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中心

2024-09-14

科技创新中心(共12篇)

科技创新中心 篇1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 知识经济发展势如破竹, 综合性以及整体性日益凸显出来, 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 要求其具有越来越强的技术性, 随之而来的探析困难也逐渐加大, 调查广度逐渐增大, 整体呈现出较强的学术性。单靠个人力量推进科技的突破性进展变得越来越难, 科研团队已经成为21世纪科技成就的主要参与者和发现者。

一、首席科学家概述和重要性

科学研究是一个多数服从少数、不断自我否定与自我成长的活动, 这意味着科研团队不能单纯以数量多少进行实力的比拼, 一个国家更不能笼统地以科技工作者群体的规模来衡量科技研发实力和增长潜力。科研团队的灵魂是首席科学家, 首席科学家的水平, 直接决定了整个科研团队的水平。

首席科学家通常是在某一个学科获得了突破性成就的前沿科学家, 是该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 谁培养、拥有更多的学科领军人物, 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赢得先机。当下北京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科技人才的密集地区, 而未来的5~10年, 如何吸引、挖掘以及培养更多的学科领军人物, 为这些顶尖的科技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是把北京打造成全球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

依据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泰勒的相关理论, 有以下几个原因促使高质量的人才汇集在一起, 这些原因分别是:从事挑战度高、创新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可能性较大、企业家的个人价值及能力、消费者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各个市场环节对于知识的识别运用能力、对于人才的识别和开发能力、优良的发展前景以及人才自身愿景高度契合的发展空间。美国学者阿尔特曼则认为, 除了泰勒强调的区域因素之外, 人才聚集还有一个“保健因素”, 如:工作地的气候环境、社会文化、公共政策以及社会管理水平等。他的核心观点是:高素质人才选择自己的去向十分关注生活的舒适度, 而不仅仅关注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而依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观点, 人才集聚的效应, 就会产生一个“增长极”——导致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和经济社会相关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 从系统优化科技高级人才的生活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北京对全球科技领军人物的吸引力出发, 目前来说, 构建一大批由科技领军人才带领的足够成熟、科学以及具有极高效率的科技创新团队, 把能推动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其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成果在国家首都变成团队现实的生产力, 引导和带动北京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 2011年北京市科委启动了“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以下简称领军人才工程) , 我国将利用10年之久的时间, 通过项目的带动、产学研用的结合以及与国际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形式, 一直到2020年, 能培养造就出大量的科研技术水平一流、管理能力突出、成果惊人以及专业贡献极大, 并且能引导带领促进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拥有产业关键技术使其发展起来的科技型领军人才。从2011年至今, 领军人才工程共成功评选出了210位前沿科学家, 涵盖了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科学等新兴科学和产业领域。

二、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并举

领军人才工程聚焦科技向产业转化、服务提升生产力,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申请人条件, 一方面将已经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人才挖掘出来, 另一方面也在向全球释放着集聚首席科学家的积极信号, 提高北京对前沿科学家的吸引力。一个优秀的领军人才, 不仅有可能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的技术进步, 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队伍建设, 能从整体上提高北京科研队伍的国际视野和研发力量。

领军人才工程申报人年龄是在50周岁 (含) 以下, 遴选范围聚焦于新兴产业领域, 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类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创新类领军人才, 能在学科前沿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 且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 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 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另一类是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 要求申请人应为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 企业发展领域属于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方向, 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且技术突破能处在该产业所属科学领域的前沿, 甚至可以推动所属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专注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并举, 以知识进步和产业进步的相互促进为抓手, 领军人才工程要培育的并非是潜力股, 而是已经成熟并且能在首都未来新兴产业中扮演行业带头人的领军人物。所以, 申请条件对申请者的年龄、科研水平以及个人能力都做了综合考量, 让精英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个人能力与团队建设并举

领军人才工程根据主线“领域——团队——领军”与“1+3”遴选的模式, 并且结合该人才位于每个领域的整体布局来挑选符合的人员。

从理论上讲, “1”指的是申报人属于的专业领域的规模和发展潜力要体现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支柱作用。“3”指的是有关于申报人相关的评价, 其包括领向、领先以及领人这三方面。

首先“领向”指的是申报人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以指引产业向更好的方向的改革, 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领先”指的是专业技术非常先进并且技术贡献权威, 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领人”指的是能可以培养和与领导一支优秀创新的团队。这就说明科技人才不只是应在学术道德、组织协调以及项目管理等等角度要有卓越的表现, 而且也要有突出的个人魅力与团队凝聚力, 可以带领出卓越的团队。

为了确保选拔、借鉴有实力干部在工作考察谈话中的有效做法, 专门设立了访谈调研事宜, 组织12个访谈调研小组深入到提名人选所在单位, 通过个别谈话、民意测评和实地考察等形式, 全面了解提名人选的品德、实力、业界影响力、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以及团队建设等情况。访谈调研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遴选工作“评审会”相对封闭、被动与平面化的评价方式带来的问题, 对提名人选的了解更加有根有据。

四、全面优化与因人而异并举

在对领军人才的政策支持上, 领军人才工程改变了以往资金赞助的单一模式, 坚持竭力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为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的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 实事求是, 精准扶持。很多科技人才培养项目, 一刀切的服务方式, 忽视不同人才间的差异, 领军人才工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深入开展典型走访调研, 根据入选人员及团队的实际情况给予经费支持和定制化服务, 推荐入选人员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级的科技项目, 切实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二, 拓宽渠道, 多元培养。在对入选人员的申请项目给予充分支持的同时, 引导领军人才所在单位加大对该人才培养投入, 并组织领军人才参加党校学习班、高级研修班等, 支持领军人才开展跨界交流创新。

第三, 坚持创新与创业创效相结合, 引导支持领军人才努力把科研成果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人才培养交流硕果累累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截至2016年底, 领军人才工程共选出并资助210名科研人员及其团队。六年来, 据不完全统计, 领军人才工程入选人员中, 共有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34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7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在领军人才承担的多项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中, 共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奖共计11项, 其中一等奖3项, 二等奖6项, 创新团队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计42项, 其中一等奖9项, 二等奖18项, 三等奖15项。

例如: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首批领军人才工程入选者郜春海带领研发团队开发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CBTC) ”, 是国内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 目前已在北京地铁亦庄线应用;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批领军人才工程入选者徐明波先后承担了“创新型基因药物研究开发技术体系建设”等国家级课题5项, 主持研制上市五个国家一、二类基因工程新药, 在创新性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首批领军人才工程入选者谢良志带领团队完成了3000多种重组蛋白的工艺开发和生产, 建立了2500多种重组蛋白的库存, 推动了我国生命科学和新药研发的发展等等。累累硕果, 不仅具有科技创新价值, 对北京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已经成为了北京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品牌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创新中心离不开科技领军人物论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J].华东科技, 2014 (11) .

