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术科技

2024-08-16

大学生学术科技(共12篇)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1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现阶段, 国内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希望通过开展创新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 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还是做得不够, 学生创新素质不够理想, 这反映在学生崇尚科学, 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思维活跃, 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有灵感, 但缺少创新技能;有创新热情, 但缺乏独立创新目标等等方面。应该说, 正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剖析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要原因, 找到改革的出路, 目前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1]。

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的竞赛、科技制作等科技类活动。

(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计划竞赛。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4)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

(5)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

(6) 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

(7) 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

(8) 其他学术科技类活动。

以这些活动为载体, 积极开展各专业的知识竞赛。

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遵循的原则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以创新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心、以能力为靶心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校领导担任, 成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建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心。学术科技活动中心由一名主任及各项目活动小组组成。活动中心主任由院团委负责人担任, 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及赛事组织协调工作。项目活动小组组长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 每个项目活动小组聘请若干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第二阶段: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团队, 主要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科互补的原则来组队。

第三阶段: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团队建设。创新意识的萌芽、发展与学术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由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中心举办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 因为邀请到的都是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专家、学者, 而且覆盖不同的学科, 学生听到的不仅是学者的渊博知识, 更重要的是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之谈。这对开拓学生思维、知识与视野, 以至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科研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指导, 并对学生科研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阶段:以竞赛为平台, 以作品、项目制作开发为手段,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组织团队参加学校、省和全国的比赛, 在选题上要求学生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 提升作品实用性。作品创作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 对作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技含量均要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作品获得奖项, 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会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

3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科项目管理

3.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经费管理

学校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 基金由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仅用于项目设立和组织竞赛的相关费用, 不得他用。项目结题并完成评审后, 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作为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资产登记, 由项目开发单位保管、使用。项目经费经项目开发单位领导、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和指导中心核准后, 凭发票报销结帐。所有项目申报、科技立项工作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基金的申报和使用等, 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学校设立创新基地, 以支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 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每年组织参与省级及以上竞赛项目相关的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 以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术科技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2]。

3.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的结题评估和奖励

活动项目完成后,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予以结题。活动项目结题时, 需提供结题报告,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并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后, 正式结题。所有活动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活动项目在结题后一周内, 接受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 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的认定, 并给指导教师和学生相应的奖励, 同时完成经费的结算, 对于指导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获奖的指导教师, 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并给予奖励。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所需的培训课程, 由相关院系提出, 报教务处审定。对成果获得奖励的学生, 学校按国家级, 省级, 校级分别给予奖励, 获得其他赛事奖的项目小组集体和个人, 根据赛事类别, 经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同意, 给予奖励, 对获得校级以上 (含校级教学成果、校级刊物刊发的论文等成果及校级以上竞赛) 奖励的项目小组和学生, 经学校大学生科技活动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 给予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的学生或较大创新成果的本科生, 由学生所在的院系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后, 可适当放宽学位授予条件。

4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赋予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崭新的意义, 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它使青年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 从卖茶蛋、做家教、帮人擦车、举着伞站在桥头做形象宣传等等所谓的“勤工俭学”, 发展到组合优势互补的小组, 开展具有社会意义的创业;它使青年学生从单纯受教育的身份和知识传承的功能, 逐渐嬗变成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走上社会之后, 而是在校园里就开始进行, 或者进行相应准备;它使高等教育在反观自身的时候, 不得不提升对自己功能以及目标要求的高度, 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它还使课外与“课内”的界限模糊, 并最终导致终生教育观念的树立以及配套措施的出台。

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投身实践, 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 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 了解学科前沿, 明确学科发展动态, 使自己得到锻炼,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5]。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不仅对做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 而且对为人处事,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很有帮助。

摘要: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研究, 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提供经验和模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培养复合性和创作性人才。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苏政权, 等.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8) .

[2]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报, 2005 (10) .

[3]公丽, 刘兰毅.大学生科技活动与实验教学改革[J].北方经贸, 2003, 3.

[4]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 1999, 2.

[5]张金洲, 曹胜波.浅析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2

一、活动主题科技领跑转型升级 创新助飞幸福广东

二、活动时间xx年4月至6月

三、组织机构策划主办单位: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成立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组委会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统筹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秘书处)。

四、活动内容本届科技学术节设创新创业类、实战竞赛类、科技论坛类、节能减排专题类、社科普及类五类共15项活动。

(一)创新创业类1.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活动时间:xx年4月下旬承办单位:广东工业大学2.mm百万青年创业大赛省级评审及表彰活动时间:xx年4月上旬承办单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数据业务中心

(二)实战竞赛类3.广东大学生“用友杯”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大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暨南大学4.粤港澳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大赛活动时间:xx年4月-6月承办单位:中山大学5.广东大学生医学临床技能大赛活动时间:xx年5月承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6.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华南农业大学7.广东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大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三)科技论坛类8.第二届广东大学生“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创业论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广东商学院9.科技精英论坛活动时间:xx年4月-6月承办单位:各高校、各地市团委

(四)节能减排专题类10.广东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11.“我的c生活”广东中职学生微博征文大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广东大中专学生“低碳环保”创意广告大赛 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五)社科普及类13.“幸福广东·青春第一棒”红段子征文大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承办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14.广东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大赛活动时间:xx年5月承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5.“科技七巧板 幸福七彩路”广东大学生科技网络知识竞赛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承办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五、奖项设置

1.面向承办学校设立“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优秀组织奖”,面向参加活动的学校设立“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优秀宣传奖”;

2.各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或一、二、三名),优胜奖或单项奖;

3.“挑战杯”竞赛奖项单列。

六、推进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下旬)

1.承办学校制定各项竞赛实施方案、预算,提交组委会办公室审批;

2.各活动的承办单位组织开展报名工作,并及时向组委会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3、宣传工作全面展开。

(二)全面实施阶段(4月—5月)

各比赛项目全面开展;所有比赛项目应于5月底前结束。

(三)总结表彰阶段(6月上旬)

对科技学术节(包括“挑战杯”竞赛)的获奖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

七、工作要求

1.各级团学组织要高度重视,把本次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作为当前高校团学工作的重点,要主动联合当地教育、科技部门一起开展工作,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全省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作为学校科技学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参与,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3.本届科技节继续为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设专门的活动项目,各地级以上市团委要广泛发动辖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积极参与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

4.承办各项活动的高校要精心组织,加强宣传,营造声势,扩大影响,确保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参加各项比赛的高校向承办高校报名,比赛相关事宜请登陆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专题网站(http://gdcyl.org/kjxsj5/)查询。

联系 人:朱瑞峰、戚加鹏、刘永佳

联系电话:020-87185614、87195615(传真)

电子邮箱: tswxxb3@163.com。

附件:1.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组委会名单

2.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方案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xx年3月22日

主题词:大学生 科技学术节△ 通知

共青团广东省委办公室 xx年3月22日印发

(共印200份)

附件1:

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 组委会名单

主 任:陈 东 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

副主任:曾颖如 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

李小鲁 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

蔡 炎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

刘永佳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

成 员:张文杰 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部长

袁本新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处长

郑海涛 广东省科技厅机关党委副书记

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文杰(兼)

附件2: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和学术研讨氛围,构建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促进优秀科技人才和成果的涌现,引领青年学生投身贯彻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为加快转型升级和建设幸福广东贡献力量。

二、主办单位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三、活动时间

xx年4月至6月

四、活动内容

(一)创新创业类

1.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下旬

(2)承办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3)活动内容: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暨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作品展示,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论坛,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闭幕式。

2.mm百万青年创业大赛省级评审及表彰

(1)活动时间:xx年4月上旬

(2)承办单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数据业务中心

(3)活动内容: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奖项评分标准,评定出本省各奖项。召开表彰会,对广东省“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中获奖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并展示优秀成果。

(二)实战竞赛类

3.广东大学生“用友杯”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暨南大学

(3)活动内容:比赛分本科组、高职高专组,通过以手工及电子沙盘工具为平台,模拟企业经营模式,体验商业实战场景。鼓励物流、企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经济等专业相关学生参加。

4.粤港澳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6月

(2)承办单位:中山大学

(3)活动内容:为推动粤港澳地区大学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以“科技与生活”为主题举办本大赛,包括启动报名、创意设计、作品提交、作品评审表彰四个阶段。大赛将鼓励参赛者结合互联网、计算机软件、信息科技的最新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来创作作品,体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5.广东大学生医学临床技能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5月

(2)承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3)活动内容:活动分为论坛环节和竞赛环节。竞赛环节主要通过公共部分、分立部分以及院前急救三个部分进行角逐。

6.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3)活动内容:比赛分为本科组、高职高专组,通过物质提取、物质检验、物质含量测定、探索物质在某一方面的应用、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价值等形式开展竞赛,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生命科学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实验设计、分析和生化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

7.广东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3)活动内容:以电子创新、创意设计为主题,开展创新功能电子系统设计竞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推动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三)科技论坛类

8.第二届广东大学生“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创业论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广东商学院

(3)活动内容:举办多场论坛,采取互动的方式,邀请“u势界”往届创业获奖团队、优秀的成功创业者与大学生分享参赛心得和感受,交流创业经验。

9.科技精英论坛

(1)活动时间:xx年4月-6月(2)承办单位:各高校、各地市团委

(3)活动内容:以论坛形式,邀请高校、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走近大学生,畅谈科技前沿,展望高新科技企业发展前景,分享个人成长发展、科研实践、创新创业的经历,在各高校广泛开展。

(四)节能减排专题类

10.广东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3)活动内容:以“节能减排 绿色校园”为主题,竞赛内容以体现“节能减排”创新思维的实物产品制作、发明创作(含模型)、软件应用、方案设计(包括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作品,倡导低碳绿色理念。比赛将以小组形式组队参赛。

11.“我的c生活”广东中职学生微博征文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活动内容:在中职学生中全面开展,活动以“分享你的低碳校园生活”为主题,设立专题网站,向全省大学生征集关于校园低碳生活的博文,设一二三等奖以及“创意点子奖”、“最佳图片记录奖”、“最佳文字记录奖”三个单项奖。

12.广东大中专学生“低碳环保”创意广告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3)活动内容:以“低碳生活,你我他”为主题,参赛作品涉及平面广告作品、影视广告作品、广告策划作品,围绕“低碳环保”自由创作,在广东校园和社会中掀起低碳环保宣传行动新高潮。大赛分大学组和中职中专组两组,分别评选表彰。

