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系

2024-07-10

科技创新体系(精选12篇)

科技创新体系 篇1

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 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 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

“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同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成立。随后, 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企业的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都相继建立。可以说, 中国国家的创新发展是和新中国的成长同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创新系统在不断发展演化着。从总体上看,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

战略演化

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形成阶段 (1949—1977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各类科研机构, 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计划, 逐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时期的科技计划主要有“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国防安全的需要, 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倾向于军事方面, 在高能物理、化学物理、近地空间海洋科学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其重要的标志。这些科技的成就, 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而且促进了此后中国高新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此时的国家创新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 由政府直接控制, 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创新动机来源于政府认为的国家经济的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需要, 等等;创新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的投入主体, 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 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 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它们的现实成果, 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2.发展阶段 (1978—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 出台了改革政策和措施。在这一时期, 创新模式主要是计划主导模式, 即设立国家科技计划, 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引入竞争机制。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出现的, 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市场对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通过改革拨款制度、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等措施, 科研机构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活力不断增强, 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这一切都加速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 国家科研经费大多以国家科技计划的形式出现, 政府工作人员管理着科研经费的配置。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计划) 、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等科技计划。与此同时, 为迎接世界高新技术革命浪潮, 中国也像许多国家一样兴办了许多科技园区。自1985年7月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深圳科学工业区”成立以来, 中国已建立起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52个, 总面积达676.16平方公里。此外, 还有省、市级高新技术园区或经济开发区70多个。

3.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 (1995—1998年) 在这一时期, 突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目标, 从企业做起, 进行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 强化企业的创新功能。宏观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制定重大科技计划逐步由科技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 出现了新的参加对象, 如国家工程中心 (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1995年, 国家启动了“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 国家决定启动《技术创新工程》, 重点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国家创新系统阶段 (1998年至今) 1997年12月, 中国科学院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具体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报告受到了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1998年6月, 国务院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汇报提纲, 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先行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试点。

政府职能

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 是各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产品竞争深入到生产要素的竞争, 发展到科学技术的竞争, 特别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 一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等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国际竞争性质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政府已经全面介入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应用过程之中。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 综合国力竞争使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 由于综合国力竞争的主体是国家, 其实质是国家总体实力的较量, 竞争的层次由科研机构和企业一级上升到国家一级, 因而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科技创新的主体虽然仍是科研机构和企业, 但是, 科技创新已不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企业自身的事情, 而是政府和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的事业。政府应当从总体上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及其应用进行规划和引导, 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另一方面, 在国际经济关系这个层次上, 由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所以各国政府在技术的民族主义与技术的全球主义之间求得某种平衡, 既要控制科学技术的输出, 以免使其产生飞镖效应, 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科学技术的输入, 以免使自身孤立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之外。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上由科技界和企业自行决定的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等问题现在被政府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加以严格控制。当今世界的政治同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 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快慢, 首先决定于政策的保障程度及这个国家精神风貌对群体创新意识的影响。当代科学技术已经从生产力体系中的直接因素变为主导因素, 而资源、生态环境同科技的制约和互动关系则主要表现在科技既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 同时又能够极大地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而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保障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

构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核心是要构造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系。我们既要着眼近期中国科技的发展, 又要考虑中长期科技发展;既要立足国内现有基础和条件, 又要考虑尽快构建适合科技创新自身规律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将更加剧烈;既要在制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又要注重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思想产生的环境和条件, 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阶段,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仍不完善。只有从整体上推进, 才能使我国在现有体制和基础上, 构建起功能齐全、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创新体系。在进行整体推进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注意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更重要的是, 在建设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 我们要站在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提升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出发, 根据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特点, 不断调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 把创新战略研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纳入创新体系之中。虽然我们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并且已经建立起来了具有较好基础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但应当看到, 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 中国应当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框架下, 在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比较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国家的层面上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 进一步从资金、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快速发展,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迅速提升, 保障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地位, 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创新体系 篇2

来源: 《农业科技管理》.-2008(2).-1-8 作者:信乃诠 阅读次数: 434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2005年、2006年2个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精神,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向新时期国家农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符合农业科技自身规律、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关系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全局性问题,是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在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要正确处理中央科研院所与地方科研院所、农业系统科研院所与高等农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各项工作与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抓住机遇,知难而进,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体系重点是国家和省两级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重点是社会公益性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即知识创新体系

主要由创新基地、区域创新中心和实验站组成,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按照现代科研院所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

1)国家创新基地。包括农业部所属的农业、水产、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林业局所属的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逐步走向联合,在优化结构、转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农业知识创新基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中精干力量用于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研究,着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有全局性、基础性、方向性、战略性和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2)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由省级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科研机构和有优势的高等农业院校组成,在优化结构、资源重组的基础上,按照全国行业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相结合原则,在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

游区、华南区、西南区、黄土高原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甘新区、青藏区、海洋水产区等建立若干个国家有特色农业区域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重研究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有区域性和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3)国家实验站。根据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有优势、有特色省地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农业科学实验站,重点开展科学试验、定位观测和重大成果转化与技术展示等活动,更好地为农业科学研究和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教育部所属研究型高等农业、林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机构为国家创新基地,是国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中心

省政府和部门所属的农业、畜牧、水产和林业科研机构逐步实行联合,并选择生态类型有代表性和有优势、有特色的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优化结构、资源重组的基础上,组建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展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有条件的也可以进行农业应用基础研究,着重解决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并充实加强地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高等农业、林业院校逐步走向联合,以教学为主,有条件的可以面向本地区从事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有效地为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知识、技术推广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深化改革,应对地、县两级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并作为农业知识、技术推广的主体,充实和加强技术推广工作。政府要按照公益性职能,科学设置机构,配备精干技术人员,以财政投入保证推广经费,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重点是加强县、乡两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同时,要支持农村各类合作组织、专业

技术协会和研究会的发展,建立农民、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农业专业知识、技术转化队伍,政府也要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各地各级农业知识、技术推广机构要与农村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合作,构建技农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服务网络,以各种形式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转化服务工作,以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 体系 山东省 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对当地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根基所在。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该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政府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对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思路是,基于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要素的结构关系,从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三个层面考察创新体系状况。从优势和劣势把创新主体包括科技人才及优势学科梯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科技基地;创新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包括科技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型中介机构、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及创新发展等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

1. 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我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现今,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10万元以上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 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以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 3%的速度增长, 2012年达到195.14亿元,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 ,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12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 42万人,两院院士达到33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2-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 ,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835件和10743件,数量居全国前列。

3. 技术创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5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 ,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技术创新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 , 80%以上的机械、服装、化工、建材、造纸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监控技术。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劣势分析

1.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据来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主编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在全国位于第6名。中小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产品更新换代慢、档次低,高技术、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小,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2. 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尚待加强,观念有待更新。除企业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而是把政府当作经营对象,面向政府争取资金和项目,尚未基于市场建立创新目标。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不足。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能够产业化的更少。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3. 公益性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仍显突出。经过几轮改革,目前山东省公益类科技队伍近1万人。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公益类研究机构难以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骨干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农业、卫生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标准等领域的公益性研究都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全社会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入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入水平,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入国家为1.5% ,高收入国家为2.2%。目前全国平均为1.34% ,北京达5.55% ,陕西2. 52% ,上海2.28% ,天津、江苏、浙江分别达1.96%、1.47%和1.22% ,而山东只有1. 05%。

4. 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地区、产业和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科技资源部门分割、缺乏市场拉动和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并存,创新体系还没有处于激活状态。在我省人才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国有单位人才比例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出省200余人。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山东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约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有:

(一)内部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

因为技术研发与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直接影响当期的企业赢利状况, 许多决策者在发展创新战略时都存在着保守心理, 由于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加上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犹豫不决。当前,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其激励机制大都软弱无力,其表现是奖励的力度不够,达不到应给予的激励水平。特别是物质奖励太少,不足以酬劳创新者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也采取了不少解决方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是制约科技创新发展遇到的“瓶颈”。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融资难。目前,就济南市亿元以上规模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只有2家,过亿元的投资担保机构仅7家,融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机制不完善、不灵活,与银行合作能力较差,担保资金少,作用不明显。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银行普遍推行贷款项目经理制、贷款员责任制等,银行开始关注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由于高科技企业经营风险高于传统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仅靠民间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这导致科技型企业的筹资能力不强,无法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这也成为制约山东省企业不能发展壮大的因素。

二是民间投资尚未完全启动。相对而言,我国民间资本已经比较丰富,目前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甚至一些外资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也不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邮政、电信和市政设施等行业,不仅企业难以进入,就是非本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民间投资的尚未完全启动,极大地缩小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空间。

