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学术期刊论文(共12篇)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1
新媒体是区别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传统媒体的其他媒体的统称。其形式有很多, 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等都是新媒体的代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传统媒体受到了猛烈冲击, 传统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 传统学术期刊应顺应科技发展潮流, 转型升级, 走入数字化, 积极与新媒体接入。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学术期刊发展形势
传统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主要以大中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为主, 对于新媒体的接入他们的反映不尽相同, 这和年龄层有一定的关系。年龄偏大的科研人员接受新媒体的速度慢, 更倾向于使用纸质出版物。而年龄偏低的研究人员易接受新兴媒体, 并且在获取资源、查阅资料方面更得心应手, 但是很少有人完全放弃纸质出版物。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但电子终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更加容易使使用者疲劳。由于电子设备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快速跳跃阅览时也稍显逊色。传统学术期刊从产生之初, 一直以纸质刊物作为其传播的载体。面对近些年来新媒体的发展, 传统学术期刊明显应对不足。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相辅相成, 目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但新媒体确实对传统媒体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新媒体及时、迅速的特点使读者能够在最短时间接收信息, 传统学术期刊即使是月刊, 甚至是旬刊都不能与之匹敌。新媒体大量抢夺读者群, 传统学术期刊如不能及时应对, 将流失大量读者。与此同时, 对于传统学术期刊而言, 由于期刊数字化出版对编辑人员、期刊发行人员等的要求与传统期刊不同, 传统期刊社原有的优势难以发挥, 人才需求更加紧迫。虽然传统学术期刊作者群和读者群相对固定, 新媒体的冲击比起受众庞大的其他媒体要小一些, 但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若不重视, 必然难以避免逐渐衰落的境况。为此, 传统学术期刊社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学习知识、升级系统。这些都是对传统学术期刊社的考验。
虽然新媒体时代传统学术期刊接入新媒体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近些年来, 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学术期刊带来的发展和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 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点。
受众方面。利于读者和作者进行信息快速查询。为读者与编辑、作者与编辑之间搭建更好的沟通桥梁, 实时了解读者和作者的意见建议,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于作者, 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刊物, 进行投稿。对于读者, 它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 使读者接收信息的速度优于发行纸质刊物后再进行阅读。信息数字化后也利于大量快速浏览, 而且阅读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阅读更加自由化。
传统学术期刊社方面。新媒体存储空间大, 无论在人、物的消耗上还是技术方面上, 电子文档的保管都比纸质刊物保管更加容易。也由于较少占用空间, 并可以方便地进行复制和传播, 缩短了刊物出版发行的周期。同时也节约了邮寄刊物所耗经费, 降低了刊物运行成本。新媒体接入后, 内容更加丰富, 插入图片甚至是视频, 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与此同时, 更重要的是在大数据时代,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读者和作者点击、阅读等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 精确规划出纸质刊物印刷量。还可以建立读者库和作者库, 对其地域、阅读情况等进行分析, 了解专业学术发展走势, 这对于以学术讨论为阵地的学术期刊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学术期刊发展途径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战争, 而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合作共赢的机遇。传统学术期刊由于受众固定、专业性强, 相对于受众较多的大众类的报刊而言, 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逐渐增强, 当新媒体大浪来临的时候, 都要卷入其中, 谁也不能例外。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称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6.6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面对互联网如此高的普及率, 传统学术期刊不能被动向前走, 而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不断探索传统学术期刊发展之路。
传统学术期刊要在新媒体时代发展, 可积极探索网络出版、在线优先出版等各种数字出版运营模式。尤其重要的还有, 要开放多种传播渠道。目前, 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滞后于其他传统媒体。虽然开放存取的传播模式为大多数期刊所用, 但是很多传统学术期刊只有中国知网等平台上的全文数字化期刊, 而且待读者读到也是在纸质刊物出版几个月后。截至2015年6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从纸质媒介到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设备在大众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看, 传统学术期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探索:
(1) 网站。传统学术期刊一直以来依靠纸质媒体作为载体, 很多期刊社还没有自己的网站。传统学术期刊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 积极建立自己的网站, 通过官方网站平台, 实现多功能集为一体, 使网站成为编读往来的重要渠道和编辑工作的阵地, 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进而宣传杂志社, 扩大影响力。创建网站最重要的是功能的实现, 这方面可以外包给专业人员进行开发和维护。期刊杂志社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网站运行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 逐步完善网站功能。同时要有所创新, 尤其要做到反馈式更新, 通过点击了解用户所需, 如果只是照搬纸质期刊的内容, 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 app。2014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手机阅读。针对智能终端设备开发的app是快速接入新媒体的捷径。《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等期刊已经开始尝试app平台的建设。如果能培养固定的受众, 增加受众与app平台的黏合度, 则对学术期刊社的发展极为有利。但是事实上传统学术期刊受众较少, 特别是对一些地方性、专业性强的学术期刊, app开发难度高, 所需资金、人员较多, 难以持续维护。而且, 相对于即时通讯软件来说, 传统学术期刊app所占内存大, 功能单一, 用户往往不愿下载或在终端设备中持续使用, 所以持续运行难度偏大。
(3)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依托互联网在智能终端使用的通讯软件, 除了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即时通讯功能, 还开发了微信公众平台, 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了沟通与管理的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有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三种, 提供的服务不同。虽然推广微信平台难度也不低, 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经营所需资金、投入人力都较少, 相比app开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产品创新方面不断发展, 传统学术期刊也应该利用微信推送精准、个性化服务、开放传播等优势, 更新用户体验, 将传统学术期刊与新媒体更好地结合。和网站类似, 很多传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送的都是纸质刊物的原文, 这样运营效果并不是很好, 新媒体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期刊社应该在运营深度和用户体验上继续探索, 增加原创性内容, 利用自身的影响和专业优势等资源, 做有特色的微信平台, 将学术融入生活中, 建立一个有感情的、积极的、有使用价值的公众平台。文章宜短不宜长, 过长的文字会让人有厌烦感;适当增加图片、视频的发送次数, 使说理部分更生动, 叙述部分更直观;或可建立社区, 形成“小型学术圈”, 增加评论和问答功能, 加强双向互动, 加强用户对公众平台的依赖度。要做学术问题的集散地, 做有专业性、地域性的有特色的思想交流的平台。
互联网通过PC和智能手机等为终端的智能设备为传统学术期刊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渠道,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并接受了“掌上生活”, 传统学术期刊要利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契机, 在不失本心、坚守学术传统的同时,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积极进行期刊数字化变革。具体来说, 传统学术期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走上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
(1) 保证稿件质量。对于传统学术期刊而言, 内容是核心, 其核心竞争力还是体现在其登载的内容上。纸质期刊在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时代依然有自己的位置和忠实的读者, 不仅是因为纸质刊物符合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 更是因为纸质刊物审稿严格, 编排谨慎。优质的稿件是传统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新媒体时代, 依然要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 结合新媒体特点, 促进传统学术期刊良好发展。
(2) 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接入不等同于期刊数字化, 期刊数字化发展也不能仅仅与产品形态数字化划等号。只有生产、管理等其他重要环节也能够数字化转型, 积极开拓与数字化出版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才能使新媒体的接入更加便利。例如, 采编系统的应用。可以在期刊网站上设置采编系统, 实行网上采编, 这样既可以方便作者, 又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把投稿、审稿、编辑、校稿一体化, 都在网站上完成, 采编系统已经被很多期刊采用。需要数字化转型的不仅是刊前和编辑过程中, 同样需要转型的还有期刊管理、发行等重要环节。这方面需要更多的探讨。
(3) 规范网络出版。互联网发展、新媒体接入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诸多问题, 涉及著作权问题的数字出版方式很多, 如出版物网络传播、网络原创、手持阅读终端等。传统学术期刊新媒体接入一定要重视版权问题。《著作权法》2001年第一次修订增加了网络传播权, 相关的法律规定还有2006年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7年我国加入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 只有出版者获得作者的相关权利, 才可以自己或授权他人通过网络传播作品。由于著作权问题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在传统学术期刊接入新媒体的过程中所遇的一些问题还无法很好解决。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和作者签协议, 规定杂志社和作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4) 提高编辑素质。无论是在传统纸质期刊主导时代, 还是在新媒体时代, 编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编辑工作是期刊的核心。编辑自身依然要履行好编辑岗位职责, 遵守编辑职业道德。新媒体时代不仅需要大量的学科精英, 还需要很多懂管理、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为此, 编辑部要为编辑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杂志社也应注重与其他传统学术期刊的沟通。经常性的交流有助于吸取他刊先进经验, 调整新媒体内部运营方式。新媒体时代, 创新是期刊良好运行的灵魂。编辑应积极转变固化观念, 增加创新意识, 创建品牌栏目, 打造精品期刊。
总之, 传统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应该迎接挑战, 积极转型升级, 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 增强竞争力和自身实力, 才能保证更好地发展。
摘要: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媒体以其便于获取、传递迅速、节约成本等特点独占鳌头, 迅猛发展。传统学术期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试讨论新媒体对传统学术期刊的影响, 借以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学术期刊,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ac.gov.cn/2015-07/23/c_1116018119.htm.
[2]中国期刊年鉴 (2014年卷) [M].北京: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 (2014) [DB/OL].http://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105056/n1108914/n15508388/15509206.html.
[4]武晓耕.我国科技期刊改革中的“路径依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5) .
[5]晁晓筠.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化面临的著作权问题[J].编辑之友, 2002 (4) .
[6]郑英隆.全球化、互联网与中国学术期刊变革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 2010 (3) .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2
(——《类人孩:动物庄园另类解读》代序
一.
对历史人物和经典作品加以阐释,是西方知识中的一种专门的学问。在现代,更有学科或学派将其发扬光大。上帝死了、作者也死了之后,从哲学之语言学转向,到分析批评,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到斯特劳斯一派解经,都说明文本存在及对文本理解的重要。文本乃人们交往沟通的“主体间性”,是人们的共识基础,是我们文明普遍可传达的载体。阐释则意味着对话、给予、沟通、付出,意味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文明生成。
此种阐释,于传统中国更不陌生。可以说,此种阐释是传统中国人立功立言立德的载体。它是传统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从子曰诗云,到太史公曰,到异史氏曰,到乱曰,到评点,笺注,疏议,集解,到自成一家之诗话、词话、笔记„„,中国人有着极为丰富的“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的经验。可以说,阐释经典,是中国传统学术的象征。
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应激的转型历史里,也开始以新的眼光求学问道。人们以西方知识谱系或科学的标准来“整理国故”,言说之间有了焦灼的底蕴,学问、人生、大道等等文明意味被真理一类的历史意味置换。历史主义、历史决定论支配了数代中国人。道坎陷为理,智坎陷为识。人们希望找到真理,希望表达真理,甚至希望只要真理地表达。此种心态既导致传统学术衰败,又导致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屡建屡败。在政统之外,道统、学统始终无能言说自身的正当有效。
此种中国知识的低能状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深重不安。从上一世纪陈寅恪、傅斯年等人在30年代的学术共同体自觉,到闻一多的诗歌自觉,到70年代钱钟书的学术自觉,到90年代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皆为前辈学人知识自尊的努力。而王国维、梁漱溟、陈寅恪、熊十力、唐君毅、牟宗
三、林昭、殷海光、顾准、李慎之等人在神州陆沉之际的个人担当,几乎就是传统中国圣贤的当代人格象征,他们是在天地大道消隐之际不忍心的仁者,是世风日下人欲横流之时飘零的“花果”,是黑暗混沌的浊世间不灭的“薪火”。兴废继绝,到了只是少数人参与的地步,中国现代转型的艰难可见一斑。
时间演进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四五一代中有了更多的知识人尝试学统一类的言
说,中国学术共同体、中国学术规范,等等成为一时的知识热点,自性与他性、世界知识与本土知识,等等成为知识界广泛讨论的话题,邓正来、汪丁丁、杨念群、朱学勤、汪晖、甘阳、王焱等人都有独立的发言;“汉语神学”(刘小枫)、“汉语思想”(余世存)、“汉语人”(夏可君)等等也一时为人称道;秦晖、喻希来、王康、徐友渔、崔卫平等人,或自铸伟辞,或借来他人的火种,以尽心力。到新的世纪,读经之说现身,无论是中国基督徒们对圣经的诵读,还是蒋庆等人对儒家典籍的倡读,成为98年“自由主义浮出水面”、99年民族主义兴起之后中国知识领域又一大事。
三.
