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学术期刊

2024-07-29

科技学术期刊(共12篇)

科技学术期刊 篇1

初审环节作为整个审稿过程的开端, 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审稿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也影响到编辑部与投稿作者群体的关系。因此, 正确认识初审, 做好初审环节各项工作是保证科技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的前提。

1 正确认识初审

初审是三审制中的第一级审稿, 要求初审者要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 对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 (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 、稿件的具体内容、体裁、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 对稿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 对稿件的质量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给出“采用”“退修及如何退修”“外审”等审稿意见, 并随同稿件一起依次报送复审、终审, 由终审者做出最后决定。初审者只有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 才能在全面了解稿件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判断与评价, 从而为复审、终审提供分析和判断的基础。

笔者所在的《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作为气象类科技学术期刊, 初审主要是对稿件的政治性、科学性、语言文字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 对来稿的质量做出评价, 并提出明确的审稿意见。对那些与我刊办刊宗旨不符, 或具有明显政治性错误, 涉及国家机密, 以及涉嫌一稿多投、学术不端等行为、学术质量差的来稿, 按退稿处理并通知作者;对原创性的、质量较高的稿件提出“采用”的意见, 对一些有创新点但仍需修改的来稿采用“退修”意见。《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稿件多为气象行业、气象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气象专业的学术文章, 不同文章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因此, 初审的工作量大, 任务繁重, 要求编辑必须结合我刊办刊宗旨, 严格做好初审环节各个工作, 为复审遴选出有科学价值的学术文章。

2 做好初审工作

2.1 政治内容的审核

审稿中必须对稿件进行质量评价, 首先必须对其政治内容进行审核。科技学术期刊的来稿一般没有明显的政治内容,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主要以收录高原山地气象类学术文章为主, 专业性、方向性很强, 从2007年改刊至今, 未发现政治性问题的学术文章。但气象类文章中必然有涉及大量的气象数据资料, 以及涉及西藏等敏感地区观测站点分布的内容。为防止来稿引用没有正式公开发表的秘密资料和内部文件, 或未经公布地形图及和站点数据, 我刊要求来稿签订保密责任书。同时, 编辑部也要求每个编辑必须熟悉国家保密相关规定, 熟悉气象行业资料的保密内容及范围。如:《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观测布局综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 33 (1) ) 一文中涉及了大量测站的经纬度, 初审编辑对此进行了认真地核实, 确认无涉密后进入复审, 最后通过终审刊发。

2.2 科学内容的审核

1) 研究方向的审核。主要是看来稿是否符合期刊办刊宗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主要刊登高原山地气象领域内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专题评述、新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学术和科研动态等。编辑部曾收到一篇题为《避雷针防雷范围计算方法浅析》的文章, 经过初审编辑审读, 认为该文内容与我刊办刊宗旨不符, 编辑做了退稿处理, 向作者说明了原因并建议作者改投其它期刊, 事实上,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作为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气象类期刊, 经常收到不符合办刊宗旨的气象类稿件, 通常在初审后退稿并提出改投他刊的建议。

2) 原创性审核。学术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其原创性。对原创性的审核主要是判断来稿反映的学术成果或结论是否原创, 是否涉嫌一稿多投的行为或学术不端。初审编辑应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积累对论文的创新性作出初步的判断, 并通过借助网络、监测系统等准确判断出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在收稿的同时, 都要求作者附上《版权转让书》, 《版权转让书》中包含了作者原创以及来稿无一稿多投等行为的声明, 较好地保证了论文的原创性。同时, 利用中国知网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 对文章的学术不端进行检测。文字复制比>30%的来稿, 在两位编辑 (必须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以上 (含高级职称) 的编辑) 会同审稿后予以退稿。文字复制比≤30%的来稿, 初审编辑通常也会将来稿与查重的相关文章进行仔细对比, 确定其重复部分是否涉及到论文的核心和实质, 并根据其文章内容是否有创新点确定能否进入复审。

3) 创新性的审核。科技学术期刊, 要求来稿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平, 因此, 学术期刊编辑首先要看文章的论点是否正确、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反映本专业学科前沿、提出的论点是否有论据支撑、是否具有说服力等。初审中认真审读文章的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引言、结论、参考文献, 都有助于对稿件创新性做出判断。一般而言, 学术文章的题目往往概括了文章论点, 摘要、引言说明了文章涉及的研究成果, 结论归纳了文章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也能反映出稿件研究内容的新颖程度, 初审编辑要注意相关内容的审读, 对于一些有创新点的文章, 也可能出现标题表达不够鲜明、摘要或引言中没有相关叙述、结论中归纳不清晰、参考文献陈旧来源层次较低的问题, 编辑要加以辨别, 并提醒作者进行修改补充或直接退稿。