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二板市场”尚未启动。风险投资无疑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点的融资渠道,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但受我国体制、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不完善等的制约,成立的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也难以真正按风险投资机制运作。此外,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同时,没有制定出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和允许管理规范、经营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活动。

(三)企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国有企业倾斜。这种政策尽管在近年有所改变,但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国家在现阶段仍然在大规模地实行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国有企业,自然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从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分析,目前政策主要是扶持那些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关注得不够。

二是企业面临的孵化器问题。从目前的运行模式来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多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孵化器的收入来自房租或者是拨款,好的孵化器也只能做到收支平衡,特别是孵化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与投资支持,自身还未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政府的扶持一旦取消,孵化器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在管理体制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沿袭了过去的模式,随着场地不断扩大,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难以及时响应孵化企业多样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求具备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介服务机构,但是服务机构还不够全面,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还比较低,仅限于会计、法律服务等方面,而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还相对欠缺。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提供担保、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的公司和机构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公司和机构以政府投资设立的为主,市场化运作能力较低,企业基本上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制约了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四)产权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分散配置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难以摆脱靠国家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项目投放等依赖心理, 在这种依赖心理的支配下, 企业不可能主动地制定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自然就缺乏制度和机制上的保证。目前, 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尚未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限制,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平台经济、科技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推动科技进步, 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 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没有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导致了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与科技相互脱节,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等院校科研优势明显,企业研发能力较弱,近三分之二的发明专利掌握在高校手中。

三、优化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路径分析

通过区域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到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山东省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省情,决定了山东省必须依靠区域技术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一)改革创新科技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第一,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实现科技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重组,政、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资源的运营效率。第二,加强分类指导。对基础性和公益类科技机构,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对技术开发和服务类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化为科技型企业。第三,根据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研究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前瞻性、关键性项目研究和开发,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保障。第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运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信息、人才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平等、开放、竞争、激励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由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中介技术服务、科技管理、科技企业等组成的科技运行体制。

(二)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具有山东特色的“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保障,以建设10个省级以上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构建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扶持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形成由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技术创新网络;三是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推广体系。组成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山东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造就一支具有“金字塔”式的合理比例结构的高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建立综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造就人才,营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组建专家咨询队伍和人才库。二是搭建人才舒展才能的事业舞台。不论是自身培养的人才,还是引进的优秀人才,都要给其创造良好的事业氛围,使之有广阔的舞台建功立业,通过事业留住人才;同时,建立富有激励性的报酬体系,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测评人才的绩效,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投入不足是影响我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金有限, 政府投入也不足。2008年我省R&D占GDP的比例只有1.05,在全国排第12位,有关研究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R&D投入存在一个快速的提升,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强度(即R&D占GDP的比例)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当前,加大政府在R&D经费中的份额,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将是改变我省R&D投入水平低,推动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好的机遇期。我省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必须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可靠财力支撑。此外,必须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金融等部门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区域技术创新的投入。

(五)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政府是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和服务者,在营造创新环境,积聚创新要素、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广大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共性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撑,引导和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为此,国家应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并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避免企业间出现的不正常的恶性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自主创新政策的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并出台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及与之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必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自主创新,其成本通常要低于研发技术的成本,企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为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为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为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提供支撑。

四、提升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融资方式,完善金融服务,缓解资金紧缺问题

按照目前银行通行的贷款模式,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它们通常没有多少资产可供抵押。因此,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重点应当是从创新融资方式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着手。

1.创新融资方式,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企业贷款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向企业放款。开发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银行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制定内部激励与处罚机制,减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基层行、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建立适合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活跃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相比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对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需要政府规范,使其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状况。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是严格审核,慎重担保。在制定信用担保方案时,制定了“五个严格”,即: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严格收费标准、严格代位补偿。做到积极稳妥,慎重担保。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积极支持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企业发展。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对A级以上企业优先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对B级以下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及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导向,据情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取不动产抵押方式。

二是银企配合,共防风险。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不能成为信用风险的“集合体”,损失赔偿的“归结地”,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我们建立了“五项制度”,即:信用评价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分级代偿制度、工作责任制度、代位追偿制度。

三是配套服务,促进发展。扶持和促进企业发展,不仅要解决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为此,山东省政府配合担保业务的开展,帮助企业进行改制方案设计和提供资产评估服务。

(二)优化发展软环境

近几年,我省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技术创新的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部分地区,但是地区间市场环境等“软环境”的差异对融资和经营发展影响较大。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支持”方面,后者才是解决融资问题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所以,促进企业发展,山东省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软环境:

一是突出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作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研单位、重点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等重大专项,力争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提升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公司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和研发实验室步伐加快。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形成一批专业技术研发协作平台。

二是培育科技企业,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以培养和孵化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促进发展与规范运作有机结合,推动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合作转化平台。以吸纳高层次人才、转化高技术成果为重点,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县(市)区与院(校)共建特色产业园等合作形式,不断增强县区创新能力。以联盟合作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创新服务支持平台。加快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在省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打造大型公共开放平台。

四是整合基础资源,完善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效利用区域创新基础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市场配置、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快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数据与科技文献共享和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利用档案数据库,对分散在驻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部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展开分类登记和分析测试,初步形成协作共用网络。由企业、中介机构联合投资组建的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区域制造业企业,开展了网络化制造、软件代理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五是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创新载体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以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载体平台。目前我省企业的高科技项目已相继落地,今后应继续依托载体平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等6个国家试点示范工程项目、20多项“863”计划以及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推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升

(三)夯实创新的人才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与国际型大公司相比还处于劣势,参与人才面对面的竞争比较困难,加之人才市场价格有被日益抬高的趋势。使得企业在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如何通过激励留住现有人才,通过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企业重点应当从待遇、事业、情感等方面留住人才,克服企业管理、技术等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其次,采取有效的人才培训方式,打造学习型企业。企业可重点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在职员工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或强制规定职工参加国家职业鉴定,以及组织项目集体攻关组进行技术交流和提高等方式,提高就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发展情况较差的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采取聘请兼职人员的方式,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

(四)健全科技创新的机制

1. 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军民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各类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

科研体系与科技创新 篇4

1 科研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一个国家的科研体系一般由政府公立科研机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民间科研团体等四类科研机构构成。按照目的来分可分为公共性与盈利性科研机构。一般来说, 任何组织,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的研究机构, 在成立之始, 就已经定义了其存在的理由和使命。

各组织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以其目的和使命为己任, 规划该组织的具体科研内容和形式。这四类组织在一定程度形成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之势, 其共性和不同点是很明显的。

1. 1 共性特点

( 1) 目标统一

作为科研体系的整体系统, 任何科研机构都应服从长期的、宏观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利益, 为人类共同发展, 创造和谐社会谋利。虽然各类组织有互相制约和服从的具体利益, 但不能违背总利益目标或终极目标, 这是一个相对大而广的范围内的利益共同体。

( 2) 互相合作、互相联系

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是国家, 甚至人类发展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 每个组织不仅需要充分利用自有资源, 还要通过相互合作、互相补充、互相联系的关系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和利用。作为科研机构产品特色的知识和技术, 更是应该本着共同利益的原则实现知识和技术的互通性、互利性。虽然有些技术是秘密的, 会因而产生垄断, 但这种因利益而产生的垄断是短暂的。

1. 2 不同点

( 1) 公共研发机构

这类科研机构具体指政府财政支持的具有一定公共利益目的的科研机构, 包括独立科研机构、依托在大学里的研究机构以及其它一些政府财政支持的研究院所。在 “市场失灵”情况下, 政府为凸显其社会服务功能, 以国家利益需求为导向, 履行国家意志, 帮助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公共科学技术问题, 集中投资于一些基础性强、高投入、高风险以及盈利性组织不愿涉及的研究领域。公共科研机构的性质、任务、资源配置、运行方式、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评价机制等都与政府有关。这种浓郁的“政府特色”也决定了公共科研机构在创新研究中的中心地位。

公共研究机构是提供基础知识的摇篮, 是整个科研体系基础知识的创造积累、发展、再创造、再积累发展的重要载体。没有这个中心和基础作用, 整个体系的系统性知识将无法运作, 与系统有关的所有领域将无法正常进行。包括产业部门的科研组织将因得不到基础知识扩散和人才补给而终结, 社会发展中诸多科技问题将会因此而瘫痪导致社会混乱和倒退。这是其他机构, 包括世界上顶级的企业研发机构都无法取而代之, 这种研究机构在创新上的基础和中心作用是长期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 2) 大学科研机构

作为与公共科研机构共同提供基础和创新研究的主体之一, 大学具有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 ( 这里所指的大学不含依托大学的政府财政拨款的独立科研中心或科研院所) 。除了公共基础研究以外, 大学的主要而重大的特点是提供高水平科研创新的各类专业人才, 是社会发展中人才储备、人才培养的摇篮。与公共科研院所另一个不同是, 大学在基础研究以外, 还承担较大量的应用研究, 这种趋势在大学与产业界合作日益加强的情况下, 愈加明显。所以, 大学的政府财政支持也越来越多地从机构拨款转向项目和竞争式拨款。

