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体系(精选12篇)
学术体系 篇1
现代大学学术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 学风问题不是孤立的, 它与评价机制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对培养优秀的学术品德、营造良好的学术发展环境十分必要, 它是杜绝学术腐败、营造既宽松和谐又竞争向上学术环境的重要保障。
1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分类
目前, 国内外关于高等学校排名的评价体系研究的较多, 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尽管各类排名存在较多争议, 社会褒贬不一, 但其社会影响力不可低估, 尤其是在学生择校方面。然而, 关于高等学校内部学术评价体系建设, 虽然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已作了有益的探索, 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内部学术评价体系应划分为对学术项目的评价、对学术组织评价和对学者个体的评价三部分。对学术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学科建设项目等的立项评审、结题验收等, 不同的类型一般都有具体的评价规则和标准, 本文不再详述。学术组织评价是指对学校现有院系、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建设水平和发展状况的的评价或评估。对学者个体的评价是指对学者本身学术水平和学术工作的评价;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年度考核时的学术评价, 二是职称晋升或任职期满岗位评聘时的学术评价。当然, 无论是对学术组织的评价还是对人的评价都包含对其学术项目的评价。
2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的目的
学术组织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分析、了解高等学校学术组织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客观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准确把握学术组织发展现状, 为学校配置学术资源和考核学术组织负责人的业绩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符合现代大学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组织评价制度, 不仅有利于学术组织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自我发现不足, 明确学术努力的方向和学术工作的侧重, 对学术组织发展产生督促效应, 还可使高等学校学术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引领学术发展, 推动学术创新。
对学者个体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标准的制订, 鼓励学者潜心研究, 激发学者内在兴趣, 维护学术尊严;促进学术创新, 弘扬大学精神, 使高等学校形成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 建立起规范、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
3 高等学校制定学术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有利于学校学科发展, 有力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 有利于学术创新, 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因此,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3.1 分类评价原则
人文社科与理、工、医在学科特点和学术规律上存在差异,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人文与社科也存在不同, 不同学科的学术评价有共性, 也有差别, 应尊重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 建立完备的、有针对性的分类评价体系。
3.1.1 不同学科其学术研究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不
能用同一种评价方法来统一评价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工程学科、医学学科等领域科研成果更多的需要团队攻关。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更强的自由化和个性化特征等, 成果转化应用的范围、方式、效果等也较为模糊[1];鼓励学术争鸣, 论文质量主要看其所反映的思想学术水准等。因此, 对于不同的学科应有符合各自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侧重点, 实行与其学术活动和发展规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合理分配学术评价权[2]。建议实行“学部制”, 即在院系之上按照学科特点设立相应的学部, 由学部负责所辖学院、系的学术分类管理工作, 学部主任、副主任由相关学科的教授担任, 不具备行政级别, 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以此来强化学术权利, 减少大学的行政色彩, 弘扬大学精神。由各学部依据学校学术评价的原则性框架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将学术评价行为统一于各级学术委员会, 减少评价环节, 减少非学术因素对学术评价的影响, 保证学术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
3.1.2 对同一学科内不同的研究侧重, 也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分类指导不仅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领域, 对同一学科内不同研究侧重也应分类指导。例如, 对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学术评价应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学术评价有所不同。从事基础研究的应以理论研究水平为评价重点, 从事应用开发研究的应以其承担的重大应用项目和解决的社会、经济、技术问题为评价重点。
3.1.3 不同人才的分类评价。
高等学校应从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 对不同人才实行分类评价。例如, 对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等应主要对其在团队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进行评价, 可与学术组织评价相结合, 以鼓励相应学科的团队建设, 形成长期稳定的学术团队。
3.2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所谓统一性是指列入同一学术评价体系内的评价指标要素相对一致;所谓多样性是指不同学部、不同学科、不同系列、不同职级之间各评价要素所占权重有所不同。各单位应从相关学科的科研特点和各自的组织模式出发, 制定出符合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制度, 构建兼容并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公平、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3.3 重点评价和权重合理原则
学术组织评价应尊重学术规律, 坚持重点评价、权重合理的原则, 推进学术评价的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术要素构成繁杂, 学术评价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和事无巨细, 应选取学术核心要素, 即对学术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或者重大影响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并根据纳入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各项要素自身的重要性及其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度, 合理确定各要素的权重。
3.4 以质为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学术数量是学术评价的基础, 在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 但不应作为重点。学术评价要更注重质量, 对学术评价的方法不宜采用过度量化的评价模式, 应优先考量学术影响, 坚持质量优先的学术导向。特别是对人的评价, 必须强化学术评价的质量意识, 建立有数量但不唯数量、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近些年来, 由于过度热衷于不同的量化指标体系进行学术评价, 导致学术浮躁、科研失信现象时有发生;过度量化的学术评价规则, 不仅严重形象了学术发展质量, 还助长了学术腐败。但在目前形势下如果完全取消量化指标, 会更易造成学术评价不公[3]。无论是对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 均不应该单纯以学术成果的数量、也不能完全不考虑数量去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应当建立“以质为主, 质、量结合”的评价体系。
4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要素构成
4.1 学术组织评价的指标构成
构建学术组织评价制度应当着眼于改善学科基础、发展学术队伍、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国际化以及改善学术环境。学术组织评价的重点是确定不同层面的学术要素, 建立完整的学术组织评价指标体系。要保障学术组织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必须根据高等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选取学术要素。学术组织评价体系可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一般情况下, 可选取学术队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学术环境等作为学术评价的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解, 确定具有重大相关性的学术要素构成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例如, “学术研究”一级指标由科研项目、学术论著、学术奖励等二级指标构成。每项二级指标再行分解, 设定多个观测和考评点, 构成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例如, 科研项目二级指标可设重点项目、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总量等考评点。再根据三级指标各考评点的重要性不同赋予具体分值。由此构成完整的、可量化、系统性的学术组织评价指标体系。下面表1是山东大学正在制定的学术组织 (理工医) 评价指标。
4.2 对学者个人学术评价的指标构成
如前所述, 学者个人学术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学术评价和职称晋升或岗位评聘时的学术评价两个阶段。前者实质上是年度工作量考核, 必须有量化指标, 因为这是年度岗位津贴或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后者应更注重质量, 是真正对学术水平的评价, 应评价其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或称学术创新, 而不应仅看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多寡。采用此种评价模式, 对被评价的个体来讲, 就存在一种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博弈”, 权衡得失, 需要寻求利益最大化。目前, 多数高等学校对教职工的聘期为3-5年, 聘期届满后是否续聘或聘为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对于当事人的重要程度要远远大于年度收益是否多点, 尤其是对于正处于事业上升起的中青年学者更为重要。
4.2.1 年度考核学术评价的指标构成。
高等学校职工年度考核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级, 如果没有量化指标, 年度考评时采用人为打分, 不仅不科学, 而且极易造成同事之间的矛盾, 影响工作积极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工作指标评价体系, 各单位根据各自具体情况, 确定各等级分数线, 将使高等学校每年的考核工作有理有据、科学公正, 确保教职工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而不被繁杂的人事关系所困扰。
对个人的学术评价可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部分, 个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三部分的权重, 教师、科研人员可在学校预定框架内进行自我定位、规划和评估, 强调教师、科研人员主体地位, 确立个人自我选择定位的机制, 保障学术自由, 激发学术积极性和学术能量。指标构成可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一级指标, 在一级指标下再设二级指标, 例如, “教学”一级指标下可设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成果两个二级考核指标;而作为二级指标的教学成果又可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获奖情况、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教学论文等作为其三级指标。学者个人根据自身优势或特长在学校规定范围内选择“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一级指标的具体权重, 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例如, 如果本人擅长教学, 就在“教学”一级指标下选择高的权重;如果本人擅长科研, 就在“科研”一级指标下选择高的权重。但选择后的三项指标权重之和必须为1。根据学者选择不同的权重, 可将其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不同类型人才。从而改变高校内传统的“重科研, 轻教学”的思想, 确立教学也是学术的观念, 结束教学与科研之间错误的二分法[4]。一般情况下, 一级指标具体权重范围由学校规定;二级指标为学校指导性建议指标, 各学院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三级指标则应当尊重不同学科学术研究的差异性, 按分类评价的原则在学校制定的指导性框架下, 由各学院或学科自行设定, 并予以确定指标内涵及评价分值。另外, “学术交流”是科学发现、学术思想互相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参与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是科研人员创新性的重要特征。因此, 学者参加学术会议、访学和在校外学术组织、学术刊物担任职务等也应作为考核点。下面表2是山东大学正在讨论的学者个人 (理工医) 评价指标。
4.2.2 职称晋升或岗位评聘时的学术评价。
高等学校对于职称晋升或任职期满岗位评聘时的学术评价, 不应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 否则就会导致学术浮躁。对这类事关学者事业前途的学术评价应以质为重, 避免片面的数量比较, 以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为优先考量。建议在对涉及学者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或岗位聘任等重要事项进行学术评价时, 最好应采用代表作和同行评议的学术评价方式, 将校外匿名评审制度和学术答辩制度相结合, 以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同时, 健全学术问责制度, 学者的学术声誉就是其学术生命, 任何人不会拿自己的学术生命当儿戏。
当然, 采用同行评议的学术评价方式, 不同的评价者有不同的评价水准, 甚至同一评价者在不同的时候和背景下也会对同一学术做出不同的评价。多数高校在评聘职称、博导时已经实行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但是力度远远不够, 关键是评审人的水平。应采用“小同行评审规则”, 由专门研究领域的小同行专家的进行专业评审, 从而保障学术评价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目前, 大多高校在选择校外专家时没有一套规范完备的程序, 选谁、如何选、校外专家意见的权重是多少?随意性较大。如果我们建立起校外专家库甚至海外专家库, 会更有利于同行评议学术评价方式的全面推进。
另外, 职称晋升或岗位评聘时的学术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德学风”应作为学术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职称晋升或岗位评聘时, 有严重学术违纪行为的应当一票否决。二是科学的学术评价不能仅看短期效应, 基础研究的探索性使得部分研究成果的价值往往若干年后显现。有些知识和思想尽管对人类长期发展很重要, 但在短期未必显现出效果[5]。因此, 对职称评聘、岗位聘任等的学术评价, 不能只看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对于较早时间公布而近年产生较大影响的成果, 也应予以考虑。三是正确看待科研经费的数量, 在目前社会资源分配机制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 科研经费的数量往往体现其个人的“能力”, 而未必是个人学术水平的反映。四是正确看待期刊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高低只是宏观评价一种刊物水平的相对指标, 并不能确定该刊中每篇论文的实际水平。就每篇论文而言, 被引次数不容忽视。可采用h指数对其进行评价, 即其所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被引用次数大于或等于h次[6]。另外, 由于不同学科SCI期刊影响因子、论文引证次数差异较大, 论文最好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学科论文分区, 即A区论文、B区论文、C区论文、D区论文。
总之, 学术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对个人的评价建议建立学术答辩制度和评审专家信誉制度。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依靠的是同行学者的睿智, 它重视的是对评价结果的审核, 它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参与评价的学者对自己学术声誉的珍视。在发挥同行学者更大作用的前提下, 应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和学术答辩制度。同时, 学术评价要注重原始性创新。原始性创新不仅带来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而且会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因此, 学术评价必须坚持原创性创新的原则, 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评价制度, 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学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学者不是圣人, 高等学校的学术评价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术评价也是一门重要的科学, 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为了学术的健康发展, 它应该被建立起来, 通过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推动学术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既防止学术界的滥竽充数, 也能避免压抑学术创新。
摘要:从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分类、高等学校学术评价的目的、高等学校制定学术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要素构成等四个方面论述高等学校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术评价,体系构建,学风
参考文献
[1]高自龙, 杨红艳.学术评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优化选择[J].江汉论坛, 2011 (11) :124-129
[2]金唏.高等院校学术评价机制改革散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 (6) :51-55
[3]龙协涛.寻找学术评价的合力与平衡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6 (6) :83-85
[4]张其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价的若干问题[J].高教探索, 2011 (4) :70-73
[5]戎辉.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破’’与“立"[J].煤炭高等教育, 2011 (3) :5-8
[6]喻琴, 罗孟飞.从学术论文h指数分析浙江省属高校学术水平[J].今日科技, 2011 (12) :55-56
学术体系 篇2
作者简介:张力力,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辅导员,企业管理硕士,210098;汪俞辰,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入学,21110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准则,更是每一位公民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和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强调诚信的重要性。高校作为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主体,学术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随着学术事业取得的较大发展,大学的学术环境并非理想中的一片净土,高校学术界也暴露了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等学术问题,所有这些高校学术界的问题和现象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认知和态度。只有通过有效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来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水平,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学术科研人才,实现学术的健康增长,保证高校持续创新的活力。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主要现象
1.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现象。由于受到社会中出现的急功近利、不讲诚信以及学术浮夸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业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是校园中较为普遍且屡禁不止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将高等教育当成是进入社会的一种“谋生”渠道,导致大学生在课程结课考试中出现考试作弊的不诚信行为。近年来,不少大学生为了获取较好成绩,不惜在考试中不择手段进行作弊,作弊手段层出不穷,从交头接耳、夹带纸条、偷看书本等较“低劣”的手段发展到手机作弊、耳入式耳机等“高超”的作弊手段。这些不诚信行为,不仅欺骗了授课教师,耽误自己的学业,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培养,给校风学风的建设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
2.大学生论文抄袭、剽窃现象。学术论文的抄袭、剽窃,是指非法地将他人所有的智力成果占为己有。近年来,学术界不正之风较为严重,已经波及高校科研道德教育,“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甚至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至理箴言”。并且现在学术抄袭、剽窃的手法也很多,如“全篇搬用法”、“隐性剽窃法”、“署名抄袭法”、“拼凑法”等。
3.大学生学术数据造假现象。学术数据造假,就是论文数据的编造,调研数据、实验报告以及研究成果均存在造假行为。有学生为处于评奖评优、完成作业任务等不良动机,随意填写调研数据或实验数据,并依此为据编撰实验报告或调研报告。还有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东拼西凑学术科研成果或论文篇数,或请求老师在发表文章时将自己的名字署上。学术数据的弄虚作假,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只是重复一些无聊的文字写作,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学术重复和学术“泡沫”。
二、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缺失的因素分析
1.高校学术诚信环境不良。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更为前提性的问题是学术环境问题,这是一直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在决定自我行为模式时与诚信背离,给大学生的诚信观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体现在学术诚信方面。有些大学生或缺少坐冷板凳的毅力,或在评奖评优时不甘于落后于人,往往受到某种功利因素的驱动,草草浏览几本书,草草撰写学术成果,急就成篇,甚至出现抄袭剽窃,全篇搬用现象,从而造成学术产品泛滥成灾的现象。
