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精选12篇)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1
制药工程是奠定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 是化学工程和制药类的前沿学科领域, 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工程, 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1,2]。要培养出“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要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 强调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 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是:重科学、轻工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视逻辑思维、轻视经验的运用和总体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 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在这种传统教育的影响下,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改变这一状况, 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 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管理、科研开发和市场服务的专门人才, 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实践环节的效果与质量。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计划设置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有关精神, 结合郑州大学和化工与能源学院关于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重新修订的指导性原则, 培养既懂制药又懂工程同时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体现我们在培养制药工程人才方面的特色, 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 通过精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将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学术动态引入课程, 建立创新的“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所构建的课程体系, 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公共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政治、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微积分、线性代数和画法几何及计算机绘图。公共基础平台体现厚基础的特点。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和跨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现代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电工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学科基础课平台体现宽口径的特点。
模块课程分为专业课模块、实践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专业课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反应工程及设备、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制药工艺学和药理学。实践模块分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以及课外实践环节五部分。实验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制药工程仿真实验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分别为2周和3周;课程设计包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和制药工程工艺与设备设计, 制药工程工艺与设备设计替代原版的化工设备设计;课外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实践。不同专业可设置不同模块, 一个专业可有2—3个模块, 每个模块学分大致相当, 让学生自主选择, 体现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课程群主要由学科选修课 (含学科前沿课) 、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 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体现创新性。本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药用高分子材料、环境与安全工程概论、制药工程新技术研究进展、创新药物开发过程、GMP、药剂学、遗传学、毒理学等组成;交叉学科选修课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专外与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管理工程、生命科学导论、资源、能源、环境、社会、绿色过程工程导论、工程计算方法及应用软件科技论文写作等。
二、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郑州大学是工科院校, 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工程应用型人才, 因此, 学校的本科教育紧紧抓住“工程应用型”这个含义, 工程问题是这个专业学生最终面临的问题, 因此, 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来制订实践教学模式, 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尤其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3,4]。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 充分发挥郑州大学工学学科之优势, 强化学生“三个环节”, 即实验课环节、课程实习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训练。
专业实验: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原则, 教师采取与学生平等讨论、切磋交流、协同合作的方式,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验氛围。在专业实验的设置上, 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一是基础实验。采用教师教、学生做的方式, 实验过程中注意系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是开放性的设计研究型实验。在这个实验室里, 学生是实验的主角, 从实验的设计构思、实验步骤的拟定、实验问题的处理到实验材料的挑选等事无巨细, 均由学生自行做主。这一方面可以集中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可为他们将来从事新产品的开发、试制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是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可以将传统实验加以提高和扩展, 用一些传统实验方法不容易做或做不了的实验, 在仿真实验中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既训练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又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也可结合工厂部分工段、仿真多媒体课件开展模拟操作实验, 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突破原有工科或药科学生的实习模式, 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药学实验, 而要突出工科院校的特点, 贴近工业实际, 把制造技术、质量意识、市场竞争、工业安全与法律约束等内容联系起来, 注意发挥传统学科的交叉作用, 充分发挥化学工程的传统特色和生物化工的成果, 围绕重要药用原料、中间体和辅助材料的生产工艺, 以及典型药品的合成与制剂, 带领学生到有特点的药厂参观学习, 了解制药企业的生产实践, 让学生在制药车间感受工业化制药过程, 建立工程制药观念与思想, 提高解决应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应具有新颖性, 与医药工业相结合, 解决工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内外医药研究的新趋势、新工艺、新技术。通过毕业论文, 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课程设计、药厂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学院先后与开封制药集团公司、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开封抗生素厂、河南辅仁药业、安阳利华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设了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形成实验室———中试室———校外大中型医药企业车间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模式, 从而使学生有了接触制药工业与制药工程技术的良好条件, 学生因此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实训实践, 学生在实习基地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工业实际进行对比, 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 加深了对制药工业与工程的感性认识, 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产学研结合, 极大地改善了本专业的办学条件,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理论实践并重的特色培养模式, 使我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 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了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5]。
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培养出“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为实现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出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 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计划设置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践环节, 在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手段上进行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课堂教学, 要将工程设计思想融入到教学中, 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制药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许明丽, 赵广荣, 白鹏, 元英进.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1) .
[2]李华.以教育科研促进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9) .
[3]欧阳臻, 宁德刚, 徐卫东, 陈钧.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 2004, (4) .
[4]李华, 胡国勤, 赵蕾等.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J].药学教育, 2007, (2) .
[5]何荣军, 赵培城, 张建友, 孙培龙.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 2006, (3) .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2
在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日本国家第二期(2001-2005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后,两点令我印象深刻,要想立足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纲要》和《计划》中可以明显看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纲要》中提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计划》中讲到:在经济全球化和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本经济出现一系列诸如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创造力停滞等问题。日本面临的少子女、高龄社会又带来了劳动力人口减少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必须不断通过 技术创新,培育具有产出高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以维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现代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体系的先导,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
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模式。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运用量子力学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过程,建立了半导体能带模型理论,使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并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如用相对论与原子核裂变原理发展了核技术,形成了原子能工业。激光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也是如此。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
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纲要》中提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等措施都说明了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计划》中也指出人才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基础,要通过推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教育改革,培养和确保优秀的人才。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既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又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智力支撑。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要始终把创新与科技进步、民族复兴、国家事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创新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唤起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历来就有开拓创新的传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和人民,是勇于和善于进行创新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使创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没有得到富有深度的开发,人才资源并不丰富,结构不尽合理,因循守旧,创新精神缺乏,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人才资源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直接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特别是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因此,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教育和广大教师神圣的职责。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3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创新型人才;问题分析;培养措施
一、3D打印技术原理
“3D打印技术(3DPrinting)”起初仅是纵多“快速成形技术”分类中的一种。随着快速成形技术在全球各行业中的持续升温,为了便于理解和推广,传媒界及民用领域普遍将快速成形技术形象的统称为“3D打印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先在计算机中生成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将模型按一定厚度分层切片,即将零件的三维形状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二维轮廓信息,最后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通过喷头的精确运动可逐层成形目标零件。这种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是制造技术发展史上革命性的进步,该方法与传统的材料去除加工法截然相反,通过增加材料即可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
