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

2024-10-2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精选10篇)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 篇1

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主干课程介绍简介

1、机械设计基础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选用通用机械传动装置和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机械技术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2、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熟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具有确定零件加工方法和制订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切削加工与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熟悉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具有选用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和改变材料性能方法的初步能力。掌握主要热成形方法和板料冲压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熟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熟悉毛坏或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并具有设计抟坏或零件结构的初步能力

3、电子技术

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熟悉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应用、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基本知识及DA与AD转换电路等基本知识。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对于模拟电子和数学电子的一些基本电路和应用电路具有建模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设计能力,对于典型电路及其基本电路要求会计算重要电子电路参数,实验课应重点偏向于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自己动手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及加深,计算能力,分析设计能力主要从考试及平时提问和作业来进行考核,实验则主要通过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及连线,实验结果的是否实现来考核。

4、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近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门课程作为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PLC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及其简单的系统设计,为学生将来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养成对小型控制系统要达到会分析被控对象的运动规律的分析能力。养成对小型控制系统要达到会选择可编程序控制器型号、外围设备及其相应的程序设计方法的设计能力。养成能运用所学的可编程序控制

器软、硬件知识,对类似机床进给、换刀等小型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5、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了解微机组成与结构,熟悉并掌握微机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编制方法。熟悉扩展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AD和DA等、接口电路的使用方法,具有分析、调试汇编程序和简单系统硬件能力。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基本接口及其接口扩展方法。使学生学习后具有单片机应用系统硬、软件的初步开发能力。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熟悉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基本特性。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上机调试过程。掌握单片机中断工作方式及中断处理过程。掌握单片机计数器/定时器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内置接口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掌握单片机存储器及I/O接口扩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6、数控机床及编程

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掌握典型的机械传动和控制数控机床运动的插补原理及刀具补偿运算。了解数控编程的一般方法,熟悉数控编程指令,能对需要编程的机械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轨迹计算,能对典型的加工零件进行数控编程。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了解数控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大量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数控机床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进入社会后能够迅速达到工厂、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能设计简单的数控装置或将一些旧设备改进为简易数控机床。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 篇2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作为科技人才的摇篮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借鉴了原苏联的模式, 专业划分过多、过细, 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 在机械工程学科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诞生了, 它融合了以前的多个专业,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厚基础、宽专业”的教育目标。在此大背景下, 原来的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因此, 其自身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行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设计大多由机电一体化和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主体课程演化而来。若教学对象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 他们自然有机电一体化设计的相关课程作为支撑;电子学专业的学生有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及电子电路设计等课程为支撑。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由于他们在电子学方面的前续课程仅有涉及基础理论知识的电子电工学等极少数课程, 所以在教学对象变化的同时, 原有的教学内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非机电专业与机电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机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学生, 他们有较雄厚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 因此, 对于他们的教学主要是放在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各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设计上;而对于机械类专业所开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应以学生实际所学各种知识为基础, 较简单地传授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并在其中加上一些电子、计算机等薄弱环节的知识。

传统的教学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为主, 另外再加上一些应用实例以巩固所学知识, 缺乏实践环节, 因此,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

二、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进行的改革实践, 其内容主要为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改进教学手段、改变考核等。

1.针对教学对象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应该具备的前续课程为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和数字电路、控制工程基础及微机原理等等。但实际上, 本科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所学课程较多、较广, 很难单单只为满足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而设计整个课程体系, 所以除机械类课程外, 其他课程有的只是相关内容的简单综合和概括, 如电子电工技术代替了电工学、模拟电子与数字电路等, 还有一些则根本没有开设。很显然, 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相当薄弱, 这为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因此, 在课程内容上要适当加入一些电子、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是, 这部分教学主要是针对一些相关机电一体化实例而讲授的, 并且占用的课时也不是很多。毕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2.增加实践环节, 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 不是让他们记住多少东西, 而是如何去应用所学的这些知识, 因此, 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是远远不能达到目的的。开展实践教学十分必要,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对机电一体化设计的课时安排作了一些调整, 授课时间由原来的72学时减少到48学时, 将减掉的24学时用做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让学生做一个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设计, 如数控机床改造、简单机器人设计等。通过课程设计全面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意识, 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认识。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 相比以前的纯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除了增加课程设计外, 还增加了一些参观实习的内容, 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拆装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加强了学生设计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意识。