遗憾的是,中国知识跟中国的历史转型一样,仍属于苦难的历程。“道术为天下裂。”当代的中国知识始终没能摆脱四分五裂的乱象。共同体也好、学术规范也好、思想学术共识也好,都不存在,都系虚拟想象而非现实。无论处于启蒙的革命中、还是处于治理的革命中,现代中国学术始终呈现出工具一面,远未能张显其价值。在给中国社会提供公共知识产品方面,中国知识人几乎交了白卷。中国知识、学术,表态者多、宣言者多、策议者多,而自成鲜活的产品者少。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传统中国学术、西方知识尚未能完成现代中国的转化。官学、国学、西学、私学等等学术碎片又彼此割裂。同时,学问本身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无数中国知识人投身到学问的流水线上生产、作业。从代圣立言,到言必称希腊,到第三世界的理论梦想,都难以有效地参与重建中国人最低限底的伦理共识。相反,当代的汉语知识参与主导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二元断裂。即使主流社会有着学以致用的自觉,但学术的工具性使得治学或成为敲门砖,或成为学术贵族们的“玩意儿”。用诗人们的话,我们时代浮现的都是浪花泡沫,什么都已经说过,什么都没有留下。
四.
我们自知绵薄,但跟上述先辈和学界同人一样,抱有重光中国学术的用心。我们相信,中国学术一旦诚心于物,必能感人心,尽天命。
事实上,传统学术的魅力已初步显现。私塾之出现早已为新闻报道;读经则不仅是宣扬者姿态,更是部分青年生活的内容,是他们人生意义的生成途径。再举近例,注疏者之一编撰的《非常道》成为去年中国社会的一大热点,众多的读后感言,此一知识产品使历史显露
复杂面相,传统学术运用起来如此有趣。不特此也,出版家严搏非确认:“最近十年,体制化的知识生产体系已经完成,这架‘没有灵魂的机器’(按韦伯的说法)开始具有自主的内驱动力和完备的内部评价体系„„今年《非常道》的出版却意外地构成范例,它差不多意味着重构知识体系的话语系统的形成。”
于此可见,传统学术方法正有许多需要中国知识人刷新运用之处。
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化工作仍在尝试阶段。仍以上述阐释之学为例。当代学人从西学中获得教益,他们的阐释工作更多在于表达个性,他们的学术似乎更多地在生产读书笔记。而唐逸断言,“输入的概念,必化为日常用法,同化于本土语境,才成为与人们行为相联系的活的观念。”仅仅“改变”生活方式,也不能“激活”外来的概念,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可以完全洋化,但思维依旧。是故,当下阐释、译介西学,无论如何,对于科学、法治、理性、市场、民主等等,始终是词典或经典上的概念,或与少数人的学术活动有某种不完整的关系,却不是日常语言中的活的观念。
但我们发现,那种面对经典的态度,正是断裂之社会重建伦理共识的关键,正是阐释大有可为之处。
我们同样发现,面对经典,关键不在于言说自己,关键仍在于寻找普遍的可传达的言说,言说指向共识。此亦西人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三复斯意的态度。我们发现,这种态度跟传统中国学术之注经方法相似。
为此,我们不揣浅陋,将我们对动物庄园的注疏工作敬献给汉语世界。
五.
众所周知,注经一事向来是挑战着注经者本人。注经者自谓解人,对经典品头论足,将自己与经典同列,此工作并非博闻强记一类可以取巧,它更是对注经者才学识的检验,它更多暴露者,乃注经者之心性。
经典自身会对谬托知己者实施报复。
是故中国明智君子,不到沧桑迟暮,不敢轻易在经典一侧立言;也因是故,无数注经解经疏集笺证点评,堪与经典比肩者,寥寥可数。韩非解老、郭象说庄、朱子语类、圣叹注骚,等等现象,并不多见。红学(注红楼梦者)、鲁学(吃鲁迅者)、胡学(拜胡适者)之盛,与传统学术相距已远,其纷呈犬儒之学、独尊己见罢黜他言者,有伊语伊于胡底之势。
注经者惟一功效,或在将经化为“日常用法”,使经在民生日用里“安身立命”。
六.
《动物庄园》,又译《动物农庄》,《一脸猪相》等,系英国大家奥威尔反乌托邦名品。其书虽有艾略特等人极力阻挠,而一经问世即风靡欧美世界,渗入苏俄。至于汉译多种,深得中国有识者喜爱。
论者咸谓《动物庄园》系反苏反共反革命之力作,读者却各有会心所得。即或此意亦作者作书动力,而时移世异,此书仍得鉴别、趣味大不同之今人喜欢,可见经典之历久弥新。今日看来,此书虽然影射明确,而关怀却已迈越苏俄革命,直指启蒙运动甚或人类的命运。其变形扭曲处,自与好莱坞卡通之浅薄单纯有异。
论者多谓苏俄革命自马克思那里借来火种,对通达明察者而言,苏俄革命仍是自家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别尔嘉耶夫、索尔仁尼琴之大才明哲,不免栽陷马克思,而二人后来终有所悟,“这个狼种是我们自己的”。对任一有责任感之文明个体而言,“认识你自己”才是正当方法。早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就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神圣化进行尖锐批评,他针对当时一些具有理论幼稚病的俄国人痛陈,把历史公式化的作法“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初选《动物庄园》而非其他久远之经典进行注解,乃在于我们的注解并非完全募仿传统那样简单机械。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在于努力让其他语种里的性格、人物、形象到汉语世界安家。在今天人们已经将全球当作旅游资源,将其他文明传统当作消费对象时,其他文明的经典亦应活在当下活在吾人心中才是。
注疏者之一多年前曾作此说:“这个数千年来‘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古老而坐霸天下的语言如今不过是一种方言,这个有着庞大言说者规模的语言不过是一个弱小的语种。汉语的知识总量极为微小,汉语的思想分布极不均匀,汉语的表达空间极是可怜。直到今天,我们没有概念,借用别人的说辞做概念;我们没有工具,借用别人的框架规范做工具;我们没有目的,在语言的转换中生成了我们的思维和目的。直到今天,人权观念、自由观念、现代理性等等属人的生命意识仍是借助于其他语种来鞭策并要求着汉语的‘自我完善’。”最近的例子,则是中国优秀的志愿者曾金燕对母亲们和妻子们告诫的:“努力学习英语,因为没有用英语表达的事情,世界上有相当一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它发生过。”此语足令有耻之“汉语
人”勇猛精进,以贡献于汉语思想,服务于汉语世界。
七.
中国传统,向有读懂读通一书之说,即使读破万卷,亦以不作腐儒腐语为诫。现代学术分类,多有令学子学者往而不返。皓首穷经,才学折命,而难有通达之见通达之人。知识的污染毒害了不少人。在这方面,我们的注经传统或可作为一解毒剂。一花一世界,它在一书中见出大千宇宙。它在要求我们展现才学外,亦检验着我们的生命质量。
《动物庄园》,虽然小说,却含至道。我们注疏之际,发现它仍挑战着我们的趣味、同情心、认知,挑战着我们的生活和存在方式。在关于启蒙运动以来的知识承诺、社会革命、阶级解放等方面,此书提出的问题,直到今天仍未得统一的标准的答案。关于爱与仇、清算与正义、名与实、阴谋与救赎等等,仍需要每一时代的人做出选择。以是故,在关于小说技法方面,我们注解得极少,而重在历史叙事、文学叙事和哲学叙事的把握,以让读者见识历史、人物的喧哗,有所明心见性于自身。
《动物庄园》中之动物命运,能得读者之大同情,在于它撩拨了我们人类,它拷问我们的慈悲。在性格、命运、灵心面前,一切观念、意识形态的污染,一切所谓高贵的、博雅的教育,都显得多余。我们注疏之际,发现任何观念的碎片、体制的名利、成功的境界、知识或思想的荣誉,都无能面对人生命运本身。我们的注疏有如语言的百衲衣,远比不上经典本身的护生质地。西人所谓,诗比历史更真实。如果把《动物庄园》看作诗,把我们的注疏、我们关于人类革命年代的观念看作历史的话,此语成立。
注疏工作看似枯躁,却是一个丰富的对话过程。它的魅力难为外人道,关键在于,它让人体会:人类的一切于我都不陌生。
八.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3
热词:财会期刊 新媒体时代 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以互联网络和通讯网络为传播手段,信息生产、传播与接收已聚集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从而打造出了一个个全新的传播平台。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习惯于从新媒体渠道获得信息,传统期刊正面临着读者逐步流失的局面。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传统期刊如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是摆在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面前的新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国际商务财会》是一份国际国内公开发行的、面向全国外经贸领域广大企业和财经院校的专业性期刊,创刊于1986年,已伴随着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86年的738.5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4.3万亿美元,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杂志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深受读者和作者的欢迎。本文将结合《国际商务财会》杂志改革发展之路,深入探讨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财会期刊如何发展。
树立市场理念,赢得竞争先机
传统期刊必须面对市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有牢固树立市场理念,积极主动地多方位突破,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期刊社要改变原有的旧体制模式,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参与报刊转企改制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才能够释放体制生产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能力。《国际商务财会》抓住机遇,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部署,主动与主管、主办部门协商沟通,从2010年开始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制工作,经过两年多准备,于2013年4月转制成功,成为首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杂志社。转制后,杂志社引入市场机制,一是建立内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努力拓展经营范围,发挥媒体的优势,主动出击,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出版专刊,宣传解读最新政策,搭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平台;为央企出版增刊,服务于企业财会人员。三是开拓广告经营业务。广告经营是转制后新增的业务,对于杂志社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我们边学边干,学习广告经营策略,多方挖掘客户资源,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广告经营机制,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努力创收。通过市场化经营,杂志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和先机,为杂志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定位刊物实际,提高办刊质量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的内容为依托,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创造经济效益就是无源之水。提高期刊质量,不同期刊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八仙过海,各有高招。下面笔者仅结合《国际商务财会》杂志的实际,提出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立足外经贸领域,突出刊物特色
当前各类财会期刊林林总总,如果与其他财会期刊进行同质化竞争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必须要找好刊物的立足点,并突出刊物的特色。《国际商务财会》杂志正是遵循这一理念,关注国家商务政策的变化,关注税收、外汇和金融政策变化,开辟了“商务观察”“走出去”“政策解读”“出口退税”等专栏,出版了“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解读”“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解读”“贸易信贷与融资”等专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特色立刊,通过特色来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在业内受到了一致好评。
(二)围绕热点焦点,策划全新选题
抓准行业热点焦点,加强选题策划,是刊物提升主动性、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国际商务财会》围绕行业的各种热点并进行选题策划,受益甚佳:抓住内部控制选题,促进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建立风险防火墙;抓住管理会计选题,及时宣传解读财政部关于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政策,总结交流管理会计应用案例;抓住“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热点,探讨“营改增”对行业的影响和对策,为企业税制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推出后,我们及时策划“走出去与一带一路”选题,多次召开由编辑人员、编委和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选题会,讨论选题内容和组稿工作。经过充分准备,从2015年第2期开始,连续开辟专栏,约请国务院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商务部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的专家学者,从背景、内涵、实施模式、区域合作、风险防范、金融支持、境外投资政策等不同角度,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全方位解读。这些精心策划的选题,使得杂志能够紧跟时代节拍,从而吸引读者的关注,进而巩固并扩大了发行。
(三)加强组稿约稿,提高思想深度
期刊只有依靠专家团队,提供独特、深刻、有价值的深度分析和评论,才能树立权威性和可信度。《国际商务财会》在这方面有着突出体现:一是向商务主管部门组稿,始终站在商务政策前沿;二是向商务研究部门组稿,始终站在商务研究前沿;三是向专家学者组稿,始终站在财务会计理论和学术前沿;四是向实务工作者约稿,始终站在外经贸财会工作前沿。庞大的组稿队伍,是杂志思想深度的最好保证。
(四)增强文章实用性,同时兼顾学术性
为满足外经贸企业财会人员读者群的需求,《国际商务财会》主要刊登实务方面的文章,突出外经贸行业特点,与商务工作和商务财会工作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外经贸财会实际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指导。同时,兼顾刊物的理论水准和学术含量,如重点探讨财务会计理论前沿问题、与高等院校合办学术专栏、刊登高校师生学术论文,从而集中展示财会理论研究成果,形成杂志刊登学术文章特色,提升了刊物的学术水平,扩大了刊物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因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2014年12月,《国际商务财会》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学术期刊。
(五)应用网络采编平台,提高期刊工作效率
网络采编平台的应用是网络环境下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期刊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采编平台是专门为作者、期刊社提供的智能化在线投稿和审稿系统。该平台实现了作者投稿、编辑编稿、专家审稿、编辑加工、稿件管理等编辑流程全网络化协同办公。《国际商务财会》开通期刊协同采编平台后,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编辑在线编辑,外聘专家在线远程审稿,既方便作者了解用稿情况,又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电子化而非纸质化,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于2015年3月31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出版融合指明了方向。传统期刊应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利用新媒体的各种优势实现再传播。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多渠道全媒体运作,缩短内容传播路径,提高内容传播效率,实现营销的有效整合和营销手段的网络化;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新媒体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直接面向读者,增强与社会和读者群的互动,让更多的人通过更广泛的渠道接触和了解期刊,并参与到办刊中来。近年来,《国际商务财会》与中国知网、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等合作,推出数字期刊,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数字设备实现了同步出版,做出了各种与新媒体融合的努力动作。
