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2024-10-20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共7篇)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1

建兰路街道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

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

2010年年底,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的任期已届满。为了认真做好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兰州市七里河区委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等规定,现就我街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群众拥护的人选进社区“两委”班子,不断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夯实城市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基础,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进行换届时,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街道工委将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舆论宣传,把握工作动态,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二)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愿,支持群众当家作主,保证党员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要增强民主意识,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有序参加,引导党员和群众积极公正地酝酿、推荐和提名符合条件的“两委”人选,真正做到好中选优。

(三)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按照《党章》、《居委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及省市区的有关规定,依法依规进行选举。对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和选举操作规程的行为,街道将严肃查处、及时纠正。

(四)严肃组织纪律。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街道工委将派出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组,加强对社区换届工作的指导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

三、主要任务

(一)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社区支部委员会,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总支委员会,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基层党委,设委员5—9人。所有基层党组织委员总数必须为单数。

(二)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5—9人组成。各社区应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确定,并张榜公布。委员总数必须为单数。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副主任必须有一名管段民警和大中专毕业生,社区公选副主任的职数不变(与上届职数相同)。

四、时间安排

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从2010年11月初开始,至2010年12月底基本结束。

五、方法步骤

各社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这项工作。本次换届选举分动员部署、组织选举、总结验收三个阶段,具体选举工作参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动员部署(11月1日—11月30日)

1.成立领导小组。街道成立以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导社区开展换届选举各项工作;各社区也要成立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本社区换届选举工作。

2.组织培训。要做好选举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选举指导员对社区选举工作指导的能力和水平。

3.宣传动员。各社区要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公布本次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职数和任职条件,进一步明确选举程序和要求,掌握投票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动员广大干部、党员、群众积极支持、参与换届选举工作,使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家喻户晓,并将宣传工作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同时各社区要全面总结本届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起草好换届工作报告。

(二)组织选举(12月1日—12月26日)

4.登记选民。居住在本社区年满18周岁的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生、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对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居民要认真进行登记,做到不错登、不漏登、不重登。

5.确定选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必须召开社区全体党员大会。如社区党员人数超过300人,街道工委可以按照有利于党员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100—200名党员代表,报区委组织部批准后,召开党员代表大会。

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由社区选民代表选举产生,社区选民代表由每个社区居民小组推选2—3名或每20—60户居民推选1名和辖区大单位选派1—2名代表产生。代表人数一般为40—60人,其中居民代表不少于三分之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由居民小组推选代表组成的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领导小组主持。提倡按照民主程序将不参与选举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推选为选举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选举工作。

6.确定候选人。社区党组织委员候选人、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按照德才兼备和班子结构合理,根据公开、平等的原则,引导居民把办事公道、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热心为民服务的人提名为候选人。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酝酿产生初步人选,并按照候选人差额为应选人数20%的比例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预备人选经社区公示无异议后,各社区将党组织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和居委会成员候选人预备人选于12月6日前报街道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街道工委将对各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内工作进行考核,并对上报的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经街道工委研究后报区委常委会决定。

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由选举领导小组民主确定后向社区居民公布,征得大多数社区居民或居民小组同意后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推荐;也可由选民10人以上联合提名、户代表5人以上联合提名、居民小组提名,经充分酝酿、反复讨论、民主协商等程序,根据多数有选举权的居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必须于选举日前5日公布。

社区居委会公选副主任候选人应为本社区常住居民,年龄不超过50岁,具有高中文化程度。

7.做好投票选举的准备工作。各社区要提前选好监票人、记票人,准备选票和票箱、公布投票选举时间、地点、布臵选举会场等相关工作。

8.实施选举。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原则上于12月24日召开,大会在有选举权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从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党组织书记作三年来的工作报告,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的结果,经街道工委审查同意后,召开新一届党组织全体会议,并等额选举产生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

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原则上统一于12月26日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第二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推选(等额)产生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参加会议的社区居民代表过半数以上选举有效,候选人必须获得出席人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法实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候选人与应选人数相等,根据多数居民意见,也可以采取举手表决的方法等额选举。主任、副主任、委员的选举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一次性进行。投票、计票结束后,由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领导小组负责人当场公布选举结果。

9.上级审批。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结果由街道工委统一报区委组织部审批,经批复后,街道工委向社区党组织下发任命通知。

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产生的主任、副主任、委员由街道办事处代表区政府颁发当选证书,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三)总结验收(12月27日—12月31日)

10.办理交接。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产生后,在街道换届选举指导小组的监督下,于3日之内完成新老班子交接工作。

11.检查验收。选举工作结束后,街道将对各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迎接区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将对我街换届选举工作的检查验收。

