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2024-05-1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精选8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1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孟繁增,刘龙江,修学强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302)

摘要:本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介绍了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流程和主要内容,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与动态调整的操作办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构建

0 引言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懂技术,会操作”见长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然而,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位居2010届失业最多的高职专业之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原则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1)校企合作原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紧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以市场调研为基础,认真分析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重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2)够用为度原则。专业层面的“够用为度”,不是某几门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补充,更不是课程学时数的简单调整,而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以构建工学结合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为切入点,形成彰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职业性原则。一方面,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行业标准指导制定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的操作规范。

(4)特色发展原则。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

图1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如图1所示。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校企合作开发团队;针对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等主要内容的职业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运行与评估反馈,实现不断更新和优化。整个开发流程紧紧围绕“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核心来进行,并形成过程开放、流程封闭的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调整,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内容

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开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组建开发团队、人才需求调研、职业分析、教学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运行、评估与优化等内容。下面就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3.1 组建开发团队

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专业开发团队,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为高素质开发团队的顺利组建提供了机制保障。我院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优质人力资源整合的合力,积极探索并逐渐形成了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方面,机电工程学院自陕西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聘请11位企业专家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另一方面,聘请校外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聘请校外兼任教师4人,组成了17人开发团队。其中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人,3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资格。

3.2 开展人才需求调研

人才需求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行业调研、企业调研等。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架构和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我院采用调查问卷、访谈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主要对西安东风仪表厂、中国航天科技○六七基地165研究所、宝鸡秦川机床厂等7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陕西作为一个国防工业大省,国防科技工业中的兵器、电子、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行业普遍缺乏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大量使用的特种设备及专用生产线,对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发组依据调研数据,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调整专业方向,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专业定位为“以电为主、以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能互补”,确定了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和维修为专业核心岗位,以自动生产线运行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系统设计与技术改造为专业扩展岗位的职业岗位群。

3.3 进行职业分析

专业开发组依据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群分析结果,确定了32项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1)专业特色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等几种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为一体的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科交叉性、融合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也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如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评价与监控等提出了更加复合的要求。

(2)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

(3)行动领域分析。行动领域分析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难易程度归类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模型,梳理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分析表。

3.4 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借鉴和扬弃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为课程开发方法、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来加以实施的一种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其开发思路是:从调研实际工作任务集合到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再到选取学习性工作任务集合。通过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并排序等步骤加以开发实施。

3.4.1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和专业特色,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3.4.2 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先进制造业的工程特点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定位,依托军工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共建,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①依托以船舶第872厂为核心企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校内外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②依据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将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高级认证、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③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即文化素质培养、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由浅至深、由单项到综合进行科学排列,形成“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图2 “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3.4.3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和基本结构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之不局限于狭隘、单一工种的特定岗位上,而是综合考虑适岗、应变、创新、发展的职业行动综合能力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能与岗位和市场需求互动,突出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的适应性。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核心岗位能力培养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图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3.4.4 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吸收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倡导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学中按照“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具备课程相应的职业能力。其次,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图4 融“教、学、做”一体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3.5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整个开发工作的整理、融合环节,要按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制。其中,学习领域课程的“排列组合”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院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岗位职业能力,制定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出版了3部配套的一体化课程教材,创新了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5.1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工作过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进度安排、课程描述、教学条件、毕业条件(学籍管理与毕业标准)、学分替代、编制说明等12个部分。

3.5.2 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主要指标

依据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公共拓展学习领域和素质教育拓展领域等六个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及“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

年”等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讲授课时为1537学时,实践课时为1342学时;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所占比重约为20%,专业基本学习领域和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约所占70%;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约占10%;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课内总共146学分,公共拓展学习领域、素质教育拓展领域、军训合计16学分。

3.6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与动态调整

3.6.1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

(1)整体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回答教什么、怎么教和按照什么顺序教等三个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构建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了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组建了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了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采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等评价指标。

