是一个次品”,从小到大他都是老师眼里的“差生”,然而最终他却成为一位极富天赋的青年作家,为何当初我们的老师却未能发现他在语文方面的惊人天赋呢?再如影响了年轻一代的韩寒,他是个严重偏科的学生,除作文外,他多门功课红灯高挂,韩寒被拒大学门外,但是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引起巨大轰动,上市至今行销200万册,他是从批量生产型的应试教育里挣扎出来的典型案例,我们为他们的重生感到庆幸。再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何时又关注过这样的另类的学生?我们关注的只是学生的作业能否完成,学生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课,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优秀等等。我们拿着这样一把千人一面的尺子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能有多少个像张牧野、韩寒这样的另类孩子被我们发现呢?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公立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发表的新学期致辞:“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才,而发现自己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就是为你提供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段话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教育的作用不再是改变而是发现,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分、自己的才能。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夯实基础、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真正的人。我们把着眼点聚焦在课堂之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但是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师想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上希望看到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积极谈论,但是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却又有太多的“不放心”,不放心学生能够有效的小组学习,不放心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不放心在合作学习中有人不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放心我们这样做完成不了教学进度„„正是老师这么多的“不放心”,使我们忘记了儿童是什么?儿童是什么呢?儿童是独立的、完整的、有丰富情感的和个性需要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潜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哪怕他们现在的字还写的歪歪扭扭,哪怕他现在还计算不准,逻辑不清,甚至还有许多的坏毛病,但是他们日后注定要发展成为社会的主体,并一定超越前人。

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教育是钥匙、是赏识、是发现,是继承,但我认为教育更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什么?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园丁、是春蚕,但我认为教师更应该是人,是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今天的教师虽然不能改变社会教育价值取向,但是教师可以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里为孩子们播下爱心、责任、希望、美德的种子,这些种子终将会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教师虽然不能改变教育决策者的思想,但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转变角色、改变态度、更新方法,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朋友,陪学生一同摔跤,一起成长。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篇6

——听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晓岚报告会后的一点感受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尤其在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班主任更不是件容易干好的工作。那么如何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呢?我从王教授的报告中感受到了许多,今天先略谈几点。

1、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在平时的教学生涯中,我们要立足于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教会学生做人这个基本点出发,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以强化对学生的基本论理道德教育和基本文明行为训练为重点,努力达到“三多一要和四到位”。“三多”即多观察――掌握苗头、动向、脉搏、防患于未然;多分析――排除不利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心理障碍;多指点――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现问题应怎么处理等;“一要”――要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四到位”指思想工作到位、日常活动到位、点滴小事到位,正面教育措施到位。德育工作中争做“五心”(爱心、诚心、耐心、信心、恒心),杜绝“五不”(不歧视、不讽刺、不训斥、不体罚、不放弃)。“五心”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环境,“五不”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学会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奋发成才。使班级学生的学风、班风呈现出“团结、创新、争上游”的良好趋向。

2、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依赖

低年级学生容易“骗”,而中高年级时有的学生开始认为老师虚伪,怀疑老师的真诚。要学生持续地支持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必须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信赖。一些老师很要面子,犯了错误,总是想办法去遮羞,不敢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而我却总是告诉我的学生:“老师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老师能原谅你们的错误,那么你们也应该原谅老师的错误。”所以做错了题,我会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马上更正;批评错了学生,我当着同学的面向学生道歉。每次学生们都用甜甜的微笑或灵动的眼神赞许了我的勇气,回报了我的真诚。

3、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诗人但丁指出:“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班主任要做到以言动心,首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懂得教育的艺术。针对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说话,可引起学生思考,打动学生心灵,同时,在“说”时还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切忌动辄发火。因为语言是最危险的武器:刀剑刺的伤口要比语言刺的伤口容易治愈。

4、以人为本,以爱育人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记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因为爱,所以爱》,我把它引用到了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感觉很贴切。大家都说,老师吃的是良心饭,我认为一点都不错。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看护好,教育好,这样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及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一些事情:孩子因饭菜不配胃口而不肯吃饭,老师主动与其交换小菜;孩子拉肚子了,老师及时跟家长联系并带他去医务室、帮他换洗;孩子感冒发烧,老师帮他倒开水,喂药;孩子学不会本领,老师手把手儿教;孩子做错事,老师又和风细雨地进行说理教育;看似保姆做的,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老师爱孩子的那颗炙热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

