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共9篇)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1
加强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条件,也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我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大致包括企业和社会的技术研发机构、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机构、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政策环境和人才保障机制等几个要素。政府先后出台的鼓励科技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建立企业创新主体等一系列政策与规定,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全市已建成市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技术中心30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科技创新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3个、省级40个、市级100个。全市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投资环境改善的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我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产业升级以及面对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要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存在的问题还须亟待研究解决。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一是企业技术机构建设水平低。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0家,建有技术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只有60多家,仅占总数的4.7%,在苏北五市位居第四。二是企业研发人员数远远不足,高层次人才更加缺乏。调查显示,全市每万人口中技术人员数为203.07人、科技人员中R&D人员比重为1.81%,均列全省第12位;企业研发人员数占职工总数的4.1%,高层
次人才引进、培养难度大,博士、硕士学位的专门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严重缺乏顶尖领军人才,人才问题已造成多数企业没有承接省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三是企业创新意识淡薄。我市企业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阶段,多数企业忙于结构重组,难以顾及科技创新的思考与规划,特别是近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我市的一大批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重生产经营、轻科技创新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长远竞争力。四是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低。据调查,我市企业2005、2006年研发投入达2%以上的占33%,有67%的企业投入严重不足。国际通行标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的企业难以生存,比重为2%的只能简单维持,比重达5%的才具一定竞争力。另外,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总体上看,我市多数企业还没有把科技投入和创新作为长远发展战略考虑。
2、科技创新基础支撑条件薄弱。一是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条件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数字显示:作为基础研究和行业技术开发公共平台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全省47个,淮安仅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161个,淮安仅6个;省级科技创新孵化器,全省76个,淮安也仅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省3514个、淮安只有47个。基础条件的薄弱,造成高新技术发展滞后,2007年1-6月统计,高新技术产值:全省6649.47亿元、苏北315.94亿元、淮安只有51.44亿元,占全省的0.77%,仅占苏北五市的16、3%,低于平均数。二是创新投资要素缺位。我市至今没有科技风险投资和科技担保资金专项,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缺少融资支撑,多年来有关部门对此呼吁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我市没
有高新开发区,仅有的一家科技孵化器(科创中心)成长缓慢,功能和手段也亟需进一步完善。
3、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在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我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除科技创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情报研究所自成体系外,科技信息、咨询、评估、创业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
4、科技政策的落实和科技投入不够有力。一方面表现在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难。为鼓励创新,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市里也配套了相应文件,如2006年5月全市科技大会出台的《关于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对创新创业的主体培育、队伍建设、财税扶持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扶持,但由于多种原因还没有全部到位,政策的引导效应还未形成。另一方面表现在政府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投入偏低。据统计,2007年我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为1010万元,占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0.7%左右,与国家科技考核的1.4%指标相差一倍,与全省13个省辖市相比排列第12位,与苏北五市的徐州7000多万元、盐城的6000多万元、连云港的2000多万元相比,未到苏北平均数;全市科技三项经费每年仅为530万元,连续几年没有增加,全市技术人员每人年平均费用不足50元。这些状况除无力支撑每年必须下达的工农业和社会发展等大批科技项目的引导扶持作用外,也势必影响跨越发展的进度和速度,甚至会使差距越拉越大。
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
发展战略的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目前,我市已处在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快速发展阶段,既要注重扩充总量,更要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使其成为地方竞相发展的根本实力,成为产业结构升级和投资环境改善的重要条件,成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促其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长远动力,为此建议:
1、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凸显企业主体地位。一是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支持创新的各项财税政策,特别要抓好去年江苏省出台的“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的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兑现,发挥政策的促进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认真研究和优化市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使其作为经济增长新亮点的重要抓手。二是规范企业科技创新行为,指导企业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计划,建立企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统计制度,并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加以约束。三是大力扶持企业技术机构的创建,提高技术机构的内在质量,使其能满足创新的需求。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促进更多的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五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树立创新无权威、创新无禁区的社会风尚,积极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全社会自主创新意识。
2、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健全环境要素。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科技服务网络和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公共科技资源服务。要重点整合我市企业、高校、院所的科技信息资源,更好的为淮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要搭建共性技术平台。聚焦我市三大千亿元产业、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和四个农业主导产业,引导企业与高校院
所实行强强联合,共建共性技术平台,加强行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速产业升级。三要健全创新环境要素。酝酿多年的科技风险投资和担保资金已到了该下决心尽快组建和实施的阶段,大批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难题不解决,将会使全市的科技创新受到极大的影响。四要建立县(区)级科技创新孵化器。建议各县(区)以工业园区为基础尽快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器,促进环境要素的完善,降低区域内的科技创新风险,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对此,宿迁市沭阳县的科技创新孵化器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3、健全科技中介机构,提高服务创新水平。市场条件下,各类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专利)代理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投融资机构、共性技术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和企业与大学、研发机构联系的纽带,其作用是政府无法替代的。建议各级政府应予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现阶段财政应给予一定经费培养其发展壮大,尽快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尤其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科技咨询、科技政策和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培训等多方面的功能,待其发展到成熟阶段再行逐步推向市场。
