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用12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1
一、提高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进步的永恒动力。那么, 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为大学生创建优良的环境是关键。
提高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 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素质, 也关系到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与实现。提高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是件任重而道远的的任务, 并且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
为此, 调查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方法与调查范围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置选项涵盖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程度、参与程度、重视程度、校方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举办程度, 及其效果等多方面问题, 比较系统有效地收集到有关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状况, 为进一步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本次调研地点范围选取较广, 涉及专业较广, 地区范围包括有浙江、黑龙江、辽宁、江苏、湖北等省份。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1份, 回收有效问卷78份, 有效回收率为96.3%,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
(二)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 性别。
此次调查中, 男性50人, 占本总量的61.7%, 女性31人, 占本总量的38.3%。
2. 专业分布。
此次调研设计专业较广, 其中包括数学、信息科学、铁道供电、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控、听力与语言科学、生物技术、机电、化工、人力资源、制药工程、药品检测、影视动画等40个专业。
三、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状况
(一)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了解程度
调查发现, 真正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占27%, 选择不了解的同学占31%, 而不清楚的则占大多数有42%。可见, 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的并不多, 甚至是不清楚。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 也在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宣传及活动开展等情况有待加强。
(二) 大学生主动报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
由于历年来科技创新类的活动宣传和活动质量并不怎样, 严重导致了想要报名参与的同学甚少, 情况堪忧。其中没想过报名的同学占了38%和不想参加的22.8%, 想过参加的同学还不到一半只有占了39.2%。因此, 加强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宣传, 提高活动质量, 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三) 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申请专利的意愿状况
调查发现, 在大学里, 没想过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申请专利的同学占58.8%, 不想进行科技创新的占21.4%, 想进行科技创新的只占19.8%。这样的结果让人不得不感慨, 科技创新想法的普及和深入亟待加强。附图如下:
(四) 申请科研项目情况意愿情况
在大学里, 想申请科研立项的只占总体的15.2%, 不想申请科研立项的占总体的27.5%, 没想要去申请科研项目的人数占了57.3%, 科技创新想法依然不能深入人心。详见下图:
(五) 大学生实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状况
在问及是否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时, 只有10.2%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 而剩余的89.8%名同学从来没有参加过此类活动。很显然, 这样的数据是值得让我们深思的。在这样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 当代的大学生都忽视了要全面提升自己, 尤其是体现在对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不管是高校还是学生个人, 都应该唤起对科技创新的热爱, 对这类创新活动的热情和支持。
(六) 大学生参与意愿状况
调查中, 还有一组数据也是让我们很惊讶的。即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1%的同学表示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24.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 还有剩余的43.5%的同学竟表示自己没想过这类问题。由此可见,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既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意识, 也没有主动去参与的积极性。
(七)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方式情况
由图可知, 就“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开展怎样的活动”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喜欢社会调查与研究的人占44.2%, 尤其是喜欢通过科技竞赛的人, 达到55.8%。其他几项, 如:进行科技立项申报与研究、科普宣传展览、科技参观……通过这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数都比较趋平。这只是调查中的反映, 毕竟每个人还是有不一样的看法, 适合自己的未必就是被选最多的。
(八) 影响科技创新氛围的限制因素情况
数据显示, 没有进行科技创新的氛围的主要的限制因素依次是:没有进行科技创新的氛围占25.6%, 资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不及时占23.8%, 场地、配套措施不健全占20.8%, 师资、教师辅导力量不足占17.9%, 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占11.9%。一个良好的学习、信息环境, 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 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因此,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很重要。
四、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影响
(一) 学校相关组织情况
据调查了解, 许多高校设有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组织、部门, 但有个别高校无类似组织, 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了解学校是否有相关组织。
其中有创新组织调查的高校有65.2%, 没有的高校有10.6%, 学生不了解情况的有24.2%。具体如图所示:
由这组数据可见, 高校还是比较重视科技创新活动。一半以上的学校是有相关的科技创新部门, 但是还有一小部分高校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没有创新部门。但是还有24.2%我们不得而知是否有相关部门的存在。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 活动的举办及其效果
1. 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情况。
在上述有创新部门的调查问卷中, 有37%的同学所在学校举办过科技创新活动, 7%的没有举办过, 另外的56%的不知道是否有举办过 (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 超过一半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具备过科技创新活动, 反映出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亟待加强, 扩大宣传面和受众面。
2. 科技创新活动质量状况。
调查问卷显示, 大学生普遍对科技创新的活动不重视。而且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同学认为活动质量没感觉, 很一般。由此可见, 高校举办科技创新类活动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应该从根本上去抓活动质量, 真正做到做好科技创新类的活动, 让同学们都有积极性和热情去主动地接触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课题组特从以下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一) 学校层面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是为社会服务, 也就是说满足社会的需求。现在很多大学的学生培养目标是素质要高, 创新能力要强, 社会责任感要强。要达到这些目的, 就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培养方案。比如综合素质要好, 不能仅仅学习科学文化技术, 还要学习其他的。在培养学生的时候, 更应该提倡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也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人才, 像造房子一样, 下面的基础要扎实, 将来适应能力就会比较强。光有这些还不够, 还要培养各种各样实践能力, 各个不同专业有不同要求, 有些是强制性的, 有些是可选的。但是同时课内、课外还要结合起来, 要考虑创新, 就要突破框框, 要有自主发挥能力。
作为学校, 在政策导向上予以鼓励, 解除制约和束缚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的因素, 促进大学生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整合。可以增添更多的活动来启发学生, 激励学生, 去参与科技创新类的活动。更可以为他们增加机会, 多举办类似的讲座和指导, 让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科技创新观念的进一步深入。
(二) 学生层面
作为大学生, 我们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 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 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自己平时多阅读, 有意识的建立几个关注的焦点。多与老师交流, 从老师处得到他 (她) 的研究兴趣或者近期关注的热点。使我们的创新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增强大科技创新意识, 锻炼大家学会独立学习、深入的学习、批判性的学习。科研从立项开始就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 我们有好的想法和做法还不够, 还要有能力把这些想法和做法通过语言转达给别人, 让别人看到你研究的重要性, 必要性, 清楚地看到你研究的成果和结论。这种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而这种能力只能通过我们大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 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 (9) :182-183。
[2]曾晖刘洪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 (9) 149-151
[3]叶继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查报告——以苏州大学为例[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07) 86-89。
[4]张炜、赵浩婕、许研对于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5) :306309
[5]卢榕炜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现状与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 (05) 573-575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2