2.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缺失。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缺乏系统完整的科学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是造成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将学术诚信教育简单化,实效性低下,诚信理论教育被形式主义地对待,甚至抛弃理论的实质内容,彻底地将诚信理论变成空洞的教条。并且诚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手段和方式枯燥、流于形式,常常与学生和社会生活相脱。这种不分对象、内容、场合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起了学生对学校德育以及学术诚信教育的抵触与反感,严重影响了德育以及学术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3.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缺失。目前,有许多学校把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纳入到制度建设当中,但问题是大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内容空泛,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学术诚信建设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薄弱环节。有些高校学术的规章制度在内容上几乎就是教育部文件的复制,缺乏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的具体而翔实的内容。并且规章制度缺乏严明的规定而易于产生分歧,影响制度的实效化,造成某些规章制度的形同虚设。此外,高校缺乏硬性的`对学生学术诚信的道德评价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引起学术失信。对于考试作弊行为,只要不被发现或被揭发就安然无事,这种学术失信行为成本付出的代价非常低廉,也是导致大学生学术行为诚信危机的一个原因。学生管理工作也存在问题,当前高校中的诸多领域和部门存在弊端,特别是一些与学生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还未建立起合理、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着制度缺乏、管理松懈、监督不力的现象,这些现象对学生诚信教育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4.大学生主观上缺乏学术诚信意识。一方面,大学生学术意识淡薄,学术问题意识缺乏。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道德评价能力,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再加上学术诚信监督机制、学术失信惩戒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的学术意识淡薄,学术积累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大学生学术浮躁心态影响着学术诚信问题。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冲击,部分大学生患有学术“浮躁病”,并没有把心思完全用在学习上,因此学术诚信就成了“浮躁病”的“牺牲品”。
三、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系建设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是精神文明的先行之区,大学应该率先树立诚信风气,加强对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制度建设的内容和大学生学术诚信主体性建设。
1.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制度建设的内容。(1 )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档案。在高校中,建立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档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如实记录学生在学校的诚信记录,对学生的学术规范实行动态管理,从而能够使学生自我确立学术诚信目标和学术诚信意识。大学生学术诚信信用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的培养,推动大学生学术规范常态化、机制化的进一步完善,营造良好的大学学术氛围。(2)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律的双向管理体制。以往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制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育灌输为主要方式,效果不佳。因此,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要以学术诚信教育为基础,更加注重大学生主体学术诚信意识培育。用理论教育与学生主体自我培育相结合,主动地建立一套学术诚信道德观来指导学习和生活,使学术诚信确实地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3)建立学术诚信的监督机制。建立学术失信网上公示制度,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度的监督。同时,建立专门的学术监督结构,专门宣传和执行有关学术规范,监督检查各种学术失信行为及防治情况,加强监督的作用和力量。还可以进一步发动校园媒体舆论对学术诚信的监督,在有关通告栏、网站定期公布学术失信等行为。(4)健全学术诚信的奖惩制度。对在学术诚信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学术诚信至上、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同时必须遵循从严治校方针,加大对有诚信缺失学生的查处、惩戒力度。对违法学术道德的行为,要视具体情况给以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在充分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进行严厉的惩罚。
2.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学术主体自律建设。大学学术研究人员要制定自己的道德准则,完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大学生要在学术上做到学术自律,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才会健康发展。遵循学术诚信,坚守道德底线,是一个大学生之所以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道义基础,我们每一个负责任的大学生应当有一种“以诚信为本”的内在精神追求,坚决反对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尊重他人学术成果。我们每一个以学术为业的大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身体力行,从学术自律做起,坚守学术伦理,承担学术责任。
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既要靠大学生自觉的学术自律,也要靠外在制度规范的他律,构建全方位诚信制度体系,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只有不断地改进学术研究的方式、丰富学术规范教育的内容,才能适应大学生学术规范发展的环境,才能把握大学生学术道德发展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宇航。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析[J].教育求索,,(12):191-193.
学术体系 篇3
【关键词】高职;学术治理;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加强学术治理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加快形成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举措。
一、明确学术治理体系建设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要在高职院校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内部学术治理体系,以人为本的学术管理理念更加巩固,学术行为更加规范,内部学术治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坚持学术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树立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院长负责的关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二)统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教师的参与管理,实现教授治学。
(三)统筹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关系。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学校理事会,发挥社会各利益群体参与学院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统筹制度优化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完善学术治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将制度与文化二者有机结合,注重大学精神的提炼和传承,回归大学育人的本源,实现以文化人。
三、高职院校加强学术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和《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
2、进一步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起学院法人治理结构。凡属学院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必须由学院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协调的体制和机制。
(二)确立学术委员会院内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落实学术委员会职权
1、重新确立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对现有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职责等进行调整,形成统一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框架,从制度上保证学术委员会具有对学院学术事务的统筹权。
2、整合现有的学术组织。根据自身实际,对学院现有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职能和组织架构进行调整,纳入学院学术委员会,增设学术评价专门委员会。
3、调整学院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健全委员名额分配、产生程序、增补办法等制度,完善换届规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保证当选委员符合条件、为基层学术组织和广大教师所认可。同时,要结合学院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产生办法。
4、加强学术委员会自身建设。根据《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建立健全对学术委员会及委员履行职责的监督机制,提高运行的透明度,维护学术委员会的公信力。要切实维护委员的权利,建立对委员履行职责的考评机制,增强委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5、突出行业企业理事的地位和作用。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在理事会中设立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争取行业企业支持,丰富行业企业参与和支持学院办学的方式与途径,探索、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三)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1、进一步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完善教职工参与学校学术治理的程序和办法。
2、理顺院系两级学术管理体制。建立起学术委员会、教务处、教学系分工明确,决策程序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学术评价专门委员会按照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财经商贸专业集群架构搭建,实现学术管理专业化,确保决策科学,运行有效。
3、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健全以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管理、后勤等方面自主管理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实现自主权运行和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进一步完善学院各类信息公开制度。
四、构建学术治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学院成立学术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对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
(二)明确责任。要明确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方法步骤、时限要求。对拟定的章程和制度,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重要制度,可采取听证、论证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投入力度。为确保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院设立专门机构,设置专门岗位和人员,研究制定相关章程、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确保研究、运行等经费的投入。
(四)加大宣传与检查。要充分利用学院简报、网站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建设学术治理体系的意义,大力宣传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总结体系建设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报送信息。要把督促检查贯穿于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大督查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好经验。发现工作不力的,要明确指出,及时纠正,确保体系建设各项内容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学术体系 篇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已经走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能力是大学服务社会能力的主要体现。要建设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能有效提升学科水平,支撑学科发展。同时,团队中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发展能力,又可以更好地吸引外部优秀人员,进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竞争实力,有利于实现人才兴校战略。
1 高校学术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
1.1 关键要素的提出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来提炼构成团队的要素。系统是由若干以一定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将高校学术团队当作一个系统,将构成高校学术团队的关键要素分为:科研环境、人才聚集、学术带头人、内部凝聚力、激励机制。
1.2 关键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分析了高校学术团队建设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各要素之间关系互动模型,如下图所示。
从此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科研环境提供了创新的基础,人才聚集提供了的主体,它们是科研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学术带头人为创新提供了创新的指向性,组织和领导着科研创新人才捕捉学术发展的动态,更好的进行创新研究。内部凝聚力为创新提供了内部动力,而激励机制则为创新提供了外部的激励,这种内推外拉的模式能够保障科研创新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五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关联是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
2 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一流的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的领导风格、行为模式、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知识都会影响团队的创新绩效。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在专业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乐于思考和解决前沿性问题,而且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并能够以构建强大的学术内聚力来吸引科研人员、引导科研团队的创新。
2.2 团队成员构成单一
现有的学术创新团队大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导师+学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科研团队模式,这样的科研团队往往存在研究方法雷同、研究方向单一、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很难产生原始性创新。
2.3 忽视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在长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工作方式、行为准则的一种集合体。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取得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没有良好的团队文化,再优秀的科研项目也只能开花而不能结果。
3 构建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体系的对策
3.1 学术创新团队外部支撑环境的建设
3.1.1 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高水平学术团队成长提供浓厚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对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学术水平、人力资源和发展潜能,逐步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术和人文环境。使学者及其学术活动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和社会影响。为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3.1.2 建立科学的用人考察机制,从学校发展的高度选拔团队带头人
一流的学术团队的根本性标志是有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本身犹如冰山的尖端,在学术创新团队中起着“脊梁”和“主心骨”的作用。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较多的是考察人的知识、技能,忽视了人的"软素质"的考察。现代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考虑到人的“硬素质”,即可测量的知识、技能等,还要对人的"软素质",即价值追求、科学素养、领导才能、人格魅力、团队凝聚力等进行考察。为建设一流的学术团队提供人才保障。
3.1.3 改革学术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人事聘用制度
改革学术组织结构,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建立灵活的人事聘用制度,解除学科限制、系别限制、学院限制,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半虚拟化的、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对于创新性交叉学科团队,鼓励采取“双聘制”,对团队成员根据其业绩贡献分别在不同的学院享受待遇,参加考核,逐步建立起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人事管理及分配机制。
3.1.4 改革评估和考核机制,建立基于团队长远发展的公平、长效的业绩考核激励机制
进一步探索有利于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在考核中要重视个人业绩与团队长期价值的绩效考核,将科研团队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创建一个有利于科研团队发展的科技创新环境。
3.2 学术创新团队内部自身建设
3.2.1 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广纳百川的胸怀,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梯队
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引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构建一流的科研团队;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创新能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科研人员的挖掘和培养,努力为中青年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科研环境。团队带头人要在成员培养与为团队课题服务两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梯队,促进团队的快速成长。
3.2.2 学术带头人以身作则,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团队文化的支持,团队文化为团队的运行提供精神动力。在学术带头人的努力下,以共同远景为出发点,树立明确的团队目标,倡导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以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强调人文关怀,促进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学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必须把营造适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放在重要地位,让每一位成员既感到压力,又感到这个团体真正需要他们,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为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3.2.3 加强团队的制度化管理,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内部利益分配制度
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团队管理制度,包括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科研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应将团队内部的交流通过学术例会、讨论会等形式进行规范化,同时建立外部交流沟通制度,积极开拓与外部的合作机会,通过学科交叉、知识碰撞开拓新的领域。要通过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特别是关于科研经费、科研奖励、科研成果的分配制度,以增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信任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总结
团队管理理论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基本内涵已成为高水平大学组织文化的重要内容。尽快完善基于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管理、考核为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全面推动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使学术创新团队成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摘要: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高校学术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高校学术团队建设过程中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学术创新团队外部支撑环境、学术创新团队内部自身建设两方面提出构建高等学校学术团队建设体系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科,学术团队
参考文献
[1]张淑兰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团队[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03).