4、深化产学研联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要继续搭建好产学研联合开发平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科技洽谈会,巩固和创新科洽会活动的品牌效应,不断创新办会形式和内容,为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信息服务。通过我市六届科洽会促进,我市80%以上的重点企业都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整合资源,深层次开展技术合作,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议将2008年
定为全市产学研工程促进年。为此要以支持三大千亿元产业、工业六大支柱和农业四个新兴产业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重点,以创立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为支撑的目标及评价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宏观协调机制与政策扶持体系,研究并成立全市产学研联合专门协调机构,负责解决跨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以及对外联络工作,及时配套出台促进政策,确保落实到位。要营造产学研联合的环境氛围,加强对典型的宣传和推介,对先进及时予以表彰。二要加强与名校名院的院地合作,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当前应重点深化和落实我市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钢铁研究总院、中科院软件所、天津科技大学六家院地合作协议,强化对合作项目的对接和跟踪服务,力求见到实效;要充分发挥市政府特聘的科技发展高级顾问的作用,组织他们来淮考察和指导,请他们挂钩企业、推介淮安。三要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强强联合。引导重点骨干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定点培养高层人才,共同承接省以上重点大项目,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扶持面广量大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引导其挂靠科技机构、大专院校、大型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形成稳定的技术依托。
二00七年十一月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2
1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定义、目的和原则
1.1 定义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是政府、相关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等对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对技术创新系统进行推广服务、教育示范,实现技术创新与农村住宅建设的有机结合,最终转变成技术经济活动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运作构成的系统[4]。
1.2 目的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总体目标,一是进行理论发展上的创新,探索“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推动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以农村住宅关键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主要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5]。
1.3 原则
(1)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要强调实用性,受经济、文化、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具有不同于城市的住宅需求。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农村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以“实用”为原则,通过适宜技术选择,在已有的住宅建设技术中选择适合农村发展状况的技术,根据农村住宅发展的需求,引导适宜农村住宅建设技术的开发。
(2)开放性原则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要学习国际住宅建设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注重引进集成技术,对住宅产业技术进行更新改造;把住宅科技研究应用与环境治理综合考虑。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要具有超前的眼光,要跨越式向前发展,最终达到规模化发展、降低住宅建设成本、提升住宅建设效率,最终提升农村住宅的功能和环境质量、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体现地方特色和聚落文明。
(3)经济性原则经济发展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和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技术与经济要协调发展,技术选择必须重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建国后,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适合发展经济、实用、环保型技术。
(4)继承性原则先继承继而发扬光大是我国一项优良传统,农村住宅建设经过几千年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尤其农民根据当地资源、气候、生产生活条件、民族习惯传统就地取材,和自然共生共溶。所以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要注重对不同区域典型传统特色住宅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进行挖掘,对传统住宅建筑保护与更新,注重我国农村住宅地方特色,聚落文明的传承,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民居和传统风貌。
2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2.1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总体构架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过程是将农村住宅建筑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农村居民满意的产品的过程。这一创新过程主要有5个构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1)科学和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它的主要组织是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承担着知识的生产、试验、验证等任务。
(2)技术内核体系它是知识和技能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其目的是技术创新。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系统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子系统,主要针对既有改造、待开发、待集成技术进行技术创新,这些技术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对其加以处理,经过与市场的循环反馈过程形成共性、关键技术[6]。
(3)技术创新环境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环境,是指影响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的科技发展、市场作用和政府行为等外部客观环境。创新环境系统是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依托,这里主要包括4个创新环境因素:技术供给条件、技术需求条件、供需结合状况和科技政策情况。
(4)制度创新系统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制度创新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系统包含激励制度、扶持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事制度4个子系统。
(5)技术创新评价反馈系统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行业创新评价反馈系统是通过对该行业创新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迅速进行信息反馈,在进行市场验证的基础上,要求行业创新的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环境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及时做出反应、保证农村住宅建设技术行业创新系统实现良性循环[7],如图1所示。
2.2 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开发与推广系统
(1)技术开发与推广主体农村住宅技术创新系统的主体包括:决策层,即建设部、科技部等中央主管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机构;管理层,即各地方新农村建设和科技创新相关管理机构;执行层,即与农村住宅建设相关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农村基层管理者和农民群众等。
(2)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开发运行机制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认为是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科技成果要寻找市场,市场需求则拉动技术创新,两者的交互作用引发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在创新全过程中,技术与市场(包括市场需求、政府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创新要素有机结合、交互作用共同引发技术创新。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在产品生命周期及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
(3)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开发扩散机制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伸展、演化、扩大应用范围的过程。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扩散主要包括2方面的扩散:一是技术间的扩散,二是行业内技术扩散。农村住宅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包括扩散对象、扩散主体、扩散受体、扩散环境、扩散模式等几个方面[8]。
