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

2024-09-20

学术信(精选7篇)

学术信 篇1

学术英语博士推荐信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 take great pleasure in recommending Longgang Wu, one of my favorite students, for admission into your distinguished graduate program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 have known Mr. Wu 5 years since his freshman year a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At that time, he took the cours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I taught mainly for jun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o my surprise, I found he was among the few students in his class who could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my lectures. Moreover, he often posed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s during the course. Thus it was natural that I liked discussing with this young man and became familiar with him. The more I knew him, the more I found he was talented a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s you can see, he got excellent scores on the course. In fact, he ranked No.1 on this 27 hours course.

After the course, he was admitted as a Maste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s his research adviser, I direct his research and found his a promising youth radiating with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During the following two years, Mr. Wu worked on a computational theory study of Drag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onic Jet Surface. To make the theory model meet the actual materials, he faced down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building reasonable modul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calculation techniques. Working hard and independently, he cracked the problems one by one, and came up with a thesis that was characterized by academic excellence.

In my experience with Mr. Wu, I was impressed with not only his extraordinary intelligence but also his ambitions and persistence. I am sure that Mr. Wu will be an outstanding student in any doctoral program that he may care to eoll in. So I would like to support him firmly in his quest recommendation into account when considering his application. I would greatly appreciate it you decide to accept him as he wishes.

Yours sincerely

Gang Zhao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Lab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学术信 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单位】朱玉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高等院校的学术期刊纷纷开展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微信可以作为营销的平台,其具备传统营销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高校学术期刊应该把握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特性,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期刊内容,从而使高校学术期刊在社会上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发展为高校学术期刊的营销平台。传统的学术期刊市场营销方式主要包括广告、传单以及相关的征订营销服务等,成本相对较高,且受众范围也相对较窄,信息的传送也不够及时,不能够推动高校学术期刊的有效发展,不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营销模式,能够帮助高等院校学术期刊快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市场营销模式更为私密化,更有利于互动传播。微信公众平台以朋友圈为基础进行市场营销,不同于微博营销当中的显性营销模式,朋友圈关注微信平台的好友才能够看到的。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是以朋友等紧密关系为基础的隐性营销。显性传播模式,虽然能够将信息传播给更大规模的受众,但是这种受众的不确定性,让信息的传播丧失了精准性。隐性营销模式,能够将高校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给特定受众。由于微信用户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关注特定好友才能够接收到有关信息,可以判定关注学术期刊公众平台的都是对学术感兴趣的人。这种隐秘性更加聚集了学术期刊及本身内容的文化特点,基于“熟人”的扩散,最终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文化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其发布的信息相对集中,且是一对一传播的,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信息,不会被大量的信息流冲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模式,能够让高校学术期刊的口碑和影响力,通过朋友圈的熟人关系进行持续性的传播,从而让高校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通过隐秘关系不断地产生影响。

第二方面,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低成本地分享信息。高校学术期刊传统的营销和传播方式成本较高,微信的信息分享和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而言,成本低廉。微信每M的流量可以传达1000条文字信息,3—5张压缩图片,相对于微博,其在流量收费的方式下传播成本更为低廉。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以文字、图片、语音相结合的模式,在沟通和信息传递上更为灵活,即时有效。

第三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具备弹性社交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挖掘与高校学术期刊相关的受众。对于高校学术期刊而言,受众并非广泛地存在于社会范围之中,其传播的受众范围固定,针对性强,高校学术期刊应该更注重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弹性社交实际上就是具备关联的人,根据他们的兴趣而组建的相关的社会交往网络群组。在弹性社交条件下,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利用手机的定位功能,更好地挖掘出周边相关的人,发掘他们对于学术期刊的特定兴趣。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将信息传导到所有有需要的人群中。微信的弹性社交方式能针对不同区域环境内人们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关注点,调整其信息传导的内容与方式,更好地针对不同人群提出推广策略。微信公共平台的定位模式,可以对微信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充分挖掘,这样更有利于高校学术期刊的推广。给微信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才能避免被用户屏蔽,从而获得传导的先机与价值。

二、把握高校学术期刊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点

第一,高校学术期刊应该根据微信碎片化信息的推送模式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的碎片化信息推送模式,不同于微博的碎片化信息推送模式,微信公众平台推广的信息量,大大地超过了微博所可以推广的文字信息量。微信可以控制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的长短,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简短的文字剪辑,也可以作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讨论。高校学术期刊可以根据微信的这种信息传播特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剪辑和加工,保证其信息的纯粹性,帮助使用者过滤冗杂信息,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给予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这是高校学术期刊在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需要紧紧把握的基本点。

第二,提高信息的到达精准度,让投放的信息能够发送到相关受众的手机中。当前是信息高效传播的时代,高校学术期刊要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应该提高信息的到达率。有针对性地推动信息的传播,才会有用户持续关注,也才能避免自己推送的信息被庞大的网络信息流所淹没。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信息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实现的,用户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阅读,而不会因此错过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每条信息。保持信息的高送达率,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学术期刊所推送的信息的影响度,其投放的信息和手机受众需求的匹配程度也会更高,从而使学术期刊能够发挥持续性的影响。

