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摘要

2024-10-24

学术论文摘要(精选12篇)

学术论文摘要 篇1

摘要:该论文旨在探讨出现在中文期刊和英文国际期刊上的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英语论文摘要的差异, 以利于中国国内学者更好地掌握两种体裁之间的转换。该文的研究者从2012年《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中文期刊中关于“语言教学”的部分随机选出50篇英文摘要, 从2012年英文国际期刊ELT Journal和TESOL Quarterly随机选出50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期刊论文摘要在“空白”、“目的”和“方法”这三个语步的使用上与国际期刊论文摘要有显著性差异。此外, 两种体裁在实现没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构”语步时, 使用的字数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 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比中文期刊论文摘要更加符合现存的典型的摘要类型。该文的作者们希望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中国学者在更大的范围传递他们的学术思想, 该结果也可用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 以帮助学生们了解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撰写的规范。

关键词:英文摘要,英语语言教学,体裁转换

1 导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有关学术论文摘要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在语料来源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在这些研究中, 对语料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文体分析 (Salager-Meyer, 1992;沈育英, 2001;滕真如, 谭万成, 2004;曾瑜薇, 胡芳, 2005;范晓晖, 2005;冯茵, 周榕, 2007;国防, 2007;袁邦株, 徐润英, 2007;史文霞, 2008;张曼, 2008;陆元雯, 2009;李懿, 2012) , 其中, 包括使用韩礼徳1994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三大纯理功能的假设 (刘玉梅, 2005) 、语域理论 (易兴霞, 2006) 和功能语法理论 (余莉, 梁永刚, 2006;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为理论框架的研究, 二是体裁分析 (赵有斌, 2001;Martı'n 2003;高建群, 吴玲, 施业, 2003;Lores, 2004;鞠玉梅2004;Samraj 2005;葛冬梅, 杨瑞英, 2005;袁邦株, 徐润英, 2007;Pho, 2008;姚俊, 2010;曹雁, 牟爱鹏, 2011) 。文体分析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描写, 可以从词汇、句式、语篇衔接、连贯内在结构等角度分析特定语篇的内部组织机制, 回答语篇意义的问题;二是对特定语篇所选定的语言成分的得体性分析, 回答语篇如何表达所指的问题。

以上文献综述显示国内应用语言学领域的论文摘要中外对比研究为数不多 (鞠玉梅, 2004) 。鉴于应用语言学的不同下属学科各具特征, 该文将研究领域范围限定于应用语言学的下属学科—英语语言教学, 对中外期刊论文中就这一特定领域进行研究的的英文摘要进行体裁对比。该文作者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使英语本族语及非英语本族语的汉语语言学习者了解中外期刊论文摘要的区别, 更好地实现两种体裁的转换, 从而达到使用英语传播他们的学术成果的目的。

2 理论框架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涉及体裁的定义和学术论文摘要的定义、类型和分析方法。

2.1 体裁的定义

Martin (1984:25) 将体裁定义为“身为我们文化的一份子的说话者所从事的分步骤、有目标、有目的的活动”。Swales (1990) 认为“体裁包括一系列的交际事件, 这些交际事件的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的交际目的。这些目的为父系语篇的专家成员所承认, 也构成了体裁的基本原理。

2.2 研究论文摘要的定义、结构及种类

研究论文摘要属于学术体裁, Swales (1990) 认为学术论文摘要预示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是整篇文章的表征。SalagerMeyer (1990) 认为摘要是整篇文章的精华 (a crystallisation of the whole article) 。同样, Bhatia也认为学术摘要是文章的概要 (the synopsis of an article) , 是“较长报告的描述或事实性的总结, 为的是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个精确简明的了解 (1993:78) 。以上定义侧重于学术论文摘要的交际目的。同样, Berkenkotter和Huckin (1995:35, 引自袁邦株, 徐润英, 2007) 提出论文摘要具有三个交际目的或功能:一、能够强调论文的重要信息;二、提供论文框架;三、使读者能够尽快找到相关信息, 决定自己是否有继续阅读的必要。

根据摘要的交际目的, 一篇论文摘要可以讲述作者做了什么、如何做、发现了什么, 及作者所要提供的建议或者总结。由此, Bhatia (1993) 提出了典型摘要的四语步框架,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基于Bhatia的框架, Hyland (2000) 将“目的”的语步细化成“背景”和“目的”两语步, 提出了包括“背景”、“目的”、“方法”、“产品”和“结论”的五语步框架。中国学者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也提出类似的五语步英文论文摘要。

根据所包含的语步的不同, Lores (2004) 将英文论文摘要分为三类:信息型、概括型和综合型摘要。信息型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s) , 又称报道性摘要, 是整篇论文的浓缩, 综述论文的写作目的、采用的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对于成果的讨论。概括型摘要 (indicative abstracts) , 也称指示性摘要, 主要概括论文的研究题目和结论, 对于研究过程并不进行详尽描述 (许传桂, 徐锡华, 1998;戈玲玲, 2002;Lores, 2004) , 其结构往往为Swales (1990) 的CARS (Create a Research Space) 模式, 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 然后揭示研究中的空白, 最后是描述主要的研究成果、讲述该研究如何填补空白, 或者介绍该论文的结构。而综合型摘要 (combinatory abstracts) 结合信息型和概括型摘要的特征, 以回顾前人的研究开头, 随后指出研究中的空白, 最后是整合信息型摘要的结构, 即目的、方法和结果。

综合以上文献, 我们不难发现, Hyland (2000) 及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的五语步框架是在Bhatia (1993) 的四语步模式上添加了“背景”这一语步, 而根据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 论文摘要可能含有“研究空白”和“文章结构”这两个语步, 因此, 该文拟结合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和Hyland (2000) 五语步框架分析本文所搜集的语料。

3 研究方法

本文属于实证性研究, 通过手工分析搜集的语料, 对出现在中文和英文国际期刊上的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英文论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

3.1 语料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中外英语摘要的转换, 该文作者从2012年的ELT Journal和TESOL Quarterly随机选择了50篇英文论文摘要作为英文国际期刊语料的样本, 从2012年《外语电化教学》和《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学部分随机选择了50篇英文摘要作为中文期刊语料的样本。由于中文期刊规定文章的中英摘要必须保持一致, 很多作者直接将论文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文, 因此, 中文期刊中英文摘要也能反映中国文化下论文作者们对于摘要写作的见解。

3.2 数据分析步骤

将本文所需的100篇语料搜集完成后, 该文的两位作者首先依据Hyland (2000) 的五语步框架和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确定了分析本文语料的编码方案, 以下是具体说明:

第一语步为背景, 可以介绍该研究的理论背景或重要性、概述该研究话题, 或者回顾以往的研究项目。第二语步是研究空白, 可以是驳斥前人研究、揭示研究空白、质疑前人研究, 或者继承研究传统。第三语步是目的, 概述研究者们或者该研究的目的, 或者研究者想要处理的问题。第四语步为方法, 作者指出研究该问题或者制定目标的方法, 可以包括分析的数据、编码方案和分析步骤。第五语步是结果, 也就是概述研究的主要发现。第六语步为讨论, 可以包括对于研究结果的见解, 对于未来研究的启示, 或者该研究发现的可能应用之处。第七语步为结构, 指明了研究论文的结构。确定了摘要所含的语步之后, 为了保证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该文的两位研究者首先独立分析了中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各三篇, 然后进行对比, 以保证分析的一致性。接着, 两位研究者开始独立分析剩下的94篇英文摘要。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下文将详细介绍本研究的分析结果, 及研究者们对于该结果的见解。

4.1 研究结果

手工分析完100篇中外期刊摘要后, 该文的研究者们首先对中外期刊摘要进行语步分析, 然后比对各自的结果, 对于意见不同的地方进行讨论直至达成一致意见, 然后统计两种体裁各自的语步数目。

对比了中外期刊论文摘要语步使用和实现情况后, 该文的作者们进一步对论文语步组合的模式进行分析。按照Lores (2004) 对英文摘要的分类, 只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这四语步的论文摘要属于信息型;含有“背景”、“空白”这两个语步及“目的”、“结果”、“讨论”、“结构”这四个语步中任意一个的属于概括型摘要;而除了“背景”、“空白”语步还包含“方法”、“结果”和“讨论”这三语步的则属于综合型摘要。而符合这三种类型条件的典型摘要只占中外期刊论文摘要总数的25%, 鉴于这种情况, 该文的研究者们将其它的不包含“空白”语步的摘要属于非典型信息型摘要, 而其它含有“空白”语步的摘要属于非典型概括型摘要。