总之,在网络时代,财会期刊面临着新媒体的强劲冲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一份财会期刊,在新媒体的冲击面前,如果不改革、不创新,不与时俱进,不主动适应读者,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为此,财会期刊要增强危机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敢想、敢闯、敢干,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突出重围,走出一条生存和发展的新路。
(作者单位系《国际商务财会》杂志社)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4
从期刊的发行载体来分主要可以分为传统的印刷型期刊、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在短期内都将同时存在。
1.1传统的印刷型期刊
印刷型期刊的优点有三:首先, 印刷型期刊是历史悠久, 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 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其次, 上了年纪的老教师, 由于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没有像年轻教师和学生那样得心应手, 也有些教师喜好收藏实物等原因, 他们往往喜欢查阅印刷型期刊。第三, 由于印刷型期刊携带方便也成为人们喜欢的理由。印刷型期刊的缺点是图书馆对同种期刊的采购数量非常有限, 因而不可能同时面对很多读者, 资源共享性较差。
1.2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
电子型期刊是以数字形式将信息储存在光、磁等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使用的出版物。电子型期刊因其传递速度快、资源共享性好、检索方便快捷、同类期刊有时可以链接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电子型期刊的出现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次出版业的革命。
网络型期刊是以可以远程访问的计算机文档格式出版、具有明确卷期标志的连续出版物。这类期刊具有信息量大、获取快、更新快等特点。网络型期刊是在电子型期刊基础上出版业的又一次飞跃。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些优点的充分发挥还有赖于我们的读者和期刊管理员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熟练应用。
二、传统期刊与电子、网络期刊的比较
电子、网络期刊虽然有诸多优势, 但也有缺陷, 要完全取代传统期刊是不可能的。二者应该并且只能是融合对接、互为补充的关系。
首先, 从质量方面看。电子期刊与传统期刊相比, 虽然有海量信息和时效性优势, 但由于网络管理尚待完善, 缺乏严格的审稿、定稿、编审制度, 编辑人员在收到稿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其上网发行, 缺乏有效的审查和质量控制, 论文的质量往往得不到可靠的保证。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内容良莠不齐, 量大但不精。这是网络期刊目前致命的缺陷。因为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虽然表现形式不同, 但同为期刊, “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无论在什么时代, 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段, 优质的内容资源永远是期刊社的核心竞争力。而传统期刊所载论文大都是千挑百选出的精华, 由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大部分都特色鲜明、定位准确、制作严谨、品质卓越, 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内容的整合能力。
其次, 从阅读方面看。数百年来, 人们一直与纸质文献相伴, 并形成了一些获取、阅读文献的方法和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习惯。纸质期刊有其本身的优点, 如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反复阅读, 阅读时可圈点评论, 也可折上一页或夹一书签, 以便下次阅读时能很快找到等。[1]而网络期刊在阅读时则必须通过计算机等设备, 不能做标记, 在阅读的专注性、连贯性、完整性、舒适性、方便性、随意性、读效率、不受地域限制、不受阅读方式约束等方面远远不如传统期刊和其他传统出版物。同时, 长时间地盯着计算机屏幕对视力也有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 面对完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网络期刊的出版、发行、管理和使用方式, 一些读者在心理上还难以完全接受和适应。
最后, 从内容传播来说, 目前国内大部分期刊都要受制于邮局的发行网络, 自办发行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2]电子期刊不受刊号限制, 也无需纸张和印刷费用, 它通过专门的P2P平台进行下载订阅, 冲破纸质期刊的发行局限准确, 经济地将刊物传递到读者手中, 运营成本相对低廉, 大多数是免费下载或在线阅读, 还能建立自己的读者数据库以备后用。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协调发展传统期刊和电子、网络期刊
要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期刊管理工作肯定要走信息化、网络化道路。但是, 说到底期刊管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 如果为了搞形象不顾读者的实际需要, 不顾学校的财力过快过多地发展电子、网络期刊, 既浪费时间资源又不一定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馆藏期刊资源结构,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应坚持纸质期刊和电子、网络期刊并重的方针。
第一, 要有针对性。
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以及期刊的利用率, 来确定本馆期刊资源结构的大框架, 确保有关学科核心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期刊, 则要削减纸质期刊的订购, 通过网络期刊资源进行补充,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期刊资源建设经费短缺的矛盾, 而且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利用率, 并能满足不同用户对期刊信息资源的需求。要发挥网络电子期刊共享的优势, 合理分配订购数量和种类, 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
第二, 要逐步改变图书馆藏刊结构。
电子期刊的比重将要加大, 期刊电子化是对馆藏纸质期刊的完善和补充。要有计划地调整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收藏比例, 并充分考虑效益性原则, 提高原始文献的保障率。但是, 要注意成本和效益对比分析原则, 应订购价格比纸质期刊低的电子期刊, 除非在收录范围、实效性、检索功能、存档、更新、共享方面比纸质期刊有明显的优势才可考虑订购价格比纸质期刊高的电子期刊。
第三, 要进行二次开发馆藏期刊资源, 提供有特色的电子期刊资源。
首先, 要建立馆藏期刊数据库、专业期刊数据库、最新专题等二三次数据库。其次, 对特色纸质期刊进行深度开发, 建立特色期刊数据库。最后, 要充分利用整合网上信息, 适度引进全文数据库和连接免费的网络系统, 将免费的电子期刊作为馆藏信息资源, 编入本馆的馆藏目录, 方便读者使用。
第四, 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使纸质期刊和电子、网络期刊得到充分的利用。
图书馆引以为荣的将不再是入藏期刊量的多少, 而是便捷、准确获取电子、网络期刊资源的能力。[3]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 图书馆可编制各种导航工具指导读者获取相关的电子期刊资源;图书馆员工在电子期刊的发展中扮演导读者, 图书馆也可成为电子期刊的出版单位。电子期刊的收藏和利用, 使得图书馆更着眼于信息服务、参考咨询与教育功能。
第五, 整合现有资源, 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期刊机读目录数据库, 做好检索与咨询服务既是期刊管理的本分也是必然趋势。随着学科分类的变化, 期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不同学科发生交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方面管理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可能很高, 人工检索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高, 有时题目一字之差而内容却截然不同。[4]另一方面读者对检索工作不熟练, 想自己动手却常常无能为力。有些图书馆也建立了目录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但却有些缺陷, 比如检索途径单一或者只有管理员来做检索。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检索途径多样化的读者自助检索系统。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 只有传统期刊是肯定满足不同读者要求的。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的出现给期刊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 高校图书馆应及时调整馆藏期刊的建设思路, 以学校发展、教学改革和科研提高为导向, 根据院系及专业和学科的设置加大电子文献采购的力度, 加快电子型期刊的建设步伐。同时图书馆还必须引进和培训人才, 更好地宣传并帮助读者熟练利用电子型期刊。一所高校的馆藏是有限的, 通过期刊网可以最大限度地补充馆藏的不足。这给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 特别是与同类高校以及知名综合性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二是管理员要转变观念, 主动为相关读者提供信息;三是加强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提高采编及检索水平。适应不同读者需求, 兼顾传统与现代期刊, 把现代技术手段嫁接到传统期刊上, 使传统期刊更容易检索和流通, 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同时加快建设现代期刊, 这样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一定会在做好服务的同时给期刊管理本身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印东.谈谈网络期刊的特点及与传统期刊的融合对接[J].长江论坛.2007 (6) :82
[2]苏萍.浅谈电子期刊与传统期刊如何借势[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 (5) :77
[3]杨靖, 杨双琪.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协调发展[J].河北科技图苑[J].2009 (9) :74-75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5
正是这两天对这本书的粗浅阅读勾起了我已几乎泯灭的曾经对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从《控权-平衡论》,到《论行政指导》,到《现代行政法学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到这本《行政法哲学》,可以清晰的看出作者宋功德博士的思想也有一个不知不觉自发演进的过程。但是行政法有没有基础理论?当代行政法学面临的最重要课题是什么?我们是努力建构一个自给自足的作为规范的行政法学,还是应该探索充满冒险和挑战的实证行政法学?行政法能否走向哲学?现在要不要走向哲学?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困难的,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如果说行政法有理论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首先讨论一下理论立论的前提和依据,而不是各种理论本身?
1.对行政法未来走势的粗浅设想
罗豪才教授为《行政法哲学》一书写的序言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思想火花。首先就提到行政法学是一门令人头疼的学科,而日本学者和田英夫在《现代行政法》开篇也提到行政法学是“一门令人头疼的法律学”,罗先生将此归结为行政法律规范的庞杂性和具体制度的易变性,同时特别指出行政法属于国内公法,受到国情的影响,各国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核心理念、基本范畴、运作机制都不相同。是这样,中国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和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走着和西方大多数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西方国家的行政法从“最好政府,最少管理”的自由放任,到罗斯福新政奉行凯恩斯主义,崇尚国家这“看得见的手”,到今天的行政国家(administrativestate)福利行政给付行政,公民对政府的认知从防范到合作,行政权运作的质和量上都有所提高和扩张。而中国古代的行政法就是典型的“官制法”,行政权自古以来空前强大,青天大老爷一拍惊堂木,哪里还有一介百姓的“表达自由”,他的行政行为何时说明过理由呢?没有。直到建国以后,从毛时代的“超凡魅力型”政治统治,到今天的机构改革,中国行政法面临的问题和西方有着很大差别,我认为中国行政法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并非管理论、控权论乃至平衡论所可以解说的。中国行政法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是处理好规制、去规制和重新规制(regulation、deregulation、reregulation)的关系,为政府规制模式的转变提供法治化的制度安排。中国传统的政府规制模式,行政权的配置,承担了过于沉重的历史责任,应该正确认识到管制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并不是超凡入圣永远政治正确的圣人,政府也有可能犯错误。因而凡市场能够规制好的事情,我们的行政权和行政法也应该有一定的边界,在此面前收束过于宏大的心性和制度安排。我们现在减少行政审批,取消许多行政收费项目,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我也不同意行政法就是“控制权力的法”这种说法,中国的政府规制和行政法学的走向,并不是对行政权加以消极的防范和制约,是的,政府确实有“好心办坏事”的可能,但是政府更多时候是在好心办好事啊,当然这样说有一点是空对空的抽象价值判断。但是如果基于实证的考虑,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政府规制可以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控制两种,经济性管制更多的在传统行政领域,更多时候属于强制行政行为和消极行政,更多的是对宏观经济的直接调控和干预,在这些领域我们过去的行政权伸张的过于广泛,甚至妨害了市场秩序和经济活力,因而提倡放松管制。但是对于社会性控制,如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福利行政的领域,更多时候属于非强制行政行为和积极行政、给付行政的范畴,这方面更多时候强调政府的“掌舵而不是划浆”的导向作用,强调行政行为的刚柔相济。中国今天行政法的现状就是,经济性管制过多,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同时应予以社会性控制的,政府对于许多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认真的管起来。所以中国行政法发展的内在生命力不在于“论”,不在于管理论,还是控权论,甚或平衡论,乃至公共利益本位论、服务论、政府法治论等论,而是在于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给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这关键在于行政法模式的创造性根本转换,从而推进政府规制模式的制度创新。
2.对目前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曾有朋友说过,中国的行政法学研究现状是热闹而不繁荣,在我眼里,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正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自己今天的这篇感想中,无意对各种理论之间的具体分歧和差别展开详细的评述,而想进一步反省这些立论的几个前提预设,探讨一些宏观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比如说,行政法学有没有基础理论?行政法有没有哲学基础?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旨趣和终极价值何在?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行政法学术传统和研究进路?
