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精选8篇)
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篇1
做好社区工作 共建和谐社会
从九月一日上岗至今,已快有三个月时间。在这三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的感觉到社区工作的艰辛与不易。社区是办事处下辖的自发性基层组织。社区居委会也是最基层的政府办事机构,由社区管理人员直接负责居民百姓最关注的具体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胡锦涛总书记的这句话既体现出我们党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充分的概括了我们社区工作的态度与职责。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那么社区工作就无小事。
在深入到具体工作中,体会到社区工作有着和其他工作的明显不同。一是工作忙。在我接触的工作中感到,社区应对的是方方面面的工作,既要对街道办事处机关负责,又要为居民百姓办事;既要加强党的建设,又要抓好群众教育引导。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都要去具体落实,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忙忙碌碌。二是工作细。社区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组织,老百姓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找社区,各级政府机关无论要什么统计材料也都是出自社区。因此,社区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具体细致地去落实。三是工作难。由于社区要负责的工作方方面面,事务性工作千头万绪,而社区职权又非常有限,因此,有些工作(如社区环境保持,各住户卫生费的收缴,野广告的清理,入户调查等)开展得非常艰难。
其实工作忙和工作细这是由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工作难做。首先,由于社区没有硬性的管理权,所以有部分被管理对象不服管。因为社区权力有限,管理人员管理时,他们会置之不理;而工商、税务、卫生等业务部门检查时,因为是执法部门有封门停业的权力,所以他们会百依百顺的按要求去改。比如刚刚结束的经济普查工作。其次,社区的职能就是服务,服务对象就是居民。因此社区居民认为,凡是居民要解决的事,都是社区份内的事。而社区按权限尽了最大的努力,对权限之外办不了的事,有些居民不但不理解,甚至有的还无理取闹;还有的居民不按社区要求去做,工作不配合。比如每次居民开各种证明,由于居民不了解具体程序,而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再次,资金得不到保障。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社区的各项工作也离不开一定资金的保障,没有资金各项工作将更加困难。社区居民百姓的大事小情要由社区管理人员去管,社区的环境、党的建设、精神文明活动等各项工作都要社区管理人员来抓。我感到社区具体工作多,而社区管理人员待遇低,所以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是影响社区管理人员积极性发挥,阻碍社区建设的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深化,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空间、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社区的工作对象扩大了、工作职能增加了、工作任务加重了,其
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克服现有困难,加强社区建设。作为新时期的社区工作者,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抓好社区宣传教育工作,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社区要利用社区优势,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岗位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人群密集醒目的地方设置阅报栏、宣传栏、生活信息栏,对广大居民进行讲政治、讲理论、讲道德、讲形势、讲政策、讲法制、讲科学的宣传,不断提高居民爱社区、爱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对广大群众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在全社区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勤劳朴实、团结友爱的新风尚。
2、抓好社区服务职能发挥,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主动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社区服务对象是居民,要结合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随这大同市的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针对群众家庭生活困难的问题,要做好统计登记工作,随时帮助了解受惠信息,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针对低保人员,定期不定期地走访慰问,奉献爱心,落实优抚政策。针对流动人口临时性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按权限上报解决。、抓好社区环境建设,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改善群众居
住环境,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社区,认识社区,熟悉社区,真切体会自己就生活在社区里,感觉其中的温暖和关心。增强了社区向心力和凝聚力,尊重和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利益群体所表达和代表的特定群体的合理愿望和要求,以及通过合适的载体和途径,使他们得到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机会。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从这个角度讲,社区是和谐之基,民生之本。社区工作可能就是这样,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凡是与群众生活相关的事,对社区来讲,都不是小事。社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每件事,我们都都要认真对待。
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篇2
社区矫正是中央提出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 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
加强领导,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社区矫正工作是新时期赋予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课题, 随着《办法》的贯彻实施, 社区矫正工作将面临着监管安全的严峻考验, 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以及执法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 未来我区司法行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 我区不断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区四套班子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精心部署。一是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汇报, 研究部署, 要求坚持“积极稳妥、依法规范、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工作原则, 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作为工作核心, 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二是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领导小组成员由区综治办、公检法、民政、财政、工商等17个部门组成;三是制定下发了《河西区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 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任务以及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四是召开了公检法司四长会, 研究部署了公安河西分局与司法局进行社区矫正工作交接的具体事宜;五是召开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推动大会, 就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积极探索, 建立“3-4-5”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社区矫正承担着依法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适应性扶助3项任务, 要求各执法环节无缝衔接、管控过程无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0.1%。