[2]李燕, 肖建华, 李慧聪.我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素质特征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 (11) .

科技创新中心 篇2

发布时间:2016-12-19

12月16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2016》正式发布。据悉,该指数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及30个二级指标,根据测算,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12.9%,2015年指数值为183.3,年增长率14.7%,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2014年5月24日,总书记给上海提出了要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战略要求。2015年5月25日,市委做出了全球科创中心的意见。两年多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如何研判上海地位定位,2014年5月24日,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要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战略要求。2015年5月25日,市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两年多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关工作持续推进。为进一步研判上海科创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进程、把握科创中心框架体系和基本功能,为相关工作推进提供量化参考,2015年以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组织组织全市相关专家开展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的研究与编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国际接轨、纵向可比、动态开放的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为基期(基准值100),逐年测算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一、科技创新指数具有的重要特征。

专家解读认为,把握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发展规律,构建“五个力”指标体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一般要具备以下特征:对全球创新资源具有较高的集聚力,拥有能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顶尖事业平台;二是能产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涌现出有影响力的机构和人物;三是要有创新友好的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四是能持续累积和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实现更多的引领型发展,促进新兴产业涌现和壮大;五是对周边区域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关键节点和枢纽角色,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的竞争合作。

报告以创新生态视角解析测度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力“五个力”,构建包括5项一级指标,共计3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应用国际通行测度方法,对标国际公认科创中心城市。参考国际通行的创新评价方法,选取众多具国际可比性的指标进行测度。如在资源集聚力中重视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及结构的测度;在创新友好的营商环境方面,以新设立企业数占比、以及科技创新税收政策为主要表征;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表征城市的高质量就业;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来比较国际大都市城市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可感知速率、财富500强企业、PCT专利特征分析、企业对外投资金额等则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

凸显科创中心战略定位,体现创新生态优势禀赋。这是一个凸显“长板优势”、厚植基因禀赋的时代,对标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50%的指标来源于国家及上海“十三五”规划及各项重点专项规划,侧重以功能型与过程型指标测度“四梁八柱”重点任务的进展与成效。既突出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服务国家战略的测度;又重视对外资研发中心众多、创新主体类型丰富等彰显“综合性、开放型”创新生态禀赋的深度刻画。

专家认为,上海创新资源集聚更为丰裕、各类主体共振交流更为紧密,成果产出支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指标提升速度亮眼,2015年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指数达到199.2,表明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累积更快更多、更加显著,创新经济新动能正在加速凝聚。

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带动力指标自2014年以来也加速提升趋势明显,2013-201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0%和17.9%,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向外溢出效应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

具体指标分析,既表现出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科技服务业发展亮眼、全社会创新资本加速集聚、高科技对外投资抢眼等亮点,同时,也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亟待加强、中心辐射带动能力尚需提升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 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亮点

在发展新动能、主体连接、要素集聚、环境优化、开放辐射方面表现为十大亮点。

1、全社会创新资本加快集聚。2015年上海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36.1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73%。市场机制在创新投入与资源集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上海吸引创业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总额达到965.84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54.3%。截至2016年9月,“科技创新板”挂牌企业达到79家,已实现融资3.6亿元,资本市场助推效应开始显现。

2、产业竞争能级持续提升。2015年,上海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体现了显著的人力资本优势。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2015年该指标达到20.5%左右,全市每5个就业人口就有1人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2015年,上海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0年的13.0万元/人,年均增长超过7.3%,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全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31万元提升到2.63万元,年均增长约2.6%。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达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3倍多,充分体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转变。

3、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一批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加速成长,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正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2015年,上海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上升至32%,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营收亿元以上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333家增长到719家。2015年上海科技服务业总产出占服务业总产出比重为17.5%;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2.2%。其中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知识产权等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增加值的增速达到13.20%,科技金融服务12.05%。

4、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从2010年的0.85%增加到2015年的1.39%,是全国平均水平(0.9%)的1.54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3129家上升到2015年的6071家。上海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资金中,来自企业的经费比例已接近三分之一,在2010-2015年间增长了超过10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企业已达450余家。

5、功能型平台成为引领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从2010年的115家增长到2015年的146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施推进上海光源、转化医学中心、蛋白质中心、肝癌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一批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和研发机构作用持续发挥。微技术工研院在“超越摩尔”和物联网领域形成全球化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形成国内外技术转移渠道123个;张江建成了覆盖创新药物研制全链条的公共服务平台。

6、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显著。2015年,人才20条、人才30条新政实施以来,上海以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政策集聚支持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海外引才方面,截至2016年10月底,符合“人才20条”条件的市场化认定的184名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成功领取永久居留证。截至2016年11月底,符合条件的147名外籍高层次人才领取了5年期人才类居留许可推荐函和人才签证(R字签证)推荐函。2015年下半年试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以来,有 81名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沪就业。国内人才集聚方面,通过“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这“五类人才”绿色通道落户目前126人。

7、高水平科技成果持续涌现。2015年,上海国际科技论文收录数和10年累计被引数指标在全国各地区中均居第2 位。2015年,上海科学家分别在《科学》、《自然》上发表论文18篇、23篇,分别占全国的21.6%、25.8%,在基因组学、蛋白质、脑科学、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破性进展。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全球2015高被引用科学家名录中,有12位上海科学家名列其中。2015年共有5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16.5%,连续第13年保持两位数。公民科学素养全国居首。据第九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8.71%,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4%。

9、创新政策成效显著。2015年,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税收减免额等合计269.7亿元,同比增加37.2%,增幅比例远超历年。两项减免税额相当于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例,从2010年的60%上升到2015年的97%。“多予”不如“少取”,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有效破解。2015年,上海落实推进《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草案)》加快修订。全市共计11所高校、科研院所已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初步取得一批成功案例。如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成功试点“先投后奖”和“先奖后投”的成果转化路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全校知识产权许可数量与2014年相比增长231%、知识产权转让增长近2倍、技术转让及许可年收入增长420%。

10、高新技术对外投资趋势明显。五年来,上海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境外投资新设和并购累计金额超过60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近1/4,境外投资整合境外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主流。过去五年,希望获取能源矿产等战略性资产的海外并购项目数量占比仅为20%,而希望获取技术、知识产权或生产能力、进入当地市场以及收购品牌的海外并购占比却高达75%。民营企业成为高科技领域对外投资的绝对主力。2010-2014年,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高科技项目和金额分别占全市高科技投资项目和金额总数的71%和82%,2015年民营企业项目投资总额达370.99亿美元,占全年项目投资总额的64.72%。

三、科创中心发展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专家认为,从指标分析来看,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仍有几个方面亟待重视、仍需加强。