摘要: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了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有效地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注重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加强全员参与,探索协作指导的路径与方法;明确师生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
[5]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0.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3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等学校重要的质量工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是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引导学生早日进入社会角色,自觉完善自我的重要方面。从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感受和表现来看,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强科学思维和进取开拓能力,促进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我院是一个独立学院,我们把“知行合一、认知践行”作为办学理念,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实现学院“面向市场,突出特色,重在运用,服务地方”的办学目标。因此,在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我们制定了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方案,规定立项范围与内容、项目申报与资助条件,明确项目检查与项目结题程序,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做到制度化。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专家评审组,对各系部申报院级的立项项目进行评审,主要评审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核定资助经费定额,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做到程序化,以有效地推动创新活动的进行。2009年,我们对各系部报来的众多项目进行评审,遴选了十六项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涉及生工、电子、艺术、管理、外语等专业的内容,办理了立项申报手续,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及指导教师按照实施方案,高度重视立项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计划地推进项目的实施。目前已有四个项目办理了结题验收手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独立院校尤为重要。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又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运用基础课程知识,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思维能力。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多的经验,使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思路越来越宽广,在科技创新的平台上找到灵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学院基础课部物电教研室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出发,在全院率先启动了科技创新活动。教研室在化学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等三个专业班中抽选了部分学生,组成了四个创新小组,同步完成数显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指导教师每周带领学生总结上一阶段的进展情况,讨论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围绕科技创新项目,同学们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查阅文献资料,补习相关理论和技能,到实验室与老师讨论,进行教学实验论证。同学们在活动中富有激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细致的研究态度。在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中,他们自行把数百个实验数据输入到EXCEL中,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都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电焊中,要求把很细的器件焊接到PCB板上,只有通过放大镜才能操作,同学们做的仔细认真,精心打造自己的产品。通过独立作战和团队协作,各个小组分别设计出了产品方案,完成了PCB板的设计及制作,输入了控制程序,制作出了数显温度计。在结题验收时,我们听到了学生深有感慨的体会,看到了制作出来的产品,领略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他们在开始连单片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通过努力设计制作了一个比较智能化的电子仪器,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拓展,使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实践技能,是创新能力在实践中的直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实践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活动。创新型大学需要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以独立的思维去发现问题,以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最佳的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可以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创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技能。生物工程系的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生啤与熟啤对果蝇生长繁殖等方面的影响,提供在选择啤酒安全性方面的科学数据。同学们按照计划,查阅文献,研究制定具体实验方案;配制培养基,饲养果蝇,做预备实验,选取不同含量的啤酒置于培养基中,并设一空白实验组做对照进行对比分析;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老师带领同学们耐心培养培养箱中的果蝇,还要区别果蝇的雌雄;实验中定期对比实验结论,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和研究,同学们分析了鲜啤与熟啤对果蝇繁殖率、寿命、存活率等方面的影响,得出了可靠的数据和客观的结论,撰写了科技创新论文。杨烨同学的论文《熟啤和生啤对果蝇生长发育繁殖的实验研究》,发表于优秀期刊《酿酒》;王东坡同学的论文《市售品牌啤酒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实验研究》,发表于核心期刊《酿酒科技》;指导老师孙美玲的论文《啤酒对果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酿造》上。同学们认为,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充分运用了所学专业知识,丰富了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还提高了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自己进一步拓展了专业知识。
三、实地考察设计,拓展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要求大学生勤于学习实践,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要不断启迪好奇心,激发创造力,拓展创新观念。哈弗大学校长陆登廷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新就是超越,要有学识见识和胆识,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从拓展创新观念开始,要敢为人先,在超越中求发展。学院艺术系为了培养学生从实地考察到实地设计的业务能力,以学院校园校貌为对象,通过设计校园文化景观小品,为学院的景观环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制定实施计划,进行仔细地调查研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进行现场测量和场地分析,对校园文化景观小品的建设场地进行考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要求在方案设计中注意因需设计,突出校园特色,巧于立意,注重景观小品的体量;最后进行模型制作,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分别完成了成品模型的制作,包括环境标识、建筑标识、景观花坛、景观座椅、宣传栏等景观小品的设计及模型制作,编辑发行了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设计作品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认为,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老师来说,拓宽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方法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说,发掘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根据需求进行创新思维和工艺制作的能力。
四、组织竞赛活动,丰富创新内容
组织竞赛活动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形式,灵活而又紧张的场面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通过竞赛活动,可以考验学生思维能力和个心理素质,培养临场技能和团队精神,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教研室于今年4月到6月,启动了“东风风神杯营销策划大赛”,以激发学生对营销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及自主创新能力。比赛集角色与岗位体验于一身,依托省市场营销协会和东风乘用车公司联合承办,用了三个月时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大赛首先是启动和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发表信息,广泛吸引学生参赛,全系迅速组织了十支参赛队伍。然后是校内预赛和路演,指导老师负责具体的指导工作,包括调研问卷的设计、问卷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总结,由学院与企业领导专家组成的评委进行点评与打分,评出各种奖项。在学院“共建低碳知行,绿色你我同行”的主题下,风神汽车进人校园,主会场进行绿色卷轴签名,学生代表发表低碳倡议书,企业代表宣讲低碳环保的产品设计理念,师生在运动场进行了风神产品的试驾和低碳宣传的趣味等活动。这次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营销学科的理解,提升了对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实际策划操作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4
培养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高素质科技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和艰巨的历史使命。高校应积极地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 认真分析当前的情势及存在的问题, 加快研究和制定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舆论宣传策略、组织管理方案、保障激励措施等, 构建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和活动体系, 切实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搭建和科技创新型优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政策保障,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服务和实现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一、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均已开展了各级各类的科技创新活动, 普及性相对较高, 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大学生较为关注的方向。活动普遍以省市级各类竞赛为依托, 以校级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立项等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活动及人才培养。从工作开展目标上看, 各高校参与各级各类国家和省级竞赛的热情较为高涨, 例如“挑战杯”、国家级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智能车比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 着重关注相关比赛的获奖情况;从活动组织形式上看, 以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企业家或名人的励志报告会、技术理论培训和社会信息调研等为主, 强调活动数量, 偏重于活动的示范性和适度的普惠性;从活动具体开展的手段上看, 主要以科技立项和定向资助为主开展相关科技创新活动, 主体资源着重支持校级规模且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科技创新类社团的项目, 自发性小型科技创新类社团和院级相关活动以“自营”或学院支持为主;从活动效果上来看, 大学生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内也拥有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学生有意愿把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爱好而积极尝试和参与。