2.3 语言文字的审核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在初审中, 加强了对来稿语言文字的审核。主要检查来稿是否有错别字, 文章的图表、涉及的气象专业术语、数字和标点符号是否规范、有无错误。我刊要求来稿附英文摘要, 因此, 初审编辑还要检查英文摘要中词语使用有无错误, 语法是否正确等。本着对来稿作者负责的态度, 对于符合我刊办刊宗旨, 有创新点, 但文字性错误较多的来稿, 通常联系作者就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对于文字性错误较多且无创新点的来稿, 予以直接退稿。如《川西高原红原机场建设气象条件可行性分析》 (2010, 31 (3) ) , 其原稿的英文题目为The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analysis of Hong Yuan airport in west Sichuan Plateau, 题目不仅长, 而且在书写形式上有错误, 因此建议并指导作者进行了修改。

3 初审工作的体会

3.1 客观公正, 重视编辑初审环节

作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 应对来稿一视同仁, 根据稿件质量进行取舍, 不因作者是业内专家、或者是国家重大项目资助来稿就放松对初审的要求, 也不因作者来自气象行业基层或是高校的学生就先入为主地认为稿件水平很低不予采用。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 特别是要鼓励和指导论点有创新点, 有写作热情的青年作者, 培养期刊高水平的作者群。

3.2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审稿能力

1) 加强编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新闻出版单位或相关机构的培训, 不断夯实编辑知识, 提高编辑审稿的能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要努力提高网络编辑能力, 善用新媒体, 适应时代对科技期刊发展的要求。

2)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就《高原山地气象研究》而言, 随着高原气象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 作为气象期刊的编辑, 必须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 主动了解、积极把握高原气象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动态。通过参加国际国内大型气象会议、行业期刊交流会等了解气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通过归纳积累专家返回的审稿意见、参加定稿会等获取相关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专业审稿水平。

4 结论

总之, 初审工作是期刊编辑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系到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作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 要善于在初审工作中进行总结,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 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摘要:结合实际工作, 以《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为例, 对科技学术期刊初审环节各项工作进行了介绍, 指出了稿件初审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并对初审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技学术期刊,初审,政治内容,科学内容,语言文字,体会

参考文献

[1]王萍, 甄志勇, 温泽宇, 等.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提高的方法和措施[J].科技与管理, 2010, 12 (5) :137-140.

[2]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科技学术期刊 篇2

人文·创新·“科技之星”知识竞赛

主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承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策划书2009年11月1日

厚德载物·德业双修·实事求是·学贯中西

1前言

一年一度的“求真杯”学术科技节之科技知识竞赛又拉开了序幕,我学院积极配合这次活动,因为它能增加我院同学的科普知识,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十分有必要举办这次的人文院科技之星知识大赛。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具体程序。

时间:2009年11月 1日至11月26日

地点: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办公室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普水平,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强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为人文学子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学识的平台。特此举办此次的科技之星知识竞赛。同时也为校科技之星大赛选拔优秀人才。

二、活动宗旨:团结拼搏睿智进取开拓创新

三、活动项目:分为初赛和复赛

四、活动宣传:

1、在相关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张贴宣传海报。

2、在人文院网站上进行跟踪宣传报道。

五、活动具体安排:

1、参赛对象:人文院全院学生

2、报名:11月1日至2日向学术与科技部报名

联 系 人:王凡

3、初赛时间:11月6日(周五)中午12:30

地点:七教南001-003教室

形式:笔试

题型:单选、填空、简答题总分100时限60分钟

出题:学术与科技部

监考:主席团成员及学术科技部部分成员

判卷:学术与科技部、文艺部

(取前12名进入复赛,抽签分为2组,以小组为单位竞争,加入游戏环节考验选手的协调能力,增加趣味性)

4、复赛时间:11月26日(周一)中午12:30

地点:十教北30

3形式:口试

题型: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出题:学术与科技部

现场主持:王凡

(优秀组将代表我院参加学校决赛,之前由学习部对我院代表队员进行培训。)

5、决赛时间:

地点:学校大礼堂

六、活动奖项及奖励

1、按分数取前三名,并颁发证书。

2、所有获奖选手记通报表扬一次。

七、经费预算

组织费(材料):100元

八、活动说明

1、本次活动为自愿报名,人数不限。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

2、报名者无需交纳报名费。

3、竞赛全程公平、公正。

人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2009-11-1

附录一:

论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篇3

【关键词】科技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吕霞,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基金项目】2015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业高校图书馆与新农人合作共赢模式研究”成果之一;2015年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图书馆与新农人跨界合作研究”成果之一。

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传统期刊本身的优势与数字化传播优点的结合,不断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

当前,随着数字化出版的发展与普及,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期刊出版的效率,大大减少期刊出版所需要的时间,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数字化出版可以将学术期刊的内容以更加形象、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并加强期刊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因此,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科技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和特征

当前,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一方面,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因为数字化转型可以大力促进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规范化、产业化与规模化;另一方面,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也是出版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纸质科技学术期刊的需求量开始下降,而电子期刊发行量却大大增加。这是市场对数字化出版的需求。

简单来说,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科技学术期刊的内容创作手段更加先进。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将更多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理,并着重用媒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编辑一些新的创意点,并对图像和文字进行新的标注等等。