4.2 讨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中文期刊的论文摘要在使用“空白”、“目的”和“方法”三语步时, 显著性地少于英文期刊, 因此, 中文期刊摘要在实现这三个语步时所使用的字数也显著性地多于英文国际期刊摘要。中文期刊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论文摘要在缺少“方法”语步这方面类似于英文国际期刊野生动物行为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论文摘要 (Samraj, 2005) , 也符合多年前桂世春和宁春岩 (1997) 对于中国国内语言学研究方法亟待改善的现状分析。但是, 该文的发现却不同于鞠玉梅 (2004) 的研究结果。鞠玉梅 (2004) 分析了中外关于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方面的论文摘要后发现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中“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语步出现频率比较均匀, 而中文期刊论文摘要以“方法”与“结果”两个语步为主要结构, 而“目的”与“讨论”两语步出现频率较低。本研究也表明, 英文国际期刊摘要中的“目的” (98%) 、“方法” (50%) 、“结果” (58%) 这三个语步的使用都超过一半, 这和Pho (2008) 对英文国际期刊的研究结果相同。

不仅如此, 即使在中外期刊都同样使用的“结构”语步上, 中文期刊摘要所使用的字数也显著性地少于英文期刊。此外, 英文国际期刊的论文摘要比中文期刊的更符合典型的信息型、概括型和综合型摘要, 该结果符合Lores (2004) 的对于英文国际期刊摘要的研究成果。

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中外期刊所蕴含的文化差异所致, 中文期刊论文摘要的作者和读者们属于“礼俗社会” (Gemeinschaft) , 而英文期刊论文摘要的作者和读者们属于“法理社会” (Gesellschaft) 。早在1887年, Tonnies就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文化两分法, “礼俗社会”指传统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 “法理社会”指新兴的、以合同为基础的理性社会。在礼俗社会中, 社会成员分享约定俗成的规则, 因此, 高语境信息易于被社会成员所理解接受, 而在法理社会中却缺乏这种对于隐蔽规则的共识, 因此信息偏于低语境。Scollon和Scollon (1995) 指出, 为了实现从“礼俗社会”文化向“法理社会”文化的转变, 高语境信息必须转变为低语境信息 (引自Brown和Eisterhold, 2004) 。对于属于礼俗社会的中国文化, 出现在期刊的事实就足以说服读者相信该研究的权威性, 而属于法理社会的国际文化, 则缺少这样的共识, 因此, 想要融入到国际社会的研究者们需要在摘要中明确地陈述自己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核心因素。

5 总结

该实证研究就1) 语步使用;2) 各语步的长度和3) 论文摘要的典型性三方面比较了中文期刊和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后, 希望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在撰写论文摘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空白”、“目的”和“方法”这些语步, 以达到在更大范围传播他们学术思想的目的。此外, 该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 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国际期刊论文撰写的规范。

当然, 由于本文所建立的数据库较小, 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其范围, 以检验结果的概括性。此外, 由于本研究只聚焦于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论文摘要, 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它领域的论文摘要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帆.我国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14 (2) :16-19.

[2]张曼.中外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 2008 (2) :31-36.

[3]赵有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14 (1) :57-59.

学术论文摘要 篇2

摘要 总结和回顾了文献计量学在我国医学信息领域应用以来的研究概况和主要成果,分析了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3.论证型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摘要 篇3

关键词:语料库;文史哲类;英文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学术交流已不可或缺。作为高度概括学术论文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的论文摘要,是关系到论文能否发表的重要因素。同时论文摘要也是能让读者迅速了解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学者从语言特征角度研究分析了学术论文的摘要部分。腾真如,谭万成(2004)对比研究了中外期刊英语摘要的时态、语态差别。何瑞清(2004)比较了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态分布特征。本文收集了20篇英语本族学者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的文史哲类学术论文与20篇中国学者文史哲类国际会议学术论文的摘要,从语言特点上对比分析其异同,进而找出原因。

一、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中国学者的20篇论文全部来自与CNKI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文史哲类,对于检索出来的英文会议论文采取等距抽样的方式抽出50篇,其中部分论文没有摘要部分或者原文残缺不全、字迹模糊无法使用,最终随机挑选出20篇文史哲类学术论文。英语本族学者的20篇学术论文均用同样的方式随机抽取自SSCI国外文史类期刊数据库。分别截取了这40篇学术论文的摘要部分,建成两个摘要子语料库,统计包括摘要长度、时态、语态及人称使用的使用频率及其所占百分比,进而对比分析国内外学者摘要的异同。

二、研究结果

(一)摘要长度对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英语本族学者文史哲类学术论文摘要部分长度是中国学者的1.4倍,并且总句数是中国作者的1.6倍。探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学者的摘要选自文史哲类国际会议论文,其长度与SSCI上英语本族学者的文史哲类学术论文相比相对较短,故摘要部分也比较简短。另外,参加国际会议的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与能在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英语本族学者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故采用相对简短的句式。

(二)摘要时态对比

在摘要的两个子语料库里,共出现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在内的五种时态。而后两种时态使用很少,故本文只分析前三种时态。由表1数据可见,一般现在时是中外学者在摘要写作中最常用的时态。但中国学者使用一般过去时的频率远低于本族学者,后者是前者的2.2倍,对于现在完成时,中国学者使用的频率将近是英本族学者3倍。这两种时态使用频率的巨大差异主要源于中国学者更倾向于使用完成时来陈述前人的研究成果,用一般现在时陈述自己的研究设计和目的。而本族学者则倾向于用一般过去时来陈述研究设计和目的。

(三)摘要语态对比

在语态方面,从表1数据看出,不管是中国学者还是本族学者,每篇摘要中都大量使用了主动句,在总数上都超过一半。国内英文摘要在被动句和无语态句上的使用比例差别不大,而英语本族学着在被动句和无语态句上使用频率都明显低于国内学着。造成这一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中国学者受传统思维的影响,邓学良,林彬辉(2001)指出英文摘要应多使用被动语态结构,而实际上,盲目使用被动语态反而会导致表达不清,影响理解,相反,主动语态却有助于文字的清晰和简洁。

三、结论

通过对文史哲类英语本族学者和国内会议论文摘要部分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在摘要长度、句数、时态、语态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本族学者摘要长度是中国学者的1.4倍,中国学者与英语本族学者英语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时态使用上,不论中国学者还是英语本族学者都频繁使用一般现在时,而本族学者倾向于用一般过去时陈述研究设计和目的,中国学者却选择现在完成时陈述前人研究,一般现在时陈述研究设计和目的。语态上,中外学者均大量使用主动语态,且本族学者主动语态使用频率更高。本文对中外文史哲类论文摘要的对比分析,找出异同并剖析了其原因,为中国学者更好的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学良,林彬晖.刍议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J].湖南工程学院商报,2001(1):83.

[2] 何瑞清.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比较——语态分布和头重脚轻句的使用频率[J].上海科技翻译,2004(1):16-19.

学术论文摘要英译规范 篇4

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深入, 为了便于国际间学术文化的交流, 中文期刊的学术论文要求同时包括一定的英文信息。因此, 论文的英文题名、作者 (拼音或外文) 及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与英文关键词就成了学术论文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CAJ-CD B/T 1-1998) 规定,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包括综述报告均应附中、英文摘要。为了方便国际学术交流, 国内发行的主要学术刊物除了有中文摘要外, 也应有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质检课题“学术期刊英文摘要语言与编校质量分析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抽查的100种“核心期刊”英文摘要的合格率仅为15%。有些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很高, 但因其英文摘要写得不好, 极大地影响了其被国际检索机构收录的几率。因此, 提高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是中国学术期刊 (特别是中文版) 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

一、英文摘要类型与撰写规范

摘要 (Abstract) 是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位于正文之前, 以摘录或缩编方式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较快地获得最大量的信息, 不分段, 围绕着论文的议题, 就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进行概括性介绍。

(一) 英文摘要的类型

1.指示性摘要:即介绍型摘要, 也称陈述型摘要。它适用于阐述众多文献并加以综合的长文章。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 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 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概括了解。一般不介绍方法、结果、结论的具体内容, 不包含任何数据, 篇幅短小。例如: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brands relationships, it is researched on the development routes of brands competition in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routes of brands competition are raised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brands relationships, analogous brands, brands quantities relationships and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ng brands relationships in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It is analyzed that the life-cycle of the development routes of brands competition is bestowed to the ranges,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choosing the development routes of brands competition.

