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宣传论文(共9篇)
对农宣传论文 篇1
2010年2月11日,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针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 要努力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这“四难”。我们经过认真学习, 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思考, 对业务有了新认识, 卢书记“破解四个难题”的要求可以说为我们今后搞好对农宣传指明了方向。
一是破解正面报道难。正面宣传, 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对社会发展中积极、健康、光明的内容, 进行肯定性、赞扬性报道和评价。实践证明, 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发展氛围、对外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体的引导有关。要搞好正面报道, 就要舍得花力气下工夫, 采写出有分量有影响有力度, 能够激发起人们向上精神的新闻报道。具体来说, 就是要善于运用自身的力量, 发挥特色, 从栏目设置到主题设计, 从视角选择到宣传策划, 再到战役布局, 都要精心筹划、精心部署、精心实施。
我们农村广播的主要收听群体是农民。每每涉农政策出台后, 我们除了在早上的新闻节目《农广早报》中报道政策内容外, 还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做客《三农热线》, 就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并对热线电话咨询现场解答。接下来, 记者还要深入农村进行采访, 采写出客观公正、有分量、有深度的稿件, 供党委、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 我们也十分重视时政报道。有人认为时政的变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没有太大关系, 其实不然, 农民的参政意识在不断加强, 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意识到时政和自己也是息息相关的, 时政的变化同样影响着自己的生活。特别是新一代农民, 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 已不再是单纯接收信息的被动受众, 而是渴望积极介入公众生活并且乐于了解时政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新型农民。但是, 时政报道不等同于不讲实际、不讲对象的大篇幅的会议报道或领导活动报道。客观地说, 时政报道尤其是领导活动报道改革有难度, 最大的难点在于领导支持的力度。卢书记提出, “对领导活动的就可以了, 甚至可以搞滚动字幕报道”, 可以说为我们进行时政新闻宣传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十分宽松的环境。一方面, 我们对时政报道要更加严格要求, 重要的东西一定要处理好;另一方面, 避免在报道中出现大量的套话, 用节省下来的时间, 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链接, 通过背景资料说明, 促使听众更容易理解时政报道, 从而提高宣传的实际效果。
二是破解典型宣传难。对于农村广播来说, 搞好典型宣传尤其重要。其一, 典型宣传能起到感染作用。人们通过了解榜样的生平和事迹, 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 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 在心灵上受到再次净化, 在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 在行动上受到激励。其二, 这是农村广播对象受众的特点决定的。农村广播所服务的主要受众对象是广大农民, 他们是最讲实际的社会群体, 不喜欢听大道理、套话空话, 更相信立竿见影、眼见为实, 尤其乐于接受自己身边的事实。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正在崛起, 他们的出现和成功, 对其他农民有着直接的启迪作用。真实反映这些新型农民的精神风貌, 能使对农宣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我们在一天早上的新闻中报道了许昌的毛女士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 通过饲养肉鸡走上致富之路的, 当天上午就先后接了洛阳、清丰、民权、兰考等不同地方的12个农民打来的电话说希望和她联系, 学习肉鸡饲养技术。因此, 多些典型的宣传可以大大地加强对农新闻宣传的贴近性和可听性, 引起农民的共鸣, 获得他们的认同,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示范效应。
我们认为, 搞好典型宣传还要注重以人为本, 以事感人, 以情动人。今年1月份的时候, 农村广播重点报道了南阳信访局李海景同志的感人事迹, 他为事业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采访录音中既报道了他对上访人的耐心和包容, 又描述了他对家人的亲情, 对同事和朋友的友情, 人物形象丰满, 形式新颖, 内容挖掘深, 感人细节公众的面前, 让人感到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从而起到了振奋精神、激发心灵的作用。
三是破解新闻创新难。新闻创新难, 难在哪里, 怎么破解?卢书记提出:要以人民群众欢迎不欢迎为标准, 不断创新思想、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法, 使新闻报道常看常新, 充满生机和活力。
新闻创新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手段的创新, 二是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新闻传媒的生命力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下, 传播新鲜事物, 所以维护传媒生命力, 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 必须坚持创新。
农村广播的听众大部分在农村, 为了更加真实地表现广播的贴近性, 我们改变播出形式, 定期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 及时播出老百姓都关注的民生问题, 大到组织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讨论, 小到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解决庄稼生长中遇到的病虫害。去年我们的“专家咨询热线”节目, 连续接到十几个兰考县双杨树村菜农们的电话, 他们都反映蔬菜在生长中遭遇到了病虫害, 问我们能否帮忙找专家诊治。群众所急就是我们广播电台所急, 和专家联系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着直播车, 冒着浓雾, 走了4个多小时才到达, 在田间地头, 我们直播了一个小时, 农民朋友既激动, 又高兴, 而更多的还是感激。
四是破解舆论监督难。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 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和批评, 抑恶扬善。新闻工作者敢于监督的胆略和善于监督的策略, 是有效强化舆论监督效果、破解舆论监督难的基本要素之一。
但监督者不是“无冕之王”, 同样要接受党的领导、法律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以及客观实际的检验。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开展舆论监督的时候, 必须做到积极、审慎、客观、公正。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
对农宣传论文 篇2
对农远资源库的建立和使用的思考
胡猛,男,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任教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学校,地址是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解放
街86号,电话0566-8011032,邮箱:humengddk@163.com 邮编:247210