首先让我们来追溯行政法基础理论发展的历史源流。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中期应松年教授和朱维究、方彦合写的一篇文章中,当时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论”,但是后来这个研究一度中断,大约在90年代初期,罗豪才教授提出了“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而其观点先后为北京大学的行政法学学者以及行政法学的博士生袁曙宏、甘文、沈岿、包万超、宋功德等所不断深化。并且在1997年前后出版了论文集《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此后沈岿博士写作了《平衡论:一种行政法认知模式》,把平衡论上升到“认知模式”的层面;而包万超博士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是行政法学是不是“严格规范的社会科学”,同时他正在尝试运用公共选择理论重构行政法学(《阅读英美行政法的学术传统》,中外法学2000年第4期);而宋功德博士和罗豪才教授合作的发表在《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的文章中则提出了现代行政法学的激励与制约机制;而宋功德博士这本新著则进一步把平衡论上升到“行政法哲学”的高度。而以上就是目前学界所谓的主流学说行政法平衡理论演进历史源流的最粗浅勾勒。注意这虽然是主流学说,但在学界也还不是“通说”,在这场理论探讨中,有的学者对平衡论是拥护者并运用之进行了研究论证,如袁曙宏教授、方世荣教授、崔卓兰教授等;也有的学者对平衡论提出了质疑,如杨解君教授、冯军博士;还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如叶必丰教授提出了“公共利益本位论”,杨海坤教授提出了“政府法制论”,孙笑侠教授提出了“综合控权论”,程干远教授提出了“新控权论”,陈泉生教授提出了“服务论”;还有一些优秀的学者在这场讨论中保持相对的缄默,比如应松年教授、姜明安教授、马怀德教授等。这从中可以很精确的反映出研究者的所采取的理论姿势和研究进路,反映出行政法学者之间蕴含的不同知识背景和学术传统。对这本身加以研究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为什么研究行政法哲学?为什么研究行政法基础理论?这背后其实蕴含着这样一种努力,就如罗豪才教授在《行政法哲学》序言写到,“对行政法作哲学考察更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整体思维的形成,更有助于建构与完善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从而使得行政法更富实效地调整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实践中有没有这样一种行政法哲学?能不能找到这样一种行政法哲学?
在我看来,社会科学包括行政法学都客观存在着不同的研究范式,国与国之间,一国不同学者之间,研究的姿态都不同。罗豪才教授在这篇序言中指出“但相对而言,由于平衡论植根于现实需要与哲学基础之上,因此,它更具时代特性与哲学精神,从而也更有可能接近科学。”但是我认为中国当代的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如果有的话),也是蕴含在中国风云激荡的制度变迁进程之中,在这样一个行政法律秩序自发演进的过程中,这中间蕴含着我们能够把握的和不能够把握的行政法基础理论或行政法哲学脉络。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的知识论进路,人都是有限理性的,人的学识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目前是否具有能力把握和认识纷繁复杂行政实践中蕴含的行政法哲学意蕴呢?
同时我注意到了以应松年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行政法学者,包括马怀德教授、高家伟博士等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在行政法学的诸多领域发表了优秀的研究成果,但几乎没有对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进行过多少研究和涉足。在我看来,这也是研究者的姿态问题。可以说北大法学院的行政法学研究之所以更多继受了英美行政法的学术传统,也是由于这秉承了北大人文学科的长于理论体系建构的优势,同时也与未名湖畔那自由飘逸的灵气有许多暗合之处。而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法学研究更多继受的是大陆行政法系的学术传统,从应松年教授的《论当代行政法的特点》中论述的比例原则;到马怀德教授最近所作的《公务法人研究》、《公有公共设施的国家赔偿》等论文中引证的公务法人理论,公有公共设施国家赔偿理论,都直接来源于德国和日本等大陆行政法理论;而90年代中期中国政法大学吴微女士翻译《日本现代行政法》,不久前中国政法大学高家伟博士新近翻译的德文版《行政法学总论》,都可以让人感觉到他们对大陆法系行政法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其实这种关注只能说是“更多”,中国学者面对中国行政法面临的那么多“问题”,谁也无法说自己研究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进路,这种“路径依赖”仅仅是相对而言的。这也许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要能够解决问题,要有解释力。)大陆法系的学者研究以精微见长,日本著名行政法学者盐野宏的巨著《行政法》中译本72万字,其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在他60岁完成的,而在63岁才完成了第三卷“行政手段论”,和田英夫教授的《现代行政法》是在他50岁的时候才完成了初版。而德国著名学者哈特穆特。毛雷尔的力作《行政法学总论》中译本66万字,其注释、判例、评论等,信息量极其丰富,可谓精细入微。根据自己的初步阅读,感觉大陆法系的学者并非不想构筑一个圆满的进可攻退可守的自给自足的行政法基本理论体系,但是他们秉承的是“积小胜为大胜”的学术传统,就是首先逐个解决行政法面临的现实问题,乃至花上几年的时间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法专题研究,发表若干篇论文,然后如是重复,进行一个个的行政法专题研究,当自己在五六十岁对行政法研究领域足够广泛成果足够丰富的时候,才开始著书立说。就拿日本的盐野宏和他的“行政过程论”为例,他独力完成的《行政法》就是建立在他诸多论文基础上,建立在其个人诸多专著《公法与私法》、《行政过程及其统制》、《行政组织法的诸问题》、《国家与地方公共团体》、《行政法专题研究》之上。也就是说并非大陆法系的学者对行政法理论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只有以点带面不断拓展才能逐步形成行政法理论。而我国的一些优秀的行政法学者没有对行政法基础理论乃至行政法哲学发表过评论,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3平衡论理论范式评说
在我看来,平衡论作为行政法哲学是一个多少有点宏大和散漫的理论体系。也许,罗豪才先生最初提出平衡论,并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学术命题,同时还有着浓重的知识分子的入世情结,就是在看到管理论,中国传统的“强政府,弱市场”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同时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大背景下,简单的提“控权法”提行政法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运作的法也很难为实务界所认同。这就是平衡论产生的制度背景,所以我认为平衡论当时提出的预期也期望平衡论不仅能够和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积淀有所契合,更期望能够使得现代行政法学理论在平衡论的大旗之下不仅取得理论上的正当性,而且还要取得政治上的合法性,力求能够对中国行政法治实践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正如罗豪才教授在为宋功德博士《行政法哲学》作的序言中写的那样,“特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行政法哲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国行政法学的研究方向与行政法制的完善程度。”而我觉得罗豪才先生提出的行政法平衡理论和今天的行政法哲学正是怀着这样的一种抱负。
当然我们今天不难发现平衡论的知识脉络和底蕴更多的倾向于“控权法”一端,平衡论当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在“控权”和“管理”之间走钢丝,其丰富理论内涵已经不是这篇随感能够包括。但是我要对行政法平衡理论论证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质疑。比如说,行政法平衡理论立论和深入研究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个别论述甚至是简单的各国行政法资料剪裁取舍之后的简单陈列,然后就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现在实际上都趋于平衡论。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论证进路说服力是不够的。而秉承苏力教授在《语境论-一种法律制度研究的进路和方法》(《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一文中的论证思路,即使所有的外国著名行政法学者都这样说都支持平衡论,也仅仅表明他们“人多势众”而已,并不具有学理上的说服力。我不是简单的笼统的反对比较行政法在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而是认为比较研究应该服务于理论研究,进行全面翔实而且出于论证必要进行比较研究;不能够机械的削足适履般的进行比较。相对而言,我还是最为欣赏沈岿博士在《平衡论:一种行政法认知模式》一书中的求真求实的研究范式和严谨细密的论证进路。
应该说平衡论在北京大学一批才华出众文思敏捷的优秀的行政法学博士手里不断发扬光大,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调用了诸多行政法学之外的社会科学前沿话语来论述平衡理论的正当性,包括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IdealType)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包括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包括英美行政法的演进“红灯论”和“绿灯论”(沈岿:《平衡论:一种行政法认知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包括经济学上的公共选择和博奕论、制度变迁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包万超:《行政法平衡理论比较研究》,《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包万超:《作为严格社会科学的行政法学》,《法制日报》1999年12月19、26日、2000年01月09日),包括治道变革带来的新公共行政学和新管理主义对行政法学的冲击(包万超:《阅读英美行政法的学术传统》,《中外法学》2000年第4期)。我认为如果说平衡论目前更加接近于客观真实的话,那么就在于这些社会科学前沿话语的引入,和北大行政法学博士们期望分享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共同知识,使行政法学不再成为“社会科学语境中的陌生人”的努力分不开的。我这样说并不等于我认同平衡论,我也许有着怀疑一切的偏好,中国的行政法学还不能算是严谨的“科学”,我认为行政法学也不存在一种非此即彼放之四海皆为准的先验的绝对的真理。特别正如自己在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那样,中国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走着一条和其他任何国家都迥然不同的独特道路,那么我们的行政法学是不是社会学家吉尔茨所谓的“地方性知识”?同时根据哈耶克的有限理性,我们都在不断的认知世界,同时导出自己的观念能动的去变革社会,我们有没有能力发现挖掘纷繁复杂的行政实践背后蕴藏的行政法基础理论?所以我的观点是,罗豪才教授提出并为北京大学学者所发展的现代行政法平衡理论,到今天的现代行政法学的激励制约机制,到今天的行政法哲学,在现在成为了当今中国一种未必最好但是却目前很难超越的有一定影响力的行政法学理论。它远远没有解决中国行政法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它除了理念价值层面上的平衡之外,没有能够为行政实践提供多少可操作性的指南。但是套用经济学的时髦话语吧,它虽然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但不是“最优”至少也是现阶段的“次优”了。这就是我对平衡论的多少有点挑剔的评价。但是我不认为也不希望平衡论就是唯一的“政治正确”的行政法理论,我认为多元的行政法基础理论共存,不同的治学风格和研究进路的共同存在和发展,才昭示者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真正繁荣和深入。
最后,还想说一句,我文章中也多少表达了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可以发现大陆法系的行政法学者是以点带面,层层深入最后导出一些理论的形而上的东西,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我们国内的一些行政法学者在年少最富创造力和思想活力的时候,还没有在行政法学实践或实证行政法学展开深入研究,就开始了对行政法哲学或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寂寞漫长苦旅,是否多少有点本末倒置的嫌疑。我这里并不是否认行政法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相反我认为它特别重要,但是想起来苏力教授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书中自序的设问,就是“什么是你的贡献?”。应该讲中国的行政法学目前多少面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理论研究体系没有形成,实证研究更是基本处于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是把一个行政法平衡理论建构的完美无缺攻守自如重要,还是认认真真的面对现实问题解决问题重要。我想答案应该是后者。问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有涯之生”,如何面对这纷繁的“无穷之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行政法学面临的一个个实证问题上来,当这些问题逐一被成功破解之日,也许就是行政法学基础理论逐渐条分缕析之时。所以我真的希望我们今天的行政法学者不仅沉醉于理论体系的建构,更多的引入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总体关怀,对所有的知识保有开放的态度;更多的引入对现实行政实践的关怀,试图说明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中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突破。
传统期刊如何走通媒体融合的新路 篇6
如何推动传统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期刊业面临并且正在探索的问题。融合之路的入口在哪里?能否走得通?一般认为大众读物、休闲类杂志走多媒融合之路或许行得通,学术类杂志呢?“等等看”还是“走走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决策。《物理之友》选择了后者。这是一本传统期刊的艰难转身,行思录下,示于同行。
《物理之友》创刊于1985年,在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导的媒体新生态时期,新增视频版的电子网络期刊,创建真人版业务部,着眼于“多媒融合”,试图通过创新改革走出一条新路。
如何迈开第一步?
这第一步迈得开吗?
《物理之友》这样建构多媒融合:以传统纸质杂志、视频电子期刊和真人杂志三种形态媒体的融合为建设重点,从而实现《物理之友》业务组织架构融合,选题资源融合,传播渠道融合,满足新时代受众的知识消费、教育消费需求,打造期刊创新品牌。
视频版《物理之友》期刊,作品形式为微视频。着力建设物理专业微课视频资源平台。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这一创新改变了《物理之友》纸质期刊的出版与发行传统,以数字化出版为手段,以视频期刊网站为载体,以微课内容为出版对象,迅速形成以微课出版为核心的内容体系、评价体系、专家指导体系、培训体系和互动学习体系。视频版创刊不到一年以来,已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物理教师积极投稿,大大丰富了碎片化教育资源库,已在江苏省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真人版《物理之友》期刊,作品形式为真人现场讲座。读者可以在现实的物理场景中,看、听专家讲物理、演示物理,还可以自己动手体验物理世界的奇妙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真人体验活动经过记录整理,本身可以生发出新的视频资源,成为《物理之友》视频版的出版内容,而体验者、学习者的观察、探究总结出的文字作品,经过优选后,也是纸质版《物理之友》出版资源的一部分。
多媒融合下《物理之友》三大板块特色和互补生态如图1:
图1 《物理之友》版块生态图
如何走通这条路?
这条路走得通吗?