实现这些目标, 探索一个健全完善的具有河西特色的工作体系是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为此,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之上,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 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 我们初步形成了区委、区政府领导, 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组织实施, 公检法司相互协作, 各部门密切配合,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和三级矫正组织、四支队伍、“五位一体”矫正小组的“3-4-5”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注重协作, 积极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 公检法司等部门分别承担着相应的工作职能, 我区公检法司充分发挥配合紧密的优良传统, 在完善办公室定期议事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定期联合督导检查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 注重把握工作规律, 加强协作机制建设, 不断推进了我区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一是建立与各司法所紧密衔接的社区矫正人员衔接机制。我区根据不同的矫正类别完善了社区矫正人员衔接制度。二是建立公安机关共同参与的接矫解矫现场宣告制度。根据《实施办法》社区矫正的主体变更之后, 我局与公安河西分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 各公安派出所仍派员参与社区矫正现场宣告, 分管民警仍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道作为社区矫正工作小组的成员, 发挥公安机关的震慑作用, 配合各街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管。三是与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完善调查评估衔接制度。区司法局与区法院多次就审前调查评估工作的委托、调查事项、庭审程序等具体环节进行研究和磋商, 联合制订了《河西区适用非监禁刑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 (试行) 》, 由人民法院委托社区矫正机构对被告人进行审前调查评估, 就被告人的平时表现、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供人民法院在量刑时作为证据予以采纳。四是区检察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全程监督制度。区人民检察院对我区社区矫正交付与接收、监管与矫正、变更与终止等环节的全程监督, 建立了定期检察与随时检察、日常监督与专项检察相结合的监督方式,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严格管理, 努力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能力和水平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 司法局承担着调查评估、审批、予以警告、提出各项执法建议、组织教育学习、开展适应性帮扶、办理接收、解除矫正、协调检查评估等15项职责, 各司法所承担着矫正宣告、成立矫正小组、日常监管、组织教育公益劳动、帮扶等九项日常管理工作。区司法局和各司法所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主体和工作主体, 担负着社区矫正的重要任务。为此, 我们不断加强基础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手段, 努力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我区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 检察工作 职能作用 队伍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会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也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更多关注经济发展到全面关注经济社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到效率与公平并重,从关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同时关注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重大转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必须思考检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充分认识检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做好检察工作的自觉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谈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的内容与检察工作关系密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
(一)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了检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法律监督;通过行使批捕权、公诉权,实施对公民守法情况的监督;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实施对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社会和谐所要达到的民主法治要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执法监督、守法监督和诉讼监督来实现。因此,法律监督是健全民主法治,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体现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们追求的基本社会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前提,也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执法为民,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法理念、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取向。因此,检察机关只有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通过切实履行职能,依法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使有罪者受到惩罚,使群众利益得到保障,使人权得到尊重,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得到落实,才能维护公平正义,体现执法为民,构建和谐社会。
