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共8篇)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 篇1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
社区警务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人口管理、治安防范、群众工作等方面,社区警务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在人民群众当中的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从心目中的形象,是公安工作的基石,是实现社区警务战略目标,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做好社区警务工作非常重要。
要突出信息主导,为社区警务提供技术保障。
坚持把信息化建设延伸到警务室建设中,为社区警务工作寻找科技支撑点,提供现代化技术保障。为各警务室配备电脑、监控等硬件设施,并全部开通QQ等民生信息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要突出警力下沉,增强警务室工作能力。
科学配置警力,实现了“一区一警”。社区民警严格履行职责,在工作中坚持以民为本,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将工作重心沉入社区。
要突出机制创新,发挥警务室灵活功能。
积极探索适应治安形势发展需要的警务改革模式,按照“信息主导警务”的要求,实行弹性错时工作制,对责任区街道、单位、部位以及“人、物、场”实行动态巡防和管理,及时发现、处置各类警情并随时接受110指挥调遣,根据地理、治安特点,科学有效的安排警力。
要突出巡逻防范,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探索民警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有足够的警力和时间,切实做好巡逻检查、治安防范等各项工作。监控室工作人员发现辖区重点部位出现状况时,通过对讲机通知巡逻队员,力争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单位重点部位安装信息钮,实行电子巡更,同时与各单位保安人员落实双签字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巡逻制度落到实处,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要突出制度保障,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从严格内部管理、规范执法执勤、建立保障机制、合理分配资源等方面入手,真正把社区基层基础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积极探索和制定有利于调动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鼓励民警主动自觉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对基层民警和一线部门实行优先政策,成绩突出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优先重奖、优先照顾,从各方面给基层民警优厚待遇,保护和激发广大民警投身一线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营造吸引人、鼓励人、留住人的工作环境。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 篇2
社区的发展是城乡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成果, 它的发展和完善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其中社区的治安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在当今新形势下, 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各种治安问题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因此人们对社区治安有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 新型社区警务工作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城乡社区警务”被写入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基于以上几点, 对新型社区警务工作展开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的意义
第一, 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能够打破传统警务“重打轻防”的思想局限性。在传统的社区警务工作中, 打击治安问题一直是工作的重点, 在工作策略上, “发案—打击—再发案—再打击”成为了一项固定的工作模式。对此, 我们要明确的是, 传统的警务工作中关于使用法律手段打击犯罪的方法具有其正确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工作方法的局限性, 过于被动以及无法持续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1]。而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是在全新的观念下所建立的工作方法, 它要求基层公安机关树立警务前置、警力下沉的新观念, 同时也倡导社区公众参与治安管理中, 使社区警务工作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 从而建立以人民群众为内源动力的工作结构。
第二, 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能够打破强权警务的惯性思维。所谓的强权警务就是一种对社会实行强力控制的行为, 这种警务工作方式很容易造成警方滥用警力的问题, 形成粗暴的工作风气。从其结果来看, 强权警务不适合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新型社区警务工作则是一种打破强权警务惯性思维的工作方法, 它能够使社会更加和谐, 是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得到保障, 同时也能改善警察的形象和警民之间的关系。
第三, 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能够使我国和谐互助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社区警务工作与我国古代的社会治安管理有着很深的联系, 自春秋战国开始就有国家建立社会管理体制并付诸实施, 比如齐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那时候的社会治安管理就是我们当今社区警务工作的前身[2]。在当今新形势下, 新型社区警务工作的构建离不开家庭观、强烈的乡土情结、传统的文化习惯等因素, 而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治安管理的核心内容, 是和谐互助的优良传统, 因此说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使我国和谐互助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
三、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区警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警务观念、警务运作机制、警务资源利用等三个方面。
首先, 从警务观念来看, 主要有三点问题。其一, 当前的警务工作人员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着重视打击犯罪而轻视防范犯罪的思想观念。从公安机关的领导层来看, 上级领导经常给下级单位下达硬性破案指标, 于是下级单位中的警务人员就只能尽力去完成。而在过于繁重的工作之下, 社区警务人员无法使出全力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 造成社区警务工作经常处于停滞的状态。其二, 警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惯于将自己定位在管理者的身份中。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 警务人员与社区单位或居民之间无法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 于是就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其三, 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工作思想比较普遍。当前的社区警务工作人员, 从领导到民警, 都对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而将注意力放在社区警务室的形式上的改头换面。
其次, 从警务运作机制来看, 社会化的程度不够高、警种分工过细、运作模式过于统一等是最突出的几个问题。公安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非常强的工作, 然而目前的公安警务机制在运作上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与外界的联系非常少, 几乎是处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中。同时, 警种分工过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在这种分工形式下, 警种的机动性比较差, 警务人员的工作受到职位、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等的影响较大。此外, 运作模式过于统一也使得警务人员的工作受到限制, 各个派出所有自身的情况, 而套用统一的运作模式只会使工作僵化。