三、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优化思考

1.整合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强关系和弱关系

高校学术期刊在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应该对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强关系和弱关系进行整合,从而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增强不同来源的用户互相之间的交流,最终实现公众平台对于各类用户的持续影响。高校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信息发布的方式,开展一些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提高读者参与度,增强读者和微信公众号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提升微信公众平台订阅者的活跃性,保持高校学术期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此外,高校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运用合作推广的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通过微信上的线上杂志、报纸或者是相关的新闻媒体,进行更大范围的多层次性的信息推送,从而让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在强关系中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也能够拉动朋友圈的弱关系。微信公众平台的这种传播模式,能够让高校学术期刊在传播过程中持续性地影响强关系与弱关系,避免高校学术期刊仅成为小圈子中的文化品牌,而应使其进入到广泛的学术研究领域当中,成为一种真正具备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高校学术期刊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关注者的联系,增进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从而成为新媒体条件下读者阅读的选择之一。

2.实施差异化的内容推送

高校学术期刊应该对微信公众平台上所推送的内容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制作。微信公众平台上所推送的内容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条件,特别是根据时事热点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和更新,从而使高校学术期刊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成为读者观察和思考当下问题的重要阵地。高校学术期刊在制作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布内容时,要丰富信息的表现形式,形成更具备多元化风格的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同时,应该有个性化的制作内容,细化关注群体的类别,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信息资源,保证信息的多元化和可读性。为保证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形式的内容资源,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团队,应该具备足够的内容资源和个人阅读偏好的相关数据,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才能科学地设计信息的内容数量和推送结构。这样高校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才能够实现内容、结构与广泛的读者关系网不断重构,在信息推广上更具备效率,以较高的服务质量获得读者长期的关注与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学术期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应该更注重高校学术期刊自身的内容特性,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上的基本特性和独特优势。这样才能够将高校学术期刊的社会作用更进一步凸显出来,真正带动高校学术期刊在移动互联网当中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除了精准发布学术期刊的相关内容,适当运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以线上线下生动活泼的互动活动紧密联系作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动平台读者广泛参与的目的。

[1]郑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J]. 学理论,2015(19):169-171.

[2]李媛.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相关文献综述[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9):7-9.

学术自由与学术评价 篇3

近三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哲学界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历史学界的现代化问题探索、经济学界的市场经济问题争鸣、法学界的法治国家问题研究等,都直接指导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以致于我们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理论先导的结果.就学以致用而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总体是幸福的,从某种程度上找到了与自然科学学者一样的感觉.但这种幸福中蕴含着痛苦,这种痛苦的内在根源是宪法所确认和保障的学术自由未能完全实现.外在表现是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本文所说的“学术评价”特指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

作 者:程乃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30 关键词: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篇4

缘起 2005年11月23日,方舟子在其建立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发表了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教授如此伪造论文发表记录》,该文认为刘辉利用其姓名缩写“Liu H”同一位名为“刘宏(Liu H)”两者姓名缩写一致的巧合,将刘宏的论文记入自己名下,通过诈骗的手段获得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的职位。

该文发表之后,又相继有网友对其简历进行了追查,亦发现了不少的伪造情况。

其采用的主要手段有:伪造相关论文发表纪录:其获得庆应义塾大学医科博士的论文无法被查询到;编造所获奖项:刘辉在简历中宣称于于1991年获得日本外科学会青年外科医师成就奖,经查证日本外科医学会并无该奖项;变相提高自己与别人合作发表论文的贡献:将名字位于刘辉后面的论文作者统统去除,从而造成自己是通讯作者的假象;杜撰莫须有的个人经历:如其号称曾于波士顿总医院任外科访问教授,经查证,该医院并不存在。其在美国获得的一系列称号和头衔(教授、中心主任、外科医师)也被严重质疑。刘辉回应:在新语丝上发表的质疑文章发表之后,《北京青年报》首先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刘辉也通过《北青》对新语丝进行了回应,称:出现此种情况是由于在整理个人相关资料的时,帮助其整理个人资料的图书管理员误操作所致,并表示将通过法律手段对相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清华大学的反应:清华大学在刘辉的网上简历被曝光之后,其官方网站([1])下的医学院首先进行了关闭,就此事,学校官方对外界并无交待,而是在内部进行了相关的整风运动,于1月6日下发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学术思想道德的教育。

结局:该事件经过将近两个多月的沉寂之后,3月23日,清华大学对外界公布了对该事件的最终的处理决定:鉴于刘辉通过在简历中弄虚作假而谋取职位的情况,清华大学决定撤销刘辉的职务,解除合同。以下是该决定全文:

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关于对刘辉的处理决定: 刘辉,男,1959年5月31日生,自2004年6月起在我校医学院任教。经查证,刘辉在申请清华大学职位、职务以及在个人网页中提供的个人履历、学术成果的材料存在严重不实,属学术不端行为。根据《清华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清华大学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经2005~2006学第12次校务会议(2006年3月10日)讨论通过,决定撤销刘辉清华大学教授职务,解除与刘辉的聘任合同。

事后反响[编辑]

