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技创新

2024-09-08

学生科技创新(精选12篇)

学生科技创新 篇1

“创新”一词由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德文版) 中首次使用。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

创新是一个过程,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也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是人自觉地确定创新目标, 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定论, 勇于质疑, 敏锐地洞察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 同时又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准确地制定行为目标, 并以坚定的信念去实现创新目标[1]。

1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并对创新提出了要求。江泽民同志将创新引入科学技术领域, 并提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上更是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而高等教育是建立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时期, 我国需要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虽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与国家相比, 国内一些企业家和国外专家都普遍认为中国的学生虽然基本功比较扎实, 但是动手能力不强, 创新意识尤为薄弱[2], 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国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也逐步重视并开展创新教育, 如“质量工程”等, 不少学校甚至制定了“创新教育纲要”, 建立了“创新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与创新能力[3]。最近, “钱学森之问”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在一次访谈中,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发展中心曹志祥主任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学生的智力、兴趣、爱好及潜力等千差万别, 需要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北京市海淀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吕文清主任则认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二是良好的创新人格, 如强烈的好奇心、大胆的质疑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高度的自主性;三是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四是社会实践的支撑[4]。

农业是立国之本, 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前, 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如何建设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 引导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集中已是摆在面前的重大任务。在这转变的关键时期,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农业院校集中了大量具有丰富农业科学理论与技术的专家, 并在学科门类、技术设备及信息搜集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中心骨干, 也是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加强大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已成为高等教育所必须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 很多农业院校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自信心[5]。

2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主要措施

2.1 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提问, 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传授, 更应该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并充分利用最新的科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中, 提倡学生在正向思考问题的同时使用逆向思维, 敢于创新和敢于探索[6]。

2.2 丰富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意识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形成的, 而是在长期的学习锻炼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是培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实践, 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巩固、加强和发展, 并形成创新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 学生的创新型人格才能逐步形成[7]。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诸多实践活动, 如安徽农业大学已开展有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研究生论坛、校园文化艺术节、插花比赛、茶艺比赛等。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创新校园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 认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力必备的2个重要条件, 而学生能否具备“安全”和“自由”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在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 从而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当前, 我国学校教育与欧美国家相比, 对学生管理过严, 学生普遍缺乏创造的良好环境。因此, 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当前传统的“以管代教”的做法, 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的创新环境[8]。

3 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注意事项

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地参与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社会实践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人文素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很多农业院校已面向全日制在校各专业学生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 (Student Research Fund, SRF) 。下面以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为例来指导教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3.1 选取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研究课题

我校大学生创新基金主要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资助范围: (1)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 (2) 实践教学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3) 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 (4) 社会调查项目; (5)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生命科学类学生申请的项目大多来源于指导教师相关科研课题的子课题或学生自拟课题, 如本课题组的在研大学生创新课题有:“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发育”“不同p H营养液对梨植株生长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缺铁条件下梨砧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分离鉴定”“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锈酥不同时期果皮结构观察”“全国不同类型梨树腐烂病病原菌化学抑制剂筛选”和“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锈酥不同时期果皮结构观察”等, 这些均源自本课题组的研究课题。生命科学类研究从性质来说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研究已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设, 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它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 重点在探究的结果, 而不是过程。在生命科学领域, 验证性实验一般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如“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分离鉴定”。探索性实验其结果是未知的, 探索的结果有赖于探索的过程。由于结果未知, 这就需要学生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去探寻可能的结果, 如“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发育”。2种研究看似类似, 实则学生的心理活动完全不同, 得到的锻炼也不一样, 从创新意识培养上看探索性课题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提出大胆的假设和推想。由此可以看出, 在设计课题时应该多选取探索性课题, 为学生们提供广阔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3.2 创造宽松的课题研究环境, 不设置明确的预期结果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动力可分为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9], 其中外部动力主要有外界对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社会的创新氛围和高科技的促进作用等外部环境。不同的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积极进取、活跃奋发的研究氛围, 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和课题研究结果性任务,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最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 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对于生命科学来说, 每个项目的制定都需要有其明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预期结果, 然而研究预期结果的确立无疑在项目开始之时就让研究者带上了“有色眼镜”, 这不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对于大学生创新活动来说, 更应该强调“兴趣驱动, 自主实验, 重在过程”。由于过程评价难度大, 造就了现在高校大多采用以量化为基础的定量评价体系, 重视结果, 忽视过程[10]。在呼唤高校建立起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评价体制的同时, 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也应该多考虑如何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新项目培养人才的本质。在研究的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尽可能作为主体去参与研究的各个环节, 包括题目的确定、方法的制定、结果的分析等, 而不是在开始之时就制定好相应的技术路线、方法和预期结果。

3.3 培养对生命科学的旺盛求知欲和积极思考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创新教育中受教育者十分重要的意识和行为, 是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1,11]。引导学生对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通过访问、调查等方式进行实践,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项目的开始, 应该通过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吸引学生的研究兴趣, 引发学生去思考, 并及时进行师生互动, 将思考的问题进一步深入, 例如“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锈酥不同时期果皮结构观察”这个课题, 在开始之时应该在颜色突变的感官刺激中引导学生对于果实发生外观变异的原因入手, 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果实的颜色会发生如此大的差异。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让学生们自行观察芽变之后果皮结构的差异变化, 并对差异变化的原因进行预测或假设, 针对该假设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成立。无论这个假设最后成立与否它都给学生们带来了创新思维和实践方面的收获。

3.4 培养大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反思能力

让学生学会质疑, 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而是对科研问题有自己的主见, 有自己的观点, 哪怕是失败, 也及时反思改进[1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困惑或质疑, 同时作为指导教师, 要学会将学生提出的困惑或质疑灵活地转移给课题的其他研究者, 引发学生们对于该课题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问题的解答能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快乐感, 这又反过来再次促使学生对于研究产生更强烈的兴趣[13]。