一是企业研发投入亟待加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支出比例呈较明显下降特征。2015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比重为60.8%,比上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这是近10年来首次降到60%左右(2006年为68.4%、2010年为66.7%)。分析其主要原因,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速从“十二五”初期的23%下降到2015年的4%,而同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支出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4-2015年,上海R&D经费总量增长了74亿元,企业对R&D经费增长的贡献占到31%,而全国层面,企业对R&D经费总量增长的贡献达到71%。

二是PCT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偏低。PCT专利是表征技术创新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比较2004年至2015年8月国际科创城市的PCT专利申请量,上海有近1.3万件,而东京、首尔和巴黎分别是上海的17倍、4倍和3倍。2015年上海PCT专利申请量1060件,仅占到全国3.05万件的3.4%,而北京和深圳分别有4490和13308件。相比全国2015年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的16.7%,上海同比增长仅为2.1%。《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PCT专利申请量要比2015年翻一番,上海应在这一领域有所快速提升。

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资金支持 篇3

上海民营经济创新创业中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卷调查显示,88.7%的企业靠自筹资金开展技术创新,半数以上企业认为资金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从政府方面看,问卷调查显示,41.9%的企业希望政府加大创新资金资助。企业座谈会反映,创新扶持资金分散、集中度不够、撬动社会资金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现有的评价标准不适应创新型企业发展实际,市场化、社会化的第三方机构不多,专家库更新滞后、评审机制固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尚不完善。

从金融机构方面看,问卷调查显示,89.4%的企业希望通过银行获取创新资金支持。企业座谈会反映,创新型企业很多具有轻资产的特征,信用体系不完备,政府对银行的贷款奖励和风险补偿设定的不良贷款率没有针对科技型企业;政策性担保公司受考核机制所限,杠杆效应发挥不够;财政资金给予商业性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未能优先扶持创新型企业。

从企业方面看,企业座谈会反映,由于创业型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又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青年创业和大众创新中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建立创新风险准备金的企业也不多。

从社会方面看,问卷调查显示,31.9%的企业希望通过种子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上市等方式获得社会资本,解决创新创业的融资问题,但实际上仅3.7%的企业通过社会资本获取资金。企业座谈会反映,种子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发展不充分,社会资本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创新初期阶段的项目发现、评估、对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导致创新初期阶段的投入和商业孵化不够。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资金保障的相关建议

1、优化政府资金扶持效能

(1)加大财政扶持资金支持力度。财政扶持资金应重点用于基础性科学研究、应用型的基础研究、引导和撬动市场、国家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以间接扶持为主,对科技创新产业化初期的资助、贴息、担保政策,要进一步扩大适用面、提高覆盖面。

(2)完善创新资金扶助机制。根据职能定位,归集政府科技管理资源和权限,释放和公开部分政府的科技管理资源,与社会合作,建立撬动市场主体的运作机制。

(3)建立市场化、社会化评估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评估机制,政府对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市场化、社会化组织的评估结果予以认可;积极探索市场与政府、院校、科技管理部门共享、共建科技项目评估专家库等资源。

(4)完善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通过PPP 模式,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落实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科技投入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

2、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

(1)进一步鼓励银行放贷。鼓励银行进一步降低利率、增加授信额度、运用金融放大杠杆;进一步扩大本市“科技履约贷”的申请、受益企业覆盖面;改进和落实对金融机构科技创新贷款的奖励和风险补偿政策;组建专事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银行”。

(2)充分发挥担保、保险等作用。完善政策性担保公司考核机制,着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通过财政资金对金融机构的坏账和风险补偿,引导商业银行、商业性担保公司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探索完善科技保险机制。

3、增强企业承受创新风险能力

(1)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立适合创新型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综合考查企业素质、诚信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偿债能力等;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第三方社会化信用评估机构发展。

(2)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运用财政补助机制,引导更多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

4、有效发挥社会资本作用

(1)组织引导市场资金进入。大力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积极发展如“联想之星”、“创业工场”、“启迪之星”等全功能的孵化基地,打造如“1898众筹咖啡馆”、“3W咖啡馆”等创投社交平台,以及更多地开展如“天使汇”、“黑马会”等创投活动。

(2)完善风险投资等商业孵化机制。探索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银行杠杆放大和投贷结合措施,拓宽和完善科技创新直接融资的多渠道退出制度,支持商会等社会组织搭建风险投资促进会平台。

(3)探索建立“双边基金”等国际技术转移的合作机制。由政府、社会组织与国外科技创新部门、机构等签订科技合作“双边协议”,建立国家和民间的科技合作“双边基金”,支持重点技术转移项目。

(上海市工商联调研部供稿)

关于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思考 篇4

关键词:区域,科技中心建设,创新

1 研究的背景

去年, 汪洋同志在广州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 首次提出了要整合珠三角的力量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若干个中心。同年, 广东省正式提出, 广州要建成华南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要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 随即, 广州市决定“把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经济建设战略任务的首位, 确立建设全省自主创新策源地和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 为此, 广州市政府部门启动了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制的组织工作。

温家宝总理4月份再次到广东考察, “创新”是广东之行的第一关键词。温总理到广州毅昌科技公司视察时指出:“从根本上克服金融危机的, 可能是一场科技革命。”“危机反映出来的是市场变化, 是需求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用创新去占领市场, 去培育新的增长点。现在外部需求减少, 市场萎缩, 但人们对高端产品、节能环保产品等新产品的需求, 就像大海一样不会枯竭。所以, 大家在设计师的岗位上, 要想着整个国家的大局, 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把知识的力量运用到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科技创新是永恒而前瞻的, 具体而渐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作, 而首要的是, 基础框架设计相关问题的讨论。

2 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宗旨

自从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以来, 自主创新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城市建设、创新中心建设……各种提法不断。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又如何理解呢?