(2)分项评价。①依据与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制定方案的依据、人才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个人职业发展、培养模式等评价指标;②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对目标的支撑作用、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完整性、对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支撑作用、职业素质结构、职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职业证书对职业能力的体现度等评价指标;③课程与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时设置、课序设置、核心骨干课程定性、核心骨干课程描述、课程考核要求、毕业条件、学分替代等评价指标;④实施与管理。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条件支撑、师资配备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方案等评价指标。

3.6.2 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

根据PDCA循环程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需要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控制下,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顺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管理。在有序的循环运行过程中,依据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周而复始,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完善实训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语

近年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践行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念,已从宏观开发层面深入到了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项目开发及课业设计层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一个开放的循环反馈系统,需要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教学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协调配合,需要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使所建立的课程体系真正符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2009.[2]郝秀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系列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3.[3]张庆臣.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51.[4]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00-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SGH0903022)作者简介:

姓名:孟繁增,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04,籍贯:河北任丘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务: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 院长

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职业技术教育

姓名:刘龙江,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11,籍贯:陕西户县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教授,高级工程师,职务:机电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职业技术教育

姓名:修学强,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11,籍贯:河南南阳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务:机电工程学院 院长

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职业技术教育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制造、管理与维修、技术应用、营销和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即毕业生要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职业技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集电子电气、机械和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交叉专业, 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系统工程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专业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一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课程, 其考核也是基于课程基础上的单科理论考核或理实一体化考核或以证代考和技能竞赛等等形式。而开设真正把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整合到一起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项目的院校也不多, 所谓的综合实训也只是几门课程的综合, 而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考核更少, 因此学生不仅缺乏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能力的系统性培训, 而且缺少了机电系统综合能力考核。学生缺乏了应有的职业素养培养, 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是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 系统比较复杂, 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和解决工作岗位上的问题。所谓的综合不是专业设置中的几门课程叠加, 而是指专业结构知识的全面综合, 是指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综合。

江苏太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德国的二元职业教育模式,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上与德国商会上海代表处合作成立中德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考试委员会, 全国推广综合实操考核, 由德国商会上海代表处提供考试题目, 在全国选任考官到德国培训后, 再派到到职业院校监考。这种模式优点是考试师资力量雄厚, 考核方式与题目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性, 不断更新考核设备, 引进新知识;但其缺点是购买相应的考试设备相对较贵, 而且几乎每年就要更换新设备, 一般职业院校不一定能承受得起经费支撑。此外, 一些企业开发了成套实训考核设备, 技术比较接近现行市场, 能训练学生PLC编程、气动系统线路、电气线路识图与连接、传感器、触摸屏等技术, 有其优势。成套设备一尘不变, 不能拆卸重组, 价格非常昂贵, 有的10多万一台设备, 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技能没有得到实训和考核。

东莞市政府大力支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 经费充足, 学习引进中德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考核模式, 可以适当购买相关的考核设备;与此同时开发创新考核方案, 开发具有知识产权且训练和考核学生专业能力各方面的综合考核设备, 使设备尽可能在具有可拆卸重组和通用性的基础上可进行多用途实训和考核。充分发挥两种方式的优点, 尽量节约综合考核成本, 较好地完成综合考核的目标与任务。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能力综合考核体系的设计思路

(一) 引进中德机电一体化专业考核系统与设备。

参考中德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大纲, 引进综合考核模式, 了解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吸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吸收消化德国机电技术, 参与国际交流, 保持与时俱进, 培训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以提高师资水平。针对这种模式, 可以只引进模式, 不购买相关设备或只购买适当数量相关设备, 由高职院校教师实施完成。引进中德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13个学习领域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高职院校校内实训条件、东莞市高技能培训中心资源和东莞及珠三角优势, 借鉴和吸收消化德国双元制模式, 使其本土化。

