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科技创新

2024-08-17

地区科技创新(共12篇)

地区科技创新 篇1

1 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创新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根本出路[1]。

欠发达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指发展程度低或发展不充分[2]。欠发达地区通常是指低度开发的落后或边缘地区,是单位土地面积所创造的GDP总量较少的地区[3]。相对发达地区而言,欠发达地区往往在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多方面都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当前,我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和中部偏远地区都还属于欠发达地区。如湘西地区位于湖南西部,当前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相对落后,大湘西地区域面积占湖南的41.56%,2014年人口占比30.17%,但GDP占比仅为17.86%,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4]。

本文以湘西地区为例,基于对湘西地区6个市(州)18个代表性县(区、县级市)科技局、发改委、教育局及35家代表性企业的走访与实地调研,在获取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重点探讨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展开研究;最后,就如何培育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基于创新驱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后发赶超提出对策建议。

2 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2.1 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基于科技创新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相继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推进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如湖南省委、省政府2010年11月15日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湘西地区科技创新,推进湘西地区由“资源型”向“创新型”发展;201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4号文件《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湘西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湘西地区开发“十二五规划”》等文件也强调要通过政策扶持加快湘西地区科技创新步伐。尤其是2013年11月3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快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专程到湖南湘西地区考察,并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5]。这更是为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与活力,也必将为欠发达地区引致更大力度的创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

2.2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在系列扶持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借鉴李柏洲、苏屹(2012)的研究成果,选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科技创新能力、R&D人才、R&D经费投入、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技术外溢与扩散及吸收、科技创新环境”7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并设计31个二级定量指标,以综合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6]。根据实地调研与统计数据,以湘西地区为例,2014年湘西地区各市科技创新能力基本情况见表1;将其中直接有效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R&D经费投入、R&D人员数、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五项指标和2008年相比,发现这五项指标都增长迅速,增幅均在2倍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倍(见表2)。

2.3 科技创新能力相比很低

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尽管相对以往有了较大提升,但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科技创新能力还极其低下。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地区的代表性,本文选择湘西自治州(其科技创新能力在湘西地区5市州中排第3,是中位数,见表1)和分别位于湖南省东、北、南部地区的长沙、常德、郴州,及省外东、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南京、武汉、西安6个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见表3)。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与统计数据,2015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张家界、邵阳、怀化、娄底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与统计数据,2015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张家界、邵阳、怀化、娄底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根据2015年湘西自治州、长沙、常德、郴州、南京、武汉、西安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整理。

从表3可以看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湘西自治州,相比其他地区5项指标值均严重偏低,尤其是R&D经费投入、专利申请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远低于其他地区,其中R&D经费投入不足长沙的1%,不足武汉的0.47%;专利申请量不足长沙的0.65%,不足南京的0.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不足南京的0.30%。

3 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与比较,发现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湘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尽管近年来有了较大提升,但总体而言,仍然很低,且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3.1 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低

从表3可以看出,相比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很低,尤其是R&D经费投入、专利申请量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更低,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湘西,这些指标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极其低下,分别不足长沙的0.9%、0.65%、1.50%,不足南京的0.92%、0.18%、0.30%。从表1可以看出,湘西地区除了娄底与邵阳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高,湘西自治州、怀化与张家界的科技创新能力都很低。通过对表1的数据进行分析,欠发达地区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低可能与其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及各研发主体不重视科技创新等密切相关。

3.2 科技创新能力各影响因素不协调,短板效应明显

从表1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发展很不协调,都存在明显短板。如湘西地区的娄底尽管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高,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却很少,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也不高,有R&D活动企业数远低于其他各市,高校数量也为五市中最少,FDI排倒数第二,成为制约娄底科技创新的瓶颈;湘西自治州在大学科技创新能力上有一定优势,但其他各项指标优势均不明显;其他三市也普遍存在同类问题。

3.3 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低下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湘西地区,其五市中除了娄底和邵阳两市,其他三个地区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数及专利申请量和有R&D活动企业数所占比重几项指标,表现都很差。这说明作为研发主体的企业及重要推手的政府都缺乏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其原因可能是科技创新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基本特征和作为R&D投入主体的企业与政府追求短期、稳定的经济回报的投资决策行为特征相矛盾[7]。因此,探讨如何调动企业与政府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应成为思考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点。

3.4 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湘西地区,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很弱,不但高校很少,而且体现科研水平的拥有发明专利数及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论文数都很少。这可能和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交通不畅、待遇低、科研条件差,难以引进优秀创新型人才等有关。

3.5 R&D投入严重不足

从表1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无论是R&D经费投入,还是从事R&D活动的人员,均严重不足。一是R&D经费投入总量很少,除了娄底多一点,有12.2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22%,其他四市都很少,尤其是张家界,才0.19亿元,仅占GDP的0.05%,邵阳、湘西自治州与怀化R&D经费投入也分别只占GDP的0.32%、0.30%和0.18%,不仅远远低于1.97%的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湖南的平均强度1.3%;二是R&D人员很少,无论是每万人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还是R&D人员占全省的比重都很低。

3.6 FDI技术外溢与扩散能力不足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湘西地区,五市中除了娄底与邵阳两市的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及增加值相对高一点,其他各项指标值均很低,尤其是张家界和湘西州的四项指标值都非常低。FDI和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技术外溢与扩散的重要途径,在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也是促进模仿创新提高科技水平的重要现实途径。因此,如何通过政策扶持,提高欠发达地区FDI与技术外溢及扩散能力,应成为探讨的重点。

4 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对策

4.1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一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家高度重视并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打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既要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当地政府又要出台并落实更大力度的欠发达地区开发扶持政策,着力营造优良的政策软环境,提高欠发达地区对资本、技术密集型FDI、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高端产业等的吸引能力。二是设立欠发达地区开发专项资金,落实并逐年加大对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扶助力度,并优先保证欠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既破除欠发达地区交通、教育等短板与瓶颈,又保护好其生态环境,吸引FDI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来这些地区创新、创业。四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第二个大局思想,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因此,要强力推进实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一对一帮扶工程,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欠发达地区的高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等的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工程,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4.2 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接FDI与产业转移

要充分运用财政、税收、资源与知识产权政策等,制定与实施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对接FDI和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促进技术外溢、扩散与模仿创新。在当前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很低,短期内培育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吸引FDI、承接产业转移和模仿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为直接有效。因此,一是要通过财政扶持、税费减免、资源使用优惠等支持性政策,强力吸引与扶持绿色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与发展;二是对区域内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要通过提高税率与资源使用成本及退出补偿机制等手段,逐步提高该类产业运营成本,促使其要么转型升级,要么退出市场;三是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差别化、更宽松的知识产权政策,以更好地促进技术外溢与扩散,更好地发挥模仿创新对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4.3 破除科技创新短板,促进创新要素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其中某种要素严重短缺,就会成为创新瓶颈,制约创新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一是要加大R&D投入,通过政府与政策扶持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要在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上下功夫;二是要针对自身科技创新短板制定政策,强力突破瓶颈,将各创新要素的效用最大化;三是政府要出台扶持政策,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沟通与桥梁作用,实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一对一科技创新帮扶工程。如通过政策与资金引导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高的发达地区,根据破除短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和欠发达地区形成一对一的创新帮扶对子;政府也要通过政策激励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要素有序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和汇集。

4.4 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激发研发主体创新活力

一是要将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几个核心因素,如R&D投入、专利申请量、人才培养等指标量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数值,作为评价政府、国企、高校领导绩效与晋升,及是否给企业立项和给予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二是对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尤其是领军型人才、核心关键技术、关键成套设备及高新技术企业做出突破贡献的人才,和在核心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人才及相关领导,要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荣誉授予及其他物质与精神激励方面给予重点奖励,可考虑破格提拔与晋升;三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并落实全额财政立项与财政资助联合立项、研发补贴、科研贷款贴息、科研立项有偿资助、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产品、企业R&D税前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企业R&D准备金税前抵扣等的力度,充分调动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4.5 政产学研协同合作,构建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平台

为抓住国家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打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攻坚战,重拳出击,出台系列强力扶持政策的重大战略机遇,要构建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平台,紧紧围绕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相关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两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整合跨部门、跨地区乃至国内外优势资源进行科技攻关,以全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跨越发展。

4.6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监管与反馈机制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把科技创新摆到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科技创新例会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二是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研发机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家、海外高技术企业的体制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使其深入了解和服务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打通科技创新潜在的瓶颈,助推科技创新发展;三是建立科技创新一站式政务中心,为入主欠发达地区的研发人才、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全程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四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成立科技创新协同服务中心,定期到海内外经济、科技发达的地区进行政策宣传,招揽创新型人才、科技项目和高新企业入主欠发达地区;五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共性技术共享机制,既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六是建立健全科研立项、项目进程、科技成果评估和成果转化的监管和信息反馈机制,以不断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进科技创新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科技创新是驱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动力源泉。基于对欠发达地区——湘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情况进行的实地调研与统计,在分析比较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对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培育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创新驱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主要问题,培育对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

[2]张俭,张玲红.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来自2009—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J].科学决策,2014(1):54-71.