【文摘:农远项目的实施,使得农村学校在硬件及资源建设上有了大幅度改善,教育质量、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但农村学校在资源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教师对农远项目提供的资源库也有不同的看法。农远资源库尚处于建设初期,其资源的开发理念等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直面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让农远资源的建设真正走向成熟。】
【关键词:农远资源库、建立、应用】
由于经济、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农村学校基础薄弱,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近几年,城市学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教育鸿沟在不断加深。农村孩子如果现在不能接受基本的信息化教育,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就会在未来社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现代远程教育以及它所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大大地缩小这种
差距,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为边远农村地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教育公平。
农远项目的实施,使得农村学校在硬件及资源建设上有了大幅度改善,教育质量、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但农村学校在资源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教师对农远项目提供的资源库也有不同的看法。
影响农村教师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远资源库本身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由于农村学校缺少专业技术人员,部分学校只有极少数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多数教师因缺乏指导而不能熟练、合理地使用农远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力量薄弱与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应该是影响农村教师使用农远资源的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除了管理、技术力量及教师个人的因素之外,农远资源库本身在内容、结构及形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目前农远资源库的内容主要是依照某些版本的教材来安排,因此资源库的内容及编排顺序均受到对应版本教材的制约,无形中为资源库打上了版本的烙印。经过分析我发现,目前的农远资源库在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资源库与教材版本相对应,容易造成教材与农远资源在内容上的不配套。
2、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制作与之对应的资源库,使资源库在部分
内容上相互重复,占用了大量的有限的磁盘空间。
3、随着教材版本的增多,与之对应的资源库也会大量增加,而当教材在内容或结构上发生变化时,与之对应的资源库也将随之改变。由此将加大农远资源的建设成本,并在以后承担更多的农远资源升级与维护经费的压力。
4、资源库与教材的版本相对应,容易形成某些版本教材的霸权,不利于目前正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的新课程改革。
5、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学对象不同,其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师对内容的处理也会有所不同,虽然在开发农远资源库的过程中对此已有所考虑,但是要让资源库的内容真正能适合农村教师教学的特点并不容易。更何况就同一教学内容来讲,不同教师的理解和侧重点也会不同,所以在资源库的建设上应该考虑农村教师对资源进行二次加工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虽然各个版本的教材在编写中均依照相同的课标,并基本上遵循了相同或相似的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但我认为,农远资源库与教材的版本相对应是造成目前农远资源库大而不全,也是造成农村教师认为资源库内容与教材“不配套”的主要原因。
第二,从农远资源库的结构来看,其内容基本上按树形目录结构排列,教师在进入资源库后先选择科目,再选择教材的版本、年级,然后才能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对资源库比较熟悉或资源库与教材版本相对应,就会很容易找到所需的资源,否则就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由于农村学校的供电线路或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意外故障的几率较高,资源接收不全的情况比较常见。采用树形目录结构的缺点是一个节点的缺失将造成后面的节点均无法使用,因而一次的接收不全可能会导致实际已经接收到的具体内容也无法顺利浏览。
另外,目前农远资源库内的文件夹均用字母命名,学校的农远管理员相对比较熟悉各文件夹命名的规律和含义,但其他教师想找到具体的文件就不是很方便,无形中为教师使用资源设置了障碍。
第三,农远资源库尚处于建设初期,其资源的开发理念等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直面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让农远资源的建设真正走向成熟。
如何提高农远资源的适用性以及农村教师对农远资源的认识,应当是影响教师选择和使用农远资源的关键因素之一。
农村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使用,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或模仿,而是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等作判断和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就农远资源的建设来讲,在农远资源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如何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需求;在促进农远资源的应用方面,是否需要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了解、使用及获取教学资源的手段和途径。
作为面向全国农村中小学发送的农远资源,在设计及制作时必须首先考虑到不同版本教材的共性,其次才是其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方能减少设备、资源及教师精力的浪费。
以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为目标,我个人有三点想法:
一、中央电教馆可以通过卫星发送“授权式”资源库。其基本思路是:中央电教馆可以以目前的农远资源库为基础,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版本建立各自相对独立的资源库,即苏教版资源库、北师大版资源库等,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是通用资源。然后再根据各校上报的使用的教材版本授权,即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学校只发送苏教版资源库,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只发送北师大版的资源库。这样,避免接收许多不需要的重复的资源,占用有限的磁盘空间,也便于教师查找资源、使用资源。同时在资源库中提供既可按分类也可根据关键词的资源检索方式,尽可能方便使用者快速查找。
二、县、乡建立地方资源库或校本资源库。作为县教育局或乡镇中心学校一级教育管理机构,可以组织一定的人力收集、整理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地方资源库或校本资源库,辖区内的学校实行资源共享。另外每年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制作课件、撰写教学设计等竞赛,一方面将一些优秀作品充实到地方资源库或校本资源库里,另一方面也让教师参与进来,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激发了教师使用的兴趣。真正做到让教师会用资源、想用资源、资源为我所用。
