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建议

2024-09-21

学术建议(共4篇)

学术建议 篇1

近年来, 学术不端现象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议题。不端行为的载体多为科研成果, 但也有少数学位论文。对此, 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教育部于2009年3月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2月发布《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国知网、Turnitin等纷纷开发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笔者试图通过对某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使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分析, 探索、找寻博士学位论文失范的内在动因。分析结果表明, 少数博士学位论文确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主要体现在抄袭、不正确引用等。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与学术诚信缺失、专业知识匮乏、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有关, 更与论文的学科专业特点、导师指导、检测系统的机械性等存在着高度的关联。对此, 笔者提出了几点探索性建议。

一、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及表现形式

随着学术界或高等教育界对学术失范问题研究的逐渐增多, 出现了各种容易混淆的概念: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越轨等等。但不管如何加以界定、区分、使用, 其目的只有一个, 即加强学术监督,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学术不端的频繁发生是学术失范的征兆。阎光才教授从词源学、法国哲学家盖奥的概念提出、社会学家涂尔干对失范现象的研究以及默顿对失范行为的相对全面和系统的理解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失范”及失范行为的产生渊源。指出所谓学术失范, 显然是以学术规范的先天性为前提。关于学术规范的最具代表性的论述是默顿所谓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主义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四原则的“默顿范式”。但默顿的四原则在严格意义上反映的是早期学术人的传统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因此, 在厘析失范概念的基础上, 阎教授把学术失范界定为:在特定时期, 对学术共同体成员而言, 因为学术文化和伦理与制度设计价值取向间存在不平衡, 从而使得学术规范处于一种低效或失效的状态[1]。也就是说, 学术失范不单是代表个体犯下的一种技术性过失, 更是学术界的一种整体混乱或无序的状态。而学术不端可以看作是学术上的越轨, 它不等于学术失范, 但是, 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越轨一般表现为个体性或小范围内的群体行为, 正如涂尔干对自杀现象的理解, 个别的自杀行为虽然构成了一个事件, 但并不见得是一个可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社会事实”[2]。如此看来, 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两个称谓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范围。学术不端代表的是学术不道德, 一般为个体行为, 主要表现为抄袭, 但也是学术界要坚决反对、彻底批评的行为。

二、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数据分析

(一) 样本数据说明

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为:进行检测的论文共352篇, 在学科类型上, 文科专业为54.8%, 理工科专业为45.2%;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25个一级学科、87个二级学科。

(二) 样本数据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篇幅较大、字数较多, 因此, 检测系统使用绝对字数, 即检测文献与对比资源库的总重合字数作为检测结果的核心指标。如图1所示, 样本数据中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占总篇数的77.8%, 总重合字数少于2万字的占89.7%,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样本数据中绝大多数博士生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同时, 也确有一些论文存在着与对比资源库比较严重的文字重合情况, 尽管这些论文所占比例较小, 但却反映出严重的学术不端倾向, 不容忽视。

从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看, 如表1所示。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论文占本学科门类检测论文总数的比例呈现显著差异。其中, 工学、文学、理学的总体状态较好, 法学、经济学、哲学较差。而且, 总重合字数超过3万字的学位论文有16篇, 主要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绝大多数为文科专业。

从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层面看 (见表3) , 无论导师指导几篇学位论文, 其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字数区间, 并且呈现递减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导师确实履行了职责, 起到了质量把关的作用。但总重合字数超过1万字的论文中指导教师指导4篇、5篇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指导3篇及以下的。指导论文的篇数应该与导师所花费的精力成正比, 因此, 出现这一比例实属正常。但也恰好说明, 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指导论文篇数越少越能更好地发挥指导职能, 保障论文质量, 反之, 容易因疏于指导而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总重合字数在该检测论文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总文字复制比。它与总重合字数一样, 也是评价检测结果的核心指标。疑似段落数则反映了重合文字在学位论文中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 疑似段落数越多, 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越大。为达到研究目的, 笔者随机抽取了总文字复制比存在显著差异的10篇博士学位论文, 对其重合文字的疑似段落进行了分析 (见图2) 。结果表明, 样本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与疑似段落比、疑似段落最高复制比以及疑似段落最低复制比总体呈递增态势,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学术不端行为是故意而为之的, 并且, 个别论文的疑似段落比甚至占到了论文总段落数的90%, 可见, 其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已极为严重。

学位论文一般分为摘要、文献综述、正文和致谢几个部分, 正文中又可分成现状陈述、问题提出、理论支撑和结论建议等几个部分。总的来看, 样本数据中, 无论文理科专业, 重复文字最多的为绪论、文献综述和结论建议部分。表4随机选取的5篇学位论文对这一现象做了罗列。