2.报道—指示性摘要:它以报道性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3.报道性摘要:也称资料型摘要。它适用于主题单一的论文, 用来报道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是整篇论文的高度浓缩。例如:

Abstract:The structural cluster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re adopted to make a diachronic division of periodic marketing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348 major papers on marketing study publishing in 12 major periodicals.The periodic theory focuses including high-tech marketing, green marketing, knowledge marketing, E-marketing, experiential marketing, glob al marketing, etc.are analyzed.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ory study focuses (brand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marketing, channel mar keting, consumer behavior, service marketing, etc) .have tak en shape in marketing field.The theme trends of marketing are discussed.

(二) 英文摘要撰写规范

用词准确;尽量不用复合句;条理清晰;尽量不用Perhaps, maybe, likely, possibly, probably等词;客观写作摘要, 不应含倾向性评论;摘要中第一句话尽量不要与题名重复;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词句和一些修饰词, 如“showthat…”, “In this paper…”, “It is reported that…”,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at…”, “in detail”, “here”, “new”等;对物理量单位及一些通用词可适当简化, 如用5S代替five seconds;用U.S.代替the United States.;简化一些措辞和重复的单位, 如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 250℃应用at 1 250℃;能用名词做定语的不用动名词;能用形容词做定语的不用名词, 如experimental results不用experiment results, 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做定语的情况下, 要少用of句型;能用动词的情况应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 只表示新消息、新内容, 也不应包括作者未来的计划, 如“有关……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等;适当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 可数名词尽量用复数;尽量不用“We…”, “I…”, “The author…”等叙述方式, 以便于二次文献的编辑加工和利用;摘要时态多采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尽量不用完成时。一般现在时来说明研究的目的, 描述研究的内容, 得出结果与结论等, 一般过去时用来描述作者过去某一时刻 (段) 的发现、某一研究 (观察、调查、实验、治疗等) 过程等;英文摘要尽量使用短句子, 但也应避免重复单调;避免使用长系列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 用预置短语分开或用连字符断开名词组;不用电报型语言。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尽量用重要的事实开头, 避免短语或从句开头。删繁就简, 用合适的短语代替句子, 用合适的单词代替短语。如用seemingly代替it would seem that;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 尽量列出其姓名, 不允许引用参考文献标号, 如[x]或见Ref.[x].;摘要中单词的拼写应该统一, 或用英国拼写法, 或用美国拼写法, 但不要混用。如应用programme, colour或program, color但不要出现programme, color或program, colour现象。

二、英文摘要典型句型

1.介绍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研讨课题内容的语句。 (1) 介绍文章内容与作者观点的常用语句:常用的词或词组有deal with, describe, explain, illustrate, introduce, present, report等。 (2) 文章研究课题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analyse, consider, discuss, investigate study等。 (3) 文章涉及范围的语句:常用词有consist of, contain, include等。 (4) 综述与概括对某一个领域的研究课题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abstract, review, summary等。 (5) 文章重点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be, concentrate, focus, give, pay等;常用句型:Attention is concentrated on…, The emphasis is on…等。 (6) 文章目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aim, objective, purpose等。另外, 经常要用动词不定式作表语或谓语动词的目的状语等。

2.介绍文章成果的语句。 (1) 成果的获取和开发等常用语句:常用词有achieve, construct, derive, design, develop, establish, give, obtain, provide, realize, solve等。 (2) 观察和指示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demonstrate, find, indicate, point out, show等。 (3) 运算和计量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calculate, determine, estimate, measure等。 (4) 应用与用途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apply, use等。 (5) 评估与比较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assess, compare, evaluate等。 (6) 实验与试验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experiment, test等。 (7) 论证与依据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base on, be based on, take as reference等。 (8) 推荐与建议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propose, recommend, suggest, put forward等。 (9) 结论的常用语句:常用词有arrive at, conclude等。

3.介绍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的语句。常用词有desirable, expect, important, necessary, necessity, need, require等。

摘要:摘要 (Abstract) 是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些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很高, 但因其英文摘要写得不好, 极大地影响了其被国际检索机构收录的几率。因此, 提高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是中国学术期刊 (特别是中文版) 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术论文,摘要,摘要英译

参考文献

[1]中国编辑学会,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 (中级)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大学学术论文摘要 篇5

论文摘要是论文开头陈述部分,同学们,以下是3篇优秀范文的摘要参考,分享给大家!

信息技术论文中英文摘要【1】

摘要

现实社区与数字化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社区的有机组合可形成数字化社区,数字化社区的核心部分是通信网络建设:传输速率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各种通信信息和数据的属性不一样,可以用宽带网络传输,用户需要用其他网络传输线路来传输到用户室内,则需要建立用户终端设备和各种业务网的业务节点之间各种关联网络,即数字接入网;它是一种传输网络的业务网,其功能是能够建立各种业务网与用户终端设备信息传输的要求,可以综合业务的接入,尤其是Media业务和IP业务的综合接入。

本论对接入网络的物理型态、业务功能及数字交换、复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对数字社区中的通信体系进行了方案设计,比方说光纤网接入、铜缆网接入、HCF网接入等设计、在以太网接入过程中可以完善相关的方案及无线网接入;最终坚持利用这些数字性的社区系统实现工程化,同时在有线及无线接入中进行工程设计,并对这些方案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进而实现了相应的性能。

FTTX+ADSL+HFC/LAN将接入网的设计方案通过光纤形式接入并实现了综合宽带的接入,很容易实现社区不同信息的满足。

数字性的社区通信体系在接入过程中,可以实现的解决方案主要是FTTH,并将所有业务接入。

关键词:数字化;接入网;设计

Abstract

Digital community organic composition real communities by the digital technology to create a virtual community,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digital community: The properties of the various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es vary, through the broadband network transmission, the user do not want a variety of business network transmission line respectively to customer premises, the objective needs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ser terminal equipment and a variety of business network service nodes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 that modern access network;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business transfer network, to meet a variety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between transmission networks and user terminal equipment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access to the integrated services, especially integrated access services and IP multimedia services.

The theory explores the physical access network showing the reference type, involved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business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switching, digital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pointed out the figure of community-based programs designed to access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ch as fiber access network, the copper access network, access network design HCF programs to achieve access to the appropriate program design and design of wireless networks via Ethernet access; eventually insist these figures of the community system implementation engineering,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 in wired and wireless access, and the design elements of these programs are analyzed, so as to realize the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FTTX + ADSL + HFC / LAN to the access network through the fiber in the form of access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broadband access, it is easy to meet different information communities. Community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e access process, the solution can be achieved mainly FTTH, and all service access.

Keywords: digital; access network; design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2】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且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依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世界的妇女估计有528,000个新发子宫颈癌病例,其中266,000人死于该病,其中约85 %的新发病例和87 %的死亡人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已急剧下降[3]。

例如,在美国,随着成功而全面地筛查工作的开展,其中最有效的筛选方法包括巴氏涂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结合全国教育活动,以及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4],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已比过去60年下降了70 %。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可持续宫颈癌防治计划受到低收入和有限医护资源的限制,其发病率依然很高。

我国也是子宫颈癌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13.15万新发病例。

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很高,是该民族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1979年为590/10万(和田地区),1991年为459/10万(喀什地区),为527/10万(和田地区)[5];并且维吾尔族妇女的发病率有一下几个特点:(1)明显高于本地区其他民族如: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2)发病年龄早,平均年龄为45.04岁(汉族为50.85岁);(3)有80%左右的维吾尔族妇女,当诊断出子宫颈癌时已经往往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目前,子宫颈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的是阴道细胞学检查、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的阳性率为70%,有很多的微小及隐匿性的病变用这些方法很难发现,还需要依靠病理医生的经验。

因此,如果能在子宫颈癌的检查中发现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将不仅可以大大的减轻子宫颈

癌患者创伤性活体检查的痛苦,而且还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进而有望提高子宫颈癌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

子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发展至原位癌,这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6]。

它又根据子宫颈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分为 3 级:CIN1 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II 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III 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同于 CINⅠ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同于 CINⅡ、CINⅢ级,各级 CIN 均有发展成浸润癌的趋势,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就越多。

子宫颈癌的病因包括:HPV感染,女性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以及与高危男子性接触(包括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以及有包皮垢的男子)。

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的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环境因素。

侵袭性子宫颈癌的患者,甚至99%以上都被证实有过HPV的感染,拉莱•苏祖克等在90年代就以提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与HVP,特别是HVP-16的感染有关[7]。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子宫颈癌有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在近些年被研究者们证实,例如:C-erbB-2、c-myc、c-fos、Bcl、p53、Rb等[8]。

但是,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多因素的过程,以上学说并不能明确完整的解释其发病机制。

综上所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筛查方法,寻找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分子生物基础上的研究,如基因研究已进入现代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领域,特别是近十年,微小RNA——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参与者,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到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中[9]。