( 3) 企业研发中心

如果说公共研发机构和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企业研发中心则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但各自有交叉) 。与公共研发机构和大学不同, 企业研发中心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设有生产量化指标、利润考核标准。这些研发中心一般依托公司, 研究开发产品, 顺应市场需求, 形成技术竞争实力。一般来说, 因为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难以具备这个实力, 虽然有些企业研发中心脱离公司成为独立盈利性机构, 但其主要资金来源还是由公司承担。所以, 一些大公司也因此开发了一些公共性新产品。如西门子公司率先开发发报机、高速火车、磁悬浮火车、交通管制等。

( 4) 民间科研组织

作为整个科研体系的有利补充, 民间科研机构以其自有资金、社会捐助、慈善资金等形式成立一些基础和应用、推广研究工作。这些民间组织有些是盈利的, 有些是非盈利的, 这些机构宏观上独立管理, 内部保持规范运作,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政府、企业、大学不能或没有或难以提供的科学研究。这些组织在一些国家获得很好的发展, 甚至成为国家或国际权威科研机构。

上述四种科研机构类型构成一个科研体系整体, 形成一国完整的科研体系。独立的公共研究机构服从政府科技宏观管理政策的指导, 在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下担负起国家科技进步, 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履行政府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公共科技服务功能;大学以其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力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各类专业人才, 同时, 积极开展社会基础知识的创新研究、推广研究以及与产业紧密合作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 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存竞争需要, 通过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成为高新技术研发的主力; 民间科研机构通过各种灵活的组织管理形式, 成为一支活跃在现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科研机构的有力补充。每一个机构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份子, 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不可或缺, 每个机构的正常运作和互相之间的协调一致是创新体系的基本保障。各个机构各行其责、各履其职。如果有一个机构运作不正常, 或互相分工合作、协调出现问题将导致创新系统的失常或失灵。

2 理论依据与经验

科技创新理论包括国家和区域创新理论。1987年克里托弗. 弗里曼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认为: 在人类历史上的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 还有许多制度、组织的创新, 从而是一个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他把这个系统定义为:“一种在公、私领域里的机构网络, 其活动和行为启发、引进、修改和传播新科技”。库克 ( Cook, 1996) 提出的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指出: 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 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这种组织间的系统包括: 企业间、大学与企业、独立R&D机构与企业、地方政府与其他创新机构之间在创新方面的结合, 主要包括各种创新要素和创新产品的机构流动。

基于以上分析, 组织创新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国在建设科技系统中都十分注意强化优势, 互补合作, 做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管理工作。德国是科技创新先进国家, 其科技体系和科技机构布局周密而严谨 ( 详见下图) 。

以上图示为网上搜素资料整理而成

3 我国创新科研体系存在的问题

3. 1 产权不够明晰、职责不够明确, 使科机构的目标受到干扰

计划经济生长出来的科研机构撂下一些产权不明、归宿不清的问题, 这种情况在我国较多的科研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过几轮机构、体制改革后, 原来全民公共的科研机构现在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科研机构改制成了企业, 有些成了上市公司, 有些变成混合所有制的科技型企业、民间或私有的科技型企业 ( 第三方) 也在市场化浪潮中应运而生, 这些企业或组织以测试、标准、检验、分析、咨询、设计、信息等为主成为公共科研机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政府公共科研机构、协会、大学与企业合作或自组科研团队, 或结成科技联盟, 形成实体与个人之见的科技利益联合体, 这样就更使科研机构产权不清、归宿不明。公共科研机构功能弱化, 功能不全, 职责不清。由于产权归宿问题, 科研机构没有对谁负责的责任, 也没有相对应的监督和制约机构, 给宏观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更为严重的是给社会、给人民生活到来损害, 最后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3. 2 创新主体错位,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比例失调

如上述所述, 公共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重点研究的对象不同, 各有侧重, 互为重要, 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体, 企业是高新技术研究的主体。但在30 多年科技 “落后追赶”, 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 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多轮改革和改制。这些改革以 “职能市场化’为特点, 通过激活科研、大专院校的积极性, 鼓励更多人参与, 甚至直接运作产业研发活动, 过度产业化带来基础研究的失衡, 轻视新知识的创新。实际上公共科研机构和大学是不具备判断市场竞争中技术的经济可行性、辨别市场需求的能力, 公共科技是支持工业发明的基础研究, 从来就不是工业发明的直接来源 ( 生物医药除外) 。但也不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机构就是纯理论的研究, 他们是与工业发展密切结合, 特别是工程类科学, 这些机构与工程类学科的互动是工业中长期发展的关键; 反过来, 企业的研发中心无论企业多么强盛, 资金多么雄厚、人才多么强大, 他们也不可能是基础研究和生产新知识的主体, 即使是在20 世纪50———90 年代美、德、英工业发展鼎盛时期的贝尔实验室、IBM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杜邦中心实验室也远不能代替基础研究中心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所以, 创新主体功能不是可以随环境或需求变化而改变的, 依据组织功能的定位、尊重社会发展长期需要的目标规律平衡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根本。

3. 3 政府投入的短期行为使新知识创造难以成效

知识和技术和科研机构的产品, 公共科研机构主要提供知识, 知识是通过创造得到社会认可并予以公开的公共知识, 越是得到广泛应用, 知识就越公共, 公共性就越强。技术是扩展人类能力、直接与产品和服务生产相关的任何工具和技能, 创新是新知识和新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下产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发展我国经济过程中, 由于越来越强地依赖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和劳动者技能, 要求企业产生更多的技术开发收益, 政府投入也越来越地搞一些短期投资, 不仅是项目周期、还是政府财政拨款也注重时间短、见效快的科技项目投资。我们知道, 新知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潜心研究和耐心资本, 一些国家攻坚性的项目是如此, 地方的一些中长期产业科技规划的前沿性研究项目也是如此。

3. 4 公共研究机构、大学科技评价体系扭曲, 影响科技创新的科学评判标准

担负着国家科技创新重要战略任务的公共科研机构和大学, 在一定程度上是引导整个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标杆。一方面, 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越来越倾向于科研机构和大学与产业直接结合, 强调应用研究; 另一方面, 知识创新中注重以发表为导向, 强调以SCI发表为核心, 使一些学科, 特别是工程类学科很难在一些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引领科学创新, 难以让其为工业实践提供知识支撑。除此以外, 频繁考核、过度量化的问题也很突出。很多科研人员每年有量化的发表论文和产业化项目的具体指标。量的要求使他们局限于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和知识圈子难以有新的突破, 也没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职称评定、教授评级、绩效工资、甚至年终评优、出国深造等都与这些量化指标挂钩, 这样不仅可能导致科研人员在繁重的任务指标下不堪重负, 而且不利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研究。

4 科研体系再造的战略思考

科研体系是一个整体, 其布局、体制、政策等各个方面都与创新有关。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脱节或脱钩, 也不可以取而代之。一味地追求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应用研究开发或过分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都不可取。只有整体系统分工合理、协调一致才是系统创新的基本保障。

4. 1 从发展创新到知识创新的传略转变

转变经济方式下需要一个创新型的科研体系。过去30 年的科技创新以 “追赶发展”中强调速度、效率, 创新围绕着市场利益展开, 从成本竞争中获取利益最大化。在新的历史阶段, 发展的中心是以创新竞争为中心, 在我国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竞争中急需要为工业发展提供更新、更强的知识来支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领域的竞争越来越需要一些基础的知识创新。如通信设备、半导体制造业越来越多地着力于基础算法、系统化研究; 汽车、造船、钢铁业越来越着重热力学、新材料新加工手段等知识的创新应用等。所以, 这个时期更应该转变创新的战略转变, 制定出行业知识创新中长期规划, 通过产学研合作, 在公共科研机构和大学展开新知识创新的浪潮。

4. 2 科技投入从短期到 “潜心资本” 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战略从经济增长向经济转型转变, 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应该从追求效率的短期投入转向长期投入转变, 对一些战略性和导向性的科技应成为 “潜心资本”, 长期潜伏下来, 围绕战略性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 制定10) 20 年, 甚至更长远的科技发展规划, 让这些资本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鼓励并耐心地支持在前沿领域进行科技探索和冒险探究, 即便是有些失败或失误, 都不能因此而放弃, 这种资本的潜心而耐心作用将是重大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根本保证。至于以什么形式、存期多久、如何监督、检查等需要更具体的研究。