(五)社科普及类

13.“幸福广东·青春第一棒”红段子征文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2)承办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3)活动内容:通过红段子平台和奥一网平台向广大青年学生征集作品,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围绕参加“幸福广东·青春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人民群众对建设“幸福广东”的期望以及在建设“幸福广东”中广东青年学生怎样“干出第一棒”等创作作品,分别予以表彰奖励。

14.广东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大赛

(1)活动时间:xx年5月

(2)承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活动内容:本科生、研究生、高职高专学生均可组队参加,分为初赛和决赛,以“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为基础考点,结合演讲、对话、表演、知识问答等形式考察选手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5.广东大学生科技网络知识竞赛

(1)活动时间:xx年4月-6月

(2)承办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3)活动内容:以有奖网络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大中专学生广泛参与,向大中专学生普及科技知识和探索科技前沿。

五、推进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下旬)1.承办学校制定各项竞赛实施方案、预算,提交组委会办公室审批;2.各活动的承办单位组织开展报名工作,并及时向组委会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3、宣传工作全面展开。

(二)全面实施阶段(4月—5月)各比赛项目全面开展;4月份上交竞赛作品,所有比赛项目应于5月底前结束。

(三)总结表彰阶段(6月上旬)对科技学术节(包括“挑战杯”竞赛)的获奖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

六、职责分工

(一)组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整体工作,负责省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审定各项活动具体方案,统筹安排活动经费。

(二)活动承办学校。根据组委会的工作要求,负责制定竞赛的实施方案、比赛规则、奖项设置;组织实施承办活动项目;做好科技学术节承办活动项目在各校的校园宣传工作。

(三)全省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校内宣传活动和组织校内初赛;广泛发动本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比赛。

七、评审、表彰工作

(一)评审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评委独立评审。

(二)奖项设置和表彰要求1.奖项设置。设立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优秀组织奖”、“优秀宣传奖”;各项比赛根据报名和比赛的实际需要设一、二、三等奖(一、二、三名),优胜奖或单项奖(需报组委会办公室审批);证书由组委会统一印制。2.表彰办法。对获奖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证书及奖牌由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印制,发放的相关工作由承办学校负责。

(三)评委聘请1.评委邀请:评委由组委会办公室和承办学校商议确定,确定的评委由承办学校负责邀请。2.评委人数:每项比赛(除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的评委数一般为5至7人。3.评委构成:(1)评委可由科技学术界知名人士、学校教授专家、业界权威等构成;(2)比赛承办学校的本校评委数一般不超过1名。

(四)科技学术节优秀组织奖、宣传奖评选原则优秀组织奖面向各承办学校开设,评选的主要依据是各比赛承办学校的组织情况、发动其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和各种信息上报情况。优秀宣传奖面向各参与活动的学校开设,主要依据各学校在校内开展宣传情况及向承办学校报送信息情况而定。

八、宣传报道

(一)组委会办公室工作内容1.建立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专题网站(),负责专题网站的建设。2.邀请有关媒体跟踪报道科技学术节各个单项竞赛活动;

(二)活动承办学校宣传工作的要求1.各项活动承办学校要在校内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校内宣传阵地对全省活动和校内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2.负责专项的设计和制作、主网站的管理、登录后台及时上报活动信息,做好网络宣传。3.做好与组委会的沟通协调工作。活动现场的横幅内容要认真把关,确保宣传的正确性。4.录制和拍摄比赛的影像资料。各项活动承办学校,要录制和拍摄比赛的精彩片段,并及时向组委会提供比赛的影像资料,以便更好地展示各项活动的情况。影像资料录制格式为wmv或avi格式,并用dvd光盘刻录。活动结束后光盘寄或派人送至团省委学校部。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3

这些国际组织是按照正式章程建立的具有程序化管理形式的组织机构,它的权力是各国权力在国际层面的汇集,为各国成员或会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固定论坛,制订一些在共性问题上的规则和标准,提供大量各国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这些国际组织还是一种超越国家性质的团体或机构,成员或会员有着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国际组织还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的共存性,沟通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逐渐形成了道德共建,权利共享和价值共创的和谐共生局面。总之,国际组织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使命,解决着越来越多的单靠一个或几个国家所不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是能否加人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影响力作用的基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更多加入国际组织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分别向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万国邮政联盟等国际组织提出了加入的申请,但是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拒绝。以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标志,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建立和恢复了合作关系,相继加入了联合国下属的开发署、环境计划署、工业发展组织、粮农组织、科教文组织等重要机构。与国际大坝委员会、国际奥委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恢复和发展了合作关系。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积极性、速度和数量以及国际影响力都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不仅继续在国际政治组织保持活跃态势,更扩展了与国际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机构的交往,不仅对一般的国际事务有兴趣,而且尝试进入军备控制和裁军领域。这是一个中国向国际组织大规模学习和磨合的时期,也是真正意义上有发言权、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开始。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更加重视发展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国人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国际舞台上可以听到中国人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显著提高了。

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教师参加国际组织的数量、发挥的影响力与我国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很不相称。在重大国际政治和军事方面可以听到中国人的表态和主张,而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中国人参与的数量屈指可数,主席台上鲜见中国人的身影,甚至听不到我们的声音。在一些重要国际组织中,还缺少高层次的专家担任重要职务。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不同年龄层次、在国际组织中十分活跃的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队伍。我国相当多的大学教师频繁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但是能在国际组织中长期工作和担任职务的很少。不少行政部门干部对国际组织的机构性质、工作内容、资助方式、参加条件等不甚了解,对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感兴趣。这种在孱弱和封闭条件下形成的保守心态,至今仍在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中国专家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少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语言问题,语言是一个先天性的挑战,熟练使用英语和法语是国际组织职员的基本要求。其次是中国专家普遍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经验。另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专家的参与,很多中国专家对国际组织的西方文官制度不适应,难以融进西方的官场文化。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西方的“中国威胁论”叫嚣不断,但是西方国家又希望接触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是维护和平,反对霸权的中坚力量。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学会与不同的国际组织协商与合作,找到相互适应的方式和策略。为此,我们应当形成以下对策。

树立更加开放、合作与交流的观念

进入21世纪,中国应有适合新情况的大国战略与大国风范。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政治大国,正在成为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中国加入国际组织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地位和利益,而且也是为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对国际科技组织的全面深入了解

我国对国际科技组织的了解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而且主要是外交人员有了解,而相当多的科技人员对各种国际组织都不是十分了解,像对国际组织的总部地点、机构性质、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及人才招聘等不太清楚。现有国际组织的组织原则和工作程序体现了现代西方法制社会的文官组织理念,这是中国人十分不熟悉的一套思维和管理体系。中国人能够很容易地看到这套法规程序的优点和益处,并且已经下决心要在国内现代化建设中学习和借鉴这种管理方式,但是对它的价值定位方式、对它运作方式的严密设计、对它对参与者的严格要求等等都远没有实现普遍认识和重视。

加强我国大学与国际组织合作

现代大学应当成为国际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我们的大学要进一步对外开放,选派更多的专家学者出国合作,聘请更多的外国专家学者讲课,召开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大学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有时比政府外交或民间往来更有成效,通过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沟通中西方文化,消除民族隔阂,减缓文化冲突以至消除政治偏见。

鼓励大学青年教师活跃于国际舞台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实行人才战略,为青年人才创造了良好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这倒使得一些青年教师对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感兴趣。我们要造就一大批既了解国内又了解国外,

既能在国际组织工作又经常回国述职的外交官式的科技人才,要选拔和推荐一批政治思想可靠、业务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出国培训和工作。

大学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

这是我们获取知识信息、交流经验、了解动态、建立合作关系的很好机会。我们应该更多地选拔学术水平较高,科技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发言,争联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争取下届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

大学教师积极参与基础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

目前由发达国家牵头组织并资金支持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有50多项,而我国参与的仅20项,且主要集中在与我国自然资源特色有关的全球变化和生态环境领域,而在核聚变、空间科学、空间天文学、地面天文学领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我国的参与存在空白。特别是中国至今在空间科学领域尚未参加重大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基础科学研究是公开的,空间科学是人类共同的科学,通过合作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水平。我国大陆科学家至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几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教师,正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合作研究,他们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

支持和鼓励中国大学教师到国际组织任职

目前中国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还是比较少,能够在学术性组织中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理事会成员或执行主席的更少。这主要是中国人比较谦虚,习惯韬光养晦,不出头、不张扬,另一方面是对国际学术组织确实了解不多,对西方文化存在置疑与警惕,还有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学术水平问题。其实,我国很多专家学术水平并不低,只是联系少、接触少、沟通少,我们不了解别人,别人也不了解我们。在联合国机构里面工作的中国人,比印度、巴西等国家少。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国际组织中,中国的要员和职员人数更少。

加强中国大学文化与国际组织文化的磨合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人民走过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世界多样化的体现。我们应当承认差异,有差异才能有进步。中华民族和世界许多民族一样是伟大的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世界上有古无今或者有今无古的文化不少,惟有中华民族文化有古有今,源源流长,这是人类历史极为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我们还要坚持文化的开放性,更多地熟悉和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一切进步的、科学的和有益的东西,例如西方文化中的法制思想、平权思想、契约思想、逻辑思想等,在中国文化与国际组织文化的磨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有益的东西。

争取在中国建立国际组织总部或更多的分支机构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4

1.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

1.1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 广东高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此后,广东省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 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共青团系统、政府科技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者行列,全省、地区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各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涉及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已日趋多样化。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坚持每年联合举办以“营造学术氛围,提升科技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

1.1.3 广东大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活动质量与效果逐步提升。

大学生对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2005年广东省全省66所高校开展了校内竞赛,提交的813件作品,作品涵盖领域包括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类别。2008年,“挑战杯”最终决赛在全省66所高校内的121件作品中展开,创参赛高校,以及推荐的作品数量的历史之最。“挑战杯”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已经成为广东高校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以及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

1.2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2.1 广东大学生实际参与率低,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性认识偏差。