[2]张卫良.论大学“创新团队”的合规律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05,(1):87-92.
[3]李明,赵宗庆.论高校高层次学术团队的建设[J].理论界,2006,(7):247-248.
[4]周玲.论大学组织的学术团队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11-15.
学术体系 篇5
《内经》 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 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
一、《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形成条件
科学史告诉我们,任何理论的产生、学科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样与当时社会的变革、哲学思想的渗透、自然科学技术的影响不可分割,当然,作为医学论文的汇编, 《 内经 》 的形成与当时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关系更为密切。
1 .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
春秋战国时代是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科学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法律、度量衡制度。在思想战线上,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诸子蠢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借助于朴素的世界观解释自然界诸多现象。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人们和自然界斗争的记录,它表明了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控制在逐步地深化和提高,自然科学有利于人们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抵御巫术等有神论思想的侵袭。
巫术作为人类早期文化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认为巫术是先民们应对自然中所产生的行为反应,也是科学不发达的标志。战国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逐步发展以及自然科学的日益发达,使巫术逐渐衰落。医学的事实教育人们,人患病之后,求助于巫术、占星问卜,乞望上帝、神灵解除疾病的痛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样,医学的发展成为时代的需要。《 内经 》 的作者们冲破了封建迷信及神权思想的笼罩,旗帜鲜明地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的观点。 《 内经 》 的问世,是医巫分道扬镳的标志。
2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医学史研究证明,有人类就有生活,有生活就有医疗实践。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据《 诗经 》 载有许多古代疾病的病名和证候,以及防病保健方面的知识。 《 山海经 》 收载了一百余种药物及三十多种疾病。 1973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大批西汉医药帛书,如 《 足臂十一脉灸经 》 《 阴阳十一脉灸经 》 《 五十二病方 》 等,收载了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的防治经验及有关经络等内容,足见《 内经 》 成书前,医家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另外,战国时代,战争连年不断,战争必然要死人,这为解剖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人们有机会探索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如《 内经 》 记载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 … … 皆有大数。” 《内经 》 时代不仅对人体外部有了细致的观察度量,而且在相当进步的人体解剖技术基础上,对人体内部器官也有了很多研究。对于脏腑的坚脆、大小、长短的观察测量,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医疗经验,为进一步把握人体生理病理的活动规律创造了条件。
再者, 《 内经 》 成书以前,已经有许多医学文献问世,这些医学典籍为《 内经 》 的产生打下了理论基础。因为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有连续性的,不可能从一无所有,突然产生一部巨著,这一点,从 《 内经 》 所引用的文献可以得到佐证。据统计,《 内经 》 引用的医学文献有 20 余种,如 《 上经 》 《 下经 》 《 大要 》 《 本病 》 《 奇恒》 《 撰度 》 等,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资料皆已散佚,无可稽考。
3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整部科学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诚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自然科学的理论,没有认识论作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先秦时期,有着相当发达的理论思维和很高水平的哲学。在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明显分开的当时,正由于科学家们具有这种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因而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理论。《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形成概莫能外,其中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对 《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形成,关系尤为密切。
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萌生于先秦,成熟于战国及秦汉。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既不是虚幻的,也不是超感觉的,它是一种运动不息的物质,其存在状态无非是弥散和聚合,即无形、有形两类。有形与无形之间不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随时处于相互转化之中。万物的生成、变化、强盛、衰落都取决于气的运动及其变化。《 内经 》 的作者汲取了气一元论思想,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并以气为中介阐述人以及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进而设释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可以认为,气一元论是形成《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基石。
阴阳学说肇源于商周,至秦汉已较成熟。先民们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的观察和体验中,发现自然界存在着许多既相关,又属性相对的事物或现象,从中领悟了自然界的某些奥秘,并萌生了“阴”和“阳”的初始含义。通过推衍和引申,把阴阳作为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运用于诊解世界一切事物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的规律。《 易传 · 系辞上 》 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把自然界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归之为阴和阳相互间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 内经 》 把阴阳学说作为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论,运用阴阳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交感、协调等关系,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从而筑起《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五行学说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它是人们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中抽象而成的一种哲学思想。故《 尚书 · 洪范 》 日:“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古人将自然界的许多事物或现象根据五行的属性特点,分为五大类别。并认为这五大类别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联系,运行不息,遂建构起一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的世界五行模式和图景。五行学说渗透入中医学领域,帮助中医学家认识机体自身内在的联系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内经 》 的作者汲取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系统的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阐释在病理情况下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协助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五行学说为 《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先秦时期,诸子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西汉司马谈 《 论六家要旨》 将诸子归纳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他们对宇宙的构成、天体的演化、天人关系、形神关系,以及人性论、认识论、社会发展规律等问题作了较为深人的探索。应该说,诸家学术流派的哲学观点对《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形成,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上述仅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三种学说。
4 .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 素问 · 气交变大论 》 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提示医学理论与天文、地理、社会人事知识的密切联系。《 素问 · 举痛论 》 又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说明阐释医理必须借鉴各方面的知识。 《 内经 》 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接受借鉴秦汉时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有关,这可以从《 内经 》 有关篇章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秦汉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天文历法学有了重要发展。如对天体的认识,据东汉 · 蔡琶 《 表志 》 称:“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周牌,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即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并以此说明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战国至汉初,历算学家发明了四分历,即以一回归年等于 365 青日,一朔望月等于 29 蒜日,十九个太阴年中插人七个闰”的历法。四分历兼有阴历月和回归年的双重性质,属于阴阳合历。它是兼顾太阳和月亮两种运动的历法。《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 所记载的“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是说把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按月象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大小月共三百五十四天,积十二个朔望月不足一年的时间,需要通过加置闰月得以调整。《 素问 》 运气“七篇大论”中医家独创的五运六气历实际是对阴阳合历的创造和发展。
在天文、历法以及农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物候观察也很细致。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以节气及物候变化作为安排农事活动的依据。《 吕氏春秋 》 、《 礼 · 月令 》 及 《 淮南子 · 时则训 》 等记载了春月为春阳布发生之令,夏月为夏气扬蕃秀之令,秋月为秋气正收敛之令,冬月为冬气正养藏之令,反映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无独有偶,《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 也载有:“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 素问 》 运气“七篇大论”将气候、物候、病候的变化,纳人“五运六气”系统,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周期性的演变规律。《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 倡导四季养生方法,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保持健康。这些观点乃是天文历法知识与医学相结合的成果。
古人观察到月廓盈虚与人体虚实有关。 《 列子 》 载:“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况,在《 淮南子 》 又称为“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或“同气相动”。 《 吕氏春秋 》 则有具体记载:“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医学家把上述观点联系到人体。《 素问 · 八正神明论 》 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在针刺治疗时则应注意:“天温则血易写,气易行 … …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这些观点可谓续前人之绪余,并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生和发展。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冶金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兵器的制造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九针”的制造提供了材料。《 内经 》 针刺医术的发展与冶金技术是分不开的。全元起说:“贬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贬石,三羲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贬石渐为金属针所代替,这是医疗器械的重大进步,也是《 内经 》 时代针刺技术盛行并达到相当高水平的重要原因。作为医学典籍的 《 内经 》 ,直接记载了许多当代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从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血肉相联的。(二)建构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步骤和手段的总和。《 内经 》 的方法是先人们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独特的认识方法形成了 《 内经 》 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医学科的众多特点。《 内经 》 方法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且有不同层次。对 《 内经 》 理论体系形成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既是世界观,又是建构《 内经 》 理论的重要方法,与之相关的整体、系统方法、辨证方法可以认为是古代哲学方法的延伸,它们是 《 内经 》 方法论的最高层次。在这些哲学方法指导下, 《内经 》 采用了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直觉领悟、摇度奇恒等独具特色的方法。这是本节介绍的重点。
1 .司外揣内
先秦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表里之间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如 《管子 · 地数篇 》 载:“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 … ”。这是地质勘探中的常用方法。(素问 · 五运行大论 》 也有类似记载:“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大地上的有形物类和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及大气的变化,似根本与枝叶,紧密相联,人们可以借助这种“根叶”关系,即根据地面上事物的变化推测天空中的情况。《 灵枢 · 刺节真邪 》 说得更明白:“下有渐枷,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从苇蒲的生长情况可以推断苇蒲下面的湿地大小以及肥痔情况。 《 灵枢 · 外揣》 还以形与影、响与声的因果关系为例,提出了“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认识方法。医学家将这些方法引人医学领域,通过体外的表征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就是对活着的人体进行整体的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就是“司外揣内”的方法,《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提出的“以表知里”方法,与此意义相同。 《 内经 》 中关于“藏象”的含义,张介宾诊释得最为畅晓:“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 内经 》 的藏象学说正是运用了“司外揣内”、“以表知里”的方法,研究“象”和“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把握生命活动规律。“司外揣内”方法是建构 《 内经 》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与此类同。由于此法没有肢解对象,干扰破坏对象固有的各种联系,因此,“失真”较少,可获得许多用还原分析方法所无法获得的信息,并从总体上把握对象之间的错综联系和变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2 .援物比类
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知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的现象或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结论。《 素问 · 示从容论 》 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表明它是医家常用的认知方法。
例如 《 灵枢 · 五变 》 用匠人以刀斧砍削树木作比类,说明为什么“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这个类比,从刀斧砍削树木其结果不同的原因在于树木本身质地的差异,推论出外来病因相同,而发病情况不同的原因在于机体本身体质的差异。《 灵枢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 则从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属性,来类比一日的旦昼夕夜,用以阐明疾病的转归规律。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要体察自然的变化。天有宿度,地有江河,人有经脉,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是可以类比的。正如《 素问 · 离合真邪论 》 所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波涌而陇起”。〈〈灵枢 · 逆顺 》 以兵法类比针刺治法:“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搞搞之热,无刺渡流之汗。”打仗和针刺治病都是对立双方进行较量,两者有相似之点,故可将两者进行类比。作战时,如果敌人士气锐盛,阵容严整,则不可轻易冒进迎击;治病时,当病人呈现大热、大汗之时,病邪及病势正旺盛,不可施针,必待其衰退方可刺之。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 内经 》 的作者们善于从一些看起来很不相同的事物或现象中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然后进行类比,以探索新的知识。
3 .直觉领悟
直觉领悟是在对研究对象深刻感受的基础上,获得某种灵感,突然领悟到某种普遍形式的客观规律性。直觉领悟是创造的直观,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审美沉淀的特征,它是非概念、非逻辑性的感性启示。传统中医理论的建立,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
《 素问 · 八正神明论 》 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帝曰:何谓神?岐伯日: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所谓神,古人有“阴阳不测谓之神”的解释。对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只有大智大慧的人才能“慧然独悟”、“昭然独明”,这种感悟“若风吹云”,突然而来,顿然领会。它并不完全依靠逻辑而是用整个心灵去体验和领悟。但直觉领悟并不等于随心所欲,胡思乱想。它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萌生的,它的产生既需具备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技巧,更需要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并立足事实,对有关问题锲而不舍地追究深思。《 医学心悟 》 的作者做到了“学者,心学之也;悟者,心悟之也。心学之而必悟之”。对学问潜心研究,探微索隐,做到能有所领悟。吴鞠通所谓,“进与病谋,退与心谋”然后有得。
直觉领悟属于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 《 内经 》 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当然,运用这种方式把握到的真理带有较大的或然性,必须经过实践的进一步验证,或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升华为有价值的理论。
4 .摇度奇恒
所谓“撰度奇恒”,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测度事物的正常和异常。 《素问 · 玉版论要 》 说:“挨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撰度奇恒,道在于一。”“楼度”,简言之是揣度、测度的意思。“奇恒”,是以一般情况(恒)与特异情况(奇)作比较,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确认异常之所在。疾病相对于健康来说为“奇”,健康为“恒”。在疾病之中,则异于寻常之病为“奇”,一般常见之病为“恒”。《 内经 》 就是运用“揣度奇恒”法,借助于比较来发现、确定和考察各种事物的异常现象。
例如, 《 内经 》 采用健康人的呼吸来测定病人脉搏的迟速。《 素问 ·平人气象论 》 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先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健康人的呼吸次数与脉搏跳动次数的关系,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揣度病人的脉搏,所谓“常以不病调病人”。《 素问 · 三部九候论 》 所说的“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大抵也属此法。“揣度奇恒”与 《 素问 · 示从容论 》 中的“别异比类”含义类同。 《 素问 · 疏五过论 》 说:“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别异、比类、奇恒等是 《 内经 》 总结的认识方法,都包含有比较同异的涵义。“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意思是对事物不去比较,不辨同异,就很难认清事物。《 素问 · 咳论 》 提出“五藏六府皆令人咳”的观点,并回答了五脏六腑咳“何以异之?”的问题,此即运用“别异比类”法解决了五脏六腑咳的鉴别诊断。大凡在医疗实践中,分析生理病理,确定疾病与否,鉴别诊断疾病,拟定治疗方案,均离不开“揣度奇恒” , “别异比类”的方法。