“华南”,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然而, 却不必马上考虑到区域的界定、行政的协调诸问题。而应理解为, 省委省政府赋予广州这一任务是一种信任, 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 “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 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 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 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 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 携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合紧密的城市群。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就是说, 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地域概念, 可以理解为广州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要在中国的版图上雄踞一方而已。其实, 在探讨如何构架区域性创新体系这一命题时, 在国家层面上, 许多专家学者, 包括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也曾考虑过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如何区别呢?科技创新中心与创新型城市又如何区别呢?如何定义他们, 看来有许多版本。其实, 在操作层面而言, 首先要考究的是科技创新包括什么内容?主要的指标体系是什么?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最直接的参考指标, 是上级财政与科技部门提出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 (粤财评[2004]1号) ) 尽管还有探讨的余地, 但毕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另一个是现行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这些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所追求的主要是科技范畴中的知识产权获取与应用的效果。再对照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在科学技术支出科目中都是对应这些目标的。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财政部制定) ) 也就是说, 有什么性质的“投入”, 则应有什么性质的“产出”。

广东省为了发挥珠江三角洲对全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给予广州, 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任务给予深圳。可见, 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目标任务。纠正了一度认为只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才算得上科技中心的偏见。如果要从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命题来分析, 广州的特色是以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来支撑全市的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当然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深圳则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定位带动全市的科技创新。比较而言, 前者更具复杂性、更对近年来的习惯行为是一种冲击, 但又是不可回避的。否则, 广州的科技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呢?按省的部署, 广州建设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确是有需要, 也是有可能的。

3 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功能

创新中心应具有策源、集聚与辐射的功能。通过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使广州成为华南地区自主创新活动产生与组织的策源地, 科技创新资源集合与配置的集聚地, 和科技创新成果转移与扩散的辐射地。从而, 确立科技创新工作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3.1 策源地功能——自主创新活动的产生与组织

根据我国自主创新的定义, 应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活动。鉴于《纲要》中赋予广州为全国几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 及承建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 广州自主创新活动应该是全方位的, 才能起到策源的功能。

3.1.1 原始创新方面。

基础研究是原创技术的主要源泉, 重点实验室是原始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广州地区集中了全省大多数高校、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 在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当活跃。在此基础上, 重点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 通过引进、合作和培育发展等途径壮大国家重点实验室队伍;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合作研究活动, 使广州成为国内国家重点实验室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对外开放研究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3.1.2 集成创新方面。

各类前端技术的工程化过程, 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集成, 充满了创新活动。广州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科设置广泛, 研究方向众多, 是一个多学科集结的地区;其中, 部、省、市属各类的开发性研究机构和专业公司在承接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开发之间发挥着工程技术研究与支撑服务的重要作用。广州的产业门类齐全、各类研发机构众多、经济社会活动活跃等, 都极有利于各类技术的工程化, 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创新。也就是近年来推动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基础条件。此外, 毗邻香港特区, 香港的大学的基础研究力量很强, 凝聚了一批国际上高端的学者, 有些大学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也是靠得很前。因而, 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合作, 发挥穗港的各自优势, 在集成创新方面大有作为。通过支持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鼓励产学研合作, 提升集成创新能力, 使广州成为全省乃至华南地区工程技术研究能力最强的城市, 并产生一批重大集成创新成果。

3.1.3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广州除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综合研发能力之外, 还有庞大的产业技术队伍。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的产业发展无论在质和量上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产业的技术队伍也与时俱进, 通过大量设备、工艺、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等活动, 再创新能力不容置疑。加强产学研合作, 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获取自有知识产权, 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3.2 集聚地功能——科技创新资源集合与配置

广州地区集结了全省的大部分科技创新资源。然而, 无论是以院士为代表的领军人物还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的现状, 或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 在全国各城市中都不突出。要实现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大力加强国内外合作, 引进高端人才和机构, 其中耦合香港的资源是最有必要, 也是最现实的途径。同时, 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 使更多的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在广州落户, 是各类资源集聚的重要途径。在各类创新资源中,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认真贯彻执行好省、市在科技人才奖励、吸纳的各层次政策措施;通过重大项目实施、支撑机构建设和企业高端发展等途径广纳贤良;同时, 充分利用大都会的综合城市条件, 发扬岭南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 以及市场经济发育较好的环境, 使广州成为科技人才安居乐业的家园。

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科技资源, 使其效能最大化也是十分重要、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是科技公共资源支配的公平、公正和利用的开放、共享;其次是各层次的科技资源合理配置, 针对各种载体的功能给予相应的扶持, 即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示范的全过程, 要科学配置、错位发展;最后是政府、企业、金融投资与境外科技资源的利用, 应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示范引导,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激励其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同时完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 为各种融资和技术机构提供良好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3.3 辐射地功能——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和扩散

科技创新活动体现在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 科技成果也有各阶段的表征形式, 因而其转移与扩散也存在于各个阶段。以委托研究、产学研攻关、合作研发、测试分析、解决方案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转让等方式来实现。

广州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结构的主导, 且把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将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与扩散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无论从科技到应用的扩散, 或从广州到全省的扩散, 以及相关的科技中介服务都具有商品的价值。应致力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实践, 培育和发展科技服务业良好业态, 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与扩散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依托广州浓郁的商业气息、市场经济发育较好的优势, 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功能应走在全国的前列。

4 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实现的主要路径

根据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功能和广州的基础条件, 挖掘与确立工作主题, 作为重要“抓手”, 集中人力物力、持之以恒、带动全局。此举不仅仅能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更重要的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 高技术研究、应用与产业化示范

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 高技术成果的拥有和应用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表征。它不仅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品牌, 更重要的是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向高端化升级的重要引导和支撑, 而且对高端人才的聚集乃至社会的学术、文化升华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广州地区已有不少以团队承担或参与的国家高技术研究项目 (包括军工项目) 和国际合作项目, 同时广州有条件吸引国内外的高技术成果落户。此外, 高技术研究往往是在核心、关键技术中首先突破, 然而到实际应用还有很多配套的工程技术和延伸的应用研究, 以及相关的产业应用示范等。围绕核心技术展开系列的开发、应用研究, 形成相应的专利群落, 有利于高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商品化, 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生长或应用推广。

4.2 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产学研攻关

产业的高端集聚发展, 需要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和支撑, 也给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供了新的机遇。广东省、广州市现代产业的构建为本议题确定了基本范畴。其中, 重点产业, 包括已占GDP一定比例的支柱产业, 和地区必须发展的新兴产业, 例如现代服务业等。根据这些产业的技术需求和已有技术的优势, 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等方式, 引入或生成高端技术, 凝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形成自有的知识产权高端产品, 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

4.3 科技服务业的培育与发展

无论广东省还是广州市, 在新型产业体系架构中, 都把现代服务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一个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第三产业的比重是重要的。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给科技创新活动引入了市场机制。科技服务不仅仅是为科技发展服务的科技融资、科技咨询中介、科技创业孵化等服务。更重要的是以省工业研究院 (筹建中) 、农科院和科学院三大板块为代表的各级研发机构是地区科技开发的主力军, 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 也是广州科技服务业的核心载体。揭示这类科技服务业的业态行为, 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 培育和壮大服务业的载体, 创造其发展的政策环境, 既为广州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支生力军, 又为科技创新活动在政府有力支持的基础上增添市场驱动的要素。只有这样, 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服务, 乃至广州对珠三角或更大区域范围科技辐射带动作用才有了可持续商业利益驱动。科技服务业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有句俗话, “制造不如设计, 设计不如标准”。我们在讨论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时, 科技服务业的培育与发展就很有意义了。