[3]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R].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9.

[4]刘湘辉,姬冠,孙艳华.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5,33(10):35-39.

[5]阳立高,卢毅,伍慧.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35(11):132-135.

[6]李柏洲,苏屹.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6):90-101.

[7]阳立高,杨沿平,刘建江.优化R&D融资促进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基于开征研发税的构想[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29-36.

地区科技创新 篇2

一、坚持“三个到位”,增强做好地区党建工作责任感

1.思想认识到位。新形势下地区党建工作发生了质与量的突变,新变化必然给地区党建

工作提出新挑战,街道工委一班人站在党要管党,党要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好地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将党建工作当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特事来抓。

2.领导责任到位。及时成立地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组织分工,形成街道工委书记主抓,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具体抓,企业、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组织机制。建立街道领导干部联系社区、企业和委派科级中层干部为新型经济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定期到社区、企业帮助指导,排忧解难。成立“第三商圈”大市场党建联席会,定期分析研究地区大市场党建及新经济组织党建的特性和走向,为地区企业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3.舆论宣传到位。在街道工委、社区、辖区单位分别召开工委扩大会、支部扩大会、党员大会和“第三商圈”大市场党建联席会,广泛宣传党的宗旨,党建工作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辖区和谐稳定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通过《第三商圈快讯》、《党建简报》等媒介,大力宣传企业、社区党建成效,在建宁路地区形成企业党组织都关心党的建设,新经济组织都支持党的建设,社区党组织都加强党的建设浓厚氛围。

二、做到“三个狠抓”,夯实地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1.狠抓组织建设。科学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对企业党组织的设制,采取大建党委(总支)、中建支部、小建小组的原则,即在金桥、玉桥等大型国有改制企业建立党委,在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企业建立支部,在正式党员3名以下的企业建立党小组或选派党建指导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设制,采取党委(总支)——支部——党小组的设制框架,原则上将党小组设在单元楼幢,便于协调组织。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措施,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对流出的党员年龄、专长、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造册,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跟踪服务到哪里”,增强地区党建凝聚力。

2.狠抓制度载体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党员议事规则、党员救助、发展党员等制度。帮助和支持社区党组织建立“四室三站一中心一廊一电话”,即:办公室、议事室、图书室、谈心室、爱心救助站、志愿者服务站、文体活动站及教育管理中心、宣传教育长廊和一部居民求助热线电话,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各类组织共驻共建、社区居委会自治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督促和指导大中型企业逐步建立党员议事室、图书室、谈心室、救助站、文体站等服务平台。

3.狠抓队伍建设。由街道组织员每月组织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听取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下步工作,研究、商讨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通过相互交流、集中学习,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能力。定期举办党务知识培训,分批选送党组织负责人到各级党校轮训,加强对党务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后备党务干部档案,落实培养责任人,采取跟班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后备干部素质。

三、实现“三个转变”,努力构造地区党建工作新机制

1.实现基层党建“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的转变。重点是建好“两会”:一是街道工委建好“街道地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对街道范围内的党建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建好“大市场党建联席会”,将党组织管理权限不在街道范围内的党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大市场党建联席会”,通过联席会这一平台,有效地整合资源,共建共驻,共同为“第三商圈”的经济社会发展献策献计。

2.实现地区党建工作内容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的转变。将党建与地区建设、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结合起来,对下岗党员实行“就地管理”、“双重管理”,定期给予帮扶教育,要求他们带头做好下岗职工思想工作、带头实现再就业、带头维护地区稳定,做到工作下岗思想不下岗。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写一份汇报,提一个建议,传递一个信息,引进一项技术,推荐一个项目,奉献一份爱心,带好一片群众。对离退休党员进行“离休不离志、退岗不褪色”教育,组织他们争做“六员”,党的政策宣传员、市民教育辅导员、民间纠纷调解员、居民群众联络员、社会治安管理员和环境卫生监督员等。对在职党员,进行“岗位创优”教育,培育爱岗敬业,多作贡献的企业文化,保障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新区正在海淀北部地区崛起 篇3

如果站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联想集团总部大楼,往西北方向远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会让你心旷神怡;如果闭上双眼,张开双臂,深深地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会沁你心脾;如果你将镜头慢慢地拉近,从郁郁葱葱的图斑上你会隐约地看到镶嵌了一幢幢时尚建筑的翠湖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等高科技园区一一从你眼前掠过。这是一片面积达216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是北部研发服务及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群、设施配套、生态良好、城乡一体”的原则,规划构建“一心、一带、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将建设成为集“科技、生态、人文”为一体、“产城融合”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按照统筹规划、整体开发、分期实施的开发战略,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翠湖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三大组团,形成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到2020年实现收入万亿元。

三大组团错位发展

专精特新引领创新

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组团中,中关村软件园引入“浮岛”规划理念,打造森林型、低密度的生态型办公区。目前一期基本建成,已经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二期将突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主题,重点引进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作为四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之一,中关村软件园将率先建设成为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翠湖科技园则以“智慧翠湖、生态翠湖、人文翠湖”为发展理念,采取功能混合方法,打造具有24小时活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按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网络通信、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聚集发展、协同创新格局。

目前,翠湖科技园已在三个细分产业领域形成初步聚集,以中联煤层气、光大环保、国核电力规划设计院为代表的能源环保产业;以华为、佳讯飞鸿、中科海讯为代表的网络通信产业;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北京数据中心、中国农业银行北方数据中心、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建设银行北京生产基地、阳光保险集团研发中心为代表的科技金融产业。

永丰产业基地是科技部批准的北京唯一一家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第一家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单位。目前,永丰产业基地已在两个细分产业领域形成初步聚集,即以用友软件、航天电子、大唐电信、神舟软件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安泰科技、钢研高纳、航材院、百慕航材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今后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导航与位置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正在建设中中关村壹号,位于永丰产业基地的中心,占地2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采用模数化的平面网格布局和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布局,形成丰富别致的空间形态,通过建设大尺度的中央绿地,形成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将成为北部地区标志性建筑群。重点引进大中型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快速成长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成为集商务办公、居住、商业、娱乐休闲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引入企业300余家、就业人数3万人,企业总收入500亿元以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

目前入驻北部园区的项目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和具有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按照产业聚集发展思路,打造若干“专精特新”特色园区。云计算、移动互联、导航与位置服务、新材料、服务外包等“专精特新”园区,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已初步形成。如联想、百度、腾讯、网易、君正、海泰方圆等30余家移动互联产业领域企业,齐聚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形成移动互联产业园区;北斗星通、神舟软件、资源卫星和航天时代电子等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领域企业,下一步还有合众思壮、四维图新,共同扎堆永丰产业基地,形成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园区;方舟科技、启明星辰、IBM中国开发中心、东软、文思、博彦等40余家云计算产业领域企业,聚集中关村软件园,共同形成云计算产业基地;生物新医药产业园正在推动纳通医疗、先声药业、301转化平台、BBI等项目落地。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众多科技企业的青睐。2011年以来,在北部园区提出空间需求的企业共计145家,包括联想、新浪、腾讯、浪潮、赛尔网络及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中国南方集团工业研究院、中国普天科技园等一批央企项目;另外有百度、东软、文思创新、软通动力等72家已入驻企业进一步提出了空间拓展需求。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分期实施步步为营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海淀北部地区整体开发方案经北京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这是海淀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其核心区建设、加快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发展决策部署的又一成果。特别是在《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批复两周年之际,海淀北部地区整体开发方案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标志着北部地区朝实现万亿级产业发展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海淀北部地区位于百望山以北,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占海淀区总面积的53%,由西北旺、温泉、苏家坨、上庄四镇组成,有6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2万。

提高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部崛起,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递减,科技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加速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推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随着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大幅增加,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带动,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这种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利用科技创新促使劳动、资本等要素向边际收益更高的部门流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促进空间聚集,建设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证明,聚集不仅是区域内主导产业形成的途径,也是高科技产业的区位特征。发展产业集群与城市集群是促进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目前,中部地区资源聚集、产业聚集特别是现代制造业聚集程度不高,同毗邻城市及其腹地的产业关联度低,对内形不成凝聚力,对外形不成竞争力,因此,中部地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区域创新集群网络和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以利打破地域、部门分割,促进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

推进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部六省农业比重大,城镇化水平滞后,“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只有加快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地区数千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从而使这个地区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解决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

