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人才(共12篇)
创新科技人才 篇1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那么, 代表一个公司创新成果的, 是一张又一张奖状、一项又一项专利吗? 是, 但又不全是。 代表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创新成效的, 除了奖状、专利、论文, 还有一线员工工作中偶尔迸发的灵感、利用业余时间发明的“小”工具……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中, 该公司的创新氛围不断浓厚, 创新人才不断增加, 创新成果不断累积,
使得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公司发展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
1 从“小”引发“磁场效应”
为打破发明创造的神秘化、专业化, 营造“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创新氛围,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给出的方法是一份每年年初都需要班组成员填写的 “创新需求调研表”, 通过这一渠道收集班组成员在一线工作中发现的技术难题, 再由公司选题进行科技攻关。
该公司计量室员工任晓菲建议研制一种能够在小电流情况下准确实现用电检查的用电检查仪。 说起这个建议的由来, 任晓菲说, 就是在工作中无意中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用电检查仪根本没办法测量到这么小的电流, 真不好用! ”该建议一经提出, 就得到高度重视。 任晓菲和她所在的计量室QC小组成员一起, 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开始初步设计。 从现场试验到数据采集, 一步步摸索、完善。 历时9 个月, 终于顺利研制出新一代用电检查仪, 将现场工作中通过测量计量表计的电压、 电流等参数, 对表计的接线情况进行判断, 找出错误接线种类的时间由20 分钟降低为3.8 分钟。 这项创新成果先后获得郑州供电公司和河南省电力公司QC成果一等奖。
在该公司, 这样来源于工作又最终回归于工作的创新成果绝不仅此一例。 仅在1 年时间内, 该公司就收到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项目916 项、论文104 篇, 其中“蓄电池全自动核对性充放电智能仪”“运维一体化班组工作信息式指导装置”“GW5 型刀闸检修机械手”等看似“小”的创新, 却解决了工作中的大问题。
2 组“团”激发“共振效应”
高峰是郑州供电公司小有名气的创新能手, 他参与研制的“铝合金导线自锁保护钩”在全国得到推广使用, “输电线路防外破警示灯”有效减少线路跳闸率, 已被河南省内多个地市应用及推广。 但在科技创新中高峰还是有困惑:“参加工作后就一直从事输电运检专业的工作, 对公司其他专业的工作流程了解很少, 也就没办法从电网整体上把握创新的方向和思路。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该公司把像高峰这样身处基层, 有精力、学历高、基础好、干劲高的青年员工吸收到公司科研团队中, 全程参与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的申报、研发, 以“实战化”的历练帮助他们扩宽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过程中, 该公司不仅有这种“自上而下”的培训, 更主动“走出去”, 邀请科研院所、电力设备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的教授老师深入一线班组, 结合科技项目和生产实际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新技术讲座和创新讨论会, 开拓和丰富了基层员工的创新思路及知识储量。
3 搭“台”迸发“聚变效应”
对于郑州供电公司基层班组员工来说, 一年一度的QC成果发布会是他们展示智慧的盛会, 也是一次集中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研发人员互相取长补短, 争相把握快速“充电”的好机会。 通过初评、网上公示和现场发布等多个环节, 最终获奖的小组将得到公司的科研基金。
QC成果的发布只是一个展示的平台, 要想达到科技创新的聚变效应, 还需要鼓励不同专业的员工进行合作创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跨专业、跨部门的创新实体在该公司成立。 这其中最突出的, 就是2013 年5 月成立的青年“i创”工作室, 它以团支部为单位建立, 吸收青年员工为成员, 是一个供青年学习交流、创新创效和岗位建功的平台。
青年“i创”工作室这么一个中西合璧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i”是创新的英文innovation的首字母, 同时英文“i”代表我, 谐音为爱, “创”寓意创新, 代表“我爱创新”。
2 年多来, 青年“i创”工作室从成立之初的只有10 名成员, 发展到包括变电运维、变电检修等5 个团支部, 形成了运维、检修、调度等班组员工跨专业协作、跨部门交流业务技术的创新平台, 将一个个“创新点”整合凝聚成“创新链”。
创新科技人才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国家竞争与较量中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已成为搞好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
一、识才尊贤——完善人才使用的环境机制
良好的环境机制所渲染出的环境氛围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达到科学用人目标的必备条件。人才的使用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保障。要创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营造“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的舆论氛围,通过引入人力资源观念和理论,逐步在全社会输入、确立这种观念,并在实践中采取种种措施、手段加以强化,使其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当前,人才兴国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因此,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人才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增强人才兴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人才意识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充分激发人民的创业勇气、创新锐气、创优志气和创造胆气,这是经济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区在认真贯彻无锡市委、市政府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东方硅谷”决策部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经济社会转型,深入推进人才优先战略,紧紧抓住“无锡千人计划”实施的有利契机,确立“科教兴区、人才强区、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区”主战略,通过创新政策体系,大力实施“锡山百人计划”,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让人才创新的智慧充分涌流。
二、用养并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才使用应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一味讲贡献,否则可能会使人才精力、体力、智力透支严重。为了使人才保持并不断增加其工作能量,人才使用应该有后蓄补充,遵循边开发使用边培养提高的原则,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及时不断地给人才蓄量储能, 这样不仅能够保持人才的活力, 而且能使人才积聚更多的使用潜力,永远保持最佳产出状态,形成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因此,领导者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用养并重,重视人才的才能输入,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人才的知识继承和积累,忽视知识创新和能力开发的做法。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针对不同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除了有计划地组织人才进行系统的进修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以多种形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和锻炼,构筑人才终身教育机制,不断地增强其适应形势发展的创新能力。反之,若只用不养,那无异于竭泽而渔。
三、公平至上——建立公平的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战略支撑创新人才 篇3
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人才战略越来越重视,从2000年开始,逐步开始国家人才战略部署。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
2001年发布的“十五”规划中,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
2003年,中央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力量,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中组部成立人才工作局。12月份,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
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首次写入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这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小康大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从2008年开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2011年全国人代会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人才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石,是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中最核心的要素。
创新人才的难题
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近1.14亿人。其中,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600万人,居世界第一。我国是个科技人才大国,但并不是强国,匮乏学术技术领军式的创新人才。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已在逐渐减弱,但同时也应看到新的优势正在形成,这就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说:“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我们已经由一般的低成本制造的优势,转变为低成本智力劳动的优势。”现在我国一些企业,比如华为、腾讯、迈瑞等,实际上都是依靠了廉价的聪明的工程师所创造的优势,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拥有一支结构更加合理、创新活力更强的科技创新队伍。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青年人才相对不足,队伍出现新断层的潜在危机依然存在;对35岁以下、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造成西部研究所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0年6月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人才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去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创新2020”人才战略,力争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动态优化、充满活力的一流科技创新创业队伍。这为我国进一步引进和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优秀的创新型青年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它的实施也有利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整体推进。
创新人才的培养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将创新型人才的特质总结为三条:想象力、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他说:“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创新首先需要无限的想象。好奇心是创新创业的原动力。而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理性反思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家组成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未来中国人才问题仍然是解决数量不足、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的问题,应该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创新力,要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实现人才价值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在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同时,用国际化的标准带动、培养本土人才创新素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认为,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供优质的培养机制和管理,需要培养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导师、聘请海外学者担任教学。有条件学校需要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来的。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型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员工学习、提高构建一个好的基础平台,员工之间可实现知识共享。在学习型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引导员工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员工在开放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也可促进显性知识的集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尤其隐性知识是组织极其宝贵的财富,但现实中难以挖掘,通过交流平台的搭建,员工在交流中相互传递知识,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因而促使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培养人才的捷径。
创新人才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发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必须大力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同时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当前人们更加关注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这就要求大学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将自己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大学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这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近几年来,许多大学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但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例如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单一、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等等。大学在整体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因此加强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于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工厂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建议高校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二是建议老师能尽可能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四是鼓励批判性思维,这在科技创新领域尤其重要;五是建议完善课程设置,避免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创新科技人才 篇4
1. 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 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 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 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 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 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 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 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 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 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 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 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 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 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 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 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 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 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 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 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 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 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 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 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 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 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 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 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 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 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 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 设立综合教育学分, 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 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 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 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 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 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 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 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 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 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 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 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 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 相比以往, 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 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 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 改变传统观念, 开拓多种途径, 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春岩, 陈芳, 陈攀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1) :106-108.