(4)农村住宅建设技术示范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涵盖范围大,情况较为复杂,技术创新体系尚须完善。在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推广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示范点的办法积累经验,完善制度。首先,在全国主要省份选择1~2试点区展开示范,并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信息,解决实际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同时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其次,逐步完善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发展的相关制度和办法。达到以试点区为中心和样板,利用示范区的技术成功经验和模式,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各试点地区还应重点扶持培育条件相对成熟的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主体[9]。
(5)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产业化推广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要能够快速有效地被产业化推广,首先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政策、工作的延续性,在全面支持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使技术与经济全面结合。其次,紧密依托地方政府,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科技展示度高、示范推广性强的农村住宅建设产业化基地、技术开发创新应用平台。三是,地方政府协助转变农村住宅建设模式,实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主体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综合管理的开发模式,改变目前农民单家独户建设住宅的小生产状况[10]。
3 对策建议
3.1 组织方面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构件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任务大且繁重,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灵活有效地的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组织职能,避免组织机构和职能的交叉重叠、缺位和错位[11]。
3.2 人才方面
为保证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进行,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摸清现有人才的基础上,重点培养符合工作需要的关于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的专业人才。把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带头人作为技术骨干,建立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企业强强联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专业水平,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如图2所示。
要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引进机制,把引进人才与重大课题项目攻关相结合,采取合作培养、交换使用、技术咨询和兼职招聘等开放式形式,以岗位、项目、长租短借等灵活方式,聘请专家、教授联合攻关,不断增强人才引进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建立和完善人才机制创新:一是要建立有序开放的公开竞争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探索发现人才和市场化配置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市场化选聘相关人才的选拔力度;二是要建立以职能管理为主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和防止人才的浪费;三是对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考核其技术创新、攻关、成果转化及技术管理能力,注重实际效果及业内专家的评价。
3.3 资金方面
政府应每年拨出足够的经费,以保证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长期、可持续、有效的运行。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实施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和多渠道投资格局。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村住宅建设技术标准推进实施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建设中。
3.4 法律方面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的基础保障。建立健全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标准,推进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推进实施监督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制定管理办法的依据和目的;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各阶段实施标准的范围和管理程序;建设技术标准实施各方主题的职责和义务;奖惩及法律责任;保障条件等。
摘要: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实施,对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技术的整体水平,提升住宅的功能与质量,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定义和目的,构建了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并从法律、组织、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创新实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住宅,技术创新,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振坡.中国农村住宅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2009(6):9-14.
[2]卢健松,姜敏.1997—2009年农村住宅的变化[J].建筑学报,2009(10):74-78.
[3]王建廷,肖忠钰.村镇住宅建设技术适宜度评价与集成创新研究[J].城市,2008(3):3-7.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5.
[5]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20.
[6]叶金国.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30.
[7]曲继方,宜亚丽,曲志刚.技术创新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1-10.
[8]康凯.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与模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62-64.
[9]刘名瑞.我国集成住宅技术发展前景初探[J].建筑学报,2004(4):73-75.
[10]徐建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住宅建设的必然选择[J].专家论坛,2004(8):12-14.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3
12009年,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频发
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问题频发,震惊了社会各界。
7月份,于湖南武冈市东南约10多公里的文坪镇横江村发生大范围血铅超标事件。村民开始要求政府组织给孩子普遍体检,并对被怀疑与铅污染有关的武冈市精炼锰加工厂进行调查,引发群体性事件;7月,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千余市民在饮用自来水后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发热等症状,后赤峰市建委通报,事件为水源污染所致;8月,河南省济源市柿槟村,政府对铅冶炼工厂周围村庄中的14岁以下儿童3108人进行血铅检测,其中血铅含量高于250微克/升,需要驱铅治疗的有1008人。血铅值最高达正常值范围的六倍还多;8月,陕西省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马道口村两村731名受检儿童中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3人中度铅中毒、3人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接受排铅治疗。
除此之外,全国范围内还发生类似的环境污染人群健康损害事件数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未来环境健康事件仍将高发
有专家认为,2009年大家看到多起环境健康事件报道,并不表明现在环境事故大量增加。它传递出的一个需要引起国家关注的信号是,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将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意识的不断增加,“污染受害者已经不能忍受这种污染危害,正以各种方式表示对污染的反抗”。
环境污染及由此带来的破坏后果的显现,有的是即时性的,有的却有明显滞后性,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可能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积累和迁移转化才能最终显现其危害后果。比如镉污染导致的“痛痛病”等。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污染负荷不断增长和积累,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一些因污染导致的疾病也到了高发时期。
我国目前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环境健康事件与日本20世纪末70年代初的情况相似。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经济发展也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闻名世界的日本“水俣病”就是典型的一例。如果我们不能正视2009年发生的一系列环境健康事件,那么,今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可能会更加难以处理。
3我国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的基本特点