论证下来,《物理之友》团队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这次改革创新可操作、能实现的强力支撑。
(1)丰富的内涵积淀
《物理之友》经营30年,积累了大量的人脉与口碑。30年来,《物理之友》期刊经历了从教学辅导类期刊向学术期刊转型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过程,凝聚了几代办刊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在稿源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精品,不扩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多媒融合创新,能够获得新老读者的共同关注与支持,继而获得市场认同。
(2)强大的整体策划
《物理之友》编委成员中,有江苏省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有在数字出版研究领域造诣较深的专家。团队中负责选题、编辑加工业务的还有精于教育技术、物理课程论、教学法,有丰富的办刊经验、演示实验教学经验的专职教授,他们本身就是难得的复合型教科研人才。项目团队还吸纳许多在职教授、在校研究生参与,十分有利于教学资源向出版资源的有效转化,同时又有利于出版资源用于教学实践。
(3)明晰的盈利模式
本次改革创新轻装上阵,项目主要投入为视频期刊平台开发费,真人活动开展的常规开支、线下体验项目的场地设备租金,视频制作费,后期的虚拟物理实验体验的内容及平台开发费用。项目以纸媒版期刊为基础,叠加升级,交叉融合,相互助力。用于研发的成本,大多数转化为有价值的出版资源,而出版资源可以在融合的过程中增值。传统的学术期刊保本微利的运作模式一般还是靠版面费、基地学校或理事单位赞助费、广告费支撑;而视频期刊则靠下载产生的流量收费,靠注册会员收费,靠点播内容收费;真人杂志,一个物理名人就是一本《物理之友》,培育真人团队是要花钱的,真正的效益来自由此产生的出版资源(平面的或网络的)、来自由此衍生出来的物理体验活动、培训活动。多媒融合后,“物理之友”的品牌衍生物都会产生巨大价值。
(4)丰富的资源优势
南京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在全国教育界有较大的影响力,物理教育与研究也不例外。与其毗邻的兄弟院校南京大学的物理学科在全国来说学术研究力量都是数一数二,加上周边许多高校物理教授云集,这为“真人”杂志的出版提供了金矿、富矿。《物理之友》所在地文化氛围浓烈,省会城市尚学重教,阅读培智的风气容易养成;家长学生愿意为探究、体验、兴趣班投资;这些也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市场资源。微课的流行、微课培训的大力开展、微课大赛的举行,也为视频电子期刊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视频作品的稿源引来了源头活水。多媒融合的消费有了更多的选择与组合,这样的新型出版,后劲十足。
(5)成功的预研实践
《物理之友》纸质版有两个特色栏目,一是物理大家讲物理前沿或研究心得,一是以学生为主角的探究小论文。这两个栏目的内容其实都是“真人”版的极好铺垫与引导。从阅读院士、教授的研究成果、综述、介绍,到当面聆听他们的讲座(物理百家讲坛);从阅读有指导教师、有初学探究的学生双署名的小论文,到自己现场观察、体验,甚至实验的真人参与,既是相互触发,又是螺旋提升。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要求提高,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小论文的特色栏目的存在使得期刊的主要潜在客户由学校资料室,一下子扩展为初高中每个班级,至少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视频期刊原来寄身于其他平台,已经发展了一定的客户,加上主办方南京物理学会的行业影响力,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稿源,一旦自行建设起与《物理之友》纸媒合体的自己的平台,一定更加专业。物理学会以前在专业培训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该项目启动之后,一些学校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希望把物理探究、体验活动直接放到大学来。社会培训机构也有合作的意愿。
如何走顺这条路?
这条路能走顺吗?
目前看来《物理之友》团队激情未减,得到的支持开始增多,一句“去南京师大,做物理之友”的口号,得赞无数;一句“入微校联盟,做物理之友”,成为科技公司和杂志社战略合作的粘合剂;一句“做物理之友,当科学达人”的口号用在校大学生“水火箭”比赛的赛场宣传。在南师大物科院,校友的别称是“物理之友”,来学院讲座的专家,自然也是“物理之友”。微课知识、数字技术的应用等培训讲座也在多个学校顺利开展。
口号的力量从来都是有限的。关键是策划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的落实,无论是真人版的标识还是体验活动的设计。
一款专为《物理之友》设计的变色杯即将上市,这意味着杂志社有限公司真的要跨界经营延伸产品了;还有暑期培训活动,可以大大方方名正言顺地开展了;至于广告经营等,则是新项目、新考验。
《物理之友》的融合,从平台建设做起。重新开发网络平台,将纸媒杂志的重点栏目文章、办刊理念、投稿系统、编读互动等合成一个板块;将视频期刊的电子目录、最新上传的作品封面、发表作品的分期展示等合成一个板块;将真人讲座活动的介绍、预告、物理体验活动、培训活动等组成一个板块。同时,扩展现有的作者QQ群,将投稿、审稿等作者关心的信息及时沟通,编辑、作者、读者也就某些专题深入讨论,学术氛围越来越浓。
融合,不仅仅是传播渠道的扩展,更值得关注的是适需内容的分层提升、立体化服务的快速到位。有了融合平台,杂志的服务不只限于学科教育学术论文的发表,讲座专家库建设可以使杂志成为权威中介,做资讯服务。杂志社有专家作为江苏省电教馆的“微课送培讲师团”的成员,多次下到地方开展培训活动,积累了用服务提升品牌的经验,一句话概括,是“能做的事多了”。把老的学术刊物,办成接地气的服务型期刊,并没有减少其学术性。相反,一些知名学者纷纷投稿,期刊质量水平也有所上升。有作者在圈子里说:听得见《物理之友》的呼吸,看得见《物理之友》的成长。衍生产品的开发也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这本在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之内。既有物理内涵,又有实用功能,还能巧妙宣传品牌,能够盈利的产品,实际上是出版策划的延伸。
我们看来,只要定位准了,站稳了,才有可能找对大方向。期刊创新,没有可以拷贝的模板,多媒融合实验,必须兼顾办刊历史、环境条件等自身条件,做量体裁衣式的策划。融合与跨界的风险不大,关键在于先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物理之友》的这个转身,至少可以先把路走宽,再把路走顺。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7
一、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所要面临的挑战
(一) 媒体融合时代的盈利来源具有多种渠道
在媒体融合时代, 传媒领域的费用承担是处于多元化的状态, 与报纸的传播媒介相仿, 新媒体的实际盈利来源有很多, 主要的渠道有购买出版物的广大客户, 以及信息需求的所有个体等。然而, 一些网络平台会创造出一些快捷的购买途径和渠道, 让需求者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而能够正常地进行刊物的购买, 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这也是新媒体下的盈利渠道之一。在整个刊物购买过程之中, 只有个别的购买者会受到地域的限制而失去整个购买的时机。由此可知, 相比之前的传统期刊销售盈利渠道而言, 对于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盈利渠道, 才是有效的盈利来源, 才能够促进新媒体的更好发展。
(二)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边际成本会大大降低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边际成本会大大降低, 相比之前的传统媒体, 更具有低成本的传播费用, 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传送速度, 无论是从最开始的传输, 还是内容的执回和相关的逻辑审查、流程审核等。另外, 对于期刊的信息内容来说, 都无法真正地做到完美无缺, 倘若真要做到完美无缺, 那么将会增加整个边际收益。在理性化的思考之后, 也要考虑到实际的利润空间以及刊登的效果等。由此可知, 只有利用新媒体才能够提供相关的大量信息要素, 同时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这样才能够更加吸引客户的关注以及满足客户的要求。在这样平民化的发展情况之下, 才可以更好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更好地发展新媒体。
(三)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期刊编辑工作会更加高效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期刊编辑工作会更加高效, 因为在媒体融合时代要求的就是高效率以及高速度。在传统期刊出版中, 稿件是需要进行寄发的, 这样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 然而,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期刊工作却能够实现更加快速的高效率目标。在媒体融合时代, 只需要一部手机进行编辑工作, 就能够及时地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选题要具有时效性, 密切的关注题材类型以及与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这样更加容易及时地掌握好信息。由此可知, 相比传统的期刊工作,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 期刊工作能够进行高效化的作业, 很好地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实现高效的期刊作业。
二、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互联网+”路径思考
媒体融合时代的期刊工作需要具备高效化作业, 同时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以及创新合作的平台, 所以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互联网+”路径思考过程中, 就要改进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方式。
(一) 期刊编辑以内容为主
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工作环境之中, 期刊最主要的发展核心力量就是内容, 只有有效地引领期刊编辑方式中编辑内容的市场性,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现代化的期刊编辑工作发展。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其实就是满足所有读者和观众的需求, 以及启发者的需求, 让所有的读者和观众都能够真正地参与建设期刊创作中来[2]。
(1) 做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内容提供商, 把期刊的内容做成产品的式样, 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带给客户们更多的服务, 这也是整个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必要经历的趋势和发展阶段, 对于整个新媒体的利用更要做好最前端的准备工作。由此可知, 在媒体融合时代, 有效地引领期刊编辑方式中编辑内容的市场性是很重要的举措, 也是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
(2) 做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品牌特色, 先要做好精准的刊物定位, 做好适当的选题策划, 进行特色的栏目设置等, 这样可以很好地让读者关注刊物和报道。只有做好媒体融合时代的期刊内容, 才能够真正提高整体的刊物质量, 能够让更多的读者关注刊物, 让整个期刊更加市场化。同时, 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够提高期刊读者的整体满意率。
(3) 媒体融合时代的个性化服务, 就是对所有的期刊读者和观众进行社会问卷调查, 将不同的读者分化到不同的层次中, 掌握好不同层次读者的主要需求, 这样才能够更加方便地安排题材的选择、内容的遴选、重点的宣传, 以及栏目的分布等。与此同时, 针对不同的专业期刊, 读者有很多的类型, 面对一些小众的需求, 要进行编辑内容的详细斟酌。只有做到这些, 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中, 期刊才能保证最主要的特征也就是差异性的存在, 不然就会存在同质化现象。
(二) 强化期刊编辑人员的“互联网+”意识
在媒体融合时代, 需要强化期刊编辑人员的“互联网+”意识, 因为促进期刊变革的真正动力只有编辑, 编辑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市场中一定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读者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 以及创新意识等。与此同时, 编辑也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另外, 编辑更要明白一些重要的社会性的影响作用, 例如:人们的阅读习惯会严重受到新媒介的影响等, 在理解之后, 不仅仅要能够在出版各环节对一些数字化的运作方式、理念, 以及核心的技术等有了解, 也要了解数据库中的相关应用、信息的相关处理、多媒体的有关制作, 以及电子的主要排版等, 更要对数据库的主要技术、相关挖掘技术, 以及搜索引擎的相关技术进行熟练地掌握[3]。期刊编辑每天过目的稿子是很多的, 这就要求编辑们除了有良好的专业能力之外, 也要有一定的观点判断能力, 对阅读的信息可靠性进行判断, 对观点进行审核等, 更要严格地掌握整个现代化市场的需求, 理解现代观众最关注的信息, 并且能够对内容所存在的潜在价值进行判断。由此可知, 要有效地改造期刊编辑方式中编辑队伍的专业性, 善于借助网络的各种工具进行编辑创作, 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更好地应用外界资源, 强化其自身的“互联网+”意识, 创新期刊编辑的思路。
(三) 创新编辑技术的内在流程
在媒体融合时代, 创新编辑技术的内在流程, 可以提高整体的编辑质量。在媒体融合时代中, 社会对期刊编辑要求越来越严格, 对期刊编辑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期刊编辑在具有广泛分析信息能力之外, 也要具备一些应对多样化媒介操作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还要具备一定的在媒体传播中管理跨越媒介的管理和策划的能力等[4]。所以, 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统流程的改造, 常见的就是在信息化的技术条件之中, 根据传统编辑方式进行很多方面的融合, 甚至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帮助之下进行编辑相关信息的提炼和筛选, 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整体的编辑工作效率。同时, 在采用信息化的技术进行传统流程的改造基础之上, 也需要信息技术相关的部门进行应用程序的有关规范化、系统化, 以及改造等。一方面, 在媒体融合时代更好地协调管理信息化部门和其他部门, 根据当前的状况来看, 大部分的信息化部门只是负责信息的改造, 然而其他的一些部门却是依附于信息化部门开展工作, 这样部门之间工作整体协调度就不是很完善。由此可知, 只有在媒体融合时代更好地协调管理信息化部门和其他部门, 才能够促进现代化的期刊编辑工作发展[5]。另一方面, 利用新媒体的环境建设网络的安全性能, 这与传统编辑工作不同的是现在很多编辑的作品都会在相关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倘若存储的数据库被破坏, 就会导致整个编辑作品丢失, 这样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也是无法估算的[6]。由此可知, 只有加强整个期刊编辑部门的安全性能, 才能够让知识产权得到真正的有效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媒体融合时代, 传统期刊的改革以及创新是一次重要的挑战和发展, 也是发展过程中必要经历的路程, 应在对整个传统期刊发展的状态以及媒体融合时代对期刊的要求进行深入了解之后, 制定出一套实施有效的符合市场化发展的策略。同时,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以及优势, 有效地在期刊编辑过程中以内容为主, 强化期刊编辑人员的“互联网+”意识, 以及有效地创新编辑技术的内在流程, 才能够真正地应对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变化, 也只有正面地去应对新媒体环境对传统期刊造成的影响和挑战的机遇, 才能够真正地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越来越好。
摘要:对于传统的期刊来说, 在媒体融合时代所要面临的全新压力以及竞争越来越大, 传统的期刊编辑工作也慢慢地进行了服务转变, 成为综合性的多样化服务。与此同时, 对媒体融合时代的期刊也有着全新的要求, 需要期刊具有高效性、融合性以及安全性等。另外, 整个媒体融合时代的期刊工作方向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重点就是要提高专业高度, 借助媒体融合时代的新作用, 加强市场的整体运作效果。基于此, 探析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所要面临的挑战, 以及对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互联网+”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互联网+”路径
参考文献
[1]庞亮.关于我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 (3) :37-38.