最后, 从警务资源的利用方面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没有充分利用政府等职能部门的资源。社区原本就属于行政管理的对象, 因而社区警务工作必然也与政府、党委等部门有关联。而目前的问题是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没有利用政府与党委的职能, 在警务工作的规划等重要问题上没有与之协商。第二是没有充分利用群众及社会组织的力量。公安机关的力量是有限的, 它并不掌握控制犯罪所需的所有资源。然而当前的情况是警民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淡漠, 社区群众及社会组织的力量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
四、如何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
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 需要做到继承与创新。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 构建新型的警民关系。新型的警民关系是指平等互助、情感联系紧密、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警民关系。关于构建新型的警民关系, 一方面, 要重新建立警民之间的信任。警民之间的信任的建立, 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 同时也有利于利用群众的力量。因此, 对警务人员而言, 提高公信力是关键。在具体的行为方面, 警务人员要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坚决杜绝贪赃枉法、执法腐败等行为。另一方面, 要提高警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是一种服务性较强的工作, 社区群众是服务的对象, 而警务人员是服务者。对此, 警务人员务必要做到关心人们群众的每一件小事, 维护群众的权益, 同时还要将政务信息和警务信息公之于众, 让群众对社区警务工作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第二, 建立全面的政警管理系统。首先, 要将社区警务工作纳入党委及政府的领导下。社区警务工作若没有党的领导, 则比较容易在政治方向上走偏, 因此要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建立党委领导班子, 让工作处于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而政府的领导同样很重要, 在政府的领导之下, 社区警务工作不仅能够得到资金支持, 而且还能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对此, 社区警务要置于政府的领导之下。其次, 要建立新型的警务工作机制。新型社区警务工作的运行机制对提高警务工作的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社区警务工作要做出一些改革。一方面, 基层派出所要得到发展与壮大, 警力的数量要充足, 警力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要将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民警分配到社区。另一方面, 派出所的决策权应该放宽。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警务人员的工作范围, 而将这一权力从上级公安机关下放之后, 派出所就能够自行组织各种打击犯罪和防范犯罪的活动, 工作的机动性得到增强。
第三, 加强公安实务工作。公安实务工作是指实有人口管理、社区情报信息采集、社区的群防群治等各项工作。首先, 从社区的实有人口管理方面来看, 社区警务工作应该将重点放在高危人群的管理上, 因为这一类人虽然在数量上比较少, 但是对社区、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是威胁社区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要重视外来人口的管理。外来人口在数量上比较多, 同时流动性强, 关键是道德品质方面良莠不齐, 所以应该重视这一类人群的管理。最后是常住人口的管理。因为他们有固定的居所、稳定性强, 且一般都没有犯罪记录, 所以可以在管理工作中将常住人口的管理放到高危人群和外来人口的管理之下。
五、结语
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同时也是社区警务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今新形势下, 只有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 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 才能体现出社区警务工作的现实意义。
摘要: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社区安全的管理与防范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然而, 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 社区警务工作面临着新的环境, 产生了新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型社区警务工作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警务工作中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关于构建新型社区警务工作的方法, 以期能够为完善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探析
参考文献
[1]李德全.新型社区警务工作的若干思考[J].公安研究, 2012 (05) .
如何做好社区就业指导工作 篇3
社区就业指导工作是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部分,其特点是为社区失业人员和其他求职者的就业问题进行政策咨询和岗位介绍等服务。为加强社区就业指导工作,就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好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大力向广大社区居民进行宣传,为需要就业的人群提供服务。
一、加强社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落实责任制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失业人员,必须健全组织机构。
首先,要成立劳动保障就业小组。
其次,要配置社区专职就业指导员。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流程和工作制度使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在社区内进行广泛宣传,并在宣传栏上公开,让社区就业指导深入民心,促使再就业工作落实。真正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
二、广泛宣传,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指导
社区工作人员应做实、做细、深入民心,切实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
1.在社区内建立就业咨询站点,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在社区工作中,社区内的失业人员通过就业指导员找到工作的很少,为了能让更多的失业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首先社区要建立就业咨询站点,保障“三有”,即有人、有信息、有渠道。并通过就业咨询站点开展就业宣传、就业引导工作。
2.利用社区内宣传阵地,让失业人员了解现行优惠政策、法规,并发放宣传资料,创造就业机会
(1)就业指导员要积极向社区失业人员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法规。定期进行招聘信息发布,利用社区内的电子屏、宣传栏等及时发布相关的招聘信息和现行政策,广泛宣传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同时还要入户进行登记宣传,让社区的失业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最新的就业信息,使失业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
(2)为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对失业人员实行“一对一”职业介绍服务。同时,掌握辖区内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失业登记、调查,建立个人就业情况的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并进行跟踪服务。建立个人就业情况的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更多地掌握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者的基本情况,为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力开展社区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社区就业指导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基层群众,为了做好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国计民生的就业工作。必须针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技能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保证每个失业的人都有岗上、有业就。