20研究人员在C线虫体内发现了lin-4和let-7基因,这是最早发现的microRNA“它们在控制细胞发育速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lin-4和let-7失活时,特殊的上皮细胞发生异常的分裂进而取代正常的细胞分化[10]。

从此microRNA作为一种新的小分子RNA成为了许多研究的着眼点。

微小 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 18-25 个核苷酸(nt)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它的合成过程首先在细胞核内由DNA在RNA聚合酶Ⅱ或RNA聚合酶Ⅲ作用下形成70-90nt具有发卡结构的单链RNA的前体 (Pre-micrRNA) ,再由Exportin5转运出细胞核,在细胞质内经Dicer酶加工成RNA二聚体,二聚体解链后,一条被降解,一条形成成熟的microRNA[11]。

成熟的microRNA可以选择性的整合入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RISC通过与靶mRNA的3’端羧基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结合,导致靶基因降解或抑制其蛋白质翻译。

它的特点是具有物种间高度保守型、表达时序性以及组织特异性。

截止到4约,Sanger microRNA 序列数据库已发现的成熟的miRNAs和miRNAs产物共19724条,涵盖153个物种。

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中,通过剪切或抑制靶 mRNA 的翻译,介导基因转录后的负性调控。

关于miRNAs的功能研究表明,miRNAs在生物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分化。

目前通过计算和实验结果预测miRNAs至少调节了3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约有超过50%的miRNAs基因定位于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组脆弱位点,即易发生断裂、移位、缺失或重复的区域。

这些都提示miRNAs可能是促进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且有可能通过作为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来调节肿瘤的发展。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miRNAs微阵列芯片等技术证明 miRNAs广泛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

一些miRNAs可通过调控靶基因来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如miR-7,miR -128[12]已经被证实在肿瘤中是低表达的,可作为肿瘤的抑癌基因;miR- 17和miR- 21[13]已经被证实在肿瘤中高表达,可作为原癌基因在肿瘤中出现。

这些研究表明,miRNAs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肿瘤中miRNAs的表达是不同的。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研究人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miRNAs微阵列芯片、Western blot、Northern bolt等方法来分析人类不同肿瘤中不同miRNAs的异常表达,来证明miRNAs广泛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包括如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也存在miRNAs的异常表达。

还有一些研究是关于子宫颈癌与miRNAs,国外研究者发现miR-34a,miR-146a, miR-155等早子宫颈癌中表达上调[14],miR-126,miR-143,miR-218等却在子宫颈癌中表达下调[15]。

miR-199a可作为子宫颈癌潜在的治疗靶标。

国内却尚未见到有关miRNAs与宫颈癌的研究报道。

MicroRNA的表达谱已被证明在运用于人类癌症各种各样的诊断,分类或结果预测中是很前途的生物标志物[16],它的临床价值正如上所述,在子宫颈癌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本实验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应用了miRNAS微阵列芯片技术, 检测了miRNAS在3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和3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结果发现有12种差异表达的miRNAs,它们在子宫颈癌中均为表达下调,分别为has-miR-101,has-miR-572,has-miR-424,has-miR-409-3P,has-miR-365,has-miR-675,has-miR-187.,has-miR-1247,has-miR-634,has-miR-1224-3p,has-miR-1238,has-miR-125a-5P。

[17]提示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s可能参与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这些microRNAs不仅在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早期参与了癌变,在中晚期子宫颈癌中也持续表达异常,这些都提示上述miRNAs可能在正常的子宫颈细胞转变为子宫颈癌的发展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前期我们又通过Real-time PCR实验发现miR-101在子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表达丰度平均值为1.41士0.84和.19士0.9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结果提示miR-101在维吾尔族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明显降低趋势,可能参与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学术论文摘要 篇6

摘 要:英文摘要目前已成为国内大多数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结构成分缺失,长度不足,某些连接词使用的数量较多而种类偏少,时态和语态的使用都与国际流行趋势有较大差距。上述问题是由作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英语水平不足以及当前的研究水平有限等因素造成的。随着上述不利因素的克服,中国学者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关键词:英文摘要写作;问题;出路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156-4

Abstract: English abstracts have now become obligatory in most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 However, problems exist in some abstracts written by Chinese writers: certain key components missing, length failing to meet requirement, conjunctions redundant and lack of variety, tense and mood differ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endency. These problems generates from the writers neglect, improficiency in English, their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level in this area and other elements. As these unfavorable problems elements mentioned above tackled, English abstracts will see a persistent improvement.

Key words: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problems, solutions

1. 引言

摘要是位于正文前的一段概括性文字,它高度概括了正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正文的提炼和浓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作出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论文,不论用何种文字写成,前面都必须附一段英文摘要。摘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中国正在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无疑正在加速这一进程。中国学术界也已采取行动,各项学术规范正在与世界接轨。早在1986年,我国就对摘要写作的规范作出了规定:摘要撰写要用第三人称,要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而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国内的大多数期刊1999年以后都对英文摘要作了要求。但由于作者外语水平不一、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尚存在很多问题,这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是不相符的,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并找出解决的可行性办法。

2. 摘要的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除具有学术论文英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外,还必须重点突出,结构固定,内容完整。一般来讲,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由五部分构成:背景(background)、目的(purpos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其中,背景主要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信息;目的指研究的前提、目的任务以及研究的范围;方法指此项研究所运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设备和工艺等;结果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观察结果、被确定的关系等;结论指结果的分析、研究、评价、启发、预测和建议等。各期刊对英文摘要的字数都有限制,一般在100-250字左右。目前,有许多作者把背景和目的放在文章的引言当中,英文摘要很多情况下只包含后面三个部分。还有很多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只是对文章的内容作了概括,摘要的结构并不完整,有的必备成分缺失。请看下面的例子:

(1)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the low efficiency of pres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 input and output theories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ino-western education models, and their implications.(目的)It is emphasiz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habits should be modified, input qualities be improved and both input and output be balanced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teaching efficacy.(结论)

(2)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superiority of a quite new foreign/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Balanced Activity Approach.(目的)It is argued that this approa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and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other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refore is a more promising teaching approach.(结论)

在上面两例英文摘要当中,两位作者都只提及了研究的目的和结论,却未提及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从这一点上说,两例摘要的结构都不完整。虽然这里只列举了两个例子,但摘要结构上的不完整却不是个别现象。笔者对《外语教学》近五年来发表的95篇论文的英文摘要作了统计,发现有近60篇英文摘要在结构上存在问题(200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目前国内的期刊只对摘要的字数作了规定,对摘要的结构要求不是太严;另一方面,论文作者对摘要的结构不是很熟悉,所写摘要仅仅是对文章内容的大致概括。另外,目前国内很多学者的科研方法不是太严谨,综述性的定性分析类文章多,有数据、有分析的定量类文章少(桂诗春、宁春岩,2002)。 而方法和结果在定性分析综述类文章当中又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3. 摘要的长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的长度因摘要的类型和期刊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化。会议论文的摘要(论文未完成前所写)一般在500—1000字之间(Bassey, 2008)。期刊论文的摘要一般在100—300字之间(杨永林等,2002:135),如《中国外语》对论文摘要长度的要求就是200字以内。虽然各期刊对摘要长度作出了规定,但摘要长度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却很普遍。笔者对《外语教学》近年来所发表的95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平均长度作了统计,发现这些英文摘要的平均长度只有84词/篇。而《外语教学》对摘要长度的最低限要求也得100字以上(200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作者本人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摘要只是一个装饰品,长点短点都无所谓;另一方面,期刊对摘要长度的要求不严格,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作者摘要字数的不足。笔者又对《ELT》杂志上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的英文摘要长度作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表3.1显示,《ELT》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平均长度是113词/篇,而《外语教学》上的是84词/篇。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每篇英文摘要的用词数量基本符合各杂志的基本字数要求;中国学者每篇英文摘要的用词数量却与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前者每篇英文摘要包含4.35个句子,后者则只包含3.41个句子。前者所用的平均句子数量也超过了《外语教学》上中国学者所写英文摘要的句子平均数。由此看来,外国学者的摘要长度是符合学术规范的,而中国学者所做的却稍嫌不足。

4. 摘要中连接词的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韩礼德和哈桑根据意义关系的实现区分了四种连接词:并列连词(additives)、转折连词(adversatives)、因果连词(causals)和时间连词(temporals)(1976: 65)。笔者对上述两杂志中的连接词作了统计,表3.1显示了中国学者和英美学者英文摘要中连接词使用上的差异。