(二) 在现有综合实训设备基础上开发综合考核体系。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引进了宇龙YL—335B自动化生产线等实训考核设备, 可以进行自动检测技术使用实训、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实训、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实训、PLC网络组建实训、电气控制电路实训、变频器应用实训、电动机驱动和位置控制实训、控制系统维护和故障检测实训和触摸屏组态编程实训等。此类实训考核项目内容, 缺少了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与测量和机械机构运动等方面考核内容。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考核实训设备的使用功能、完善实训考核效果和整合全面知识体系考核, 将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分拣单元和输送单元的功能分解, 考核学生查阅资料、测量、模仿设计单个单元功能、加工零部件、组装、电气线路连接和控制系统编程与调试等。学生熟悉了自动化生产线考核设备, 能较好地完成这类考核项目;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各个单元更为复杂的功能, 增加考核难度。

(三) 重点开发创新和不断完善自主知识产权综合考核体系。

1. 专业能力。

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层次要求确定知识和技能广度与深度。要求自主知识产权综合考核体系中的每个考核项目尽可能覆盖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结构中五个部分知识和技能。在考核体系中, 着重过程实施考核, 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机电一体化技术促进了机和电的融合, 是将机械、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有机集成的一门学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知识构成主要分成五部分, 即CAMSS。

(1) Controler。Controler即控制器与控制技术, 主要包括DSP、PLC、ARM、单片机和专用芯片。考虑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及学生的基本素质, 主要选择PLC和单片机两种相对简单控制器。

(2) Actuator。Actuator即执行器, 主要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变频电机、液压缸、液压马达、气动缸和启动马达等。

(3) Mechanism。Mechanism即机械设计加工、测量、材料、常用运动机构和工装夹具等。

(4) Sensor。Sensor即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 包括开关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和模拟传感器的原理、选用、标定与校准和自动检测技术等。

(5) Software。Software即软件技术, 包括软件编程、调试、测试和人机界面技术等。

2.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是社会能力主要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专业知识、积极心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二是方法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制作项目工作计划安排、查阅资料的能力等持续学习的能力。三是每个考核项目设置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方面问答与交流部分, 便于考核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设置学生团队队员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考核内容;设置队员负责部分的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考核内容;设置队员查阅相关资料能力的考核内容。

3. 整合专业课程体系, 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结构相一致。

根据市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 参照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结构, 调整和整合专业课程体系, 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结构的五大部分都在课程体系中全面体现。

4. 组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开发与完善综合考核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组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统一思想认识, 充分发挥教师聪明才智, 共同参与制定和审核考核项目指导任务书;尽可能编写数量较多的项目, 以便教师和学生选择;考核项的难度要有一定梯度, 以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的需要, 因材施教。

5. 综合考核方案在教学考核的测试、应用和课时保证。

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安排3或4周课时考核, 将该考核系统应用于实际教学考核中去测试, 发现并总结其缺点, 专业教师集体讨论修改方案, 完善项目指导任务书。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完善后的考核项目指导任务书, 集体讨论, 定期更新。

(四) 以上综合考核方式结合。

以上三种考核方式在实际应用并存, 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经费、场地和师资力量自身条件, 选用合适的考核方式。

三、综合考核体系中考核项目指导任务书的开发

根据高职高专层次的情况, 考核项目主要分为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机电系统、以PLC为控制器的机电系统和机器人 (手) 三类;专业教师共同围绕三类开发一系列的考核项目, 制定考核项目指导任务书。考核项目指导任务书的开发给出考核项目的任务表、已有零部件清单表、通用件清单表、机器设备情况、部分相关资料和待采购的零部件清单表 (由学生提出并填写) 。

四、综合考核系统的管理实施

(一) 确定考核师资力量。

分为考核指导老师和教师考核小组, 每个考核教师指导学生组不超过四个;过程考核由过程指导教师考核, 最终考核教师至少由两名教师和一名企业专家组成小组考核;考核最终成绩由考核指导教师登记上报。

