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模式

2024-06-02

宣传模式(共12篇)

宣传模式 篇1

1 前言

学术道德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家、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之所以获得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 一方面是因为不少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频频被揭露出来, 另一方面是因为还存在更多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未被揭露出来。可以说, “每一个大作弊者被揭露出来, 就会有一百多个类似的大作弊者逍遥法外, 而每发生一起大作弊, 就会有一千来起小作弊得逞”。就是说, “每一起被揭露出来的大舞弊, 代表了大约十万起隐藏在沼泽般的科学文献废纸中的大大小小的舞弊”[1]。

学术道德失范之所以发生, 有的是因为不知有关学术道德规范的存在, 有的是因为不知道学术道德失范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诸多危害, 有的是不了解学术道德失范被查证后可能的严厉后果, 而这些原因的原因又在于学术道德教育的缺乏。正如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科研诚信知识读本》所言, “我国由于文化和其它方面的原因,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常常偏重科学知识教育, 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公民道德、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忽视道德底线的教育。”[2]

因此, 人们在加强学术道德失范惩治和学术道德规范制定的同时, 深刻认识到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目前中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主要模式, 从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对象的数量特征视角审视, 可以归纳为对不特定多数人、对特定多数人和对具体个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三大类模式 (分别可以称之为大众化宣传教育模式、组织化宣传教育模式和个体化宣传教育模式) , 每一大类模式下又包括若干具体的模式。

2 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

为了对尽可能多的学术相关人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往往需要借助于能承载并将学术道德信息传达至不特定多数人的媒介, 如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是相对于对特定多数人和对具体个人的宣传教育模式而言的一大类宣传教育模式, 其本身又可以根据上述媒介及信息传播方式和范围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类是与学术道德有的关图书宣传教育模式。学术道德宣传教育信息可以以图书之类的书面方式固化, 长期保存、反复使用。图书宣传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宣传教育者与被宣传教育者在时空上相分离, 通常情况下难以确定具体哪些多数人接收和接受该图书中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信息, 因此图书宣传教育可谓是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宣传教育;其基本特点之二是图书信息的接收和接受与否往往是被宣传教育者主动选择的结果, 受宣传教育者并无被强迫感, 因此容易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它, 而不仅仅是从行为上服从它。如, 国家有关部门或专家学者通过出版诸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丑陋的学术人》 (东方善霸,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之类的学术道德宣传读本或学术著作, 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第二类是学术期刊自曝模式。学术期刊社通过刊登作者的“撤稿申请 (或声明) ”或编辑部的“撤稿声明”等方式 (以下统称为“撤稿声明”) , 在本刊上曝光在本刊上已刊出并存在严重学术道德失范的学术论文。这既是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本身的一种处理方式, 也是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一种模式, 就是说它在谴责和惩罚学术道德失范者的同时, 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随着学术不端检测技术和学术相关权利人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 近5年来学术论文撤稿数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说明学术期刊界对这种模式的认同已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 以“篇名”为检索项, 以“撤稿”为检索词, 共检索出37份撤稿声明, 其中:2007年1份 (《生理学报》2007年第3期) 、2008年2份、2009年7份、2010年5份、2011年10份、2012年 (截止9月) 12份, 37份撤稿声明的下载频次合计为2 755, 其中下载频次最高的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达到621次 (《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 这还没包括其它网络学术数据库等网络载体、纸质版期刊等传统载体的下载或阅览频次以及人际传播频次。由此可见, 学术期刊自曝模式已成为近年来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第三类是公开通报宣传教育模式。公开通报某些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案件的处理情况, 往往可以发挥对不特定多数人宣传教育的作用。公开通报实际上就是公开通报批评, 根据通报的主体, 其可以大致分为高等院校公开通报 (如浙江大学贺海波案) 、党政机构公开通报 (如浙江台州莫某某案) 、其它事业单位公开通报 (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等几种;根据公开的范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 (试行) 》将其分为在学术失范者所在单位、所在系统或专题研讨等范围内的内部公开通报和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新型新闻媒体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外部公开通报两种方式。不过在当今现实中, 一些重大、典型的学术道德失范案件可能在内部公开通报之后很快就被新闻媒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外部公开通报, 如2009年3月15日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教育部举行的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通报了处理“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况, 当日教育部就在其官方网站上以《在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为题将杨卫校长的讲话登出[3], 次日《青年时报》 (第A06版“社会新闻”栏) 则进一步以《浙大通报论文造假事件贺海波被开除相关责任人被解聘》的鲜明标题进行了公开报道, 同日山东卫视《早新闻》等众多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第四类是新闻媒体、网络论坛等曝光模式。新闻媒体、网络论坛等曝光与新闻媒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公开通报不同, 前者是将不为公众所知的学术道德失范案件公之于众;后者是将学术道德失范案件的处理结果公之于众, 而该案件本身可能不为公众所知, 也有可能已为公众所知。新闻媒体尤其是非学术报刊和网络媒体曝光现实的学术道德失范新闻, 使不特定多数受众在浏览此类新闻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如2011年11月17日有网友在南京多家论坛发帖爆料, 称南京某某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两位副教授发表的多篇论文疑有剽窃和一稿多投的行为, 次日又经《现代快报》报道;又如2009年5月21日, 网友小萧在“天涯社区”论坛的“天涯杂谈”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 直接用替换键搞定, 我无语了》, 5月25日《中国青年报》对此进行了报道[4], 同时中国新闻网等众多媒体进行了转载。