4.4 以工程技术研究为切入, 穗港联手构筑对外科技合作的桥梁

香港近年来学术人才和基础研究水平举足轻重。但在工程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环境不足, 可与广州地区的优势形成互补, 强强联合。目前, 霍英东基金会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南沙工业研究院和香港理工学院陈新滋院士与中山大学共建的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合作开创先河。充分利用穗港的人缘、地缘等有利条件, 活跃各类合作活动, 不仅借用了香港的科研力量, 也可通过香港的学术界洞察和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 学习先进的科技管理行为。因而, 加强与香港知名的院校和机构的合作, 以工程技术研究为重点, 是拓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捷径。

5 建议

广州市承担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责无旁贷, 而事实上广州市行政隶属下的科技创新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而广州地区不同隶属关系的科技资源是相当丰富, 建议在省的统一领导下, 由广州市政府与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列为重要的建设项目, 争取成为国家科技部相关试点工作。试验主题则是上文提及的, 依靠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地位, 构架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试点。此举不仅仅能争取国家的科技资源及政策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的指导下使该项工作更科学、更规范, 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布局组成。

在讨论这一议题时, 曾有这样的分析。认为, 尽管在全国几大经济区域中, 珠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并非最好, 但也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即珠三角隶属的同一个行政管辖层次——广东省政府, 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也指定了广州市。这种状况避免了其它几个经济区域的行政协调的困难, 操作上更为清晰, 更方便统筹。

6 结束语

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涉及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框架问题, 主要针对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科技工作定位。笔者作为一个地方科技管理工作者, 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仅是从业人员的感悟。更科学、更准确的定位, 有赖专题研究和专家的咨询论证。事实上, 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也讨教过一些专家, 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实施方案的制定主要靠行政上的精心策划、积极推进。具体的做法无非是计划、专项、平台、园区和重大项目的设置, 以及政策、措施和科学决策管理方法的应用。近年来, 这些方面的做法都有许多新概念和提法, 如产学研联合攻关, 重大项目实施、各类项目招标、战略联盟、产业技术路线图、省部合作、省市联动等等。这些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为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实施方案制定时都值得很好地分类索取。因而, 首先值得重视的是科技创新的宗旨, 功能和主要实现方式等框架设置的研究。

广东省把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广州市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为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科技创新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 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期望通过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使广州市科技工作有更合理的定位,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

[2]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10年) 》.

[4]《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 (粤财评[2004]1号) .

科技中心学习感受 篇5

西山小学

六年一班

王凤至

今天,我们来到了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这是一所开放一年的学校,所以里面的器械都是高科技,这让我增长了许多智慧。

今天我们已经是第二次来了,所以对这里的一切并不陌生,进到教学楼里,我们走进了“奥妙组拼”这个教室,通过这个名字,我就知道这是让我们动手去拼的教室。所以对这个很感兴趣,做好后,老师说:“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七巧板,下面看一下七巧板的来历”。通过这个介绍,我知道了原来,七巧板是由燕几演变而成的,看完这个介绍老师教我们怎样做七巧板。做好后,我们又运用了七巧板拼成了许多奇妙的图形。下午,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上午的七巧板而是难度更大的七巧板了,不过,这棵没把我们难住了,而是轻松的就拼成了美妙的图形。我们都很开心,都很有成就感。

这个科技馆不但让我们在快乐中寻找科学,也能让我们提高智商。用手拼,动脑想,这都是我们寻找快乐的方法。

科技创新中心 篇6

@解放日报 中共上海市委近日举行常委学习会,听取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关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专题辅导报告。市委书记韩正主持学习会并强调,我们要全面系统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全新要求,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专家声音

@郭 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所所长) 上海的优势在于国际化程度高,上海可以用全球的资源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中心的土地利用比较集约。最终落点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硅谷成功以及以科技闻名,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是培育出来的。上海可以借鉴。

科技创新中心 篇7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拥有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以及较强的科技辐射带动能力的城市或区域, 是全球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目前, 学术界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但可以得出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括四个要素:高校和科研机构培训熟练的工作人员和研发出新的科学技术、作为市场主体具有经济活力的公司、人们对于创业的积极性、良好的融资环境以确保好点子可以成功进入市场。而这一创新中心通常能持续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技术, 并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

上海的科技实力雄厚, 在全国地区位居前列, 又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具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据2014 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上海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82.48, 位列全国第二;科技活动投入指数80.44, 位列全国第一;科技活动的产出指数100, 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但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分别为73.33 和77.11, 均位列第三。2014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显示, 上海位列全国第四。从以上排名可以得出, 上海对于科技的资金投入均高于其他地区, 但科技产出和综合创新能力却与北京、广东等地尚有差距, 本文就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上海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

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理论作用

最早给社会资本明确定义的是法国著名学者布迪厄 (Bourdieu) 。1980 年, 他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正式提出“社会资本”之概念, 并认为社会资本同经济资本一样, 都属于资本范畴, 而它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它是产生于后天的人类活动之中而非自然禀赋的, 是一种无形资产。Nahapiet和Ghoshal (1998) 将社会资本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侧重网络关系的结构维度, 是指区域内各主体在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下建立起相互间的社会网络, 并相互分享信息, 进行交流合作。二是侧重共同规范的关系维度, 是指各主体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 包括信任与可信度、规范与惩罚、义务和期望及可辨识的身份。三是侧重于共同信念的认知维度, 是指能够为网络成员带来共同理解和表达的资源, 如企业在沟通中共同的语言、符号和文化习惯。

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是否有促进作用, 学术界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将社会资本的创新功能根据社会资本三要素———结构、关系、认知三个维度逐一分析。从结构维度来说, 结构维度表现在社会网络带来的影响。在这一地区社会网络内的社会成员可以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获得更多的机会。从关系维度来说, 主要表现在地区的信任度与可信度上。其中,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 因为形成社会资本的其他要素, 如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等, 如果离开了共同体成员间的信任, 都难以存在和运转。从认知维度来说, 主要表现为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 包括地区内部成员之间共同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 更深层次还包括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念。

三、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资金来源渠道受限, 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

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如中小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及奖励政策等。虽然商业银行对于在信贷方面做出贡献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奖励, 但支持力度和普及度还不够。

金融体系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资本市场建设尚未完备, 对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来说, 想要在资本市场融资收益, 依旧被其设定的高昂的财务门槛拒之门外;此外, 金融综合中介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 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不强, 产学研机结合度偏低

上海市的科教资源虽然丰富, 但受条件限制, 各高校、研究机构、科技园区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上海市至今已形成8 个科技园区“一区八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但这8 个科技园区由于受到地域限制, 在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缺乏合作并没有建立起行业内部各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由于缺乏沟通合作的平台, 使得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大学科研机构的研发无法紧密结合, 技术研发与市场转化分割。

