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问题

2024-09-30

学术问题(通用12篇)

学术问题 篇1

为净化学术环境, 防止学术论文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不端行为的发生, 很多编辑部都运用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筛选、甄别。目前, 国内编辑部运用的多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三家大型数据库推出的检测系统。笔者从2014年开始在对来稿初审时应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利用系统检测学术不端, 确实便捷高效, 甄别出不少抄袭、剽窃的文章。但仔细分析系统检测的结果, 发现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编辑修正。对检测的结果不能简单、机械地以重复率作为稿件取舍的标准, 还需要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性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正确判断。

一、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 收录论文的统计源不全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是国内比较大型且广泛应用的文献数据库。这三家分别与国内众多期刊有合作, 但三家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并不完全重合, 这就造成了各家收录论文存在差异性, 而学术不端检测的技术数据就来源于每篇论文, 这就会导致学术不端检测的结果差异。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部分科技期刊编辑部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 一旦某一编辑部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 就意味着该编辑部刊出的所有文章只能在这一数据库检索到, 势必造成其他数据库的统计源文献缺失。这样, 当其他编辑部检测文章的学术不端时, 论文统计源势必又缩小, 导致查重准确率降低。目前, 医学期刊中此类现象尤为突出。中国医学会是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其2015年主办的期刊达133本, 是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大的期刊群。这133本期刊多数居国内专业学科期刊前列。这样即使有作者抄袭了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文章, 某一编辑部如果只在中国知网查重, 就无法筛查出该文章的学术不端行为。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数据库陆续建成了优先出版渠道。通过优先出版渠道, 编辑部可以将定稿的单篇或整期论文上传到数据库, 这比常规的上传形式快2个月左右[1]。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纸样出版的滞后问题, 让新的技术和方法能更快地传播出去。但优先出版容易出现时间差, 造成某一时间点各数据库的论文统计源出现差异。

(二) 检测技术需要改进

学术不端检测需要计算机数据与汉语言分析相结合, 段落有段落级的算法, 句子有句子级的算法。而每家数据库对于同一篇文章的处理采用技术存在差异。如对文章的字段识别、语义识别, 每个数据库有自己的算法和分析手段, 这就造成对同一篇文章在相同数据源内检测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同时, 汉语言分析的工作量太大, 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更新, 这就从技术层面上影响了学术不端检测的正确性。

有的作者与检测系统玩起了文字游戏, 通过对语句顺序的调整、同义词替换、语句表达方式的变动躲避系统的检测。

如:高水平的血浆PAI-1是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被认为是加速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的标志物。

系统检测为重复句。

改为:血浆PAI-1的高水平现象是引起血管事件发生非常危险的因素, 对于冠状动脉硬化, 它是加速催化的标志物。

系统检测不为重复句。

二、文章内容引起的检测问题

(一) 投稿文章与学位论文相似度过高

有些作者将自己已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整理, 以论文的形式在期刊中发表。而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统计源往往包括学位论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就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机械化的检测就会提供高重复率的结果。

(二) 图表和公式等非文字类不端检测较弱

现在的数据库学术不端检测技术往往针对的是文字上的重复检测。对文章中的图表和公式等非文字类检测效果不佳, 这在一定上存在了技术漏洞。有的作者利用这一技术缺陷, 大量抄袭他人的图表和公式, 已降低文章的整体重复率。

(三) 医学论文的结构和表达易存在重复

医学论文采用的是格式化的书写形式, 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都是统一的格式, 笔者对研究的描述往往词句相似。

医学研究的数据分析都需要介绍统计学处理方法, 而大多数研究的统计学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系统机械地认为这是重复, 文章的重复率自然就提高了。作为编辑, 就需要根据具体内容鉴别重复率的合理性。如: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医学研究的结果许多都是为了临床上应用, 文章讨论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此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上推广”的语句。这一含义是很多作者都需要表达的, 但语言的表达方式有限, 系统根据文字表达判定为重复, 无疑提高了全文的重复率。

医学研究需要依据统一的标准和研究方法, 这些内容往往被很多研究者参考和引用。这就容易被检测系统机械化判断为重复文字, 造成重复率高。

如: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依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

(四) 综述类文章重复率易高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 作者针对某一专题, 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3]。综述类文章往往要大量应用原文章的语句。虽文章内已标注为引用文字, 但很多时候,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无法识别、准确划分, 仍将其归入重复率计算内容, 造成综述类文章重复率普遍较高。

(五) 同一研究方向的文章重复率较高

同一方向的研究往往查询的文献相同、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一致, 就连在术语的应用和语言的表达上也容易造成重复。若几篇文章的作者同为一个课题组, 那么基础的研究方法、实验仪器、实验材料都相同, 而以上内容都需要在医学论文中用文字说明, 这就难免发生出版时间居后的论文重复率较高, 而论文不存在抄袭、剽窃的现象。还有, 在医学研究中, 经常出现同一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 后期文章中前言文字、研究方法、研究仪器、所用材料、统计学分析等很多文字说明与前期文章一致, 甚至会引用前期文章中的数据, 如果按照系统的机械化检测, 文章的重复率肯定过高。

三、建议

(一) 整合论文的统计源

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家数据库囊括所有的出版期刊内容。这就形成每家数据库的统计源都存在检索漏洞。只有整合论文的统计源, 使得统计源数据越庞大、越全面, 抄袭的文章被发现的概率才越高。

(二) 多个数据库筛查

在没有一个囊括所有期刊的统计源供筛查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抄袭文章被发现的概率, 只有手工扩大统计源。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大型数据库一一筛查。同时还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筛查。

(三) 收稿时和发表前均需检测

论文的出版存在滞后性。有的作者急于拿到出版的期刊, 同时将论文向多家期刊编辑部投稿, 并按照各家编辑部的要求进行修改、交费。反复地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筛查, 可以帮助编辑部发现这类问题, 避免文章重复出版的发生。

在编辑工作中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论文初审时重复率合格, 但经过修改、编辑, 文章内容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导致修改、编辑后的文章重复率过高。只有再次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才能发现此类问题, 保证期刊的出版质量。

(四) 发挥审稿专家的作用

编辑需要了解期刊所涉及的专业知识, 但并不深入。尤其对专业学科内的新技术、新发展, 很少有编辑能做到及时掌握。这就需要发挥审稿专家的优势, 利用他们在专业领域的信息量对文章进行判断, 通过审稿专家的主观分析判断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否存在抄袭[4]。

(五) 正确对待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医学学术论文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只能是编辑部筛查文章的一个参考, 绝对不能仅凭系统的重复比高低直接判断文章是否通过初审。需要根据每一篇文章的具体检测情况, 结合医学论文内容的具体情况, 得出检测系统能有效帮助初审但不能取代初审结果的结论[5]。

编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仔细阅读文章内容, 参考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数据, 综合判断文章质量。对于选题新颖、创新性强、有研究价值的文章, 只要研究数据真实、观点鲜明, 即使文字重复比较高, 也不要退稿。可以跟作者沟通, 引导作者围绕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阐述, 改善文字表达能力, 降低文字重复比。

这样, 既获得了一篇好文章, 也尊重了作者的劳动成果, 和作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 也提高了作者的写作能力, 有利于培养优秀固定的作者群, 为日后的优秀稿源打下基础[6]。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可以快捷、有效地甄别稿件的重复内容, 但系统在检测医学学术论文时存在收录论文的统计源不全、检测技术需要改进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医学期刊的编辑, 对检测的结果不能简单、机械地以重复率作为稿件取舍的标准, 要结合医学论文的特点、发挥审稿专家的优势、分析论文的内容, 综合评价、判断文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瑞, 唐璞, 舒安琴, 等.两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医学论文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研究[J].天津科技, 2014 (12) :71-73.

[2]郭一洁, 王海军, 陈宇翔, 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 (1) :4-7.

[3]王春秀.服务于高校科研的图书馆竞争情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9) :71-72.

[4]杨晨晨.运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医学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学报, 20146 (1) :42-44.

[5]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医学科技核心期刊初审稿件中应用价值研究[J].传播与版权, 2014 (3) :48-49.

[6]阮爱萍, 马艳霞, 王沁萍, 等.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12) :970-972.

