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开发体系

2024-07-22

科技开发体系(精选12篇)

科技开发体系 篇1

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处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汇处,北部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西南部与埃及相连,东临约旦,西濒地中海,以色列地域狭长,南北长约290英里(47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85英里(135公里),国土面积22,072平方公里(包括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在内),其中陆地面积21,46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其中,加利利湖为164平方公里,死海为265平方公里);人口为7,552,049人。以色列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潮湿。从北到南降雨量逐步递减,南部沙漠降雨量仅50mm,北部可达700mm以上,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全国以丘陵石质山地为主,土壤条件多为灰钙沙砾土、沙土,土层较薄。国土的90%是丘陵和沙漠,沙漠占国土总面积的60%,可耕地不足20%,其中一半又必须经过灌溉才能耕种。然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阿以冲突持续不断的安全环境,以色列却实现了农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以2009年数据为例:以色列农业仅以2,948,000杜纳姆的耕地面积和占总人口不到5%的农业人口,创造的产值却达到256亿新谢克尔,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4%和出口的2%,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能自给,还大量出口欧洲各国,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其生物育种技术、沙漠温室、滴灌技术、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农产品的单产量及其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及成套设备技术都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考察和研究以色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以色列现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的奥秘,有助于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一、统一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对于农业科技的管理,以色列自下而上建立起了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由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牵头组建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协调各方利益,其主要成员涵盖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相关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农民组织等,其主要职责就是制定全国农业科技发展政策、明确农业科学研究的优先发展方向、审批全国农业科技项目计划。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设立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下设花卉、经济、市场等七个专业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就是起草农业科技发展政策草案,制定项目申请、管理及评估的规范和制度,发布农业科研项目计划指南,跟踪、管理、监督、评估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是农业科技管理的决策机构,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是农业科技管理的执行机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在以色列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中,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承上启下,发挥了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每年在项目申请指南发布后,以色列农业科研机构向首席科学家办公室递交项目申请,首席科学家将这些申请向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报告,由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来审批。项目立项后,各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每年要向农业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提交年度报告,评估工作由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完成并决定是否继续资助。对于已完成的项目,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要评估。除农业部资助的研究项目外,对于其他部门所涉及到的农业科研项目,必须要经过农业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推荐方能有效。如科技部和教育部资助的基础研究项目和行业协会、私营企业或其他部门资助的项目等。这种统一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是以色列现代农业得以高速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二、多元化的农业科研主体

依据农业科研的侧重点不同,以色列形成了由独立的公益性研究机构、大学和公司类社会研究机构组成的多元化的农业科研主体。公益性研究机构和大学重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民间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开发性研究。它们之间互不隶属,各自独立,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以色列的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由农业研究组织(ARO)、魏斯曼科学研究院,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研究所、实验站和推广中心所组成。以色列最负盛名的政府农业研究组织ARO,隶属于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是一个全国性的政府研究机构,设在拜特·达干的沃尔坎尼研究中心内,相当于以色列的农业科学院,主导了以色列50%~60%的农业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十分具有权威性。其行政办公经费的50%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其余部分来源于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国际合作基金和技术成果转让和农业生产企业,等等。ARO下设7个直属研究所和1个直属系(观赏园艺系),4个区域性研究站,1个种子基因库。分别从事园艺、大田作物、畜牧、土壤、水和环境科学、植物保护、贮藏加工和农业工程等方面生产实践的研究。(图1)

魏斯曼科学研究院作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院,汇集了以色列2,500名各领域一流的科学家,其中农业专家800名,主要从事农业基础研究。其下设与农业紧密相关的5个研究机构,分别是:营养与植物研究中心、小麦科学研究中心、农业与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农业与应用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学部植物遗传系。(图2)

以色列大学的农业科研机构主要有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农学院、以色列技术学院等。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农学院共有7个系和2个研究中心,即农业生物化学系、动物科学系、农业植物学系、昆虫学系、大田作物、蔬菜与遗传学系、园艺与观赏园艺系、植物病理与微生物学系和综合治虫研究中心、土壤水分研究中心。以色列技术学院涉及农业方面的有2个系和4个研究中心,即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系、农业工程系和水与土壤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农业机械研究中心、环境与水资源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此外,以色列有很多企业投资进行农业科研,以获取相关的知识产权。这些公司类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农药、化肥、种子、灌溉设备等方面。例如,以色列耐特费姆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首创滴灌法,近年又研制了世界上最精确的压力补偿滴灌管线———拉姆压水补偿及梯朗多季节使用滴灌管线(内镶式滴灌管道系统)。

三、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以色列不仅重视农业科研开发,还十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早在1949年,以色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就设立国家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局,其功能:一是指导农民种植高效农作物,为农民经营管理农场提供建议;二是收集分析各种农业新技术及技巧,开发并传播农业新技术,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三是同农业科研单位保持密切的伙伴关系;四是同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充分的合作;五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专业技术及推广方法上的水平。

以色列国家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局下设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区域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于区域推广服务中心负有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下设13个国家级专业委员,范围涵盖奶制品及肉牛生产、养羊、养蜂、家禽、农作物、植物保护、花卉、蔬菜、果树和亚热带水果、柑橘、农业机械、农场管理及园艺。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职能:一是负责收集、检查和分析各种不同渠道来源的农业科研成果,并把这些成果传播到各区域推广服务中心;二是确定国家农业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制定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为地方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及后勤服务,如编辑印刷各种农业刊物、技术资料等;三是组织技术开发及试验项目的管理,为农业部门的各个单位提供有关建议,决定吸收新的田间顾问及人员培训;四是协调各专业委员会业务交流活动。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每年抽调资深的地方专家作为全国范围某一专业队的总顾问到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每周工作1~2天以调动地方专家的积极性。与地方推广专家及研究单位专家共同组成各种国家专业队,每年召开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和研讨会8~12次,会上每个成员提交所获得的最新信息及提出解决问题的草案供会上讨论和交流。(图3)

以色列区域推广服务中心共9个,分布于全国各地,负责本区域的技术推广工作和与农业科研相互衔接,在行政上和业务上接受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领导和指导,直接为当地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参加新技术的开发示范。区域推广服务中心职责:一是负责将总部确定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农民,并及时向总部反馈效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以色列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到农场、田间、果园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如果有特殊问题,专业推广服务人员则会利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系统或电话咨询解决问题;设立区域推广服务中心法定接待日,举办技术示范说明会并组织农民参观;为农民举办技术培训和讲座;季节性的总结会、印发季节性的农业生产建议及定期出版和发布一些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小册子、录像、光盘等;出版作物生产和植物保护指南手册;为农民拍摄农业技术推广录像带。

以色列每一个区域推广服务中心有10~30名农技推广人员,他们都是农业各领域的专家,绝大多数工作时间是在田间地头。他们除了解决农业科技应用的实际问题外,还直接参与农业技术科研与开发。一方面推广机构将最新科技成果传播到田间地头;另一方面也将来自田间的问题传递到科研单位,同相关研究者的接触非常深入。这样,就保证了农业科技的有效传播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此外,以色列农技推广人员还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其工资费用全部都由国家财政负担。除工资之外,以色列农技推广人员还可以通过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获得额外报酬,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提供基本农技服务之外的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推广人员可以从农业合作组织那里取得额外报酬;二是被农业生产者特别聘用为农业技术专家,定向为该农业生产者服务,则可以收取专家费;三是在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提供农业专业技术咨询和指导的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额外报酬。(图4)

从以色列的经验来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农技推广服务部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农技推广服务部门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同时了解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成为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的一座桥梁,为以色列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色列却实现了农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得益于以色列先进的农业科技。全面考察和研究以色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以色列现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的奥秘,有助于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从以色列的经验来看,统一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多元化的农业科研主体、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以色列农业科技领先世界的奥秘所在。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科技开发,应用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以色列中央统计局.以色列2010年统计数据[R].以色列中央统计局.http://www.cbs.gov.il/publications/isr_in_n10e.pdf.

[2]李强,冯中朝.以色列农业科研发展特征与运作条件[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8.6.

[3]王鸣.以色列的国家农业研究组织——ARO[J].农业信息探索,1997.1.

[4]李干琼,许世卫.以色列农业科技、农民培训及科技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10.

[5]吴志鹏,薛永祥.德国、以色列现代农业考察报告[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1.

[6]童玉娥.以色列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J].世界农业,1998.5.

[7]艾海.以色列的农业推广服务体制[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4.9.

[8]时泽远,吴普特,祖伟,李苏楠.以色列农业成功之路——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J].中国农技推广,1998.4.