“摇度奇恒”、“别异比类”,皆是逻辑学中比较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客观世界的事物既具有相同之处,又具有相异之处,在其相同之中就包含着差异,在其差异之中又包含着相同之点,这是客观世界的本性,是比较方法的客观依据。科学的发展正在于不断深入地去研究认识对象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事物的相同点与差异点把握得越多,越精细,探索事物的本质也就越深。《 内经 》 的作者们在探察人体生理病理的过程中,自觉地普遍地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并创造了“摇度奇恒”、“别异比类”的方法,从而为构建 《 内经 》 理论体系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二、((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 内经 》 包括 《 素问 》 、《 灵枢 》 两部分,凡一百六十二篇,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医学知识外,还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心理、生物等许多学科的内容。就医学知识而言,又可分为基本理论和医疗技术两大类。历代医家曾经采用分类的方法对《 内经 》 加以注释研究,就其理论知识部分,借鉴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精神、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运气等十类。现将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学术体系 篇6
“文库”旨在系统呈现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远程教育的最新原创性研究成果,探索在泛在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学习分析技术、开放教育资源、MOOCs等影响下,传统学习形态和个体学习方式的最新变化及对教育理念、体制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影响,立足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实需求,研究技术变革对学习环境的影响和重构,从学习者的视角提出终身学习的具体策略,并对相关创新实践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包括MOOCs平台等系统支持工具、数字资源开发中“Web2.0”“Web3.0”等技术的应用,网络课程开发与适应多终端的学习资源建设,微课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教学,等等。“文库”还关注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着重呈现贴近实践进程的重大学术理论成果。
“文库”强调本土实践特色和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性,特别重视在内容维度与方法维度上具有创新特色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践研究成果,希望有益于推动学术成果在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转化和实际应用,如发展成熟、定位前沿、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用户广泛的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或平台的运行,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及其应用案例,多平台、多终端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估,泛在学习应用模式和应用案例分析,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策略,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生支持,等等。
“文库”强调聚焦问题研究,避免片面追求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宏大叙事”,针对远程教育及其发展进程的特点,重点呈现作者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成果及独特的见解。如关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和应用,远程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在线学习者的心理测评,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混合学习的开展,网络课程设计以及导学、助学与评价等方面亟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展现应对以可汗学院、翻转课堂、MOOCs等为标志的新一轮教育教学信息化浪潮的方略,提供多元的参照视角。
“文库”倡导平实的文风,着力避免炒概念、贴标签,希望做到理念国际化、案例本土化、语言通俗化、操作方便化。遵从规范严谨的实证研究范式,通过元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深入探究远程学习者的特征,聚焦既有研究的空白点和薄弱点,以专业化视角拓展远程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贡献本土化的相关理论模型、测评量表,以期为远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收入“文库”的一些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研究成果的延伸和拓展,力图体现学术研究的纵深感。有的专著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实践应用探索,强调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如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应用与评价,基于国内数百所院校使用的在线教育平台相关专利产品的深入研究;网络课程的导学与评价,基于作者定制的MOOCs平台和采用前沿技术的MOOCs课程开发。“文库”所涉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设计、远程学习中的交互策略、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生支持等研究成果,本身就具有实践和推广价值。
“文库”注重呈现国内知名远程教育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注重呈现广大中青年学者基于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成果,希望对创新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做出应有的努力。
“文库”由国家开放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主编严冰担任丛书主编。截至2015年12月,“文库”已出版专著13种,2016年底前拟再出版6种。该“文库”的其他选题正在持续拓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来继文)
学术体系 篇7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1.突出创新的含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建构国家创新体系, 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处于强势的所在。大学生正在学识成长的黄金时期, 通过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机制, 引导和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念, 为国家今后的科技创新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2.引导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
创新成果只有实现社会化、产业化, 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价值, 科技创新成果要成功的社会化、产业化, 就要求科技新成果具有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品质, 要尽可能地转化到产业链之中去。创新活动可以在校园、企业或者国家科研机构完成, 但是要实现产业化, 就必须在企业化、市场化的机制里实现。这样的引导方向, 一是为了使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 能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直接的支持;另一方面, 也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介入社会,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
3.重视创新主体的道德培育。
正在成长时期的大学生, 在培养其创新精神的过程中, 坚持成材的道德导向, 至关重要。因为“创新”是一个必须通过比较才能体现出来的相对概念。有比较就有竞争, 所以,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然伴随竞争观念的树立, 竞争和创新, 都存在两个维度, 一个是力度, 一个是向度。通过创新活动, 既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人, 更要把握好这种优秀人才成长的道德向度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创新的人才, 缺失了道德的维系、理想的支撑, 他可能给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带来很大的破坏。坚持对创新主体的道德培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道德高尚的人才, 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初衷所在。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东南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中央直管综合研究型大学,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有多年, 并于2001年和2007年捧得第七届和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项挑战杯。东南大学一直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确定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一体的教学模式,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已成为东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
东南大学从一开始就把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出台了创新研学学分评定办法、优先入选免试研究生等一系列措施, 学校每年还推出一系列的学科竞赛活动。同时设立了专项基金, 每年投入超过百万元用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2002年, 东南大学出台了《关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若干规定》, 规范和明确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机制保障和考核管理, 为该项工作的规范化、优质化和长期化奠定了基础。在规定中, 明确了校机关——教务处和校团委的部门职能, 细化了各院系、实验中心的具体任务。学校每年3月和9月, 分别面向全校学生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的征集和立项, 组织专家评审立项, 给予项目不同的级别经费保障。在项目的实施中, 学校还组织专家组对校级重大、重点项目及周期为一年的一般项目进行中期检查, 以督促和确保项目的顺利结题验收。在项目的结题验收阶段, 由教务处牵头成立专家组, 对各院系的项目进行考核验收, 形成了院系间的相互交流和监督, 保证验收结果的质量。
2003年, 东南大学出台了《本科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 要求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 通过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和自主作品来取得2个必修学分的课外研学学分, 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的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主要是通过制度的规范, 倡导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专门类竞赛, 这不仅促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参与的目标和质量, 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为东南大学冲击各种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学科竞赛储备人才、锻炼人才。
2004年, 东南大学将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升华, 在省内率先推出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简称SRTP) , 其特色是以大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自由组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自己寻找指导教师的“三自”方式, 成立相关的校、院、系的领导机构, 设立专项基金, 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计划实行3年以来, 截至2007年12月, 已经有600余项目获得资助。参与学生人数达2.1万人次。产生了一大批闪耀着学生智慧火花的创新成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戴戈同学研制的“OSC2001掌上数字存储示波器”则因其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低、体积小而性能指标较高而获得了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众多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中, 不少体现着创新潜力和实力的成果分别荣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一等奖和金奖、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唯一最高奖‘索尼杯’、全国IC应用设计竞赛特等奖等。目前, 东南大学已有近百项成果被单位和企业看中, 实现成功转化。一些优秀的创新人才也脱颖而出, 如戴戈同学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2项成果被企业购买。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院系的人力保障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口。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规模大、形式多、头绪繁, 从评审立项到中期检查, 到最后的结题验收, 无论是工作量上还是工作内容和程序上, 都是非常庞杂的, 目前很多院系几乎都把这个工作的担子压到了辅导员身上, 虽然有的学院由专任教师、教学秘书、教务助理等人员兼任, 但没有专任的教师组织和开展工作, 这对辅导员本身工作的开展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都是很不利的。
2.东南大学自2006年8月启用九龙湖主校区以来, 本科生主体进驻校区学习, 而专任教师主要还是居住市区, 多校区办学的现状, 使指导教师与参加活动学生之间的指导和沟通成为难题, 如何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得到教师必要的、实在的指导, 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质量更上台阶的关键所在。
3.创新开展所需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的配备、完善。硬件条件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还是以工科学生为主体, 因此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中所必须的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是创新和研究的基本条件, 目前东南大学尚有部分工科分院系没有整体搬迁主校区, 因此这些院系的学生在进行实验和研究时遇到的硬件场所和仪器设备的制约困难相当大。
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完善
1.解决好学校基层单位的人力保障问题。
目前东南大学已经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必修学分, 要求学生毕业前取得2个课外研学学分才能毕业。在这种趋势下,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到最终的学分认定等工作头绪多、量大, 没有专任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 将成为制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远期发展质量的瓶颈。学校相关部门根据院系的学生人数核定工作量, 设立岗位, 聘任相对专门的教师负责工作, 同时能够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指导教师出台相应的制度, 对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指导工作结果进行量化和评比, 纳入专业教师的正常考核, 以规范和引导专业教师更多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的开展, 而不仅仅是依靠专业教师的自愿来维持工作的开展, 同时也缓解了多校区带来的师生交流中的客观问题。
2.注重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作业。
未来的科技创新更多在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中涌现, 所以在目前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 要加强对学生多专业、多学科协同的引导, 培养这种协同作业的意识, 对将来的学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尤为重要。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 还是知识创新中十分活跃的一个群体,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将来储备创新人才。东南大学已于2006年开始,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立项中, 组织专家评审出部分校级共享项目, 由项目立项人向全校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招募合作者, 这是一个可喜的多专业、多学科协作的尝试和实践。
3.要不断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质量。
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一个国家是创新的东西, 对另一个国家可能早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创新活动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开放的体系, 需要不断提高力度和高度。创新活动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对大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要通过引进适当的参照系, 不断提高活动及作品的质量。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产实践、生活实践, 还应当注意参照系设置上的不断更新。定位要高, 特别需要和国际同类、同层次集体的作品质量进行较量, 再往上, 则要超出学生创新的层次, 参与到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创新体系中去竞争。这样才能使创新活动和创新作品具有不断成长的生命力。
4.要增加对人文社会学科创新的引导。
目前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有偏重于应用技术创新的趋向, 人文学科的创新重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如果技术创新属于硬件创新, 那么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则属于软件创新。我们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需要创新, 不能顾此失彼。
5.培育学生社团成为创新活动的新增长点和新主力。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 对于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 都起重要作用。大学生社团呈现出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的特点, 应重视学生社团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功用, 使之成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新主力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方面, 以社团搭桥, 在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全面的推进作用。 该校现有68个学生社团中, 与科技创新直接有关的社团占三分之一, “E唯”协会是电工电子类及其相关专业知识爱好者社团, 2005年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优秀社团”称号, 其经验值得学习。
6.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介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在经费支持上所需力度大;另一方面要使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尽快转化到生产应用中去, 推进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发展。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完善相关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参与到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提供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成果的转化提供孵化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广泛吸引社会资源, 大力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为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积极努力, 其方法应该借鉴。
摘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要解决学校基层的人力保障问题, 重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作业、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总体质量、要增加对人文社科创新的指导、培养学生社团成为创新活动的新增长点和新主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思考
参考文献
[1]郑美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对策[J].青年探索, 2005 (5) :43.