人才战略支撑创新人才 篇5
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人才战略越来越重视,从2000年开始,逐步开始国家人才战略部署。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
2001年发布的“十五”规划中,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2003年,中央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力量,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中组部成立人才工作局。12月份,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
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首次写入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这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小康大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从2008年开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2011年全国人代会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人才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石,是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中最核心的要素。
创新人才的难题
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近1.14亿人。其中,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600万人,居世界第一。我国是个科技人才大国,但并不是强国,匮乏学术技术领军式的创新人才。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已在逐渐减弱,但同时也应看到新的优势正在形成,这就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说:“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我们已经由一般的低成本制造的优势,转变为低成本智力劳动的优势。”现在我国一些企业,比如华为、腾讯、迈瑞等,实际上都是依靠了廉价的聪明的工程师所创造的优势,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拥有一支结构更加合理、创新活力更强的科技创新队伍。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青年人才相对不足,队伍出现新断层的潜在危机依然存在;对35岁以下、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造成西部研究所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0年6月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人才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去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创新2020”人才战略,力争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动态优化、充满活力的一流科技创新创业队伍。这为我国进一步引进和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优秀的创新型青年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它的实施也有利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整体推进。
创新人才的培养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将创新型人才的特质总结为三条:想象力、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他说:“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创新首先需要无限的想象。好奇心是创新创业的原动力。而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理性反思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家组成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未来中国人才问题仍然是解决数量不足、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的问题,应该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创新力,要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实现人才价值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在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同时,用国际化的标准带动、培养本土人才创新素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认为,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供优质的培养机制和管理,需要培养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导师、聘请海外学者担任教学。有条件学校需要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来的。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型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员工学习、提高构建一个好的基础平台,员工之间可实现知识共享。在学习型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引导员工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员工在开放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也可促进显性知识的集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尤其隐性知识是组织极其宝贵的财富,但现实中难以挖掘,通过交流平台的搭建,员工在交流中相互传递知识,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因而促使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培养人才的捷径。创新人才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发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必须大力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同时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当前人们更加关注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这就要求大学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将自己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大学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这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近几年来,许多大学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但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例如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单
一、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等等。大学在整体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因此加强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专题科技引领培养创新人才 篇6
一、依据学情和区情,
探索人才早期培养新模式
北师大燕化附中地处北京西南郊城乡结合部——燕山,生源主要来自燕山本地,学生学业基础(如2015年中招高低分差距超过200分)、生活观念、兴趣追求和职业理想均差异较大。学校以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为契机,立足地区资源和特色,建设“希望与生命教育”工程,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建设,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积极、理性地突破学校发展瓶颈,开启学校教育改革探索的新征程。
1.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引,探索多样化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学校结合学生学情和地域区情,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培养。这种多元化呈现出的是横向多样性,以适应“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培养目标,将每个学生按不同的培养方向定位,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弹性的教学计划和灵活的教育方法。
按照学校学生的学业基础及职业趋向,将学生按照拔尖创新人才(包括翱翔学员和石化科技实验班两类)、基础性人才和技师类人才来培养,其培养目标分别是学生能够进入国内外重点大学、国内外普通大学及专门技术学校。
2.从课程改革入手,努力拓展创新人才培养空间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其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而构建与其教育理念、知识编码、操作要求相符的课程体系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实施需求。
除按时按量完成国家课程外,学校在课改规划方面,力求课程整体设计的优化,以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根据各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组合课程;课程内容方面,汲取当代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同时增加人文素养和科技实践的分量;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学生校本课程的选择权,创设有利于个人独特发展的环境。
在校本课程管理方面,实施教师校本课程负责制,由校本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和教材建设,教学处和教科研室提供帮助并进行督促。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是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找到课本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衔接点,通过课程内容实现学生知识与社会的有机对接。如语文组的专题教学和化学组、生物组、历史组的课程整合策略。
其次是开发能体现师生共同价值观,具有操作实效性的课程学习辅助工具和教学组织模式。如导学案和校本练习册的编制以及慕课、翻转课堂、合作学习和友善用脑等方法的应用。
最后是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由科技教育、综合实践、德育、民族教育等组成的课程群是对学校“希望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有力支撑。
3.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创新实践来实现,学校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关注科技发展和生活应用,主动探究小课题、小问题。
同时,教学、科研互动,把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统一到创新实践活动中来。在操作层面上,科技实践的安排首先要与课程结构顺序保持一致性,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实践内容,最后是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收集、筛选、整理和使用能力。
4.思考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构建增强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系统
一是内涵发展和开放创新相结合,进行校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机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是从独立创新到区域协作的转变,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人才早期培养资源平台建设和效益最大化。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的人本化建设,即加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优化实践活动方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生态系统。
二、整合科技资源,