在对外界公布了对刘辉的处理决定之后,海内外各大媒体纷纷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新民晚报》、《北京晨报》、中央电视台、香港《明报》、海外《自然》《科学》等都进行了报道。清华大学对于刘辉的处理决定也得到了方舟子等学术打假者的称赞。关于该事件一个有趣的花絮是,刘辉所冒用的论文的作者刘宏,正是方舟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书时的同班同学。

学术造假已成中国“学术之癌”,国家每年花大量的科学研究投入,结果制造了大量的“垃圾论文”,真正的科技创新却是严重不足。

如今的造假者不再满足于用假成果骗得科研经费,或者名誉了,像刘辉之流还用它登堂入室,爬到领导的高位。

刘辉被处以“极刑”可谓“罪有应得”,清华大学“清理门户”行动可谓果断。可是,如果细细品咂刘辉的造假被揭露的过程,我们仍会对一些细节感到不解。

据相关报道,刘辉东窗事发,是一位网友向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举报,并经方舟子检索、查实而再向清华大学举报的。这就让人顿生疑窦:为什么清华大学就没有发现刘辉的学术造假行为? 方舟子并非是三头六臂的人物,他的学术打假也没有用什么高科技手段,就是在相关的网站检索,并对信息加以验证、判断而已。比如说对刘辉,他发现收入刘辉名下的一篇署名“LiuH”论文,其研究领域与刘辉不符,因此再深入查证,发现原来LiuH另有其人,刘辉是鱼目混珠,将人家的科研成果窃为已有。可见,方舟子的工作并没有花多少心血,刘辉的造假也并不高明。刘辉的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方舟子查证的过程也不复杂,清华大学在重用刘辉之前,或者在重用过程中,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要做一下这方面的工作,对刘辉来个“验明正身”呢?清大医学院事后还对媒体说“学院曾再三强调,要求每个教师要对个人网页进行认真校核、确

保准确无误。”看来,学院还是太相信教师的学术自律的能力,而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对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查。

国内学术界学术造假泛滥成灾,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用人单位对待造假的暧昧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种丑陋现象的发生。有不少用人单位,出于种种原因——或怕担失察责任,或投鼠忌器怕丢面子,或怕拨出萝卜带出泥等等,对学术造假现象总是太过宽容,宽容到给人以包庇的感觉。有些造假行为即使被证实,用人单位也只是给一个什么小小的处分了事。像3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的石河子大学,对待一位被揭发的假教授事件就“一直对此保持低调”。

打击学术造假,固然需要多管齐下,但在中国现行的科研体制下,用人单位的能量不可低估。但如果国内的用人单位能够像韩国首尔大学一样对待黄禹锡造假一样,法不容情,将“偷吃禁果者”永远逐出“伊甸园”,相信国内学术造假的现象将会得到一定的扼制。希望科研单位都多花点时间做“门户清理”工作,别把工作交给方舟子一个人。

内部举报造假行为有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向方舟子举报刘辉的是他的一位同事,当时举报者在信中是匿名举报,因此方舟子就去自己查证。由于清华在211工程之后国家拨款相对比较多。因此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定了很多优惠条件。海外博士进入清华,待遇相当优厚。“所以在学校内部也会经常收到一些举报信件,说某人又学术剽窃了,或者谁的某章又抄谁的了,或者学历有什么问题了,但一般关注的对象都是从海外归来、花大价钱引进的人员。”该人士透露。

清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5年前,由生物系一部分师资分流过去。一般来说,系里老师多为留洋回来的,因此“美国帮”、“英国帮”也分得比较清楚,相互之间学术上的争论亦较为激烈。人才引进中的“泡沫”据记者了解,当时刘辉是作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顶级专家和中青年骨干人才”而被引进的“器官移植外科专家”。

2001年10月清华医学院刚建不久,虽求贤若渴,但是当时的招聘标准还是和国际接轨的,即教授申请人须有理学博士和5年经验或医学博士以及10年临床经验。刘辉的简历很吻合清华的要求:日本医学博士,还有就是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10年的外科医师、副教授、研究中心主任经历。主要科研领域是消化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血管外科、人工脏器、移植免疫。学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还是要务实一些,不能将条件定得太高,那是不切实际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求职者有意无意造假。清华大学引进人才的审核机制是存在的,至于审核机制是不是被严格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审查制度为何虚设据记者了解,一般大学在引进人才时,都会有一个审核委员会。

“比如我进入清华时,就经过了严格的审核,第一道审核首先是向院里人事部门提交简历和论文,他们先审查一遍;在这个基础之上,院务会议进行第二轮审核,审核完之后,最后要在清华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上再次审定才能通过。”该人士告诉记者,“这还是对进入清华的普通教师的审核过程。对于刘辉来说,他是一个教授,所以对他的审核应该是更加严格的。”

该人士介绍,“清华对于一个教授的进入,要专门召开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进行讨论,而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应该是该学科的权威人士。他们在进行审核之后,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还要把关,最后交到人事部门形成完整的审核过程。这一系列手续下来之后,如果还没有审查出像刘辉这样的教授学术道德上有问题,那就有特殊性了。”