第五类是学术参考资料首页公告模式。根据国外有关研究结论, 高校学生毕业后学术道德失范者绝大多数在校期间就有过学术道德失范的经历, 两者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 因此对在校的高校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对预防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数国家的高校对此种宣传教育采取的是组织化宣传教育模式, 唯有澳大利亚独树一帜, 创造性地采用了学术参考资料首页公告模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每一门课的阅读参考资料上都印了一份题名为“Plagiarism:Information for students” (《抄袭:公告学生》) 的公告, 对不特定多数学生进行“什么是抄袭和有关处理抄袭的学校校规等”方面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5]。

此外, 还有诸如“打假斗士”方舟子之类的打假人士通过学术打假活动及其创办的新语丝之类打假网站等形式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等等。

3 对特定多数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

相对于大众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而言, 宣传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采用特定的方式对特定多数人进行组织化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如在时间上, 宣传教育者可以选择安排相对适当的时机;在空间上, 由于受宣传教育者相互邻近, 可以相互产生情绪上的感染和认识上的共鸣;在心理上, 由于宣传教育者和受宣传教育者之间存在着确定的教育和被教育关系, 受宣传教育者往往在心理上会对宣传教育者所宣传教育的学术道德产生一种权威服从感。

第一类是“入学”集中宣传教育模式。即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入学” (这里指“进入学习如何进行学术研究”之意) 时, 对全体“入学者”进行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具体形式包括发放有关手册或指南、“入学”典礼上的学术道德宣传讲演或在“入学”典礼前后通过其它形式集中宣传教育。其一, 手册或指南式。有的是学术道德核心价值观提示式, 如美国哈佛大学对每一位新生都要发给《学习生活指南》, 其扉页上用加大加粗的字体写道:“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 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 即剽窃。”[6]有的是具体学术道德规范全文告知式, 如西安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工作手册》 (2005年修订版) 中关于“奖惩”部分就全文刊载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其二, “入学”典礼讲座式。在“入学者”刚刚“入学”之际, 学校领导或学术道德研究有关专家在庄严、肃穆的仪式化“入学”典礼中对其集中进行讲座式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这是近年来我国高校首选的一种组织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如2009年8月31日, 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刘绍怀在3000余名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了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提出“希望你们勤奋学习, 不畏艰难, 勇攀科学高峰, 树立良好的学术品德”[7];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在201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就曾在对6 000多名新生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时说, “希望你们不为谋求生计而来, 不为谋求金钱与官阶而来, 只为追求学术、锻造精英之能而来”[8]。其三, 其它集中教育式。有的高等院校及其下属院系, 或科研院所及其下属部门, 通过平时的学术道德讲座、座谈、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如2012年5月17日, 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就举行了题为“学术道德规范与论文写作发表”的讲座。

第二类是学术道德课程教育模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以教材或讲义为基础, 以确定多数人的班级为宣传教育对象, 进行学术道德课程教育, 因其具有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学业性等特点和优点而成为对特定多数人的组织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相比较而言, 学术道德课程教育模式采用上, 国外起步早, 教育对象范围广、教材规范, 如美国在1989年就由美国科学院出版了《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课程教材, 美国甚至出版了针对本科生和高中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课程教材———《MLA学术论文写作手册》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rch Papers) [9]。

我国学术道德课程教育的兴起是在2009年3月1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提出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要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10]之后, 如北京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的《学术道德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必修课、兰州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的《学术道德规范与形势政策》必修课 (6学时) 、四川大学也为研究生开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必修课 (1学分18学时) 。有的院校还通过网络考试的形式, 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效果进行量化考核, 如2009年10月, 浙江大学就通过登录研究生学术规范考试网的方式对6 262名2009级研究生新生进行了由20道判断题和2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的一份有关学术规范知识的在线考试[11]。此外, 还有的院校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合在其它课程教育之中。