突出专题特色,培养创新人才
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学校多样化特色办学的子项目之一,从开发地域石化科技资源人手,学校努力构建科技实践基地和专题特色课程体系。以此为依托,学校于2011年成功申请获批北京市“翱翔计划”课程基地校,2012年获批并开办北京市特色实验班一“石化科技实验班”,2013年学校成功申请建设“北京市高中大型开放式实验室”,2014年学校申请并进行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专题科技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开题,2015年学校申请并获批“北京市开放式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三项。学校从整合开发地域资源、创建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方案、探索教学组织模式与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1.夯实基础,体现特色,构建形式多样的专题科技教育
对基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注重基础学科尤其是实验学科——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和研究。各基础学科均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为科技活动服务,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学校一方面注重传统科技活动(如生态环保、能源与材料等)的开展,另一方面也积极开发新的科技主题,如乐高机器人、地理考察、生活化工(酿酒、制豆腐)等;另外,学校投人建设了生态环保基地展厅、石化科技开放式综合实验室及生活化工基地,优化课程及活动方案,打造特色实践项目。石化科技班的学生全员参与特色拓展课程的同时,结合各自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每人每学期进行两项科技创意制作,学期末分享、展示成果。
2.学科协作,专题建设,构建科技实践的平台和环境
良好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和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为此,学校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中层递结构合理的专题模块课程,解决专题科技知识碎散、不同学科间交叉重复的问题,建设专题化、层次性、开放式的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首先,鼓励师生结队研究小课题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加强校际间交流互惠,尤其是加强北京市化学翱翔基地学校间的学习;最后,构建科技实践基地和平台,提供更多的科技实践活动机会,使实践基地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
3.优化设计,推进专题科技实践的模式改革
依据学校“希望教育”的指导方针,准确定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规格、培养模式等,并逐步建立以专题化科技教育为支撑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一是专题引领模式。统筹规划学校石化科技教育资源,进行专题化归属和划分,构建不同层级和形式的专题教学活动及组织模式。目前,主要有水生态、能源与材料、生活化工等专题,每个专题的主体知识来源于高中阶段各主干实验学科,体现拓展与学习的紧密关联性。不同学科协同关注一个专题有利于学生获得整体认知。如水生态专题学习,既有“污水处理”校本课程,又有燕山威立雅水务公司四个污水处理厂的系列科技实践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水生态教育课程群和资源库。
二是课赛结合模式。学校将各类竞技比赛纳入到相关课程的内容和环节中,辅助各类型学生社团活动,并通过竞技强化科技实践。如“演讲与口才”课程结束时,学校组织学生演讲展示活动等。
三是分段培养模式。结合高中阶段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和培养方案,学校采用分段衔接培养模式,如高一第一学期主打“水生态”专题,与高一必修一化学(人教版)主干知识(胶体、絮凝、分类、元素化合物等)匹配;在高二学习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学时,分别开展“能源”和“高分子材料”专题教学实践;这样,既打牢了学科基础,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突出了学校的创新人才专题培养特色。
四是多导师培养模式。学校以石化科技班为主要战场,开展多导师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翱翔学员”采取“生源校、基地校、研究所”三导师培养制;校内课题研究采取实验导师和学科导师双导师指导的方式;石化科技班采取常务班主任和科研班主任双班主任配备管理制度;实践活动采取带队教师组织和专业教师开课模式。
4.落实保障,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学校成立了石化翱翔工作室,主要负责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施和协调工作。另外,学校分别成立了课程开发组、课程和活动实施小组、指导教师队伍、专家团队等,保障人才培养工程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
三、改革实践的深化与思考
近三年来,学校的石化班实践及教学成绩斐然,多项科技活动和相关课程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有力提升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激发了学校深化实践探索的决心和斗志。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进行了以下的改革实践与思考。
一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今后,学校仍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建设等方式,从整体上不断深化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凝练学校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是进一步探索并加大力度推进专题科技教育的实施。学校努力发挥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专题科技教育的规划性与指导性,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的机制化和常态化。尤其是通过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措施。
三是辐射带动,建设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校领导讨论并规划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积极参与北京市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初中综合性实践项目建设及精品校本课程建设等工程,面向北京市开放校内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和平台,履行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的责任。
创新科技人才 篇7
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关键的一点是创新人才的存在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创新人才及其意义
(一) 创新人才的界定
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创新人才的劳动是向人类尚未认识的领域进军, 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 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 企业创新人才产生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 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
并且在创新实践中, 既尊重实践经验又尊重科学规律, 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最终形成创新成果。它们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技术的、理论的, 主要应以技术创新成果为核心。
2. 企业创新人才具有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钻研精神。
具有明确的事业目标和价值观念, 追求事业成功和自我价值是其最高需要。他们能够为创新、为突破、为超越奋斗终身。
3. 企业创新人才主要存在于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工人层。
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地位、政治信仰的限制。只要他们具有创新思维, 从事创新活动, 有创新成果。创新是他们的主要标志。
4. 企业创新人才必然产生于优良的企业环境中。
这种环境主要包括:目标任务、组织机构、政策与制度、管理服务、人际关系与文化、激励与培养、鼓励与支持的领导者, 等等。
(二)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WTO的加入将企业推向了国际竞争的前沿, 加强创新人才开发, 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国内形势看, 企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 作为创新知识的载体, 创新人才的大力培养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创新人才的素质知识、经验、创造才能和创造品质, 是构成个人创造力的基本要素
良好的创造品质为创造提供动力, 是成功进行创造的人格保证;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创造供应元素, 是创造成功的基础;卓越的创造才能, 是创造实现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及市场经济又对创新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 创新人才应普遍具备的基本素质
1. 职业道德与品德素质。
对于一个优秀的创新人才来说, 不为物欲所惑, 不为权势所屈, 不为利害所移, 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为避免对人类、对自然造成危害, 创新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品德。
2. 专业知识技能与文化素质。
扎实的文化基础、宽阔的知识信息、独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功底。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超常发挥要以人的高技术素质和高技能作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3. 心理素质。
创新人才必须是目标执着、处世慎重、工作认真、遇事沉着, 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感情, 有一定观察和洞察力的人。应具有风险意识, 敢于承担风险的心里准备, 更要具备善于化解风险的能力。
4. 市场观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创新人才对待一项技术, 首先不能看其有没有学术价值, 而是要研究这项技术有没有市场;其次这项技术的开发水平, 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资源的整合或创新使企业的科研开发达到消费者要求的目标。
5. 能力素质。
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素质。实践证明, 创造才能是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极强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应变能力的最佳组合。
6.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方法、途径。它不同于一般思维, 往往要具有超常性、富有个性、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其思维方法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新是创新者通过创新思维对所掌握知识的加工、提炼、升华。介于创新思维能力及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应当使自己具备聚焦思维 (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 和知识开发能力。
(二) 聚焦思维
通过对创新实例的分析发现, 首创型人才的基本思维方式是聚焦思维。所谓聚焦思维是指以某一问题为焦点, 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思维过程。首创型人才运用聚焦思维时, 通常遵循以下3项准则:
1. 超前性准则。
事业成功的关键是创业目标的确定。由于创业目标不是满足现实的需要, 而是满足未来的需要, 因而首创人才不是参与现有市场竞争, 从同行手中夺地盘, 而是处于超然地位, 冷静思索、观察、预测未来。并以此为中心, 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开发, 旨在夺得未来的市场。这就是超前性准则。运用这一准则时, 一是所选的思维焦点并不是己成熟的科技成果, 而是刚处于萌芽状态的研究项目。二是他们能准确地从环境中提炼出代表大多数人心愿的要素, 并以此为契机, 确定超前但能为人接受的目标为思维的焦点, 并使之共鸣。著名的杜邦公司之所以能傲首于世界化学业, 就在于领导者具有这种超前的选择能力。
2. 严密性准则。