总体来看,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随着高校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认识的不断增强, 相关组织机构建设、配套支持政策、活动体系的研究也在逐步完善, 校园已经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氛围, 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广泛性也在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一部分学生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推动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非常突显的作用,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但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在氛围营造、组织管理、活动设计、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宣传不足, 影响有限
高校在积极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 忽略了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 活动开展前期宣传形式单一化, 新技术网络媒体途径利用的不够充分, 未能将传统宣传手段和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 形成立体式的宣传体系;宣传内容过于宏观, 未能从大学生现实理解和实际需要出发, 内容缺乏吸引力和“共鸣”, 使大学生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透彻。以上问题导致学生一方面存在轻视心理, 认为学业为先、成绩为先, 不愿意抽出时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或即使参与也仅仅把科技创新活动定位于兴趣和业余爱好, 缺乏对于持续、系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和积极性, 忽视科技创新活动对于自身发展重要的实现和长远利益;另一方存在“畏惧”心理, 由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未知懵懂”, 缺乏深入参与的自信, 浅尝辄止。
(二) 组织松散, 缺乏指导
当前高校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层出不穷, 活动以小规模、无规划、重复性的情况占比较多, 有关专业各自“占山为王”, 均突出自身专业特色但无法实现专业优势互补和活动资源的整合, 缺少学校层面的科学组织和统筹管理, 导致活动大多以富有激情开始, 以小有成就收尾, 未有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搭建的本质是为构建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系统性的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而服务的。同时, 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相关工作的教师在参与的人数和时间不足, 指导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无法实现活动组织的初衷,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无法保障。
(三) 形式单一, 难于吸引
大学生已不再满足简单的活动参与和体验, 需要更深层次的参与感和“变现”意识。某些科技创新活动流于形式、千篇一律, 过于追求规模化和普适性, 有些“官方”的活动更是为了完成评比和任务而被动“创新”, 过于追求投入产出的效益比, 活动水平和质量不高, 忽略活动内涵和参与者的现实需求, 极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和广度。而更多形式和内容符合学生诉求的“草根”科技创新活动却因为缺少深度挖掘和培育, 缺乏品牌认可度造成发展缓慢, 影响力和参与度难于提升。
(四) 政策不足, 持续乏力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仅依靠兴趣和热情是无法持续和深入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足严重制约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资源配置要求较高, 尤其是硬件设施和资金的投入要求更为严苛, 原有活动场地和实验设施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 不能充分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另外, 科技创新活动效果的显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缺少政策层面的激励和保障措施, 学生和教师难于长时间和深层次地投入精力。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的思路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仔细分析和深入调研, 拟从氛围营造、机构搭建、平台建设、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些促进工作开展的思路。
(一) 氛围营造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要营造积极的、广泛的、有效的舆论引导和思想引导, 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和渠道, 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充分利用宣传板、公告栏、横幅等传统有效的宣传阵地, 也要积极利用微信、微博、QQ、校园网、APP等新技术媒体手段, 形成立体式、多形式的宣传渠道, 实现影响力的全覆盖;其次要通过邀请知名学者、著名专家、优秀教师、企业技术骨干、优秀毕业校友等举办各类型报告、讲座、网络刚开课等形式, 用杰出人物的社会成就鼓舞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用成功校友的现身说法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成功的真实感和现实性, 从而在高校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氛围。
(二) 机构搭建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活动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统筹使用。学校需要由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对专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 包括设计开发部门、运行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 具体负责例如, 竞赛设计组织、项目开发管理、场地统筹协调、成绩考核认定、师资培训指导等工作, 设置各相关学院二级机构, 直接负责实施以及运行反馈等工作, 实现纵向管理的“动作”一致性以及横向发展的灵活性。
(三) 平台建设
构建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才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 在活动平台的设计和组织上要兼顾普及性、科研性和实践性。一是要做到既能为专业特色服务又能为相关专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普适的活动供给, 力求活动层次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规模性活动应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 “民间”活动偏向参与性、趣味性和科普性;二是要既能满足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际需要又能提供相对普及且较为深入的科技创新的研发项目平台, 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在满足学生“应激性”热情参与的同时, 通过合理设计, 以提供科研项目选择和自建科研团队等形式, 完全满足学生进一步深入参与科技创新研发的需要, 实现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参与—研发—提升”的全产业链过程;三是既能满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普遍的参与热情又能给学生展现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施展的舞台。通过参与竞赛的形式, 激发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梦想, 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和深入开展。通过组织校、院等各个层级具有品牌相应的大赛, 支持学院及学生自发组织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各类竞赛, 构建互为补充、横纵联合的完整科技创新活动参竞赛体系, 不断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四) 政策保障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而繁复的人才培养工程, 尤其在科技经费统筹、场地设施维护、政策激励保障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 这些都是确保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核心。首先, 通过制定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专项预算、积极开发多类型的校企联合的资助项目、接受以个人或团体捐助的专项项目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多样化申报选择;鼓励和扶持各二级单位或机构设置自有的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和奖励办法, 满足专业特色科技活动的集中深入开展;其次, 学校组建的专项部门要对全校科技创新活动场地进行统筹协调使用, 打破学院、专业界限, 通过全面开放、预约使用、基金资助有偿使用等方式, 实现实验室、科技活动基地, 硬件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企业及校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等的优化使用;最后, 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仅仅要给予项目资助, 还要有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奖励办法, 不仅仅要给予荣誉奖励, 还要在学分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激励性的考核指标, 通过在各个环节实施阶段性奖励制度, 逐步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潜能, 使科技创新进入活动有吸引、参与有热情、付出有保障、最终有成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 是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需要。高校应着力构建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 切实满足学生现实需要,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建立完善持久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制定科学的激励政策, 实现活动活动平台和形式的多样化, 项目激励和扶持的多元化, 为实现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广君.基于学科竞赛的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J].高教学刊, 2015 (11) .
[2]丁英平, 胡新颜, 张登超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07) .
[3]詹木生.略论大学生科技社团规范化建[J].未来与发展, 2014 (07) .
