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2024-08-11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共9篇)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篇1

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是由性格特征、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的一项较为复杂的能力, 并且这种能力的发展具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进程。第一课堂教学以及第二课堂中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实施载体, 但是二者又各自具有相应的侧重点, 不具备可替代性。所以推进二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协同发展, 对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协同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适用性

协同研究理论是由联邦德国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所研究创立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横断科学研究方式, 一般用于研究已经远离相应平衡状态的社会开放性系统在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利用自身内部协同作用, 自觉出现在时空和功能层面上的有序结构。协同研究理论主要由三条重要原理构成, 即支配原理、协同效应原理、自组织原理。协同理论从创立之初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根据其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系统内部要想真正产生相互协同的效应就应该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渗透、补充并合作共进, 进而产生自组织协同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其一, 整个系统具有开放性质, 能够时刻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信息;其二, 系统内部必须涵盖多个子系统, 并且各个子系统之间应该有强烈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力;其三, 系统中存在普遍性的涨落状况。

学校第一课堂中的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共同构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整体系统, 这一系统具体由课堂教学、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学校激励与约束制度、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师和学生等相关子系统共同组成。这些子系统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 并且其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进程中, 因此可以说这一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且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性系统。在此系统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并且这种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交叉因果性质。也就是说, 我国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方面的文件在高校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属于系统的外部涨落, 而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第一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内部涨落。因此, 可以使用协同研究理论来对高校以第一课堂和课外科技竞赛协同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 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实践途径。

二第一课堂和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协同培养创新能力的对策

1. 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生教育观念的协同

在相关研究系统的演化和发展进程中, 序参量对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自组织行为产生支配作用, 决定和主宰着系统的整体性发展和演变过程。在此时, 序参量具有相应的针对性、相对性、阶段性、集成性以及层次性等特征, 通过加强对序参量的科学管理, 可以对管理中的细枝末节加以忽略, 进而抓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系统研究理论明确指出, 系统中的具体目标是系统发展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和能够完成的相关任务, 目标对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研究系统中的目标一旦正式确定, 整个系统就会朝着目标方向运行和发展。

基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会确立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观念, 在此时推进师生观念上的协同成为系统中的主要序参量, 能够从本质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相应的影响。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教师始终处于培养工作的前沿, 在工作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因此, 只有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正确认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和意义, 在学校的指导下, 产生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的行为, 才能真正在高校中将大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教师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导意识体, 还应该在第一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发现并遵循基本教育规律, 并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 激活学生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对其未来成长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学生来说, 大学生应该在高校学习生活中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学习实践中自觉接受相关知识, 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保持自身在学习生活中创新人格的自主性, 并与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形成协同良性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 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系统的基本平衡被打破, 进而产生新的涨落形势, 最终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促进第一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协同发展

应该认真对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以及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逐步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适当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完成与第一课堂教学的协同发展。第一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知识构成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之间应该形成相互补充、映射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工程性思维的启发训练应该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互为支撑。可以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基础的先导性教育课程, 如适当普及相应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理论以及科研训练方面的知识,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学生自身也应该通过积极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逐步对自身所掌握的创新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

现阶段, 高校大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一般有单科性以及综合性两种主要形式。单科性课外科技活动与高校第一课堂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 在具体教学实践方面实施难度相对较低。如近几年在我国高校中广泛开展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这一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学生只要完成基础性数学课程的学习就可以选择难度参加, 在课外科技竞赛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是应该注意在开展课外科技竞赛的同时, 教师也应该在高校第一课堂教学中通过专业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优化求解模型意识以及建模意识等。学生在实际参赛过程中也应该针对自身所选择的具体问题进行适当的假设、简化和抽象, 进而确定问题的变量和具体参数, 最终建立起最为简单、合适的数学问题模型, 为自身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提供相应的条件。而对于综合性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来说, 由于综合性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需要以多个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 所以项目具体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此时, 就应该根据所选项目按照项目分工对项目实施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推导, 再由教师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性讲解, 进而在不同专业中吸纳优秀学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 完成相关项目设计。相较于单科性科技竞赛活动而言, 综合性科技竞赛活动更加贴近生活, 能够在第一、二课堂之间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递以及创新思维的启发, 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3. 构建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变化发展为主要序参量的教育保障机制

现阶段,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中还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整体教育效果相对较差。因此, 构建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变化发展为主要序参量的教育保障机制迫在眉睫。对于高等院校来说, 需要明确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机制, 加大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教育投入。在设计相应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时, 应该重点考核教师所使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学生来说, 则应该适当改变以学习成绩为能力评价标准的观念, 在评价系统中加大创新能力的权重比例。在上述激励与约束教育协同制度形成合力后, 会对协同教育管理实践产生较为强烈的教育导向作用, 进而形成整个协同教育的实施效应。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从协同理论的研究视角, 对第一课堂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协同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 总结出创新性人才培养师生观念的形成是协同教育开展的前提, 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协同教育开展的关键点, 第一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是实施载体, 构建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变化发展为主要序参量的教育制度是保障。这些共同构成了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协同理论研究视角入手, 对第一课堂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协同发展进行分析, 提出了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希望能够提升高校大学生素质,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第一课堂,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协同理论,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拥军、崔滢、缪培仁.第一课堂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 2014 (4)

[2]沈新华、陈亚鸿、谢鹏.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1 (35)

[3]吴兴泉、陈士华.依托“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 (下旬) , 2010 (11)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篇2

重大团„2012‟38号

关于开展2012年重庆大学“树声前锋杯”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的通知

各二级团组织:

为迎接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科研能力,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热情,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积极备战2013年“挑战杯”重庆市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我校将举办2012年重庆大学“树声前锋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参赛对象:

2013年7月1日以前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不含在职硕士生)。团队负责人必须由2013年7月以前仍在校的学生担任。

2、作品要求:

—1—

作品应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等三类。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2013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挑战杯”竞赛主办单位参与组织的其它全国性竞赛获奖作品)不在申报之列。

3、作品类别:

申报参赛的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申报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对象限本科生,作品分类如下: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E类。

4、评判标准:

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本的评判标准,按作品类别和学历层次分别评审。

5、赛制安排:

(一)重点宣传阶段(2012年9月至11月)

下发相关文件,宣传学校相关的激励措施,为竞赛活动制造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发动学生参赛,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参与竞赛指导。

(二)作品准备阶段(2012年11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三)作品申报阶段(2012年12月1日至1月中旬)首先将作品的大致情况、关键部分、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叙述清楚,让评审专家看到作品的潜在发展空间。其次将作品的完成情况叙述清楚。(如标明作品已经完成,完成一半,或设想阶段)。最后将完成作品的进度叙述清楚。(如一月份作品将完成到什么程度,二月份作品将完成到什么程度,三月份作品将完成到什么程度)

(三)预赛、初赛阶段(2012年1月中旬)

—3—

校团委聘请校内外专家对作品进行论证,并重点资助入选项目。

(四)复赛阶段(2013年3月上旬)(五)半决赛阶段(2013年4月中、下旬)(六)决赛阶段(2013年5月中、下旬)

注:以上赛程为组委会初步安排,具体执行过程将根据全国比赛的要求及重庆赛区的赛程安排进行相应调整,届时会及时通知参赛同学。

6、报名及作品提交方式

(一)本次大赛通知网站为校团委官方网站:http://youth.cqu.edu.cn/ 大赛组委会邮箱为:cqukechuangbu@163.com

有关大赛的主要信息将会及时发布于此,请大家密切留意校团委网站上的有关信息。

(二)大赛主要由个人或团队报名。各二级学院也可以动员学生选题、报名,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三)所有参赛队伍必须由主要负责人填写附件二《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附件三《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参赛承诺书》。

(四)每个人最多可同时参加两个项目,但不能同时担任主要负责人。

—4—

(五)参赛团队如果有相应的指导教师,应提供相应的介绍证明及指导意见。

(六)报名方式:

①报名时间: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14日中午12:00 ②参与比赛的参赛团队将填好的报名表发送到cqukechuangbu@163.com,请将上交的资料添加到附件,压缩包和邮件主题命名形式必须为:“负责人姓名-课题名-学科分类”出现,如果同一份作品有多个文档,则将所有文档压缩打包上传。(注意:不可重复报名,每个团队只可报名一次,我们将把成功报名者的名单在网站上公布,敬请到时留意相关网站信息。)

③2013年1月3日—1月14日把申报书及承诺书等相关材料打印版一份,送至重庆大学A区学生活动中心A12(即重庆大学A区五公寓一楼学生活动中心)。

7、奖励办法

(一)学校将组织校内作品申报工作,对于在选拔过程中被确定为重点支持的项目,将作为校内重点支持的科研项目给予5000-20000元的资助,对于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并具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学校将继续给予一定的资助。

(二)对于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同学,按获奖等级(特等、一、二、三)给予奖励。对于获得一等奖以上的本科生,作品第一完成人,在毕业时可直接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他

—5—

完成人以及获二、三等奖的同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就业时重点推荐。

(三)对于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同学,授予获特等奖、一等奖的学生“学生科技创新标兵”荣誉称号,授予获二、三等奖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在评定奖学金中,优先评定奖学金。同时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奖励。具体如下:

“挑战杯”特等奖作品――8000元 “挑战杯”一等奖作品――6000元 “挑战杯”二等奖作品――4000元 “挑战杯”三等奖作品――2000元

(四)对参赛获奖的研究生,除享受学分减免外,对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学生,按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对待,对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学生,按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对待,在毕业时予以认可。