对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还有一个现象不可忽视, 即引证的是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但未作引证而直接使用于学位论文之中。如表5所示, 5篇论文所被检测出的重复文字均出自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根据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要求和常规做法, 这属一种合理引用, 但不够规范, 正确做法是所有的引证文字均应标明出处, 即使是本人文献。

(三) 数据分析结论

通过上述对样本数据的研究, 可以看出:学术不端行为在博士生学位论文中确有存在, 但仅为个别现象, 绝大多数博士生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存在不端行为的学位论文以文科居多、理工科较少, 这与学科特点有着高度的关联。理工科专业的学位论文撰写基本上要依靠做实验, 而实验是在导师的指导及监督下完成, 所以篡改伪造数据等现象较少。相反, 文科专业论文中大块的内容就是文字, 因此, 引证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足为奇。如, 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 由于其研究内容多涉及伟人的理论或史料, 缺少这些辅证, 论文就显得苍白无力。在美国, 学者通常是有言必注, 惟恐哪句话别人说过而未加指明。在整篇学位论文中, 绪论、文献综述和结论建议部分的文字复制的比例较高。应该说, 绪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多为陈述前人已做过的科研成果, 所以也应当允许有适当比例的引用。而结论建议应该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数据等的分析而得出的符合论文主题的改进性建议, 代表的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观点, 应当最具有创新性, 因此, 这部分有过多比例的引用应当是一种故意行为, 确属不端, 它反映了学生的学术诚信的缺失。随着网络信息搜索的便捷, 学生论文中抄袭的文字来源广泛, 也增加了导师指导的难度。因此, 导师必须对学位论文投入较多的精力, 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 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此外, 在论文引证上也有待加强, 一方面, 有些论文使用了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但未作引证, 根据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要求和常规做法, 适当的有标注的引用是合理的, 相反, 过多的引用就成了重新发表, 也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 有些论文对引证文字作了标注, 但标注不规范。这些都反映出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但也应该看到, 系统毕竟是系统, 具有不可避免的机械性, 因此, 会出现一些假象, 比如对提供检测的论文的文字、图表等做技术修改, 系统则检测不出。但对大段的文字重合、复制比较高的论文, 系统还是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 高校须对系统检测的结果进行甄别、分析。

三、遏制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探索性建议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研究成果的总结, 是能否毕业、能否授予学位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亦是博士生学习阶段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 学位论文的原创性极为重要, 它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行, 更是一种学术规范。如何在撰写论文中形成并保障这种规范性的行为状态呢?笔者认为, 应当结合学位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动因, 从与此行为紧密关联的三个角度:学生、导师、职能管理部门出发寻求遏制解决此问题的最佳路径, 从而使得作为国家最高学历层次的博士生们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使得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仅成为技术辅助性工具。

(一) 博士生要树立诚信意识、学习学术规范

从上述的样本数据分析结论可以看出, 博士学位论文中确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且个别情节较为严重。因此, 博士生有必要树立诚信意识, 学习学术规范。首先, 要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种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讲座和报告, 认真阅读学习《研究生手册》, 知晓并遵守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其次, 要有扎实学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工作,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自己的学识提高了, 才会在撰写论文时思如泉涌, 才会具有自己的创新性的观点。第三, 《礼记》言:“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因此, 要为自己的论文或著作负责, 包括观点、材料和对材料的诠释, 学会归认来源。如果发表研究数据或实验结果, 一定要真实, 千万不能伪造。第四, 如确有发生抄袭剽窃行为, 要真诚道歉, 勇于认错, 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

(二) 导师要切实履行指导和监督的职责, 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

对博士生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博士生导师负有一定的责任。导师是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要力量。导师的最大职能莫过于两方面, 即言传和身教。导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 因此, 导师应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重要的学术指导内容加以传授。加强对博士生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指导, 告诉博士生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对博士生的论文进行认真评阅、严格把关, 确保自己所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不出现学术失范问题。并且, 导师要以身作则, 发挥榜样作用, 通过自我对学术规范的严格履行来感召和影响学生。

(三) 各级职能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和管理

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各级职能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首先, 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新生入学教育,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其次, 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具有学科专业、重复文字的章节的差异性, 因此, 应该按照学科或者专业制定成文的研究生学术规范细则, 罗列深入了解本学科学术规范的参考资料和参考期刊, 使学生能随时获取具体的指导信息;分层次分学科分专业地开展通识性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主题讲座和报告, 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同时, 注意加强学生学术规范相关规定的宣传, 建议通过网站、宣传栏、BBS等途径, 加大对相关文件的宣传力度, 提高对此类文件的知晓度, 以及学生对其的了解程度。第三, 在导师遴选和新上岗导师培训中, 增加有关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内容, 增强导师对其的责任感。第四, 建立信任制度和推荐免检制度, 检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 绝大部分论文是能够遵守规范的, 因此应该建立信任制度, 通过导师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来把关推荐免检。第五, 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对于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的处理, 涉及数量认定和性质认定两大环节。不可盲从检测系统, 要根据抄袭、剽窃的字数多寡, 分段确定, 而且甄别抄袭、剽窃部分在学位论文中的作用, 分类定性, 并将其作为影响处理结果的情节。对于学位论文不端行为的处理, 涉及当事学生的重大权益, 因此, 要注意处理标准与处理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对此, 各校采取的做法不尽相同, 有的制定明确的相似度指标及处理措施, 有的并没有依赖它对学生做出学术不端的结论以及道德层面的判断, 只是在发现相似度指标较高时给予导师和学生一个反馈及修改论文的提示, 从实施过程看, 相似度高的往往确有问题, 绝大部分同学都重新修改了他们的论文。