在活动过程中,其价值和价值观念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三大表现形式:论文及其鉴定和获奖影响活动的发展。追求论文数量、计较鉴定评价、追求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部内容。结果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有突破性成果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影响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1.2.2 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内的教学实践环节。广东大部分高校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不足,使得学生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理论知识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1.2.3 高校之间差异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从学科、专业种类上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活动开展情况要好于文史经管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发明创造、科技制作、工艺设计等方面有专业优势,文科专业学生在论文发表上多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的学生层次来看,研究生在校期间几乎都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而本科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少于研究生,仅占研究生的15%,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从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显示出较强优势。

2.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2.1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但部分广东高校忽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术科技活动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外,以论文发表、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过于苛求,让大部分大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2.2 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广东部分高校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方式,大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用于大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少。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

3. 对策

3.1 积极引导,加大投入。

3.1.1 大学生科技能力培养是系统工程,需投入人力、物力,需有正确的领导、严格的管理、积极的引导。学校应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设立科技创新作品专家评审委员会,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组织上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建立系统、合理的学生活动规划及实施措施,加强引导、管理和协调,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有序、长效的开展。

3.1.2 广东高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如制定《学生科研活动目标管理制度》、《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活动制度》,等等,为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1.3 广东高校应建立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培养资源网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校内可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学术科研兴趣小组等;校外则可以建立学生科研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

3.2 协同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广东高校应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与学科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与实践性环节等培养相协调。按照激励性、协同性、主体性、开发型和个性化原则,建立以发展大学生科研能力、专业创造力和创新品格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能力培养体系。

3.2.1 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创造型”、“研究性”教学转变。

教师将科研信息与进展、尚待研究探索的问题渗透到教学中;采取讨论式、案例式、课题式、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2.2 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学校可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设立科研活动小组,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开展科研设计与科研思路、文献检索、统计学等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使其掌握基本科研程序;成立专门探讨学术问题的社团组织,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以提高大学生科研的整体水平。

3.2.3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和培训体系向系统化、规范化转变。

如一年级大学生可参观科研实验室,成立科研兴趣小组;二年级大学生学习科研基础课程;三年级大学生参与初步的科研活动,学习设计科研方案;四年级大学生可走向社会结合实际作研究。

3.3 认真实施,从更深层次上丰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广东高校应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由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我们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

3.3.1 制定“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让学生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参与科研工作;举行调查研究、知识竞赛、专业小论文、课程设计、专业研讨会等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活动。

3.3.2 组织开展各种创造性科技活动,包括科技实践、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等科技活动。

3.3.3 办好学生科技学术类社团,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办学习班、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

3.4 设立专项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并简化申请经费的程序。

广东高校应拨款支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自助重点课题和奖励获奖项目,免除开展活动过程中的经济之忧。此外,学校还应简化申请手续和审批流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使学生能方便及时地解决经费问题。各校可利用企业引入基金资助设立“大学生创意基金”,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不定期受理学生创新性项目的申请,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勇, 林晓冰.培养中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中国医药导报, 2006, 22.

[2]丁小球, 颜静, 甘甜, 姚海兴.广州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建议.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VOL27, (2) .

[3]李培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中国高等教育, 2006.

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总结 篇5

为更好地贯彻学校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发扬学生的科学进取精神,数学科学学院以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开展了以“扬科学精神 育专业人才”为主题的科技文化活动,旨在拓展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发挥大学生的无限潜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塑造新时代的科技人才做好铺垫,以实际行动为党代会献礼。

一、精心准备,大力宣传,营造科技学术节文化氛围

为做好科技学术节的筹划工作,使学术节更顺利地展开,我院作出积极的准备工作。学院党支部和分团委高度重视,开展多项动员大会,加大宣传,并对同学做出了明确的学术指导;在选拔活动负责人方面,学院领导注重人员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组织人选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达到科技学术节的实际目的,学院积极准备了多项调查问卷,并对活动细则做了科学分析,使同学们能够真正从中受益,汲取营养、提高能力。11月18日,数学科学学院第九届科技学术节正式开幕,昭示着学院科技学术节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切实贯彻好弘扬科学精神、投身创新实践的重要思想。

二、科技促进学术发展,推动学院工作全面展开

为体现科技学术节的主题,数学学院以学生组织为领头羊、各个团支部为支撑,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活动。大家本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参加了课外学术作品的创作以及评选活动,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论文质量,调查报告的可靠性,从而引导和激励同学们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为成为一个成功的优秀人才做好铺垫。课外学术作品的创作提高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培养了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拓展了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创新意识,并从中发现了一批优秀学生作品,起到了活跃学院氛围的作用。(条理,过于繁琐,创业计划书和科技学术作品都属于“挑战杯”,应突出学生参与两重大赛事)

在此,我院还积极组织了科技文化知识竞赛。此竞赛展示了我院的科技教育水平。竞赛题目涉及广泛,既有一些常识性的科技学术问题,也有高尖端、高水平的科技前沿问题。活动举行期间同学们表现积极,使同学们的课外知识、专业文化得到完善,并充分体现了当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青年学生的活力,展示了数学学院的优良学风,为下一步科技学术节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我院还开展了“网页、FLASH、PHOTOSHOP设计大赛”,大赛不仅为科技学术节营造了浓厚的科技艺术氛围,普及了电脑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了数学学院良好的学风建设。在12月1日到10日,我院隆重举办“大学生看世界”摄影比赛,比赛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此比赛激励了同学们更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享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科技学术节期间,我院播映了多部以科技为主题的专题电影,被同学们广泛接受,数学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集师生员工智慧力量,积极探索既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又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力争学院更好更快发展。

三、彰显专业特色,展示教学成果

扎实巩固的专业知识是每位同学以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支撑,数学学院通过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丰富强化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提高水平;通过专业比赛,彰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三大专业的特色。我院围绕科技学术节的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的多项活动及报告,具有极高的先导性及教育意义。本次一系列的专业活动注重提高同学对自己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作出鼓舞和指导。

我院在科技学术节期间开展了授课模拟、网页设计、会计实务大比拼等比赛形式,丰富了学院的专业教育方式,提高了专业素养,并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科技学术节期间,我院孟广武院长对毕业生做了专业培训,通过此类专业培训,提高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为以后在社会上立足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我院党支部与分团委结合,开展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模拟授课大赛”,此类赛事为学院数学专业学生提供一次锻炼的机会,提高教学能力,为今后的实习支教和教学生涯奠定了基础。09级会计专业珠心算小组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科技学术节结合起来,举行了“珠算大比拼”活动,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身其中,积极拉动了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针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我院开展了“会计实务大比拼”活动,此活动以提高会计从业潜能、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宗旨,开展点钞大赛、会计凭证制作、会计电算化、会计处理流程、职业道德规范的考核比拼活动,培养专业操作能力。

教室文化所体现的是一个团支部的精神面貌,体现专业特色的阵地,因此,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数学学院展开教室墙纸装饰大赛,每个团支部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把专业特点展示在墙面上,并发挥团队精神,设计出一个个兼美学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墙纸图案。此类活动表现的内容充分显示了我院的特色,也是我院教育工作的一种良好方式。

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注入科技新元素

浓厚的文化气息,是养育优良人才的沃土,科技学术节虽然是以科技为重要出发点,但科技中包含的文化底蕴依然是众多学子需要提高的方面。为加强同学们的文化修养,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能力,我院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在众多活动中,同学们均积极参与,很多优秀人才也脱颖而出,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与良好风貌。

为帮助同学们完成好的大学规划,数学学院发起了以“赢在大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此征文比赛要求同学们畅谈自己的大学畅想,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大学,规划大学生活,学习文化知识,为以后发展做好基础,同学们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梦想,分享自己的大学设计。征文贴合学生实际,具有广泛的接受性,也使同学们认识到现在面临的问题,能更好地规划好自己以后的大学生活,同时也为学院的学生教育工作开辟了另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

完美的宿舍文化是更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石。数学学院本着“让每位大学生快乐生活”的原则,通过举行宿舍文化节,开展宿舍征文、宿舍文化装饰、宿舍DV、宿舍PPT展示等比赛形式。经过严格筛选,我院推选出“文明宿舍”、“和谐人文宿舍”等先进宿舍。此类宿舍文化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目的,建设美好的家园,为我院的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使我院的宿舍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使我院的宿舍文化底蕴更进一层楼,使同学们多了责任感,并弘扬了学院精神。

笔下生情,为提高课堂质量,端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我院开展了课堂笔记大赛;大赛融合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当中,无形中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歌声悠扬,为丰富学校生活,提高学生展示风采的积极性,我院举行了K歌大赛,该大赛使很多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娱乐了他人。数学学院以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展示大学生的精彩生活,为学院带来一股青春的气息。

五、发扬创新创业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出色的口才、机智的反应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数学学院举行了口才风采大赛、模拟法庭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演讲大赛等活动,同学们用敏捷的才思、幽默的语言、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思维,敢做敢说的优秀特点,也使学院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开阔,更具有吸引力。树立创业精神,了解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要求。数学学院遵从“科教兴国”战略开展创业计划大赛,该大赛需要精确的定位和认真的分析,每个团队发挥团队优势,增强团队精神,本着“我的创意,我经营”的理念,从现实角度出发,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把可行性放在关键位置,以人为本,科学的制定创业计划。该创业计划以创业计划书的形式上交,从中不乏很多优秀作品,计划书通过PPT展示,用边解说边展示的方法诠释每个团队的创业理念。此类活动提升了同学的自主创业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并能使大家更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正,同时该活动也提升了学院的形象。

为搜寻民间艺术人才,展示传统文化,数学学院开展了手工艺品大赛。该大赛得到了同学的积极响应,很多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此类比赛体现多才多艺的理念,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民间作品,充分显示了我院的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为我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模版。

六、总结

数学学院在校团委的统一指导下,以科学发展创新为主题,以“文化、创新、实践、成才”为宗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群众性活动。使广大青年学子更加崇尚学术、更加坚定信念、不畏艰险、知难而进,进一步弘扬了创新精神,勇攀高峰的精神。弘扬了我院的先进教育理念,加强了我院的学生教育工作,发展了我院的科技学术力量,丰富了我院的科技文化内容,使我院的科技学术教育不断发展。当然这次科技学术节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挑战杯”大赛缺乏一定的深入了解,大量借鉴前辈经验;活动开展的宣传力度缺乏,活动范围狭窄;有些活动组织缺乏条理性,组织机制不完善;一些考核制度不完善,评议并非透明化等问题。还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6

关键词:学术交流 实效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academic exchanges actual effect to enhance profes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rizontal

Shuai QifuLiu Junling Lian Zhili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has summarized Qianjiang Water conservation Academic society for many years to carry out the academic exchanges practice,analyzes the academic exchanges actual effect with to raise the water conservation profes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the inner link,proposed the enhancement academic exchanges effective three measures or the suggestion,namely innovate unceasingly the exchange mechanism,improve the exchange quality unceasingly,transform the exchange achievement unceasingly.