(五)对于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授予“学生科技园丁”荣誉称号,作为指导教师的教学成果,学校予以记功,颁发证书。同时,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奖励,具体如下:

“挑战杯”特等奖作品――4000元 “挑战杯”一等奖作品――3000元 “挑战杯”二等奖作品――2000元

—6—

“挑战杯”三等奖作品――1000元

(六)对于在参赛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授予“挑战杯”竞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和奖学金评定中给予优先考虑。

(七)对于获奖作品所在单位,授予“学生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在年度考评中,分别在学生工作、教学、科研中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加分。

校团委将定期在网上公布有关比赛的相关内容,请关注校团委网站http://youth.cqu.edu.cn/。

联系人: 杨 倩 *** 杨刚荣 *** 附录一:《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手册》

附录二:《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

附录三:《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参赛承诺书》

附录四:课题的选择 附录五:论文文稿格式建议 附录六:学术论文的撰写

附录七:“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7—

附录八:重庆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宣传册(暨重庆大学“挑战杯”往届获奖情况介绍及第十二届获奖作品介绍)

共青团重庆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主题词:树声前锋杯 学术 作品 竞赛 通知 重庆大学校团委 2012年9月17日发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篇3

1 当前我国高校课外科技竞赛项目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少贯穿课外科技竞赛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体系

在现今各高校的课外科技竞赛组织管理中,往往存在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只注重竞赛结果和项目竞赛的具体执行环节,却忽视了一个科学化的贯穿项目执行环节全过程的课外科技竞赛组织管理体系,还应包括全方位的学科创新活动氛围建设、系统性的学科竞赛科普和培训机制、项目结束后的经验积累及总结报告的形成等。从而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完善的体系中积累更多知识,能够对学校的课外科技工作提供系统化的支撑,能够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缝衔接起来。

1.2 缺少信息的有效推送及项目管理过程的评测机制

信息的传递是项目进展的关键要素。科技竞赛是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的项目,传统的竞赛环节是指导教师为学生选定题目,学生在具体执行环节中遇到问题再寻求教师指导。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教师并不能真实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导致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无法做到科学管理和适当指导,质量没办法得到实时的评测监控。同时这种一对一的信息传递模式从客观上局限了课外科技竞赛的覆盖面,也制约了学生接收优质内容和信息。

1.3 缺少系统化的竞赛管理基础平台

课外科技竞赛的宗旨是提高参赛者的科研创新能力,努力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参与课外竞赛,这就需要竞赛的组织管理者在竞赛全程阶段做好管理工作。一个系统化的竞赛管理平台应能够实现课外科技竞赛项目的全面质量控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和信息传递渠道及实现资源共享,而当前一些组织者采用的管理办法主要是传统的学生提交成果-专家评审-公布结果的模式,对竞赛组织的前后及中间各个阶段缺乏有效管理。

2 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校课外科学竞赛管理体系与平台创新研究

针对现阶段高校课外科技竞赛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迫切需要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高校竞赛,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管理系统平台,用理论来指导项目实践,实现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挥课外科技竞赛实践育人的最大效果。

2.1 平台需求分析

高校课外科技竞赛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当前高校采用传统学科竞赛管理模式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如管理流程繁琐,效率低;大量竞赛信息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项目执行过程得不到质量保障从而造成资源浪费;赛前、中、后的信息得不到及时公布,不利于内部和外部宣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项目需要,以确定该系统的主要需求是:

(1)信息公布平台动态发布和管理信息,以便教师和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有关比赛的信息,创新创业相关案例及资讯发布,实现优质内容共享,以便大家学习和了解;

(2)竞赛项目网上申报及评审,项目执行过程中阶段性的自评及管委会和导师团评测,便于过程管理中质量监控;

(3)财务预算的划拨及报账业务,奖励的申报,包含报税及相关知识学习和材料下载;

(4)数据的分析整合及每个工作流报表输出,导入和导出数据,上传和下载文件。

需求用例图如图1所示:

2.2 平台功能设计

根据竞赛项目所需具备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出针对课外科技竞赛管理的系统功能模块。该系统是一个集资源共享、信息发布、文件下载、竞赛申报、竞赛审批、项目管理和认证管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校课外科技竞赛系统。

2.2.1 信息展示平台

平台功能包括:竞赛通知(赛事最新动态、赛事结果公示)、作品展示以及提供相关文件下载。展示平台使用动态网页形式展示,采用.NET开发技术,网页内容管理模块负责对各种竞赛信息进行新增和修改。运用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可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对各类用户赋予不同的用户权限,用户需要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该系统,体现了系统网络安全性高的特点。

2.2.2 项目管理平台

该系统的功能是竞赛申报和审批程序的管理。比赛前填写申报表,其中包含参赛者的信息、预算信息,确保审批工作流的设计数据以满足当下的实际需要,便于后期重组。当用户登录时,系统调用工作流实例,工作流引擎会自动分配角色,并确定管理重点,以及对每道流程节点状态转换条件的状态进行状态机模型设计。

2.2.3 项目管理模块

主要是方便学生对项目进度进行管理和指导教师了解掌握学生进度。项目进度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有多种,例如:甘特图、里程碑图、挣值分析法、S曲线、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和图形评审技术(GERT)等。实践证明,这些工具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指导教师对竞赛指导过程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定期审核竞赛作品进度和质量的关键检查点,并对竞赛作品的创意与技术表达提出改良、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2.3 项目管理理论在竞赛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对系统使用管理方法和工具进行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强调目标的实现和产品的质量,采用团队化工作模式,并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其成功的评价标准包括时间、成本、范围、质量和资源五个方面,这与竞赛管理考量标准和需求契合。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竞赛项目课题及目标,然后对项目计划做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使分解后的项目子计划能够在各个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得到落实。

2.3.1 进度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注重对项目目标完成时间制定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定期检查计划,在进度方差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修改计划,直到任务完成。处于研究阶段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时间表,以确定每个阶段的完成内容和形式,该计划由指导教师批准后生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都会按照计划进行,主管部门也会按节点进行阶段检查。进度的修改,需要申请指导教师批准。

2.3.2 费用管理

项目的费用管理主要是保证在经由系统内各个环节评审后批准的预算条件下确保项目能够完成,并保证其质量,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材料成本及其他成本,主要环节包括前期预算申请、中间费用报账、后续奖励发放等。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国家及组织者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得到实时监督。

2.3.3 质量管理

为了确保竞赛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除了需对参与项目的人员、项目执行环节及项目材料进行严格控制把关外,还要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管理和评测,从而保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应每一个阶段各项目都需提前制定目标,规定时间内上报阶段性成果交由管委会评审,才可进行下一步计划,围绕项目质量所进行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目的是实现项目质量的最佳化。

2.3.4 人力资源管理

课外科技竞赛和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人,在项目组组建时要充分考虑个人的专业背景和成员的工作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可通过平台的一些测试功能,如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人员组合,使项目组构成合理、分工科学,使每个参与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发挥技能。同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项目组人员工作量和绩效进行考核,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结语

课外科技竞赛旨在为大学生营造综合实践育人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水准及团队协作能力。基于项目管理的竞赛系统的搭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项目科研能力,后期将竞赛结合学校科研合作项目,走出校门与企业、公司、设计机构建立设计创新实践基地,参与设计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兆平,孙剑萍.提升我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层次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3):76-80.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篇4

参 赛 指 南

共青团贵州师范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制度篇

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3

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9

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 11

第二部分

指南篇

四、备赛“挑战杯”的几个问题及评审原则„„„„„„„„„„„„„„„„„ 13

五、撰写参赛论文与准备作品展示及问辩的几点提示„„„„„„„„„„„„„ 16

六、“挑战杯”竞赛课题选择指导„„„„„„„„„„„„„„„„„„„„„„ 19

七、学术论文撰写指导„„„„„„„„„„„„„„„„„„„„„„„„„„ 25

八、论文封面格式„„„„„„„„„„„„„„„„„„„„„„„„„„„„„31

九、贵州师范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论文打印格式要求„„„„„„„„„32

十、关于竞赛中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33

附录

附1:“挑战杯”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34

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草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 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 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 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一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第七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

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由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设副秘书长若干名。

第九条 竞赛设立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非高校专家组成。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二名,评审委员若干名。

全国评审委员会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审看参赛作品及其演示,对作者进行问辩; 3.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

第十一条 竞赛设立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在全国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时成立,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名、评审委员3名(根据被评判作品学科分布选定)、主办单位各1名代表、全国组织委员会高校委员中抽签产生的10名代表组成。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担任。资格评判委员会会议由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

第十二条 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职责如下:

1.授权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在预审开始至终审决赛结束前接受参赛学校和学生、评委、社会各界人士对参赛作品资格的质疑投诉;

2.在终审决赛结束前,如出现被质疑投诉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应召开会议,对被质疑投诉的参赛作品的作者及所属学校进行质询;

3.投票表决被质疑投诉作品是否具备参赛资格。

第十三条 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对质疑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保密。质疑投诉者需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资格评判委员会开会时,到会委员超过2/3方可进行表决;表决时实行回避制度;若参加表决委员中有2/3以上认为该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则评委会对该作品不予评审,其参赛得分随之取消。全国组委会秘书处不受理匿名质疑投诉。终审决赛结束后,对作品的质疑投诉继续按本章程第三十三条执行。

