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学生管理办法

2024-08-07

科技活动学生管理办法(共8篇)

科技活动学生管理办法 篇1

XX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我院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创我院学生科研活动新局面,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今后更好地开展各项科研活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管理机制

第二条 领导机构。学院成立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团委书记、学工办老师、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指导老师、学院学生会主席、科协主席为成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我院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领导,领导小组负责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立项和管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评选和管理。

第三条 活动组织。在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四条 管理方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项目申请、评审、立项、检查、验收、评奖的项目管理流程。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五条项目申请10月中旬(3月下旬),学院将面向我院全体在校学生征集项目,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3-5人组成的小组(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结组)。办公室小组长要对申请的项目进行初步评审和筛选,符合基本要求的由老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第六条中期检查项目支持人填写项目申报书。检查通过的,由学生会进行保存,待参加校级科研立项活动;未通过检查的,视情况限期整改或中止项目。

第七条作品总结由校级、院级立项作品的项目主持人进行项目总结并给予奖励;对未在校里立项的作品,视情况评选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第八条结项报告项目完成后,项目主持人须提交包括项目研究情况、使用方法与手段、查阅引用资料情况、成果完成形式和价值、得失经验等在内的项目结项报告,研究论文及成果实物等。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九条 经费来源。

第十条 经费使用。资助经费按项目立项一次核定,专款专用。可用于图书资料费、印刷费,成果鉴

定、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费,实验材料购置、加工费等。除上述所列以外的特殊支出,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须经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否则一律不予列支。

第十一条 拨付方式。项目经费实行分阶段核销的原则,项目立项可预支不超过资助额度50%的经费,通过中期检查的报销资助额度的60%,通过验收的报销剩余的40%。如立项项目不能通过中期检查要追回全部费用,不能通过结项验收的要追回50%的费用。

第十二条注意事项。经费专款专用,可以跨使用;如发现有经费使用不当、项目组没有或很少

活动、成员不遵守有关规定等现象,领导小组有权对该项目组实施警告、停止经费使用直至撤消该项目等措施,以保证学生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五章 成果奖励

第十三条 成果权属。学院资助的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的成果或专利属学院所有,如有特殊要求的另行约定。

第十四条 成果评比。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每组织科技创新成果的评比,作品设一、二、三等奖,同时评选科技创新标兵,对我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XX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科技活动学生管理办法 篇2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问题

虽然在“挑战杯”和各学科竞赛的带动下,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存在成果利用率不高, 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情况。具体来说,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规范、引导和帮助

由于大多数高校未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 未制订相关的规章措施, 这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 由于教学计划中课程总学时较多, 学生的课外时间甚少, 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在制度上难有充分的保证, 学生无法持续深入地开展活动。其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很多是在“业余”状态进行的, 他们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指导, 或者没有开放的实验场所, 导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 而同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及指导老师未有足够的激励政策, 使教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停留在自发阶段, 有的老师明确表示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费时费力, 而学校却没有在工作量、奖励等方面给予保障, 再加上“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以参加竞赛为多, 毕竟能达到预期目标获奖的只是少数。因而, 有些原有较高热情的师生也出现了“冷却”现象。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相应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 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因大学生还只是消费者, 不可能对科技创新进行大规模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 而科技创新又必需有资金和物资的保障才能进行, 因此大学生的创造发明亟待一些资金和物质的“雪中送炭”。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市场观念不足

首先, 很多大学生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 缺少对市场的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 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 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其次, 大学生只重视科技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 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 这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 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很少与市场交流信息, 不清楚别人是否也在从事同类的研究创新, 从而等到成果一出来才发现重复了别人的劳动过程。

4.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 精品少

很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停留在“别人会, 我也能搞”的水平上, 成果缺乏科技和应用的附加值, 因而实际应用的价值不高。有些科技创新成果, 只是对别人成果换汤不换药的稍微改进, 并无明显的创新;有些成果, 则是制作粗糙, 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5.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形成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 目前很多学校缺少统一的规划把它变成随机性的活动, 遇到重大比赛便组织学生参加, 缺少平时的经常性的训练过程, 没有完备的激励和制约措施, 学生参加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 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往往是组织者着急而学生不愿意参加, 或者是学生想参加而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导致二者思维脱节。另一方面, 有些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没有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 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 学校都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方法

我国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刚刚起步, 因此在具体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上, 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能力架构、知识结构等特点和我国高校的教师资源, 物力、财力资源等状况, 本着“开拓学生创新能力、优化学生创新环境、保障学生创新活动”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具体地说, 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是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 并能保证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持之有恒的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要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 追求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率和科技成果的高质量。总的来说要做好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首先, 保障机制的建设。主要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 以及建立对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制度。