教育部严治学术腐败 2005 年12 月15 日,在刘辉论文事件之后,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副书记张再兴召开院系主管人事和科研的系副主任会议,要求年底前落实3件事:“检查所有教师上网的信息是否正确;要求各位教师将上网信息的内容制作一份文字稿件,由其本人签字确认无误后上交各院系备案;各院系指定专人负责教师网上信息的发布和更新。”

“除了刘辉事件,我们以前也披露过很多起类似的事件。所以弊端不在于引进海外人才的时候„求全、求大、求名气‟,而在于没有去核实那些„全、大、名气‟是不是真实可信的。”方舟子直言。

学术信 篇5

一、学术的内涵、本质特征与基本属性

1.学术的内涵

学术是一个较难界定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学是指学问,治学;术是指艺术、方法。简单释义,学术可以理解为治学、做学问的艺术或方法。梁启超在《论学会》中推崇“学无不成,术无不精”的治学精神。[2]《辞海》中的定义为“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学术是指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实践经验总结,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即带有理论分析的或理论归纳的实践经验总结。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过去的一些定义已经难以确切地表述出学术的内涵和特征。因为学术不仅是一种形态,也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学术是人类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以及通过交流衍生出来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广义上讲,学术包括了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以及所有研究思考的结果。它概括了学术与探索过程的统一性,强调了学术既可以是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各种交流衍生出来的。学术的主体是各类探索者,学术的体现形式是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

2.学术的本质特征

学术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伴而生的。从本质上讲,学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相互交流进而达成共识的结果。如生命的起源、天体的形成、人类文明史的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我们无法实录重现远古的变迁,只能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一些学说观点,为多数人认同,并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得到修正和发展。由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无限性,学术研究将永无止境。

学术也体现为一种学习环境。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探索自然奥秘是学习,研究社会规律是学习,而相互交流也是学习,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是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能和谐交流的环境和条件。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人们可以集聚智慧、启迪思路、激发灵感、陶冶情操,有益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学术又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而人类创造的所有不同形态的特质复合体都渗透着学术研究的成果,从而形成学术文化。学术文化是学术的一大特征。健康的学术文化一般均体现在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和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些共有的特性之中。

3.学术的基本属性

学术的基本属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性 人们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必然要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产生认识事物的种种思考、观点、假说,即通常所说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人类的任何探索活动都会在认识上产生这类思想和观点。这就是学术的思想性。思想性是学术的固有属性,是学术的核心和灵魂。

(2)理论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初始阶段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归纳、概括,这就是学术理论。学术研究中形成的各种理论性假说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理论,如电磁波理论;错误的将被抛弃,如以太假说。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形成、扬弃与发展的过程。

(3)互换性 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理论、方法,都是可以相互交换的。学术的可交换性决定了人们可以进行学术上的沟通和交流,当然,学术的交流,也包括质疑和争论。学术交流能够使交流者互相启迪,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多位思想者在一起交流将极大地激发创造灵感,形成种种新的思想、观点,形成新的创意和理念,这正是学术交流重要价值的体现。国内外许多重大发明、发现都是在学术交流中受到启迪,再进而深入研究后成功的。

(4)综合性 在当今知识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科学与技术、艺术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形成众多的学术课题,学术研究的范围可无限宽广,内容也无所不包,综合归纳通常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往往通过综合归纳,可寻求、发现前人学术成就的结合点和学科间的共同点,实现学术或学科的创新发展,这就是学术的综合性。学术的综合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促进了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诞生。

(5)预见性 学术涉及的问题往往是比较超前、比较复杂的。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往往可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化学家门捷列夫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随原子量增大的顺序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揭示了元素周期律,并据此准确地预言了一些当前尚未发现的元素及其性质,这些预言为后来的科学实验所证实。这是学术预见性的典型事例。学术的预见性也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方向。

(6)否定性(批判性) 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性难免会造成人们认知上的错误和假象,学术研究就是要打破这种假象,达到去伪存真、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学术发展的主流形成了科学,同时也可能产生反科学和伪科学,可通过学术活动,对反科学、伪科学予以否定和批判。以上二者均形成了学术的否定性和批判性。

此外,学术还具有公众可广泛参与的社会性。

二、学术的地位与作用

要客观地评价学术的地位与作用,就需要把学术、科学、技术和工程联系起来思考和观察,从大科学的广阔视角加以分析。人类的探索认知在初期只能形成一些感性认识,经过思考分析概括,才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这个过程是以学术为主体的,学术也是科学体系的基础。理性认识系统化,形成了学科,若干学科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科学体系。到近代,科学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学科的分化,同时也出现了各学科间的融合,这种分化与融合都离不开学术的作用。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得学科的分化与融合空前加快,从而实现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学术与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容易混淆。所以有必要弄清楚以下几层关系。

学术与科学 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探索物质运动和社会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是在观察、分析、检验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一般是一种已被人们确认的知识形态。学术则是尚未得到人们确认,需要进一步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经过实践检验,确认是正确的,就进入科学的体系;确认是错误的,就是非科学的。还有许多是尚无法确认的,则仍然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科学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形态,学术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基础。

