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效益分析

2024-05-30

学术期刊效益分析(通用8篇)

学术期刊效益分析 篇1

提高农业科技期刊效益的对策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仍囿于传统办刊方式的农业科技期刊敲响了警钟。那些曾使我们为之欣慰和骄傲的一期期杂志已步入了无人问津的怪圈。据统计,全国正式出版的诸多农业科技期刊中,有近80肠的期刊陷在效益低下的泥淖里无力自拔。即使效益较好的期刊也面临着订数大幅度下降、印刷费涨幅居高不下、拖欠刊物款严重的困境。如何走出这种尴尬境地,获得积极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了所有办刊人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效益

1.造成办刊效益低下的原因

1.1.皇粮在上,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思维模式成了办刊效益下降的症结。现在的农业科技期刊大多是国家各部委、科研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厅局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主办的。他们每年都向所属期刊社划拨一定数量的资金,以保证期刊的顺利出版。即使期刊社入不敷出,也可由主办单位给予经费补贴。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促进了期刊向质量高、品位高的方向迈进,同时,也为农业科技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给懒惰与下思进取提供了温床。办刊人端着铁饭碗研究办刊宗旨与栏目设置,丝毫没有竞争意识,更别说优患感与紧迫感了。当市场经济之门洞开时,这种思维定势下出版的农业科技期刊在迷惘与惶惑中走进优胜劣汰的竞技场,尚未交手就败下阵来就不足为怪了。

1.2.期刊社只注重编辑工作,忽视了读者的选择性,更没有意识到宣传自己的重要作用。过于宽松的扶持政策和无忧无虑的编辑生涯,使办刊人的思维只能局限于就编辑工作本身进行思考的格局,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编辑工作以外的事情。诚然,编辑工作确实应该作为期刊社的中心环节。但是编辑工作不能孤立地去做,也不能把中心当作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进行自由选择的契机。选择的结果必然是适者生存。许多期刊社正面临供给与需求的巨大断层问题,如果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其结果必然是为读者所抛弃。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读者面对纷繁的农业科技期刊而茫然不知所从,甚至不知到哪儿去订阅,这种现象在自办发行的期刊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如此,许多期刊社仍没有意识到间题的严重性,或者意识到了却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宣传搞得如“娃哈哈”那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经济效益。1.3.许多农业科技期刊在内容上趋同,四封及版式设计流于平庸。到目前为止,我国出版的正式科技期刊有3900多种,约占全国正式期刊总数7000多种的53肠,另外,还有6000多种内部发行的科技期刊。如此浩繁的科技期刊,势必造成内容趋同。这样,既浪费了期刊社的人力与财力.也造成了读者的流失.进而导致办刊效益的降低。期刊的四封及版式设计,是最先面对读者的实体。读音往往容易先入为主,第一印象良好,就可能爱不释手;否则,就可能不屑一顾。纵观全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四封及版式设计,虽然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但仅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期刊的四封及版式设计仍流弓:呆板、艳俗和“一篇接一篇排”的形式。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大大损害了期刊的整体形象。

1.4.农业科技期刊仍处在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的二难选择中。长期以来,通过邮局发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也就缺乏研究发行间题的兴趣与胆识,其结果是发行费用居高不下,而发行数量却多呈下降趋势,期刊社只能在低效益的恶性循环中徘徊。当然,有的期刊社早己意识到了这个间题,采取了自办发行的办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自办发行的实质是农业系统内部的发行,辐射面小,工作量大,回款慢,有的甚至拖欠刊物款长达几年,给期刊社的资金周转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面对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的二难选择,许多期刊社仍处在矛盾之中,无法找出更佳的途径来解决。

1.5.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与期刊发展不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科技期刊逐步向内容新、品位高、质量高、编排和管理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科技编辑队伍的知识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笔者对吉林省的4家农业科技期刊社的15名编辑人员调查得知,没有1人系统地学习过编辑理论,从事编辑工作前,均不知如何做编辑;专业基础薄弱,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在这15名编辑人员中有8名是根本不懂农业的。而学过农业的也只是系统地学习过某一方面的知识,对农业科技缺乏系统地、全面地了解;编辑人员的思想不够稳定。许多年轻同志在从事农业科技编辑工作后,感觉到不如进行研究工作,事业上有失落感,感觉到前途渺茫;由于农业科技期刊的效益均比较低下.给年轻的编辑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编揖人员的知识老化,更新速度非常迟缓。这种编辑结构和思想状况势必给期刊的编辑与出版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2.解决办刊效益低下的对策

2.1.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破除旧的观念,树立竞争意识,研究竞争策略乃是当务之急。农业科技期刊同其他书刊一样,都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但同时,农业科技期刊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是农业科学技术得以迅速传播的有效途径。过去,没有人敢视农业科技期刊为商品,期刊社只管生产,不管经营,认为期刊社的工作是超越市场之外的桃园,管他风雪雷电,仍可怡然自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科技期刊社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转变的力度和深度必然加大.让市场来俭验成败得失,就成了许多农业科技期刊社面临的新课题。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技期刊相互间的竞争具有互不相容性,因此,竞争具有激励作用。在竞争中,为了战胜对方,就不能不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有时甚至是极为惨重的代价。但竞争的目的是生存与发展。顽强的竞争意识和高超的竞争策略应是每个办刊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它不仅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的体现,也是为期刊社和期刊社的每个成员寻找生存空间的最基木手段。