(三)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稳定安宁的治安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检察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通过有效打击犯罪,及时遏制犯罪,努力改造罪犯,积极预防犯罪,尽量减少社会中不良人群的数量,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同时,在检察环节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排除纠纷,让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得到解决,同样是维护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又一基本特征。检察机关要成为倡导和维护社会城信的领头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采信证据,坚持文明办案,以人为本,坚持把案件质量视为案件的生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断地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树立司法机关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二、更好凸现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和谐社会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对我们检察工作关系重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检察机关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
(一)服务发展增和谐
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工作,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围绕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来谋划各项检察工作,结合实际来制定落实工作措施。其次是检察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通过履行各项检察职能,通过具体办案、办事来实现。依法办案,办好案是最重要、最直接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我们在工作中,要克服就案办案,办案就是自然服务的片面认识,要牢固树立“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开展工作,要办好案件,办好事情。第三是依法办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就是在办案过程中要追求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法律效果是办案的基础、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办案的目的。要处理好打击与保护、办案与服务、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的关系。第四要十分注意执法办案的方式方法。在办案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办案不忘经济发展,办案不忘扶持企业,办案不忘保障人权,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自觉地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对自侦案件及重大刑事案件要坚持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服务。
(二)维护稳定保和谐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和谐是社会稳定的更高发展阶段。维护稳定进而保证社会和谐是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一要更好地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过失犯、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后果一般的“民转刑”案件、加害方和受害方已经和解,或者加害方真诚悔罪、积极赔偿并得到谅解的轻微犯罪案件,采取轻缓的刑事政策从宽处理,对能不捕的依法不批捕,能不诉的依法不起诉,能从轻减轻的,积极提出从轻减轻的量刑建议,做到宽严相济,加深轻微犯罪嫌疑人的悔罪心理,减轻其家庭与社会的消极对立情绪,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二要更加有效地开展检察环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从源头上防控和减少犯罪。发挥院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力量,突出重点,落实效果。结合重大恶性个案或问题突出类案的办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协助做好重点整治地区的治理。加强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法制副校长等工作,积极参与全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工作。以法制宣传进社区、进学校等形式,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探索完善罪犯心理咨询等各项社会矫治工作,加强对被监管人员及监外执行人员的教育改造,有效减少违法犯罪,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反腐倡廉谋和谐
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篇4
2009-03-26 07:54:00 来源: 天津网-天津日报(天津)跟帖 0 条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监督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丰达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实现共建共享和谐社区的奋斗目标,日前,丰达物业公司召开2009年社会监督员续聘大会。南开区房管局分管物业工作的副局长荆宝泽出席会议并讲话,丰达物业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出席会议,南开区10个街道办事处分管旧楼区物业工作领导、居民科科长及社区居委会主任100余人参加大会。
会上,宣读了《关于2009年丰达物业公司社会监督员聘任的决定》;新、旧楼区项目经理代表、万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颖及监督员代表、嘉陵北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刘方作表态发言。
为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南开区房管局负责人的建议下,丰达物业公司经研究决定继续聘请昔阳里、府湖里、怀庆里、嘉陵北里等社区的109名居委会主任担任丰达物业公司社区工作监督员,进一步加大社区监督考核工作力度,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荆宝泽在讲话中对监督员多年来对区房管局及丰达物业公司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丰达物业公司继续聘请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社区工作监督员,一是要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沟通与合作,借助社区居委会是居民“主心骨”这一良好关系,继续搭建丰达物业公司与社区居民沟通的桥梁;二是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使丰达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质量能够不断得到提高。聘请社会监督员,强化社会监督是丰达物业公司与区房管局搞好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他希望监督员们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及时反馈群众的意见,积极献计献策,通过共同努力,将社区建设得更加整洁、安全、和谐、美好。
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篇5
××社区地处××市中心城区,于2002年8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隶属××区南塔街道办事处,是广州军区××房地产管理处所在地。社区总面积10.61万平方米,总人口1920户3412人,现有驻片单位5个。近年来,该社区认真贯彻军地双方“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指示精神,按照求新、求深、求实的思路,高擎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旗,立足于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开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天地。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购物放心一条街”、“消费者满意一条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省级“文明示范街”、“军民共建示范街”、“全省最充分就业社区”、××市“双拥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该社区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成为我省惟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基层社区。