第三类是学术团队负责人集中教育模式。学术团队成员之间在学术上关系密切, 尤其是学术团队的一般成员和学术团队负责人之间的学术关系更加紧密难分。学术团队负责人要想维护学术团队的学术声誉, 促进学术团队的健康发展, 就不得不对学术团队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为了节约宣传教育的时间成本, 学术团队负责人集中教育模式就成为其首选, 如研究生导师或其它类型的学术团队负责人对自己的 (全体或部分) 研究生或学术团队的 (全体或部分) 成员集中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目前我国对特定多数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普及面不广、缺乏一贯性等不足。

第四类是学术道德宣讲报告会模式。学术道德宣讲报告会的主办者一般是各级教育行政机构, 宣传教育对象一般是隶属于该教育行政机构的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全体学术研究人员、科研管理人员或部分代表等特定多数人。如2011年11月25日, 在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陕西省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 省内44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军队院校、省委党校的2011年新入学研究生听取了报告[12]。

4 对具体个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

相对于大众化和组织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 个体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虽然有对象人数太少的缺点, 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如从对象上看, 接受个体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往往是重点对象, 针对性比较强;从主体和对象关系上看, 大众化宣传教育模式中的宣传教育者和受宣传教育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关系, 而个体化宣传教育模式中的宣传教育者和受宣传教育者往往是直接相关乃至紧密相关, 如宣传教育者是受宣传教育者的学术指导者、合作者、学习单位、工作单位、所属党政机构等, 后者往往在学术、学业、工作、党务、行政上隶属于甚至依附于前者, 因此更易倾向于接受前者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并外化为前者所期望的学术行为方式。由于个体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往往是对重点对象进行的, 因此根据对象的不同, 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对学术道德失范者或嫌疑者宣传教育模式。对已经被发现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者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之汲取教训, 下不再犯。对学术道德失范嫌疑者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之坦白从宽。例如对2001年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助理教授熊墨淼博士剽窃、造假一案, 该中心的处理决定之一就是责令其在“在下个学年, 必须选修一门关于科研道德的课程”[13]。

第二类是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倾向者宣传教育模式。这类人主要包括:一是, 日常言行中流露出意欲学术道德失范者, 套用法律上的用语 (下同) , 此种流露叫“犯意流露”或“犯意表示”。二是, 明知行为人的行为是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仍在其行为时为其提供便利条件乃至直接提供帮助者, 此种行为应界定为“共同犯罪”, 此种人应界定为“帮助犯”。三是, 事发后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者) 同情、掩护甚至直接为其辩护、庇护者, 除单纯在情感上“同情”外, 此种行为应界定为“包庇罪”。四是, 定期额定学术任务临近期限仍未完成者, 职称评定等学术评价期限临近但学术成果不够条件者, 等等。凡此种种, 都应该成为个体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对象, 进行重点宣传教育。

第三类是对因故未能接受组织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入学”者的宣传教育模式。因为没有接受过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则很可能在行为时因不知系学术道德失范而失范, 事发后则可能以“不知者不为罪”为借口而辩解以推卸责任。

目前我国对具体个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主要集中在对第一类人员, 对第二、三类人员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明显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当然, 上述三大类模式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现实中一类模式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和载体转化为另一类模式, 如中科院对特定多数研究生举行的《科学研究入门与学术规范》的讲座后又被制作成视频上传至网络或制作视频光盘, 向不特定多数人传播, 从而可以对更多的不特定多数人进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宣传模式 篇2

法宣处 2007年6月15日(点击:2416)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学中导入了一个新概念,这就是“社区”。并且,这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至少反映出最基础社会层面——居住地——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居住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居民中与社会没有紧密行政联系的成员正在不断增加;

二是居住地的单位属性在减弱,社会属性在增强。居民对居住地的功能、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追求;

三是居住地的管理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行政式的管理模式正在弱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开始萌发。

基于这些变化,社区作为一个小社会,它具体、直观、形象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形式和发展规律。而作为负有社会管理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面对改变着的我国基层社会的结构和组织体系,如何更富有成效的开展工作,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我们青山区司法局针对我区基层社会管理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全面实现司法行政职能的途径和方法,逐步形成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体现在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对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建设、工作模式和工作目标等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概念。

