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共7篇)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篇1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对于开阔大学生知识面, 追踪当前科学技术上的一些最新成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 是促进高校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对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科技的学习, 二是学术科技的创新, 三是学术科技的应用。这三个方面, 共同构成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完整体系。这三个方面, 在一个时期可能同时存在, 并相互发生作用。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1.突出创新的含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建构国家创新体系, 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处于强势的所在。大学生正在学识成长的黄金时期, 通过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机制, 引导和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念, 为国家今后的科技创新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2.引导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
创新成果只有实现社会化、产业化, 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价值, 科技创新成果要成功的社会化、产业化, 就要求科技新成果具有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品质, 要尽可能地转化到产业链之中去。创新活动可以在校园、企业或者国家科研机构完成, 但是要实现产业化, 就必须在企业化、市场化的机制里实现。这样的引导方向, 一是为了使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 能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直接的支持;另一方面, 也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介入社会,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
3.重视创新主体的道德培育。
正在成长时期的大学生, 在培养其创新精神的过程中, 坚持成材的道德导向, 至关重要。因为“创新”是一个必须通过比较才能体现出来的相对概念。有比较就有竞争, 所以,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然伴随竞争观念的树立, 竞争和创新, 都存在两个维度, 一个是力度, 一个是向度。通过创新活动, 既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人, 更要把握好这种优秀人才成长的道德向度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创新的人才, 缺失了道德的维系、理想的支撑, 他可能给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带来很大的破坏。坚持对创新主体的道德培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道德高尚的人才, 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初衷所在。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东南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中央直管综合研究型大学,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有多年, 并于2001年和2007年捧得第七届和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项挑战杯。东南大学一直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确定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一体的教学模式,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已成为东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
东南大学从一开始就把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出台了创新研学学分评定办法、优先入选免试研究生等一系列措施, 学校每年还推出一系列的学科竞赛活动。同时设立了专项基金, 每年投入超过百万元用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2002年, 东南大学出台了《关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若干规定》, 规范和明确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机制保障和考核管理, 为该项工作的规范化、优质化和长期化奠定了基础。在规定中, 明确了校机关——教务处和校团委的部门职能, 细化了各院系、实验中心的具体任务。学校每年3月和9月, 分别面向全校学生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的征集和立项, 组织专家评审立项, 给予项目不同的级别经费保障。在项目的实施中, 学校还组织专家组对校级重大、重点项目及周期为一年的一般项目进行中期检查, 以督促和确保项目的顺利结题验收。在项目的结题验收阶段, 由教务处牵头成立专家组, 对各院系的项目进行考核验收, 形成了院系间的相互交流和监督, 保证验收结果的质量。
2003年, 东南大学出台了《本科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 要求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 通过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和自主作品来取得2个必修学分的课外研学学分, 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的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主要是通过制度的规范, 倡导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专门类竞赛, 这不仅促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参与的目标和质量, 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为东南大学冲击各种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学科竞赛储备人才、锻炼人才。
2004年, 东南大学将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升华, 在省内率先推出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简称SRTP) , 其特色是以大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自由组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自己寻找指导教师的“三自”方式, 成立相关的校、院、系的领导机构, 设立专项基金, 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计划实行3年以来, 截至2007年12月, 已经有600余项目获得资助。参与学生人数达2.1万人次。产生了一大批闪耀着学生智慧火花的创新成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戴戈同学研制的“OSC2001掌上数字存储示波器”则因其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低、体积小而性能指标较高而获得了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众多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中, 不少体现着创新潜力和实力的成果分别荣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一等奖和金奖、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唯一最高奖‘索尼杯’、全国IC应用设计竞赛特等奖等。目前, 东南大学已有近百项成果被单位和企业看中, 实现成功转化。一些优秀的创新人才也脱颖而出, 如戴戈同学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2项成果被企业购买。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院系的人力保障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口。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规模大、形式多、头绪繁, 从评审立项到中期检查, 到最后的结题验收, 无论是工作量上还是工作内容和程序上, 都是非常庞杂的, 目前很多院系几乎都把这个工作的担子压到了辅导员身上, 虽然有的学院由专任教师、教学秘书、教务助理等人员兼任, 但没有专任的教师组织和开展工作, 这对辅导员本身工作的开展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都是很不利的。