(三)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善, 知识产权管理落后

上海的知识产权在体制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如知识产权申请周期过长, 申请程序的透明度有待提高, 而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所起到的规范作用有限。同时, 知识产权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既懂法律、懂知识产权又懂外语的人才更是缺之又缺, 严重制约了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的落后, 是上海市科技创新氛围不浓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及第三产业的深化发展, 使得上海与江浙地区的发展逐渐同质化, 甚至势头有所减弱。

(四) 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弱化“, 排外现象”亟需改善

上海市政府很早就注重人才的引进, 但正因为制定的较早, 现在也存在着滞后性的问题。加之上海的户籍制度和高昂的生活成本让许多人才望而却步, 上海的人才引进制度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及近年发展迅速的苏州、无锡等城市。而上海严苛的户籍制度, 使得没有上海户口的外地人面临诸多如社会福利、子女上学、购房压力等问题, 进而使得大批人才流失。不仅如此, 在人才使用、流动、报酬机制上也不如被称为“移民城市”的深圳, 深圳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接纳与包容, 形成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 创新的包容性与创业氛围有待加强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中显示, 2011 年包容性创新综合指标排名中上海位列第四;在包容性创新主体排名中, 上海仅列第8;在包容性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排名中也分别位列第7 和第8位;而包容性创新的发展阶段也仅处于第二阶段———超越型, 落后于江苏、北京、浙江三个领先阶段的地区。上海企业中, 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比重大于本土中小企业, 形成“资本密集型企业占主导、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少”的格局。调查发现, 上海市培育本土优质企业的能力与江苏、浙江相比很差, 很难培育出“华为“”中兴”等优秀的本土企业, 相比江浙, 其创业精神和创业热情也相对缺乏。

五、基于社会资本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

1.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分工协作, 构建创新网络

创新科技网络, 是将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结合在一起, 对科技创新做出共同努力的网络。其中, 企业要发挥其经济作用, 生产产品并销售, 获取利益;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 引导市场方向, 完善科技创新大环境, 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和科研机构则要发挥其智力优势, 努力实现技术突破与科技创新。三者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加强沟通合作, 共同构建一个科技创新网络, 提高上海整体的科技创新实力。

2.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 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

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 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合作, 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提高产学研的合作水平, 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可以大大降低创新成本, 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政府应当为二者的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如创建中介平台, 避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等。

(二) 加强信任建设,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关键, 必须予以重视。而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 能大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激发科技创新的萌芽。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首先要普及法律知识, 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让他们知道取得的科技成果应当申请专利, 从而获得法律保护;其次要加强立法, 完善法律制度, 抓紧修订《专利法》《商标法》等, 同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依法公正、高效的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最后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三) 加强价值观念建设, 提高城市的创新包容性

1.消除“排外”心理, 提高上海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2013 年底, 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 其中4 成是外来常住人口。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的发展贡献了劳力和智力, 但上海的房价、物价以及高耸的户籍壁垒, 让这些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外地人”实在难有归属感。对此, 政府应当出台政策, 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障、教育资源等加以保护, 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 从而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地区和谐。之外还要加强地区的归属感, 消除部分上海本地人的“排外”心理, 发扬外向与包容的城市文化。

2.宣扬创新精神, 塑造创新氛围

要塑造上海市的创新氛围, 宣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此, 可以通过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大家对科技创新、创新精神的认识, 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创业企业家开讲座、分享会, 提高大家对创新的热情, 宣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 塑造城市的创新氛围。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海市委也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 将上海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切入, 先对社会资本的理论作用分析介绍, 再结合上海科技创新建设现状, 分别从科技创新网络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和提高对外包容性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科技创新中心,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仁开, 刘效红.上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 2012, (11) , 79-89.

[2]岳振宇.企业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M].苏州大学, 2009:18-20.

[3]严中华, 杜东海, 关冬梅.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02) :192-194.

[4]陈国政.上海科技创新环境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上海经济研究, 2013, (02) :52-59.

[5]柳卸林, 高太山, 周江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M].科学出版社, 2014.

[6]韩华林, 包蕾萍.上海知识产权发展:SWOT分析和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 2005, (08) .

[7]陈小玲, 陈刚.王建平等.上海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综述[J].上海有色金属, 2012, (03) :32-34.

科技中心打造特色战略 篇8

发展战略建设

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中心自身的实际情况, 该中心采取以下发展战略:

集中化。集中优势资源于某个培训细分市场, 比如: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等, 构建、强化自身的核心业务。在细分市场上争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精简培训项目和侧重目标市场两方面进行。

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培训细分市场一但确定之后, 也要本着精简培训项目的原则, 因为即便是属于培训细分市场内的项目, 也不是每个培训项目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应遵循“扶持优势项目, 淘汰弱势项目”的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对培训项目进行精简, 保留有特色、有优势、自身资源和能力能够加大投入力度的培训项目, 力求在师资、课程、服务过程上进一步强化优势和特色, 逐步建立培训中心的竞争优势。

精简培训项目的同时, 侧重保留培训项目的目标市场, 使培训更能针对最需要的目标客户群。

差异化。特色取胜。利用中心优势资源开展培训。如, 承担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部和中心的重点工作以及掌握的专家、技术、信息等, 在培训市场中, 要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方能占有一席之地。

提高培训质量。学员的满意程度取决于对培训的期望和培训后实际所得的接近程度。如果二者接近, 学员就会满意, 因此, 差异化策略最重要的一个实施方向就是提高培训质量。对每一个培训项目都要科学筹划, 周密安排, 精心工作, 优质服务。

科学筹划, 周密安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方案, 编辑精品教材, 邀请精英老师, 根据需要, 选好现场参观或实际操作演练场, 提前下发培训题目、研讨题目等, 让学员精心准备, 有备而来, 做好各项会务安排, 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精心工作, 优质服务:培训期间, 重视各个环节工作, 做到细致、周到、有序、工作人员分兵把口, 各尽其责;培训后, 认真做好善后服务和培训效果跟踪、反馈工作。

低成本。以廉取胜。制定合理的价格收费标准, 不以盈利为目的, 略有盈余。 (目前市场存在诸多乱收费和高额培训费。)

合作共赢。同政府、同协会、同名企、同名校、同国外培训机构合作, 可以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可以使客户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同时提高学员的满意度。

为部各业务司局作好培训服务。部业务司局在开展工作时, 经常会配合搞一些培训活动, 要主动同部业务司局建立联系, 积极为部各业务司局作好培训服务。

与地方政府和协会合作, 取得地方政府和协会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可以发挥行业资源优势。