Keywords:Academic exchanges Actu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09-02

多年来,潜江市水利学会始终坚持狠抓水利科技学术交流不放松,始终注重学术交流的实效性,为繁荣和发展全市水利事业,提高水利行业科技水平,促进水利战线出成果、出人才,取得显著成效。为科技兴水、振兴地方经济、加速实现和谐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1.开展水利科技学术交流的实践

潜江市水利学会自1990年成立初期就制定了以学术交流为宗旨的学会章程,在这个章程的指导下,结合水利战线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水利科技学术交流实践活动。

1.1 开展专题调研与论证。

针对水利技术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时开展专题调研和分析论证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许多技术难题。例如,通过专题调研形成的报告《关于潜江通南排区的调查研究》,该报告在总结通南排区近30年调度运行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排涝调度方案的利弊,提出了更加经济合理的排涝调度控制水位和相应的管理措施,由原来的单纯高低分排改为抗旱排涝相结合,不仅能够缩短主渠抢排时间,有利各支渠抢排,而且每年节省运行费用达21万元。

1.2 不定期进行会议交流。

进行会议交流是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既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小范围的会议交流,又大规模地组织全市性的集中交流。在集中交流时,首先确定交流主题,再选择有代表性的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并适当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与讨论,澄清模糊认识,形成互补的统一观点,再以此指导实际工作。仅最近5年,参加全市性交流的论文已累计达到100多篇,这些论文的交流,对全市水利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3 编印水利科技论文集。

根据会员提交的学术论文,分阶段性地汇总编印出《潜江市水利科技论文集》,再发送至全市水利系统各个单位、水利学会每位会员,进行书面交流。这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交流方式,其效果也是相当好的。因此,水利局做出规定,全系统所有单位和所有技术人员,都必须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并将发表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如果哪个单位连续两年没有文章在论文集上发表,就要考虑对其工作岗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1.4 选送论文参加对外交流。

除了在本市水利系统开展学术交流外,学会每年都选送有价值的论文参加全省和全国性乃至国际间的交流活动。例如选送的论文《关于水资源保护调水实践与发展区域经济的探讨》,参加了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年会交流,选送的《关于尼日利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参加了中国水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交流。通过选送论文参加这些大型交流活动,既争取了学习机会,又展示了潜江水利战线的科技发展水平。

2.从实效出发提高学术交流质量

为确保学术交流的实效,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提高学术交流质量。

2.1 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

无论是专题调研,还是学术论文,我们都特别要求参加者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切实针对本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探讨解决的办法。例如,近两年完成的一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老新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就是经过多次学术讨论后,申报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如果不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学术交流,这个工程就不可能上马。

2.2 狠抓职工业务学习考核。

我们根据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狠抓全市水利系统在职职工的业务学习与考核,通过“上挂下派、内训督学”,开展“三抓三结合”的培训学习,即结合规划抓学习、结合行业抓学习、结合岗位抓学习,探索出了“针对学、工作学、竞技学、鼓励学”的四学方法,通过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和考核办法,将职工业务学习的成绩与评先、晋级、工资、奖金等待遇挂钩,促进了全系统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3 评选奖励优秀学术论文。

为鼓励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我们每年都要大张旗鼓地进行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和奖励活动。在评选时,既按民主集中制的办法成立评审委员会,把握评选工作的公正性,又按行业规范制定相应的评审规则,把握评选工作的严肃性。在奖励方面,主要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奖项设置一般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通过学术论文的评选和奖励活动,大大地推动了学术交流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2.4 加强技术委员会的工作。

加强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是我们促使学术交流提高质量、增强学术交流实效的重要措施。技术委员会人才济济,信息通畅,是我们开展学术交流的主要力量。为此,我们特别注意了加强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一是根据工作要求,及时地调整技术委员会的组成人选。二是制定可操作的工作章程。三是明确各位委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出台对每位委员进行年度考核、过硬结帐的办法。

3.学术交流实效与水利工作成效

由于我们注重了学术交流实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水利行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并由此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光荣地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光荣称号,中国水利网曾以“潜江三大举措推进水利科技工作”为题,进行了相关报道。我们水利工作的成效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建设项目接踵而至。

通过学术交流,为水利建设项目申报提供了依据,使得近年来潜江争取的国家投资项目接踵而至。例如兴隆二闸新建工程、兴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泽口灌区(潜江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兴隆灌区水利骨干工程、老新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园林袁桥节水灌溉示范、通顺河流域水利血防工程、下东干渠流域水利血防工程、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农村饮水安全系列项目等,总投资已达到3亿多元。

3.2 工程施工如火如荼。

在建设项目确定之后,全市不断掀起大施工热潮。譬如去年通过组织人力、投入机械、周密部署,展开了幸福泵站更新改造、畅通保安、水毁修复、小农水示范、灌区建设、涵闸年度维修、生态修复、村级“一事一议”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九大重点项目施工。其中灌区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尤其是“兴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被评为省优良工程。鉴于这些显著的成绩,省政府授予潜江市“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3.3 调水实现“四大转变”。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于平原湖区。过去一直是把“以排为主,排灌结合”作为本地的治水方略。随着学术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治水思路,以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用水要求。在实际调水工作中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单一季节性突击调水向全年按需调水转变;二是由单一水量调度向水量水质统一调度转变;三是由单一种植业生产用水调度向种植业、养殖业及特养业综合用水调度转变;四是由保障生产和生活需求调水向保障生产、生活、生态修复三大需求调水转变。

3.4 水利信息化加速发展。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水利信息化建设,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为此,我们在开展学术交流的同时,也着手建立水利技术数据库,内容包括: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技术数据中心,水资源水环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和综合管理系统,水利项目综合管理系统等。

3.5 行业技术走出国门。

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全市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硕果累累。不仅使我们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了,而且还派出专家去援助非洲的水利建设。由我们所派专家主持完成的“关于尼日利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项目,首次将中国的水利技术在尼日利亚推广应用并获得成功,填补了该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多项技术空白。该项研究既是中尼南南合作驻尼日利亚技援组的工作成果,也是中国先进技术在非洲推广应用的成功典范。经过评审鉴定,已被认定为湖北省2006年度重大科技成果。

4.提高学术交流实效的措施或建议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多年坚持注重学术交流的实效,促进了水利行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取得了水利建设与发展的丰硕成果。为更好地搞好今后的学术交流活动,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体会,特提出如下关键性措施或建议。

4.1 不断创新交流机制。

我们以往的学术交流活动,虽然采取了开展专题调研与论证、不定期进行会议交流、编印水利科技论文集、选送论文参加对外交流等几种形式,但这仍然是较为传统的方式,机制还不够灵活。要真正不断地提高学术交流的实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先进工具和手段,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形式多样地灵活性地开展活动,以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自觉积极参与。

4.2 不断提高交流质量。

学术交流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要依靠周密的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有高素质的参与者,而且后者尤其关键。尽管我们在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狠抓职工业务学习考核、评选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加强技术委员会的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交流的质量还是很低的。今后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本行业广大职工不断地进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同时,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争取多参加国家级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4.3 不断转化交流成果。

学术交流的成果必须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交流活动才具有真正意义。由于我们注重到了这一点,才使得我们的建设项目接踵而至、工程施工如火如荼、调水工作实现了“四大转变”、水利信息化加速发展,直至行业技术走出了国门。如果我们不将交流成果进行迅速转化,就不可能使我们的水利工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目前我们已经实施的诸多工程,譬如兴隆二闸新建项目、老新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园林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等,就不可能及时立项并成功建设,更谈不上得到省政府和国务院的奖励。

总之,我们只有坚持不断创新交流机制、不断提高交流质量、不断转化交流成果,才能使我们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具生命力,更能显示出它的崇高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秋月等.基层水管组织改革模式初探,《中国水利》2006年第15期第26~27页

[2] 帅启富等.尼日利亚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中国农村水利改革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7年第10期第49~53页

[3] 刘明耀等.潜江市抗御2000年特大干旱综合分析与未来对策,《中国跨世纪管理论坛》知识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第122~125页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7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1.突出创新的含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建构国家创新体系, 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处于强势的所在。大学生正在学识成长的黄金时期, 通过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机制, 引导和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念, 为国家今后的科技创新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2.引导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

创新成果只有实现社会化、产业化, 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价值, 科技创新成果要成功的社会化、产业化, 就要求科技新成果具有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品质, 要尽可能地转化到产业链之中去。创新活动可以在校园、企业或者国家科研机构完成, 但是要实现产业化, 就必须在企业化、市场化的机制里实现。这样的引导方向, 一是为了使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 能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直接的支持;另一方面, 也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介入社会,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

3.重视创新主体的道德培育。

正在成长时期的大学生, 在培养其创新精神的过程中, 坚持成材的道德导向, 至关重要。因为“创新”是一个必须通过比较才能体现出来的相对概念。有比较就有竞争, 所以,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然伴随竞争观念的树立, 竞争和创新, 都存在两个维度, 一个是力度, 一个是向度。通过创新活动, 既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人, 更要把握好这种优秀人才成长的道德向度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创新的人才, 缺失了道德的维系、理想的支撑, 他可能给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带来很大的破坏。坚持对创新主体的道德培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道德高尚的人才, 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初衷所在。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东南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中央直管综合研究型大学,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有多年, 并于2001年和2007年捧得第七届和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项挑战杯。东南大学一直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确定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一体的教学模式,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已成为东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

东南大学从一开始就把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出台了创新研学学分评定办法、优先入选免试研究生等一系列措施, 学校每年还推出一系列的学科竞赛活动。同时设立了专项基金, 每年投入超过百万元用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2002年, 东南大学出台了《关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若干规定》, 规范和明确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机制保障和考核管理, 为该项工作的规范化、优质化和长期化奠定了基础。在规定中, 明确了校机关——教务处和校团委的部门职能, 细化了各院系、实验中心的具体任务。学校每年3月和9月, 分别面向全校学生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的征集和立项, 组织专家评审立项, 给予项目不同的级别经费保障。在项目的实施中, 学校还组织专家组对校级重大、重点项目及周期为一年的一般项目进行中期检查, 以督促和确保项目的顺利结题验收。在项目的结题验收阶段, 由教务处牵头成立专家组, 对各院系的项目进行考核验收, 形成了院系间的相互交流和监督, 保证验收结果的质量。

