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2024-06-20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共13篇)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1

暨南大学理工信息类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信息学院)活动公告

发布时间:05/29/2014 08:59:47 点击数:98

2014年暨南大学理工信息类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信息学院)将于2014年7月中旬举行。夏令营面向全国各大高等学府,旨在促进理工信息类优秀大学生之间学术思想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交流,让各地优秀大学生了解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研究生培养等情况,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免试攻读或报考暨南大学研究生。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院由数学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和计算中心组成,现有172名教职工,近80%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当中包括2名广东省领军人才(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教授、原新加坡国家科研局信息安全首席科学家Robert H.Deng教授),一批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科研经费均突破千万。学院现有教授25名,副高职称教职工46名,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72名,目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508名。

一、申请资格

1、具有推免生资格院校的2015届本科毕业生;

2、对学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愿意从事学术与应用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科研能力;

3、学业优秀,预计能获推免生资格或前三年成绩排名在本专业30%以内,在本科科技创新研究或竞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优先。

二、申请材料

1、《暨南大学201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

2、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3、其他材料:如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等体现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

以上材料必须原件(盖章)扫描电子版,发至暨南大学理工信息类研究生暑期学术夏令营(信息学院)罗老师邮箱tluogw@jnu.edu.cn,邮件主题标识为:“申请人学校-姓名-2014夏令营”,附件为1个文档(DOC或PDF)大小不超过2M,收到确认邮件后,视为申请提交成功。

三、资格审核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情况、综合素质等为主要审核依据:

1、2014年7月5日之前收到学院同意的参营通知邮件,即为本夏令营正式学员;

2、夏令营活动中会进行面试考核,营员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参加面试考核同学需携带申请材料的原件,以备面试时使用。考核通过名单将于7月30日前在暨南大学研招网公布。

四、活动安排

知名教授讲座与交流、学科建设及招生专业介绍,学术讲座、导师见面及研究方向介绍会,校园及南粤风情游览等。详细活动待6月中旬通知。

五、优惠政策

1、夏令营期间食宿由组委会安排并承担费用。夏令营成员报考我校研究生被录取后,学校为其补贴参加学术夏令营的往返路费(按火车硬卧标准);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 学院以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主攻方向, 高起点开展经济学教育和科研, 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学术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学院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训练, 注重学术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历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在学界、政界、商界成绩突出, 涌现出一大批的杰出人才。其中活跃在国际国内的一批知名经济学家, 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经济学家群现象”。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界的重要学术品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创新发展”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研究为主题, 跟踪国际创新发展战略和国内建设进展情况, 开展创新发展建设对策和创新发展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 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 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 (特别是湖北和武汉创新发展) 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同时培养创新战略与政策领域的高层次跨学科人才。基地研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 联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和系统科学等学科专业, 聚焦于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应用系统方法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度量、分析的指标, 对定性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致力于本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重要的经济政策和咨询服务。

《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是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 是中国知网首批优先数字出版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5年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 探讨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领域及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理论与新观念, 反映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杂志主要栏目有产业经济、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与采购、国际商贸、品牌战略、电子商务、劳动经济、财经管理、职业教育、商法研究、工业与工程技术等。《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近年来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和主管单位领导和关怀下, 坚持转制改革, 提升学术水平, 实现质量兴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201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为首批新闻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试点;2013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转企改制后的“减肥瘦身”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改革发展、质量兴刊的成绩和做法;2014年6月20日人民网刊发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再次荣登国内数字阅读前100期刊排行榜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数字化建设和新媒体运用取得的成效。2015年2月13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刊发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新闻。

双方决定自2015年起通过《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平台, 进一步聚焦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品牌和形象, 反映该院的优秀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 同时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教授、专家、学者为杂志编辑出版和发展出谋划策, 提供优质稿件, 共同打造优秀学术期刊, 为促进学术科研和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张建华、《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总编辑汪洋感谢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广大读者、作者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现代商贸工业》杂志的支持与关注。

《源流》等优秀期刊亮相南国书展 篇3

18日中午,记者来到琶洲,在偌大的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展馆B区大厅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各个展区之中,不乏头发花白的长者、意气风发的少年,其中还有不少充满好奇的儿童,他们都在这书海里孜孜以求,认真地汲取着精神的食粮,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年的羊城书展,广东馆自然是我们必去的地方。今年的广东馆,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精品展示区、活动区、图书销售区三个区域都突出了广东出版的整体感,书友可以从广东出版物中感受到岭南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中,“岭南书香中国梦”精品展示区涵盖了岭南历史文化、岭南风俗、岭南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出版物,是广东出版界历年地方精品与紧跟时代主旋律精品的一次大检阅。

来到“广东期刊”区,我们轻易便能找到诸如《家庭》、《南方》、《看世界》、《源流》等众多个省内知名的优秀期刊,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捧。在这个展区,不少各个年龄段的书友前来查阅或咨询。当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期刊后,多数都会当即掏钱购买,有的更是把自己喜爱的整套期刊搬了回去。

整个展馆,最热闹的要数特价展销区了。在特价场中,众多爱书人士在细心地淘着自己喜欢的“宝贝”,他们或低头翻阅,或相互交流,或埋头细读,还有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感受读书的快乐,场面其乐融融。

一位正在“淘宝”的黄姓书友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参加书香节了,每次他都能淘到一些自己爱不释手的书刊。“书展每年都会有很多优惠活动,在这里能找到很多在网上根本找不到的好书,这是非常吸引人的。”

省期刊协会工作人员黄秀玲告诉记者,今年南国书香节主会场设在展馆B区二楼9-13号馆,在馆区设置方面,今年书香节明确定位为羊城书展、少儿、港台及海外、民营、数字出版动漫及文具五大版块,展场面积5万平方米,参展图书、文具等超过35万种,共设展销和专区超过42个。其中马来西亚馆、台湾馆、香港馆、广东馆、主宾馆、少儿馆等是今年组委会重点打造的主题展馆。