12.起草报告。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要在全面总结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基础上,将换届工作报告及时上报街道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几点要求

1.社区党组织原则上应统一换届选举,对个别条件不成熟的社区,经区委组织部批准后,可延期换届。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原则上年龄在40岁以下。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条件可适当放宽。

2.要拓宽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来源渠道,扩大选人用人范围,力求通过换届,使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精神面貌有一个明显改观,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使之能够适应社区日益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3.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会议,明确内部分工。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组织体系。要进一步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和社区财务、党务政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修改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或《居民公约》,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意识。

4.新一届社区班子要在上届班子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届班子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规划,积极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事业,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步伐。

2010年12月1日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2

关键词:换届选举,社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

1 社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1.1 社区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任期内居民人均纯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等指标是否增长;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改善;社区集体资产是否增值和债务是否下降。检查任期内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乡镇 (街) 下达的年度经济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农村医保、养老、生育等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 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1.2 社区集体资产资金管理制度健全情况

各项资产资金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是否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是否规范, 资金收取、使用是否违规;是否执行财务公开制度, 公开是否全面、真实、规范、及时。

1.3 社区财务收支情况

各项目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 有无坐收坐支;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是否存在通过虚增债权的手段来虚增收入等问题;是否超标准发放社区干部工资、奖金和补贴;有无滥用职权侵占、挪用、平调集体资产和长期占用集体资金的问题。

重点审查收支方面是否建立收支预决算制度, 是否有预算外支出事项在账内体现。即每年初, 由社区三委根据社区集体全年工作计划及管理情况, 起草收支预算方案, 交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开会讨论, 报镇 (街) 政府 (办事处) 批准备案。年终以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表为核心编制决算方案, 以决算方案来查看收支完成情况。财务收支是否履行了相应的报账程序, 货币资金有无短缺, 有无坐收坐支现象发生;收入资金是否及时入账, 收款收据、存款凭证与相关资料的收款事项是否相符;支出的事项完成后, 是否取得正规票据, 有无2人以上的经办人签字确认, 是否标明支出用途;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是否对该票据进行审核并加盖居务监督委员会专用章;票据交接时是否填制《财务结算票据交接明细单》。

1.4 社区集体资产处置情况

社区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等程序是否合法, 手续是否完备, 租金是否合理, 收取是否及时;有无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等行为;集体“四荒”等资源型资产的发包是否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和公开协商等方式, 是否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社区基建工程建设是否公开招标, 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审查资产、资源是否建立明晰的台账, 是否有专人进行管理, 是否定期对资产、资源进行清查核实盘点, 账实是否相符。社区干部任职责任期间固定资产增减情况, 除不可抗力因素、按月折旧外, 是否有人为损毁、占用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社区干部任职责任期间资本增减情况, 其中资产增值应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资产、资源的处置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是否开展评估确定底价;是否按规定进行公示, 是否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处置的;竞价结果是否公开、公示, 台账是否进行变更, 有无滥用职权擅自或低价出租、出让资产资源;有无侵占、随意处置资产、资源, 造成资产流失、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处置材料是否归档立卷。

1.5 债权、债务管理

举债是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 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款;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 导致新增债务;有无借债进行达标升级活动等情况。看社区干部经济责任期间有没有发生新的债权债务, 特别是涉农债务和隐性债务, 有没有借债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有没有举债搞“一事一议”公益事业, 有没有负债开支招待费等, 同时看社区干部任职期间化解了多少债务, 化解债务的资金来源渠道是什么。

1.6 专项资金管理

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粮食直补等各种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

1.7 个人廉洁自律等其他情况

检查社区干部在社区活动中有无虚报冒领和超范围、超标准报销问题;在办理社区事宜中有无利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个人借用公款、使用公物的归还和移交情况, 有无垫资缴费, 套取社保基金等问题;检查、核实有关主管部门掌握的或群众反映的涉及经济活动的信访举报问题等。

2 社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作用

2.1 规范社区财务管理

做好社区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加强对于社区的财务管理, 从而使社区政务的财政更加的公开透明, 有效的避免了社区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 有效的发挥了民众管理的作用。通过社区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使广大社区群众充分的发挥自主监督作用, 使得社区干部能够自觉的去遵守法律。并且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于社区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的梳理, 从而便于进行经济工作的交接, 使得社区的经济更加的清晰, 便于管理。