在社区里失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年龄偏大的“4050”人员,受到文化程度、技术能力、专业能力等的影响,处于就业劣势。因此对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要对这些失业人员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将实际情况、困难问题进行汇总,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推荐他们参加街道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就业技能,使社区失业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
四、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社区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企业用人信息,为求职者开辟绿色通道。一方面社区要从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和区劳动局网站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辖区企业的联系,积极搜集招聘信息,及时掌握他们的用工信息、空岗情况,并及时在社区电子显示屏和宣传栏上发布。对有用工需求的单位,及时向他们提供求职人员的情况,使用工单位能找到合适的人员。
利用各种招聘会,为失业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就业信息提供给失业人员,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
同时,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络机制,既掌握企业的用人信息,又了解失业人员的动态情况,为社区失业人员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鼓励自主创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为自主创业提供全程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有意向的自主创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要求、愿望,解答他们咨询问题;推荐他们参加市、区组织的创业培训,并为他们创业提供便利。同时详细地向他们解答自主创业各项优惠政策、优惠条件,对有贷款意向的人员,给予精准指导,并对他们进行跟踪,了解贷款贴息流程的全过程,把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2.继续做好再就业宣传工作,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对辖区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层次、技能和就业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做好登记工作。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帮助,以解决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励更多的失业人员投身于自主创业之中。
总之,作为社区层面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充分就业的一项新型的就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一个崭新的事业,社区就业指导员是就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职业。社区工作人员要在社区内做好就业宣传指导工作,让每一位居民了解现行的就业政策、法律法规,使之走上工作岗位,帮助其实现就业目标,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 篇4
一、当前治安形势下,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法,一方面能因应治安形势的新变化,树立起新的社区警务运作理念,建立起新的社区运作模式,由过去传统的依靠街道居委会、治保会为主的“粗放型”的行政运作模式,向新形的多元化的社区运作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主观能动性,调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辖区治安的维护,减少警情,减少犯罪活动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充分体现人民警察的价值观,同时也是提高管理措施减轻工作压力确保工作任务完成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创新社区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有助于构建符合辖区实际的治安防控网络,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警务是公安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掌握社情民意最直接的渠道。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服务跟着需要走”的原则,创新社区警务管理措施,就是要规范社区民警职责任务、工作目标、程序、标准、要求和效果,从而建立起一套高效廉洁的管理机制。
(二)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减轻社区民警工作压力的必然要求。在动态治安环境下,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方法,有助于民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是压减社区民警工作的压力有效途径。现阶段社区民警几乎承担了各项公安工作,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就是用科学管理制度形式,切实为社区民警解决心理负担过重、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把社区民警真正从日常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能,以更好地规划社区治安防控的重点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让社区民警沉得下去,走进群众之中,全面增强驾驭治安整体局面的能力。
(三)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完成社区警务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当前社区警务工作改革的必由之路,又是在当前警力不足、任务繁重情况下,实现社区民警工作效能最大化的重要保障。目前,社区民警普遍存在过分依赖现成的工作制度和传统的工作方式,无法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地开展工作。即使深入社区也“匆匆来、匆匆去”,简单布置一下防控工作,又忙于处理别的事情,直接影响了社区民警开展基础工作的主动性。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就是为了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力量的支持,提供各类便利条件,积极发挥社区民警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确保社区警务工作多元化、实效性。
二、近年来我区社区警务工作的主要创新举措及当前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来探索与实践,越秀区的社区警务创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实行党员干部进社区指导工作。目前全区有269个社区,已建成警务室272个,配备社区民警316名。社区民警全部脱离派出所的行政值班组,根据社区的治安动态,实行弹性工作制。同时,选派270名中层党员领导干部进社区,切实加强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为社区警务工作开展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实行了岗位双向选择,落实责任捆绑制度。为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民警的工作水平,分局对派出所的勤务运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华乐所的试点实施“四班三运转”警务模式和岗位双向选择,让民警自主选择岗位,让岗位选择民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名民警能够选择自己喜欢并能胜任的岗位。同时,在矿泉所、登峰所试点实施派出所领导与社区民警实行治安责任捆绑。将民警分到警务片后,以片为单位进行治安责任捆绑,所领导成员也分到片区中与片区民警共同承担治安责任,按照《越秀区各警种破、压案奖励办法》进行考核和奖罚。已从被动型警务向主动型警务转移,提高了社区民警为群众的服务效能。
三是社区警务实施分片管理,科学划分责任区。按照公安部每位民警管理1000户、3000人至4000人的要求,我局各派出所按地域划分若干片区,每个片区的成员由社区民警、治安员和刑侦民警组成,每个片区设组长、副组长一人,片区实行捆绑制度,片区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各片区自行考核汇总派出所进行综合考评,将考核结果进行张榜公布。
四是全面落实了“四种治安防范”模式。各派出所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全面实现了群防群治基本物业管理模式、引入物业公司的综合物业管理模式、健全防盗门的防范模式和推广IC卡、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的技术防范四种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天网、地网的互动,人防、技防和物防的有效整合。2009年全区刑事发案比2008年下降17%,三类可防性案件与2008年同比下降18%。