三、会用因特网这个无限大的资源库。作为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用好因特网这个无限大的资源库。因为农远工程对很多中老年教师来说是个新事物,作为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时刻为自己充电。不仅要向其他会的老师请教,更重要的是要会在网上学习。这样平时上课需要什么资料可以自己上网查阅、下载、使用。
对农商行创新支农服务的思考 篇3
一、从贷款产品处创新
农村经济的多元化要求贷款品种服务多样化,愈是专业化、个性化的贷款品种,愈能受到客户的青睐。研发个性化产品需要树立新的经营理念,改变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主义,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主义转变,围绕客户创造价值,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加快贷款产品的创新和整合,逐步推出贴近客户、贴近农村、贴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系列贷款品种,如促进乡镇社区建设贷款、帮助农民工创业贷款、新型家庭农场贷款、农村种养殖合作社专项贷款、棚膜蔬菜经济专项贷款、绿色产业的小微企业贷款等。以综合化的贷款产品服务打通农村融资渠道,促进农户、个体商户、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客户对系列产品的依赖度,全方位、广布局、多层次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二、从支农载体处创新
围绕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阳光信贷工程”、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等,增强支农实力;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引导农民增强信用意识,与时俱进的建设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在广大农村树立无信用不立的思想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信贷市场环境和信用意识环境;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开展“银行+政府+农户的模式”、“银行+担保公司+农户的模式”、“银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银行+信用村镇+农户的模式”,分担贷款资金回流风险,解决融资瓶颈问题;认真开展帮扶建设,选定当地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大型农户、新型农场主、农村致富能手为帮扶对象,以先进带后进,以富带贫,以多样化经营带动单一式经营,帮助广大农民把支柱产业扶优、规模扶大、效益扶强,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努力走出一条现代化农业之路。
三、从服务工具处创新
“农信银快汇”业务的全面普及,使全国80000家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业务受益,可实现个人账户全国通存通兑、电子汇兑实时支付、银行汇票异地办理等业务,为广大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但相对一些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的金融服务工具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支农作用的发挥,因此应集中科技人员力量攻关,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优化数据信息库,逐步完备农商行在区域内乃至全国性的信息共享,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构建新的平台。
新时期广播对农节目的宣传策略 篇4
1 围绕“三农”,服务“三农”,牢牢抓住对农节目的根基
莆田市是一个拥有300多万人口的中等农业城市,全市海岸线长343.6公里,土地面积39.73万公顷,其中耕地6.5万公顷。此外,还有可利用的浅海滩涂1.83万公顷。境内有南北洋、东西乡、鲤城赖店盆地三大平原,是农业的主产区,素有“兴化粮仓”之美誉,莆田市人民种粮种菜积极性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闻名的种粮种菜大户,如宋美妹、林水英等;同时,莆田市许多农民多年来已逐渐养成收听广播的良好习惯,所以对农节目在莆田市具有较强的市场生命力。莆田市广播电视台在《农民之友》的基础上,推出了升级版的对农节目《新农村》,以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关心农业为出发点,注重宣传中央在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方面的政策;传播农业市场信息,介绍农业实用科技知识,普及法律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及时、快速地向农民朋友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信息,以达到农民得知识、农业得发展、农民得收益,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2 节目形式灵活,内容实用,提高节目收听率,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收听率,增强传播效果,在节目形式上注重创新,采用男女搭档、现场报道和专家访谈等形式,提高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为了更加贴近农民听众,还特别推出“荔枝树下”栏目,把访谈与情景演绎有机融合在一起,聚焦农村热点,谈论农家话题,有效拓展了对农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新农村》节目的栏目设置,也体现了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业的“三贴近”精神,共设置了《农业新闻》《致富金桥》《农业服务台》《气象之窗》、《农业科技》、《农业百事通》《政策导航》等十几个专栏,可听性强,传播效果好。同时,节目还与莆田移动公司联合构建农信通平台,每天通过手机短信把最新的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及农业气象等信息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受到他们的热情欢迎,为节目的传播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3 科学编排节目,合理安排播出时段,调动农民的收听热情
由于文化、环境和年龄等方面存在不同因素,大部分农民听众偏向喜欢通俗易懂、贴近农村,有实用价值的节目,他们希望通过收听广播给自己的生产或生活带来帮助,所以适应他们的农务生活规律就成为了策划节目时必须要重点考虑的因素。随着季节、农事、天气的不同,农民的生活规律常常会被打乱。对农节目就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劳作规律和忙淡季的因素,灵活地调整节目播出时间,做到适时、适事,及时把农民的所需送到他们的手中,否则这一类的节目就成了“马后炮”,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为了符合莆田市农民受众的收听习惯,在经过多次调查后,把首播时间定在了每天14:00,重播则安排在05:30。在内容编排设置上,根据上下午的不同时段,采用多样灵活的结构方式进行巧妙编排,如增加碎片化栏目,注重信息组合,开办有奖征答活动等,满足不同对象的收听需求。同时,还推出了微信参与平台,让农民朋友也能使用微信方式和节目进行更便捷的互动。
4 整合资源,多方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打造节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新农村》节目是一档知识性很强的节目,它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每天都必须更新内容,需要大量的资料和素材,这些资料和素材除了记者采访和编辑从报纸网络上获取之外,更多要立足莆田市的实情,要取自于本土的农业专家、技术员和务农能手。因此,《新农村》节目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信息来源队伍,与莆田各县区的农业局、林业局等农林部门签订联办协议,聘用特约通讯员,由他们提供第一手权威资料信息,并且不定时采访农业专家、科技专家和农、牧、渔专业户,请他们在节目中介绍种养技术和经验作法。事实证明,对农节目只有与政府相关的农业部门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准确科学地解读政策,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为农民提供新鲜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积极引导农民走上致富道路,才能永保对农节目的生命力。