由于首创人才选取的焦点具有超前性, 所以根本无法获得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直接资料, 只能通过对收集到的间接资料作细致的分析、深入的研究、周全而严密的思考, 方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严密性准则。运用这一准则时, 不仅要抓住关键事件, 而且还应营造一个可以顺应关键事件发展轨迹的、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的环境。霍夫曼·拉罗什公司在确定生产维生素后, 便开始营造能发挥研究人员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产品试制成功后, 公司又全力以赴为销售人员营造环境, 最终促成了公司的成功。
3. 持续性准则。
现代市场瞬息万变, 首创人才一旦发现自己的思维焦点不合市场, 他们必须马上选择新的焦点, 他们总是在不断调整中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持久地保持优势。这就是持续性准则。福特汽车公司开发“雷鸟牌”汽车, 使福特汽车公司再创辉煌, 就是如此。由此可见, 超前性准则是选择思维焦点的前提, 严密性准则是确保思维焦点实现的措施, 持续性准则是调整思维焦点的方法。三项准则环环相扣, 相辅相成。
(三) 知识开发能力
知识开发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能力素质。因为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之时, 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知识开发能力, 这将会成为“高级文盲”。知识开发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消化、表达和运用四大基础能力系统。
1. 获取知识能力。
是指在接触实际和阅读书面资料过程中, 能动地摄取知识的能力, 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的综合运用。具体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笔记能力。
2. 消化知识能力。
是指对于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是人的思维和想象力的综合运用。具体可分为分析概括能力、判断评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表述知识能力。
是指人们将所消化的知识用口头或文字形式恰当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具体可分为说服能力、演讲能力、论辩能力、写作能力。
4. 运用知识能力。
是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观念指导行为, 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具体可分为应变能力、配合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
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是人才的内向力, 是人才发挥能力的基础;知识的表达和运用是人才的外向力, 是知识才能的释放、运用和传播的过程。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并非天才的特质。通过培训, 人人是创新之人, 时时是创新之时, 处处是创新之处。
(一) 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成长的。其成长遵循以下规律:
1. 创新灵度定律。
当人的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相互作用到一定阶段,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高的水准时, 人就会产生一种创新意识 (灵感) , 这种创新意识即为创新灵度。
2. 创新速度定律。
在人的思维运动与生命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人的创新灵度与客观环境发生作用时, 会产生出一种创新能力, 改变客观环境的状况。我们称它为创新速度定律。
3. 创新力度定律。
在人的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人的创新能力在实践程中将会创造出新业绩。创新业绩越多, 创新力度就越大, 二者的关系成正比发展。三大定律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合力, 决定创业绩的高度。运用这三大定律来调动人的主动性, 积极性, 将大大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整体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的创造力, 正是我们所面临的、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里借助形象化的作用关系表达式来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提升创造力的关键和渠道。创造力即包括现实的创造力, 也包括潜在的创造力, 用相互作用关系表达式表示即:创造力 (F) =现实创造力 (F) 潜在创造力 (F) =[知识能力体力经验 (信息) 智力]×良好的管理 (G) =足 (M)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的创造力时, F中各因素体现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其关键在于G。其中三项因素关键在于后两项, 即情商和M的具备程度, 其重点应放在提升上。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路线进行:
1. 人才自身潜能的启动。
主要是提高M的值, 重点放在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 M值越大越好。而且应是正值绝不能出现负值, 负就是破坏值。
2. 充分运用情商理论, 使EQ制成正值。
方法是实施利导行为, 避免闭导行为。主要有:提升其对目标韵认同感, 创造良好的环境, 给予恰当的激励, 提供物质的、人际的、精神的条件, 等等。关键是解决人才潜能发挥的客观障碍因素, 而其关键的关键是解决心理障碍, 主要是自信心问题、前途感问题、推动力问题、承受力问题、吸纳性问题, 等等。创造活动需要两个自由:一是内心的自由, 压力太大, 心理紧张, 难以创新;二是外在的自由, 要在多方面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创新提供保证。另外, 有些人很会动脑子, 很容易爆发灵感, 而灵感也是创新的一个前提因素。
3. 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环境。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 而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 更具超常性、个性、开拓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因而对他们的培养也必须打破常规, 具有较大的宽容性。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内部环境,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 领导者应支持创新。不仅在精神上支持创新人才创新, 给其支起一个自由空间, 而且在实物上支持他们, 给其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帮助他们获得信息, 给他们在创新上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使其能全力进行创新, 无后顾之忧, 能以诚待人, 以德服人, 善于经常同下属进行思想交流, 并能够鼓励每个下属勇于发表各种不同意见, 真正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而领导者又能虚怀若谷, 从善如流。领导者应及时消除同下属的隔阂, 真正做到互相坦诚相待, 成为知己, 使下属不致产生“怀才不遇”之感。领导者在此基础上, 才能识才、用材、知人善任, 能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领导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是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得到了他人的认可, 受到了尊重, 有成就感, 能够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也愿意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为企业整体目标而奋斗。
第二, 在企业组织内部要形成民主、团结、松、和谐、求真、务实的良好气氛。使每个成员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向心力与归属感, 以我是企业的人而感到自豪, 而不是老想着跳槽。真正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想企业所急企业所想, 进而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团体精神, 使大家在共同努力下, 总体合力最大, 发挥组织系统的能量。因为创新需要知识信息, 而一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 而且灵感常来自于他人的提示。所以, 成员间的交流对于创新也就非常重要了。
第三, 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保障地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基础。同时应结合员工的个人特点, 采取因人而异的培训。明确上司对下属有培训的责任。另一方面,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使成员发挥潜能, 如给以奖金、实物奖励。激励应从精神为主, 如通报表扬、提升、给与特殊培训、嘉奖, 以其名命名产品或设施名、向其父母所在的单位或处所传送表扬等。在激励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留住人才的措施及制度。
第四,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为防止人才的停滞不前、自满自傲, 应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形成一种紧张气氛或危机感。就人才机制而言, 万向集团的阶梯用人制度, 南风集团的全员竞争上岗, 海尔团的申报提升制度, 华为集团的年度考核淘汰制度, 三九集团的任职期限到非升即走制度等, 都要借鉴。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有竞争才能常创新。
4. 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动力———自我修炼。
人才的自我修炼是内因, 是关键。创新是由创新者的素质转化为创新者的思路, 再由创新者的思路转化为创新者的行为, 最终得到创新成果的过程。作为一个创新人才, 必须严于律己, 自觉地进行严格的自我修炼。
做人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品格低下, 学问再好, 也会被社会所遗弃。在做人方面, 耿直诚信可以说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趋炎附势, 虚伪奸诈, 损人利己, 历来是为人所耻的。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 不可“自傲”, 但不能无“自豪”, 否则失去信心;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能无“傲骨”, 否则失去做人的尊严。作为一个创新人才如无内在修养, 潜在的危险是很大的。
做学问方面应特别做到:一要博学思精, 不迷信权威, 敢于独辟蹊径, 开拓新天地。创新性研究应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二戒浮躁和急功近利。一个有志之士必须加强自我修养, 力求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思想境界, 才能以超然的态度, 冷静地、客观地去思考、分析、研究问题, 得到创新成果。三要勇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 决不屈学媚俗, 随波逐流。同时加深研究, 力图以更充分的证据、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
创新科技人才 篇8
当今世界, 科技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以大规模耗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寄希望于科技创新, 增加创新投入,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产业优化升级, 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 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 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更好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应该看到,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 科技实力明显增强。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诸如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科技体制机制, 为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当前, 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1 创新产学研有效结合机制