一、社区建设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变化

社区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体制转型所决定的。社会转型期中的新变化,也在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得到反映。一是工作对象年轻化,层面多元化。过去的居委会,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领域,工作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口,尤以老年人口为多。随着居住地人口结构的变化,流动人口、未分配的学生、下岗和失业人员越来越多的并入了我们的工作对象。

二是教育内容宽泛化。随着工作对象的变化,过去单一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工作对象的需要,不同层面的社区成员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表现出多层次的要求,教育内容几乎涉及到我国现有法律的各个领域。

三是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区行政式管理模式的弱化,过去强制性的灌输已经不灵了。我们必须根据工作对象的特点调整工作方式。宣传形式要求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宣传内容要求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对工作对象而言,在行政管理约束弱化的情况下,你“有用”,他才可能需要你,而只有他需要你,你才能真正完成你的职责。

四是人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完善,社会成员整体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在更广的生活领域面临法律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成为人们现实需要和内在追求。他需要而我们的工作对他的需要有用,这是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动力和生命力。

五是法制宣传教育条件优越于过去。在行政机关改革和社区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肩负的工作越来越重,不可能对社区法制教育工作事事参与;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的年轻化和知识化。这两方面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优势与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优势相结合,寻求加大工作力度的新途径。

在认真分析研究工作层面和工作对象的变化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新时期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模式,关键是要在创新和管用上下功夫。

创新是指在教育方式上要新。要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吸引教育对象并入教育的行列。特别是在社区成员行政约束力弱化的情况下,创新方法是扩大教育面的重要环节。

管用是指教育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对象的需求,让受教育者感到学习能解决问题。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工作对象的学习热情、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吸纳。

二、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建设、工作模式和工作目标

1.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法制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落实区“四五”普法规划,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以服务社区建设、规范社区管理、参与社区服务和保障社区稳定为宗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努力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促进社区的文明进步,提高社区法治化水平。2.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这里所说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主要包括:服务、求实、长流水、多职能等内容。

服务的原则。根据社区的性质和工作对象的特点,要扩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寓教育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社区工作,服务居民生活,达到教育居民的目的。

求实的原则。工作要创新形式,但要避免为形式而形式。要始终贴近居民的需要,丰富宣传教育内容,讲求工作实效。所谓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而衡量有为的标准,应该是有效。

长流水的原则。一方面,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另一方面,戈培尔说过一句话:“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这句话的本质是谬误,但其中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作用途径则是每一项宣传工作都不能忽视的真理。

多职能的原则。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树立大教育的意识。概括的说,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工作中所体现的职能,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途径。无论是民调、两劳、法律服务还是法律援助,各项工作都各有其专项的内容,但却都有同样的教育效用。

3.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是指要认真抓好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确保工作力度。

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专业队伍,在工作中起着计划、组织、指导以及培训等作用。社区工作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他们既是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同时又是工作的主要力量,要通过指导工作、业务培训等途径,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社区法律工作志愿者是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通过自愿参入的形式,挑选一些热爱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一定法律基础知识的社区成员,组成志愿者队伍。这一方面可以补充宣传教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志愿者就在居民身边,在情感上更贴近居民,这对扩大教育覆盖面,确保工作力度和提高工作实效也具有重要意义。

4.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模式。

(1)全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各街道办事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区司法局及所属的各街司法所负责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业务指导。

(2)区司法局各街司法所具体负责所在辖区各社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骨干组织及培训、工作计划的统筹及安排、各项活动的指导和咨询等工作。

(3)各社区负责本社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工作计划制订、各项活动的组织及日常工作等。

5.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目标。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弘扬正气,震慑违法犯罪,发挥法制宣传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作用,培养社区成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逐步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引导社区成员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障社区的文明进步和全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社区不同的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突出重点内容,完成不同的工作目标。

对社区青少年,重点进行宪法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充分利用校外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开展“普法夏令营”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教育青少年要爱国爱党、诚实守信、做遵章守法的好公民。

在待业及下岗人员中,要重点开展《劳动法》及与经济、民事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培养他们依法维权的意识,掌握用法途径。

在外来常住人群中,要重点开展与城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及其它基本法律常识的教育。引导他们服从管理、诚信守法、合法经营。

6.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建设。法制宣传教育阵地是日常宣传教育工作的载体。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板报、黑板报等阵地的同时,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创建富有时代特色的宣传阵地。如我局创办的《青山社区司法》月刊,对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好评。