第十四条 主办单位根据团体总分优先原则,确定上届竞赛总分前70名的学校为联合发起高校,并可根据终审决赛规模、地区平衡、学校类别及代表性、承办地区等因素作部分调整。

第十五条 各省(区、市)、各高校应举办与全国竞赛接轨的届次化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省(区、市)团委、科协、教育部门、学联联合设立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本省(区、市)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作品资格审查和作品初评等有关工作。

第三章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六条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第十七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第十八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第十九条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第二十条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第二十一条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限报一件,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作品总数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l件。参赛作品须经过本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和本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初步评定,方可上报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各省(区、市)选送全国竞赛的作品数额由主办单位统一确定。每所发起学校可直接报送3件作品(含在6件作品之中)参加全国竞赛。

第四章 展览、交流、转让

第二十二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推荐通过预审的一定比例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及全部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参加展览。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有实物或模型参展。

第二十三条 全国组委会将在竞赛的终审决赛阶段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并适时举办单项展示赛或邀请赛等丰富“挑战杯”竞赛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在终审决赛期间,举办成果转让活动;成果是否转让不作为作品评审获奖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拥有组织转让获奖作品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

全国组织委员会可以结集出版竞赛获奖的作品及评委评语。

第五章 奖励

第二十六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获奖数与其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数成正比例。科技发明制作类中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

第二十七条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第二十八条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

第二十九条 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

第三十条 竞赛设10个左右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终审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 份和高校。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提名,主办单位评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

第三十一条 在符合竞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前提下,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专项奖。专项奖不计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竞赛联合发起高校应向全国组织委员会交纳规定数额的发起组织费。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作者所在学校应向全国组织委员会交纳规定数额的参赛费。发起组织费、参赛费主要用于竞赛的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经费的补充。

第三十三条 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重新计算作者所在学校团体总分及名次,取消该校、该省所获的优秀组织奖,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成员单位;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所在学校取消下届联合发起单位资格或参赛资格的处罚。

竞赛组委会保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四条 承办竞赛的高校应按当届组委会通过的申办办法,申请承办下一届竞赛活动;获得历届“挑战杯”和“优胜杯”的学校具有承办下届竞赛的优先权;当届组委会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产生下届承办单位。

第三十五条 竞赛承办单位有权以全国组织委员会名义寻求赞助。最高荣誉“挑战杯”不得用于寻求赞助。

第三十六条 www.tiaozhanbei.net为“挑战杯”竞赛专用网站,由主办单位和承办高校共同建设。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自全国组织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由竞赛主办单位及全国组委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评审规则

(草案)

一、本规则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制定。全国评审委员会依据本规则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二、全国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1.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非高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40名左右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和2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

2.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2名,副主任若干名,秘书长一名。下设若干专业组,各组设组长一至二名;

3.全国评审委员会下设由秘书长领导的秘书处,负责对参赛作品分类、统计、送阅和评审的组织服务工作;

4.全国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正、副主任、秘书长除外)在终审完毕之前实行保密,在终审结束后可以公布;

5.全国评审委员会在向全国组织委员会报告终审结果后解散。

三、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

3.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分预审、终审两阶段进行。预审要评选出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作品的80%左右的作品进入终审。终审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分别按照3%、8%、24%、65%的比例评出特、一、二、三等奖。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各奖励等级之间的标准是相对的。

4.评审注意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各等奖的获奖比例与 其进入终审的比例基本一致。

5.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章程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严格把关。

6.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评委不得参与对其同省(区、市)高校、其本人亲属作品的评审工作。在评审结束之前,任何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

7.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按《评审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四、评审程序

1.各省(区、市)的组织协调委员会要按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报送的作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和形式审查,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的初评。

2.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对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报送和发起高校直送的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的作品在承办高校所在地进行预审,预审要提出是否进入终审和获奖等级初步意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在全国评审委员会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评审工作的常务副主任的主持下先期进行评审,选出一定比例作品赴承办高校所在地进行展示。

4.终审决赛期间,评委在组委会安排的专门时间集体到展厅对作者提出问辩,并审看发明制作类作品的实物。每个评委须向自己负责评审的作品的作者至少询问一次。

5.评委可以对所评审的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受到评委质疑的作品,将提交竞赛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按程序评定其参赛资格。

6.评委会应于终审开始时在主任的主持下召开评委会全体会议,听取组委会对竞赛活动情况的通报。

五、各省(区、市)初评工作,由该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参照上述规则主持。

六、本规则由竞赛主办单位负责解释,并由主办单位根据全国组委会的意见修改。

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

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制定。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和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时须参照本细则执行。资格评判委员会依据本细则判定被质疑和投诉作品的资格是否有效。

一、关于资格审查

1.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专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4.参赛作品涉及下述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上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5.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6.参赛作品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7.每个学校选送参加全国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其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总数的1/2件,研究生作品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1件,集体项目按学历最高者划分;

8.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二、关于形式审查 1.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划“√”。

2.作品申报书相应栏目须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签章确认。

3.作品申报书中B1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表(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此栏如填写有误,将影响作品的最终成绩。

4.作品申报中的B3表(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5.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三、本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归竞赛主办单位。

四、备赛“挑战杯”的几个问题及评审原则

一、怎样选题

1.要根据科研、生产、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社会需要; 2.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条件和特点;

3.要考虑《挑战杯》的特点:先进性、科学性、现实意义; 4.要掌握较多的信息;

5.课题一般不宜过大,但必须有创新;

6.若选国家项目的子项,则应把研究范围划清; 7. 同一个学校申报作品不要集中在某一个学科领域,避免自相竞争;

8.涉及几个学科领域时,按学术方向或发明点来填写。

二、如何挑选参赛项目

1.作品要符合竞赛章程的各项规定; 2.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 3.作品的文件资料完整性;

4.同一个学校申报作品不要集中在某一个学科领域,避免自相竞争;

5.人文社科类仅限于:哲学、教育、社会、经济、管理、法律六个方面。

三、填写作品申报书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挑战杯》竞赛章程、评审规则和《作品申报书》说明;

2.个人作品:

(1)申报者需承担申报项目60%以上的研究工作;(2)合作者不超过二人,且均为学生;(3)合作者学历不高于申报者;

(4)鉴定书、专利证书、发表作品署名均需第一作者。3.集体作品

(1)合作者超过二人;

(2)合作者虽不超过二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4.正确填报作品类别及学科领域(1)科技发明制作A、B类区别;

13(2)涉及几个学科领域时,按学术方向或发明点、关键创新点来填写。

5.手工填写时,文字要清楚、端正。

四、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的撰写

1.论文题目要鲜明,要能反映论文内容,研究范围和深度; 2.论文内容要切题,结构要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3.论文一般要有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 4.论文结论要有理、有据、有新思想、新见解; 5.引用他人信息时,必须深刻理解、融会贯通;

6.可以应用多种表达技巧,如:图表、曲线、附录、加注等手段,以达到重点突出、显示主线的目的;

7.要反复阅读和修改论文手稿,达到文句简明、流畅。

五、科技发明制作研究报告的撰写

1.申报科技发明时制作类作品必须附有研究报告;

2.研究报告一般要有摘要、研究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作品的科学和先进性、作品的设计、制作、试验、作品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预测、参考文献等内容;

3.研究报告需附有相关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实物外观图(照片)等,也可附以鉴定证书,应用证明和专利证;

4.研究报告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文句简明、流畅。

六、准备作品展示和问辩的要点

1.作品展示,特别是问辩是终评的重要依据;

2.问辩重点在考察作者对参赛项目的理解程度和参与情况,以及工作实际达到的水平;

3.展版版面设计应简洁鲜明、吸引观众、文字宜少。内容宜精; 4.展示表演的作品要考虑电源等动力供应、注意安全、演示项目需反复演练,力争演示一次成功,若偶然出现故障,也应沉着对应;

5.口头陈述的开篇应开门见山,尽快切入主题并突出创新点以吸引评委;

6.参加集体项目的展示者应掌握未参加展示者的工作内容; 7.准备问辩要围绕作品主题,对项目的基本思路、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几个环节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有问必答、有理有据;

8.对评委提的问题要听清楚,回答必须扣题,切忌答非所问。

七、评审原则

1.评审时应注重论文的科技含量、实用性、经济性和技术市场; 2.论文的创新点是突出的关键;

3.论文要评审专家普遍认可,大家都能看得懂; 4.参赛论文是初评的唯一依据,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5.参赛论文不等于丁作总结,初学者切忌在其中塞进作过的所有实验和得到的所有结果;

6.论文题目是全文最简洁的概述,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论文摘要必须言简意赅,准确交待论文工作目的、方法和重要结果;

8.科学思维和新的思路是全篇论文的灵魂。引用他人信息必须经过思考选择,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切忌人云亦云;

9.参赛论文总的基本要求: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内容切题:行文流畅、思路清晰;逻辑推理、科学准确;

10.掌握并应用多种表达技巧:图表、附录、加注…、以达到突出重点、展示主线的目的;

11.反复阅读和修改论文手稿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锤炼并理清思路的最佳途径。

五、撰写参赛论文与准备作品展示及问辩的几点提示

一、撰写参赛论文的要点:

1、参赛论文是初评的唯一依据.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2、参赛论文不等于工作总结.初学者切忌在其中塞进作过的所有实验和得到的所有结果;