其次, 管理制度的建设。它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实行教务处、科技处、团委和各院各系共同管理的制度, 并由这些部门各出人员组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领导小组, 作为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机构, 制定主要的政策措施, 听取科技创新活动的进展报告, 审查经费的使用情况, 奖励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等。此外还可由专家组成科技创新活动评审小组, 审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资格和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二是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成果登记、申报制度, 资助学生申请专利, 这样可以保护大学生的知识产权, 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或被不良厂商所利用;建立学生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推广等应用管理制度,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成果的商品化和成果的生产力化, 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再者, 奖励机制。奖励是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有重大创新的科技创新或在国家级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重要奖项的学生, 可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推荐免试硕博连读;对出一般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 可以设立综合评分规定, 在学生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定以及毕业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或政策倾斜。以上奖励, 都可以附带一定数额的奖金。

此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电台、广播台、校刊校报等渠道, 宣传这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事迹。

2.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

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 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视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必要保证, 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扶持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 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有无具有致力于学生创新教育的教师的指导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力, 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指导和把关是促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点高、成果上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是引导式、辅助式指导, 就是指在科技创新过程中, 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指点 (包括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 , 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最后, 建立广泛的学生基础, 这是促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关键。既要重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性, 更要发挥学生骨干分子的作用, 以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最终形成以点带面, 各类型科技创新齐头并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局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只有鼓励和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 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离开了广泛的学生基础, 其他各方面再重视, 条件再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开展不起来。

3.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和创造力的实践都受到客观条件、社会环境、校风学风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民族传统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思维方式, 都是制约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挥的重要因素。更进一步说, 大学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风的取向, 则是最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 渲染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只有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造意志的培养, 才能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包括两方面内容: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创新学校的科技实践环境。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是指要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管理上, 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中, 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效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并把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生综合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 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要融专业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于一体。创新实践环境主要是指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建立一个良好的实践机制, 提供实践机会和场合, 在组织、知识的供给、实践等各方面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4. 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资金和物资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 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否则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花, 难以继续下去。经费的投入要以务实为原则, 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必要的支出, 用于相关器具、书籍、材料的购买和调查、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其它花费, 以及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创新。高校可以从校财政中划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同时也应该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合作, 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学校还应建立起一整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保障经费合理、有效、有序的使用, 避免浪费, 比如实行经费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查等办法, 使之贯穿于每一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始终。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可以采用基金制的方法, 专项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 学生通过申报、答辩等形式申请基金的使用。

5. 整合各种创新教育资源, 有效地整合学校现有的创新教育资源

学校通过各种创新教育资源的整合, 不仅使学生从学习, 实践到参加竞赛各个层面都能得到检验和锻炼的机会,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且还使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 进一步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教育资源包括工作队伍、工作条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队伍方面, 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各院系,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工作队伍, 各单位在统一的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既分工又协作, 共同推进了各项工作;在工作条件方面, 各单位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 学生处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 教务处的学科优势, 团委的课外科技竞赛资源, 各院系的创新教育经费等等, 很好地满足了开展创新教育的各种条件需求;在工作机制方面, 学校领导不仅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 而且能够很好地协调创新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了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与教育有密切关系,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事。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分析其面临的问题, 提出应对的办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问题,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助柏, 梁辰.知识创新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张鹏, 于兰, 刘助柏, 张岩岩.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3) .

学生活动管理 篇3

【关键词】自主管理;策划善后;责任实名;分工合作

1 自我认知管理

1.1 自我管理

真正的教育是指实现自我教育,通过自我认知进行自主化教育在自我认知的环节中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社会所需的人才,各活动的开展和施行进行自主化管理,促进学生对活动的关注程度及培养个人能力,并增进学生间彼此的协同合作。

学生活动是培养能力的绝佳途径,也是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在此学生既能得到展示的机会又能锻炼能力,相应的活动规则的制定是活动成败判定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先预定好规则,同时人人彼此督促提醒,按章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

1.2 以学生为本,合理策划

首先,可以考虑人人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规定,让参与者自行监督,严于律己才能恪尽职守,提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有效的规避活动的问题,同时更贴近与自身,参与者更了解活动也更利于控制问题,提高操作施行的可行性、针对性。