三、加强领导创建特色,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加强领导是做好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保证 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区建设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法律进社区”也是“四进社区”的重要环节。法制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特别是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把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法律进社区的重要途径,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务求实效,真正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不仅仅是社区建设的目标,同时,社区居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也必将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当作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2.联系社区实际、创建特色、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社区工作者,要根据不同居民集聚地所表现出的需求差异,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根据社区的实际,创建工作特色。就我区而言,要针对武钢、石化、电厂等企业效益较好的居民集聚地,与一冶、区属小企业等效益相对较差的居民集聚地,以及外来流动人口集聚地等不同社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达到同样的教育效果。

3.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开创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新局面

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 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73-02

研究生招生之阶处于整个研究生培养大厦的入口。研究生招生历来倚重宣传,高校与考生之间的联系常常由此发端并逐步深入。好的招生宣传,应该能够充分展示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明显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因此,如何采用多样、高效的宣传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招生宣传模式,是研究生招生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1 现有的主要招生举措

目前,国内外研究生招生宣传的主要策略有国家层面的高校信息发布会,就业情况展示,师生专题报告,招生指南手册,对外开放日(如俄罗斯),向生源单位定时寄发招生简章等招生宣传资料,实地宣讲,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微信等新兴平台展开宣传,通过高校宣传视频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等[1]。国内外通过类似上述持之以恒的举措,对高校招生宣传策略做了有益探索,制订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方案。

实践证明,招生宣传方法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研究生的报考人数[2],但是并没有注重宣传的持续性和经常性,宣传重点不突出[3]。

2 系统总结历年经验,创新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

研究生招生工作集中于特定的时间段[4],因此,招生宣传工作要务实、求成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更新招生宣传策略。如通过对近几年报考生源状况系统分析,归纳招生宣传产生的实际效应,扬长避短,对产生效果好的招生宣传要加以推行,对产生效果较小的方法、措施要及时改进;通过对近几年录取生源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于下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指导意见,然后反复比照招生宣传材料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内在对应联系,找出历年宣传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优点,扬长去短,不断完善宣传工作,从而切实增强招生宣传的效果。

3 建立全方位的研究招生宣传模式,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也为高校学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科发展了,导师的国际国内知名度会随之提高,对考生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加强,如此一来,研究生招录工作将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趋优走强,毫无疑义地将使研究生生源质量得以提高。高校广泛开拓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增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稳步建成招生宣传长效机制,既扩大生源数量,又力保生源质量,做到两者兼顾。同时,虽然研究生招生是有时间性的,但是研究生招生宣传不应该受此局限,不应该仅是“临时抱佛脚”,而应该做到时间轴线上的常年宣传、长期宣传,人力投入上的全员宣传,逐步建立起一个纵横有机交织、结构立体多元呈现的全方位全新宣传模式,如图1所示。

纵向宣传 纵向宣传是指高校充分发挥各级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力量,鼓动校招生部门、二级学院、研究生导师和在校大学生等层面的主人翁责任感,形成校、院、系、师、生五级宣传联动模式。尤其是着重调动院、系、师、生的集体力量,上下联动,形成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强大力量和良好氛围。同时重视校友工作,建立畅通的、高效的、高质的校友链,尽量发挥校友能力,往届生在校生人人争当宣传员,多渠道地进行招生宣传工作。

横向宣传 横向宣传是指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及时提供高校招生信息,如电视媒介、新兴网络等,善打组合拳,充分展示学科特色、就业情况和研究生奖助体系等,使学生家长及学生及时获取招生信息。通过导师或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前往外出讲学等机会,大力介绍和推广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以此吸引更多优质生源。

立体宣传 立体宣传是指竭尽全力,为考生家长及考生本人提供全方位招生相关信息以及高水平的招生宣传服务工作,促使高校美誉流传,声誉日隆。开展QQ或者微信咨询,为广大考生答疑,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通过人文关怀,着眼招生宣传的长期性,彰显学校的学科和人文特色,使考生及家长更多地了解和认同高校文化氛围,从而提高本校保研学生就读力度,同时吸引校内外优秀生源积极报考本校研究生。

4 研究生招生宣传对策

高校要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紧迫性和竞争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勇探宣传策略,获取更佳研究生招生宣传效果,争取到更多、更为优质的研究生生源。

早安排、早准备,逐步做到宣传的潜移默化 在日益激烈的生源争夺赛中,高校应主动出击,尽早完成招生宣传方案,编制招生宣传材料。同时,注重研究生招生宣传的持续性和经常性,尤其注重最佳的研究生宣传时间,可常年多地开展连续不间断的宣传,采取灵活和生动的宣传方式,这样更有利于达到研究生招生宣传的预期效果,建立研究生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同时,每年的推荐免试研究生阶段,主动搭建校际推免生交流平台,吸引校外推免生保送本校。