3、论文题目是全文最简洁的概述.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论文摘要必须言简意赅.准确交待论文工作目的、方法和重要结果;

5、科学思维和新的思路是全篇论文的灵魂。引用他人信息必须经过思考选择,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切忌人云亦云;

6、参赛论文总的基本要求: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内容切题,行文流畅、思路清晰,逻辑推理、科学准确;

7、掌握并应用多种表达技巧:图表、附录、加注…,以达到突出重点、展示主线的目的;

8、反复阅读和修改论文手稿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锤炼并理清思路的最佳途径。

二、作品展示的注意事项

1、重视作品展示板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你开口之前,吸引观众(特别是评委)注意力,使他们驻足欣赏并产生第一印象的,便是你的作品展示板。因此,必须精心设计。首先,题目要醒目,如果太长,应设法突出比较关键的词语。其次,文字要简洁精炼,字不能太小而让人看不清,可以用不同字体突出某些重点。第三,展示的内容要精选,突出创新点,切忌轻重不分,应有尽有的和盘托出。第四,充分利用图表形象化的展示功能,辅以少量文字,使版面简洁明了、富于个性、活泼美观。

2、版面安排布局需体现作者展示意图

展示内容原则上应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与结论,一项都不能少。但展示板不过方寸之地,不能将所有内容都等量齐观地充分展示出来。因此,必须有简有繁,视作者拟强调的创新点而决定取舍。如果研究的是新问题,或者是用新视角与新思路研究老问题,都应在前言中点明:如果是引进了新的方法,或对老方法有所革新,也必须特别指出:如果有什么新发现,或为某些不确定的结论提供了新论据,更当重点展示有关实验数据。总之,当依创新点之所指,在展示内容的繁简安排上有所取舍。

3、实物演示应以增强作品展示效果为原则

工程类作品,实物或模型展示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最好还能操作演示,演示中应注意排除安全隐患,避免故障频仍。否则,效果 将适得其反。此外,实物展示还应包括图纸(工程类作品)、数据资料、有助于表明作品的完整性,但应经过仔细的整理和编排,便于评委翻阅和检视。

4、展板与实物展示应为增强口头陈述效果服务

展板与实物展示的作用均不在于代替口头陈述,而是为增强口头陈述的效果服务,最好取简洁明了、富于个性、形象鲜明、一目了然的方式,表达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要点,特别是其中的创新点。

三、有关问辩的准备问题

1、摒弃死记硬背,学会理解思考问辩重在考察作者对参赛项目的理解程度和参与情况,以及工作实际达到的水平,口头陈述切忌朗读展板上的说明文字或背诵事先写好的解说词,而是在对自身作品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借助展板展示的图表和实物演示进行生动的解说,解说中最好还能注入作者的热忱。

2、理解所追求的目标。一是对作品要传达的信息条理化,二是要将其中的重点抓出来,三是用概念清楚、逻辑严密的陈述,描绘出一幅简约的、使非专业人士易于领悟的作品图像。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因曼:“我不能创造我不理解的东西”。可见理解是开拓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因为只有理解透了,才能精确选定该当重点表述的内容,并找到适当的言词和表达方式。

3、加深对作品主题、主攻目标和科学思想的理解科学思想为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即科学思维或思考;思维活动的结果即形成科学思想;思路则是科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因此,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离不开思考,它应贯穿于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之中,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闪念,通过实践与思考的反复交替,才逐渐地发展与完善起来,是任何科技作品的精髓所在,必须加深理解。

4、口头陈述的开篇应开门见山,尽快切入主题,并能提出足以吸引人的问题,吊起听众想追寻答案的胃口,再亮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来回答,引导听众理解工作中的创新点并接受你的结论。

5、为了突出主线,口头陈述中必然会忽略某些环节(如方法等)的细节,对此应做到心中有数,在问辩中有评委问到时方能应对有策。

6、准备问辩时除知所知外,还应知所不知,这些多半是你的工作未直接涉及,甚至世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好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方不至应对失据。

7、“阅漂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这些都是准备问辩的不二法门,要抓住一切机会多练多说。在多说多练的过程中,思想会愈来愈精炼,遣词造句会愈来愈丰富,表达会愈来愈流畅自如。陈鼓应:“做学问谈天最重要”。

8、“思维如智者,说话如常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忠告,意思是解说尽量使用通俗语言,以非专业对口的人也能听明白为度。

9、一定要在平时多多练习,练习时一定要卡准3分钟时间,不要花时太多却连关键的东西都没表述清楚。练习时小组成员可相互提问。

六、“挑战杯”竞赛课题选择指导

一.学术论文的选题

为了在“挑战杯”赛中获胜,参赛作品的选题至关重要像农民没用好种子,怎么辛苦也得不到好收成。就什么才是好的选题呢?简单的回答就是能打破现有市场需求和学术科技供给平衡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是新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观点。而如何去寻找能打破现有平衡的选题,则是大家最关心、最费周折的事情。首先要求做好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只有充分掌握了将要涉及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知道什么选题值得去做。这是一件需要时间、条件和方法才能做好的事情。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上的有关信息。当然,更不能忘记向有关教师咨询。

撰写学术论文的选题,实际上是科研选题。理、工、农、医类学术论文的选题,应偏重研究进展的追踪,特别要能提出新理论、新方法,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新。

社会调查报告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选题,则要瞄准社会热点问题,要能取得研究数据,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对策。在具体捕捉科研课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核与思考:

(1)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提出了什么新问题

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是形成科学研究课题的最重要的源泉。捕捉直接影响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每年,国家科技管理部门都用科技发展指南的形式公开科研选题方向,表明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高校的教师或科研工作者通常依据《选题指南》提出的方向,申报有新颖性、创造性和意义较大的科研课题。

对于大学生或研究生来说,可通过导师的指导,或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选择参加“挑战杯”竞赛的题目。如果能选择科学前沿课题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更会有出类拔萃的机会。

(2)科学园地中有哪些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科学在不断发展,一门学科内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各门学科的交叉与互相渗透,有可能产生交叉处的空白区,将目光投注到那些尚未被人开垦的“处女地”,往往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例如,某体育学院一研究生选择了《竞技体育技术、战术创新理论研究》,意在探索促进竞技体育运动不断创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一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在竞技体育科学与创造科学交叉区寻找到一块科研“处女地”。

再如,有人在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交叉结合中,找到有关“计量史学”方面的科研新课题。

(3)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吗

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寻找其缺陷和矛盾,也是捕捉科研课题的途径。历史上,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完全不加怀疑使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公式时,爱因斯坦却对它进行质疑,重新考虑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从而萌发出建立新的时空观的设想(狭义相对论)。现在许多人致力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源于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怀疑和批判。

由于历史的局限,许多前人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结论,看起来无懈可击,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缺陷和矛盾,揭示这种缺陷和矛盾就是科学发现,深入研究就可能提出新的理论。

(4)书本上记载过什么难题

研究课题从实际中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些课题也可能来自书本中的难题。我国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早年在大学学习时,就从一本职6队论》中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经过研究,最终创建了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侯氏定理”的科学理论。

国际上获得菲尔兹奖的20多位数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由于解决了“希尔伯特问题”中的某个问题或者历史遗留下来的其他难题而获奖的。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5)研究工作中是否发现有反常现象

根据研究工作中的反常现象选择课题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冯,卡门在他的导师的指导下做流体力学实验,以观察圆柱后面水的流动分离。但是,圆柱后面的水流始终不稳定。导师没有注意到 这个现象,只关心他的“流动分离”课题。但是,冯〃卡门却注意到了这一反常现象。他想,这里可能有某种自然规律在起支配作用,于是,冯〃卡门把这反常现象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经过探索,结果发现了“卡门涡流”这一流体力学规律。大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如果观察到的意外现象或与传统情理不符的反常现象,就可以思考其中有没有科研新课题。

(6)学术争论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同一对象、现象或过程,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论,这是利〃学发现过程中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热的本质之争,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之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学术之争。争论时,双方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了解这种争论的前因后果与争论焦点,乃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许多科学研究,常常被学术争论所诱发。在了解当前学术争论的基础上,大学生也可以从中找到科研新课题。

(7)对同一个课题能否从新的角度去研究

对于同一个研究课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即从新的侧面、采用新的材料、使用新的手段去研究也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例如,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问世以来,红学研究已风靡海内外,研究成果也可谓车载船装、千姿百态。然而至今仍有不少人情系红学,不断地从新的角度去选择研究课题。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崔耀华一部洋洋洒洒36万余言的《红楼梦探幽》,可谓独辟路径。他突破考证派、思想评论派及艺术评论派的研究视野,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建立起系统分析《红楼梦》的科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新观点。例如:《红楼梦》不是梦,其本身的伟大艺术魅力无需索隐派艰苦考证便可为读者理解;《红楼梦》的核心是作家阐述自己哲学思想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治世思想和理论以及如何创造理想社会的艺术体现,书中人物是这些哲学思想的形象化描述。

在“挑战杯”竞赛前,我们可能知道组织者提供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的《选题指南》,对《选题指南》上的题目,我们应注意选好新的研究角度,力求有所创新。