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互惠共赢”为原则, 以产业科技攻关、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 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 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科技创新各要素的活力。主要包括:
1.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股权激励机制
企业和科研机构以产权为纽带合作建立股份制企业, 产学研各方将各自拥有的资金、技术等资源根据各方的有效需求进行整合, 将合作创新活动纳入企业组织内部进行。要明确科技成果产权和合作各方的责权利, 企业内部分配要合理体现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
1.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加强政策面的导向和支持。通过税收、信贷、价格、财政等经济杠杆, 形成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倾斜,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激励与引导作用, 使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获得市场优势并尽快将其转化为竞争力。政府应通过设立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建立产学研合作奖励基金等办法推进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1.3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风险预警机制, 对未来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作出合理评估。逐步建立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 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受益大, 谁承担风险大谁受益多。研制阶段的技术风险, 主要由技术供给方, 即学、研方承担; 转化过程的技术风险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营销阶段的市场风险则主要由技术吸纳方, 即企业承担。
1.4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分配方案要体现责、权、利对等的原则, 体现产学研各方所做贡献的大小。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利益应大于结合之前单个成员的收益之和, 以保证各成员在结合之后所获取的利益大于其不加入时的利益, 体现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先进性。注意无形资产在利益分配中的适当份额。
1.5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 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效组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能力越强, 创新绩效越显著。要强化各方的协同、合作, 形成统筹各方资源协同创新的机制、流程和操作系统。
2 创新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
2.1 建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把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 列入主要领导抓科技发展的考核内容, 作为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督导的重要依据。制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建立各级政府科技创新指数定期公布制度, 系统评价监测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制度, 务求实效。
2.2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估制度
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依法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经费投入、研究开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成效定期进行评估, 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对自主创新的领导责任并将其作为业绩考核主要内容之一。探索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2.3 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 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制订科学的科研资质评价、科研能力评价制度。完善政府资助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将科研资源和科技信息的协作共享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将建立科技园区、创办科技型企业、联合建立工程实验室、中试基地、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及大型科研仪器的协作共享等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
2.4 创新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 出台有关政策, 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研究与开发经费等方面倾斜支持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奖励等方式激励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 增强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3 创新科技企业培育机制
3.1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申报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工程 (技术研究) 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安排专项科技经费, 对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予以项目资助或奖励。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研发机构, 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控股等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建紧密型技术研究开发联合体。加大企业参与科技计划实施的力度, 产业目标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进一步落实税收激励政策, 对企业从事的各类研究开发活动, 按照税法,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3.2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落实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结合实际, 按照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积极培育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促进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引导和服务, 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3.3 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
鼓励企业的创新成果申请知识产权, 支持企业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支持企业采用和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财政科技投入倾斜支持企业核心技术的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全球化活动, 对重大发明专利申请以及相关标准制订产生的费用给予适当补贴, 对经济效益好、社会贡献大的专利项目及发明人给予奖励。
3.4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由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牵头, 整合优势学科和技术资源, 通过成果转让、委托 (合作) 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多种形式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 共同承接政府重大研发项目,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领产业发展。
3.5 建立政府分类指导机制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开展分类指导。建立面向初创企业的专业化支持服务体系, 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和输入, 加快初创型企业的出孵、成长。加强对成长型企业的培育, 发挥各类科技园区的功能, 促进成长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集聚, 实现规模、效益的快速扩张。引导各类要素向具备一定产业优势的成熟型企业集聚, 以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延伸产业链, 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 完善产业供需和协作链, 形成产业集群。
4 创新科技与市场对接机制
4.1 促进技术转移
以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线, 以建设技术转移体系为支撑,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加强产学研结合与互动,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开展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应用型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 提高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成功率。培育和发展技术转移机构, 支持创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支持创建民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鼓励各类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多种形式的服务创新。
4.2 加强技术市场建设
建立功能齐全的常设技术交易市场, 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在省、市、县的服务网点建设。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及各级分市场, 并结合产业需求逐步建立网上专业技术市场, 吸引成果、技术、中介、资本、人才等要素集聚, 实现互联互通, 形成服务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技术交易网络。
4.3 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政府切实转变职能, 由科技中介机构履行职能的事项, 要尽快由政府行政部门转移到中介机构。鼓励、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发挥其在提供科技信息、节省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资本效率、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科技中介机构联合和重组, 形成一批规模较大、执业水平较高的科技中介机构, 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竞争力。
4.4 打造技术经纪人队伍
完善促进技术经济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积极培育技术经纪人协会、技术经纪人专业委员会等组织,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开展技术经纪活动, 加强对技术经纪人的培训, 提升技术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逐步形成一支活跃、稳定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4.5 创新科技金融结合模式
整合资源, 建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人才天使基金, 开展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服务。拓展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方式和途径, 鼓励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分支机构, 加强新型融资模式、信贷产品、服务手段的创新和推广。试点开展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结合业务。开展技术产权交易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5 创新科技管理机制
5.1 建设资源型科技管理部门, 提升科技管理能力