2009年发生的国内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
(1)受害者自己首先发现健康危害,经临床确认后向排污的嫌疑对象维权、申诉。
(2)政府和环保部门在事件发生后出面解决问题,但多遭遇公众对政府作为的“公信力”质疑。
(3)污染事件对附近的人群产生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同时对政府的财政和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对此,无论政府、公众和学者们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提早发现这些环境污染的健康隐患?为什么不能提前预防健康损害的发生?为什么不能建立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预警机制?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引入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理念和方法。
4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应用严重滞后
近年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频发与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EHRA)应用严重滞后密切相关。这些环境污染损害健康事件,一方面给当地的百姓健康带来了实际的危害和潜在的长期威胁,另一方面也使当地政府的公信力面临严峻的考验。更为严重的是,到目前为止很多类似事件的发生能否归因于环境污染的影响仍然缺乏科学依据,例如山西凤翔的血铅事件。事实上,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之间到底应该如何认定仍是一本糊涂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广泛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推动在建和拟建工程项目的环保“三同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在环评中,国家对相应健康影响评价的内容没有明确要求,又缺乏从事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的专业人员,也没有规定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比如国际通用的定量评价环境健康危害效应的方法。大多数项目主要做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一般性评价,而没有做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建议
1尽快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健康风险评价(EHRA)方法
近三十年来,相比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和经济水平,我国环评工作相对滞后,而EHRA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就更加落后。据初步分析,国内相当部分的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缺乏对长期的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2009年出现的问题发人深思,与其等“炸弹”爆炸后再仓促应战、应急处置,不如提前做好评价与预警。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加入具体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内容和程序并陆续地在全国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的工作,应是近期国家环境保护及相关决策部门的当务之急。
2加强针对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
我国相当部分的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缺乏对长期的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这些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所包含的人群健康隐患,无异于给附近地区人群埋下了一颗健康定时炸弹。低浓度、长期慢性效应是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应该尽快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面、科学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并对可能产生的后果采取有效行动。
3尽快建立和扩大健康风险评价的专业人员队伍
我国目前真正了解和熟悉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专业人员太少,远远不能适应当下“按下葫芦起了瓢”般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现状。因此,建立和培训一支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专业人员队伍同样是近期国家环境保护及相关决策部门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原理和评价过程简介
1环境健康风险评价(Environmewntal HealthRisk Assessment,EHRA)的历史沿革
应该说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污染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污染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概率论、生物统计学的发展,为定量分析和评价技术打下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接触污染物的程度与人群健康效应之间存在的“暴露一反应”关系,提出了可接受水平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对环境有害物质的评价和管理仍处于“定性”阶段:即将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环境浓度控制在“零”,将人群对有害环境因素的暴露限制到“零”,进而要求人群的不良健康效应也是“零”,以此作为防治环境有害物质的基本战略和策略。随着社会科学及毒理学、流行病学及概率论等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个绝对安全,毫无危险的社会是不存在
的,要求绝对适应人群生存和健康的自然环境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生产环境中的行为与活动始终都在接收着某种程度的危险。特别是在人类生存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管理方面,不可能要求该物质在环境中彻底清除,而是应当在充分利用人类现有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基础上,维持自然环境、生态与人的动态平衡,使环境的变化保持在人体可接受的危险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健康。
为此,近三四十年来许多国家管理部门及科学家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并引入了数学“概率”观念,逐渐形成一门综合性的方法学,即健康风险评价。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研究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认为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是保护公众免受化学物质危害及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最合适的方法,并于1983年提出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四步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2005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正式发布了经过修订补充的致癌物风险评价指南,称为国际公认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使环境污染的人群健康效应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化;评价程度逐步规范化,便于科学管理及交流;评价的方法可充分利用毒理学、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数学、医学等最新成果与信息,应用日益广泛,如预测、预报人群远期健康危害及程度;比较评价,用于比较、优选、措施效果评价;研制环境暴露限值等。
2环境健康风险评价(EHRA)方法的基本框架
健康风险评价过程根据评价内容一般分为健康危害鉴定、剂量一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及风险特征分析四个部分或四个阶段,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1)健康危害鉴定
所谓危害是由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暴露条件下对人和环境产生的不良效应。危害鉴定就是确定上述不良效应是否由化学物质(或混合物)的毒性所造成的,是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判断和评价化学物质是否可造成人体健康的毒性和危害,危害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这阶段的评价基本上属于定性的评价过程。要回答的是有什么危害?危害的程度?例如可能有肝毒性、神经毒性或致癌性等。危害鉴定的资料源于流行病学和动物毒理学研究。
(2)剂量-反应评价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对人群暴露水平(剂量)和所产生的某种效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定量)关系的评定,它是对暴露量和不良健康效应的定量分析,是健康风险评价的核心部分,通过剂量-反应关系的评价,其目的是确定某种化学物质的剂量(浓度)与人群不良健康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定量的相关关系。由于人对化学物的环境暴露剂量一般低于动物毒理学研究的暴露剂量,因此,只能根据剂量-反应关系来估计人暴露于低水平时的风险。
(3)暴露评价
即使环境中存在有害物质,如果没有人群对其环境的接触(又称“暴露”),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对人群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对某化学物质的暴露水平和特征的定量描述,即暴露评价,也是健康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暴露评价是关于人群对某物质现有的和潜在的有害化学物质暴露(接触)量、接触频率、时间及可能的暴露途径的综合评价。在评价环境暴露时,应对环境浓度(Concentration)、暴露水平(Exposure)和体内剂量(Dose)三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暴露评价要回答的是人群对某种环境有害因素接触的剂量、时间和特征。
(4)风险特征分析
风险特征分析是健康风险评价的最后一个步骤,目的是在对危害鉴定、剂量——反应评价和暴露评价等上述三部分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定量计算方法(数学模型),对某化学物质造成暴露人群健康效应的反应概率和预期危害程度的概率进行估计和预测。从而向管理部门及决策者提供暴露人群可能的健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指出分析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决策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该物质的“每日可容许摄入量”(ADI)。