2.2.研究读者心理,不断探索发行工作的新方法。不研究读者的读刊需要、审美趣味.就无法预测农业科技期刊的消费趋势.也无法调整期刊的内容,适应读者的需要。读者对期刊的感知过程,主要是读者对期刊的外在形式的认识,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阅读的冲动,进而想了解期刊的内容。因此,完美的外在形式(包括刊名、封面及版式设计)和高质量的内容是吸引读者的最佳方式。在阅读后,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期刊做出他们认为是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一个期刊的社会效益如何,和随之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看这一阶段读者的反映。期刊的成败也在这一阶段便可见分晓。办刊人还要有发展变化的眼光,不断捕捉读者读刊心理的变化。例如,前几年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读者对农业科技期刊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求知性和实用性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阅读心理开始向娱乐性和趣味性发展。倘若农业期刊能及时向此靠拢,就能吸引读者,反之就要在竞争中失去读者。研究读者心理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两个效益的双丰收只有通过扩大发行来实现。传统的发行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己显现出许多弊端,然而在现阶段,要冲出发行的误区并非易事。一是抓住主要发行渠道不放松。无论是通过邮局发行,还是自办发行,办刊人都应不遭余力地抓住这个关键环节,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发行。二是建立健全发行网络。农业部门从省到市、县、乡都有健全的农业机构,这对于扩大发行是非常有利的。期刊社应通过这个渠道建立发行网络,扩大期刊的辐射面。并保证发行网络必要的资金和人员设置。三是实行奖励机制。对发行数量多,投递准确而及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调动发行人员的积极性。四是挖掘发行潜力。可以通过培养乡一级邮电所发行员的办法,扩大发行数量,消灭发行死角。五是加大发行宣传的力度。过去,办刊人多信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训认为期刊本身的气度、品位、质量就是期刊最好的宣传。实践证明,这种不是宣传的宣传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期刊本身的宣传问题,相反,这种思维方式还会阻碍宣传向市场靠拢。因此,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扩大宣传,才能促进发行。

2.3.以提高办刊质量求生存、求发展。面对比较单一的读者群,农业科技期刊有明显的优势。即: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科技意识已明显增强,他们渴望拥有高质量、高品位而实用性强的衣业科技期刊.无论是创刊时间较长,还是创刊时间较短的期刊社,均有一支有一定办刊经验的编辑队伍。这就为提高办刊质量创造了先决条件。农业科技期刊的竞争,实质是质量的竞争。一个期刊社只有出版了高质量、有特色的期刊,才能在读者和作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质量,内容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着重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在内在质量上以新取胜。所谓农业科技期刊的内在质量‘是指完整而准确地、创造性地积累农业科学知识的程度。内在质量的新不仅是指刊登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市场动态,而且是要对期冈的风格做全新的调整,使期刊在整体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成熟的编辑特色,既有独特的魅力,又能让读者喜闻乐见,使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完美的统一。

第二,在表观质量上以优取胜。表观质量是指物质形态外观上体现的易见易辨的优良程度。简单地说就是期刊的四封、版式、题目、插图、尾花的设计水平。农业科技期刊受读者层次的制约,其四封的设计应以美而不艳,庄重而不刻板,富有特色而不哗众取宠为准则,使四封设计贴近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读者的生活,适合各个农时季节的特点。版式设计应冲破以前的那种呆板的排版方式,使版式设计的思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得以充分体现。创造出既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内容,又能体现自己期刊特色的版式,最重要的是贴近读者的读刊需求,使版式设计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就要求版式设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在熟悉稿件内容、计算稿件字数、确定图片尺寸、标明字号、掌握设计发展趋势等方面刻苦钻研,不断创新,使设计日臻成熟。题图、插图、尾花的设计应能和文章的内容相吻合,落脚点应放在形象逼真上,符合读者审美需求。为了保证期刊质量,应严格执行三校制度,坚决把差谱率降到最低点。目前.许多农业科技期刊的差错率均在万分之三以上,甚至有的期刊的大标题都出现差错,这种质量便伤,使原本很好的内容和较优秀的版式设计而黯然失色。这样在读者心目中会造成相当坏的印象,他们会认为你这个期刊社的工作是在敷衍读者,从而影响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消除校对人员的.无错不成刊”的错误认识,建立健全校对奖罚制度,使校对工作向求实、求细方向迈进。

2.4.采取多种形式,让编辑人员尽快定位。

首先,编辑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的本质就是对抗与争胜。竞争可以促使编辑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强化编辑的主体意识。使编辑在确定选题.加工稿件时始终面对市场,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注重期刊社的经济效益。编辑树立了竞争意识,就会摒弃“吃皇粮,的保守观念,而随之将产生强烈的创造冲动,使编辑生涯永葆青春。同时,编辑将把创新意识做为参与竞争并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创新意识的作用,就是善于从总体上掌握和预测不断变化的读者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从而由多层面、多视角出发,权衡得失,适应读者的需求,起到传播农业新技术、新经验的作用。

其次,编辑要不断寻找自己的真正坐标,尽快进入角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它不仅是抽象的理论间题,也是编辑寻求期刊社的.经营之路和自身增强生存能力的现实间题。近两年来,许多部、委、厅、局已对所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削减经费、裁减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许多期刊社面临的首要间题是生存,然后才是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工作的起点与终点必然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编辑工作介入、延伸到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了解信息,掌握动态,关注销售。

第三,尽快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索听.以适应竞争的需要。一是掌握农业科学的墓本知识。农业科学知识是庞大的知识体系,要想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方法应是基本常识烂熟于心,掌握理解深奥的学术间题的方法。二是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编辑在审稿和加工稿件时经常会遇到语法错误、文字功夫欠佳、逻辑背谬的稿件,虽然稿件的质量取决于作者的素贡,但编辑作为作者和读者的桥梁,有责任把好语言文字关,并把增强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提高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要有较广博的知识。随着期刊走向市场,其内容必然是逐渐向综合性发展。来稿就会冲破仅仅与农业有关的局限,这就要求编辑有较广博的知识。现在许多农业科技期刊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倘若编辑没有广泛的涉猎,就很准适应编辑工作。