第二,科技学术期刊在内容编辑手段上更加丰富。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科技学术期刊更加注重对内容的编辑。科技期刊利用数字化媒体的优势,将各种各样媒体所能承载的内容加以编辑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各类信息加以合理的分类,排列并组合在一起,使内容变得有序。因此,数字化会促使科技学术期刊更好地选择优质的内容,并且在对内容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将内容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第三,科技学术期刊的内容展现形式变得更加专业。在提供学术信息方面,科技学术期刊可借助数字化手段来不断更新内容的展现形式,使之更加专业化和形象化。比如,科技学术期刊可将各种文献与各个学科的热点问题一一对应,以方便读者查阅。

第四,科技学术期刊的内容传播方式更加快捷。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发展,科技学术期刊借助这一媒介可以更快速地将内容和信息传播出去,可以很快和读者产生互动,促使科技学术期刊价值的提升。

二、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

1.优先数字出版转型路径

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首先可以采用优先数字出版转型路径的方法。对于科技学术期刊而言,优先数字出版以及独家出版是一种好的数字化转型方式。目前,科技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编辑、发行等都受到了纸质出版的限制,给科技学术期刊的推广和发行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比如,科技学术期刊的整体竞争力不强,期刊发行效率下降,整体经济效益差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学术期刊需要积极探索优先数字出版的途径。优先数字出版有利于提升出版效率。总的来说,优先数字出版是科技学术期刊转型的最佳过渡方式。

通常情况下,优先数字出版主要是指把编辑好的文章,在纸质出版之前,首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出版。对于科技学术期刊文章,出版商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知网这个数字化平台进行出版,这样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整个流程的数字化,比如,生产内容、管理内容、连接数据、发布内容以及传播内容的数字化等等。当然,优先数字出版并不意味着舍弃纸质产品。优先数字出版需要以纸质出版为基础,也就是说,在优先数字出版之后,科技学术期刊还是需要印刷纸质出版物的。

目前,中国知网推出的优先数字出版服务是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它成功地实现了数字一体化,包括数字化征稿、数字化的编辑、数字化的印刷、数字化的出版、数字化的发行以及数字化的生产等一系列过程。

2.独家出版转型路径

科技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另一种方法是独家出版。在过去几年里,数字出版为科技学术期刊的发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科技学术期刊为了做大做强,就需要以独家出版作为其数字化出版过程中的一个保障,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独家出版的转型路径可以防止数字化出版过程中“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目前,很多作者有一稿多投或者一稿多发的现象,这给数字化出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数字化的出版要求一次性出版,而独家出版的方式是符合这种要求的。所以,独家出版是数字化一次出版的保证。对于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而言,独家出版的方式也是防止一稿多投或者一稿多发现象的重要手段。

其次,独家出版可以促进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科技学术期刊,期刊出版机构就必须要有独家出版作为基础。近年来,数字化出版在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中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与多家授权模式相比,独家出版模式显得更有优势,可以促进内容集成商和科技学术期刊之间的利益同盟,从而推进科技学术期刊的快速发展。

3.资源整合转型路径

当然,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还可以采用资源整合的途径。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科技学术期刊需要借助数字化平台将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化使用,并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第一,对于科技学术期刊的内容,数字化平台可以将其精华部分提取出来,进行重点编辑、整理、排版、分类并发布,将次要的内容舍弃,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并降低成本。第二,数字化平台可以实现纸质出版刊物资源和数字期刊资源内容的整合。尽管两者在格式和编排上存在差别,但是两者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在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化出版还需要吸取传统出版刊物资源内容的精髓,优化资源的整合形式。第三,科技期刊可以构建数字化平台,将前沿科技理论和资源进行整理,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增强期刊的时效性。

总之,科技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采用优先数字出版、独家出版以及资源整合的转型方式。当前,现代出版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将会保持以下四个优势:科技学术期刊的内容创作手段更加先进;内容编辑手段更加有创新性;内容展现形式更加专业;内容传播更加快捷。因此,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认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有以下三种:优先数字出版,奠定科技学术期刊转型的最佳过渡方式;独家出版转型,作为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媒体化出版过程中的一个保障;资源整合,创新出版内容,提升出版质量。总之,数字化出版是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出版未来转型的必然路径和方向。

[1]李若溪. 进化中的网络学术期刊[J]. 编辑学报,2013(4):3-4.

[2]刘锦宏,卢芸,徐丽芳. 我国核心期刊数字化现状分析——基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3(6):56-57.

[3]翁贞林,陈浩元. 学术期刊办刊体制商业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 编辑学报,2012(5):34-36.

[4]汪新红,王国红,彭绍明. 论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J]. 编辑学报,2012(5):6-8.

[5]许花桃. 综合性科技核心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与分析[J]. 编辑学报,2012(04):2-9.

[6]王应宽. 美国《科学》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启示[J]. 出版发行研究,2014(12) :6-9.

[7]张九庆. 论科技学术期刊主编角色的弱化[J]. 编辑学报, 2015(6):12-13.

[8]马宇红. 论科技学术期刊的学术运作[J]. 编辑学报, 2015(4):2-8.