同名企、同名校合作, 借助他们的资源和优势, 提升我们培训水准和档次。

同国外培训机构合作, 借鉴发达国家培训经验和方法, 使我们的培训工作与国际接轨。

培训体系建设

培训体系由三个系统组成:培训管理系统、培训支撑系统和培训运行系统。

培训管理系统。主要由培训理念、培训管理体制、培训管理制度等组成。

培训支撑系统。主要由培训中心、培训课程与教材、培训老师等组成。

培训运行系统。主要由需求分析、设计与策划、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等组成。

培训体系建设要以推广科技成果应用为战略导向, 不能“为培训而培训”, 要整合中心资源, 发挥整体优势, 才能将培训服务于中心落在实处, 建立培训体系是一个长期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要循序渐进地开展进行。

培训品牌建设

培训市场已由过去杂牌混战到现今品牌对杂牌的淘汰战, 培训中心如何依托部和中心的平台和优势, 有效整合各种培训资源, 塑造特色培训品牌, 是赢得培训市场竞争的战略思考点。

1、建立符合科技中心特色的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是建立品牌的灵魂。

科技培训中心的培训理念:“专、精、强”的培训指导原则, 专:指专业领域, 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精:指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强:指市场占有率。

2、加强培训中心队伍素质能力建设。

这是塑造培训品牌最重要的支柱。主要体现在:良好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清晰的经营战略和工作思路;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公关能力;自觉的团队协作精神等。这些正是培训中心员工努力的方向。

3、建设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建立一个结构合理、水平高超、使用方便可动态调整的培训专家和师资队伍。

4、培育忠诚学员队伍。

培训品牌的两个基本维度:知名度, 美誉度。知名度是被公众知晓的程度;而美誉度则反映认可程度, 即“口碑”。因此, 确保培训质量, 为学员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服务, 发挥学员的媒介传播作用, 对于提高培训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塑造教育培训中心的品牌形象有重要意义。

5、打造以重点培训项目为核心的品牌项目群。

科技创新中心 篇9

“2011计划”, 又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继“211”“985”之后, 我国在高教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它以高校为实施主体,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 不限定范围。注重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 并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 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河南省高校认真组织实施“2011计划”,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按照该计划“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 挖掘潜力, 组建了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协同创新载体的引领下, 河南省力求突破高校内外协同体制壁垒, 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从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持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能力。

科技创新中心 篇10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强调做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 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 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也是各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2011计划”给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与发展方向, 尤其是低碳建筑行业。目前, 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是中国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中国低碳建筑技术发展形势, 响应了“2011计划”创新号召, 机电系筹建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协同中心, 从本身的专业及现有资源优势出发, 探索政、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合作途径。探索一条产学研合途径作可以帮助整合社会资源, 使机电系的教科研综合实力上新台阶, 此举也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及建筑行业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筹建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协同中心将有利于拓宽办学资金来源, 形成开放式办学;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密切机电系与行业、社会联系、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该项目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下面将对该项目的目标任务、管理运行、预期成效等几方面做出规划与要求。

二、目标与任务

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协同中心将按照以“服务广东省社会经济与建筑产业发展为宗旨, 以低碳建筑节能研究项目为抓手, 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 平台共建, 成果共享”的原则, 围绕建筑低碳化, 开展相关技术、经济理论的研究, 以及相关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工作, 开展国内外低碳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协助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新兴能源与低碳建筑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 促进新兴能源产业与低碳建筑经济的发展。“中心”将力争建成创新型的工程研发及人才培养体系, 成为一个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产学研结合平台。

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协同中心近中期发展目标:将建立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开发工程中心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两个平台。创新协同中心将依托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师资力量, 以建筑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应用电子、环境工程等专业背景教师作为人才保障, 开展低碳建筑技术的产学研创新协同合作。

对于二个平台的任务, 有如下几点计划要求:

1.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开发工程中心的任务有以下几点

(1) 以产学研合作方式申请各类有关低碳建筑技术纵横向课题;

(2) 与企业合作开发推广新型节能空调产品及地表水热泵产品;

(3) 联合相关企业对外承接空调、电气、给排水安装维保工程及空调节能改造、楼宇智能化改造工程, 带动老师及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实践;

(4) 对外承接建筑能耗监测及审计;

(5) 对外承接建筑室内外环境监测及优化设计业务;

(6) 与企业合作开发解决城市住宅隔音净化换气节能的系统装置。

(7) 与企业合作承接屋顶及围护结构防水及植被降温绿化工程;

(8) 与企业合作开办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2.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任务有如下几点

(1) 各类资质考证培训;

(2) 在职专项技术培训;

(3) 本、硕学历学位培训;

(4) 与名家合作开办易学 (建筑风水) 研讨学习培训班;

(5) 开办有关低碳建筑技术方面的各类学会;

(6) 开办学生就业创业咨询培训服务;

(7) 开展与国际相关建筑大学合作办学及培训。

总之, 中心将以特色创优势, 以创新求发展, 实现机电系人才、科技和整体实力的重大突破。

三、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首先, “中心”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的设计方案是:中心将依托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建设的实体, 办成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利和财务权, 实行电工程系直接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暂设全职主任一名, 由机电工程系选派, 享受学院中层副职平均工资奖金待遇, 年终奖视效益情况提取, 其余人员按中心发展需要, 视中心经济状况从机电系或其他系部抽调或直接从社会聘请, 工资费用由中心自行负责。

其次, “中心”运行机制的设计方案是:低碳建筑技术工程中心将实行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中心的经费主要以开办各类培训项目、承接项目、申报课题、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式来保障。此外, 中心拟设专用财务账号, 实行独立核算, 由学院财务处统一管理, 学院对中心的经营收取以下费用:对外技术服务及横向课题提取8%的费用、人才培训提取20%的培训费 (含教室占用费) 。由于中心专职技术人员少, 所以管理及运营成本、相关风险也较低。

四、预期成效

经过合理的筹建, 创新协同中心可以在经济效益、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

第一, 经济效益来看, 创新协同中心计划五年内到账纵横向课题经费应达150万元, 推广承接各类有关低碳建筑技术工程及产品应达300万元。

第二, 在人才培养方面, 对创新协同中心的计划要求是:五年内培养出5名研究生, 相关技能熟练的大学生30~60人, 提供学校教师锻炼10人次以上, 每年培养专升本学生40名以上, 并拟积极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培训、讲座。

第三, 在队伍建设方面, 计划五年后总的中心工作人员达到20人, 专职工作人员达到8人以上, 且中心工作人员的技能、职称和学历普遍有一定的提升;在对外交流和技术培训方面, 每年邀请专家举办学术交流3人次以上, 并积极派出中心工作人员至国内或国外进修, 每年达2人次以上。此外, 还应该进一步拟依托该工程中心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加强我系和省内其他院校所、企业的科研技术与培训交流。拟每年邀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开展讲座交流10人次以上, 为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水平10次以上。

五、结束语

创新系统计划通过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 与涉及低碳技术的相关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系统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 为机电系教师学生提供应用、实践的平台;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的利用率, 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 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摘要:“2011计划”对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行业的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有望通过机制体制上的突破, 形成行业大协同的新局面。高校包括行业特色高职院校, 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成为核心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主导者与推动者, 和企业、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 协同创新。低碳建筑技术协同创新工程就是在此大背景下筹建, 希望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创新结合, 营造创新环境。

关键词:“2011计划”,产学研结合,低碳技术,创新协同

参考文献

[1]嵇忆虹, 倪锋, 王宏.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方式探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8, 38 (1) .