2.2 促进基层廉政建设

在社区干部换届选举之前做好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推进廉政工作的建设, 通过这一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广大社区干部在任期内主动为社区群众做好事, 做实事。社区干部在进行社区政务的处理时, 为了确保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能够顺利的通过, 往往会认真的考虑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相关的社区发展计划。此外, 社区干部还会约束自身的行为, 以身作则, 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政务以外的消费, 有利于推进党组织基层的廉政建设。

2.3 有利于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社区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激发群众的政务参与激情, 一直以来政务的财政内容都是管理的重点, 但是因为政务公开工作的不够到位, 群众即便想了解也无法获得相关的信息。而社区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财政信息的审核与公布, 从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提高了社区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与监督力度。

2.4 有利于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党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害群之马, 这些贪污腐败人员的出现使得政府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使得群众心中存在了一定的疑问。通过社区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对干部进行审核, 从而增强了政务工作的透明度, 有效的缓解了社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使得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密切了解党群、干群关系, 群众心平气顺, 农村社会安定、稳定。

3 换届选举前做好社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积极做好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 即对事也对人, 而且审计涉及时间一般较长, 往往能够发现年度财务、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 对其任期工作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不但能够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力度, 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 防止短期行为, 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 规范干部行为, 而且更有利于在选拨、任用以及奖惩社区干部时提供依据。官渡区已进行了五届村组干部换届, 由于第一、二届没有进行离任审计, 换届工作中应经济问题产生了很多矛盾和纠纷, 给换届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从第三届开始, 每届都请有资质的审计师事务所进行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为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开展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从根本上杜绝贪污犯罪现象的发生, 能够真正实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在积极遵循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下认真工作。除此之外, 当前社会已经迈入了法治社会, 积极开展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 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发展体系中积极开展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语

在社区干部换届选举之前做好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反映街道社区干部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 明确社区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 从而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社区干部任期内的业绩, 有效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居民的利益。在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时,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定, 加强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认真清理, 调整历史遗留的往来款项, 逐渐建立预算指标, 强化预算管理, 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加大集体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吕登坛.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5 (7) :117.

[2]蔡小红.村干部任期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践分析简[J].经营管理者, 2015, 21 (33) :92.

[3]伊微.创新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主动履责[J].商场现代化, 201, 175 (29) :74~75.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3

现将《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组织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文化部

卫生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4月8日

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意见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关心照顾好离退休干部,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年龄期、高发病期,退休干部人数逐年增多,服务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离退休干部高龄养老和服务管理的需要,更好地落实离退休干部的各项待遇,更好地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现就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是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于部工作的有效途径。做好这项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原有服务关系、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方便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家庭、单位、社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相结合的服务管理体系,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的条件。

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要区别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離退休干部中的不同情况,坚持原单位服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在不削弱原单位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社区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按规定移交到街道、社区的,主要由所在社区负责);坚持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对离休干部和参加工作时间早、年龄大、身体条件差、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退休干部,要给予更多照顾;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措施,逐步推进服务工作的多样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

1组织离退休干部就近开展学习和活动。要充分利用社区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社区老干部学习小组、开办“老干部社区课堂”、举办报告会等形式。使离退休干部及时学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本地区的重要情况,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社区设立阅文室,为离退休干部学习提供方便。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和设施,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适合离退休干部特点的文体活动,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基层服务点要积极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要加强对社区老年文化活动的指导,积极开展适合离退休干部的文化活动,配送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社区公益性活动场所加挂“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匾牌。对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可采取“送学上门”、“送恬动上门”。各地各部门老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和老干部大学(老年大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周边的离退休干部开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管理。社区党组织要与离退休干部党员原工作单位加强联系,对按规定应当或自愿将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要及时予以接收;对尚未转入的,要允许他们参加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生活;探索在离退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小区、楼宇和老干部活动学习场所设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他们就近参加组织活动创造条件。要及时向本区域内的离退休干部党员通报有关情况。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开展适宜的活动。对那些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和生活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要主动关心,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培养本区域内离退休干部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纳进党组织。

3就近为离退休干部提供生活照顾。要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站、点)、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和特殊需求,通过编发服务指南、设立热线电话等方式,为他们得到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方便。对“空巢”、独居和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可通过走访慰问、谈心交流等方式,为他们提供爱心帮扶和精神慰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辖区内离退休干部建立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离退休干部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和自我保健,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简化就诊流程,对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可送医送药上门。要充分利用社区紧急救助网络,为突发意外情况的离退休干部提供紧急救助服务。

4为离退休干部就近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从工作需要出发,适时、适度地组织离退休干部参与志愿服务和承诺服务等活动,鼓励和引导他们运用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建言献策、帮智出力、作出贡献,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开展健康文娱活动和搞好家庭教育等方面作出表率。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和宣传。