3.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 研究成员间要互相帮助、分工合作, 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性格特点。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父母宠爱较多, 个性强烈, 加上与同龄人交往机会较少, 促使他们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和自私的性格。同时, 学生时期是培养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 因此应该把团结协作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过程中, 应该通过合理的分工协作, 促使他们互相信任, 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缺铁条件下梨砧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项目, 一方面可以将项目直接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学生去从事缺铁对于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另一部分学生负责缺铁造成逆境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还有一部分学生做激素方面的测定与分析, 之后再完成课题的整合。另一方面, 也可以让学生分别负责收集一个方向的研究资料, 随后一起进行整合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再次分头进行方案实施, 最后一起反思总结。上述2种方法虽然结果可能类似, 但是对于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却相差巨大, 显然后者更能促使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14,15]。

4 结语

总之,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农业科技人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但创新意识人才对于农业科技现代化有着决定性作用。要求教育工作要抓住平时的点点滴滴, 创造一切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形成创新意识的环境。

学生科技创新 篇2

摘要:从理解科技创新,成立科技创新小组,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途径,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助力学生学力提升等方面论述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引领学生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关键词:科技创新;物理知识;实践探索

1.理解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作品是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形成的成果,是学生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在生活中,应激发学生科技探索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用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制作和改进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产出满意的科技创新成果。

2.成立科技创新小组

教师把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一起研究、讨论,开展科技活动。

2.1培养发现问题的眼睛。

生活、生产中存在各种效率低的繁重的体力劳作。人们都倾向于用便捷、高效的方法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如周末用手清洗一家子的衣物,耗时耗力,常常使人腰酸腿痛。有人发明了洗衣机,从单缸到双缸,再到全自动(洗衣甩干一体),不断改进,解放了人工劳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2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了液体传递压强、杠杆原理、滑轮等知识,人们设计制造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应引导学生先模仿、再改进,最终实现创新。立足原创,自己制作,融合自己的创新元素。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一般植根于家庭生活和他们能接触到的生产设备。

3.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途径

3.1教学过程中渗透。

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家庭中哪些电器用到了电动机?电流具有热效应,电能转化为热能,那么生活中哪些用具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这些都是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的领域。

3.2提醒学生观看电视上的科技节目。

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我爱发明”节目经常播放普通百姓发明的科技作品,学生收看后会对其有启发和激励作用。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其中很多内容都与科技有关,多数问题当场就会得到实验验证,学生收看后受益匪浅,可能产生设计制作科技作品的灵感。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走进科学”节目介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成果,可以激励青少年了解科技,致力创新。

3.3网上远程指导。

建立科技创新小组QQ群(或微信群),在QQ群里有教师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作品制作。利用沟通工具使师生交流问题更快捷、方便,某位同学上传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解决,老师可以提出建议。

3.4开设“物理实验拓展”校本课程。

开设“物理实验拓展”校本课程。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校本课时间,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制作学具,巩固所学物理知识,提升学力,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如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制作弹簧秤;利用“物体振动发声”制作笛子、二胡;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制作活塞式抽水机;利用“浮沉条件”制作浮力秤、电动小船;利用“滑轮、电动机”知识制作升降式电梯、自动升降晾衣杆;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制作水力发电机;利用“液体传递压强”制作液压挖掘机等。

3.5积极疏导。

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产生畏难情绪。如某个部件做得不满意,安装不到位,调试不成功等。此时教师需协助学生查找原因,耐心指导,鼓励学生战胜困难,提升能力。3.6家长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需从其兴趣爱好出发,吸纳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购买材料、制作工具、时间保障等要得到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可助力学生科技制作,提出建议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4.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助力学生学力提升

科技创新小组共12名同学,参加天津市第30届、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项科技作品获得市级二等奖;2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一等奖,6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二等奖,2项科技作品获得区级三等奖(第五、六届滨海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在中考时,科技创新小组的12名同学中,物理95分以上8人,最高分97分,最低分86分。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

作者:张陆春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俊.加强学校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天津科技,(5):41-43.

依托“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学生 篇3

一、一个转变

一个转变就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在许多师生家长心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升学就是目标。对“创新力”“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等不甚了解。因此要进行“创新型”学生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

1、培养目标转变,努力把培养目标从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现代社会,劳动者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四肢健全、肌肉发达孔武有力的人,而是知识化、技能化、富于创造力的人,也就是新型劳动者,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所以我们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实现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并举的新型劳动者。

2、教学地位转变,切实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状态中改变过来,培养他们主动进去,创造探索精神,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切实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讲解教科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将自己在生活中交朋友的困惑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自编自导自演,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和自我表达欲望,不仅牢牢记住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要以课堂为平台,从单纯传授“知识型”教学模式中提高层次,不断改进,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我将整个课堂模式转变为一个谈话类节目,选择一个同学做节目主持人,我做嘉宾,另外选一个同学做专家讲解,用于丹的《益者三友》引入本课,以一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交友的困惑为主线,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分析,将困惑提出,结合“割席绝交”的动画故事,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评价他们之间的点滴,在这个过程中允许错误的观点存在,然后由我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答他的困惑,由专家最后给出建议和意见,从而得出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远离损友的结论。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做主体,我只是引导,在准备阶段学生的热情也很高,不断出谋划策,这样课堂的气氛很活跃,整个课堂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二、两个结合

1、教育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把培养“创新型”学生作为一座桥梁,把两者连接起来,注意培养能力。在教育中贯穿知识性,也要在教学中强调思想性。在讲解《交友的智慧》时,我转变思路,将安全教育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了教育与教学的双结合。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基础教育,大好全面发展基础,第二课堂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能即使获得科学技术新发展,一个创新型学生应该同时受到两个课堂的培养,使他们从两个渠道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培养发展动力、引力、智力、魄力等,真正成为创新型学生。在讲解知识之前,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各种教学需要的素材,每周都有一节第二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己一周的进展,这样在有形的教学模式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三创新”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学生