[2]甄真.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J].科技传播, 2015 (2) :238-239.
[3]章淑贞.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的跨媒体能力[J].青年记者, 2015 (15) :79-80.
[4]喻国明.“互联网+”逻辑下传媒发展的进路与关键[J].声屏世界·广告人, 2015 (8) :40.
[5]张风华.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探索[J].新媒体研究, 2015 (5) :58-59.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8
一、浙东学术传统是宋恕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浙江地处沿海多山,古代地理条件恶劣,生活处境困苦,这造就了浙江先民的道德品格。春秋战国的时候,浙江沿海仍经常遭受潮汐的浸渍,沼泽密布,土地盐碱化,农业生产极为困难,“越之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极而垢”[3]。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描述道:“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4]1739。正是在逆境的长期奋斗中培养与提升了浙江先民的道德情操,浙地的经济文化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思维。因自然环境不利于农耕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很早成为浙江先民谋生的手段,重商精神成一大特色。《国语·越语》与《越绝书》中有记载越国重臣计然、范蠡重商的叙述,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范蠡时说道,“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4]3257。这表明了范蠡的经营才能,能够正确地选择人才,知人任事,务实守信,并善于抓住商机,这种重商理念的传承对浙东事功学派经世致用价值观也有重要的影响。宋恕自家难以后,“遂浪迹吴越间,往来海上”,“捐境广心,痛自振奋”[1]40,“又所至辄从居者、行者、隐者、名者、官者、幕者、兵者、商者、工者、耕者、蚕者、牧者、渔者、鹿者、医者、祝者、相者、卜者、主者、仆者、歌者、哭者”[1]158,宋恕有机会深入了解下层社会的艰难,在增加阅历的基础上提升精神境界,其著作《六字课斋卑议》中的《民瘼篇》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论民之疾苦,认为“学问之亡,极于赵宋:其思也有桎,其辨也无烛,思辨愈苦,情理愈晦,周孔之效绝,苍生之祸烈矣!”[1]40宋恕自幼勤奋好学但体弱多病,“生而多病,七龄之内,几死者数”,“十龄,患目几废。自时以后至于弱冠,无岁无病,病又多危,计费光阴十分之七;然其间病余辄事披览”[1]39。虽然身体不好,宋恕读书依然异常刻苦,“少读书穷山中,日以一撮盐配脱粟,家遣佣人至,君特为设蔬,费钱数十,佣不能下咽,君正食如故”[1]1074。浙江先民的优良传统和艰苦生活的磨炼对宋恕民本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
二、东汉王充的《论衡》对宋恕务实求真思想的影响
王充“疾虚妄”的批判精神主张实事求是,反对无稽空洞之谈,追求知识的实用价值,由此开创了浙江思想学术传统。王充在《论衡》的《对作篇》最后以警言式语句倡明宗旨,“《论衡》实事疾妄,《齐世》、《宣汉》、《恢国》、《验符》、《盛褒》、《须颂》之言,无诽谤之辞。造作如此,可以免于罪矣。”统领全局之灵魂乃是“实事疾妄”,由此可把王充的学说称之“实学”。王充的治学方法是注重经验实证,“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远不如近,闻不如见”[3],以书本记载和耳闻目睹的实际知识互为证补。在知识的取舍标准上,王充提出“贵用”观点,并极大拓展其范围:“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3]
宋恕是真正发现《论衡》价值的第一人,《留别杭州求是书院诸生诗》诗七中写道:“旷世超奇出上虞,《论衡》精处古今无”,告诫学生“案头必须置一分”[1]858,认为“王仲任之学识,非但汉四百载所无,盖周后明前一人而已。阅祀二千,无人表章,悲哉!然学识至此,其无人表章,宜也”,“仲任论物理,多开欧洲实学之先,梦寐之世,何为而有仲任也[1]82?”宋恕在读《论衡》的笔记中赞之“大有精理”、“其理甚精”,“虽在今日观之尚多非实,而当汉时能扫除俗谬,臆度实理,其精到之识,多有与今日西说隐合者,惜其不生于今也,”批判虚妄的唯心论“最为痛快”、“实事求是,痛快淋漓”、“痛快之至”[1]82。宋恕在批驳纪昀对王充的谬评:“有疑而问,弟子之常,过去之师与现在之师,一也。若以问过去师为无忌惮,则问于现在师亦为无忌惮乎?至不满孟子之儒,宋后颇多,不独仲任。禁刺孟者,宋后之功令也。仲任,汉人,奈何以犯宋后功令斥之?鄙哉纪氏也!”[1]82宋恕的《六字课斋卑议》受到王充的很大影响,俞樾认为:“盖燕生所为《卑议》,实《潜夫论》、《昌言》之流亚也”[1]42,把宋恕和东汉时期深受王充影响的王符、仲长统相提并论。宋恕曾著有《续论衡》,“最喜仲任”,“自以理胜”[1]507,惜其不传。
如果说宋恕是从实事求是的理性角度来分析《论衡》的话,蔡元培则是以人文精神价值角度来看待《论衡》,他以两汉学术背景来考察王充,发现了王充的重大贡献是冲破官方思想禁锢,敢于大胆批判的精神解放作用。“汉儒之普通思想,为学理进步之障者二:曰迷信,曰尊古。”“于一切阴阳灾异及神仙之说,掊击不遗余力,一以其所经验者为断,粹然经验派之哲学也”[5]63。蔡元培以自己深刻的眼光,在学术界第一次点出,王充思想独到之处在于“一以其所经验者为断”,可以说是找到了经验派学术方法在中国本土的先驱者。经验派的思维是以理性为基础,或者说经验总结的结果具有理性,这是宋恕和蔡元培的思想相通之处。这可谓对浙江学术文化传统的精髓,也即“事实判断”思维的准确概括[6]219。而重视理性、实践和实效,强调一般知识的寻求须与现实事务的处置浑融一体,实际上也从王充开始就被确立为浙东学术的基本传统了[7]1。
三、宋恕思想继承了浙东学术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
学者一般认为浙东学派形成于南宋,南宋处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朝的威胁之下,既要考虑如何保住自身政权的存在,又面临统一北方的现实政治任务。但南宋学术文化基本格局是以理学为主流思潮,理学基本特征表现为“内倾性”,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个体道德本质的“内圣”,它展开的精神历程是“超凡入圣”。它是以个体对自身的道德品质作为存在本质的根本认同为基点、以这种道德本质的内在涵养为方法、以这种道德本质的充实扩展以至与天道的圆融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的[7]2。理学思想价值明显偏离于南宋迫切实现富强、恢复中原的时代使命,由此引起了一些当时浙东学者的思考和忧虑。浙东学派反对理学家空谈“性理”,主张经世致用,他们经史兼治,注重历史研究,寓义理于史学,强调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为现实服务,完成了从心性义理之学到经制事功之学的转变[8]4。叶适说过:“‘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9]201
宋恕认为“洛闽讲学,阳儒阴法”,“儒家宗旨,一言以蔽之曰:‘抑强扶弱’;法家宗旨:一言以蔽之曰:‘抑弱扶强’”,理学造成的后果“贪禄位而毁高隐,畏刑戮而毁孤直,惮读书而毁通人,短用武而毁良将”[1]128,理学培养的人才不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苦思封建,不披筹海之篇;结想井田,不讲劝农之术;正统、道统,劳无谓之争,近杂、近禅,驰不急之辩。民间切痛,反若忘怀,观行固优,征才无用,视彼汉学,莫能相胜,良可慨也!”[1]11宋恕对浙学极为推崇,认为是富强之道,“向使浙中先哲得位行道,遵素王之旨,昌四科之教,革盈后之法,反姬前之政,则彼日本欤、白种欤,将天我、师我,而何有鹿豕视我﹑戎蛮待我之今日也欤”[1]117!浙东学派遭到了朱熹的严肃批评,称为“功利主义”,在发展中历经曲折,日本学者早坂俊广的研究观点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浙学’一词是南宋朱熹为批判当时活跃在永嘉、永康等地的所谓‘事功、功利学派’而提出来的。对‘浙东’人而言,‘浙学’是一个历史上打着被责难被辱骂烙印的词汇。‘永嘉学’、‘婺学’同样如此。”“但是,大概自元明起,围绕‘浙学’的语言环境逐渐起了变化,至《宋元学案》时,其语调明显有了很大的转换。《宋元学案》虽然充分意识到朱熹之批判,然反其道而行,以‘浙东’一词来颂扬浙东学术思想的意义”[10]111。浙东学派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并没有在挫折中消失,反而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浙东地区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形成积淀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宋恕也以复兴浙学为己任,曾著有《浙学史》和《永嘉先辈学案》,并在戊戌前与章太炎商议:“执事欲振浙学,与恕盖有同情。然非开学会不可”,有成立“浙学会”的构想[1]573。
四、黄宗羲学术思想是宋恕维新思想重要直接来源
梁启超曾写诗称宋恕“东瓯布衣识绝伦,梨洲以后一天民”,认为宋恕是继黄宗羲之后反对君主专制的义士。宋恕对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极为推崇,“恕论国朝人著述,以黄梨洲《明夷待访录》为最,颜习斋《四存篇》次之”[1]536,在与日本友人和有贺、三宅的笔谈中向他们推介:“浙东黄梨洲先生之书与燕南颜习斋先生之书为三百年来之大学说”,并为日本友人没有读过黄宗羲的书甚为惋惜,“两百年来上等之著述多未流入贵邦,可惜也”[1]358。宋恕不仅自己把黄宗羲的著作奉为经典,在1897年天津育才馆赤县文字中还列为学生的“第一级正课书目”,“心性学”中列有《明儒学案》,“诸子学”中列有“黄梨洲《明夷待访录》”[1]253,可见宋恕极为重视黄宗羲思想在教育中的启蒙作用。宋恕在将《卑议》呈给俞樾的书信中以《卑议》自比于《明夷待访录》,“近世谈经济专书,识者推黄氏《待访录》、冯氏《抗议》,受业之作,虽出仓促,持方黄、冯,差觉密切,而不同于二子者,殆亦姓名殊欤!”可知宋恕《卑议》在思想上受《待访录》的影响之深。宋恕在《卑议》印行缘起指出“卑”的原因在于“指病不及本,拟方多据乱”,但是“其诸不谬于儒术而不见斥于黄氏、颜氏之徒者欤”[1]117!指出了《卑议》的思想传承和价值。
宋恕认为黄宗羲的学说不仅是继承了孔孟的学说,而且对实现中国富强有重要借鉴作用,“而梨洲先生奋乎百世之下,直接孟氏之传,伟哉《待访》一录,其于素王之旨如拨云而露日,四科之教庶纲举而目张矣!”宋恕在形容自己看到《待访录》的心情时写道:“已而,又得见大儒黄梨洲氏之书,且喜且泣曰:‘悲夫!言子游氏、孟子舆氏之传在此矣!’此‘剥’之所以复,‘否’之所以泰,唐虞、三代之所以盛,而美、英、日本等国之所以四民乐业、日异月新者也。苟有权力者咸克以黄氏之说为体,以颜氏之说为用,则大同其几乎,岂但小康哉!”[1]117宋恕认为“以黄氏之说为体”,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不仅可使中国复兴,还可达到美、英及日本等国发展水平,甚至可以实现“大同”。在交友方面以此引为同道,“客秋今春,累闻王浣生锺鹤笙康长素梁卓如诸子扬颂学业,或云‘梨洲嫡派’,或云‘定痷化身’,诸子非妄语者,始恨知执事晚”[1]526,宋恕在“愁病交攻,精神益弱”、“青苔穷巷,镇日闭门”的苦闷状态中,仍然不忘记引荐慕名拜访俞樾的日本友人馆森子渐,只因其“性情绝似梨洲、谢山一流”[1]605。黄宗羲思想对宋恕维新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宋恕认为西方和日本能够发展是黄宗羲民本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绝域风行隐士书”[1]809,黄宗羲思想既是宋恕反理学的有力思想工具,又是宋恕联系中西方文化思想的桥梁和媒介,是宋恕的重要思想源泉。
浙东学术传统与宋恕人生经历相结合,形成了宋恕思想的重要特色。浙东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使宋恕思想有了深厚的理论依据,这反映在宋恕变法著作《六字课斋卑议》中对政治、经济和教育等各领域的观点。年轻时的宋恕“当时意气浩无涯”,在十八岁立春日所作的《残冬述怀》中“回忆昔年时”写道:“目光天下儒服士,子牙、孔明相与期”,“扫除荆棘抚万姓,当年立志盖如斯”[1]760,此时的宋恕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携俞樾的一纸荐信赴湖北拜访张之洞,张以“湖北局面太小”为由婉拒,又北上投奔李鸿章,虽博得李鸿章“海内奇才”的赞誉,但最终都未实现他的抱负。张焕纶曾对他说:“君过矣,君过矣。君持周学,而怨今人不知乎?且君识高千古,而襟怀之狭,乃类屈平、贾谊、陈亮一流人。”[1]41由此可见宋恕“愤不欲生”的怀才不遇情绪。
宋恕虽没有实现他的宏图大志,但晚年在山东任学务处议员兼文案时,致力于山东的教育改良事业,提出“间接教育”、“粹化教育”等主张,推动了山东的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和特别教育的发展,为山东教育近代化、教育普及和社会风气改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宋恕在山东务实的教育改良恰恰是做了辛亥革命以后应该做的很多事情,这是宋恕区别于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维新思想家自上而下激进式变革的不同之处。宋恕主张自下而上渐进式改革,会通中西文化,进步意义在于重视民本,既注意避免剧烈的政治变革风险,又注意从根本上考虑变革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这是浙学本土背景下产生的有地域特色的变法思想,并且这种思想是在区域文化与全球文化整合的视野中考虑的,也是浙学对新时代的适应和拓展。
参考文献
[1]宋恕.宋恕集[M].中华书局,1993.