学术与技术 技术是人们运用科学理论,在生产、生活领域中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开辟新用途和新生产领域钻研开发出的方法、技巧和手段。概括地讲,技术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用技能。而学术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进行综合归纳、推理的过程。学术上的新创意可能引发技术的变革,而技术上的新发明所需要的科学原理、基础,却需得从学术研究开始。

学术与工程 工程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经验所形成的流程、装备、质量控制等,它表现为一种与技术紧密相连的生产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常是技术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则往往又需要通过

学术研讨来寻求最优方案。另一方面,学术上的新学说的确立,最终也需要工程上的验证或支持。

学术与理论 理论是系统化的见解和主张,从理论的角度考察,理论可分为科学理论、非科学(包括伪科学、反科学)理论和学术理论。学术理论仅是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它是尚未得到验证或确认的,如各种假说、猜想等。而从学术的角度考察,学术既包含了学术成果的形态,又包含了学术交流的过程。学术成果的体现形态包括学术思想、理论、假说及相应的观点、方法等。所以,学术和理论是既有联系又不同的两个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学术贯穿于、相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始终。在大科学体系中,学术是先导,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是基础,技术是延伸和发展。科学和技术形成了大科学的主体;工程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成果和验证过程,是大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具体体现。从形态上看,学术是探求真理,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科学是发现规律,它回答的是“是什么”;技术是发明方法,它回答的是“怎么做”;工程是创造事物,它回答的是“做什么”。

在大科学时代,学术的地位将日益凸现,学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萧伯纳有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还是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都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当代知识和信息爆炸,呈现出了指数增长的趋势,学术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更多的是要依靠群体的力量,依靠知识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剑桥人称他们在喝下午茶的学术沙龙中产生了6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硅谷人新创意、新点子也多是在交流中产生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带之所以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发动机,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其宽松、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一旦离开了蓬勃活跃的学术发展的支撑,就必然失去基础,失去创新的思想源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主要问题

学风不正 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急于成名,潜心做学问的少了,专注走捷径的多了;有的人文章著作一大堆,有影响的却寥寥无几,有的根本就提不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过多地强调和追求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水平,导致学术成果缺乏开拓性、原创性研究,低水平重复性的论文著作处处泛滥,形成“学术垃圾”。在一些单位,论文数量上去了,研究质量却下来了。

学术浮躁 突出表现在学术氛围淡,学术会议召开难。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必然侵袭到学术界,文人相轻的传统观念在浮躁风气中更加严重。有的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不愿与他人交流合作;有的人学历职称上去了,能力水平却上不去,工作上夸夸其谈,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

学术造假 学术上造假表现为,制造假实验、假数字;论文上搞抄袭、剽窃、挂名、剪贴加工,甚至拉关系、托熟人,使学术评价随人情、裙带关系而庸俗化。凡此种种不仅自欺欺人,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而且误导他人的研究。学术研究的目的本在于求真务实,而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人为地制造假象将形成伪证和误导,贻害无穷。

近亲繁殖 如同自然界的进化一样,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交流的学科越多、地域越广、空间越大,就越有利于学术的发展;而现在的普遍做法是高校、科研机构在本单位的圈子里招收研究生,留自己培养的`博士任教。这种近亲繁殖的做法严重背离了学术的本性,危及学术的发展。

2.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学者自身原因,又有外在客观因素。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外来文化的侵袭、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冲突和变化。少数学人不珍惜自身的人品、德行,不知自重自爱,随波逐流,有的甚至混水摸鱼推波助澜,造成很坏的影响和后果。客观上也有多方面的原因。文革造成的精神文化创伤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的种种问题,都会反映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术界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的初期,科技政策从倡导“短、平、快”促进成果转化,到后来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对于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解决好稳住一头,加强基础研究,却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尚待解决。在长期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情况下,固然急需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研究的问题。不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原始创新就失去基础和支撑,这种不利影响是深远的具战略性的,其后果长时期才能表现出来。

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官本位”思想严重,体现到组织人事工作中,就是学历、年龄、论文著作、职务职称搞“一刀切”,影响了人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学术上有成就的学者,多委以“官位”来作为奖励。提拔他们担任行政职务,往往造成学术研究荒废、领导工作又做不好的现象。有学者指出,“一刀切”做法是造成当前学术界浮躁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分强调职称学历与待遇挂钩,忽视能力、贡献与待遇的关系,已造成很大的误导。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多年来形成了职称与待遇挂钩,进而导致职称只升不降以及职称评定中长期推行与论文著作数量挂钩的僵化方法。在论文质量难以考评的情况下,却一再引导人们走进想方设法拼凑文章著作数量的死胡同,以致出现了替人考试、代人写作、代人发表的“枪手”、“枪手公司”。学术泡沫急剧膨胀,在论文著作大量面世的后面却是我国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几年空缺,国际科技竞争力排名止步不前甚至下降(继下降12位后,又降3位,列第28位)。

目前,社会上对学术本身也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学术就是坐而论道,认为学术只是空谈清议,看不到学术的潜在价值。二是认为学术只存在于大学校园或科研机构,不知学术具有社会属性。三是认为学术是少数做学问人的事,与一般人没啥关系。对学术的这些偏见挤压了学术文化的空间,导致许多潜心做学问的人难以得到应有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了学术发展。一个社会一旦失去了坚实的学术基础的支撑,科学技术事业就会失去集大成智慧于一体的思想源泉,许多基础科研工作只能停留在单兵做战的圈子内,形不成有效的科研团队。在这种格局下,人们期待我国早日获取诺贝尔奖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四、繁荣学术的思考