书香节期间,主会场设立了8个主活动专区,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线,以推动青少年阅读、家庭阅读、企事业单位阅读为重点,推出多个主题活动,打造一个活动丰富、主题鲜明、快乐阅读的嘉年华。

据悉,本次书香节从8月15日开始,持续到21日。今年还在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等六个城市设置了分会场,六个分会场展场面积达9.3万平方米,预计参与人数将超过百万人次,届时,全省各地将深入开展全民阅读,让8月的广东刮起快乐阅读“热带风暴”。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4

为提升我校学科建设水平,规范国内学术期刊级别认定,根据国内学术期刊在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和水平,将学术期刊分为A类、B类和核心期刊三类进行管理。

一、被SCI、EI、SSCI源刊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和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25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按照A类期刊对待。

二、被CSSCI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按照B类学术期刊对待。

三、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出版的最新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四、同一篇论文,在不同期刊、或以中文、英文各自发表的,以一篇论文计(按照最高级别认定)。

附件: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内A类学术期刊名录

学术界会议邀请函优秀 篇5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您好!

第一届能源、环境与发展学术会议拟定于201月22日-23日在济南青龙山庄举行,会议由济南大学主办,由台湾逢甲大学、台湾淡江大学提供学术支持,由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等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经xxxxx出版社特许,所有收录论文将在国际著名刊物xxxxx 发表。本次会议主题涉及国际国内能源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问题。本次会议对济南市的所有参会者免费,特邀请您参加本次会议。敬请光临!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x;

联系人:xxxxxx.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您好!

第一届能源、环境与发展学术会议拟定于年1月22日-23日在济南青龙山庄举行,会议由济南大学主办,由台湾逢甲大学、台湾淡江大学提供学术支持,由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等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经xxxxx出版社特许,所有收录论文将在国际著名刊物xxxxx 发表。本次会议主题涉及国际国内能源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问题。本次会议对济南市的所有参会者免费,特邀请您参加本次会议。敬请光临!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x;

联系人:xxxxxx.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三】

尊敬的××先生/女士:

过往的.一年,用心搭建平台,您是关注和支持的财富主角。新年即将来临,倾情网商大家庭的快乐相聚。感谢您一年来对阿里巴巴的支持,特于1月10日14:00在青岛丽晶大酒店一楼丽晶殿举办阿里巴巴客户答谢会,届时将有精彩的节目和丰厚的奖品等待着您,期待您的光临!

让同叙友谊,共话未来,迎接来年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快乐!

学术会议邀请函【范文四】

尊敬的主任:

为促进扬州康复事业的发展,加强扬州康复医学领域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康复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现定于5月28日下午在扬州京华大酒店举办大型学术交流会,届时将邀请香港大学东华医院康复科主任李常威教授、美国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杨萧莉莉、香港东华医院康复治疗师贺玉丽、香港那打素医院康复科护师董玉华等多名康复医学领域专家到现场进行康复学术知识交流。

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参加!

◆具体会议相关事宜如下:

一、 会议时间:5月28日下午2点30分

二、 会议地点:京华大酒店三楼京华厅(文昌中路559号)

三、 会议主题:中风的康复治疗

四、 主讲内容:

李 常 威:中风后肌肉挛缩的治疗

杨萧莉莉:偏瘫的物理治疗

贺 玉 丽: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董 玉 华:中风后的护理

五、 本次学术会议免收会务费,市卫生局和扬州市医学会将授予其继续教育学分_2_分。

六、 参会联系人

联系人:陆小姐

联系方式:139xxxx0737

扬州市颐和康复医院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6

医院领导:

为了倡导建立良性的优秀人才培养及奖励机制,除每年进行“优质服务明星”、“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科技新项目”等评比外,我们建议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一、参评论文对象:当年1~12月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学术文章(包括临床、医技、护理、管理及其他方面),第一作者必须是代表我院的在职在岗人员。

二、评选方法

(一)、凡符合入选条件的论文,应将杂志、报刊原样交医务科审核登记,并交学术委员会专家按标准评比。

(二)、评比内容及打分(总分10分)。

1、期刊(报纸、杂志)级别 2分 按上级主管部门分为:

国家级(国家直属部委、中华医学会)2分 省、厅、局或国家级行业协会 1.5分 其他(包括各类民间机构、团体、协会等)0.75分 省市以上内部期刊 0.5分

2、期刊出版周期 0.5分

季刊 0.5分 双月刊 0.4分 月刊 0.3分 半月及以下 0.2分

3、论文类别 2分 根据文献标识码分为:

A类:完整论文结构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包括综述报告)2分 B类:完整论文结构的理论与实用成果报告 1.5分 C类:业务技术管理类论文(含特约评论、讲话稿)1分

以上分类,根据论文在杂志上的分类确定,如杂志上未进行文献标识码归类或归为非A、B类则统一归为C类。

4、论文内容 3.5分

独创、科学、国内领先 3.5分 引进、实用、省内领先 2.5分 模仿、实用、市内领先 1.5分

5、论文字数及体裁 2分

10例以上分析或综述,字数≥2000字 2分 10例以上分析或综述,字数< 2000字 1.5分 10例以下分析或综述,字数≥2000字 1.5分 10例以下分析或综述,字数1000~2000字 0.75分 10例以下分析或综述,字数≤1000字 0.5分

6、如论文已被其他作者引用过,则每次附加0.5分。

三、奖励

一等奖1名,奖人民币500元/篇 二等奖2名,奖人民币300元/篇 三等奖5名,奖人民币200元/篇

同时,发荣誉证书1本,可作为年度评“优”、晋职晋级参考条件之一。如论文评分在小数点后三位仍为并列,则可同时奖励。奖励经费来源:①医院继教基金;②医疗缺陷扣款。

(以上奖励不包括已按规定给予的版面费奖励)