2.东南大学自2006年8月启用九龙湖主校区以来, 本科生主体进驻校区学习, 而专任教师主要还是居住市区, 多校区办学的现状, 使指导教师与参加活动学生之间的指导和沟通成为难题, 如何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得到教师必要的、实在的指导, 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质量更上台阶的关键所在。
3.创新开展所需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的配备、完善。硬件条件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还是以工科学生为主体, 因此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中所必须的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是创新和研究的基本条件, 目前东南大学尚有部分工科分院系没有整体搬迁主校区, 因此这些院系的学生在进行实验和研究时遇到的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的制约困难相当大。
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完善
1.解决好学校基层单位的人力保障问题。
目前东南大学已经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必修学分, 要求学生毕业前取得2个课外研学学分才能毕业。在这种趋势下,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到最终的学分认定等工作头绪多、量大, 没有专任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 将成为制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远期发展质量的瓶颈。学校相关部门根据院系的学生人数核定工作量, 设立岗位, 聘任相对专门的教师负责工作, 同时能够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指导教师出台相应的制度, 对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指导工作结果进行量化和评比, 纳入专业教师的正常考核, 以规范和引导专业教师更多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的开展, 而不仅仅是依靠专业教师的自愿来维持工作的开展, 同时也缓解了多校区带来的师生交流中的客观问题。
2.注重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作业。
未来的科技创新更多在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中涌现, 所以在目前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 要加强对学生多专业、多学科协同的引导, 培养这种协同作业的意识, 对将来的学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尤为重要。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 还是知识创新中十分活跃的一个群体,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将来储备创新人才。东南大学已于2006年开始,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立项中, 组织专家评审出部分校级共享项目, 由项目立项人向全校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招募合作者, 这是一个可喜的多专业、多学科协作的尝试和实践。
3.要不断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质量。
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一个国家是创新的东西, 对另一个国家可能早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创新活动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开放的体系, 需要不断提高力度和高度。创新活动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对大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要通过引进适当的参照系, 不断提高活动及作品的质量。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产实践、生活实践, 还应当注意参照系设置上的不断更新。定位要高, 特别需要和国际同类、同层次集体的作品质量进行较量, 再往上, 则要超出学生创新的层次, 参与到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创新体系中去竞争。这样才能使创新活动和创新作品具有不断成长的生命力。
4.要增加对人文社会学科创新的引导。
目前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有偏重于应用技术创新的趋向, 人文学科的创新重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如果技术创新属于硬件创新, 那么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则属于软件创新。我们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需要创新, 不能顾此失彼。
5.培育学生社团成为创新活动的新增长点和新主力。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 对于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 都起重要作用。大学生社团呈现出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的特点, 应重视学生社团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功用, 使之成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新主力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方面, 以社团搭桥, 在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全面的推进作用。 该校现有68个学生社团中, 与科技创新直接有关的社团占三分之一, “E唯”协会是电工电子类及其相关专业知识爱好者社团, 2005年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优秀社团”称号, 其经验值得学习。
6.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介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在经费支持上所需力度大;另一方面要使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尽快转化到生产应用中去, 推进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发展。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完善相关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参与到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提供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成果的转化提供孵化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广泛吸引社会资源, 大力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为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积极努力, 其方法应该借鉴。
摘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要解决学校基层的人力保障问题, 重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作业、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总体质量、要增加对人文社科创新的指导、培养学生社团成为创新活动的新增长点和新主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思考
参考文献
[1]郑美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对策[J].青年探索, 2005 (5) :43.
[2]王平祥, 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102.