2.5.国家和主管单位应给农业科技期刊社制定优惠的政策,拢其健康发展。农业科技期刊在传播与积累知识,启发读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承认与关注,许多读者,尤其是农民读者不断寻求以科技致富的途径。然而,一方面许多农业科技期刊举步维艰,正在逐渐丧失农业科技的载体作用,即使励精图治,不懈努力,要冲破已有的侄桔尚需时间;另一方面,全国农业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仍在低标准徘徊,束缚了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主管单位应从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出发,制定优惠的政策,大力扶持农业科技期刊,使其在“科教兴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6.拓宽渠道,开展多种经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农业科技期刊社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空间,当然,在这个空间里。机遇与风险是相伴而生的。迎接挑战,拓宽渠道,开展多种经营是许多期刊社所渴望的。那么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跨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农业科技期刊社具有信息灵、人员素质较好、科技力量强等优势。利用这个优势,可以开展以服务农民读者为宗旨的经营活动.经营国家政策允许的农作物种子、苗木、农甲微肥等。就吉林省农业科技期刊社的经营情况看,他们采取批发、零售、邮购等方式为农民服务,经营收入都很可观,同时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优。

第二,可以利用人才优势开展业余教育活动。期刊社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开展专项培训,重点解决名特优新品种的技术问题,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三,开展广告业务。目前,许多农业期刊l钓广告尚处在初始阶段,刊发的广告数量少、效益低。

第四,投资办企业。这对于农业科技期刊社确有一定难度,如缺乏资金和管理人才等。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分析项日、严格把关、不可盲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步履践珊的农业科技期刊根治,寻求生存与发展之路注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能否利用这个契机,扯起远航的风帆,尚取决于期刊社对竞争策略的认识和运用。

学术期刊效益分析 篇2

在期刊生产中, 期刊版面是按照编辑的思路处理期刊版面的手段或方式, 是从整体上反映期刊内容布局和编排形式的载体。从理论上讲, 应按照“两个统一”的原则设计期刊版面, 即整体性和连贯性的统一, 格式与节奏变化的统一。设计期刊版面时, 应针对科技期刊的发行特点, 根据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 对版面结构和各类要素的位置进行合理调整。在版面设计上, 要直观的体现采用科技期刊的易读性, 突出服务于读者的功能特点。关于文字、图表、版面以及封面等设计, 大到版面的整体布局、封面、目录, 小到文章的字体、字号、线条、底纹, 除了简洁明快的展示期刊内容以外, 关键是要突出科技期刊独特的创造性。然而这种传统的排版模型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没有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媒体呈现与集成化、结构化处理。

结构化是数字转型的核心, 结构化的首要环节是建立数字化标准, 知识分类的基本单元不再基于某一篇文章, 而是以文章结构以及词语为基本单元, 通过语义标签对文章进行结构化处理。所以, 结构化标准是数字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准之一, 结构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字化的水平。在科技期刊领域, 各大数字出版厂商和数字图书馆也开始规划构建用于文献存档的XML规范, 如NLM DTD、AIP (美国物理学会) 、BMC、Plos One等。另外, 文档结构化也是杂志社实现数字化编辑系统的核心, 数字编辑平台无论是在工作效率上, 还是在工作质量上, 都远远超过传统编辑出版模式。

1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比较

运用数字技术出版期刊,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字出版”。与“数字出版”对应的是以纸媒为主的出版, 即“传统出版”。二者都做期刊, 这是二者的共性, 但出版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从内容来看, 两种出版方式都是人类认知的记录。期刊作为出版物, 就是人类认知内容与认知形式的统一。严格来讲, 出版的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由此形成的出版物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进步最有力的“证据”。它承载着不断演进的文化知识, 并且是知识传播的主要工具。

传统出版作为人文知识传播与发展的有效载体,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 数字出版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并且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发展区间, 数字阅读营收呈现多元化。数字出版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应用便捷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在服务文化民生上的作用不容小觑。

从出版流程和业务方向来看, 两种出版方式都是基于读者需求, 对知识进行积累、创作、筛选和加工, 以达到传播文化知识的目的。近年来, 出版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动整个出版领域进行大调整。数字出版就是出版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它有传统出版形式无以比拟的优势:

(1) 数字出版技术选题、组稿灵活快捷, 耗时更短, 促使编辑流程朝着在线协同编辑的方向发展。

(2) 出版物可直销;支持“无发行出版”, 网上书店精简了出版流程, 缩短了期刊的“生产时间”。

(3) 基于数字出版技术的期刊印制流程更加完善。

2 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流量的增大, 是数字出版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载体。传统出版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调整, 衍生出数字出版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数字出版技术逐步深入到出版的每一个环节, 并且带动整个出版行业的技术革新。

一般来讲, 数字出版技术囊括了存储、传输、显示等煤体技术, 如今又衍生出云出版、电子阅读、数字对象标识、二维条码、视觉分析、数字版权保护、语义搜索等多种先进的出版技术。新技术的融入大大缩短了期刊的“生产时间”, 提高了出版效率, 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数字出版技术行业与传统出版行业之间的差距。并且新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 也衍生出一种先进的“全数字化生产流程”。该出版流程把以纸媒为主的知识传播路径, 逐渐升级到以网络技术、计算机硬件系统、数码成像、数码印刷四大主流传播途径, 基于数字媒介又衍生出跨媒体出版技术, 促进了跨媒体出版业的快速发展。