其次在参与者中投票选出管理者,并对其分配具体任务,明确管理者的具体工作事项,如岗位名称,工作的责任、目的、要求、权限等,强化学生的自主权利进而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依章程进行施行,监督,以使活动完成更加顺利,性价比也更高效。当活动责任被细化至个人名下时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而且对于学生活动承办人和主办方应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和目的,完成细致的策划书,既要通知校方进行审批同时也应告知同学,当活动的细节相对完善的时候参与人数自然会增多,学生也会更了解信任活动的主旨便于管理和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不同的活动申请对应的场地和经费,以及邀请对应的同学参加,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并能增高认可度。计划不但要详实更应做到量化,便于统计和操作。同时应考虑可行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或者损失。尽可能的邀请活动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或参与活动,可在指导中学习更多学生本不了解的专业知识。

2 事先明确计划

2.1 合理安排流程

继而在活动开展中应控制好时间,事先进行必要合理的彩排演练,保证每个预定的节目能按预期顺利的发展进行,明确活动的开始及结束时间,有时间观念的活动才更有说服力,学生也更愿意参与,有效的时限不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提高参与者的执行力和行动力,明确的时间观念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也会给学生起到守时的榜样作用。

2.2 关注学生爱好

相应的,校方应在展开活动前多方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受到普遍欢迎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让活动更加亲民,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学生主观能动性强相对的也更加便于管理。 同时,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活动详情,对活动产生兴趣的人越多,活动也就越受欢迎,对主观乐意参与活动的人来说自然也更希望活动成功举办,自然也会帮助承办方完成活动。

2.3 明确奖惩制度

另外,应给活动的主办方相应的奖惩制度,让好活动受欢迎的活动更稳定、有效的举办并流传下来,而一些无意义的活动,或者只是为了纯娱乐的活动相应的减少并控制数量,让学生们觉得在活动中确实有所收获,而并非单纯的消磨时间,同时应给予参与人相应的福利,让付出的同学的内心觉得付出是有所回报的,无论大小至少证明他人很在意自己,并对自己给予了相应的肯定。

3 委派专门部门负责具体事项

3.1 了解受众感受

每次活动应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统计、调查,了解活动的开展、进行情况,并关注活动后学生的反应,趋利避害,了解学生的喜好,并寻找每次活动的优缺点,持续关注每次活动的后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受欢迎的活动,并及时更新每次活动的宣传海报等,对于并不是十分受欢迎的活动应及时加以整改,并且调查原因,寻求问题的根本,争取达到大众满意的程度,或者及时更换新兴活动,取代原有弊端重新博得学生青睐。

3.2 学以致用

院系内应大力发展与本专业有关的活动进行学习,在活动中中有所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有所施展、检验,锻炼自身能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自身价值,在失败中磨练意志,在成功中分享喜悦,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到自己融入到了环境中,并为活动出了一份力。

3.3 明确分工

学校可以将活动的举办的权利分散到各个社团或学生组织中,在此期间校方仅作指导和引领,但是并不干涉学生组织进行组织的活动,增加活动的自由度,同时让学生的想象力和责任心得到充分的表现,不但要举办好自己的社团活动,又要与同系院的其他社团进行合作,联系场地、时间、人数等多方面的考虑,有人组织有人善后有人构思策划,各个学生组织间分权制衡,让学生在竞争中寻求突破,在压力中寻求动力。这样既可开展基层活动,又能增进学生间的配合与默契,沟通合作互相协调,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3.4 顺应学生主观意愿

增加的科普类活动的开设次数,推荐同学参与与自身爱好或特长相关的知识类活动,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不但术业有专攻,更能文武双全,全方位发展。根据具体的学生爱好进行推荐,但不强求学生参与活动,增进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兴趣爱好,但不施加压力,活动参与完全凭借学生的主观意愿,不强求胁迫。

4 积极配合管理,分享必要经验

管理者与参与者互相配合:活动参与者也应遵守活动的相关条例规定,严于律己,保证活动的秩序,并积极响应承办方的号召,主动的配合活动进行,禁止恶意干涉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或是为了个人利益影响干扰活动负责人的安排的活动流程,按照章程和活动策划细则,依照要求活跃但安分的参与活动,为活动出谋划策,提供正能量。

5 总结

每次活动结束后,承办方应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将活动开展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总结,并记录在案,活动的承办方之间应有相应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彼此互相分享成功的活动案例,并以之为鉴模仿学习成功案例的方式,超越并突破原有的活动,举办更多受到普遍欢迎的活动。在校方与学生间进行协调,尽可能多的举办既能达到校方的规定要求,又能尽可能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

作者单位

大庆技师学院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255

学生自治管理活动总结 篇4

一、领导高度重视,安排细致,确保教育活动顺利完成。

为做好此次集中教育活动,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了《喀什师范学校20xx年秋季开学前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全校学生动员大会,校长就此次教育活动做了详细的部署,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确立了学习重点和具体要求,将全校师生的思想统一到上级的安排部署上来。