[3]李永忠.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 (12) :573.
[4]石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 2000 (5) :137.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篇2
重大团„2012‟38号
关于开展2012年重庆大学“树声前锋杯”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的通知
各二级团组织:
为迎接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科研能力,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热情,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积极备战2013年“挑战杯”重庆市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我校将举办2012年重庆大学“树声前锋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参赛对象:
2013年7月1日以前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不含在职硕士生)。团队负责人必须由2013年7月以前仍在校的学生担任。
2、作品要求:
—1—
作品应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等三类。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2013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挑战杯”竞赛主办单位参与组织的其它全国性竞赛获奖作品)不在申报之列。
3、作品类别:
申报参赛的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申报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对象限本科生,作品分类如下: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E类。
4、评判标准:
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本的评判标准,按作品类别和学历层次分别评审。
5、赛制安排:
(一)重点宣传阶段(2012年9月至11月)
下发相关文件,宣传学校相关的激励措施,为竞赛活动制造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发动学生参赛,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参与竞赛指导。
(二)作品准备阶段(2012年11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三)作品申报阶段(2012年12月1日至1月中旬)首先将作品的大致情况、关键部分、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叙述清楚,让评审专家看到作品的潜在发展空间。其次将作品的完成情况叙述清楚。(如标明作品已经完成,完成一半,或设想阶段)。最后将完成作品的进度叙述清楚。(如一月份作品将完成到什么程度,二月份作品将完成到什么程度,三月份作品将完成到什么程度)
(三)预赛、初赛阶段(2012年1月中旬)
—3—
校团委聘请校内外专家对作品进行论证,并重点资助入选项目。
(四)复赛阶段(2013年3月上旬)(五)半决赛阶段(2013年4月中、下旬)(六)决赛阶段(2013年5月中、下旬)
注:以上赛程为组委会初步安排,具体执行过程将根据全国比赛的要求及重庆赛区的赛程安排进行相应调整,届时会及时通知参赛同学。
6、报名及作品提交方式
(一)本次大赛通知网站为校团委官方网站:http://youth.cqu.edu.cn/ 大赛组委会邮箱为:cqukechuangbu@163.com
有关大赛的主要信息将会及时发布于此,请大家密切留意校团委网站上的有关信息。
(二)大赛主要由个人或团队报名。各二级学院也可以动员学生选题、报名,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三)所有参赛队伍必须由主要负责人填写附件二《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附件三《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参赛承诺书》。
(四)每个人最多可同时参加两个项目,但不能同时担任主要负责人。
—4—
(五)参赛团队如果有相应的指导教师,应提供相应的介绍证明及指导意见。
(六)报名方式:
①报名时间: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14日中午12:00 ②参与比赛的参赛团队将填好的报名表发送到cqukechuangbu@163.com,请将上交的资料添加到附件,压缩包和邮件主题命名形式必须为:“负责人姓名-课题名-学科分类”出现,如果同一份作品有多个文档,则将所有文档压缩打包上传。(注意:不可重复报名,每个团队只可报名一次,我们将把成功报名者的名单在网站上公布,敬请到时留意相关网站信息。)
③2013年1月3日—1月14日把申报书及承诺书等相关材料打印版一份,送至重庆大学A区学生活动中心A12(即重庆大学A区五公寓一楼学生活动中心)。
7、奖励办法
(一)学校将组织校内作品申报工作,对于在选拔过程中被确定为重点支持的项目,将作为校内重点支持的科研项目给予5000-20000元的资助,对于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并具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学校将继续给予一定的资助。
(二)对于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同学,按获奖等级(特等、一、二、三)给予奖励。对于获得一等奖以上的本科生,作品第一完成人,在毕业时可直接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他
—5—
完成人以及获二、三等奖的同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就业时重点推荐。
(三)对于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同学,授予获特等奖、一等奖的学生“学生科技创新标兵”荣誉称号,授予获二、三等奖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在评定奖学金中,优先评定奖学金。同时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奖励。具体如下:
“挑战杯”特等奖作品――8000元 “挑战杯”一等奖作品――6000元 “挑战杯”二等奖作品――4000元 “挑战杯”三等奖作品――2000元
(四)对参赛获奖的研究生,除享受学分减免外,对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学生,按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对待,对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学生,按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对待,在毕业时予以认可。
(五)对于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授予“学生科技园丁”荣誉称号,作为指导教师的教学成果,学校予以记功,颁发证书。同时,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奖励,具体如下:
“挑战杯”特等奖作品――4000元 “挑战杯”一等奖作品――3000元 “挑战杯”二等奖作品――2000元
—6—
“挑战杯”三等奖作品――1000元
(六)对于在参赛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授予“挑战杯”竞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和奖学金评定中给予优先考虑。
(七)对于获奖作品所在单位,授予“学生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在年度考评中,分别在学生工作、教学、科研中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加分。
校团委将定期在网上公布有关比赛的相关内容,请关注校团委网站http://youth.cqu.edu.cn/。
联系人: 杨 倩 *** 杨刚荣 *** 附录一:《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手册》
附录二:《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
附录三:《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参赛承诺书》
附录四:课题的选择 附录五:论文文稿格式建议 附录六:学术论文的撰写
附录七:“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7—
附录八: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宣传册(暨重庆大学“挑战杯”往届获奖情况介绍及第十二届获奖作品介绍)
共青团重庆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主题词:树声前锋杯 学术 作品 竞赛 通知 重庆大学校团委 2012年9月17日发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篇3
关键词:挑战杯 高师 创新教育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界的“奥林匹克”。“挑战杯”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尖端人才,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与理想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为计划》中也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点。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在大学的诸多任务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其首要任务,”她还指出“要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抓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关键”。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指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并付出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这种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广大教师的热情和主动参与”高师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届活动中展示了育人成果。目前,“挑战杯”活动已成为高师院校课余科技文化的一项主导活动。