二、市场对3D打印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绝大部分企业都表示愿意提供短期实习机会对员工进行较面试更为全面的考核。短期实习同试用期不同,这是一个更加平等的双向选择机会,不仅可以为未取得正式毕业证的大学生搭桥,也更利于企业发现与定向培养人才。这些企业高管的决定也从侧面反映出该行业的竞争激烈,企业人员流通更替较快,真正留得住人才、有良好人才评价体系的企业才会从中胜出。在人才选择的过程中,大的集团公司,尤其是非研发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岗位空缺情况来招收合适人才的传统模式,这样企业很容易因为职位不空缺而拒绝大量人才的求职。当然也有的上市公司拥有高管储备岗位,专为高级人才预留。对比之下,中型研发企业就灵活得多,也更能留得住人才,大部分企业都敢于为尚无工作经历人才提供高管职位,北京一家发展迅猛的企业甚至表明“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因此,3D打印领域不仅仅是技术、市场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三、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
(一)改变实践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创新班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新班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设了一些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的课程,让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也开设了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让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希望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此方向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不要墨守成规,共同进步,彼此成长,营造一种师生间共同创新的局面。
(三)利用选拔和淘汰制。当今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比较严格,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学校的培养体制容易让学生失去竞争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针对此现象,当今大学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实行选拔与淘汰制,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可以设立一个创新班,还有一部分学业成绩较差的,可以设置淘汰制。例如剑桥大学入学很严格,除此之外进入大学的制度也异常严格,如果大一达不到某个标准,就会被学校开除,开除之后所有的事宜学校不会管,看似很残酷,但是它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要始终让学生保持一种危机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斗志。
(四)就业促进技术发展。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支持3D打印人才就业促进工作,形成从政策支持、产业推进、就业指导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就业促进的思路体系。联盟企业在举办大规模校园招聘同时联合各个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联盟向盟员企业推荐3D打印相关专业毕业生,并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发现的具有独创性及市场前景的3D打印开发项目提供一定的软件及项目基金支持。以搭建3D打印人才就业促进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协同发展。
结束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这种形势下各个高校需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度,唯有如此,方能保证经过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在走上岗位后快速适应工作。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给高校提供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4
一、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一是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 我国十二五计划中提出要加紧改变社会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 需要调节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产业的发展布局, 改善工业生产结构。 但是在培育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我国教育阶段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现在的适合大众的教育, 从重视理论知识轻视能力向产教结合方向改变, 我国许多高校在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方面还比较欠缺, 所学知识与工作内容不相干, 专业性得不到充分展示, 既是对人才资源的挥霍, 又使企业进行改造时, 得不到相关人才的帮助, 导致高等学府的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冲突。 而聘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型高层次应用人才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帮助产业企业调整规划战略, 推动经济效益快速提升。
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仅仅存在于理论方面, 很难适应市场的发展改变,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宽泛、 内容繁冗和重复教育及学生对综合知识处理能力弱等情况。 通过对西方高等应用型学校的调查发现, 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教育分化就需越详细, 职业教育就更加全面。 我国要确保高等教育制度顺利变革, 就要将产业需求作为指导思路实行教育分类, 构建富有成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变革的最终结果是教育模式和产业构造共同发展, 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联系, 向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的应用型学府转变。
三是学校提升内涵办出特色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内涵与特色发展。 如何办出特色、注重差异化发展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内涵发展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优化学生评价方式, 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该说, 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 也是吸引生源、提升区域社会地位的基础。
二、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
(一)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除自身拥有的基本内容知识和相关技术外, 还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优势。 一是创新的思考方式。创新的思考方式含有发散思维和凝聚思想、异同观念、系统思想、正向和逆向思考方式等。 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创新思考, 提升他们的思想活跃度和创造能力。二是创新的本质性格。 创新的本质性格在指导创新型方面与学生的智力条件没有关系, 它主要表现对事物的好奇和努力想要了解的态度, 自立、大胆怀疑、坚持不懈的意志等。应用型大学应教育指导学生养成勇于创新的性格, 加强学生对好奇态度和永不言败品质的培养。
(二)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创新思想求解现实世界发展的问题, 其发展形态是综合集成的, 主要体现出资源整合与集成的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分为设计型、复合型和服务型三种类型。 从知识结构角度看, 设计型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延伸专业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复合型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跨专业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服务型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从能力结构角度来看, 设计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既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 又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能够捕捉商业机遇, 能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型创新人才既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 又具备一定的分析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等能力。
三、创新培养模式, 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一) 树立新观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在科技迅速发展、 社会分工更细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是指“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 从事非学术研究工作, 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的构思或产品构型, 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可见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相比, 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实践性, 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中, 能力是核心, 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 强调知识应用, 具备过硬的适应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我们必须打破旧有的人才培养层次论, 并代之以人才类型论, 要认识到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新的人才类型, 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生产、管理和服务实践, 着力于探究生产实践问题, 主要培养能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直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 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应直接在生产管理第一线谋职, 具有良好的人格、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擅长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树立以能力培养为重、以实践贯穿育人全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并以此为价值取向确立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观、方法观和评价观是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 优化设置培养目标
当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性不强、可行性差的情况, 目标设定上乐于仿效学术型的老大学, 导致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实际的疏离, 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竞争力。 还有一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难以支撑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所以, 应用型大学务必深入调研, 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专业人才的规格情况, 紧密结合专业发展实际, 从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构成的三方面分解和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细化专业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 使“应用技术”真正在各专业中开花结果, 然后据此科学设置相关课程, 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教育和训练排在首位, 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都要突出实验、实践与实训, 以此为抓手真正有效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 开设多元化实践活动科目
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点, 应用技术大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才能, 具备良好的创新思想和意识, 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现实工作环境有效链接。 因此, 应用技术大学在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 必须提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尤其要加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育, 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训练活动。 在基础品质方面, 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中的各种调查和服务活动,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升文化内涵与综合能力, 提高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基本技能方面, 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培训实习活动、各种能力比赛的项目, 更好地指引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处理中,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快速适应出现的情况, 以便更好地走向社会;在专业才能方面, 要注重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管理, 如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参与项目的调查分析等活动, 帮助学生在专业理论方面的实践处理, 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才能。
(四) 强化校外实践教学及校企合作
应用技术大学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 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积极构建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 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一是确保学校和社会企业长久合作。 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 院校要积极组织与学校有联系的企业专业人员、企业技术人员为广大的学生进行演讲, 在可能的情况下聘用这些人员, 从而构建起拥有管理作用的学校企业合作组织。 二是实现信息数据分享、合作交流制度, 保证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更好地连接。 按照特定的培养人才方案, 根据实践中由基础到专业再到综合的认知过程构建相应的实践计划系统, 通过确定培育人才项目的要求和规范, 构建出对应的操作管理、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教育流程, 学校和企业两方成立专门组织, 监督整个计划中方案的运行情况, 从而有效地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培养出优秀人才。 三是推动产业、学校和社会研究单位相互配合, 保证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 院校可以选派相关教授专家进入社会企业, 对企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并掌握企业中的设施、生产技艺、流程和商品品质、销售策略;同时, 企业中的相关工程师可以进入学校, 对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辅导, 参加设计教学方案、 学科变革、 分析教育和相关教授研究专业项目; 另外, 学校要积极为社会企业提供比较先进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服务,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总之, 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开放式教育类型学校。 在此类大学中, 从教育规划到教育方式再到评价标准, 都是把实际操作处理作为重要条件, 遵循实践应用的指导原则, 与企业行业联接, 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学习锻炼。 只有这样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才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 利用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处理面对的问题, 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得到企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克军.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 2014, 11:63-66.
[2]韦相晓.浅谈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新课程, 2013, 12:26-27.