3.在教学中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理解难度,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处理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软件在高校教学中已经普及。最普通的多媒体软件PowerPoint, 虽然简单实用, 在教学中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其交互性和专用性相对较差。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专门开发了适合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该课件主要应用Authware、Photoshop、Firework等各种多媒体软件, 结合多年机电一体化教学经验, 在一些难点、重点地方多采用动画以及实体照片、录像等各种方式创建而成。这一课件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了理解难度,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任务重与时间短的矛盾。“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即将步入机械工程行业的学生, 掌握各种先进的处理工具, 尤其是计算机工程软件, 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SolidEdge三维设计、Protel电路设计与仿真、Matlab/Simulink控制仿真、Labview虚拟仪器等软件, 并利用这些软件对机电一体化的部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的认识, 并初步具备使用这些软件解决一些简单的机电一体化设计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高校, 考试仍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学习指挥棒的作用。在选修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学生中, 有一部分人的主要目的是拿学分。他们平时学习不认真, 到接近考试时临时突击复习, 虽然也能通过考试, 但他们掌握的知识很不牢固, 没有达到教学要求。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改革了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变以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 变一卷定输赢为分批、分层、分散考查学生, 加大对学生平时的考查力度。另外, 在相应的重要章节布置一些小论文, 提高学生兴趣, 开发创造力。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扭转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课上认真听讲, 课下踊跃钻研的学习风气逐渐形成。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效

通过改革, 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在改革中获得了丰富经验。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改革有以下主要成果: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使之更加适合教授非机电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高质量、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加大学生平时的考核力度,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一次改革并不能做到一劳永逸。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让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非机电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教学对象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用各种教学工具,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处理问题的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尹志强, 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张建民, 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吴振彪.机电综合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刘杰, 张辉, 韩卫光, 范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7.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 篇3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适应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产物之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技能训练教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专业技能 培养方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合成的产物,其产品一般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产生的新一代产品和系统。目前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技能训练教学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1.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根本

面对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当前具体形式,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学习,推行学、做合二为一,产学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拓宽“理技一体化”教学途径。

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实习时间很多,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生产设备,学习到最实用的专业技能。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是紧随着现实需要而变化的,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岗位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2.合理利用资源,加强训练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对技术、技能训练要求比较高,对实训条件的要求远比普通高等教育高。据发达国家相关统计显示,培养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成本为应用型人才的2/5,要想搞好高职教育,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仅依靠学生缴费是难以实现目标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1)各高职院校对学校自身发展建设进行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2)创新办学体制,拓宽办学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渠道多样化。从目前湖南高职院校的发展来看,可以采取多元化合作办学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思想是摆脱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通过银行贷款、自筹集资、寻求企业投资、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环境与技能训练条件,使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得到保障。

3.整合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具体讲就是,把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进行有机结合,由一名专业教师担当教学任务,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点是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用实践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4.建设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和与职业岗位群有关人员及专家进行调查,通过对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描述,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通过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5.技能培训为核心

技能实训教学要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5.1基本技能训练

认真练好传统的基本功,如钳工锯切割、凿切、切割和备案、锯位置、凿切精度等都要精益求精,扎实到位,使学生达到能干、会干、实干、巧干、精干的目的和水平,真正实现“干啥像啥”的目标。

5.2熟练掌握设备及工量器具

学生学习各种技能首先要熟练掌握各工种工量器具的使用方法、结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够进行基本的维护和修理。

5.3理论后的第一次练习

第一次练习激发兴趣,然后探索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钳工的锯削实训,先让学生画线看谁的锯缝直,然后根据训练情况,研究和讨论锯缝歪斜、锯条断和锯齿状的裂缝。如整机组装训练,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基本掌握装配过程,并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上作品,从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课程的运作。

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不仅要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更要培养学生生存、学习、合作的综合能力。改变教学模式,应用理论、技能实训、企业实践为一体的“理技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便为我国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更多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巧梅.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及改革建议——进行课程整合、实行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165-166.

[2]张平亮,辛望旦,唐育正,何永华,刘福基.高职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5-8+23.

[3]文振华,尹欣,孙新.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1,05:63-66.