二、精心准备,细致部署为集中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集中教育学习的顺利进行与充分准备和细致部署密不可分。领导小组精心准备,根据教工委要求学习的内容集中汇编成《喀什师范学校学生集中教育学习汇编材料》,印发了1500本(民语1300本,汉语200本)、给新生补发了《喀什师范学校学生手册》500本,从教委定制1500本《强化公民意识 增进民族团结 维护法律尊严 反对民族分裂》,保证所有学习内容都有学习材料,并做到学生人手一册。

三、学习形式多样,增强学习针对性。

1、集中学习校规校纪、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安排全体1096人学生在学校演播厅进行集中学习,由德育办副主任布沙热·玉素因以《喀什师范学校学生守则》、中职学生48字公约、校风教风学风为内容进行了全面辅导。

2、专题辅导宣讲。

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了””讲座,安排学校骨干教师木沙江·布尔汗老师以党的教育惠民政策为主题,思政教师阿布都艾尼·麦麦提明老师以强化公民意识,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迪力夏提·阿布都克力木老师以抵制宗教向校园渗透为主题等内容向全体学生进行了4个专题讲座。

3、交流提高。

晚自习各班班主任跟班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做到了人人谈心得,谈体会,谈认识。

4、唱红歌。

晚自习由音乐教研室教师深入班级,组织学生学习唱红歌活动。

5、学生美术作品展。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学校要求学生制作以我的家乡变化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在集中教育学习阶段,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参加作品展的学生共有120人,参赛作品530个,最终选出156个优秀作品,全校师生1200人有序地参观了作品展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添了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6、认真开展“崇尚科学 远离宗教”为主题的宣誓签名活动。

在集中教育活动结束之际,全校新老学生共1096人参加了宣誓签名活动。签名大会开始之前,主管全校德育工作的王副校长做了具体安排,并向全体学生宣读了非法宗教活动26条界定,对“四不”承诺内容进行了集体宣誓,最后,学生在印有“崇尚科学、远离宗教”字样的20米横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本次活动再次强化了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从事任何宗教活动的坚定决心!

四、学习教育取得的成效。

通过3天的集中教育,此次学生集中教育使全体学生认识到:

1、增强了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

认识到新疆从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西部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无论你走到哪里,历史都会庄严地告诉你,新疆从来就不是隔绝于祖国内地的一个孤域。

2、强化了民族团结意识。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在这种文化格局里,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3、感恩意识。

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帮助使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离不开祖国的深切关怀,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情、爱国之情。

4、树立了学生崇尚科学远离宗教的思想意识。

通过去极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观看迁徙圣战的宣教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规范了学生的校纪校规。

通过中职学生48字公约的学习,校风教风学风及校规校纪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如何做一名文明、合格的中职生。

6、各班积极配合,师生步调统一形成有力学习氛围。

科技活动学生管理办法 篇5

(暂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和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我市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通知》(津政发[2007]56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认定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第三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范围及申请条件 1.天津科技大学注册的本科生;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端正,无严重违纪现象及不良记录;3.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第四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档管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据反映困难程度的综合评分确定排名,按照困难相对性原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A、B、C、D四档,原则上按照A档10%,B档20%,C档30%,D档40%进行划分。

第五条 各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基本标准

1.A档,家庭成员丧失劳动能力,无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完全依靠国家救济,无力支付学业费用。

2.B档,家庭只有少量经济来源,仅能维持日常生活,无力支付学业费用。

3.C档,家庭成员具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仅有少量经济来源,有亲友资助,除维持其基本生活外,只能支付部分学业费用。

4.D档,有经济来源,可以支付绝大部分学业费用。第六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构与职能

1.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校认定工作,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与管理本校的认定工作。

2.各学院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辅导员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3.学院成立由年级辅导员任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具体负责认定的年级民主评议、量化分值的核算、困难程度分档等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同年级中同一专业学生人数少于100人的,专业认定小组人数不少于10人)。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范围内公示。

4.各学生班成立认定工作委员会,成员由班委、信息调查员、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组成,人数不得少于班级总人数的50%,负责本班评定工作。

第七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参加认定,需提供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以上的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其中,对一年级新生进行第一次系统认定,对其他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进行复核调整。

各学院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救助家庭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由于区域经济差异、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来源渠道、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家庭经济情况造成影响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类别时,量化计分标准为:Z=B×30%+N×40%+J×30%,其中,Z为综合分,B为班级评定分值,N为年级(或专业)评定分值,J为个人及教师评定分值。