学术问题 篇2

令人满意。科研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但重复研究和学术搀假侵蚀着大学的肌体。2010年1月9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题为《造假:中国需采取行动》的社论,第一句话就直指最近曝光的中国学术论文造假事件。原本应该视学术创造为生命的学者,原本最讲究体面和尊严的学者,为什么会置这一切于不顾而去参与学术造假?如果不把学术造假的诱因挖出来,进而采取措施将其根除,那么,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之路将异常艰难。

一、几种主要的学术腐败现象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披露,大学学术腐败引发社会对大学学术秩序的广泛关注。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大学学术腐败,仅有关注是不够的。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对学术腐败进行整体的现象梳理,分析其制度诱因,分门别类地采取措施。

⒈学术造假。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的行为。仅一年,就有西安交大六教授举报该校一名长江学者造假、江西井冈山大学教师钟华和刘涛国际学术期刊造假、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论文抄袭等诸多事件被披露。在这一系列事件面前,人们既感慨于六名老教授的坚持,更震惊于造假还敢申报国家大奖的“勇气”,惊诧于两个年轻学者一年炮制70多篇sci论文的“荒唐”。12月17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副教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描述了学术造假的整体状况:据估算,论文买卖的销售额高达数亿元。

⒉无偿占有研究生的劳动。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教授陈真诚涉嫌怂恿研究生抄袭他人论文的事件披露后,人们看到了某些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的“冰山一角”。有些导师指派研究生到自己的公司里工作,以“研究”为名,无偿占用学生劳动,挤占了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时间。以前只在研究生中传播的“故事”,开始在社会中扩散。

⒊科研经费使用不当。为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我国政府多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学科研的整体水平和科研条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暴露的问题也很多。项目负责人违规使用经费、横向课题收支缺乏规范,败坏学校声誉,借协作科研之名,将科研经费违规划拨关联机构和自己的公司……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不仅对大学的社会形象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一直困扰着中国大学科研的效率和水平。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所列举的问题都是近年来被社会广泛批评的学术腐败现象。

其实,在上述调查所列的几种学术腐败中,性质并不相同,有些行为通过加强纪律约束和监管就可以大大减少。而有些学术腐败涉及范围很广,甚至动摇了学术研究的根基,约束和监管的成本很高,持续性效果也不会好,因而必须从制度机理上加以研究和改造。

二、通行的观点及其局限

学术腐败使人们开始注意到大学自身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不管是行政化还是大学自主权不足,或者是学校内部的晋升和科研等管理问题,都意味着需要重新考虑大学的整体制度设计。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创新的基础就不坚实。但是,人们对于大学学术腐败问题范围和诱因的看法并不一致,自然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许多人认为大学学术腐败是大学师德建设没有做好,只重视专业水平,未强调“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特性,因而导致大学学术风气偏离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轨迹。大学教师整体知识水平高于一般社会成员,因而也应具有更高的自律水平。但是,大学教师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关键还是要建立合理的制度,激励大学教师选择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而不能指望哪个群体的道德自觉。

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大学现行业绩激励制度存在缺陷。大学教师的晋升、奖金发放都与发表的论文数紧密挂钩,致使教师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头等大事。这种观点将诱因找到了,但是,如果因此取消晋升、奖励与论文发表挂钩,又势必造成缺乏激励,干好干坏一个样,同样也会影响大学的创造力。国际学术界普遍实行用论文发表衡量学术成就的方法,也有“要么发表要么死掉”的戏言,但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全力以赴,以一种让任何西方国家都难以想像的速度增加“科学生产力”。因此,“问题—对策”式的措施,难以系统地解决当前大学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诱因作用机制还需要更加细致地加以研究。

三、大学科研管理的“他山之石”

我国高校学术腐败问题剖析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 学术腐败 问题剖析

一、我国高等学校学术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术腐败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最为露骨的是将他人的文章或著作更换题目和作者,另投报刊出版社发表,最为常见的是在论著中部分窃取一个或多个他人成果,而未作任何说明。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某大学教师李斯的学术专著《跨掉的一代》,几乎原文抄袭美国学者约翰·泰退尔的专著《裸露的天使》;海南师大某教授夫妻被指剽窃学生论文;东南大学某教授师生合名论文被指抄袭;2002年1月9日,《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评王铭铭<想象中的异邦>抄袭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的文章,震动了中国学术界。

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学术泡沫化现象严重。在功利目标的趋动下,相当一部分大学师生片面追求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为论文而论文,科学精神荡然无存。武汉某学院的一位教授,2003年共发表65篇SCI论文,平均不到一周就发表一篇;东北某大学有一对教授夫妻,平均一天就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一年收入过百万;另有某高校的一位院士,10年来发表SCI论文500篇,是名副其实的“SCI大师”。论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论文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并存。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TMD)每年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1998年中国的科技竞争力还排名第13位,但2003年急剧降到第29位,而且近年一直在这个附近徘徊。根据中科院的统计,2004年中国发表的论文总数是世界第9位,但是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仅排在世界第124位,论文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

捏造或伪造实验数据。为了追求科研论文的面世或获得相应的功利如学位、职称、荣誉称号、津贴,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在其实验报告或论文数据中伪造、修改甚至编造相关数据。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兼任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肆意夸大事实,欺骗鉴定专家、上海交大、新闻媒体,当事人陈进已经受到了上海交大、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的严厉处罚。

科研项目立项、结项违规操作。当前科研课题在评审过程中问题多多,对于资助力度较小的一般课题、青年课题,要经过通讯评议、初审、终审等程序才能立项,而对于资助力度大的重大课题、专项课题等,则往往是因人设题,定向资助,大笔经费流向特定的机构和个人。其结果是导致有能力、有时间、缺经费的,不能“雪中送炭”,而一些有关系、有办法的,利用课题多头立项而管理部门信息不通,同一研究改头换面获得多方资助,研究内容与深度都没有实质性的改进。

科研成果评奖不规范。现在各级科研评奖似乎已形成一种惯例,即重关系、打招呼,对评审对象亲疏有别、标准各异,评价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形式主义严重。个别评奖甚至成了某些权威、官员照顾各种关系,实现各种目的的利益瓜分活动。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术腐败现象广泛存在,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是,它直接毒化了学术空气,阻碍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影响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冷静的审视一下当代中国高校学术,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原创性的著作凤毛麟角,或复述传统之言,或转述西方之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多数科研人员的谋生之道。在当代中国高校,能用自己的语言、逻辑、思想演绎整本学术著作并提出创新性学术体系的学者几乎没有。无庸讳言,当前中国高校的学术研究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文化危机。

二、高等学校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透过高校学术腐败现象的林林总总,笔者认为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方面:

1、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学术评价制度漏洞百出。现在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均要求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而这种“核心期刊”体系的确定本身就存在弊端,惟“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方式严重地恶化了我国的学术生态。迄今最受关注的“核心期刊”目录主要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4年第四版)、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大多数高校均以这三个目录为基准,颁布自己的目录,作为量化考核的依据。这种考核体系,操作便利,标准清晰,看似十分合理,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核心期刊”产生的初衷是为了各大图书馆在收藏期刊上有所依据,使有限的图书经费得以充分利用,并非做为评价学术研究者的标准。其次,“核心期刊”评定依据主要是其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而行政级别并不能与学术水平划等号。第三,各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专业期刊数量及用文范围不一,不加选择的搬用核心期刊表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第四,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来评价高校教师极不合理,评定体制应当多元化。课堂教学应该做为一种重要的考核标准,有些高校教师偏好于“述而不著”,其学术水平却很高,而现行的评价制度却忽略了这一点。此外,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思想文化活动,经常阐发对某些社会问题、文化现象的见解与思考,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亦应做为考评内容。

2、学术评价上的食洋不化,导致评价目标的“异化”。当今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种SCI崇拜现象。当今中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三大检索工具,即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而其中尤以SCI最受推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其选刊因子包括期刊出版基本标准、编辑内容、国际化程度、引文记录等,其中影响因子是最重要标准之一。现在国内大多数高校重视SCI本身并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只重数量,而忽略了由影响因子所决定的论文的质量。在各种名利的诱惑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学者的实用理性倾向明显,单纯的为检索而发表论文,同一成果被拆分成多篇文章发表,同一实验被分成多种角度阐发,科学精神荡然无存。近年来我国以SCI为导向的学术研究实现了数量方面的强劲增长,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及学术大师的产出与之根本不成比例。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的资料库”作为一个科学研究人员对本领域研究贡献大小的一种测度。该资料库2002年发布的版本指出,能够进入“高频率被引用人员”档次的研究人员,中国(包括内地和港澳地区)总数为13名,其中只有3名是在内地工作的,其余10名都是在香港工作的。而在人口只有2000万的澳大利亚,能够进入这一档次的研究人员就有79名。2005年科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全球前20名科学家中,有10名科学家在美国工作,7名在日本工作,俄罗斯、德国、英国各1人,我国学者榜上无名。

3、学术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导致高校的学术浮躁与急功近利。所谓学术制度,就是指社会或学术共同体,为保障知识创新,为人类提供知识增量目标的实现而确立的系统的、用以规范和引导学术人学术活动的行为准则,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政府或学术机构制定的用以规范、引导学术人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产生与学术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明显的因果联系。首先,学术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相关的学术法律制度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难以保证学术法律制度目标的实现。如当今大量存在的抄袭、剽窃行为,相关的法规中并没有清晰的定义,使得在具体实践中人们难以弄清学术活动中合理借鉴与抄袭的界限。此外,对学术界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法规处罚力度太轻,难以起到震慑学术腐败行为的作用。其次,学术评价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各种专家委员会,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存在较多问题。