特此建议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7

一、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的逻辑动因

驱动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的逻辑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大学自身内在因素, 也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从大学自身因素看,一方面是顺应知识生产模式现代转型的逻辑诉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有效监测和管理大学科研绩效,促使大学科研对地方、国家、国际社会贡献显性化;从政治视角看,是为了向政府、公众展示大学公共科研资助的社会经济价值;从经济视角看,是为了理解科研的社会经济价值, 并为政府科研拨款提供决策依据。 正如杜诺万(Donovan. C) 所言:“科研影响评价是为政府有效资助科研提供证据的有力武器”[3]。 总体看,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最主要动因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及科研公共资助价值实现的逻辑诉求。

(一)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现代转型的逻辑诉求

科研评价是大学科研事业发展的指挥棒,评价的取向和维度直接影响和引领着大学科研的基本走向。 反过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特质赋予了大学科研以新的使命, 科研评价必须顺应这一新的逻辑需求。 在知识经济社会,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已由传统的学科为本、追求“高深学问”为基本特征的“模式Ⅰ知识生产”走向以跨学科、应用情景、 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并驱为基本特征的“模式Ⅱ知识生产”[4],目前正呈现出以“分形创新生态系统”、知识集群、创新网络为基本要素和以静态非线性网络集群性、动态协同互动的多节点、多形态、多层次、多主体的“模式Ⅲ知识生产”新图景[5]。 在知识生产新图景中,科学知识生产由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等多主体协同开展,知识生产的结果并不单单为科学知识增长服务,更强调直接贡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终端用户。这就赋予了知识生产结果评价的新使命———评价不但注重新知识“质”的卓越性,更强调其“贡献”的影响力。 正如吉本斯和卡拉雅尼斯教授所坚持的,新知识生产模式下,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知识生产者以及知识传播和使用者将依据不同价值标准对知识成果予以评价,因此知识成果评价不仅要考虑知识本身价值,还必须兼顾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非学术影响。 在此逻辑驱动下,大学科研必须顺应高级知识经济社会对研发创新的时代需求,在追求科研 “卓越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 “影响”, 这就赋予了大学科研评价质量与贡献的价值取向,反过来引领大学科研向追求卓越和影响的发展方向。这是顺应人类社会知识生产演变逻辑规律的,是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服务高级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公共科研资助的社会价值诉求

随着知识经济深入快速发展,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致使世界主要经济发展体研发强度已达到2~5%,我国也在2013年突破了2%的目标[6]。 (见图1)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国家将科学看作是确保国家竞争力的“精灵”(genie)的同时,政治决策者从未对公共研发投入的社会经济影响产生怀疑,秉持“科学会自动生成社会经济效益”的逻辑信念[7]。 万尼瓦尔·布什就曾指出,任何科学投入本质上都是有利于社会的[8]。 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诸多国家出现的公共科研资金严重赤字的困境迫使科学领域通过内部同行评估以及科学产出与影响指标解释其成效。科研影响评价的主要利益诉求就是科学研究对学术界和科学知识的影响。 其逻辑前设是,社会能够“自动地”从最高质量科学中获取最大收益。 自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偏离了这一“自动信任”的逻辑思维观点,希望通过证据展示科学研究对社会的价值。正如欧盟所质问的:“社会真正能从公共资助科研的产出中获得什么利益? ”[9]。 因此,科研评价范围开始超越大学学术领域, 日益关注其社会产品(产出)、社会运用、社会利益(社会变革)等超学术影响。 只有当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化和可消费的产品时,社会才能从高质量科研成果中获益。 对此,在“美国再投资科学与技术:测量科研对创新、竞争力和科学的影响”(STAR METRICS)框架下,联邦政府开展了包括大学在内的公共资助科研对就业、经济等产出效益的影响评价。另外,传统上,基础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未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那些高引论文或顶尖学术期刊论文虽然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但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影响效应。为彰显科学研究非学术影响,引领大学科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发挥,贡献于科技创新,近年来世界诸多国家开始关注基础研究的社会效益,实施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机制。

数据 源 :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 2014:89.

二、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国际主流模式

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是相对于学术影响而言的, 前者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维度。 社会影响意指科学研究对国家社会资本的贡献(如社会问题解决方式创新、传讯公共舆论、提升决策能力等);经济影响是贡献于国家经济资本(如增强技能、提高生产力)增值;文化影响是对国家文化资本的附值(如贡献于文化传承和创新); 环境影响是对国家自然资本的附值(如减少污染和浪费、再循环技术利用)。因此, 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涉及社会、经济、公共政策、政治舆论、文化等领域。近年来,主要创新型国家都在积极实施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机制,比较典型的有英国的 “科研卓越框架”(REF)、澳大利亚的 “研究质量与获取性框架”(RQF)、 美国的STAR METRICS、 荷兰的 “情景中科研评价”(ERi C)等评价机制,非学术影响评价正在成为大学科研评价新常态。

(一)英国:“科研卓越框架”(REF)模式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英国政府决定对高校科研评价机制进行全面改革,创建了一个动态的、机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研究基地联合体,以最大限度地贡献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扩散。英国财政大臣曾明确指出:“为实现科研经济影响最大化, 新科研评估体系应激励用户导向科研活动,以奖励兴趣驱动卓越科研的方式来奖励用户导向卓越科研。”[10]对此,英国政府从2014年始创建“科研卓越框架”评价机制,以取代传统的“科研评估机制” (RAE),首次用“影响”(impact)这一指标替代了原来的“声誉”(reputation)指标,并将其权重定为20%(卓越性占65%,环境占15%),即从“质量”“环境”“影响”三个维度对大学卓越科研成果进行测评[11]。