5 积极组织户外活动,深化“三农”主题,扩大对农节目的影响力
除了办好日常节目以外,还积极策划组织户外活动,拓展服务外延,扩大节目影响。不定期与农业部门及区县政府联合举办走进农村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场为农民朋友分发各种信息资料,邀请专家现场接受农民的咨询,这样的活动不但拉近了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还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6 进一步完善对农节目的建议
6.1 创新对农广播,提升节目内涵
对农广播节目不仅要成为发布国家农业政策的舆论阵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实用平台,还要多加反映农村的新人、新事、新变化、新气象和新风貌同时,推出一些莆田市农民爱听的莆仙地方戏曲和文化娱乐小栏目,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去激励鼓舞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热情。此外,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树立对农节目的“精品意识”;要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增强对农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宣传新时期农民的新思想新追求,丰富和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
6.2 强化对农广播,提升节目质量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步伐在不断加快,不少重大改革意见相继出台,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这就要求节目编播人员要紧紧把握农业农村问题的大变革,大趋势,要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以农为本,使对农广播节目办出独特的风格、办出自己的特色。对农节目归根到底是靠实用性的内容来吸引农民的,只有及时了解农民所思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地策划宣传方案,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协调,才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只有强化对农节目内容的本土化,走近农民,服务农民,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才能确保对农节目的“农味”,让更多人了解农民、农村和农业,促进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
7 结语
在当前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虽然农民获取信息的空间更加多样化,但广播在帮助他们了解政策、实现稳产增收方面依旧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对农节目不仅不应该被弱化,而且还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真正得到实惠,对农节目才会越办越好。
摘要: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今天,广播媒体理应充分认识到广播对农节目的重要作用,成为宣传“三农”、服务“三农”的主阵地。
关键词:广播,对农节目,宣传策略
参考文献
[1]贾挺明.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广播,2007(9).
[2]滕朋.对农广电传播发展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
打造对农电视精品 篇5
笔者所在单位作为一个县级广播电视台, 如何办好自办栏目, 办活农村节目一直是单位领导及职工所关注的重点。为了迎合农村受众的上述需求, 笔者认为我们电视媒体的办事方针必须贴近实际生活、贴近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 做好节目的统筹和规划, 把每天发生在农民群众中的感人和喜人情景及农民迫切需要的农业科技和农村文化节目精品传递给广大农民, 切实为“三农”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的地方电视节目服务。
1 充分考虑农村观众的收视需求使对农节目更有针对性
笔者单位所在的吉林辽源东丰县, 现有人口41万, 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对于这样一个农业大县, 东丰电视台在节目结构设计上, 一直把对农栏目作为办台重点的“当家节目”来办, 针对三农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节目就达六成之多。
目前, 广大农民群众最需要的信息主要有宏观类的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实际操作类如种、养殖业的新技术;市场类信息如农产品价格、需求等资讯;科学常识及文化教育知识等。健康与财富类的节目是农民关注的焦点。在作出充分的收视调研前提下, 《农科园地》、《精彩东丰》、《鹿乡集萃》《农业气象》等新栏目应运而生。同时东丰电视台还设置了互动性专栏节目, 利用热线电话及专业人士答疑解惑等形式对群众各项关注的热点都进行了及时处理和反馈, 在社会上树立了东丰电视的优良信誉。
2 优化办台措施, 扩大农村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对农节目的收视群体是广大农民, 这就决定了节目的内容、语言、形式必须符合农民的口味。本台首先从荧屏画面入手, 无论片头设计、制作还是演播室背景装饰, 均是源于农村生活, 风格清新、简洁, 独树一帜。演播室里的主背景采用绿色的田野、金色的稻穗, 构成轻松活泼、清新明快的风格, 实现了乡土气息与时尚动感的巧妙融合。使群众在轻松、自然地氛围中接受信息, 受到启迪。
在节目内容上, 各栏目以“传播政策、服务三农、深入百姓、服务万家”为宗旨, 把更多的欢乐留给农民, 把更多的实惠带给农民。《农科园地》始终坚持以技术和信息为主要内容, 坚持实用性原则, 以农民需要为前提。《气象农情》结合农时节气、气象等对当前农活进行提醒, 成为农民的好帮手;《鹿乡集萃》向农民详细介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实用管理经验农产品供求和市场信息等等;而《精彩东丰》则通过报道先进人物, 突出致富典型, 宣传特殊人才, 引导广大农民勤劳致富;这些栏目交替组合播出, 由于处处体现了对“三农”的关爱而被广大农民观众所接受, 收视率稳中有升, 也扩大了电视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3 注重“农味”增强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性
想要制作出受农民群众喜欢的节目, 就要深入实际了解到新时期农民的真正想法与需求。在节目的采编风格上, 东丰台追求的目标是使“农味更浓”。为此, 栏目从主持人语言、解说词、背景音乐等方面都注重与农民的感情联系, 与“三农”的结合。同时, 把栏目深入到“三农”的第一线, 采用大量的现场原声, 让农民与记者、农民与专家面对面地交流互动, 让农民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让专家当面为他们解疑释惑。实践证明, 多种形式结合, 实现电视与农民的互动, 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远远比单纯的说教来的更为实际。可为城乡观众提供更多的大众文化, 效果极佳。
4 热爱“三农”, 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只有对农民有感情, 才能做到对农业电视工作有激情。要打造出精品对农电视节目, 离不开东丰电视台的一支年轻向上的优秀电视人队伍。多年来, 东丰电视台培养了一大批真正理解“三农”建设、精通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专门年轻人才队伍, 栏目组也与省内外的农业专家学者保持着经常性的友好联系, 让专家们参与到了东丰节目的具体筹划与制作, 更多的时候甚至直接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和广大农村观众朋友见面及互动;吸引了众多的农民朋友也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来, 例如在广大农村招聘通讯员从而及时提供农村新闻线索等。
综合而言, 当下对农电视节目发展势头强劲, 潜力开发价值巨大。我们媒体人应该全力打造对农电视节目的精品, 以提高对农节目收视率为主要奋斗目标, 从而开创对农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余进开, 黄燕.电视新闻也应增强“可听性”[J].声屏世界, 2008 (6) .