科技开发体系 篇2

一、基本情况

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分为县级农技推广服务系统和乡级农技推广服务系统,县级农业科技服务系统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工作站、林果科技服务中心和种子管理站4个单位组成,同时13个农村乡镇分别设置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县乡两级密切配合,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2、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开展科教兴农工作,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素质的培养,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目前全县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共47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7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4%、36.2%和57.4%。同时全面推行重点产业科技承包制度、岗位责任制、工效挂钩制度等多项激励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我县围绕蜜瓜、蔬菜、枸杞、葡萄、草食畜等重点产业建设,细化完善培训内容,广泛开展科技宣讲,全面普及立体种植、节水灌溉、土壤改良及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设施精养、饲草料秸秆加工利用等实用技术,全面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以蜜瓜、甘草、枸杞、蔬菜等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6.4万亩,并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4个,其中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县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乡级农技推广队伍专业人员比重低、学历层次低、技术职称层次低、业务素质低、专业工作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

2、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首先现有的技术人员掌握常规技术的多,了解新技术、高科技的少,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其次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整合完善县乡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从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现实需要出发,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择优聘用高新技术和知识的优秀人才,逐步减少县乡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中的非专业技术人员,改善人员组成结构;二是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根据发展实际,及时制定完善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办事有章可循,达到用制度管好人、用好人的目的;三是逐步建立布局科学、合理、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重视开发现代企业的引擎体系 篇3

企业行政管理到底是怎样的呢?从架构上看,可把它分为经理管理制、人本管理、文化管理、社会交易管理和组织变革管理。

1、经理管理制。从现代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行政管理注入到企业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职业经理的产生:最早管理者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的形态,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弊端凸现,迫切需要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理制就应运而生了。职业经理在实质上掌握了行政大权,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在配合协同的背后有其冲突的一面,经理面对这些冲突时就产生了张力:(1)经理首先是一个组织者。作为多个不同部门的总负责,经理需要有过人的见识,能够给定部门组织的原则和运营规则,能够在部门中充当指挥协调者,其组织功能在企业中是强势的。(2)经理在制定游戏规则后,又成为一个忠实的执行者。他对于部门的计划、运作行使着监督权,任何制度外的运行方式都一定会被制止。(3)经理最终是一个重新评价者或称变革者。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经理将是一只“看得见的手”。他凭借自己的认识来理解市场,然后再回归自己的部门,审视并评价部门的运作。由于市场是变化的,其结果必然就是经理将不断地领导变革。(4)组织(制定)者、执行者以及变革者这三个角色是渗透着的,所以冲突不可避免。经理如何在其中充分发挥灵活性并达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这是考评企业行政质量的重要指标。

经理既是问题的预见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决定和管理着企业的边界,在人事上推动着激励与控制,在企业文化上起着倡导作用,在市场决策之外还必须监督社会交易,并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果断地发起组织变革,在全新的企业运营理念中,职业经理制是涵盖了企业外环境和企业内体系综合运作的巨大权力载体。

2、人本管理。新一轮管理科学发展对企业发展引擎作出了人本管理的设计:(1)霍桑实验证明探索人的行为规律,善于用人,善于激励人,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人性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种效果变得日益清晰。(2)现代企业受到知识经济的不断冲击,越来越明显的认识到人是知识的载体,以知识为增长点说到底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经济利益是企业谋求的核心,归根到底是要符合人的需要,企业要为人而生产;只有人对知识、技术的运用才能形成生产力,所以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人。(3)人本管理在方式上是改进工作设计和实行民主参与,再以各种方式(例如企业文化熏陶)予以刺激和激励,特别是注重把企业的目标契合到个人的目标中,保持双向互动,形成双赢。

人事制度的变革往往容易成为组织变革的先行者,人本主义作为一个灵魂贯穿了组织的调整和重组;同时人本管理又与企业文化塑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融合企业与个人的价值观上,人本管理强调了双方目标的一致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凸出重视人才、活用人才是企业制胜的秘诀。随着人才交流的频繁,人事管理面临的挑战更大,方向不仅是如何搜集人才,还有“集成”人才,这样才能“集成”知本。

3、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对于整个行政管理系统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东西———价值观。戴维·贝赞可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成员中共有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综合文化的绩效考评得出,将成本投入付诸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投资了效益倍增器。这源于企业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行为产生了导向作用。(2)补充功能。也就是文化对正式控制的补充。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要发挥一种凝聚功能,由员工产生的对企业强烈的向心力推动组织的进步。(3)节省内部费用的功能。企业行政管理在管理劳动者时,由于有了文化认同,可以大量的减少讨价还价的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团体分裂(劳资矛盾等)带来的高昂代价。

4、社会交易管理。企业作为社会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也与社会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企业的发展日益表明,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活动从环境中争得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现代企业处于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不仅不能获得所有的资源,还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易得到稀缺资源,这就使得社会交易成为必然。社会交易指“拥有资源或有资源控制权的两方或多方之间的交换,它发生在市场之外”。

社会交易还是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的。作为交易的一方,企业面对的可能不只一个谈判者,还有与自己竞争的一个或多个竞争对手。这种竞争往往是以抬高交易成本为代价,有时会以一方支付不起成本而退出来告终;有时会以分享资源的相互妥协来平衡(也不排除多方失败的情况),关键就看费用是如何计算的。社会交易管理从内容上看综合了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非经济的因素,最终是以信息分析、决策执行的方法来权衡,所以作为社会交易的管理者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社会交易避开市场的规范,带来市场失效,同时成本投入争夺资源会造成不公平,也容易滋生腐败。从长远来看,社会交易管理需要制度建设的环境,以公平和公正为价值取向,制定普遍适用的游戏规则,提供交易渠道和信息。企业行政管理则通过对成本效益和社会规范的双重遵守完成社会交易管理。

5、组织变革管理。从伍德沃德的权变理论可以引申出组织变革不是管理的目标,而是一种管理的方式、手段的变化。相对于环境条件和管理对象这两个比较客观的因素而言,这种变革更体现了组织能动适应的活力。在企业行政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多方互动、相互协调的关系。聪明的管理者善于预见并适时地领导部门改革,推动企业发展。

组织变革管理的入口是权力分配。权力体现在企业结构中就是不同的职位带来在职者不同的资源掌控能力。权力能帮助或损害一个企业的绩效。企业中所谓的组织变革实际上就是权力集中与分散的问题,其中有两个原则:(1)企业权力授予应体现“权责相称”,就是说要依据“管理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由此形成的替代它们的成本大小”、“授权应避免带来他们与企业目标的冲突”这三个出发点来配置权力。(2)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企业在起步阶段或面临重大挑战时采取集权的方式较为有效,而在规范管理和稳步发展时,唯有体制健全的民主分权式管理才能推动发展。

企业行政管理选择经理制来实行专业化管理,是对权力进行有效授予,使经理们最大可能的承担责任;用人本思想和企业文化建设倡导企业内部民主管理的氛围,凝聚战斗力,使权力运用符合企业目标;在与社会环境的能动适应上发展社会交易管理,从而争取企业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是企业组织变革管理的重要性所在。作为一种管理途径和管理思维,它很少有专门的部门经常性的执行,但是几乎每一个管理者都应深信不疑并准备适时推动这样的变革。

综上所述,企业行政管理就是企业根据获取利润的核心目标,建立起一套非生产性组织体系,并在其中对非生产性资源实行有效管理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未来企业中,庞大的生产部门随着技术革新和信息化管理日益发展而大量裁减,行政管理借助信息处理技术成倍的提高效率,其部门也呈缩小的态势。人事、财务等部门将成为一个提供信息和资金等的综合性服务体系,而不再行使层层管理的职能。以往的部门设置将为事务部所代替。企业通过信息分析确定市场需要,制定经营目标,然后成立事务部,召集相应的人才去完成目标。这些事务部是动态变化的,视任务的操作流程而定。企业行政管理更加注重动态团队管理,主要解决如何有效“集成”人才并对其进行任务期内有效管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行政管理还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 篇4

1.1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传统意识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1.1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

我国农民科技素质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农民的科技素质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2008年乡村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9.72%,小学文化占33.15%,初中文化占43.94%,高中文化占11.12%,大学及以上文化占2.08%[1],农业技术人员3.06万人[2];农业机械总动力3400万千瓦,稻、麦、油菜、玉米4大农作物4项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4%[3],相比之下,大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1.1.2 农民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匮乏