三、加强对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千部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对于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与推进社区党组织“三有一化”(社区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夯实社区服务基础,提供必要服务支撑,定期进行部署和考核。街道、社区要将这项工作纳入职责范围,明确人员负责,主动听取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组织部门要加强街道和社区党建工作,指导街道、社区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老干部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履行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的职责。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更好地向离退休干部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财政部门要结合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安排情况,统筹考虑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相关支出。卫生部门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包括离退休干部在内的社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文化、体育部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时,要充分考虑离退休干部的特点和需要。共青团、老龄办等组织和机构要充分利用各自服务网络,组织和指导社会志愿组织、老年群众组织、各类公益组织等为社区离退休干部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离退休干部原单位要主动向社区提供离退休干部的有关情况,为社区服务离退休干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活动场所等方面的支持。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发展。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4

关于做好全镇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

各村(社区)党组织: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2011年我镇村(社区)党组织届期已满。按照省、市、县近期关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部署要求,为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推进基层民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现就我镇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村党组织和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赣办字[2011]47号)及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全市村(居)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九组字[2011]82号)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全县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永组发[2011]6

号)等政策文件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筑牢党的基层工作堡垒,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组织设置及职数配备

(一)村(社区)党组织设置。以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从“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出发,对产业发展较好、党员人数较多、党员从业结构多样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成熟的村(社区)党支部优化设置,升格为村(社区)党总支,隶属于镇党委,同时,合理设置下辖的党支部。在此基础上,开展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选好配强村(社区)及其所属党组织班子。

(二)村(社区)党组织委员职数配备。村(社区)党组织原则上设委员3名(“两委”委员尽量交叉任职),其中书记1名。

三、选举方式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5

关于做好2005年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

我市大多数村党组织(含党支部、党总支,下同)和第二届村民委员会将于2005年任期届满,需依法依规进行换届选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互联网最大文秘资源网《xx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5年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x办发[2004]29号),结合实际,现就我市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

我市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基层民主,确保农村稳定。要按照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好配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准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增强整体效能,努力把村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坚强领导集体,不断提高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为推动我市“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换届选举的原则

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涉及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换届选举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法规性,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一)坚持党的领导。换届选举工作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县(市、区)、乡镇(含街道,下同)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敢于和善于做群众工作,加强舆论宣传,把握选举动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充分发扬民主。在换届选举中,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愿,支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增强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有序参与,引导党员和群众积极、公正地酝酿、推荐或提名符合条件的干部人选,依法依规进行选举。

(三)严格依法办事。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做到法定的程序不变通,规定的步骤不减少,从根本上保证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各地制定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方案、意见、规则、操作规程等,必须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一致。对任何违背法律法规和选举操作规程的行为,必须彻底纠正。严重违法或衔私舞弊的,要坚决查处。

三、职数配备和任职条件

(一)严格核定职数。村级组织成员的职数要综合考虑各村的自然分布、人口和党员数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实际工作需要,根据“精干、协调、高效”的原则,科学安排,合理配备。小村(常住人口2000人以下)一般3人;大村(常住人口20OO--5000人)一般5人;特大村(常住人口达到5000人以上,经济总量规模较大)不超过7人。村党组织一般设委员3至5名,特大村不超过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至2名,委员若干名。村委会成员的配备,小村3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各1名,委员1名;大村5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至2名,委员2至3名;特大村7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至3名,委员3至4名。村“两委”成员中应当有适当的妇女干部和年轻干部。

提倡村党组织成员与村委会成员实行交叉任职,各地可先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当选村委会成员的党员中考虑党组织委员人选。如先进行村党组织换届,在村委会选举时,党组织委员要主动参选,通过合法渠道当选村委会成员,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党组织委员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在一个县(市、区)范围内,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争取达到80以上。

(二)明确任职条件。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带领全村村民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任务。

2、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密切联系群众,热心为村民服务。

3、工作认真负责,有办事能力,能独立完成任务。

4、年富力强,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具有初中以上学历。

5、有开拓进取精神,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懂经济,会管理,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下列四种人不宜提名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

1、违反

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未经处理、处理未完结或处理完结未满五年的。

2、被处管制以上刑罚,解除劳动教养或刑满释放不满三年的。

3、受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不满三年或正被纪检、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

4、外出不能回村工作的。

要更新用人观念,打破选人框框,拓宽用人渠道,注重选拔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创业先富起来、愿意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人任村主要领导。注意从乡镇企业骨干、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致富带头人、各类农业技术能手、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且愿意回村工作的人员中选拔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现任村党支部委员,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一般不考虑作为新一届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对大多数党员认可,群众拥护并推荐,本人政绩突出,身体健壮的,也可从实际出发慎重考虑。非现任村党组织委员,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一般不作为党组织委员候选人。