2003年, 东南大学出台了《本科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 要求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 通过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和自主作品来取得2个必修学分的课外研学学分, 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的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主要是通过制度的规范, 倡导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专门类竞赛, 这不仅促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参与的目标和质量, 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为东南大学冲击各种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学科竞赛储备人才、锻炼人才。

2004年, 东南大学将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升华, 在省内率先推出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简称SRTP) , 其特色是以大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自由组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自己寻找指导教师的“三自”方式, 成立相关的校、院、系的领导机构, 设立专项基金, 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计划实行3年以来, 截至2007年12月, 已经有600余项目获得资助。参与学生人数达2.1万人次。产生了一大批闪耀着学生智慧火花的创新成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戴戈同学研制的“OSC2001掌上数字存储示波器”则因其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低、体积小而性能指标较高而获得了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众多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中, 不少体现着创新潜力和实力的成果分别荣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一等奖和金奖、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唯一最高奖‘索尼杯’、全国IC应用设计竞赛特等奖等。目前, 东南大学已有近百项成果被单位和企业看中, 实现成功转化。一些优秀的创新人才也脱颖而出, 如戴戈同学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2项成果被企业购买。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院系的人力保障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口。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规模大、形式多、头绪繁, 从评审立项到中期检查, 到最后的结题验收, 无论是工作量上还是工作内容和程序上, 都是非常庞杂的, 目前很多院系几乎都把这个工作的担子压到了辅导员身上, 虽然有的学院由专任教师、教学秘书、教务助理等人员兼任, 但没有专任的教师组织和开展工作, 这对辅导员本身工作的开展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都是很不利的。

2.东南大学自2006年8月启用九龙湖主校区以来, 本科生主体进驻校区学习, 而专任教师主要还是居住市区, 多校区办学的现状, 使指导教师与参加活动学生之间的指导和沟通成为难题, 如何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得到教师必要的、实在的指导, 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质量更上台阶的关键所在。

3.创新开展所需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的配备、完善。硬件条件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还是以工科学生为主体, 因此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中所必须的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是创新和研究的基本条件, 目前东南大学尚有部分工科分院系没有整体搬迁主校区, 因此这些院系的学生在进行实验和研究时遇到的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的制约困难相当大。

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完善

1.解决好学校基层单位的人力保障问题。

目前东南大学已经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必修学分, 要求学生毕业前取得2个课外研学学分才能毕业。在这种趋势下,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到最终的学分认定等工作头绪多、量大, 没有专任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 将成为制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远期发展质量的瓶颈。学校相关部门根据院系的学生人数核定工作量, 设立岗位, 聘任相对专门的教师负责工作, 同时能够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指导教师出台相应的制度, 对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指导工作结果进行量化和评比, 纳入专业教师的正常考核, 以规范和引导专业教师更多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的开展, 而不仅仅是依靠专业教师的自愿来维持工作的开展, 同时也缓解了多校区带来的师生交流中的客观问题。

2.注重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作业。

未来的科技创新更多在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中涌现, 所以在目前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 要加强对学生多专业、多学科协同的引导, 培养这种协同作业的意识, 对将来的学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尤为重要。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 还是知识创新中十分活跃的一个群体,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将来储备创新人才。东南大学已于2006年开始,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立项中, 组织专家评审出部分校级共享项目, 由项目立项人向全校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招募合作者, 这是一个可喜的多专业、多学科协作的尝试和实践。

3.要不断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质量。

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一个国家是创新的东西, 对另一个国家可能早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创新活动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开放的体系, 需要不断提高力度和高度。创新活动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对大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要通过引进适当的参照系, 不断提高活动及作品的质量。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产实践、生活实践, 还应当注意参照系设置上的不断更新。定位要高, 特别需要和国际同类、同层次集体的作品质量进行较量, 再往上, 则要超出学生创新的层次, 参与到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创新体系中去竞争。这样才能使创新活动和创新作品具有不断成长的生命力。

4.要增加对人文社会学科创新的引导。

目前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有偏重于应用技术创新的趋向, 人文学科的创新重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如果技术创新属于硬件创新, 那么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则属于软件创新。我们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需要创新, 不能顾此失彼。

5.培育学生社团成为创新活动的新增长点和新主力。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 对于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 都起重要作用。大学生社团呈现出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的特点, 应重视学生社团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功用, 使之成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新主力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方面, 以社团搭桥, 在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全面的推进作用。 该校现有68个学生社团中, 与科技创新直接有关的社团占三分之一, “E唯”协会是电工电子类及其相关专业知识爱好者社团, 2005年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优秀社团”称号, 其经验值得学习。

6.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介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在经费支持上所需力度大;另一方面要使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尽快转化到生产应用中去, 推进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发展。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完善相关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参与到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提供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成果的转化提供孵化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广泛吸引社会资源, 大力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为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积极努力, 其方法应该借鉴。

摘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要解决学校基层的人力保障问题, 重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作业、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总体质量、要增加对人文社科创新的指导、培养学生社团成为创新活动的新增长点和新主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思考

参考文献

[1]郑美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对策[J].青年探索, 2005 (5) :43.

[2]王平祥, 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102.

[3]李永忠.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 (12) :573.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8

1 调查问卷分析

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 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在规模、层次、内容等方面不断发展, 形成了一系列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工业设计大赛、挑战杯、室内设计大赛、系列论坛等吸引学生参与的模式, 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在这些模式的推行过程中, 并不能很好的贯彻模式的初衷。为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继续深入发展, 形成更加良性的发展机制, 我们组织此次调查问卷活动, 笔者进行了“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职能与定位研究“的调查, 旨在初步调查和分析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职能与定位。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较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以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主要情况,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74份, 回收率为91.33%, 有效率为86.67%。调查主要对象是我校及广东省内部分高校理、工、文、管、经等学科门类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 学生层次、调查涵盖面比较广泛。本次调查问卷共有19题,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了解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情况、学生对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参与情况、学生对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改进建议等。

从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来看,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与座谈的方式, 采取抽样调查与定点调查的研究方法, 因此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1 对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了解情况

结果显示, 学生对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了解情况并不高, 总体上来讲只有42.5%的同学之前了解过。在了解途径方面, 有36.7%的同学表示主要是通过学校的通知了解, 有17.2%的同学通过同学、朋友的告知了解。在了解程度方面, 选择十分了解的占12.8%, 选择基本了解的占30.4%, 而选择了解一点的占56.8%。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只有17%的同学参加过该活动, 但有76.2%的同学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非常想参加该活动, 其中理科类学生占54.7%。总体来说, 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是一个吸引大学生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

1.2 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参与情况

从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参与情况方面分析, 数据表明, 学生参与科技学术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能力的比例占23.23%, 22.88%的学生是为了增强专业知识, 数据还显示, 为了个人积累经验而参与活动的学生占16.99%。学生在未能选择参与的原因 (多选) 上, 有37.34%的学生认为专业性太强, 力不从心, 也有49.52%的学生认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而未能参加, 而也有33.34%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该活动。同时, 调查结果显示, 在学生喜爱活动类型的选择 (多选) 上, 有72.86%的同学选择实践性强的科技项目, 有39.89%的学生选择创业大赛类项目。可见, 在科技项目选择上, 大多数同学比较倾向于提高实践能力的项目。

1.3 学生对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改进建议

在改进建议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提出“加强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的“的建议占40.55%, 提出“丰富内容,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同学占17.34%。当然, 也有部分学生提出诸如加强宣传, 扩大科技学术节影响力、加大资金投入、活动注重人性化内容、增加文艺类活动项目、高校科技文化节与广东科技学术节紧密挂钩等方面的建议。

2 存在问题

虽然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但在调查和座谈中, 我们发现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新的物质载体,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活动普及性不高, 尚处于精英培养阶段

高校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应当是面向所有学生的, 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 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但调查显示, 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过程中奖励机制不够完善、专业性太强、缺乏足够时间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普及性。另外, 56.83%的学生表示参加科技学术节可以增强团体合作意识, 提升各方面能力, 但也有48.56%的同学表示之前没有听说过, 有65.76%的同学表示没有参加过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 这都表明在活动普及性方面尚有待提高。因此, 如何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 提高参与性, 吸引广大学生参与也是当前亟需考虑的问题。

2.2 缺乏专门教师指导, 尚未建立相应的互动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很多缺乏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 导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 这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2]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学生一方面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很高;而另一方面真正了解程度却不够, 出现了在意识上对科技创新的向往, 而实际过程中却无从下手的反差, 这种反差极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养, 阻碍了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从调查数据来看, 在“没有参加科技学术节原因“的选择上, 有36.56%的同学认为得不到老师的有效帮助。

2.3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 精品少

很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缺乏科技和应用的附加值, 实际应用价值不高。有些科技创新成果, 只是对别人成果的改进, 并无明显创新, 特别是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部分同学在研究过程中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 抱着对日后就业有帮助的心态的人大约占三分之一, 说明功利因素是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选题方面, 盲目搞一些大而难的课题, 一味地追求创新, 结果难出成果。有28.75%的同学在“比较偏好哪种类型的学术科技活动“问题中选择发明创造类项目, 而其中有40.12%的人是为了追求创新才选择此类项目。由此可见, 大学生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 缺少市场的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 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 产生的成果科技含量不高, 缺乏精品项目。

3 对策分析

作为大学生创新科技体系的一支新生力量, 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可以说是位于“金字塔“创新培养体系的中部枢纽, 是联系国家与高校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科技能力, 完善大学生创新科技体系;为国家选拔、输送创新人才;为各高校提供科技学术交流的平台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能。

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科技能力, 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培养体系。举办科技学术节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科技能力, 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均以“创新“作为活动主题, 以鼓励学生创业创新, 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主要宗旨。通过开展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 在学好课内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积极投身到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去, 将课余的时间用于多读书、勤查资料、反复实验, 这将大大改善高校的学风和校风。