REF评价内容是具有卓越水准的较强整体性的研究单元(research unit),研究单元必须符合如下卓越特征:1高质量、原创性研究成果,包括能催进学科发展的世界一流成果、 具有探究新领域的创新性成果、对社会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效益的科研活动等;2其研究发现具有高度公共共享性;3研究单元必须是通过大量有利于社会或经济利益的科研活动取得的卓越研究;4具有能够促进卓越研究及其成果有效转移或运用的高质量、前瞻性的研究环境;5对卓越研究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有重要价值。其评价方法是,根据影响力模板采用案例描述(叙事)方法,并辅以案例和定量数据作为证据,由专家评估。 专家组由国内外行业专家以及用户专家构成,超脱了传统的同行评价[11]。

研究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如下部分:从企业、政府或研究慈善组织等核心研究用户获取的研究收益指标; 与所有研究用户合作的数量和程度指标; 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卫生、生活质量影响指标(详见表1)。 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即4星级、3星级、 2星级、1星级和未分类,分别代表影响的“卓越”“非常可观”“可观”“认可但适度”“很小”或“根本没有”等水平[11]。

(二)澳大利亚:“研究质量与获取性框架”(RQF) 模式

“研究质量与获取性框架”是2004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创立的, 旨在评价所有纳税人资助的科研质量、 公共资助科研影响力(包括科研对区域、国家或国际社会中终端用户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影响)。 根据该框架规定,科研影响表述包括:科研团队如何与终端用户联合解决社会、经济、环境或文化议题;终端用户获得科研团队的决策咨询所产生的社会、 经济、 环境、文化效益是什么;科研成果给终端用户带来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效益是什么。该框架科研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污染减排、自然资源再生、生活质量、传染病发生率下降、文化意识增强、就业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衍生公司数量、新产品和发明、 技术许可、政策咨询、科研合同与产业资助、非学术出版物、与终端用户协同创新项目、政府工作报告引用情况、专家咨询服务等。 科研的社会影响评价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 A等,被采用的科研成果在区域、国家和国际层面生成了卓越的(前2%)的社会、 经济、环境或文化效益;B等,被采用的科研成果在区域、国家和国际层面生成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或文化效益;C等, 科研已经被终端用户共同体采用并生成了新政策、产品、态度、行为或观点;D等,科研团队正在与终端共同体联合解决区域、国家或国际上社会、经济、环境或文化问题;E等,科研在区域、国家或国际共同体中产生较低或未产生社会、经济、环境或文化效益[12]32。

(三)美国:STAR METRICS模式

STAR METRICS是 “美国再投资科学与技术:测量科研对创新、竞争力和科学的影响”的英文缩写,是由美国联邦政府科技政策办公室、 国家卫生研究院、 国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于2008年联合开发的科研影响评价机制。这一新的评价模式旨在监测联邦政府在就业、知识生产和卫生领域的科学投入效果,由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共同负责实施。STAR METRICS帮助联邦政府最大限度地评估其在研发领域投入的价值,从而生成美国联邦政府科学投入绩效收益的严格透明评估结果。该评估项目数据来源于包括大学在内的科研机构以及联邦各部门,信息主要通过高度自动化方式取自大学数据库,大学科学家和管理者不需承担过多任务。STAR METRICS主要是测评科学投入的其他四大核心领域:经济增长通过专利、新创公司等指标进行评估;劳动力收益通过学生流入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领域的数量测算;科学知识通过出版物和引用频次来测算;社会效益通过科研资助的长期卫生和环境影响来测算。该模式用来描述科学家之间的互动以及开展的科学研究活动, 评价科学研究对经济、 知识生成、社会、卫生等效益的影响[13]。

(四)荷兰:“情境中科研评价”(ERi C)模式

ERi C创建于2009年,旨在对大学学术研究在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如产业、教育、决策、卫生等)中解决社会问题(如创新、气候变化、社会融合、全球化等) 的社会影响的评价。 该评价体系将 “社会影响” (societal relevance)界定为科学研究对社会部门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程度。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生成性互动”(productive interaction), 即如果科研在社会上具有潜在影响,就需要研究团队与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该互动可以发生在科研设定、科研过程和科研结束等不同阶段。 其逻辑前设是,如果科学研究团队与利益相关者存在“生成性互动”,这项研究或早或晚就会产生社会影响。 “互动”包括个人合同(如联合项目、研发网络或联盟、咨询服务等)、出版物、实物产品、利益相关者支持科研(如财政、直接参与、设备共享)。在该模式中,“社会影响”评价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使命描述、社会影响定性描述、社会影响指标量化、评价委员会综合评价,前三个阶段采用自我评价, 第四阶段采用第三方评估委员会外部评价。使命描述主要是对科研团队社会贡献的目标和战略举措的描述,以准确反映科研情景,如某领域科研专业人才培养、产业或商业化导向知识生产、公共服务导向知识生产、政策导向知识生产;科研社会影响定性描述包括科研成果对社会的可能性影响,科研成果在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传播的方式,通过生成性互动选取社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证据,科研成果的影响范围;社会影响指标量化包括科研成果广度、社会利益相关者对科研成果的关注度、 科研成果的实际运用等方面;评估委员会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与科研参与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访谈等方式评价科研的社会意义[12]37。

三、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的学术逻辑

(一)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的学术自治逻辑

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在成为新常态过程中, 受到学术共同体的广泛质疑和争论,引发了诸多学者对研究者自治权和基础学术自由的担忧。 本质上讲, 自治是学术专业领域的固有属性。法国社会家布迪厄曾指出:“科学场域”(scientific field)是“具有自身法则的微观世界”[14]。科学场域比其他领域更具自治性。 由于高度自治性的存在,19世纪科学场域创造了如政治学以及非科学性文化生产场域无可比拟的重大成就。对此,“建立一个明晰的具有专业特质的知识共同体,是维护科学场域的社会合法化及其自治权的重要保障”[15]。因此,布迪厄所理解的科学自治是动态的 “独立中依赖”或“依赖中独立”。这就赋予了学术研究人员在“他处”(elsewhere) 培育和提升其“自我身份” 的多元选择,如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参与媒体、与用户协同知识生产、建立智库、参与社会知识网络、吸纳产业资金或为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等。尽管新目标群体的激增削弱了科学领域自治,但由于研究人员或研究机构“他处”范围的日益扩展,促使自治基础从同行认可赋予科学家学术权力的情景向权力资源日益分化情景转变,科学家具备了“协调知识生产不同逻辑域的品性,通过跨学科话语体系满足日益增强的科学知识的社会需求,而不摈弃由专业化学科发展形成的质量监控机制”[16]。