三、对治理高等学校学术腐败问题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1、应建立和完善学术监察制度。要加强相关制度和规范建设,发挥各个学术环节中“守门人”的监督和防护作用;积极开展学术批评,把学术歪风消除在萌芽状态;参照国外惯例,在高校建立学术道德委员会或反学术欺诈工作委员会之类的组织,调查和处理有关学术违规事件。应当建立学术查新、查假制度,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专门的查新、查假机构,认真审查学术成果的科学价值,并以此做为科研人员的评价奖励依据。

2、大力推行学术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所谓同行评议是指针对涉及研究工作的某项事物,聘请在该领域或相近领域工作的专家,运用其专业修养,就对象的学术水准及相关价值作出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当今学术发展日益分化,通晓所有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专家并不存在。同行评议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是评价学术成果的最基本手段,它可以有效地避免行政权力干预及学术权力寻租。当然,在具体操作上还应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例如,应在同行评议中实行双向匿名制、利益相关回避制及无计名投票制度等。

3、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应重在影响因子指标和即时指数指标。所谓影响因子,即用某刊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刊刊载的论文数,它表示期刊中每篇文献的平均被引证程度,平均值越高,就表明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程度越高,影响越大。所谓即时指数,是指期刊文献当年被引用的程度,实际上也就是某刊最新一年的影响因子,其数值越高,表明该期刊论文被引证的速度越快,论文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该期刊论文的质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必须注重成果引用等客观量化评价、社会影响等指标的设置。影响因子指标和即时指数指标的实际应用,可以正确地评价学术成果(特别是学术论文)的质量,有效地避免当前重量轻质的学术评价倾向,充分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推动世界性的学术精品及学术大师的产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异议制度。学术评价的事前异议与事后异议均应受到充分重视。所谓事前异议,就是指一项学术成果在进入评审领域之前就必须接受公众审查和监督的一种异议形式。其具体实施可以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的审查和监督而将一些学术次品挡在正式评审领域之外,可以避免评审人员无谓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可以保证评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成果进行认真评审。此外,还应正确借鉴国外大学的排行技术,全面改进高校教师的人事、职称评聘制度,科学规范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和署名制度。

作者单位:江霞,吉林师范大学;王晓杰,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6.

[2] 刘明.学术评价批判[M]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221.

[3] 赵郭明 卢一萍主编.中国知识腐败档案[M]. 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65.

[4] 吴述尧主编.同行评议方法论[M]. 科学出版社,1996.18.

[5] 杨守建.中国学术腐败批判[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30.

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浅析 篇4

一、学术道德及学术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力量和人们的内心信念, 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学术人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处理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道德失范是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背叛, 它的典型表现是“诚信危机”。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荣誉、职称或金钱等) 。

学术道德建设是目前高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而高校的学术道德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和重视。在职称评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专业重点岗位聘任及年度业绩考核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不正行为, 给高校学术界带来了不良影响, 使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诚信受到冲击。

当前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或抄袭剽窃, 或请他人代写文章, 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 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及学校评估、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中的弄虚作假, 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 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 影响学术声誉, 阻碍学术进步,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必须对此认真加以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术工作者个体职业道德水平下滑。

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样的学术环境中, 不同的学术个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 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1] (P301) 因此, 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 主要是由高校学术工作者忽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淡化道德认识和情感,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评价能力下降等引起的。

(二) 高校学术奖励和评价制度与利益联系过于密切。

现行的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与市场利益关系联系过于密切, 加薪、提职、住房分配及各种其它待遇都决定于科研成果的数量 (质量的标准往往是形式上的) , 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 为了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 急功近利, 重量轻质, 致使抄袭、剽窃等各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存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鉴定、评奖和职称评审之中, 严重败坏了严谨的学术风气。

(三) 学术道德法制不健全,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学术监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惩治。尽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表明了国家对学术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各高校还是都缺乏一套与之相配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道德规范, 缺少对有关人员进行学术活动加以约束和管理的依据。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 极易使一些学术人产生“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不良想法;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缺乏, 违规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守规者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鼓励, 从而削弱了守规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学精神, 形成了失范行为的恶性循环。

(四) 高校自身发展中存在浮夸风气, 学风教育弱化。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为了“发展”、“升级”, 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 获取教学资源优势, 不断争取重点学科、硕士生点和博士生点, 纷纷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为鼓励广大教师多发、快发论文专著, 还制定了奖励办法, 导致教师重量轻质, 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垃圾堆出的虚假学术繁荣。同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 一些高校对学术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还为造假者包庇说情, 更使得一些弄虚作假者有恃无恐, 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

(五) 学术成果刊登机构的审稿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性。

在审稿方面, 首先, 当今学术杂志和出版物多如牛毛, 为学术失范活动提供了条件。其次, 学术杂志及其编辑面对一些学术失范现象, 出于种种考虑, 要么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要么怕得罪人, 怕自找麻烦, 这些都成为一些学术人一再无所顾忌地弄虚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 为权者讳, 为尊者讳的现象严重。某些学官学长, 利用权职之便主持重大课题, 主编大型丛书, 成为一字不写的丛书主编, 自始至终不问课题的课题主持人, 名利双收, “官大学问长”。这种投机取巧搞出来的集体项目往往前后重复, 错误百出, 贻笑大方。

此外, 我国大多数期刊和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机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这些机构只注重论文刊登费的多少, 而不注重论文质量的高低。这些都为抄袭、剽窃的“学术垃圾”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三、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学术道德修养, 加强学术道德素质教育。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主体是人, 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首先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要求个体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 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2] (P127) 2001年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从科学态度、学术民主、成果署名、科学协作、科学精神等十个方面确立了院士行为规范, 其核心就是强调自律。因此, 学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深化学术道德认识和情感, 培养并形成自己的学术道德准则, 锻炼道德意志, 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维护学术尊严, 进一步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坚决抵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

(二) 应建立科学的学术奖励和评价机制。

1. 建立科学的学术激励机制。

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 改变与利益联系过于紧密的状态, 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 遵循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鼓励创新, 多出精品成果;对于重大的科研成果, 应加大奖励的力度, 扩大奖励的效应, 通过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

2. 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在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 应重质轻量, 注重学术的原创性, 同时要尊重各学科的差异性, 提升评审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社等单位, 应从促进学术研究水准提高的角度出发,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专业的稿件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的外部人审稿制度。

(三) 建立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纪法规, 建立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 坚持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学, 是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策。建议国家在现有法律中增加并完善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条款内容, 保证有法可依。就学校本身而言, 一方面, 应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另一方面, 应完善相应的举报制度,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 颁布处罚各种违规行为的条例, 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惩不贷, 有力地遏制学术腐败现象。

(四) 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学术风气,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高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 以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 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3]

(五) 净化学术道德, 出版媒体责无旁贷。

作为学术研究显现层的媒体, 首先, 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 不因权势、权威而滥发稿件;其次, 要充分掌握学术动态, 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改头换面之稿件;最后, 要对违背学术道德, 违反学术规范的书籍、文章进行无情揭露, 严厉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使优者胜劣者汰, 使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 使真知灼见之文名扬天下。

综上所述,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遏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更需要高校及学术界自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约翰.布普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2.2.

[4]国内学术界存在七大“不端行为”[J].科学时报, 2004.2, (11) .

[5]江新华.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6) .

[6]肖瑞峰, 徐斌, 袁亚春.构建学术道德遇制学术腐败[J].中国图书评论, 2002, (7) .

[7]王友良.学术道德的三个层次[J].云梦学刊, 2001, (5) .

[8]欧安欣.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9]专题研修组.对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0) .