二是推动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 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作为省级范围内最大规模、最大范围、最高层次、最高级别的大学生科技盛会, 十余名院士担任顾问, 大批知名企业人士担任指导老师, 数百场科技论坛等, 都成为省内高校与高新企业家、科技精英及两院院士等直接对话的平台和媒介。广东作为经济大省, 高新企业发展迅速, 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知识精英, 而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的举办, 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 展示了我省高校大学生科技成果, 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商界精英、院士群体交流的机会, 有利于企业物色优秀科技英才, 激励学生努力成长成才, 扩大创新能力培养的范围和影响,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三是提供各高校交流平台, 通过比赛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高校之间广泛开展校际、系际交流, 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报告, 开阔学生的眼界, 启发学生的思维, 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营造出适宜的环境。面向全省范围内举办的大学生科技学术节, 各高校积极选派品牌项目, 真正使之成为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实力竞争的大舞台, 营造高校良好科技创新氛围, 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通过竞赛, 发现各自不足, 形成良好竞争机制。同时, 积极探索和实践“三个大“方针———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 即在某几个高校优势明显的大项目上, 可以尝试整合资源, 加强合作, 建立大团队, 加强指导, 专项资金投入, 争取出大成果。在此基础上, 积极搭建校企交流平台, 加强校企对话合作, 通过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直接对话, 从而实现人才供需双赢。通过科技学术节这一平台, 努力探索高校与企业长效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利用企业资金、科研设施等资源, 真正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企产业链, 使其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 校企合作的重要中介。目前许多科技创新项目都取源于社会实际或紧密结合于科学技术最前沿,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经过学生们创造性的研发, 其成果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学校应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学生创业或搭建联系企业和学生的桥梁, 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成果转化和推广。

4 结论

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今天, 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关系祖国的未来和命运, 青年强则中国强, 因此举办全省范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是事在必行的。如上所述, 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在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科技能力, 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培养体系;提供交流平台, 推动高校与高校、社会的交流, 加强合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作为校园文化的有益补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职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海宁.学分制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7) .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9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应用型、复合性、创新性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和由这些素质经过拓展、融合和升华后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成果等。而活跃在高校校园中学术社团具有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强、鼓励学生自我创新的特点,使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主客体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研兴趣的有效途径。创新是学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本文以我系学生学术社团为例,分析学术社团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

2 我系学术型社团的特色

2.1 社团定位清晰、明确

我校以工科见长,以培养专业素养好、适应性广、操作技能强,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各类学术社团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找准着力点——依托优势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办特色学术社团。我系是机电专业,学术型社团有电子爱好者协会、3D力创协会、岱宗缘志愿团,分别依托机械、电气专业学科,举办知识竞赛、作品展示、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开展第二课堂,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

2.2 指导教师配备齐全、合理

由于学术社团专业性强,为了完成对会员的系统培训,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实行双重导师指导制度,社团的指导教师团队包括业务指导导师和思想教育导师,思想教育导师主要负责社团组织建设的指导,业务指导导师由机械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多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和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实验、调查、参赛等科研活动的指导。两方面的导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会成员组成基本上涵盖本、专科各层次在校生,专业以机电工程系学生为主,辅以其他专业兴趣学生。成员组成结构合理,培养出一批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有一定号召力的社团骨干。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为引导,涵盖多个专业方向的有机整体。

2.3 活动载体形式多样

学术社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指导思想,积极拓展活动载体和平台,构建开放式管理模式,杜绝闭门造车。“请进来”主要是积极邀请专家开设讲座,或者筹划举办各级科技类竞赛,邀请兄弟院校同类社团参与。“走出去”主要是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以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竞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大比赛作为练兵和检验平台,并以此为契机,开拓视野,寻找差距,加强交流。协会还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走出校园,走入周边社区,开展家电维修,电脑培训,并开设了服务热线和业务咨询电话,用专业服务社会,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3 学术社团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助推作用研究

3.1 学术社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

学术社团为学生提供开展科研活动的组织与机构,鼓励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社团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定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如邀请校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做科研讲座与辅导,讲授学科前沿、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最新动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专利申请、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多层次、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制作、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等。

3.2 学术社团在校内外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学术社团成员相对稳定,社团活动以老带新,使学习和科研具备的一定的传承性和持续性,学校以社团为组织,与相关企业双向协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渗透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带着课题步入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强化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自身的研究性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校内,以社团活动形式要为学生开辟专门的科技创新实践场地,提供科研实践设施,建造科研设计操作平台,提供科研创新创业硬件条件。

3.3 学术社团活动保障了系统性的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有序的、分层次进行。这种训练可分为学术讲座、科普活动、科研竞赛、科研立项等几种形式。其中前两项是较为基础的形式,通过社团活动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有利于普及知识、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唤醒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科研竞赛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评估的一种形式,以学术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参赛方式,有利于选拔、训练、提高比赛成绩。科研立项包括申报课题项目、申请专利成果等,这是最深层次的科研训练,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或协助老师的科研完成相关工作,学术社团拥有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其“第二课堂”的优势使第一课堂得到了延伸和补充,指导教师积极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学生作为助理,可以到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的现场,接受现场指导和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因而通过学术社团提供的系统的科研训练可以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明确的认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从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依托大学生学术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改革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而客观认识学生社团,对其进行科学指导,有序管理,探寻社团与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相衔接的运作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本文是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qx102161)阶段研究成果

摘要:高校学术社团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本文着重分析学术社团在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经验,开拓了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学术社团,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1]张英杰,薛炜华,杨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9(7).

大学生学术科技 篇10

就科技园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机构给出了不同的界定。Malairaja和Zawdie两位学者在国际科学园联合会、英国科学园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大学相关研究园联合会等对科技园界定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科技园的三个特征要素:(1)通过大学、R&D机构和企业的互动实现知识和技术转让;(2)知识型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3)支持环境的创建[1]。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科技园即是建立在大学基础上、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征要素的联合体。硅谷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大学科技园实践和研究的热潮。大学科技园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学以及园区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为在促进区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提高大学质量和声望、提供产业化机会和研究所需的外部资助、保留人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园区企业的研发效率、人才质量和收入等方面[2,3,4,5,6]。

然而,在有些大学科技园及园区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园区和企业遭遇了失败,如Phan和Wright的研究表明,印度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了13个大学科技园,但除了班加罗尔外,其他大学科技园均以失败告终[7]。不能否认的是,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在企业和园区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决定作用: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能引领企业发展,同时也能通过集群效应促进园区的发展;反之,则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从心理、行为、绩效及声誉等多方面影响了园区其他企业及园区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的研究对企业、大学科技园甚至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指导大学科技园企业家自身的成长及对企业家进行孵化提供理论基础。相对于国内研究而言,国外学者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的孵化研究方面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因此,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总结归纳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则显现出独特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1 国外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回顾

在国外大学科技园中,企业家主要分为两类:学术型企业家(Academic Entrepreneur)以及代理企业家(Surrogate Entrepreneur)[8]。所谓学术型企业家是指同时具备科学家和企业家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个体,他们通常借助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专业特长等创建并经营自己的企业。而代理企业家则是指大学等研究机构以外的个体从研究机构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并在研究机构建立的科技园中创办企业的企业家[8]。绝大多数关于企业家孵化理论的研究都集中在了学术型企业家身上,国外学者主要从对学术型企业家创建和运营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原因剖析、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学术型企业家孵化对策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而关于代理企业家的研究则很少,仅有Radosevich,Chrisman、Hynes和Fraser,以及Franklin、Wright和Lockett对代理企业家进行了探讨,主要局限于对代理企业家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作用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以学术型企业家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关于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理论进行回顾。

1.1 学术型企业家运营企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实践表明,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办和经营管理大学科技园企业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重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Vohora、Wright和Lockett[9]为代表的很多国外学者在其研究中也就这一现象进行了阐述。在对学术型企业家创建和运营企业遭遇困难的原因解释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从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和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两种视角进行了分析。

1.1.1 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

一些学者指出,并非所有的学术型企业家在进行企业创建和运营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困难,原有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很多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所谓学术型企业家之间的区别[10]。为了对学术型企业家及部分企业家在创建和运营企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原因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探讨,近年来,相关研究越发重视在对学术型企业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剖析[11,12],并指出绝大多数在企业创建和运营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学术型企业家都属于初创型企业家的范畴,而有经验的学术型企业家则可以成功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据此,Westhead、Ucbasaran和Wright分析了成熟型和初创型企业家的区别,指出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动机和商业能力,并且成熟企业家在企业获利能力上要远远高于初创企业家[12]。Shane、Shane和Venkataraman、Shane、以及Hyytinen和Ilmakunnas等学者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成熟企业家在先前的经营管理中获得的经验使得他们能够有效识别和利用新的商业机会,并能够有效建立起自己的供销网络[13,14,15,16]。Mosey和Wright在研究学术型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形成过程和机理时,提出了学术型企业家的一个分类体系——潜在企业家(Nascent Entrepreneur)、初创企业家(Novice Entrepreneur)和成熟企业家(Habitual Entrepreneur)[17]。其中,潜在企业家是指那些正在考虑开展自己事业的个体[18];初创企业家用于描述第一次创办企业的个体;而成熟企业家则是指那些已经有多次经营企业经验的个人[11]。Mosey和Wrigh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学术型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发展情况。Vallini和Simoni两位学者在研究大学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培养体系时,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根据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和行动状况(State of Action)两个维度将学术型企业家分为四类:其中企业家精神较高和采取实际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群体属于“真正企业家”(Real Entrepreneur)的范畴;企业家精神较高但采取潜在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被划分为“潜在企业家”(Latent Entrepreneur);企业家精神较低但采取实际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被划分为“外在企业家”(Apparent Entrepreneur)的范畴;企业家精神较低且采取潜在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则属于“必需场合型企业家”(Case & Necessity Entrepreneur)的范畴[19]。

1.1.2 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

在上述研究试图通过初创企业家、潜在企业家、外在企业家、必需场合型企业家与成熟企业家或真正企业家的区别解释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在创建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原因的同时,部分学者基于企业家的概念更为严格地提出,那些遇到严重问题的大学科技园企业经营管理者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这种基于学者与企业家区别解释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观点实质上是对基于学术型企业家分类体系进行解释的进一步深化。