一、高站位运作,彰显共建工作保障力
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承载,原创:http:///是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的大背景下,如何凸显精神文明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该社区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纳入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高站位运作,切实彰显共建工作保障力。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坚持地方政府主导地位,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动真情,办实事,抓落实。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解决急事、难事。在“议行分设”社区体制改革中利用双拥优势,由社区成员依法选举驻区管理处代表进入社区居委会“议事层”,共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大计。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采取坐下来学、会议上讲、走出去看、沉下去查、回过头想等方式,帮助管理处和优抚对象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制订《××社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施方案》,以思想共建、教育共抓、卫生共管、服务共办为主要内容,从深化认识、共建任务和工作标准等九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并健全完善了制约制度,双方每年签订一次共建协议,规范共建责任、内容、目标及有关事项,促使共建双方互相遵守,互相制约;健全完善互聘制度,坚持军地双方主要领导实行职务互聘,强化共建领导机制;健全完善活动制度,坚持有安排、季度有例会、半年有回顾、全年有总结,平时重大节日有活动、有联系,使军民共建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健全考评机制。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列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作为评选表彰优秀领导班子、双文明单位和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年终统一考评,定期通报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二、高辐射覆盖,扩张共建工作感召力
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篇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实现我们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重要目标。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于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着我市城乡建设事业的快速推进,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类矛盾的频发、冲突的加剧,信访数量居高不下,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科学认识当前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疑是各级建设行政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第六期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期间,对我市建设系统的信访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和研究,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我市建设系统信访的主要特点
从近年来市城建委的信访受理情况分析,当前我市建设系统的群众信访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1、信访总量居高不下。2004年,建设系统群众来信来访总量为844件(次),占到全市政府部门总信访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群众来信171件;群众来访673批次,1650人次。5人以上集体访62批,637人次,占总人次的38.6。群众联名信签名人数有所增加,最多达136人。上访到国家有关部委、省建设厅,以及20人以上的群访、重复访较往年有所增加。2005年上半年共收到群众来信67件,接待群众来访126批次,757人次。根据目前态势,预计今后几年信访量还将保持高位。
2、信访内容涉及面广。建设系统的群众信访主要涉及到规划、拆迁安置、商品房质量、落实私房政策,以及危改、环卫等。其中求决类问题占80左右,此外还有一些群众对城建工作的建议、意见等。从群众来访的涉及范围来看,商品房质量问题仍居首位,而规划及建筑施工对周边影响问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位居第二,再次是城建、房管等方面。这些问题大都涉及群体切身利益,解决难度较大。
3、信访方式发生改变。部分信访件是通过政府网站的省长、市长信箱反映后转入我委。也有通过新闻媒体来施加压力,并且要求在网络论坛上给予公开答复的。有个别群众还将反映投诉事件的现场情况拍成录象后刻成光盘直接寄往省、市甚至中央有关部门。一些上访人员选择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时机上访,向上级领导机关施加压力。
4、无序上访问题突出。一些上访群众情绪激动,行为出格。有的因为没有达到目的而频繁来机关纠缠,甚至漫骂有关领导。部分信访人,不听劝阻,攻击接访干部,损坏公物。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的数量增长,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和工作秩序。
5、涉法信访数量增加。由于信访制度在听取社会弱势群体的呼声,实现社会正义等方面起到很大的权利救济作用,处理问题较司法程序更为简便快捷,因此,许多上访人员将本应由司法部门解决的涉法问题也通过信访渠道要求政府部门解决。
6、信访呈规模化、组织化趋势。许多上访群众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心理状态。不少集体上访有人指挥、精心策划、上下联络、互相串联,对政府施加压力。有组织、规模化的上访,使需要解决处理的问题更趋复杂化。群体性上访的急剧增加,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形成建设系统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建设系统信访工作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客观原因。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一定时间,而群众心情极为迫切。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群众信访和集体访、重复访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城市建设推进速度越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越大,拆迁、征地规模扩大,必然导致群众信访数量激增。当前建设系统信访的相对活跃是城市建设快推进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殊阶段。
2、主观原因。少数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和工作人员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式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侵害群众利益,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造成群众对干部失去了信任。一旦某事激发或挑动,就会很快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形成大规模上访问题。一些问题矛盾不能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有的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引发大规模群众上访。