对村党组织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可由上级机关选派。鼓励县(市、区)、乡镇机关中的党员干部或优秀中青年党员干部到村党组织任职,切实解决部分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四、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从2005年2月开始,至5月底结束。为便于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2004年底或2005年下半年任期届满的部分村级组织可延至或提前至2005年上半年进行换届选举。

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5年1月一2005年2月)。

1、调查摸底,制定工作方案。各县(市、区)、乡镇的组织、民政部门要围绕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选举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辖区各村人口、户数、村民小组数和家族、宗族、派别等基本情况以及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尤其是上届选举中难点村的情况,研究分析本届选举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乡镇党委要对现任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进行考察,掌握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村民对他们的评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乡镇、村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换届选举工作方案。

2、成立领导和工作机构。市将成立由市委xx副书记为组长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指导全市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乡镇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具体组织、指导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依法选举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本村委会的选举工作。

3、做好村党组织领导成员和村委会成员的离任审计和民主评议工作。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根据《xx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等有关规定,对离任审计进行统一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指导,组织专业的审计队伍,对现任村党组织领导成员和村委会成员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集体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乡镇党委、政府要组织党员、村民对“两委”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审计结果和评议情况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查后,在选举日前张榜公布。

4、广泛宣传发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动员大会,宣传做好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村委会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村民自治政策,使选举的目的、意义、方法与操作规程家喻户晓,引导村民珍惜民主权利,积极参加选举。

5、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市将举办一期选举工作培训班,培训各县(市、区)组织、民政部门及党校的选举工作骨干和师资力量。县(市、区)、乡镇要分别组织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选举操作规程以及中央和省、市的有关文件等。

(二)选举实施阶段(2005年2月-6月)。

1、村党组织的换届选举。

村党组织换届选举要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即党组织领导成员分别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乡镇党委组织考察后确定候选人,然后按党章规定进行党内选举,具体分四个环节。

(1)党内推荐。召开党员大会,由村党组织的全体党员对党组织班子成员的述职报告进行评议,推荐下届党组织委员初步候选人。参加推荐的党员应占本党组织全体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2)群众推荐。可由全体村民推荐,也可采取村民代表推荐。为确保村民推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加推荐的范围应当包括下列人员:上届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村民小组正副组长,村属企业负责人,本村籍退休干部及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3)乡镇党委确定正式候选人。乡镇党委应根据推荐情况,按照村党组织职数2倍的人数确定初步候选人,并组织力量对初步候选人进行考察,然后按照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比例的规定,确定正式候选人。

(4)党内选举。召开村党组织全体党员大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进行无记名投票,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经乡镇党委审查同意后,在新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等额选举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

2、村委会的换届选举。

(1)选民登记。以户籍所在地为原则,做到不错、不重、不漏,并于选举日前20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布,发放选民证。凡在城市居住,符合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的选民条件,并已参加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原村民,不再登记为本届村委会选举的选民。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书面通知外出选民,依时进行有效选民统计(答复村民选举委员会是否亲自或委托投票)。凡声明不参加选举投票的,不计算在本届有效选民数内。

(2)提名确定候选人。选举村委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提名前,乡镇党委应对各村现任村委会成员进行考察,掌握村委会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村民对他们的评价,并对新一届村委会成员人选进行民意调查。乡镇党委在村民选举委员会召开提名会议之前,可以根据考察和民意调查意见,提出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建议意见,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在召开提名大会前将建议意见张榜公布,并在一定范围内作出说明。村民选举委员会在安排选民对乡镇党委提出的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建议意见进行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依法召开提名大会,提名产生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召开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进行提名,过半数选民参加会议,提名有效。每一选民提出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应选人数。选民可以按照乡镇党委提出的村委会候选人建议意见提名,也可以另提其他选民。召开村民会议提名的,当在监票人的监督下,当场公开唱票、计票;由各村民小组会议提名的,应当到指定的地点汇总,并在监票人的监督下,当场公开唱票、计票。候选人名单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审查后,按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公布。

各地不得以组织提名代替选民直接提名,不能采用联名或其它方式提名。

(3)开展竞选活动。村民选举委员会要认真组织候选人的宣传介绍工作,组织正式候选人与村民见面,介绍治村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候选人发表治村演说,宣传自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实事求是,不能诋毁、抨击他人。投票选举日候选人应停止竞选演讲。

有意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村民,可以在召开提名大会前在村民选举委员会指定地点或村的公共场所张贴有关个人情况的文字材料,可以到村民家中或其他场合会见选民。