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并增进友谊。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班主任都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虽然将会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这一切或许都很值得,因为你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篇7

首先要利用这一特点引领学生领略地理世界的魅力, 这是我们完善教学的第一个步骤。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说“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美感的欢悦时刻, 就连艺术也欲施而不能”,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空间, 有着太多太多的美丽景观:浩瀚壮丽的宇宙太空, 缤纷多姿的岩层海底, 华丽神秘的埃及金字塔, 原始幽深的亚马孙河原始森林, 沧桑沉郁的万里长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向学生展示这些美轮美奂的景象, 就可以使他们得以欣赏享受到地理学科的艺术美, 使学生获得对地理最起码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当然, 仅仅在课堂上展示景观图片, 是远远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的。因为随着多媒体的普及, 这些早已成了明日黄花。要想将我们的地理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还必须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的元素。这就是我们谈到的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第二个步骤——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做人的真谛。

对于这一点, 我们在这里可以多谈一些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 偏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在课堂上, 我们教师有着绝对的主动权, 会尽最大的努力去灌输那些数不尽的重点, 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这样的情形下, 我们关注的, 只有学生是否已明晰教学内容, 而不会涉及学生其他方面特别是心理成长所需要的元素。但是, 我们很多教师却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初中与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不同, 学生在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时难免会有所不适应, 心里会出现一些波动,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疏导。但是, 我们必须注意到, 此时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叛逆心理比较严重, 如果疏导方式不合理, 势必会影响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假如我们在课堂上, 将知识点与生活哲学问题连接起来, 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 阐述做人与生活的真理, 真正做到教育学生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在学习地质灾害这一节, 特别是讲到地震这个知识点时, 我们可以多拓展一些:利用多媒体, 先列出一幅幅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所带来的悲惨图片, 以及灾后人们经过努力建立起来的新唐山的繁荣景象, 随后, 再放映已成废墟的汶川的图片。在教室因学生的震惊而静止的时候, 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展开新汶川规划图, 并告诉大家, 汶川, 同33年前的唐山一样, 正在经历着灾难的考验。但是,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 汶川仍然会像唐山一样, 重建起美好的家园。在这次灾难中, 有很多人不得离开温暖的家, 不得不离开最亲的亲人。无论他们有多么眷恋, 无论亲人有多么不舍。我们从那些不忍离去的眼睛中, 感受到的不仅有生命的珍贵, 还有亲情的珍贵。因此, 在我们生存的每一天, 每一个人都要去认真地对待生活, 真诚地对待亲人与朋友。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这段看似额外的话。在以前我们实行应试教育的时候, 我想, 没有几个教师愿意耽误宝贵的课堂时间来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的。但是, 在我们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危害之后, 假如每一位都能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加上这么一段“额外”的话, 那我们就可以更多地教授学生在人生十字路口前如何选择, 在人生旅途中如何少走弯路, 如何真诚地积极地微笑着面对生活。

其次, 我们谈一下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第三个步骤, 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

很多人听说过印度洋海啸时一个10岁小女孩救了几百个人生命的故事。在海啸到来前的十多分钟, 这个名叫绨丽的英国小女孩, 看见海面上起了很多泡泡, 随后浪就打了过来。她立即想起了地理老师曾经描述过的有关地震引发海啸的最初情景。于是, 绨丽立即向周围的游客说明情况并迅速撤退。就这样, 一节普普通通的的地理课, 挽救了几百个人的生命。

听完这个故事后, 我忍不住想到, 假如绨丽接受的是我们国家的教育, 那么, 海啸来临时, 这些生命还会幸运地逃避这场灾难吗?所以, 在这里, 我们必须及时地吸取教训,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在地震之后才去宣传地震中逃生的办法。我们在课堂上, 也应该像绨丽的地理老师一样, 针对某个知识点, 努力向外拓展。