学术问题 篇5

正方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为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根据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的表述,学术诚信是指为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操守。即使在研究逆境中也必须对五种基本价值观做出的一种承诺,即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根据美国高校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学会手册的表述,学术诚信缺失是指“蓄意的欺诈行为。其中,研究人员未经授权就企图把别人的工作或努力说成是自己的工作或努力,或在任何学术练习中使用未经授权的材料或捏造的信息。”例如抄袭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代人撰写论文和请人代写论文;招生工作中进行权钱交易,使学位失真,呈现真的“假文凭”现象等。

何为社会问题?学者陆学艺主编的《社会学》中,将社会问题定义为“凡是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妨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的公共问题。它是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结构内出现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原因造成的;它为社会上相当多的人所共识,需要运用社会力量才能消除和解决。”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问题才能被称作“社会问题”。而“个人性格方面的问题,源于个人心理、生理及个人技能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或不当,根本解决途径需要通过个人自我素质改善提高的一类问题,则称之为个人问题。

基于上述定义,我方认为: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而非社会问题。我方将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论述:

首先,当今学术界的主流价值观是以学术诚信为本的。大多数研究者们都秉持着“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的基本道德操守。我们承认当今存在学术诚信缺失现象,且对于科研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对其进行探讨的原因,但总体而言,学术领域仍在稳健的发展着,而并未出现社会问题所展现的,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特点。故我们认为学术诚信缺失只能称作“社会中的问题”,而非社会问题。

进一步来说,学术诚信缺失产生的根源在于部分研究人员的学术行为意识不端。可以分为三点:第一,部分人对学术诚信的认识不足,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不强,不清楚自身的一些做法已经触犯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第二,部分人随对于学术诚信有所认识,但其道德修养欠缺,对科学研究怀着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而造假或抄袭;第三,其学术能力不足同时意志不坚,一定的科研压力便使其丢失了道德原则;第四,当前学术考察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且部分学术监管系统人员道德素养亦不够高,在执行学术规范问题时往往凭借权威和“关系”,催生了学术腐败。而之前谈到,社会学中个人问题是“源于个人心理、生理及个人技能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或不当”,这与学术诚信缺失的根源相符合,故从源头上来说,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由于当今学术工作领域逐渐细致,研究者的学术自由度大大提高,所从事领域的特殊性也大大增强,领域以外的人几乎都没有对其进行细致评价的能力与标准,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想要运用社会力量来评价所有领域的科研真实性问题,是不现实的,具体而言,无论怎样的规章制度,或是科研团体审核,在当今社会,均无法对领域内的成果做出细致的核实。故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其根本解决,只有通过个人素质的改善和提高,这与社会学中个人问题的特点相符合,故从解决方式来看,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

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区分学术诚信缺失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就是希望通过对于此问题的准确定性,能帮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找出合理的范式对其进行解释,进而指导我们运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学术论文的伪注问题 篇6

《中国社会科学》现在被许多高校列为文科类最高的学术期刊。凡是能在其上发表一篇文章者,各高校的奖励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我所在的学校是二千元)。我校凡是在这个头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的教师,没有一个不牛的。评职称时,只要在自己的学术成果上写上有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文章,评委们没有不高看的,往往一路绿灯,全票通过。有了这种礼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文章,对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简直就是高山仰止,日思夜想着自己猴年马月也能在这个期刊上弄上一篇文章。所以,《中国社会科学》新的一期一到,我总是急不可待地仔细拜讀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章,虽然也想看其他专业的文章,只是太深,专业又不对口,只好作罢。我拜读的主要目的是要看看人家《中国社会科学》的作者们是怎样做研究的,从中汲取“营养”,以便日后自己也能在那里发上一篇。所以,我对所读文章上列的参考文章和著作都不敢漏过,目的是能够按图索骥,让那些曾经滋润过《中国社会科学》撰稿者们的论著再来滋润滋润我,使自己丰富起来。老实说,绝大多数本专业的文章,我读后都受益匪浅。

然而,看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所刊的第一篇文章——《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世界秩序》,我颇有点失望。让我失望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作者的注释。因为作者鲁品越先生是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对于文章内容的好坏,我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人物不便评价,但作者在该文中的第一条注释(第4页)的确让人感到是“伪注”。

鲁晶越教授的这一条注释是这样写的:Samuel P.Huntington,The C1ash of Civolizs-tlon?,Diplomacy,New York,Summer,1993(见《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4页注1)。正是这一条看似规范的注释让人看到作者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

不错,亨廷顿确实是在美国大名鼎鼎的《外交》双月刊(以前是季刊)1993年夏季号(第72卷第3期,第56-73页)上发表过轰动一时的《文明的冲突》一文。然而,中文所说《外交》是约定俗成的译法,它的英文名称是Forexgn Affairs(外交事务或对外事务等)。这样,中文的此“外交”就不是英文的此“外交”(Diplomacy),而是英文的“对外事务”(Foreign Affmrs)。这个刊物非同小可,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晴雨表,美国新的外交政策的出台,一般首先在它所刊登的文章中体现出来。如当年美国遏制政策出台前,乔治·凯南就以X化名写过“苏联行为的根源”;尼克松主义正式出台前,尼克松在这刊物上写过“越南后的亚洲”,等等。严格地说,这一刊物不完全是纯学术性,它是表达美国政界、商界和学界各种人物重要外交思想(现在也涉及经济)的喉舌。这样一本极其重要的刊物,如果是真的读过的话,应该是不会把名称写错的。

本人这里暂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加以猜测,鲁品越教授很可能是把中文的名称翻译回去的,并没有看过原期刊。但是,将中文“翻回”英文往往是要“失真”的。记得两年前也是南京大学的一位历史教授的《西方史学史》被人说成剽窃,揭露者也举类似的例子:那位历史教授从中文“回”英文,但真正的英文书名与作者所翻译的英文名完全不同。当然,这位哲学教授没有犯题名错误,因为中文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上就有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只是期刊英文的名称写错了。这种不可能也不应该写错的地方却偏偏写错了,让人不可思议。笔误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其中的原委,恐怕只有文章的作者自己知道。

现在学术论文中的伪注现象相当严重,不少学者在论著中“作注”喜欢外文,否则似乎不够档次,不能表现出其学贯中西的气象。但是,引用外文书刊的条件是自己必须亲自读过或者至少是认真核对过。我觉得,在学术论文中作“伪注”也是一种学风问题。因为文科文章中的注释,如同科学论文中的数据一样,是不能作假的。

学术期刊编辑过程的问题研究 篇7

一、当前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学术期刊主要刊发的是涉及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 以服务学术研究为宗旨, 主要面向的作者和读者都是相关学术领域内的, 所以学术期刊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发展不同于一般的普及型、大众型刊物。同样地, 学术期刊的主要工作人员编辑, 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刊物编辑的一些工作特征。

(一) 学科细化带来的问题

当前,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学科, 这些学科有些是基于原有学科深化推广而来。总的而言, 学科细化是大趋势, 学者们的研究方向也偏重于更加细化的学科。这固然推动了相关学科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 但也给学术期刊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期刊的市场定位问题;二是期刊的审稿问题。

就期刊的市场定位问题来看, 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作者、读者心目中树立一定的地位和形象, 学术期刊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当前学术期刊市场上, 期刊种类较多, 出于市场竞争的要求, 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而当前的现状却是相同学科的期刊大同小异, 特色不明显, 作者及读者面临众多类型相似、内容和研究主题雷同的刊物, 无从下手。很多期刊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淹没在期刊的“海洋”当中, 甚至面临停刊的危机。

就期刊的审稿而言, 虽然期刊大都采用外审专家审稿制度, 但是, 学术期刊编辑也必须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而不能完全依赖专家审稿,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及刊物的质量。当前面临的问题是, 由于学科的细化, 部分编辑对相关学科的把握不够, 导致一些好的文章成了“学术遗珠”, 不仅损害作者、读者的利益, 也不利于刊物的长远发展。

(二) 学术期刊市场化带来的问题

学术期刊逐步走向市场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 由于学术期刊的特殊性, 其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着比一般刊物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如期刊受众面更窄、市场竞争激烈、期刊内容质量要求高等诸多问题, 学术期刊市场化之路任重道远, 荆棘密布。

(三) 期刊数字化带来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脑、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相应的, 数字出版、手机出版渐渐成为出版市场上的重要力量。人们的阅读不再依赖于纸质出版物, 期刊数据库等成为更加重要的学习渠道。而这些数字出版物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高、不受空间限制等优点, 进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纸质出版物的空间也因此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二、促进学术期刊发展、解决有关问题的对策

作为学术成果发表的重要平台, 学术期刊在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学术期刊的发展较为缓慢, 本文针对上述的一些问题, 结合其他学科, 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一) 顺应学科发展趋势, 开辟“特色栏目”

学科细化、多学科交叉是推动学科深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学术期刊只有顺应这一趋势, 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而开辟“特色栏目”就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所谓“特色栏目”, 就是结合本编辑部的主客观条件, 通过详细的学科调研和市场调查, 开辟符合学术发展趋势的栏目。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抢先占领学术研究的制高点, 才是学术期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取生机的关键。

(二) 编辑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审稿质量

编辑工作是期刊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编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刊物质量的高低。事实上, 编辑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审稿工作, 即发掘好的文章、有潜力的作者。编辑要尽量做到以客观、公正的眼光, 以尽可能专业的态度去审读每一篇文章。编辑要做好稿件的登记工作, 做好稿件的初审工作, 注重和作者沟通, 注重稿件、特别是返修稿的质量把关工作等。具体包括:对来稿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对通过了专家审稿但需要进行一定修改的稿件, 编辑应整理好修改意见, 及时地与作者联系。