现代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维持生计的小农形象,他们中有部分人能够面对市场,根据市场的变化,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更有一些精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然而其他多数农民在谋求致富的过程中,面对市场的能力弱,其原因一是保守观念,农民愿意看到切实的利益,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完全照搬,但不会在借鉴中变化,造成盲目跟风,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二是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在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下,农村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限,面对一个更大、更开放的市场,缺乏进入大市场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素质,其风险意识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市场参与能力不强。

2007年7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和贯彻不到位,分散经营的小农意识在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

1.2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强化农业科技培训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的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形态[4]。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农业生产型、经营型和服务型”的农村经济发展实用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5]

2 现代农民科技学习状况的研究分析

2.1 研究方法

2009年3~10月,在江苏各地调查农民科技培训的主体——农民个人的科技学习状况。选取经济不同发达地区,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计发放1200份个人问卷,整理出有效问卷997份,另发放培训机构调查问卷逾100份。同时深入南京、苏州、泰州、南通、宿迁、盐城、徐州等地,走访当地的农业部门、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乡镇,与种植、养殖大户及普通农户进行访谈,较全面地了解江苏农民科技培训状况。运用基于分形维的子属性维数界定方法,对调查数据的属性选择研究。并借鉴基于分形维的属性约减算法[6,7]。

分形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一个数学分支,利用分形理论进行数据集固有维数的确定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一般采用训练——验证的实验手段进行具体应用检验,从而得到分形理论在某一具体领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了该研究路径,根据分形方法研究获得的精简属性集,对江苏农民科技学习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针对个人或农户的问卷主要调查与农民科技学习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科技学习情况、技术/技能掌握、科技培训后的应用情况、培训需求5大项,共31项,培训机构调查问卷包括单位基本信息、科技培训情况、培训资源情况、对农民科技培训结果的评价共16项,删除与农民科技学习完全无关或弱相关的9个属性及不便于数据处理及主观评价数据的17个属性,得到21个调查属性。

对所有21个属性进行分形维计算及信息增益计算,并依据聚类算法进行分组聚类,实验过程中采用传统的k-平均法进行属性聚类,采用欧氏距离,选择其中每组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形成A’数据集,得到分组结果。合并之后的训练集中75个元数据进行了数据合并,包括62个矛盾数据,最终构成特征数据集。

我们选取最终获得的影响农民科技学习成效的12个关键属性,利用精简属性集构建的决策树对测试集的检测达到了81%的精度,说明选择分形理论及信息增益理论解决农民科技学习的有效性,12个精简属性包括:农村活动、农民培训后增强的意识、农民科技培训内容、农民培训后掌握的技术、农民人均年收入、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农民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影响科技培训效果的外部因素、农民对科技运用的态度、农民参加科技学习的时间、农民参加科技学习的次数和农民的培训需求,为下一步对江苏农民科技学习有针对性地实证分析提供了依据。

2.2 农民科技学习状况的实证分析

从12种影响农民科技学习的重要属性入手,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1 农民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

我们对农民最关注的活动进行了调查,在科技下乡、打麻将、庙会、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农民培训和其他选项中,选择农民培训的人占39.60%,其次是科技下乡,占26.80%,文化活动占20.20%,可见科技培训已经成为农民最关注的活动。

此外,从环境保护、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诚实守信等方面调查农民对科技培训的认识,结果表明农民重视并愿意参加科技培训,通过培训掌握了各种技术、技能。见表1。

2.1.2 农民科技培训使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运用

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采用多种办班形式,对学员采取“零距离、面对面”服务,农民能够结合实际问题听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培训后采用新技术改造了传统的粮食种植和蔬菜种植,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也有一定的掌握,推动了各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农民在参加科技培训后新技术应用情况见表2。

2.1.3 农民科技培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调研显示农民家庭年收入水平与重视科技培训密切相关,见表3。通过科技培训,农民掌握了新技术,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2.2 农民科技学习存在的不足

2.2.1 培训内容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差距

农民由于文化程度、年龄等原因,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要求有较大差别,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粮食种植和蔬菜种植在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中均列第1、2位,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较匹配的是苏中地区,其次是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在苏北地区,农民对无公害产品的生产需求排第3位。除了重视粮食、蔬菜种植技术外,各地区农民的培训需求在悄然发生变化,农民科技培训内容要适应培训需求的变化,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科技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2.2.2 参加科技学习的时间和次数较少

对农民进行影响培训效果的个人因素分析见表5。参加培训的时间和次数排在首位,而排第二位的是文化程度。在苏南地区,3天以内的培训占38.9%,3~5天的培训占19.8%,7天以内的培训占15.7%;苏北地区,3天以内的培训占56.4%,3~5天的培训占24.1%,7天以内的培训占11.9%;苏中地区,3天以内的培训占30.4%,3~5天的培训占22.8%,7天以内的培训占12.2%,一个月以内的培训占14.1%。这表明,多数农民一般只能参加短期的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在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应以短期培训为主,长、短期结合。

2.2.3 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够广泛

农民科技信息获取渠道见表6。可以看出互联网没有成为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其中的原因一是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二是为数不少的农民不会上网。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成为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苏南地区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获取的科技信息要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农民通过科技人员下乡获取的科技信息要高于苏南、苏北地区。

2.2.4 农民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有限

据统计,农民选择免费培训的占56.6%,愿意承担培训费用200元以内的占15.5%,100元以内的占13.2%,50元的占6.7%。这说明农民科技培训具有政府投入公共品性质,当前农民的科技培训应以免费为主。这与我们对农民认为影响培训效果的外部因素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投入经费和政府政策支持。

2.2.5 农民科技运用缺乏资金的支持

江苏不同地区农民对科技运用的态度见表7。

在苏南地区,增加收入的占56.1%,选择增加收入但缺少资金的占40.1%;在苏北地区,选择增加收入的占65.7%,增加收入但缺少资金的占33%;在苏中地区,增加收入的占55.4%,选择增加收入但缺少资金的占39.4%。这说明需要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后续服务,政府应对农民农业新技术运用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3 完善我国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的建议

3.1 制定和完善农民科技培训的“十二五”规划

农民培训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强、推动农民培训事业的发展,结合农民成人教育的特点,制定和完善农民培训的长期规划,对农民培训结构进行调整,以短期培训为主,带动长期培训的有序开展。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在制定“十二五”农民科技培训规划时,以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生产型、经营型和服务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根据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明确江苏“十二五”农民科技培训目标:到2015年,开展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创业兴业、服务技能开发培训1000万人;明确财政部门投入;在全省实施“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工程”、“农民创业兴业培训工程”、“农业服务业技能开发工程”、“现代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农业经营者和规模经营者、农业经营带头人。

3.2 根据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

①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

农业部门所属的农广校要发挥渠道优势,根据一乡(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开展培训活动,及时对培训菜单进行反馈调整,乡农技人员负责培训后的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力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②广泛开展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培训。

积极开展设施园艺业、设施畜牧业、设施渔业和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健康养殖、农牧结合等技术的培训。

③实行分层次、分专业的创业培训。

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要引导农民积极创办科技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管理、规范发展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科技信息的重要来源。积极推动创业培训与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进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创办企业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并提供异地就业信息,培养一批有特色的职业农民。

在培训的形式上,可以利用乡镇庙会、赶集等形式组织授课,对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多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并建立农业一线通服务平台随时接受农民咨询,提高他们的务农本领和科技应用能力。

3.3 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科技培训体系

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有利于农民全面和可持续地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和先进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8]。

构建合作教育培训体系,应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技培训的条例,支持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中心,承担以本社社员为主的科技、文化和合作教育短训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农民科技培训给予财政补贴,选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科技示范户、专业技术能手到所在地农业职业学校、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接受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科技素质。

在合作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发展合作教育的专门法规,设立专项教育基金,强化对合作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逐步建立合作社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合作社教育培训,使农民不断地在新思想和新观念的熏陶中,引导农民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生产经营活动中讲诚信、守信誉,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4 加快农民培训法制建设,制定各地的《农民培训条例》,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长远发展

2010年5月,天津市通过《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民教育培训而制订的地方性法规。

在制定农民培训条例时,要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管理,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成人学历教育工作,科技、工会、宣传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工作。各部门力求优势整合互补、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要明确农民科技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培训机构实行管培分离机制,建立培训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培训项目的监管;发挥市级农业部门监管作用,对培训过程中的台帐资料加强监督与管理,审计部门对培训项目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审查,监督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培训机构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的弄虚作假、挪用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EB/OL].[2009-12-25].http://www.jssb.gov.cn/jstj/js.nj/2009/nj14.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EB/OL].[2009-12-25].http://www.jssb.gov.cn/jstj/js.nj/2009/nj03.