1、进行创新性志向的教育。志向是一种内在强大动力,没有创新志向,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创新的志向不是本身固有的,而是来源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开展社会调查激发爱国热情,如何引导学生振兴中华的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而开拓创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课题,如果学生没有爱国之心,就谈不上为未来而创新,为此,我结合学生的思想,在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到新农村建设基地,亲眼目睹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同学们让学生观察思考中提高觉悟,同学们一听介绍一边看变化,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其次树立创新性学习的典范。在这方面,我注意发扬不同类型学生创新性学习方法,增强说服力,让那些既能发扬效率学习,又能正确处理学习与体育训练典型学生在课上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在班级内出现了进行创新学习的热潮。

2、培养学生创新的才干。怎样使学生在创新性教育增长才干,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是从三个方面开展的:

第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推到第一线,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每周拿出一节课交给他们自由支配,自己准备一节课轮流上台执教,三周后交流经验,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他们的才干。

第二,在第二课堂中,增长学生才干。我认为第二课堂是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而开设的。因此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大纲以外,为了启发求知欲,发挥特长,提高素质有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学生比较自由的天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开展创新性活动。这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才干的天地,要培养创新精神,就要把创新性活动开展来。我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小论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教学中,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解一节课,提出自己的思路,选择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打破课堂界限,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像谈话类节目,模仿情景模式、针对一个观点展开辩论赛,让学生自己搜集素材,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总之,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种科普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创新能力这一目标上来,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学生科技创新 篇4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 其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生需要经历项目选题、查阅文献、项目分工及实验测试、撰写结题报告、论文、申请软件著作权或专利、结题验收等诸多环节。整个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掌握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项目案例

以我校2013级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专业3位学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P2P技术的内联网安全通信系统》为例, 探讨实验项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结合理论课程、个人学习兴趣进行前期调研, 发现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企业员工的个人隐私、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等信息必然涉及到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 因而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安全, 防止内部数据流入公网。基于此目标, 确定项目选题, 通过对P2P网络中节点认证、安全隧道建立、数据安全传输等方面的研究, 实现基于P2P的安全、便捷的内网数据通信系统, 具有安全登录验证、分布式加密、信息与文件安全传输、加密视频聊天及加密语音通话等功能。内部用户通过该私有即时通工具 (而不是QQ等) 交互的数据无需通过外部服务器, 最大限度保护内部数据安全, 同时用户间点对点的加密数据发送, 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 满足企业内部安全、便捷通信的需求。

2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重在参与, 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创新的理解不是提出全新的技术和理论, 也可以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应用, 考验学生将理论学习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的实施强调兴趣驱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

项目由客户端、服务器端组成, 客户端完成登录、聊天、文件 (在线、离线) 传输、视频语音聊天等模块, 服务器端完成用户管理、NAT穿越等功能模块。模块实现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有些是学生课堂中学习过的, 而有些是全新的概念, 从未接触过的,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必须自学, 延伸教学知识体系的内容。同时, 不难发现理论知识对项目的引导, 项目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利用网络通信、身份认证、密码学、Windows编程等技术, 并逐步建立起软件工程思维方法。

为了实现便利性和高效性, 项目采用P2P与C/S架构相结合的模式,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上, 完成了项目测试网络的搭建, 更一步需要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P2P实现、NAT穿越技术, 结合两种模式的优点, 定义不同功能需求采用的网络模式。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实现知识积累的过程。初始设计时候, 学生根据数据库所学知识, 以通用的用户名、口令结合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通过网络抓包发现, 登录过程传输的用户名和口令是明文形式, 暴露了安全问题, 那么加密口令是否能保证安全, 但又可发现存在重放问题, 通过对银行U盾分析, 最终决定采用挑战响应的认证模式, 解决了登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 学生还对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产生兴趣, 又查阅人脸识别、键鼠行为识别等资料, 分析相关的实现算法和技术, 拓展视野。

创新并不一定要提出很前沿很高深的理论和技术, 只要能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自己合理的方案就是创新。项目中用户的交互数据进行了加密和认证, 必须用到加密算法, 那么设计握手协议解决密钥协商问题、设计数据报文格式解决数据传输 (包含在线、离线数据) 就成为一个核心问题。项目组学生给出自有的数据包格式, 并对字段进行详细设计, 以达到握手、注册、登录、文字信息、心跳等多种信息传输。

创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 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怕失败。对于离线数据的传输问题, 学生提出发挥P2P技术的精髓, 离线数据不发给中心服务器, 而是交由在线客户端代理处理, 那么在线客户端如何选取, 并且方案的优劣性还有待进行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衍生新问题, 不断验证、总结以修正方案。

创新项目实践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过程, 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的协作。团队必须明确一致的团队使命和目标, 共享学习成果, 恰到好处的交流, 正视冲突, 求同存异, 强调成员的责任意识。

3 反哺课堂教学

指导老师是项目的引导者, 在选题、功能模块定义、实现技术和方案中参与讨论, 提出建议, 拓展学生思路。教学相长, 在沟通过程中, 指导教师学习如何了解学生心理, 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 如何给予合理的引导,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指导项目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指导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把这些经验带入课堂, 反哺课堂教学。同时参与项目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能以点带面, 影响周围同学, 使得更多学生受益。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完成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关, 指导教师可以将项目分解, 设计成多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将多个知识点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必须参与到实验中, 复制指导项目的模式,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采用提示和设疑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查阅资料,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坚定迎难而上的务实态度。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 也是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教学模式和内容必定会有一定的优化, 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摘要:学生主导创新训练项目立项、申报、实施等整个过程,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从中汲取经验, 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本文以具体的项目实施为例, 讨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本科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李丽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的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3) .