进行调查分析,制订合理的招生宣传方案 面对形形色色的考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分析考生择校的思维模式,得出其看重的信息方面,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招生宣传;掌握考生报考研究生的初衷及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期望,有的放矢,据实、灵活地制定和实施招生宣传策略。

“请进来”和“走出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通过暑假夏令营活动让考生深入了解学校建设、科研实力、导师队伍、人才培养、研招政策和就业等方面的信息[5],留住本校优秀生源和吸引校外优秀学生。通过学科交流为平台,广泛建立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学院和学科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招生宣传,与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使招生宣传深入相关院校的本科生中,更好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保持逐年扩大态势,生源数量却逐年减少,这就必然导致高校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质量首在生源质量。扩大生源离不开招生宣传,提升生源质量更是离不开优质的招生宣传模式。通过创新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建立横向、纵向及立体的全方位宣传模式,注重宣传的持续性,以期达到扩大生源并有效提升其质量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玉芳,刘浩.多学科视角下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4(1):39-42.

[2]李远颂,张银东,朱国鹏,等.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373-379.

[3]马玉平,卫茂荣,韩连玉.非热门专业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法的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56-59.

[4]魏萍,刘大双.浅谈院系教学秘书之研究生招生工作[J].科教文汇,2014(3):199-205.

宣传模式 篇4

攀枝花-西昌地区地处“攀-西大裂谷”, 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其中, 钒钛磁铁矿驰名中外, 保有储量已达600多亿吨。其中钒的储量占世界的11.6%, 列世界第四位;钛资源储量占世界的35.17%, 列世界第一位。与钒钛磁铁矿伴生大量共生元素大大提升了攀西矿产资源的战略价值。国家发改委2013年批准设立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 开发利用攀西地区钒钛资源凸显了国家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不断寻求更合理、更美好的生活。从这一视角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本身就是文化活动, 其发展不能脱离文化的支撑。基于此, 钒钛文化的宣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激发钒钛开发激情、突破钒钛开发瓶颈技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强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我国钒钛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 钒钛文化的诠释

钒钛文化, 以钒钛资源为载体, 在寻求对钒钛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利用中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及其物化表现形式。其核心是继承和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攀枝花精神, 献身祖国的钒钛事业。

钒钛文化一是对钒钛资源及相关产品自身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的探索, 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对钒钛元素运动规律的认知成果及其物化表现形式。具体形态包括钒钛制品、生产设施设备、生产工艺流程等。二是对钒钛资源社会属性的认知及其成果。这是对钒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和财富象征, 如何利用、如何分配的探索。例如钒钛产业的升级转型、钒钛资源可持续利用, 钒钛资源交易规则等。三是钒钛科技发展史。通过梳理、普及钒钛资源研究开发历程, 使人们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科技思想发展变化及其与钒钛科技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钒钛科技发展史研究、普及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 以利于人们了解我国钒钛开发利用的国际地位、成就、不足及前进的方向。四是支撑钒钛产业发展的思想观念。这既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 也包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是典型的低品位伴生矿, 具有难选、难冶、难分等特性, 曾被外国专家断言为“呆矿”“死矿”。但是, 攀枝花人凭着顽强意志, 锐意创新, 历经数十年艰苦攻关, 攻克了其冶炼的一系列世界技术难题。在新的历史阶段, 攀枝花人坚持科学发展, 锐意创新, 推动钒钛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的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科技进步史, 饱含着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是攀枝花精神的核心, 是攀枝花文化的灵魂, 亦是钒钛文化的精髓。

2 钒钛文化宣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是实施科教兴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策略, 但钒钛文化的宣传普及, 宣传内容和宣传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2.1 钒钛文化宣传的力度不够

目前, 没有专门的机构宣传钒钛文化, 钒钛知识多数通过少数教材的少量内容向有限专业的学生传授。

2.2 钒钛文化宣传内容贫乏、枯燥、不规范

钒钛文化宣传版面大多是图片、文字, 少有动画, 不够生动形象, 大众接受困难。目前在宣传内容方面多数为科研结果、工艺路线、技术关键等, 科普知识少, 内容晦涩难懂, 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脱节, 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钒钛文化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

2.3 钒钛文化宣传运用“数字化”和“移动化”手段不成熟

钒钛文化宣传应该普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钒钛文化宣传局限于少数城市和少数领域, 社会教育领域基本没有涉及。当前社会群体的信息化程度水平较高, 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这样的手持移动设备普及率已经很高, 智能设备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数字化生存成为主流的生存方式[1,2]。“数字化”和“移动化”是新时期宣传教育受众群体的显著特征, 针对受众的这一特征开发生动、形象的数字化宣传资源, 可以显著提高钒钛文化科普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让更多的人了解钒钛文化。