(8)能否从论文中的限制词中找到课题 许多研究论文在阐述某种观点或结论时,经常有这样一类限制词:“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当程度上”、“在某种范围内”等。那么,究竞在什么条件下?在多大程度上?在哪些范围内?对于这些限制词的具体规范的寻找,可以构成相应的研究课题。此外,对于给定明确限制规范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超出规范的外推思考捕捉到研究课题。

(9)能否对他人失败的研究进行分析

科学研究中有许多失败或失误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或综合分析,以探索其失败或失误的原因,抑或在失败的废墟上重新筑起研究的大厦,也可以形成相应的研究课题。

以上所举课题的来源或线索,并不一定概括得全面。对于奥妙无穷的自然界和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鲜为人知的东西比比皆是,供科研选择的课题是层出不穷的。只要我们有创造的动机,善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总会找到合适的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科研课题,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二.发明课题的选题

发明创造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人工事物的一项实践活动。不计其数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都是发明创造的成果。发明属于技术创造范畴,有别于科学创造中的发现。发明是人类运用自然规则创造出某种人工事物,而这种人工事物在没有发明以前是不存在的。如青霉素药品、电灯、复印机、电子计算机等,都是“人工事物”,是发明成果。至于科学家发现世界上存在着青霉素、电磁感应现象,不能算是发明,因为他们只是创造性地“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着的自然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人们发现之前依然客观存在。当然,发明与发现也有联系,发现可以导致发明,发明也可推动发现。如果没有青霉素的发现,是不可能有青霉素药品的发明;正因为人们发现了激光原理,才导致激光打孔机、激光治疗仪、激光武器、激光音响、激光育种方法等发明的问世。当然,如果没有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文望远镜和电子计算机等产品的发明,人类要探索太空奥秘,作出新的重大发现也是不可能的。

对发明创造成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从发明创造的成果形态分,有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

(一)产品发明又可以分为物品发明(如合金、玻璃、水泥、油墨、染料、涂料、农药、食品、饮料、调味品、药物、纸、焊料等),设备发明(如各种机器、仪器、器械、装臵等),配臵或线路发明(这是指由空间和时间起作用的工作手段,如电压调节器、放大器,带有分支和闸门的管道系统等)。固定建筑物也属于专利保护的范围,可归人产品发明类。

例如,自行车是很早就发明出来的机械产品,关于它的发明至今仍层出不穷。如果有人用新型传动(如变速齿轮传动)改进普通链传动的自行车,就是一种发明创造。有人在传统的双叶罗茨鼓风机的基础上设计出三扭叶罗茨鼓风机,力图降低工作噪声,这也是机械设备方面的一项产品类发明创造成果。

(二)方法发明可以分为产品制造方法发明(包括产品的机械制造方法、化学制造方法、生物制造方法)和非产品制造方法(如通讯方法、分析测试计量方法、修理方法、消毒方法等)。产品用途发明也可归人方法发明这一类。

例如,某发明人研究出一种电镀塑料物品的方法,能使塑料制品具有金属的外观。这是一项方法类发明。

分析产品发明创造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它通常历经“选择发明课题”、“构思技术方案”和“样品制作”等基本阶段。

发明创造的选题,要着重考虑市场需求和新技术运用,特别是交叉学科知识与技术的应用。如核技术,用于军事已不新鲜,用于医学也很平常,用于海关集装箱货物不开箱查验,则是近年来的一大创新。选择发明创造课题,应考虑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1、先进性,即你的作品要能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能代表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或是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处于先进地位。这样,你的作品立意越高、越远,在竞赛中获胜的机率就越大。先进性还反映在作品具有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特征。在某一个领域,别人还未去研究,或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没有成果出现,而你的作品恰好能反映先进技术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这就说明你的作品具有先进性。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网络的发展又非常之快,如果你在这一领域做出一个有独到见解的作品,你的作品就具有先进性。

2、实用性,即你的作品要能为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服务,解决人们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或给人们生活的某一方面带来好处。如果你的作品不能解决问题,对人们无关重要,或是人们的生活中可有可无,甚至它的性能比同类产品还要差,这就说明你的作品不实用。实用性还表现在:当今人们生活中急需解决某一个难题,而又没有这样的产品。而你的作品却能应运而生,急人们之所急,这就突出了你的作品的实用性。要选择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我们就需要细心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了解人们生活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实际出发,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设计产品,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作品一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可行性,即发明作品不光在理论上是先进的,而且在实际中也行得通。当我们设计一件作品时,只在理论上进行考虑,而忽略了在实际中各种情况的变化和各种因素的限制,就有可能在制造技术方面或现实需求方面遇到障碍。因此,我们在选择发明课题时,要综合考虑实际中各方面的因素,各种情况的变化以及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既保证作品在理论上可靠,又使其在设计制作和使用方面可行。3.发明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发明创造的本质是提出新技术方案,因此方案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将设想变成现实的关键性技术阶段,是对设计者创新能力的挑战。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发明作品,应在技术方案上体现出设计构思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因此,参赛者要学习和掌握技术方案创新设计的方法。

样品制作,是完成发明作品的重要环节。技术方案确定之后,应考虑样品制作的工艺方法。动手制作之前,要将总体构思理顺,对整个系统有一个粗略认识。要明白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只有这样,发明作品的制作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七、学术论文撰写指导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

在“挑战杯”竞赛中,学术论文的撰写是一个重要环节赛者应掌握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取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学术论文种类很多,按学科分,大致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相应地划分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其中各自又可能细分出各门学科的论文,如物理学论文、土木工程论文等。学术论文是用思辨方法进行研究,以间接研究的第二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论文,如理论性研究、细则研究、目标研究等。学术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性认识为主要内容,提出新的知识、新的见解、新的解释、新的方法和原则等,从而提高认识,指导实践。学术论文展示了崭新的论点以及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富有深刻的哲理性、透彻的说理能力、辩证的逻辑力量等。

不管哪种论文,其全部价值及价值的大小均取决于论文的内容。学术论文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科技创新的成果,这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根本点。这里说的新成果,主要是指“前人所没有”和“前人所未知”的新见解、新发现或新设计。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论文从头至尾都要新,如果这样要求,很可能什么论文也写不出来。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要具有新思想、新方法、新结果。三新不是并列的,新思想是首要的。为了表达新思想才建立新方法,有了新思想必然产生新结果。所以评价文章水平高低,首先要看其有无新思想。优秀的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学术价值

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创造性,能提供新知识、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揭示科技活动的规律。论文选题应立足于该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一些已经做过的工作如果没有新的进展就不应选择。重复选题或采用同一思路研究的题目都是缺乏新意的。论文结果应该有新观点。有一篇关于齿轮降低噪声研究的论文,从提高制造精度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果。虽然论文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没有错误,但只是把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得的数据堆砌起来,缺 乏本质的分析,没有说明研究工作究竟取得哪些实质性的进展,主要结果末超出前人,没有新发现和新观点。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新点,在参赛时是没有竞争力的。

(二)社会价值

论文应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有推广价值,能解决科技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对科技活动起推动、促进作用。

(三)资料、文字水平

撰写论文要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概念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严谨,文字简明,通俗易懂,符合科技论文的格式。

除综述、专著和快报外,在学术论文(简报)中报道的原始数据,通常只出现一次,再次出现只能作为二次文献引证。参赛的学术论文中,如果有较完整的可靠的原始性实验数据或统计数据,无疑会增加参赛作品的水平。

写好论文的关键取决于科技活动的水平和课题研究的成果,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要通过深入查阅有关文献,在实践中有新的发现,从而提出新的观点。

从课题研究成果到科研论文,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写好论文还在于写作者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高研究报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必须学习撰写论文的基础知识,参加写作的实践。

二、学术论文的结构

一篇论文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开头要做到首尾连贯、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条理清目中间到结尾,一般论文的结构可归纳为“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但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不同,论文的结构也不完全一样。

(一)前言

应说明提出该课题研究的缘由和重要性,省内外、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已进展到什么程度,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还没有解决,课题研究是在什么基础上开始的,达到什么程度等。

(二)正文 要以论为纲,论点明确,论据确凿。学术论文应简明精当,以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的、最精彩的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结论必须有事实证明,但不宜罗列过多的事实;引用文献资料或别人的材料,必须在脚注中表明出处。

(三)结论

扼要提出研究的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有待今后讨论等。

三、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一)题名

科技论文的题名,也可叫论题、命题或题目。题名,被喻为论文的“眼睛”。好的题名,既能提享全文,标明物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阅读论文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题名。从文摘、索引、题录中找到的也是题名。题名应便于科技工作者阅览、编目。基于这种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对学术论文题名的写作提出如下要求:

1、题名应是鲜明、恰当词语的逻辑组合,具体、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及其研究范围和深度。例如:《大陆板块在西藏高原的碰撞》,题名比较简明,文中的重要内容“碰撞”及特定内容“在西藏高原”均有提示,是一个好题名。

2、题名应有利于索引分类。题名中应避免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以便提供实用信息。信息情报人员往往把题名作为编录索引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题名不恰当,容易把文中揭示的信息漏掉,造成文献的漏检。论文的中外题名应一致,但在书眉上因题名过长,可用缩略题名。题名命好后,最好用主题词表检查一下,应该把可作索引用的字都包括进去,并把重要的字尽可能靠前写。如《电磁调速离合器电磁场的有限元法计算》题名就比较符合要求。