[3]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江苏省2008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EB/OL].[2009-01-14].http://www.am-ic.agri.gov.cn.

[4]农业部课题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7.

[5]张峭,徐磊.中国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研究,2009(6):89-91.

[6]鲍玉斌,王琢,孙怀良,等.一种基于分形维的快速属性选择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3,24(6):527-530.

[7]郭平,陈其鑫,王燕霞.基于分形维数的属性约减[J].计算机科学,2007,34(9):189-190,239.

科技金融体系的研究综述 篇5

科技金融体系的研究综述

学 生: 宁媛 学 号: 201207030310 院(系): 管理学院 专 业: 市场营销 指导教师: 郑军婷

2015 年 9 月10日

科技金融体系的研究综述

摘要:金融是产业商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平台,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科技工作要想实现对产业进一步的提升作用,必须建立起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市场与科技的有效结合,达到对产业振兴和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作用。本研究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出发,并介绍我科技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最后在分析科技金融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供了构建科技金融体系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科技金融体系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完善有所启迪,起到到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工作的促进。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金融体系 科技金融的概述

科技金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科技与金融两者的关系统一于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和手段,既是科技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金融工作的不断创新。当前对科技金融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市场经济学者认为科技和金融需要在市场上得到统一,这样才能使产业和社会得到整体性发展;另一些金融学者认为科技和金融有着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关系,科技金融就是利用二者间双向的发展与需求而形成的新型金融创新;还有一些科技管理者认为科技金融是一个崭新的整体概念,不能片面地割裂和分开,职能将科技金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深入理解和探析。本研究从体系的角度将科技金融定义为:以科技和金融创新为建 1 设基础,以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为导向,组建起为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的平台,通过资源的整合、系统的调整完成科技金融的建设,达到对产业和企业科技金融的支持,进而推进金融资本和高新技术向优势产业和企业流动,达到实现企业、社会、科技金融共同发展的目标[1]。邓天佐[6]认为科技金融内涵渗透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科技金融系统具有多要素、多层面、多维度构成特征,包括3个层面: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金融产业与现代科技服务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孕育催生先导性产业。2 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的现状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从此我国科技金融体系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方针,这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可以从科技金融政策,科技信贷,科技资本和科技保险来四个方面来分析。2.1 科技金融政策

2006 年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一2020 年)》,规划纲要中涉及科技金融诸多领域,如银行信贷、资本 2 市场、保险、担保、创业投资等。颁布了科技金融方面的九个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我国支持自主创新的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2009 年底,国家层面出台的78 项《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细则中,有20 多项属于科技金融范畴,内容涉及银行、保险、担保、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债券等。2.2 科技信贷

科技贷款是为科研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的债务性金融支持资金。根据科技贷款供给方的不同,科技贷款可分为商业银行科技贷款、政策性银行科技贷款和民间金融科技贷款,他们基本构成了我国科技信贷体系。

信用担保体系初步形成,拓宽了企业间接融资渠道,这些机构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2.3 科技资本

科技资本体系指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一系列市场,机构,机制政策的集合, 主要包括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等方面[2]。1999 年全国发行的“有研硅谷”, 是我国大型科研院所独家发起上市的第一支股票,从此科技资本开始向高新技术企业敞开大门。为开拓高新区建设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科技部推动和组织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债券”的发行。债券发行建立了高新区直接融资的渠道,捆绑发债也成为了中国科技金融工具的一个重要 3 组成部分。在高新技术企业登录主板市场的同时,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表明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正逐步走向完善。1999 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技术产权交易所,产权交易所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良好地支持了科技企业的发展。2.4 科技保险

我国在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技术,科研环境等方面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而科技保险的发展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融资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能通过科研保险来改善我国科研环境,促进科研资金的投入,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助推剂[4]。3 我国科技金融体系主要问题

从对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金融体系也正不断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所以现在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个体系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体系。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科研经费筹资结构中金融机构所占比例较小,科技金融的总体水平不高,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还要继续挖掘。第二,融资能力不强,缺乏有效融资渠道,由于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有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导致这些高风险,高投入的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3]。第三,政府政策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和信贷倾斜 4 政策使银行对投资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动力。第四,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能力弱,大部分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专业程度不高,执业行为也不够规范。第五,担保机构较少,政府担保和商业担保无法满足现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求。

从对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实践的分析,科技与金融结合实践的有序推进,领域不断扩展,成效显著的探索,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不久的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理论探索欠缺,科技金融主体不清。目前国内系统研究有关理论问题的著作还不多,档次也不高,迄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规范的概念术语系统。

第二,科技金融创新片段化,没有系统性。由于科技金融工作的主管部门不明确,科技金融工作缺乏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导致科技金融创新活动具有片段化发展的特点。

第三,缺乏稳定的制度保障措施,相关机制不健全。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和不足,对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起到积极的引导、鼓励和保障作用[4]。4 构建科技金融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4.1构建科技金融融资体系

融资是科技金融体系的核心,是科技金融体系运作和功能发挥的动力源泉,构建科技金融体系中要结合科技产品和成果的生命周期,建立起科学的融资体系,在做到对产业发展不断支持的情况下,开发出科技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在产品和成果处于研发阶段时融资体系要做到对风险的控制,尽量开发企业内部的资金做到对研发的支持。在产品和成果处于初创时期,科技金融体系要给予产业和企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做到对风险的防范和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在产业和陈国处于稳定时期,科技金融体系可以通过证券化、规范化的方式进行容易,以确保产业和企业得到快速地增长与扩展。当产品和成果处于衰退时期,科技金融体系应该力主通过并购和重组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和产业的更新,使其顺利进入到下一循环[7]。

4.2构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

科技的发展在于创新,金融的发展也需要创新,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同样离不开创新,要建立起政府、产业、科研、金融四为一体的联盟方式,采用积极的策略鼓励科技金融体系进行不断地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设。要在取得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的理论突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科研、金融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技金融中展现的结构和体系,使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市场产品,做到对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的有力支持。4.3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主体是科技金融第三方,包括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就是为了科技金融第三方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制定的一系列机制,要在服务市场和服务产业的基础上,建立起科技金融中介体系、担保体系、保险体系、信用体系等体系,提高科技金融的服务质量。4.4构建科技金融创新平台

要力主由政府负责搭建、为科技金融参与各方进行综合服务的平台,如金融创新平台、研发孵化平台、技术共享平台、人才培育平台等,其主要功能是信息反馈、资源共享等,以创新来实现科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4.5借助政府平台,降低运营风险

科技支行定位于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支持和服务的对象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政府科技部门牵头,对包括各县级市在内的需纳入科技支行服务并需政府资源参与扶持的科技型企业,在科贷通企业认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整合,筛选确定,确立了推荐支持科技企业的名录.并与科技支行对接,从而有针对性地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由政府财政部门牵头建立完善的风险池基金。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对风险池基金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并形成联合会办制度。

4.6构建多方位合作体系,分散贷款风险

一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保险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履约保证保险.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不足。二是与担保公司合作[8]。在实际操作中.科技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优惠费率(如1%)的担保,实行保本经营,略有微利。政府对科技担保公司进行保费补贴,标准可为担保余额5%o。三是与创投公司合作。银行与创投、风投公司合作进行银投联贷。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的优质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加强同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可分享创投机构的客户,同时取得私募基金的托管,增加银行存款[9]。5 对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发展的几点建议

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更好地完善我国科技金融体系,针对现在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设立专门性的科技商业银行,科技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是那些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企业,使银行对科技企业的服务更加专业化

8(2)加快培育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成长,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提高融资的灵活性[10]。

(3)培养科技金融服务人才,使我国科技金融服务方面更加专业化。(4)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金融中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加快科技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建和完善,使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更加规范。政府要建立风险投资补偿机制和信贷倾斜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贷款的内在动力[11]。6 结语

科技金融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是未来中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所在。只有建立风险投资、科技信贷、创业并购、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以及科技保险、租赁、担保等内容互相配套的科技金融体系,才能破解资金与技术的对接难题,才能真正支持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用创新的办法挖掘巨大的内需潜力,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促进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完善刍议 篇6

关键词: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59-02

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曾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需求的提高,石油能源渗透到的领域越来越广,已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在石油需求量急剧增加,而陆上石油生产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加快了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步伐。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近年出现的一些重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海洋污染、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复杂的诉讼纠纷等问题,反映出在海洋石油开发的法律体系上,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进行合理适度有序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法制基础,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吸引更多外国石油公司进行投资和参与建设的重要条件,还可以为与邻国之间的领土领海之争提供法律依据[1]。因此,加强海洋石油开发的法律体系的研究、完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一、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的结构及内容