风险评价过程根据评价对象不同,又可以分为有阈化合物的风险评价和无阈化合物的风险评价两大部分。有阈化合物一般指其对人群健康的不良效应存在较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当该类化合物在机体内达到一定剂量(阈值)时,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低于阈值时不产生可见的不良健康效应。非致癌物及无遗传毒性的致癌物即属于此类。无阈化合物一般指其毒作用(致突变、致癌)是无阈值的一类化合物。即该物质高于零以上的任何剂量都可能发生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如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这两类化合物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其暴露评价的部分在评价方法、内容和程序上基本一致,而在危害鉴定、剂量一反应关系评价和风险特征分析这三个部分,对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则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内容。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4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困难老人及孤残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受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农村老人大多无法承担基本的养老服务费用;二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不能满足需求;三是农村敬老院和其它养老机构投入不足,专业化服务机制不健全,软硬件不匹配,无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等。
因此基层建议:一是打造三级一体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加快农村养老机构软硬件建设,着力打造“农村敬老院+乡镇居家照料中心+村民邻里互助组”三级一体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加大农村养老院建设投入力度。整合利用乡村闲置国有资产(如撤并后的农村小学),将其改建为养老幸福大院,实行国家奖补扶持;鼓励爱心人士捐赠“爱心幸福院”、“爱心家园”;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对贫困地区采取国家补贴,实行高龄生活补助和护理补助;进一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养老需求。三是扩大农村“机构养老”服务范围。将服务对象由农村五保老人扩展到高龄、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困难老人和空巢老人,并将富余床位等设施向失能、失独、留守老人开放。四是组成农村养老服务互助组。建议由乡镇牵头,设立由村委会、村党员、1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5
一、抓基础
以抓基层、打基础为着眼点,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扎实抓好村级班子,党员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
一是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村级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开展工作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抓住了村级班子建设,就是抓住了农村工作的根本。要因村制宜,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理念,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对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班子,推行“一肩挑”;对软弱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干部选入村级党组织班子。
二是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注重发现和培养苗子,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复员军人、致富能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者等作为培养对象,确保每村至少保持1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按照“双培双带”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党员。
三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据地”,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基层需要,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在规范管理,完善设施,提高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把村级活动场所真正建设成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文化娱乐和学习培训阵地。
二、抓关键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认为,随着形势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要保证工作成效,单纯依靠村级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关键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一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1
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采取年度述职评议和全委会述职评议的方式,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职情况的考核,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意识,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达到思想重视,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二是配强“具体责任人”。“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村党组织书记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对一个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中,结合我县实际,应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把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选配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大从县乡机关推选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力度,切实发挥好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
三是健全齐抓共管机制。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部门包村制度,切实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重点在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活动载体、加大保障投入上下功夫。同时,推行党建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工作有目标,考核有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联村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包村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三、抓重点
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党员和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政治上多关心,事业上多帮助,思想上多引导,生活上多关照,不断提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同时,完善村级事务制度,真正达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效果。
一是建立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按照“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前途,离任有保障”的思路一是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切实增加村干部的工作报酬。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把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
强的优秀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人选。建立相关退有所养的制度,坚持离任村干部补贴制度,村干部定期体检制度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切实解决村级干部的后顾之忧。
二是建立和完善村级事务管理机制。以扩大基层民主、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决策水平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村级党内民主决策机制、财务管理制度和村级党务公开制度,广泛集中民智、充分集思广益,定期召开党群民主议事会,共商共议村内“大事”,拓宽党务、村务公开渠道,切实落实党员群众对村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6
及对策建议思考
高等院校的文档资料文化是当前高等院校文档资料工作研究的重点,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有效推动了高等院校文档资料事业的快速发展。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增强其文化自信。因此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视域下进行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针对增强文化自信视域下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路径进行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文化强国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策略之一是进行高等院校的文化构建,间接提升文化自信,文档资料文化是文化构建的重点环节之一,更应该增强其文化自信。当前阶段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文档资料文化在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与文化自信的增强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当前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研究方向偏于文档资料视角,对有关增强文化自信的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构建研究还不够,因此加大增强文化自信视域下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与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