2.4 钒钛文化宣传手段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环境

目前, 攀枝花市没有专门的钒钛文化宣传部门, 钒钛文化宣传工作都是附载在其他工作中进行, 比如政府会议、科研项目等宣传。采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如报纸、电视、广场散发资料、制作展板、挂图、制作专题网站、建设三线建设博物馆等进行, 极其缺乏移动媒体的钒钛文化科学知识电子学习资源, 无法满足学习者利用零散的、碎片式的时间进行学习的需要, 也无法推动钒钛知识科学宣传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3“互联网+”钒钛文化宣传的重要性

3.1 钒钛文化宣传是国家战略性策略的需要

钒钛文化宣传是实现钒钛联盟紧紧围绕国家“十三五”钒钛产业科技创新规划, 加快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世界级企业的迫切需要。钒和钛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保护好、开发好宝贵的钒钛资源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且开发好钒钛资源对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含钒和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铁路、医疗、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 可促进钒钛产业可持续发展[3]。同时, 钒钛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四川省工业“7+3”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 是攀枝花市“6+2”产业体系的主要发展产业, 也是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钒钛材料是攀枝花市实现“打造中国钒钛之都, 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的四大战略重点之一。

钒钛文化的宣传有利于钒钛联盟聚焦资源利用效率、利用价值和节能减排三大领域, 合力抓好原始性、颠覆性和关键共性的工艺技术研发, 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道路, 为我国由钒钛资源大国向钒钛产业强国迈进提供战略引领和支撑;钒钛文化的宣传有利于探索以投入产出为核心的风险共担、效益共享运行模式, 建立投入保障和效益分享机制, 吸纳更多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会员, 进一步增强联盟活力;钒钛文化的宣传有利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促进联盟由“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转变;有利于加强组织体系、制度建设, 提升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大幅提高钒钛资源利用率, 构建全生态产业链, 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成功, 积极抢占全球钒钛产业。

3.2 钒钛文化宣传是夯实钒钛产业基础理论的需要

关于矿产资源产业体系的理论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但是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当滞后, 基本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 不能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决策和理论依据。目前, 关于我国钒钛产业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可以说基本没有。对于钒钛产业体系研究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也是个针对性极强的现实问题, 是以钒钛产业为研究对象, 涵盖钒钛发展战略、创新钒钛开发模式、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等领域。

因此, 开展钒钛产业的理论研究, 是拓展钒钛产业相关理论基础和发展的需要, 是拓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充实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 更是在不断加深对钒钛产业发展基本规律研究、认识的基础上, 从钒钛产业经济这个高度指导和推进钒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推动攀西地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3.3 钒钛文化宣传是完善钒钛产业链的需要

目前, 攀枝花钛产业多以初级的钛精矿洗选为主, 深加工企业很少, 高档钛制品比如高品质的钛原料、钛材和高档钛白产量较小, 钛产品总体上产品品种少、规模小、工艺长、成本高。在钛的加工方面只有钛白单一品种, 海绵钛有了规模的厂家, 但是销售困难, 无高档钛材生产。钒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前端, 原料类产品比重大, 钒的深加工程度较低;同时钒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 大多数还处在探索性研究或实验室研究阶段, 应用技术研究明显滞后, 影响了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攀枝花市现有的钒钛产业结构基础上, 大力宣传钒钛文化、钒钛科技, 依托攀枝花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 积极推进四川攀西钒钛产业基地的深加工产业发展, 推动企业联合重组, 淘汰落后产能, 延长产业链,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部分产品的产业化, 最终实现攀枝花钒钛产业链的提升和完善。

3.4 钒钛文化宣传是建设高水平学产研平台的需要

钒钛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 企业发展和企业运转对产品利润依赖较深, 原材料涨价、部分原材料有效供给不足以及环保投入增加侵蚀企业利润, 企业便无法有效开展钒钛新产品的研发, 限制了钒钛产业链的下游延伸, 最终影响钒钛产业市场的运行水平。同时, 创新平台建设一直是高校的一个软肋, 高校的科研长期存在的“小型、分散、自发、重复”现象, 造成科研人员远离生产实践, 科研与生产实际脱钩, 项目产业转化率低, 同时也造成学生的培养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年轻教师的成长缓慢等问题, 从而使技术来源、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水平无法对产业升级形成有效支撑, 造成钛产业发展不足, 影响钛产业水平提高和做大做强。所以, 应大力宣传钒钛文化, 探索高校科技创新体制建设。