当代学术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据有关资料,学科分支已从20世纪前期的600多门发展到当今的6000多门。而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坚实的学术基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繁荣学术,既要正确认识学术的内涵、属性,又要客观分析学术界出现的问题,从认识、体制、机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明确学术定位,重视学术价值

如前所述,学术是探索自然、社会等客观实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分化,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动力,是基础研究和创新的思想源头。实际上,学术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必须看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学术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助推器。学术与经济建设不是割裂的,学术为经济建设服务虽是隐性、间接、潜在的,但它对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却是具有战略性的。不认识这一点,忽视学术,急于求成,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德国马普学会的著名科学家施瓦茨说:“发现科研新大陆,需要不同学科间的思想碰撞。”此语道出了学术的价值所在。科学研究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视野,需要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否则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学术的基础地位和学术价值。

2.改革学术体制,重建学术规范

学术性团体对规范学术、推动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学会的改革,推动学术与行政分离,拓展群众性学术团体宽松、自由的学术空间。要破除官本位思想,避免用行政级别的方式对待学者专家,还学者、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地位,坚持“学而优更学”,不要“学而优则仕”。在学术、科研成果的宣传方面应突出主要贡献者即研究者个人而不是突出科研单位,更不是突出单位领导。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一样,需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中国科学院于底公布了《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受到普遍肯定和好评。要引导年轻一代讲究职业道德,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既要提倡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站在巨人肩膀上;更要继承优秀的学术传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坚持科学求实,不沽名钓誉。应在法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学术运行机制和学术打假机制,对于学术造假者予以曝光、声讨,实行一票否决,彻底杜绝学术上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行为。

3.兴办学术团体,营造学术文化

“今欲振中国,在广育人才。欲广育人才,在兴学会。”[2]学术团体是繁荣学术、培养和发现人才的主要社会组织。欲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首先要兴办一批学术性社团组织。学术看似坐而论道,其实它蕴藏着巨大的智慧潜力。这种潜力的发挥离不开学术团体的作用。中国科协在系统强化学术交流主渠道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科协由学会组成,学会因学术而存在。离开了学术,也就没有了科协和学会。学术交流是科协及学会的生命线。要通过学术交流,弘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引导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善于学习、善于理性思考、主动扩大交流、勇于创新开拓。繁荣学术需要一大批为之奋斗的学人,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需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文化环境。林群院士提出,希望给科研人员一个“喝咖啡”的幽雅环境,意在形成一个轻松讨论与交流的文化氛围。营造学术文化既要注重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团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交流、合作与竞争,鼓励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灵感。坚持不惟上、不惟书、不人云亦云、不做御用文人,只求实,彻底铲除学术腐败的土壤。

4.创新学术环境,科学评价人才

为推动学术的发展,既要加强学术场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更要注重软环境的创新和改善。当前,特别要加快职称评定和人才评价方法的改革。职称是学术水平的反映,要还职称以本来面目,将职称评定完全交给社会团体,使学术水平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验和认同。人才犹如一棵学术苗子,需要沃土、阳光和适宜的学术环境。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才是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的基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以德、能、勤、绩综合评价人才,促进人才流动起来、思想活跃起来、讨论开展起来,促进学术思想、观点、方法的交流与传播。学术论文是学术思想、观点的集中体现。但是,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上,更体现在论文的质量上。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不能仅仅以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依据,更应注重评价他的思想观点有无独到之处,能否反映客观规律,对实践有无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科学地客观地评价学术成就,引导人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懈地求索创新。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学风不正的背后.中国改革,(1)

学术信 篇6

关键词:学术;年鉴;出版

2014年6月,随着《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的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首批10部)得以全面问世。从世界出版业来看,我国是第一个出版系列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鉴(以下简称学术年鉴)的国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为出版学术年鉴品种最多的出版社。这10部年鉴的统一亮相,标志着我们填补了一项重要的学术出版空白。

截止到目前,能坚持连续出版的而且已形成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年鉴已达二十部,如《中国经济学年鉴》《中国宗教研究年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年鉴》《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民俗学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社会学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世界经济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民族研究年鉴》《中国考古学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中国辽夏金研究年鉴》《中国地方志年鉴》《中国政府管理年鉴》等。

以学术年鉴的形式存学术史,育学术人,通学术古今之变,在开拓了出版新领域的同时,也为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提供充分的现实服务资源。这也正是学术年鉴独特的使命。

一、学术年鉴出版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国家推动文化、学术繁荣发展战略的需要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事业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学术研究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资源,发展学术年鉴,担负文化与学术的传承任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年鉴品牌,具有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1980年,迎着思想解放的春风,就有《世界经济年鉴》《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考古学年鉴》等应运而生。这些高质量的学科年鉴记述学术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问题、新著述、新情况、新经验等,为国家相关机构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推动学术研究,开启学术交流的大门,运用理论于实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思想文化领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现实、泽启后世的基础基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学术存史、学术育人的需要