[2]陈振波.宋恕评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管子·水地》第三十九
[4]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5]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6]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7]董平选注,祁茗田评析.浙江精神之哲学本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8]蔡克骄,夏诗荷.浙东史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叶适.习学记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1992.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9
1 目前国内电子期刊现状
1.1 电子出版物概念
在我国, 国家新闻出版署1994年《关于加强电子出版物管理的通知》中, 对电子出版物的定义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 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媒体”。虽然对电子出版物的定义没有一个全球公认的定义, 但是笔者认为电子期刊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出版物, 与传统期刊比较, 只是记录文献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记录文献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文献信息内容不会因为记录载体的变化而变化, 文字表达形式、信息价值均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1.2 电子期刊的两种表现形式
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学术期刊数字化包括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将传统学术期刊在印刷出版纸质媒体的同时, 将相同内容同时或异时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出版电子期刊、借助纸质杂志和电子杂志的双重优势扩大学术影响和交流, 这些集成平台还普遍存在着知识产权不明、期刊数据不全、格式方法不一致、查询时间过长、品种互相重复等弊端。二是纯电子学术期刊 (Electronic-only journal) 或称纯网络期刊 (Networked journal) , 它的选题策划、组稿、投稿、审稿、编辑、出版、查阅检查以及意见反馈等编辑、出版、发行的全程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并以互联网为唯一的发行和传播渠道, 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 每期均有偏号或日期标识的连续出版物。
2 过刊装订现状
期刊装订是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科研不可缺失的情报信息源、过刊装订保证了期刊的连续性、完整性、学科性和系统性, 延长期刊的使用寿命。当高校图书馆里某一种学术期刊从创刊或是建校以来在都摆放在书架上时, 其实它的意义已经不是一种期刊了, 而是一部长长的历史或校史。
2.1 过刊装订的作用
过刊的作用在于鸣镝、朱育培编著的《期刊管理》一书中就过刊装订的作用意义总结有四点: (1) 是期刊成册后, 便于保管, 不易散失; (2) 期刊成册后, 衬以书脊、封面等护页, 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3) 期刊成册后, 书型美观、排架整齐, 在书脊上统一编码也便于取阅; (4) 传统的期刊登记是在期刊装订成册后进行, 便于统计掌握。这也是图书馆大多数人的期刊装订思想。
2.2 期刊装订的弊端
过刊装订的费用, 期刊装订费用将近占现刊订购费用的五分之一, 何不把有限的经费用在购置现刊或电子资源上, 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利用率逐年下降, 随着电子期刊的不断普及及读者获取方式的变化, 期刊的利用率不断下降,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部分期刊一年都摆在书架上完好如初, 装订的过刊长年整齐的摆放在期刊架上, 期刊利用更多的体现在科研成果的评审和教师的职称评审上。
过刊装订在过去的期刊管理、加工与利用过程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是现在也不能否认期刊装订就一定没有作用, 但是随着电子期刊的应运而生, 以及电子期刊出版商对传统期刊的回溯建库, 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和了解一种期刊的前世今生, 过去传统的过刊装订优势和现在电子期刊网络化相比较, 在现在看来功能是重复的, 期刊装订的副作用起来越显现: (1) 利用率降低; (2) 浪费人力及经费; (3) 复印效果差; (4) 无法进行修复; (5) 占用综合空间。过刊的连续性、完整性、学科性和系统性作用, 现在都可以通过电子期刊得以实现, 但如何决断过刊的装订与否, 是每个图书馆都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对过刊的后续利用问题, 应做出合理安排, 确保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
3 建议及对策
(1) 减少过刊的装订数量:对有电子版期刊的期刊, 不进行装订, 既然有电子版, 就没有必要重复浪费。
(2) 期刊的再利用问题, 对决定已经停装的过期期刊, 可以像图书一样直接进行验收加工, 分编著录, 直接上架流通。
(3) 倡导期刊标准化、规范化:国内目前期刊出版比较混乱, 各自为政, 期刊版式的大小、薄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页码所置没有上限和下限, 字体大小没有标准, 如果能像图书一样, 有一个标准的开本来统一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期刊出版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 为期刊现代化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虽然网络电子期刊越来越多成为人们进行学术交流与传播的主流, 但我相信传统的纸质期刊绝不会消亡, 尽管它的生存环境在电子期刊像猛兽一样来袭之际变得很艰险, 但艰险并不会导致灭绝, 而是产生更适合环境的新生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吴丹.网络电子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研究, 2004 (2) .
[2]应惠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本期刊发展前景[J].图书馆论坛, 2004 (5) .
[3]滕丽贞.电子期刊对期刊装订工作的影响[J].图书馆学刊, 2007 (2) .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10
1 网络媒体的优势
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纸质期刊在实效性、互动性、直观性、信息量及成本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统纸质期刊均有固定刊期, 其中尤以月刊或双月刊居多。而网络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的发布手段, 几乎没有出版周期, 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传播信息和随时更新信息。尤其现在日趋走红的"微博"正以惊人的速度使“每日新闻”变成“每秒新闻”。
对于传统纸质期刊的信息内容, 读者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互动性较差。而网络媒体则有强大的信息储存和检索能力, 超文本链接更是网络媒体特有的技术手段, 能将相关事件的背景资料、发展趋势和看法等最大范围地扩展、传播。受众可以对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关注的内容, 自由浏览、选择。同时网络媒体通过论坛、博客等网络工具, 使受众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发表见解, 发布自己的信息, 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性不断加强。
网络媒体几乎具备了当今已有传媒的所有表现形式, 是目前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传媒, 它融人文字、图片、影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元素, 向世界各地发布信息, 同时收集世界各地的信息。真正实现了无国界、多元文化并行传播, 相较于传统纸质期刊必须支付纸张、印刷、运输及采编等成本, 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近乎是零, 终端只需一台电脑, 架好网站、准备好内容, 就可以迎接众多的网民以及随之而来的广告收益了。
2 传统纸质期刊在内容选择方面的误区
在网络媒体不断主流化的今天, 传统纸质期刊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还是自身在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误区, 主要有以下三点。
时下很多纸质期刊流行“复制粘贴”型的写作方法, 转载网络上传播的内容, 这显然不能发挥纸质期刊内容的特点, 也显示不了纸质期刊的文字优势, 反而会危及纸质期刊的舆论主导地位。
目前部分弱势纸质期刊在网络媒体的强势冲击之下, 已经到了生存的艰难时刻, 还在一味追求信息量的大而全, 进行扩版和增加出版周期, 加大成本, 结果只能更快停刊。
不注意内容同质性过大的问题, 盲目对一些所谓能够带来轰动效应的事件跟风炒作, 使读者感到所阅读的内容与从网络媒体等渠道获得的没有太大差别, 没必要非购买纸质期刊, 导致读者数量减少。
3 内容是传统纸质期刊生存和竞争的法宝
纸质期刊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内容的竞争。因此, 选择特别是占有优势内容资源, 对相关资源进行配置、加工和整合, 形成内容竞争力对纸质期刊的发展来说至为关键。纸质期刊除了要避免上述内容选择方面的误区, 还应根据自己主办媒体的目的来确定刊发的内容。把最符合读者取向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出版规划, 形成纸质期刊的版块划分、栏目设置等, 并以恰当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文字, 合理、美观的版面形式体现出来。针对网络媒体的竞争优势, 传统纸质期刊应趋利避害, 找出自己长期形成的内容特色, 做相应的拓展和丰富。下面对纸质期刊可以进一步强化和挖掘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
3.1 内容的权威性
作为媒体, 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期刊, 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 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但由于目前针对网络媒体还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 海量信息、批量转载, 受众选择信息的自由性与随意性, 以及难以确定最初的信息发布者等, 都导致网络信息失真, 结果擅自转载、侵犯版权、虚假消息、网络垃圾等问题成了网络媒体的先天不足。而与此相反, 传统纸质期刊的信息传播一直受政府严格管理和监控, 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熟的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相对固定和训练有素的专业采编、发行队伍, 信息的采写、编排、印刷都有严格的章程, 如有人故意造假, 会被迅速查实, 找出当事人和肇事环节, 因此传统纸质期刊刊载的信息常给人以权威、可靠、真实的感觉。内容权威性成为传统纸质期刊与网络媒体展开竞争的最大利器, 纸质期刊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 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导向。
3.2 内容的深度
在网络时代, 读者要从庞杂无尽的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具体信息, 会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传统纸质期刊的采编人员可以通过自己对信息的分析解读能力, 筛除大量垃圾信息, 找出真正对目标读者有用的东西。这项筛选工作可以为读者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 尤其可以吸引舍得花钱买信息的高端读者。由此不难看出, 传统纸质期刊不应一味地与网络媒体拼抢“第一时间”播报信息, 在这方面即使不断扩版, 也不一定具有优势。相反如果能利用不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以充裕的时间进一步挖掘内容的深度, 从而体现出在全面掌握事实和调查后所具有的客观性, 就可以吸引一大批需要深层次阅读的读者。尽管这时纸质期刊缺少了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的优势, 但却强调和凸显了自身对内容的综合能力和深度研究能力, 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在有限的版面内, 舍弃的肯定是一般的资讯, 呈现给读者的必定是最精要、最深刻的内容。
3.3 内容的公信力
数千年来人们习惯了依赖文字进行思辨, 而传统纸质期刊的根本优势也在于文字的力量, 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大脑还原和思考文字中包含的信息。虽然现在网络上不乏写作高手, 但纸质期刊与网络媒体一较高下的根本还是文字, 国内比较著名的一些纸质期刊, 无一例外都是在文字的运用方面独具匠心。纸质期刊的“文字”不可涂抹、不可更改、便于留存、可质证、方便读者再度思考, 是公信力的重要源泉, 因此纸质期刊应在文字上下工夫, 以优美的文字吸引更多读者。纸质期刊的编辑一般都比较严谨和负责任, 有时会为出现的错别字刊登更正启示, 这进一步体现了期刊的公信力。网络时代, 读者的阅读欣赏方式发生了变化, 短小精练的文字流行, 纸质期刊也应该适应这种变化, 借鉴网络媒体的语言表现形式, 活泼而丰富, 但切忌过分娱乐化。不管如何, 纸质期刊还是应以严肃而理性的观点和积极的文化取向争取读者, 彰显期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3.4 内容的原创性和专业化
作者的需求是传统纸质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量数据表明, 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 作者对传统纸质期刊的需求仍然会维持相当长的时期, 专家学者们需要依靠传统学术期刊来发表科研成果、获取信息, 并作为他们引用文献的来源。就我国国情来说, 目前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仍然要以在传统纸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定个人学术成果和职称的依据, 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 更是会把他们的科研成果首先投向有影响力的传统纸质期刊, 如核心期刊, 这些期刊无疑成为作者展示自己学术能力的大舞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纸质期刊能够给予著作权人即作者充分尊重 (肯定会给作者署名, 有的还有作者简介) , 并提供给作者经济利益。而网络媒体尚不能给予作者发表论文, 评定成果、晋升职称等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因此这类传统纸质期刊依靠这些专业的、作者原创的内容, 能够满足相应人群的需求, 有一定生存空间。
3.5 内容的区域化
我国地域辽阔, 信息技术发展在我国表现为地区间发展的极不平衡, 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 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和技术升级十分缓慢, 人们对网络媒体的接受和普及还有难度,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正是这一现实决定了传统纸质期刊还会为读者接受并长期存在。另外, 网络媒体通常关注热点、焦点问题, 而很少会对一个区域长时间关注, 这是由于区域所包含的信息量庞杂, 要运用网络了解区域, 检索会十分复杂。而生活在固定区域内的人虽然会被一些热点事件吸引, 但更多的还是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会留心本区域内实用的资讯。从区域信息入手, 对地方事件进行筛选、归类, 使纸质期刊成为贴近地方生活的指南和读本, 奉献给读者, 这种独有的关注区域内容的地方性期刊会很有市场。
3.6 内容形式方便阅读
虽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 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 截至2009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28.9%, 但是相对于我国十几亿的总人口来说, 这个数字仍然不算大。由于受计算机、互联网等条件限制, 年龄偏大、对计算机操作陌生, 忙碌奔波的工薪一族, 以及因视力或身体原因不适宜使用电脑的人员, 都有理由成为纸质期刊的常规读者。可以了解和针对这部分读者的需求, 充分借助纸质期刊便于携带, 易于保存, 随时随地方便阅读的特点, 在内容上体现出对这类人群生活的贴近和人文关怀, 同时在内容的表现形式, 如版式、插图、字体等方面, 充分考虑给他们带去便利, 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留住读者。
4 结语
面对网络媒体的竞争, 传统纸质期刊的生存法则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以内容赢得更多读者, 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和作者的需求。从战略上说就是“扬长避短”, 做足“权威”、“独家”内容, 重视“深度”、“专业”、“区域化”内容, 提高内容公信力、原创性、针对性, 方便读者阅读。努力发掘自身内容优势, 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素材, 这样也就无惧网络媒体的挑战。
摘要: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 对传统纸质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强烈冲击。对此, 本文在分析网络媒体的竞争优势以及传统纸质期刊在自身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误区的基础上, 探寻出适合纸质期刊深入开发的内容优势资源, 并根据特点逐一分析, 从而使纸质期刊能以独一无二的内容赢得读者和作者, 增强内容核心竞争力, 获得生存空间, 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纸质期刊,内容,竞争
参考文献
[1]李静然, 魏丽惠.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编辑之友, 2009 (4) :36~43.