3、题名应概念统一,简约精炼,切忌冗长空泛。如《煤、电能、劳动力的合理转换》,按文中意思是讲能量转换,而题名概念不一,若改为《热能、电能、机械能的合理转移》就比较好。又如,《关于中国公元前三千年至今为止的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就比较紧凑合理,若改成《中国气候的研究》貌似简练,其实太笼统空泛。因此,要求题名精炼,并不是字数越少越好,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为宜。美国《美 英格兰医药》杂志,在稿约中规定题名限制在75个字符以内,以防冗长题名的出现。有的论文题名貌似精炼,但会出现与其他同类论文雷同或不适当扩大的现象。如《×××的若干问题》、《×××的机理探讨》等,前者有可能雷同,后者有可能不切实际,应注意避免。在有些情况下,还应考虑采用副题名。例如:

(1)题意未尽,用副题名说明论文特定内容;

(2)论文分册或分篇出版,可用副题名提示特定内容,以示区别;(3)副题名引申题名或对题名进行说明,或对长题名进行改造。副题名处在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下面用破折号引出;也可以用小字与主题名分开;也可以在题目与副题名间用冒号隔开。如《论基础科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兼议建设基础科学的重要性》,这是副题名作引申。

论文应根据内容需要,安排章、节、条、款、项等小标题。一般论文小标题分四层,第一层标题居中写,占行;第二层、第三层标题缩二格写,占行;第四层标题缩二格写,不占行。

(二)署名

写作论文,均应署名,一般写在标题下面。

论文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接参加全部或重要研究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并了解论文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余有关人员,或列人参加工作人员题名页,或另外对其逐一致谢。

个人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研究成果,署名的次序按对该课题研究贡献大小次序排列。在一项工作中,谁提出研究课题或设想,谁承担主要工作,谁解决关键问题,都是衡量贡献大小的标准。

(三)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作用有:

1、报道作用。摘要即摘取论文的主要内容,读者看了摘要后就可决定是否读全文,大大方便读者。

2、索引作用。摘要是二次文献的著录内容,同时有利于文摘报刊转载。

摘要应有与论文同等量的情报信息,应该说明研究的缘起、问题及重要性,试验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或结论,应用范围及意义等内容。摘要的写作要求:

(1)简短。摘要字数以200一300字为宜,约为论文正文字数的3%左右。IS05966建议少于250词,不超过500词。对评审的学位论文或论文,节缩全文写成的详细摘要,可单独印发,字数可达2500—3000字,写作上要求突出具有新见解的内容。

(2)自含性。摘要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并有数据结论。(3)独立性。摘要是一篇短文,能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或编文摘卡片等。

(4)不评论。摘要必须忠实原文内容,无须对正文作评论或解释。

3、特殊性。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一般只用标准科学术语和命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另立一行排在摘要左下方,并要求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四)前言

前言又称引言、导言、绪言或序论等,有时不署这些题名,但也是论文的一部分,写在正文之前。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用一篇之警策”,指出写文章先提出要点臵于开端,这就是前言。前言是向读者揭示论文的主题、目的和总纲。其作用是便于读者、新闻记者了解全文,引导读者了解有关科技成果的意义、试验方法和论文展开论点的计划等。常见的前言包括以下内容:

1、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

2、说明课题的性质、范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

3、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4、达到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5、研究工作的新发现等。

前言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不要注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基本公式,不要介绍基本方法,不过谦也不吹嘘,应言简意赅,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学位论文前言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对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评述,以反映对翻阅文献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

(五)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创造性的信息主要由这部分反映。因此,正文的水平标志着论文的学术水平。

要写好正文,首先要有材料、有内容,然后用观点去统帅材料,并按逻辑规律顺理成章。正文部分特别要注意内容淮确先进,少而精;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深浅程度适合既定读者对象;文字力求明确具体。

(六)结论

结论,是全篇论文的归结,是对引言提出问题的呼应。结论,从内容上讲,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更深一步的认识,是从正文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写作结论应包括:

1、说明理论的适用范围,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的问题;

2、说明成果意义,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做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了哪些修改与补充;

3、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可参考的关键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

结论的写作,要慎重严谨,结论要有说服力,恰如其分。结论要用肯定的语气和可靠的数字写作,决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在科技工作中,若下一步研究工作有新的设想,在研究中有新的问题(如仪器设备改进,留待后人解决的问题等),可在结论中提出,以有助于搞好课题“接力赛”。

(七)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工作总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提炼的。凡论文中引用前人的文章、数据、结论等资料时,均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出参考文献表。这样做,足以反映出起初的科学依据,严肃的科学态度,尊重前人的科学成果,还有利于读者了解此领域里前人做过的工作,便于查找有关文献。列参考文献的范围应以与本文密切有关,确经作者阅读并有所借鉴者为限,多列或不列都是不妥的。

贵州师范大学2011年“挑战杯”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作品名称:作 者:学 院:指导教师:

××××年×月

九、贵州师范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论文打印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 加粗)

作者(宋体 小四)

(贵州师范大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五号宋体)

摘 要(五号黑体、加粗):××××××××(五号宋体)关键字(五号黑体、加粗):××××××××(五号宋体)

英文题目(小三号TimesNewRoman加粗)

Author:Zhang Xiang-Yue(五号宋体)(Guizhou Normai Univeisity×××,Guizhou Guiyang 550001)(五号宋体)

Abstract(五号黑体、加粗): ××××××××(五号宋体)Key words(五号黑体、加粗): ××××××××(五号宋体)

(正文):

一、××××××××(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

(一)××××××××(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正文:××××××××(五号宋体)

1.××××××××(三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正文:××××××××(五号宋体)

(1)××××××××(四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正文:××××××××(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

[1]李崇富、陈熙春、陈章亮.历史唯物主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朱有志.和谐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3]赵甲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2001,(1).[4]梁从诫.不能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N].新京报2005-1-25.[5] [6]„„„„(小五号宋体)[7]„„„„

十、关于竞赛中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课题研究可以说是整个竞赛活动的核心部分,建议参赛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

应该说指导教师是大学生特别是本、专科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导航灯,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提供理论上、方法上的帮助,在遇到突发问题或事件时进行解答,从而使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发现、不断完善,从而走向成功。

2.积极争取学校(院)的场地支持

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之上,特别是由于目前科技的发展,许多项目、设计、制作都必须以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为基础。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与学校(院)协商,争取将课题研究尽可能与教师的日常科研活动结合起来,为课题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3.充分利用有限的科研经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参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投入。因为不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均需要不断地实验、制作、调查、了解,不断地查询资料,反复论证,这些均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来购臵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相关的书籍资料。因此,有限的资助经费应合理有效地使用,“好钢应用在刀刃上”。

4.努力掌握研究的方法、步骤

学术研究属于知识创新活动,学术论文是知识创新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步骤,可参阅本书“4创新人门”。

发明创造的本质是提出新技术方案,因此方案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将设想变成现实的关键性技术阶段,是对设计者创新能力的挑战。这要求研究者:一要学习和掌握技术方案创新设计的方法;二要学习和掌握样品制作的工艺方法。重要的是,在动手制作之前,将总体构思理顺,对整个系统有一个粗略认识;还要明白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只有这样,发明作品的制作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附录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为引导参赛作品更好地突出时代主题,关注人民需要,研究回答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这份参考题总目。这个总目,供同学们选题、构思参考。有些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

总的要求是:鼓励参赛同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建设性的态度,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独立思考,以小见大,创新认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经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

哲学类

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5.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9.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经济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的典型调查。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途径和形式调查研究。

5.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究。

6.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调查研究。7.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研究。8.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1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

11.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问题的调查研究。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13.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15.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与完善调查研究。16.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17.民营企业中业主和雇员关系问题的案例研究。18.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典型调查。19.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20.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21.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22.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23.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25.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研究。26.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27.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29.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

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

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研究。

2.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3.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6.婚姻法实施中的问题调查研究。7.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9.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10.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1.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12.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13.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4.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15.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1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17.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学类

1.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6.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9.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10.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11.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13.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14.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1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19.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20.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2.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4.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25.代际关系变化的调查研究。

教育类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

5.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6.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调查。7.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9.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10.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中小学教育。

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1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1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15.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

3.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4.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5.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6.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研究。7.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8.我国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和再创业问题调查。9.企业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10.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1.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12.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14.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家协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5.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16.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17.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

18.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19.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篇5

一、参观生物集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集市是识别动植物的好场所,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 既巩固课堂知识, 又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鸟市

面对千姿百态、婉转鸣叫的笼鸟, 学生兴致很高, 观看鸟的外形, 测量鸟的体温, 观察记录鸟的排便等生理特性, 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2. 菜市

距学校不到200米的菜市, 植物种类较多, 辨认哪些菜属于植物的根, 哪些属于茎, 哪些是叶, 哪些是花, 哪些是果实等, 通过参观, 学生认识了变态的根萝卜, 变态的根状茎藕, 变态块茎土豆, 了解韭菜、葱的平行叶脉, 菠菜白菜的网状叶脉等。

3. 鱼市

组织学生参观鱼市, 从外形上认识了青、草、鲢、鳙、鲫鱼、鲤鱼等十几种淡水鱼, 认识了带鱼、比目鱼等几种海水鱼。

4. 水果市

桃瓜梨枣, 应有尽有, 鲜艳的颜色, 芳香的气味, 甜美的味道, 使每个学生垂涎欲滴,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询问关于果实的很多问题, 进而引导他们说出果实中的每部分结构分别是由子房中的什么发育而来的。