另外, 数字出版技术也带动了出版行业内部产业链的优化调整。数字出版产业链围绕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提供商进行运作, 这是它不同于传统出版业产业链的一大特点是。除此以外, 数字产业链运用网路传播路径, 进一步简化了出版物流通环节, 使得读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取全球先进的知识资源。而且出版从也传统的物流调整为信息流, 以双向互动模式取代了单向传输模式, 不仅强调产品的使用价值, 而且同样重视出版服务。

数字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 是出版行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是从产品到服务的优化调整。整个出版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3 XML结构化排版的价值与意义

XML结构化排版工具提供文本结构定制服务, 而文本结构的灵活调整使得出版内容具有了双向操作、重用和可访问的功能。一次设计, 多次重用, 文本样式与文本内容分别独立, 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在各种煤体上发布。除此以外, 内容的整合或关联操作使得资源能重复利用并且快速增值, 这充分体现出资源平台的灵活性。

3.1 提升出版效率

XML编辑器能与在线同行评审系统组合应用, 在保证文本完整的前提下提高文本整合效率。XML编辑能够决定页面布局, 并且能对文档工作路径进行全程跟踪, 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内容的协同与组合, 从而提高版面的美观度。此外, 编辑器中有一套方便快捷的标引体系, 无论传统印刷还是数字出版, 都能提供相应的排版形式, 这对于节省排版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大有裨益。

3.2 实现数字资产管理

排版过程和结果支持多种储存形式, 如图片、视频、样式文件、XML文件等等。样式文件和XML文件还支持手机格式、HTML、PDF等多种转换格式。XML文件的高度结构化和高校表达, 能够链接当前主流数据库, 提供数据交换、图片处理以及音频图像的编辑功能, 以实现对多媒体资源的加工和整合。

另外, XML排版器还能从互联网上搜集所需信息, 同时提供数据转换功能。XML能够根据纸质出版物中的历史资源做出标引, 自动完成格式转换, 以提供碎片化且可重复利用的文本内容。还可链接专用数据库对这些资源进行存储和管理, 如在线服务、版权保护、版权重用、版本控制等等, 从而使科技期刊出版由传统的信息处理升级到对知识的管理, 从而更充分的满足读者需求。

3.3 便于数据的多元和多次发布

新媒介和阅读终端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读者获取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新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几乎习惯并依赖于网络和新媒介, 这给传统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整合与融合, 不断创新。以先进的生产手段———结构化文档为未来的内容服务提供必备的基础, 整合形成具有新价值和影响力的媒介, 打造集纸版、网络、手机、电信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传媒产业集团。国际众多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已经采用“在线优先”的工作流程, 而XML的高质量输出和稳定性能够保证在线优先的出版策略, 提升信息的使用率。

3.4 提升产品竞争力

通过对章节内容、文献、图表、公式定理等自动编号, 建立参考文献和引用库等方式, XML文件保存了内容的结构和相关信息, 方便未来对内容的再利用和挖掘, 例如抽提题录信息、年度关键词和目次索引、生成知识库等。单就信息检索来说, XML具有自我描述性质, 可以提供语意层次的搜寻, 提高检索结果的精确率, 输出各种类型需求的内容, 目次、参考文献、公式、定理、插图、视频、页码等各类基础信息可实现任意形式的交叉引用。有效的数据管理, 可以保证内容的完全一致, 组织并发布不同形式的内容, 从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出版资源的多样化, 由专业出版向专业大媒体转变,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3.5 为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提供储备

现代出版形势下, 信息获取的途径以及信息服务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XML的可扩展性、数据与样式分离等功能可将碎片化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整合并根据应用需求添加相应的宏包, 通过功能的拓展以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功能需求, 这一过程同时也拓展了信息服务的应用发展空间。标准的内容标注可以实现对内容特征的描述, 为检索各种内容资源提供基础, 使内容价值最大化, 为正确和有效地重用内容资源, 建立知识网络, 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提供战略储备。国外的实践证明, 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的过程中, 数字出版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时效、高智能化的特点, 科技期刊内容生产过程形成统一的数据源, 可避免重复劳动, 实现高频度重用。再辅之以格式化、标准化的信息格式, 能保证数据准确, 进而进行信息挖掘和组合实现多媒介、多形式的信息服务。

4 XML结构化数字转型的特点与优势

4.1 XML结构化的几个重要环节

首先, 采用新技术。即对传统出版资源进行结构化整理, 按照语义标准进行分类、存储。传统出版的电子版内容资源仅仅是服务、排版与印制, 只包含标题、正文等格式控制命令, 没有按照语义标准进行结构化整理, 也就无法实现语义检索与分类, 所以要采用新技术, 通过XML结构化语言对原始资源进行加工与整理。

其次, 改造出版流程。传统出版机构要大力开展网络出版业务, 或设立完全市场化的数字出版公司。数字化出版可以依托传统的编、印、发环节基础, 通过新技术改造, 加之与互联网整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随着产业融合的逐渐深入,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 原本严格区分的行业边界会愈发模糊, 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之间的相互融合会越来越紧密。

最后, 出版资源数字版权授权解决方案。由于数字出版具有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互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 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出版的特点也是数字版权面临的问题, 政府与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 为版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加大对数字版权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 切实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4.2 XML标记语言的特点

结构化的本质就是为文档建立一个描述框架, 通过标识符使文档任一部分 (任一个元素) 都和其他部分保持关联, 关联的级数就形成了结构。标识本身的含义与它描述的文档信息相分离。结构化文档 (Structured Document) 是由标题、章节、段落、图表、公式等框架结构组成。

XML正是具备这一特性的扩展性标识语言。XML文档是由XML元素组成的, 每个XML元素包括一个开始标记 () 以及两个标记之间的信息 (称为内容) 。XML允许无限的标记集, 各标记集并不表示如何显示, 而是表示其含义。例如, 可以将XML元素标记为标题、作者或工作单位, 等等。