禁止候选人或其他村民以请客、送礼、威胁、贿赂等量不正当手段妨害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严防宗族、房头、宗教和黑恶势力操纵选举。

(4)投票选举。村委会的选举,要依法召开选举大会面投票,人口多、居住分散的村可采取中心投票会场和分设建投票站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投票。投票会场(站)必须设立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和投票处。要严格控制流动技票箱的使用范围,流动投票箱一般只适用于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选民,确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流动投票箱的,必须依照《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委托其他选民投票的,必须书面委托,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3人。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都要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不得在同一次选举中先选主任或副主任,再在落选的主任、副主任候选人中选委员。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选举合法有效后,应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并报镇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计算村委会选举的“两个过半”,以本届有效选民数为

准。

(三)工作交接阶段(2005年3月一5月)。

1、做好村委会的工作交接。在新一届村委会组成后的7天内,村民选举委员会要召开村委会新老班子交接工作会议,完成公章、财务账目、经营资产、资料档案及办公设施等的交接手续,宣布新一届村委会组成人员的分工,介绍新一届村委会的三年工作目标和规划等。

新一届村委会选举产生后,要及时健全村委会下属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人口少的村的村委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委会成员分工负责上述工作。

2、宣布村民选举委员会职责终止。在村委会新老班子交接工作仪式结束后,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应宣布本届村民选举委员会职责终止。

3、切实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在换届选举结束后,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要及时做好落选人员和不再连任的原“两委”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去留。对有一定工作能力但未能当选的人员,可以有意识地在村务管理工作中对他们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增加工作经验,树立群众威信,为今后参选做准备。

4、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各项规章制度。各地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xx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xx省村务公开条例》、《xx省村务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制发使用和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52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村民自治工作意见的通.知》(x府办〔2001〕58号)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E级管理的各项制度。

(四)验收与总结阶段(2005年6月)。

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各县(市、区)和乡镇要及时进行总结,按照有关要求填写选举情况统计表,写出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报告,做好选举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县、镇两级要对所辖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选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做好纠错补缺工作,乡镇全面检查验收村;县(市区)逐个检查验收乡镇,并对村级组织进行抽查。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由下而上地进行总结。省、市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抽查验收。

五、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夯实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各级党委组织部负责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日常工作。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作用,协助抓好村党呼村委会的选举工作。县(市、区)民政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聘用退休干部帮助工作,或作为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分派到各乡镇、村监督选举工作。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村委会选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级选举领导和工作机构在选举过程中,对涉及法律法规解释、选举案件处理等问题意见不统一的,应请示同级或上级人大研究处理,保证村委会组织法的实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对一些情况特殊的个案,有关部门在处理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握其精神实质,指导村民正确了解政策规定,协助村民行使民主权利。对一些情况特殊的个案,有关部门在处理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握其精神实质,指导村民正确了解政策规定,协助村民行使民主权利。对一些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界定的个案,可以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公决。

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防止和杜绝一切不利于基层稳定的问题发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尊重群众的申诉权、信访权,按照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群众反映属实,确实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应及时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予以查处;对群众反映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要向群众说明情况,澄清事实,消除误会。对群众来信来访,要逐件记录、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当事人或有关部门。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简单地采取制措施,人为激化矛盾。对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到第一线处理,并迅速向上一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对因处理来信来访不及时或压制打击造成不良影响的,要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记者观摩选举现场,反映选举工作各阶段的进展,揭露违法违规、侵害群众民主权利的典型案件。

要保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经费。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和指导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所需经费,分别由本级财政列支。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选举经费由村的集体经济收益解决,经济确有困难的村,县(市、区)和乡镇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撤并村、“村改居”社区的换届选举问题。根据《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村民和会规模的通知》(x发[2003]21号)要求,去年底前全市撤并村委会个,村改居委会个。凡是“村改居”且集体经济没有剥离或没有完成股份制改造,以及居民半数是村民的社区居委会,按照村委会选举办法的规定于2005年上半年统一进行换届选举。撤并村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分布应考虑村落状况。

(二)关于村民小组的选举问题。村民小组参照村委会选举办法进行选举。可先进行村委会选举,后进行村民小组选举,也可先进行村民小组选举,再进行村委会选举。县(市、区)、乡镇村委会选举工作方案应同时安排部署村民小组的选举工作。县(市、区)、乡镇、村要分派选举工作人员指导、帮助村民小组的换届选举。凡有集体经济的村民小组,应在换届选举前进行村民小组经济审计和村民小组长的离任审计。