[3]潘懋元.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1:7-8.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5
摘要:随着铁路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如何更好的适应铁路发展新形势,有效激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促进铁路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新形势任务对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铁路站段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存在问题的浅显分析,进行了一点思考,希望对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铁路 专业技术人才 培训
随着铁路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推进,铁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如何更好的适应高速铁路发展中人才培训的新环境、新要求,加快人才培养,有效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动力,将企业人才优势发挥最大化,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前铁路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重点问题。
一、培训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在推进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深化改革发展中,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铁路作为企业,市场竞争更加严峻。作为企业关键核心,企业人才成为竞争与挑战的重要砝码。随着铁路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促进铁路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对培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必须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两来,虽然铁路围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站段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仍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机制缺少全面性和激励性
当前的干部培训体制有待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培训制度不足,政策倾向性明显,造成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均等,专业科室、技术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培训机会比车间、技术能力弱、岁数大的干部机会相对要多些。对培训对象的推荐选择不理想,多数依据部门谁有空谁参加培训的原则,导致工作忙的高技术人才得不到培训,技术偏低的人员重复培训,效能低下。还有由于既有职教管理制度跟不上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缺少有效的职教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授课教师的极性。由于站段各个部门只忙于自己工作,认为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工作只是人事组织部门的事情,不能有效发挥站段合力,使得培训工作力不从心。
2.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对象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为部分身兼行政职务的管理型专业技术干部,日常事务繁忙、生产任务重、工作时间紧、安全压力大,工学矛盾在客观上导致部分专业技术干部受培训时间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少一般 职工的学技练功等竞赛活动,缺少现场实践的交流和理论知识的探讨,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研讨气氛,也是造成个别干部不愿接受培训教育的原因之一。同时专业技术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较大、现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干部改变已有的工作习惯会有些难度,传统的工作理念、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接受新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受到限制;刚走出校门进入铁路工作的大学生,转变不用再继续学习的思想,完成从学历到能力的转化,跨过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的这道坎也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
3.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方式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
干部培训方式相对单一,主要还是“填鸭式”的集中授课,缺乏灵活性。通过与参加各级培训班的技术干部交流、沟通,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培训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灌输式授课多,启发式教学少;教师讲的多,互动式教学少;理论知识点多,案例分析少,不符合成年人记忆力要比理解力稍差的学习特点,导致参培人员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虽然一直强调创新教学方式,提倡并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技术攻关式教学,但真正能够落实并熟练运用到培训过程中的并不多,受培干部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待强化。
4.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内容缺乏相关性和针对性
通过调查发现干部培训内容仍然存在针对性不强、同现场相关性小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班次不同,但教学教案雷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同一个老师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组织安排的内容多,个人岗位需求的内容少;教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达不到“学员缺什么,老师讲什么”的要求;理论性知识太多、实践性知识太少,与干部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培训内容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干部的实际需求,培训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实。尤其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培训教材缺乏,还缺少相对成熟的培训技术理论可参考。
5.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师资缺少实践性和时代性
尽管站段培训班的学员对自办班授课的满意度颇高,认可教师在理论知识把握娴熟程度上要高于一般的专业技术干部,但比专业技术院校的教师理论水平还是稍逊一筹,教师队伍技术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家普遍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状况与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现在,进入干部队伍的门槛越来越高,专业技术干部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由大学生、研究生充当,干部的文化水平与知识层次越来越高,随着高铁、客专线的不断开通和先进科技成果在铁路更广泛的应用和高科技设备的普遍运用,对授课教师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研究式教学和能力培养的高水平教师越来越少。
三、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1.创新培训工作理念,增强岗位培训意识
一是做好专业技术干部培训的组织保障工作。领导重视是做好干部培训管理体制的前提,只有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干部培训工作在单位发展中的根本作用,把专业技术干部作用的发挥摆在与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的位置,超前谋划,亲自推动,创造条件,提供组织保障,才能保证干部培训管理工作各项要求的落实,为各类人才的成长营造有利环境。二是转变干部学习观念,增强干部自身学习意识。在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安全压力大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既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又能解决工学矛盾是专业技术干部积极参加干部培训的首要保证条件。专业技术干部的知识更新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接收新知识,不能认为他们就天生如何如何。要考虑在如何促进他们自学、如何为他们提供学习信息创造学习条件等方面拿出办法,找到途径。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固有的培训模式,从干部自身利益着想,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传授到现场岗位,进行由点到面的细致培训。
2.创新培训授课模式,拓宽培训方式内容
干部培训方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授课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多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调研讨论、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增强干部与授课教师间及干部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干部分析安全生产问题和解决生产安全问题的能力。要运用网络、图像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异地同步教学,共享教学资源,使专业技术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更新。例如:结合现场实践,深入生产一线,拍摄设备照片、录制现场有关资料,并积累安全生产中的各类疑难杂症,通过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教学,以激发干部学习兴趣。按需施教,注重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充分利用各类专业技术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调研结果,将各级干部较集中、较感兴趣、想学并需要学习的内容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安排专门的教学单元,突出科学性、时代性、注重现场适用性、需求性。要始终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使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新知识、新本领、新技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教师资源,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路局、站段应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充实专、兼职教师队伍,邀请高校教授对专职教师进行理论强化培训、授课技巧培训、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局级以上的培训指标仍然有限,不能满足专业技术干部的培训需求,要想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需外请专业教师授课或送外培训,才能使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掌握不断更新变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作为站段多请技术型专家学者和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以及业务骨干担任客座教师,发挥他们的特长,但在培训经费上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压力,如何用活干部培训经费,以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需要统筹考虑。
4.创新培训管理体制,健全评估考核机制
当前,铁路总公司、路局十分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对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工作评估考核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各类管理办法、激励政策,作为基层站段的干部培训管理必须在步伐上与路局保持一致,制定适合本段的专业技术干部业绩考核办法,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针对在不同岗位上的人员的实际和针对不同职称提出不同的考核指标。把干部业绩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公正地实施“能者上,庸者下”的政策,将压力变成动力,促进技术干部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对干部培训的考核评估,认真做好监督考核工作,将干部参加 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考核和晋升的条件,强化激励约束制度,充分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适时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技能竞赛活动,营造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提升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履职水平,打造专业知识完备,意识创新力强的专业技术队伍,适应铁路发展的新形势需要。
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真正从现场出发,创新培训内容,转变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手段,加强培训对象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目的的实效性,充分调动授课人员和受培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切实收到培训实效,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水平,为铁路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玳玳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4
协同创新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篇6
摘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中心任务。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方式,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134-02人才培养是高校核心职能之一,而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高校教育类型与层次质的规定性的反映,也是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它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我国高职教育把人才培养目标新确定为“技术技能人才”,什么是技术技能人才?怎么培养?这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不多。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推进协同创新,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协同创新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带来契机,它将引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对协同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是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他在1971发表的《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中引入了协同概念,并于1977年问世了协同学(Synergetics)的理论框架。目前协同学已成为描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有序转变的条件和规律的横断科学。协同过程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
基于协同的协同创新内涵又如何呢?协同创新是我国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模式。美国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把协同创新的定义为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的过程。国内陈劲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活动 。还有学者认为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部门、行业、区域甚至不同国家,最大限度整合创新要素,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同创新。
作为当前研究热点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我们认为它不只是科技创新的新范式,不止关乎科研,它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深度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同步提升,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
二、技术技能人才的特征
我国职业教育应包括技术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技术教育被弱化,导致我国技术人才严重缺失。不过2012年,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又得到了国家应有的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应包含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者有区别也有重叠。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这三个特征要素,核心是创新。国内学者潘懋元、杨金土、夏建国等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他们认为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在企业中,主要是从事生产、建造、安装、设备和维修的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在第三产业中,他们是管理中负责某一部门或综合部门的实际管理人员和操作层中的高层次实务性人才。技能型人才则是在生产岗位上直接从事操作的人员。在企业中,他们是具体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流水线上的操作员。