表4.1表明,中国学者比英美学者在摘要写作中使用了更多的连接词。无论在连接词使用的总数上还是在各类连接词使用的数量上,中国学者都超过了英美学者。然而,尽管前者使用连接词的数量比后者多,其使用的连接词的类型却没后者多:两者在因果连词和时间连词的使用上有较多的共同之处,时间连词和因果连词使用的数量和类型都非常接近。但他们在并列连词和转折连词的使用方面却有着很大差别:中国学者使用并列连词的数量远比英美学者多,但其所使用的并列连词的类型却比后者少。而在转折连词的使用上,中国学者所使用的数量和类型都比后者少。本研究发现,在收集的95篇英美学者所写的英文摘要中,作者们用了178个“and”和5个“therefore”,而在收集的95篇中国学者所写的英文摘要中,作者们则使用了275个“and”和8个“therefore”。这两个连接词在两类摘要中的出现频率分别为0.16、0.04和3.44、0.10。显然,中国学者过量地使用个别的连接词。中国学者并列连词使用的数量多,但种类少,转折连词使用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英美学者少,这一问题说明中国学者在连接词和转折连词的学习上还存在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

5. 摘要中的时态和语态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简述的是一项科学研究的时空过程,涉及到现在、过去和未来”(许传贵、徐锡华,1998:19)。 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历时的过程,在对其进行表述时难免会涉及到时态的变化。总的说来,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所采用的时态主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其中,一般现在时是应用最广泛的时态,主要用来陈述事实;一般过去时主要用来陈述一个项目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过去所做的研究;现在完成时用来说明论题的发展背景,介绍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但现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对时态的处理方法是:全用一般现在时或是不同场合用不同时态。国外目前的趋势是更多地运用一般现在时(藤真如等,2004:6)。

至于语态,过去学术界较为强调被动语态的使用,因为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提及动作的执行者,使行文显得客观。另外,被动语态有较大的调节余地,有利于作者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被动语态在二战前的英文摘要写作中被大量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必用时态。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国外学术界的流行做法是顺其自然,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熊第霖、滕弘飞,2001:43)。藤真如和谭万成对2001—2003年间发表的100篇中外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的时态和语态作了比较,其情况如下(ibid.):

表5.1显示,英文摘要写作在时态方面的主流还是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时态,但外国学者一般现在时的运用比例要大大高于中国学者;表5.2显示,外国学者和中国学者在语态的选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国学者更多地运用了主动语态,而中国学者还是以被动语态为主。虽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学术规范,时态和语态的比例大小也应顺其自然。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接受国际上通用的学术规范,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如此看来,中国学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还要适当地关注时态和语态。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以外,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英文摘要还存在标题中心词不突出,语法错误多,词句之间关系表达不清,关键词提炼不准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许传贵,徐锡华,1998:19)。

6. 造成问题的原因及出路

上文提到的各种问题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既有摘要作者方面的因素,又有研究者和杂志方面的因素,还有规范方面的因素。但无论如何,摘要作者在摘要创作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否认的。

6.1 作者因素

摘要作者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都会直接影响摘要的质量。一方面,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在结构、长度、时态和语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作者主观上不重视造成的(因为摘要结构成分的缺失、长度的不足和时态、语态比例的失调都是可以避免的)。另一方面,摘要中连接词使用方面的问题则是由作者英语写作水平造成的。英语中的连接词是较难掌握的内容,连接词的掌握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何佩嫦,2000:296)。摘要作者连接词掌握的种类和用法少都导致了其英文摘要中连接词运用单一和某些连接词的滥用。

6.2 研究者因素

国外以Ventola(1991;1994;1996)为代表的学者对摘要这一文体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摘要研究有望成长为一门新的学科——摘要学。更重要的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被及时运用在了摘要写作的培训中。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学者在摘要研究领域尚有更多工作要做:在清华同方论文数据库中,以“摘要写作”为关键词在1994—2004的时间段内进行搜索,仅找到99篇论文,其中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只有9篇(以常用外国语类核心为准)。除了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同行有较大差距以外,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应用也相对滞后。迄今为止,国内还未举行过摘要研究的专门学术会议,摘要写作的培训班也屈指可数,目前在Google中仅见张顺兴等(2008)针对医疗系统科研人员英文摘要写作的网上培训。由此看来,研究和应用的滞后也是制约中国学者英文摘要质量的因素之一。

6.3 杂志因素

如第二节所述,国内杂志对英文摘要的字数都作出了规定,但大多数摘要作者并没有按照规定写够字数。杂志在这方面应负主要责任,因为尽管摘要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有偷工减料之嫌,但如果杂志严格要求,摘要作者自然会遵守规定。

6.4 规范因素

如第四节所述,我国各杂志仍然采用1984年颁发的摘要写作规范,该规范的规定虽然是针对中文摘要,但英文摘要实际上是对中文摘要的英译,该规范间接对英文摘要的时态和语态都产生了影响。

要解决上述提到的各种问题,摘要作者、研究者、杂志和规范制定者四方面需要共同努力。摘要作者不仅要端正态度,严格遵守投稿杂志的稿件要求,遵守英文摘要的结构和长度规定,还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尤其是连接词的使用能力。国内摘要研究人员也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以帮助提高摘要作者的水平,并通过组织专门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交流。除此之外,杂志方面也要严格要求,把准备采纳、但英文摘要字数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交给作者修改,合格者才予以刊发。最后,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制定颁发新的摘要写作规范,以适应新的国际学术形势的变化。相信随着上述诸方面的努力,中国学者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参考文献

Bassey, M. Education-line guidance on abstracts[EB/OL]. Creating Education Through Research: A Global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the 21st Century Kirklington Moor Press,http://www.leeds.ac.uk/educol/abstract.htm, 2008-6-10.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65.

Ventola, E. Native and non-native revising of scientific articles[A]. In Ventola, E., et al. (eds). Functional and Systemic Linguistics: Approaches and Uses[C].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1.

Ventola, E. Abstracts as an object of linguistic study[A]. In Havtola, E., et al. (eds). Writing vs Speaking[C]. Tubingen: Gunter Narr, 1994.

Ventola, E. Packing and unpacking of information in academic texts[A]. In Ventola, E., et al. (eds). Academic Writing: Intercultural and Textual Issues[C].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桂诗春、宁春岩. 语言学方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何佩嫦. 英语连接词在中国学生理解和记忆说明文中的作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296.

孟令新. 中英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语体正式度对比研究[MA]. 清华大学,2004.

藤真如、谭万成. 英文摘要的时态、语态问题[J]. 中国科技翻译,2004(2):6.

熊第霖、滕弘飞. 英文科技写作[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43.

许传贵、徐锡华.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技巧[J]. 中国科技翻译,1998(4):19.

杨永林、杨芳、杨莉. 英语论文写作研究[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35.

论文摘要写作技巧 篇7

2.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 (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 和主要结论, 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 (Objective) ”、“方法 (Methods) ”、“结果 (Results) ”和“结论 (Conclusion) ”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

3.综述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 可以写成结构式摘要, 也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4.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 不列图、表, 不引用文献, 不加评论和解释。

5.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等, 除了公知公认者外, 首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 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

6.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 可以略详。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篇8

[题目]家蚕能被用作人类疾病模型吗?

[摘要]在日本,家蚕是一种家喻户晓的鳞翅目昆虫,长期以来应用于纺织业,还是一种农业研究的模式昆虫。近年来,家蚕常被用于疾病分析的动物模型,例如人体黄斑类胡萝卜素转运蛋白就是利用家蚕黄血系统的类胡萝卜素蛋白衍生物信息发现的。因此,家蚕的类胡萝卜素运输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开发人类疾病模型,Hiroko Tabunoki等分析家蚕与人类同源基因的特征,从而构建KAIKO功能注释管道,形成一种特别的家蚕突变体用于生物芯片分析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家蚕中有一种新的分子网络涉及帕金森症;分析自然变异家蚕系统作为人类疾病模型具有的潜能,总结了用家蚕基因信息标注研究人类标注同源基因的最近应用进展。家蚕突变体的研究将提供一个用于研究病理机制的线索,将有助于帕金森疾病的治疗和治疗药物的开发。

[关键词][关键词]家蚕;人类疾病模型;家蚕突变体,帕金森症;半透明的幼虫表皮

2.Yasuhiko Matsumoto,Kazuhisa Sekimizu.A hyperglycemic silkworm model for evaluating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Rehmanniae Radix,an herbal medicine.Drug Discoveries&Therapeutics.2016;10(1):14-18.