二、利用实习基地,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实习基地, 是我校的特色之一, 是生物教学的一片沃土, 给学生提供了生物课活动的场所。不仅有助于学生所学理论和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 也有助于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1. 参观实习基地

每届初一新生刚入学, 我定会带学生参观学校的生物学实习基地, 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知识的绚丽多彩和无穷的力量, 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忱。

2. 栽培花卉、树木、农作物

利用校园的绿化区, 在合适的季节组织学生栽培月季、丁香、茉莉、仙人掌、向日葵等花卉。最好在植树节那天和学生一起栽种柳、松、柏、白杨树等幼苗。我校是市棉花实验基地, 指导学生培植棉花, 另外还有豆类、瓜类等。这样既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 又为下一届的学生提供了活的教材。

3. 采集小型动植物

根据下节内容的需要, 组织学生采集植物、昆虫活体, 把他们带入课堂。如, 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这节课时, 课前让学生采集各种完整的植物, 便于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再如, 讲昆虫特征前与学生一起捉“蚱蜢”。每年在植物分类学完之后, 都要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标本采集, 并试着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分类。

4.“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我和学生在实习基地还做了“破坏”生态平衡的实验:选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用一张大网网住其中的一棵, 这张网使任何飞鸟都不能通过。由于飞鸟捕捉不到树上的昆虫, 而使树上的昆虫日益增多, 这样这棵树慢慢的枯萎, 而未网的那棵树依然茁壮成长。看到这种现象, 学生再没有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 并自觉投入到保护生态平衡的活动中。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篇6

一、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

学习物理课程的初中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岁至十五岁, 正在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阶段, 极具好奇心但又极具叛逆性。他们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物理, 对于没有任何知识和心理准备的初二学生来说, 从哪里开始入手, 怎样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怎样充分启发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对物理的认识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课题。但同时也要看到, 由于这些学生对于物质世界认识和了解的迫切需求, 由于他们很喜欢对自然界和身边发生的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 因此能够在课堂上进行适时引导, 能够在课下积极辅导和组织他们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制作, 会对他们的物理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物理走向大自然”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物理课外科技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及补充。物理课外科技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 学生自己设计, 寻找实验器材, 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 能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楼梯灯电路, 当光线不充足时, 上楼梯随手合上开关利用灯光照明上楼, 当到达楼上不需要照明时就断开开关;善于思考的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 提问:“没错, 就是不太明白这个电路原理。”教材在家庭电路这一章节中没有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但这一问题提出来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从实验室里取双联开关两个、灯座、灯泡、导线等实验器材 (每组) , 让学生在课外去完成探究实验, 学生接到任务后个个跃跃欲试, 他们分组合作先设计好电路, 然后画出电路图 (如图1) , 接着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直到完成设计并进行现场测试来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与否, 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很长一段时间, 学生还会对于他们的“聪明设计”而津津乐道。

通过学习, 学生都明白鞋底的斜纹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 使走路时不至于滑倒;泥水师傅打水平的水平胶管、小鸡饮水器、锅炉水位计、虹吸管、茶壶嘴与里面装水部分、船闸等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变速自行车如何省力, 如何跑得快? (当走上坡路时, 变换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会省力, 当走下坡或平路时, 会变换大齿轮带动小齿轮会跑得更快) 等等, 这就不用再让学生花时间去开展课外活动探究其原理了。

在课堂上我们还应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如为什么冬天甘蔗特别甜?为什么晚造收成的稻米做饭口感好、特别香?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特别香甜这些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问题,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凡是讲到类似的内容和问题时, 学生立马竖起耳朵来听老师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意联系现代生活实际、生产和科学技术, 注重STS教育 (以科学—技术—社会为交集的国际理科教育) 。通过大量的身边物理现象,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从中寻找到适合开展科技活动的课题。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寒假里, 北方某市公园湖面上结了一层冰, 一群儿童正冰面上玩耍, 突然“扑通”一声, 一个儿童掉到冰窟里。有人高喊“救人呀!”这时, 只见一位青年奋不顾身地跳进冰窟里。陆续赶来的游人手拉手站成一队, 帮助营救, 这时人们发现脚下的冰开始发出“咯吱”的响声。眼看冰窟即将破裂, 只听有人高喊“快趴下”。这时游人一个个趴在冰面上手拉手继续抢救……儿童终于得救。我顺势提出问题:“同学们, 冰面为什么会出现裂纹?人站在冰面上和趴在冰面上为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分析可知根据p=FS, 显然F (人的重力即压力) 一定, 人趴下S (受力面积) 变大, 则p (压强) 变小, 故冰面不会出现裂纹。接着我再引入新课题“巧取硬币”:把一块硬币放在平底的盘里, 倒上红墨水, 刚好淹没硬币, 提问:“谁能把硬币拿出来而不沾湿手?”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 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待学生充分思考后我再进行实验演示:把点燃的纸放入杯子, 待纸将杯中空气烧到最热时, 立即倒扣在盘子里 (不要盖住硬币) , 过一会儿, 水被吸入杯子, 硬币就从水中露出来, 直接用手可以拿取。该实验效果明显, 学生非常惊讶和好奇,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什么水被吸入杯子?教师在适当时作解释:因为杯中的热空气在水中遇冷温度降低体积变小, 压强比大气压强小,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盘中的水被压入杯子, 硬币就露出水面。

这样, 联系实际, 立足学生已有经验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

通过上面生活中有趣的物理实验, 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变得浓厚起来, 学生对我上的课有这样的评价:老师你上课能结合实际, 讲得既生动又有趣, 培养了我们动脑、动手的能力, 教会我们如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我们受益匪浅, 终身受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所教的学生参加各类的物理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成绩如下:

2001年初三 (8) 班劳锦花同学、初三 (9) 班曹健添同学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得开平市优秀奖。本人获得开平市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2年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初三 (2) 班甘潮新同学获江门市二等奖。李世浩同学获开平市优秀奖。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2年指导学生参加江门市中学生“创意物理活动设计制作”比赛, 甘潮新同学的《光能与动能的转化》实验演示非常成功, 用强光照玻璃罩内的“太阳帆”像有风吹一样飘扬起来, 实现了光能与动能的转化, 评委认为这个实验最具创意,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实验结果转化为 (光能——动能——电能) 应用, 人类哪会怕能源危机了, 这一实验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评委们高票一致通过因而被评为一等奖。同时指导李世浩同学制作的《动能与势能转化》也获得江门市二等奖, 本人获得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江门市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3年我所指导的学生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初三 (8) 班曹雪芬、劳丽芬两位同学获得江门市二等奖。初三 (7) 班劳妙姬、劳灼杰同学获开平市优秀奖, 我本人获开平市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4年我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初三 (5) 班李淑媚同学获江门市一等奖, 初三 (4) 班梁俊衍同学获开平市优秀奖, 我本人荣获江门市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8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 初三 (1) 班曹坚庆、李叶香同学获开平市优秀奖, 本人荣获开平市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0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 初三 (1) 班杨静安、初三 (3) 班劳荣练同学获开平市优秀奖, 本人荣获开平市优秀指导教师

由于本人教学成绩突出, 2000~2001学年度被评为开平市优秀教师;2002~2003学年度被评为沙塘中学“十佳教学能手”称号;2004年被评为沙塘中学“先进教师”。

四、心得体会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一些思考 篇7

作为学校课外科技活动的一部分,我们药学系07级同学积极融入活动中去,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参与制定课题、采购、实验、成果推广等一系列过程,充分体现了课外科技活动要求的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1、创新精神的培养,专业基本操作技能的夯实

创新精神是创新素质及能力的直接体现。在我们开始课外科技活动前,如何确定课题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难题,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资料的查阅,在紧密结合着我们专业,又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为足浴盐的制备。近几年足浴市场发展较快,使我们的成果有较好的实用性。更主要的是此课题实验操作性较强,能较好地锻炼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此类交叉性学科的综合实验,与传统的单一冗长实验相比,更有趣味性,容易使同学乐于参与。通过同学们的亲自尝试实践,培养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创作灵感。尤其对制作足浴盐配方的改进,对传统方剂加入了新的成分,完善足浴盐理疗效果,更是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而实验室的适度开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而且许多仪器我们都不熟悉,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低年级同学加强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动手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基础。

2、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

在对足浴盐认识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去查阅文献,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足浴盐的原理及作用。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及方式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如电子期刊的检索、网上搜索、图书馆书籍的翻阅等等,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同学们也可了解本专业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开阔了眼界。在此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足浴盐的制作原理及方法,更锻炼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为以后进行信息检索产生新思路或方法奠定了基础,也为同学们将来的社会需要及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有创新性的指示作用。

3、有效沟通能力的培养

毋庸置疑,当今社会个人沟通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有效的沟通能力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制胜点。在足浴盐制备的准备初期,限于我们低年级同学的专业知识储备量远不足以让我们自己来完成这样一个挑战性较大的课题。我们就主动与班主任沟通,通过班主任了解到我们系中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老师的信息,我们就主动与他进行联系沟通,从中获得更多有实际意义的技术支持。在具体实验的过程中,因为需要使用不少仪器,我们就必须与仪器老师进行协调,尽可能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按期完成我们的计划。许多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这就需要我们能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从而能更好地顺利完成这个课题。在最后的成品推广过程中,也更要求我们有较好的交际能力,使广大师生能乐于接受我们的成果,从而达到了活动的预期目标。