一、促进高师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为新时期的团学工作找到新的载体。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课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传统高师院校对学生的要求注重继承而不是创新,时代的发展则要求教育主要由知识传授向人潜能的开发转移。针对课程设置体系存有的许多弊端,如高师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当,知识分割过细、教师课程过于求同等,高师课程改革应强调分析、综合、批判性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强调跨越各主要领域较高的课程标准、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观点如下:
1、高师课程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
2、课程发展的过程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且课程的目标是可更改的目标。
3、课程的组织不限制在一个学科之内,而且是跨学科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4、课程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更是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创新知识。这样学生不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为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善结合才能进行好,有益与人类的创新。我院组织的科技文化节竞赛活动中,每年都有不少项目是不同的专业同学自我组织、共同设计出来的,他们在课程开放、网页设计、旅游开发设计等竞赛中多次奖励。“挑战杯”让共青团工作可以把学生兴趣、知识、智慧凝聚在一起,有利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二、高师院校通过“挑战杯”活动,引导走学生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
在传统的教育中,忽视个性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痼疾。因此,在高师教育中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人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使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得到激发,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意见》指出:加强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根据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不断改革试验和实习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方法改造和更新试验设备、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条件。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因此,高师院校在新的时期内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科研的物质条件建设,以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主动学习多方面实践的机会与手段。这些条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大力建设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开展技能训练和研究工作。
2、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为创新设立立项课题和多种竞赛活动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完善激励机制,建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3、由团委、教务、学生、科技等部门负责联合组建学生创新基地和科技活动中心,配备专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
三、把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营造高师院校良好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氛围。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贯穿在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主义造成危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开始反思,因此有人提出科学教育人文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他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在哲学、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有较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心。”这是人文教育的独特作用。“挑战杯”最初开展的时候,发起参与的高校是以理工科高校为主,但随着“挑战杯”的深入开展,文科学生要求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参赛作品发展到现目前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学发明制作之类。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报告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八个专业。
高师院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及学生兴趣,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科技活动能展示科学知识、触发学生的探索、释疑、求真、创造精神,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逐渐得到培养,并且有社会责任心。如第六届“挑战杯”获奖的师范院校的作品有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斌的“对我国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浅谈个性教育”,江西师范大学张意忠的“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正常流失及其对策”和湖南师范大学王明祥“不可忽视的第五种力量——对湖南常德市鼎城区100多个体私营企业的调查思考”等,体现大学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以“挑战杯”活动为契机,加强高师院校与企业联系与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推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活动有形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努力改革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高等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开结合。”因此,加强高师社会服务功能,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科技成果被及时的被开发利用是“挑战杯”竞赛的特色之一,2003年竞赛中,首次成功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成果拍卖会,共有92件作品参与拍卖,10多件作品拍卖成交,涉及生物、通信、环境、机械及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成交金额近五十万元,让更多大学生作品有效转化为商品和通过拍卖会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实现创新的条件和可能。
高师本科院校大多数分布于各地市,是当地科技和文化的“动力站”。走工学研道路,拓宽教育空间,可将学生带进科研项目和实验室。高师院校可以以“挑战杯”竞赛契机,改革重“学”轻“术”的传统教育价值观,打开围墙办大学,更多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更多地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为发展区域经济作贡献,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中找出路,即地方需要什么人才,我就能培养和提供什么人才。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校园文化是一种维系大学独特精神的力量,是生活在其中的师生的认同感与凝聚力。校园文化对生活在里面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熏陶的作用。高师院校进行创造性人才培养,必须营建一种奖励成功与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环境。马克思曾说过:“一切创造都需要有一个表现。这种力量的场合,需要从它所引起的反应中吸取新的创新的力量。”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也说:“创新需要丰沃的土壤,在这种土壤的滋养下,人的智慧才能源源不断地迸发,一个焕发勃勃生机的人文环境自然就孕育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目前,高师院校现有的考试制度有很大弊端,教师念笔记,学生抄笔记,课后背笔记,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作用,反而容易抑制、窒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建成符合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充分重视他们个性特长的发挥。