第八条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程序

1.每年5月份,申请参加认定的学生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向所在学院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申请书;

2.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依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书、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等材料,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资格的学生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合格名单。组织初审合格学生填写《天津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材料》;

3.个人自评及教师评定

由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就认定材料中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个人消费情况、勤俭节约等各方面表现做出自我评价,学生自评后辅导 3 员、教师代表根据其在校实际消费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最高100分,所占比重为30%。详见《学生个人自评及教师评定表》;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班级评定

各班级认定工作委员会结合学生日常消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在校表现情况,对申请认定学生进行评定。每份评议表100分,所占比重为30%。详见《学生在校现实表现民主评议表》;

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年级(或专业)评定

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个人自评、班级评定情况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的学生进行民主评议,最高100分,所占比重为40%。详见《年级(或专业)民主评议表》;

6.计算量化分值,困难程度初步分档

年级(或专业)认定小组综合学生自评及教师评定情况、班级评定情况、年级(或专业)民主评议情况进行核算,得出被评议学生的量化分值,根据量化分值对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初步分档,将分档名单交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

7.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名单

各学院认定工作组对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确定的分档名单进行审核,审核无误,进行全院范围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前须通知全院学生公示时间和地点,在公示榜上应公开年级(或专业)认定小组、学院认定工作组、学校资助管理机构办公电话;公示后的复议期内,学院对收到的意见应进行认真核实,对情况属实的应做出相应调整;

8.公示无误后,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将学院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档名单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9.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学院报送的分档名单,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时间为五个工作日。公示后的复议期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收到的学生反映的意见进行核实,对情况属实的做出相应调整;

10.公示无异议,最终确定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档名单,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录入数据库管理;

学校对认定分档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受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

第九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以下权利 1.享有我校在册学生的所有权利;

2.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结果,申请相应的资助。现有的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各项社会资助、临时困难补助、政策性学费减免等。

第十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须履行以下义务 1.模范遵守我国各项法律及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依法缴纳学费;

3.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 4.履行在校学生的其它义务。

第十一条 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的管理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将取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资格,终止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校纪处分: 1.在所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填写的相关材料中弄虚作假; 2.违反国家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受到各种处罚、处分; 3.拒绝参加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工作; 4.拒绝参加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

5.主观学习不努力,一学年内不能修满应修学分的60%,受到学校学籍异动处理;

6.挥霍浪费,有抽烟、酗酒、赌博等行为;

7.享受学校各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收益,没有用于自己的学业费用,而另做他用的。

第十二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管理

1.各学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采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信息,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学籍异动情况、接受各种资助情况、在校期间受奖惩情况等多项内容,做到动态维护,及时更新;

2.各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

小学学生社团活动奖励办法 篇6

一、总

为鼓励我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积极引导与推动学生社团建设,提高社团活动水平,促进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定期开展学生社团评优表彰工作,以表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社团、社团活动、社团干部、社团成员。

二、奖项及说明

1、社团奖

(1)“最佳(示范)社团”(1个):每两年评选一次,为社团评比中的最高奖项,在连续两年获得“十佳社团”称号的学生社团中产生,颁发给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有杰出贡献和积极影响的社团。

(2)单项奖:(各2个)

①“最佳社团活动”:每年评选一次,颁给在当年组织活动新颖、有序、精彩的社团。

②“优秀管理奖”:每年评选一次,颁发给管理方法得当,社团凝聚力强,在该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社团。

③“进步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颁发给当年活动组织、社团发展有明显进步的社团。

2、社团干部

(1)十佳社(会)长(2人):颁给在当年社团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社团负责人。(2)优秀社团干部(若干人):颁给在当年社团管理与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明显的社团干部。由社团召开会员大会进行选举和推荐产生。

3、优秀社团会员:每年评选一次,颁给在当年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明显的社团成员。由社团召开会员大会进行选举,按照当年注册会员数的10%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和校委会进行推荐。

三、社团奖评奖标准

1、社团奖基本要求

(1)模范遵守《大井小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

(2)经常与学生社团联合会交流沟通,对校委会制定的有关注册登记的规定模范执行。

(3)机构健全,制度完备,队伍团结,换届及时,财务清楚,机构面貌常新。

(4)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较好地依照计划组织活动,学期末有完整的总结,活动记录详尽、真实。

(5)学年内,未受到校委会任何处分。

2、社团奖具体要求

最佳(示范)社团

①成立两年以上,连续两年以上获得社团奖。

②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效果显著。

③ 在校园和社会中影响较大,反映良好,创立大井小学社团品牌,为全校社团发展提供新思路,树立新典范。

3、其它

①最佳社团活动:

当年曾经组织过,同学反映好、活动精彩的一个或几个大型活动,从而丰富了全校师生的社团文化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社团及学校在社会上的美誉。活动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主题鲜明,顺应时势,符合学校党政、少先队组织对社团工作的总体要求;得到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创新创意独特新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为社团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组织实施周密有序,效果明显,在学校及社会产生良好反响。

②优秀管理奖:

机构健全,制度完备,工作体系合格,制度井然有序,高效完成 每学期的注册、档案等项工作。

③进步创新奖:

社团规模有所壮大,活动有所增加,精彩程度有所提高,在校内 外影响力较大增加。

四、社团负责人、社团干部、社团成员评奖标准

1、十佳社团负责人:

颁给2位在当年社团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社团负责人,获奖者必须符合优秀社团干部的全部条件。

2、优秀社团干部:

(1)品学兼优,组织能力强。

(2)社团进步显著,所承担的社团工作成绩突出。(3)社团精神面貌好,社团规模不断扩大。

(4)与学生社团联合会联系紧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时上交审批。

(5)对促进校园社团交流有突出贡献。

3、优秀会员:由各学生社团制定并按照相关考核细则,召开会员大会进行选举,按照当年注册会员数的10%向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推荐。

五、评奖依据

1、各社团书面总结材料及其它相关资料作为评奖参考。

2、结合平时活动记录情况(指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工作记录)。

3、结合广大同学反映和社会反响。

学生社团活动管理中的控制 篇7

一社团活动管理中控制的必要性、类型和要求

(一)社团活动管理中控制必要性

社团活动的计划无论制定得如何周密,由于各种原因,在执行过程中总会出现与计划不符合的现象。一是环境变化:社团活动的主题要素、内容要素、形式要素、时间要素以及其他资源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我们在社团活动管理中对原先制定的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二是管理的权限分散:社团活动管理的权限都制度化或非制度化地分散在社团各个管理部门和层次,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必要。社团的各管理层必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授权不被滥用;三是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社团活动处于静态的环境中,计划制定得非常完美,控制仍然有必要。因为社团活动的组织者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差异,对计划理解的偏差,都会导致活动的结果在质与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

(二)社团活动管理中控制过程的类型

程序控制:就是在社团活动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评估、总结各环节上,都给出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标准要求,社团活动都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进行动作。

跟踪控制:在社团活动过程中要对各要素进行跟踪控制。社团活动的目的、主题、规模、时间等是先行量,场地、资金、设备等属于跟随量,控制标准就是活动的预期目标、效果和影响力。这是一种动态的跟踪控制,我们可以根据先行量的变化,随时调整跟随量。

自适应控制:活动管理者往往要根据过去组织类似活动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分析、判断、预感、综合等思维方式做出重大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最佳控制:社团活动可以借鉴企业经营活动的做法,采用最佳控制原理进行决策和管理。利于用最小的费用来达到相同活动规模;用最小成本来达到相同活动效果;用最短时间、最少人员的来完成活动组织等。

(三)社团活动管理中控制的要求

实时控制:及时纠偏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偏差未产生前就注意到其产生的可能性,而预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如果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偏差已经发生,也要求社团活动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反映偏差产生及其后果的信息,采取措施,遏制不利影响的扩大。我们可以为社团活动建立若干条定量的和定性的控制线,社团活动状况一旦超出警戒线,预警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提醒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和扩大。

适度控制:社团活动管理中我们要做到防止过多的控制或控制不足的局面。判断控制程度或者频度是否恰当的标准要随活动的性质、管理层次以及组织者受训练程度等因素而变化。一般的文艺类活动控制程度要小于政治类活动;有组织经验的控制程度要小于第一次组织;小型、易组织的活动控制程度要小于大型、难组织的活动;校内活动的控制程度要少于校外活动;安全系数高的控制程度要小于风险较大的;校际活动和跨校区控制程度要小于校内活动。同时,管理者要处理好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的关系,特别注意对影响活动成功和成效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弹性控制:社团活动管理中经常会遇到某种突发的或者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活动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例如,参加活动的人数爆满导致场地不够,或者人数极少导致场地过剩;新增开支项目导致经费预算不足;学校其他重大活动开展,与社团活动的档期冲突,需要调整时间;重要学校领导突然有事,不能参加活动,程序需要紧急调整;学校突然停电、音响损坏、室外活动突然下雨等问题使得活动无法进行等,这种情况下应实行弹性控制。弹性控制要求社团活动管理中制定弹性计划和弹性衡量标准。