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包括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国际法在渊源上表现为两国之间的条约(或多边公约)和习惯(或称惯例)。广义的国际条约,包括条约、专约、公约、协定、议定书、换文以及宪章、规约等。

因此,结合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来看,法律体系可以认为由以下层次构成:相关国际法;宪法;相关法律;相关行政法规;相关部门规章;相关地方性法规;相关地方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

关于国际法的法律地位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相关国际法的法律地位不一定高于国内法。国家在制定国内法时,不能忽视其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参与制定国际法时,又不能无视本国的主权。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补充和互相制约。在内容上,海洋石油开发的法律体系涉及到海洋权益、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运及海事、安全生产、职业健康、节约能源等多个方面。

第一,海洋权益方面如:1996年5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属于综合类文件);200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了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所应遵循的原则,等等。

第二,海洋资源方面如:我国的《矿产资源法》(1996);《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年1月发布,2001年9月修订),等等。

第三,环境保护方面如:1998年3月,我国加入《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99年1月,我国加入《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等。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3);《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83)、《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5)《海洋石油平台弃置管理暂行办法》(2002),等等。

第四,海运及海事方面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我国的《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港口法》(2003)、《航道管理条例》(1987);《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1990);《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1993),等等。

第五,安全生产方面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法》(2002)、《消防法》(2008)、《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2000)、《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2006),《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2009)、《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安全规则》(2010),等等。

第六,职业健康方面如:1994年10月,我国加入《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2004)、《食品卫生法》(2009)、《职业病防治法》(2011)、《深海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管理办法》(2005),等等。

第七,节约能源方面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我国的《节约能源法》(2007)、《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计量法》(1985)、《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水法》(2002)、《电力法》(1995),等等。

另外,在现有海洋法律法规基础上,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已列入“十二五”议程的有:将制定《海洋基本法》;继续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规的修订;促进《南极活动管理条例》、《渤海区域管理法》、《大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法》、《领海基点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2]。

二、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支持,法律调整力度小,海洋石油产业立法的框架体系极不完善。现行海洋石油法律多为单项法规和规章,不仅效力低,而且因缺乏体系上的合理规划与相互配套致使立法体系出现混乱,专业执法体系不顺,力度不够,使已有的立法不能有效实施,已无法与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相适应。

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存在诸多缺陷:相关法律规定太笼统,缺乏相应实施细则、赔偿标准缺位、信息披露义务缺失、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刑事立法不足等[3]。对于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我国目前仅有《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等等,在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合同的主体、客体、内容、相关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上的规定上都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无法确定,与我国有些法律和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也有不少冲突和矛盾之处,存在合同法律关系的模糊、合同主体的不确定、合同内容的不规范和不完整、合同客体的不确定,使纠纷产生以后争议的解决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使侵权责任主体的无法确定,使后续的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程序无法正常开展。

三、完善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的建议

(一)加快相关机制、制度建设,加快新法制定

加快海洋环境污染赔偿和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完善海洋环境保护刑事立法[3],建立政府、公司和第三方主体在应对海洋污染事件过程中的良性互动的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的法律救济机制,完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的救济机制,完善海洋石油勘探油污损害评估机制,建立国际海洋石油勘探油污污染损害赔偿基金[4]等等。建议制定《海洋法》、《海岛开发管理法》、《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法》、《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法》、《海岸带管理法》[5]、《海洋油污染赔偿法》[6]、《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海洋生态保护法》、《海洋污染整治法》[6]等等。

(二)积极加入海洋油污损害赔偿的国际公约和组织

海洋恶劣复杂的勘探环境和储藏特性,使得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特性,一家石油公司往往不能同时具备这些要求,跨国间的合作是海洋石油勘探的首要选择,而石油油污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又属于世界级难题,因此,相关国家可以制定国际性公约,公约缔约各国可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责任分配[4]。

我国海域相邻众多国家,无论是在勘探开发方面,还是在事故救助、污染治理方面,都需要相互配合与合作。因此,在主权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下,我国应积极制定或者加入区域性的公约或条约,为海洋石油开发提供法律支持。

四、结论

判断法律体系的形成,一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在各个方面,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出来。二是由这个法律体系内所有法律规范形成的法律制度,与实际相适应,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三是法律体系内部的所有法律规范之间和谐、统一,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对于我国,近些年来海洋石油取得快速发展,但历史尚短、经验欠缺,而海洋石油开发的法律体系,无论是在法律数量上,还是在体系架构上,都难说足够和完善,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如果仅仅就法律而言,按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准,我国法律的数量不仅不算很多,还明显偏少。完善我国法律体系,还有一个怎样实现立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问题。这一点尤其符合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因此,希望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清晰梳理体系架构,通过修改、废旧、利新等方式加强立法,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何沙,李志刚.亟待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立法[J].学术界,2005,(3).

[2]刘赐贵.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N].光明日报,2012-11-26

(13).

[3]张宸.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4).

[4]张华,周建鹏.跨国海洋石油开发中污染治理的法律初探[J].知识经济,2012,(6).

[5]蒋平.完善我国海洋法体系的探讨[J].海洋信息,2006,(1).

[6]宋文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制化探讨[J].齐鲁渔业,2008,(5).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解析 篇7

“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同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成立。随后, 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企业的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都相继建立。可以说, 中国国家的创新发展是和新中国的成长同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创新系统在不断发展演化着。从总体上看,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

战略演化

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形成阶段 (1949—1977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各类科研机构, 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计划, 逐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时期的科技计划主要有“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国防安全的需要, 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倾向于军事方面, 在高能物理、化学物理、近地空间海洋科学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其重要的标志。这些科技的成就, 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而且促进了此后中国高新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此时的国家创新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 由政府直接控制, 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创新动机来源于政府认为的国家经济的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需要, 等等;创新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的投入主体, 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 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 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它们的现实成果, 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2.发展阶段 (1978—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 出台了改革政策和措施。在这一时期, 创新模式主要是计划主导模式, 即设立国家科技计划, 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引入竞争机制。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出现的, 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市场对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通过改革拨款制度、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等措施, 科研机构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活力不断增强, 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这一切都加速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 国家科研经费大多以国家科技计划的形式出现, 政府工作人员管理着科研经费的配置。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计划) 、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等科技计划。与此同时, 为迎接世界高新技术革命浪潮, 中国也像许多国家一样兴办了许多科技园区。自1985年7月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深圳科学工业区”成立以来, 中国已建立起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52个, 总面积达676.16平方公里。此外, 还有省、市级高新技术园区或经济开发区70多个。

3.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 (1995—1998年) 在这一时期, 突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目标, 从企业做起, 进行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 强化企业的创新功能。宏观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制定重大科技计划逐步由科技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 出现了新的参加对象, 如国家工程中心 (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1995年, 国家启动了“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 国家决定启动《技术创新工程》, 重点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国家创新系统阶段 (1998年至今) 1997年12月, 中国科学院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具体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报告受到了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1998年6月, 国务院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汇报提纲, 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先行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试点。

政府职能

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 是各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产品竞争深入到生产要素的竞争, 发展到科学技术的竞争, 特别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 一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等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国际竞争性质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政府已经全面介入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应用过程之中。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 综合国力竞争使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 由于综合国力竞争的主体是国家, 其实质是国家总体实力的较量, 竞争的层次由科研机构和企业一级上升到国家一级, 因而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科技创新的主体虽然仍是科研机构和企业, 但是, 科技创新已不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企业自身的事情, 而是政府和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的事业。政府应当从总体上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及其应用进行规划和引导, 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另一方面, 在国际经济关系这个层次上, 由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所以各国政府在技术的民族主义与技术的全球主义之间求得某种平衡, 既要控制科学技术的输出, 以免使其产生飞镖效应, 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科学技术的输入, 以免使自身孤立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之外。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上由科技界和企业自行决定的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等问题现在被政府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加以严格控制。当今世界的政治同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 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快慢, 首先决定于政策的保障程度及这个国家精神风貌对群体创新意识的影响。当代科学技术已经从生产力体系中的直接因素变为主导因素, 而资源、生态环境同科技的制约和互动关系则主要表现在科技既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 同时又能够极大地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而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保障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

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 篇8

1 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沿革

为了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背景和决策过程, 有必要弄清楚其历史沿革。下面按时间顺序将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分为启蒙时期、以军事为主、调整、为经济服务四个阶段。