从过去以项目管理为主的“项目型科技管理部门”向以统筹科技资源为主的“资源型科技管理部门”转变。跳出单纯的项目管理, 从如何凝聚、统筹科技资源, 发挥资源作用出发, 担负起集聚、调动和有效运用科技资源的职责, 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壁垒, 统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 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
5.2 实施“主题计划”和“专项工程”管理模式
从以“促进技术”为主的解决“点”的问题变成以“满足需求”为主的解决“面”的问题, 构筑基于共同目标、从系统着眼的不同技术领域相互协作机制。各类科技计划服务于主题计划和专项工程, 统筹科技资源, 加强协同创新, 切实解决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
5.3 完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
在重大项目管理上, 实行“立项、管理、验收”分离的管理模式。科学设计、严格规范项目评审过程, 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加强过程管理, 落实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 加强项目中期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管理, 完善预算评估和调整程序, 探索建立科研经费信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完善企业科技经费管理机制, 设立企业科技经费专户, 企业获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全部进入专户, 实行专账专户管理。
5.4 完善科技投入体制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创新投入方式, 优化投入结构, 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进一步探索、完善成果转化类项目政府投入的有偿使用机制, 逐步扩大科技投入参股、贴息范围。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创新科技人才 篇9
公司之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自主研制了 “卷制链条套筒系列模具及勒圆模的上钉座、磷化程序加温箱等加工工艺”,使用卷制链条套筒系列模具中用于冲压设备的连续模具,材料利用率提高25% ,成本降低25% ,该项技术于1999 年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002 年成功研发数控精密辗锻一次成型工艺技术,并第一次将该工艺应用于汽车同步器齿套的生产中。此项技术可以使材料利用率提高35% ~ 40% ,加工成本节省10% ,而且实现了少切削或无切削,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了加工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密度和精度,提升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005年,公司研发的自动化链条配件生产线,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及产能,并获得杭州东华链条集团优秀供方荣誉,且对小小科技生产的链条配件产品实行全线免检。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凸显,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产品转型、自动化改造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公司快速发展再添动力,并且积极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争取于2018 年在创业板上市,为公司的未来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1 小小科技创新之路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1. 1 企业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是第一推动力
小小科技董事长许道益始终将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亲自带领科研团队潜心研发,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因为许道益先生深知小小科技本身规模小、资金少,要想在企业发展上有所突破,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上做好、做活文章。自主研制了 “卷制链条套筒系列模具及勒圆模的上钉座、磷化程序加温箱等加工工艺”,这使得小小科技生产的产品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在企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候,许道益董事长仍坚守科技兴企的信念,鼓励大家继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成功研发出了数控精密辗锻一次成型工艺技术,并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正是由于徐道益董事长的高度重视,起到良好的表率和督促作用,公司的科研人员也倍加努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也源源不断地从研发中心流出。
1. 2 稳定的科研投入是有效保障
小小科技早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专业型的研发车间,并且多年来一直以产值的6% ~ 7% 致力于研发的投入。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困难时期仍前后投入600 多万元到科研工作中。2006 年,公司建设新厂区,又专门建立了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目前,公司拥有大量的研发人员和先进设备。其中研发人员共49 人,占到公司总人数的20% ; 公司采购众多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小小科技找到了特色的专业制造技术,目标产品生产过程节能节材,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公司的材料成型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的技术在全球同类行业中达到一流水平,在行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1. 3 产学研平台构建不遗余力是制胜之道
小小科技成立之时就设立了研发车间,在2008 年迁入公司新址时,又扩大了原来的研发部门,增添了许多新的研发设备,扩展研发人员至49 人。小小人一直秉承 “以产促研,以研促产”的先进理念,在生产中研究,用生产所得资金支持研发,利用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促进生产,可以说小小科技的发展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同时小小科技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些都为小小科技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4 用好用活政策是必要之举
这些年来,国家和省一级都设立了企业创新基金,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专门进行奖励,这本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如,小小科技公司生产精密锻件,由于在精密锻件生产技术工艺上有了根本性的突破,申报的空心轴辗制技术项目2010 年被安徽省科技部门破格纳入上报的全省18 家国家创新基金重大项目之一。除此之外,小小科技还多次成功申报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由于得到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小小科技的科技创新之路再添动力。
1. 5 培育创新文化是永恒主题
小小科技十分注重创新文化的培养,董事长带头创新,积极鼓励创新,为员工提供资金和各项技术支持,同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取得重大技术创新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小小科技有着宽松、宽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允许失败,允许冒险,因为小小科技明白每一次的科技创新都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但是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能为公司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小小科技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小小科技的创新是自由、平等的,每个员工都有自由、平等的创新机会,公司为每位员工都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在小小科技,创新已经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事,它也是小小科技全体员工共同的事业,创新的血液在小小科技每位员工的身体内激情地流淌着。
2 结论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当前,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产品低端和竞争力不强的困扰。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历史课题。绩溪县的小小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始终践行 “科创引领”战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产业链结构水平,成功化解了许多企业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之路;同时也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企业作为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同时,在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趋缓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状况下,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驱动力,走科技创新之路。安徽绩溪的小小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走的就是一条典型的科技创新之路。
关键词:小小科技,发展,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2006.
[2]刘耀,金恩焘.企业模式的发展及创新型企业模式述评[J].深圳大学学报,2008,25(2):86-91.
[3]刘耀.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企业经济,2008(6):20-22.
[4]马永红,赵凌晨,刘拓.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技术经济,2007(10):1-3.
[5]果洪迟.现代企业管理新趋势[J].北京商学院学报,2012,2(15):1647-1648.
[6]杨丽霞.科技创新要求优化创新环境[J].沧桑,2013,6(37):985-986.
[7]巫英,向刚.企业持续发展创新过程的重大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88-89.
[8]张丽娜.加快我国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学,2014(6):245.
创新科技人才 篇10
1) 良种选育
作物品种对产量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天然橡胶种植业也是如此:品种一经选定、种植, 将影响长达25年以上整个经济寿命期的产量水平。云南省宜胶土地资源有限, 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 从而提高总产量, 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因此, 选育和推广高产、抗寒、副性状好、耐刺激的胶木兼优橡胶树良种, 乃是我省天然橡胶产业所必须的、长期创新研发的重要课题。
2) 高产、高效、安全采胶技术和制度
采胶 (割胶) 技术和制度是天然橡胶生产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着胶树的经济寿命和整个生产周期的产量水平及经济收益。云南农垦自上世纪90年代末推行乙烯利刺激新割制以来, 保持着云南天然胶产量稳步上升的高产水平, 达到了“减员增效”,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力的目的。然而, 新割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套来保证的, 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特别在近年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后更需要这样。与此同时, 国内外新的更为安全、有效的微型割胶技术亦在研发中, 加强这方面工作, 将会使云南采胶技术和制度取得新的革命性进步;对资源高度约束的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
3) 橡胶树死皮病防控技术