二运用项目化管理理论实现对社团活动全程控制

(一)社团活动管理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社团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与的协调活动,也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而组织学生参加的一次性努力。一次社团活动无论大小和特点如何,均包括一个项目的五个基本要素:(1)活动具有特定的目的(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2)活动是一次性的(活动的生命周期是从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3)活动需要使用一定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设施和资料等);(4)活动有一个发起人或者对象(可以是学校、社团和社团中的个人);(5)活动具有不确定性(活动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确定)。因此学生社团活动符合项目的定义与要素,也就是说,在学生社团活动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二)社团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基本过程

社团活动项目化管理包括项目的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一系列活动。

1计划与审批

社团活动项目大致可分为社团自发活动、学校招标活动和行政指令性活动三类。项目负责人制定详细的计划书投至社团活动立项管理的部门,参与竞标和评审立项。项目申报书包括申报负责人和项目团队基本情况、活动主题、实施计划、预期效果、经费预算及来源、社会资源、有关部门意见等。项目负责人制定计划书时重点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项目做什么(what):即应该完成的工作;二是如何做(how):即如何去完成;三是谁去做(who):即确定承担工作分解结构(WBS)中各项工作的具体人员;四是何时做(when):即各项工作大致需要的时间,以及何时开始;五是何地做(where):即在什么地方进行;六是花费多少(howmuch):即确定每项工作需要多少经费及项目的总花费,确定每项工作需要哪些资源等。主管部门可以采用固定的模板或开发网上申报系统,实现申报工作的信息化。

项目的审批是指批准一个项目,并有意向下进行的过程。管理部门组织立项评审答辩会,邀请评审专家对计划书进行评审。项目负责人先进行项目介绍,专家进行提问质询,项目负责人现场答辩。评审专家应重点对项目的思想性、引导性、可行性、创新性、参与面、经费预算、活动成效、安全应急预案、风险规避等方面进行论证,评选出最佳方案,予以立项。同时,职能部门可以对计划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项目负责人进一步完善后,管理部门下发立项文件。立项活动除学院给予一定经费资助之外,申报集体需自筹配套资金。项目负责人签订活动项目承诺书后,管理部门预付部分活动经费,活动可实质性启动。

2组织与执行

活动项目的计划被批准后,就开始进入到组织和实施阶段。活动正式启动之前,项目组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活动的工作任务和分解计划:人员组织计划、活动进度计划、资金安排计划、文件档案管理计划、应急计划等,同时要制定各类预案。

项目的实施阶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实现过程,项目团队中的成员为完成承担的任务子项目,必须利用一定的资源,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为了保证他们有条件组织目标活动的开展,必须授予相应的权利,使之有能力调动和利用必要的资源。项目的各项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大量的资源和主要预算在这一过程中被消耗和使用,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在这一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对所有立项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每一阶段组织召开会议,也能够更好地了解项目的进展程度,及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

3控制与纠偏

要实施对社团活动管理的控制,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确立“标准”。社团活动控制标准的具体载体是项目申报计划、社团章程、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活动承诺书、责任状等等。在项目开始之前,主管部门要就活动的目标、规模、经费、效果、安全等因子确立控制标准;二是及时获取实际结果与标准偏差的信息。当活动开展后,对于活动的实际情况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是控制的前提。只有得到真实的信息并与“标准”比较才能实施有效控制。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中期检查来了解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中期检查报告包括项目完成的情况,取得的成绩,未完成的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

4验收与收尾

社团活动项目管理的收尾工作是对活动进行验收、评价。当活动全部完成,项目负责人应进行总结和整理,撰写总结报告,向主管部门提出结项申请书,并提供活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佐证资料。项目结项申请书应包括活动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经费使用情况报告、主管部门验收意见、学院验收意见等内容。在结项总结中应重点阐述:(1)预期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差异及原因;(2)财务预算与实际支出偏差及原因;(3)评估项目管理的得失,总结经验和教训;(4)对未来项目的建议;(5)团队表现,对项目组中重大贡献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建议;(6)对项目剩余资产、资金的管理与处置,对资金缺口的补救措施;(7)项目结束的后期工作安排(媒体、客服等)。

主管部门应组织结项评审答辩会对项目进行验收。对于可以结项的项目,要为每个项目颁发结项证书和结项文件,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对不合要求的项目,则要求整改完善或取消项目。已经结项的可以拨付项目的余款,项目团队可以整理发票报账。最后,项目负责人可以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至此,项目团队完成了使命,项目的生命周期终结,负责人遣散项目团队成员。

我院在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的实践中,运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社团为社团主体,涌现出赵璐的“湘潭莲文化调查”等优秀项目团队。在2011年学院建党90周年“百项德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雨中送伞,温暖你我”、“红网”等优秀项目团队。在被誉为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竞赛中,我院学生专业社团团队的作品连续三年在全省“挑战杯”竞赛中夺得金奖,连续三年闯入全国总决赛,连续三年荣获省“校级优秀组织奖”。2009年,在第1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王磊团队的作品《自控温热气流加热式混凝土路面沥青灌缝机》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5,1.