当然, 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文字工作, 编辑应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能力, 特别是一些理科期刊, 要特别注意数字、字母、公式等的规范使用。另外, 编辑还应加强策划能力, 正如孙书平所说, 现代学术期刊编辑强化策划意识, 是适应现代学术期刊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

(三) 面向市场、积极应对挑战

首先, 学术期刊应把握好自身的市场定位,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就大众普及类期刊而言, 《读者》、《青年文摘》已经在读者心目中树立了牢固的形象。而学术期刊由于其特殊性, 不可能采用像大众普及类期刊一样的市场定位策略, 因此, 学术期刊应注重打造自身的特色, 不求全面, 而是追求深入, 打造高品质学术刊物。其次, 学术刊物的作者和读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所以, 学术期刊应定位自己的读者群和作者群, 在读者中发掘具有学术研究潜力的潜在作者, 通过作者群来扩大期刊的影响。再次,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 学术期刊还应做好宣传工作, 扩大影响范围, 提高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最后, 学术刊物应做到以质量作为判别一切稿件的基本依据, 杜绝“人情稿”、“关系稿”, 不以作者的身份作为衡量文章质量的标准, 在重视专家老作者的同时, 也要注重发掘具有学术研究潜力的新作者, 建立实时更新的作者数据库, 实施同行评议。

(四) 积极应对期刊数字化趋势

科技的进步使得单一的纸质期刊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对于学术期刊而言, 往往要建立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 依靠传统的阅读方式无法适应学术研究特别是数据处理的需要。许静等认为电子期刊是解决“学术期刊危机”的重要渠道。因此, 学术期刊应积极推动期刊数字化建设, 通过和一些网站数据库进行合作, 及时将本刊发表的论文上传至网络, 供更多的读者阅读、下载、引用, 同时, 学术期刊应重视编辑部网站建设, 方便与作者、读者进行沟通交流, 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 不拖刊期, 确保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广大读者。

(五) 建设审稿制度, 提高学术质量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稿件收到后, 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编辑初审, 初审中首先关注重合率, 重合率过关的稿件, 审核选题是否具有理论价值;其次就是关注文章摘要, 了解文章主要论述什么, 是否紧紧扣住了标题;再次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另外, 还要注意文章的每一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文章大的框架基本合格的话, 接下来就要关注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如引言是否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做了介绍, 文献综述有没有条理, 有没有体现出本文的特点或者说创新在什么地方;理论分析是否到位, 假设提出有没有依据;实证部分是否规范;结论及建议有没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主要有哪些, 权威的专业杂志还是专著、博硕士论文, 等等。初审合格的文章就要送专家外审, 外审时首先要做到选择合适的专家, 综合考虑专家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的成果、以往审稿的情况等。选好专家后, 最关键的就是专家意见的整理。编辑一定要掌握文章的要义, 不断提高个人的学术判断能力, 争取做到有自己的判断力。最后是向作者反馈意见并及时和作者沟通, 帮助并督促作者修改, 作者改回来后, 认真比对作者的修改情况。另外, 就是注意每一个审稿环节的时间把握, 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

(六) 不断提高编校质量

编校工作是一项对工作细致程度要求很高, 且永无止境的工作。首先就要让文章格式符合杂志的规范, 掌握好版面的调配;其次就是要抓文字、标点符号等。学术期刊不仅对文章的学术质量有很高的要求, 还很重视编校的质量, 这是每一本刊物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学术期刊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一些科技类的期刊而言, 数字、公式的用法等都必须紧密关注。作为编辑, 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编校水平, 掌握编校规范, 实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坚决执行“编校分离”制度, 尽可能将差错率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三、学术期刊未来发展建议

近年来, 我们的学术期刊总体上发展快速,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总的来看, 与国外期刊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暂时还没有跟上学术研究的发展速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缩小差距, 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 国内学术期刊还应争取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数字化建设, 顺应技术发展的要求。二是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将学术研究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谋求自身准确的定位。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争取和国际接轨, 向国外优秀期刊学习。四是加强编辑队伍、作者队伍、审稿专家队伍建设, 建立内部有效的数据库。

综上, 为了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进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需要每一个期刊人的共同努力, 打造优质学术期刊应成为每一个学术期刊工作者的追求。在学术期刊市场化进程中, 顺应改革潮流, 打造学术精品是每一本学术期刊共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彩荣, 翁贞林.学术期刊价值论及其市场化选择[J].学报编辑论丛, 2009 (1) .

[2]孙书平.论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意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6) .

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问题探究 篇8

一、研究生群体的特性

(一)研究生群体的特性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人们应该也需要加入各式各样的群体,就如同很多人都选择加入研究生群体一样,研究生作为当今社会人数基数比较大的群体之一,人们加入其中不外乎出于以下几种需要。

一是基于安全需要。通过加入群体能够降低个体独处时的不安全感,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后,会感到自己更为强大,因而减少了自我怀疑感。加入研究生群体可以增强安全感,学习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减少在工作及生活中的自我怀疑。

二是地位需要。人们加入一个被公认的十分重要的群体,能够使个体获得该群体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研究生群体在当今社会被认为是比较高学历的群体,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通过努力考进这样优秀的群体有利于日后社会地位的认可。

三是自尊需要。群体能够使其成员感受到自我价值。加入研究生群体后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形象,而整体研究生水平的提高也是提升个人自尊的需要,使其认为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四是归属需要。人们往往会在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满足,在学术交流中学者之间的互动是满足他们归属需要的基本途径。研究生群体中各自学术之间的讨论使其认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归属感,不仅使他们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更是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从而得到专业方面的归属。

五是目标实现的需要。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目标需要汇集众人的智慧、知识和力量。为了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加入研究生群体可以从其他学者身上学到不同的知识,在丰富自己素养的同时也可将自己所想所研究的与其他研究生学者分享讨论,共同进步,汇集更多的智慧在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二)群体结构中角色理论的诠释

群体结构中有这样一个成分即是角色,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是演员,都扮演着一种角色。在组织行为学中使用的角色一词,是指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要理解研究生群体的行为,关键在于弄清每个个体所扮演的角色。

1.角色认同。指一种角色当中,态度与实际行为保持一致。要保持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态度与实际行为相统一的原则,既要使研究生保持自身对学术研究的崇高敬意,端正对学术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还要将这种态度运用到实际学术研究中去,在学术研究中坚持刻苦钻研,广泛查找文献资料,坚持用自己学习的内容去创新。一旦发现学术环境条件明显要求他们做出重大改变时,他们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行为角色。

2.角色知觉。指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通俗的解释应为研究生群体应当知道自己如何在当今学术环境下更好地表现。而这种角色认知是从何而来的呢?实际上,角色认知来自我们周围的多种刺激,例如朋友间的交谈、各类书籍上所传达的信息、电影电视中人物的表现形式等等。目的就是让研究生通过观察学会按照学术界所期待的方式进行学术研究。研究生在高等教育中属于受教者,该懂得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如何更好地研究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所突破,从而获得自身学术价值的提高以及学术界的认可。

3.角色期待。是指在某个特定情境中别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而你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你做出行为的背景所决定。当今研究生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跟随导师所研究的方向领域,查阅书本及文献资料并创新出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而在读研究生期间,研究生要满足导师、父母以及自己对自身的学术期待,在这种角色期待下,研究生应严格自律,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并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将所研究的理论付诸实践。

4.角色冲突。指当个体面对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多种角色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因此有可能出现研究生在学术环境中面临的两个或多个角色期待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当导师与研究生在学术问题上有不一样的想法或意见时,有可能导致研究生在学术中失范,既想从心理或学术上说服自己,又想有所突破或创新而与导师的想法不相一致,从而使研究生群体急功近利,在学术行为上造成失范。

二、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问题的原因

当今研究生群体基于各种社会及个人原因出现学术失范的现象,是现代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现就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原因作以下探讨。

(一)缺乏学术积累与创新意识

很多研究生不刻苦钻研和学习研究前人的文献和书籍,外在的结果性评价中缺乏对研究生的研究反馈,导致研究生急功近利,在学术创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学术研究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缺乏学术积累和创新意识,在学术研究中有浮躁情绪。

(二)缺乏学术信仰

现今社会应该弘扬学术创作的优良学风,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而当今很多研究生把读研仅仅当作缓解工作压力的缓冲地,把读研仅仅当作跟潮流,缺乏对专业知识进行研究的学术信仰。导致把学术创作当作任务完成,缺乏必要的学术信仰和认真的科研态度。

(三)缺乏学术道德

研究生花费十几年的时光和努力,以进入高等学府寻找精神家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学业水平,更应该尊重自己的学术研究过程和成果。而当今研究生缺乏应有的学术道德,出现抄袭剽窃现象。

(四)无视学术创作荣誉

接受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应当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在导师正确的引导下,积极向上做好学术研究工作。而当今很多研究生无视学术创作荣誉,学校或学院为顾颜面亦瞒报学生中学术不端的行为。