机电一体化专业简历 篇4

应聘职位:机械设备维修类:技工类 机电工工业/工厂类 质检员

个人工作经历:参加校内每学期各个工种的实习,学校自己有实习车间,每学习一个工种都是实际操作,本人基础知识扎实,熟悉操作流程、能熟练完成安排学校的实习操作。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在校期间,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基础扎实,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重视团队合作精神。

详细个人自传:本人性格稳重大方,性格开朗、细心、工作负责,有团队精神,勇于承担工作的压力。本人专业基础扎实,机械绘图等.简历自我评价

真诚`自信`充满亲和力的我相信一定会给公司带来不少冲劲.学习能力强。喜欢与人沟通`热情开朗`热爱交际也为我做销售行业带来了很大优势.我相信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肯用心就一定能成功!

个性活泼开朗,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人热情乐于助人。

工作态度积极,有热情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工作那种做到实事求是,能胜任自己本职工作,努力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本人综合素质佳,能够吃苦耐劳,忠诚稳重坚守诚信正直原则,勇于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我评价 篇5

范文一:

通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三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从思想上来说,我从一个懵懂的小男孩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 义制度。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社会对别人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也是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我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并努力把他 们付之于实践,对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 次 考试 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 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计算机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计算机水平的资格 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 伍。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三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院里组织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的文 艺汇演、英语 演讲比赛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 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 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 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 生。

三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范文二:

在大学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三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关键点。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实践。

学习上,我没有让自己失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获得奖学金。我是机电专业的,知道不仅要理论知识行,也要实践能力强,所以我经常参加实践活动。现在是信息时代,学习本专业的同时,我也进行了计算机方面的学习,经过努力拿到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三级。这些都让我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我十分乐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现在我已经面临毕业,正在做毕业设计,我成为设计小组的组长,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思想上,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为社会为学校为同学为身边的人做事不再是觉得是一种累赘,而是很乐意的去做并且能够得到满足和快乐,不会去想做好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少管。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这几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同样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生活上,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在外面找兼职、做家教,也锻炼了我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学校的生活,让我学会了合理的自理生活。

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报告 篇6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专 业 特 色 报 告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二OO九年四月

“大类通识、工学结合、按岗产学、多证促能”打造机电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我院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0年申请备案,2001年开始招生,2003年7月毕业第一批学生。几年来学院高度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工作,在师资、实验实训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和重点投资,并在大类招生、课程综合化及产学结合方面大胆创新,“双证书”推行效果好,形成了“大类通识、工学结合、按岗产学、多证促能”的特色模式,为培养优秀机电一体化人才创造了条件。

一、“大类通识”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才培养和就业方向准确提供了空间

我院自2004年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其优点是:

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专业志愿选择的盲目性。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事实上很多考生并不准确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所以在具体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那么实行大类招生就可以避免这种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学生的利益。

2、按大类招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按照专业招生,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般只能填报六个专业志愿,限制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比如有的学生既对材料学科感兴趣,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感兴趣,还对管理类专业感兴趣。由于填报专业数量的限制,考生不得不舍弃自己热爱的一些专业。而实行按大类招生,一个大类包含过去几个专业,如果学生可以填报六个大类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学生填报了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3、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由于学生入学时不事先确定学习的具体专业,而是在入学后经过基础知识共同学习和大类基本技能训练后,在大学二年级始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对专业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所以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4、学生基础扎实,有利于培养“通才”。实行按大类招生后,由于学生在入学后要经过一年经过基础知识共同学习和大类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公共 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专业后,也会促进学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所以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5、一年级成绩作为学生专业选择的激励措施。一年级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本人兴趣爱好选择两个志愿。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本校教学资源调控学生专业,其中调控的指标就是一年级的成绩。如此对鼓励学生积极上进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根据我院一年级不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改革的实践,本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四级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即建立文理通识教学平台(如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技能教学平台(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训、制图测绘等)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平台(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维修维护)和专业分支“选修课程”平台。对每个教学平台,适当规划了课程群和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使课程群之间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当技术发展使某一课程群需要调整内容时,不影响其它模块。模块化的课程群规划使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一一对应的教学保证,使负责具体模块的教师有了明确的责任和目标要求。

二、通过课程“工学结合” 是构建合理高效高职教学体系的根本措施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在对专业的任职岗位群作职业能力分析并进而确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将四级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平台中的每个教学平台,适当规划了课程群和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使课程群之间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当技术发展使某一课程群需要调整内容时,不影响其它模块。模块化的课程群规划使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一一对应的教学保证,使负责具体模块的教师有了明确的责任和目标要求。课程综合化是“企业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主要措施。