3、当事人的盲目性。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群众普遍认为事情只有闹大才有影响力,领导才会出面解决;二是对我国法律、政策缺乏了解,认为行政裁决、司法解决综合成本
太高,而视上访为解决问题的捷径,宁可选择上访而不愿选择起诉,盲目地找有关领导,甚至越级上访;三是许多群众对领导重视信访产生误解,形成了一种“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以闹取胜”的错误观念;四是少数群众遇到城市拆迁安置时,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中,过分强调自身利益。
4、机制内部原因。目前信访部门可以受理任
何与国家机关有关的信访案件和其它民事、经济案件,结果模糊了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界限,形成越位现象。现实中,信访部门常常作为事实上的责任主体,被推上了化解矛盾的第一线,造成处理矛盾的责任主体错位。信访机构和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与所承担的任务极不相称,导致信访工作应接不暇、“救火救急”、被动应付,从而引发重复访、集体访。
5、信访法制化严重滞后。主要问题是信访受理范围不明确。对于许多本应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的问题,群众宁可访“人”而不访“法”,习惯于通过上访找政府解决。此外,对无理缠访、闹访,对影响机关工作秩序的滋事上访人,处理时无政策可循、无法规可依,即使国务院新《信访条例》也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
三、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建设系统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政府信访工作存在的普遍现象,仅靠建设行政部门一家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更多的问题是系统内部的问题,只要各级建设行政部门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建设系统的信访工作的严峻形势一定能得到根本的改观。
1、充分认识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认识到位是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前提。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是贯彻执政为民宗旨的根本要求。群众通过信访形式向我们反映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许多是由于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遇到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我们要落实执政为民的宗旨,就是要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显现,并大量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如果群众反映的这些信访问题久拖未决、矛盾任其发展,个别性事件就可能激化为群体性事件,局部性问题就可能转化为全局性问题,非对抗性矛盾就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不仅会影响城市建设工作,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群众之所以来信来访,也是出于对党和政府充满了信任,寄予了厚望。做好信访工作,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理顺了群众的思想情绪,就会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如果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挫伤群众的思想感情,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不断创新建设系统信访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是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根本。一是建立高效运转的领导负责机制和协调机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定期地召开信访工作专题会议,听取信访部门的工作汇报,排查分析疑难信访事项,协调解决信访难点问题。要设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室,统一受理信访举报。所属企事业单位要专门落实人员处理信访工作,做到上下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二是建立畅通无阻的信访机制。要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个反映。主要负责人要带头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对信访中的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亲自处理并协调解决群众的来信来访。要开展“领导下访”活动,通过下访接待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现场解决旧城改造、危房改造、私人建房、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畅通人民群众信访的渠道,把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使许多发生在基层的信访问题得以“就地解决”。信访接待室要配备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同志承担信访接待工作。三是建立信访举报查处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做好初信、初访苗头性问题的排查分析。建立和完善重大信访举报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纠正。建立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案件督办查办责任制、信访工作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访监督、署实名举报答复、信息报送和情况反馈、信访协调等制度。四是建立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实行重大信访件报结制度。对来信来访均做到15日内告知受理情况,60日内办结。重大信访件报结时,由承办单位领导、经办人及信访人签署意见。推行信访事项终结制工作,对建设系统的信访事项及时进行督查,明确责任,提高信访办结率。通过信访办结效率的提高,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3、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工作水平
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关键在人。首先,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批阅来信和约访、下访、领导接待日制度,把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作为己任,通过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其次,广大信访干部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抓好信访工作,接待处理好每一件来信来访和来电。积极协调,迅速办理,及时回复,让群众难有处诉,冤有处申,愿有处偿。三是要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信访工作形势严峻,主观上还在于我们一些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方法不当、责任心不强引起的。机关工作人员务必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在工作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送温暖,解难题,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4、加快构建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建设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作战、相互配合是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市和县(区)建设行政部门、所属委企事业单位信访工作组织网络,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协力抓好信访工作。要将信访工作列入对机关处室及所属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各处室(单位)落实信访问题的责任。要加强与市政府信访局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定期互通情况,形成内外联动的信访网络体系。