科技活动学生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学校管理;自我教育;实践创新活动

我校是一所有鲜明特色的初级中学,在“以美载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促进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教育新思路的指引下,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的特点,指导学生广泛开展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实践,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健全学生组织,培养管理能力,树立责任意识

学校把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重新组建了学生机构,并派得力教师指导工作。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我们把学生会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部就班开展工作。

1.配合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会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不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倡导尊师活动,建立文明班级活动,班级竞赛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向全体学生发出了倡议,具体指出了精神文明需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使学生分清了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会积极响应学校“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大力搞好宣传,有力促进校风校纪的进一步好转;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进一步扩展到社会,产生很好影响。

搞好环境卫生,是学生会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卫生标准严格检查。卫生区、教室天天打扫,天天检查。这在我校形成了制度,环境卫生经常保持最优水平,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

学生会宣传部在抓宣传方面,成绩突出,我校板报每周一换,室外板报半月一换。板报的设计、内容、美化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密切配合了学校的工作。

学生会纪检部主抓班内纪律,自习有人管,上下学有人查,课堂纪律良好。配合了学校开展几次整顿校风校纪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2.帮助班委会开展工作

学生会帮助各班建立班委会,着重对那些经验不足的班干部进行帮助,定期召开班委会汇报会,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班级经验。我们推广了先进班级“静、勤、严、活、恒”的五字治班经验,反映很好。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批有经验、有朝气、有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我们还通过评比先进班委会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3.协助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非常重视第二课堂活动,近年来,学生会积极参与,同教研组配合搞了美术书法展览,班级篮球、体操、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除陋习、树新风”动员大会,文艺汇演,开学和毕业典礼,每周进行升旗活动。活动育人是我校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活动中,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风和健康向上的班风为目标,让学生在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氛围中不甘落后,以争取先进创佳绩的姿态,永葆青春活力。

4.正确行使学生会职权

学生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许多建议得到学校的重视并采纳。

学生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对《学生会章程》作了进一步修订,使之更切合学校实际。学生会工作有章可循,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如每周各班卫生纪律文体等工作以量化积分进行综合评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二、指导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增强成才意识

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在一所学校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也能说明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他们是学校的骨干,班级的骨干,小组的骨干,这些学生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1.组织能力

学校开展活动,我们有意识地交给学生干部去做,如课间操,都是让学生会值班长和班体委共同组织,从集合到做操到总结,都由学生干部来管。文艺汇演,从节目编排、演练,到节目主持,全由学生自己来搞,再如,班级检查、比赛等活动,学生干部的组织一次比一次好,水平一次比一次高。

2.演讲能力

锻炼学生干部讲话,这是我们抓能力提高的又一侧重点。社会活动离不开讲话,将来走向社会,更看重讲话水平,我们把学校的课外活动、班级工作总结、大会发言都让学生来说来讲,并且定期开展演讲比赛,以此锻炼学生的口才及思维能力。

3.动手能力

动手,是学生学习期间的重要任务,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勤动手脑练技能”。我校的课外活动,学生干部组织得有声有色,他们组织学生建立了制作小组、美术小组、板报小组、修理小组。动手动脑,亲自实践,最突出的是各班的美术小组开展的雪雕艺术比赛,自己设计,自己雕塑,雪雕艺术品各具特色,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再一次印证了我校提出的“以美启智”办学理念的正确性。

4.做思想工作帮教能力

学生会干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教育界遇到的普遍难题是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我们在研究三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筹问题时提出了我校的工作新思路,即“三教统筹,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其中的“有机结合”,我们正是通过学生干部这个桥梁,与家庭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干部一般每村都有,我们把学生干部品学兼优的示范性充分利用起来,建立“携手进步帮教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

有些学生成为所谓后进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家庭的因素不容忽视,如父母离异、病故,还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这些家庭的学生最容易出问题,让学生干部与这些学生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干部在家期间把他们组织起来,参加有益的活动。如04级的学生干部以村为单位组成了家庭读书小组,每学期读几本好书,写几篇读书笔记,交流读书体会,因学生干部了解自己的同学,说、管、帮、教切合实际,针对性强,所以,学生心服口服,增强了进取心。

上一篇:应聘报社求职信英语作文下一篇:4--物业管理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