课程综合化将多科理论有机结合、以工作岗位需求,将理论与应用方法密切联系。课程综合化是构建合理高效高职教学体系的根本措施。对于专业课中的“按群相关”的课程适当综合化是机电专业课程综合化的切入点。课程综合化整合的基本原则是:以专业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主线,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课程综合化,就是强调各个学科(专业)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 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综合化课程主要有三门,分别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维修维护》两门主干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1、机械操作、维修及技改岗位群整合--《机械设计基础》

将原大专的《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中力学基本理论、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有机融合为基于机械设计、维修和操作等典型项目为导向的《机械设计基础》。在该课程教学体系方面融合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贯彻高职理论教学“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将力学基本理论分解到机构、机械传动和机械零件的相关章节,做到了真正意义的融合,而不是一般的“混合”。在教材建设方面,积极编写适于融合体系的自编教材。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除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外,科学运用多媒体CAI课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作用。与其配套的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将工学结合推向高级阶段。

2、机械制造岗位群整合--《机械制造基础》

将原《金属工艺学》、《公差与技术测量》整合为《机械制造基础》,并且与金工实习环节密切配合,高度重视实际操作技能,自编实训教材《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实训指导》、《机械制造技术实践》、《金工实习报告》等体现了我院《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整合取得成功。

3、现代控制岗位群整合--《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由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由感性到理性、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和就业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照由感知环节到控制环节;由简单控制系统到复杂控制系统;由单一控制环节到综合控制环节的设计思路,精心选取任务载体,充分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按照“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和开发了3个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情景、27个工作任务、26个实训项目工单。

每个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按照教师给定任务(学生接受任务)→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的性质和目的,学生查阅学习指南和教学参考资料、拟订实施方案并讨论可行性)→媒体播放、实物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技能训练(学生按照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要求有具体的内容、方法、步骤、体会、总结)→知识链接(必需够用的知识)→检查评估的过程进行。教学场所从教室搬到了实训室(车间)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运用“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等方式,实现了“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使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职业岗位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结合。将原将《检测与转换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三类与工业控制相关的内容整合为一门基于自动化控制方法为特征的综合课程-《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设置三个单元的集中实践周(PLC实习、单片机实习、PLC及传感器课程设计),分阶段与课程教学呼应,与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核配合,以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成效明显,深受学生欢迎。

4、数控加工岗位工作过程化-《数控加工技术》

课程设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方向,设立了四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又按着连续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设置了若干个任务,明确了每个任务的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虚(仿真操作)、实(实际操作)结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施效果良好。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加工中心加工、特种加工等四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又按着连续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设置了若干个任务,课程累计18个工作任务,将工艺制定、数值计算、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操作等通过任务载体进行整合。

本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灵活运用引导、讨论、互动、比较、反向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教学实施采用虚(仿真操作)实(实际操作)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强了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数控加工中心与沧州朝阳热处理厂合作,进行钻杆接头、套筒、法兰等零件的数控加工,加工内容涉及外圆车削、内孔车削、圆弧车削、螺纹车削、数控钻孔等工序,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5、数控维修岗位工作过程化-《数控设备维修维护》

以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 段,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融“教学做”一体化,具有完善实习教学文件资料。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工程环境创造,教学组织反映企业工作过程,形成企业文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数控机床是集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新的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以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目标,把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学习内容分成若干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包含若干任务单元。以新的课程标准为宗旨培养能安装、调试、维护机床和排除常见故障能力的银领人才。

教改后的《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做到了“三个一致”,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征。

三、“按岗产学”,是适应就业导向需求的基本策略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几年来我院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立足沧州、依托冀京津、辐射周边地区,找准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我们主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计划中明确两个产学研结合工作学期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高效途径。我们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了两个阶段的产学研结合工作学期,分别是三年级前夕的暑假6周和毕业前整个学期。第一个产学研工作学期是在专业课程前夕或中间,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体会专业,为专业学习和训练奠定思想基础和意识准备。毕业前产学工作学期是已经完成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践环节的基础上的综合性实际训练。通过该环节,全面锻炼学生生产实践能力。近二年来,机电系重视 产学研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在影响产学研结合实施效果的关键点和完善产学研结合实施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机电系副主任耿玉香教授的论文《高职产学研效果影响的关键点研究》发表在《职业技术》2006年-10期上。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学生工作岗位安排办法是以学生自选单位(岗位)为主(95%左右),学院安排为辅,但要求岗位与所学基本相符。产学指导工作,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但学院必须做到不失控,主要措施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辅导,并且学院与企业密切配合,加强联系,控制学生产学效果。