五是构建了社区警务网,提供便民措施。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的需要,派出所主动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式,设立社区警务网,根据居民的需要设置法律法规宣传社区警务新闻,便民服务;外事咨询警示专栏,社区民警信箱等栏目,积极开展便民利民和治安防控工作。社区警务网开通以来,广大社区民警结合“大走访活动”,结合日常工作,为群众大办好事实事1481件,收到表扬信51封,锦旗23面。
六是警务前移,建立公共场所治安警务室,延伸社区警务进校园、进企业、进商贸。根据《越秀区公安分局加强公共场所治安警务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将社区民警治安防范触角延伸至各个角落。通过建立商贸、车站、医院和高校等
治安警务室,现建设32间,有效压减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确保了各类警情两位数下降,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二)目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社区警务工作中与现实的治安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先进社区的治安工作在现有工作措施下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在继续突破上遇到瓶颈问题,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较大障碍。
一是部分社区民警政绩观不端正,工作平淡不讲求创新。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在社区民警中仍存在着对夯实基础工作的曲解,不能端正社区工作政绩观,错误认为基础工作难度大、时间长、出成绩难,不像刑侦部门破案后立功受奖,报纸有名,电视有影,电台有声,因此对工作抱着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情况。还有不少民警对开展社区基础工作,做群众工作不感兴趣,不扎实,不深入,不用心,不愿意把精力集中在夯实社区基础工作上。
二是非警务工作量过多,忙于应付繁杂的事务。近几年来,社区民警一方面要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检查,另一方面由于街道司法组织工作不完善,不到位,一旦发生居民纠纷,社区民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解处理。不少社区民警反映由于非警务工作增多,很难保证每周不少于20小时在社区做基础工作。
三是社区警务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流于形式。派出所集打击、防范、服务、管理于一体,任务非常繁重,警力不足,不得不动用社区民警参加维护稳定和各种大型群众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此外手工填写的台帐比较多,个别台帐内容还需再次输入电脑,造成重复输入,加重了社区民警的工作压力,特别治安复杂的的社区民警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压力更加大,身心更加疲惫。
四是社区民警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社区民警有别于其他警种的自身要求,随着社会化的多元化管理,对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仅凭“经验”办事和“吃老本”已不能适应社区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社区民警除新警上岗前作筒单的岗前培训外,正式上岗后很少接受专门培训。当前,各警种培训活动日益增多,但作为社区民警还缺少系统的、针对性强的、专业化的培训,给新形势下的社区警务工作开展带来被动局面。
三、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
社区警务工作方法的创新其出发点是依托社区,立足社区,组织社区民警开展辖区治安防控工作,深入社区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社区工作存在问题和不足,因情施策,因势利导,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力求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取得新突破。下面,通过归纳和总结我区优秀社区民警的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从社区防控、社区管理和群众工作上为社区民警创新工作法提供借鉴。
(一)“五字”工作法。一些社区民警习惯以简单的几个字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便于运用和记忆。“五字”工作法就是其中一种,只要把靠、爱、深、细、实五个字牢记于心,社区警务工作就会出成效。“靠”就是依靠当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争取居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加强以居委会的沟通,互相协调,主动联系,通报治安情况,了解社区动态,达成共识,使许多难以落实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爱”就是关爱百姓,热情服务以爱心解民忧,送温暖,充分体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深”就是社区民警要深入到居民群众家中、学校、企业单位,长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熟知辖区治安状况,并从群众中获取治安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细”是要求治安防范工作应从细微处着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认真发现不稳定因素,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普遍关注的“小事”,要细心及时处理。“实”就是工作往实里干,要以实干的精神,溶于群众,接触群众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发动群众齐抓共管,压减三类可防性案件,压减原始警情和确认警情,结合工作,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自觉地挑战压力,尽职尽责,持之以恒的实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实事求是地巧干。
(二)“三台一站”工作法。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开设社区综合信息平台能有效向辖区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告知辖区治安状况,提高自防能力,实现以信息为导向的打击与预防机制,以管理促服务的机制,让信息化为现实斗争服务。华乐所华侨新村社区民警贺毅发挥社区警务室信息化功能,探索出“三台一站”工作法:一是短信群发平台。利用警务室建立“短信群发平台”,针对辖区治安状况进行研判,第一时间向群众发送安全防范短信,提醒住户做好安全防范。仅2009年发送短信5310多条,减少了社区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二是开通社区警务室电子博客、网上警务室平台。利用网上警务室电子以及个人电子邮箱等平台实行三公开:公开社区民警个人资料、公开治安信息、公开服务项目。共受收到群众意见和建议413条,达到了“社区管理共参与,治安防范皆有责”的效果。三是建立“两级报警”平台,在社区中推广居民能接受的低价家庭联网报警器,目前社区大部分住户和机团单位加入“两级报警系统”,凡加入的住户或机团单位未曾发生过入屋盗窃案,探索一条社区安全防范的新路子。四是发挥警务室是群众服务站的作用。在建立“社区三台”治安防范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警务室24小时勤务运作模式,实现了“灯要亮,门要开,事要办,群众要满意”的目标,让警务室成为百姓心中设在家门口的派出所。
(三)“四勤“工作法。社区民警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力量,民警工作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工作成效,因此,“四勤”工作法是社区民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一是勤宣传。积极深入社区采取上门、宣传栏、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治安防范宣传,动员社区社会力量协助搞好社区的治安防范,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主动检举揭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树立社会正气,营造共同打击违法犯罪的社会氛围。二是勤上门,要主动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引导和教育居民住户做好自防意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提高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满意度。三是勤登记。在社区工作中,要做好记录,将社情民情,逐条登记下来,熟记于心,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工作深受群众认同。四是勤观察。要善于观察社区的人和事,及时发现可疑治安隐患和消防隐
患,让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