学科年鉴,是继承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方式的重要载体。学术研究的传承一直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年鉴逐年连续出版,清晰地反映学术发展的整体脉络,既能反映学术发展的“点”,也可涵盖学术发展的“面”,是记录、启迪、传承中华学术文化的重要存史载体。同时,学科年鉴是现实性较强的资料性工具书,它记录现实,追求科学规范,靠事实和资料说话,对于学人的培养与教育有独特作用。学科年鉴的编纂对于学科的发展和扶持、学科布局的调整、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带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具有重要的学术支撑作用。可以说,学术年鉴对于学术人才的成长,是忱边书,案头卷。

(三)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特别指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是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强调,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当前中国学术走出去,多偏重于理论,而学术年鉴更为务实的风格则更有利于学术的传播。西方国家一直有编纂学术年鉴的传统。著名的如《The Annual of Bernard Shaw Studies》( 肖伯纳研究年刊) 《Macroeconomics Annual》(宏观经济学年刊)《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人类学年度述评)《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Annals of American History》(美国历史年刊)《Philosophy Yearbook 》( 哲学年鉴) 、《The Goethe Yearbook 》( 歌德年鉴)《教育政策问题年鉴》《政策法规年鉴》《世界历史年鉴》等。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因此,编纂我们自己的学术年鉴,让国际学术界看到中国在学术上的努力与创新,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学术文化的博大,对于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

二、围绕学科建设,创意打造学术年鉴系列

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发展迅速。1988年,我国有重点学科416个。2006—2007年间开展的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同时评选出国家重点(培存)学科217个(包括军队高校所拥有的重点学科)。二十年间,学科数量骤增。如何为如此多的学科理清发展脉络是一项重大的基础管理工作。

(一)启动学术年鉴工程——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率先认识到年鉴对于学科建设的重大价值。院领导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年鉴工程”课题组,专题调研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年鉴的出版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细致规划、查阅年鉴资料、走访编辑部门以及近3个月的打磨,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工程发展规划》。

通过这次系统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国社会科学年鉴出版的整体情况,明确了组织落实学术年鉴出版的路径方法、进度安排等。在“发展规划”报告中,课题组提出,学术年鉴不仅是资料性工具书,也是对科学决策有参考价值的资政书;学术年鉴对于引导社会大众了解学术、尊重学术、运用学术,对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提交的调研报告中,课题组同时还提出了学术年鉴精品不足、实用性不够、检索系统不完善等主要问题。知己知彼,方可运筹发展大计。在西方国家,年鉴的普及程度很高,甚至有“年鉴”与《圣经》并称为“生活之必备书”之说。国外只要是有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就会收藏中国的学术年鉴。

鉴于此,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开启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年鉴工程(以下简称年鉴工程),短短三年间,学术年鉴系列已经初具规模,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基本覆盖,有影响力的二、三级学科逐步推进的发展态势。从此,学科建设与学术年鉴连袂,学术研究的发展有了长期稳定的展示权威平台。这个出版创意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2015年,15部学术年鉴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优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荣誉称号。

(二)学术年鉴规范化建设——于一字一句处着手

当前,专业年鉴收集信息深度不够,服务对象不明确、资料加工粗糙、有价值的资料欠缺是整体缺憾。此外,年鉴的检索系统不够完善,影响了年鉴功能的发挥。学术年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在年鉴工程开展伊始,就提出要把编纂规范化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下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年鉴管理规定(试行)》中要求:年鉴的编纂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按照《<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编纂体例规范》打造学术年鉴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过深入调研,从编纂学术年鉴的基本要求、学术年鉴层次体例设置要求、学术年鉴编写规范要求、学术年鉴版式规范要求等方面对中国社会科学年鉴进行规范。为了提高文字质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要求,对学术年鉴实行全文质检,不仓促推出,不求一时之市场效益,打造学术出版精品。

(三)整合学术信息——记录中国学术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年鉴既具有资料性、年度性、连续性,同时,又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记事性、真实性、统计性、信息性、教育性、新颖性、指南性、便览性、图录性、检索性、工具性,等等。可以说,年鉴是系统记录专业知识重要形式。

(四)学术年鉴走出去——中国学术通向世界的平台

大型参考书和资料工具书,历来都是各类图书馆收藏的重点,也是图书馆里利用率较高的图书类型之一。各国图书馆对学科年鉴一般都优先采购、连续采购。我们强调学术年鉴要坚持连续、多卷出版,年鉴编纂要规范,要做精装书,印制工艺向国际优质年鉴看齐,就是要在各大国际书展上展览时,引起国外大型出版商的注意,并愿意为中国学术年鉴走向世界奠定基础。三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已连续在美国纽约书展、英国伦敦书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推出学术年鉴系列出版物,反响热烈。

(五)读者认可——学术年鉴的至高追求

学术年鉴,第一要务仍是满足读者需求。从实用性角度看,学术年鉴中大量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科研数据,与时代发展、百姓生活都息息相关,比如《中国人口年鉴》中的“人口统计数据”、“医疗花费”、“在校注册学生数”就与大众生活联系密切;《中国经济学年鉴》、《世界经济年鉴》中的经济指标、各国经济状况的反映、世界银行的权威统计数据,都是政府企业进行重大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在国家图书馆,这几部年鉴也是被借阅最多的年鉴。学术年鉴系列要始终以为读者服务为出版导向,研究一切有利于读者的出版可能。