橡胶树死皮病是世界橡胶树重要病害。自20世纪以来, 国内外学者从生理学和病理学两方面对橡胶树死皮病病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有研究者根据生产实践和田间观察认为, 是乙烯利使用浓度过大和刺激频率过高引起的生理病害;但也有研究认为, 橡胶树死皮病与类立克次体或其它病原菌浸染有关。已有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生理、生化层面对发病机制的探讨, 而对死皮病最主要 (基本) 的病因缺乏统一、科学的认定和解释。因此长期以来, 不能带动对该病病因的验证和控制实验;加之试验难度较大, 周期较长, 不易出成果, 也常常让研究者望而却步, 不敢轻易问津。 虽然有一些如 “剥皮”和针对侵染性病因的“药剂”试验, 但效果难于肯定, 应用难于规范:明显与不能准确确定病因有关。
目前, 云南农垦开割胶园橡胶树4~5级累计死皮病率高达20%, 病情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按此计算, 全省22.4万公顷开割胶园因死皮病不能割胶的折合约4.47万公顷, 年损失干胶约7万吨, 经济损失约18亿元。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近年有研究提出:橡胶树群体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 由于过度排胶和营养失衡或供给不足, 导致树体衰退而在排胶树皮组织出现排胶障碍性病变, 是橡胶树死皮病的根本原因。同时, 也以这一重要基本认识为假说, 开始通过对橡胶林大田调查和现有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予以验证;开展橡胶树营养与死皮病关系的研究, 为死皮病防控技术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科技创新方向
1) 橡胶树高产、抗寒、速生优良品种选育及应用
鉴于橡胶树良种选育、推广的周期长, 效率低, 储备不足, 推广力度不够的实际, 云南橡胶树高产、抗寒、速生优良品种选育及应用的创新方向应着重于:胶木兼优新品种筛选;育种材料和方法创新 (包括收集特异种质, 应用分子标记等手段辅助育种, 创造选育种新材料, 建立遗传转化体系, 探索目标性状定向改良等) ;橡胶树自根无性系繁殖技术;橡胶树籽苗嫁接技术集成及试管芽条繁殖技术等各项研发, 进一步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研77-2、云研77-4、云研73-46等新品种。
2) 云南山地胶园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长期以来, 云南山地胶园因种植模式单一, 逐渐显现出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防控难度增大、橡胶树死皮率逐年增高、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乏力的趋势。其科技创新重点应为:开展云南现行橡胶树种植模式的经济和生态学评价, 研发新型模式;开发GIS技术精细化施肥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橡胶园施肥技术与集成示范;建立和完善基于GIS的橡胶树主要病虫害气象信息测报技术系统, 研究与示范橡胶树白粉病、棒孢霉落叶病、炭疽病、橡胶盔蚧和六点始叶螨等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建立应用胶乳生理诊断安全采胶技术评价规范和研究橡胶树安全、高效割胶技术的集成示范; 建立气刺微割割胶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建立橡胶树死皮病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
3) 子午线轮胎专用胶、低蛋白浓缩胶乳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一直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需求的子午线轮胎原料胶和低蛋白浓缩胶乳的问题。今后应着重开展子午线轮胎专用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完成年产2万吨子午线轮胎胶生产线的设施设备改造, 制定规模化生产子午线轮胎胶工艺技术规程及产品企业标准;开展低蛋白浓缩胶乳的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建设年产500吨低蛋白浓缩胶乳生产线。
4) 橡胶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
云南天然橡胶副产物资源量大, 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综合效益不高。今后应重点开展橡胶木材改性处理方法和工艺试验;橡胶籽食用油产品和以橡胶籽油粕为主要原料生产橡胶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从制胶废水中提取白坚木皮醇;以橡胶木屑为主要基料产业化栽培食用菌等项目的研发。
5) 努力实施好科技强省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拓展创新渠道 培养创新人才 篇11
1.管理措施
为保证学校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师生的创新工作统一由一位副校长分管,学校产培处具体负责每年的立项、审核、组织、协调、经费的监管及在每年年底组织校内展评。
创新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牵涉学科门类多、动用人数多、校内校外活动区域多,所以需要有专门管理机构。
2.管理制度
(1)建立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轮训制度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三年计划,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体察企业动向能力,为产生“金点子”体验生活。
(2)专门设立创新奖励制度,除按获奖项给予奖励外,更鼓励作品的产品化,学校也会按社会经济价值的回报价值大小给予奖励。
3.管理理念
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创新意识目前还未真正在每个人的心中扎根,所以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比如开学典礼、学生集会、社团活动等等,只要有条件就要广泛宣传创新。
组建团队 学生为本
创新工作人是根本,有了理念就需要有一支坚强的,有创新意识的,有创新干劲的基本教师队伍和乐于此行的学生队伍。这两支队伍也是学校近几年在创新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基本创新骨干队伍。
1.创建教师队伍
对于教师队伍的建立,学校立足于挖掘、各系部教师间推荐、认准目标后的相互交流动员及新教师招聘时就有的放矢等措施来建立一支近十位热衷于创新活动,乐于奉献、不计报酬的教师队伍,保证了学校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
2.培养学生队伍
学生队伍是另一支在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队伍,但又不同于教师队伍的建立。学生队伍是需要培养才能建立起来的。
为了成立一支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队伍,除了平时宣传,学生报名时适当筛选外,我们还专门成立一个“金点子沙龙”俱乐部(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定人员、定内容活动。从宣传创新意识到创新常用手法再到实验室分工学习基本常用知识等等。目的是既要培养出能发现好的点子又能亲自动手完成创新任务的学生骨干队伍。如本次创新大赛中学校选送的十六个项目的学生大部分就来自于这“沙龙”小组中。
创新沙龙小组活动是一件较为繁琐的基础工作,学校派有专人来具体负责,从刚开始的海阔天空逐步发展到务实讨论,每次活动前要布置任务,“沙龙”中要引导,每次活动结束时有作业。
3.不可忽视的校友队伍
我们创新活动的第三支队伍就是学校逐年毕业的校友同学。每年毕业的学生加起来是一支很庞大的队伍,他们有自已的工作和事业,但中间总有一些适合搞创新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些人的有利条件,给我们创新工作提供信息,提供动力,形成另一支为我所用的队伍。
校企合作 共促发展
学校培养学生是要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创新活动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出第一的作品直至产品供企业去大批量生产。从这两点上看学校和企业理应联合。校企合作在职业学校发展中的模式是多样化的,如师生的实训基地、学生实习、产教结合、产学研基地等,更有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零距离与企业、与社会接触搞产学研工作等等。
校企合作,学校将创新基地建立在企业,加强三方人员的交流和研讨开发。教师带着学生在企业既搞实习又结合创新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一举多得。作为创新活动,在企业直接参与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可以利用学生所学知识搞创新;可以通过创新活动加强技术实战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活动的源头放在企业可以方便学生找到切入点,使创新活动有的放矢;使创新活动直接面对企业的需求,直接面对社会,也能丰富创新作品。如学校与常州科宇公司的合作、与常林厂的合作等都是在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中得到启发而产生灵感后开发出创新作品的。
校企合作搞创新除方便入手外,还有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可以减轻学校在经费上的投入。学校要培养人才,企业要产品,二者各求所需,只要以诚相待,两全其美的事是较为容易合拍的。
创新科技人才 篇12
关键词:科技情报,科技创新,风险
1 引言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手段,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繁荣和民族兴旺的战略手段。然而,科技创新,情报先行。如果事先不对科技发展现状、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进行充分了解,科技创新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正是缘于此,使得科技情报成为影响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得情报者得天下”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韩国国家情报大学明确提出“情报就是国力”的观点[2]。近些年,我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纷纷关注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战略决策中的作用。伴随“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展开,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日益增多,科技情报的需求也将更为旺盛,如何大力发挥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将是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2 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
目前,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高科技的竞争,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拥有竞争的主动权。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全过程离不开科技情报的支撑。科技创新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探索,这就决定了创新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性。降低科技创新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及时获得全面、准确的科技情报信息。科技情报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全球科技发展动态并预测科技发展趋势,有助于科研人员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专利战略和市场行为动态,有助于科研人员发现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和空白领域。科研人员利用和占有科技情报,就可以选择正确的科研路线和方向以及研究方法,有效防止低水平重复研发,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风险,取得高质量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科技情报,能节约科研经费40-50%,节省科研时间60-70%[3];因此,科技创新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尊重当代国际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实现科技创新的国际接轨,促进国际之间的科技合作。
科技创新往往源于对信息的敏感或情报的触发;然而,浩如烟海的情报资料是任何人也无法全部浏览的,即使是本专业的人也难以了如指掌。科技情报部门依靠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围绕科技工作者所提出的课题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扫描,在全面准确的进行搜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炼,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情报服务。科技情报工作在传播最新科技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方面将起到积极而巨大的作用。无论是科学的繁荣,还是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对科技情报的充分开展和广泛利用。