当今世界,现代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既包括物质性的技术,也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技术技能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不仅要求能熟练地将所学的技术知识运用于生产、管理或服务领域,即具备使用技术产品(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知识,而且要求能生产或创新产品,提高产品、服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即具备设计和制造技术产品的知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除了掌握有明确语言表征的显性技术知识外,还要获得大量具有个人性质的缄默技术知识,这正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三、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措施
1.构建工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探索出了技能型人才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围绕具备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这三个特征要素,调整专业结构,改变过去专业设置过窄的弊端,适时拓宽专业面向。改变单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合理增加提高技术理论知识在课程中的比重。教学是培养人的基本手段,科研也是培养人,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为主导、以协同创新项目为依托的研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将最新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变为课程项目,开发课程、教材,设计授课方式等。让学生参与包括技术课题选择、技术路线确定、技术方案实施等在内的完整系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科研与教学的协同,提升科研对教育的贡献程度,真正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蕴含学术,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有利于工学研结合的评价机制,根据科技研发与教学的特点,在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中引入科研性要素,在评价科技研发成果中引入教学性因素,即在科技研发项目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中考虑对培养学生的贡献等。
2.创建协同技术研发中心
•教学管理•协同创新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协同创新的前提是识别协同创新机会。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区域或行业建立,其特点和优势是区域性或行业性。高职院校可联合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成为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基地,成为引领行业产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数量多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矛盾非常突出。高职院校应发挥优势,争当研究型大学与市场之间的“二传手”,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技术转移。
3.建立信息共享体系
协同的关键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创新资源,建立跨时空、跨专业的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教育部组织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就是一种资源共享方式。资源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及素材资源、相关职业工种培训整体解决方案及素材资源和产业链上代表性企业的技术资源,还包括新技术介绍、职业岗位描述、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用人信息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接产业升级,服务青年成才,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
4.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实施协同创新,不仅可以创新出科技成果,培养出创新人才,还能探索实践出科学的体制机制。
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吸收校外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对高职教育发展有卓越见识和强烈责任心的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完善学校为主,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参与的管理体制。我国也有少数大学设立了董事会或理事会,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多达上百人,主要是将其作为咨询机构或扩大社会影响,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了实现董事会或理事会由咨询机构向决策机构转变,可在原董事会或理事会基础上设立执行董事会或执行理事会,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行使董事会或理事会的主要职能,特别是要使其成为学校的决策机构,真正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
改革组织机构,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协同事项。科研组织结构“以创新任务为中心”设立,而不是“以行政部门为中心”设置。职能部门“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主要是政策、信息服务,协调、保障服务等。打破校内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产学研用促作处,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促进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调整以院系为主、条块分割的运行模式为以平台为中心、以项目为牵引、人员灵活流动的运行模式。如组建以完成一定创新任务为主要目的的跨专业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 (美)安德鲁•坎贝尔等编著,任通海等译.战略协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郭治安等.协同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潘开灵,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夏建国.高等技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7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实施创新教育。近年来, 笔者在教育创新、教学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并以“卓越软件高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总结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路径与尝试方法。
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两个问题
创新型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传统教育中重知识、重书本、重应试、重结果、重标准等思想与观念的影响,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形成了标准化的思维模式。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最大的两块绊脚石, 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两个实际问题。
第一, 标准化的思维模式, 就是指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方法都变成规范化、公式化、标准化了。在我国, 这种标准化思维的形成可能有历史、民族、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原因, 并已经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这种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维功能固着, 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 见解没有独创性, 相信答案唯一性;二是太过迷信权威, 学生完全没有批判意识, 绝对相信书本知识, 迷信盲从权威的言论;三是形成惰性思维, 在学生中表现得最突出的就是考试考的就学, 不考的就不学, 学生不愿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更不善于对所学内容作深层次思考。
第二, 毫无活力的知识结构, 就是指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僵化、封闭、落后的, 基本上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被“填鸭式”地填进去的, 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运用、检验、重新组合更是无从谈起。学生所学并不能致用, 而是严重的学用脱离。
毫无活力的、僵化封闭落后的、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知识对创新思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不能学以致用而导致思维的惰性。知识的活力在于实际运用, 运用越多的知识才是最有活力的知识。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大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学会积极、有效、全面地运用学过的知识, 以大幅度增加自己活化知识的比例, 大幅度减少非活化知识比例, 从而彻底改变个人的知识活化结构 (见图1) 。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
对于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 最紧迫的任务是更快地突破他们固有的标准化思维模式, 更有效地让他们无活力的知识结构变成有活力的知识结构, 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笔者主要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智慧三个方向展开论述与分析 (见图2) 。
(一) 创新思维培养的突破路径
创新思维是一种不受常规思维束缚、寻求全新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高素质人才最为重要的一种基本素质, 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创新思维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 是新的创意、新的点子、新的思路、新的考量方式。其突破路径关键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想象思维与联想思维、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等的培养与突破。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求同思维的方向是由四面八方指向问题中心, 主要目的是要搜集各种想法与方案的精华, 通过对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考察, 对众多的想法与方案进行梳理、筛选、综合、统一, 从而找到一种最好的解决办法或者最佳的解决方案。求异思维的方向是由问题中心指向四面八方, 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放开, 在没有规则、没有限制、没有定向的基础上, 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沿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搜索, 把各种不同的可能、不同的答案都尽量设想到。总之,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交互发展, 构成了一个人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想象思维与联想思维
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可以说都是创新思维的一对孪生兄弟,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联想思维主要在人们大脑已储存的记忆系统的表象之间进行, 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封闭、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不能产生新的表象, 并且联想思维必然是在一定诱因的刺激下才能进行。想象思维则可以超出人们大脑已储存的系统表象范围, 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开放、无限的时空范围内创造全新的表象。更为特别的是, 想象思维还可以不要任何诱因的刺激也可以进行。一个人的联想思维与想象思维越广阔、越丰富, 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越强。
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
直觉思维又叫直观思维, 是人们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一种跃进式思维方式。灵感思维是在一种积极的爆发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思维的过程, 是人们对某个问题进行艰苦思考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 突如其来地使问题得到解决———一下子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顿悟过程。灵感和直觉都具有不受任何逻辑思维规则羁绊与约束而直接洞察、领悟、甚至抓住事物本质的特点。
(二) 创新人格培养的突破路径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普西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则将创新型人才的非智力人格特征概括为十个方面: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信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研究表明,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创新能力开发的过程, 而且是创新特质培养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创新特质,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必胜的自信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坚忍不拔的毅力、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
强烈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都是从事创造活动的强大驱动力, 不但可以让人们获得非常广泛的知识、具备非凡敏锐的观察力, 而且还可以充分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形成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深刻睿智的思维力。一个人只要拥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会自觉主动地克服各种困难, 排除外界的种种干扰, 专心致志地钻研, 不知疲倦地工作。这一切积极因素都是创新的推动器, 更是成功的催化剂。
必胜的自信心
自信心不但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一种心理状态, 而且是自己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强大力量。满怀自信的人, 不管在何时何地, 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并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自信心不但是一切潜能的激活器, 而且是各种能力的催化剂, 人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可以一直保持“最佳状态”, 甚至出现“超水平”发挥。所以, 自信心不但是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 而且是创新思维的不竭源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不断培养学生自信与充分挖掘、激活学生潜能的过程。
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不但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创新型人才捕捉机遇、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和素质。创新不但需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更需要大胆猜测与小心验证。只有拥有了这种能力, 才能拥有更多的创新机会, 才能对生活中一些平凡、细琐的事进行深入持久的思索, 从而更好地发现蕴含其中的创新机遇。
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人们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 在大脑中创造出一个新画面、新形象、新念头或新思想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不但是创新的重要素质, 而且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 人类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创造发明, 更不会有新思想、新发明的出现, 当然更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与发展。想象力是创新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智慧和特质。
笔者认为,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特质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之外, 还应包括坚忍不拔的毅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等。
(三) 创新智慧培养的提升路径