三、学术年鉴出版需要补齐的短板

(一)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出版品牌,要实现多种产品开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现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仍以纸质出版为主,个别年鉴有电子光盘。但与整个出版业数字化的要求相比,推出年鉴数字副产品,如年鉴数据库,非常必要。除了数字产品,还可以围绕学术年鉴开本大,信息量大、时间跨度大的特点,进行袖珍本、精选本的编纂出版。

(二)制订科学、统一、规范的年鉴编纂标准和体例,与国际接轨,为我国学术规范建设树立标杆。出版学术名鉴,规范、准确、凝练、时效、查阅便利是对年鉴编纂的普遍要求。与国外年鉴相比,我国现有的年鉴,普遍缺少丰富多样的索引系统,查阅不便。虽然三年来我们已经有十多部年鉴编制了学术索引。但索引的规范性、实用性与实际年鉴的查询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三)年鉴编纂队伍需要加强。年鉴编纂需要业务素质高、编校水平高的一支队伍。并且这支队伍要长期稳定人事这项事业。现有的学术年鉴还有许多是临时抽调来的“外编”,对专业知识和编辑知识没有学术年鉴所需要的水平。这对年鉴编纂质量影响很大。

(四)充分利用各科研单位的学科优势,实现学科资源重组。现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工程还只是部分科研单位参与,没有在整个学术界形成广泛的参与。有的学科优势强的单位并没有组织编纂学术年鉴。因此,编纂力量的整合归并非常迫切。要调动各方学术资源,形成信息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学科年鉴方阵,从而为占领学术制高点,形成中国学术话语权。

四、结语

学术信 篇7

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校风、教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个别人员学术不端行为时见报端,对高校及学术研究队伍的社会现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杜绝我省高校出现学术不端情况,日前,省教育厅专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

建设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严肃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

《意见》强调加强学术自律,严格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维护学术和学者的尊严。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学术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是遵守国家法律,以及新闻宣传、民族宗教、保密等相关规章制度。三是树立良好学风。正确对待学术荣誉,尊重他人学术成果,反对抄袭剽窃,反对伪造、篡改文献资料、实验数据,自觉营造良好学风。

四是热爱学术事业。勇于承担学术责任,认真履行学术义务,潜心开展科学研

究,积极推动学术进步,不断进行学术创新。

五是锐意求是创新。以追求方法创新、理论创新、观点创新、领域创新、应用

创新为目标,避免低水平重复。

六是正确行使学术权力。在学术评价活动中,客观公正、不循私情,自觉抵制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杜绝权学、钱学交易等腐败行为。

七是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勇于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相互交流与学术争鸣。学术批评应以学术为中心,以理服人,不得故意夸大或贬低别人成果的价值,不得污辱人格或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利用职权或学术声誉对批评者进行压制或打击报复。

八是规范引用学术成果。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是否发表,均应详加注释,注明出处。不得把所引用的他人学术成果构成自己学术成果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九是认真履行科研合同。凡接受合法资助的研究项目,其最终成果的内容和形式应与项目申请书和立项通知相一致;若需变动,应事先征得资助方和项目批准方的同意。研究成果发表时,应按照要求标注项目来源、资助单位和项目批号。十是落款署名实事求是。未参加实际研究或论著写作不得在成果上署名,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在别人发表的成果中署名。合作成果应按照对该成果所作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

十一是如实登记学术经历。在填写、登记自己或他人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时,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将他人成果据为己有,不得改动署名排序,不得改变成果性质。十二是客观介绍学术业绩。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术成果和学术业绩时,应客观、公正、全面、准确,不得夸大、虚报,或贬低、瞒报他人的学术业绩。

《意见》要求各高等学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学术评价制度。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在学科评估、职称评聘、论文答辩、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成果奖励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作为衡量成果质量的主要指标。

坚决克服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学术水平、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

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等学术评价机构应严格遵守评价制度、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客观、准确地提出评价意见,并对评

价意见负责。

二是建立同行专家评价和优秀成果代表作制度。对学术的评价,应由相同或相近学科的专家作出,应把优秀成果代表作作为评价学术成就的主要依据。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实行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建立专家学术评价信誉制度和责任追究

制度。

三是学术刊物来稿审读制度。高等学校出版社、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明确审读原则、审读程序、审读要求和审读责任。逐步建立并实行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从出版和发表环节上,堵塞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和抄袭剽窃的漏洞,切实

把好学术成果的出口关。

四是学术道德建设考核评议制度。把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和教师教学、科研考核的内容,进行考核评议,促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五是学术监督和制约机制。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实行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评审结果公示制、投诉受理制等制度,增加科研管

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审公开、公正、公平。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增强责任意识,把学术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省教育厅强调各高校校长是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责任。学校要制定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具体意见,建立完善学术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全面推进学校学术道德建设。要严肃查处学术

上一篇:新训骨干集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写一篇周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