科技创新于学生的意义。 篇5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此时提供适当的环境,让学生在多种尝试中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创新活动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强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和和谐的沟通能力。

我们在学校里提倡科技创新活动,能够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让学生更全面地去接触科技、了解科技,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生科技创新 篇6

摘 要: 本文结合作者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 选题的实践,从选题过程、选题内容、选题设计等方面讨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体会和感悟到“大学生创新课题” 选题不仅关系到课题申报与实施的成败,也关系到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教师应把握选题这一时机,引导学生钻研、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课题 ;选题;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5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是促进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1]。自2006年以来,我们团队先后指导11项大学生创新课题(国家级3项目、省级7项目、校级项目1项)的申报与实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总结与分析我们指导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选题的体会与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将选题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选题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选择合适的课题是保证大学生创新性课题成功申报和实施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力点”。由于全日制本科生大多数没有科研经历和科研背景知识,因此,选题是一个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2]。教师应秉乘“学生自由选题、老师指导”的原则指导学生选题。具体措施有:①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从学习过程、生活经历及社会环境中发现、挖掘问题;②引导学生查阅经典文献以及课题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分析并评价问题,最后确定选题;③有意识提前将学生吸收到指导老师的科研团队,参加学术交流,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010年我们团队指导学生成功申报的1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课题(清肝宁肺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IL-6、IL-8及IgE影响的实验研究),其选题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学生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或想探索的问题)→学生挖掘临床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个问题(名老中医王行宽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常用基本方的疗效机制是什么?)→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评价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后,发现虽然该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稳定,但其机理研究尚无报导,而且是从肝论治肺系疾病,治法独具新意)→确定选题(学生结合查阅到的咳嗽哮喘的患者IL-6、IL-8等水平异常的发病机制,确定了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于选题是学生所经历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科研兴趣,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原始科研推动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该项目的实验过程中,团队先后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共10项,在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发表创新实践体会5篇,培养湖南省优秀毕业生4人。

特别要指出的是: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只能起指导、引导的作用,避免过度参与,更不能将自己课题中的子课题直接作为学生的创新课题,否则,违背了大学生创新性课题申报与实施的宗旨,束缚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把选题内容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

创新性和科学性是科研课题成立的基本条件,引导学生分析评价选题内容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时,应引导学生从下列方面分析选题内容的创新性:①选题内容是否有人探索过,课题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等是否为学生自己原创;②如果之前有人研究过,选题内容是否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改进、拓展。

2011年我们团队指导学生以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药效及机制为主题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时,前期拟以该药材降糖降压作用及作用机理为研究内容进行选题。后经查阅资料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已有报导,继而根据铁皮石斛具有滋阴益气、抗衰老等功效的报导,将选题调整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对机体免疫缺陷模型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对铁皮石斛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创新性明显,申报获得成功。

科学性是科研选题和设计的生命线[3]。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时,应引导学生以学习或生活中的事实和实验中的观测结果为依据,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保證内容科学性的科学性。2012年我们团队指导学生以“黄白痤疮膏加方与原方治疗实验性寻常痤疮疗效的对比研究”为研究内容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选题的科学依据是:“课题组前期研究得到的:黄白痤疮膏加方体外对痤疮主要病原体-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31.25mg/m)显著低于原方(125mg/mL)。因为,选题有较好的科学性,申报成功。

三、 将选题内容的可行性和需要性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辐射点”

可行性和需要性分别指所选择课题完成的可能性和所的成果的社会需求性。引导学生分析评价选题内容的可行性和需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辐射点”。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时应引导学生从人力(研究团队成员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协调能力)、物力(学校实验场地、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信息资料)、时间(完成课题所需要的有效时间)等方面评价选题的可行性。课题可行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4]。2013年我们团队指导学生以“NF-kB信号道路在强直性脊柱炎小鼠模型韧带骨化作用的研究”为主题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课题,前期实验方案拟以转基因小鼠模型为受试对象,但可行性评价时,发现经费不能满足其需求,后改用经腹腔注射蛋白聚糖VG1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强直性脊柱关炎动物模型。可行性论评充分,申报成功。

社会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不一,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时,应引导学生分析选题能否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需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潜在的或直接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分析评价选题的需求性,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品质。自2009年至今的5年时间内,我们团队指导的每个大学生创新课题的选题都反映了学生关爱社会的潜质,有的选题涉及急需解决的社会卫生问题,例如:以中药药渣为原科制备绿色有机肥料的研究,其社会需求性就很强,其目的是:减少中药药渣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药材资源的反复利用,这一选题的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共3项。

四、结 语

总之,选题在大学生创新课题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选题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课题申报与实施的成败,更是关系到大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教师应把握选题这一时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钻研、思考,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探讨中医药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NO.229);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NO.177);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建设项目(NO.15);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建设项目(NO.45;NO.48);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建设项目(NO.1);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NO.201210541015)、2012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NO.197);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NO.4;NO.11);

参考文献:

[1]何玉玲、王岚、李玲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5~36

[2]沈田、王秀娇、皮斌等。以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为导向的八年制早期科研培养模式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26~28

[3]习杨、王磊。利用创新课题锻炼医学生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439~441

[4]卢芳国,黄政德,熊辉,等.论课外科技活动体系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33

作者简介:杨胜辉 (1969-),男,湖南凤凰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与教学研究。

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初探 篇7

一、学习学生科技创新先进学校经验

我校老师先后对台州的其他科技创新取得成绩的兄弟学校进行参观取经, 包括台州市第一中学、温岭太平高级技工学校、椒江技工学校等学校。我们发现他们在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辅导及组织机制方面各具特色。

如椒江一中是重点普通高中, 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很有特色。由于他们学校要求学生在高三毕业前必须完成至少一篇研究性学习项目, 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对升入高校有利, 因此学生有强烈的科技创新愿望, 积极性自然就非常高。目前该校有科技兴趣小组21个, 每个兴趣小组完全由学生自愿组成, 然后兴趣小组聘请辅导教师。

温岭太平高级技工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成立由主管校长、有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 制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划文件;对主要辅导教师减少其他工作量, 还享受班主任待遇, 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辅导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参观各类新产品展销会、发布会, 从而掌握科技动态、启发创新灵感。

二、完善“蔡卫兵台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金刚科技工作室”, 探索科技创新活动模式

“蔡卫兵台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金刚科技工作室”是我校的科技活动中心, 具有鲜明的职业学校的特色,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工作室的功能日臻完善。

1.宣传发动。

我校的校刊《星海》中开设有“创新创业”的专题版块, 定期介绍有关科技发明方面的理论知识, 通报我校科技活动动态, 发布我校科技创新取得的最新成绩, 使广大学生对我校的学生科技有所了解, 让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