[2]王平祥, 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102.
[3]李永忠.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 (12) :573.
学术体系 篇8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也是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坐标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求真务实, 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 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应有品格。在学术道德建设过程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指导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在学术界倡导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积极营造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宽容宽松、自强不息的学术环境, 规范学术行为, 培育敬畏学术、尊重他人、互相理解、鼓励创新的学术新风尚, 倡导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 才能在当前各种学术腐败中明确方向。
学术道德建设的针对性核心是“实事求是”。针对当前学术人的思想实际, 对症下药, 这样才会“药到病除”。伴随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来的是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它给了我们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面对这种选择的自由, 部分学术人对个体行为自由的过度强调, 以致在学术研究中渐渐迷失方向, 背离学术诚信, 冲破学术道德底线, 忽视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过, 大学应该在坚守学术研究的基础上, 为社会提供高水平服务, 为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提供解决问题之道。因此,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术人的头脑, 构筑强大的学术精神支柱, 广泛开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文风活动, 积极拓宽渠道和途径, 充分利用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以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为契机,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 加强学术道德诚信教育, 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 培养积极向上的学术精神风貌, 对于良好的学术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推动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撑
“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2]社会转型期不良学术风气的侵入, 侵蚀和渗透着学术人的学术精神, 严重损害了学术人的正确学术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推动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撑, 有利于调动全体学术人为之而奋斗, 激发学术活力, 为构建和谐的学术精神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柱。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振奋精神、鼓舞学术人进取创新的有效路径, 是衡量大学学风建设的重要标准。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在庆祝建校105周年第44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上忧心忡忡地说:“一流的大学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威胁不是外部社会而是内部敌人, 它的生存取决于大学的内部条件以及对科学精神、对学术精神的崇敬。所以, 我们只有坚守学术精神才能实现大学的学术使命。但是, 从目前国内的学术界的状况来看, 与二三十年前相比, 我们的学术精神有所消解。”[3]从根本上讲, 学术行为道德失范是受学术研究的社会经济利益驱使。因此, 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价值观, 勇敢的担负起学术责任, 恪守学术诚信, 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保持学术的严肃性, 始终坚持学术真理、坚持讲真话, 努力创建求真、公正、自由的学术氛围, 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和现实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 具有凝聚力量, 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邓小平曾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热爱祖国, 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江泽民也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高校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学术创新力量, 激发学术创新活力, 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术道德规范, 提升学术人的道德修养, 大力倡导并兴起求真务实、严谨治学为荣, 以哗众取宠、急功近利为耻的新风尚。重塑学术人的学术道德品格, 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学术道德良心, 分清荣辱是非, 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
实效性是判断高校学风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是推动学术道德建设价值目标实现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 努力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增强实效性。”[4]要提高学术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健全学术道德课程教育体系, 丰富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将学术道德诚信教育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 探索思想引导与利益驱动相结合的新路径, 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和现实要求, 不断推动学术道德建设前进的步伐。
四、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道德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 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其实质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学术事业的进步和繁荣发展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荣辱观。杨玉良说:“在不良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共同体内部不良现象的影响下, 我们的学生也会被世风流俗异化, 学者也会被市场经济异化为经济的机器, 甚至堕落为经济动物或者科学的骗子。”[3]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我国现阶段各种学术思潮激辩的结论和正本清源。”[5]可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学术人学术道德素养的试金石, 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评判标准。“学术道德失范的实质乃是一些学人内心荣辱观念异化所引发的个体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的严重背离, 最终导致个人道德底线的沦丧。”[6]
培育和弘扬学术道德荣辱观, 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道德行为准则, 秉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 坚守学术人的“底线伦理”。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治学的道德”一节中明确指出:“基于学者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这一事实, 人们可以逻辑的推出它们也是自己伦理道德准则的监护人。那么谁是这些监护人的监护人呢?没有。只有他们的正直和诚实才能对他们自己的意识负责。学者们是他们自己道德的唯一评判者。”[7]因此, 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和推动学术道德建设,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树立“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 以违背学术道德为耻”的学术道德荣辱观, 克服浮躁心理, 杜绝学术剽窃, 规范学术创作行为。知荣辱, 践真知。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导和规范学术人的创作行为, 不断增强学术、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遏制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风气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综合治理, 多管齐下。”[8]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加强教育系统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需要全社会全体学术人的共同努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荣辱观, 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提升学术道德修养, 为净化校园风气、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学术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推动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撑,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和现实要求,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道德行为准则, 对于推动学术事业进步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卢宝祥.研究生学风问题探析[J].高教论坛, 2002, (5) :22.
[2]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 2006-10-24.
[3]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一流大学要坚守学术精神[EB/OL].[2010-05-26].http://www.iqilu.com/html/edu/20100526/246042.html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5]赵飞, 张艳.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C]//马志宇, 姬兴江.当代大学学风建设初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0:195.
[6]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EB/OL].教育网, 2006.
[7]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旭,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学术体系 篇9
伯顿·R·克拉克在其代表作《高等教育系统———学术自治的跨国研究》一书中, 通过对多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实证比较, 辨识出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其内部成员工作表达和安排的方式、信念、权力。由于学术工作表达和安排方式的差异, 位于学术体系内部不同部门的成员会产生不同的规范和价值观, 这即是学术信念 ( 大学内部的价值体系) , 而权力则从工作组织及其伴随的价值体系中产生。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 以高深知识探究为核心是其本质特征, 围绕不同知识形成的学科和院校之间的交叉矩阵是其大学本组织格局, 也是划分学术工作的基础。可见, 知识和价值体系是理解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核心概念。如脱离高等教育系统运载的知识和价值去解读学术资本主义现象, 就会忽略相同政治经济背景下不同学科间学术资本化程度的差异, 以及不同学科共同体对学术资本主义的态度差异, 更无法解释那些难以资本化的学科为何还有保留的价值和必要。鉴于此, 本文将从知识和价值的维度重新观照学术资本主义。
一、学术“被迫”走向“资本主义”
任何知识的产生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知识的资本化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20世纪后半叶, 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激进的经济自由化改革牵动公共事业变革, 并最终波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这种连锁社会反应促成了学术资本主义的产生。学术资本主义概念正是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对美、英、加、澳四个英语系国家实施经济自由化改革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总结。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上述四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 并最终形成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该模式以市场自由、鼓励竞争和政府放松管制为显著特征。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市场发育充分、生产要素自由流通是学术顺利进入市场并成功转化成资本的先决条件。因此,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是生成学术资本主义的必要经济基础。
国家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的第一步就是削减高等教育拨款。20世纪80年代,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了按技术革新、知识产权管理和生产服务开发等职能划拨公共经费的财政政策, 该政策改变了原有配给机制, 把高等教育经费从固定拨款转向了能使产业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的特定目标[6]。在美美国国, , 11996699年年以以来来, , 联联邦邦政政府府的的经经常常性性拨拨款款占占高高等等院校总收入的份额从19. 2% 直降到12. 2%[7]。在英国, 1980年代来自政府的大学固定拨款份额也从75% 锐减至55% ,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减少了20%[8]。同样, 在澳大利亚, 从1981年至1991年间, 政府资助从90. 1% 下降到78. 5%, 相反, 外部投资、捐赠与赞助的份额却从4. 4% 增长到7. 6%, 其他收入则从5. 5%上升到8. 1%[9]。可见, 高校可得到的非限制性公共经费越来越少, 这使高等教育系统出现了资源依赖性危机。由资源依赖原理可知, 一个组织最重要的目标, 就是要想办法减少对提供关键资源的另一个组织的依赖程度, 并且寻求能够掌握获取这些关键资源的方法。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 使高等教育的固定拨款减少, 其资助来源更趋多样化。为此, 高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不得不向外部寻求新的替代性资源, 以稳定自身生存环境。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的研究聚焦于公立研究型大学, 因为这些大学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性较大, 当政府拨款减少后, 它们能灵敏而强烈地感受到资源紧缺的压力,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公立研究型大学内部, 越来越少的资金被用于教学, 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应用性研究及其它能赢得外部资金的活动, 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人员被卷入市场活动[10]。所以, 政府改变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而减少对其固定的资助份额, 是高校内部实施学术资本化变革的根本诱因。
学术资本主义的现实特征是高等教育不断的市场化, 它促使大学、政府与市场之间逐渐生成新型互动模式, 同时将强调竞争、效率的市场文化引入高等教育系统, 对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核心的经典大学理念提出挑战, 最终导致传统学术标准及科研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二、学术资本主义与传统学术信念交互共存
基于不同的运行逻辑, 学术和资本主义这两个原本不搭界的概念组构成的新概念, 其自身隐含着互离相斥的矛盾: 市场导向的价值体系与学术导向的价值体系之间的对立。这种矛盾使高校科研人员既对学术导向的价值体系产生质疑, 又对学术资本主义造成的影响产生忧虑。