[2]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3]袁贵仁.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周春红, 关晓辉, 宋克.协同创新反哺高校教学的机理分析.教育探索, 2012, (12) :45-46.

科技创新中心 篇11

我们的想法

第一,找准定位,抓住本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此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政治局在中关村举行集体学习,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新增“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到重大国家战略。应该说,中关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关村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国家、首都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坐标系中找定位。

第二,抓住本质和规律。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离不开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我到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取经时发现,园区企业都没有自己办食堂,都统一到园区的公共食堂去吃饭。原因呢?不同企业的员工可以方便沟通。我理解,创新的本质恰恰就体现在:“沟通、碰撞、协同、分享”。沟通产生创意,降低试错成本;只有面对面的碰撞才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是在开放的环境中依靠大家的协同做出来的;分享是一种创新的机制。

第三,统筹谋划和布局创新。中关村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都高度密集,如何实现政府、社会、市场资源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依靠推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对于政府来说,主要有两个着力点:一是打破束缚,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二是营造环境,完善创业生态系统。通过这两点,逐步把中关村逐渐打造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

我们的做法

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去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之后,我们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在相关国家部委和北京市委办局的支持下,陆续出台了一些先行先试的措施。去年9月30日至今,中关村示范区共推进改革举措81项,涉及中央事权40项、市级事权41项。这些改革举措,既有原有“1+6”政策的挖潜和“新四条”政策细则的落地,也有新承担的一些国家层面和市级层面的改革试点。如: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关村示范区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关村示范区中心支局),这是人民银行在全国高新区设立的首家中心支行。还有在中关村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推动境外投融资和返程投资管理便利化。再比如,我们出台了《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简称“京校十条”),规定高校可自主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审批、转化所获收益中不少于70%的比例可用于奖励等。

二是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有6大要素: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和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业服务、创业文化。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和院所、高端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也是我们政府服务的对象。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是创业的驱动力,天使投资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腐殖层”,是新创企业出生和成长的“沃土”。创业服务机构提供了创业所需要的“养分”。近年来,中关村在创业服务领域涌现出车库咖啡、创新工场等创新型孵化机构,带动了中关村创业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从去年底至今,我们积极支持在中关村核心区打造“一城三街”,即建设软件城、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今年6月12日,全国首个创业服务机构集聚区——中关村创业大街在原海淀图书城步行街开街。截至目前,签约入驻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服务机构有16家。

三是打造高精尖的经济结构。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创新资源加速聚合,中关村高端产业引领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互联网、大数据改变传统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比如,百度改变了人们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乐视互联网电视改变了传统的电视制造业,58同城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服务业。二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不断催生了车联网、远程医疗、智能家居、节能服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三是制造业服务化。典型企业有小米、软通动力、利亚德、中国普天、北斗星通、数码大方。作为政府,就是跟踪并顺应这些趋势,大力支持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重视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建立在高精尖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四是以协同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聚焦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曹妃甸、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经济带,深入调研创新合作需求。同时,积极推进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共建园区,与保定、唐山、廊坊共同启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筹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在京津冀协同工作中,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探索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二是研究京津冀共同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三是研究建立区域统一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平台。

取得的效果

第一,中关村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创业中心。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这两年,中关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愈发明显,比如小米引来了谷歌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百度则在今年相继引进了谷歌知名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这是大企业,小企业同样有吸引力。有一个格灵深瞳的公司,核心成员基本都来自于美国名校,其中CTO赵勇博士是谷歌眼镜的核心研发成员。

第二,中关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位于北京市海淀东北旺的中关村软件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面积加起来虽然仅有2.6平方公里,但这里却集聚了百度、新浪总部、华胜天成等277家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依靠“人脑+电脑”的“二脑组合”,创造出了令人羡慕的“绿色GDP”——每平方公里年产值高达466.5亿元。目前,中关村示范区已基本形成了以“64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人均创造的收入是161万元,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换句话说,每一亿元总收入,仅需62人就能完成。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的“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战略”的6家试点园区中,中关村R&D人员全时当量、研发机构数、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等6项指标位居第一。

第三,中关村是北京及全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今年1-7月,丰台园依靠占全区四分之一的从业人员,产出了全区近七成的收入;密云园和延庆园分别依靠占全县十分之一的从业人员,产出了全县近三成的收入。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成为各区县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龙头和引擎。从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中关村示范区作用日益凸显。1-7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所占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在全国及全市出口趋缓的形势下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出口总额17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占北京出口总额的四成以上。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关村的技术交易额逐年增长,目前占全国四成,其中有近80%的技术交易额流向京外及境外。

(作者系中关村管委会主任)

美国关键材料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篇12

美国能源部近日宣布,由艾姆斯实验室科学家为骨干组成的团队,获准筹组关键材料创新中心,赢得5年1.2亿美元的配套经费。新中心被命名为关键材料研究院(CMI),研究人员将由来自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近10所大学、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4所国家实验室以及通用电气公司等近10家私营企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构成,总部设在艾姆斯实验室,由艾姆斯实验室现任主任Alex King兼任院长。新中心主要针对能源部《2011关键材料战略》提出的战略研发领域,开展稀土及其他关键材料在清洁能源组件、产品中的作用以及加工工艺研究与开发活动,解决稀土的进口依赖。

成立能源创新中心是美国实施奥巴马政府2009年底提出的清洁能源研发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能源部实施科研制度创新三步走的关键一步。成立能源前沿研究中心,目标是变革性科学发现;成立能源先进研究项目计划署,目标是支持天才的高风险创新活动;成立能源创新中心,目标是支持团队的集成创新,即把众多但高度集约的研发团队聚拢在一个屋檐下,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研发活动,解决由基础研究成果到工程开发进而商业化准备各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类似曼哈顿计划或者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的创新模式)。

随着关键材料创新中心的正式成立,美国能源部规划的5个能源创新中心就此全部到位。其他4个是:日光转化燃料能源创新中心,核反应堆建模与仿真能源创新中心,建筑能效系统设计能源创新中心,电池与能源贮存创新中心。

上一篇:把握工作的未来下一篇:输入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