三、从学术失范到规范的策略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有的群体都会建立自己的规范,研究生群体也不例外。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中的规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上至教育部,下至各类院校各个专业,都对研究生群体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准则,无论对研究生的学术成果研究还是对研究生应有的道德素质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即便如此,研究生中仍屡次出现学术道德败坏、学术失范的现象。现从群体结构中规范的主要类型特征探讨如何启示学术向规范化方向努力前进。

(一)加强研究生学术绩效规范

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导师会明确告诉研究生应该如何完成他们的科研任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科研水平,应该如何与他人进行学术沟通。在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学术绩效的规范化,使研究生群体既能充分看到自身研究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这样对学术绩效规范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研究生群体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二)巩固研究生的社交约定规范

这类规范主要来自研究生组成的非正式群体,主要用于规定研究生在社交生活中的学术言语及学术行为等等。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相当于进入一个更加社会性的群体进行学术研究及生活,无论是社交圈还是生活圈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比如与什么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问题时该如何发言,都要有所顾忌,更不可拿着别人的学术理论随意探讨。因此要求研究生要严于律己,在公众场合做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

(三)完善研究生群体的资源分配规范

这类规范来自组织或群体内部,主要涉及报酬分配、困难任务的安排以及新型工具和设备的分发等等。这类规范亦可适用于各类小型研究生群体中,例如某个具体专业这样的小群体中。因为在当今研究生学习生活中,学术失范问题不仅存在于研究生个体中,而且存在于一个专业或一个领域所属的研究生小型群体中。而在群体中,一个专业的研究生作为一个团队,在平日课程安排、学术讨论安排中分配都应被规范合理化,不能以竞争模式使团队出现失范行为。且大量事实证明,群体能够对其他研究生成员施加压力,使他们改变当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四)规范研究生群体的独立性研究

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一员,都会希望被群体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也很容易接受按照群体的规范做事。但即使是其中一员,也要树立独立自主研究的学习计划,加强对研究生独立研究的规范事宜,用自己独立的科研精神及研究方法创新科研成果。在加大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下,也要在学习内容及程序上予以规范,使学生在接受监督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研究的自由度和独立性,同时注重考核的间距和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从测评结果制定针对研究生的最有效的培养方式。

摘要:探索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的前提是把握研究生群体的特性。文章运用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原理阐述研究生群体的特性,深入挖掘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原因,并从群体特征出发,提出加强研究生群体学术规范的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策略

参考文献

学术问题 篇9

汉语语法专题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学术活动, 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 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第七届专题研讨会定于2014年10月举行,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汉语词类问题”。欢迎海内外学者就此专题讨论范围内的理论或实际问题提交论文, 参加会议。会议论文采取公开征稿和匿名审稿的方式进行。有意参会的学者请在2014年6月3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提交1000字以内的中文论文摘要, 并请在摘要后面附上作者姓名、工作或学习单位、电子邮箱、电话和通讯地址等相关信息。

投稿邮箱: xiexm1973@yahoo. com. cn, 联系人: 谢晓明, 电话:027 -67868615 ( 办) , 13554183399。

学术问题 篇10

高校教师的学术腐败是指在学术活动中, 高校教师个人或一些小团体为谋求一己私利, 采取违反学术规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从根本上背离了学术的求真、求实原则。同任何一种腐败现象一样, 高校中的学术腐败问题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假冒伪劣

当下, 高校中最普遍的学术腐败行为就是公然抄袭和剽窃别人的成果。有人通过人情的交易就能获得发表出版的机会;有的人干脆盗用他人书刊号直接就发表出版;有人将同一文章经过略作修改或者干脆不改就在不同刊物上发表等。

2.粗制滥造

虽然高校中不乏高产的教师, 然而其中不少是粗制滥造,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多。“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而现今“大师”太多恐怕也不是好事, 学术论文或著作追求大而空, 文风晦涩难懂, 使研究界平庸之作泛滥。

3.好大喜功

有的学者利用媒体对其科研成果进行“炒作”, 任意夸大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等级, “重大突破”“世界领先”“引起国际轰动”之类的顶级修饰词语满天飞, 缺乏起码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4.学术垄断

有些主管科研单位或相关领导负责人, 在科研立项课题下达公布之前, 已事先在有关人士和“关系圈”中通风报信, 好实现其自身目的。这种表面看似信息不畅的现象其本质是一种学术垄断。在高校, 因学历、经历不同而研究能力有差异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发展成某些学阀、学霸甚至个别导师、学术带头人挟洋以重和挟名以重, 搞学术“统治”, 对人才分级分等对待, 则会滋生不公平竞争的氛围。

5.评价失真

学术批评本来是学术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术民主的标志。但是, 高校学术批评由于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 现状堪忧。学术批评成为学者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化妆品和遮羞布,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风气在学术批评中盛行, 而真正的学术性则被阉割。

6.权钱交易

权钱交易最主要体现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发表、评奖中以及职称评聘、学历学位授予过程中。在成果申报、鉴定、评奖中, 有的人对材料进行不切实际的重新加工和包装;有的人或托人情、找关系。在职称评聘、学历学位的授予过程中, 也存在“作弊”“人情”“破格”等现象。

高校教师学术腐败问题的心理成因

高校教师学术腐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背景下的“需要失衡”

自古中国的学者无不讲究“心性”的锤炼, 并把德行的追求当作人生的目标。“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1]与天地合德, 与大道同行, 与兼爱同施, 最终达到“悦我”境界, 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集体无意识。然而, 当代学术腐败现象却证实了古人“为物欲所蔽”的设想。物欲是人需要失衡的表现。需要是人对有利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体作出的心理反映, 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外界事物的倾心、期望和要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从生存的本能需要、安全的需要到对于名利、地位、归属的需要等等。需要是利益的心理诱因。人们谋取利益, 是建立在他们的需要基础之上的。

利益驱动是产生高校学术腐败的重要原因。当学术成果与教师的个人利益严重挂钩, 并被扭曲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核心杠杆时, 原本孤芳自傲的学术领域也变得世俗加铜臭。当道德实践者的外在利益老是得不到保障, 外在失衡最终会导致内在的失衡, 感情受伤, 人们就会视道德行为为畏途。同时, 学术腐败付出的成本低、期限短、收益大、效果快, 可谓是一种高收益的经营行为, 这就使得有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坚、贪图名利的教师迷失在自我的欲望里, 良心服从于一些低级需要的满足, 最终走向学术腐败的道路。[2]

2.社会学习下的“行为强化”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 通常是通过观察别人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的, 这种观察和模仿是人际之间的学习。[3]社会文化环境、榜样的示范都可直接影响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因素, 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鼓励正确行为, 抑制不良习惯, 才能防止因错误强化带来的行为定势。然而, 我国学界还没有真正形成健康的学风和学术出版活动, 媒体炒作常常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以及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要求, 不仅无法激励高校教师刻苦钻研、求实创新, 反而是对学术腐败行为的一种导向。教授终身制产生了许多没有学术造诣的教授, 有这些活生生的榜样, 不模仿也难。

3.道德发展中的“自律缺失”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他律与自律是道德判断的两种类型。个体道德判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就是不断地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在日常生活中, 行为的真正主体, 在作出“我应做什么”的判断过程中既要考虑道德因素也要考虑实用主义的目的。生活中的道德判断模式主要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模式。这一模式表明, 人们对道德判断阶段的选择是在其所关注判断功能的影响下, 考虑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因素包括对自己身体和物质利益后果的考虑、对自我的社会后果的考虑、对自己的心理后果的考虑等。[5]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 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和西方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来越呈现出道德观念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不再被奉为象牙塔里灵魂的塑造者, 而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职业存在着, 就难免考虑诸多后果, 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正统的道德观念, 客观上难以保证高校教师依据纯净的学术职业观和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判断、评价和选择。[6]

4.“功利主义”的“效果论”

斯马特的效果一元论认为, 任何一个行动, 只要它的效果好于其他可选择的行动, 不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就是一个好的行为。效果论实际上也就是目的论。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强调, 只要能够达到好结果 (目的) , 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既然抄袭、垄断、作弊等行为的后果可以带来文凭和金钱, 而不这样做的后果是吃力不讨好, 那么受快乐主义驱使, 不道德的腐败行为便产生了。[7]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实事求是”, 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做学问犹如一项长期而清苦的跋涉, 真正的学者都是孤独的英雄, 若耐不住孤独、静不下心, 而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就只能伪造数据和研究成果来满足自己对“结果”的追求。