加快中部崛起,推动区域经济有序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从全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察,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挺直了,才能立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中部地区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条件,但仍缺乏突出的优势。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契机,选择可行的竞争策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力,为东西互动、南北合作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评价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从而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效性,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笔者采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建立的一套综合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分别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创新的经济效益等5个方面,客观分析了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见表1)。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呈现东强西弱的总体态势。东部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值达到了56.84,远远高于其他三大经济区。其中,江苏省凭借卓越的商业氛围、企业创新环境和长江三角洲经济体的联动,巩固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创新能力综合值达到了55.49,成为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中部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创新能力相比,差距在缩小,但与东部经济相比,差距在不断扩大。西部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值为23.51,与中部经济区相差仅3.42,可见与西部省份相比,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优势并不明显。

2011年中部地区创新能力排名变化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2011年创新能力排名无一省进入全国前十位,整体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除江西创新能力排名有所上升外,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的创新能力排名较上一年都有明显下降。中部六省近几年在某些创新要素上波动较大,如何结合自身优势,保持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中部地区面临的重要挑战[3]。

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技术创新是产业持续高级化的根本动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保障。中部六省技术创新综合评价远低于东部地区,尤其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等3个方面的指标予以评价。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有关数据,对中部6省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中部6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中,除湖北、河南进入前十位,其他省份排名都中等靠后。特别是江西省,与创新能力排名第一的江苏省相比,差距将近十倍。总体来说,三项指标中,除了湖南、湖北、河南在全国排名中稍微靠前,山西、安徽、江西三省指标都在全国下游。在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中部六省国有企业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国有企业仍然是中部地区的创新主体,而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知识创造能力和流动能力不强。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知识创造能力平均值为22.38,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但与东部经济相比差距还很大。从中部六省R&D经费投入来看,湖北、河南经费投入相对较高,山西、江西经费投入相对较低(见表3)。2010年,中部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产出指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整体知识创造能力居于全国中游水平。中部地区知识获取能力(又称知识流动能力)的平均综合得分为22.81,与西部地区相差不大,而与东部地区38.39的平均得分相差甚远。这说明中部地区的知识流动性不强,合作程度不高。

创新环境不够优。一个地区创新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基础设施水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劳动者的素质等;软环境包括观念、政策、文化、制度等。这些因素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有时甚至会高于对科技的投入。从硬环境来看,中部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但从2011年各区域创新环境综合测评指数上来看,中部综合测评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方面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无论是在反应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指标,还是反应教育水平的人口学历指标,创新能力领先的上海都高于中部六省。这是地区历史积累和以往创新的结果,也是今后创新的基础和起点。同时,中部的政策、制度等创新软环境严重落后。目前,中部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的核心是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为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中部地区的科技转化率不高。科技水平低下,严重阻碍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中部地区技术成交额、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总值比例,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值,与东部省份差距很大。

提高中部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高创新投入的产出效应

中部六省必须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企业真正成为决策主体、开发主体以及利益分配和承担风险的主体;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科研平台,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联盟;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研究,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特别是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织科研攻关。

以高校、科研机构作为人才智库的摇篮,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中部地区拥有较好的科技基础。2010年,湖北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22所,各类科研开发机构1 300家,R&D从业人员居全国第九位,达到6.74万人;湖南省拥有众多的部委属高校和科研机构,有2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6个国家级、64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拥有科研机构2 078家,从事研发人员9万人;江西省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2家。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中部各省科技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差距。因此,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应加快改革步伐,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联合体,培养一批雄厚的科研型、技能型和综合型后备人才队伍,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中部地区还要拓宽多种人才引进和培养途径。一是加强支柱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教育培训;二是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渠道,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国外培训;三是实施好人才引进政策,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采取多种措施从国内外广泛吸引人才,对中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建立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改善人才结构,把各类科技人才集聚到实现中部崛起的事业中来;四是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

以项目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实施一批对中部崛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

制定中部科技发展计划需按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实施层次化项目管理[4]。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成项目攻关小组,通过项目合作,真正形成中部区域科技发展的项目联动机制,对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或关键项目,可组织联合攻关,实行多方参与的合作模式,也可谋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工程,争取国家给予优先支持,在联动组织的协调下实现区域科技体系的有序运行。

在区域科技的联动发展过程中,应从区情出发,部署一批具有中部特色的重大科技项目。中部六省是人力资源大省,可利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项目,如动漫软件产业。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一批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关的高新技术项目,Authoritative Forum权威论如优质高产水稻小麦良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食品安全等,既能发挥比较优势,又能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还可以利用中部资源特色和9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先导作用发展生物质能、煤资源的转化与清洁化、光通信与光显示、节能环保汽车等项目。

以政府作为创新平台的中心,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一,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营造一个尊重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的社会制度环境。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法》的宣传力度,加强专利保护部门和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及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作与联合,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力度,营造一个适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

第二,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多渠道解决科技创新资金难题。首先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政府应通过设立企业自主创新基金或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市场的力量,支持企业研究开发[5];其次发挥好民间资本的作用。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创造宽松环境,通过产业引导,放宽相关行业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从事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增强民间资本的整合力,提高投资回报率;再次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力宣传和鼓励发展风险投资行业,制定一系列发展风险投资业的优惠政策,如对达到一定投资比例的风险投资企业可比照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第三,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扶持功能。政府在发生采购业务时,对具有自主创新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专利成果,可以实行价格优惠和优先采购,以此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激发创新热情,并适度鼓励竞争。

第四,通过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进行链接。同时,中部六省应进一步解决好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关系问题,逐步形成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以项目和服务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有意识地在这种机制的推动下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阎红娟.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J].商业时代,2009(7):103-105.

[2]李健,罗军飞.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2006,12(11):16-18.

[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何山,胡树华.中部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5(5):30-31.

地区科技局三下乡活动 篇5

地区全面开展

2011年10月 10日至10月15日,自治区2011年秋季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示范团在哈密地区开展示范服务活动。自治区科技厅选派10名专家先后在巴里坤海子沿乡、花园乡、伊吾县吐葫芦乡、淖毛湖乡以及哈密市举办了示范服务活动。科技下乡活动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应用与推广服务与培训为主要内容,对农牧民、农牧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开展科技培训和服务,不断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加强示范操作,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科技下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讲课培训的同时,结合哈密地区实际情况,为农牧民讲解了葡萄栽培与育种、红枣栽培、羊病防治新技术以及农机维修等相关的农业知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地区科技创新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技推广;问题;创新

一、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现存问题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是促进农业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虽然民族地区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其机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制約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本文结合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实际情况,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推广人员缺乏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极度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开展。造成农技推广人员的缺乏,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首先,因为乡镇机构进行了多次改革,民族地区的乡镇推广机构在归属管理权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农技推广人员频繁调入其他部门,这就导致了农技推广队伍不太稳定,人员流失现象比较突出。其次,农技推广人员的年龄出现断层。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民族地区有76%的农技推广人员超过40岁,近年毕业的大学生补充农技推广队伍相对有限,人才断档较为严重。最后,农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的途径与机会较少,致使其知识更新较为滞后,不能与农业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二)推广渠道不完善

据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在甘肃省的大部分民族地区实施属地管理原则,即乡镇对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拥有管理权限,但由于协调机制不畅以及推广渠道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了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难以完全落实农业部门的工作部署。例如,2011年甘肃省农业厅部署了小麦黄矮防治工作,一些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受限于各方面条件,没有落实到位,对控制小麦发病面积采取有效措施,结果带来了小麦减产27%的损失。

(三)农民科技意识淡薄

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各级政府关心和着力的焦点问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包括甘肃省在内的一些民族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许多困难。例如,甘肃省的某县为了促进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部门多次举办了农技培训并出台发放补贴给参加培训的农民的政策,然而参加培训的农民人数仍就寥寥无几,影响了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基础设施差落后

目前,甘肃省62个乡(镇)农技站中还有5个没有办公用房,多数乡(镇)农技站住房与办公用房合并使用。由于没有专门的修缮经费,在有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的乡(镇)农技站中,在三分之一的房屋属危房。由于遭受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的影响,有23个乡镇农技站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房屋、围墙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6万元。在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中,手段落后是基层农技部门存在的又一个突出问题,每一个农业人口平均获得本级财政的投资支持为1.8元;在试验推广手段上一直延用着“一把尺子、一把剪子”和“一张嘴、一双腿”的原始办法,推广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二、创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面对民族地区农技推广工作的现有问题,应正视挑战、积极有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农技推广机制。为此,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与分析。

(一)健全体系

目前,甘肃省民族地区均已实现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体、以群众团体为辅助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但是,农技推广体系尚未完善,难以适应市场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作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群众性农技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对于这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应采取加快发展的措施。笔者建议,国家农业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标准,以此促进民族地区建立健全省、地、县和乡有机联系的农技推广机构以及村级农技服务组织。同时,国家农业部应推行优惠政策,调动民族地区强化县级、充实乡级与发展村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左右相连、上下沟通、设置合理与高效运转的农技推广网络,以确保农业新机具和新技术能够及时地得到引进与推广,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