2、金工实习采取学院机械厂与沧州市运东英超机械制造厂合作,数控车间与运西朝阳热处理部合作,实战训练。多年的合作,学生机械加工的实际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3、依托当地模具生产基地-黄骅模具城和泊头模具强镇的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几年来机电系师生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学生实习、技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有意探索。使师生及时了解模具工业动态和现代加工技术。同时我院教师为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郑春禄教授等撰写的论文《CAM软件中数控铣削刀具选择和铣削参数设置》在《制造业自动化》(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6-7期发表、《乡镇机械制造产业群信息化的推进方案》在《上海信息化》2006-6期发表、《乡镇机械制造产业群信息化迫在眉睫》在《中国信息化》2006-3(下)期发表。耿玉香副教授撰写论文《乡镇机械业群“反求工程”应用》在《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1发表、《机械维修中“反求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在《湖南农机》2007-3月发表。

4、毕业实践课题实战训练

近二年来,机电系毕业设计密切结合生产实际或产学岗位实战,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提高。其中张云同学的设计成果得到实际产品的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

四、“多证促能”,是机电一体化学生掌握多技能、高技能的重要保证 我院自1994年开始,对中专学生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并建立了技能鉴定站。多年来双证书推进效果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包含知识内容广泛,涉及能力(技能)全面。从机械方面、电路方面、一直到控制方面学生都要有所掌握。因此,职业资格证有多种选择,机械方面:车工、钳工、制图员、数控车、数控铣等;电路方面:电工;控制方面: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选择,鼓励选择多项;除职业资格证外,还鼓励学生获取计算机证和英语证以及其它证书。对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机电技术创新创意大赛便是最典型的形式。

1、职业资格证书

2006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通过率92%,双工种人数:4人。2007届通过率100%,三工种人数:12人,双工种人数:22人。2008届通过率100%,三工种人数:20人,双工种人数:37人。机电专业开考工种为:中级(高级)钳工、中级(高级)车工、中级(高级)电焊工、中级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中级(高级)制图员、中级(高级)电工等。一般要求自选一种,多考鼓励。每学期组织一次考核。还有部分学生取得汽车驾驶等技术等级证书。

2、计算机应用、英语应用能力

近三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实用英语能力考试和计算机一级通过率在省内较高,或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竞赛活动、社会实践、就业竞争等多种证据说明多数学生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我校一直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并有严格要求,2006/2007/2008英语AB级通过率为92%/85%/99%。计算机应用能力(NIT)2006/2007/2008通过率为95%(三模块人数:7人,双模块人数:7人,56人次)/87%(双模块人数:14人,87人次)/99%。

3、职业关键能力

通过学生的多方面活动,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评价结果良好。

4、机电技术创新创意大赛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教学的探讨 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实习,教学,探讨

1 机电一体化专业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 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 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 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 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 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 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伴随经济全球化, 我国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 而机电一体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发动机”,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 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加工制造业, 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 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 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 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 以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 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所以该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2 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教学的措施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式下, 企业对员工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 尤其是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这种要求, 必须进一步强化实习教学管理,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习教学应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2.1 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教学的环节管理

⑴制定好实习教学计划。实习计划应根据实习大纲并结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合理安排制定。目前,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有两个方向:一是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维修;二是机床数控技术应用。要按照不同的专业化方向, 对主要基础实习作相应的调整。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维修方向, 基础实习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机械方面, 要加强钳工与电工电子实习训练, 使学生达到中级钳工的操作水平;对于机床数控技术应用方向, 应加强学生的车工实习及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习, 使学生达到中级车工的操作水平。

⑵丰富实习教学内容, 编写适用的实习指导书。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实习包括掌握实习操作规程、基础知识实习教学、强化实习教学等阶段。目前, 机电类实习教材尚不能与当前的实习教学需要相配套。因此, 为加强实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应组织教师编写具有本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的实习指导书。各实习阶段要有明确的实习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考核要求等。