[4]刘爱东.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5]何静.人学生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M].上海:同济人学出版社会, 201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5
为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培养创新型人才,树立大学生创新意识,展示我院大学生技术创新成果,促进我院大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经研究,举办我院第六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省市主管部门和学院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关要求,以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展示、突破、超越”为主题,以“产、学、研、用”项目一体化开发为载体,通过制作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提高;通过展示、比赛和奖励,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营造学院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打造科技平台促进企业发现人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体现高职院校科研服务于教学改革、服务于创新管理、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师生成长的内涵要求,为实现建设全国知名、全省一流、富有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树立“漯河职教”品牌献智献力。
二、参赛对象及申报项目范围
全院在校大学生5月1日以来参加的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类和创业活动类在研、结项及创新项目均可申报参赛。
三、参赛项目类别
(一)自然科学类。
成果形式一般为制作的实物作品、软件、网站或实验研究报告。内容是指在生产实践和学习活动中,通过科学专业知识,创新性地提出的新概念、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技术等。作品要能够实现提高效率、环保节能,服务社会的功能效果,具有一定可预见的经济、社会效益目的,便于使用或投入生产的创新发明项目。作品必须有原理结构图、设计说明和功能特点等材料。
(二)社会科学类。
成果形式一般为专题调查研究报告、公益社会活动策划或多媒体等项目。内容指社会、经济和教育等软科学领域的.发现的社会现象,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归纳出的新认识,新观点和新规律,提出新的解决措施并能取得对社会健康发展有潜在影响力的成果。作品要有推动社会经济积极健康发展和领导决策的作用。
(三)艺术类。
成果形式一般为表演活动、现场创作和作品展示等。内容指在音乐、美术、服装、摄影等艺术领域创作的新创意、新演技或新作品等,能够反映出作者独到的创新思想和艺术手段,给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品必须主题鲜明,生动活泼,感染力强。
(四)创业活动类。
成果形式一般为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方案设计和实际活动等。作品内容指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新创意、新案例、新场所或实体等,作品表现形式能够反映出参赛者的创新思想和就业理念,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有启发和感染作用。
四、奖励办法
(一)奖项设置。在项目设计和创作等方面有重大的理论或技术创新,能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或重要学术理论的项目,可评为特等奖;自然科学类设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社会科学类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艺术类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创业活动类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同时,本次大赛另设优秀奖20项、优秀组织奖2个,评选优秀指导教师25名。
(二)奖金设置。一等奖奖金1000元,二等奖奖金600元,三等奖奖金300元;优秀组织奖500元;特等奖奖金视项目贡献确定。
五、报名程序
(一)各部门要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开展参赛项目的筹备、制作、参赛等工作,充分利用课程设计、专题实验、毕业设计、兴趣小组和专业小制作等形式开展该项活动,争取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
(二)学生报名参赛以各系(部)为单位进行,统一填写第六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项目申报表(申报表格可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网站科研处网页下载www.lhvtc.net.cn),由各系(部)统一报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同时需报电子版)。
(三)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六、时间安排
20xx年3月12日―4月12日参赛者报名、系部初审。20xx年4月12日―4月29日系部再审、确定申报作品。20xx年4月29日―5月9日项目汇总上报。
20xx年5月12日―5月13日展厅划分、系部自行布置。20xx年5月14日―年5月16日参赛项目公开展示、组织评审及颁奖。
七、组织机构
此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成立组委会及评审委员会。
(一)组委会组成人员
组委会主任:顾文明
组委会副主任:张胜 吴玉堂 薛存心 朱晓红
王变奇 代骅 吕爱华
组委会成员:相关系(部)处(室)负责人
(二)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任:顾文明
副主任:朱晓红
成员:由校内外相关专家组成
(三)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研处,负责大赛组织联络及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程传蕊(兼)
成员:科研处、学生处、就业处、团委相关人员。联系人:张津 吴振亭 徐忠印 王屹东 联系电话:
八、评审办法
参赛的项目等级评定采取初审与复审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定,由大赛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客观、公正的进行分类评审、上报。具体步骤如下:
(一)项目在规定时间内由各系(部)报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选用的项目汇总展示;
(二)初审由大赛评审组织专家分组进行,按大赛方案设定奖项数目1:3的比例进行初步审查和筛选;
(三)复审。在初审的基础上大赛评审委员会分类别组织有关专家对初审项目进行进一步评审、评奖,同时对拟评为一等奖和特等奖的项目,实行现场答辩审核;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6
【摘要】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高校第二课堂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和提升第二课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第二课堂 科技创新活动
在国家提出素质教育要求和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大背景下,高校应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育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需要。创新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立体工程,涉及育人环节的方方面面,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的个体兴趣为起点,以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为形式,以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为特色,以学生在实践中成才为目标,所具有的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突显,它并非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应该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目前高校第二课堂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不足
1、高水平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活动的整体层次尚待提升
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非常重视,但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有限,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在大学生课余科研训练活动中,一方面高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指导的研究生较多,实验室空间有限,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很少愿意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学得还不够扎实,进实验室开展工作还得从最基础的做起,学校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要求时间紧,程序繁琐,学生很难做出什么创新,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得到了部分高水平老师的指导,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完成立项的科研项目,这种问题还比较普遍存在,也影响了教师以后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显而易见,没有高水平教师的指导,科技创新活动难上层次。
2、学生个体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更有效的引导,对于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学校对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虽有总体上要求和引导,但对大学生个体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比较有效地引导,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哪些活动,没有专门的机构和老师针对每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地进行“因材施材”式指导。如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各级学院多是传达学校文件,学生自己联系老师,更多体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自发、自为的过程,学院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组织协调作用发挥得还很不够,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仅凭一时兴趣者居多,盲目参与型居多,对于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一部分立项的科研项目不了了之,不仅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精力的投入,而且影响了大学生课余科研活动的效果,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够明显。
3、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性因素较多,科技创新活动在第二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不够凸现
第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理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的首要途径。但是目前有的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多是重视了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和学时的增减,比较容易忽视各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脱节以及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专业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学生还盲目参与双学位,其他培训考试的学习,导致部分专业学生课程负担过大,没有足够精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二者相互配合,能促进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向能力转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目前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创新不断,但是真正能够实际动手参与的学生比例不高,此外有些活动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缺乏品牌意识,没有突出特色,重形式轻内容,重宣传轻实效,与专业学习脱节,甚至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影响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总体认可度,没有充分突出第二课堂活动要以学术性和创新性为主的要求。
二、完善和提升第二课堂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
1、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在大学生中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既可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又可以激发学生潜在创新能力的发挥。学校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教育硬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教育软环境的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或报告、高质量的社会调查与实践、高品味的文体活动,高效率的学生与知名专家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利用有效途径加大对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普及有关的创新知识,营造宽松环境,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充分挖掘现有的人员、设备、场地等教学资源,调动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教育力量,切实保证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2、科学的组织管理,让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全程获得有效调控与服务
学校应统筹团学部门和教务部门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职能,成立专门的实质性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机构,学院也要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建立一整套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管理、时间管理、成绩管理的运行机制。认真谋划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数量充足的科技创新活动机会。随时掌握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的进度,积极主动做好高水平专业教师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组织协调工作,认真迅速解决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使整个活动有序顺利地完成。
3、打造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让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悉心指导
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只有在高水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从事高起点科技创新课题研究,大学生才能够真正培养自身各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如何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乐于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形成高素质的指导队伍,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
一方面学校要从机制上、条件上激励高水平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另一方面善于找到与高水平专业教师切身利益的结合点,逐步充分调动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如在研究生招生方面,高水平的教师都希望招收高水平的学生,而往往部分专业教师很难如愿,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与学生的足够交流,很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地了解,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难免偏颇,所以通过积极鼓励专业教师通过科研课题立项、科研训练、指导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指导,经过一两年的工作,学生既得到了科研能力的锻炼,对教师的科研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同时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充分的了解,使得教师与学生获得双赢。此外针对有的专业教师课题多,实验的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积极协助专业教师开办暑期科研训练培训班,不仅让本科生获得了进入实验室接受实验技术系统培训的机会,而且协助教师完成课题研究。这些有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4、推进第一和第二课堂的改革,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健康持续发展
一方面对传统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探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实验教学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学术性团体,给予必要经费支持,校、院两级加强科研立项及过程管理等措施,使大学生有更高兴趣、更多精力、更厚基础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另一方面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与探索,遵循目标性、自主性、多维性、有序性和可行性原则,发挥学校、学院、专业优势,统筹规划,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品牌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及时实践所学知识,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积累,在适应性、创新性、团队协作、解决问题、人际沟通、口头表达、写作、组织管理、决策等各项能力上日益成熟,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
【参考文献】
[1] 严毛新: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1).