[题目]高血糖家蚕模型评估中药生地黄提取物对降血糖的效果

[摘要][摘要]家蚕食下含有大量葡萄糖的饲料后会表现出高血糖症状,高血糖家蚕因此成为一种评估治疗高血糖症药物的动物模型。中草药生地黄的热水提取物,对家蚕高血糖症表现出治疗效果。使用家蚕作为动物模型可以快速、简便地评估不同批次的生地黄提取物降血糖效果。Yasuhiko Matsumoto等的试验发现,家蚕作为评估各种草药治疗效果的实验动物具有很多优点。

[关键词]高血糖症;家蚕;体内评价体系;生地黄;快速检测

3.Satoshi Nishida,Yasuo Ono,Kazuhisa Sekimizu.Lactic acid bacteria activating innate immunity improve survival in bacterial infection model of silkworm.Drug Discoveries&Therapeutics.2016;10(1):49-56.

[题目]用家蚕做模型动物改善乳酸菌活性先天免疫力

[摘要]乳酸菌(LAB)被认为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帮助的益生菌,其活性对活化免疫系统很重要。动物和昆虫都存在先天免疫系统的保护。家蚕的先天免疫可以对微生物做出免疫反应,细菌集合体的分子模式(别名肽聚糖和葡聚糖)会引起家蚕肌肉收缩。在这个研究当中,通过家蚕肌肉收缩试验Satoshi Nishida等建立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用于从自然产物中分离乳酸菌,筛选出一种高活性的乳酸菌可以活化家蚕先天免疫。试验表明Lactococcus lactis 11/19-B1活性高,刺激家蚕先天免疫系统。L.lactis 11/19-B1降解牛奶用酪蛋白氨基酸和葡萄糖。分离获得株系将成为酸奶制作的重要限速株系。家蚕正常摄食混有L.lactis11/19-B1或有L.lactis 11/19-B1的酸奶时,与市售制作酸奶的乳酸菌相比,lactis 11/19-B1导致家蚕肌肉收缩的更加剧烈。有趣的是,家蚕食下乳酸菌后表现出对铜绿假单胞菌较大的耐受性。这个研究表明,Lactococcus lactis 11/19-B1或可用于生产酸奶和益生素来活化先天免疫。

[关键词]乳酸菌;乳酸球菌;家蚕;先天免疫;效果

4.Dai F,Wang Z,Luo G,Tang C.Phenotyp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of Autotetraploid and Diploid Mulberry(Morus alba L.).Int J Mol Sci.2015,Sep 22;16(9):22938-56.doi:10.3390/ijms160922938.

[题目]桑树同源四倍体和二倍体的表现型和转录分析

[摘要]多倍体植物及其器官通常都比相对应的二倍体大,这让育种家对多倍体植物产生了兴趣。桑树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此研究中,广东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秋水仙碱处理获得了一系列桑树多倍体。为了评估桑树基因组翻倍的效果,对桑树二倍体和多倍体性状的表现型和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多倍体的高度、树径、叶片大小、果实大小都比二倍体大。转录组数据表明在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21 229个基因转录中仅有609(2.875%)的基因不同。其中,30个基因与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独立转化有关,包括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植物生长激素。此外,还有41个基因涉及光合作用。这个实验结果增强了对桑树多倍体变种的认识,并有利于将来的育种工作。

[关键词]关键词]桑树;同源四倍体;表型;转录组;植物激素

5.Hossain MT,Yamamoto K.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active site of a Bombyx mori unclassified glutathione transferase.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15,Jan 22:1-3.

[题目]家蚕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部位的研究

[摘要]摘要]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是一类重要的降解酶,在各种环境毒物和氧化应激反应的防御中扮演中心角色。在家蚕体内,Hossain MT等获得了未经发现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氨基酸残基,与谷胱甘肽(GSH)相互影响。定向位点诱变的家蚕谷胱甘肽突变体,发现氨基酸残基Asp103、Ser162和Ser166位址具有催化活性。

6.de Oliveira AM,Mesquita Mda S,da Silva GC,de Oliveira Lima E,de Medeiros PL,Paiva PM,de Souza IA,Napoleão TH.Evaluation of Toxicity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n Ethanolic Extract from Leaves of Morus alba L.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2015:513978.doi:10.1155/2015/513978.Epub 2015 Jul12.

[题目]桑叶乙醇提取物的毒性与抗菌活性的评估

[摘要]这个试验评估了桑叶乙醇提取物对卤虫藻的毒性,对小鼠的口服毒性及抗菌活性。植物化学分析表明,提取物中存在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鞣酸类、三萜类等成分,均未对卤虫藻表现出毒性。连续两周分别对小鼠进行300 mg/kg和2 000 mg/kg b.w.提取物的处理,未发现死亡和行为异常。然而,动物在接受最大剂量提取物时,表现出大细胞性贫血(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无论在300 mg/kg或在2 000 mg/kg的提取物处理组中,白血球的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分节核细胞比例增加。2 000mg/kg提取物处理的小鼠器官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发现肾小管扭曲浮肿、肝脏小叶中心的静脉周围存在白细胞浸润、高度分散的脾白髓。提取物为对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克鲁斯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曲霉菌表现出抗菌活性。综合来看,提取物含有抗菌药物成分,摄入后并不会使小鼠致死;然而使用仍需谨慎,因为它具有促使生化、血象、组织病理变化的现象。

7.Kim HG,Jeong HU,Park G,Kim H,Lim Y,Oh MS.Mori Folium and Mori Fructus Mixture Attenuates High-Fat Diet-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in Mice.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2015:379418.doi:10.1155/2015/379418.Epub 2015 Apr 7.

[题目]桑叶和桑果混合物可降低由高脂饮食诱发的小鼠认知障碍

[摘要]肥胖症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能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及痴呆等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可以导致神经损伤、失忆和认知障碍。桑树的叶子和果实已被证实含有能控制肥胖和降低血脂的生物活性成分。因此,在这个研究中,Kim HG等用c-Fos抗体、突触素和突触后密蛋白95进行免疫组化试验测试它们对高脂饮食小鼠认知行为的影响。C57BL/6小鼠饲喂高脂饲料21周,体重出现增长,在最后12周饲喂按2∶1配制的桑叶与桑果提取物混合饲料(MFE)后,小鼠体重明显下降。此外,肥胖小鼠不仅表现出神经活动减弱,而且表现出前突和后突活动减弱,而MFE处理组小鼠则表现出活动性恢复。最终,在新物体辨别实验中,由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认知障碍在MFE处理中逐渐恢复。试验表明MFE的减肥作用是通过改善神经和突触的活性,恢复了由高脂饮食导致的认知障碍。

8.Wang F,Wang R,Wang Y,Xu H,Yuan L,Ding H,Ma S,Zhou Y,Zhao P,Xia Q.Remobilizing deleted piggy Bac vector post-integration for transgene stability in silkworm.Mol Genet Genomics.2015 Jun;290(3):1181-9.doi:10.1007/s00438-014-0982-6.Epub 2015 Jan 15.

[题目]剪除piggy Bac转座子定向整合提高家蚕转基因后的稳定性

[摘要]删除整合入基因组后的转座子元件可以提高外源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转基因稳定性,在转基因动物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在这个研究中,为了提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家蚕转基因稳定性,Wang F等改造形成了一个piggy Bac载体可介导整合后的转座子序列的删除。piggy Bac载体包含反向末端重复序列L1、L2和R1,可形成L1/R1和L2/R1两种类型的转座盒。hsp70-PIG作为转座初期piggy Bac转座酶的表达盒,在帮助型载体中的瞬时表达激活和测试转基因稳定性,或整合到改造载体上形成转基因家蚕。与L2/R1相比,缩短的L2增加了L1/R1在家蚕基因组中的转化频率。在L1/R1整合到基因组后,激活L2/R1这个不完整的转座子,并促使与一个不完整转座子相连的外源转入基因甚至在外源转座酶的存在下依然能在基因组中稳定存在;而那些与完整转座子相连的两侧在基因组中是十分不稳定的。研究结果表明,整合后删除转座子元件以确保转基因稳定性是可行的。我们认为该改造的转座载体将在转基因家蚕和其它piggy Bac介导的转基因生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9.Yamamoto T,Mase K,Sawada H.Diapause Prevention Effect of Bombyx mori by Dimethyl Sulfoxide.PLo S One.2013 May 13;8(5):e64124.doi:10.1371/journal.pone.0064124.Print 2013.