[2]童兵著.主体与喉舌[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08-120.
对农宣传论文 篇6
1 地方台要认真调查研究,想农民所想,让对农广播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2005年3月,襄樊电台一档全新包装的对农广播节目《快乐田园》与广大农民朋友见面。节目内容涉及信息介绍、娱乐休闲、生活资讯、农事指导等多方面。几年来,它架设起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连心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各种精神需要,反映农民的心声和呼声,让农民唱主角,真正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在2006、2007连续两年的收听调查中,《快乐田园》名列前茅。
2 主创人员深入生活,根据农民需要不断创新节目
对农广播节目要利用新时期先进的通讯手段和方式,实现与农民沟通,满足农民需求;邀请政府、农业部门的专家、农技员坐客直播室或连线的方式,通过热线为广大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及时了解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针对广播传播的特点,及时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丰富广大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大家从收听中获得乐趣、获得帮助。《快乐田园》不定期推出《田园快讯》,及时介绍襄樊各地“三农”新闻的资讯,及时把国家对农业的方针政策介绍给广大农民,突出资讯的时效性,让农民听众第一时间了解当前农事政策和农业发展动态。
利用先进的传输手段,开展《城乡连线》。与各县市基层电台建立信息报道网络,与基层台站主持人或记者通过热线电话连线,把基层农业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例加以介绍,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更有贴近性和说服力。到目前为止,《快乐田园》已分别与襄樊所辖各县市电台进行了多次这方面的尝试与合作。
近几年,国家对农民工维权问题极为重视。节目适时开办了《律师说法》,围绕农民维权这一主题举案说法,讲述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具体案例,请律师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相关法律知识,让农民从身边事中受到教育,从而养成自觉学法、守法,遇事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了农民的法律意识,正确引导农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针对当前农民进城务工增多的情况,节目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开办了《打工日记》《人在他乡》等小栏目,选取典型人物请进直播间或记者主持人深入农民工中现场采访,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倾诉沟通的平台,也让家乡亲人了解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现状,同时为想要出门打工的农友指路。很多农民朋友写信反映,听了这样的内容,感觉节目很有人情味。
此外,《快乐田园》还在农闲时组织“三下乡”活动,把科技、健康、文艺节目送到田间地头,先后组织了六次这样的活动,所到之处,农民热烈欢迎。不定期组织农业专家、律师到田间地头现场解决农民反映的有关农业生产和法律咨询方面的问题。了解到农村基层图书室条件简陋、图书更新慢、实用性差的实际情况,组织电台职工义务捐书和购买实用性强的书藉,把搜集起来的书藉捐献给农村图书室,丰富基层图书室的种类。
3 地方台要积极与农口系统合作,有针对性地处理矛盾、解决问题,使对农广播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
《快乐田园》节目开办3年来,通过各农口部门所提供的当地致富典型、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既让农民了解了如何利用科技和市场信息致富的方法,又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农民投身创业奔小康的道路。另外也请各地农口部门领导就各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各地农业取得的突出成绩和问题进行交流,这些贴近生活、贴近的内容,让农民朋友真正感受到收听节目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作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县级台如何办好对农节目 篇7
县级台由于受信号覆盖面、资金、人力等制约因素, 既不能把重心放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关注的新闻、时政、经济类节目上, 又不能像湖南、浙江等卫视台制作诸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 兄弟》等综艺节目, 县级台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占本地90%的农民受众, 办好的节目应该是对农节目。
昌黎县广播电视台2013年底对节目进行了全面改版, 新增了《特色奤乡》《科技之窗》《农业科技》三档对农节目。昌黎县是全国知名的“中国干红葡萄酒城”、“中国养貉之乡”、“花果之乡”、“鱼米之乡”, 农业产业丰富, 农产品多样, 产业链健全, 《特色奤乡》栏目抓住这些优势, 宣传立县产业, 重点企业, 引导农民在种养殖上与本地企业衔接, 制作了“养殖饲料有讲究”, “参皇岛品牌叫响市场”, “碣阳酒乡的葡萄酒庄”, “鹏远淀粉的创业之路”等节目, 向观众传递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之窗》栏目主要报道本地企业技术研发、上档升级、吸收转化本地农副产品、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先后制作了“屋顶上的发电站”, “循环水养殖:开创海水养殖新时代”, “科技助推经济发展”等节目。针对本地种植、养殖业, 《农业科技》栏目以讲解技术为主。例如, “如何建造温室大棚”, “小尾寒羊的科学饲养”等, 这些节目一经播出, 观众纷纷打来电话, 有咨询技术的, 有请专家授课的, 还有的请栏目组联系农产品销路的, 可见农民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 同时也可看出我们栏目还是很有市场的。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 对农节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但与社会大环境比较,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广播电视这个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市场的传媒主体“重城市, 轻农村”现象依然存在。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 广播电视行业实行“事业单位, 企业管理, 自负盈亏, 照章纳税”的单一管理体制, 对农节目虽然具有强大的公益效能, 但广告创收能力不足。对农节目的受众主体是农民, 而农民生活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商业不发达, 农民的消费水平有限, 消费的主要产品是农药化肥等农用产品, 以及少量的生活必需品。这就造成了广播电视中涉农节目少, 信息量低, 专业的涉农频率更是少之又少。
从节目的制作看, 制作理论和经验匮乏是对农节目缺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对农节目内容相对城市题材的内容, 制作人在选题的取舍、主体的把握上难度较大, 因为节目制作人是城市化的, 他们对农村的情况了解甚少, 节目制作很难出现精品。没有长期从事农村节目的经验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谁敢轻易涉足呢?