2.理论辅导。

“工作室”现在有辅导教师五人, 一般九月份在新生中吸收工作室成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科技理论素质, 辅导教师对参加“工作室”的学生首先进行科技创新的理论辅导, 为期半年, 即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校本教材。学习时间为每周一次, 每次2课时, 其中一课时学习理论知识, 一课时学生自由讨论。

3.组织科技大赛等多项科技活动。

为了配合第二学期学校的科技技能周工作, “工作室”要组织科技大赛, 整个大赛从赛前动员、学生作品制作至参加比赛, 一般要历时三个月以上。由于工作室成员一般经过了半年的理论学习, 有了一定的科技创新理论知识, 因此作为科技大赛的主要参赛成员。我们要求工作室成员必须有一件以上作品参赛 (学校其他各班要求每班有一件以上作品参赛) 。除此之外, 工作室还与学校相关部门一起举办科技图片展出、科技创新讲座活动等。

4.组建科技创新活动团队及开展科技辅导活动。

负责选送优秀的学生科技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对在开展科技辅导活动中取得的优秀作品, 我们积极选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我们选送“急降式高空逃生器”“煤气灶自动控制器”等多项作品参加省级比赛, 取得二等奖以上的不错的成绩。

三、如何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与制作的辅导

1.思路形成阶段。

有些时候学生虽然提出科研项目, 但还没有形成比较具体的思路, 即使形成一定的思路, 往往也是比较粗略的, 因此我首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特别是专利资料, 然后作社会调查。查阅专利资料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查证将要研究的科技创新项目有无类似的专利技术, 如果类似的专利技术比较多, 说明没有多大研究的必要;第二, 通过查阅相关的专利资料, 以便启发思路。比如《防暴力与智力开锁的电瓶车龙头锁》的研发, 当学生提出这个这个科研项目时, 我一般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专利资料。学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检索”→“高级检索”页面的“摘要”空格中输入“龙头锁”, 结果检索到实用新型专利52项, 发明专利10项, 再输入“电瓶车龙头锁”或输入“防爆力龙头锁”“防智力开启龙头锁”等字样, 则没有检索到任何专利信息, 说明这方面的专利比较少有研究的必要。我要求学生对这62项专利进行有重点的检索, 以便启发思路。之后进行针对市场上龙头锁的结构、性能的社会调查。经调查发现, 目前市场上的龙头锁, 都不同时具备防暴力与防智力开启的特点。综合社会调查及查阅到的相关专利资料, 我们逐步形成了机械防爆结构与电子单片机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思路。由于该项目思路新莹、结构合理, 因此在浙江省第二届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受到评委的肯定, 获得一等奖。

2.总体设计阶段。

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有浮躁心理, 往往想到一点就急着要加工, 由于考虑不全面, 反而欲速则不达。因此我首先要学生进行完整的机械造型 (ug造型) , 并进行反复讨论与论证, 然后确定总体的设计结构。其次, 对于一些重要的细部结构, 还要制作实物模型, 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而进一步完善结构。

3.加工制作阶段。

一个创新课题的完成, 制作阶段是成功的关键, 既包括机械的制作, 也包括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动手制作是技工学校学生的强项, 但学生由于操作不熟练, 往往达不到要求。对于机械方面的加工, 首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尽量保证加工的精度;其次, 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 不合格的应该重新加工;第三, 对于较难加工的零件可以外加工。

4.装配阶段。

在装配阶段, 一般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当装配出现问题时, 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一起解决, 切不可有急躁情绪, 更不能轻易放弃。

5.调试阶段。

调试阶段是制作的最后阶段, 也容易出现问题。此时作品已成型, 问题可能涉及各个方面, 比如机械方面、电子方面、计算机方面等。因此, 就需要辅导教师及全体学生相互沟通, 协同解决。

比如, 学生在对《房门防关提醒对话器》的调试过程中发现异常。我们就召集所有团队成员, 对机械动作、线路控制、还有手机信号接收等方面一一进行排查, 最后发现是由于机械动作不到位, 导致电器元件接触不良, 从而没有触动手机按键开关, 没有发出提示音。

摘要:职业中学学生, 具有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条件, 相比普通中学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方面更具优势, 但从各类比赛反应的情况看, 职业学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反而不及普通中学生。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新活动,团队合作

参考文献

[1]王文红.培养中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

[2]黄廷忠.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探索, 2001-18-19.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篇8

2012年5月4日, 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旨在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以科学思想为指导,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在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 能够占有知识资源, 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是时代发展的必需,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推动社会正常有序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开发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市场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望在近几年的人才市场上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正是因为这一点, 目前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 每年“挑战杯”比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能说明这一情况。当代大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善于思考, 勇于挑战, 这些都是提高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但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还是受到一些问题的制约, 这也是目前创新成果质量偏低、利用率不高且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原因。

1. 缺乏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

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校园里多是以“兴趣组”或社团的形式存在的, 以兴趣为目的, 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对方向的指导和管理, 导致学生进出团队比较随意, 缺乏连续性, 导致成功率比较低, 科技含量也不够。此外, 大部分高校缺少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组织, 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导致科技创新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和保护, 造成成果流失, 影响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2. 资金和场地等物质支持的缺乏, 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持续发展。

一件新事物的诞生, 需要反复的实践、证明, 要不断推翻原来的假设, 提出新的想法。这一过程需要资金和场地的支持, 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不可能对科技创新进行大规模的资金和场地投入, 因此大学生的创造发明亟待一些资金和物质的“雪中送炭”。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

3. 科技产品市场针对性不足, 导致大部分科研产品闲置。

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前对市场把握不足, 缺乏相应指导且相互交流甚少导致不清楚别人的研究项目和进程, 很有可能在重复别人的劳动。另外,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过于关注兴趣出发也导致在创新过程中更注重过程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忽视了对于创新成果的使用, 更别提将之转化成经济效应。

4. 大学生科技创新跟风现象严重, 高端成果少。

很多大学及教师还停留在把科技创新当作是噱头, 为了学校荣誉及个人职称带几个学生, 做一些项目然后发几篇论文, 完成的是一项任务。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更像是一阵风气, 真正做实、钻研的却很少。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建议和对策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力的需要, 是学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必需。