科技学术期刊 篇4

1 团队的概念

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 团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 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的组织。如今, 广为认可的团队定义是, 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构成要素总结为“5P”, 分别为目标 (purpose) 、人 (people) 、定位 (place) 、权限 (power) 、计划 (plan) 。根据团队存在目的和拥有的自主权将团队分为3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 (problem-solving team) 、自我管理型团队 (self managed work team) 、多功能型团队 (cross-functional team) [1,2,3,4]。

2 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团队的共性与特性

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多数属于特殊类型的自我管理型团队, 这是因为其不仅具备了团队构成的共性, 符合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基本特征, 又有别于传统的自我管理型团队, 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具体表现在:⑴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是团队, 而非群体或团体。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具备了团队概念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即拥有共同的目标, 由数名编辑及编务人员组成, 成员间相互协作, 具有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位和共同目标, 在出版活动中有独立的权限和选题计划, 具有共同的规范与编辑方法, 符合团队的基本定义。⑵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具有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基本特征。自我管理型团队也称自我指导团队, 其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工作运转模式要求编辑人员不仅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还应具备独立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 计划和安排工作日程、协调工作安排与程序、站在管理者角度解决问题、直接与作者沟通等。当期责任编辑需承担很多在其他职业通常由领导职位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并对整个出版流程或期刊成品负责。同时,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要求期刊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接受继续教育以培养不断自我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最终提升团队整体能力。以上诸特点, 基本符合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基本特征。⑶与传统的自我管理型团队有所区别。 (1) 人员构成不同。传统的自我管理型团队通常为10~15人组成。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员配置按照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科技期刊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按任务定编, 一般季刊 (或半年刊) 专职编辑人员不少于3人, 双月刊不少于5人, 月刊不少于7人, 并设一定数量专职编务人员[5]。仅以笔者所在的医学类科技期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部为例, 编辑部主任1人, 编辑人员4人, 编务人员1人, 其构成少于传统的自我管理型团队;而钱俊龙等[6]统计国内10家学术类期刊编辑部人员配备也发现, 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报类科技期刊编辑部人员配置均少于国家标准。 (2) 团队发展阶段不同。传统的自我管理型团队建设一般需经历启动、震荡、领导为主型团队、协作融洽的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5个阶段 (图1) , 其实质是管理权的转移。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因其任务的特殊性及队伍的高知、高能、高效等特点, 团队建设通常淡化了第一至第三发展阶段, 直接进入第四阶段, 进而最终形成自我管理型团队, 并随着团队的不断发展完善, 管理者权限逐渐降低, 团队权限逐渐增强, 由此自我管理型团队的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自我学习的特点才得以逐渐显现。 (3) 领导者定位不同。传统的自我管理型团队核心人物即领导者跳出了团队之外, 由各组成成员高度参与管理和相互协作而共同完成全部任务 (图2a) [7]。多数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的领导者即编辑部主任, 是团队的参与者和协作者, 往往与其他团队成员一样共同参与团队管理, 同样担负团队计划、组织、领导、监督和控制行动的实际工作, “领导”的定位更多体现在目标的规划、行动的引导与结果的预测等方面 (图2b) 。

3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自我管理型团队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3.1 管理层建设

3.1.1 目标与计划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要建成高效的自我管理型团队, 首先应确立具体、明确、量化、有针对性且可行的共同目标, 并可根据目标制定近期及远期计划。参照企业管理经验和SMART原则[8,9], 根据编辑部自身条件,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者应制定长、中、短期目标, 并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制定相应计划。这里的目标可具体细化到期刊的等级定位、订数扩展、各期的选题确定、进入国外权威数据库等。高效的团队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应有清楚具体的了解, 并认同这一目标包含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而且, 管理者制定目标的重要性还在于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中去, 在有效的团队中, 团队成员愿意为共同目标作出承诺, 并清楚地知道希望做什么工作及他们怎样共同工作最后完成任务[6]。

3.1.2 环境支持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自我管理型团队建设, 必须有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内部支持是指团队应拥有一个合理的基础结构, 包括组织支持系统 (如水平型组织结构、优势互补的人员构成、管理层面的政策支持、明确特定的企业文化等) 、团队选拔与激励系统、员工培训系统、评估绩效考核系统、人力资源与团队合作系统。外部支持是指, 管理者给予团队全体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者应根据自身条件, 围绕期刊出版工作流程, 建立优势互补的人员构成, 因多数编辑部规模较小, 所以可选择以当期责编为主的水平型组织, 其优势正如管理学家哈默所说:“水平型组织或业务导向性组织的一个最大特色是新型管理角色的确立, 围绕着自然的工作流程或核心过程而设计, 减少纵向管理层次, 各个职能直接相连, 而非通过高层下达指示或协调员联系, 实现内部整合”。同时, 管理者应在制度授权、人员培训、信息共享、管理制度上最大限度地给予便利。

3.1.3 恰当的领导

在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 领导者更多的扮演了参与者的角色, 即与编辑一样, 共同策划组织和出版。和谐的编辑团队表现决策权的下放, 主编或主任与编辑之间充分的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相互支持、信息共享, 既有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又有成员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10]。只有这样, 才能够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构建完善的自我管理型团队。这与自我管理型团队的领导定位相符合, 在自我管理型团队中, 领导不会试图去控制团队成员, 而是更多地给予指导与支持。