对农节目制作成本较高, 也成为导致对农节目缺失的原因之一。通常, 好的、鲜活的节目需要更多的制作成本, 对农节目亦不例外。要做好节目, 记者、编辑等必须下到农村, 而由此产生的交通住宿、通讯、人力等成本都高于在城市里制作节目。对农制作成本远高于城市节目, 县级台很难承受, 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制作人员很难有积极性。
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关注城市继而关注农村, 当今对农节目的缺失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出现的现象, 随着广电人的努力将会被改变和扭转。笔者认为, 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的大环境, 按照农业发展的方向来合理筹划农村广播电视栏目, 按照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来进行节目时段的规范化布局, 按照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来创办适销对路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 将是农村广播电视栏目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做好对农节目, 县级台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要的是增加农业频道, 增设农业栏目。目前, 相比于其他面对城市的频道而言, 对农频道和栏目还少得可怜, 没有农业频道, 没有农业栏目, 何谈对农节目?开办专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农”字号专业广播电视频道, 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发展路子。同时, 合理安排节目类型和各档节目的播出时间, 根据不同地区各季节农民作息时间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惯, 及时灵活地安排、调整节目类型和播放时间, 创办出农业节目的独特性, 真正实现对农节目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 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高度快速发展。
二是增加对农节目的投入。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社会资源, 是每位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广播电视在丰富农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之中, 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舍不得投入, 资金人员和设备不到位, 就无法保证对农节目的制作。所以, 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节目资金的投入, 同时, 要下大力气培养对农节目制作人才, 没有好的对农节目制作人, 何谈好的对农节目。
三是政策的扶持。走出对农节目发展困境, 首先, 需要国家出台对应政策, 鼓励各级广播电视台创立专业的对农频道, 并给予政策倾向。世界各国均有针对广告收益不足却有社会效益的公益节目实施“政府公共财政扶持”的政策, 即使在美、英、日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不乏其例。现存的广电管理体制与我国国情有些游移。现存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广播电视节目“重城市, 轻农村”现象。在对农节目发展的问题上, 国家“有形的手”必须给予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以引导。
四是媒体应积极寻找对农节目的利益点。在服务三农的原则下办好对农节目是提高广告利润的根本途径, 使节目不仅好听 (看) , 而且耐听 (看) ;不仅贴近生活, 而且确实有利于农业知识传播, 能够真正做到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发展、丰富农民生活、活跃农村经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在逐渐加大, 这也为对农节目创造了新的利润点。
可喜的是, 对农节目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不少省市已经开办了农民频道, 并有不少省级电台、电视台开设了农村栏目, 市、县级电台、电视台对农节目的制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对农节目的丰富, 农民能够及时掌握各种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 农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心情也会越过越畅快。农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 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将实现协调发展, 而广播电视传媒必将从中大有收获。总之, 要通过我们的电视节目拉近与农民朋友的距离, 成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力争使自己办的对农节目真正成为传达政策信息, 普及农技知识, 反映农民呼声, 促进城乡繁荣的有效阵地, 让农民看了舒心、强心、暖心。
摘要:近年来, 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宣传工作, 截止到2014年底, 我国已开办对农广播专业频道21套, 电视频道12套, 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但这与我国9亿农民的需求, 与农业发展的需求, 以及对农节目面对新形势发展的适应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受地域、资金等影响, 对农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高。因此, 我们需要对对农节目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深入地分析对农节目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探寻节目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县级台,对农,节目,发展
参考文献
[1]2014年我国对农广播发展现状分析[Z].
[2]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
[3]陈致烽.机遇与出路:解析“强县扩权”背景下的县级电视台[J].新闻窗, 2009 (06) .
[4]陈颉.透析现实危机明析当今抉择——县级电视台发展方向分析和思考[J].魅力中国, 2009 (29) .
[5]刘爱国.县级台如何提高对上发稿率[J].青年记者, 2009 (26) .
[6]关荣霞, 杨万庆.办好自办节目才是县级电视台的出路——以湟源县电视台为例[J].新西部 (下半月) , 2009 (02) .
[7]周凌.提高对农节目收视率之我见[J].当代电视, 2007 (07) .
[8]李昌发, 宋维强.县级电视台新闻解说词宜浅白[J].视听界, 2007 (03) .
[9]张丽.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J].当代电视, 2007 (04) .