从知识生产角度看,学术自治的存在性主要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非生产性活动(如熟悉科研环境、了解科研问题的变化情况、商讨科研评价等相关活动。 )的自由。 实践中,越是科研成果高产者,就越相对容易地走出“规范科研生产”高压化空间[17]。 同时,这种自治更容易受到学术领域市场化的挑战而非外部直接干预。 如REF评价机制艰难的改革进程向人们传递了这种自治在学术界的争议性信号。科研影响评价机制一方面并不排斥当前学术界实施的对“迟缓性研究风险”(slow research risk-taking ) 和“风险性研究”(risk-taking research)具有一定规避的有限绩效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赋予了学术成果非传统产出(如政策咨询报告、情景化知识产出等)的超学术价值。

从知识转移角度看,科研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向其同行、科研成果潜在用户、科研项目资助者和决策者证明其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 吉伦(Gieryn. T)曾指出:“值得信赖的非学术组织创造了学术组织层面学术自治的‘遮护器’”[18]。在当前科学研究新范式下, 科研伙伴、协同者以及受益者的选择不但要考虑所生成的新知识类型,也要考虑其社会影响。 但这并不侵蚀科学自治。 “自治并不是通过将社会与科研问题选择相分离或通过研究者对知识运用的自我隔离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构建确保特定情境场域之间知识转化过程中高度自治的机构实现的”[19]68。卡隆(Callon. M)指出:只有自治才能保证科学研究机构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知识移动,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必然需要社会学家以及其他科学家与其同行共同商讨,因为这一知识转移过程源于区域情景中其他行为主体网络的建构[19]96。 REF等科研影响评价模式都邀请学术界参与这种边界作业,目的就在于让学术界获得知识生产自治权限,同时其评价主体还包括大量科研终端用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目的是将占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用户纳入非学术影响评价过程, 不使用“同行评价” (peer review) 而是运用了来自各界代表的 “专家评价”(expert review)。 因此,学者自由发展的权利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并不矛盾, 二者可以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并不悖于学术自治[20]。

(二)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的学术边界逻辑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是科学家为竞争实质性和象征性资源在意识形态边界作业的核心利益所在。边界冲突是科学与其他活动领域之间“自治”与“他治”之间关系的博弈。 吉伦曾指出,导致边界作业的争辩存在三种形式,即:新专业活动领域的建立(自治拓展), 新行为主体进入现有领域并为自己地位而努力(身份塑造),守护科学自治免受外界干预(自治保护)[21]53。 在科学知识观上,“维多利亚式” 科学家(Victorian scientists)试图建立新类型知识的可信度。 该流派强调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和社会利用性,是为了区别于科学与宗教的边界关系,强调科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 “去兴趣化”,是为了区分科学与工程的边界关系。 英国社会学协会启动的“社会科学证例”(Making a Cas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跨学科计划的宗旨是实现社会科学知识的影响,证明社会科学知识如何贡献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创新。在谈及科学的社会影响时,传统科学观认为是“科学纯真的丧失”和“真理与政策价值边界空间的腐蚀”;而在后者科学观看来,与所有政治和市场问题相脱离的“纯真科学”实际是对“真理的玷污”[21]86。 由此可见,任何科学观点总蕴含着某种政治立场,即对知识治理范式变革的理解和认识必然受科学领域行为者的利益以及对科学知识技术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组织需求的影响。 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模式涉入了扩张型边界作业,规定提交的代表作品必须包括其成果的实证影响,影响评价领域强调科研单元,即“评价单元科研产出或个体研究者科研产出的影响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整个大学组织科研影响过于粗略”。 另外,在当代科学知识生产范式下,科研影响案例通常包括科研团队的协同成果。 这就说明,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生产是多主体协同生成的集体成果。 因此,国际主流科研影响评价模式几乎都强调在整体科研单元层面进行卓越性评价。这与传统的在院系单位层面或所有未实质协同知识生产的科研人员集中作为评价单元的评价方式相反。 REF等非学术影响评价机制规定以科研单元为评价对象,为描述科研工作对不同潜在用户产生影响的多元转化互动过程提供了广域空间。

四、结语

在多重逻辑驱动下,非学术影响评价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新常态。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是对科研贡献的他域情景的描述,其价值一部分由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有。因此,在这一场域下, 必然存在着一定风险,即如果偏离科研生成知识的独特性,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影响”权重过大,则必然会削弱科学领域自治以及同行专家在甄别卓越研究所持意见的重要性。 然而,如果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以 “他治”为基本特征,那么科学领域“自治”将由于科学与社会关系规制的缺失而受到严重侵蚀。 相反,如果对研究者开展科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给以多元化叙事,则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体和团队研究者的自治水平,这赋予了研究者对其科研日程、方法以及成果形式等更充分的自控权。