(四)“六员统管”工作法。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不能单靠社区民警单条腿走路,必须有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熟悉社区情况的社会辅警力量。社区民警要把辖内的保安员、联防队员、义务巡防队员、大楼大院的物管员、出租屋协管员、群众治安积极分子组织协调起来,由社区民警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实行“六员统管”,形成社区治安防控的坚强支柱。要定期向他们通报治安状况,传授公共安全防范知识,预防犯罪的技能,盘查、询问的技巧,做好值班记录。还要关心他们身体健康,家庭情况,对家庭生活有困难,要上门走访,想方设法帮助其解决困难,对身体有病队员要给予照顾,合理安排工作,把大家融合在一起,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三强”“四心”“四民”工作法。社区警务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是扩展社区警务工作范畴,提高社区警务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六榕所社区警务女子中队立足社区治安实际和群众工作,摸索出“三强”“四心”“四民”的工作法,不单整体推进了社区防控工作的开展,还有效的拉近了警民关系,成为社区警务建设的新亮点。“三强”就是要求每个社区民警强管理、强防范、强整治。“四心”即恒心、关心、耐心、细心。“四民”是爱民、为民、便民、亲民。只要做到了“三强”“四心”“四民”,不仅使社区警务工作得心应手,还大大加强了警民魚水情的关系。
如何做好社区安全工作 篇5
社区是由人组成的若干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一个生活的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它是人们的生存场所,也是产生犯罪的母体。
社区警务有两个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是立足于社区各方面力量,预防和控制犯罪。警务工作重点要向社区延伸,组织和鼓励群众开展联防自卫,共同承担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责任。二是改善警-察形象,密切警民关系。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合作,警民关系与警-察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社区治安工作的质量和发展过程。社区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高低和形象好坏成为社区警务工作好坏的决定因素。认真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建立密切的警民关系,是对社区民-警的基本要求。
社区警务是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是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实现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积极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而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更是警务区民-警做好基础工作的法宝。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随着社会大开放,经济大发展,人财物大流动,不安定因素继续增多,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必将愈来愈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自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开创性地进行工作。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社区警务群众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动
要通过开展政治学习、参加党组织生活、听党课、听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参加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社区民-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和宗旨教育,使广大社区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教育广大社区民-警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拓宽为民服务的领域,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真正把广大社区民-警培养成为廉洁、公正、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社区守护神。
二、建立社区民-警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要建立社区民-警的培训制度,对民-警进行培训,使之了解社区的职能,全面熟悉社区情况,顺利开展社区实有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基础工作、社区安全防范工作、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和社区群众服务工作,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一是继续开展好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和培训,以自学考试、函授等形式提高民-警的文化程度和学历。二是开展群众工作能力的培训,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同志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工作总结《如何做好社区安全工作》。三是组织岗前培训和工作中的知识更新培训,加大民-警基本素质培训和考核力度,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实行“缺什么,补什么”,哪方面知识欠缺,就培训哪方面。四是开展体能训练和测试,以提高社区民-警的体质。五是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抓典型,树标兵,促进民-警业务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三、深化社区警务改革,促进群防群治工作开展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对群众路线的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加强群众工作,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群防群治,实现长治久安而改革传统警务模式的重大创举。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克服人、财、物紧缺的困难,不遗余力地深入开展社区警务建设。社区警务改革不仅是警务方式的表面改变,更是警务思想的深刻变革,其核心内容是坚持维护治安与服务社会并举,实现密切警民关系和警民-联手防治治安的“防控战略”的转移。我们每个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都应当加强对社区警务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研究,纠正那种认为实施社区警务只是搞形式,换汤不换药的认识偏差,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促进社区警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广大社区民-警要认清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不断提高组织、协调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转变长期来养成的机关化办公习惯和管理者的心理定势,真正沉入社区,融入群众,自觉培养警民间平等互助的新型合作关系。认真开展信息、管理、防范、服务等各项工作,通过服务和发动群众,真正实现警务工作的社会化(即协助公安机关抓打击、管理、防范成为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的自治行动)。同时,要依托社区,充分挖掘、整合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积极构建以社警为轴心,社区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治安、综治协管员、单位内保人员等一切积极力量广泛参与的巡防网络和帮教、调解网络,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防治工作。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真正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格局,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公安工作的生机与成效也会成倍增加,建设小康社会的治安目标定会圆满实现。
四、强化公关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实施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开展警-察公关,与各界人士广交朋友,做群众的贴心人。因此,要努力培养社区民-警的公关意识,并要求民-警在日常的本职工作中大胆的运用和创造。平时,要鼓励民-警与各层次、各行业社会成员打交道,在联系交往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协调部门关系的能力。同时,社区民-警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利于警民关系的事不做,不利于警民关系的话不说。