(二) 确定学生组。每组学生一般为3人, 不超过4人。先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成组, 剩下的由考核指导教师分配。

(三) 确定考核项目。

考核指导教师向学生组提供考核项目指导书, 由学生自己选择考核项目, 不能确定的学生组由教师给出建议确定。

(四) 强化考核指导。考核指导教师实时给予学生小组支持和审核, 以免小组的工作偏离大方向。

(五) 确定考核时间。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 考核时间持续三或四周, 或穿插整个学期的课外时间。

(六) 考核指导教师经常督促考核学生组按进度执行。

五、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考核总成绩分为两个部分, 考核指导教师按照学生组每个学生在考核中的作用给出意见和成绩, 占总成绩的40%, 考核项目的最终考核由考核教师组给出平均成绩, 占总成绩的60%, 具体内容见表1。

六、综合考核的师资力量与素质要求

(一) 考核师资要求。

一是考核指导教师自主选择指导已确定考核项目, 冲突之处协商处理。二是考核指导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结构五大部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是考核教师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参加业务培训和到企业实践锻炼, 提高业务水平和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技能。

(二) 考核教师的待遇。

限定每名考核教师的考核学生人数范围时, 现场考核教师按照实际课时计算并考虑加班情况, 支持鼓励教师积极性。适当报销电话等办公经费。

七、综合考核经费支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3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4-0143-03

1 引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全新理念。它是把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工学结合”对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原有的“学科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教学设计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保证了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确保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

2 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

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为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1)资讯(做什么):布置团队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任务目标。

2)计划(怎么做):以小组的方式收集解决方案,对工作整个过程进行计划。

3)决策(确定怎么做):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

4)实施(做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方案的实施过程。

5)检查(做得怎么样):学生依据先前拟定的评价标准,自行检查工作成果是否合格。

6)评估(做后的提升):师生共同讨论评价结果,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技能养成。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为:职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优化。

下面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化生产线方向)为例,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该专业的专业定位为: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管理,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企业从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

职业岗位调研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化生产线方向)的调研,得到的岗位群有两种,共6个岗位。

1)基础岗位: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维护员、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员、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员。

2)提升岗位:生产现场管理员、产品检验员、产品营销员。

每个岗位都要从工作流程及内容,工作组织方式、工作环境、设施配置,学历、专业、基本素养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岗位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及具体的岗位描述,可将这6个岗位分解成25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其中“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员”岗位可分解的9个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后,要将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及方法、对象、工具、劳动组合和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

划分行动领域 根据25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可将25个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对象相同划分为10个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转化学习领域 10个行动领域划分好后,可转化为11个学习领域,如表3所示。行动领域“电机与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护”转化为2个学习领域,其余每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个学习领域。

一个学习领域可看作一门专业课程,这样综合公共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就可制订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框架教学计划。框架教学计划中要涵盖每门课程第几学期开课,学时多少。比如:专业学习领域“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开课,共90学时。对每个学习领域都要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媒体、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接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该领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学习领域描述。

学习情境设计 为了能将专业学习领域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进行实施,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关键。表4将“学习领域7: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以工作对象为教学载体,设计成两大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又设计了6个子情境。

对于每个学习情境,都要从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材料、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及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实施优化 教学实施与优化主要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六步法进行的。下面以“子情境2:某水泵Y-△启动的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为例,说明具体的教学实施与检查评价。

1)资讯。

①教学资源:任务书、学习网站、相关书籍、授课计划、多媒体教室。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师提供任务的具体信息,下发学习资料,包括主控指令MC、MCR、定时器T、程序设计方

法;教师提供任务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师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目标。

2)计划与决策。

①教学资源:引导文、实训教材、参考教材、课件、案例库、PLC技术实训场。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教学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下发引导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任务分配;制订项目行动计划;制订系统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填写相关表格;教师检查计划和方案可行性。