心理学视野下对学术腐败的消解

高校教师学术腐败行为的泛滥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毒瘤, 它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则, 败坏了高校严谨、科学的学风, 也使正直学者的尊严和权益受到践踏。尽管学术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启示我们从新的视角看待高校教师的学术腐败问题。一位心理学大师曾说过“治愈的能量存在于需要治愈的毒性本身之中”, 人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有其心理根源, 从本质上说, 外因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中, 对旧有道德教育形式做一扬弃, 在尊重人、爱护人的立场上塑造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1.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道德现象是一种多元素、多因质的现象, 其中的心理因素是产生一定道德和使一种道德向另一种道德过渡的原初动力。同时, 道德又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具体形式, 它具有调节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功能。人的相互关系是需要调节的, 为了调节这种关系, 必定会找到法律、道德等不同性质的准则作为调节的法式规定。但是, 提供一整套法式规定并不等于就实行了一整套法式规定, 正如立法并不等于司法, 司法不等于执法一样。[8]要把道德作为人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准则, 没有心的陶冶是万万不行的。改造人的活动是一项浩繁的工程, 构筑起心里的长城, 坚固“心理的城堡”, 才不至于使人迷失在社会的洪流中。科尔伯格在道德教育中倡导的“公正团体策略”在当今仍然有其借鉴意义。“公正团体策略”概括地说, 是指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 (合作性团体) 的实践活动过程, 经由师生的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 以达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科尔伯格认为, 公正团体学校具有高度的亲社会规范的集体感和强烈的团体感。不仅个体在公正团体中得到了发展, 团体本身也有较大的发展。在学校里尝试建立类似“学术公正团体”, 通过团体成员的民主参与, 可使教师和研究者在团体中获得归属感。“公正团体法”可以一改传统道德灌输的生硬面孔, 使参与其中的教师在道德体验、评价、讨论的活动中激发对民主和集体的理解, 提升知行合一的水平。团体生活中, 活生生的身边案例是需要团体成员解决的最直接有效的道德课题。[9]“学术公正团体”可以创设一种群体道德环境, 对成员要求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觉践行、自我约束, 这是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的, 目的在于巩固高校教师的道德自律。公正团体的行动理念是平等、民主和对话。因为信息交流不畅也会带来腐败。杜威主张在学校管理中打破自我封闭, 注重多元对话与交流, 以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 促进人们增长智慧, 认识到相互间的共同利益。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科层形式, 缓和权力争斗, 增进民主参与。这要求进行必要的制度化建构, 以消除不利于对话的结构障碍。[10]

2.促进道德范例的学习

在处理利益关系中的可效仿典型是道德范例。道德范例就是“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 具有肯定意义的现实生活的典型, 是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崇高形象, 是内在的善品和外在的善行的统一。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正面人物风范”。[11]因此, 道德范例也是道德知识的实际体现形式, 是道德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确证。在高校里, 树立学术诚信的榜样, 在对人产生感染、感召的基础上, 使人对它产生模仿的行为就是道德范例的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人格感召力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 启迪人们的道德智能, 净化人们的道德良心, 使人们对它产生向往和热爱。一旦这种情感上升到自觉高度, 就能转化为自觉的模仿行为, 从而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最终减少学术违规的发生。对于在较高道德层次的榜样抱有一种尊重或尊敬的感情是一个人具有道德法规的表现。知识分子历来比较容易实现对学术权威的推崇, 而这些权威往往也应该是道德的典范。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授一生只潜心于一项研究,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心无旁骛, 内心的唯一追求就是无限地接近科学和真理。当这些人和事就真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谁又能不为之震撼?

3.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

高校是学术的殿堂, 是传播高深知识的场所, 高校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 更是担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高校教师把平时的研究和著述行为看作是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真理的膜拜还是看作获取短期利益的手段, 这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体现。高校教师应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 把对学识的追求当作自己评价事物和选择目标的准则和学术诚信行为的动力。

4.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

心理学认为,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性。[12]人格表现在人的所思所想与言谈举止之中, 是各种品质的结合。布兰特说:“作为在一种标准层次的动机而言, 履行或避免某种行动是与品格特性 (品质) 相关的, 一种品质实质上是某种持续的欲望或厌恶感。所以, 正直、真诚或有良知的人, 确切地说是一个 (在一定的层次上) 有着行动正直、说话诚实或办事负责的动机的人。”因此, 如果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格品质, 便是从根源上促成了诚信学术行为的来源且能稳定地存在和发展下去。人格是一种心理结构, 而结构孕育了功能。具有道德人格的个体, 因为具有了正确的善恶标准, 他就会弃恶扬善, 去伪存真, 使自己的道德水平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得以提升。[13]

中文学术论文英语摘要问题探析 篇11

【关键词】学术论文 摘要 英译

一、引言

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是作者為发表论文而撰写的、对论文进行简明确切记述的短文。学术论文的摘要是关系到论文能否被录用、发表及检索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起着吸引读者并为其提供主要研究内容的作用。摘要作为论文的高度浓缩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纷纷问世。有的研究是比较总括性的,它们归纳英译后的摘要的常见错误对翻译做出指导,还有的研究是在某一特定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分析,常提及的翻译理论家有纽马克(Newmark)、尤金·奈达(Nida)等,涉及的翻译理论多为目的论、等值理论等,有着重体裁、人称、时态、等文摘翻译中某一具体的方面来研究的。

但是,这些对中文论文摘要的英译的研究关注的重点多为科学技术类学术论文,只有少部分为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同为摘要,人文社科类摘要和科学技术类要不同,没有固定的结构和模板,更加灵活。故本文以教育类期刊《全球教育展望》为例,对摘要英译中的问题进行剖析。

二、错误分析

1.词汇层面。在词汇方面,通过分析所选10篇摘要的英文版,归纳出以下五类主要错误。

第一,错误使用或漏用冠词。如“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⑧)该部分作为摘要的第一句话,却用定冠词“the”而不是不定冠词“an”。再如,“… shows that reasonable curriculum pattern can be …”(④)中就缺少了个不定冠词“a”。

第二,忽略复数形式。“in primary school” (④)、“more opportunity” (④)等这样的例子,都是本该用复数形式却还是用了单数形式。

第三,错误使用介词。如“In nowadays …”(⑧)多加了介词“in”;“Under the field of …”(⑥) 中的“under”是误用,应该是“in”。

第四,没有使主语和谓语保持一致。如“While a task-driven approach to authentic assessment emphasize the fidelity of assessment tasks...”(⑩)中的“emphasize”和单数的主语不协调。同理再如“the modern view of children enters China..., which gain legitimacy...”(⑥)中的“gain”。

第五,错误翻译或选择错误对应词。例子有如将“理念呼吁阶段”(①)译成“the stage of idea appealed”和将“吸取······经验和教训”译为“absorbing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③)等,其译文因受直译的影响而使译文让人无法理解、觉得生硬。还有将术语如“错字和别字”(④)、“字形和音义”(④)和“反映式倾听”(②)乱译为“wrongly characters”、“font, phonetic, and semantic”和“reactively listening”等错误。实际应该是“wrongly-written and mispronounced characters”、“orthography,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和“reactive listening”。术语的错误翻译是影响准确的最大问题。

2.句子层面。摘要的英文译文在句子层面的问题使得行文不够通顺流畅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省略连接词,其中“and”遗漏的错误尤为明显。例如,“on changing …, constructing …, improving …”(①)、“due to the fragmental status, the lack of ” (③)、“… object, context, theory system.”(⑨)等句子中最后一个逗号后都缺少一个“and”。

第二,产出结构混乱的句子。特别是有从句的句子,如“Its main content is that to use the methods of... to establish..., and to use the methods of ... to eliminate...”(②)、“It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that how to reduce the rate...”(④)等。其它包括语序混乱在内的结构极不符合英语规范的句子还有“An approach inquiring...shall be advocated that comes the possibility...”(⑦)和“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⑤)等。

第三,错误使用标点符号。如分号“;”的错误使用:“we should emphasize...; focus on...; strengthen...”(⑦)、“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⑦);再如逗号“,”的错误使用:“... are the main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s...”(①)。这里,译者很明显混淆了逗号和句号的使用。

3.篇章层面。在篇章层面,即从摘要全篇的行文方面来看,英译的摘要不符合“简练”的原则。这和近年来在各国各界盛行的“简明英语运动”所提倡的基本原则不符。

随机选取的10篇英译的摘要中,就有⑧和⑩两篇在它们100-150字长度的段落中花了一半的篇幅介绍研究背景。更有甚者,⑤在中文摘要没有背景知识介绍的情况,在英译中增加了45字的背景。这样的弊端不仅是使得译文显得冗赘,而且使其重点不够突出。

三、原因分析

从以上错误我们可以看出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问题颇为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中英文摘要翻译的难度首先源于中文和英文这两种语言在词法、语法和句法上的差异。英文中有冠词“the”、“a”/“an”,中文中没有这样的冠词体系;英文中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的区别,动词也需要遵守主谓一致的原则、还需要注意时态,但是中文中没有这些曲折变化;英文的介词和中文的介词不一样,比如中文中的一个介词“在”就对应着英文中的“in”、“on”、“at”等多个介词,这样的一对多的介词为翻译时对应词的选择增加了难度;英文有简单句和复合句,其中的复合句结构在构成上比较复杂,有着中文中没有的关系从句(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表语从句等)。中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则是通过逻辑而不是句型或标点来体现的:“汉语中句子的概念比较模糊,句号和逗号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李长栓, 2004)。

译者的能力也很重要。译者的翻译能力决定了译文的质量,译文的质量决定了文本的接受程度,所以为了促进学术之间的对话,为了中国学术更好地走上世界舞台,译者需要平时要加强学习,提高中英文水平、增加翻译知识,勤加练习,积累翻译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吉荣,赵永青.论文摘要英译的翻译显化[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0(1),122-125.