⑶规范实习教学的过程。实习教学具有生产实践性强的特点, 完全不同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教学不仅仅是将学生安排到实习工场, 只说明一下实习课题、操作规程及要求就可以了, 而是要按照教师讲解原理, 教师演示过程, 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的实习教学程序要求实施教学过程。特别是巡回指导, 是实习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规范实习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水平的, 提高教师实习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⑷严格实习考核要求。实习考核是检验实习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技能水平的最好办法。在考核过程中, 要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步步地达到考核要求, 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极少数在规定实习课时内不能达到考核要求的学生, 实习教师要适当安排其他时间给予个别辅导, 使其达到实习教学目标的要求。实习考核要求应与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接轨, 达到中级工职业技能水平。

2.2 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能否通过技能等级考试并顺利毕业工作, 实习指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目前, 一些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教师存在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实习教学组织能力欠缺的现象。我们学校十分重视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实习指导教师的“双师型”建设早已实现, 并且学校一直在鼓励教师向工程系列发展, 更多接触当今社会中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丰富教学内容, 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培养出社会最需要的技术人才。

2.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设施、设备是实习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要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必须切实建设好校内外的实习基地。我校每年都投入上百万元来引进先进的设备以满足实习教学的需求, 逐步完善实习教学的硬件条件。并且学校还始终保持与现代企业的密切联系, 以满足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的需要, 使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生产设备, 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 拓宽视野, 并且能学以致用, 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同时学校在与企业的交往过程中, 还可以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征求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建议, 以便对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与调整。

参考文献

[1]吴兆祥, 主编.机电设备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5.

[2]何剑秋, 主编.《机电一体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 篇8

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顶岗实习

引言:由于社会企业的变化发展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特性,这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別严格。高职院校在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时,往往采用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从事相关专业的生产、管理等工作,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但是,如何克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所遇到的难题,使学生顶岗实习能够有效学习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知识技能,这是值得高职院校、企业以及学生重要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安全问题。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人数过多,实习的地点比较分散,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这很容易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1]。另外,有些企业由于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规模的限制,不能给大批的实习生提供用餐和住宿的条件,有的甚至还需要学生自己解决实行上班的交通问题,这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学生由于自制力差,很难控制住下班之后的生活。另外,企业的生活和管理与学生在平时的高职院校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面对企业严厉的管理制度,非常难以适应。学生平时在高职院校的生活十分轻松悠闲,而在实习企业,空余的时间特别少,从而会产生不服从管理,甚至矿工的行为。

(二)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社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所追求的是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培训锻炼的动力不足。许多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愿意接受甚至拒绝接受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唯恐自身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害。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期在宽松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一旦到了企业顶岗实习,很难真正适应企业的生活和管理方式,这个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有些企业在接受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通常是把学生安排在流水线或者简单次要的工作岗位,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在真正的顶岗实习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三)顶岗实习的教师指导存在缺陷。在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队伍中,许多教师都没有真正的企业实践经验,在学生真正的顶岗实习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技能的指导。另外,由于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要按照企业的严格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作息,这个学生与教导教师的直接见面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教导和培训。而在企业的技术工人,由于忙于企业规定的日常工作任务,很少有时间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详细的工作指导。这就使得学生的顶岗实习没有产生良好的学习实践效果。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树立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意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学校和企业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2]。学校要积极加强对学生实习的安全工作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提醒学生在日常的实习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教师和企业要对学生的工作之余时间做好监督,保证学生热人身安全。另外,学生也要积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的安排,争取做到不矿工,不违纪,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能够有效学习的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积极加强对学生机电一体化技能知识的培训。高职教师要积极保持与学生的日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指导。另外,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主要是通过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掌握专业技能的实践知识。企业职工对于这一方面实践经验比较熟练。因此,企业可以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工作岗位,尽可能地让企业职工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要积极加强交流与合作,合理设计学生以及实习的知识内容。学校和企业要积极加强交流与合作[3]。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状况,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实习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校学习中,充分掌握机电一体化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在企业能够充分学习到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结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社会企业培养综合型的应用人才。因此,学校与企业要通过交流合作,加强对学生机电一体化技能知识的培训,合理设计学生学习以及实习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雪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大学生定岗实习的实践[J].企业家天地,2012,05(20):78-79