1.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一支以指导教师为核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团队。因此,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首先, 学校领导由上到下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是鼓励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保证, 由上到下的统一支持为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性提供良好的前提。其次, 拥有一支较高业务水平、事业心强且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好的老师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推动的作用, 教师由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阅历知识, 对研究方向的把握往往比学生要敏感得多, 可以帮助学生在选题方面扩宽视野、节省时间。同时高水平的教师可以推动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发展, 其对学生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各环节的指导和把关能够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点高、成果科技含量高。一个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对能够较好地把握团队发展节奏, 对团队起到控制作用, 有利于发挥骨干分子的带头作用, 同时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创新活动, 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准确有效地完成创新活动。第三,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 顾名思义主体在大学生, 团队里要体现大学生的主导作用, 教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优点, 才能带领好整个团队。

2. 加大对学生创新活动的投入, 建设活动基地。

大学生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实践活动。任何活动的开展都以投入为前提, 这不仅需要软件投入, 更需要的是硬件投入。硬件投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个是需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 另一个要建立固定的、持续的活动基地。

在资金方面的投入, 建议资金的筹集采取更多灵活的方式, 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功能, 多渠道展开工作。首先, 学校要设立专项的活动资金支持。对此, 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给予高度重视, 还要求领导者具有超前的眼光。基金来源可以是学校的教育经费、研究经费、学生活动经费中划拨。同时, 各院系、部门也应从各院系的角度做出相应规划, 拨出的专门款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从目前来看, 从校方筹集的资金是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最稳定、最能够持续的来源。其次, 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直接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 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走向社会和市场, 这就需要尽量争取社会和企业的赞助, 这也是目前活动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第三, 社会风险基金的投入。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已初见成效, 部分高水平创新成果已经得到风险投资商的关注, 对于有条件的高校, 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应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 创造条件, 吸引风险资金的投入, 这是从长久考虑,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最好的支持。另外, 吸引教育热心人士的捐助和支持, 以及毕业校友的资助, 同时,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己投入资金开展科技创新无疑也是活动资金的来源渠道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想顺利开展离不开稳定、多样、专业的活动基地, 为提高活动水平和效果, 需要产学研相结合。可以由校方牵头, 在网络上建立相关论坛, 邀请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和专家, 为学生建立网络讨论平台, 方便学生随时咨询。要建立进行技术开发和创业的基地。目前对一些高校来说实现起来可能有点难度。但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大力发展科技园的建设, 这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应积极开放科技园, 充分发挥科技园功能, 鼓励学生参与到科技园的项目中来, 使大学科技园真正成为大学生们创新、创业的乐土。

3. 努力创造良好的适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环境。

当前,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仍然是一个正在成长和被接受中的新生事物, 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良性的推动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受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影响的复杂活动, 能否协调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是活动是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需要社会和高校共同努力, 充分利用媒体等社会资源营造大的环境, 同时在高校内给予适当的刺激, 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从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创新活动投入、创新活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团队,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周倩.中美高校科技管理校本培训课程的比较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7) .

[2]吴小玲.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及其校本培训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 .

[3]赵吉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 2010.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研究 篇9

首先,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其次,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对学校科学研究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为科学研究培养后备人才。参加过科技创新实践的学生, 经历了科学精神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和体验, 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 为科学研究提供原始创意或原始样机, 能够产生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如专利、论文等。第三,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有助于师生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产生许多着眼解决一些事关民生的作品和方案。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与原则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但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创新与实践不足, 而课外创新活动则是一种重要补充, 两者构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与课堂教学体系相平行且起到互补作用的, 发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 要坚持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要持大学生个性化培养与常规教育的结合, 要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中, 坚持“给通才定规则, 给天才留空间”, 确保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的主要内容

做好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要确保六要素到位, 即, 要做到有地可去、有事可做、有人来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这六个要素要构成生态系统, 形成良性互动, 实现系统最优。

(一) 构建完备的服务体系,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地可去

“地”包括:开展创新实践必备的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1.公共服务体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公共服务体系中重点要建设好图书馆和实验室。首先, 大学的管理者要在如何让学生方便、廉价地使用图书馆资源上多下工夫, 改进图书馆的工作设施和服务。教师、实验室、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情报中心、学习资源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图书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 大学管理者要积极推动学科专业实验室开放。实质性地做到开放学校专业实验室, 实现大学实验设备与仪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最优化, 让广大学生能自由、充分地利用实验室。

2.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形成自由、多样、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1]。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需要师生共同参与, 具体措施包括:举行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学术交流等。其中, 学生社团活动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立足校园, 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 依照法律, 按照一定的章程, 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内容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 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的重要载体。

(二) 设计合适的活动载体,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事可做

“事”指实践, 实践造就人才。开展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科技竞赛、学生创业实践等。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进行一种科学研究。他们在参与竞赛时会遇到很多科学和非科学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能促使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 学会正确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培养与导师、同学合作协调的人际关系能力,

(三) 规划合理的用人机制,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人来做

“人”的因素在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系统中作用十分重要, “人”具体包括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1.组织者。组织者指的是参与管理的各类人员。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 从全校范围组织开展学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并统筹处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相关日常事务, 定期研究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从而统一思想, 形成合力。学生创新实践的组织管理工作如同科研工作的管理, 其目标是实现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2.指导者。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的指导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负责组织各类评审、业务指导工作, 确保工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这部分工作, 通常要聘请工作时间充裕、工作积极性高的知名专家担任。这部分专家, 除了在职教师外, 也可以是离退休老专家。学校要针对这部分专家成立专家库, 分门别类地开展评审工作。二是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某项作品、项目或竞赛工作, 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及工程实践活动[2]。

3.参与者。参与者主要是学生, 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充足的参与时间。首先, 学校要设置学生参与的准入门槛。如大一新生一般不鼓励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因其尚处于角色转换之中, 基础课程尚未完成, 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很难开展有创新的实践活动。其次, 学校要鼓励学生创新团队建设。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不仅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而且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团结意识。