参考文献

[1]阎光才, 张银霞.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04) .

[2]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8[EB/OL].http://ods.dokom.net.

学术建议 篇2

医院领导:

为了倡导建立良性的优秀人才培养及奖励机制,除每年进行“优质服务明星”、“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科技新项目”等评比外,我们建议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一、参评论文对象:当年1~12月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学术文章(包括临床、医技、护理、管理及其他方面),第一作者必须是代表我院的在职在岗人员。

二、评选方法

(一)、凡符合入选条件的论文,应将杂志、报刊原样交医务科审核登记,并交学术委员会专家按标准评比。

(二)、评比内容及打分(总分10分)。

1、期刊(报纸、杂志)级别 2分 按上级主管部门分为:

国家级(国家直属部委、中华医学会)2分 省、厅、局或国家级行业协会 1.5分 其他(包括各类民间机构、团体、协会等)0.75分 省市以上内部期刊 0.5分

2、期刊出版周期 0.5分

季刊 0.5分 双月刊 0.4分 月刊 0.3分 半月及以下 0.2分

3、论文类别 2分 根据文献标识码分为:

A类:完整论文结构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包括综述报告)2分 B类:完整论文结构的理论与实用成果报告 1.5分 C类:业务技术管理类论文(含特约评论、讲话稿)1分

以上分类,根据论文在杂志上的分类确定,如杂志上未进行文献标识码归类或归为非A、B类则统一归为C类。

4、论文内容 3.5分

独创、科学、国内领先 3.5分 引进、实用、省内领先 2.5分 模仿、实用、市内领先 1.5分

5、论文字数及体裁 2分

10例以上分析或综述,字数≥2000字 2分 10例以上分析或综述,字数< 2000字 1.5分 10例以下分析或综述,字数≥2000字 1.5分 10例以下分析或综述,字数1000~2000字 0.75分 10例以下分析或综述,字数≤1000字 0.5分

6、如论文已被其他作者引用过,则每次附加0.5分。

三、奖励

一等奖1名,奖人民币500元/篇 二等奖2名,奖人民币300元/篇 三等奖5名,奖人民币200元/篇

同时,发荣誉证书1本,可作为年度评“优”、晋职晋级参考条件之一。如论文评分在小数点后三位仍为并列,则可同时奖励。奖励经费来源:①医院继教基金;②医疗缺陷扣款。

(以上奖励不包括已按规定给予的版面费奖励)

特此建议

学术建议 篇3

关键词:英文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际化

目前,中国国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外文学术期刊近500种,基本上都以英文出版,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近50种[1] (同时具有中文刊号和国际刊号)。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发展起步较晚,速度较慢。例如,荷兰这个人口只有1675万的小国,其官方语言是荷兰语[2],但是它的英文期刊超过了3000种,其数量是国内的6倍。2012年全球出版行业的前五强中,荷兰占据两席,即励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和威科集团(Wolters Kluwer)[3]。又如,同在亚洲的日本,其英文期刊也将近3000种,远远超过了中国和韩国。可见,在英文学术期刊出版方面,国内还落后于很多国家。本文将从办刊单位、办刊模式、国际检索收录等多方面对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的基本状况予以梳理,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办刊单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日益兴盛,国内人文社科英文学术刊物逐渐发展起来。目前,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是英文学术期刊的办刊主力。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了5种英文期刊:China Economist(《中国经济学人》)、The Yearbook of Chinas Cities(《中国城市年鉴》)、China & World Economy(《中国与世界经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内目前创办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最多的科研院所。

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办刊外,国内出版社也主办了一些英文刊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前沿”(Frontiers in China)系列期刊规模最大。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共7种,均为季刊,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群。除这7种外,还有19种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期刊,其中有7种已经被美国汤森路透公司主办的科学网(Web of Science)的SCI数据库收录。7种人文社科期刊中,除文学和管理学类两种期刊是2007年创办外,其他5种均是2006年创刊。创刊伊始,这些期刊以翻译国内学术期刊已经出版的文章为主;从2010年开始,各刊陆续转为整刊原发,只出版英文原发文章和部分中文原发的翻译文章。出版社办刊,既可以由出版社包办从内容到出版、发行的所有环节,也可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刊,各自承担某一环节,如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中国经济学前沿》)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合作;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国哲学前沿》)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合作;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中国法学前沿》)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合作;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中国管理学前沿》)与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合作;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中国历史学前沿》)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作等。由这些高校机构主要负责内容的组织和编辑,出版社负责后期出版、期刊推广、全线流程管理等。