传统知识成果标准和大学价值体系是学术导向型的。所谓学术导向就是, 强调高等教育应以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高深学问探究为宗旨, 崇尚为学术而学术, 其实质是一种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价值观[11]。按照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 知识探究活动应遵从知识本身的逻辑, 它始于“闲逸的好奇心”, “探索深奥的实际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 如果大学不能避免“政治化”倾向, 学术就会贬值。因此, 为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学术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 而不受制于任何外界压力, 诸如教会、政府、经济集团等势力[12]。美国教育家赫钦斯也曾把经济利益或者大学愿意承担外部社会机构付钱的任务看做是学术弊端的根源[13]。
基于学术导向的科研活动遵从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强调知识成果公开化; 注重广泛的社会效益。市场导向的科研活动则相反, 市场导向就是引入市场机制 ( 策略) 来经营和管理高等教育。基于市场导向的价值体系, 强调智力成果私有化, 注重经济收益最大化; 市场导向下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过程更忠于实用; 出于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的利益考虑, 市场导向下的研发成果需要被垄断, 相关科研人员应保守商业秘密。随着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 吸引和获取外部资金成为高校学术工作的重要目标, 市场导向的价值体系日趋上扬。那些能够成功吸引和获取外部资金的院系及其科研人员, 其地位逐渐上升, 其对学校事务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而纯粹学术研究的权重正在下降, 那些从事基础性教研的院系及其科研人员受到冷落。为此, 很多高校科研人员担心市场导向会逐渐侵蚀一切学术活动, 从而彻底颠覆学术界的传统价值观, 最终导致科研人员失去追求真理的基本信念。所以, 他们拒斥学术资本主义, 渴望回到过去。
学术资本主义固然使市场准则在评估某项科研成果时具有了特定作用, 但追求真理的学术准则仍是确保科研质量的价值底线。在市场导向的价值观不断被强化的情势下, 认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科学共同体等传统范式以及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贡献, 仍被视为从事科研的价值基础。高校内的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表示, 即使成功创收能够使个人扬名, 抬高自身在学术界的地位, 传统学术信念仍是他们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激励因素, 如果不能研究在智力上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追随自己的研究兴趣, 他们就无法感到工作的意义, 也就违背了他们选择在大学工作的初衷。他们的这种信念折射出高校科研活动的生命力和方向[14]。可见, 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科研人员愿意放弃传统的学术信念, 他们追求真理的热情不会被学术资本主义湮灭, 这种热情仍然是高校科研发展的基本动力。在高等教育领域, 学术导向和市场导向的两种价值体系交互共存已成趋势。当然, 两者之间要达到和谐状态还需要继续磨合, 但从长远来看, 学术资本主义是消融象牙塔与社会之间壁垒的一种积极形式。
三、学术资本主义时代的知识生产
学术资本主义在重构高等教育价值体系的同时, 也必然改变其知识生产模式, 因为, 信念与知识在大学场域内是一对“双生子”, 一定的知识水平会派生一定层次的信念, 而信念向标又会引导认知活动的方向。
1.“沉思的知识”趋向终结
创造和传播专门化的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大学学术工作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然而,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 西方学者发现, 大学的知识功能正在被削弱, 大学不再是社会唯一甚至主要的知识来源, 按照知识社会的构架, 在任何地方, 知识都可以被生产出来。大学自身也不再仅对外部世界作出回应, 而是融于外部世界之中, 正如伯顿·R·克拉克提出的创业型大学, 它通过出售知识服务, 带来学术资本主义[15]。面对大学遭遇的新情况, 西方学者又把知识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沉思的知识 ( Contemplative knowledge) , 一种是表演的知识 ( Performative knowledge) 。沉思的知识力图描述世界、呈现世界, 使人趋于理性, 而表演的知识则力图“赚取或吸引资金”[16]。大学曾是沉思性知识备受珍视的场所, 而今, 大学却要通过成为创业型大学, 把知识成果以学术资本主义的方式上市推销才能确保它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在本质上成为表演性的 ( Performative) , 失去了它应有的启发力, 因此, “我们正在见证高等教育领域的知识终结”[17]。
上述观点充分表达了部分学者对学术资本主义后果的悲观忧思, 但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如Ron- ald Barnettr, 他认为, 大学在过去因知识创造而独享社会高位的时代终结了, 但是大学并没有终结, 更富挑战性的新型社会角色正向大学敞开, 那些新兴知识形式可能会因大学的广泛介入而被淡化功利色彩, 因为大学不可能放弃探究真理的基本职责[18]。这种职责是塑造个人成长、引领社会启蒙运动以及提升人类批判能力的主要文化力量[19]。
2. 学术资本主义加速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
既然学术资本主义兴起之后, “沉思的知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 大学作为这种知识的主要贡献者, 其知识生产的职责自然也是不可替代的, 但学术资本主义改变了这种知识的生产方式。
关于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 美国学者D·普赖斯指出, 随着社会发展, 大学内部知识生产已经由小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转变。在小科学时代, 科研人员主要凭借个人兴趣爱好与特殊技艺进行知识生产; 在大科学时代, 科研人员围绕一个总目标通过团体协作进行知识生产, 它往往是跨学科、跨单位甚至是跨地区和国家的。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人指出, 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生产方式从模式1向模式2变迁。所谓模式1是指牛顿开创自然科学的体系化建设以来专业分科形式的知识生产; 模式2则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超越学科界限的综合性知识生产。普赖斯提出的小科学模式与吉本斯等人提出的模式1分别从不同侧面概括了“沉思型知识”的生产特征, 联系其产生的实用性后果, 则呈现出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再到知识开发的线性过程。
上述线性过程被学术资本主义打破。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各工业化国家都希望自身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为此, 这些国家的政府开始积极支持研究型大学为本国企业进行商业性研发。在美国, 曾被视为基础性科研堡垒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展出产学合作研究中心。英国也出现了涉及院校———产业———政府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效仿英美建立了合作研究中心; 加拿大则利用企业对大学和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研捐助, 建立了大学———产业———政府的伙伴关系[20]。各国政府、企业借控制大学外部的资金来源, 促使大学教研人员的学术工作转化为可盈利性资本, 即实现了学术资本化。政府、产业、大学三者联袂, 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从此, 知识生产、应用、研发不再是一个线性的引动过程, 而是多维互动的非线性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线性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出新的知识, 新知识又以交互方式牵动其它环节, 这样一来, 知识更新过程提速, 知识成果转化周期缩短。从线性模式到非线性模式, 虽然学术资本主义强化了市场在验证研发成果的社会价值中所起的作用, 但高校科研人员的知识操作依然存在共性, 只是他们发现、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合形式趋向多样化了而已, 只要高等教育仍然是正规的组织, 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及其方法的社会机构[21]。
3. 学术资本化程度取决于知识与市场的距离
大学能保持其创生高深知识的社会身份, 还在于学术资本主义无法给大学知识生产方式带来整体性变革, 因为, 高等教育系统由多种多样非均质发展的“小世界”和“学术部落”组成, 它们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研究范式和承启未来工作方向的历史路径[22]。知识生产活动就扎根于这些“小世界”和“学术部落”。英国学者托尼·比彻按照知识的特性, 把这些学术部落划归为四个领域: 纯硬科学 ( 如物理学、数学) 、纯软科学 ( 如人类学、历史学、哲学) 、应用硬科学 ( 如临床医学、机械工程学) 和应用软科学 ( 如教育学、法学、行政管理学) [23]。围绕这四个学术领域组建的校、院、系, 其学术资本化程度要视各自距离市场的远近程度而定。本文接下来将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运动的边缘国家中选取一个典型大学来阐释这个论断。
芬兰坦佩雷大学历史系是一个传统基础性教学研究单位, 按托尼·比彻的知识分类, 历史学科属于纯软科学, 该系的创业性导向不强, 其科研活动也几乎全部局限于传统学术范畴。该校物理系的表面科学与半导体技术实验室则与历史系形成鲜明对照, 它更像一个准公司[24]。该实验室与商业产品研发关系密切, 其承载的专业知识技能属于应用硬科学。1998年该实验室预算资金将近230万欧元, 占总经费开支的73%, 其中130多万欧元来自于企业合作和下属两个衍生公司的盈利[25]。在这个实验室里, 高级研究员与初级研究员、教授与学生之间普遍呈现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老板与雇工的关系特征。
在坦佩雷大学内, 表面科学与半导体技术实验室与历史系的学术资本化程度呈现出两极分化, 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个学术部落分属两个相去甚远的知识领域, 前者属于应用硬科学领域, 后者属于纯软科学领域。应用硬科学强调实用性、注重与器物环境的关联, 它以目的性和功能性为主要判断标准, 其知识更新周期短, 其研究成果形式为产品或技术, 它们可直接进入市场流通或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类知识技能的探究、生产和应用过程为项目———协作的方式, 此类重大科研项目的完成, 必须集体协作攻关。应用硬科学与市场结合最为密切, 也最受商界青睐, 因此, 其学术活动更容易与商界运行规则建立链接, 并发展广泛的合作关系。在这种科研领域, 商业产品上的技术突破被看做成功的标志, 而创办衍生公司则被视为达到了成功的顶峰[26]。历史学则属于纯软科学, 纯软科学主要考察人类整体层面上的问题, 它易受个体主观价值取向和感受的影响, 其知识的确认标准和知识的新旧标准较多, 在求解问题的策略上也存在较多分歧, 这种知识更新周期长, 其成果形式是对某种现象的解释或鉴赏。纯软科学的探究和生产过程为经验———个体的方式。此类知识与市场特有的大众受用、经济利益最大化、快速更新和规格统一等检验标准格格不入, 因而, 此类知识距离市场最远。托尼·比彻概括的四类知识因各具不同特征, 其资本化能力也大小殊异。显然, 学术资本主义并不能对每个学科和院系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决定其影响力的是学科知识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学术体系 篇1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注重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我国高校努力构建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加大投入 (学校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校院领导抓教学的精力投入、教师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学生对学习的投入)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就如何真正解决教师对本科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 似乎未能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仍然存在, 如不少教师不愿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去;一些教师除保证基本的教学工作量外, 不愿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部分教授不愿为本科生授课等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 就高校外部环境而言, 政府评估排名、第三方评估排名过于注重科研论文、科研经费, 使高校屈从于这类排名的压力, 并把这种压力以学校制度措施形式转嫁到教师身上。如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持的“学科排名”, 其评估指标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四个一级指标, 其中“学术队伍”包含“教师情况”、“专家情况”两个二级指标;“科学研究”包含“科研基础”、“获奖专利”、“论文专著”和“科研项目”等四个二级指标;“人才培养”包含“奖励情况”、“学生情况”等两个二级指标;“学术声誉”不设二级指标[1]。从评估指标整体来看, 明显偏重于科学研究。又如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完成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明确提出采用“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评价指标”, “具体包括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 (权重10%)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 (权重20%) 、各学科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 (权重20%) 、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 (权重20%) 、被科学引文索引 (SCIE) 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 收录的论文数 (权重20%) , 以及师均学术表现 (权重10%) ”[2]。另一方面, 就高校自身而言, 各个高校都试图通过提高科研水平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以追求“一流”、“高水平”。具体表现为:追求学科门类的“大而全”;追求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的数量;设立并逐年提高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的完成数量指标等。在内部管理过程中, 尽管在文件中提出了“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本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等口号, 但并未真正地贯彻落实, 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学术”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学术观上, 认为只有进行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才是学术工作, 教学活动不属于学术工作。这种狭隘的学术观念把科研与教学置于相互分离的地位, 在教师职务晋升和年度考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科研经费、科研论文及学术著作、科研获奖的数量和质量在职称评审标准和考核标准中占有绝对权重, 而教研论文、教学成果没有得到同等待遇;教学学时数与科研工作量相比更显得微乎其微。
二、教学学术理念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
20世纪80年代, 美国社会对大学教育质量提出质疑与批评, 认为大学过于重视科研, 没有较好地履行提供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的职责, 没有充分满足本科生学习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 时任卡耐基教学基金会主席的博耶提出了全新的涵盖教师全部工作的学术概念, 从而对公众和学术团体对大学教学的关注进行了建设性的回应。由此, 大学教学学术在美国高等教育界成为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 并在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后任主席李·舒尔曼的推动下发展成为一场大学教学学术运动[3]。
博耶认为, 学术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方面, 即探究学术 (scholarship of discovery) 、整合学术 (scholarship of integration) 、应用学术 (scholarship of application) 、教学学术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其中: (1) “探究学术”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研究工作, 即通过科学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 拓展人类的知识领域。博耶认为, “对学术的探究是学术生命的心脏, 当然处于研究工作的中心”。 (2) “整合学术”是学术的另一种形式, 就是建立各个学科间的联系, 把专门知识放到更大的背景中去考察, 促进更多的跨学科交流和对话, 发挥几个不同的相邻学科的综合优势。“探究学术”和“整合学术”是学术的经典范式,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高深知识的生产。 (3) “应用学术”是指为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通过高深知识的应用, 在不同的学科之间以及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生活之间建设更好的桥梁。通过应用的学术, 教授们可以“理论到实践, 然后又从实践返回到理论, 从而使理论更加真实可靠”。 (4) “教学学术”是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术, 即传播知识的学术。“为了确保学术之火不断燃烧, 学术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交流, 不仅要在学者的同辈之间进行交流, 而且要与教室里的未来学者进行交流”[4]。