4.3 XML结构化优势

最初, 设计XML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信息标准化的应用需求。以XML的格式存储文稿, 可实现以下功能:

(1) 以树状信息结构存储文稿内容, 可根据索引检索所需内容。树状存储结构就是按照父子关系节点存储文稿, 基于XSL模板批量存储和处理文稿, 结构脉络清晰, 易于检索。

(2) 围绕文稿内容进行存储和处理, 分离了一些没有价值的格式信息。每一篇文稿XML能通过树状结构存储文稿内容, 忽略排版格式信息, 可实现语义层面上对文档的定义。

(3) 只要设计统一的模板即可格式化为单独期刊具体页面格式。可以依据各期刊和图书体例的统一性设计转换模板, 实现XML统一转换。

(4) 有利于资料的共享和标准化。经过转换的所有文档, 可以方便地建立全文数据库, 实现内容资源的统一管理, 实现知识提取、知识比较、知识关联。并针对选题策划等各种任务需求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个性化、片段化、碎片化出版。

(5) 可以方便地转换为任意的格式, 如HTML、PDF、RTF等格式, 实现多渠道出版。

5 XML结构化数字出版技术案例及流程分析

5.1 北大方正、玛格泰克数字出版流程分析

北大方正的书畅系统是以多媒体资源库为中心, 面向作者和编辑使用, 实现结构化内容的编纂、审校、管理和动态出版的全流程数字化出版生产系统解决方案, 支持出版社、期刊社数字内容加工的出版流程。整个系统平台在文稿的创建、协同创作、系统配置、控制和发布5个环节全面支持XML结构化数据标准, 支持从内容源头开始的基于内容对象的数字内容创作, 可生成多形态数字终端产品 (如PDF、EPUB等) , 实现内容一次制作多元产品发布功能。

该系统通过生产管理平台、模板设计、动态发布引擎、智能化客户端、交互式编排软件等模块, 实现从出版任务管理→交互式版式设计→基于XML技术的隐式结构化标引→多格式的内容发布等操作环节。该系统优点是可以处理期刊和图书等多种出版物, 在出版过程中构建编辑部、作者以及排版公司之间的协同与合作, 有效完成收稿、编辑加工以及排版等核心业务;缺点是价格偏高, 大约10万元/套, 多刊购买可以优惠。

玛格泰克制作流程首先是原文转换, 目前支持word (doc/docx) 、方正书版小样文件 (fbd) , 其次是CHTML结构化, 用于检查生成的XML文件的准确性, 主要是参考文献的准确识别、文中引用的识别和标记, 图表的处理等。其结构化流程如图1所示。

5.2 效益分析

玛格泰克稿件处理系统是期刊行业的主要平台之一, 为出版社、期刊社推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遍布全国的1600多家杂志社、十几家出版社得到应用, 研发了元数据提取服务, 用于网刊发布系统。完成了从方正书版排版结果 (FBD文件) 、word文件和Latex排版文件中, 自动获取每篇文章的基本元数据和扩展元数据, 并可以自动发布到网刊系统, 并实现参考文献的自动连接, 同时自动生成Pubmed、Linkout、XML数据。对非Magtech的网站系统, 其元数据自动提取系统可以形成Excel文件和XML文件, 用于一键式发布。优点是专业性强、价格适中, 约1500元/期, 相对于传统排版模式每期成本5000元左右大幅度降低了出版成本。

6 结束语

期刊的出版是一套系统性的生产流程, 各个生产环节虽然各自独立, 但也相互很影响、相互制约。以数字出版技术为主的出版流程是与跨媒体出版像匹配的放射状的出版流程, 而不是以职能分工为主的传统出版流程。出版业务流程再造的模式、时机都应该“量身订制”。

摘要: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率地将各类型资源进行生产、整理、交换、推广及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要适应市场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就必须对传统的生产流程进行思考与再设计, 提高期刊的生产和信息发布效率, 增强核心竞争力, 实现新的战略发展目标, 这些有赖于有效的标准化的技术来解。因此XML结构化标引是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核心, 科技期刊只有通过XML结构化转换,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 才能为实现数字产业化、知识集成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XML,生产流程再造,标准化,数字化出版

参考文献

[1]沈俊, 缪淮扣.用XML实现基于大型数据库的结构化排版[J].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05) .

[2]郭颖妤.XML在跨媒体出版中的应用[J].印刷杂志, 2004 (11) .

学术期刊效益分析 篇3

关键词 知识经济;科技期刊;质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68-01

1 现状分析及原因

1.1 现状分析

我国现在的期刊中有4497种科学期刊,占所有期刊的49.5%,虽然数目多,但是经营情况却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开,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期刊的认知水平。比如在2007年被SCI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中的论文平均被引证5.34次,这排名为所有国家中的103位。同时,根据研究显示,在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中,影响最高的因子为3.733,最小的因子为0,并且大多数期刊都在0.1~0.3之间。这说明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小、精品少。

1.2 主要原因

我国的科技期刊大多数是由行政预算、科学基金而生存,因为很多由科研院校承办,没有将其推向市场,由市场决定。再就是我国期刊的产业小,没有形成较大的、有影响的集团,这不仅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管理体制也是要有的。在选择稿件上,我国期刊主要看的是“人”,而非“文”。即凡是名人发来的一律刊登,不管其论文的质量如何。其次,就是刊号问题,在我国的期刊主要是审批制的,而在国外很多为登记制,这样导致有些期刊因政策原因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自由流动,这就造成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人才结构的不合理,要么出现年轻化,要么出现老年化,很少有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这直接影响了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