在强化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方面,要抓好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进装备,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较强和稳定的农技推广队伍,促进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在充实乡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方面,要完善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将管理重心转移至技术与致富等信息服务,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农技推广先进乡镇的示范推动作用,宣传与落实自愿、平等与合作的建设原则,积极促进民间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的参与率。在发展村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方面,要以农业大户为依托,逐步完善村级农技推广网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农业大户的形成,对其主力军的地位与作用应予以重视,进而在农技推广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突破。在这方面,甘肃省民族地区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例如,某县根据一定条件在果树和蔬菜种植大户中挑选一部分农户承担农技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其技术、场地和资金等方面优势,将经营服务活动与农技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实现“上下联通、网点带面”的高效机制,形成适用项目的推广工作深入开展、推广领域不断增多的良好局面,进而提高了民族地区农户参与推广项目的积极性。这些推广项目的实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相关农技项目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

农技推广的主体包括推广部门和农户,因此要重视农户参与推广的积极性的培育。根据实地调查,甘肃省一些民族地区缺乏发达经济的支撑,交通条件较为落后,无法提供畅通的信息条件,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脆弱,农户的农技意识比较淡薄,不善于接受新事物,仍然沿袭陈旧的种植观念,粗放耕作的传统农业模式难以转变。为了开拓农技推广工作的新局面,相关人员应主动创造条件,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与报刊等诸多渠道,对农户进行农机和农业技术等知识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宣传、关心与支持农技推广的良好氛围,扩大农技推广部门的社会影响力,因势利导地用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转变陈旧观念,提高农户参与农技推广的热情,使其在积极客观效果面前切身感受到先进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机制,畅通联系渠道,是确保推广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笔者建议人事部门应适时出台一些管理政策,如把乡镇农技人员归入县农牧局进行统一管理,乡镇进行协调配合,并实施在岗人员编制的相对固定管理,理顺管理机制,以改善农技推广业务管理。

(四)规范培训

农技推广效果与技术人才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需要依靠一定规模的农技人才来推广。所以,要根据新形势与新挑战的要求,优化农技推广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力度。在推进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把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教育、业务能力强化与综合素质提高结合起来。

(五)加强政府协调

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将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资金与政策等诸多方面对其予以倾斜,涉农部门应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不断推动农技推广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三、结束语

地区科技创新 篇7

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效能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欠发达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区域范畴在中国许多省份呈现出一些相同的主客观特征。主要表现为:工业进程滞后、地方财力薄弱、社会事业不发达、思想观念陈旧保守、执政理念方式落后等等。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由资源、资金、人才、政策、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和不断滋生的随遇而安的观念和行为影响,一部分地方和单位只看到自身所处的困难和问题,看不到机遇和希望,缺乏创新的愿望和知难而进的精神动力。由此导致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相对偏少、成果转化率偏低、成果的成熟度不够或缺乏可行性。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必须有一个结构良好、运行高效的创新体系[2]。对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来讲,所谓效能是指高校的科技创新知识与硬件环境、科研管理制度、激励制度、财务制度、成果转化制度等是否能够保证科技创新投入资源(人、财、物)的生产潜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时代,与发达地区同处于竞争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只有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开创一条速度、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并后来居上。从根本意义说,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了机遇,科技和创新为欠发达地区产生巨变提供了保障,科技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影响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1. 科技成果固有模式的制约。

目前中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模式基本上是:开题立项→研究开发→成果鉴定→申报获奖,此模式使得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条件不够成熟。特别是国家高新技术项目,大部分是国家各部委组织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家通过论证而确定的,该立项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立项课题所组织的专家几乎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往往侧重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和高新,而忽视技术的实用性,获奖成果在技术上不够成熟,仍停留在实验室的理论研究阶段,科技专利还须在小试和中试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所研究开发的成果未必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二是专家之间的门户之见和利益之争往往不能真正决定科研领域的重大决策,导致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高校科技就算是转让到有关企业,也往往不能在现实生产中投入运行,浪费许多人力、财力,造成企业不敢引进最新科技专利。

2. 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不足。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一项成熟的或成功的新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通过实验室成果、中间应用放大试验、工业化或产业化三个阶段,资金投入比例大致为1∶10∶100,而中国仅为1∶1.1∶1.5,欠发达地区的比例则更低,且政府经费投入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3]。显然,用于技术应用开发的资金明显不足,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据资料显示,发达地区高校如北京、山东、浙江等在投入要素各个指标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财”要素的投入是欠发达地区高校如贵州、青海、宁夏等的30倍、“人”要素是欠发达地区高校的6.43倍[4];在产出方面,发达地区高校的突出优势表现在成果转化方面,因为发达地区高校所处的区域的经济比较发达,相对欠发达地区高校更容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此可见,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不佳,科技与经济脱节是主要因素之一。

3. 企业缺乏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和压力。

科技成果应用或生产单位对技术的需求程度是决定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首要因素。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的促进作用不是直接干预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行为,而是通过宏观政策间接地干预。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的整体发展规划,高校的科研与社会生产脱节,高校科研的效益观念、大生产观念和市场观念淡薄,使大量的科技成果游离在企业和市场之外。目前,虽然欠发达地区政府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优惠政策,但银行、税务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套措施不全,政府还没真正起到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良好市场外部条件并未真正形成。有些企业包括周边地区企业虽然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新技术的使用需要一笔投入,且不一定能保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领导人往往从短期行为出发,由此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利用,影响了企业与高校科技的融合。

三、提升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的对策

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融入现实经济建设的程度还有待加强[5]。如何促进中国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摆在中国高校科技管理部门与高校科研人员面前的核心问题之一。

1. 紧跟时代科技创新步伐,优化现行科研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首先要认识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高校教学科研的水平提升是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欠发达地区高校应与时俱进,改革以行政为主导的科研管理体制,充分放权于院系,淡化行政等级色彩,逐步营造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有利于合作创新动机的氛围,加强校企、校际长期有效的科研交流与合作;着力于稳步推进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的革新,逐步建立实质重于形式的、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有效而公正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同时,还应着力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的有机衔接,高校科研部门要树立科研管理的超前意识,提前深入到科研论证、立项及应用前景的调查分析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成果转化的技术可行性论证,确保科研成果的实用性。

2.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保障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资金短缺是当前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严重障碍。在目前企业不愿投资,银行不想贷款的情况下,为增强中国欠发达地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以提高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政府可以对高校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建立风险基金,对应用前景广阔、能带来巨大效益的项目进行追加投资,促进其转化;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投资;对已介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在新产品试制大批生产、试销销售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在税收、资金上给予优惠和倾斜,如政府可以适当对这些企业增加贷款力度,在税收上实行减免税制等。

3. 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推动校企产学研有效互动。

技术不成熟、不实用,造成企业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是目前欠发达地区技术缺乏吸引力,难以转化和推广的重要原因,而技术孵化是促进技术成熟、实用的关键因素,因此,规避成果转化风险,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必须创建技术孵化体系,并正确处理好高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孵化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全面发展。以高校为依托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孵化基地确实可以减少开发成本,解决人才、资金之所需,如高校有数量众多的高级研究人才,高校的无形资产对于技术孵化成果的评估和转化具有增值效应,高校的研究门类齐全可以得到低成本的利用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省际、区域间乃至国际的科研交流与互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形成高校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总之,欠发达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区位及地缘优势,欠发达地区高校除应顺应区域发展实际、夯实特色优势之外,要集中和整合科研实力,构造区域性、特色型优势团队,通过校企对接和校际合作,提高研发实力,提升创新效能,更好地帮助欠发达地区形成众多有科研优势的企业群体,创办更多能带动地方某行业或技术领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不佳的实际问题,剖析了当前阻碍高校科技创新效能充分发挥的制约因素,对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能

参考文献

[1]廖建锋.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交通高教研究,2004,(4):21-24.

[2]崔永春,龚荒.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安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55-57.

[3]李玉清,田素妍.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5,(2):37-39.

[4]周静,王立杰,石晓军.中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2):110-117.