[题目]二甲基亚砜对家蚕滞育的阻止效果

[摘要][摘要]由于没有发现比盐酸处理更有效的阻止家蚕胚胎滞育的方法,其已经使用了80多年。Yamamoto T等在研究中发现二甲基亚砜(DMSO)可以阻止家蚕滞育,78%的浓度与100%的浓度阻止效果相当,而且效果可以与盐酸处理效果一样。与此相反,在一定浓度二甲基亚砜的处理下,非滞育蚕卵的孵化能力降低。DMSO的作用仅限于产下24 h以内的滞育卵,这种处理方法的临界期和有效期比盐酸处理的时间稍短一些。DMSO类似物、N,N-二甲基酰胺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对蚕卵几乎没有解除滞育效果。此外,Yamamoto T等还利用DMSO研究了化合物的渗透作用。将抑制剂蛋白激酶CK2溶入DMSO中,对滞育的阻止率下降至40%以下。这表明CK2抑制剂是在DMSO阻止滞育后对胚胎发育产生抑制作用。这项研究表明,DMSO通过渗透作用阻止蚕卵滞育。

10.Miyashita A,Takahashi S,Ishii K,Sekimizu K,Kaito C.Primed Immune Responses Triggered by Ingested Bacteria Lead to Systemic Infection Tolerance in Silkworms.PLo S One.2015 Jun 24;10(6):e0130486.doi:10.1371/journal.pone.0130486.e Collection 2015.

[题目]细菌入侵家蚕引起免疫反应导致系统的免疫能力提高

科技论文摘要的功能 篇9

摘要的主要功能是:⑴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现代科技信息浩如烟海, 读者检索论文题名后是否会继续阅读论文的其他部分, 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进行判断。⑵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 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 (或稍作修改) 而直接利用, 从而避免他人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 期刊上网, 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可以这样说, 摘要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

科技论文摘要的功能 篇10

摘要的主要功能是:⑴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现代科技信息浩如烟海, 读者检索论文题名后是否会继续阅读论文的其他部分, 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进行判断。⑵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 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 (或稍作修改) 而直接利用, 从而避免他人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 期刊上网, 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可以这样说, 摘要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

——摘自《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

学术论文摘要 篇11

我熟知的唐承华这些年在艺术上的思考和努力,他是真正想解决两种问题:1、如何使自己的艺术能够在今天的视觉文化语境中找到更多的对立点。因此,这些年来,他的的确非常努力,我觉得努力首先是非常具有一种对当代中国的视觉艺术如何在这一时代既具有时代文化的共同性、基本性,又能够和自己的艺术创作逻辑能够形成很好的关联,所以,唐承华这些年举办了不少小型的展览,而为今年开幕举办的展览,可以说是从去年春天开始酝酿,下半年开始进入实际性的准备,到今年又不断地充实,最后呈现给这一时期的艺术状况。这样一个过程,特别是今天和大家见面的展览,可以看到,他自己首先有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他比较早时期从事版画,在印制版画的同时,也从事综合性版画。今天有很多版画系的老师和同仁们对他很了解,这个过程中,他一方面是在做版画,另一方面,他不断地把版画的语言特征和当代的绘画性表达结合在一起。所以,他采用综合的手段,特别是采用大幅面的印制与绘制相结合,把印与绘相结合的绘画方法,使得他版画家的身份得到保留,同时又从中继续扩展起来,朝向我们讲的更大的绘画表达与绘画表现目标和境界迈进。

经过了这么一个大型绘画的过程,同时又把平面的艺术发展为更加具备空间的、多种媒介的、综合的艺术表达。这种表达对每个艺术家都是允许的,但是唐承华的做法是和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够结合起来,他的艺术最大特点是非常澎湃、蓬勃的表现性,这种表现性固然是今天许多艺术家采用的语言,但是从唐承华的绘画上就可以看出他是有很好的绘画把握能力、驾驭能力,特别是在画面上所形成的一种结构性的意向能力,他的作品作为抽象绘画很难马上归为跟历史上哪个流派相接近,但是他绘画中的抽象因素是通过结构方式所呈现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学术特色。由此,他把绘画和其它媒介结合起来,当他从平面走向空间的时候,他的艺术表达空间就更加大了。所以,他的这种蓬勃的、旺盛的创作力就在更多的媒介中体现出来。

2、唐承华在试图打开自己的艺术表达空间和表达方式的时候,他肯定遇到了一些绕不过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找到对自己艺术表达更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在每个画家那里都是需要的,有的需要歷史的支持,比如说艺术史的支持,有的需要超常的生活体验或者经验的支持。而唐承华在去年就开始酝酿要寻找一种跟自己表达语言能够找到一种内在契合的媒介这样一个要点,所以他就去走访、探访了造纸工艺,尤其是使用蚕丝的材料和造纸的工艺相结合,在这方面他得到了一种新的支持。在这个支持后面可以看出两个小的要点:(1)、他精神上要回归或者寻找本土传统中的文化因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动力。(2)、他要更多的通过亲历亲为去体验,通过劳作获得对媒介的体悟,这两种他都通过很好的努力做到了。所以,他在这次展览中大量的采用了新的蚕丝纸的载体。

苏新平:从我看他这个展览,又让我有一种震惊的感觉。我一下想到了蔡国强说的(艺术是可以乱搞的),其实不是真的乱搞,而是指的实验性,有实验精神。但是放到唐老师身上特别贴切。我又追问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态?因为他出生在福建,福建对外贸易比较活跃,文化也是外向性,跟内地是截然不同的。他接受的教育,小学、初中在中国,之后就去的日本、美国等,他文化上的大跨越,让他没有那么多的传承负担,没有那么多压力。因为这个压力是我们在国内接受教育非常多的人很清楚,只要一思考问题,一进入实际,这种传承的因素,传统的压力,有很多东西让你只能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不可能有“无法无天、乱搞的实践状态”。还有一点,唐承华老师身体非常棒,他的精力的非常充沛,他在艺术探索过程中精力充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看到这十年他从来没有停止进取的状态,每天都在创作,每天都在思考问题,所以,才有他今天这样的艺术成就,有他这样的面貌。

郑工:唐承华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画家,比如现在流行的视觉文化,什么是视觉性?跟过去强调的造型、绘画,或者是跟空间的方式有什么区别?视觉的东西还是把人引导到阅读的层面上,在这个过程中材料就容易出彩,很多人比较注意材料的选择,当它还原到图像层面上的时候,他接触到材料一种机理性的东西会在这里冒出来,这个很有意思。但是大家往往都注意到肌理性,但往往容易忽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结构性”。我觉得在视觉的展示和表达的过程中,结构性是很重要的。它一方面涉及到材料本身的内质性,像材料木头、竹子什么,在特定的环境下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特定的内质,我们在处理材料的时候,唐承华先生这次选择的蚕丝纸,这跟一般纸不一样,尤其是丝,里面有纸浆、木浆,这种纸如何解释?它本身就形成层次关系和结构关系,在对材料的内质的处理过程中,本身也包含着结构性的思考。

第二点,对于材料结构性的思考还包括本身的物理特性,因为它毕竟是物,所以,物理特性很重要,可能处理物理特性的时候可以通过其它手段,比如说外部的力,一种破坏的手段,重新搭建,也可以称之为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手段,也可以进行。这种种种手段利用的时候,一方面在破坏本身的质性,其实一方面也重新在建构它的另一种形态。

广军:今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抽这个事可以抽,但是抽象画一看就像外国的东西,大家会觉得这是中国的“玩意”吗?我看了唐承华的作品,我觉得是可以呀,因为他经过了很深刻的思考,比方说用丝,就能跟中国传统的东西挂起来,这还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关键是抽的时候得有一个底气,根基是什么东西,唐承华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

第二点感触很深的是,我还可以再抽一回。因为原来说得很神的,比方理论家说这是精神的物化,挺精神的事可以物化,物化怎么弄呢?就找一些物,比如到日本留学的时候,教授把音响弄得很大,让学生按照音响去运笔。而我们美术院校从来没有做过这种试验,怎么让精神物化?这是没有的。我自己做的时候就在想可不可以这样?比如吃饱了劲儿大了可以物化到什么样子?今天什么事特别高兴了,我就物化出另外一个样子,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这是一种天方夜谭,还是真是有这种可能?这就是让我不敢抽的一个原因。别弄成皇帝新衣,变人了,这就是物化了。我今天看了唐承华的作品,我觉得是可以的,这件事情该怎么做,我觉得他做的有道理,让我很有启发。

高岭:大家知道,唐承华先生是版画出身,现在在中央美院教版画。我到中央美院读书以前,我认识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中央美院版画系的,包括苏新平教授。版画是很硬的东西,是木头,还有石料,都是方块、重量体量的,是物质性很强的东西,而且版画本身的限制也很多,如何在物质化中走出来,如何和中国的诗性、绵延、逍遥发生关系,这是唐承华三年来思考的一个结果,把难以逾越的固态形式在空间上重新分割,重新组合,然后借助于桑蚕,显然有时间因素,有桑蚕吐丝时间上的积