4. 3 评价体系从量评到质评的转变

科学而合理的考评体系是赋予科研机构创新功能的保证。如何制定一套完善而科学合理的科研机构的绩效考评体系需要我们认真而细致地研究。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过度量化, 且重复频繁考核, 绩效考核中如何突出创新, 还需要提高质量目标。如在核心领域和前沿技术进行科学和冒险探究如何评价, 一些失败或没有市场效益的技术或知识如何评价等, 都需要更多地研究和探索。

摘要:科研体系和布局表面上看大同小异, 但实质上他们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科技创新。从各机构设置的使命到具体任务, 从体系总目标到各机构的分目标, 可以看出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科技创新系统理论中越来越强调组织创新, 即组织系统内的各要素和产品在机构体系中的合理有效流动。我国目前出现的科研机构产权不清、创新主体错位、科技投入短期行为以及评价标准不合理等都可能造成科研体系有形无实, 甚至破坏科技创新。如何从实质上解决我国科技创新上存在的问题, 还需在科研体系和布局建设上做基础文章。

关键词:科研体系,布局,创新

参考文献

[1]叶辅靖, 刘颂, 马强.美国和英国公益性科研机构机制比较研究[J].北京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7 (5) :65-70

[2]孙强.德国科研机构的体制及布局[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6 (10) :35-37

[3]饶凯, 孟宪飞, PICCALUGA, 等.丹麦公共研发机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8) :1-5

[4]王键.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文化评论, 2006 (6) :87-96

[5]范维, 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09 (4) :164-166

科技创新体系公共服务探析论文 篇5

科技公共服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加快科技项目孵化,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建设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推进作用,已成为科研机构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1我国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科技公共服务对资源的聚集整合和信息共享作用不强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发挥科技信息资源在创新中的促进作用。从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状况看,虽然一些地区建立了强大的硬件基础设施平台,但由于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硬件设施在促进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一些必要的科研数据、科技信息、器材设备、实验材料等很难实现有效传递与共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的沟通交流。同时,科技公共服务系统还不健全,功能还不完善,一些科研数据更新录入不及时,很多共性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很难满足科技创新主体在不同阶段和环节对资源信息的需求。此外,由于不同的资源信息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行业内部缺乏资源信息整合的有效平台和监督管理机制对各类资源信息进行整合监管,造成许多优势科技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

1.2科技公共服务的共性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功能缺失

科技公共服务系统运行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科技服务组织和机构较多,但其承担的共性技术服务功能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的深入,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共性技术供给制已不复存在,同时由于新机制还不健全完善,没能实现对解决共性技术问题的有效衔接。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共性技术供给的科研院所经过改制已经转变为企业性质,不再可能免费为社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而对那些没有改制的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其关注的核心也不再是共性技术。同时,对企业来讲,它们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不愿意也不可能在共性技术研究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资金。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对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制等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对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模式进行了介绍,但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进展缓慢,既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科技创新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科技孵化器数量虽然众多,但在技术创新孵化功能的发挥上仍然不足。多数科技孵化器功能主要集中在提供办公场所、法律、注册等低端服务层次和领域,在针对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市场化的孵化功能方面明显不足。

1.3科技公共服务管理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有待强化

一是由于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科技管理制度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在制度研究制定的过程中,不同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政策制度整体的协调性不强。二是科技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系统性,不同政策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比如,对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的制定,应在结合国家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相关意见文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能够有效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考核机制。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科研体制机制的影响制约,我国对科技人员的评价考核主要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承担课题的级别等作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评先树优的依据,而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取得的实际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制度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三是科技政策方式较为单一。目前我国的科技政策多数集中在税收优惠,向高层次科研人才提供住房或资金补贴等方面,虽然对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种政策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例如很多地方政府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落户,从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但少数企业以此做文章,当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后,立即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企业。由于科技激励政策较为单一,不同区域为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源,以降低税收为诱饵争取企业落户,但相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却不能及时跟进,对区域经济和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2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

2.1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加快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步伐

要建立科技公共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对各类公共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发挥好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促进不同资源服务平台之间的交流互动。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协调作用,加大对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投入建设力度,为企业等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提供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健全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各级政府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导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等不同创新主体,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产业创新联盟,为科技创新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和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另外,还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联盟建设,着力构建新兴战略产业科技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相关保障机制。

2.2完善行业共性技术供给制,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功能

一是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技术研究院。要突出共性技术研究院提供共性技术的中心职能,成立初期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主导,以基础研究和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方向,共性技术研究院性质定位为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目的是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地方政府科技部门要对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提供有效支持。建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组织管理体系,推动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共研共享;加大对公用性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相关技术的研发中来;政府部门要与企业共同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为关键技术研发开辟绿色通道;要在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上树立长期支持理念,并以专项课题等方式加大扶持;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减少任务导向政策比例,适当增加扩散性的政策比例。三是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鼓励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快股权战略机制改革,不断壮大战略投资者队伍。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和技术产权交易机制,积极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

2.3加快政府管理理念转变,提高科技政策的系统化水平

一是政府要转变科技管理理念,正确认识政府在科技创新中作用和职能的发挥。要坚持发挥好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政府只是作为市场的有益补充,弥补特殊情况下市场机制失灵时的缺陷和不足。对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进行干预,对那些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要发挥好自身的功能作用,提高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水平。在科技资源配置或科技活动开展中,政府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即使在应该干预的领域也应坚持有限干预和合理干预,避免干预的盲目性和无节制性,真正发挥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在科技管理活动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通过引导和监督,依托市场机制和科技中介组织,为科技创新的开展提供诸如信息平台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和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履行自身的科技公共服务职能。而对于在更深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科技服务需求方面,应主要依托市场机制,并借助各项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共同实现。二是在完善各项科技创新政策进程中,要注重政策质量的提高。从目前科技公共服务的政策看,虽然政策种类较多,但对于这些政策制度发挥效应的程度却很少得到关注。同时,很多科技服务政策在出台之前缺少充分的调研论证,导致科技政策在服务科技创新中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立法部门应对原有相关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并深入相关领域进行认真调研,加强与科技等有关部门的交流沟通,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建议,提高科技政策的有效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科技政策的制定还要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总体战略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科技政策,切实提高科技政策的系统性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与探索综述[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1/2).

[2]冯绍红,李东.基于工作价值观的公共科技服务员工激励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3).

[3]段会平,谢莉娇,徐善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科技服务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科技论坛,(5).

科技创新体系 篇6

摘要:通过解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阐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定义,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现状,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评估体系

随着我国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命题。因此,建立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1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的定义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根据学校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估的改革,提高学校英语教学水平。教学评估体系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2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现状研究

2.1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由于大学学位与英语四六级成绩挂钩,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初衷,导致教师教学只注重成绩,学生学习只为过级。大学英语教学难度高于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学习目的也不够明确。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忽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2.2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现状分析

大学传统英语教学中,过度的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评估出现偏差,误导学生学习目的,忽略学生学习过程,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一,教学评估体系的单一化,评估的方式主要是其中考试、期末考试、四六级英语考试等考试评估。第二,缺少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评估。大学英语忽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评估体系中也忽略了这一点。

3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3.1 编写适用教材

随着高校的扩张和专业范围设置愈加宽广,大学英语教材要适应学校教学要求和社会发展形式。教学课程体系关键是靠教材的引导和教学,将有用的英语知识授予学生,让学生掌握重要的技能。因此,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学校层次的不同,学校英语教研室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制定一套适用的英语教材,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3.2 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英语教师要做出深刻的反思。大学英语不是为了让学生考试过级拿毕业证的,而是让学生学有所用,在离开大学校园后,英语能给学生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计划,一堂课的教学计划,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四年大学的教学计划。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计划,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3.3 优化教学结构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中心是教学结构,遵循教材内容和教学原则,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结构。例如有针对性的增加教学内容。其次,大学英语可以打破教材课程顺序,让相关联的课程一起教学。第三,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增设听力班、写作班、口语班,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结构的变化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英语课程变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总结教学成绩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成绩,考核学生学习程度。这是教师掌握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但是,教师要突破传统的考试考核,要丰富考核方法和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例如口语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排练英语话剧、歌剧等形式,展现所学知识。

4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4.1 明确评估目标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体系的判断和分析,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所以,大学英语评估一定要明确评估目标。一是评估教师教学,对教师教学的评估,是为了完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学生学习评估,要从英语语言能力、英语学习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2 丰富评估方法

传统的评估方式是通过考试、计分形式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表现。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应是多样化、立体化的,评估过程中要多维度、多等级的进行分析和评测,检测学生学习情况。首先,大学英语可以通过表演、活动、演讲、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评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表现。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中标准是优、良、中、差。大学学生没有一个是差的,因此在评价标准上也要有所改变,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其实,自信也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内容之一。

4.3 分析评估内容

首先要制定一个评价标准,根据评估标准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表现,将学生评估成绩分等级研究,每个等级有多少个体,分析其形成差距的原因、差距的大小,再分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针对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其次,教师要通过学生学习评估分析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和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剖析,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4.4 总结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是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表现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是反映教师教学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和问题。因此,要总结评估结果,发现评估结果是否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要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5 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直强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课程体系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评估体系是透过教学课程体系,发现教师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办法,促进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娄丽景.基于提升大学生可雇佣能力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

[2]王文英.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运用[J].英语广场,2016(1).