在学者与企业家区别的研究视角下,Shane提出,学术型企业家创建企业的基础往往是基于某项(某些)技术突破,而这项(些)技术突破可能存在多种商业化的应用,这就给“企业家”如何选择应用领域造成了困扰[13];Venkataraman指出,“学术型企业家”很可能缺乏识别机会的技能和知识[20];Franklin、 Wright 和 Locket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术型企业家”也很可能不具备利用机会的能力和知识[21];Lockett 和Wright则从支持环境的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传统的学术性环境而非商业化的环境无法支持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发展[22];Meyer则以学术型企业家的社会资本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探讨,指出“学术型企业家”在社会资本发展方面的困难[23],尤其是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还进行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企业家”在这方面所受困扰尤为严重[10,24],其原因在于:首先,“学术型企业家”在从其所在的科学网络向商业网络的转换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的挑战[9];其次,支持机制的不健全[22];再次,具有不同学科属性的人力资本和以往行业经验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社会资本发展的程度和实质[25]。

已有研究将学术型企业家遭遇上述困难的最根本原因解释为是由学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区别引致的[26]。Meyer提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者(Entrepreneurial Academics)和学术型企业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相比而言,前者缺乏成长导向并且对创新和发展的需求并不敏感[23]。Jain、George和Maltarich将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归纳为规范、过程和产出三个方面:在规范方面,学者表现出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共产主义(Communism)、呆板(Disinterestedness)和怀疑主义(Skeptism)的特征,而企业家则表现出独一性(Uniqueness)、私有产权(Private Property)、激情(Passion)和乐观主义(Optimism)的特征;在过程方面,学者表现出实验性(Experimentation)、长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和个人主义/小团体(Individual/Small Group)的特征,而企业家则表现出专注(Focus)、短期导向(Short-term Orientation)和团队管理(Team Management)的特征;在产出方面,学者的主要产出包括论文和其他学者的认同(Peer Recognition),而企业家的产出则是产品和利润[27]。

1.2 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

鉴于学术型企业家在企业、园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很多学者又面临着从学者到企业家之间这道难以逾越的角色鸿沟,一方面,长期以来,创新、企业家精神以及大学科技园等研究领域从普遍性研究视角(即企业家群体视角)给予了“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当大多数人选择继续‘打工’,而另外的一些少数群体却开始了开展自己事业的历程”这一研究问题以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研究领域中,国外学者也从内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了专业性(即以学术型企业家为对象的研究)的探讨,以此剖析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

1.2.1 普遍性研究视角

在普遍性视角方面,国外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对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基本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等;教育和经历的影响;认知的影响;以及资本可得性和机会成本[28]。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引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角色身份(Role Identity)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解释。角色身份理论用于描述社会定义角色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与个人对角色诠释之间的关系[29]。角色身份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个体在其职业生涯的形成阶段中是如何构建自己的角色身份的,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角色身份理论解释职业转换。近年来,角色身份理论被引入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用于概念化个体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决策框架[30],George和Bock在该框架下提出,个体需要经过企业家角色和参照角色的收益成本对比分析,最终形成向企业家角色过渡的认知和决策[31]。

1.2.2 专业性研究视角

具体到学者是如何向学术型企业家进行角色转换的,已有研究主要从内外部因素两个维度进行了专业性的分析。内部因素主要指学术型企业家自身的特点或由自身特点引发的连锁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外部环境因素。相对而言,在已有研究中,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要相对丰富,而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

首先,就学术型企业家角色发展和转换的内部影响因素而言,主要包括学术型企业家的个体特征、认知、教育和经历三方面的内容:

(1)学术型企业家的个体特征。Zucker、Darby和Brewer三位学者提出,知名学者更容易成为企业家,其原因在于学者的声望和学术地位使其拥有更为广泛和优质的社会资本甚至是与权贵相识,从而易于获得创业资本支持,其创业成本也相对其他学者而言较低[32]。Thursby和Thursby探讨了学者不愿意成为企业家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者本身对基础研究感兴趣而对应用研究无兴趣,不想在发明上浪费过多的时间[33]。Vallini和Simoni系统总结了学术型企业家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年龄、感性/理性健康情况等13个因素,以及自治性、自信、责任感等14个个人能力因素,通过分析大学能够施加影响的因素,以佛罗伦萨大学为例,解析了大学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培养机制[19]。

(2)学术型企业家的认知。Bercovitz和Feldman提出,很多学者认为要获取专利需要经历漫长的公布时间而阻碍研究的继续进行[34],并且很多学者认为创办企业并不适合学者的身份,因此这些学者排除了自身成为企业家的可能。O’Reilly和Chartman使用适配理论(Fit Theory)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某些学者的企业家化是出于与其他个体和组织价值观一致性适配的考虑[35]。O’Reilly、Chartman和 Caldwell则提出,当学者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时,企业家角色转换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认同(Symbolic Compliance)行为[36]。

(3)学术型企业家的教育和经历。Bercovitz和Feldman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所从事的研究是科学最前沿的问题时,或者是刚刚接受完培训,则具有成为学术型企业家的高倾向[34]。Vallini和Simoni在学者教育和经历因素对企业家角色转换方面的研究也有所贡献,分析了国际经验企业家经验、以及教育背景(种类和水平)等因素对企业家角色转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大学支持机制[19]。

其次,就学术型企业家角色发展和转换的外部影响因素而言,主要包括资本可得性、有形支持环境无形支持环境、以及周围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四方面的内容。

(1)资本可得性。在资本可得性这一因素上,不同研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研究结论。持反对观点的研究如:Zhang对Stanford、MIT以及Johns Hopkins等大学的学术型企业家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创业资本可得性和数量并不是引致Stanford和MIT学术型企业家数量多的原因[37]。持支持观点的研究如:Patzelt和Shepherd的研究成果表明,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家降低对创办和经营企业感知的困难,从而更易进行角色转换[38]。

(2)有形支持环境。Zhang提出当学者所在机构具有支持和促进企业家精神的机构时,其研究人员就会具有较高的成为企业家的倾向[37]。

(3)无形支持环境。Zhang在分析创业资本影响的同时,也对知名学者数量、国家级学术成员(National Academic Membership)以及全部教授奖项(Total Faculty Awards)三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三者是引致Stanford和MIT学术型企业家数量多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所在研究机构的企业家精神支持和促成制度、以及发现的获利机会的数量是另两个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37]。Etzkowitz、Di Gregorio和Shane、Kenney和Goe 等学者则开展了大规模的实证性研究,研究表明促成学者向企业家角色转换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政策(如Bayh-Dole法案)、研究资助压力、研究机构的历史、所在大学和部门的文化和制度等[39,40,41]。

(4)周围个体和群体的影响。Stuart和Ding以生物技术为例,通过对周围个体和群体对学者向企业家角色进行转换影响的研究,提出当学者的同事,尤其是有声望的同事,以及合著者(Coauthor),尤其是处于商业部门网络中心的合著者有成功的创办和经营企业的经验时,该学者易于受到同伴的影响而进行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创办自己的企业[42]。Bercovitz和Feldman也得出了相近的研究结论,认为当学者所处环境中有很多同事都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时,他只要看到机会就极有可能成为企业家群体的一员[34]。Bandura和Shamir专门研究了上级行为对下属行为的影响,提出学术型企业家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者对其上级创办企业行为的模范[43,44]。

1.3 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对策建议

在探讨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孵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大多数科学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和创办企业的兴趣而影响了大批有价值的科学成果的技术转让和转化问题,以及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建和运营企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些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如Vallini和Samoni在研究中提出,大学在企业家孵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1)大学在激发那些已经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年轻学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高等教育可以帮助未来的企业家发展个人能力,如降低情境复杂性(Scenario Complexity)、创造性地进行市场分析、有效地发挥领导才干等;(3)高等教育可以向潜在企业家传授营销、管理、技术和其他各领域的显性知识;(4)在对企业家的教育方面,高等教育还可以深化原本已经是企业家的个体的企业家精神。两位学者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对潜在企业家和“表面”企业家的孵化机制:对于潜在企业家,大学可以对他们进行孵化,为他们创造与真正企业家接触的机会;而对于“表面”企业家,大学则应该帮助他们弥补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最后,两位学者还总结了大学可以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如教育、支持企业创办和专利获取、孵化、发展与企业家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关系以为新创企业的网络建设提供便利[19]。Zhang认为,仅仅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是不够的,大学的政策导向应该是出台并实施一系列的措施以吸引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来大学工作,通过对这些高水平学者的孵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7]。Patzelt和Shepherd研究了学术型企业家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扶植政策的感知。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学术型企业家能够获得外部资助时,企业家对其他非财政性政策(如网络和商业知识等)作用的认知也会随之提高。在此基础上,两位学者建议政策制定者并不能单独推出某一项政策,这样会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而是应该同时推出财政和非财政性支持政策,以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此外,两位学者还提出,鉴于学术型企业家创办和经营企业特点的不同,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术型企业家的特点分别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而不能一概而论[38]。

3 国内外研究比较与启示

从上述针对国外学者在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国外学者在对学术型企业家创建和运营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原因剖析、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孵化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体系已初步成型;另一方面,国外学者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说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为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纵观我国学者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方面的研究则仍处于起步阶段[45],主要局限于对学术型企业家概念、孵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的探讨,并且这些研究均是基于理论研究方法开展的[46],并没有任何的实证研究基础,因此无论是在研究的深度、还是在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方面都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方面的研究中,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以及代理企业家方面存在缺失。然而,与代理企业家相关的是,与国外大学科技园企业以学术型企业家为主、代理企业家为辅的结构形成对比,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家的构成则包含了学者、高校毕业生,以及外部企业家三大主体。其中,外部企业家是我国大学科技园特有的现象,与代理企业家类似但不同的是,绝大多数外部企业家均持有自己的技术入驻大学科技园,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大学科技园不断推出优惠政策的作用结果,从而通过租金、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吸引了外部企业家的入驻,并且外部企业家已成为我国很多大学科技园企业家主要的构成主体。这一特殊的现象也形成了我国学者根据企业家类型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对策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如周国红、陆敏和周丽梅[47],陈劲、张平和尹金荣等[48],以及黄亲国[49]等学者分别探讨了学术型企业家、归国留学人员、以及高校学生和毕业生企业家的孵化对策,但如表1所示,这些研究均是以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开展的。