3)实施。

①教学资源:引导文、课程网站、PLC技术实训场。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分组实践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按照工作计划,分析水泵的控制要求、硬件设计,主要确认PLC的型号规格、设计控制程序,完成软硬件程序设计;实施硬件接线和程序输入并调试。

4)检查与评价。

①教学资源:PLC技术实训场、评价单。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交互检查法、小组演示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检查硬件接线和软硬件设计程序是否符合要求,确定设计思路、步骤是否合理,并试运行该PLC控制电路,如有遗漏及时更正、改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项目成果;师生共同对整个设计与调试过程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整理归档。

4 结论

本文运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念,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优化的流程进行开发和构建,并将具体学习情境“某水泵Y-△启动的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进行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群项目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也为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宇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轻工科技,2016(5):166-168.

[2]刘芬.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37-38.

[3]林书乐,刘莹,叶志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单元设计:以《涂膜铅笔硬度测定》为例[J].科教导刊,

2016(1):119-121.

[4]刘爽.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6(5):160-16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4

基于以上专业定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涉及专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规划,机器人实践平台升级,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等。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对专业人才知识及能力要求的创新课程体系,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在已运行4年的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面向“工业4.0”的课程群知识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总结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遵循工程教育思想,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将项目设计和实施贯穿于大学4年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与运作,获得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企业真实项目实践与学校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设置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群及项目群,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3.1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行业与社会需求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确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定制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最终建立面向“工业4.0”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引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制定全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计划,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以设计为中心,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具体表现在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理论课程的整合要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群与专业模块化课程群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依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中做”和“做中学”为方法,统筹安排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与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综合实训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学期教学内容逐级递进、逐步深化;将实践学期实训内容与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贯穿于大学教育全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各级项目。一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综合设计项目)的设计直接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学期的二级项目和基于专业课程的三级项目分别是一级项目培养能力的分解。

采用基于社会实际岗位的逆推法设计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按照人才职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培养目标抽象为若干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再根据每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划分不同的课程群。

设置课程群不仅要考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递进关系,还要充分研究专业相关的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岗位特点,针对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把行业、企业、岗位所需与“工业4.0”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平台、新规范纳入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及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专业定位侧重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传动与驱动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包括智能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以及智能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等。虽然该体系与面向“工业4.0”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匹配度,但还需进一步改革,拟融合“通信规约”“IoT”“工业现场总线”等知识模块构建“工业4.0”的CPS虚拟网络课程群,融合“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检测”等构建“工业4.0”的CPS实体物理课程群。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围绕KUKA工业机器人开设相关的课程实验、课程项目、实践学期项目及实训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岗位应用技能课程、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4个阶段。注重岗位需求对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前两个阶段与传统大学基本一致,只是深度上浅显一些,后两个阶段面向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着重培养企业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3.2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做到了常项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取管理学确认有效的5W1H(Why-What-Where-When-Who-How)和PDCA(Plan-Do-Check-Action)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保证各环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包括TOPCARES-CDIO系列评估、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过程评价3个部分。TOPCARES-CDIO系列评估主要评价专业、课程、项目、教材以及素质教育等环节落实工程教育理念的效果。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对重点课程的评价、对重点教材的评价等,由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组成。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从课程考核、实践学期以及毕业设计(论文)3个关键环节展开。

3.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注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断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关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教学研讨、企业实践、学术研讨等全方位的培养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研科研水平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引聘训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方案。

3.4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完善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试题库、项目库、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升级机器人系列实验室。