[2] 陈卓武: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第二课堂的创新教育[J].前沿论坛,2008(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7
一、活动目标要坚持与国家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相统一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决策,这是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2002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实践基础,蕴含着卓越的智慧和科学精神,它不仅体现了人才在资源中的特殊重要位置,体现了人才与强国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了兴国的一般规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劣主要由教育来决定。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法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法律要求,也是保证教育为国家战略发展服务的具体要求。从这个视角分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总目标要归附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总体目标,坚持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相统一。
二、活动工作理念要坚持与大学办学理念相统一
大学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办学定位、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教师理念、学生理念、治校理念等。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理念的基础理念。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大学办学理念经过不断的扩展、吸纳和融合,形成大学精神,甚至于大学文化,构成一所大学的文化价值体系[2]。
从大学办学理念的属性来分析,大学办学理念是高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历史与时代的结合,更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一所大学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办学的灵魂和指针,大学理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为大学凝心聚志,整合资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学校科研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学校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科研理念乃至学生理念的综合展现载体,活动决定于理念,大学的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等服从并支撑于大学办学理念,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坚持与大学办学理念相统一。
三、活动设计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要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反映事物内在的东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与必然。掌握规律就可以使教育主动。从高等教育学理论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计需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3],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结合。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表现为施教者已知而受教者未知,具有信息不对称,体现为已知和未知的统一性。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设计中,施教者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一特点,就会在活动设计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和建设的准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大教学活动。施教者在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时,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是专业性和综合性结合。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为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活动,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必备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外,还要让学生以科学为基础,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变化的环境中对事物做出有效分析和采取适宜行动,这就要求活动设计者在活动设计中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四、活动项目要坚持自主选题与特色办学引导相统一
自从1991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以来,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不仅大大促进了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更大层次上引领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实施,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发展,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起到了牵引功能。在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牵引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按照以专业学科支撑为基础,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导师制为技术指导保障,以基地孵化为手段,以竞赛参与为牵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模式。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项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载体,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科技创新活动在项目选择上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是兴趣引导。大学生是最富朝气和活力的青年群体,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又精力旺盛,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这是利好的一面,但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少,心智稳定性还处在完善阶段,再加上兴趣广泛,往往会导致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深入下去系统的研究一个问题,所以,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施教者要关注到青年学生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好兴趣引导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选择专注度,并与兴趣聚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8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而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 世界经济、科技及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强烈, 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 其中西方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方案。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研究, 以及对国内外著名大学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和借鉴, 并结合光信息专业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 提出建设科学的立体化的光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并以科技竞赛活动为引领, 建设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二、基本内容
(一) 以科技竞赛活动为引领, 建设立体化的光信息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平台。
第一, 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具有科技创新的竞赛, 为学生的竞赛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环境, 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以科技竞赛活动为激励和引导, 极大限度地促进科研最新成果与科技竞赛活动的结合、促进实验教学与科技竞赛活动的结合, 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软硬件的支持。
第二, 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实验中, 将教师的科研资源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相结合, 这样可以实现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使科研更好地为本科教学服务, 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具体做法是:结合本校的科研资源建设科研型实验项目和在实验室建立实际科研过程的模拟, 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状况, 领悟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能力, 培养科研素质, 为毕业设计、撰写科研成果报告和学术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增强。本课题实现了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实验, 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的目的, 如光学三维成像系统设计、基于labview光电检测系统设计等。这些实验项目就是根据完成课题组员的科研成果而建设的, 开设后不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更是培养学生把学习的课程知识应用于科研的创新能力, 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课题组教师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产学研课题等重要课题引入学生毕业设计当中, 使学生能接触到科学的前沿发展状况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在学习上受到到极大的鼓励和促进作用。
第三, 依托本地庞大的光电产业群, 不但先后与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 而且针对近年光电显示、LED照明、光伏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和人才需求, 本课题在实验室用LED光源技术、液晶显示技术更新现有的实验项目;用于工程实践有关的课题培训学生, 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如我们开发了“大功率白光LED特性研究”、“节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等一批与工程实践有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第四, 推行实验室全开放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自主来实验室进行预习操作, 做预备实验或做自选题目实验, 而且可以自由地从事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实施集约式开放教学模式, 尤其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全开放教学也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了实验场所, 很明显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另外我们紧密结合光信息专业方向,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论文。最近几年, 每年都有多名毕业生被企业提前录用。根据毕业生质量跟踪的结果显示, 大多数毕业生在企业里能吃苦、肯钻研、表现良好, 受到企业的重用, 在企业的技术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第五, 建立完善的鼓励、扶持与奖励机制。本课题组组员每年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申请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学生学术基金项目以获得专门经费资助学生进行研究。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除了给予直接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之外, 不仅在班级测评中加分, 而且按照获奖级别折算为一定学分。将特别优秀者直接推荐优秀毕业生。例如,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光信息工程系奖学金设立了技能竞赛优胜奖, 鼓励和扶持科技竞赛, 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二) 细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并强化三项基本功能。
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 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细化为3个平台:光信息专业技能平台、实验室开放教学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各个平台的功能和体系结构, 通过近年努力, 强化了创新实践教育的三项基本功能:光信息专业技能平台的专业技能培养功能, 实验室开放教学平台的动手能力加强功能, 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与激励功能。
1.光信息专业技能平台。
一是构建以青年博士为中坚的专业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 有骨干教师选派到澳大利亚访学, 有青年教师在美国攻读博士, 参与国际学术合作, 使光信息专业的教学团队具有宽厚的工程和学术背景, 真正做到培养教师与培养学生并举, 教师科研与教学并重。二是完善光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近年来, 对光信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二次较大的修订, 在本项目研究的要求建议下, 一方面“工进理退”, 减少理科类课程增加工科类课程, 另一方面总体减少课堂教学课时数, 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 但是也明确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选两个学分的跨学科课程和两个学分的创新教育方面课程。多次组织到企业调研, 新增符合人才需求, 例如应用光学、Zemax光学镜头设计、Tracepro光源设计等重要课程。
2.实验室开放教学平台。
(1) 推行实验室全开放教学, 并通过教师的引导、省内外光电专家讲座、参观深圳光电专业博览会等形式加强学生在实践环节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光电领域科学与技术的科研成果和知识。 (2) 教师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学术基金。基金项目的完成为学生日后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做好前期准备。
3.科技创新平台。