当前,国内人文社科英文学术期刊无论是由科研机构办刊,还是国内出版社办刊,因限于国际市场的销售掣肘,大多选择与国际出版社合作。例如,《中国与世界经济》与美国威利-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Whiley-Blackwell)合作;“中国前沿”的法学刊与英国汤森路透出版集团(Thomson Reuters)合作,文学刊、历史学刊、哲学刊、教育学刊、经济学刊及管理学刊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合作;《中国社会科学》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合作等。但整体上,这些期刊销售的收入均不能抵偿办刊投入,很多都有较大的亏损,期刊运营主要依靠主办方的投入和政府项目的支持。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的办刊模式与国际惯例不符。国际上,学术期刊以出版社办刊为主,学会、高校和其他机构为辅。比如,美国的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Inc.)拥有期刊1600多种,2013年收入总计为17.6亿美元。其中,期刊收入占48%,约8.45亿美元;教育类SSCI期刊中有21种由其出版,约占9.55%。又如,塞奇出版社(Sage Publications)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主,期刊数量在500种左右。其中,教育类SSCI期刊有22种由其出版,占10%。这些国际出版社均累计出版相当数量的学术期刊,并通过数字平台进行全球销售,以获取高额利润。而中国的英文期刊过于分散,不成规模,商业利润都被国外出版社获取,很难大规模发展起来。

二、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办刊模式

国内现有的人文社科英文期刊或多或少地都采用了国际化办刊模式,组建国际化的编辑团队和编委会团队,并注意来稿作者的多样性。例如,“中国前沿”系列期刊的编辑团队就有多名海外知名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许美德教授、美国得州理工大学历史学系王笛教授、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张旭东教授等,他们作为刊物的主编或编辑,直接参与文章的评审与决定工作,并为刊物质量把关。特别是这些学者在国际同行间和学术会议中对刊物的推介、约稿等工作,对提升刊物水准和国际影响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期刊的海外编委比例平均在60%以上,海外作者比例在50%以上,其中包括诸多国际知名学者,如历史学家埃尔曼、汉学家高力克等。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家对英文期刊没有政治审查,主要依赖主办方的学术和政治自觉,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海外学者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论述角度和话语方面可能存在政治风险。

国内英文人文社科期刊主要以中国学术话题为主,所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在学科方面有较大差异,从研究范式到研究话题都有较强的民族性,话题偏重于本土特色。特别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范式上与西方不够接轨,整体上体现出来的研究思路和论文写作方式与西方的学术规范体系有所偏差。这也造成我们的英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读者存在对话的困难。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Springer Group)曾经对中国国内某些英文期刊进行过专家评估,认为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中国人独特的叙事结构令其他国家的读者无法理解;二是大量中国式英语的使用,令读者不知所云。作为“世界语”的英语,是中国人的第二语言,中国人在语言上的先天劣势,在人文社会科学上表现尤为明显。自然科学因大量统一的术语和量化结构,降低了对语言本身的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要解释中国本土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独特的经验,使得人文学科对语言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有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编辑专门负责语言编辑加工。国内人文社科英文期刊的专职外籍编辑极少,有些期刊根本没有外籍编辑进行语言润色,有些期刊的语言润色环节由合作的国际出版社完成。

三、政府资助与国际检索收录

目前,国内英文人文社科期刊获得的政府资助主要是由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提供的。该项目设立于2010年,主要立足于学术层面,资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以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已经获得资助的期刊有:《中国经济学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前沿”系列的人文社会科学7种期刊等10种。资助额度为每期约5万元人民币,每年年底均需接受评估和考核。资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刊物主办方的资金压力,可以通过资助遴选优秀的国际译者和编辑,以提升刊物语言质量。

国内英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ISI收录的仅有5种,同时有国内刊号和国际刊号的仅有2种:其一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英国布莱克维尔出版社(Blackwell Publisher)出版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该英文刊1993年创刊,2009被SSCI收录,2013年影响因子是0.772,位于Q3的顶部;其二是2014年上海体育大学与荷兰的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合作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杂志主编章建成教授曾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执行主编前国际生物力学学会由主席、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沃尔特·赫尔佐格(Walter Herzog)教授担任,创刊一年半即被收录。据美国汤森林路透公司的科学网(科学引文索引,包括SCI、SSCI、A&HCI三大权威检索)收刊人员反映,这与其国际化办刊和非常好的办刊主题有关,特别是其主题弥补了现有体育学在SSCI中的空白。