同时,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需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战略决策的优化更是与科技信息情报紧密相关,情报越准确越及时,信息越全面,科技创新决策越优化,创新越有把握;为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科技创新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科技情报。在当今这个科技信息海量而科技情报稀缺的时代,如何使科技信息变为有价值的科技情报,已成为提升组织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在进行科技创新之前,科研人员能及时掌握该项创新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特别是前期研究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将足以保障该项创新的前瞻性和开创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科技创新的失败。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员平均花费在科技情报方面的时间占科研全部时间的60%以上[4]。科技情报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成功获取先进的科技知识,帮助科技创新人员避免重复研究,帮助产业界把握创新方向,而且还可以优化创新决策,提高创新效率。科技情报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科技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盈利模式等科技动态数据,为科技创新战略的制订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科技情报可以促进国际科技、经贸信息在更广阔和更深层次的范围内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更多的信息共享,从而迎合了全球化发展和数字信息时代的需要。从这一角度而言,任何国家与民族的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科技情报。科技情报也成为促使外国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本国现实社会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研发,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从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来看,与科技创新前期投入的巨大和较大的市场风险相比,科技情报的获取费用则廉价得多,且基础研究一旦获得成功,科技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效应。有人统计,如果设基础研究费用为1个单位,市场推广费则用为10单位,生产费用可能高达100单位,而情报费用只有0.5单位。目前,90%以上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都设有科技情报信息部,科技情报所创造的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35%以上[5]。
3 世界各国科技情报工作比较分析
目前,从世界科技整体发展的状况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里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进行独立研发投入的经费较大,且短时间内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发达国家在进行科技创新之前,往往通过加强科技情报工作及时了解国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当前世界高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情况,也可以为本国科技创新提供预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科技创新计划的先进性和科技创新方向的前瞻性。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及时对那些在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和那些主要依赖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和信息进行跟踪追击,将能发挥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
当前,美、日、欧、俄等国家和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先进,经济增长迅速,彼此竞争十分激烈。这些国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科技情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且从立法、组织体系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建设。美国十分重视科技情报工作,通过科技情报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并保持对外界的敏锐度。早在1979年美国国会就曾通过了旨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该法案明确提出加强科技情报工作的建议与措施。此后,美国不断完善相关科技情报机构职能,并将原来战时情报机构职能转向民用情报,随时监测和掌握国外高新技术发展动态,为科技创新提供咨询服务[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迅速崛起,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带给美国和欧洲的恐慌类似于今天的“中国威胁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对科技情报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振兴经济,日本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各类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并且免费向日本企业提供参考。本世纪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政府每年增加3亿日元财政预算,成立“中国综合研究中心”专门用于收集中国科技情报。目前在日本每天约有200万个各类信息和数据产生,用于政府和企业决策参考[7]。参照美国和日本的做法,欧洲各国也纷纷出资建立国家级科技情报机构,大力开展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技情报需求,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情报服务。如加拿大专门成立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CISTI),专门建立了面向全球文献原文提供服务系统,重点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为国内各地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商务咨询和情报服务[8]。俄罗斯虽然经历了政治体制转轨与经济萧条时期,但原来苏联时期著名的科技情报研究院所保留较为完整,仍然为俄罗斯科技发展提供情报服务,如全苏跨部门情报研究所、全苏科技情报分类与编码研究所、全苏科技情报研究所等[9]。
目前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对国外的依存度依然较高,不少高新技术依然依靠进口。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仍然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也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0]为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十二五”的战略重点。我国要想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科技情报提供支持和保障。我国必须充分利用科技情报,掌握有关的科技信息,并对所处的竞争环境有深刻的了解。只有全面地了解当前科技竞争态势,准确地预测科技发展变化,才能巩固科技先进地位,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有了较好的前期积累,科技发展正在沿着原创性成果发展,自主创新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科技创新需要借鉴前人和他人已有的先进成果,不做好科技情报工作,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做好科技情报工作,能够及时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合理预测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帮助科研人员发现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和空白领域,掌握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专利战略和市场行为,取得真正高质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大大降低创新风险,防止低水平重复创新,真正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科技情报无疑将在我国未来自主创新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情报行业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在科技查新、科技评估与咨询、中文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和战略决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级科技情报服务机构还积极开展大量科技战略研究和科技咨询评估服务,通过对国内重大科技领域进行跟踪分析,为决策者在从事重大战略决策时,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事实依据、鲜活生动的经验案例和及时有效的决策参考。目前,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经历了60年的光辉历程,不仅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和开发条件,而且拥有大量经验丰富、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各类科技情报人才。
然而,我国科技情报机构不健全、服务效率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一些专家估计,我国一些科研项目约有40%左右和国外同行重复,是别人已经取得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成果[11]。从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建设与服务职能现状来看,我国基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科技情报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科技情报机构原有的信息资源收集和保藏等功能在逐步退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科技部撤销了原科技信息司以后,情报机构丧失了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权威性,科技情报应有的决策支持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某些地市级地方政府也甚至跟着取消了原设的科技情报研究所,从而导致了我国现有情报研究机构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仅存的情报机构之间联动也不够,工作重复低效,情报工作人员人心浮动,大部分转岗他就,科技情报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职能逐渐被弱化。因此,大力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 推进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建议
从前述可知,未来科技发展与获取科技情报的多少与快慢有着重大的关联。可以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谁善于利用科技情报,特别是掌握了与竞争对手有关的最新科技情报,谁就可以迅速赶上和超过对方,谁就能在国防和贸易市场上稳操胜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在实施“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时,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在缺乏足够的科技情报的情况下采取了模拟式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最终以失败告终。而美国在充分获取市场情报的情况下,采取了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最终确立了美国“高清晰度电视(HDTV)”市场的优势地位[12]。我国葛洲坝工程二江电站工程建设中,通过及时搜集和分析大量国外资料,提出采用高压架空线路方案后,仅节约投资一项就达四百万元。
目前,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忧虑,国际上出现了一些针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现象。未来我国科技创新将有效促进科技情报发展。科技情报工作渗透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