[3]孙宇.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1):92-93.

论沈阳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篇7

一、沈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

(一) 科研院所实力雄厚

沈阳现拥有市级以上科研院所104个, 高等学校43所,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71 个, 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 个。东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 (联合) 实验室等汇聚了精良的仪器装备和优秀的技术人才, 高端研究成果频现。此外, 东北地区超级计算中心的投入运营, 有效促进了沈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 在推动信息交互和产业协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

目前, 沈鼓集团、机床集团、北方重工等7户企业被评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相继承担了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全断面掘进机、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 取得了60余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和产品。沈阳有27户企业列入了省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计划, 248户企业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三)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渐成规模

沈阳现有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71个, 涵盖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开展产品研发、工艺改造、产品测试、技术咨询等活动3000多项;67个各级孵化器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此外, 沈阳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是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已累计完成技术产权交易6万余件, 交易额近500亿元。

二、沈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 企业研发机构总量少, 创新成果不多

相比于先进城市和地区, 沈阳依托企业建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偏少, 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在规模以上的3859家企业中, 设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占比仅为6.4%, 低于全国7.8%的水平。全市仅有13家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与全国排名前三位的青岛、杭州、广州相比相差近10 家。企业拥有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也较少, 2014 年, 沈阳7208件有效发明专利中的70%以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

(二) 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研发支出少

2014 年沈阳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平均比例分别为7.6%和3.8%, 企业科技投入总体水平偏低。另一方面, 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够, 市财政科技资金支出增长速度低于市财政预算支出增长速度, 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有限。

(三) 科技资源整合不力, 成果转化率低

沈阳各类企业间互动合作不多, 彼此的技术配套主要来自政府的引导组织。由于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较少, 导致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个体化的特征, 成果转化困难。统计显示, 沈阳企业大多选择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方式, 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的仅占12%, 平均每年只有7%—8%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且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超过30%。

(四) 科技政策不够完善, 高端人才相对缺乏

目前, 沈阳一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门槛过高、标准过严, 使很多具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支持, 加之政策间统一与衔接不够, 后期扶持、孵化和服务不到位, 严重挫伤了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形成。同时, 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力度不够, 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相对缺乏, 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三、加快构建沈阳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一) 整合科技资源, 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

沈阳应积极整合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 加强合作创新, 依靠核心能力互补和伙伴合作带来知识集成与扩散效应。首先要加强核心企业自身技术中心的建设, 推进骨干企业掌握关键流程工艺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着重提高数控机床、输变电、重矿机械等领域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自给率。在此基础上, 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积极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究机构、高校在技术研发、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对接, 开展全方位合作。特别要拓展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合作, 加速推进两化融合, 以此来提升产业的技术等级和创新环境, 进而在信息交互中产生知识溢出效应。

(二) 加大创新投入,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政府首先应增加财政资金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 保证财政性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2%以上并持续增长。其次, 要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股权投资、业务补助或奖励等支持方式, 采取市场化手段, 引入竞争性分配办法, 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此外, 还要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 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 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活动的良好局面。

(三) 强化政策引导, 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为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产业化和商品化, 一方面应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 依托骨干企业谋划一批影响面宽、带动性强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推动重大技术装备以及关键特种材料的国产化;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 壮大技术交易市场, 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此外, 还要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 支持和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并把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科技人员评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要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大力引进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晓国际规则、掌握现代管理技能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 充分调动各层次人才积极性, 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 要逐渐形成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氛围, 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并促进传统孵化器与之开展深层合作, 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

参考文献

省级电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篇8

近年来, 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两个一流”为目标, 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着力点, 加快构建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强化公司科技支撑的关键和推动电网技术升级的中心环节, 确定“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 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为“两个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集五大”体系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实现“两个转变”的重大举措, 其本质是从管理、组织、技术、人才队伍等层面对科技创新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

基于对技术创新及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的理解, 以技术创新“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为核心, 以战略规划为“秩序”, 以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为保障, 以人才为核心资源, 以项目管理为规则, 以创新内外环境为支撑, 形成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以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为基础, 以科技创新战略、技术链条、组织体系、项目管理、人才支撑为依据, 构建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模型。

2 主要做法

(1) 体系建设以管控有序、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管理精益为建设思路, 强化过程管理。整合国家电网系统相关科技计划 (专项) 资源, 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要素向重点科研、实施单位/部门聚集, 构建形成以规划与计划为引领、以组织体系为保障、以人才队伍为重心、以技术创新过程为链条、以项目管理为手段、以科技创新内外条件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以人、财、物集约化管控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集权化;以组织高效、决策迅速、沟通顺畅为目标的组织扁平化;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职责分工层级化;以投入渠道多样为重点的科技投入持续化;以灵活适用为根本的创新策略组合化;以以人为本, 多层面、多举措为方向的人才激励多样化;提高技术交流合作层次为目标的交流合作国际化的“七化”原则。

(2) 以前瞻性、整体性、可操作性为要求, 强化规划与计划编制。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电力公司业务发展战略为基点, 建立科技规划与计划编制、实施、考核机制, 实现对生产业务目标的保障和引领作用。凭借科技规划与计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实现与企业整体工作规划的无缝衔接。

(3) 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 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从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人才队伍”为目标, 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 突出重点领域, 关注改善人才短板能力。坚持内部培养为主, 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队伍。

(4) 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 强化项目管理。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结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的科技项目管理实际, 以“规范化、集约化、精益化”为目标, 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 完善现有项目管理流程, 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5) 以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为要求, 优化情报管理。将四川省电科院作为情报管理主体, 开展支撑公司科技战略的情报研究与管理, 建立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和长期跟踪研究体系, 提供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的科技情报服务。

(6) 以面向应用, 跨部门、跨专业协同为目标, 优化研发管理体系。将四川省电力公司研发管理界面作为管理界面, 以生产技术需求为导向, 以IPD研发管理为框架, 以跨部门、跨系统协同为机制, 研发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理与工作流程、项目资源的优化与筛选、绩效管理, 夯实研发管理基础, 提高研发管理能力。

(7) 以规划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 提高成果管理水平。依据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建立成果分类及等级标准, 完善成果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标准。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分步实现成果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提高成果管理水平。

(8) 以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为关键, 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扩大技术成果信息的共享范围, 建立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平台, 出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激励政策, 构建信息全共享、服务全方位、供需无缝对接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9) 以优化、整合、创建为路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依托国家电网科研基础优势, 以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为重点, 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为补充, 优化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及条件, 建立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协调机制, 提升科研基础设施资源运行效率, 推动公司科研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的提高。

(10) 以多元化、专业化、集成化为目标, 加强平台建设管理。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科技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培育、科技信息管理等科技创新体系要素, 坚持平台构成多元化、平台服务专业化、平台管理集成化的目标, 从而形成支撑有力、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的省级电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11) 以营造氛围、提升能力、激发热情为重点, 推进创新文化建设。立足于倡导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理念, 营造创新工作氛围, 树立创新型企业形象, 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以公司群体创新活动为载体, 辅以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培训手段, 提升各层级创新意识和能力, 激发全员创新热情, 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价值导向。

3 成果成效

(1) 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该公司科技资金累计总投入近13亿元, 研究开发费用总投入约5.4亿元, 综合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1%以上。拥有国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7人、四川省电力公司首席技术专家6人、博士30余人、硕士500余人;国家电网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共4个。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了加强, 有力促进了公司整体科技资源整合共享。

(2) 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该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率81.944%, 电网年平均电能损耗率降低0.28%, 220千伏和500千伏输电线路年平均故障停运率降低值分别为0.233327次/100千米/年和0.1276次/100千米/年, 各项指标均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达值。该公司SVC、串联补偿、智能变电站、省地一体化电网在线安全稳定预警与控制决策系统、四川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WAMS) 等新技术推广项目都走在国内前列。

甘肃电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探 篇9

近年来,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1](即人、财、物集中,实现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及大营销)管理变革,甘肃电力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强企战略和国网公司科技发展战略,严格按照国家及国网公司各项科技管理要求,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调整科研结构,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得到了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基础实力不断夯实,科技工作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面临的形势