近年来,申请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科学网的期刊逐年增加,但是最终收录率不到10%,其中人文社科期刊收录率更低。科学网非常重视中国国内的英文学术期刊发展,负责收刊的原副总裁詹姆斯·泰斯塔(James Testa)每两年都会来中国专门听取一些刊物的介绍,并与办刊机构座谈。虽然国内期刊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是整体收录率很低,特别是与港台地区相比。中国香港有8种SSCI期刊、3种A&HCI期刊;中国台湾有4种SSCI期刊、5种A&HCI期刊;而中国内地(祖国大陆)仅有5种SSCI期刊,没有A&HCI期刊[4]。最近两年,国内人文社科期刊申请科学网被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引用率过低,一般都排在现有SSCI或A&HCI学科期刊库中的Q4末位,这表明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够;二是刊物的主题过于宽泛,不够明确聚焦,特别是人文学科。

四、国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英文期刊的流失

因刊号申请困难,造成了中国国内一些优秀英文期刊的流失。国内人文社科英文期刊均需有国内和国际双刊号,国内刊号是指中国报刊的代号,是报刊管理部门为了便于报刊统计、管理而按一定规则进行编排的号码总称;国际刊号是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为各种内容类型和载体类型的连续出版物所分配的具有唯一识别性的代码。上述中国国内近50种期刊的版权或是由负责出版的国内出版社拥有,或是由主办期刊的国内科研机构拥有。国内有一些与国外出版社合作的英文期刊仅有国际刊号,没有国内刊号,不计入中国外文学术期刊序列,也无法得到来自国内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与资助。比如,武汉大学易先河教授主编的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中国国际法期刊》),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与中国国际法学会合作出版,2008年被SSCI收录;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主办的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中国农业经济评论》)于2010年被SCIE和SSCI同时收录;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学与金融年刊》),由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邹恒甫教授任主编,2008年被SSCI收录。这些优秀期刊都因没有国内刊号而无法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资助。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遴选工作,也不将这类只有国外刊号的期刊列入其内。目前,这类期刊数量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和科研院所国际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上各类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英文期刊数量增长很快,这些机构大多选择了直接与国外出版社合作,获得英文刊号。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2014年创办的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计算机教育期刊》)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只有国际刊号;《文史哲(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2014年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出版了创刊号,也是只有国际刊号。这些英文期刊的流失,不利于中国对英文期刊的整体管理和资助,特别是一些优质的期刊资源纷纷流向了国外,国外出版社也通过中国学术期刊资源获取了利润。

通过以上对人文社科英文学术期刊发展现状的梳理,可以发现由于语言壁垒、翻译困难、缺少国际发行渠道、刊号申请难度大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国内人文社科英文期刊的整体发展规模过小,办刊机构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绝大部分刊物尚未被ISI收录,国际学术影响力还需提高,不能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内在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层面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规模和水准,进而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一是期刊管理部门适当放宽英文刊号申请要求;二是成立相关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对现有英文期刊进行政治审查,并予以相应管理;三是鼓励出版社规模化办刊,对搭建数字平台予以资金支持;四是新刊的主题应聚焦于新兴学科、二级甚至三级学科、跨学科;五是加强对翻译和润色的资助,推动引进国际编辑人才;六是加强对刊物的推广,特别是文章对学者的直接推广,推动阅读和引用,提升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英文学术期刊基本状况调查[EB/OL].http://news.cntv.cn/20110519/105630.shtml, 2014-08-11.

[2]荷兰概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8/content_446015.htm, 2014-08-12.

[3]2013年全球出版业50强收入排名报告出炉[EB/OL].http://yingyu.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130626/7105ee5c-d30a-44df-9cc2-f9da462f5703.html, 2014-08-14.

[4]诸平,史传龙.SCI(E)、SSCI、A&HCI收录中国期刊的最新统计结果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81-82.

学术建议 篇4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规范,批评,创新

“共同体 (Community) ”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其内涵包括:任何大小的社会组织, 其成员居住在一特定区域内, 并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一个因具有共同特征或兴趣, 使它在其存在的较大社会组织中显现出来的团体;公众、大众;共有、共享。“共同体”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社会性依赖关系, 他们共同讨论, 共同决定, 共同定义着共同体, 并为共同体所影响, 给成员以归属感。学术共同体是指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 他们共享着某种价值和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 也就是所谓的“学术部落”[1] 。学术共同体成员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关怀、学术操守方面有一个相互的认同和行为规范, 以学术活动为中心而构成一个“圈子”。学术共同体是学者与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术活动方式或平台, 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的树立, 强调分享各自的见解, 鼓励探究以达到深层的理解与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就在开展有关“学术规范化”的活动, “但曾是思想和文化解放后盾的‘学术’, 现在反而被另外一套‘学术’取代了:一方面学术活动日趋行政化、市场化, 学术行为极其漠视学术本身的规则和权威, 形成了逼良为娼争相炮制学术泡沫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术秩序混乱, 学术批评异化, 平庸之作泛滥, 学术创新极其缺乏”[2] 。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弥漫于学术界, 严重地削弱了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 制约了学术繁荣与发展。学术需要学术精神、学术责任和学术创新。通过学术共同体建设强化学术共同体的主体意识, 加强学术规范, 突出学术批评的地位、功能与作用, 推动学术创新, 为创新社会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一、学术规范: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一) 学术规范化是重构学术秩序的基础