建设系统信访工作是检验我们建设部门工作成效的一面镜子,是促进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要我们怀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健全工作机制,讲究策略方法,提高我们解决群众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构建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就一定能够做好建设系统的信访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为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关注医改共建和谐社会 篇7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提高健康水平有了新要求、新期待。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致力于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建设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国情,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关系,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本期导读:
祖国中医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瑰宝,如何开发、利用及发展传统中医已成为现代中医的重要研究方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舌象客观化、现代化的进行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在心肌需氧量增大时供应血量不能相应增多导致心肌缺血。曲美他嗪为作用较强的抗心绞痛药,研究其对心脏功能的疗效,详情参见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的疗效观察。
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目的是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脑灌注压。影像学和手术技巧的发展为外科手术干预改善某些病人的预后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手术技巧及手术器材的发展与改进使立体定向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见广泛。请关注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自限性的皮肤病,治疗原则为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防治并发症。该病若治疗不当,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愈后留瘢痕,或出现后遗神经痛,有的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且历时较久,可长达数年。应用半导体激光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可取得较好疗效,请看相关报道。
运动性高血压(EH)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升高现象。有学者一度认为EH是良性高血压,预后良好,无须处理。近年来随着运动负荷试验受到研究高血压的学者们的重视。但EH的诊断标准目前尚不一致。本期对现有的六个EH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6种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分析,请关注哪个方案更优。
血清酶学检测在临床实践与生命科学研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在对某些酶学指标的观察中要获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血清样品的稳定性研究包括低温冰冻贮存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观察和血清及冰冻血清融化后短期稳定性观察。同步设计是研究酶学物质短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在于使得在重复性条件下测定不同储存时间的血清酶成为可能。参见《六种冰冻混合血清酶学的短期同步稳定性研究》。
制药专业药剂实训技能是制药企业人才培养中一大重要指标。如何对校内实训技能进行考核,请参见《制药专业药剂实训技能考核探索与实践》。
本期重点研究论文.:
河北省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08130218c)——《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的疗效观察》。P574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资助(200642)——《中药复方防治糖尿病肾病研究述略》。P529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20909)——《六种冰冻混合血清酶学的短期同步稳定性研究》。P644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02-4008)——《中医舌象数字化诊断的客观化、现代化研究进展》。P607
共建和谐社会 打造活力台州 篇8
近年来,台州民营经济发达,涌现了吉利、星星、苏泊尔、飞跃、钱江等一大批领先国内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台州市的GDP和财政收入,一直分别名列浙江省的第5位,市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35位。2007年,台州人均生产总值超3万元,财政总收入超2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百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生长点,实现了新的腾飞。台州这个古老而新兴的海滨城市,洋溢着青春和生命的活力。
新春伊始,春风化雨,万象更新。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绿色中国》记者采访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市长陈铁雄。
活力城市:山魂海魄新兴崛起
《绿色中国》:陈市长,为了让《绿色中国》的读者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台州,请您介绍一下台州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有关情况。
陈铁雄:首先要感谢《绿色中国》和全国新闻界同仁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台州的大力关注。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南邻温州,北接宁波,属于上海经济圈的最南翼,也是长三角16个城市之一。台州陆地面积941l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下辖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和临海、温岭两市,以及天台、仙居、三门、玉环四县,总人口560万。台州美丽而富饶的山林海域,滋养坚强而质朴的百姓,孕育淳厚而刚烈的民风,造就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唐代高祖武德五年,台州因境内天台山胜境而命名,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1994年8月台州撤地建市,到目前,已从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沿海发达城市之一。台州蕴有山海形胜之美,美丽神秀的山水孕育了“台州式的硬气”,台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体现了台州人吃苦耐劳、敢想敢拼、敢说敢做的优良传统,以及“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台州人文精神。