1.1 启蒙时期

美国经过艰苦的独立战争, 于1776年建国后将科技进步列入国家发展方向之一。最早的科技政策来源于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简称《美国宪法》, 是美国的根本大法。这部宪法成为美国制定科技政策的法律依据, 明确了联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责任。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对科学技术的支持, 于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 1802年成立了联邦专利局, 1862年成立了农业部并通过了《土地赠予法案》, 1863年成立了美国最高的学术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同时, 联邦政府为了统一度量标准, 于1901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 该局后来成为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联邦政府在鼓励发展民用技术的同时, 涉及军事技术不多, 1915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负责管理和指导飞行科学研究工作;同年, 海军部为了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要, 成立了海军顾问委员会。1916年, 应威尔逊总统的要求, 在国家科学院成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1933年, 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 成立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1934年, 国家计划委员会被国家资源委员会取代, 不久, 科学顾问委员会也并入国家资源委员会。总体看来,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全面的指导性政策, 以民间支持科学技术自由发展为主, 而政府的功能仅仅体现在立法上。

1.2 以军事为主的科技政策

二战期间, 一切为了战争,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重点是投巨资用于核武器的技术开发研究, 大力推进制造技术, 研制新式战略武器。1940年, 美国成立了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1941年, 罗斯福总统批准成立了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 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 政府与企业、民间研究机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一是“曼哈顿计划”的成功实施直接导致了核武器原子弹的发明, 开创了核能时代;二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信息技术时代。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政府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投入的研究经费逐年上升, 政府的研发规模日益扩大, 美国进入“大科学时代”。

1950年, 美国根据《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现代科技政策的形成和确立。

1957年, 美国为了和前苏联争夺世界霸主地位, 艾森豪威尔任命了总统科学技术特别助理, 并改组了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1958年, 美国通过了《航空航天法》, 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的“阿波罗”号登月成功是美国在空间领域中竞争的最大成果之一, 由此带动产生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这一时期, 美国在以军事为主的科技政策的指导下, 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3 科技政策调整时期

美国政府在冷战后期对科技政策进行了调整, 其中比较大的举措有: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立了技术评估办公室, 并制订了《科技评估法》;197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能源研究发展局, 1977年升级为能源部;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科技立法———《国家科技政策、组织和优先法》, 为美国政府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 美国国会又相继通过了《技术创新法》 (1980年)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法》 (1982年) 、《联合研究开发法》 (1984年) 、《联邦技术转让法》 (1986年) 、《综合贸易和竞争法》 (1988年) , 政府逐步重视科技政策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形成政府和民间合作的研究开发机制, 产业界对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国家技术政策的调整和研发经费的增加提升了企业民用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1.4 科技为经济服务的科技政策

冷战结束以后, 全球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经济出现, 科技全球化的态势日趋明显, 美国政府认识到技术是决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于是大力调整冷战时期形成的科技政策, 构建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的科技政策体系。美国的历届政府在科技政策上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 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科学技术为国家利益服务, 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依靠私人资本, 避免直接介入应用和技术开发研究。

以上是美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政策发展历程, 如图1所示。

2 美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行政机构

2.1 科技政策的制定

美国的科技政策在制定时要遵循宪法和其它法律。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 国会实行两院制,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 政府的科技立法草案、重要科技机构的设置、重要科技官员的任命以及科技预算等都需要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审议和批准。

美国总统集中了国家科技活动的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 设有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和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 为总统提供科技事务咨询, 协助总统处理全国科技问题。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总统签署才能生效。

美国国会设有许多专门委员会。目前, 众议院设有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 参议院设有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国会通过其对全国科学技术的立法权、大型科研项目的拨款权、政府各部门科研经费的审批权来保障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政府制定科技预算, 向国会提出立法建议, 国会则负责最终审批预算并且通过立法决定各项科技政策的框架, 政府是各种法案的具体执行者。

2.2 科技政策行政机构

美国没有科技部, 美国的科技政策行政机构组成包括:联邦行政机构和州及地方行政机构, 其中联邦行政机构设置分为总统办事机构、联邦政府各部、独立机构三个部分, 如图2所示。

除了上述机构外, 还有许多非官方的机构在制定和执行科学技术政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咨询作用。

3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内容

鉴于研究美国科技政策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技政策进行重点分析。下面分别对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内容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3.1 里根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里根政府 (1981—1988年) 期间开启了美国科技政策的新阶段。1981年, 里根政府上台后对美国战后科技政策进行反省, 积极引导美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形成了新一轮的科技政策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政策要点之一。里根政府的国家科技政策的成功经验值得关注, 其主要内容为: (1) 通过减税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2) 建立新型研发体系, 鼓励企业研发合作; (3) 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使用, 促进联邦技术成果转移; (4) 完善科技立法工作。

3.2 乔治·H·W·布什 (老布什) 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老布什政府时期 (1989—1993年) 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 政府在科技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是加强科学顾问在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继续给基础研究强有力的支持;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 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 重视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四是政府直接资助关键技术, 加强政府与企业界的联系。

3.3 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克林顿政府 (1993—2001年) 作为冷战后的第一届政府, 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 重视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对科技政策进一步进行了调整。这一时期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为: (1) 鼓励企业研发民用技术; (2) 支持基础研究和教育; (3) 把信息通讯业作为科技产业政策的重点, 重视新技术领域的拓展, 如美国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4) 强化科技管理体制, 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科技政策的报告, 这一系列的报告明确了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的目标和思想, 除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外, 军转民项目和民用技术受到空前重视, 军民两用的色彩越来越浓,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4 乔治·W·布什 (小布什) 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1年, 乔治·W·布什 (小布什) 当选为美国总统, 小布什政府在科技政策上继续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2001年的“9.11”事件以后, 政府将国家反恐战争作为科技政策的首要任务, 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为: (1) 围绕国家重大优先领域规划科技发展; (2) 科技政策相对保守, 科技决策被削弱; (3) 科技政策围绕反恐战争展开。由于政府过度关注“反恐战争”而逐渐引起美国科技界的普遍不满, 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招致科技界的强烈批评, 被认为用政治干涉科学。

3.5 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9年,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由于上一届政府在科技政策方面的一些做法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普遍不满, 人们期待着新一届政府改善与科学界的关系。奥巴马政府放弃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说法, 其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恢复科学政策的诚信和健全; (2) 支持科学家恢复胚胎干细胞研究; (3) 增加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 (4)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复兴。

2012年11月7日, 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科技媒体对其连任后的科技政策作了一番预测, 包括支持高技术人才移民政策、开放政府数据、大力投资高科技产业等。目前, 对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评价还为时过早, 本届政府的科技政策的效果如何, 尚需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和检验。

美国历届政府科技政策的核心目标都强调科技创新能力, 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利用, 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尽管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主张有所不同, 但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稳定, 美国的科技、经济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美国科技政策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有如下启示:

(1) 制定新的科技政策时, 可以将农业技术的研发作为科技政策的重点。我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 却不是农业强国, 许多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仍处于原始低级阶段,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在建国初期, 联邦政府支持的主要领域就是农业技术, 政府拨农业专款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而间接促进了当时的工业革命, 这些措施为美国后来的高新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美国对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目前急需帮助农民农村完成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 制定科技政策时, 应充分咨询科学界相关人士, 倾听科学界的心声、利用科学界的智慧制定科技政策。科学界处在科研开发的第一线, 如果科技政策来源于实践, 将可以更好地指导科技开发实践。

(3) 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鼓励自主创新, 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创新体系、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特别是处于科研中坚力量的青、中年科研人员, 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无法为他们提供政策上的鼓励和保障, 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导致整个国家创新能力不强。

(4) 加强科技政策宏观调控,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具体科技政策。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很多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 原因一是我国很多开发成果科技含量高但没有实用性, 这些科技成果开发依靠政府财政拨款, 研究人员与企业不联系, 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因此, 我国在切实加强科技政策宏观调控的同时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具体科技政策, 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职责, 将有限的科研投入放在刀刃上,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 在科技政策管理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决定创新,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加快自主培养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政策的步伐,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杨起全.美国科学技术的宏观调控[EB/OL]. (2011-05-22) .http://bic.cass.cn/index.asp

[2]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陆斌.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科技政策研究: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D].上海:上海大学, 2008

[4]科学网.美国发布科研诚信政策指南[EB]. (2011-05-22) .http://www.sinori.cn/jsp/archives/archivesViewDt!archivesViewDt.action?modelId=1&columnId=&archivesId=5247