3.2 个体建设

3.2.1 信任

清华中旭商学院院长郭鹏讲:“要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且高效的团队, 第一个且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建立信任。这不是任何种类的信任, 而是坚实地以人性脆弱为基础、‘以人为本’的信任”。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团队个体间要建立信任, 也就是说, 在这个知识分子群体中, 每个成员对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应确信不疑。这不仅要求团队个体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还要求个体有较高的自我修养, 诚实可信、正直忠诚, 能在健康的企业文化和开放的工作氛围中与其他成员互动反馈。通常可以通过编辑部工作时或者工作外的集体活动来逐渐实现, 如组织文化交流、团队节日聚会、集体远足拓展、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开展竞赛、举行奖励活动等, 其前提须为管理者的态度需开放、真诚且协作, 能保护和鼓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3.2.2 必要的技能

高效的团队是由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 即拥有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又能彼此很好的合作, 最终圆满的完成任务。劳伦斯·霍普 (Lawrence Holpp) 认为, 自我管理型团队是属于学习型团队, 是学习型团队的最高表现形式。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可能办出高水平的期刊[11]。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自我管理型团队所需的相关素质技能包括:⑴专业技能, 如学术专业知识、文字功底、科研思路、逻辑思维能力等;⑵个人能力, 如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谈判能力、问题甄别能力、审美能力等;⑶项目管理能力, 如期刊选题组稿能力、整体策划能力、出版流程控制能力等。针对不同个体需要, 应给予不同种类的学习机会, 如对刚刚高校毕业的新入职编辑, 其学术专业基础可能比较扎实, 但在项目管理及个人能力方面可能欠缺, 因此, 应提供参加编辑业务入职培训、编辑部相关讨论会、编前会及编后会、广告业务活动等机会, 以积累经验、拓展能力。对于项目管理能力较差、活跃度不够的熟练编辑, 需提供参加各种大型会议开阔眼界的机会, 同时有条件的编辑部应鼓励其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出国考察或培训等, 培养其成为职业敏感性高、社交活动度大的杂家[12]。对于学历低、资历浅的青年编辑, 因其知识功底比较薄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应提供继续读书深造、补充和更新知识的机会。正所谓“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编辑人员必须是终身学习者”[10]。

4 结语

数以百计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都证实了自我管理型团队的优越性, 如沃尔沃公司位于武德瓦拉的生产基地, 完全由自我管理型团队进行整辆轿车的装配;美国金佰利、宝洁等少数几家具前瞻意识的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开始采用自我管理型团队模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引入并发展成为强调质量、安全和生产力的模式[4]。在面临出版行业转企改制改革的今天, 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如能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 研究和创造有利条件, 积极构建高效的自我管理型团队, 才能提高期刊生存和发展空间。

摘要:了解和研究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团队共性与个性、团队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 以提高期刊生存和发展空间。

学术科技大赛策划书 篇5

一、活动名称:现场书法大赛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国粹,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改善学校的文化氛围,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素质,发觉同学们的潜能,培养同学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特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以便促进书法绘画方面有爱好的同学老师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为学生活动增添生气,展现我院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风建设制造一个舞台。

二、举办单位: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团委学生会

三、评委组:有5位老师和5位学生组成四、作品要求:

书法比赛分为硬笔书法比赛、毛笔书法比赛两项内容。

1、硬笔书法比赛作品要求:以抽题形式作为比赛题型进行比赛,题目以诗篇为对象;比赛工具只要求自带钢笔。比赛中途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比赛用纸不得随意乱改乱画,不得随意抛弃在比赛场地。

2、毛笔书法比赛作品要求:以自己座右铭、人生格言为写作题材,要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比赛工具只要求除纸墨以外的工具。比赛用纸只限一张宣纸,比赛中途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比赛用纸不得随意乱改乱画,不得随意抛弃在比赛场地。

五、比赛时间及场地:

硬笔书法比赛和毛笔书法比赛于2012年4月6日晚18:30在广智院A区105教室进行比赛。

2012年4月9日至2012年4月11日于广靖院D区大厅进行作品展出。

六、前期准备:

1、准备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安排并分配工作人员的任务,申请比赛场地,安排比赛时间地点,设计报名表。

2、做好比赛前期宣传工作,主要以班级通知等形式进行比赛活动的宣传工作,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

3、报名工作,以全院行政班班级的形式通知,尽可能的做到全院师生人尽皆知,最大化的进行报名参与;每个班级先对报名的同学统计,确定报名后再发报名表进行详细的个人信息填写,报名时间从2012年4月2日开始,到2012年4月5日截止。

4、做好适合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分配。

七、活动进行:

1、比赛前请工作人员布置好比赛用桌。

2、比赛活动前1小时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商讨比赛进程和注意事项,并布置比赛场地。