造就一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加深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视野。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有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教差的教师比创新性较强的教师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加大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提供创新的信息环境。学校应重视对高师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优化师范教育的信息教学环境,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突出数字化图书馆知识,从文化、信息传递和智育开发等方面入手,揭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并符合大学生的认识和智能发展规律;加大投资,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建立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成立网络中心,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应经常对学生开放,多给他们应用和实践的机会。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等院校教改课题:“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高师创新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XJG-06-16--17)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季羡林.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二卷)[M].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篇4
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的竞赛、科技制作等科技类活动。
(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计划竞赛。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4)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
(5)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
(6) 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
(7) 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
(8) 其他学术科技类活动。
以这些活动为载体, 积极开展各专业的知识竞赛。
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遵循的原则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以创新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心、以能力为靶心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校领导担任, 成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建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心。学术科技活动中心由一名主任及各项目活动小组组成。活动中心主任由院团委负责人担任, 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及赛事组织协调工作。项目活动小组组长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 每个项目活动小组聘请若干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第二阶段: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团队, 主要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科互补的原则来组队。
第三阶段: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团队建设。创新意识的萌芽、发展与学术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由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中心举办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 因为邀请到的都是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专家、学者, 而且覆盖不同的学科, 学生听到的不仅是学者的渊博知识, 更重要的是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之谈。这对开拓学生思维、知识与视野, 以至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科研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指导, 并对学生科研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阶段:以竞赛为平台, 以作品、项目制作开发为手段,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组织团队参加学校、省和全国的比赛, 在选题上要求学生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 提升作品实用性。作品创作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 对作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技含量均要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作品获得奖项, 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会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
3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科项目管理
3.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经费管理
学校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 基金由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仅用于项目设立和组织竞赛的相关费用, 不得他用。项目结题并完成评审后, 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作为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资产登记, 由项目开发单位保管、使用。项目经费经项目开发单位领导、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和指导中心核准后, 凭发票报销结帐。所有项目申报、科技立项工作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基金的申报和使用等, 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学校设立创新基地, 以支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 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每年组织参与省级及以上竞赛项目相关的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 以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术科技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2]。
3.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的结题评估和奖励
活动项目完成后,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予以结题。活动项目结题时, 需提供结题报告,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并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后, 正式结题。所有活动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活动项目在结题后一周内, 接受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 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的认定, 并给指导教师和学生相应的奖励, 同时完成经费的结算, 对于指导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获奖的指导教师, 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并给予奖励。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所需的培训课程, 由相关院系提出, 报教务处审定。对成果获得奖励的学生, 学校按国家级, 省级, 校级分别给予奖励, 获得其他赛事奖的项目小组集体和个人, 根据赛事类别, 经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同意, 给予奖励, 对获得校级以上 (含校级教学成果、校级刊物刊发的论文等成果及校级以上竞赛) 奖励的项目小组和学生, 经学校大学生科技活动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 给予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的学生或较大创新成果的本科生, 由学生所在的院系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后, 可适当放宽学位授予条件。
4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赋予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崭新的意义, 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它使青年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 从卖茶蛋、做家教、帮人擦车、举着伞站在桥头做形象宣传等等所谓的“勤工俭学”, 发展到组合优势互补的小组, 开展具有社会意义的创业;它使青年学生从单纯受教育的身份和知识传承的功能, 逐渐嬗变成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走上社会之后, 而是在校园里就开始进行, 或者进行相应准备;它使高等教育在反观自身的时候, 不得不提升对自己功能以及目标要求的高度, 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它还使课外与“课内”的界限模糊, 并最终导致终生教育观念的树立以及配套措施的出台。