[5]张华胜, 彭春燕, 成微.美国政府科技政策及其对经济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3) :7-15, 20

[6]樊春良.奥巴马政府的科技政策探析[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3) :265-275

[7]段联合, 杨帆.近十年美国R&D投入强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8) :240

[8]高卫东, 周柏春.美国科技政策发展简述[J].理论界, 2006 (5) :193-194

科技开发体系 篇9

2013-09, 东营市收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批准建设科技服务体系试点的通知, 自此, 东营市正式成为了全国首批13个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城市之一。目前,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期,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 内涵

正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 是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组成要素, 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 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内涵上讲,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回答“为谁服务”和“服务什么”2个最基本的问题。“为谁服务”应该是为企业或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服务, 并且为企业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服务什么”, 从狭义的角度看, 至少应在“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5方面提供服务;从广义角度看, 为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撑服务。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指出,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 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 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 并在流动中促进区域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集群创新、产业良性发展或有序更替。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特色是, 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 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科技创新服务, 在完善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扩展, 最终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对于石油装备产业, 它涉及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3个环节, 图1为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关系。其中, 产业链包括石油装备中勘探、钻井、采油集输和作业等主流装备;服务链包括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台等主要服务内容;创新链包括知识创造、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等, 三者交错融合、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1.2 政府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来说, 政府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3种角色: (1) 规划者。要从宏观层面谋划, 制订科技体系总体规划, 建立导向, 同时, 全面协调各方参与主体。 (2) 参与者。制订实施政策, 规划空间布局, 给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倾斜等。 (3) 修正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 修正方向, 并适时控制。另外, 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 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 建设基础

2.1 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支撑基础

目前, 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为支撑规划建设。其中, 重点以国家级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以国家高新区和部分城市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区域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的体系, 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东营市是国内最集中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 2014年, 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企业发展到800多家。其中, 规模以上85家,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 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3.东营市先后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国家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称号, 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油田钻采技术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 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

2.2 服务主导产业, 推动产业集群创新

产业集群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 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以区域主导或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 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各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选择建设模式。例如, 在中关村, 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 国际化发展优势明显, 它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际创新枢纽;苏州市则依托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 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外, 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要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 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探索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和战略。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了现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行业的发展。

2.3 创新载体支持

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载体, 而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的主要实施者。目前, 东营市建有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国家级检测中心和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并设立了国家创新驿站东营站点, 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总量在山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另外, 省级科技服务机构是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和骨干, 东营市建有1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 建设思路和原则

3.1 明确总体目标, 突出区域特色

以特色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 突出区域特色, 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 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 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 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将科技创新与石油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提升方向相结合, 符合区域产业特色。

3.2 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 以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基础, 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载体, 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同时, 要新建一批创新载体, 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条件, 聚集各类创新要素, 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 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3 提供特色产业全过程服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科技服务, 具体包括2方面的服务: (1)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企业和产业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 (2) 提供从创新需求激活, 到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服务。

3.4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区域的特色产业, 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 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需求。同时, 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 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5 统筹部署, 规划先行, 重点突破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切入点, 坚持“总体布局, 重点突破”的原则, 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 坚持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方向,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重点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技术创新, 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6 加强服务模式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 围绕特色产业形成可供推广的服务模式。东营市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形成多个创新模式, 比如科技服务集聚模式, 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成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2341电话科技热线的科技信息绿色通道模式;方圆公司项目企业化、技术资本化、绩效指标化、成果社会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 这些创新模式将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4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 重点围绕特色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 为解决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科技创新需求激活、关键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务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国际化服务几个方面重点建设, 在完善特色产业规划的基础上, 向全行业扩展, 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服务于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4.1 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需求激活, 这是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通过国家创新驿站、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2341科技服务热线和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等, 有效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立以需求导向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2 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积聚

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 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服务等。

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积聚。通过新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 优化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 实现创新资源积聚。另外, 要助推重点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 优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 还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实现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

促进区域服务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区域内科技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多, 一般来说, 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多, 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建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机制, 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 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集成, 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能力。

4.3 坚持体制创新, 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必须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 要找准制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 率先突破, 大胆探索, 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载体。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动。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市场扩展、标准建立等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通过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不断提升东营市科技服务的能力。

4.4 实施国际化服务,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国际化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 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区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 因此, 要重点助推相关企业, 让大型企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国际交流中心, 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品牌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 全面提高东营市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其中, 企业国际化是关键。

4.5 扩展工程, 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覆盖

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为该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全过程科技服务, 对该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 它毕竟不能覆盖整个区域产业, 所以, 需要实施扩展工程, 在借鉴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向其他产业扩展, 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以石油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进行规划设计的。这就需要研究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 借鉴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规划经验, 向石油化工、轮胎橡胶、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全面提升其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旨在科学指导东营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有效支撑石油装备创新发展, 带动其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5.1 建设思路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有以下3点: (1) 针对全球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需求, 结合国家“调结构, 转方式”的要求, 培育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复杂油气藏开发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2) 以“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为基本思路, 通过高端要素集聚、支撑平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创新网络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等, 实现东营市现代服务业对本市和黄河三角洲其他城市工业的强力支撑。同时, 还要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引领区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将东营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提供基础。 (3)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式采用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首先要选择石油装备优势产业, 建设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逐步向区与其他优势产业扩展, 最终建成区域科技服务体系。

5.2 建设任务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开展试点, 以建设8大工程为主要任务: (1) 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国家创新驿站、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 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和成果转移服务机制, 构建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转移网络, 形成完善的石油装备产业化转移服务体系。 (2) 建设以国家级研发机构为统领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 加快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 支持优势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设省级研发机构, 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石油装备产业研究开发体系。 (3) 建设以高水平专业化为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以资源共享为主的检测试验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管理与交易平台、科技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和培训平台, 以中国黄蓝经济区石油装备网为载体, 实现专业服务平台集成核共享。 (4) 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孵化和成长需求, 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 实现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的转变。 (5) 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建立利益共载、风险共担机制, 构建完整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 成立种子资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全生命周期投资, 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 (6) 建设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多种渠道, 利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体制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 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 优化人才梯度结构。对于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 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进而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智力保障。 (7) 打造石油装备国际化品牌。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 扩大中国 (东营) 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的影响力, 支持企业国际化战略, 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实现品牌和服务的国际化提升。 (8) 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扩展工程。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遵循“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 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上, 向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逐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3 建设目标

2015年试点任务完成后, 力争实现6个目标: (1) 培育20家以上高端创新平台。其中, 新型研发机构不少于2家, 并建成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 院士工作站10家。 (2) 培育30家以上服务专业化、运行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其中, 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10家以上, 以带动或培育2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在东营聚集。 (3) 在技术开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现代会展等领域, 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4) 促成30项以上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落地东营, 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年增长率不低于25%. (5) 各类孵化器面积达8×105 m2, 在孵科技型企业800家以上, 建设2×105~3×105 m2的加速器, 引进或新建30家以上科技金融机构。 (6) 引进培育“黄河三角洲学者”50人,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人, 泰山学者20人。

到2020年, 基本形成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为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6 总结

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的指导和地方政府的全面协调下, 充分调动区域各种创新资源共同完成建设。本文重点讨论了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原则、思路和任务, 以东营市石油装备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思路、内容和指标等为例说明。当然,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在进行中, 未来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 这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克服的。

参考文献

[1]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EB/OL].[2011-07-06].http://www.chinatorch.gov.cn/notice/notice1/201304/20761.html.