文档资料文化具有很多功能,包括记忆、教育、传播、传承、服务、增值以及休闲等。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中所牵扯的内容较多,也就意味着其价值更大,对增强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增强文化自信作为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构建的重要指导,理应成为未来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重要思路。因此,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离不开增强文化自信。
(一)增强文化自信是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发展引导及价值体现
作为高等院校文化构建的关键组成环节,文化文档资料构建作用不可忽视,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涉及的內容较多。文档资料构建主要有文档资料的构建理念、构建项目、构建环境、考核督导以及保障机制组成。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包括文档资料文化构建,通过文档资料文化构建,可以实现高等院校文化文档资料价值最大程度发挥。高等院校通过自身的管理及教学的统一,才能完成学校中各项工作配合的合理程度,从而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完善学生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教职工的教学水平。高等院校的文档资料文化构建作为文化内涵推动的主动力,应该逐步通过改革实现文化自信的增强,增强文化自信应该成为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是增强高等院校教职工与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
高等院校是重点的文档资料文化传承创新的场所,因而当前各大院校逐渐重视文档资料文化自信的增强,作为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重点课题,需要不断开展相关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共同努力实现。作为当前工作重点项目之一,高等院校的文档资料工作相对较为重要,其中有较高水平的文档资料文化内容,可以实现师生的文化自信机遇的提供,因而需要对其蕴含的多项资源内容进行开发,发挥其不可忽视的功能,实现学生及教师的文化自信的增强。
二、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以及影响
高等院校领导应该重视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校园环境不利于文档资料文化的构建,学生的文化自信无法通过必要途径实现,不利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的构建发展,从增强文化自信的视域来看,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由于理念不足,不能有效推动文化自信的稳定发展
当前的高效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缺乏必要的理性因素,文化性的观念不足导致文档资料构建的合理性受到影响,因而不利于高效师生的文化自信发展。不具备科学合理的文档资料构建理念。
(二)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内容以及项目不全面
由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内容的不全面,对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自信的构建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推进。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中只重视文档资料自身的文化构建,不利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项目的构建,也不利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内容的完善以及创新。
(三)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主体文化素养不高
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过程中由于主体文化素养不高,对推动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主体力量有很大影响。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主体力量就是高等院校文档资料管理人员。在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中,文化文档资料的构建尚且存在于表层,不利于文档资料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这些文化包括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使得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主体力量素养不高,不利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的构建水平提高。
(四)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方式以及平台整合创新不足
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过程中由于创新力度不足,文档资料的文化构建自信不能较高水平实现,文化构建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主体模式上,对于新型的网络平台在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方面也没有发挥更大作用,将精力较大程度投身于文化构建上,而无法有效认识到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构建对于文化的积极促进作用,不能深化相关管理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当代网络宣传对于校园构建的积极推动作用,不利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三、增强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进一步提升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水平
针对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根据增强文化自信与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关联,高等院校应该适应增强文化自信的新常态,将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各个环节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视域下进行,不断提高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水平。
(一)构建以文化为主导的文档资料发展理念
为了不断提高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水平,应该将文化主导为理念支持,不断推进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可持续发展。将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基本理念作为文档资料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要想促进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的构建发展要以科学规范的理念为基础,要以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要求为实现文化自信增强的途径,尤其重视融入文档资料文化理念。将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理念融入各个构建环节,以此夯实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理念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内容与项目
不断完善文化构建的内容,强化文档资料构建文化自信的力度,在高等院校文化文档资料构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文档资料构建的范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融入其中,进一步夯实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内涵基础。
(三)高等院校重视文档资料主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重视提高文档资料文化的主体修养,逐渐强化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自信水平。在开展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过程中,以高等院校文档资料主体为基础,将增强文化文档资料构建的主体素养要求为目标,完成工作构建内容。通过对高等院校文档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有关知识的培训教育,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文档资料主体的文化素质,增强其文化意识,丰富其文化知识,提升其文化思维发散,进一步夯实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主体基础。
(四)强化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方式以及平臺整合创新
不断强化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方式方法,对平台进行创新,实现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推动文化自信的多样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把文化自信观念融入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构建平台中,实现以环境为要求,推动文化文档资料构建,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相关资源,实现最终的文化文档资料构建的网络化体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作用,还要重视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的相关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的构建,使得以文化自信为视角,使高等院校的文档资料文化构建向制度化方向发展,以此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文档资料文化构建水平。