(四) 确立运行保障机制,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法可依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规模较小, 可以凭借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责任心来维系, 但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 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良好的工作机制能够凝聚着智慧与创造力,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建立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工作的运行是否良好, 运行保障机制尤为重要。对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要有一定经费保障。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各类科技竞赛等创新平台, 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是难以完成的。学校从大层面来协调, 每年拨出相应的款项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金, 来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2.建立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在科研工作中知识产权是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同样要建立学校、院系、个人的互惠共赢机制, 确保三方在今后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受益, 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3.建立三级联动运行机制。在实际工作中, 学校、院系、基层要找准定位, 三级联动, 三者要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学校的定位是:整合全校资源, 构建大平台, 依托招投标机制, 将学校整体目标分解, 交由相关院系承办。院系的定位是:结合自身实际, 承办学校交给的一些具体工作。基层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力, 做到百花齐放。这里基层包括班级、支部、社团、团队和个人。

4.建立激励评价保障体系。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不完全一样, 不能简单地套用课堂教学的激励评价方法, 如学分、学时等, 要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保障体系。对学生, 主要激励方式有创新学分、创新奖学金和创新保研等。对教师, 主要激励方式有学时及工作量认定、职称评定的政策倾斜和奖金等。对院系, 主要评价方法是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到院系绩效考核的整体中进行考虑。

(五) 推广新的方法、思维,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

“章”是指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的方法, 比如:头脑风暴法、金字塔原理、TRIZ理论、项目管理、六顶思考帽、水平思考、思维导图法等。不同的思维工具用途不同, 这些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创新活动的效果、质量与层次。在组织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中, 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从一种简单的方法入手, 让学生熟悉、运用, 逐渐掌握各类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方法, 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 坚持长远的工作目标,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的放矢

人才培养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学校在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 始终坚持实现这一目的。要对这一目的进行不断分析、研究, 使之逐渐清晰形成具体、明确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人才培养这一目的分解为结构性目标和功能性目标, 以便更有利于工作的具体开展。

参考文献

[1]樊丽明, 王仁卿.开放、综合、研究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山东大学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1) .

学生科技创新 篇10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是指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 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 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1]。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可学到许多在书本、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勤查资料、参与实验研究, 可提高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通过撰写科研报告、论文, 可提高文字写作水平、科学表达能力、专业综合能力, 逐步掌握分析论证的方法;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 可增强沟通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涵养, 培养健全人格。这些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可促进学生的创业就业。

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更好地掌握未来社会生活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可培养职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品质和经验。历年的就业情况表明, 一些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毕业生, 特别是那些曾获奖的学生, 在“双选会”上特别抢手, 而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一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创业成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受到社会的好评。

3. 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 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通,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技创新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 这促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学习相关学科内容, 培养运用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打造创新人才, 锻造栋梁之材。

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以“挑战杯”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我校自2005年开展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来, 至今已有五个年头。作为一名高校的专业教师, 笔者亲自指导了三届的学生参加这项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 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 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参与的愿望虽强烈, 但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2. 学生科技创新思路不够开阔, 自主创新课题数量不多。

参加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指导教师拟定课题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中。

3. 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 他们都有一股强烈的参与热情, 都想通过这项活动做出点成绩, 展示自已的才能。但在具体的创新实践环节, 如:选题立项、申报书的填定、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实施开展, 都存在比较强的依赖心理, 希望指导老师直接给他寻找思路, 缺乏主动思考问题,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不健全, 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对不足, 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缺乏经费资助, 有些很好的思路想法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 无法付诸实践;学生开展活动的硬件配置不到位, 学生只能东拼西凑勉强应付, 这样的工作模式很难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有序、高质量的持续开展。

三、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几点建议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正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宣传力度, 建立适当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专栏、编发简报的形式和利用校内广播、校内电视、校园网络等途径, 加强对活动的宣传, 进行广泛的动员, 要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合参赛。除此之外, 要建立健全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是一个运行系统, 它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相关组织的目标实现, 运用相应的刺激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利用设置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引导学生的行动, 把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的心理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议高校可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及平时学习成绩的评定结合起来, 这能让所有大学生看到科技创新给自已带来的学习效益和美好前景, 使他们产生不断追求的精神动力。

2. 开设与活动相关的创新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型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3]。如果缺乏系统、规范的引导, 人的创新思维很难转化为创新能力;同时, 创新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创新思维训练和实践, 遵循一定的创新规律。因此, 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 尤其是一些在创新方面卓有成效或创新思维活跃的专家学者, 给学生开设创新课程, 介绍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由学校科技处相关人员介绍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

3. 加强平时的学术交流活动。

经常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如以举办“教授或博士论坛”“教师科技报告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术报告会”“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形式, 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4. 加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 全面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技术和能力。

笔者认为, 理论教学的改革应侧重于教学模式、授课形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在教学模式、授课形式上, 我们更多地倡导师生互动的研讨式教学法。教师可事先布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再结合自已的理解与思考, 书写成文, 拿到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交流。对于基础好的高年级学生, 可以采用双语授课的模式进行专业教学, 提高他们专业外文的阅读能力。在考核方式上, 由单纯的闭卷考试改为多种形式的综合评定, 如撰写小论文、综述、堂上交流与讨论等。实验教学改革应侧重于通过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 来全面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5. 学校应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章制度, 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4]。

规范的制度, 对推进学生科技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 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发展道路。制定相应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办法》、《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的推荐申报立项管理条例》[5]对学生科技活动所涉及的组织领导, 教师指导, 经费使用作明确规定, 并将其与学生所修学分挂钩, 从而保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章可循, 步入良性循环。此外,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必然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 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强调, 经费的投入要以务实为原则, 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必要的支出, 用于相关器具、书籍、材料的购买和调查、实验中不可缺乏的其它花费, 以及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创新等等。学校应建立起一整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保障经费合理、有效、有序地使用避免浪费。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可以采用基金制的方法, 专项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 学生通过申报、答辩等形式申请基金的使用。学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硬件设施 (如:创新实验基地、开放实验室) 的建设力度, 使学生能有场地开展他们的科技创新实验。

6.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应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 他们的参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 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措施, 如:指导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的工作量及评职晋级相挂钩, 这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 可聘请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卓有成就的教师传授经验, 尤其是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选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如何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 传授可相互借鉴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此外, 指导的方式、方法也应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 让更多的教师在指导水平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势必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 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 应在学校层面上, 建立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 加强资金保障, 推进教学改革, 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上, 应引导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将教书育人功能延伸和拓展;在学生层面上, 应增强刻苦学习, 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构建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教育与实践体系, 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东升.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科技, 2005 (12) :46-47.