学术规范是一套学术共同体的规则, 是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制度条件。学术规范化是学术秩序重构的基础, 就学术知识生产主体及其行为而言, “规范源于学术的合作、竞争、组织和互动性质, 它为这些相互关系提供框架——通过给每个个人施加约束, 来提高整个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学术规范化可保证知识分子知识生产活动的严肃性, 提高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公信力。学术规范化作为学术共同体及其重建的基础, 涉及学术制度、权力、权威、学术主体等一系列问题。上世纪80-90年代针对学术的粗疏化就提出了“回归学术”, “中国学术界由于重建历史短暂等局限, 其专业主义运动具有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化特征。一方面是行政手段强化了某些形式理性的标准, 另一方面却是实质性规范的匮乏。”[4] 以至到如今中国所谓的“学术共同体”还是松散的, 仍靠一系列的“潜规则”在维持。当然, 学术规范并非指学术规范制度及其操作的“行政化”, 而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所建构的一种制衡制度。

(二) 通过规范达成相应的共识

学术以对命题单位的真假进行论证为核心任务, 一个命题或一种理论有了学术规范性, 也就获得了要求所有人对其认同的资格。学术只有追求学理上的普遍有效性, 这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做学术的人不把自己的学术成果看成是普遍可接受的规则, 那就是把学术当儿戏。”论证具有特定“正确性的命题”, 追求学术的“普遍有效性”, 进而“等待他方的挑战, 随时保持开放的态度, 不采取任何学理以外的方式强迫人家就范”。这是学术的核心部分, 有了这个核心, 才可能有学术对话和批评, 包括对伪装成学术的意识形态的揭露, 都是从学术研究到学术批评再到学术创新所涉及的主要规范。学术研究通过学术规范化追求一种特定的“普遍有效性”, 达成相应的共识, 也只有基于特定的共识,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才能现实化, 共同体才能成其为学术共同体。

(三) 学术规范强调三个制度

个体性的学术自律、个案性的规范性学术操作、在学术对话基础上的学术批评与学术制度的建构是学术共同体现实运作机制中密切相关的必要环节。为保证各环节有效运行, 学术共同体规范化必须强调三个制度:①“准入制度”, 作为学术共同体一员的学者应存有其本真的学术良知与学术精神, 这是学术的自律也是进入学术共同体的保证。学术准入制度确保最为基本的学术良知、学术精神与学术自律。②“运行制度”, 以健全的社会性学术评估与奖励体制, 学术成果评奖体系与基金项目的审批体制, 网络评审机制、民间学术团体荐举机制, 确保成果的学术效应和社会效益。通过学术规范不断建立健全学术公共运行机制, 使制度失范者的自我辩护失去效力。③“出列制度”, 学术规范保证自身的健全与完善, 一经核实, 情节严重而恶劣的学术不端者即应“出列”, 亦即不端者或自我请辞, 或被开除出特定的学术机构或团体。

(四) 学术规范的四个层次

从层次上分析, 学术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学科规范与学理规范四个关联的逻辑序列。学术道德规范涉及学术秩序与学风的基本问题, 学术研究及其论著的写作应基于严谨的考辨、真诚的思考、缜密的论证, 反对侵占、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此乃最为基本的学术规范, 也是学术研究者与学术论著、论文写作者的道德底线。看似基本的规范, 但都涉及学术道德与学术主体人格。形式规范是有关引证与注释以及术语的标准化、分析的模型化、归纳的计量化及推论的逻辑化等方面的要求。学术研究如果不理会他人已有成果, 就容易导致重复劳动, 不利于知识积累和学术传统的养成。引文意味着对话、积累与传承, 这种同行交流的进程就是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进程, 引证本身还是一种让读者发现和接触新知识的渠道。“所谓学术规范不仅是指形式上的注释、索引之类, 而且有更实质的内容,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术的积累性, 即研究是否在了解前人有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事学术研究, 必须保证从问题到结论逐步深化, 逐步前进。”特定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方法、观念、范式、传统及其惯例规定了规范的学科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不同的学科规范。学术规范有学科性, 但又有超学科性, 不同学科之间还存有某些具有普适性的学术规范。“尽管不同学科的知识类型和相应的规范类型的区别不能忽视, 但更重要的是寻找不同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超学科性”、“学科间性”即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影响。不同学术规范之间拥有相关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学术研究的传统及其惯例的共同性 (亦即所谓元规范) 。学科性规定着学科规范的具体性与特殊性, 也正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之内, 形式规范与学理规范才能得以实施。而超学科性则使学术规范具有特定的普适性与开放性。