最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一个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问题, 也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真正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 要使学生自觉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要为学生服务。如设计的教学方法中, 从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学法—独立获取并处理地理信息, 这中间随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增长与发展, 教师的活动从多到少, 学生的活动从少到多, 有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明确学习目的, 使学生具有主动性, 解决“要学”问题;要激发学习兴趣, 以调动积极性, 解决“爱学”问题, 要教会学习方法, 以培养独立性, 解决“会学”问题;要培养学习习惯, 以形成自觉性, 解决“想学”问题。

高中地理新教材 (人教版)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作为了整个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因此, 我们老师有义务, 也有责任, 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 并充分利用, “变废为宝”, 使我们的地理教学改革在更深层次上得到深化。

参考文献

[1]李家清、陈实:《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今天,我们该怎样当父母 篇8

18岁那年,我和父亲大吵一架。原因是为填志愿与父亲意见不一致。

我坚持了自己的志愿,没有听家里的。父亲以为一片好心却不被理解,一向听话的我竟敢反对他,便发火大骂我“不孝”。而我认为我有权利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便说:“谁也不能把意志强加于我!”

一听这话,父亲勃然大怒,拍案骂道:“大胆!你是我生的,若在舊社会打死你也不犯法!你给我滚出去!”

我真的一甩袖子住到姨妈家去了。

这件事最后以父亲妥协了结。但从此父子之间变得冷漠而隔膜起来。现在回想此事,父亲的好心是不容置疑的,我还是非常热爱他,因为他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但我总感到遗憾:为什么父子之间不能从一开始便是朋友而平等相处呢……

是啊,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为什么不能做朋友?

孩子们渴望父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们以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期望的理想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面对这一问题,孩子们几乎一致选择:亲子如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说。对吗?也对。但远远不够。因交往而感情者,可以是师生,可以是干群,可以是官兵,可以是夫妻,也可以是亲子,但并不就一定是朋友。看来,“朋友”除了感情之外,还有更本质的东西。

我们且来为“朋友”寻一回根。

“朋”字,本义是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甲骨文的朋字就是两系串起来的贝壳的象形。后来,有了“同门曰朋”的意思,“朋”指受业于同一老师的人。

“友”字,在甲骨文里像顺着同一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互相帮助之意。后来有了“同志为友”的意思,“友”指有共同理想共同志向的人。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合起来便是“朋友”。这样看,朋友当指有共同师承或有共同志向的人。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朋友之间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什么?两个字:平等。不论古人造字时称两串贝为“朋”,两只手为“友”,还是后人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如此漫长的历史长卷竟赋予“朋友”一个永恒的内蕴一一平等。

于是,人们把朋友定位于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这是人们共同的永远的追求,追求人与人之间润泽于情感之中的平等。人们追求着平等,人们渴望着平等,人们也创造着平等。人们共同的努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今天,人们终于享有了更多的平等,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朋友。

于是,师生可以是朋友,干群可以是朋友,官兵可以是朋友,夫妻可以是朋友……

在走进新世纪的今天,亲子又何妨是朋友?

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亲子做朋友还是那样难。类似前面的故事还常常让我们感到是那么似曾相识。

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是“代沟”所致。这有一定道理。父母与子女是两代人,由于生活的社会背景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对一些社会问题的价值评判和自我感受,存在着差异、隔膜乃至对立。这便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代沟”。代沟的确会导致亲子间的心理不相容和情感不融洽,以至难于朋友般地相处。但是,通过亲子间有效地沟通,是可以消除代沟的。如果把亲子难于做朋友仅仅归结为代沟,就实在是以偏概全了。

亲子难于做朋友的根源,是至今还顽固地盘踞在人们头脑中不肯退位的“父为子纲”,是亲子关系的不平等。

“父为子纲”,是封建社会亲子关系的准则。在这种关系下,父母的意志就是子女的意志,父母的话对子女来说就是法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如若违抗,可以任意惩处,甚至可以处死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同“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一样,“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要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何至于其父一声传唤,就吓得半天也迈不出一步?多少年来,我们中国人就是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生活过来的。

今天,“父为子纲”早被推翻。但如今还没彻底消亡。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余毒根深蒂固,“父为子纲”的观念还在一些人头脑中残存。这就是在许多家庭中,亲子之间还存在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在不少家庭中亲子间还不能平等相处。子女的事,一切由家长做主,不看重子女的人格,强迫子女按家长意志行事,动辄打骂,施以体罚,甚至体罚子女致残致死!这岂是一个“代沟”可以了得?