科研项目通常存在着“纯科学”和“非纯科学”边界作业,而非纯科学边界作业在多种情况下倾向于增强其社会经济影响和贡献度。 因此,专业诚信的守护需要维持“自治”与“他治”的边界存在。埃兹科维茨的 “三重螺旋”、卡拉雅尼斯的“四重螺旋”思想使这种非概然平衡行为通过学术界、产业界、国家政府以及公民社会协同演进的实现机制得以理论化,这种协同演进机制所生成的互补性知识发展并未抛弃先前各知识领域间的“断层”,甚至重新构成了附加的新“断层” (不连续性)。 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他治”不但存在于学术界、产业界、政府乃至公民社会之间的公共对话空间,也存在于维持各领域内知识生产自治逻辑的图景。学者进入公共对话空间并不必然通过知识生产生成可理解的科研成果,也可能从事与科研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其他活动。 从这个意义讲,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可以看作是对科学-社会关系展现和规约空间的构建。 在这一空间中,研究者试图通过描述形成其知识生产活动的行为主体网络来解释其科研影响, 并能够由同行及其用户联合评价。 因此,科研非学术影响评价既是对当代大学学术自治逻辑的尊崇,也是对学术边界逻辑的超越,是高级知识社会大学科研评价的必然选择。

摘要:知识生产模式现代转型及公共科研资助价值诉求等多重逻辑驱动下,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都纷纷开展了以影响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如英国的“科研卓越框架”、澳大利亚的“研究质量与获取性框架”、美国的“美国再投资科学与技术:科研对创新、竞争力和科学影响的评价”、荷兰的“情境中科研评价”等,非学术影响评价正成为世界大学科研评价新常态。非学术影响评价既是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逻辑的尊崇,也是对传统学术边界逻辑的超越,是高级知识社会大学科研评价的必然选择。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8

本刊讯(记者邓园生)为展示近年来江西省期刊出版成果,充分发挥优秀期刊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鼓励先进,激励期刊出版单位提高期刊出版质量,促进期刊业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推动期刊出版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江西省优秀期刊奖评选工作。本届评选活动设有“优秀期刊奖”以及“优秀栏目”“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创新奖f整体设计)”等单项奖。《江西教育》“杏坛沙龙”栏目在全省期刊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栏目奖,、

栏目是刊物基本的、重要的元素,体现着刊物的特性和风格,代表着刊物的高度和亮度,彰显着刊物的核心竞争力。“杏坛沙龙”栏目是《江西教育》重点打造的品牌栏目。该栏目自2005年开办至今,通过网络论坛、编辑深入学校现场座谈、访谈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等形式,以新颖的视角关注热点话题,以独特的视角解析常规话题,共推出了“现场怎样评好课”“如何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学衔接”等40多个有影响力的话题,这些话题融合各个学科,把脉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剖析教育教学现象,贴近读者、贴近实际、贴近教学,既扩大了读者的参与面,又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教研热情,不少读者来信反映,他们将“杏坛沙龙”栏目的稿件整理成册,作为资料保存。

这次获奖是《江西教育》继“育人艺术”“苦味茶”栏目分别获得江西省首届期刊奖“十佳专栏”奖、江西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优秀栏目奖后又一次获得的栏目奖殊荣。

跪着上课以生为本

最近,在南康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英语教师培训班的课堂上,发生了令在场听课教师震撼的一幕,美籍教师jim跪在教室里的过道上给一个学生作辅导讲解。课后,Jim老师的解释简单得让人感动:“当时那位学生有问题要问我,因为跪着能更方便地在她的本子上写字,能更好地与她交流。”在场的一位老师说:“评判一种行为,不在于它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它所折射的行为人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我们教师应该学习Tim老师那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以民主和平等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刘明阳陈志敏)

短波

近日,从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首届全国优秀物理教研员表彰大会”上获悉,我省余江县物理教研员董文化等7名物理教师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物理教研员。(苏天科徐常福)

永丰中学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突破口,各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合作备课活动,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形成了以评促教、以教促研的教研机制。(黄检仔)

贵溪市教育局努力构建“校校联合”“结对子帮扶”等活动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各校教师自觉提高教学水平,整体推动了全市教学质量的提高。(童翔张德强)

中山大学学术规范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术道德规范是从事学术研究人员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建立健全学术研究规范体系,强化师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坚持学术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山大学工作、学习和进修的人员;也适用于获得资格以中山大学名义从事学术活动(包括申报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发表研究成果、申报科研成果奖励、申请学位等)的各类人员。

第二章 基本学术道德规范

第三条从事学术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并遵守下列学术道德规范:

(一)在学术活动中,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对他人的观点、结论、数据、公式、图表、资料等的引用须按规定注明详细出处;引用他人的成果部分不能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组成部分;转引的文献资料应注明转引出处。

(二)学术成果的署名应真实,署名者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合作成果应在发表前经过所有署名人的审阅,按照对成果所做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署名约定的,按惯例和约定署名。所有署名作者应对自己完成的部分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的整体负责。在读学生为第一作者而指导教师为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应负主要责任,若指导教师在评定职称时引用该学术成果,即表示负全部责任。

(三)以中山大学的名义或在中山大学教师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的各类研究人员(含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合作研究校外人员等),其发表的成果单位署名应包括中山大学。

(四)公开或发布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必须完整准确,保存实验记录和完整数据,以备考查;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发现的错误和失误,有条件时应以适当方式公开承认或更正。

(五)学术成果如因编写教材或收入文集等需再次发表,应注明以前发表的出处;在人事录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学位申请、项目申报和考核评估时应予以说明。除另有约定的情形外,严禁在公开出版物上一稿多发,或简单重复发表无实质性差异的研究成果。

(六)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

(七)我校专家在参加校内外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论著审阅、人员录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考核、奖项评定、学位审核等评议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对评审对象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对有直接利益关系者应遵守回避原则。

(八)遵守学术界公认的其他学术道德规范。

第三章 工作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 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制订相关制度规定。

第五条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别设在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医学科学处。

第六条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对学术道德问题的投诉与举报,负责组织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和研判,形成调查报告,经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后,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向校长办公会报告,由校长办公会做出处理决定。必要时,应征询校学术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意见。

第七条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调查过程中,应遵守保密原则,保护专家、证人和举报人,保障被举报人的权益。