《绿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铁雄:改革开放以来,台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使经济社会发展后来居上,迅速从省内落后地区跻身沿海发达城市行列,实现了六大历史性跨越: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从资源小市向经济大市跨越;工业化持续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股份合作制快速推广,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初级市场经济体制跨越;城市化迅速推进,从以农村为主地区向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镇体系跨越;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从解决温饱向总体小康跨越。近几年,台州市的GDP和财政收入,一直名列浙江省的第5位,市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茅。2007年,台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济发展快中见好,社会和谐稳中推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又上新的台阶,主要经济指标跃过了新的高度。
近年来,台州市获得了许多殊荣:2007年,荣获“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还获得了“中国最佳商业城市”、“全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十二大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缝制设备之都”、“中国再生金属之都”、“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诸多荣誉,这都与台州优美的山水风光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也集中展示了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业绩。
民营经济:创业创新开明开放
《绿色中国》:您在总结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时,提出了“创业创新、开明开放”的理念,请您就此详细谈谈。
陈铁雄:台州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就是坚持“创业创新、开明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主导加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台州民营经济,实际上起源于原生的草根经济,它们必须通过创业创新把握机遇来求生存,求发展。台州作为我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民营经济创业更富前瞻性,始终得到了台州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创业创新,就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商海中淘到第一桶金。开明开放的环境,是台州市的“工业立市”战略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创业创新,开明开放,也是“敢冒险、善创造,有硬气、不张扬”的“台州精神”新的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推进“创业创新、开明开放”,要赋予新的内涵,完善新的举措,形成新的格局。“创业创新、开明开放”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和谐之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区域乃至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业的提升;同时两者又可以有机融合,就是“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政府开明是创业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的重要保障;离开政府的开明,创业可能被扼杀,创新可能被遏止。开放是新形势下创业创新的必由之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是转变民营经济内源型增长方式的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开明、开放是新时期创业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创业创新的有力助推器。
《绿色中国》:台州民营经济发展有目共睹。那么,民营经济在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全国行业中的影响又是怎样?
陈铁雄:台州民营经济有活力,有冲劲,充满蓬勃生机。台州市经济总产值的90%以上、财政收入的7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创造的。尤其是在台州4000多亿元的制造业产值中,民营制造业就占了95%以上。在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台州市被中国国家商务部和发改委授予“国家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的称号,为浙江省的唯一;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授予“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之都”的称号,这两个产业之都“国字号”,就是靠一大批民营经济支撑起来的。在台州,许多知名的民营企业,如吉利、飞跃、星星、苏泊尔、钱江,还有吉奥、中捷、宝石、杰克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国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现在,台州市拥有工业产业基地27个,现有工业企业9万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18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24家,有48个工业制成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台州市是中国的产业之都、制造之都,民营企业有很大的比重,它们涉及汽车摩托车配件、缝制设备、电子电器、医药化工、塑料模具、船舶制造等主导行业,另外还有阀门水泵、工艺礼品、食品饮料、鞋帽服装等制造,在全国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绿色中国》:您认为,台州的民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
设,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在创业创新中求发展?
陈铁雄通过这几年发展的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现在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矛盾的凸现时期。当前,台州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进入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时期,这是一个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的重要发展时期。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是一个关键。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关键,台州就能在下阶段继续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台州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布局上进行新的拓展,才能创造区域发展新的辉煌。在发展理念上,树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在发展动力上,形成产业、城市、社会发展,民间、政府、外来力量等多种力量的综合推动。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传统模式到新型模式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社会发展方式,走构建和谐社会道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走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道路。在发展格局上,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台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体部分,成为台州城镇体系的重要发展轴,成为台州产业升级、城市崛起的重要依托,努力开创台州沿海新时代。
发展战略:“四民”社会三个台州
《绿色中国》:陈市长,您曾用“四民”概括台州的社会发展,请问“四民”具体指的是什么?