淀,在展厅中间墙面上色彩斑斓的符号对他来说也比较诡异,又是非常个人化的抽象性符号,能够把符号融合在一起,这块唐承华做了非常好的嫁接。

杨起:我第一感觉,这对不同的观众来说是挺有意思的展览。这个展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很有道理,从传统来说,有传统,也有破坏,破坏就是改变蚕丝在工业和生活中本身的作用,另外一面,因为他有了破坏才有了生发,有了生发就有发展,所以,他后来用了“漫延”有一定的道理,他的名字是TANG,SILK唐承华,跟唐代,跟丝绸,因为丝剪不不断、理还乱,引发出了很多文学、美学上的想法及道理。

王春辰:刚才有人讲到威尼斯双年展的题目叫“弥漫”,弥漫跟“漫延”有点相同之处,但实际上有点不同,因为威尼斯策展人是想对中国的一些色、味等等做一些探讨。我们看唐承华的作品,特别是他的题目,他很巧妙地用了一个英文,刚才有人讲从题目来看很容易想到唐代,另外还用了物,就是丝和纸张。刚才大家是从版画来讲,我不认为这是艺术家在思考版画,或者已经超越了这个范围,在今天来讲,我们无法提出什么是艺术,无法给出一个终结答案,很多艺术家都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向展开。正因为是一个整体,所以也会发现有的作品很单纯,有的很华丽,这是不是在矛盾当中有所取舍?我个人偏爱更喜欢固性的东西。比方我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工作,我们就曾经探讨过,如何当代艺术凸显纸在艺术中的作用7因为纸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古文明的象征,纸在当代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和关系,艺术家是如何看待它,甚至是纸逐渐退出文化的历史舞台,有了电子网络,纸的概念越来越淡化,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把纸重新提起来,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我们要做这样的展览,也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唐承华在这方面给出了一定的回答和试图得到某种追求。

王端廷:唐承华这种创作方式,即使抽象绘画已经非常具有个人特色,或者说已经非常好了,但是从艺术史的角度,他是跟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相互对应的,我们看他的画会联想到抽象表现主义。这三年的蜕变,唐承华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走到现在,某种程度上走半个世纪。这次我们看到的是新的唐承华展示了新的面貌,而且是综合的架上艺术,有绘画,还有装置,还有影像,甚至有互动,这是非常当代的语音,或者是非常当代的艺术。我们说在艺术语音上,架上艺术和非架上艺术是区分当代和现代的标志,在国际当代艺术界,装置、行为、影像和摄影是当代艺术的四大主要因素门类。唐承华所采用的当代视觉性语言,更可贵的是,他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了他进行当代探索的资源,他所使用的丝是中国的,造纸术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他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转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在国际获得成功的几位著名艺术家都是走的这条路,蔡国强从中国传统的火药走到了国际,走到当代,这样的艺术既是中国的,也是当代的。作为中国艺术家,我们要想当代,我们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可供利用,但是怎么利用,怎么把传统变成现代,它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这需要特有的能力。唐承华具有这个能力。

张宝玮:我对唐承华老師新的作品还没有很好的拜读,但是我知道他是用蚕丝、纸浆制作的,然后画面形成一定的机理。前几天我看一个展览刘国松,也是找一种新的表现方法和创作肌理、语言,他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做了,等于是大师、先行者。在中国的艺术家,尤其是在海外的,也都想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美术创作。在唐承华老师的作品里面跟刘国松不一样,他想在国画上进行改革,所以他传承了很多传统的文明,水墨和国画里面的(湄法)山水、人物的感觉,唐承华老师的创作,主要在感情和形式上,从西方的油画和抽象主义发展过来,尤其是用丝和纸做成了肌理,做出来的东西非常气,自然而然感觉到中国的文化和意境在里面,所以,将来进一步发展会是非常有水平、非常有内涵的、非常有传统继承的作品,我非常喜欢他的绘画。

杨卫:刚才王先生说到一个类比性,我知道唐先生在日本留学,我很清楚地感觉到他的作品里面还有东亚的东西,他还稍稍受一点影响。我着重说一点,唐先生跟蔡国强等几位海外艺术家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如果创造一个词,我更愿意把蔡国强他们说成艺术政治,而唐承华先生不太一样,他的作品更关注的是艺术本身,是审美的语言逻辑,我从他的作品中看得非常清楚,几乎没有外在事物的干扰,如果用一个词,我们知道84年后期有一个关于文化语言的讨论,像唐承华的作品更是在那样的基础上的延伸,也就是说他对语言问题的关注甚至大于对外在社会条件的关注,从这一点来说他是艺术独立的精神作为支点,所以,他的语言非常丰富,不光是丝绸。我特别关注他的“刷子”这件作品,刷子是一个很尖锐的东西,在唐先生的语言当中,把“尖锐性”磨掉以后变成一种美的东西。总而言之,从他的作品中,他始终是在削弱尖锐的问题,把这样一些东西转化为一种审美的功能,这种东西跟中国文化的智慧是有关系的。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文化的智慧不仅仅应对目前的国际关系或者政治问题有一种应对策略,它对审美,对艺术的独立主张,依然会起到作用。

刘礼宾:在中国有很多人从事版画,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版画本身蕴含着什么的东西?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在美院有两个系特别活跃,其中一个就是版画,这说明版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绝对不是单纯的,包括唐承华老师的展览,在此之前我去他的工作室跟他聊了很久,我更加相信他是把一种艺术语言的创作方式转化成存在方式。我曾经有一个判断,一个艺术家,如果说在他的艺术创作之中没有和他的生命状态发生真正的交接点,这个艺术家是不成熟的,艺术语言跟他没有关系。版画有一个转印的过程,有可控制性,比如先弄好板,然后转印过去,之后有印痕,我不知道印痕有多少,但是可能有40%是可控制的,60%是不可控制的,在控制和反控制过程中,这可能是版画的魅力所在。

盛威:唐承华先生的抽象绘画,跟一般的反对图像还不一样,因为我看到他最早是90年代初期、中期就开始从事抽象艺术,那时候还没有图像化的艺术。尤其是他从日本回来以后,他对每一个画面的局部控制得非常到位,跟一般要反对现实主义的抽象艺术拉开了距离。此外,这次的创作更有价值,因为他企图超越抽象艺术原有的范畴,去实现新的艺术样式,这种方式方法也符合目前的国际潮流,把艺术作品变成社会实践,或者是变成带有过程性的、完整的艺术项目,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当代艺术创作方式。所以,他做的蚕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或者装置,而是与过程其中完整的创作项目,这就和早期“天边的彩云”画拉开了距离,那还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他先把蚕养大,然后做成蚕茧,然后弄成丝,再把丝跟纤维杂和一块做成纸,然后从四川拉回来纸,然后用油画棒把拍的照片和在那边经历的画面以印象派的方式涂抹在画布上,然后用钢丝刷把一些丝和颜料刷下来,然后就会有一些丝团,丝团集中到大的玻璃柱子里面形成一个作品,然后钢丝刷放到一块也是一个作品,还有影像记录也在现场,所以,我说这是带有时间性和过程性的完整的艺术项目,而不是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一件作品。

如果要提出某种建议,我也有一点小建议,还存在着没有太分清楚的可能,一方面在强调唐朝,当然也是个体,另外又在强调丝、纸,这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强烈的关系,我们选择文化的概念走下去创作整个项目、整个作品,还是更关注物质本身,或者艺术本体像丝的媒介转换?这两者有一点矛盾,如何让它融合在一起,如何实现主次区别?这是不是下一步创作可以继续完善的地方?

徐亮:我跟唐承华先生03、04年认识的,当时唐先生精力旺盛,特别有激情,这么多年走过来,确实如我当年感受到的一样。让我感到特别离奇的时候,他是从版画创作的,而不是别的。对唐老师的展览看法,作为北方人,对唐朝文化都是情有独钟的,对唐代文化的向往这一点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点,唐先生的艺术带有很多诗性、诗情的意味,跟抽象艺术不谋而合。形而上的表达方面,我特别欣赏唐先生没有像别人那样,有的过分宏大叙事。总体而言,我对唐先生的作品非常有兴趣。

科技论文摘要的功能 篇12

摘要的主要功能是:⑴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现代科技信息浩如烟海, 读者检索论文题名后是否会继续阅读论文的其他部分, 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进行判断。⑵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 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 (或稍作修改) 而直接利用, 从而避免他人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 期刊上网, 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可以这样说, 摘要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

上一篇:Cd2+下一篇:缺氧缺血性脑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