学理规范是学术规范中的高层次、高境界, “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乃学术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学术要有独创性, 提出真问题, 进行较为充分而系统的论证。厘清源流, 规范方法论, 才能保证学术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真正的学术规范应当是学理的规范, 即通过正常的思想交锋和辨析从理论上清除思想界的陈腐之见, 在具有基本思维能力的学者中形成某些共识。” [5] 学术创新也主要是从学理规范层面而言的, 需要独立的立场、自觉的精神和思想的穿透力。

二、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保障

(一) 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双向互动

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活动的依据, 而完善的学术批评则是学术共同体得以现实运作的保证。学术规范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 不是一存在即是明确化的, 也不是恒久不变的。学术规范生成有一个过程, 是在学术研究与学术批评的整体运作中不断生成、确立与转换的,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学术是不是有价值, 只有靠学术来评价, 评价规范即学术批评的原则或标准。学术批评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事实依据与真理的标准;学理依据与逻辑圆满性标准;思想取向与意识形态标准。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的标准是相契合的, 应当基于对学术规范的特质及其形态类型的理解来把握学术批评标准的基本规定性及其形态。学术批评的道德标准与形式标准具有非独立性, 道德标准与形式标准只能从属于学科规范、学理规范与评价规范, 并从其现实运作中体现出来。

(二) 学术批评为学术活动提供运行机制

制约与遏制学术失范需要非制度性的学术批评, 也需要制度性的奖惩体制。学术批评是中介性环节:一方面, 学术批评通过对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的揭露与批判, 来促动学术主体的自律;另一方面, 通过学术批评的开展, 促进学术规范的自觉化、惯常化与制度化, 进而重构滞后性的学术制度。学术批评不仅仅满足于“遏制”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现象, 维护学术的尊严, 学术批评最大的职责在于建构完善的学术运作—评价机制, 张扬学术的理性精神, 促动“积极性学术共同体”的生成并发挥其良好的社会功能。学术批评作为一种非制度性行为可以监督并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律与廉洁。严格的学术批评, 如同看不见的手构成一种制约机制, 最终促成“产品”的完美。

(三) 以学术批评促进学者学术意识

知识分子角色定位、精神特质是学术重建的关键, 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地位发生着极大的变化, 但职业化、体制化、商业化往往以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品格的沦落与责任—批判意识的丧失作为代价。对于学术共同体而言, 不仅仅有一个知识生产的维度, 而且也有一个良知与道义的维度。学术批评功能的达成有赖于学术共同体的成长, 而学术共同体的生成及其现实运作则有赖于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与角色意识的定位。精神的自觉与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是知识分子灵魂之所在, 也是学术共同体所理应拥有的规范化原则与基本共识得以存在的前提与条件。学术批评的理性精神还应与人文知识分子的职责岗位意识结合起来。只有在知识分子拥有自身独特而独立的阶层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立场的情况下, 学术共同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成, 所谓的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自身的功能。

(四) 学术批评为学术创新创造条件

学术发展的实际表明, 学术基本运作机制是由“规范”与“背离”所构成的。学术研究本身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规范”是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基础与条件, 而“背离”则构成学术创新的动力。当然这“背离”并非指对基本学术“规范”的不遵守, 而是指对传统或当下僵化的学术观念、方法、模式的批判性超越。在这种“规范”与“背离”所构成的矛盾机制中, 学术批评发挥着重要的整合功能。学术需要“拿出有学理上的强大说服力的命题系统来”, 进而“在学理的普遍有效性的基础上, 争取实际上被世界上很多人接受”。学术需要独立与自主, 并非只是一个从传统政治体制与当下经济体制中独立出来的问题, 而是一个在依赖学术共同体内部规范化运作的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的问题。与政治和商业的“他治”相对的“学术自主性”, 由原创性所获致的“学术自主性”。只有学术规范与创新相统一, 学术共同体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独立与自治。

三、学术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主旨

学术研究的本质就在于创新, 通过新的论点、新的视角、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或新的论据等, 对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有所推进或是质疑与更正, 这也是学术及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主旨。

(一) 拓展新思想和新知识创造的自由空间

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产生需要创造的空间, 新的思想、新的科学、新的知识在刚出来之时往往不知道是什么, 需要有一个宽容的环境。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创造出来之前往往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 学术共同体应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者去研究。创造需要在个性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共同争论, 学术共同体就是要提供这样一个共同交流和表达的平台。越是有自由空间的共同体学术风气越好, 学术共同体可提供一些终身职位来保障他们这样的活动, 直接面对学术共同体本身。学术共同体规则是由学术共同体延伸出来的, 学术要在充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研究、再观察, 再重新做出自己的发现和描述, 需要知识的积累与知识的传承。