科技开发体系 篇10

近年来,太仓大学科技园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4月被江苏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随着太仓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如何对太仓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已成为促进太仓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于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英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大学科技园的评估,早期大学科技园的评估目的主要是考察科技园对地区“再工业化”的作用,其评估的重点集中于大学科研机构与公司的合作关系上。随着新的工业科技园的建立,芬兰、瑞典和挪威成为科技园评估理论研究的重点地区,其欧洲北部科技园区为公司提供包括市场咨询、广告、物流外包和资金借贷等服务。到了80年代中期,欧洲地方政府加强了政策管理,对政府和科技园对企业政策性支持的研究增多,对科技园的评估更加注重其对公司价值和地区经济、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上。我国由于大学科技园起步较晚,缺乏科技园区运行的系统数据, 对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国内学术界对科技园和孵化器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政策分析、定性判断和比较分析上。2011年,为加强和规范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根据《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要求,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制定了 《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导意见》,用于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评价。但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对全国各地大学科技园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本文根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结合太仓大学科技园的具体情况,提取能反映太仓大学科技园功能的主要因素,为太仓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建设提供参考,也为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考核提供基准。

1太仓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建模对太仓大学科技园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1层次结构的建立

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具体可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本研究通过对太仓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征询专家意见,得到评价体系及分层。

1.2判断矩阵的构造

调查时一般都以9个评比尺度:1代表两评估准则同等重要;3代表其中一准则稍重要;5代表其中一准则重要;7代表其中一准则很重要;9代表其中一准则绝对重要,以及上述5项尺度的折衷水平(2,4,6, 8)(见表1)。

1.3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计算

建立成对比较矩阵后,通过计算各层级要素的优先向量,求取某一层级内各准则之权重。可利用数值分析中常用之特征值(Eigenvalue)解法,求取特征向量(Priority Vector),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

1.4一致性检验

在实际评价中评价者只能对判断矩阵进行粗略的判断,甚至有时会犯不一致的错误。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相容性),根据AHP的原理,可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CI进行判断,然后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2)。

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

1.5整体层级总优先向量的计算

在一致性检验达可接受的水平后,层级分析法的最后就是将各阶层要素的相对权数整合,求解整体层级的总优先向量。计算出的向量代表着各决策方案所对应的决策目标相对优先级。

2太仓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权重

通过回顾大学科技园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功能、 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等相关文献,并结合太仓大学科技园具体情况,可从科技创新、企业孵化、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的服务与运营五个方面对太仓科技园进行绩效评价,并依据代表性原则、单一性原则、资料取得性原则及可量化原则,初步拟出各构面及相关具体衡量标准。

在初步拟定架构及相关指标后,就各构面及指标的重要性情况对相关专家进行了详细访谈,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各构面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资料收集的可行性,将重要性不高的指标进行删除,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评估架构与指标。

2.1评估构面的权重

在评估架构和指标确定后,本研究对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各构面的权重(见表3)。

由表3可知,在太仓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中, 专家和学者们认为科技创新功能和企业孵化功能较为重要,两者所占权重均为0.33,而对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的服务与运营的评分不高,三者所占权重均为0.11。说明太仓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中,科技创新和企业孵化功能尤为重要。

2.2具体评估指标的权重

在太仓大学科技园绩效的评价中,从各构面指标情况来看,具体如下:

(1)在科技创新中,共包含12个指标,其中研发经费投入(0.20)和园区转移和转化项目数(0.20)为评估太仓大学科技绩效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原因在于太仓大学科技园作为重要的创新载体,研发经费投入是重要的评估因素; 另外,园区转移和转化项目数是检验创新效果的重要依据。

(2)在企业孵化中,共包含10个指标,其中企业孵化成功率(0.25)和毕业企业数(0.25)是重要的评估因素。大仓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孵化基地,企业孵化成功率是衡量太仓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毕业企业数是衡量太仓大学科技园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3)在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 共包含9个指标,其中园区研发人员中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数(0.21)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研究人员中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数直接决定了孵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孵化成功率;其余指标中,研发人员数(0.13)、入园创业的外部高新技术企业家数 (0.13)、园区管理机构人员的高级职称人员数(0.13) 也是影响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4)在高技术产业集聚中,共包含6个指标,其中太仓大学科技园园内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0.29)、园内高技术企业之间的关联度(0.21)、园内高技术企业占入园企业的比例(0.21)是决定高技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高技术产业集聚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太仓大学科技园中高技术数量是衡量高技术产业规模的重要依据,而园内高技术企业占入园企业的比例和高技术企业之间的关联度是反映太仓大学科技园产业集聚度的重要指标。

(5)在园区的服务和运营中,共包含12个指标, 其中园区管理机构的管理体制状况(0.20)、大学科技园资本退出机制状况(0.20)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太仓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体制机制是保障太仓大学科技园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太仓大学科技园应首先理顺园区内管理机构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熟的太仓大学科技园资本退出机制。

3结论

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商机无限 篇11

和大多数海归创业者不同,我更看好中国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这块的市场商机。如果说对2004创业展望的话,我觉得商机潜能的发现就是最好的展望。

中国过去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未来对科技产业的投入、引导和必然形成的巨大市场,注定了科技创业服务体系这块的无限商机。所有中介机构将系于成果、产业化之间,形成哑铃的把柄,形成坚实的市场。2003年作为科技部提出的科技中介年,已反映出政府对这一块的重视和支持。为此,我们公司和福田区已伺机而动,正打造福田区“科技中介服务一条街”,在一个相对的地理区域范围,不但集中相应的创业企业,更集中足够多的智力资源,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服务体系,掌控更多更大的市场资源。

展望2004年的创业前景,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因为科技中介作为高素质的智力资源累积,对人才、素质、意识、资本的要求都很高,不但要看到市场、更要遵循市场规律,在服务中强大自己,在服务中产生效益。这一块,做起来其实比科技创业更难,要求更高。在过去近两年的推动中,我欣慰地发现,这一块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任何一项事业刚开始必须获得的资源。政府对中介的大力推动,不但体现了政府的高瞻远瞩,更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服务意识的改善提高。即将大面积铺开操作的科技中介服务一条街,通过我们的摸索探求,定将产生良好的双效益,为中国、深圳的科技创业事业服务,并在服务中凸现强大自己。

成都全力打造特色科技金融体系 篇12

事实上, “新三板”挂牌补贴仅是成都在破解融资问题上的“冰山一角”, 组建成都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成立成都银行科技支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设置政府专利奖等。2013年4月, 成都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考核验收, 标志着成都在科技金融探索实践方面又迈出一大步。

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和《成都市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政策》, 提出到2015年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目标, 并把“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作为实现目标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来重点部署实施。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非“一日之寒”, 在《意见》中, 确定了从天使投资扶持机制、企业债券融资、企业上市优惠政策三方面寻求深层次突破。

1、引导社会力量组建天使投资基金

对于轻资产的科技企业, 银行信贷并无明显优势, 转而寻求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的帮助的企业愈见增多。作为直接融资方式的天使投资更加有利于那些本身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高成长性的技术项目或科技企业进行早期创业。

为引导社会力量来成都组建天使投资基金, 成都可谓煞费苦心, 不仅开出“市创新创业种子资金最高可按30%的比例进行天使投资基金引导性参股”的“诱人”政策, 还对获得天使基金投资的本市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给予所获投资额的10%、最高100万元的创业补助。并对投资市域内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人, 按其个人投资额相对应的个人收入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的市级地方留存部分给予资助。

优先支持那些获得创业投资的企业, 建立天使投资引导性参股和补助扶持机制, 健全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资金管理人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激励机制, 对于丰富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贫血”问题起到了治本作用。

2、完善企业债权融资服务体系

在《意见》中, 成都确立了建立以企业信用体系为基础、政策性风险补偿资金和科技与专利保险资金为支撑的企业债权融资服务体系。

债券、股票和股权融资构成了社会直接融资的三大主力, 能为企业提供长期、有效的资金支持, 也是探索科技金融结合的着力点。成都在“完善债权融资服务体系”方面, 重点设立了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 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信用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健全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共同参与的项目筛选与评价体系, 建立企业债券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据了解, 成都是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专利保险示范城市, 在今年4月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考核验收,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上大有可为。截止2012年11月, 成都共计99家 (次) 企业用106件发明专利、255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商标、48件软件著作权从26家商业银行获得授信和贷款累计达到30.9亿元,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企业融资难现状。

在最新颁布政策中, 明确了对参与信用评级的企业给予50%评级费用补贴。对以信用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 按担保费用的50%给予最高20万元的补助, 并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30%给予最高50万元的利息补助。

新扩充的企业债权融资服务体系必将为成都科技企业融资再开拓一片天地, 实现创新、技术、知识从概念到现实资产的有力转变。

3、首次设立“新三板”挂牌补贴专项

成都支持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海外证券市场发行上市融资, 对这种企业分阶段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并鼓励企业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份交易市场和券商柜台交易市场挂牌融资, 特别是首次设立了“新三板”挂牌补贴专项, 只要经券商机构辅导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 就可得到20万元的资助, 成功实现挂牌交易的再给予30万元经费补贴, 让企业更“轻负担”申报挂牌。

上市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更开放式的融资平台, 完善企业上市优惠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是成都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

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为目标的成都, 目前聚集了商业银行、证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共计180余家, 各类新兴金融机构, 如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性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也发展迅猛。预计到2015年, 全市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00家, 金融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发展势头强劲的金融业为成都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打好了基石。

上一篇:营销渠道管理下一篇:运动影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