在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两个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一个人智慧的高与低将决定创新的成与败, 创新智慧培养将成为当今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谓智慧, 就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就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就是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 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不但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 更是创造创新的最高境界。这里所提到的创新智慧,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大道至简、天人合一、有无相生、人和取胜、大智若愚、恪守中庸、兼容并包、灵活变通、双赢全胜等方面的重要智慧。
大道至简的智慧
这是第一个至为重要的创新智慧。因为无数成功的创新案例证明, 所有的创新往往都是那些最简单、最朴实、最不起眼的点子。创新的点子是非常简单的, 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凡是臻于完美的东西往往都是最简单的。大道至简的智慧告诉人们,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具有真理性的。
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智慧。在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主导下, 人们在创新时就会考虑如何做到主客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天人整体认知水平, 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天人整体认知视域, 把人文、自然、生态融入创新。这不但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在创新活动中的要求, 而且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庸智慧观的要求。
有无相生的智慧
所有事物的生成与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这种有无相生的智慧不但包含着“有中生无”和“无中生有”的生成思想, 而且包含着“有转化成无”和“无转化成有”的转化智慧。只要把握好“有无相生”的智慧, 把握好“有无相生”的变化性、发展性、动态性与创生性等特点, 那么所有的创新活动就可以做到效法天道, 适应自然, 遵循规律, 进退自如。
人和取胜的智慧
所有创新的成功最终都一定依靠人和取胜, “人和”是创新成功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 再好的创新理念、再好的创新产品往往都将陷入“孤芳自赏”的困局。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 85%靠人际沟通。”创新的过程不但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 而且是强烈的情感活动过程。
另外, 在创新中还应该懂得以下的一些重要智慧, 如大智若愚的智慧可以让你在创新中看到问题的本质;恪守中庸的智慧可以让创新的行为不至于太过极端;兼容并包的智慧可以让人们领悟海纳百川的大气;灵活变通的智慧可以让你明白灵活性与原则性有机统一;双赢全胜的智慧可以让你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扩大效益;实用主义的智慧可以让你掌握合理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统一, 等等。
(四) 创新能力三维结构与关系
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智慧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平等并列的结构与关系, 而是层次渐进的“金字塔”形的结构与关系, 如图4所示。创新思维这个因素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 创新人格这个因素位于“金字塔”的中间层, 创新智慧这个因素则位于“金字塔”的最顶层。
西方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 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 比思维因素更重要的还有人格以及其他因素。所以,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智慧。可以说, 没有创新智慧的指引, 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失去了正确的航向;没有创新智慧的引领,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缺少了理论的依托。这智慧的因素是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都容易忽略的重要因素。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笔者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下文简称“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卓越软件高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下文简称“卓越方案”) 为例讨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卓越方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 该方案在激励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 更注重的是要求教师到企业去拿项目、拿课题, 同时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与技术研发, 并在这些真实项目的基础上完成项目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 让学生最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前沿的岗位与职业要求, 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一) 激励学生有计划地自主学习
没有学生的自我管理, 就没有学生的独立自主;没有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 就没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德国著名哲学家、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 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 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 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 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 自己作出有意义的选择。”
所以, 在高职信息类专业学生中推行自我管理的理念, 激励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 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就成了“卓越软件高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如果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 那就意味着学生的自主性强、积极性高、拥有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培养和形成的重要素质。
(二) 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研发
“卓越方案”的实施主要是以学院电子信息研究所为依托, 教师不但拿到了项目与课题, 而且拿到了资助的经费, 更重要的是可以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 让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在项目开发与技术研发过程中迅速成长。
到目前为止, 电子信息研究所已完成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和企业项目, 如深圳掌上宝WAP社区平台项目开发, 广州市总工会帮扶中心特困职工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广州一呼百应公司的基于HTTP双向同步传输协议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课题攻关项目并取得技术突破, 深圳市东恒塑胶模具有限公司网站建设, 迪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建设, 荣盛无纺布有限公司ERP项目开发,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基金项目“基于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的微机实验室应用研究”, 广州市科普项目“北部山区电子商务知识普及”移动图书子课题建设, 佛山市禅城区产学研专项建设项目“一呼百应B2B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一呼百应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升级改造”, 广州市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项目“基于云库存的北部山区农产品网络分销平台建设与应用”;从化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电子商务营销应用技术培训”等。目前, 电子信息研究所已获相应的经费资助40多万元。
后续的课题拓展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目前正在开展与广州航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云呼叫中心”项目, 广州市一呼百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 佛山一呼百应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 从化市电子商务协会的前期项目, 以及广州市科协、广州市科信局、从化市科信局、从化市科协的项目, 并与当地两大工业园区 (太平开发区、明珠工业园区) 建立产学研基地。这些, 都为“卓越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项目基础, 也为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研发提供了最充分的实践条件。
(三) 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在教师完成项目与课题的基础上形成典型的教学案例, 由教师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与职业要求, 设计基于真实项目任务的行动过程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这种“项目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真实项目任务的行动过程即工作逻辑来组织课程, 其最大优势不但可以保证学生接触到市场的最前沿信息, 学生掌握最具实际意义的应用技术, 而且还可以完全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与职业要求, 把课程进行多学科、多元化的整合或重组。
为了教学实施更加方便, 教师可以把每个真实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不同且连贯的子项目, 每个子项目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了工作任务、核心知识、交叉知识、岗位要求、职业素养实施过程、实施要点、全真练习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在教师把各子项目的核心知识详细讲述后, 接着就要把子项目的衔接关系以及所要用到的交叉学科知识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讲解。每个真实项目 (包含子项目) 在结构上都是以工作任务为起点, 在内容选择上以核心知识为重点, 以实践能力为焦点, 以交叉知识为辅助, 以拓展知识为延伸。这样, 就非常好地解决了项目课程中理论和实践整合的问题。
总之,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而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潜能。对于这个问题, 陶行知早就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压制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所以,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和耶鲁大学前校长施密德特都曾经强调: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人所景仰的知识宝库, 是因为每年新生的入学给学校带来了自己的学识和不同的经验, 而毕业生除了一颗富于创新的心, 却什么也没有带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 2003 (3) :13-16.
[2]王养冲.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王伟民, 段安平.创造思维学[M].西安:西安出版社, 2010:64-71.
[4]周延波, 王正洪.高校创新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37-67.
[5]袁勇, 杨毅.论现代管理理念与提高教学质量[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375-377.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8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导致了人员流动的加剧, 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使得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竞争中均处于弱势地位, 因而, 创新型中小企业技术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流动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有助于企业优化人员结构, 化解内部冲突等, 但人员的大量流失却会给创新型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增加企业的成本, 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影响在职人员的士气, 打破工作的连续性, 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的积极性等。因此研究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 提出应对减少技术人才流失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变量确定
本次研究根据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把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分为了三大类:个人因素、公司因素和外部因素。所以现在分别对三大类因素进行因子分析, 得出三大类各自的主成分。
(l) 个人因素的分析
个人因素包含三个因子。教育背景、个人价值观和职业规划可以归为个人发展因子, 工龄和司龄可以归为工作经验因子, 婚姻状况和家庭负担归为家庭因子。
(2) 企业因素分析
企业因素包含六个因子。将报酬满意、报酬反应能力、薪酬制度合理归纳命名为薪酬因子, 将工作环境、同事相处、上司处事方式、观点表达归纳命名为工作氛围因子, 将工作量大、经常加班、责任大归纳命名为工作压力因子, 将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归纳为职业生涯规划因子, 将公司经常组织培训与重视培训归纳为教育培训因子, 将认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好、企业文化反应企业净胜归纳为企业文化因子。
(3) 外部因素分析
外部因素包含三个因子, 容易找到本行业工作、其他企业福利待遇好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可以归为机会因子, 工作稳定、照顾家人和支付家庭开支归为亲属责任因子, 转换工作损失经济利益、损失人际关系、其它损失可以归为转换成本因子。
1.2 数据的收集
问卷包含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个人背景信息, 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员工流失主要影响因素。问卷主体内容是由36个单项选择题组成, 问题来自于前述所提取的个体、企业、外部三个角度的12个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的样本主要来源于桂林市部分创新型中小企业, 针对员工的工作性质, 笔者对人员的选择上作了一些安排。对高端技术人才的调查主要是选择工作性质属于技术含量高、研发性强和较高管理层的范畴。
问卷发放于2014年6月25日, 收回于2014年6月31日.本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 实际收回问卷210份, 总计有效问卷204。
2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分层回归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层回归其实指的就是对两个或多个回归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模型解释的变异量进行分析比较, 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模型所解释的变异量的差异来对两个模型进行比较。如果其中一个模型解释的变异越多, 则表明它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就越高。因此,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形下, 当一个模型相比另一个模型解释了更多的变异, 则表明该模型是一个更优的模型。两个模型所解释的变异量之间的差异可以用统计显著性来估计和检验。通过分层回归, 可以比较个人变量、企业变量、外界变量对流失意愿影响程度。
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工作经验与员工流失意愿相关关系不显著, 这可能是在公司内工作年数较多的员工大多是元老级的中高层管理者, 属于直接利益相关者, 他们的离职率更低。但是也有一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离职率较高, 由于他们具备了足够的资本, 也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在选择空间和人脉资源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 且年龄正处于理想膨胀的当打之年, 高飞或者单飞都是可能的职场选择。从总体上就显示出工作经验与流失意愿不显著的结论。家庭因子对人才流失意愿成正向影响, 结过婚的人和家庭负担比较中的技术人员会更偏好稳定工作。员工对自己的价值观越重视, 职业规划越清晰, 流失意向越显著。行为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个体的行为, 在技术人员跳槽行为的研究中, 这个规律同样起作用。