(二) 培养真正的学术人格精神

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一方面是学术规范制度化, 重整学术的秩序, 进而使学术知识生产有效化、创新化;另一方面又要张扬学者所应具有的反思—批判理性及其精神, 强化其公共性和参与现实、改造现实的能力。学术需要不媚俗、不媚势、不媚财的人格品质, 如果整天热衷于评奖、拉关系, 忙于东奔西走, 是做不好学术的。学术强调尊重已有认识, 同时崇尚理性质疑, 勇于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 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 不承认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学术永无止境, 学术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学术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 奉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发展学术体系。学术共同体使命是生产与传播知识, 成为一个真正强而有力的公共磁场:不仅吸引公众的关心注意和殷切目光, 而且要把公众引领到一个进步的社会形态里去。

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 主体面临着多向的诱惑与选择。“知识群落”需要批评讨论, 需要自我反思, 需要规范的学术自制。学术主体性直接影响着学术共同体的特质及其现实运作, 如果将学术主体性泛化, 就会丧失真正的思想、学术创造和知识分子的批判情怀。学术腐败是整体性社会腐败的一种表征, 但就知识分子的角色而言, 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则在深层次上标志着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及其精神的沦丧。学者“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 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得以存在的前提与条件。“学术思想是个人志趣的志业, 它需要无数个体的问题和个体的历史性思虑与积累”, 学术的语法更多时候需要反反复复的论证。布迪厄曾提出作为一个文化的生产者, 要成为知识分子,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 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知识上自主的, 独立于宗教、政治、经济或其他势力的场域, 并遵守这个场域的特定法则;另一方面, 在超出他们知识领域的政治活动中, 他们必须展示在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权威。尽管自主和入世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对立, 但仍有可能同时得到发展[6] 。

(三) 培植良好的学术制度环境

学术发展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没有创新, 学术的生命就不能在实践中发展而衰竭。但学术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许多探索还会以失败告终。不要指望随大流, 跟上所谓的学术潮流, 就能有所创新。学术要追求正确, 但也不能害怕出错或失败, 要敢于为自己的学术错误作证, 哪怕是为其他学者树立一座告诫的界碑。学者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 才可能产出创新的学术成果。学术创新是以批判为前提的, 批判往往孕育或带来新生。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学术淘汰的有力机制。要创新学术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杜绝急功近利的学术取向, 改变传统的以论文数量为主的指标体系,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学、科研经费划拨体系, 给教学科研人员的职业行为以新的导向。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机制, 完善学术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 规范群众监督机制, 鼓励共同体成员对人才选拔、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等过程进行监督。要通过有效途径和形式, 倡导学术自律、严谨治学的学风, 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的环境。规范学术发展的督导机制, 加快专业而规范的学术创新保障体系和互动、选择、自构学术平台建设, 培植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四) 发展学术的永恒生命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学术创新乃最根本的创新, 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术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 凡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 都有它存在的学术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合理性, 要创新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原理论的现实与趋势的存在, 通过原理论的解读, 冲破原有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 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学术创新必须尊重并科学地对待知识本身的规律, 从研究的内在活动中获得学术洞察力, 推出创新的学术成果, 需要学者多方面的专业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积累, 需要对相关学科学术动态的敏锐观察, 需要对学术发展可能提出问题的预见。通过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强学术体制改革, 为学术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组织平台, 引导学者由追求外部的非学术的表面功夫回归到学术本位, 静下心来, 持之以恒, 着力练内功, 不断提高学术创新水平。在推进学术创新的使命下, 排除功利主义的干扰, 坚持学术自由原则, 使学术发展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学术规范化是学术共同体乃至知识分子思想共同体得以生成的基本前提。而学术规范化的良性发展的机制, 又依赖于学术共同体批评及其功能的发挥。学术批评是从学术研究到学术共同体再到社会文化现实这一关系链条之中的动力性中介环节, 而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现实依据即是其学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必须通过从制度到内容的不断创新, 打破既有的病入膏肓的体制与机制, 强化其内在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边国英.学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4) :167-172.

[2]王晓明, 等:美和诗意如何产生[EB/OL].http://www.cu lstud-ies.com (2005-09-04) .

[3]张静.回应对规范的疑虑 (1995) [A].杨玉圣, 张保生.学术规范读本[C].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125.

[4]刘擎.当代中国知识界“学术”与“思想”的分裂[EB/OL].ht-tp://www.cc.org.cn (2005-12-23) .

[5]邓晓芒:思想中的学术与学术性的思想[EB/OL].http://www.fatianxia.com (2001-10-15) .

上一篇:成本管理改进措施下一篇:排放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