鉴于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滞后,以及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家构成主体与国外大学科技园的不同,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国学者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就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首先,已有研究结论多是以国外大学科技园和国外学术型企业家为背景得出的,而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时间较短,其发展阶段和程度与国外大学科技园存在较大区别,我国的技术创新类型和轨道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并且我国大学科技园成立和发展的背景——我国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也使得我国大学科技园与国外大学科技园必然具有不同的属性;另一方面,我国学术型企业家也由于其成长和生活背景的不同而表现出与西方学术型企业家不同的特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背景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体系、学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区别、相关孵化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及对策建议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的深入探讨,尤其是在对策方面,需要根据企业家的类型、基于“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其次,如前所述,已有研究多集中讨论学术型企业家的相关问题,而忽视了对外部企业家模式的研究,但外部企业家在我国大学科技园运营中却发挥了与学术型企业家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外部企业家的孵化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外部企业家个体特征、社会资本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解构外部企业家的相关孵化机制。

再次,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学者有必要基于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就现有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研究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反映出我国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及孵化机制的现状,挖掘出相关孵化影响因素及适配的孵化机制,以加速我国高校学者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同时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家,如高校学生和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以及其他外部企业家孵化机制的研究,也应该基于实证研究方法展开,以期通过本质现状和孵化影响因素的揭示,制定适配的孵化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及园区企业的发展,助力于我国区域经济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摘要:鉴于学术型企业家在大学科技园和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国外学者就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首先在确定国外大学科技园企业家构成的基础上,从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建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原因剖析、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三个维度就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进行了总结归纳。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剖析了国内学者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的差距,并据此针对我国学者今后在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专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研究 篇11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

1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以2000年10月中国期刊协会加入国际期刊联盟,以及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科技期刊业显示出国际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然而,中国目前虽有科技期刊4700余种,品种上已发展成为期刊大国,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却寥寥无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学术质量和发行、广告收入等方面差距依旧很大,说明中国还不是期刊强国。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拓展办刊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引进世界各国在期刊产品制作、市场营销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进一步熟悉和适应世界期刊出版的环境,采取切实措施,力求在国际竞争中把握机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2科技期刊发展的策略

(1)管理模式集团化我国期刊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大框”。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大多采取分散办刊的形式,其主办单位往往是科技学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独立单位,层次多、规模小、实力不强、生存能力较弱,与全国同行业相比不具备竞争力,缺乏广泛的科技出版资源整合力,在国际竞争中显示不出强大的优势地位。这种不利局面的形成,除了我国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待于发展以外,科技期刊界精品名牌不多,缺乏广泛的影响力也是主要原因。要适应我国先进文化建设需求,能够在国际、国内期刊出版竞争中占有应得之地,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界必须联合起来,走集约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出版资源融合能力,集中优势力量,办出优质期刊。1)内部整合,实现集约化集中管理科研院所、高校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均主办多种科技期刊,以期刊出版业务为链条,将单位主办的期刊进行有机整合,加速提升期刊出版业集中度,就必然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实现集团化规模管理;成立期刊总社,实现集约化管理,既有利于期刊整体发展,又能集中优势确保重点期刊的拓展。2)双方、三方联合办刊,实现优化组合管理集团化建设是我国科技期刊迅速走出困境,实现低成本扩张的现实途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期刊实行双方或三方甚至多方联合办刊,通过集中发挥学术品牌、人才高地、地域特色以及企业、专业学会的资金渠道优势,建立两级法人体制,有利于盘活存量、吸引增量、优化组合、调整结构,从而壮大实力,实现扩张发展。3)多种媒体聚合,实现多元化综合管理集团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独立负责的市场竞争主体,造就期刊市场竞争中的生力军。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可主动参与报纸、图书、音像出版单位的聚合运作,组成综合媒体集团。

(2)期刊定位专业化所谓专业化,指科技期刊根据各自实际条件和主办单位的行业、区域特色,依托强势学科,将内容小而全的期刊变为大而专的期刊,不断提高专业稿件质量,创出与众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当代科技类期刊发展趋势,面向专业人员的科技类期刊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主流,以服务不同类型读者、满足不同精神需求的专门性期刊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发展的策略地的多数是那些专业性强、反映主办单位强势学科或带有明显特色的期刊。为此,我国科技期刊应进行专业化结构性调整。1)在期刊结构层位上的定位[3]。国家对科技期刊长远的规划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①发展我国在各学科中的顶级期刊,建立精品期刊序列這类期刊是我国在各学科中的顶级期刊,在充分保证国内一流稿源的情况下,学术质量指标及同行的学术评价均持续得到认可的情况下,逐步接纳国际稿源,走向世界。②以稳定国内稿源为主,建立不断提高学术质量期刊这类期刊主要是要稳定国内稿源学术水平,并在严格审查制度的保证下,逐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③根据国情所需,保留仍有一定学术需求的期刊,结合我国国情,允许一些质量中等的科技期刊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满足我国不同层次科学研究的需求。2)学术上的定位。科技期刊的学术定位是以充分发挥本刊在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为指导思想,增强反映本学科热点和生长点的稿件,以稳定和吸纳国内优秀稿源为主,通过加强国际合作,逐步接纳国际优秀稿件,引导学科的发展,并通过描述性的英文摘要和英文参考文献及开放存取的办刊模式提高期刊在国外的影响力。

(3)稿件征集、评审国际化国外期刊普遍实行资源国际化政策,包括作者、编委、审稿专家的国际化。我国科技期刊除少数专业性期刊适度国际化办刊外,绝大多数期刊,还是封闭在国内、行业内甚至本单位内。我国科技期刊要主动融入全球化潮流,必须争取面向世界的优秀的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的首发权和把关权。1)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科技期刊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学术地位,是期刊国际化的关键。要有全球范围的研究人员将高水平的论文投到国内期刊,鼓励国内和国外作者合著论文,作者高度国际化能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加强策划、组稿,跟踪国际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以作为选题和组稿的依据,也可从和中国科技界已有了良好关系的国外科学家(包括华裔科学家)、有成就并在国外学术单位取得稳定职位的部分留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国际学术动态。2)建立开放性编委会,吸纳行业内国际知名学者。国际化的编委会是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助推器”,科技期刊要主动约请行业内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专家担任编委,请他们制定选题、组稿,并提供稿源线索,协助审读把关。3)审稿国际化,组建审稿专家库。为保证刊登论文的质量,要坚持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所刊登的每一篇稿件,都要经过同行专家审阅。在世界范围内约请专家审稿是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质量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保证。有重点地选择专家组成审稿专家库,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论文送审以求对论文在学术上的把关。有的科技期刊避免“麻烦”,懒于把稿件送审或刊登“人情”稿等,影响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4)学术评价科学化当前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水平不高,现实中存在诸多不和谐的现象:刊物发表论文明码标价,核心期刊满天飞,期刊之外办副刊;一篇论文署名七八个,代写文章等等。面对失衡的文化价值趋向,许多专家呼吁建立一个合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4]1)高度重视期刊论文质量。通过引文分析法、文摘统计法、专家评审鉴定法、影响因子等多种方法来评价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质量,从而达到对期刊学术水平的认定、评价。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期刊取决于所载高质量的论文,而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者更注重有较高学术水准和较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2)辩证对待核心期刊,突出期刊地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指出:某学科核心期刊是指发表该学科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读者利用率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那些期刊……。核心期刊研究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那样精密的程度,因此核心期刊研究成果只能起参考工具的作用,要重新认识核心期刊的内涵和外延,使核心期刊得到健康的发展。3)建立和完善学术评价标准体系。希望科研管理部门、学术团体尽快制定学术评价标准体系,根据“社会公认、业内公认”的分类评价原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活动推荐、评价办法,对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应听取国外同行专家的意见,摒弃那些有碍学术进步、挫伤专业人员积极性的“硬性”标准[5]。

(5)经营开发市场化期刊走向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自从2004年期刊实行改革后,已经砍掉了400多种重复办刊、无力办刊的期刊,实行管办分离。这样期刊也面临着全面的市场竞争,必须融入市场。所以科技期刊找到适合自己营销的策略,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1)转换机制,从集约化入手。规模经营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成功模式,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还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模式。近几年国家采取组建报刊集团、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国内期刊的优化、组合,形成与国外出版商的竞争力。对于科技期刊来说,重组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我国目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期刊太少,学术类期刊实行的是計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刊模式,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力。但是科技期刊管理政策相对宽松,将会给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机遇。抓住机遇,进行优化、组合,是科技编辑学报期刊在这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2)开展广告经营,建立期刊市场体系。科技期刊也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商品,要想实现它的最大效益,必须面向市场,占领市场.所以要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广告经营。纵观大多数国外著名期刊,其收人来源主要是广告和经营活动。我国科技期刊刊登广告,不仅有利于筹集期刊再发展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助于促进产学研互动,有助于提高科技内容和装帧质量,从而从整体上发挥期刊品牌、特色、指导的综合效应,占领期刊在行业、区域乃至国际的市场的份额,并建立起市场体系。3)扩大外延市场,走出国门。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外合作。科技期刊更多的是反映生产力进步因素,属自然科学知识有效载体。因此要注重利用现代资本运营手段,提升科技期刊发展经济实力,还要把眼光和视角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借鉴国外专业化经营经验,要把细化后的市场做大,必须在扩大专业读者群上下功夫。一是坚持期刊“走出去”方针,把先进的和适用的科学技术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扩大受众人数,提高规模经营;二是支持“引进来”方针,把国外优秀稿件引人国内期刊。

除了上述几种策略外,科技期刊的发展还离不开编辑队伍结构多元化、期刊语言规范化、印刷装帧标准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志于改革,认真研究中国的国情,吸收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办刊经验.中国的科技期刊事业就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王学艳,梁艳红.我国民族文献研究论文的引文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123-124.

[2]万锦堃,刘学东,杨毅,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万锦堃,薛芳渝.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万锦堃,薛芳渝.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7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陈望忠,王征爱,黄开颜.广东省医学类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7(4):31-33.

[6]唐国萍.网络信息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调查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96-97.

《乡村科技(学术版)》征稿函 篇12

稿件要求:

1. 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2.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3. 文章字数宜控制在2000~4000字,精粹短稿亦可酌情收录。

4. 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指定的征文信箱中。

5. 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6. 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稿件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省市邮编)等内容。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7.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8. 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来稿请通过邮箱发送,我们将在一周内给您答复。

地址:郑州市政六街3号电话:0371-53330160

上一篇:有限空间下一篇:需求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