(1) 在已有的广泛合作及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举办省内外专家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在教师、省内外光电专家和各种社会资源通过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进行立体的激励。鼓励教师把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和课题引入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建设科技创新实验室, 为开放性实验教学、科技竞赛的准备、学术基金课题研究等提供了硬件的支持。光信息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对实验的摸索, 加强了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和训练, 潜移默化之下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为科技竞赛打好基础。 (2) 在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 “挑战杯”、 “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和“校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的基础上, 系统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 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平台。 (3) 实施“集约式开放, 互动式创新” 学生课题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组队、学生选题、学生选导师都采用集约式开放的形式, 课题研究过程中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外互动,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研究创新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 又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研究结果, 操作性很强。 (4)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组织形式:一是自愿组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由2~5名学生自愿组成课题小组, 共同确定研究课题, 讨论实施方案, 分工协作进行实验探索, 完成作品、撰写论文。二是协同教学: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 根据教师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结构, 分工协作, 共同负责几个课题组的辅导工作。课题组成员需定期汇报研究进展。三是连续建队:每年级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组队, 保证科学研究的连续性、体系化。
(三) 实际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并摸索出以三大专项结合为特征的创新做法。
实际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时, 3个子平台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成为有机的整体。这里将我们基于3个子平台的创新做法概括为三大专项结合:教学与地方经济结合、开放教学与科技竞赛活动结合、科研与科技竞赛活动结合。 具体而言, 一是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利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光信息工程系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到知名企事业单位和光电专业博览会参观学习的机会以及大学生“三下乡”的机会, 深入社会实际, 从社会中吸取营养, 开阔眼界, 捕捉创新灵感, 实现学校与地方经济结合;二是搞好开放实验室建设、科技制作室的建设和产学研基地建设,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兄弟院校的创新实践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向获奖选手、指导老师学习经验方法, 实现开放教学与科技竞赛活动结合;三是以各种级别的创新大赛、设计大赛、大赛表彰会交流会为契机,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大赛, 号召全专业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 以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技创新, 以教师课题带动学生参与各项竞赛, 实现科研与教学结合。
三、结语
本文从整体培养方案和体系着手, 以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为引领, 实施立体化的光信息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将实践教学平台细化为3个子平台:光信息专业技能平台、实验室开放教学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分别从专业课程改革、开放实验室建设、科研带动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光信息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近五年实践表明, 课题组摸索出三方面的创新做法:教学与地方经济结合、开放教学与科技竞赛活动结合、科研与科技竞赛活动结合。为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辉.实证研究创新思维在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2].曹辉.构建高校立体化创新型《大学物理》教学平台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3].周红仙等.地方高校光电信息与技术实验平台建设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9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在其1954年出版的巨著《中国科技史》中说到“在人类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但是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了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1]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而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位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现代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李约瑟难题”提出关于阻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疑问,“钱学森之问”[2]—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当代中国社会有识之士,特别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钱老作为一代科学大师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3]。“钱学森之问”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所有学子的深思,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历史的重托。“钱学森之问”给教育界和科学界提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课题。
2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本科生教育质量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层次创新人才总量不足及本科生创新能力差等方面。本科生创新能力差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缺乏等[4]。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忻州师范学院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所和应用化学创新实践基地具体情况,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与人才培养[5],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2.1 以实验基地为平台组建项目小组
以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为纽带,组织本科生组建创新团队。如2015年,我们根据项目组建的创新团队3个:分别是“电磁强化分离中药天然活性成分”、“有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传感应用”以及“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表征与分析应用”。我院大二、大三本科生均可申请加入开放实验室,并了解项目小组情况,加入相应项目小组,让项目小组这种本科生团队形式在项目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2 设立科研创新基金,推动本科生自主创新与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来自山西省教育厅、忻州师范学院(见表1)。该基金面向全院本科生,自由申请,鼓励自由探索和首创精神,激发广大本科生的创新思维,给其提供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与条件。而且,教师的科研课题向学生开放,使学生的科研有更多的基金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创新、研究。
2.3 工作积累
从2005年开始,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吸纳大三、大四化学、生物专业本科生30人左右,参加开放型实践活动。先后申请忻州师院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16项。共完成230多篇创新实践论文,有160篇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有3篇被SCI收录。并先后获得国家级“挑战杯”二等奖1项、山西省大学生“兴晋挑战杯”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优秀奖1项。
2.4 基地开放模式
开放实验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由研究特点自行选定题目,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自己选配并准备实验试剂、器材,独立完成预定探索型创新课题,并对目标成果分析研究。
2.5 具体实施办法
第一阶段是研究课题、方案确定。根据所学课程知识点(如表面活性剂、电化学和荧光、磷光等),将分离科学的前沿技术如超声强化分离、微波技术应用于创新实验,将研究项目与老师科研课题、本科毕业论文与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科学问题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创新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是基础素质夯定。仪器操作、动手能力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在科技创新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培训学生从配制溶液、称量试剂、加热以及各种不同仪器的使用进行反复练习、实践,直到学生均达到了熟练操作程度。另外,常用的化学软件如Chemical Draw、Origin Lab Origin Pro进行专门培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是课题完成过程。根据课题的目标任务,查文献、完成验证性、探索性实验,结合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撰写学术论文。论文完成过程中,对论文格式、文字表述、符合及参考文献规范、摘要写作,严格要求。经过一定时间的严格训练、积极探索以及理论知识的渗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大大提高。
2.6 受益分析
2.6.1 早期科研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反哺作用
本科生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带动和促进下、学习热情高涨。科技创新活动使化学专业本科生连续几年考研成绩居全院各系之首。经统计,近三年来,化学系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分别为2013年达53.9%,2014年达44.6%,2015年达45.6%。
2.6.2 提高了大学生动手能力及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本科教学实验,基本上属于教师指导下的集体验证性操作;创新实践活动中,所有的大型仪器操作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对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研究、创新实践能力及其重要。尤其是通过对实验室大型仪器操作使用、溶液配制及实验设计等实践活动,是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项目完成过程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变成了熟悉的实验内容。使本科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创新实践能力。
2.6.3 科研活动能够使学术成果脱颖而出
本科教育早期阶段得到名师、专家的亲自指导。科技创新活动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亲自指导,为学生举办学科前沿讲座,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为同学将来的发明创造或继续深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应用化学、化学化工创新实践两个基地在2014年山西省大学生“兴晋挑战杯”竞赛中8名同学获奖,超过我省同类院校全校获奖人数。
2.6.4 早期科研活动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层次“抢手”人才
几年来,参加科研活动的本科生成了不少招研学校的“抢手货”。特别是报考工科院校的同学,在面试时基本考查学生在暑期完成的科技论文,受到面试院校老师的好评和肯定;如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的刘娟同学、重庆大学的石佑会同学,在刚达复试成绩的情况下,因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受到面试导师的肯定被录取。
3 结论
建设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本科生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实践活动属于研究型的,完全不同于大学课堂化学实验,其突出特点是实践课题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相结合、与生产实践所遇到的科技难题相结合,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竞赛项目,培养本科生的团队意识,促进本科生素质全面发展,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使基地成为高层次、复合型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摇篮,我们的创新实践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提出了一种新模式。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以实验基地为平台组建项目小组、设立科研创新基金、向学生开放科研课题等措施。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既对教学质量有反哺作用,且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本科生早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成为培养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优秀本科生新途径,为同学将来的发明创造或继续深造奠定了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亦是完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任务赋予所有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韩艳铧.航天控制专业方向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254-256.