“教学学术”的内涵包含如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学学术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实践过程, 既是关于“教”的学术, 也是关于“学”的学术。换言之, 一方面要从教师自身教学实践主体的角度来研究教学过程, 比如, 如何理解、鉴别与组织教学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促进和发展学生智力及能力等;另一方面要从学生是认识活动主体的角度研究学习过程, 比如,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需求是什么、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知识点是什么、学生有什么学习反馈等。其次, 教学学术的实践过程、成果呈现具备了其他三种学术类型的特点: (1) 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都要经过问题的选择、查找与问题有关的资源,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解决方案, 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2) 教学学术的成果同科研一样, 具有将成果公开、交流、评价和建构的特点[5]。第三, 教学学术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 (1) 教学学术具有更强的自我反省性, 即教师更多地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思与研究, 以生成教学成果; (2) 教学学术更强调教学实践改进过程中的理论生成, 即理论与实践之间高度的彼此互动; (3) 教学学术是一种跨学科研究, 它要求研究者在具备多样化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产生对真实教学的深刻洞见[6]。
教学学术理念的提出, 扭转了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传统的大学教学观、学术观, 使大学教学与科研在更高层面实现了统一, 从而为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改革提供了思想引领。
三、基于教学学术的高校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策略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规模扩招之后, 面临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与批评以及对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指责。这与当时教学学术理念产生的背景非常相似。构建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 而“教学学术”理念恰好为现阶段构建和完善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 思想层面:树立教学学术理念
办学理念是高校构建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思想基础, 而办学理念中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定位将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投入保障、过程保障和产出保障。因此, 高校内部全体师生员工只有树立教学学术理念, 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科学规划和健康运行。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现代大学已经成为“多元”的机构, 即“在若干意义上的多元:有若干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目标, 有若干权力中心而不是一个权力中心, 服务于若干群客户而不是一个客户”[7]。现代大学既继承重教学的传统, 也继承重研究的传统, 同时突出其社会服务功能, 成为社会的“服务站”。现代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其根本使命仍是人才培养。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应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 有利于支撑人才培养”[8]。如果把博耶的学术新范式和现代大学功能建立起某种联系的话, 我们不难发现, “教学学术”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功能, “探究学术”、“整合学术”承担着“科学研究”的功能, 而“应用学术”承担着“服务社会”的功能。由此, “教学学术”在学术新范式中的地位及作用也就不言自明。
学校要加强教学学术理念的宣传与教育。要积极利用校报、网站、广播、橱窗等各种渠道, 宣传教学学术的内涵、意义及作用。要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思想大讨论、征文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使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学术的理解达成一致。只有教学学术理念深入学校组织内部、深入组织中所有人的内心、贯穿整个本科教育教学活动, 才能在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均衡发展及有机统一。
(二) 文化层面:培育自觉的质量文化
由于高校质量管理“一直局限为一种工具、程序或技术手段”, “过于强调操作的便利, 从而破坏了高等教育质量本应具有的完整性, 使得‘质量管理’与‘管理质量’流于两张皮”[9]。因此, 要在学校内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不能只依赖管理工具、管理程序或管理制度, 培育学术质量文化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文化是“经历着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进程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 它一方面是“人的活动的创造物, 是人超越自然本能而形成的人为的‘第二天性’, 它代表着文化的自由和创造性的特征”;另一方面, 它又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 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对于个体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10]。按外在表现形态来划分,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按内在运行机制来划分, 文化可分为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就高校质量文化而言, 自在的质量文化包括学校长期积淀起来的对质量的原始意向、经验常识、行为规范、约定俗成的习惯等, 也包括常识化、自在化、模式化的质量管理知识和质量管理思维;它总是自发地影响着人的行为。而自觉的质量文化则包括对质量产生及运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质量本质的深刻反思、科学系统的质量知识、自觉的质量管理思维等, 它是通过教育、理论、系统化的质量规范、有意树立质量模范等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引导人们的行为。
自觉的质量文化是构建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高校应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所处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背景, 以教学学术理念为指导, 把培育自觉的质量文化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设计不同的培养质量规格, 提供不同的成才途径;二是确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质量价值观, 课堂教学要从只关注教师的“教”转移到同时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教学为主转移到更偏重研究性、探索性或实验性的教学方法上;三是形成注重教学研究与反思的教风;等等。
(三) 制度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20世纪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批评家和改革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Abraham Flexner) 认为, 大学教学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它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 (1) 教师必须精通所教的学科并不断注意掌握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 (2) 教师是在讲课或习明纳中必须以自己所讲的内容引导并激励学生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3) 教师在适当的程度上必须与严肃认真、有才学的学生交谈[11]。因此, 保证教师对本科教学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是高校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高校在制度设计时要以发展和提高教师教学学术为主线和切入点, 在教学准入、教师奖惩与晋升、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构建系统化的管理制度, 在全校范围营造制度保证教学、政策激励教学、科研支撑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教书育人环境, 让教师的教学学术获得良好、持久的发展。
第一, 要建立教学准入制度, 设立本科教学最低门槛。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学院要在教师招聘、教师上岗、开设课程等方面严把教学质量关。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招聘教师时要让应聘人必须进行两种学术讨论:第一种讨论是对他们现在进行的研究进行描述———通常所说的研究讨论;第二种为教学讨论, 在这种讨论中要让这些应聘者说出在所教学科使用的教学方法论。二是要严格执行助教制度和试讲制度。在每一名新教师上岗之前, 必须要求该教师承担过该课程的助教工作。新教师第一次上讲台或教师新开课之前, 必须在学院范围内试讲合格后才能上讲台。三是要对上课教师的职称、资格进行严格把关。对于学生覆盖面较广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通识教育课, 要对上课教师的教师资格、职称进行认真审核, 遴选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尤其要特别重视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的安排, 要让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担任任课教师, 以更好地帮助大一新生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 激发和引导大一新生对专业的兴趣。
第二, 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奖惩与晋升制度, 彰显教学的意义与价值。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奖惩与晋升制度的首要内容, 实现四个“一视同仁”, 即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在教师考核、职称晋升标准方面, 不仅要有教学实际学时数的具体要求, 更应有教学质量的具体要求。实行教学工作的“一票否决制”, 对于不履行教学工作职责、教学质量差或出现过教学事故的教师, 在其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奖时予以一票否决。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制度, 充分发挥教授、副教授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形成全员育人、争上讲台的氛围。
第三, 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是要加强教师岗前培训。让所有教师真正了解教师职业的特性以及教师学术活动的完整内涵, 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发展既包括学科专业方面的发展, 也包括教学领域方面的发展。二是加大投入, 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设立教师发展基金, 对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在国内外进修、访学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及时更新专业学术知识, 掌握学科前沿动态, 完善专业知识理解。三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搭建教学学术交流平台。如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开设优秀课程示范教学课、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 帮助和引导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个人反思、同行交流, 形成教学学术成果并内化为个人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四, 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工作, 促进教师教学学术发展。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不只是监督管理的手段, 更应是促进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的手段。当前教师绩效评价改革必须着眼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在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上实现多元化, 从而实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推进学校发展的评价目标。从提高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而言,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应重点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倾向等具体实践活动, 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教学实践标准来辨别哪些教师需要特别支持, 并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提高其教学水平与质量。通过教师绩效评价, 及时向当事人 (教师) 反馈意见, 从而达到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第五, 全力推进教师教学学术实践。从内部运行机制来看, 教学学术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实践活动:一是学术性教学, 即在教学过程中有策略、有目的地选取根植于本学科领域资源中相应的知识、思想和案例, 并有计划地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传授、互动和评价;二是由此产生的教学反思。学术性教学和教学反思两种实践活动是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 共同构成教学学术实践的整体。只有通过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自觉发挥在教学学术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意识, 把提高教学学术水平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不断加强教学学术实践,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当前高校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未能真正解决教师对本科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学学术理念使大学教学与科研在更高层面实现了统一, 并为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即在思想层面树立教学学术理念, 在文化层面培育自觉的质量文化, 在制度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关键词: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教学学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xksppm/xkxgwj/265891.shtml.
[2]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关于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RWU) [EB/OL].http://www.arwu.org/Chinese/aboutARWU.jsp.
[3]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2) .
[4][美]欧内斯特.L.博耶;涂艳国, 方彤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74-78, 88.
[5]Randy Bass.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What’sthe Problem?[EB/OL].http://doit.gmu.edu//Archives/feb98/rbass.htm.
[6]吕林海.大学教学学术的机制及其教师发展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8) .
[7][美]克拉克.克尔;高銛译.大学之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7.
[8]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8) .
[9]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从技术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1) .
[10]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3-17.