3、比赛前15分钟比赛选手进入比赛场地进行准备比赛,并签到。

4、比赛选手进行比赛题材抽取,并准备开赛。

5、比赛前10分钟评委嘉宾进入比赛场地做好准备工作。

6、比赛开始,介绍到场评委及嘉宾。

7、由嘉宾讲话。

8、由评委宣布比赛规则。

9、比赛开始,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10、比赛中有先行比赛完的同学,请工作人员安排其等待比赛结束。

12、比赛结束由嘉宾总结。

12、工作人员安全引导比赛人员,嘉宾有序离开比赛场上。

13、由评委分别评出 一等奖1名,总共2名;二等奖2名,总共4名;三等奖3名,总共6名。评比时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分别进行。

14、工作人员打扫比赛场地,并恢复比赛场地。

15、工作人员于第二天以短信的形式通知获奖选手。

16、工作人员于2012年4月9、10、11日展览比赛作品。

17、由团委学生会安排时间统一颁发证书。

18、对于未获奖的同学再评出一部分优秀鼓励奖。

八、活动资源:

学院团委学生会部分成员;

比赛场地的调配利用;

拍照的工作人员一名;

老师评委、学生评委及嘉宾;

比赛所需水;

比赛用纸;

比赛用墨等。

九、活动经费:

1、比赛用纸:硬笔 A4纸张、宣纸4尺大小(根据同学们的报名情况购买)。

2、报名表:比赛报名通知40份,比赛报名表60份。

4、比赛用墨:3瓶。

十、活动细节:

1、比赛选手未到场、比赛选手迟到的处理办法;

2、同学们撕毁展览作品等。

十一、活动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负责人以书面的形式作总结。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篇6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该竞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宗旨,自创办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连续举办了13届。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

竞赛章程规定,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挑战杯”一座。

大赛影响

2013年10月13日至17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并列以总分480分获得本届“挑战杯”。决赛期间,内地及港澳地区45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代表参赛参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新闻媒体代表和当地中小学生观摩了作品展。近百家企业与所关注的参赛作品作者进行了投资意向洽谈,有的还现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

“挑战杯”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则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两个项目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共有2000多个学校加入。“挑战杯”系列竞赛,每一届承办都有独特的会徽、口号、吉祥物、展板、创新故事等线上和线下特色品牌活动,使得“挑战杯”与时俱进,不仅具有权威性更具备时尚、高端、大气的特性,更深入的走入了学生内心。

科技学术期刊 篇7

2009年7月, 煤炭工业《工矿自动化》杂志编辑部收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关于《工矿自动化》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的证书。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十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与专家评议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遴选确定,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由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科技部委托完成, 因此, 它是目前国内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又由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更新周期短, 因此, 它较之其它核心期刊目录更能反映期刊近期的发展动态。

科技学术期刊 篇8

据了解, 截至2010年底,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种, 其中学术类期刊701种、技术类期刊186种、科普类期刊63种、综合类期刊49种、检索类期刊4种。

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 (JCR) 2006-2010共收录中国大陆科技期刊346种, 其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为179种,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每年在收录的中国大陆科技期刊中所占比例平均为52.0%。2010年, 《工程索引》 (EI) 核心库收录中国大陆期刊226种, 其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89种, 较2006年增加27种, 2010年收录数占我国大陆被收录期刊总量的39.4%, 在国内名列前茅。

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CJCR2006-2010) ,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指标五年来有较大提升, 各学科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和引文数量等学术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收录总体的平均值, 有17个学科的中国科协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大于本学科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平均总被引频次大于本学科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 并且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和学科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一的均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2010年每年发布的“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入选200种 (次) , 三年来均占入选期刊的60%以上。2006-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共资助期刊98种, 其中,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入选种数为58种, 占基金资助期刊总量的59%。

科技学术期刊 篇9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 学院以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主攻方向, 高起点开展经济学教育和科研, 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学术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学院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训练, 注重学术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历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在学界、政界、商界成绩突出, 涌现出一大批的杰出人才。其中活跃在国际国内的一批知名经济学家, 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经济学家群现象”。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界的重要学术品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创新发展”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研究为主题, 跟踪国际创新发展战略和国内建设进展情况, 开展创新发展建设对策和创新发展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 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 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 (特别是湖北和武汉创新发展) 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同时培养创新战略与政策领域的高层次跨学科人才。基地研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 联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和系统科学等学科专业, 聚焦于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应用系统方法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度量、分析的指标, 对定性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致力于本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重要的经济政策和咨询服务。

《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是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 是中国知网首批优先数字出版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5年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 探讨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领域及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理论与新观念, 反映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杂志主要栏目有产业经济、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与采购、国际商贸、品牌战略、电子商务、劳动经济、财经管理、职业教育、商法研究、工业与工程技术等。《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近年来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和主管单位领导和关怀下, 坚持转制改革, 提升学术水平, 实现质量兴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201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为首批新闻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试点;2013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转企改制后的“减肥瘦身”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改革发展、质量兴刊的成绩和做法;2014年6月20日人民网刊发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再次荣登国内数字阅读前100期刊排行榜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数字化建设和新媒体运用取得的成效。2015年2月13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刊发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新闻。