[2]方宗祥.理工类院校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郭曼.目的论指导下的论文摘要词汇英译[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4),38-41.

学术问题 篇12

本文中专注于使用基于关键字搜索的学术搜索系统,使用3年的查询日志来研究学术搜索引擎的用户行为。通过观察用户的查询模式,将学术搜索查询分类为导航和信息查询来研究用户查询意图。搜索引擎查询通常被分为3类[11]:(1)信息,用户正在网上寻找一些信息;(2)导航,用户试图访问特定网站;(3)事务性,用户试图执行某种类型的事务。查询意图分类是所有搜索引擎的重要部分,这是因为查询类型会影响查询的处理方式。如果已知查询是导航,则搜索引擎可以选择通过显示单个结果或少数结果来不同地呈现结果页面。在本文工作中,引入学术导航查询的概念。

1 学术查询日志

本文工作动机来自检查Cite Seer X的学术用户的使用行为,其中Cite Seer X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物理学和经济学的出版物的索引。搜索引擎提供多种搜索类型,最典型的是文档搜索和作者搜索。将搜索引擎在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收到的搜索过程用于本研究。搜索类型的比例在表1中给出,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搜索过程(92.73%)属于文档搜索。此外,6.9%的搜索过程属于作者姓名搜索。推测两个可能的原因在于:(1)当用户记住论文的作者之一但不记得标题时,用户对通过作者姓名搜索论文感兴趣;(2)个别作者搜索自己追踪他们的论文被引用数量,以及被搜索引擎索引的文档数量。查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查询长度,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指示用户查询意图。例如,发出较长查询的用户更有可能搜索更具体的信息。通过检查类型文档搜索的查询,发现查询的平均长度为4.76项。

2 查询类型分类

大多数查询意图识别集中在通用搜索引擎[9]。当前学术搜索引擎的易用性,以及它们与大多数人熟悉的传统Web搜索的相似性给研究用户的查询意图创造了机会。在学术搜索中,可以将查询至少分为导航和信息两种类型。在学术环境中定义事务性查询并不简单,在学术搜索中提供查询意图的完整分类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相反,本文专注于识别导航查询。将导航查询限定为用户寻找特定学术文档的查询,特定学术文档可以是报纸、书、论文等。正确识别导航查询是重要的,因为排名者受引用的严重影响,这可能导致高引用论文排名高于新论文低引用论文。此外,标题包含一般术语的论文更容易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存在大量的匹配。在学术搜索中存在导航查询的多个方面,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找给定文档:

文档对象标识符(DOI):10.1038/science15102

完整标题查询:百度文件系统

作者和标题信息的组合:zhang and LED

作者和年份/场地信息:Green 2009

知名工作的作者姓名:Cormen Leiserson

作者姓名与论文区别术语的结合:dic brin motwani

在第一种情况下,当用户通过DOI搜索时,检查查询是否与DOI数据库匹配就足够了。然而,标题查询不容易检测。首先,从论文中提取标题并不总是准确的。此外,虽然可以针对标题列表来检查查询,但是可能存在多个标题位置处匹配的许多短的和不明确的查询。除此之外,没有搜索引擎包含所有学术文档[12],因此识别搜索引擎没有结果的标题导航查询可以用作定位丢失文档的信号。在学术搜索引擎的日志中发现以下查询并不明显:在查询Green 2009中,存在一个作者姓名和年份用于识别工作。找到这些查询的正确匹配可能需要比简单规则更复杂的方法。

2.1 查询方法

将查询建模为二进制分类问题。给定查询q,希望将其分类为导航和信息两类之一。每个查询q被表示为表2中描述的特征的向量。这些特征用于捕获表示导航查询的多个方面。例如,在注意到许多导航查询具有比信息查询更多的术语之后,选择#_tokens。is_title_match通常是好的信号,但如果查询术语是普通的,则查询导航不一定匹配。其他语法特征(例如,has_stop_word和has_punctuation)用于识别标题查询。如示例所示,提及作者姓名是导航查询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学术搜索引擎的日志中发现的以下查询不被视为导航:mccallum nigam,因为这两个作者在多篇论文中共同署名,并且该查询不能被解释为指向单篇论文。然而,作者姓名是导航查询的指示符之一。因此,创建一个特征来表示被识别为作者姓名的查询符号的数量。识别符号是否指向作者姓名并不像检查所有可能的姓名的字典那么简单。最初,使用DBLP的作者列表作为姓名字典,然而,假阳性识别很高。因此,采用了一种语言模型方法来识别作者姓名。对于每个符号t估计3个概率:P(t|author)、P(t|title)和P(t|abstract),其中作者、标题和摘要分别指示论文的作者、标题或摘要中出现的符号。在如下情况下,符号t被认为是作者

梯度提高树(GBT)用于训练识别导航查询的分类器。分别在范围[10,400]和[10-4,10-1]上使用网格搜索来选择树的数目和学习速率参数。Smote过采样用于在数据集不平衡时对导航查询进行过采样。

2.2 数据集

为了构建数据集,首先从用户搜索日志中随机抽取1 000个查询,然后仅保留文档搜索类型中的查询,这将导致总共553个查询。然而,注意该小数目的样本可能不能给出所有可能的阳性样本(导航查询)的合理覆盖,进行多轮采样并使用上述启发法来匹配可能的阳性候选。然后,通过可能在随机采样的数据集中没有足够存在的阳性实例(例如,具有作者姓名的实例)来增强数据集。还增加了可比数量的阴性实例来抵消这种影响。最后,数据集包含579个查询。每个查询由两个判定者检查,并标记为导航或信息。当判定者具有不匹配的标签时,他们授予相同的标签。在手动标记的查询中,发现12.5%是导航。

2.3 实验

分类器的性能如表3所示。针对5层交叉验证,训练层随机分为90:10,其中10%用于验证网格搜索参数。使用Smote的过采样仅在训练层上进行,试验层保持不变。将提高的树分类器的性能与具有RBF内核的SVM的性能以及随机森林的性能进行比较。类似于GBT,两个基准分类器的所有参数都使用网格搜索进行配置。最高准确率和总体F评分通过GBT获得,如表3所示。表中的数字指通过5层交叉验证获得的平均准确率、召回率和F评分,括号内指出了标准偏差。每个特征的重要性如图1所示。查询中的符号数量是最重要的特征,这可以通过倾向于具有较高数量的符号的标题查询来解释。类似地,与查询中的符号的数量密切相关的标题匹配特征在重要性方面次之,随后是作者比率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对导航查询进行分类在网络领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至少在学术领域如此。例如,Jansen等人[8]只获得74%的整体网络查询意图分类,这不仅限于导航。在高召回率的信息查询下,其他人能够获得70%的准确率。许多关于网络搜索引擎的导航查询分类的研究依赖于点击率[13,14,15]。虽然这些方法总体上有效,但它们仍然是被动的,并且取决于日志中查询和点击的存在,以便能够准确地对它们进行分类。当在没有见到新查询到达时,或者当用户使用新的关键字组合来引用学术论文时,这提出了挑战。表3中括号内的数表示5层交叉验证中的标准偏差。

3 结束语

基于用户查询日志分析了学术搜索,介绍了学术导航查询的概念,探讨了新的数据集与人判断的学术查询类型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组特征来学习分类器。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特征的有效性并且展示了该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利用导航查询分类和学术文献排名函数来实现新的学术排名方法,可以将导航查询分类结果添加作为排序器的新特征或者对于不同类型的查询分别训练排序器。

摘要:针对学术搜索引擎的使用、查询和检索模型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了由学术搜索引擎接收的查询的分布,并且提出了一种查询识别方法。文中分析了学术搜索查询,并将其分为导航查询和信息查询。将导航查询限定为用户寻找特定学术文档的查询,在此条件下,通过引入一组新特征的机器学习方法来识别此类的查询,采用梯度提高树(GBT)来训练识别导航查询的分类器,结果显示在召回率为0.68的条件下,准确率为0.68,并且获得了0.677的F评分。

上一篇:农村劳动力迁移下一篇:捣固炼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