**.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本文研究结论显示创新企业高端技术人员对薪酬越满意, 流失意愿越小, 高薪不一定能留住技术人才, 低薪是肯定留不住技术人才。创新企业技术人员对企业文化越认同, 员工的流失意愿越小。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企业文化适应性强或者越能接受企业文化的技术人员相对于对不适应企业文化的高技术人员来说跳槽的意愿越小。中小创新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对工作氛围的感知与流失意愿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这表明技术人才更多是工作导向性的, 工作氛围对其流失意愿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显示企业对职业生涯对离职意愿成负向影响。创新企业技术对于压力的感知与流失意愿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这表明技术人员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强, 更多的工作压力并不能促进技术人员过多的流失意愿。
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员工对外界机会认知越高, 员工流失意向越大。员工的亲属责任越高, 员工的流失意愿越小转换成本越大, 员工流失意向越小。转换成本的多少直接影响员工离职换工作的态度, 员工目前的工作, 企业的薪酬福利比较丰厚, 个人发展空间广, 员工的离职的机率就会很小, 一旦离职他所需要的转换成本就会很高, 所以企业减少人才流失, 就要提高员工的转换成本。
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将创新型中小技术人才流失意愿影响因素分为三类:个人因素、企业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的研究显示家庭因子、价值观因子、机会因子能够正向影响流失意愿;企业文化因子、薪酬因子、教育培训因子、职业生涯规划、转换成本因子能够负向影响流失意愿;而工作经验因子、工作氛围因子、工作压力因子对流失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流失意愿,个人因素,企业因素,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光辉.核心人才流失:研究背景与主要理论[J].科技管理研究.2008 (4) :21-26.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9
1 文献评述
“海归”人才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影响首先体现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海归”在国外接受深造或拥有国外相应技术领域的工作经验, 其平均技术水平一般高于国内人员, 因此, 其回流可以直接提高母国人力资本存量, 并将其学到的先进技术和掌握的大量市场信息溢出到母国 (Adda&Dustmann, 2006) 。Mc Cormick&Wahba (2001) 通过研究埃及回流技术人员的溢出效应, 发现“海归”在国外学习工作的时间越长, 其积累的人力资本越高, 外溢效应越明显。
“海归”人才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影响还体现为社会网络效应。“海归”在国外建立的商业和社会网络可以加强东道国与母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 从而进一步放大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李平、许家云, 2011) 。Rauch&Trindade (2002) 实证检验了华侨华人网络对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关系, Docquier&Lodigiani (2006) 研究发现人才流动引致的FDI效应显著, 通过跨国数据分析, 估算出每增加一单位技术移民, 母国FDI资本将增长2单位。因此, 国际移民将有可能通过促进FDI和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其技术溢出效应 (李平、许家云, 2011) 。此外, “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将通过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人力资本积累提高母国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 (Zahra&George, 2002) , 从而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且“海归”人才通过连结其所建立的国内、国外两个商业和社会网络促进信息传递, 从而有利于技术转移 (王辉耀、苗绿, 2014) 。
可见, “海归”的人才回流和环流带动了技术、资本和市场信息流动, 从而使得母国获得与东道国技术和技能沟通的渠道, 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Saxenian, 2002) 。然而, “海归”人才究竟如何影响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和提升创新绩效并未得到清晰的解释, 有必要在一致的理论框架下对“海归”人才的人力资本贡献和社会网络贡献进行深入讨论。
2 研究假说
价值链全球化推动了技术的国际扩散, 国际技术知识在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Fosfuri&Tribó, 2008) 。国际技术转移可以区分为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两类。技术转让主要是指企业间的技术交易行为, 而技术溢出属于非自觉的技术转移。国际技术溢出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涉及与创新密切相关的思维模式、信仰、直觉以及技术诀窍, 难以复制模仿。跨国公司正是凭借巨大的知识存量特别是隐性知识成为全球创新体系的治理者, 并对与之建立技术联系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 进而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因此, 我们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说。
假说1: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和提升创新绩效均具有积极影响。
“海归”人士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人力资本的贡献和社会网络的贡献两个方面。首先讨论“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贡献: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贡献体现为一种要素投入贡献, 即“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是一种创新要素, 可以直接作用于所在企业的创新过程。由于“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 因而特别有助于所在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 (王辉耀、苗绿, 2014) 。另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贡献体现为一种吸收能力贡献, 即有利于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吸收过程, 体现为Zahra&George (2002) 所强调的知识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 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转化与知识利用等环节。“海归”人士在国外积累的相关技术经验、跨文化背景、熟悉国际科技管理的相关规则制度等, 均有利于促进对国际转移技术的内化、转化与开发利用, 因此, 我们提出本文第二个假说。
假说2:“海归”人士的特定人力资本对本土技术创新的贡献, 一方面体现为要素投入贡献, 另一方面体现为吸收能力贡献。即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和提升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增强了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技术创新过程的促进作用, 而这种促进作用体现为一种调节功能。
除了人力资本的贡献之外, “海归”人士对本土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体现在跨国技术网络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以信任和互动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可以减少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冲击, 减少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说, 社会网络质量对企业开展关系型学习具有决定作用。关系型学习既有助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 又有利于外部知识内部化的一系列过程, 包括知识同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 即实现创新产出 (Fosfuri&Tribó, 2008) 。“海归”人士的跨国技术网络有利于本土企业开展关系型学习, 促进所在企业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知识识别、获取与理解。基于此, 我们提出本文第三个假说。
假说3:跨国技术网络具有一种调节功能, 即“海归”人士的跨国技术网络增强了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技术创新过程的促进作用。
3 模型、数据与变量
3.1 计量模型
为了检验上文的研究假说, 本文将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分为国际创新合作和创新绩效两方面, 重点讨论在国际技术转移影响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海归”人士所发挥的作用。即讨论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是如何倚赖于“海归”人士?因此, 本文构建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 IIC表示国际创新合作, 为0-1虚拟变量;IP表示创新绩效;IHC表示“海归”人力资本;INT表示“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TT表示技术转移;HC表示人力资本水平;TE表示科技经费投入;Size表示企业规模。
3.2 变量定义
本文被解释变量包括以下两类。
国际创新合作:与海外科技人才、团队、企业、团体等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创新合作行为, 如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产品设计等合作行为, 体现了科技企业创新国际化的过程。本文界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为0-1虚拟变量, 已开展国际创新合作=1, 未开展国际创新合作=0。
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往往采用多个指标来评估企业的创新绩效。借鉴现有文献的研究设计, 本文利用四个问项来测评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绩效:科技成果或专利申请量增加、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改善。这些问项分别利用Likert七点尺度测评。
本文解释变量定义如下。
“海归”人力资本:本文的人力资本国际化主要是为了反映人才回流对母国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因此, 结合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测量人力资本国际化:创业团队或高管团队中“海归”人才的数量、技术研发设计部门的“海归”人才的数量、管理团队或技术团队是否包括外籍人员。
国际技术转移:结合现有文献, 本文分别用三个问项来测量国际技术转移:从海外获得新技术或新产品信息情况;从海外获得技术经验、诀窍或技能情况;从海外获得技术指导、交流或培训机会情况。这些问项均利用Likert七点尺度测评。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结合现有文献, 本文将“海归”的跨国技术联系分为三类:与海外科技人才 (科学家、工程师) 、科技团队等的科技联系;与海外客户、供应商和其他相关企业的科技联系;与海外科技团体或协会等中间组织的科技联系。
人力资本水平、科技经费投入、企业规模是本文的控制变量。
3.3 数据来源
本文于2014年10月16日完成全部调查问卷回收。课题组先后发放问卷223份, 实际回收问卷189份。其中, 各种形式的无效问卷65份, 实际有效问卷12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5.61%。
4 回归结果
本文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截面数据较易产生异方差现象, 我们需对异方差问题进行了统计检验, 检验方法包括White检验和BP检验。White检验结果显示, 以下所有回归的p值均低于0.01, 因此强烈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 认为存在异方差。BP检验考虑了针对拟合值和全部解释变量的两种情形。两种情形下的BP检验结果显示, 以下所有回归的p值也均低于0.01, 可见, BP检验也强烈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因此, 两类检验的结果均表明存在较为严重的异方差问题。基于此, 本文将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WLS) 进行回归。
4.1 基于创新绩效的回归结果
当被解释变量为创新绩效时, 回归结果见表1。其中, 模型1没有引入控制变量, 模型2引入三个控制变量。
“海归”人力资本 (IHC)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但只在模型2中以10%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 (IHC) 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即要素投入贡献) 并不稳健, “海归”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投入贡献的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 (IN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高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是明显而稳健的。
国际技术转移 (T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但只在模型2中以10%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 国际技术转移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HC*TT) 的系数均为正, 且分别以5%和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正的交互作用, 亦即“海归”人力资本增强了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NT*TT) 的系数均为正, 且均以1%的高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正的交互作用, 亦即“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吸收, 进而有助于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
控制变量科技经费投入 (TE) 、企业规模 (size) 和人力资本水平 (HC) 的系数均为正, 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与大部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2 国际创新合作的回归结果
当被解释变量为国际创新合作时, 回归结果见表2。其中, 模型3没有引入控制变量, 模型4引入三个控制变量。
“海归”人力资本 (IHC)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 (IHC) 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促进作用, “海归”人力资本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要素投入贡献的假设得到验证。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 (IN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高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而稳健的。
国际技术转移 (T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促进作用是稳健的, 国际技术转移有助于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假设得到验证。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HC*TT) 的系数均为正, 且分别以1%和5%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正的交互作用, 亦即“海归”人力资本增强了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
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NT*TT) 的系数在模型3为负,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模型4中系数为正, 且10%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对于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 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互作用并不稳健。
与上文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类似, 在模型3和模型4中, 控制变量科技经费投入 (TE) 、企业规模 (size) 和人力资本水平 (HC) 的系数均为正, 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与大部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5 研究结论
就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而言, 国际技术转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尽管“海归”人力资本不能直接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 但“海归”人力资本能够增强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绩效。“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促进作用是明显而稳健的, 其调节效应也得到验证, 即“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吸收, 进而有助于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绩效。
就国际创新合作而言, 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稳健的促进作用。“海归”人力资本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吸收能力贡献均得到验证, 即一方面, “海归”人力资本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稳健的直接促进作用 (即要素投入贡献) 。另一方面, “海归”人力资本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这些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同时,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稳健而直接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Adda J, Dustmann C, Mestres J.A dynamic model of return migration[J].Essays on Temporary Migration, 2006.