2.1“三集五大”建设对科技支撑服务能力的需求

长期以来,甘肃电力科研工作业务主管部门为科技信通部,科技创新工作主要依托省级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各个直属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省级电科院主要业务为实验测试和支撑服务,随着“三集五大”的不断深入推进,甘肃电力的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发展对甘肃电力科技支撑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各个直属单位对口科技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亟待进一步明确,科技管理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

2.2转变电网发展方式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创新引领支撑作用

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关键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特高压外送通道±800k V酒泉、陇东特高压等工程相继建设,750二通道的投运,±800哈郑直流的投运,兰州市区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兰州新区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清洁能源和智能用电快速发展,随着特高压工程建设和投产,电网结构形态、运行特征将发生重大变化。交直流混联运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等问题[2,3,4,5,6,7]带来的影响和风险日趋严重,电网规划、设计施工、设备监造、系统调试、技术监督等工作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撑服务能力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2.3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支撑服务作用

面向“三集”管理,支撑服务人力资源、财务金融、物资管理、风险防范等业务的需求更加迫切。面向“五大”体系,支撑服务规划计划、建设管理、生产运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环保部关于环评和竣工环保验收的标准和办法已出台,环保工作面临的新的外部形势。输变电工程环评中的生态影响评价压力有可能增加,电网发展空间受到较大限制。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科研单位职能定位,明晰职责分工,理顺业务衔接关系,更好地优化人力、财力和设备资源的合理使用,提高支撑服务的效率效益。

3存在问题

科技创新机制亟待完善。自行管理科技项目对重点科研方向的把握和创新性不足,且实用性不强,关键科研技术领域研究工作自研不足,对于外部科技力量依赖度偏高,科技人才匮乏,尤其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同时缺乏配套的人才激励机制,各级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性不高,科研整体实力和基础试验研究能力仍然较为薄弱,对发展的支撑不足,科技创新机制亟待完善。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不足。科技成果集成度不高、适用性不强,先进技术的信息获取不畅、成果转化渠道缺乏,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难以保证;重大成果的知识产权和效益支撑欠缺,未能建立有效的专利运营机制,科技人才、设备、信息、成果资源缺乏有效共享,造成科技项目成果实效性不足,未能真正发挥出为公司生产、经营、营销等主要业务提供支撑服务能力的作用。

4甘肃电力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架构

结合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和科研力量整合确定的创新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业务衔接关系,形成层级清晰、分工明确,利于各自优势充分发挥,便于业务协同的组织架构。

4.1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构建在甘肃电力科技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按照业务上下贯通、统一归口专业分工的原则,以科技信通部为归口管理部门,本部各专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两院两中心两公司专业服务、地市公司及其他单位基础支撑的,省、地、县自上而下的统一规范、高效协同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

4.2科技服务支撑组织架构及职责

构建以科技信通部归口管理、本部专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省级支撑单位和地市公司(含刘家峡水电厂)发展策划部其他单位对口部门为归口管理部门、本单位其余专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自上而下的横向沟通、纵向管理的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

4.3健全战略决策机制

以科研与公司发展及现实需求协调一致为目标,强化基础前瞻性研究。一是健全决策体系。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委员会机构,开展公司科技战略研究,强化顶层设计,提高科技工作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二是科学制订规划。依托公司各科研单位,基于内外部、各方面专家的创新建议,甄选代表公司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创新项目,结合公司发展需求,制订公司科技规划,实施滚动修订。三是增强计划导向性。统筹编制项目、标准、知识产权等年度计划,统一建立计划储备,合理确定资金投向,严格按各单位功能定位择优安排项目。

4.4建立成果转化机制

以产学研高效协同为目标,以实际生产需求为导向解决创新主体动力问题,建立公司各单位相互依托、合作共赢的格局,提升公司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果。一是针对成果的不同类型构建差异化的评估标准,制定成果评估办法,形成成果转化应用的指导意见,制定成果转化计划。二是探索采用合作开发、专利许可、技术转让等多元化方式,在系统内、外实现市场化的成果转让。三是采用计划引导、组织协调、资金支持等手段,对成果转化进行扶持。四是强化技术成果专利化、专利技术标准化战略,实施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与共享,统一安排共性技术和独有技术的使用,引导和推动成果的规模化应用。

4.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以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为目标,建立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人才、加速科技人员成长的创新环境,建设与国网科技创新体系相适应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协同人资部深入推进公司“三支队伍”工作的实施,加快国网优秀专家工作室及攻关团队建设。二是制定针对性的科技人才分类培养计划,依托科技攻关团队、重点工程和科技项目等,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科技人才队伍。三是实施技术与管理职业发展双通道,引入“能上能下”的考评约束机制;实行差异化激励,建立与创新贡献和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四是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加大群众性创新支持力度,营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协作共赢的创新氛围,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4.6健全协同共享机制

以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对外部优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多渠道提高公司科研在国网公司的影响力。一是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化平台,统筹发布人才、成果汇编、试验研究等资源,推动科技资源在公司系统内的充分共享。二是建立开放的公司专家库和技术人才库,合理分配人才资源,探索人才流动管理模式,实现人才公司内共享机制。三是优化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协作组功能,强化运行管理的评价;与国内外著名实验室相互认定,探索建立有偿共享和对外开放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提高公司科研影响力。

4.7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以约束引导为目标,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公司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率不断提升。一是建立与主体定位相匹配的考核体系,对公司重点科研单位重点考核基础前瞻性成果质量、应用性研究的投入产出效益、成果转化和服务等内容;生产运营单位重点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考核。二是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性,对项目、实验室、知识产权等管理工作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考核。三是按基础前瞻技术、应用技术、装置开发、软科学等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分别设置成果转化考核指标,建立差异化评价标准,宽容对待基础前瞻性成果。四是将评价考核作为激励约束的依据,与决策管理机制、成果转化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进行有机联动,定期开展公司整体创新能力评估,持续改进。

5总结及展望

在公司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就科技项目重大事件和重点定期组织召开月度协调会,提高公司本部各个专业部室对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具体以“两院两中心两公司”为主要支撑力量,其他单位为协同,外部资源为补充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有效提升科技项目质量和针对性,切实解决公司在生产、经营、安全、营销等主营业务方面的急需技术问题。应全面开展公司成果梳理和整合,开展公司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目录编制,开展公司历年科技项目清理和检查,开展科技项目全寿命管控和后评估,继续加强科技项目全过程管控力度,把好科技项目管理各个环节,提高公司科研创新能力。

总之,按照前述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组织协调、加强督导,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才能确保甘肃电力科技创新工作更上新台阶。

摘要:随着国家科技强企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管理变革,甘肃电力科技创新体系亟待提高,从公司科技面临的形式、存在的问题出发,确定了科技创新体系组织架构及机制建设,为甘肃电力科技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甘肃电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振亚.“三集五大”管理变革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汪宁渤.大规模风电送出与消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汪宁渤,马彦宏,夏懿.甘肃酒泉10GW风电基地面临的巨大挑战[J].电力建设,2010,1:101~104.

[4]马彦宏,汪宁渤,刘福潮等.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风电预测预报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6):88-90.

[5]汪宁渤,马彦宏,丁坤等.酒泉风电基地脱网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9):1-5.

[6]马彦宏,杨军亭,汪宁勃等,甘肃风电分布式发展可行性研究[J].甘肃科技.2013,29(3):1-5.

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初探 篇10

交通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工作,倡导“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之风,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为教育教学和行业经济提供科技支撑,是文中研究的主题。

1 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含义

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资源、环境、人才、载体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有机整体。

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交通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学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它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及创新机制。

2 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产学结合不紧密

许多交通高职院校缺少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实验(训)场地,产学结合的良好环境还未形成。主要体现在:技术应用开发少、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等。

2.2 教师科研能力较低

许多交通高职院校由于成立时间短、底子薄,科研经费低、软硬件装备差,使得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具有较强学术研究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少,不能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2.3 科研机制缺乏活力

大部分交通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当教学与科研发生冲突时,往往先满足前者,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效率。

3 交通高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

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围绕“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开展。

3.1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科技创新基地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基础平台和依托,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基地应以交通行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主力,建设出一批优秀的交通行业实训基地和交通科技研发中心。

目前,大多数交通高职院校科研力量比较薄弱,难以实现校企之间的全面合作,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一些现实难题。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从事专业岗位的技术应用研究,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很好的实验(训)场地;另一方面,部分科技创新基地可以申请成为多种类的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学生获得“双证书”提供优越的条件,同时,可以对外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交通科技创新人才是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是交通高职院校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交通高职院校应不断吸纳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青年人才,在此基础上,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及“双师型”教师,组建创新团队,使其在学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作用。

交通事业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必须依赖交通科技创新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对于交通高职院校来说,则需要一批投身于交通建设、交通教育与科技服务战线上具有创新意识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加快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依托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建立交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学术研究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的重心。

3.3 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是交通高职院校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针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创新基地和创新团队,交通高职院校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应并促进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