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社会需要一代新人具有民主、平等、自主、自强的意识。新的一代也在主动追求民主、平等、自主、自强,追求自身价值和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家庭生活也必将日益民主化,平等的亲子关系模式必将日益发展和强化。这是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如果父母的教育观念不更新,不主动调整亲子关系,势必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父母就会丧失教育子女的主动权。

因此,亲子还是应该做朋友。

朋友,已经并正在成为亲子关系的一道最亲最美的风景线。

在欧美国家的家庭里,一般亲子关系是比较平等的。在我们国家较开明的家庭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亲子能平等相处。亲子如朋友的故事,正在汇成一缕缕清新的风,吹进越来越多的家庭。

您也许说,亲子做朋友是件好事,可跟几岁的孩子也可以做朋友吗?

您听这位父亲怎么说——

在儿子心目中,我与他有着父子和朋友的双重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还要从“玩”上说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跟孩子同玩也是初建亲情的过程。一天,我带儿子买来塑料球,一球多用,我俩可以用脚踢“足球”,可以用羽毛球拍打“网球”,也可以挂上塑料网投“篮球”。除了玩球,儿子喜欢的活动,我都参与,我们成了不分老幼的“玩友”,玩中,我们讲究的是平等。

后来,结合儿子左撇子的特点,我们给他制订了练习拉小提琴的计划,目的是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不指望成为艺术家,仍然定位于“玩”。第一次“上课”,儿子的注意力像被磁石吸引住了一样,来了兴趣。可时间一长,竟将小提琴扔在地上,哭着说:“你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啊?”对几岁的孩子光讲大道理不行。我们还是讲平等,换个玩法:把每天一个小时的训练改为我和儿子交替拉,比赛拉,孩子又能坚持下来了,而且训练水平渐入佳境,经过几年的训练,顺利通过了小提琴级别考试。

孩子上学了。一天中午,老师为孩子没完成作业把我请到了学校。在教室里,面对老师和同学,我特别尴尬,恨不得打儿子一顿。回到家里,我平静下来,感到应该和儿子平等地沟通,应该把自己摆在朋友的位置上。吃晚饭时,全家在一起说了许多知心话,儿子静静地听着,想着。我们一起讨论着怎样把学习搞好的问题。

我感觉,把自己跟孩子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从孩子小时候就能做起,也让我尝到了甜头……

我们应该怎样做学术 篇9

作者:杨卫强

文章来源:转自《山东大学报》

“学术”一词,在古代中国是指追寻研究学问的方法与水平。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学术是对存在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学科与文化群体常被称呼为学术界或者学府。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致力于培养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

学术,又是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孤独是什么?孤独也许是我们学习的时候没有人陪,也许是我们吃饭的时候相互沉默不语。依我看,孤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赋予了我们更加宝贵更加实在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因为孤独,我们清醒地追逐梦想,畅想未来;因为孤独,我们更加清晰地衡量自己,定位自己。于是,研究生、学术、孤独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由此构成了象牙塔里面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研究生的学术之路是孤独的,但是,依笔者之言,学术,乃是最宽广的孤独,最诗意的孤独。笔者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试从三个方面剖析我们应该怎样做学术。

学术,“不学”当然“无术”

如今的社会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各样的论文信息获取渠道已经使得我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对我们传统的阅读、学习习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冲击。此外,研究生培养中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缺失问题日益凸出,学术浮躁情绪日益蔓延,这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对于身处校园的研究生而言,喧嚣浮华的社会充满了太多的物质诱惑,过于纷繁的物质与娱乐生活占据、蚕食着我们宝贵的做科研写论文时间。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形往往是,静下来潜心做学术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甚至变成了“异类”。在种种险恶的格格不入的学术环境面前,那些发自内心希冀能够脚踏实地地研究学术的研究生们究竟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仅凭一己之力也许无法扭转信息化之时代潮流,但作为研究生自身,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博观约取。较之前辈查阅文献的繁琐与困难,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际上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要提高个人素养和文化素养,不能完全依靠网络。研究生要彻底静下心来,博览群书,积累材料,脚踏实地,孜孜不倦,而不是在“复制”、“粘贴”、“拼凑”他人论文上下功夫。试想,一个人压根儿就没有读过几本书,但是著作“丰裕”,这难免让人产生“拾掇”他人成果之嫌。