地区科技创新 篇8

一、南京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现状

南京是我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拥有高等院校48所, 各类科技研究机构543家, 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 两院院士79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万人, 在校大学生56万人。南京有丰富的科技和教育资源, 其科技创新活动较为活跃。“十五”期间, 累计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分别达80项、631项;在全国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中, 南京位居全国第五。

1. 南京地区高校课题和研发机构情况。

从统计资料和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 两年来, 南京高校课题数目、科技人员、高校研发机构承担项目、研究机构等方面保持稳定;另一方面, 南京高校重点专业研究方向变动最大的为50%, 大部分为零, 以专业总数为权数将研究方向变动率加权为: (31.5%×19+50%×8+0) / (19+8+59+37+31+21+13) =5.3%, 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由此可推断:首先, 在人才流动如此频繁的当代社会中, 能保持科技人员数量稳定, 说明南京地区知识系统人才净流入比例大, 这是保证知识系统持久跟踪国内、国际前沿领域, 开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研发的充要条件。其次, 南京高校知识系统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面分布稳定且知识结构高度化, 这是知识系统持久跟踪国内、国际前沿领域, 开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研发的必要条件。

2. 南京地区高校技术转让情况。

从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合同分布方面, 2006年南京高校和外资企业的合同数目仅占全部合同数目的2.3%, 高校和民营企业的合同数目也没有占全部合同数目的50%。在技术成果推广方面, 技术入股占据15.1%, 是最低的;而技术服务则占到了40.1%, 是最高的。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出:首先, 南京地区高校绝大部分学科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则处于劣势。其次, 南京高校知识系统在研发产出方面重理论和技术, 轻产品和工艺;在技术成果推广方式中以转让和服务为主, 技术入股比重较低。

二、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1. 文化、制度因素。

权威部门专家对中国200个主要城市涉及竞争力方面进行了评估, 并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该报告的综合竞争力指标由人力资本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等12大类指标综合而成。该报告又对其中47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不含港澳和台湾地区城市) 进行了分类评估, 南京的文化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均未入围前十名。文化竞争力指标系统包括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氛围指数、交往操守指数;制度竞争力指标系统由产权保护程度指数、个体经济决策自由度指数、市场发育程度指数、政府审批与管制指数、法制健全程度指数组成。这样的结果与南京作为全国智力、技术密度最高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称谓是极其不相称的。但是, 它同样也反映了南京工商业不是特别发达、科技创新创业水平不高的事实。

2. 高校有效供给不足。

通过对在2005年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的11家高新技术企业调查, 获得如下统计分析结果:45.45%的企业从其他的企业获得科技成果和专利, 36.36%的企业从科研院所获得科技成果和专利, 自研、高校也是企业获得科技成果和专利的途径, 但高校的比例仅仅为9.09%, 排名倒数第二位, 其先后次序是: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技术交易所。从上面我们可以推断出:一方面, 高校的成果往往追求学术价值、技术价值而忽视市场价值、商业价值;另一方面, 企业也往往缺乏与高校有效互动, 使大好的项目“付之东流”。有关统计结果显示, 南京地区知识系统和从产业系统来要素重新配置量仅占可能总配置总量的12.4%, 真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三、对策和建议

1. 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机制描述。

众所周知,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网络工程, 涉及到高校、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科技中介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根据新产业区和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 我们可把其归结为以下模型, 见图1。

该模型机制认为,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是高校、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科技中介两两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这个网络里, 任何一个环节或链条都不能断裂, 否则, 整个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只能半途而废。因此, 整个科技创新创业网络要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才能够进行下去。

2. 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创业对策和建议。

(1) 建立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多渠道投资体系。目前, 资金问题是制约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瓶颈。高校从研制、开发到取得成果, 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无力继续承担中试及大规模化生产, 而企业作为合作方或受让方也投入或将投入大量资金、设备等, 继续再扩大产业化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企业也犹豫不决, 这样, 便出现了成果产业化的鸿沟。要解决该问题, 一是需要借鉴国际通用的模式, 即由风险投资公司参与。在南京, 风险投资机构尚属于新生事物, 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 按市场规则运作, 目前仍须对其加以培植和扶持, 以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 引导风险投资业快速发展, 从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创业工作。二是要以具体的科技成果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的投资。如果某项成果技术成熟、实用价值高、有市场、经济与社会效益又很明显, 就会赢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同, 解决其产业化所需投资亦不是问题。

(2) 健全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指科技成果产业化中, 在科技成果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承担桥梁作用的机构和活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与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等, 是科技中介机构的主要形式。近年来, 虽然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中介服务机构从无到有, 并且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其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 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机构发展较快, 而评估、投资服务等为科技与金融结合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展较慢, 不能满足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对资金的重大需求。另外, 这些中介机构大多功能单一, 机构不健全, 提供的信息服务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 并且, 中介方的地位及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由于中介服务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准确, 一方面导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很多成果找不到需求者而无法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找不到合适的供应者, 企业产品开发中的难题找不到合适的科技人才来研究。

(3) 官产学研相结合是南京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在科技创新创业的运行中, 政府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企业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主体, 大学及研究机构则是研究人才、创新思想、研究成果的摇篮。这三方从各自的情况和需求出发, 通力协作, 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上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官产学研合作, 国家可以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加强各学科领域在国际上的突出地位, 赢得国际社会在科技方面对我国的尊重和重视;企业可以加强自身实力, 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 降低成本以及风险, 提高竞争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附加值;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资金, 用来更新基础研究设备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性科技人才。可以说, 官产学研的合作是高校知识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可以形成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多赢”的局面。

地区科技创新 篇9

江苏是“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叠加区域,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江苏沿海地区增长速度快、发展活力强、开发潜力大的优势,加快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大开发,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了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为“十三五”时期江苏省沿海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1 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江苏省沿海地区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兰三大经济交汇处,包括南通、盐城和连云港3市市区及所辖县(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黄金地段,也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1]。国家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加速沿海地区科技创新,推进沿海地区开发。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1)科技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沿海地区研发投入超过235亿元,占GDP的比例超过2%,专利申请量超过7万件,是2009年的2.5倍,其中发明专利占17%。(2)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2014年,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450.5亿元,是2009年的3.5倍,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8%。(3)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以上。(4)创新环境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15年2月,南通、盐城、连云港高新区均获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0多家,省级孵化器100多家,孵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

2“十三五”时期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江苏省沿海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不完善等现实问题。

2.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从产业结构层次上来看,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正在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推进。2014年,江苏沿海地区的三次产业比值为10.56∶50.42∶39.02,相较2009年的三产比值12.60∶51.80∶35.60有所提高,但与全省三次产业比重5.6∶47.7∶46.7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

从产业结构布局来看,江苏沿海地区南北跨度大,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不高,缺少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沿海特色产业带,沿海产业的规模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南通市形成了船舶海工、光伏能源、家纺服装、化工材料等主要出口产业,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处于链条低端,传统产业创新效益和效率不高;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全、同质竞争明显;连云港市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医药行业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位于产业价值链、创新链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低。江苏沿海地区整体产业规模较小、关联度不大、配套能力弱,主导产业的辐射能力有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不强。

2.2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除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外,沿海地区多数企业生产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有限、创新环境限制等现实问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现象。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强,无专利、无商标、无著作权的“三无”企业还大量存在;部分企业自主品牌意识仍不高,知名品牌较少,自主品牌增加值增长乏力。

2.3 创新人才支撑力度不够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人才总量不断提升,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沿海地区高层次科研院所较少,对科技人才吸引力不足,高层次人才较少,缺乏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各方面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沿海开发进程的需要,科技管理队伍也较为薄弱,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不匹配。江苏沿海地区的人才工作制度存在含金量不高、配套性不强、个性化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在人才吸引制度、评价发现制度、服务保障制度、激励回报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2.4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水平不高

沿海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刚刚起步,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沿海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载体发展不平衡,南通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盐城和连云港两市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新兴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存在科技孵化器建设不足、孵化功能不强、科技公共研发平台较少等问题。整体来看,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缺乏统筹协调,存在互不统属、开放性不足、定位模糊、权责不清、分工不明、重复建设等现象。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平台的创新能力不够强,还难以充分满足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高层次平台较少,缺少真正具有突破性、有国际影响、对行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技术成果;平台运营机制不健全,平台成果转化能力弱,支持平台建设发展的科技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

3“十三五”时期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3.1推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沿海开发战略重点,启动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聚焦战略型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先进制造、船舶海工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产业前瞻技术和核心关键共性技术,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在若干战略领域形成先发引领优势。南通市应积极促进船舶、能源及装备、电子信息、石化、纺织、轻工等六大“千亿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加速向现代纺织、绿色化工、智能装备、精密机械等新领域的转型升级,着力促进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打造海洋钻采平台、特种船舶、风电、光伏、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光通信、数控设备、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链条。盐城市重点大力发展千万千瓦风电、千兆瓦级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环保科技城;以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汽车、机械制造、纺织、化工等支柱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医药三大优势产业,推动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产业的升级转型,积极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抗肝病、现代中药复方等创新药物为重点,进一步凸显医药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化核电、风电装备、光伏产业发展布局,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改造提升冶金、食品、精细化工三大传统产业。