机电一体化实习专业简历 篇9

目前所在: 白云区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茂名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75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65 kg

人才类型: 不限

应聘职位: 技工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东莞,深圳

工作经历

薇薇婚庆公司 起止年月:-10 ~ 2011-1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服务业

担任职位: 兼职

工作描述: 安装聚光灯、棚架

离职原因: 需要完成学业,找工作

毕业院校: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篇10

题目名称:机械手控制 系部名称:机电工程系 班 级:机电一体化二班 学 号:0000 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XX

2011年

11月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机械手控制

摘 要

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要求现代化企业必须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及其安全可靠性。机械手可以实现多工步的自动换装,使用可靠安全,通过程序更换就可以实现功能升级。机械手在扩大生产范围,缩短新产品的试制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成本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工业自动化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工作效率的提高迫在眉睫。单纯的手工劳作以满足不了工业自动化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设备生产自动化机械以取代人的劳动,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其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业自动化;机械化;FMS;FMC;机械手研究开发

• I •

目录

摘 要......................................................................................................I

一、机械手发展经历及主要构成.............................................................1

(一)发展历史.......................................................................................1

(二)构成部分.......................................................................................1

(三)机械手分类...................................................................................1

(四)多关节机械手的优势...................................................................2

(五)机械手发展大事记.......................................................................2

二、西门子公司及S7-200主要参数功能介绍.........................................2

(一)适用范围.......................................................................................2

(二)模拟电位器...................................................................................3

(三)脉冲输出.......................................................................................3

(四)电池模块.......................................................................................3

(五)各型号的优点...............................................................................3

三、机械手设计要求及功能.......................................................................4

(一)控制要求.....................................................................................4

(二)机械手运行方式.........................................................................4 1.调整工作方式.................................................................................4 2.连续工作方式.................................................................................4 3.单周工作方式.................................................................................4 4.步进工作方式.................................................................................5

(三)程序设计要点...............................................................................5

(四)程序结构框图...............................................................................5

四、基于S7-200的机械手PLC控制程序.................................................6

五、分析该设计优缺点...............................................................................6 致谢...............................................................................................................7 参考资料.......................................................................................................8

• II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机械手控制

一、机械手发展经历及主要构成

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

(一)发展历史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铆接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二)构成部分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 械手设计的关 键参数。自由 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控制系统是通过对机械手每个自由度的电机的控制,来完成特定动作。同时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形成稳定的闭环控制。控制系统的核心通常是由单片机或dsp等微控制芯片构成,通过对其编程实现所要功能。

(三)机械手分类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 1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四)多关节机械手的优势

多关节机械手的优点是:动作灵活、运动惯性小、通用性强、能抓取靠近机座的工件,并能绕过机体和工作机械之间的障碍物进行工作.随着生产的需要,对多关节手臂的灵活性,定位精度及作业空间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多关节手臂也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其关节数量可以从三个到十几个甚至更多,其外形也不局限于像人的手臂,而根据不同的场合有所变化,多关节手臂的优良性能是单关节机械手所不能比拟的。

(五)机械手发展大事记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电磁铁工件抓放机构)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

联邦德国KnKa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

二、西门子公司及S7-200主要参数功能介绍

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 FWB:SIE, NYSE:SI)是世界最大的机电类公司之一,1847年由维尔纳·冯·西门子建立。如今,它的国际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05年,西门子全集团在190个国家和地区雇用员工460,800人,全球收入为754.45亿欧元(2004年为702.37亿欧元),税后利润较2004年的36.6亿欧元降至24.2亿欧元。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国际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西门子的全球业务运营分别由13个业务集团负责,其中包括西门子财务服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房地资产管理集团。此外,西门子还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博士-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和富士通计算机(控股)公司。

S7-200 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一)适用范围

S7-200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

• 2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如:冲压机床,磨床,印刷机械,橡胶化工机械,中央空调,电梯控制,运动系统。

S7-200系列PLC可提供4个不同的基本型号的8种CPU供您使用。

(二)模拟电位器

CPU221/222 1个

CPU224/224XP/226 2个

(三)脉冲输出

2路高频率脉冲输出(最大20KHz),用于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定位任务。

(四)电池模块

用于长时间数据后备。用户数据(如标志位状态,数据块,定时器,计数器)可通过内部的超级电容存贮大约5天。选用电池模块能延长存贮时间到200天(10年寿命)。电池模块插在存储器模块的卡槽中。