2 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效益的措施

2.1 高素质的编辑人才

编辑是主要的决定者之一,他直接影响着稿件的好坏。据研究表明,编辑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博学能力。这样在审稿过程中,就会避免出现一些低级失误。还有就是编辑的沟通能力,编辑需要与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能够了解作者的工作情况及最新动态,这样有助于作者对于科研成果更好的转化为论文的形式。最后,做好编辑人员的再教育机会。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不仅科技时刻发生着变化,在其他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期刊的发展要求,要对编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的知识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使科技期刊更好的发展。

2.2 语言的国际化和规范化

因为国际化的语言有助于学术成果更好的交流和传播,科技期刊为了能够就有广泛的影响力,应该首选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对于期刊的关注。

2.3 审稿的国际化

在审稿方面,不仅要聘请一些老一辈的科学家作为后盾,同时,也应该聘请大批具有海外留学的年轻科学家以及国内在某一领域比较权威的科学家,这样对于稿件的评判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还要会利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的特点,在稿件审核上,也可以要求国外的一些专家参与,这样有助于稿件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提高审稿的效率。

2.4 稿源的国际化

在稿源上不仅仅将目光放在国内,而应该将目光投向世界。作为世界着名的细胞生物学的国际期刊,Cell Research不仅刊登一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相关的优秀论文,同时也非常注意吸收一些其他国家的比较优秀的科技论文。所以,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也应该实现稿源的国家化,不仅能够增加读者,还能加快期刊的发展。

2.5 实行管理制度创新,提高期刊造血功能

任何变革,最深刻的是人的变革,是人的价值观念、利益获取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科技期刊从事业法人转变为企业法人,性质的变化并不等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经得到再造。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配合,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难激发出来。

2.6 联合办刊

有时仅靠杂志社独立办刊会困难重重,与某些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办刊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学技术杂志社与高校联合办刊就是个成功范例。通过联合办刊使紧缺的经费得到了一定的补充,还得到了高校中教师和科研人员等大量优秀稿件,扩大了优质稿件的来源,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办刊水平。联合办刊能够使经费得到补充,同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收取版面费,也可以使办刊经费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在办刊中还不断探索期刊产业化道路。这些种种措施都改变了办刊经费不足的困难局面,使期刊得到良性發展。从而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达到了协调统一。

3 结语

现在,科技期刊面临不少的困难,为了使其健康地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改进和协调。这样有助于科技期刊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周鸿铎.等.报业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孙燕君.等.期刊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韩云涛.科技期刊多元之我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0.

[5]吴俊才.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第九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李玉亭.科技期刊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山西地震,2007,4.

[7]昌炎新.科技期刊的营销策略[J].编辑学报,2004,6.

[8]王继长.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第八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刘丽,孙以中,许秀成.提高科技期刊两个效益的一些体会[J].编辑学报,2001(S1):92-94.

[10]李西民.科技期刊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3-105.

[11]游苏宁.学术期刊也能搞多种经营[J].编辑学报,2003(6):58-59.

[12]赵宏伟,荆东亮.理性对待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91-92.

[13]韩志伟.论科技学术期刊与效益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6(1):13-15.

作者简介

核桃种植效益分析 篇4

518鲁品1号核桃投资效益分析

核桃+红薯模式和核桃+牧草+养鸡模式。

核桃种植投资产出分析 第一年:1700元

1、土地投资:每亩300元(假设)

2、种苗投资:每亩56株,每株12元,合计672元

3、挖树穴:每个0、5元,每亩56个,合计28元

4、栽树:每个0、5元,每亩56株,合计28元

5、化肥农药:底肥每个树穴2斤,每斤1元,每亩56个树穴,合计112元;化肥农药60元.总计:172元

6、管理用工:每亩每年10个,每个工值50元,合计500元 第二年:972元

1、土地投资:300元

2、化肥农药:172元

3、管理用工:每亩每年10个,每个工值50元,合计500元 第三年:972元

1、土地投资:300元

2、化肥农药:172元

3、管理用工:每亩每年10个,每个工值50元,合计500元 种植核桃前三年总投资1700+972+972=3644(元)。前三年核桃树虽然可以结果,但是树冠较小,产量较低,同时为了让树冠长大,也不让核桃树结果。那么怎样提高核桃种植前三年的效益呢,我们提倡两种模式:一是核桃+红薯模式,二是核桃+牧草+养鸡模式。核桃+红薯模式:

核桃树下间作红薯,红薯选用鲜食型品种,如北京553,黄香蕉,亩栽3000株,红薯亩产可达2500千克,每千克0、8元,产值2000元。三年合计6000元。与三年核桃种植投入3644元相抵,盈利2356元。第四年停止间作,这时核桃产量在亩产400斤左右,每斤10元计,核桃亩产值4000元。以后逐年提高。核桃+牧草+养鸡模式:

向动作分析要效益 篇5

进行动作分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消除无效的动作,以最省力的方法实现最大的工作效率。这些动作几乎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包饺子会比一般人快很多?为什么有的人插秧会比一般人快很多?那都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诀窍,能够用最科学的方式,以最经济的动作来完成包饺子和插秧的动作。

具体而言,动作分析要遵循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包括:

·能用脚或左手做的就不要用右手做

因为右手的工作量非常大,尽量使用左手和脚,能减轻右手的负担。

·尽可能双手同时作业,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有研究表明,双手同时作业,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故应该尽可能让双手同时作业,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不要使双手同时休息,空闲时尽量想办法让它做点别的工作