[2]王祚桥, 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2) :52-54.

[3]何志霞.高校科协与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学术版) , 2006 (13) :19-20.

[4]张亚志, 等.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教书育人, 2005 (32) :34-36.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科技创新思维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科技辅导;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62-01

一、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中的科学,知道科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校虽然是镇的中心小学,但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知识面不广,但活泼好动,求知欲极强,对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结合授课内容通过开展小种植、小养殖、小观察,通过一个个小猜想、小实验,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去探索科学的奥妙。不仅如此我还将课堂进行延伸,有意识要求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动手制作,动脑总结等探究活动,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揭示事物本质,探求成功之路,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和培养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促进德育发展。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这片天地里有无数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秘密等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他们会感受到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平凡的地方。他们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会在你的点拨下发芽。

二、鼓励创新,活动思路

科学新课标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观已被社会广泛认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基础、是物质准备,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适应小学生创造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创造学理论不应忽视的一个焦点。创新能力是青少年学生文化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科技辅导员应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就是不拘限于已有的结论和见解,而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结论和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和辅导员大胆地鼓励与支持,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潜质,要精心加以保护,并及时予以诱导。另外,鼓励学生提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记得有一位大教育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意思大概是说,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技巧,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不用一味地依赖于老师了。所以,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要想让学生能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去自己接触、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科技活动中小实验、小制作、种植、养殖等形式的活动,又有利用培养学生形成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对于他们参加科技活动、及至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能否取得应有的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和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疑问和难题,作为科技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他们去解决。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幼小的心灵总是渴望着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风云雨雪,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身旁,引起他们的遐想,例如在教学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时,因为我校所处在的位置在农村,这里的田地有比较多的蒲公英,我并没有一味地去讲,而是因地制宜,让个别学生带着全体学生去到学校附近有较多蒲公英的地方,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通过实地去观察,让学生更接近科学的领域,从而更容易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动能,有了兴趣才能发挥无穷的力量,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我在指导学生探索狗的鼻子为什么会经常湿时,起初,我们毫无头绪,找了许多资料,询问了许多人,而且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但都没有找到答案。但由于孩子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就成为了一种动力,驱使他们为了弄明白这个原因而进行不断的求索,探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找出了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保护和利用学生的潜在兴趣,是我们老师在开展创新教学中绝不能忽视的教育艺术和手段。

四、根据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科技创新 篇12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明确指出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在初一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鼓励创造的课堂教学氛围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怎样的环境里学习, 就会形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静”, 强调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聚精会神地学习。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严重限制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其结果是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笔者认为,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应当是宽松和民主的。

首先,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意味着允许学生提出质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只要把教师讲的内容听进去, 记住并熟练运用, 就是所谓的“优等生”。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和教师说的话产生质疑, 教师就会感到尴尬。

其次,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教师要懂得把课堂还给学生, 善于做“倾听者”。数学学科的很多题目解法不是唯一的, 鼓励学生以独特的思维和多样化的方法解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学生“不一样”的声音。学生的想法可能是错的, 可能分析是不到位的, 但这有什么要紧? 学生认真思考、动脑分析的过程, 比任何答案都重要。教师要改变“一言堂”主角的角色定位, 懂得把课堂还给学生, 舍得把时间让给学生, 善于聆听和引导学生。笔者有一次在分析一道题:“若方程组1的解x与y的和等于1, 求k的值 ? ”时 , 一个学生突然很兴奋地举手说他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 笔者微笑着请这个学生把他的解法写出来, 并请他当一回小老师, 跟学生介绍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这个学生讲得头头是道, 其他学生也听得很认真。一层石激起千层浪, 另一个学生说他有一个不同的解法。笔者索性放弃了原本的教学计划, 这节课就变成了解这道题目的方法讨论课。结果到下课的时候, 居然得到了四种解答法。

最后,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教师不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造成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 使学生不“惧怕”教师;对待学生的犯错要循循善诱, 不以责备为主;对待数学学习能力不好的学生善于启发诱导, 不强制要求或放任自流……

二、运用利于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就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个方法就是发现法, 这个模式就是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发现法意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现法的一般教学程序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法进行验证、教师总结归纳。在这个过程中, 良好的问题情境是前提、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教师的有效引导是保障。要使发现法在数学课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基于学生能力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 使大部分学生很快发现问题。在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法时, 可以分组进行, 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全班共同进行, 也可以学生单独进行, 这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和类型及教学的需要确定。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 应首先由学生自己阐述, 对于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起验证。最后教师要进行适度的总结, 在比较的基础上, 选出最简便、最合理的方法。如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有些学生把x+3y=11变形为x=11-3y, 然后代入3x+2y=12中消去未知数x, 得到3 (11-3y) +2y=12;有些学生把x+3y=11变形为y= (11-x) /3, 然后代入3x+2y=12中消去未知数y, 得到3x+2· ( (11-x) /3) =12;有些学生把3x+2y=12变形为y= (12-3x) /2, 然后代入x+3y=11中消去未知数y, 得到。对于这几种方法 , 全班学生一起验证 , 发现都可行 , 但第一种方法更简单合理且正确率高。最后教师小结: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最好选择系数是1 (或较小) 的未知数变形, 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中。

发现法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无所作为”。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 知识经验还不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可能不那么强, 这就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 要答疑解惑;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要灵活处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要“穿针引线”, 使之顺利进行。

当然, 所有的数学课堂都用发现法教学, 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 有选择、灵活地尝试运用发现法。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

上一篇:交通事故安全管理下一篇:体验式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