3.3.1 科研投入保障机制建设

通过一些措施来保证科研的可持续发展:1)积极争取区交通厅、教育厅的科研资金投入;2)组织力量积极申报学校以外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争取立项单位的资金支持;3)积极争取同交通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的横向项目,以获得联合单位的经费支持;4)学校根据科研实际情况,给予足额的经费划拨,专款专用;5)及时做好交通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应用,使之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以补充科研经费的不足。

3.3.2 科研竞争机制建设

教师科研工作量是反映其学术水准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交通高职院校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构建一个可行的科研工作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录用、晋升、奖励和分配的主要依据,这样有利于避免论资排辈的弊端,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学术氛围,使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3.3.3 科研激励机制建设

启动科研激励机制系统建设工程,实施一系列措施、办法,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研激励机制主要可通过几方面内容体现:制订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配套政策;制订在科研政策导向上相对侧重于交通技术应用性课题的奖励制度;制订多层次、多渠道安排科研人员参加行业培训的激励制度。

4 结语

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和创新机制”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致力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和推动交通技术进步,为教育教学和行业经济提供科技支撑。文中就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同类高职院校参考借鉴。

摘要:通过剖析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分析了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为推进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交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11

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市场是检验创新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企业最贴近市场,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理应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创新能力是渐进和积累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创新的含义不同,不仅要看研究开发投入和专利的数量,关键是要看竞争力和效率。比如,对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来讲,创新意味着创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而对发展中国家,创新可能只是相对的新产品、工艺和技术,创新也包括学习、传播外国技术和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

在我国创新体系中,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在国际上的排名在不断提高。首先是创新资源要素开始向企业集聚,企业已经成为创新投入的主力军。中国企业研究开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70%,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超过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50%,特别是近些年来,华为、中兴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已居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还不够普遍,大中型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不超过30%,研发支出比较低,只占销售收入的0.93%,特别是应用研究能力相对薄弱,大多是改进式创新。

我国企业的创新模式正处于转型阶段。一是企业的技术发展正在从引进技术和跟踪模仿转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在市场驱动和利益驱动下,企业创新呈现多种形式,包括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引进外部技术、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二是各个行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呈二元结构。一些行业的排头兵已经具备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来提高国际竞争力,但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跟随和模仿阶段。

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首先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要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发挥市场机制激励创新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企业的内在创新动力和能力。

创新型企业分为两类,两类企业创新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一类是成熟行业的创新企业,大多是进行产品和工艺创新,以改进创新为主。另一类是创新创业企业,利用新技术瞄准新市场,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这类企业创新对外部环境要求更高,重要的是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投资。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应以企业为技术集成、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平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并不意味着创新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要在企业内部完成。在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应该有效地发挥大学和研究院所的优势,实现产学研合理分工与结合。企业为主体主要是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产业化当中发挥主体作用。

建立企业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应在明确各类创新参与者定位的基础上,以合理的利益机制发挥产学研各自优势,促进协同创新。

大学在以兴趣和探索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方面有优势,应加强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主的基础研究。

科研机构则应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集成平台,重点从事以任务为导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系统集成。

企业的优势在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研发和技术集成,提供面向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要改变目前大学以应用研究为主,科研院所以试验开发为主的局面,发挥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技术集成、产业化和商业化平台的作用。

改进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增强企业在应用性科技计划项目决策中的参与程度,从源头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

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果转移和扩散机制,并推进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通过公共研究机构对企业开放、成果转移、人员交流,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使企业分享公共科技资源。以合理的知识产权和利益机制引导产学研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减少体制障碍,促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鼓励更多人才向企业集聚。

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因为科学和技术的外部性比较强,所以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些市场失灵的领域。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实现政策导向的转变。

一要实现从投资激励导向转向创新激励导向,解决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当前,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政策重点放在鼓励企业通过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上来。

二要从科技政策为主转向创新政策为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环境是各项政策和各种体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科技政策只是创新政策的一部分,要加强政策的协调性。一方面,要把创新政策融入到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贸易和教育政策等各项政策中去;另一方面,要促进创新链条上各环节的政策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各环节投入的协调性和连续性。因此对创新企业应该实现普遍政策和特殊政策相结合,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各种企业平等获得要素资源;有重点地落实政策,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侵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

科技创新体系 篇12

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技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源泉所在。然而目前世界各国科技发展水平良莠不齐, 这既有人力资源禀赋的因素影响, 同时也有各国资本存量方面的原因。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征, 所以资金对科技发展的制约作用较为突出。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要把握时机, 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指出要以技术创新和金融深化推动中国财富创造方式转变和升级。

而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 世界经济衰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代表中国创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高新区, 在这次猛烈的金融风暴中, 均表现出了比较强的抵御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2008年前3个季度, 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中国创造所显现出的这种强劲的竞争优势, 原因就在于中国创造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等技术及知识要素, 这些要素的弹性决定了企业和产业的高附加价值路径。

1 我国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但也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形成, 尚待实践检验

以落实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为契机, 制定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文件, 建立了科技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调机制。我国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税务总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部门和单位, 制定出台了科技金融方面的9个政策文件, 将涉及创业投资、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债券等利用全社会金融资源, 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工作统筹为科技金融工作, 初步形成了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政策体系已形成, 但贯彻落实尚待实践的检验。

1.2 创业投资走出低谷,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施行

2007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总数达到383家, 比2006年的机构总数增加26家, 增幅为20%, 为历年来增加机构数量最多的一年。创业投资管理的资金总量已达到1112.9亿元, 比2006年增加了449.2亿元, 增幅为67.7%, 达到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同时, 我国也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创业投资接受国。2007年8月, 财政部、科技部制定出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 吸引和带动民间资金增加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和投资保障4种方式支持创业投资机构, 2007年引导基金安排1亿元资金对50家风险投资机构和5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资助。

1.3 缺乏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

就目前所采取的这些举措来看, 还只是初步的、局部的, 并不是系统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客观地说, 我国在财富创造的三维上, 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和金融资本市场两个维度更是制约竞争力提升的短板。创新型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60%, 而中国目前还不到30%;美国等国家的金融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了包括天使资金、创业投资、私募基金、柜台交易、纳斯达克、主板市场等多层次的服务, 为技术产品化、商品化和规模化创造广阔的成长空间, 而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是僵直的, 既有严重缺位现象, 如天使投资、创业板市场迟迟难以推出, 也有规模过小, 掣肘因素过多现象。

1.4 科技与金融两张皮问题严重

科技领域不懂金融语言, 金融领域不清楚科技规律, 各自在自我系统运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金融安全性的矛盾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充满风险也充满机遇, 如何让金融资本分散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和分享创新成果, 需要建立相匹配的收益——风险机制。但目前的现实是金融资本还不能完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结果是大量创新活动不能纳入金融体系而导致成长缓慢甚至夭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来借鉴一下近几年国外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相关经验。

2 国外金融支持科技的特点和经验

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尽管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各异, 在金融支持科技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经验。下面有选择地分析一下世界上科技发展水平高、速度快、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大的一些国家的具体做法。

2.1 美 国

美国是一个科技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 国民财富增长的70%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美国充分利用其强大的金融实力, 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美国的科技投入总体水平高, 科技投入总体水平通过科技投入的总量和研究与发展 (R&D) 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 (GNP) 的比例来衡量。2006年美国R&D投资占GNP的比例为2.68%, R&D的总投入为3125.35亿美元, 大大高于我国的298.98亿美元。

在研究与开发投资中, 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大致相当。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中, 政府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 工业界所占比例已超过60%, 并且这一趋势在今后仍将持续下去。美国政府除直接参与大量科技投资外, 还采取各种财政手段, 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美国政府在财政上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资有3种主要方法: (1) 直接经费支持; (2) 信贷支持; (3) 税收措施。以直接经费支持为例, 其具体形式为无偿拨款或补贴。据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规定, 政府可以向个人或500人以下的小公司无偿拨款5万美元, 为期半年的技术开发可行性研究, 还可以提供50万美元, 用于具体的研究计划。如果研究开发成功, 个人或公司可拥有全部的专利权。在美国的这种鼓励性措施下, 企业不仅有了发展, 而且越来越注重科技投资, 逐渐成为科技投资的主体。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科技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为5.8%, 通用电器公司占5%。

美国也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创建风险投资公司,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美国的风险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 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具体分为3类: (1) 各种私人风险投资公司。约有200家左右, 占全部风险投资额的70%; (2) 小企业投资公司。其风险资金源于小企业, 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并加以控制管理。 (3) 大企业与大公司共同辅助的风险投资机构。由美国的大企业、大公司及银行、保险机构出资, 一些全国性的最庞大的风险性资本如通用电器投资公司和全美保险公司的风险投资部等都属此类。