对农电视节目与“三农”档案 篇8
一、“三农”档案材料是对农电视节目的素材源泉
作为电视媒体, 关注“三农”责无旁贷, 它也应当成为服务“三农”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的传媒之一。对农电视节目是以广大农民朋友为固定收视人群和服务对象的特定节目, 要办好办活对农电视节目, 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农民交朋友, 让农民成为节目的主人。而这些让农村受众觉得“有用、可学、受益”的“三贴近”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都离不开“三农”档案的支持。
首先, “三农”档案其记录的生产生活原始资料, 都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 是农业和农村落实上级政策、研究制订工作措施的依据, 是农民群众增产创收的信息资源, 是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如自十六大以来, 一方面, “三农”问题纳入了政府工作重心, 政府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扶农政策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 形成了“三农”档案。而另一方面, 由于地域偏远及信息传递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制约, 导致很多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 国家对农政策的落实受到了严重影响。作为对农电视节目, 为了让农民更快地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指导农民更好地抓好产业结构调整,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就要了解和掌握现行文件中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并把政策内容通过对农电视节目, 转化成农民看得懂、听得懂的图像和语言, 运用这种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 把农民渴望了解的各种惠农政策、致富信息送到田间村头, 传播给农民。
再有, 科技信息是农业电视节目中必须涉及的元素, 它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三农”档案中的科技档案。因为这些农业科技档案完整地记载了农业科技工作者们的科技成果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 可以帮助农民朋友最大限度地继承前人的劳动成果, 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和损失, 具有很强的参考和继承性。对农电视栏目通过将这部分实用性强的档案收集成电视素材, 构思、制作成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对农电视节目。许多农民正是通过这些对农电视节目学到了新品种介绍、新技术推广、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新农药的使用方法、科学种田的技术信息等。这种贴近百姓, 符合农民口味的好形式, 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和赞扬。
二、对农电视节目对“三农”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 基层“三农”档案的建设工作应常抓不懈。
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既然大都来自“三农”档案, 那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档案体系来加强建设管理“三农”档案, 以满足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需要。但目前, “三农”档案事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 制约“三农”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源在于各级领导干部, 尤其是乡镇村级基层干部的档案意识不强, 他们只注意到眼前的利益, 看不到档案工作带来的长期效益, 意识不到档案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内在需求因素, 建档缺乏动力和自觉性, 各行政村只是把建“三农”档案当做上面布置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而根本没有把档案工作当成一个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手段来看待。往往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档案检查才突击把一些上级普发的文件、财务收支凭证等材料找一个临时的办公地点, 组成所谓的“三农”档案, 待检查组一走一切又恢复如常。这样做也给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带来了局限性, 有时甚至是无材可取。所以说, “三农”档案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 建设一个适合当地政治、经济和人文特色的档案网络, 上级档案指导部门的同志到基层指导的时候, 不能太过于要求形式, 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 加大农村档案建设重要性和效益性的宣传, 要指导基层干部把农村档案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2. 基层“三农”档案应丰富收集门类, 更好地为对农电视节目提供节目素材。
制约对农电视节目取材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农”档案的收集范围过于狭窄、过于老套。农村基层档案工作者应以民生档案为突破口, 逐步培植农村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内在需求。各级档案部门在指导农村建档工作中, 要引导农村档案机构重点关注和收集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档案材料, 如土地承包、山林承包、土地征用、土地流转的档案材料, 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方面材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障方面档案材料,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就业、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方面档案材料, 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上学方面档案材料, 农田水利、林业、畜业、商品粮基地档案, 各种农业补贴专项资金运作情况材料, 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等档案材料, 农村自治管理、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材料, 招商引资、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各种示范区、试验区档案资料等。以这些民生档案为对农电视节目取材的切入点, 让群众通过对农电视节目提高对节目取材源头———档案价值的认知度, 使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档案给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便利。
三、以对农电视节目为纽带, 提升“三农”档案的品格和地位
对农电视节目与“三农”档案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 “三农”档案是对农电视节目的素材源泉, 保证了对农电视节目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效益性。另一方面, “三农”档案通过对农电视节目这个宣传平台也走出库房高阁、走进普通农民的身边,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实际效果提升了档案工作在领导和群众心中的地位。因此, 基层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利用的同时, 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促使档案利用效果的最大化。
1. 做好查 (借) 阅登记, 了解预期利用效果。
查 (借) 阅登记制度是在档案利用时的最基础工作, 但我们往往在执行登记制度的时候, 出于档案安全考虑, 只对查阅人单位、姓名、证件、审批人作了详细的记录, 而利用目的记录不是特别详细, 大多都写成工作需要、工作参考等简单的字语。这样我们在查 (借) 阅档案的同时就无法了解这些档案会用在哪些地方、大概会取得什么预期效果, 利用者对档案利用结束后, 我们就失去了档案信息利用统计和反馈的机会。因此, 在查 (借) 阅档案工作中, 基层档案查询人员就要逐项登记清楚, 有目的地作些深层次了解, 以利于日后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2. 深入档案实际利用效益跟踪调查, 做好统计分析。
基层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利用的工作中, 不应该老是被动地坐在办公室等待利用者来查询, 还应该主动走出去, 通过档案利用者最初在查 (借) 阅档案登记时填写的利用目的一项和其他信息的线索, 以发放回收档案利用反馈调查表, 实地调研以及电话查询的方式, 对档案利用效果展开跟踪调查, 并最终把详细记录有档案利用单位、利用人、利用时间、利用案卷名称的利用效果统计分析报告和利用效果实例编研成册, 送到领导和群众的手中, 用事实来说话, 用档案利用的实际作用和价值来争得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 提高档案工作在群众心里的地位,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档案、利用档案。
3. 通过对农电视节目中档案利用的效果分析, 提高“三农”档案质量。
由于我们在档案取材初期作了详细的记录, 后期又作了翔实的跟踪调查、收集档案利用实际效益, 因此, 对农电视节目播出后, 我们通过了解对农电视节目中哪些栏目农民喜欢看, 哪些栏目让农民朋友受了益, 可以分析出哪类档案利用效果好、利用频率高, 哪些档案我们缺失, 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经验, 在下次档案收集、组卷以及鉴定销毁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并以此来促进“三农”档案的质量, 使档案也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丹红.农业科技档案为农村服务的方法与形式[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8) .