4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5

2012-7-19 22:20:00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林芸 张艳梅 白云

论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高职 人才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双证融通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整体规划,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已经进入快速建设期,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在本地区也将迎来一个高峰期。本文对其专业人才需求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本校及本专业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出了建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方案。在本文中,确定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总结了“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也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随着山东省大力推进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建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业集群均进入了快速膨胀期。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是采用大量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取代了传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式。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食品、医药等行业。可以说,任何产品只要投入工业生产,就必须采用自动化生产制造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否则将没有市场竞争力,而自动化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因此加速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一方面,企业难于招聘到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相应毕业生感叹就业困难,工作难找。分析原因是供非所需,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依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服务地方经济,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根据半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对山东省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和胶东半岛大中型机电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半岛经济发展急需的三种职业特色鲜明的机电类就业岗位群,分别是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包装和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带动了食品灌装、包装设备的飞速发展。自从我省做出重点发展食品产业群的重大决策以来。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对灌装生产线人才的大量需求早已初

见端倪。

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的核电和风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山东在半岛沿海地区规划了海阳、荣成、乳山三座核电站,并计划在“十二五”末全部投产发电。同时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各大发电集团竞相在山东沿海地区修建风力发电厂。这使得山东省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山东核电、风电产业发展的推进将需要大量掌握核电、风电相关知识的装备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不断需求,电子组装技术在真个电子整机装配加工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胶东半岛在发展电子信息与家电产业集群的同时,电子组装技术备受关注,据调查分析,电子组装技术产业的人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未来需要众多电子组装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我们通过以上市场调研,制定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胶东半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 构建“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中两年半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为地方企业量身打造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人才。因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1.5+0.5+1”正是贯彻分方向教学并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1.5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到第三学期,学习基础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技能核心模块,在这样一个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机电类岗位的基本能力。0.5是指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的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行选择三个就业方向的一个,进行该方向一系列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专业方向到对口的企业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并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2.2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分方向教学的课程学习中,部分课程专业性强,如没有合适的实训载体,学生难以实际掌握该专业技能,因而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建设了两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这里实现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有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部分授课任务,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零距离”接轨。

2.3 实行“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而国家在长期对各行业生产一线和生产过程职业技能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所以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重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可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书和机电一体化技能认证。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通过对胶东半岛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培养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仅契合高职院校的服务定位,而且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参考文献:

[1] 李宏.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12.[2] 田林红.电类课程模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6

2构建培养“职业人’’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起大专业平台课程群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群,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_6J,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并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以药学专业基础课群和药学专业课群构建起大专业平台课程群。大专业平台课程群的设置,兼顾执业药师、药剂员和医药商品购销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卫生职称考试,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终生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工作后职业生涯的提升,为其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药学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药学专业课群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药品购销、管理和合理用药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方剂学、中药学、医学营养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师资格考试培训、药品营销心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品销售技能综合训练、药店常用诊断学等任选课构建起专门化方向课程群,安排校内教师或聘请行业一线专家来上课,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养成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见习、顶岗实习和实际工作中能“用得上,用得好”。课程目标还要求学生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和全国英语等级证书考试一级(B)考试合格证书,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构建培养“社会人"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不仅要考虑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有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的合格“社会人”。强调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言传身教,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形式

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懂法守法,并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协调合作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个体化知识结构的完善;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健康体魄,健全心智,强化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综合素质。4 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课程体系

改革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模式。把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学业评价与职业能力评价融为一体,整体设计教学方案,立体组合教学策略与资源,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通过教与学、学与考、主体

与主导、学校考评与社会考评等各种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实施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绩效。

4.1改革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通过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和重组,并以任选课形式适时、灵活增设新课程,满足订单企业的岗位需求,由此建立起理论教学体系的动态运行机制。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有机衔接,有利于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和课程内容的更新。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思路。

4.2 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针对药学是实践性强、个性化强的科学特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起实训、见习、顶岗实习场所,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工作,在工作中完成学习,培养起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缩短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辅以药师资格考试培训、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品销售技能综合训练、药店常用诊断学等校企联合开发课程,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7

为此, 在我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院校建设”规划纲要指导下, 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在历届毕业生信息反馈的基础上, 确立了本专业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方案,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 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分析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