3.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沿海地区发展必须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组织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加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鼓励沿海各地方通过财政奖补等方式加大激励,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在沿海区域,重点关注新能源、新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行业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其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组织遴选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批高价值专利创新示范中心。以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在沿海地区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带动效应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3.3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完善沿海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十三五”时期,沿海地区应围绕沿海开发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力争在国家级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区域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导向,大力引进和建设科技与产业创新对接平台、重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机构、行业技术与产品开发以及跨国机构区域性研发中心;探索建立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发展建设“众包”平台等众创空间,建设具有产业特色、国内品牌、国际影响的高端创新创业活动平台。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重点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研协作、人才培养等平台,为沿海地区创新型经济和广大企业、产业提供发展动力。加快引进高层次科研院所,大力提升已建研究院所的功能发挥,积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骨干企业联合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研究院”,政府牵头组织开展大型产学研合作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4 聚集高层次人才,提高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围绕沿海开发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支持和引导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到沿海地区创新创业,打造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团队。推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创新国际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国际研发合作。围绕沿海重点开发领域,进一步拓展与创新型国家之间的产业研发合作,提高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支持南通市继续推进实施“江海英才”等人才计划,鼓励盐城市和连云港市推行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围绕海洋工程、新能源及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计划,以特色产业基地等科技创新载体为基础,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形成以领军人物为核心、团队结构合理的若干技术创新人才团队。

3.5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创新驱动和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沿海地区科技创新步伐,最紧迫的是要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沿海区域需要完善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构建激发创新创业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沿海区域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积极建立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使企业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低成本竞争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竞争转变。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以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

3.6 构建区域科技金融体系,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

围绕沿海地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体系。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支持科技创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建设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鼓励沿海区域设立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推广针对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科技保险产品。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进行长期投资,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资本供给。多个层面深化金融体系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在创投产业的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资源向创新型新兴产业聚集。

3.7 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落实鼓励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活动,在沿海地区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探索建立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兴办一批众创空间,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开办网络创客空间。顺应“互联网+”新经济发展方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众包”创新平台,通过“众包”方式开展集成创新。建立高端创新创业活动平台,策划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吸聚国内外专家与创业者互动,分享全球信息、技术、投资和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接玉芹.沿海经济带产业集聚现状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5(1):101-105.

大庆地区营养创新的探索 篇10

膳食营养与人类健康长寿关系非常密切,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中食物结构正发生改变。合理、均衡、科学的饮食营养以其特有的保健、益寿作用。自古以来既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合理的饮食贵在平衡,“食不厌精”,但多有偏颇,饮食营养的质量改善对增进居民健康状况必定会有积极作用。

我国古代对合理饮食既有明确概括,即:“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粮食摆在养生之本地位,以食物为主(植物性)的饮食可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三高一低”,即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有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1月2日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做为第一号公告公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的原则,结合中国居民饮食的实际情况制订;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对婴、幼儿、学龄前、学龄儿、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制订,目的是指导人们采用平衡饮食,获取合理营养,以促进身体健康。

中国健康成人,2007年新修定的居民平衡膳食一宝塔:根据饮食结构特点设计,更加全面具体人文化的提出了一个营养较理想的饮食模式,大体比例合适的推荐量、共分5层,第1层(底层):谷类:每人每日应摄入250~400g;第2层:蔬菜水果:300~500和200~400g;第3层:鱼肉蛋,每日应摄入125~200g(鱼虾类50~100g、蓄禽肉类50~75g、蛋类25~50g);第4层:奶、豆类:奶类及制品300g,大豆类及尖果30~50g;第5层:油脂类:每日不超25~30g;盐6g;水1200mL;行6000步。

因此饮食营养、不仅维系着个体生命的健康,而且关系到种族延续、国家昌盛、社会繁荣和人类文明,由其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食品安全问题对健康的威协将会更为突出,实施国民营养键康工程成为亟待加快步伐的战略任务。

3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孕育奠定了二次营养革命的开始

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家,以从营养变迁的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大幅度增加;脂肪提供的能量所占比例提高;劳动强度降低,高能消耗型职业转向服务型职业,故合理的膳食营养,科学均衡、新型的饮食营养模式观念,可谓第二次饮食革命,我国个别地区由于饮食营养不够合理而导致相关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高,打破传统旧的饮食观念,对于进食心理均衡的探索,将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也是今后营养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饮食营养干预,可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少手术及麻醉患者的并发症,增加耐受力;可有效将与营养有关的疾病遏制在发病源头,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等疾病,真正起到防治疾病微观与宏观调控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营养治疗被称为世界公认的三大疗法之一,均衡营养,合理营养治疗是预防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三分治、七分养含义在此。医学科学的深入迅猛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往的疾病模式也悄然变化着,传染病的发病及死亡率显著下降,人类平均寿命明显延长,而与营养不良相关疾病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世界发病率、死亡率前三位疾病的顺序是:第一位心脑血管疾病,第二位恶性肿瘤,第三位糖尿病,所以饮食营养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密切相关,尤其对病人来讲更为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病人营养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同时提高治疗和康复水平。积极疏导人们正确的饮食营养均衡认知理念、强化病人及医务人员的营养防治意识,对于健康水准的达到、长寿计划的实施很重要。

二十一世纪是追求人类文明健康的世纪,不合理的生活模式,首先要从思想关念上更新,才能谈到提高自身民族的素质,由此大脑智能开发,体能增强,对于一个民族真正振兴不可漠视,掌握基本的营养治疗手段,克服治病通药,忽视合理营养治疗的误区,使人们在这场饮食营养革命中,从观念上来一个飞跃,从而使处于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的人们掌握疾病最基本的营养治疗方法,启示人们应当增强自身保健意识,提高生命质量,只有健康才能让你有所贡献、有所成就;才能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身价值。

4 几年来我国民众面临营养不良和相对营养过剩的双重负担

据可靠资料统计,一所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中约20%~60%左右,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营养素缺乏、营养过剩、营养不平衡)等相关因素,会给健康的恢复带来及大不良影响,急待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如果不加以补充、纠正将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各种合并症产生、增加感染机会、不利于住院病人疾病恢复、相应增加病人身心、经济负担、大大降低了医院的救治效率。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工作能力,每日必需从外界摄取一定量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具备一定生理功能的成份称“营养素”是人体赖依生存的物质基础,可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营养素约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各具备独特生理功能、代谢过程中密切联系,共同参与调节生命活动,营养素是构成食物基本单位,世间无任何一种食物可以包含所有的营养素。

饮食调查结果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进行比较,如长期等于标准的80%则有发生营养缺乏症的可能。人每日必需进食多种广谱食物,摄取数量、质量适宜的营养素,才能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当某种营养素供给长期过量,就可对机体造成危害,导致疾病的发生、食物是合理营养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地的食物资源不同,每个国家与民族的饮食构成也不相同,但人类对营养素的需要是共同的。食物在摄入人体后,是在不断分解与合成运动过程中,各类营养物质在体内处于一个平衡与不平衡的内稳态过程,人类必需从食物中取得赖以生存的物质,众所周知为7大类:水、蛋白质、纤维素、糖类、矿物质、脂肪、维生素;细分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适应需要的营养素类至少有46种以上,其中包括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微量元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等四十多种营养素都缺一不可,从人体需要角度看,每一种营养素都同样重要,各体化差异需要摄入量的多少不一,体内贮存多少因人而异,说明各种营养素都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各自有它的重要性与作用,相互配合相互调节,也互为影响,因而人体对各种营养物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人体需要的是各种营养素构成的物质一均衡营养。

合理的营养素要求各种营养素必须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才能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相互作用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代谢需要。

营养治疗的本质在于注意调节机体对各种营养素消耗和摄取之间平衡外,还要保持体内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糖类和脂肪对蛋白节约作用,不能由脂肪来代替,也不能过份降低蛋白质供给水平,因为补充糖类或脂肪或减少蛋白质单纯供给热能的分解代谢、而有助于改善氮平衡和增加体内氮贮备。高脂饮食使维生素B2需量增加;维生素E缺乏影响维生素A的肝内贮存,维生素B1缺乏影响维生素B2的正常利用;维生素B1、B2缺乏,使维生素C体内合成下降,当饮食中缺乏B族维生素时,单纯维生素B1治疗可加剧维生素PP缺乏、故补充维生素需要全面合理(指均衡饮食营养)。

5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缺乏

我国一方面尚存在某些营养素缺乏,另一方面存在营养素不平衡,与某些营养素摄取过多有关,如摄取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过多的心脏病与脑血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过高,居民饮食消费结构仍不很理想,使某些地区肥胖与营养不良平衡有关的慢性病凸显增加。

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等资料表明,有些地区,部分正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及幼儿营养情况存在营养不良状况(大部分是由于本人对食物选择不均衡所致),其中维生素A、核黄素、钙、铁、叶酸等营养素缺乏,妇女及儿童缺铁性贫血,在目前仍较突出,直接影响到下一代身体健康。

饮食中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只有在饮食总氮量达到最低生理需要量以上时才有意义,要获得足够的总氮量,需要同时供给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即蛋白质营养要强调质量,也要考虑数量。