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投身实践, 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 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 了解学科前沿, 明确学科发展动态, 使自己得到锻炼,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5]。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不仅对做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 而且对为人处事,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很有帮助。
摘要: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研究, 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提供经验和模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培养复合性和创作性人才。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苏政权, 等.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8) .
[2]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报, 2005 (10) .
[3]公丽, 刘兰毅.大学生科技活动与实验教学改革[J].北方经贸, 2003, 3.
[4]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 1999, 2.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篇5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2.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篇6
关键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大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实施
0引言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对策,加大了创新教育的支持。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成为我国创新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为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构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并制定相关的对策,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1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内涵分析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制定的相关政策,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他们开展的科技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的参加,其实质就是开展一系列的社会科技实践活动。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且是不断发展的,其内涵和功能包括了很多领域,比如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具有历史性、实践性、社会性、系统性、多样性等特点。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重视,并且在高校中发展非常迅速,使其内涵越来越丰富。
整体来说,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 :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从事的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二是,参加的各类学术科技创新的竞赛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完整体系根据功能可划分三部分,分别为学术科技的学习、创新和推广 ;根据主办方的级别可分为院级层面的科技创新活动、校级层面的科技创新活动、省市级及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的科技创新活动。
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2.1 提高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明确其育人目标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其实质是育人,所以,在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时,要突出其育人目标。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精英培养意识普遍存在,学生的普及面比较狭窄,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对此情况,我们要正面面对并加以纠正,在构建课外科技活动体系时,以“大德育”为指导思想,构建全面贯穿“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争取全部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之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2.2 加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系统性,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和政策的支持,其建设的主要部分包括领导机构、指导教师队伍、创新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社团。只有具备健全的领导机制才能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机构一般由校领导带头,由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研究生处、团委负责人、学生处等组成,除此之外还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要以创新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并且要对科技创新基地进行严格管理,使其成为创新人才的连续培养平台。此外,还要注意,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比如,武汉大学现在已经建设了15个科技创新基地,每年都有上万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基地的管理非常严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还相对贫乏,所以他们的任何学习探究活动都不离开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队伍保障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导师制度,学生参与教师的部分课题,不断拓展其思维,完善其知识体系,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是,教师对参加竞赛的学生团队进行指导 ;三是,聘请每个专业的教授和博导,开展学术活动,介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只有学生广泛参与,才能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如果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不感兴趣,就失去了创新活动的开展意义。所以,在开展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在这个创新的社会,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专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有效切入点,采用先进的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拓展思路,全面贯彻创新人才的培养。此外,由于学生具有差异性,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模式,开设科技创新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2.4加强科技社团和协会的建设,提高校园的学术和科技创新氛围,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
科技社团也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以此为载体,不断宣传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从而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可聘请专业教师开展讲座,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意识到科技社团的重要性,就要对其加强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突出科技创新主题,并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断扩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深层次挖掘其吸引力和冲击力,全面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3 结束语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篇7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基本都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研立项为训练途径、以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以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组建学生科技社团、分阶段为具有不同学识基础和经历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要求大相径庭, 这就要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汇聚各种资源条件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同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 知识的不断累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路的不断更新, 将逐级地产生创意思维、形成创新意识, 进而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历程的实践与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 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这一线索可以建设一个分层级的、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 分别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和创业的能力。