[2]阎斌.传统纸媒如何应对新媒体之强势冲击[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6) :224~225.
[3]张秀丽.多媒体强势发展下的纸媒体优势[J].科学之友, 2009 (8) :157~158.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11
[关键词]传统期刊 竞争力 内容 服务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期刊业伴随整个出版业界的改革进入了全面竞争时代。传统期刊作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的大环境影响下,自身的发展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的10年来,中国期刊进入了品牌探索的新阶段,期刊市场的竞争烈度和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都进入了更高的层次。与此同时,在高新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新媒体的出现带动了新兴期刊的跨媒体经营,并导致了包括期刊业在内的整个出版业界的全方位深层竞争。传统上单一媒体、分散经营的优势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自有知识产权为核心能力、以复合媒体和集约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的竞争。
在这样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探索中,如何实现传统期刊的破茧而出,不断发展壮大,并积累丰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验;如何保持、培育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期刊界在当下必需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课题。
一、坚持以内容为根本
对于期刊而言,无论信息载体的形式如何变化,期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永远是其立足和发展的核心。因此,传统期刊全面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问题仍是着力抓好内容建设。
加强内容建设,首先要从提高编辑素质入手,深入做好编辑岗位培训和职业准入工作。编辑人员的素质是办好期刊的先决因素,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期刊内容,促进期刊经济效益的稳定发展。“现代企业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在日常管理和人才机制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抓住 “人”这一根本因素,真正做到编辑队伍建设的稳定和发展。虽然,当下各期刊在管理方式上各不相同,但所有成功的期刊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都是将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放在首要的位置。人性化管理的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和激励人在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发展空间的建设和良性竞争机制的引进等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生产率和工作质量,在编辑队伍中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和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而这,也正是加强期刊内容建设的前提因素。
其次是做好期刊内容的选题工作,持续加大内容的策划力度。“内容为主”永远是期刊发展的核心主题,只有选择并占有优势内容资源,并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工和整合,才能更好地形成期刊的内容竞争力。要把经深入调研的最符合读者取向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策划,进以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期刊设计,并以此作为版块划分、栏目设置等的选题依据,并以适当的体裁、恰当的结构和合理、美观的版面形式体现出来。因为期刊内容选题的好坏不仅反映办刊人的素质,更是决定着期刊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程度,这一点对传统纸介质期刊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建立健全期刊出版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期刊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其价值亦即其综合质量的高低,不可能仅从编辑工艺流程的角度进行考察,而应从更广更深的层面上,全方位、多层次地予以评价和考察,才能准确建立科学合理的期刊质量评价体系。而这一点既不能由期刊本身来评判,也不能由编辑自己认定,而只能由读者对其予以评定。所以科学的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应是建立在对读者合理的文化需求的综合满足程度之上及群体读者从整体上对期刊质量作出的客观评价和反馈之上。这就要求传统期刊不断建立健全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增加期刊信息总量,加强校阅措施和版面设计,切实提高编辑质量来不断提高期刊整体质量水平。
二、从单纯提供期刊产品到提供服务的转化
在信息时代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深入开发和拓展读者资源并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是传统期刊发展中必须直面和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期刊都是单纯明确地把自己的受众定义为读者,但是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新一代读者阅读习惯和文化接受方式的改变,传统期刊应适时转变服务思路,拓宽杂志范围,把读者逐步提升为用户,自身也顺理转变为服务商。这种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服务的转变,因为作为服务商而言,其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刊物内容,而应该是扩展形态的线上线下服务。期刊服务的对象就是读者, 把读者转化为用户,使其享受更多的服务,而不仅仅是纸质刊物内容的在线翻版。读者阅读倾向调研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决定性一步。这就要求以用户为中心,在与用户的互动中,建立并完善用户的动态数据库,然后不断推出适合他们的新内容、新产品和新业务。
基于此,在传统期刊服务方式的转化中,期刊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是摆在传统期刊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产业链的延伸是现代期刊产业最显著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也是其与传统期刊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的最大差异和不同。现代期刊产业链的延伸在广度和深度上脱离了传统期刊运营模式,具有巨大的挖掘空间和市场潜力,甚至可以触及与出版业毫无联系的商品生产和市场流通领域,极大地扩展期刊的盈利模式。产业链的建设,是对以往单纯期刊出版发行模式的有益补充和发展,其核心就是要建立适合生存的发展机制,这就需要科学发展的理念、开拓创新的经营思路和魄力。
三、品牌特色建设与提高期刊竞争力
传统学术期刊论文 篇12
高校是进行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 因而学术道德教育, 特别是学术诚信教育, 便成为高校廉洁诚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有许多学者对于如何进行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作出过论述。有的学者认为,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因素有很多, 如社会和学者个人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等, 因此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 需要学者、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有学者指出,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应该正确处理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学术自律与学术他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三组关系。有学者分析了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认为主要有五个, 即:学术制度尚不完善、忽视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评价有失公正、学术管理体制缺陷、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还有学者认为, 中国传统文人性格中的缺陷制约了当前我国的学术道德建设, 部分学者过度讲求“入世”, 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抬头;过度服从权威, 导致科学研究中批判精神的缺失。
近年来, 高校中学术道德失范、学术失信的事件多有发生, 这一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本文将在分析高校学术失信的原因的基础上, 借鉴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 提出一些措施, 来加强高校学术诚信建设。
1 高校中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原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开展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在高校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是学术研究的主体。他们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学术诚信缺失都会对高校产生危害。学术诚信缺失, 主要是指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1 抄袭剽窃严重
对前人结果的适当借鉴是学术创新的基础, 但过度的“引用”就有可能成为抄袭剽窃。有些大学生在完成论文时, 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而只是从学术刊物或知网上东拼西凑, 移花接木。陈冲和郭琛晖于2010年在16所高校进行了一项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的调查, 在754份有效问卷中, 有564人表示自己曾在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中的资料而有意没有注明来源;有508人承认自己曾有拼凑作业的行为, 占总人数的67.4%。除了学生, 有些高校教师也加入到了抄袭行列中, 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博士学位论文大段复制他人成果, 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1.2 学术交易泛滥
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求上进, 不上课也不完成作业, 等到要交作业时, 就花钱向愿意出卖自己成果的人购买, 甚至出现了专业替人考试, 替人写论文的“枪手”。校园里、网络上, 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小广告。还有一些学术机构, 无视学术规定, 以“版面费”为幌子谋取经济利益, 使一些学术造假者有机可乘。
1.3 恶意侵占他人成果
在有些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中, 常常只有少数几个人认真参与整个过程, 但最后获得的成果却被要求和滥竽充数者共同署名, 这种署名失范的现象多有发生。有些教师以自己“专家”、“导师”的身份被批准获得科研项目, 但却让自己的学生或其他人来做, 成果却归自己所有。更值得担忧的是, 学生们似乎已慢慢习惯这种不成文的规定。
学术诚信缺失对学生、教师、高校甚至是社会都会产生影响, 它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 挫伤科研和创新的积极性。
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 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收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经历过一个积累的过程, 才能取得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然而有些学者为了评奖评职称, 通过不正当手段, 可能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同时, 部分高校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科研立项的数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 这也会挫伤那部分认真研究学术的人的积极性, 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 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产生影响。
人生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生价值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 通过个人心理活动、群体意识倾向和社会舆论, 对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衡量、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这一阶段, 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具有旺盛的求知欲, 但同时也容易走入盲目、偏执的误区。在学校中, 看到学术失信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就会把它当做一种习惯, 形成一种不正确的人生价值。
(3) 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一片净土, 而教师也被当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频频发生学术失信的事件, 会让公众改变对高校的看法, 而产生一种负面效应, 弱化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真理的追求。同时, 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 他们将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 学术诚信的缺失也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高校学术诚信缺失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体行为, 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会导致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经济利益常常被用来衡量学术的水准和价值。因此, 学术界中的有些人急于追求功利, 迫切地想要获得成果, 忘记了科学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另外,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学术失信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 学术失信者也许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而使得这种行为有机可乘。
②学校因素。
当前高校里的道德观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 而忽视了学术道德教育。“在高校的德育中, 对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还是个盲点, 学校和导师更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忽视了学术道德的教育。”另外, 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文件来规范学术研究, 但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没有很系统地学习, 导致他们因为缺乏认识而出现失信行为。
2 儒家文化对高校学术诚信的启示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道德教育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 以及这种观念的合理性, 只能在一定的文化母体中找到根据。”儒家文化倡导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 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是儒家文化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诚信思想有丰富的内涵, 对于加强高校的诚信教育有积极地启示。
第一, 要做到学术诚信, 首先要做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人事诚信做学问的基础和前提, 学术诚信问题实质上是道德诚信问题。诚信既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的基础, 也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论语》中指出,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哉。”也就是说车无輗、軏不能行走, 人无诚信则难以立足。《中庸》中有这么一段话:“诚信物之始终, 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 没有了真诚就没有了事物, 所以君子以真诚为贵。子夏曰:“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即在与朋友的交往中, 只有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才能取信于人。高校师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 才能在学术和研究上自觉践行诚信。
其次,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 环境状况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认为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他指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也就是说人能被环境所熏染、所同化。无论是社会、校园还是家庭的环境、风气, 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清正廉洁的环境更易使大学生受到感染, 不断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想要营造出这样的环境, 加强高校学术诚信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必不可少。首先要重视和增强学术诚信教育工作。高校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如讲座、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 引起大家的关注。其次, 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人文、社科、工学、医学等不同领域的学术规范, 并且要详细说明和切实可行。再次, 要做到奖惩分明, 对于认真研究, 遵守学术规范的要鼓励, 而对于失信者则要依据条例进行处罚教育。
再次,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诚信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放在高校的环境中也就是说, 当教师自身端正, 做出表率时, 不用下命令, 学生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 如果教师自身不端正, 那么纵使三令五申, 学生也不会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术诚信的观点和态度, 更要自身作出表率, 不抄袭剽窃, 反对学术失信。
参考文献
[1]李广文.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02) :85-86.
[2]郝俊杰.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透析及防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01) :54-56.
[3]许远远.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 2011, (05) :94-96.
[4]吴哲.《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对培养研究生学术诚信的启示[J].高教论坛, 2010, (10)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