饮食中任何一种氨基酸过高,都会引起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大量蛋氨酸和赖氨酸,使大脑中异高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耗竭在酪蛋白正常饮食中,如增加5%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等可使食欲降低、生长障碍。

6 临床医务工作者中仍存在大量的营养知识盲区

近年来,随之掀起的临床营养二次革命,展现了一个营养治疗的黄金时代,一些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不适当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营养方式,饮食过度,是引起多数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过量的膳食能量和脂肪摄入,使得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营养过剩所致的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亟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医疗卫生工作者应主动学习营养科普知识,摒弃误区,健康自身同时造福于患者。

7 制定改变消费者食物消费行为的市场干预政策

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给以往没有这些所谓富裕病,肥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社会带来了引起社会毁灭的种子,由于放纵自己而付出的代价,无论是就人类本身或是就经济的损失而言,均是巨大的,必要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微观到位,并通过营养干预政策改进人们的饮食结构,从根源上有效扭转某些与饮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趋势。

人类生活环境和生理状况复杂多变,如妊娠、哺乳、生长发育、寒冷、高温、疾病、衰老等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人类营养只有适应这些环境和生理状态的变化,才能使机体保持健康状态。随着科学发展人类逐渐掌握了生老病死的规律,更加明确了平衡膳食营养及临床营养治疗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 正确科学把握膳食的结构与数量是当前营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合理的营养不仅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而且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改善及造福子孙后代。反之营养失去平衡,(过量或缺乏)则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不可能使正待治疗中的疾病尽快康复痊愈。

随着临床营养科学的迅速发展,疾病营养将受到更广范重视,7年来,我在领导、老师们支持帮助关心下,不畏艰难开发、创建并组建了龙南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治疗以足步得到充分重视,糖尿病诊疗中心开展的整体临床营养治疗(心理一行为营养治疗,精神一运动营养治疗、饮食一平衡营养治疗)以深深融合到了临床疾病治疗工作的实践中,并凸显出它优化、独特的公认治疗效果,早以成为不可分割的临床医疗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庆糖尿病诊疗中心我们观察到,营养治疗对于疾病有全方位的治疗作用影响,同一种疾病据情则需要采取不同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措施,与药物治疗相互渗透、互补、互利、,跨出了以往糖尿病饮食治疗以食品交换份为主的篱杖,走进了一个全新绝妙的个性化营养治疗领地,成为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医疗临床中率先实践了临床营养治疗与临床医疗两个不同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不同专业经历的优势互补;不同专业素质的适时拓展,确切疗效证明,实施临床治疗“两条腿走路”方针,血糖平稳,使心脑血管等各种合并症得到最大限度的理想控制,大大提升了患者们的整体健康水平,近两年整体营养治疗的显著效果迎得了住院患者们一至公认,得到了国内外同道专家的认可,也由此成功的开创了我国临床双路径医疗治疗模式的先河。

9 我国4 80万卫生技术人员是一支潜在的营养宣教主力军

我国人民的疾病结构在改变,例如从传染病到非传染病的转变,临床工作模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防治疾病方面,面临着严重挑战,饮食营养与很多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合理饮食可以预防治疗疾病,而饮食不合理可以引致或加重疾病。

营养治疗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疾病的全过程,特别需要了解患者实质性的代谢改变,以便治疗有针对性、运用营养治疗手段,进行疾病的治疗和疾病康复救治,并且可以根据病情的改变而调整营养治疗对策,辩证地面对各种复杂的临床问题,实践证明,不失时机的建立医院营养科是现代医院多元化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明智之举。

加快营养治疗步伐,可大大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结合进步的一个新开端,无论是从最基础的饮食文化开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饮食模式;还是应用临床营养治疗手段,具体、针对性防与治疾病,均与临床各种治疗措施的最终目的—民族的兴旺、民生的和谐、家园的平安、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再次呼吁每位公民都应成为21世纪打造维护健康的使者,并能为人类进一步做出最基础实际的贡献。

展望:我国营养立法工作进展于2004~2008年再次启动,营养立法改善条例已经卫生部正式上报国务院。通过营养立法促进居民营养健康的不断改善,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营养立法是解决我国目前营养与健康的关键要素,同时确立了营养工作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站略地位,树立国民营养意识,明确营养工作职责,建立医院“小厨房”倡导社会“大厨房”保证维护增强国民营养与健康素质,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高,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01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中国事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于面临的饮食规律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会持续下去尤其体力活动减少将使正在出现的营养过剩和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病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挑战是指定有效计划和发展,从两个方面预防和控制这种“双重负担”。促进膳食多样化和健康的饮食行为,通过信息和教育,防止过量消费和不平衡膳食,促进母乳喂养,提出HIV感染者特别的食物营养需要消除歧视性习惯,意识到食物是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促进在社区和家庭中的食物安全和平均分配。卫生工作者应主动学习营养科普知识,并在营养科普知识宣教中起主力军作用,深刻认识到营养治疗是一门专门的卫生学科,五大卫生学科“隔行如隔山”执行科学饮食八字方针:调整、维持、控制、增加。正向《人民日报》2005年2月24日题为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所述实施对策将多部门携手密切配合,实现我国营养早日立法。

参考文献

[1]于康,洪昭光.饮食决定健康[M].桂林: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1):1~8.

[2]赵法伋,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1):3~13.

[3]焦广宇,蒋卓勤.临床营养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54.

[4]于康.临床营养师速查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14~89.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1~22.

[6]马淳玲,李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疾病营养教材[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1.

[7]孙树侠.个性营养决定你的健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M].2006,(1):3~11.

[8]黑龙江省医学继续教育.临床营养知识提高班讲义.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1~54.

[9]第十届全国营养学会汇编[M].2008,(8):8~15.

[10]蔡东联.现代饮食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3~9.

[11]马方,焦广宇.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3.

地区科技创新 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5-02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我国文化部队文化产业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文化产业就是依靠先进的文化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使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第三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更具特色。因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改善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有助于改善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局面。民族地区多位边疆地区,多与他国家接壤,地理位置特殊且有利。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例如旅游资源、手工艺品、节日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一带一路”是中国打造世界经济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可以与周边国家文化产业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因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全面协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有助于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乡差距很大。文化源自于民间,而人民的生活就是文化产业的发源地,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过低,就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会使民族文化难以传承下去。民族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助于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三)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经济,使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环节。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兴盛与否,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影响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否。因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新兴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所以它的产生和发展相对其他产业存在着不成熟的表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产业缺乏创新复合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它也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颖的东西追求不断增大,而创新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文化产业需要的是既懂管理又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这样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许多管理者都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训练,对文化产业相关的知识也比较匮乏,有些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却不懂得管理。所以,文化产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懂得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管理,还要懂得创新。当前市场对这种人才需求很大,大力培养这样的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文化产品层次低。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是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民族地区由于受科技水平的影响,民族地区高层次文化产品相对较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特有的服饰、手工艺品的销售,推动了文化产品的开发。目前民族地区生产的服饰、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例如,云南地区有很多生产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的小作坊,其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高,销售状况不是很好,不能更起到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市场法律不健全,市场上充斥着的低俗的期刊杂志音像等,就是法律不健全的表现。因此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法律治理,保护合法的、可以传承优国优秀文化的期刊杂志音像等应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和支持。对于违反道德、违背法律的,应给予相应处罚,确保文化产业市场的纯洁度,这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开发。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优秀文化的国家,其优秀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同时,56种不同的民族文化更为这种优秀的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许多民族地区,一些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工艺等都没有被充分开发,这无疑是一种浪费。充分开发这些资源,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四、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在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代表着经济实力的发展程度。在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是按市场价值规律进行的。他们没有刻意去发展文化产业,然而他们的文化产业却成为世界的龙头,这是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特征。在高科技和雄厚资本的推动下,迪斯尼,NBA等优秀文化产业已经成為世界文化产业的龙头。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是一个文化产业大国,动漫产业高度发达,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支柱。另一个邻居韩国则是凭借着有较强针对性的文化政策逐步成为亚洲的文化强国,现在韩国的电视剧产业影响较大,逐渐被其他国家认可接受。

五、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

“十三五”时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在量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在质上,高层次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创新创业的主要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也来越大的作用。

(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本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要依靠的就是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很多发达地区,民族文化与外界极易融合;在很多偏远山区,民族文化很难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这就需要协调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既不能以消费为导向而牺牲传统文化,也不能为了保护文化传统而牺牲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给予传统文化相应重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见文化产业带给民族地区的利与弊,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

(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手工艺产品,每一件手工艺产品都有其特有的生产方式,我们要不断发掘这些手工技艺,特别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应该是我们大力挖掘和发展的对象。它们不仅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文化基因,同时也適应现代的审美需要。将这些民族文化产品投入到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将会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不破坏原有手工技艺的前提下,加大对民族手工艺产品的生产,以保证市场的需要。要树立民族产品的品牌意识,加强对本民族独有的手工技艺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建立相应的文化市场,扩大销售途径。制约民族地区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主要因素就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不够,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以交换平台建设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原则,创新经营模式,以消定产,增强多种方式的合作与协同创新,转分散化经营为集约化经营,扩大规模化发展,实现特色文化产品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有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处于落后的趋势,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国文化产业没有发展前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将历史文化资源转为现实产业优势,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快制定发展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政策与法规,逐步进行完善,相信我国的文化产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专家:“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调整时期[N].中国经济网,2014-12-23.