五、立足本职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积极转变角色,适应公安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过渡。要放下架子和面子,从传统的“管制型”转向便民利民的“管理服务型”。让警务工作由“被动警务”变为“主动警务”,由“全时警务”变为“实效警务”。由以前的高高在地转换到主动沉入社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以真心暖民心。一是要积极采取措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群众有了安全感,才会对民-警心悦诚服。警务区民-警要通过耐心的工作,创造安全文明小区,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加强治安管理,提高辖区的安全系数,控制发案和犯罪。二是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群众服务。民-警印发警民-联系卡,上有“群众有困难请找民-警”“24小时为群众服务”的承诺和民-警姓名、联系电话等,一张小小卡片,就能使民-警和群众贴近。还要在辖区设立提示牌,长期坚持方便群众,定会赢得群众好评。社区民-警要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人民如父母,把群众当亲人,一心一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社区和驻村民-警要走街串巷、登门入户,了解群众的安全需求,检查整治安全隐患;及时通报治安形势,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为群众代办户口、身份证件,关心照顾孤寡老人;认真处理群众报警求助,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随时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排忧解难。
六、实行监督机制,强化内外监督
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是赢得群众拥戴的基矗要确保社区民-警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战斗力,就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社区民-警要自觉广泛的接受外部监督。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实行定期报告工作制度、民-主测评制度、警务通报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群众为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要严格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公安内部督察队伍建设,强化纪检督察力量,实行8小时内和8小时外监督制度。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办事条件、程序、结果公开制度,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搞暗箱操作。
如何做好社区工作者 篇6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断学习和总结与自我批评中,我认为做好社区宣传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几点必要条件:
1、要有大局观,在大局面前审时度势,切合实际才能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宣传引导工作。
2、要有学习精神并善于学习,从工作生活中学习、向工作伙伴学习、向上级领导学习,向身边每一个人学习,学习工作方法,增强业务能力。
3、要有服务精神,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居民要以服务的心态,多办实事,办好事,对同事同样要以服务的心态热情对待,确保同事之间和睦融洽。
4、要有团队精神,正视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对集体和他人的影响,宣传教育工作都要不断的接触居民,要懂得有事与其他专干和领导多沟通、多探讨、多研究、多汇报,从集体和上级取得帮助,以求正确的开展工作。
5、教育工作事情比较杂,宣传工作政治性比较强,所以要有付出精神,遇事少攀比、少计较,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力所能及的多做 一些。应懂得努力就会有收获,付出就有回报,工作中总能得到锻炼。
6、要有创新精神,教育宣传工作无据可循,要求专干在学习中不
断总结经验,争取创新想法,创新办法,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
7、要有勇于承担的精神,教育和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求多开展实际
活动,一方面又要求大量文字材料,这就要求专干遇到问题不退缩,不推脱,工作主动承担,出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不找借口不逃避。
8、要有宽容的精神,工作不可能事事顺心,与人相处也经常会有
摩擦,遇到这种情况,宽容一点,大度一点,多换位思考,多一些谅解,与人与事一笑而过,退一步海阔天空。
9、要多学习政策,领会政策精神,研究政策的指导方向,才能对
宣传工作更了解,开展得更顺利,工作做得更深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 篇7
1 城市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特点
此类社区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 与农村社区、传统城市社区相比除了共性特点外, 具有其独特点。
1.1 人员身份多元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 无论是整体搬迁型还是拆分合并型的社区, 由于前身大多是农村改造而来, 社区居住人口的身份复杂, 有本地常住人口, 有从事体力劳动人员, 有公司职员, 有小作坊老板, 有小商小贩, 有公司创业者等等不一而足, 比传统城市社区及传统农村都要多样化, 是两者的交集之处。同时因为城市化进程, 这些人员还会发生大量变迁。
1.2 经济形态多元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新型社区的经济结构与形态发生变化, 居民的收入来源已不是依靠传统的农作物, 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又有所不同, 他们的收入呈现多元化。有部分自谋职业的, 但大部分经济收入依赖于出租屋租金, 以及政府或开发商征地补偿金, 这样的经济形态导致了居民“寄生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动态, 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有着过强的依赖性[1]。
1.3 风俗习惯多元化
居住在城市社区内的人, 一般是依据业缘与趣缘等因素, 把人们联结在一起, 群体之间血缘与血亲关系很淡甚至没有。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虽然在管理体制上、地理位置等方面与城市社区相同, 但习俗却与传统城市社区有很大区别。
社会交往还是局限于原来的村落, 社会生活圈子较小, 生活环境是较稳定和封闭的,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中仍局限于自己本来的血缘或血亲关系之内, 居民之间的交往主要限止于以亲属关系、乡里乡亲等传统关系, 而其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的观念、习俗也与传统城市社区迥然相异[2]。
2 城市化进程中科普工作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相应的新型社区也在增多,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科协科普工作的发展。但长期历史文化的影响, 还有城市快速发展中带来的文化、观念冲突等给科普工作还是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科学文化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 农村社会一直存有“经济优先发展”的思维模式, 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经济建设, 致使农村科普建设十分缓慢。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政府主导地位缺失、农民文化主体意识淡薄、农村文化精英外流、科普基础设施简陋, 直接导致农村科普建设困难重重, 科普内容和形式皆亟待改进。
今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在物质生活得到保证的同时, 转变身份的居民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生活方式的要求日益强烈, 他们越来越渴望获得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生活。
2.2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我国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其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不平衡的特征, 乡村地区的科普文化设施建设严重脱节。有些没有或者缺失科普活动中心及设施, 使得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无地可种的农民在突然很有闲暇的时候却没有地方去、没有报刊书籍读、没有科普文化设施使用。部分人群在这个过程中较易发展出一些不良风气及习惯。
2.3 科普宣传教育缺失