经常保持双手的运动,有助于双手灵活性的提高,故要想保持良好的状态,就不要使双手同时休息,空闲时应尽量想办法让它做点别的工作。

·尽可能用小的动作去完成

与其用躯干来完成动作,不如用臂、腕和手指来完成动作,手的动作越简单越好,这样动作量就会减少。动作越小,意味着花费的力气越小,这是动作经济的基本表现。

·合理配置和摆放材料

材料和工具要尽量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并按照基本作业要素的顺序确定适当的位置,

“伸手能拿到的地方”,就是以人体中心线为轴,手的臂长为半径,在这个范围内,就是伸手能拿到的地方。在人体的胸前这一块操作,眼睛看、手拿是最方便的。

·基本作业要素的数目愈少愈好

排除不必要的动作,动作距离要最短。这个原则的出发点在于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动作,尽量提高效率。

·减少工人基础工作量

把两个以上的工具结合为一个,或者利用便于取材料和零件的容器来减少工作量。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尽可能地利用工具来减少人的工作量。

·必须利用保持器具

要想长时间地保持物与人的良好结合状态,就必须利用保持器具。因为人体的耐久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想保持一定的工作状态,就需要一定的工具加以支持。保持器具就是人在特殊工作情况下可以利用的工具。

·确定动作顺序

把动作的顺序确定下来,才能保证动作有节奏地、自动地进行。有节奏、自动地进行某种动作,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对称动作

使双手同时朝着相反方向进行动作,不可同时朝着相同的方向活动叫对称动作。研究表明,进行对称的运动,不容易疲惫,所以尽量进行对称的动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尽量利用动力装置

要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等,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动力装置。尽量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和动力装置,而不是依靠人力,当然可以减少人的疲惫,从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为了减轻疲劳,作业点要保持适当的高度

为了减轻疲劳,作业点要保持适当的高度,而这个高度是可以测出来的。通过测量和精心计算,就能够使动作尽量地舒服一点,也能够减轻工作的疲劳。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篇6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采用统计的、数学的等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应该依分析目的、企业特点以及掌握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下面介绍几种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1,因素分析法。把综合性指标分解成各个原始的因素,以便确定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这种方法称为因素分析法,其要点如下:

(1)确定某项指标是由哪几项因素构成的,各因素的排列要遵循正常的顺序。

(2)确定各因素与某项指标的关系,如加减关系,乘除关系,乘方关系,函数关系等。

(3)根据分析的目的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测定某一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每一层次分析计算也称为连锁替代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影响一项指标的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依次的把其中每一个因素作为变量,暂时把其他因素作为不变量,逐个进行替换,以测定此因素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根据测定的结果,可以初步分清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从而抓住关键性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因素的排列顺序要根据因素的内在联系加以确定。

2,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也称比重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计算某项经济指标各项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析其内容构成的变化,从而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结构分析中,能够掌握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按构成流动资金的各个项目占流动资金的总额的比重确定流动资金的结构,然后将不同时期的资金结构相比较,观察构成变化与产品积压的情况,以及产销平衡定额情况,为进一步挖掘资金潜力之明了方向。3,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将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动态相对数借以分析指标发展的方向和增减速度。例如以某年作为基准年,该年的某一指标定为100,将以后几年的指标与该基准年的指标相比较,换成百分数,或者采用环比的方法以次来分析某项指标的变化趋势。

上面介绍的是分析经济效益的方法,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从分析企业的收益性、成长性、流动性、安全性及生产性来分析,这又叫做经济效益的五性分析。

1,收益性分析。企业收益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一定时期的收益及获利能力,主要指标见下表:

企业收益性指标

收益性比率计算公式

1,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2,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3,毛利率销售毛利/净销售收入

4,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净销售收入

5,净利润率净利润/净销售收入

6,成本费用利润率(经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成本费用总额

7,每股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发行在外的平均股数 8,每股股利支付普通股的现金股利/普通股发行在外的平均股数 9,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利润

10,股利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权益 11,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利润

2,流动性分析。企业流动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金周转状况,是对企业资金活动的效率分析,为此要计算出各种资产的周转率和周转期,分别讨论其运用效率。主要指标见下表:

企业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指标计算公式

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2,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额

3,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额

4,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3,安全性分析。安全性是指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也可以说是资金调动的安全性。企业安全性指标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偿债能力状况。一般来说,企业收益性好,安全性也高。但在有的情况下,收益性高,资金调度却不顺利。其主要指标如下:

企业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比率计算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4,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

5,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6,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4,成长性分析。企业成长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能力发展状况。一个企业即使收益性很高,但如果成长性不好,也不能给以很高的评价,成长性就是从量和质的角度评价企业发展情况即将来的发展趋势。其指标是将前期目标做分母,本期指标做分子,求得增长率。具体指标如下:

企业成长性指标

成长性比率计算公式

1,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前期销售收入

2,税前利润增长率本期税前利润/前期税前利润

3,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固定资产/前期固定资产

4,人员增长率本期职工人数/前期职工人数

5,产品成本降低率本期产品成本/前期产品成本

5,生产性分析。企业的生产性指标分析的目的在于要查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经营能力、生产经营水平和生产成果的分配问题。其主要指标如下:

企业生产性指标

生产性比率计算公式

1,人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职工数

2,人均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职工数

3,人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平均职工人数

4,人均工资工资总额/平均职工人数

上述企业经营的五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经济效益的雷达图表示出来。雷达图的绘制方法

是:先画出三个同心圆,同心圆的最小圆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的1/2值(或最坏情况),中间的圆表示行业平均水平,最大的圆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或同行业中的最好状态)。把这个圆的360度分成五个区域,分别代表收益性、生产性、成长性、安全性及流动性。在五个区内从圆心开始以放射线的形式分别画出相应的经营比率线,比例线的比例尺及同心圆的大小由该经营比率的量纲及同行业的水平来确定。在经营雷达图上把一个财务决算期的该企业的经营比率都标出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多边形。若企业某些指标位于中间圆以内,就说明该指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这就是需要加以改进的点,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若多边形接近或低于最小圆,那说明企业经营状况很恶劣,企业处境十分危险。若多边形接近最大甚至超过最大圆,这就说明企业在这方面有长处、应该加以发扬。