陈铁雄: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我用“四民”来概括,还是比较贴切的,第一个“民”,就是我刚才所说是民营经济,第二,是民办文化,我们鼓励民营资本融入文化建设,我们实施了“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所涉及的建设工程有环艺景观、城市雕塑和体育场馆等项目,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享用,另外还要大力搞好基层文化俱乐部的建设,满足民众求知求乐求健的需要I第三,是民主政治建设,实行基层民主恳谈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等制度,特别是台州市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和金融创新及劳动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作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第四是民生建设,要求政府服务与群众主体作用实现良性互动,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形成民营、民享、民主、民生良好的社会环境。
《绿色中国》:台州市委和政府提出了实施“三个台州”的战略,很有特色,也富有新意,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三个台州”的内容如何,实施目标又是什么呢?
陈铁雄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台州正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施“三个台州”的战略,是在市三届五次党代会上提出来的。“三个台州”,一是努力培育“内生台州”,按照节约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有利于台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出效率,以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快推进台州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建设“海上台州”,充分发挥我市潜在的丰富海洋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推动台州从内陆时代迈向陆海联动时代,努力打造台州新的重要增长板块。三是积极开发“市外台州”,树立跳出台州发展台州的理念,坚持大开放、大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在内外互动中获得更充足的资源要素和市场平台支撑,推动台州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全球与区域经济的竞争与合作。
“三个台州”是有机联系的,内生台州是主导战略,海上台州是内生台州的空间拓展,市外台州则是内生台州与海上台州的重要支撑,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开创台州发展新局面,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从台州的现实出发,全面地、准确地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再造台州”。实施“三个台州”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形象明显提升,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三张名片”的目标基本实现,使台州成为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力最足、创业环境最佳、民富程度最高、社会和谐最好的城市之一。
生态文明:和谐环境绿色经济
《绿色中国》:陈市长,我们看到一些城市,经济确实非常发达,但往往牺牲了生态与环境,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是也面临这个问题?台州市是怎样协调好经济和绿色环境的关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
陈铁雄你所谈到的这个问题,在我国一些城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牺牲了绿色环境,经济虽然发达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受污染的环境中,谈何幸福感?现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建设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尤其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台州是和合文化的发祥地,人们当然追求生活的舒适质量,需要厚实的经济实力来达成。有优美的环境,有发达的经济,才有真正的幸福感。
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与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加大了生态市建设力度,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让生态与经济握手,工业倡清洁,农业崇绿色,旅游热生态,在产业跨越化发展的同时,大力做好环保工作,让老百姓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遨游在碧海蓝天之间。现在台州正努力创造绿色GDP。我们首先做好节能减排,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推广农家乐旅游和绿色食品,建设省级以上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村镇、市级生态示范村和市级生态示范点等,到2008年,全市要有50%以上的村镇为市级生态村镇。此外,我们大力扶持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推进可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还将大力推动立体绿化工程,营造良好的城乡生态,创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绿色中国》:陈市长,您在担任台州市市长之前主管浙江绿色林业工作,请您对绿色中国的事业,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个人的期望。
陈铁雄:我在担任台州市市长之前,曾任浙江省林业厅厅长,一直以来对绿色中国的建设情有独钟,无论是当厅长,还是市长,我对绿色中国的事业一往情深。绿色中国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战,共建绿色环境和绿色经济以及绿色人文的和谐。说到绿色事业,我自然要说到台州的“绿色经济”。台州民营经济从“草根经济”发展成“青藤经济”,不但在台州的土地上扎根,而且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蔓延青枝绿叶,开花结果。与“草根经济”不同,“青藤经济”的形式就是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工业生产,它代表了台州经济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趋向。
【做好社区工作,共建和谐社会】推荐阅读:
“创文明社区共建和谐社会”工作汇报07-25
关于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10-20
关于做好社区矫正工作07-24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10-20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创建安全和谐文明社区08-13
演讲搞 立足社区服务,做好群众工作10-26
关于做好社区工作者继续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12-10
努力做好人事人才和社会保障工作12-01
怎样做好社区卫生服务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