(三)关于选举的具体时间安排问题。各地在组织换届选举时,要将选举的时间相对错开,保证有足够力量指导选举。要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群众基础好、民主意识强、矛盾较少的村先进行选举,对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难点村,要集中力量,加强指导,确保选举质量。选举日应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确定,禁止由县(市、区)、乡镇确定统一的选举日。

(四)关于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问题。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是核查候选人是否具有选民资格,候选人之间是否有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关系,候选人的提名是否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

(五)关于当选“两委”成员的培训问题。要对新当选的“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经费纳入县(市、区)、乡镇财政预算。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6

一、充分认识做好第三届城市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重大意义

按照省委、州委和县委的统一安排,今年底至明年初,将依法进行第三届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城市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是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城市社区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切实做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于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提高社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动广大居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对于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和谐社区建设进程;对于推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和谐,促进社区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化镇党委及县属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搞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好省委、州委和县委的有关精神,全面把握换届选举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增强做好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第三届城市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二、明确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 务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为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搞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以社区党组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提高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目标任务。一是积极提倡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居民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与居民小组长交叉任职。要抓住社区“两委”换届契机,通过法定程序和党内有关法规,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二是每个社区总支委员会班子中有一定数量的妇女干部,全县社区“两委”委员的年龄、文化、民族等各项比例均有所改善,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与居民小组组长“一肩挑”的比例有所提高。三是全面推行“两推一选”。要在社区党组织的换届选举中,加大“两推”的工作力度,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先由党员、干部群众分别推荐候选人,再由党员大会选举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扩大候选人提名中的民主,提高 候选人的群众公认程度。

三、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努力确保社区“两委”班子交叉任职

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要严格按照省委、州委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

积极提倡在有条件的社区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要高度重视优化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结构,注意选拔致富能人、经济发展明白人、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党员进入党组织班子。要通过换届,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尤其是选配好党组织书记。拟推荐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候选人人选,应具备下列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党性强,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性和较强的影响力,工作业绩突出;中共正式党员,身体健康,年富力强,高中以上文化。妇女、少数民族和特别优秀的人选,在年龄、文化程度条件上可适当放宽。拟推荐为社区党总支委员候选人人选,应具备下列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性和影响力;中共正式 党员,身体健康,年富力强,初中以上文化。工作中,要注重引导,把好选人关。对于具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条件的人选,在党员、干部群众民主推荐时,要认真做好引导工作,把干部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组织书记人选,为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创造条件。要注意宣传推荐人选的德、能、勤、绩、廉的主要情况和先进事迹,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致富和带领社区居民致富能力强,有民主法制意识,办事公道,社员信得过的优秀党员选拔为社区党组织领导成员。要因地制宜,按照有利于做好“两委”换届工作的要求,合理安排“两委”换届的顺序,社区党组织的换届原则上安排在居委会换届之后。有条件实行“一肩挑”的社区,拟推荐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先参加居委会选举,当选居委会主任后,再确定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如果选不上居委会主任,原则上不再作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当选的居委会主任是党员,且具备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条件的,可推选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要积极鼓励、帮助、支持党员参加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和居民代表的选举,引导居委会成员中的党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居民小组党组织成员,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与居民小组长“一肩挑”。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的不减少社区干部职数。

以加强妇女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三培养”措施。社区党组织换届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选拔优秀的妇女党员进社区党组织班子,积极鼓励、支持妇女党员参加居民代表及居委会委员、居委会主任的选举,确保每个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至少有1名妇女干部,特别要注重在三人四岗中有一定的妇女干部。在居民小组党支部班子成员、居民小组组长、副组长中,妇女的比例应比上届有所提高。要继续加大“三培养”力度,注重在优秀居委会成员和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中发展党员,加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换届结束后,要从履职能力、思想认识、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对新一届社区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在社区各项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促进和谐的能力,真正成为带领社员建设和谐社区的带头人。

以健全工作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强对新班子的管理。新一届社区党组织班子产生后,尤其是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的,要帮助社区党组织成员明确分工,制定好任期工作目标、工作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班子成员履行工作职责的监督管 理,特别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形成科学、规范、民主的工作机制。对于因居民利益纠纷、财务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难、社区事务管理难的社区,要认真做好摸底排查和矛盾化解工作,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较好地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作用。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这次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开化镇党委及县属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确保换届选举任务圆满完成。

明确责任,加强指导。

要在上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制定具体可行的办法、规定和措施,切实加强对选举工作的指导。要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抓紧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社区“两委”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要抓紧开展业务骨干培训,努力组建一支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心强的第三届城市社区换届选举骨干队伍。要建立完善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制度,抽调工作组驻社区指导工作,县、镇要实行定点指导,确保每个社区都有专人负责,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第三届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精心组织,严格把关。