4、合作精神的培养

新世纪全球面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的“骑士式——单枪匹马闯世界”[1]的竞争方式,更多趋向于“团队协作”的方式。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而良好的团队协作,不仅可使每个人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还可使团队总体优势大于个人优势之和,这就是哲学上的“个体与整体”关系。鉴于此,我们在整个足浴盐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优点,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了调查组、采购组、实验组、宣传组等具体负责小组,确保每个人都能尽力又能保证活动的最优化。而通过成员间的相互通力合作,也可使不同思维及想法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对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际就可效果显著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摸索及实践才可达到目的。下面就简单从高校及学生两个方面来提出一些建议。

高校:

1.)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意义,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出台一些奖励政策,如设立课题专项启动资金,逐步向本科生开放一些课题实验等[2],从而有效利用本科生资源,大大提高实验室和学校仪器的使用率。2.)积极鼓励成立一些带有明显特色的科技协会或社团,促使学生自主积极展开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加以老师正确的引导,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3.)加强学术交流,营造相对轻松的学术氛围,使各种形式的讲座能更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真正受益。学生:

1.)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剔除“急功近利”的思维。当前不少同学的功利性过强,除了参加一些可比赛获奖的活动,对其它的活动漠不关心,致使学校尴尬于举办类似活动,从而导致恶性循环。2.)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摈弃“功利”思想,为将来更好的发展而主动参加此类课外科技活动,养成自我发展意识,应该主动排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自主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学校有效资源,各取所需,逐渐完善个人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从观念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需要社会各界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志生,李冬梅,王晓霞,等.理工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5-7

检验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浅谈 篇8

1、检验医学生的特点

随着许多精密快捷的自动分析仪器的诞生及普遍使用, 检验工作已经从附属地位演变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医疗诊断部门。与此同时, 社会对检验医学生在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技术的掌握及新技术手段的更新都有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 检验医学不但涉及传统的免疫、微生物、生化、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等学科, 更与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密切相关。因此, 这些新兴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应用必将对检验医学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这就要求检验医学生不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更应该积极跟进生物技术领域的进展, 并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2]。

2、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必要性

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而积极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 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上的医学理论知识, 又获了得除实验课之外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的训练;既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 又使他们一定程度地了解知识成果产业化、商业化的方式[3], 使他们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3.1 选题宜与教学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研究生不同, 本科生的课外科技活

动不必过分强调科学价值, 最好是理论课堂的进一步延伸。学生在理论课中学习的知识点多是前人通过实验获得的, 如何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获得一个结论则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甚至在实验课中也难以实现, 而课外科技活动则提供了一个弥补这个缺憾的机会, 我们可以选择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的课题, 让同学们利用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的理论和技术解决一个问题, 进而得出结论。例如, 我们课题组让学生观察慢性应激大鼠血液系统内各指标的变化, 学生利用课堂学过的、实验课做过的实验完成各指标的检测不但将学到的知识立即应用到实践中, 也亲自体会了获得一个结论的完整科研过程。

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 课外科技作品的选题不必局限于疾病机理的探讨, 完全可以选择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技术更新方面的课题。又如, 我们学院有的课题组曾指导学生设计“负压真空采尿管”, 这种导尿管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还能大大加快操作速度, 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这样一个小的技术更新实验, 将创新思维的“灵感”灌输给学生, 学生也从中获得如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启迪。

3.2 课题设计应难度适中, 实验周期不宜过长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堂知识的学习, 课外科研活动只是一个开阔思维和视野的渠道, 在大学生教育中处于辅助地位。因此, 在选题时应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 应选择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题目, 实验也应该在他们的知识水平范围内, 这样有利于他们及时理解和消化所参与的课题内容。根据我们的经验, 每周16至20个小时的科研活动时间, 一学期动手实践2至3个月比较适宜。

3.3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合理安排时间

大学生科研的特点之一是以小组为单位, 通常4~5名成员, 故不但强调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也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设计课题时要考虑大学生实验的特点, 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让每个同学都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同时也注意“分中有合”, 成员之间只有通过相互紧密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工作。

为了在时间上保证实验的连续性, 成员的组成最好由同一专业的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组建而成, 成员之间既联系密切和方便, 又有不同的课余时间, 大家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实验进程协同完成所有试验。

3.4 对研究结果不做硬性要求

医学领域的课题实验周期通常较长, 大学生完全是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 故在这样短时间内想高质量地完成一个项目, 取得预期结果并发表文章并不容易。所以, 结题时可不必做这方面的要求, 团队成员只要如实汇报整个实验过程即可, 对于没有取得预期结果的项目, 可以分析失败原因并提出下一步研究计划。

4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活动的意义

4.1 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

各种省级和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不但激励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也促进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的产生, 其中一些优秀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 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

4.2 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科研活动中, 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 锻炼和提高。参加过科技活动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许多用人单位会非常关注那些在科技比赛中得过奖、发表过相关科研论文的学生。因此, 科技创新活动也为很多有潜力的学生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4.3 论文撰写能力的提高

我院的检验医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方可毕业, 但实际上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因此, 尽早参加大学生科研活动可获得较早阶段的写作训练, 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也为他们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和撰写科技论文打下基础。

4.4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 也是高等教育的特点[4]。创新精神的精髓是要具有创新思维, 而医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恰恰是这一特点的最佳体现。在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参与项目一段时间逐渐表现出独立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他们的很多想法都令老师们惊喜, 而且很多有难度的实验也能通过几个成员的合作顺利完成。因此, 大学生科技活动确实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回蔷, 左云飞.移动教育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1) 9:98-99.

[2]刘辉.国内外检验医学教育的比较和创新[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8, 10 (2) :201-203.

[3]潘娌妮, 楼永良, 吕建新.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检验医学教育, 2010, 17 (2) :18-20.

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篇9

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的竞赛、科技制作等科技类活动。

(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计划竞赛。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4)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

(5)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

(6) 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

(7) 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

(8) 其他学术科技类活动。

以这些活动为载体, 积极开展各专业的知识竞赛。

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遵循的原则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以创新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心、以能力为靶心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校领导担任, 成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建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心。学术科技活动中心由一名主任及各项目活动小组组成。活动中心主任由院团委负责人担任, 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及赛事组织协调工作。项目活动小组组长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 每个项目活动小组聘请若干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第二阶段: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团队, 主要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科互补的原则来组队。

第三阶段: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团队建设。创新意识的萌芽、发展与学术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由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中心举办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 因为邀请到的都是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专家、学者, 而且覆盖不同的学科, 学生听到的不仅是学者的渊博知识, 更重要的是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之谈。这对开拓学生思维、知识与视野, 以至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科研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指导, 并对学生科研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阶段:以竞赛为平台, 以作品、项目制作开发为手段,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组织团队参加学校、省和全国的比赛, 在选题上要求学生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 提升作品实用性。作品创作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 对作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技含量均要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作品获得奖项, 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会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

3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科项目管理

3.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经费管理

学校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 基金由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仅用于项目设立和组织竞赛的相关费用, 不得他用。项目结题并完成评审后, 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作为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资产登记, 由项目开发单位保管、使用。项目经费经项目开发单位领导、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和指导中心核准后, 凭发票报销结帐。所有项目申报、科技立项工作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基金的申报和使用等, 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学校设立创新基地, 以支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 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每年组织参与省级及以上竞赛项目相关的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 以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术科技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2]。

3.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的结题评估和奖励

活动项目完成后,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予以结题。活动项目结题时, 需提供结题报告,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并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后, 正式结题。所有活动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活动项目在结题后一周内, 接受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 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的认定, 并给指导教师和学生相应的奖励, 同时完成经费的结算, 对于指导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获奖的指导教师, 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并给予奖励。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所需的培训课程, 由相关院系提出, 报教务处审定。对成果获得奖励的学生, 学校按国家级, 省级, 校级分别给予奖励, 获得其他赛事奖的项目小组集体和个人, 根据赛事类别, 经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同意, 给予奖励, 对获得校级以上 (含校级教学成果、校级刊物刊发的论文等成果及校级以上竞赛) 奖励的项目小组和学生, 经学校大学生科技活动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 给予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的学生或较大创新成果的本科生, 由学生所在的院系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后, 可适当放宽学位授予条件。

4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赋予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崭新的意义, 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它使青年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 从卖茶蛋、做家教、帮人擦车、举着伞站在桥头做形象宣传等等所谓的“勤工俭学”, 发展到组合优势互补的小组, 开展具有社会意义的创业;它使青年学生从单纯受教育的身份和知识传承的功能, 逐渐嬗变成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走上社会之后, 而是在校园里就开始进行, 或者进行相应准备;它使高等教育在反观自身的时候, 不得不提升对自己功能以及目标要求的高度, 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它还使课外与“课内”的界限模糊, 并最终导致终生教育观念的树立以及配套措施的出台。

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投身实践, 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 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 了解学科前沿, 明确学科发展动态, 使自己得到锻炼,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5]。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不仅对做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 而且对为人处事,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很有帮助。

摘要: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研究, 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提供经验和模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培养复合性和创作性人才。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苏政权, 等.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8) .

[2]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报, 2005 (10) .

[3]公丽, 刘兰毅.大学生科技活动与实验教学改革[J].北方经贸, 2003, 3.

[4]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 1999, 2.

上一篇:文学素养与英语教学下一篇:双主体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