2.学思考。思考是一种习惯,在研究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知识和书本是死的,但思维是活的。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若非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本事,有强大的自我调适能力,未来的你永远是在随波逐流。

3.学交流。学术交流是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力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交流,各种新知识、新思维相互碰撞、相得益彰而共同进步。

功夫要死,心眼要活

在这里,我要借用国内著名杜甫研究专家、山东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张忠纲先生经常告诫他的研究生的一句话。张先生行年已经七十有三,但是读书治学仍才思敏捷,坦诚勤恳,孜孜不倦。也许正是凭借这种读书治学之精神,张先生终成我国唐宋诗研究的著名学者,对杜甫诗歌用力甚勤,是目前杜甫研究的优秀学者之一。“功夫要死,心眼要活”是张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谓鞭辟入里,让人受用不穷。

何谓功夫要死?不妨举例说明。董仲舒(前179—前104),从少年时代即开始治《春秋》之学,神志专一,异常刻苦,据说他三年之间未曾窥视过园圃,终成一代儒宗。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诚然如此!读书治学,必先有厚积方可薄发。倘若不读书、不治学,而习一些外道招式,投机取巧,沽名钓誉,终其有朝一日,必因胸中空无点墨而贻笑于他人。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想到民国时期及上个世纪末学术辉煌时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学界泰斗,并为他们读书治学不为名不为利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折服。脑海中,梁启超之治学情形、王国维之治学情形、陈寅恪之治学情形、钱锺书之治学情形„„历历在目。也许有人会说,陈寅恪、钱锺书他们都是天才,很有天分。我们看了他们的手稿就会明白,他们的成就也是刻苦学习、潜心钻研的结果。斯人已去,学风犹在。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后生们在读书治学困顿迷茫之时仍想见其雄风。

何谓心眼要活?研究生在读书期间,不要死读书,不要读死书,不要墨守成规、闭门造车,换言之,读书治学,要灵活变通。东汉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学问极为广博,大至天文历象,小至草木虫鱼,举凡社会政治制度,无不了然于胸,而又能融会贯通。他不囿于学术宗派的偏见,博采众长,故能超过前人。学术的延续既有承袭又有创新,为学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反对盲从书本和迷信古圣贤,因为怀疑是为学的重要条件。时下,许多研究生面对所学领域庞大的知识体系感到无所适从,茫然不知自己的兴趣在何方,或许还没有摸进科研工作的大门,虽颇为用功,但仍难以窥见其中的无穷乐趣,这就需要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质量,而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创新,如果说,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那么,创新就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研究生读书治学可以关注前沿,但并不代表可以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然后勤奋积累,推陈出新。

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这个术语,是孟子首创。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是指一种做人的豪迈气概。拥有了“浩然之气”可以使人感到自己生命的无比刚劲、无比高大,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孟子还认为,“浩然之气”是“养”出来的,而非临时制造出来的。孟子的“浩然之气”说是指人的,笔者窃以为,这种“浩然之气”同样也可用于学术研究。做学术,也需要一种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学术研究上的“浩然之气”,是对源远流长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深刻感知和忠诚坚守,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精神守望。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风范来源于我们灵魂深处积蓄已久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在精神的升华中对人性之崇高、生命之伟大的切身感受。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在重大的人生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才表明我们有了伟大的人生信念,有了“浩然之气”。

时下,学术浮躁之风盛行,科研成果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度匮乏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丧失信念,找不到精神家园。于是乎,坚守学术上的“浩然之气”亦极为必要。作为国家,要积极探索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相关制度。作为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一定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勤奋求知,严谨治学,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国家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期望。

上一篇:精选小学生日记下一篇:镇远古城招商和商务工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