[2]侯雁飞,王庆玲.“钱学森之问”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J].学理论,2010(24):254-255.
[3]姜联合,袁志宁,朱建民.借“钱学森之问”探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J].2科普研究,2011,06(3):27-31.
[4]邓广福.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高教高职研究,2014(4):217-219.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10
关键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大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实施
0引言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对策,加大了创新教育的支持。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成为我国创新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为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构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并制定相关的对策,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1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内涵分析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制定的相关政策,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他们开展的科技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的参加,其实质就是开展一系列的社会科技实践活动。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且是不断发展的,其内涵和功能包括了很多领域,比如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具有历史性、实践性、社会性、系统性、多样性等特点。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重视,并且在高校中发展非常迅速,使其内涵越来越丰富。
整体来说,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 :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从事的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二是,参加的各类学术科技创新的竞赛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完整体系根据功能可划分三部分,分别为学术科技的学习、创新和推广 ;根据主办方的级别可分为院级层面的科技创新活动、校级层面的科技创新活动、省市级及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的科技创新活动。
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2.1 提高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明确其育人目标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其实质是育人,所以,在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时,要突出其育人目标。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精英培养意识普遍存在,学生的普及面比较狭窄,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对此情况,我们要正面面对并加以纠正,在构建课外科技活动体系时,以“大德育”为指导思想,构建全面贯穿“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争取全部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之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2.2 加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系统性,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和政策的支持,其建设的主要部分包括领导机构、指导教师队伍、创新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社团。只有具备健全的领导机制才能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机构一般由校领导带头,由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研究生处、团委负责人、学生处等组成,除此之外还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要以创新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并且要对科技创新基地进行严格管理,使其成为创新人才的连续培养平台。此外,还要注意,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比如,武汉大学现在已经建设了15个科技创新基地,每年都有上万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基地的管理非常严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还相对贫乏,所以他们的任何学习探究活动都不离开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队伍保障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导师制度,学生参与教师的部分课题,不断拓展其思维,完善其知识体系,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是,教师对参加竞赛的学生团队进行指导 ;三是,聘请每个专业的教授和博导,开展学术活动,介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只有学生广泛参与,才能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如果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不感兴趣,就失去了创新活动的开展意义。所以,在开展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在这个创新的社会,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专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有效切入点,采用先进的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拓展思路,全面贯彻创新人才的培养。此外,由于学生具有差异性,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模式,开设科技创新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2.4加强科技社团和协会的建设,提高校园的学术和科技创新氛围,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
科技社团也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以此为载体,不断宣传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从而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可聘请专业教师开展讲座,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意识到科技社团的重要性,就要对其加强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突出科技创新主题,并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断扩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深层次挖掘其吸引力和冲击力,全面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3 结束语
简析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篇11
摘 要:近年来,许多学者不断探索如何能深入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但能增强大学生科技意识、增长科普知识储备,而且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创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改进措施如下:提高认识,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引导;加强组织,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加大投入,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完善制度,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规范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59-02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在我国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把高等院校培养新型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放在首位,加大高等院校对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支持,对教育实践环节不断强化,由此更加注重学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2]。
一、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3]
1.大学生创新教育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其核心的教育是创新教育。第一课堂教育的考核方式与教育形式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由于其偏向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是大学生对个体问题的研究并给出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没有固定的对错,也没有标准答案和固定模式,这只是对大学生在发散、形象、直觉、逻辑、辩证思维等的训练和运用过程。由此看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仅仅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相较之下,它更是对创新教育的重要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实践出真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但检验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成果,更在内涵上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进行丰富和延伸,在实践领域途中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了更新更大的平台。
2.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对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有重要作用,更是优良学风建设本身的重要实践载体。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大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加以解决,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创造。在学校方面,对指导教师的职责不断强化,同时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和能力,端正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并提高大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可以带动了学校的优良学风建设。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同时,不断发掘自身潜力,许多指导教师被学生的渴学、爱学所感动,更认识到作为老师的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促进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3.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课外科技活动对大学生来说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关于动手能力、团结合作、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是从书本上获得科技活动的知识的一个相对重要的途径,但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对于表达、写作、查阅资料、实际动手等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都不容忽视。现在的用人企业非常强调能力素质,大学生将科技知识作为自身能力的基础,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较快适应所处环境,为自己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学生考研面试中,大学生通过在学习工程中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得到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将会在面试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的面试增光添彩。
4.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重要融合渠道,开展科技活动,不断增强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科技意识,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巩固了理论知识,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不断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科技竞赛、学术论坛和讲座、科技展览等的举办,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感受科技动态、深入了解科技信息的平台,更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的思想进行深化和加强。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科研能力进行提高,不断将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使大学生从自身认识到实践及创新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和个人能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学生组队参加科技活动,需要对整体方案进行探讨和分工,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完成整体。在出现问题时要相互支持与鼓励携手并进,以冷静的心态对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际交往与合作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中不断凸显,大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这个培养团队精神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共同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
二、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学生认识程度不高[4]
部分学校对学生科研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不重视对该项工作的投入,导致大学生科研经费不足、科研硬件条件较差等,使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平台较薄弱,从而出现了科研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科研创新观点落后等现象。大部分学生把科研创新等同于读书报告之类,对大学生科技活动认识的高度不够,不能认识到其中的探索精神。这样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充分投入到科技活动中,团体协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得不到锻炼。过度依赖教师,因为不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而轻易放弃。
2.活动投入不大
资金和场地是学生科技活动得以正常展开的重要保障,而人则是能否将大学生科技活动提高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及业务培训有待提高,忽视管理队伍的重要性;第二,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为行政拨款,获取渠道较少;第三,学生活动阵地面积小,用于开展科研活动的设备有限。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科技活动的层次及质量的提高。