〔2〕“十三五”文化产业:文化成为发展新动力[N].中国文化报,2016-3-23.

〔3〕范建华.“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带状发展新趋势[N].中国文化报,2015-5-20.

〔4〕王小佳.“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趋势与对策[N].太原日报,2015-11-24.

〔5〕十三五规划建议: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N]. 新华网,2015-11-3.

〔6〕张瑾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路径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4).

〔7〕袁明旭.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8,(8).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大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10-29.

〔9〕高宏宇.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D].同济大学,2007.

〔10〕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11〕杨永生.中国文化产业作用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12〕谭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13〕项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文化贸易的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7.

〔14〕可运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7.

〔15〕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

地区科技创新 篇12

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复杂智力劳动所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智力劳动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智力劳动, 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生产活动直至形成新产品的过程。

2 近年来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及不足

自进入21世纪以来, 青海省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鼓励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制定了推动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制定了青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每年组织开展多次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技术难题发布会, 建立了青海省专家库、青海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2013年至今组建了52家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 成立了弘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康普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央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院士企业工作站, 并建成了利用青海特色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有色金属的西部矿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特色生物资源的青藏高原冬虫夏草药业、沙棘植物提取、中藏药提取工程等1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争取了利用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及中藏药2家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组建了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其中特色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战略联盟被列入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 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重点解决了一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仅2013年青海省登记科技成果335项, 专利申请量1099项, 获得专利授权790件 (发明专利364项) , 制定技术标准160余项。这说明, 青海省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协同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西宁市政府也非常重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制定有《西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分别建立有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中小企业创业园, 每年定期召开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 仅2014年就分别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高新技术生物园区、甘河滩工业园区组织召开多次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技术难题发布会等活动, 还设立有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 并设立有专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西宁市政府设立的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机构, 长期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其宗旨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智力服务。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功能体系, 并构建起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多年来致力于为本地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成果服务, 并且已建成西宁市科技信息网络系统、浦东—西宁科技合作交流网络平台、促进西宁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平台、西宁市科技人才专家库管理库、西宁市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功能化网络服务平台, 完成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对接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咨询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一直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 以实际行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 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成果转移竞争力的关键,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以科技发展经济的方式为目标, 全面推进了地方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在西宁市政府及科技部门的指引下, 西宁市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青海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 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08年、2013年四次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在2010年8月, 在西宁市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工信部列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单位, 科技成果转移机构——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2012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为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014年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网络体系“137工程”, 为西宁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活动注入了丰富的资源与助力,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能力。实施“1带3”工程, 服务于产业集群。在园区成立了西宁太阳能光伏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公室和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北川工业园区分中心, 植入相关业务, 制定了业务范围和服务流程, 并开展了相关工作;以“1+7”方式, 服务于区县基层科技。在四区三县设立分中心或指导建立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大通县、湟源县和西宁市城北区分别设立了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大通县分中心、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湟源县分中心、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城北区分中心, 同时将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植入区县中心, 形成了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网络体系, 发挥着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整体合力, 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区县基层科技。实现了科技服务机构进园、引领园区科技服务新机构设立, 形成网络化、功能化的园区服务组织网络体系, 有效服务于产业集群集聚区, 推动着西宁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成果服务网络体系。

在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体系下, 实现了各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每年服务企业1000多家, 联系科研院所50多家, 为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综合服务600多项, 推动着西宁地区的科技成果转移, 提高了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率, 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依靠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已经被多家机构作为成功模式借鉴、推广。

但是, 相对于青海的科研实力和取得的较多成果, 其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却不容乐观, 在完成的科研成果中能签约转化的成果不到30%, 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科研成果仅占应用科研成果的20%, 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不到15%, 专利实施率也仅有21%左右。从工作实践及调研过程中发现, 当前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拥有大量科研成果的大学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创新的意识不足, 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建立技术转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产学研合作仍以短期合作、松散合作、项目合作为主, 没有建立资源共享、风险或成本共担、要素多向流动、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大量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 大量企业缺乏先进实用的技术支撑。

3 存在问题和原因剖析

第一, 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信息存在较严重的不对称现象。科技成果转化期间涉及供给方、需求方, 是一个从科技成果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全过程, 还涉及政策导向、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等。无论哪一环节的信息出现问题, 都会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第二, 成果信息质量缺乏公认和权威的认证与评价。供需双方对成果的实际价值存在差异, 不能达成共识。科研院所及高校科研人员原始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实力不强, 无法实现产学研之间的深度融合, 更没有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第三, 项目立项和评价机制没有完全反映市场实际需求, 研发过程缺乏企业的紧密参与, 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四, 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 评价科研人员往往以获得多少科研经费、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发表期刊的级别、申请专利的数量、出版专著的数量等作为指标, 对如何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重视不够, 导致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热衷于争取项目经费、发表论文, 而对于科技成果能否实现转化这一问题不重视。

第五, 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转化环节、研发服务的质量与企业创新需求存有差距。

第六, “政、产、学、研、用、金”之间的合作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

第七, 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当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及银行贷款, 而企业自筹占比合计达到70%。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资金, 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及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投入, 占比合计达到60%, 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机制没有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

4 对策与建议

第一, 创新科技成果传化, 驱动科技成果信息公开。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登记制度, 切实加强对各类新增科技成果登记。建议:凡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的项目, 在项目验收后都应进行成果登记, 同时鼓励实施其他项目单位在实施项目时找出创新点申报科技成果。强化科技成果评价, 尽快完善《青海省科技成果评价及管理办法》, 积极推广对成果技术先进性、可转化性及转化价值和前景等因素的鉴定与评价。在成果评估结束后, 选取一些有重要推广意义和推广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 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 明确科技成果推广内容及先进性, 同时出具相应的科技成果评估报告。

第二, 积极拓宽投资渠道,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融资。加大政府财政融资力度, 确保全省各级财政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 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确保对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中试阶段的资金投入。

第三, 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 建议相关部门深入推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构建灵活完善的经费管理办法, 明确支持分阶段拨付和后补助以及科研经费自主权的试点内容, 继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培育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第四, 完善股权激励政策, 建议继续放宽股权的激励政策, 允许以优秀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和研发技能、管理经验等人力资本作价出资办企业。

第五, 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金”科技成果转化协同运营模式。

第六, 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面对的制度性障碍, 加大“政、产、学、研、用、金”人才互动工作, 建设实践 (实习) 基地, 鼓励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作、鼓励科技人员双向兼职。

第七, 推动产学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建议进一步推广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继续探索企业孵化机制, 并依据当地情况为中小企业进行深度的个性化服务, 促进科技与经济合作。

第八, 完善成果转化政策, 强化制度环境建设。修订完善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条例和政策。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的政策扶持, 确保有一定比例支持科技成果的中试及示范项目。定期发布科技成果信息和重点可转化科技成果项目, 修订完善青海省及西宁市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若干规定。学习和借鉴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 推动科研院所的考核与评价体制改革, 逐步在科研院所建立分类考核和多元评价制度,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将科研成果的市场适用性、推广转化水平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程度与论文、专著、获奖成果一并作为考核科研院所人才业绩的指标。

第九,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建设中国西部及青海网上技术市场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重要抓手, 强化平台的市场服务能力。通过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 实现创新成果发布、管理、交易和转移。通过建立省、市、县服务节点, 建立西部地区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联盟, 有效整合多方创新与服务资源,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的集成和配套,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探索在地方建立一批事业性质的技术转移推广机构, 专职开展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 同时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引导, 以科研院所、社会非营利性机构、企业和民间机构为补充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体系。

第十, 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用、金互动机制。通过企业的运作实现产业化, 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加强“政、产、学、研、用、金”联合, 实现政、产、学、研、用、金互动, 这里的关键是“用”, 首先是指应用, 没有应用就谈不上创新。其次是指用户, 用户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量实践表明, 用户直接参与“政、产、学、研、用、金”合作, 不仅可缩短新产品研究周期, 而且能有效加速产品的应用, 同时又可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5 结语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智力服务, 是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的过程。加强西部地区驱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是顺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潮流, 是应对新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 本项目的研究必然能够推动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活动的发展, 促进地区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思考[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0 (4) .

[2]刘青, 王淑玲等.浅述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0 (6) .

上一篇:写作训练初中语文下一篇:丙烯酸无皂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