(五)各型号的优点

CPU221

本机集成6输入/4输出共10个数字量I/O点。无I/O扩展能力。6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4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1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非常适合于小点数控制的微型控制器。

CPU222

本机集成8输入/6输出共14个数字量I/O点。可连接2个扩展模块。6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4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1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非常适合于小点数控制的微型控制器。

CPU224

本机集成14输入/10输出共24个数字量I/O点。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168路数字量I/O点或35路模拟量I/O 点。13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1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I/O端子排可很容易地整体拆卸。是具有较强控制能力的控制器。

CPU224XP 本机集成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 点。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

• 3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扩展至248路数字量I/O 点或35路模拟量I/O 点。13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2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I/O端子排可很容易地整体拆卸。用于较高要求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多的输入/输出点,更强的模块扩展能力,更快的运行速度和功能更强的内部集成特殊功能。可完全适应于一些复杂的中小型控制系统。

三、机械手设计要求及功能

移动,模拟界面的右侧为按控制要求设计的操作台。

机械手模拟控制窗口如图所示。图中机械手可抓紧、放送工件,可上下、左右

(一)控制要求

机械手设有调整、连续、单周及步进四种工作方式,工作时要首先选择工作方式,然后操作对应按钮。

(二)机械手运行方式

1.调整工作方式

可按相应按钮实现左移、右移、上移、下移、加紧、放松各个动作的单独调整。

2.连续工作方式

按下起动按钮,机械手按下降→加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的顺序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将自动结束本周期的工作,回到原位后停止。按下急停按钮,系统立即停车。

3.单周工作方式

按下起动按钮后,机械手按下降→加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的顺序自动工作一个周期停止。若要再工作一个周期,可再次按下起动按钮。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将自动结束本周期的工作,回到原位后停止。按下急停按

• 4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钮,系统立即停车。

4.步进工作方式

每按一次起动按钮,机械手完成一步动作后自动停止。按下急停按钮,系统立即停车。

(三)程序设计要点

由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可知,这是一个典型的顺序控制系统。为此,可从机械手的连续工作方式入手编写程序。首先应绘出连续工作时的功能表图,然后直接列写逻辑表达式,用触点线圈指令编程,也可使用置位复位指令或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来完成。为了将每一步的工作状态显示出来,动画模拟软件使用了内部存储器位M51、M52、M53、M54、M55、M56、M57、M40、M41来分别表示①~⑧的运行状态。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特别处理的问题是①、⑤和③、⑦步的动作问题,虽然①、⑤步都是下降操作,但却具有不同的意义,①步下降是空钩下降,而⑤步下降则是夹着工件下降。③、⑦步的上升操作也是这样。

单周期操作的程序实现可在连续工作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经验修改实现。其要点是是设法阻止机械手在一个周期工作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周期,一般在下降的启动回路想办法。

单步操作的实现与单周期工作的实现是相似的。即设法在每一步工作结束后,不是直接启动下一步的工作,而是等待启动按钮的命令后再工作。

(四)程序结构框图

• 5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图3.4.1

四、基于S7-200的机械手PLC控制程序

五、分析该设计优缺点

该设计方式初步满足了设计要求,实验证明能够按照设定的工作方式稳定运行。以上是在同一个顺序控制程序中完成的连续工作、单周期工作和单步工作的程序编制思路,实际上也可以采用分段跳转的办法来完成这三种操作。这种方法编制的程序结构清晰,但程序数量长于前一种方法。

• 6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致谢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大学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本论文是在讲师XX老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 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老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XX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老师XX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XX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机电工程系为本论文提供的数据和建议,还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妹们,在论文创作过程中给我以许多鼓励和帮助。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坚持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同学们和老师们!

• 7 •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系毕业论文

参考资料

[1] 林伟.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远玲、黎亚元、富国强 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3] 王承义 机械手及其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王建明 自动线与工业机械手技术[M] 天津大学出版社

[5] 杨后川、高建设 西门子S7-200PLC应用100例[M] 电子工业出版社 [6] 肖峰、贺哲荣 PLC编程100例[M] 中国电力出版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杂文随笔下一篇: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