学术体系 篇11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学;学术重点;体系分析
在全球化的新时期下,商务英语成为主要的社会交际语言,在世界各种商务活动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商务英语作为语言学,特别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需要国内外学者加强对其理论体系和学术重点的研究和探索,以完善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构建体系,提高其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商务英语语言学的学术重点
1.加强语言学的商务内涵
第一,商务英语语言学要依据语言学的资料库,扩展英语语言已有词汇的商务意义,或者将已有的英语词汇转变成具有商务含义的单词或词组。
第二,商务英语语言学要加强对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行为语言进行重点研究和探索。商务行为语言就是在整个商务过程中,对具有特定意义的行为举止进行阐释的语言。例如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种商务特定行为,主要包括询问、商讨、磋商、拒绝、接受、考虑、道歉等,对于这些具有商务事务处理的标志行为应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
第三,商务英语语言学除了对具有特定商务意义的行为语言进行研究以外,还要对商务过程的英语语言进行探索,以利于整个商务活动高效顺利地进行和完成,其主要包括商务活动语言的形式、结构、修饰、语气等,根据不同的商务活动要制订不同形式结构的商务语言,还要综合考虑商务活动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让商务英语语言学更加丰富多彩。
2.商务英语语言学的具体研究范围
第一,加强对公司人员商务语言沟通时采用的商务英语语言的研究,主要包括在商务活动中涉及的口头、书面及正式交谈时所使用的专业和非专业语言,并且涵盖了所使用商务语言的结构、内容和风格。同时,企业内不仅商务人员需要掌握好商务英语语言,公司其他人员也要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语言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协调和管理商务活动的进行。
第二,企业开展商务活动时,要根据企业不同部门的业务专有属性进行不同语言类型的研究,例如贸易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要加强对商务英语语言学更加深入的探索。
第三,加强对商务英语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专有语言研究。这是将商务英语语言学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构建全面的商务英语语言体系,主要包括商务英语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商务英语学术的报告、讲座、编辑出版等活动,还有相关的商务英语咨询和辅导培训等。
第四,加强对商务英语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特色语言研究,例如商务活动在媒介、报刊等平台上传播,进行报道和评论时应该采用规范合理、具有行业特色的商务语言。
第五,针对商务英语具有的国家文化差异化特性的语言研究。加强商务人员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所必需的语言素养体系建设,包括文化理念、专业知识水平、语言应用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等。
二、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从微观角度来说,商务英语语言学是属于应用语言学类别下一门由商务和英语两种学科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相互融合、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独立分支综合型语言学科;从宏观角度来说,商务英语语言学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型语言应用学科,将语言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三大类别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包括:商务功能语言学、商务话语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商务社会语言学、商务语料库语言学、商务英语教育学、英语经济学、商务英语研究方法等。
对商务英语语言学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对商务英语语言的本体性、应用性和人格化方向取得理论性和实践性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商务英语语言的本体性是指英语语言在跨国际文化商务活动中的应用特性与功能;而商务英语语言应用性是在商务过程中促进商务顺利完成的语言应用策略与技巧;而商务英语语言人格化则是指商务人员进行商务活动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企业动态和行业动态,国内文化和国际文化,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应该以跨国际、跨文化、跨学科为理论基础,加强英语语言的商务内涵,确保商务英语能够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加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标准化、多元化、差异化体系建设,改善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技巧,使其得到更加准确、规范、有效的应用,确保商务英语语言发挥出自身的独特魅力,促进国际商务活动顺利高效完成,提高商务英语语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学术体系 篇12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普遍得到了迅速发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如何构建客观公正的科研评价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是比较流行的学术成果评价方法。其中,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基于形式的评价方法,侧重于学术成果的影响力评价,比较适合于自然科学类的成果评价。而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研究成果往往具有不易量化性、评价标准多样性、成果价值延时性、效益表现间接性等特点,进而使成果的影响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显现,如果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机制过分倚重文献计量法,则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现象的发生。同行评议法自17世纪产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而存在,其属于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方法,即根据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果本身的逻辑结构进行评价,同行评议的本质特征与学术成果评价的基本要求高度一致。基于此,在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同行评议法。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也曾强调要“完善以同行评议为主的评价机制”。
同行评议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科研评价机制,具有自主性、公正性、择优性等本质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成果评价、职称评审、项目资助、论文发表、机构评估等科研活动中,在遴选优秀科研成果、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把握科研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科研评价制度。但是在我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实践中,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加之专家遴选机制不健全、评价运行机制不完善、评价监督机构不作为等问题的广泛存在,导致同行评议过程中专家“错位”“失位”现象普遍存在,并且评价过程中容易受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名家“马太效应”等外部因素的干扰,使得评价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同行评议失去应有的公正性,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与此同时,基于对数量化评价体系的反思,越来越多的学者倡导“代表作”评价制度,从而使同行评议在人文社科领域越来越受到许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基于现行同行评议制度的诸多缺陷和现实需求,本研究认为构建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同行评议指标选择的逻辑思路
学术成果评价历来是一个难题。所谓学术成果,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通过创造性劳动产出的具有一定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及传播渠道的科学文献[1]。由此可见,“价值性”和“创新性”是评判学术成果质量优劣的两大基本标准,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衡量学术成果“价值性”和“创新性”的大小呢? 其逻辑思路是什么呢?
1. 价值性评价指标选择的逻辑思路。从哲学范畴来看, 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从这一认识角度出发,学术成果的价值程度判断可从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所谓成果的学术价值,从科学进步层面看,是指一项成果的出现对某一知识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或开拓性地创立一套新理论或新体系,对人类科学的进步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从学科建设层面看,可以理解为填补了学科理论上的空白,开创了新学科,较大地推动了某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等。所谓成果的社会价值是指成果的出现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贡献,主要包括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具体可理解为成果的出现形成了某种社会思潮,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公民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或者是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富有创建的思路和对策,有效地预测了社会经济发展未来趋势等。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的价值是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的统一,在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时,要统筹考虑,不可顾此失彼。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同学科的科研成果,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其内部的构成比重是不相同的。有的学术性很强的成果,其直接的社会效果特别是经济效果并不明显;而有的社会效益明显的成果,又没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一些基础理论的成果,学术价值是很高的,社会价值也巨大,但不是直接地、及时地反映出来。因此,在评判不同学科学术成果价值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区别对待。此外,要评判学术成果的价值程度,还应考虑学术规范和研究科学性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学术规范”和“研究科学性”应该作为判断成果价值的补充指标。
2. 创新性评价指标选择的逻辑思路。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 而在于探索真理”。由此显示出“创新程度”在科研评价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进而导致“创新性”成为学术成果同行评议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评判一项学术成果质量的高低,有无创新性及创新程度大小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关于创新的内涵,学术界做了诸多的探讨,如有学者认为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新理论、新方法、新概念、新应用、新现象、新论证等几个方面[2];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性是指研究选题创新、研究领域创新、研究对象创新、修正前人研究结论;见解创新;研究技术和方法创新、著述方式革新等[3]。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创新性内涵进行了类似的分析。本研究认为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可从“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学术成果内在特征和本质层面展现出来的创新就是“内部创新”,这是判断成果创新程度的核心和关键,主要包括新理论、新观点或新见解等。从成果的外部特征或形式层面所表现出来创新就是“外部创新”,主要包括新方法、新资料、新领域等。尽管“外部创新”对学术成果的本质创新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外部创新”是“内部创新”的基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成果“内部创新”的产生和提升创新程度,因此判断学术成果创新性时必须考虑“外部创新”因素。
另外,鉴于人文社科类不同学科科研活动的研究基础和竞争程度不同,本研究认为在判断创新程度大小的过程中, 还应该考虑成果形成过程的难易程度,也就是应把“难易程度”作为“创新性”的一个补充指标,两者配合起来综合衡量成果的创新程度大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研究领域,其研究过程的困难程度、受关注程度以及研究者人数都不相同。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应该依据“难易程度”和“创新程度”对成果的创新性给予恰当的评价。即“创新程度高”和“研究难度大” 的成果创新性最强 ;“创新程度低”和“研究难度不大”的成果创新性最低 ;对于“创新程度高”和“研究难度低”的成果、“创新程度低”和“研究难度大”的成果,其创新性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
综上所述,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即学术规范性、研究科学性、价值含量、创新程度和难易程度。其中前三项指标(即学术规范性、研究科学性、价值含量)主要用于评价学术成果的价值性;后两项指标(即创新程度、难易程度)主要用于评价学术成果的创新性。
三、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同行评议指标体系的设计
1. 衡量学术成果价值性的相关指标设计。结合上述分析结果, 学术成果价值性评价指标具体如下:1学术规范性。此项指标强调结构规范(即按照“综述-问题提出-观点论证-结论”的论文结构)、引用规范、参考文献规范等3个方面,从而有助于读者或同行作进一步研究或证伪。2研究科学性。此项指标可从选题合理性、方法科学性、逻辑严密性、论据充分性等方面进行判断, 其目的是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判读,使读者相信成果的形成过程符合科学规律,从而才使其对研究结论的价值判断有意义。3价值含量。此项指标直接反映评价对象质量高低和效用程度,具体可从“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角度展开,其中学术价值从科学进步价值和学科进步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而社会价值从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另外,价值含量的判断可以参考成果的转载率、同行评论、外文出版、采纳范围等间接资料,但对此依赖性不应太大。
2. 衡量学术成果创新性的相关指标设计。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同时相对来讲也是一个易于判断的指标。成果的创新性评价可从“创新程度”和“难易程度”两个角度展开,具体指标设计如下:1创新程度。借助同行评议、文献查新、成果展示等手段,从“理论突破性”“观点新颖性”“方法创新性”“资料整理新颖性”等角度对评价对象的创新程度给予判断。另外,创新程度的判断还可参考查新报告、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文献摘录、获奖层次等间接资料,但不应过分依赖。2难易程度。此项指标是评价创新性的辅助指标, 具体可从“论题的复杂程度”“资料收集或处理的难度”“ 论题的受关注程度”等方面展开(见表1)。
三、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同行评议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还需根据各指标相对于评价总目标的重要性为各指标分配权重。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如AHP法、Delphi法等)和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领域。就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而言,AHP方法(即层次分析法)是较为恰当的选择。AHP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的决策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利用AHP法确定同行评议指标权重的过程如下:
(一)构建层次结构图和判断矩阵
依据表1中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同行评议的指标体系,建立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图。该图共分为Q层(即目标层)、R层(即准则层)和S层(即指标层),具体如图1所示。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图之后,需要对每一层次中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构建采用1~5级标度法, 分别对每一层次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性描述,各级标度含义见表2。
为了获得各个判断矩阵的数据,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共向陕西西安地区10所高校副高职称以上(含副高)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和科研管理者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然后利用对每一项分值“平均并求整数”的方法,分别获得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同行评议指标体系中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中的相关数据,其中目标层到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准则层到指标层的判断矩阵如表4—表8所示。
1. 目标层到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2. 准则层到指标层的判断矩阵。
(二)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依据层次分析法,要确定指标权重,则需要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幂法、和积法和方法根,其中和积法计算简便且能够保证足够精确度,因此本研究采用“和积法”进行相关计算,进而求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Q—R1~R5判断矩阵为例,具体过程说明如下:
第一步,按照,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做归一化处理。
根据表3得判断矩阵R,利用列向量归一化可得R',即:
第二步,将归一化处理的矩阵R'的按行相加,可得纵向量:
第三步, 将向量Pi按照算术平均法做归一化处理,即,可得:
Wá=[ 0.06, 0.10, 0.27, 0.39, 0.18]á,纵向量中的各项数值分别是R1(学术规范性)、R2(研究科学性)、R3(价值含量)、R4(创新程度)、R5(难易程度 )各项指标所对应的权重。
第四步,依据AHP方法,要最终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还应该依据一致性指标CI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根据求出最大λmax特征值 ,然后根据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具体如下:
然后, 通过查表获得5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12,综合CI值和RI值 ,用一致性比率CR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衡量,计算如下:
通常情况下,如果CR<0.1,则说明判断矩阵一致性通过检验,所得的Wi可接受,否则说明判断矩阵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所得的Wi不可接受,需要进行调整。本例中,CR=0.002<0.1,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照上述方法和思路, 可进一步计算判断矩阵R1-S1~S3、R2-S4~S7、R3-S8~S12、R4-S12~S15、R5-S16~S18中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及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过程不再赘述,计算结果如下:
依据表4,即R1-S1~S3判断矩阵,可得:
,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表5,即R1-S4~S7判断矩阵,可得:
, 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表6,即R1-S8~S12判断矩阵,可得:
, 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表7,即R4-S12~S15判断矩阵,可得:
, 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表8,即R5-S16~S18判断矩阵,可得:
, 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上述计算以及检验结果,求得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同行评议各项指标权重分配情况,具体如表9所示:
根据表9,可求得学术成果质量相对于各个评价指标的表达式为:
四、结束语
【学术体系】推荐阅读:
国学的学术体系是什么08-09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论文10-25
学术与学术出版的冲突07-23
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07-10
文学学术07-18
学术综述07-21
学术纷争05-09
学术传播05-23
学术诚信05-25
学术训练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