四、结语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7
正确分析形势把握工作目标和中心思想是大力发展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所必须的一步。尤其是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被改革之后, 基层农机推广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主要包括:财政保障的提升、管理职能变更、服务职能界限的明确、队伍优化管理等多达10个方面的严峻挑战。面对当今发展愈发严峻的趋势, 在日后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当中应当注意要加强其在公益性能方面的建设, 立足于当代新农业发展的宏伟前景, 宣扬创新理念扎实基础, 延展业务范围, 建立健全体系推广建设机制, 整合传播方法誓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变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必备力量。
2 严格按照政府有关规定, 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要将创新工作务实到服务当中。服务对象要由“政府”转向“农业个体”, 致力于提升农业工作者的素质水平、提高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战略方式。
鼓励农业生产劳动者参加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个过程。改变以往的推广方法;拓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范围, 满足当代农业发展要求, 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服务, 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的转变, 提升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公益价值, 提升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和与之相配的体系推广的服务方式。在当代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要实现体系推广的服务方式符合当代的农业生产要求, 尽最大努力刺激农业的发展的目的。在目前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形势下, 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体系推广的模式, 调动全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发展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而奋斗。
3 提升服务质量, 大胆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是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更优发展的前提条件, 大胆创新是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动力产生的必须原料。在这之前, 首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各项有关制度。一定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数据的分析, 合理设定各个岗位。详细制定出各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采用多种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要做的是建立起以公益目的为主要非公益目的为次要的基层农机的推广体系。实现“双目的”共同发展一同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机制, 用来反馈推广过程中以农业生产工作者为主的需求信息。
4 稳定发展体系, 走和谐发展道路
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我国毫不犹豫的继续走“和谐”发展的道路, 要坚定不移的坚持6个“和谐”。
坚持体系推广的目标和农业的发展目标的和谐。创造能够支撑起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推动当代农业的发展;坚持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与推广服务人群之间的和谐。确保和谐的相处模式, 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坚持“上下一致”的和谐。稳定推广体系的建设途径;坚持各个体系推广部门之间的和谐。谋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资源共享化;坚持各推广部门和农业生产劳动者的和谐。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社会发展和体系推广目标的和谐。努力实现推广体系和社会发展相融合, 顺应时代发展和农业发展需求, 创造出更受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社会监管力度更强大的、经济效益更大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在科技越来越发达, 社会文明越来越进步的当今时代, 基层农机推广是十分必要的, 它不仅可以在基层群众起到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的作用, 产生巨大的生产效益, 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率,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由此看来, 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赶超其他世界大国所不可或缺的强大推动力量。
摘要:当代社会, 基层的农业技术体系正在被大力推广。针对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 应该把握好几个维度。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正确分析形势, 正确理解基层农技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严格按照政府的相关规定;大胆创新, 优化服务, 提升基层农技的推广体系的活力;以和谐的方式进行基层农技的推广, 旨在能够使之稳定的发展, 并且要适当在宏观上给予指导, 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世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 2010 (1) :4-5.
[2]汪恭礼.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安徽科技, 2012 (2) :25-27.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化农业;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作为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是由中央到地方逐层推进的,这种结构方式很容易导致执行能力的下降。由于缺乏相应管理体制的约束,在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难免会出现相互推诿、人事分离的现象,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推广效果,甚至还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现在很多地区缺乏专门人员负责农业技术推广,推广的技术与农民实际应用相互脱节,政府工作得过且过,没有完善的推广计划和推广目标,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得不到根本的落实,还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1.2 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资金是进行活动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真正使农业技术得到推广。然而,各级政府在农业推广方面却存在着很多资金问题,不能真正保障技术的推广。长期以来,我国乡镇农业建设款项都是由上级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拨或者乡镇地方利用自收自支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并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建设方面。另外,还有的政府为了减少在机构改革中的“包袱”,减免甚至取消了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导致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运营不善,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慢,也就在一方面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1.3 推广人员的技术及素质普遍不高 推广人员的技术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目前看来,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并不完善,已有人员技术跟进效果差,素质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另外,当前掌握农业技术的专业人员也比较少,很多落后地区并没有配备完善的技术人员,也就无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教授给农民,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结构不合理,也就影响了农业的整体发展。
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2.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相关法律法规 政策的执行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缺少可操作性,约束力度也明显不够。所以,要加强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将国家发展与农业发展相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对相关工作部门也要制定一定的制约监督机制,使农业技术推广真正成为国家关注、政府关注、社会关注的“大事”,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农业科技发展。
2.2 以人为本,科技先行 要想实现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态度,将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从农民的实际出发,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加农民对政府的信心、对新技术的信心,使农民愿意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建设中来。
2.3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良好后续保障 各级政府要调取相关的经费和人员投入到基层中,对于基层公益性组织要进行支持,切实保障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利益,从而带动更多的机构组织参与到农业建设中来。另外,政府也可以利用经费进行试验田、交通工具、仪器设备的购置,以支持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保障农业发展更加顺利。