[2]Docquier F, Lodigiani E.Skilled migration and business networks[J].Open Economies Review, 2010, 21 (4) .
[3]Fosfuri, A., and Josep A.Trib, 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Omega, 2008, 36 (2) .
[4]Mc Cormick B, Wahba J.Overseas work experience, savings and entrepreneurship amongst return migrants to LDCs[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1, 48 (2) .
[5]Rauch J E, Trindade V.Ethnic Chinese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trad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2, 84 (1) .
[6]Saxenian A L.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high-growth entrepreneurs[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2, 16 (1) .
[7]李平, 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 (季刊) , 2011 (03) .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10
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以其无比的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变化, 也影响着学科的渗透与发展, 同时也影响着教育模式的变革。尤其对高职高专类高校在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1 创新型IMS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因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 尤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相当迅速, 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 并由此产生了新的经济模式, 催生了一些新的产业, 加速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对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 新兴的信息产业不断冲击并改造着传统产业, 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促进传统产品的升级和换代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步入新世纪后, 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以通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飞速发展, 使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进一步加强。目前, 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且信息技术人才资源的配置已经打破国家和地区的界限, 不改变人的生活环境, 变“人才国际流动”和“智力跨国流动”和“知识跨国流动”是国际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和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新趋势。信息时代, 得人才者得天下。
在我国, 信息产业是第一大支柱产业,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已经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产业发展壮大, 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目前已经明确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新型发展道路的前提下, 随着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革, 我国尤其是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尤其是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逐渐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祛码, 企业之间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获取与有效使用, 成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短缺与人才激烈竞争的现实矛盾, 却在不断地加剧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的难度与风险,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人才供给有限的前提下。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显然传统的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存在着众多弊端, 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纵观我国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历史, 思维转变、范式变革也势在必然。只有通过改革, 才能满足于社会科技进步及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才能更新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 IMS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美国OOPSystems公司成立于1994年, 是世界一流的IT专业公司, 总部设在美国硅谷, 研发部门设在软件业世界第二的印度, 其研发能力为其业界所公认。OOPSystems公司在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也具有相当的国际水准, 在欧美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尤其是其在IMS培训领域, 得到广泛的认同, 其市场份额占欧美总量的60%以上。
美国OOPSystems公司提出的“IT管理服务 (IT Management Service, 简称 (IMS) ) ”是指从企业战略和IT管理角度, 提供企业运作支持性服务的总称, IT管理服务一方面可以服务于企业日益复杂且要求苛刻的IT应用系统, 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IT运作环境。另一方面, 可以从商业策略、商业流程和商业应用角度, 通过IT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实现IT投资效率最大化, 降低企业IT工作费用和复杂度, 使企业运作更高效, 更顺畅。
因此, OOPSystems对IT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素有研究和探索, 强调实践性、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要求软件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而且要求理解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有效地解决问题。此外, IMS具有如下特点:1) 与国际IT人才培养模式接轨;2) 与国际IT人才培养内涵接轨;3) 与企业用人需求标准接轨;4) 与IT服务类岗位需求接轨;5) 与国际上的培训方式接轨。
新型IMS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IMS理念嵌入到教学中, 不仅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 而且让我们的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具有职业化的特点。
3 创新型IMS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改革的重点目标
3.1 基本思路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 在我院“素质为先, 能力为本, 面向市场, 人人成才”办学理念的指导下, 围绕学院“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办学特色, 建立起就确立以“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五业贯通”为主线, 以“产、学、研、创———四位一体”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 贯通IMS理念, 确立和实现信息技术专业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建立适合本方向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和教学保证体系, 完成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以培养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最终体现高职高专教育在创新型IMS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特性。
3.2 改革目标
1) 改革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改革过去注重学科体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旧观念, 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2) 改革现行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的若干能力要求和知识累进转化规律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强信息技术综合职业素质为重点, 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性, 结合欧普基于IMS的教学理念, 建立“四位一体, 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创新的IMS理念将打破陈旧僵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按“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 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重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4) 改革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向大信息量与新技术手段结合, 课堂授知与操作实践相结合, 模拟仿真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5) 改革封闭教学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习惯, 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将学校与社会 (特别是企业) 结合起来, 将求学与就业 (创业) 结合起来, 将教书与办实业、搞科研结合起来, 将校内系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校外适应性的知识应用、模拟上岗训练结合起来, 建立起开放型的有利于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学、研、产结合的新途径。
6) 改革教师队伍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知识相对较弱的知识结构,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既懂理论又能实践, 既会讲授又会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7) 围绕“五业贯通”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完善的岗位职业能力素质课程, 同时我们组织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成立课程建设组, 重点建设精品课程, 并构建课程资源包, 供大学城其他院校进行共享。与此同时, 重视教材建设与选用,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高职高专教材达90%以上。结合教学实践及教学改革, 与知名度较高的出版社联合并组织教师进行各类教材的编写。
8) 改革以知识继承为主、只注重书本理论内容、单一的课堂考核体系, 建立新的、开放式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摆脱原有理论模式的束缚, 从思想素质到行为优化、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到复合、从实用到适用、从基础到全面, 打造了IMS体系本土化全优人才培养理念。具有独特的职业定位方向, 本着因材施教、因材塑型的方针, 面对市场60%中低端IT应用人才的职位空缺, 将人才培养方向从点扩展到面, 使受教育的人才在该市场需求中具有极强的职业岗位竞争力。
9) 改革人才培养途径。利用我系优势, 走学、研、产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 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同步或交替训练, 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达到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改革目标的确立与具体的实施, 获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 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誉。并且, 我们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创新型IMS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虽然在实施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我们仍不断总结、提高并完善, 同时也在实施中延伸、探讨对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的相关问题。我们将在已有的成绩基础上, 通过对创新型IMS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不断探索, 对该专业在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将继续提高。
参考文献
[1]Gaylard M, Sutherland M, Viedge C.The factors perceived to influence the reten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ers[J].S.Afr.J.Bus.Manage, 2005 (3) .
[2]Snyder L A, Deborah E, George C.Thornton IIL.Personnel Sele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ers:the people, the jobs, and is-sues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6 (25) .
[3]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8) .
[4]唐瑾.走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印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 2005 (8) .
[5]张炼, 陈琪琳.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9) .
[6]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杨静, 姜华.论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7) .
[8]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3) :43.
[9]高彩霞.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 15 (2) .