一、机电一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 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当前, 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但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广, 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课程设置涉及面广和专业知识要求精的矛盾。由于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多, 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 因此只能选择开设对学生就业最有用的课程。导致高职院校往往只强调单一专项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技能训练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培养, 这使得毕业生很难适应具体的工作岗位。

2. 教学场地及实训条件有限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数控、信息、检测、驱动技术等的综合体, 这就导致了其对教学场地和实训条件的需求往往高于其他专业, 教学成本较大, 在高职院校实训经费较为紧张的条件下, 很难满足本专业全部学生实训需求。

3. 专业定位不明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水平普遍较低, 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 学习效果也十分不理想。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在最近十年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但部分高职院校仍然简单沿袭传统机电专业教学模式, 课程安排还是以理论课为主, 导致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好不容易学会的知识工作时又不见得用得上, 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想法。

二、机电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构建思路

1. 指导思想

( 1)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教高[2006]16号) 提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指导意见, 制定了“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 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年) 》提出, 到2020年,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提出,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十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

2. 构建思路

( 1) 开展社会调研, 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确定主要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 项目组依据校企合作企业规模、类型和档次来选择合适企业进行调查, 通过设计专业调研表格进行问卷调查, 并结合现场调查以及毕业生反馈开展专业调研。确定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范围、职业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态度需求等内容, 具体详见表1。

( 2)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 确定行动领域

在对表1分析的基础上, 将上述各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后, 确立了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典型工作任务, 依据岗位核心内容归纳行动领域和工作任务描述, 具体详见表2。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课程体系的重构

1.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以“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为纽带, 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 确立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两个方面:

( 1) 注重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转变以及职业岗位技能的变化, 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

( 2) 专业课程改革上, 从企业调查问卷、职业岗位群分析和毕业生信息反馈等方面入手, 通过分析、归纳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的基础上, 分解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及职业关键素质, 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 充分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完善图1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考核, 确保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均达到100% 。

2. 依据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课程, 构建新课程体系

将职业行动领域中" 机械零件的测量" 和" 机械零部件的制图" 整合为学习单元中的" 工程制图与CAD" ; 将" 金属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 和"机械机构的分析与装配机械设计" 整合为" 机械制造技术" 等。按照认知规律进行排序建立学习领域, 具体内容详见表3。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环节保障措施

1. 加强“双师 型 ”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建设;

2. 倡导和激励创新性教法的研究, 凸显能力培养特色, 丰富教学内涵;

3. 加强与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的联系, 完善并健全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4. 依托校企合作机制和方式开展职业教育, 充分双方优质资源, 让学生接触企业的工程项目, 熟悉现代化生产加工工艺, 并把握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顶岗;

5.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6. 加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与教材的研发;

7.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由学校自主评价向学校、社会、企业相结合的考评转变。注重多种能力评价、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主体, 注重过程性评价; 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专题报告、直接观察、考察原有学习证据等。课程成绩一般按照课程项目成绩、综合考试成绩、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每个课程包含若干个项目, 每个项目考核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 考核成绩的评定以项目完成情况为基础, 既重视项目成果, 也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职业态度, 科学性、规范性和创造性。每门课程的每个项目都要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课程项目一般按照项目权重加权平均。对于顶岗实习考核, 引入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机制, 学习效果评价由企业评价 ( 占40% ) 、指导教师评价 ( 占20% ) 和顶岗实习手册完成质量 ( 占40% ) 三部分组成, 实现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有机统一。

五、结束语

近3年来, 我院机电一体化经过不断改革和探索,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参加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 取得了全国三等奖一项, 省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 市级一等奖三项, 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100% , 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我们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进步,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改革和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满意、企业欢迎的合格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 .

[2]刘文华.技术本科教育:构建职教体系的有效衔接[J].职教论坛, 2012, (19) :47-49.

[3]雷正光.基于顶层设计的现代职教体系研究与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 :80-84.