[2]王庆芳.关于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实践的探讨[J].管理观察, 2008 (18) .
简论县级电台的对农广播 篇9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 各级媒体都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报道力度。县级广播电台作为距离农村、农民最近, 传播方式最为简单快捷的基层宣传机构, 更容易了解和反映农民的心声和需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要想办法做好对农广播, 想农民之所想, 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好的服务, 使广播在多媒体共存的时代, 在农村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我们济源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最基层的县市级广播电台, 专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农户做了充分的调查, 结果发现, 农民喜欢的节目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有朴实的形式和农民熟悉的通俗语言, 给人以亲切感;二是有强烈的现场感, 有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的现身说法、现场讲解示范;三是寓教于乐, 参与性强, 既能增长知识, 又能调节生活。针对农民的需求, 我们对节目做了以下调整:
在节目内容上强调针对性。一是做好党和政府关于“三农”方针政策的宣传。广播编辑和记者充分发挥广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及时对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 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解读, 让农民朋友能通过广播最快、最全地了解有关信息, 指导生产和生活。二是加大对农科技信息的发布。我们加强同当地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 让他们经常通过对农村广播这个平台宣传有关政策, 传播农业科技成果, 推广介绍优良产品和实用技术, 为农民的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农民听众的沟通, 争取农民听众的支持与配合。在节目中开通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 在电台的网站上开通论坛, 让农民朋友随时播报农村新闻信息, 说说身边事儿, 反映呼声, 征求意见和建议, 增强参与性, 使农民感受到节目的鲜活性、感染力和亲和力。四是做好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人们常说文艺节目是广播的半边天, 办好对农村广播节目也是这样。深入农村, 深入农民中间, 表演给他们看, 邀请他们来表演, 了解他们的喜好, 都是做好对农文艺节目的有效形式。济源人民广播电台的《乡村大戏台》节目自2004年开办以后, 先后下乡实地演出50多场次, 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 不时有农村的戏曲爱好者到台里联系, 要求到村子里演出。有的乡镇还在有集会和庙会时邀请节目组前去演出, 辖区内的戏曲爱好者通过打擂、表演, 增进了友谊, 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
在节目播出时间上强调农民的生活习惯。从2004年开始, 济源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多种方式推广安装了一批由局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研制开发的台村一体电力线广播网。这种台村一体电力线广播网主要由台村一体广播兼容接收机、村电力线广播发送器和村电力线网组成。村域广播网不需要架设广播专线, 借助220V电力线为传输载体, 即可实现广播一体网络。电力线广播既能接收、播放市广播电台优质的调频广播信号, 又能接收和播放各行政村广播站的广播信号, 可以说它是继农村有线广播之后, 又一轮广播科技的革命, 是当今农村创新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安排播出时间时, 广播电台充分考虑到了农民朋友的收听习惯, 安排了三次农村广播网开播时间, 6:30到7:50主要播出从中央到省到本地的新闻, 11:00到13:00播出与农村有密切关系的效能监察直播节目和专门针对“三农”的新闻专题节目, 17:00到20:00有生活休闲类直播节目、当天新闻和戏曲节目, 三档节目的设置满足了农村听众的不同需求。节目在运行中还会参考农民朋友的意见做相应的调整。
在节目风格上突出“乡村气息”。编辑在编辑稿件时会针对听众是农民朋友的特点, 在合理安排政策法规、科技信息和农民身边的新闻时, 会使用一些农民常用的语言, 如顺口溜、方言、民间谚语等。我们也要求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语气柔和, 要从心里把农民当成朋友, 就像和农民朋友坐在炕头聊天一样亲切自然, 娓娓道来。
在节目形式上增强现场感、真实感。我们要求主持人尽量走出演播室, 亲临现场报道乡村的变化。只有亲身感受农民的生活环境, 才能使节目的真实性增强;只有多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 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才能拉近广播媒体与农民朋友的距离;只有增强农村节目的现场感, 才能赢得更多的忠实听众。要做好对农广播节目, 我们对节目的编辑、记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要求编辑、记者要自觉做“三农”服务的志愿者、“三农”知识的博学者、推动“三农”发展的助力器。
总之, 只要树立节目的“精品意识”, 心中有“三农”, 切实落实“三贴近”的宣传方针, 广播一定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济源人民广播电台)
【对农宣传论文】推荐阅读:
文化宣传论文06-28
档案宣传论文09-02
环保宣传活动论文06-09
高校对外宣传论文06-28
企业的广告宣传论文05-10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论文08-14
节能宣传周宣传资料06-18
宣传部新闻宣传总结08-22
安全宣传月宣传的标语07-21
2023春运宣传工作宣传口号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