[10]黄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挑战与变革[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 19 (5) .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11
[关键词]产学合作 创新 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
[作者简介]刘智英(1975-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上海20024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产学合作研究”(项目编号:B0626)的最终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为刘智英。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57-02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创新对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是经济转型的主要内涵和标志。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含量,关键在于人才。而担负着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高等技术教育,应该建立怎样的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實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走产学合作的道路,把生产实践纳入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理念
产学合作教育是由Cooperative Education(直译为“合作教育”)意译而来,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的教育模式。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表述是:“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对于合作教育的界定,学者的阐述也各不相同。有学者认为,合作教育是指由学校和社会各企业、公司及某些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培养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研究生等。有学者则认为,合作教育是指产业部门和学校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教育实践中,相互协助和配合,实施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和管理等。
综合各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普遍认同的产学合作教育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一种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原则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产学合作教育与只强调知识传播和理解的传统教育模式相对应,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学校和企业的结合点是技术和人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产学合作的模式,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二、产学合作对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产学合作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难以实现的。第一,学校教育基本停留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场所,缺乏理论形成与理论应用的实践环境,是很不完整的认知过程。完整的富有创造价值的认知过程,只有与生产活动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特别是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某些不易言传的知识和能力,更是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获得。第二,许多高新技术是应用与发展同步进行,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了解最新的技术并练就出较强的应用创新能力。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常常是现有的高等技术教育环境所不能完全提供的,它广泛存在于产业活动和科技实践中。因此,只有学校与产业部门密切合作,才能更有利于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产学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就业率始终低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改革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高等技术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校企之间开辟了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如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践教学的实施等,最大限度地确保高等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企业要求的一致性;通过企业的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生产一线的职业岗位能力,加深对所从事岗位及其职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接受了企业文化及精神的熏陶,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养成,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产学合作有利于高等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首先,产学合作有利于高等技术教育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参照,紧密跟踪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出谋划策,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从而缓解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从而能够确保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始终与市场变化保持互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再次,通过产学合作,企业直接参与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设置,有利于高等技术教育围绕社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充分考虑未来职业的需求,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后,高等技术教育对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独特的要求,企业提供的生产现场的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岗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产学合作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技术应用特征决定了其师资队伍的特色。高等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宽广的相关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才能胜任高等技术教育的教育教学任务。通过产学合作,高等技术教育的教师有机会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实践锻炼,有机会与企业的科技人员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等,从而有利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双师型”素质的形成。另外,企业拥有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好的补充和支援。
(五)产学合作有利于拓展高等技术教育资源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这决定了高等技术教育办学要有较大的投入。目前,制约高等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投资不足,加上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使得学校的有限资源更为紧张。在国家财政支持较弱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改善办学条件,产学合作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锻炼的战场,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工作氛围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堂,企业的资金、设备投入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有力支持,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学校“双师”队伍的宝贵资源。
三、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的措施
(一)树立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的观念
高等技术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国家对高等技术教育的投入普遍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为此,高等技术教育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生存之道。面向企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高等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从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成长规律来看,此类人才需要懂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及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好的培养办法是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为此,高等技术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产学合作教育的规律及其模式、运行机制等。
(二)搭建产学合作的组织机构
产学合作组织机构是高校、企业根据合作内容的需要,从有利于开展合作项目出发,经过合作双方协商而成立的一种跨单位的横向联合组织机构。因合作层次的不同,合作组织机构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建有董事会或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或在系所成立咨询性、指导性的委员会,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办学。通过发挥这种组织机构的作用,高校了解到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便于高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为推进产学合作,高等技术教育可在校级设立有企业人士组成的董事会或战略咨询委员会,二级院系可以设立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等。这些组织机构中吸收的企业成员,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应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如研究决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制订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编制教材等,并为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咨询和建议。
(三)构建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技術应用人才的内容体系
1.整合校企资源,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为了较好地运用这种模式,必须整合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教育资源,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对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创新,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符合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以及修业年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针对性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面要突出技术运用的先进性,并与社会生产密切同步。要根据技术教育的规律,构建多元整合型的课程体系,搭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体系,实施灵活的弹性学制。
2.构建产学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高等技术教育的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而这种能力及素质的获得,取决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这需要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整体优化,其中实践性教学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是技术人才成长的土壤,具有提高理论教学效率的作用。可以说,实践教学如果达不到教学计划的目标要求,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必须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整合校企双方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增加实践教学在教学总时数中的比例,而且在实践教学的方式上要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实践经历,使学生能够在技术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得到足够的现代工程技术训练,获得较强的专业技术核心能力。同时,要通过各种实践教学与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为此,在软件建设方面,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在硬件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产学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另一方面,要建立稳固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3.搭建产学研平台,营造创新氛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主技术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从而对实务型的技术应用人才的创新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为了达到这一发展要求,高等技术教育必须建立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研究制度,使教师、学生有机会参与技术创新与研究。基于产学合作的高等技术教育,要结合学校的优势专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创建校级科研院(所),为师生开展科研搭建平台,设置流动科研编制,鼓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一方面,教师通过承担科研课题,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技术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技术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养成。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师生的技术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企业产品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并为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创造了条件。
4.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双师”素质。由于过去相当长时期受“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影响,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是理论有余、实践不足。高校教师亦是如此,在课堂上理论问题能讲得很清楚,到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相对较弱;实验室里能出成果,转化成实际产品就有不少问题。究其原因,并非教师的水平不高,而是深入生产现场的机会太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因此,高等院校要通过搭建平台、制定政策等各种有力措施,促使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技术实践素质。
[参考文献]
[1]董大奎,林冶.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2]朱高峰.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3]严雪怡.高级技术型人才是当前实现技术创新的主力[J].职教论坛,2008(6).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 篇12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的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开放教育资源MOOC旨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条件。两者的提出对解决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2“卓越计划”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卓越计划”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对传统的工程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通过借鉴外国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运用我国工程教育长期累积的经验,遵循“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应该着重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为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2]。
3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3.1 制定培养方案
按照“注重基础、强化技能、培养能力”的培养目标,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实践创新三个层次的实训出发,整体性、系统性地设计培养方案以深化落实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首先,将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综合化,通过融合思想,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相关性、互补性和连续性整合,有效实现对基本技能的一体化实训,同时为后续的实训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在专业技能实训方面,主要致力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利用最新技术对竞赛作品不断改进完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侧重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借助实践教学平台,安排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工程实践等,从而提高设计开发能力。
3.2 构建课程体系
依据“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以及MOOC开放性资源共享的特点,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这2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全面提升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
结合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课程、技能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调整,重点放在技能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上,从而强化实践能力。除此之外,为了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建立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与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调整上,改变对选修课不重视的观念,通过建立多学科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同的侧面了解最新的工程发展趋势,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以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在课程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相应的课程内容也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替换,并对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增减,利用MOOC开放资源加入其他方面的内容,如管理、金融、人文等。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均衡发展体现在课程内容中,扩大学生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此来全面完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卓越计划”的本质是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重点在于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3,4]。
在校内,实验室的建设要统筹规划、优化配置,按功能设置实验室,同一个实验室能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从而增强学科专业的适应性,同时根据学科特点集中设置实验教学中心,提高实践教学平台的使用效益。要加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并结合MOOC平台,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示范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5,6]。
在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需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足够数量且优质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践的指导和管理力量。鼓励实习学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科技开发和科研等工作,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4 结语
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是一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全面的培养方式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探索了一套适应于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希望通过对此类人才培养的研究,探索出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朝峰,郭书超,查代奉.从电子设计大赛看大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九江学院电子工程学院,2012(4):120-122.
[2]牛春丽.培养卓越班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工作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17-25.
[3]朱书卉,丁贤.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56-57.
[4]宋玉杰,田密,祖海英,等.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对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J].东北石油大学,2012(23):219-221.
[5]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1):41-45.
【技术创新型人才论文】推荐阅读:
工程测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论文08-31
创新型人才教育技术07-25
浅谈技术院校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措施06-18
复合型技术创新人才08-04
施工技术创新论文07-15
技术创新项目论文05-22
新型防护技术论文06-10
前沿技术创新论文06-26
医学技术创新论文08-29
新型信息技术手段论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