科普宣传教育的缺失有几方面的原因, 有主管部门对科普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科技意识不够强, 缺乏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刚转化成居民身份的居民还部分沿袭农村的陈规陋习, 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不强, 容易受到伪科学、迷信愚昧活动的蒙蔽和危害;有科技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不畅, 宣传科普、科技培训的手段还较为落后, 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科普活动的比例不高等。
2.4 科普工作创新不足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区域经济社会形态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工作观念落后, 在科普工作中仍然依照从前、一成不变, 针对性不强, 科学性不够, 内容花样不多, 没有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 纯粹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缺乏创新意识, 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创新是进步的源泉, 对于科普工作来说, 要发展、要进步, 同样要依靠创新, 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3 城市化进程中科普工作的举措
城市化进程对科普工作也是一个机遇, 在这个推倒重建的过程中, 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进行渗透。依据新型社区的特点, 在以往科普工作的基础上, 加以完善, 加以创新。
3.1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科普是一项提高国民科技素养的长期的、基础性的公益事业, 需要社会的关怀, 需要众多人士积极参与。建设科普队伍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建立科普长效机制, 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3.1.1 科协牵头组
要以上级单位为指导, 以乡镇基层政府为依托, 以社区为单位, 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科普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财力、人力、物力的工作,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指导方针, 培养专职科协人员, 统一协调, 安排工作。
3.1.2 整合社会资源
科协与教育、卫生、环保、团委等系统密切合作, 遴选出一批擅长于做科普报告的专家, 建立科普活动工作机制, 定期以不同主题进社区开展科普宣讲活动;与各学校、医院、培训等机构及各类协会紧密联系, 利用这些机构的支撑, 建立专业科普工作队伍, 充实科普工作力量。
3.1.3 拓展科普队伍
征集热心人士作为科普志愿者, 设立科普志愿者服务站, 根据人员的不同专业, 建立不同导向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如教育工作者志愿者、医生医疗志愿队、生活服务志愿队等定期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同时, 也要为这些科普志愿者定期开展包括区域情况、专业技能、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其科普服务能力, 形成良性循环。
3.2 完善科普设施, 推进科普平台建设
科普基础设施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载体, 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物质支撑平台——为公众提供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有效平台。
公众通过利用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及科普平台, 了解科学技术知识, 学习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观念, 崇尚科学精神,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提升应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普基础设施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
3.2.1 完善传统科普设施建设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 很多社区前身的科普设施就不是很完善, 因此这段时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完善科普设施的契机。传统的科普设施有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 配套科普图书、光碟、挂图、音响设备等。
这些基层科普设施形式多样、简单易懂、使用方便, 是科普工作必要的配套设施, 只用硬件设施与软性服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
3.2.2 推动新型科普平台建设
在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 应将媒体纳入科普平台建设范畴, 加强电视电影、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的科普平台建设, 同时大力拓展新媒体 (移动媒体、网络传媒) 科普服务能力的开发, 尤其是要发挥手机流媒体的移动科普功能。
由于网络没有地域限制, 对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部分处于迁徙状态的群众来说尤为适合。同时加强社区网站的科普宣传和服务, 扩充普通公众接受科普服务的渠道[4]。
3.2.3 支持科普文化阵地建设
依据地域特征以及人文资源, 建设科学工业、医学、自然科学等科普馆, 尤其是可以利用农村前身的特征建立农学科普馆。
建设科普示范基地, 为农业、工业等做好示范教育作用。成立科普交流站, 专家、学者等可以在站内寻找志同道合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 碰撞出科技创新的思想火花。科普文化阵地建设对科普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和支撑作用。
3.3 普及科技知识, 创新科普活动形式
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为了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要求科普工作不能单一地灌输, 要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调动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3.3.1 注重品牌性
建立常态化科普主题活动机制, 培育科协的科普“品牌“活动。如实施低碳家庭、节能减碳、生态环境、健康卫生等主题科普活动, 采用报告会、座谈会、文化活动等方式, 运用影片放映、图片展、宣传资料等介质, 让群众了解有关知识, 推进生态、文明、低碳城区建设。
3.3.2 注重时效性
根据重大时事, 专项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如在高温酷暑, 则在学校、社区等处开展消防演练及培训;在暴雨、台风预告前期, 开展救灾、防台宣传;在食品卫生方面, 进行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知识普及等等。这样的科普活动, 及时有效, 时效及实用性都很强, 必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3.3 注重创新性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 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科学普及不但要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如利用文艺汇演、科普知识比赛、现身说法、文体锻炼、生活服务、科普作品展览等各种形式, 并使用宣传标语、传统媒体、移动视频等各种手段增加互动性、趣味性。
3.4 立足基层实际, 开展工作技能培训
开展科普工作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就是要讲究实际、实用和实效。符合实际就是要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 符合特定群众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实际,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科普工作[5]。
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社区居民来说, 除了出租房屋所得的经济收入外, 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技能, 提升就业能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 培训教育工作将成为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 以先进适用技术为切入点, 以现场培训、远程教育结合的方式, 根据实际需求, 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后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 将是科普培训工作的主要方向。
总之, 做好城市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科普工作, 是一项虽然复杂但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歆.浙江“撤村建居"后新型社区文明的创建[J].浙江学刊, 2008 (6) .