双方决定自2015年起通过《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平台, 进一步聚焦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品牌和形象, 反映该院的优秀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 同时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的教授、专家、学者为杂志编辑出版和发展出谋划策, 提供优质稿件, 共同打造优秀学术期刊, 为促进学术科研和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张建华、《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总编辑汪洋感谢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广大读者、作者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现代商贸工业》杂志的支持与关注。

科技期刊在防止学术不端中的责任 篇10

1 学术不端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学术不端行为尚无标准、权威的定义。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抄袭, 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篡改, 一稿多投等都可以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现在, 学界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科技期刊中之所以大量存在,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某些科研工作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希望不劳而获的原因, 也有整个学术界某些浮躁的氛围所造成的影响, 当然科技期刊本身也应该进行深刻的反省[4]。

2 科技期刊的责任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 担负着科技知识传承知识的重要社会责任, 而在自己的学术园地里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更是责无旁贷的。科技期刊应该坚决抵制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为学术界建立诚信学风, 创新精神而努力。比如2008年, 共有50多家期刊在武汉签署了抵制学术不端的联合声明, 这为科技期刊利用自己公共学术平台的身份, 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份宣言引起期刊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说明科技期刊界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作为学术界重要一环的科技期刊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上的重要责任, 并将其一步步落到了实处。

2.1 通过严格审稿抵制学术不端

科技期刊要建立健全的审稿制度。对于科技期刊来说, 高质量审稿是保证学术水平至关重要的一环。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 期刊要生存就必须要把好学术关。作为任何一家规范的科技期刊, 都应该严格的执行三级审稿制度, 以保证期刊所发表论文的质量。特别是同行专家外审, 由于这些专家都工作在学术研究的前沿, 对于本行业或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的前沿技术相对了解比较充分, 通过他们的专业素养, 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发现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为了进一步防止学术不端的发生, 科技期刊更应该把核查文章是否有学术不端作为稿件三审之外的重要工作程序来严格执行。

2.2 运用科技手段发现和识别学术不端行为

绝大多数科技期刊现在都能通过网络检索到, 国内外也推出了一些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国外比较流行的有Turnitin、Cross Check、My Drop Box等, 国内主要有ROST反剽窃 (文档相似性检测) 系统、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就本刊而言使用最多的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中国知网研发的,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A M L C)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TMLC) 、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SMLC) 。AMCL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只要编辑人员把来稿上传到A M L C, 系统就会自动检索, 很快就能生成检索报告, 并且可以通过来稿与被抄袭论文的全文及段落对比, 查看具体的抄袭是否真正属于学术不端。

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打击一稿多发和简单抄袭行为。但在运用该系统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时, 我们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用于比对的文档只限于CNKI收录的文献, 那就意味着未被该数据库收录的那部分文献就无法被比对, 所以编辑要利用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或登录其它数据库, 如万方、重庆维普等, 对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参考文献及有关段落进行搜索, 查寻是否有抄袭的现象。其次, 我们发现同一篇论文在不同时间段 (间隔几个月) 上传, 检测的结果却不尽相同。这可能是由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本身的检测方法或者检测数据库有所改变而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同。所以编辑最好能在初审和录用前都检测一次, 这样可以防范作者一稿多投的情况, 因为初审时作者一稿多投的文章尚未发表, 那就无法被检测到, 但等到录用后可能该文已经在其他期刊发表, 通过检测能及时发现该情况, 可以避免重复发表。第三, 无法界定引用、复制和抄袭的标准。对于相关的文献进行合理的参考引用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比如综述性的论文, 本来就是建立在对已有文献的二次加工和整理消化的基础之上。研究性论文, 也有很多方法学研究的表述和项目是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标准的, 不同的文章有类似的语句出现也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复制率高低与创新性强弱及是否抄袭没有必然的联系, 编辑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眼光去判断摘抄是否合理和有无故意伪引。第四, 无法检测软性抄袭 (抄袭别人的观点和论证方式但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或者干脆直接翻译外文) 。对于软性抄袭, 编辑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检索, 查询到其他科研人员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 通过对比正文来核实该文是否存在抄袭。

3 结语

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任重道远, 光靠科技期刊的力量远远不够, 需要整个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专家在对一篇论文进行审改的过程中, 一定是建立在对作者科研诚信的基础之上, 如果没有这样的信任, 我们无法想象科研论文的发表将会如何的进行下去。而作为国家科研体制中重要的科研人职称评价系统, 以及教育部门, 特别是高等院校对于学生毕业的标准体系如果能够更加的合理并且多样化、人性化, 对于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观念可能也会造成很重要的影响。所以, 任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科研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检测都是“表”, 而重塑诚信、创新、求实的科研人员价值体系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沈铭贤.黄禹锡事件:震惊与反思[J].自然杂志, 2006, 28 (1) :51~54

[2]张宏, 程建霞, 王小唯, 等.学术不端现象分析及期刊编辑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 2010, 22 (1) :52~54

[3]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 (北京) 技术有限公司.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用户实用手册[R], 2008.12

[4]马勇进.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的神圣职责[J].青海社会科学, 2008, (6) :195~199