医学期刊编辑素质分析论文 篇7

1政治素质

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一谈到政治素质.有些人往往认为是“过时”和“不切实际”的。其实,这种观点是十分片而、错误的。提高期刊编辑的政治素养,决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空洞说词。叶圣陶同志说过,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一发表,一定体现了他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试想,一个胸无大志、精神颓废、生活糜烂、百无聊赖的人,怎么可能会编辑加工出催人进取、积极向上、给人以科学指导的作品。当前,尽管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在进行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发现培养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大多数的编辑部、编辑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仍然比较艰苦。如果没有一种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高尚思想,没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期刊的编辑们就难以敬业爱业,甘于奉献。编辑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期刊编辑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献身科学精神、求实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还要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安于本职工作,牢牢把握办刊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创作态度,编辑出优秀的科技期刊。

2扎实的专业知识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没有严谨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科技期刊就没有了生命力。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对本学科、本专业较深的学识功底,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科学性、创造性,辨别真伪,提供更准、更新、学术价值更高的科技信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期刊成为科研的“龙头”,成为高科技竞争中重要的传播媒体。21世纪,随着学科的细化,学科间、行业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并且将会进一步跨越单一学科或专业,向多学科、多行业扩展。因此,编辑不仅要在本专业、本学科中具有较高的造诣,还应兼收并蓄,多学习一些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知识,即既“专”又“博”。

3业务素质

深厚的中文文字功底是一名优秀编辑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具有扎实的文字基础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才能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不写错别字,并熟练运用标点符号;才能在遣词、造句、语汇的丰富以及语法、修辞、逻辑的运用方面准确无误;才能有坚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对常见的成语、术语,通晓其来源、含义和用法,语句通顺流畅,文字严谨精炼;才能合理调整文章的段落结构,使主题突出,脉络分明。编辑学可以说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目前的科技期刊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受过正规编辑专业高等教育的人为数甚少。因此,编辑除在老编辑的传、帮、带下虚心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技能外,必须还要刻苦钻研,认真、系统地学习些编辑学知识,熟悉编辑理论和规范标准,逐渐充实、提高自己。

4创新意识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网络化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换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飞速度。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而且将越来越短。科技期刊编辑知识的老化会影响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期刊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要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科学性、创新性是科学期刊的生命力体现,编辑要像新闻工作者那样,善于捕捉最新科技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了解科技前沿及有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掌握国内外学科的发展方向,熟悉科技队伍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地组织到最有创新性、学术价值高的稿件,准确地筛选稿件,并恰到好处地加工稿件,使科技期刊起到科研导向作用,推动学科的开拓与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例,立于不败之地。

5掌握现代化编辑出版手段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篇8

1合肥地区复杂地层下顶管技术研究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合肥香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十一月

“合肥地区复杂地层下顶管技术研究”是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合肥香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科研课题,该课题依托合肥地区地层资料及典型顶管工程资料,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研、数值计算与专家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合肥地区复杂地层条件下的顶管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进行了综合分析,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1、课题研究概况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合肥地区顶管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招投标费用难以界定,造价偏差大;施工队技术参差不齐;管材设计没有具体要求,给管道使用造成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合肥复杂地层多,施工管理没有规范等现状,通过对合肥地区复杂地层的分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地层的顶管工程的工艺选择、数据计算、地层沉降控制、事故预防等给出最适宜的建议,可用作为顶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

研究内容主要是国内外顶管工程现状发展调查与分析、合肥地区顶管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分析、合肥地区典型地质条件情况下的顶管施工工艺适应性研究、合肥地区顶管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研究与检测、验收标准制定、合肥地区顶管施工安全隐患分析及工程技术措施研究、顶管技术对环境影响分析及技术措施研究等。采用方法主要资料收集、现场调研、数值计算与专家会议讨论等。课题对合肥地区典型复杂地层顶管机选型、合肥地区顶管工程顶力计算参数取值等方面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与验证,得了符合合肥地层情况的顶管设计新的依据,对于今后合肥地区顶管工程设计、施工具有得要的指导意义。

2、社会效益分析

结合合肥地区复杂地层情况,从工期、地层、环境影响、造价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合肥地区各典型地质条件情况下的相应的顶管施工工艺,并制定出适合合肥地区的顶管设计、施工、验收各工序的准则及顶管隐患的处理办法。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合肥市今后城市地下穿越管道工程的建设,提高合肥地区排水、电力、燃气、电讯、供水等管道建设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最大程度维护顶管工程正常安全施工,改善城市交通与环境,减少了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城市道路、绿化、地下管线等的破坏。同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也使顶管工程面

对突发事故可迅速处理,能提高了工程设计和施工速度,具有实现综合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安全性好、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的重大社会意义。

3、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明确了合肥地区各典型地质条件情况下的相应的顶管施工工艺,从而避免顶管机型的误选;根据对顶管实际工程顶力计算的验证,提出了适合合肥地区顶管顶进力计算的公式及参数,从而确定合理,安全的顶管施工方案;针对合肥地区顶管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解决措施,能帮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事故预防方案,并且面对突发事故能够迅速处理,从而大大降低工程失败机率及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上述研究成果的应用,对于优化顶管工程施工方案,降低工程施工难度,提高顶管工程施工速度,减少顶管工程事故处理费用,从而减少工程综合费用的投入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老师不在校作文下一篇:教育扶贫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