[2]金莉.城市新型社区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2008-2010-2015) [Z].
[4]李朝晖, 任福君.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普研究, 2011 (4) .
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篇8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85-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型糖尿病,居全球第2位,我国正面临着糖尿病的严重威胁[1],而且糖尿病可致全身多器官损伤,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虽然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大多数都能接受正规治疗,但是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一半治疗达标[2],并且新诊断的患者中已经合并有各种并发症的不在少数,其中以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最为常见,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做好糖尿病管理的关键重在预防,早发现、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依靠大医院,社区医院可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综合的管理,依附于综合医院,运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方案,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等,切实做好糖尿病的管理。
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和防治原则: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糖尿病可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长期患病会对人体造成肾损害、眼病、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伤害。《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控制糖尿病主要在于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对社区中一般人群宣传和普及糖尿病知识对糖耐量受损或者空腹血糖受损的人及早进行干预;二级预防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在于预防并发症,降低伤残率。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因此,社区医院做好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措施。
1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防治重点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应提供技术方面的服务,服务提供方需具备预防、临床、心理学、健康教育、社会医学以及行为医学等综合学科的技术和业务能力[3],社区医院组建的防治糖尿病的团体由内分泌专科医生、护士,以及营养师和药师等人员组成,对社区人群宣传和普及什么是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的意义、并发症的危害、合适的生活方式、饮食治疗和锻炼的重要性;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低血糖反应和(或)低血糖昏迷出现的症状。所有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均应该在餐前、临睡前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以及怎么检测,同时对社区人群进行糖尿病的筛查。由医护人员测血糖、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及询问详细病史。根据血糖情况,确定高危人群。可将居民分为两大类:①空腹血糖<7 mmol/L为血糖较理想的一类,②空腹血糖≥7 mmol/L为血糖异常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未被确诊为糖尿病的居民,应告知其每年监测1次血糖。血糖在6.1~7.0 mmol/L的居民,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应教育其加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进,并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空腹血糖>7.0 mmol/L的,排除其他因素应在3 d后复查一次。对于已经确诊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且根据血糖情况分为控制满意的和不满意的,前者需要留意有无药物副作用、有无新的并发症等;后者需要了解患者是否规律服药,及时调整降糖药物,使血糖达标。对在社区经过处理仍然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及时送往上级医院就诊。
2 饮食和运动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它要求三大营养素的均衡供给,而不是一味地减少摄入,营养师先按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计算出大概的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计算出每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根据总量制定合理健康的平衡饮食,并教导患者自己进行食物热量换算,对肥胖者应给予低脂肪、低饱和脂肪酸、高纤维素和低热量饮食;忌暴饮暴食。让患者以合理运动量进行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太极拳、慢跑、跳舞等。指导患者运动时放松,每天坚持,使其体重尽可能降至正常范围。
3 用药指导
社区药师参与糖尿病的管理是目前主要的药学服务模式,患者向社区药师咨询的次数大约是看医生的5倍多,这样,社区医生可以更方便针对患者的问题提出建议,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4]。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经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2~3月,血糖下降不满意,可采取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物的服药时间对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药师应对患者详细交代服药时间:磺胺类降糖药应餐前0.5 h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宜餐前0.5 h服用,但有胃肠道反应者可以改为餐中或餐后。对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用笔芯注射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注射部位的消毒和注射方法、部位、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和反应后的对策,以及经常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红肿现象,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意正确进行药物保存,笔芯和针头的更换方法等。
4 心理疏导
糖尿病是一组身心疾病,目前还不可以根治。许多患者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面对,从而导致性格的改变,合并精神疾病的频率很高,尤以忧郁症的发生率最高[5]。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促使病情的发生、发展和加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应帮助患者树立防治信心,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或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患者的心理保健意识和能力。同时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否定情绪、焦虑症、忧郁症等做出相关的诊治,并鼓励糖尿病患者间互相交流,互相督促;帮助患者协调处理好与家人、其他社会人群的关系,让患者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帮助,使其处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中。
5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因此,社区医务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知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长期平稳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自我检测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是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措施。同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还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尤其要注意保护足部。严防受到外伤等,自觉坚持饮食治疗和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按医嘱服药,知晓自己所服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不良反应以及应急方法。
做好糖尿病人群的社区管理,使其系统治疗,改变其知、信、行,确保治疗达标,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药费用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益芳,杜亚平.糖尿病社区防治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7):691-692.
[2] 许樟荣.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7,7(4):69.
[3] 金成英.浅析糖尿病患者管理问题和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6):571.
[4] 白向荣,王育琴.国外社区药学服务进展[J].中国执业药师杂志,2011,8(7):49.
[5] 苗斌.糖尿病伴发忧郁症状69例的心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5031.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销售 工作07-02
如何做好部门工作05-17
如何做好督察工作06-20
如何做好保卫工作08-08
如何做好包村工作08-12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工作08-27
如何做好谈心谈话工作05-26
如何做好夏季防汛工作06-02
如何做好教务工作06-13
如何做好学校安保工作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