要因地制宜,深入研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好宣传发动、组织群众推荐和党员推荐、确定人选方案、正式选举等各个主要环节的工作。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帮助广大党员群众深刻理解省委、州委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精神,认识社区党组织成员和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的重要意义,增强民主法制意识,了解政策法规,有序参加换届选举工作。在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工作中,要严格把好人选关、程序关、进度关,在党内推荐时,要注重发扬党内民主,把推荐工作与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社区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党员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在党内先形成统一意志;组织干部群众参加推荐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参与推荐的范围,参与推荐的可以是有选举权的居民代表、小组干部,也可以组织户代表进行推荐;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时,要严格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程序都严格依法进行,充分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

严肃纪律,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7

根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妇女联合会选举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省妇联《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村(社区)妇联换届工作的通知》(X妇发〔2020〕X号)、《XX市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X组发〔2020〕X号)、《XX县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工作方案(X组通〔2021〕X号)文件要求,结合XX镇工作实际,为确保妇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建带妇建,不断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引领服务联系广大妇女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XX镇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二、工作目标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全镇村(社区)“两委”换届同步做好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妇联组织班子,贯彻落实“四个确保、两个力争”的工作目标,即确保村(社区)妇联主席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每个村(居)民委员会有1名以上女性成员,全镇有1名以上女性村(社区)主职,妇女代表占村(居)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力争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

30以上,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2021年2月上旬全面完成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工作。

三、工作要求

1.成立领导机构。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XX镇妇联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担任。

2.深入摸底调查。镇妇联组织迅速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基层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评价及执委队伍现状,瞄准妇联主席人选,储备优秀女性人才,为优化执委队伍、启动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做准备。

3.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工作重点,分级分层制定相应工作方案。镇妇联侧重执委队伍建设向同级党委提出意见建议,突出对基层妇联指导功能。村(社区)妇联要侧重工作实际,明确妇女代表产生、妇联执委人选和换届工作流程,形成工作方案经村(社区)党组织同意后,报镇妇联批准。

4.优化队伍结构。要严格人选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热爱妇女工作、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女性进入妇联执委班子。村(社区)妇联主席候选人资格要严格遵照上级对村(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的有关要求。要拓展选人视野,注重从辖区内妇女小组长、网格长、女党员、女致富带头人、女性团队负责人中选拔执委。要着眼事业发展,发现培养年轻女性人才,每个村(社区)争取吸纳一名以上30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执委,形成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由镇妇联牵头对村(社区)妇联主席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

四、组织实施

1.确定妇联组织结构。村(社区)妇联执委人选应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统筹考虑,设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不少于2人,执委人数一般不少于15人。镇妇联要按照“纵向必须到底,横向尽量到边”的要求,严格落实村(社区)妇联执委县乡两级联审制度,确保执委来源体现代表性、广泛性、典型性。村(社区)妇女代表人数根据村(社区)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村(居)民小组的数量确定。每个村(居)民小组原则上产生1-3

名妇女代表,村民代表中的妇女代表应为村妇代会代表。每个村(居)民小组原则上产生1名村(社区)妇联执委,并兼任妇女小组长或妇女网格长。村(居)民小组长或网格长是女性的,直接推荐为村(社区)妇联执委候选人。

2.召开妇女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村(社区)妇联组织换届工作应与村(社区)“两委”换届同步进行。村(社区)妇联换届方案报镇妇联审批后,在同级党委组织领导下进行换届。按照全国妇联章程规定,由上届村(社区)妇联(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委员会)主持召开妇女代表大会,将执委会候选人名单提交妇女代表大会酝酿讨论,由妇女代表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新一届妇联执委会,召开执委会选举妇联主席和副主席。新一届村(社区)妇联要将选举情况书面报镇妇联批复,新当选的村(社区)妇联主席报县妇联备案登记。

五、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站位。做好新形势下妇联工作,要充分认识村(社区)妇联换届的重要意义,把这次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作为抓实抓好基层“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作为妇联组织、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作为纵深推进妇联组织建设改革“破难行动”的具体举措,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强化与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共同做好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村(社区)妇联主席进入“两委”班子,确保村(社区)女主职达到比例要求。

2.规范程序,严肃纪律。换届选举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要按照妇联章程和妇联选举工作条例的要求,严格村(社区)妇联换届工作程序,严肃选举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村(社区)妇联要把换届选举当作检验基层执委和妇女骨干战斗力的一次演练,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妇女吸纳到妇联队伍中来。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下一篇:陕西省中医院管理局特色康复项目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