2.4 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要想实现现代农业建设必然要求人才的建设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因此,要不断优化农业技术人员结构,加强技术人员专业建设和能力建设,使相关技术人员真正能投入到农业建设中,能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农业技术、经验支持。这要求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对于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技术人员结构,从而带动整个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农业建设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结构的改革,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做好“三农”工作,使农民真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可以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构要做好工作的改革和落实,切实将农业技术推广与政府工作相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完善的推广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结构,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以点带面”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保障农业生产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篇9
一、现状
㈠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县三支人才队伍总量为7813人,其中党政人才1601人,专业技术人才4710人,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1502人。全县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达到35人,获得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55人,高级技能人才达到444人,比“十五”初期有了大幅增长。
㈡人才素质逐步提高。近几年,通过脱产学习、函授培训、与高校联合办班等方式,培养了近400名急需人才,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已经上升到63%。全县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分别为255人、2282人和1871人,人才结构比例更加趋于合理。
㈢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人才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有了明显改善。以来,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凡进必考”制度,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事业单位进人公开招聘制度。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人才工作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突出表现为四大矛盾:
㈠快速增长需求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
目前全县正进入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各项事业发展急需大批量、多门类的优秀人才。但是,全县各类人才总量不到1.1万人(含农村实用人才),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经济腾飞所需要的7%的人才密度标准。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县发展的瓶颈。如在经济建设方面,全县农业、工业战线的科技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12.4%,其中,磷化工企业中具有化工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不到50人,旅游业从业人员中无1人专业对口。在社会事业方面,20以来全县小学未进新人,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部分乡镇已达50岁;全县卫生系统实际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只有626人,并且逐年递减,第一学历本科以上仅有25人。
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才结构不优的矛盾。
从专业结构上看,全县矿化、旅游、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短缺,而行政管理、财会、计算机类人才相对过剩。从层级结构上看,全县初级人才多,中高级人才少,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鳞角,襄樊市专家顾问团保康没有1人入围;全县教育系统无特级教师,无全省名师、名校长,卫生系统无全省名医、名院长。从年龄结构上看,现有人才年龄老化、断层现象比较突出。比如,全县检察官、法官队伍大多是过渡的,通过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仅有2人,检察官、法官队伍的平均年龄已分别达到47岁、44岁,如不尽快采取措施,今后将可能出现无人办案的局面。
㈢引才渠道拓宽与承载能力不强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人才引进的渠道逐步拓宽,但是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较少又普遍超编,加上县内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对人才的吸附承载能力有限。
㈣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与管理体制不顺的矛盾。
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既有利于人才自身的成长,又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但身份、编制、户籍等体制性障碍尚未根除,人才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部门所有、地区所有、单位所有,人才的市场配置水平较低。特别是在机关事业单位,想用的人进不来,不想用的人出不去,不少单位多年来“一潭死水”。
上述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㈠政策法规不够配套。
一是《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省市出台硬性规定严格控制编制,乡镇机关内五年内只出不进,县直单位超编的一律不得新进人员,部分单位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二是实施公务员登记以后,省市没有出台递补登记的有关政策,部分单位自然减员空出编制,符合条件的人员也难以登记,影响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津贴标准统一了,单位没有绩效工资可发,在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方面几乎束手无策。
㈡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在人才的.选拔表彰方面,全县拔尖人才评选表彰工作酝酿了几年都没有实施,优秀人才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人才使用上,用人单位普遍缺乏真正自主权,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优劳优酬、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吃大锅饭”比较普遍。
㈢保障服务措施不够到位。
一方面,全县没有设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等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养老、失业、医疗、住房等保障制度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人才的后顾之忧依然存在。
三、加强人才工作的建议
㈠整合资源,凝聚人才工作合力。
坚持“三个统筹”,一是将人才开发与发展规划统筹。把人才队伍建设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实行人才工作经费统筹。建立政府引导投入、部门扶持投入、市场引资投入、社会参与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三是把人才工作与目标考核统筹。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县乡科级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确保人才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㈡突出重点,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实施“项目+人才”工程,坚持招商引资与引智引才同步进行,创新柔性引才理念,积极引进“候鸟式”人才和兼职人才。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政策。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从单位经费中提取人才教育培训专项费用,采取送出去学习与请进来函授、走下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提高现有人才素质。三是完善人才使用政策。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退出和淘汰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新人才使用理念,把专业技术人才用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支持各类人才积极创业。
㈢创新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加强淮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推荐阅读:
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05-15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加强惩防体系建设08-29
淮安水文化建设09-03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08-22
关于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的建议09-03
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09-23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建议05-09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08-09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07-24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