(一) 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能够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 其实就是因为牛顿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在实践中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心分成5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的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光纤的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演示大学物理学中的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的绚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领学生探秘力学原理, 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中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力学的探秘”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现电磁作用的原理, 解析电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的“电磁的探秘”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从而激发其创意思维的形成。
(二) 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置的技术实验室, 健全学生课外创新社团的组织结构, 完善社团运行机制, 明确社团建设内涵与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 形成有组织的、保障条件充裕的创新环境, 通过创新团队长期延续性的活动来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理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地, 以“数学林”、“感知社”和“光鸣社”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强化数理基础为目的, 集合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 将课堂、书本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能力。
(三) 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 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需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竞赛, 进行发明创造的实战训练, 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的演示案例, 不仅增加实验室的教学仪器,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 展现给学生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实现的, 对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动力。
(四) 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 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后, 那么就要帮助他们将有发展的创作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创作项目进行培育或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 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 进行市场运作, 让学生充分进行实体经营的体验。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出新, 创业意识越来越强烈, 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平台以及学生自行拓展的创业平台, 已经形成了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条。
三、学校内外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可将其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 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 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4]。所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 需要从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出发, 既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5], 也要把校外各种有利资源有效联系起来。
(一) 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 都离不开制度做保障。高校内学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制度的协同, 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协同配置使其付出与收入协同起来;将学生取得的创新业绩与“推免”读研、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协同起来等。其次是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的协同利用, 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再者就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社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现协同组织, 把各有所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创新力。第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的协同, 把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协同起来, 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其参与不同的活动,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等。
(二) 外部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开发
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同, 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同, 目前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纷繁多样、不乏百种, 有对应专业的专项比赛, 有综合性的挑战赛。对于每一种权威性的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和提高。其次是与校外企业的协同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活动载体, 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 (难题) 提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 让学生广泛参与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 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级进行科研攻关;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 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四是直接把学生的一些创作进行优化后由企业进行成果推广等;五是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使学生既能够开拓视野、锻炼本领、提高能力, 又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得以合理衔接。
总之, 协同创新理念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能够把机制、体制和制度、实验室资源、教学条件、专业特色、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联的因素协同起来, 必能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5:4-11.
[2]李明江, 田丽.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25 (4) :124-125, 131.
[3]吕校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3, (9) :69-70.
[4]熊励, 孙友霞, 蒋定福, 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4) :15-18.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推荐阅读:
关于举办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文库08-25
关于举行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09-26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终审决赛开幕式议程08-24
学术论文的创新09-25
学术体系10-01
学术科技创新07-23
国学的学术体系是什么08-09
科技学术期刊07-29
课外创新08-01
大学生学术科技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