科技学术期刊 篇11

关键词 知识经济;科技期刊;质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68-01

1 现状分析及原因

1.1 现状分析

我国现在的期刊中有4497种科学期刊,占所有期刊的49.5%,虽然数目多,但是经营情况却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开,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期刊的认知水平。比如在2007年被SCI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中的论文平均被引证5.34次,这排名为所有国家中的103位。同时,根据研究显示,在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中,影响最高的因子为3.733,最小的因子为0,并且大多数期刊都在0.1~0.3之间。这说明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小、精品少。

1.2 主要原因

我国的科技期刊大多数是由行政预算、科学基金而生存,因为很多由科研院校承办,没有将其推向市场,由市场决定。再就是我国期刊的产业小,没有形成较大的、有影响的集团,这不仅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管理体制也是要有的。在选择稿件上,我国期刊主要看的是“人”,而非“文”。即凡是名人发来的一律刊登,不管其论文的质量如何。其次,就是刊号问题,在我国的期刊主要是审批制的,而在国外很多为登记制,这样导致有些期刊因政策原因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自由流动,这就造成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人才结构的不合理,要么出现年轻化,要么出现老年化,很少有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这直接影响了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

2 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效益的措施

2.1 高素质的编辑人才

编辑是主要的决定者之一,他直接影响着稿件的好坏。据研究表明,编辑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博学能力。这样在审稿过程中,就会避免出现一些低级失误。还有就是编辑的沟通能力,编辑需要与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能够了解作者的工作情况及最新动态,这样有助于作者对于科研成果更好的转化为论文的形式。最后,做好编辑人员的再教育机会。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不仅科技时刻发生着变化,在其他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期刊的发展要求,要对编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的知识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使科技期刊更好的发展。

2.2 语言的国际化和规范化

因为国际化的语言有助于学术成果更好的交流和传播,科技期刊为了能够就有广泛的影响力,应该首选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对于期刊的关注。

2.3 审稿的国际化

在审稿方面,不仅要聘请一些老一辈的科学家作为后盾,同时,也应该聘请大批具有海外留学的年轻科学家以及国内在某一领域比较权威的科学家,这样对于稿件的评判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还要会利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的特点,在稿件审核上,也可以要求国外的一些专家参与,这样有助于稿件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提高审稿的效率。

2.4 稿源的国际化

在稿源上不仅仅将目光放在国内,而应该将目光投向世界。作为世界着名的细胞生物学的国际期刊,Cell Research不仅刊登一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相关的优秀论文,同时也非常注意吸收一些其他国家的比较优秀的科技论文。所以,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也应该实现稿源的国家化,不仅能够增加读者,还能加快期刊的发展。

2.5 实行管理制度创新,提高期刊造血功能

任何变革,最深刻的是人的变革,是人的价值观念、利益获取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科技期刊从事业法人转变为企业法人,性质的变化并不等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经得到再造。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配合,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难激发出来。

2.6 联合办刊

有时仅靠杂志社独立办刊会困难重重,与某些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办刊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学技术杂志社与高校联合办刊就是个成功范例。通过联合办刊使紧缺的经费得到了一定的补充,还得到了高校中教师和科研人员等大量优秀稿件,扩大了优质稿件的来源,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办刊水平。联合办刊能够使经费得到补充,同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收取版面费,也可以使办刊经费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在办刊中还不断探索期刊产业化道路。这些种种措施都改变了办刊经费不足的困难局面,使期刊得到良性發展。从而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达到了协调统一。

3 结语

现在,科技期刊面临不少的困难,为了使其健康地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改进和协调。这样有助于科技期刊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周鸿铎.等.报业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孙燕君.等.期刊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韩云涛.科技期刊多元之我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0.

[5]吴俊才.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第九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李玉亭.科技期刊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山西地震,2007,4.

[7]昌炎新.科技期刊的营销策略[J].编辑学报,2004,6.

[8]王继长.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第八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刘丽,孙以中,许秀成.提高科技期刊两个效益的一些体会[J].编辑学报,2001(S1):92-94.

[10]李西民.科技期刊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3-105.

[11]游苏宁.学术期刊也能搞多种经营[J].编辑学报,2003(6):58-59.

[12]赵宏伟,荆东亮.理性对待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91-92.

[13]韩志伟.论科技学术期刊与效益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6(1):13-15.

作者简介

《科技和产业》期刊征稿函 篇12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期刊号:CN11—4671/T;ISSN1671—1807,邮发代号:2—735。

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所设栏目涵盖科技促进产业、地区、区域、企业的发展状况。是反映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科研、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等成果的重要园地。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学风,为教学科研服务,促进学术交流。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园区、技术分析评估、投融资研究与分析、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经论坛、“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取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所有来稿本刊均会在两周内通过电子邮件给您回复,告知您的稿件是否被录用。一经录用,保证在三个月内见刊发表。

本刊网站:http://www.kjhcy.org

来稿请寄:kejihechanye@163.com

联系电话:010-62174221

编辑部地址:100081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科技和产业》编辑部

上一篇:孟德斯鸠下一篇:段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