第八条当事人对学术道德问题的处理有异议时,可向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诉。

第四章 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和认定程序

第九条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一)抄袭与剽窃的行为:在学术活动过程中抄袭他人的观点、论据和论述,剽窃他人的数据、公式、图表、资料或实验数据、调查结果,隐瞒他人学术观点、结论(包括未发表的演讲、通讯、工作论文)等行为。

(二)伪造与篡改的行为:在自己的研究结果中,捏造、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结论、注释或引用资料等行为。

(三)伪造学术经历和成果的行为:在填写有关个人学术简历和情况时,不如实报告学术经历、学术成果,捏造虚假的学术经历、夸大学术成果、学术影响等行为;或伪造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等行为。

(四)虚假署名的行为:未参加实际研究或者论著撰写,而在别人发表的作品中署名;未经同意而署他人姓名等行为。

(五)代写论文的行为:请他人代写文章或代他人撰写文章的行为。

(六)滥用学术信誉的行为:利用专家身份,为谋得私利,在产品鉴定、项目评估等活动中弄虚作假等行为;利用专家身份,在媒体或其他公开场合为企业或产品做虚假、夸大等不实宣传的行为。

(七)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十条对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的举报应当实名举报。举报者应提供举报书,指明举报对象、内容并附证据资料。接受举报的机构有责任为举报人保密。

(一)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举报后,根据举报人提供的材料视具体情况做出决定:1.不启动调查程序,向举报人作出说明;2.组织专家调查小组开展独立调查,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结论。如遇复杂情况,或适逢寒暑假期,酌情延长工作时日。

(二)参与调查的专家组成员不应与被举报人及举报人具有亲属、师生、同一课题组成员等关联。举报人和被举报人有权申请具有上述关联的人员回避。

(三)调查组完成调查后,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组成员在调查报告上签名,提交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小组如有意见分歧,应分列不同意见。必要时,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可重新组织专家组复查。

(四)根据调查结果,由校长办公会作出处理决定,处理决定通知举报人和被举报人。

(五)参与调查的专家应遵守保密规定,在调查过程中和调查结果后不得对外发布任何调查信息。

第五章 处理和申诉

第十一条校长办公会根据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提交的调查结果做出处理决定。

处理方式包括:责令向有关个人或单位公开道歉、补偿损失,暂缓职务晋升,建议有关部门撤销获得的有关奖励、学位或其他资格,警告,记过,降级,撤职,解聘,开除等。以上处理方式,可以单独做出,也可以并用。

第十二条被举报人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可向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诉,申诉期内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三条对恶意诬告者,参照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如违反相关法律,恶意诬告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本规范由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学校附属各独立法人单位参照执行。

主题词:教育学校学术道德△通知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10

新华网天津5月5日电 (记者张建新、高原)记者日前从南开大学获悉,为响应教育部日前发出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规范研究生学术论文以及各项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南开大学近日出台了《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

这个规范对研究生学术违规行为进行了列举和界定,要求充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引证他人研究成果须实事求是;严格遵守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写作、引文和注释规范;承担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著作发表的相应责任。同时,要求学生在发表学术成果时,据实署名,合作成果发表时应征得合作者的.同意;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实验器材和原料;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等。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11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山东建筑大学建校6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培育建筑英才为己任,缘“建筑”而生,依“建筑”而兴,因“建筑”而强,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多年来,学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学科引领、人才建设、管理创新、文化塑校”五大工程,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建设单位。

甲子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校庆活动中,学校围绕“校史为轴、学术为魂、师生同庆、校友节日”这一主线,突出“学术校庆、文化校庆、校友校庆”主题,本着“隆重热烈、集中展示、务實简朴、注重实效”的原则,举办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节俭务实的庆祝活动。 (木小木)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12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工作#议2月10日在武汉召开, 会上通报表彰了湖北省优秀期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榜上有名, 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北省期刊协会举办的湖北省优秀期刊奖评选, 是为了总结经验, 表彰先进, 扎实推进期刊业的繁荣与发展, 自2014年5月启动, 至当年11月22日结束, 评选活动经过申报、推荐初评、质量抽査、评委会评审及在《湖北日报》公示等阶段。《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是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 是中国知网首批优先数字出版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来源期刊, 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 探讨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领域及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理论与新观念, 反映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杂志主要栏目有产业经济、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与采购、国际商贸、品牌战略、电子商务、劳动经济、财经管理、职业教育、商法研究、工业与工程技术等。《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近年来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和主管单位领导与关怀下, 坚持转制改革, 提升学术水平, 实现质量兴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201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为首批新闻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试点;2013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转企改制后的"减肥瘦身”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改革发展、质量兴刊的成缋和做法;2014年6月20曰人民网刊发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再次荣登国内数字阅读前100期刊排行榜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数字化建设和新媒体运用取得的成效。《现代商贸工业》杂志目前已通过杂志社官方网站http://www.xdsmgy.cn�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龙源国际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等网络平台开通了数字阅读网站, 读者作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机阅读每期电子杂志。欢迎读者作者通过编辑部投稿邮箱xdsmgy@vip.163.com投稿和推荐优秀文章。

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 篇13

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

评选奖励实施细则(试行)

根据《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以下简《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的定义和要求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是记载、论述和总结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文献性资料,是科学技术实践的理论成果。它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探索性的特征。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学术论文必须有明确的论点、充实的论据和完整的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凡属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方面的学术论文还必须附有关部门提供的鉴定意见或说明经济效益的文件。

学术著作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专门著作。科普著作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概括总结出来的科学著作。

第二条评选范围

一、自然科学各学科(包括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边缘科学等)、技术、经济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二、论文(著作)的主要作者(限3人),一般应是在佛山市从事自然科学各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技术应用、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等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或在外地进行相关合作项目研发的佛山市科技工作者,不包括在外地发表论文且新调入佛山的科技工作者。

三、参评论文(著作)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评选内在科协系统或所属各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交流的论文;

2、评选内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3、评选内在有关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

4、在评选内交流或发表的论文,但为某个专题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具有关连性的论文组合,可视专题进展情况,适当延长年限;