美国政府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还采取了政府信贷、提供信贷担保、建立科技信贷银行等措施。同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有效地参与了高新技术应用债券的发行中。这种债券的发行方式有两种。 (1) 由国家或地方财政部门直接发行, 然后以低息贷款的形式贷给高新技术企业; (2) 以企业的名义发行, 国家或地方财政部门给予担保, 由财政部门承担风险损失。例如, 美国一些州政府曾以第一种方式发行工业开发债券。这样做既增强了债券购买者的安全感, 又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知名度, 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

2.2 欧洲国家

以欧盟为主的欧洲发达国家尽管实力有所不同, 但在科技投入上却完全一致:向科技多投资。

欧洲发达国家的政府普遍通过各种措施, 促进工业界的科技投资。2006年英、法、意等国企业投资大大超出政府投资, 而德国企业投资高过政府投资30个百分点以上, 德国企业的R&D投资占销售额的比重达3.2%。

欧洲国家促进工业界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主要有以下3点: (1) 向研究项目投资。如英国政府曾实施“联系计划”、“联合奖学金计划”以及共建学科研究中心等, 促进工业界增加研究开发投资。有关资料表明, 政府每投资1英镑, 可以从工业界和社会吸引2英镑以上的投资。 (2) 财政资助企业。德国提出一项旨在推动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微系统技术的重点资助计划。按计划每年联邦研究和技术部拨款4亿马克, 对中小企业微系统技术的样机研制、联合开发项目、技术转让及成果推广给予资助。 (3) 政府与工业界及其它机构联合投资。如英国实施的“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即“阿尔维计划”, 其中50%以上由政府出资, 其余部分则由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予以解决。

欧洲主要国家的风险投资事业, 已由于欧盟的建立而成为一个整体。欧洲风险投资事业始于80年代初,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现已拥有近4000家专业机构和风险投资企业, 长期投资资金近600亿美元。

欧盟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举措主要有5点: (1) 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入机制。欧洲技术资金是欧盟一个高技术风险投资计划和网络, 欧盟对欧洲技术资金 (Euro-tech capital) 的成员资助高技术项目资金总投入的1/25, 成员单位还可进入欧洲技术投资服务网和数据库以随时获取信息。 (2) 成立欧洲投资协会, 加强风险投资市场建设。协会下设5个委员会, 分别负有为会员提供信息, 跟踪评估有关政策、协助中小企业寻找资金、增进投资者之间的合作、进行风险投资理论研究等职能。 (3) 建立欧洲证券商协会, 为未上市企业服务。 (4) 发展欧洲种子基金网, 采用提供无息贷款、直接参加投资等鼓励措施促进金融机构的风险投资。 (5) 发展完善风险投资的证券市场, 建立风险投资效益评估标准和证券估价原则。

2.3 日 本

日本是举世公认的科技强国, 在战后的发展中, 科技随经济一起飞速发展。日本在利用金融力量推动科技进步的发展历程中所采取的战略、政策和重要举措值得深究和借鉴。

日本的科技投入数量大, 结构合理。日本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在GN P中所占的比重都在逐年上升, 而且其增长率大大高于GNP的增长率。2006年R&D经费已占GNP的3.48%, R&D投入为1458.76亿美元。长期以来日本过分偏重于应用研究, 其经费占研究开发经费的90%, 为充实和加强创造性的基础研究, 近年来, 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006年已达13.3%, 资金使用情况日趋合理。

日本政府在金融方面对科技扶植, 主要运用金融政策, 利用财政投资贷款资金, 通过政府金融机构2行 (日本开发银行和日本输出入银行) 和10库 (国民金融库、中小企业金融库等) 的途径向企业提供低息科技贷款。因此日本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技术振兴贷款制度, 根据这些制度对采用新技术和进行研究开发的企业提供大量优惠贷款。

日本政府还通过完善的金融机构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日本的风险企业大都出自中小企业, 目前已有1500多家, 较大的风险投资机构 (证券系列和银行系列) 几十家, 这些风险企业得力于日本金融机构的支持。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分官方和民间两种, 政府金融机构一般不直接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而是作为民间金融机构的补充。日本为了更有效地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 还实施了信用保证制度, 即由政府出资成立信用保证机构, 为风险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目前, 这种信用保证机构主要有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

日本的企业真正成为科技研究开发投资的主体。日本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日本研究开发最大的特点是以民间为主导型的研究开发, 研究经费中民间负担比例为80%, 日本政府的科技预算与其它发达国家比较是相对较低的。日本政府对企业投资科研开发做了一定的资金政策倾斜, 通过发给补贴金、提供贷款、减税等措施, 促进高技术的发展。

2.4 韩 国

韩国是20世纪兴起的发展中国家, 是少数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增长质量较好、技术素质相对较高的国家之一, 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成功的工业化国家。

韩国非常注重科技投入。2006年科技投入占GNP的比例为2.99%, 投入额为235.87。韩国现在的科技投入体制以民间投入为主。1985年前韩国科技开发投资几乎全由政府包揽, 1986年后民间投资开始兴起, 2006年民间投资比例为75%, 政府投资23.1%, 有些项目和产品由于政府比较重视, 投资可能占到50%~70%。民间投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政府科技投入则主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只有民间开发的投资达到一定强度, 所开发产品很有潜力, 政府才会在其资金不足时予以一定比例的贷款投资额度。

韩国的科技投入比较注重技术的产业化。改变以前那种将资金投给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 从研制、开发、商品化一步步走的投资模式, 转而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使已有技术商品化和已有产品的进一步完善方面。韩国比较注重从产品开发到商品的一体化。边研究边生产, 同时在整个产业化研究过程中, 国家以低息贷款给予帮助, 并督促解决流动资金。

韩国是以民间为主的技术开发体制。为了鼓励民间对科技的投入, 韩国政府制定了金融优惠措施。在韩国制定的“产业技术开发五年计划”中明确规定:对工业技术开发活动大幅度增加贷款, 降低贷款利率, 延长贷款期限。这些优惠措施尤其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韩国政府还通过设立“技术金融公司”, 为科技开发提供专项资金和专项贷款, 支付科技产业发展。此外韩国政府还通过放松管制, 简化手续, 改善环境、取消最高投资限额等手段来吸收外资对科技的投入, 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3 我国完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建立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这些成就均与技术进步是分不开的。尤其是金融危机下, 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是极其显著的, 因此科技发展步伐的快慢与否对我国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国家距离, 摆脱经济危机的桎梏, 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加快推动我国金融与科技相结合, 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紧迫性极为突出。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市场效率提升呢?重要的方式就是技术创新链条与金融市场链条的融合创新、联合创新, 形成合力, 最终实现高效的财富创造方式, 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结合本文对国外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相关经验研究,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我们目前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金融支持科技的政策体系, 还应针对现实的发展重点并兼顾长期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落实政策时, 应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约束和保护主体的行为和利益, 并辅之以机构的设置和精简, 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政府的意图。

3.2 进一步鼓励风险投资者及投资银行参与风险投资

正如同硅谷的发展同样受益于硅谷融资业务的发展, 无论是哪种方式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高科技企业都需要投资银行的帮助。因此, 鼓励投资银行帮助高科技企业融资发展, 应是我国今后投资银行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 高科技企业获得了超速发展的机遇, 投资银行则获得新生业务和利润。

3.3 拓展科技直接融资市场

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推动科技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 直接向社会融资。由于风险较高, 科技企业发行的股票股息和债券利率应高于一般企业, 以吸引投资者购买。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缓解科技投入资金的紧张状况, 改变科技企业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 而且分散了风险, 因而是应该积极发展的一种形式。

3.4 进一步完善科技投资基金

基金是现代金融业中新兴的一种集资、投资方式。由于其能提供雄厚、稳定的资金来源, 而且实现了收益和风险与出资额挂钩, 因此是一种大有前途的组织形式。这种投资的主体一般为民间而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定相关规则, 并采取税务等优惠政策加以引导, 同时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目前货币政策放宽的形势之下, 我们应加大力度, 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效用发挥, 并积极筹建多种类型的科技投资基金来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3.5 积极开拓进取, 推行有利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制度创新体制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直接保障, 制度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绩效的表现程度。因此若想促进我国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协调发展、解决科技和金融两张皮问题等, 就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创造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 提供方便于科技技术转让变现的市场环境, 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等。

参考文献

[1].刘燕华.把握时机——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N].科技日报, 2008-12-07, (第003版)

[2].隋映辉.基于全球化的科技经济竞争、挑战与选择[J].学理论, 2008, 16

[3].廖添土.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与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J].金融电子化, 2007, 5

[4].王稳.科技进步对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3, 2

[5].李万忍.高科技抵御金融危机的功能特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0, 11

上一篇: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下一篇:环境审计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