3.制度设置不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制度建设是促进人才培养、抓好学生科技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随着素质教育近年来的推行,关于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科技活动制度不断被提出,大学生们也充分认识到科技活动的重要性,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在新的形势下,想要确保学生科技活动科学化、制度化、常规化,就必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目前来说,学校的学生科技活动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健全,陈旧的规章制度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规律,对调动大学生及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非常不利,制约了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由此看来,学生科技活动制度建设是刻不容缓。
三、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改进措施[5]
1.提高认识,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引导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学校科技创新的潜在力量。课外科技活动能否切实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程度,这主要因为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需要人、财、物的投入,没有足够经费,活动肯定无法开展;没有指导教师支持和指导,很难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所以高等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程并且纳入到发展规划当中,主管科研、教务等各个部门和各级学生组织应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并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积极投身于其中,从而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加强组织,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个严密、健全的组织管理系统, 要想多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必须加强组织管理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建设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组织管理队伍是能否顺利开展科技创新性活动的关键,由此看来,对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的加强显得更加重要。当前高校都是由各级团学干部从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所以,高校应该不断拓展创新活动的平台,通过学习交流、座谈、培训和讲座等形式开展科技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意义、管理模式等等,从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及水平。
建设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是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聘请校内外教授、优秀科技人才,设立导师团队,通过开展评优评奖、工作量评比和明确教师职责等方法提高教师多参与科技宣传、科研讲座和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人发挥导师的责任意识,和在科研工作中的指导性作用。
建设学生骨干队伍。发挥学生骨干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质与量有重要作用。严格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程序,不断提高大学生关于科研工作的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拓宽实践平台,加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力度,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在科技交流中丰富和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评比等方法提高到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加大投入,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具有示范性、学术性和群众性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学校应当开设大学生课外科研专项基金,对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给予资助,并为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场地和器材的使用效率,将场地、设备、资料等方便地提供给学生,确保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顺利进行。
4.完善制度,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规范依据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需要以健全且完善的规章制度增强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要营造学生科技氛围,使师生参与率提高,关键在于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制定并实施内容涉及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学生科研项目管理、激励奖惩措施等方面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条例,这可以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规范依据。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只有学校领导老师重视,加大投入,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就一定会蓬勃发展,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就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江云清. 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4,(3):64-66.
[2]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夏拥军,桑运川.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2):105-106.
[4]张丽萍,高俊杰,焦鑫. 以创新实践为理念, 激发当代大学生科技热情——对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思考[J].信息技术,2008,(29):23-25.
[5]石新明,王庆华,谢辉,章东辉,周雄.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1 ,(3):8-1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篇12
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的竞赛、科技制作等科技类活动。
(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计划竞赛。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4)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
(5)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
(6) 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
(7) 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
(8) 其他学术科技类活动。
以这些活动为载体, 积极开展各专业的知识竞赛。
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遵循的原则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以创新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心、以能力为靶心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校领导担任, 成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建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心。学术科技活动中心由一名主任及各项目活动小组组成。活动中心主任由院团委负责人担任, 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及赛事组织协调工作。项目活动小组组长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 每个项目活动小组聘请若干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第二阶段: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团队, 主要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科互补的原则来组队。
第三阶段:进行课外学术科技团队建设。创新意识的萌芽、发展与学术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由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中心举办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 因为邀请到的都是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专家、学者, 而且覆盖不同的学科, 学生听到的不仅是学者的渊博知识, 更重要的是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之谈。这对开拓学生思维、知识与视野, 以至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科研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指导, 并对学生科研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阶段:以竞赛为平台, 以作品、项目制作开发为手段,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组织团队参加学校、省和全国的比赛, 在选题上要求学生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 提升作品实用性。作品创作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 对作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技含量均要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作品获得奖项, 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会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
3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科项目管理
3.1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经费管理
学校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 基金由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仅用于项目设立和组织竞赛的相关费用, 不得他用。项目结题并完成评审后, 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作为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资产登记, 由项目开发单位保管、使用。项目经费经项目开发单位领导、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和指导中心核准后, 凭发票报销结帐。所有项目申报、科技立项工作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基金的申报和使用等, 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学校设立创新基地, 以支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 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每年组织参与省级及以上竞赛项目相关的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 以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术科技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2]。
3.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的结题评估和奖励
活动项目完成后,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予以结题。活动项目结题时, 需提供结题报告, 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并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后, 正式结题。所有活动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活动项目在结题后一周内, 接受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批, 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的认定, 并给指导教师和学生相应的奖励, 同时完成经费的结算, 对于指导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获奖的指导教师, 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并给予奖励。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所需的培训课程, 由相关院系提出, 报教务处审定。对成果获得奖励的学生, 学校按国家级, 省级, 校级分别给予奖励, 获得其他赛事奖的项目小组集体和个人, 根据赛事类别, 经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同意, 给予奖励, 对获得校级以上 (含校级教学成果、校级刊物刊发的论文等成果及校级以上竞赛) 奖励的项目小组和学生, 经学校大学生科技活动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 给予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的学生或较大创新成果的本科生, 由学生所在的院系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后, 可适当放宽学位授予条件。
4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赋予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崭新的意义, 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它使青年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 从卖茶蛋、做家教、帮人擦车、举着伞站在桥头做形象宣传等等所谓的“勤工俭学”, 发展到组合优势互补的小组, 开展具有社会意义的创业;它使青年学生从单纯受教育的身份和知识传承的功能, 逐渐嬗变成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走上社会之后, 而是在校园里就开始进行, 或者进行相应准备;它使高等教育在反观自身的时候, 不得不提升对自己功能以及目标要求的高度, 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它还使课外与“课内”的界限模糊, 并最终导致终生教育观念的树立以及配套措施的出台。
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投身实践, 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 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 了解学科前沿, 明确学科发展动态, 使自己得到锻炼,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5]。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不仅对做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 而且对为人处事,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很有帮助。
摘要: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研究, 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提供经验和模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培养复合性和创作性人才。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苏政权, 等.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8) .
[2]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报, 2005 (10) .
[3]公丽, 刘兰毅.大学生科技活动与实验教学改革[J].北方经贸, 2003, 3.
[4]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 1999, 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荐阅读:
大学生科技活动05-15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06-22
大学生科技活动周总结08-18
大学生科技协会培训活动简报08-19
大学创新活动之主持稿10-26
第七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活动总结08-12
大学科技节活动策划案08-03
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策划方案11-07
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