5、在评选内出版发行的著作。

第三条申报规定

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评选每两年举行一次。

一、申报程序

(一)作者需填写《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表》,并由所在单位在相应栏目签署论文真实程度及保密等级意见;

(二)作者应请本单位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并填写《作者本单位同行专家推荐意见表》;

(三)作者持以下材料向市级学会提出申请:

1、原件1套,包括:

(1)原文(包括专著、发表期刊、会议论文集、会议交流论文原稿等);

(2)填写好的论文申报表;

(3)论文摘要;

(4)科技检索报告、技术成果鉴定、获奖证书等有关证明材料;

(5)有关电子文档。

2、复印件2套,包括:

论文申报表及论文原文复印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正文等)、论文摘要、有关证明材料等,著作可不复印。

(四)各区科技工作者撰写的论文,按区科协规定的程序申报。

二、申报要求

(一)作者须工整、清晰地填写申报表。因填表不清楚、不规范造成的失误由作者自负。

(二)同一篇论文只能申报一次。

(三)未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的或过期报送的,一律不予受理。

(四)凡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的学术论文,一律不予受理。

第四条奖励等级标准

一、优秀学术论文的奖励按其学术和经济价值,分别为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共四个等级,具体说明如下:

(一)在某个研究领域和课题的科学理论上、技术上属国内的新发现、新创造或解决了国内尚未解决的问题,对科技进步或国民经济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达到国际水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论文可评为特等:

1.在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填

补了国内的空白,经国家级正式鉴定的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2.在技术、经济指标上达到或者超过国际水平,经实践证明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研究成果。

3.在有权威性的国际或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有权威性的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并被国内同行认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

(二)凡理论上、技术上有所创新,在国内同学科、同专业中属先进水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一等:

1.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或技术开发等某个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2.经实践证明在技术、经济指标上达到或超过国内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等成果。

3.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并被国内同行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论文。

(三)凡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应用上有较大的技术经济价值,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二等:

1.将国内先进技术或引进国外适用技术加以消化、创新,经实践证明对社会及经济发展具有使用及大面积推广价值的项目。

2.在综合分析大量国内外技术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对学科发展具有方向性、预见性和指导性意义的论述文章。

3.在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在省、市学术年会或专业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被省内同行公认,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论文。

(四)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水平,对我市某一行业的发展或解决科学技术某一关键问题有突出效果,在技术经济指标方面达到市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可评为三等。

二、设立自然科学优秀著作奖

自然科学优秀著作包括: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和自然科学优秀科普著作奖。

(一)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必须具有:

1、科学性——专著要有科学依据;有准确可行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逻辑方法等,实验(计算)结果可重复、可比,结论逻辑明确。

2、学术性——对某学科某专题进行系统性(相互作用的各要素)分析的著作,对事物必须进行抽象、概括论述,使之上升为理论。

3、创新性——作者在著作中提出了新概念、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

(二)自然科学优秀科普著作必须是阐述、介绍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

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的普及性著作,文字表述通俗易懂,有可读性、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第五条评选办法

一、组织领导

1.由市科协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2年。评委会对报送的论文(著作)进行统一的、最终的评审和评定奖励等级。

2.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专业评审组,并报市科协备案。专业评审组对经各市级学会初评后的论文进行专业评审。

3.市科协学会工作部负责论文评审的日常工作。

二、评审程序和要求

(一)评审程序

1、初评

由市级学会负责本学科优秀学术论文的初评工作。

① 学会应根据申报论文的专业情况,指定1名在本学科(或技术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作为该论文的推荐专家,填写《外单位同行专家推荐意见表》并附专家职称资格证复印件(学会盖章)。每位专家推荐论文最多不超过2篇。专家不得互相推荐各自的论文,否则按申报论文不合格处理。

② 各区科协选送的论文报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汇总后,再由评委会办公室根据专业分类,送有关市级学会初评。

③ 学会在初评中,先由学会学术委员会(或专业委员会、学组)对论文的方向性、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逻辑性和文字性提出评审意见(包括论文特点、水平和价值的评语及等级的初步意见),再由学会理事会审定,最后按《办法》的规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学会须在初评意见表上填写具体意见,加盖学会公章,并将符合与不符合评奖条件的学术论文分类,全部材料上报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常设地址:市科协学会工作部内)。

2、专业评审

由市评审委员会各专业评审组的专家对初评后的论文进行专业评审。

3、终审

由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全市申报论文进行最终评审和评定奖励等级。

(二)评审要求

1、学会在组织论文评审时,凡论文作者均不能担任评委。学会应对参加评议、审查论文的人员名单及审议内容保密。

2、申报的论文在初评、专业评审、终审过程中,均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给出评定意见。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定意见和评定奖励等级,报市科协备案。

3、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在评定特等奖、一等奖论文时,可根据需要聘请三名以上同行专家组织论文答辩。

4、作者应交纳论文评审费。

第六条奖励方法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的奖励坚持以精神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凡经佛山市科协批准的优秀论文,均给予表彰及奖励。

1、凡获特、一、二等奖的论文,由佛山市科协推荐参加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或向全国、省级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推荐,进行学术交流。

2、由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向论文(著作)主要作者(署名不超过三人)颁发相应等级的《佛山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证书》,证书复印件交作者所在单位,存入本人技术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聘任的依据之一。

3、向论文(著作)作者颁发一定数量的奖金。

4、由佛山市科协集中编印优秀论文目录、选编或文摘,分发给作者本人、有关学会及企事业单位。通过地方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或网站)公布表彰获奖优秀论文作者。

5、如属应用性成果,由市科协向有关企业及单位推荐,使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6、获奖论文,如发现弄虚作假、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经查明属实,撤销奖励,追回证书和奖金,并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其法律责任由本人自负。

第七条附则

本《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评选奖励实施细则》由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上一篇:eda课程设计报告下一篇:幸福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