[4]潘安霞.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建设[J].职教论坛, 2012, (11) :52-53.

[5]滕业方.基于专业群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2013, 17 (34) :13-15.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 篇8

【关键词】机电检测;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26-02

引言

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实验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围绕提高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结合“机电检测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以强化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原来较为单一的“理论教学+验证实验”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讲授+综合实验+开放性实验”的新模式,形成了以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1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目标

1.1 依托实验室建设,构建综合性实验平台。 按照学校“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教改思路,依托军队“2110工程”建设,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构建了包括“NI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系统”、“Festo模块化气动控制实验系统”、“Festo电液控制实验台”、“紧凑型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等综合性实验平台,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1]。

1.2 借助先进技术,培养学员创新能力。 在实验平台建设中,整个教学组通过调研、论证,引入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技術,采用模块化和开放式结构,使学员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自主设计、快速构建系统。通过实验开发,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3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探索了课内演示性实验为先导、课外综合性实验为基础、开放性实验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分别解决理论教学的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升华、动手能力锻炼、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培养等问题。课内与课外实验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设备台套数少与教学班次和学员人数多的矛盾;开放性实验的开展,使得实验教学向后延伸,支持了机电基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益,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2 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和理念

机电控制技术是武器系统发射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发射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技术。按照学校教改思路,依托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教研组对机电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2.1 吸收国际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引进一流设备,提高教学实验系统水平。 在机电控制教学实验系统的建设中,针对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特点,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德国Festo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结构,使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和快速构建系统进行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本学科开展机电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2.2 构建课程基础实验平台。 围绕教学内容,依托发射系统总体与设备实验室,按照开设原理性实验、结构性实验、开发研究性实验的思路,构建课程基础实验平台。建成的机电设备状态检测实验系统,可以进行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方面的演示性、设计性实验。建成的控制器与接口技术实验系统,可以进行集中式或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演示性、设计性实验。开发的PLC控制系统虚拟实验软件,通过虚拟实验的方法,解决了硬件设备少、难以多组同时进行的问题。

2.3 开展机电类专业实行开放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探索。 为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的矛盾,通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办法,对机电类专业实行开放性实验进行了探索。在该模式下,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和实验仪器设备都对学员开放,在教员的引导下,学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以自我训练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大有裨益[2]。

3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果与应用效果

3.1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果

3.1.1 对于专业基础性教学实验系统的建设,提出了重视吸收国际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的思想,引进一流设备,提高了教学实验系统水平。

3.1.2 在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教学内容,按照开设原理性实验、结构性实验、开发研究性实验的思路,构建了课程核心实验平台。

3.1.3 在传统实验教学基础上,将开放性实验引入实践教学,提高了学员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了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了学员的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员的自我学习与提高。另外,为了提高设备开放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对设备技术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新编了“实验室实验设备及可开设实验项目指南”和“Festo机电控制实验系统使用教程”。

3.1.4 在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思想,以最快速度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为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5 所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机电液一体化特色,涵盖了发射工程专业涉及到的机械、液压、电子等领域,增强了对武器发射系统总体与发射设备性能等进行综合实验研究的能力。

3.2 实验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以演示性实验为先导、以课程综合性实验为基础、以开放性实验为特色的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体系,解决了机电检测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的开设问题。

2009年以来,完成了2006-2008级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本科共532名学员的课程实验任务,为5期工程师逐级晋升培训班学员开设了专题教学与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开展了开放性实验,教员在“实践中教”,学员在“实践中学”,对教、学双方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对我校专业实验室开设开放性实验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由于实验教学开展的成效明显,武器发射系统总体与设备实验室在学校组织的军队“2110工程”二期第一批建设项目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并被推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交流观摩活动。

参考文献

[1] 机电一体类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及其实现[J].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7-12.

上一篇:年会歌曲选择提案5则范文下一篇:绿色家庭事迹材料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