3.5 钒钛文化宣传是培养钒钛产业人才的需要

2008年, 四川省人事厅发布了《四川省钢铁钒钛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全省钢铁钒钛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总量约为20.9万人, 占全省工业人才的8.9%, 钒钛产业领先、知名、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高级专家和熟练掌握新技术、具有专门技能的高级技能人才更是短缺。2010年, 攀枝花市委组织部发布了《攀枝花钒钛产业人才开发研究》报告, 对目前攀枝花市现有钒钛产业人才规模、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 明确指出攀枝花现有钒钛产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存在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低、学历低、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人才的不足必将对攀西钒钛产业发展和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等造成严重的制约。

钒钛文化宣传将围绕国家钒钛产业发展方向, 促使各级部门加大钒钛基地建设投入力度, 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学科建设资源, 积极探索建立教学、科研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 制定优秀学科带头人培育发展规划, 不断完善人才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引领钒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促进和完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3.6“互联网+”为钒钛文化宣传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

“互联网+”时代, 网络媒体掌握和传递信息的速度已经远超传统媒体[4], “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每天发布、转发的信息量数以亿计, 在新媒体与自媒体时代下, 舆论产生的影响、宣传带来的益处众所周知。钒钛文化宣传利用媒介与平台, 通过纸质、声音、影像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 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能有效地推动钒钛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 从而增强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 为钒钛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

4 构建“互联网+”钒钛文化宣传模式

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信息社会的到来, 更活跃的新兴媒体、更快捷的、互动性更强的信息传递进入我们的生活, 几乎人人会微信, 人们在悄然中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互联网+”的趋势下, 可以构建“互联网+”钒钛文化宣传模式。

4.1 加强领导, 设立专门的机构宣传钒钛文化

设立专门的机构宣传钒钛文化, 比如利用现有的机构《四川省钒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钒钛产业发展的人、财、物、专家等优势, 把钒钛文化宣传纳入日常工作。把钒钛文化宣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领导可以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过问、亲自督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中心可以每年邀请各大主流媒体召开座谈会, 亲自聆听媒体的声音。

4.2 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钒钛文化互联网资金投入

“互联网+”技术是一项巨大人、财、物投入的系统工程, 要宣传好钒钛文化, 必须要投入足够资金才能够正常运行[4]。比如高端的网络、钒钛人才, 以及大量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备等才能满足互联网宣传工作的需要。筹集资金可以利用高校及高校科研的优势, 通过申报市、省、国家的科研资金宣传钒钛文化, 也可以和钒钛企业合作, 引进钒钛企业资金宣传钒钛文化, 还可以引进社会资金以及申请政府各级部门大力支持, 多方筹集资金, 从而保障钒钛宣传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运行。

4.3 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环境, 建设钒钛文化宣传资源

目前,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已经覆盖中国大地, 特别是WIFI的普及, 使得移动智能设备随时随地可接入互联网, 而且移动智能设备多功能、超容量、高清晰, 并具有多媒体和移动特性等重要特征, 相当甚至超越电脑, 完全可以承载数字化的教育宣传资源, 游戏、动画、电子课本、多媒体、视屏等内容都可利用。因此, 可以借力相关软件公司设计和开发基于终端的钒钛文化、钒钛知识的教育资源APP,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互联网下载该APP[5], 并能利用工余、业余时间进行移动学习, 以适应网络时代钒钛文化宣传的需要。

4.4 构建“互联网+”钒钛文化官方微博、微信平台

钒钛文化宣传可以依托攀枝花学院网, 建立钒钛文化官方微博、微信平台, 及时主动向社会公众发布钒钛要闻、科研进展、钒钛资源、钒钛人才、钒钛服务等信息。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人都是媒体人, 只要具备一部手机就能拍下眼前发生的事情, 然后编辑文字发送到网络上, 实现实时报道钒钛相关新闻。同时, 钒钛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平台建立信息宣传渠道, 将钒钛特色信息上传到网络上。

4.5 利用大学生群组, 建立“互联网+”钒钛文化聊天群组

目前QQ群、Msn群、旺旺群、微信群、新浪聊天吧等聊天群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交流的工具[6]。钒钛机构可以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通过群发布钒钛政策、钒钛人才、钒钛知识、钒钛研究成果等钒钛信息, 让大家了解钒钛文化, 宣传过程中以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传播钒钛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从而使大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钒钛产品和服务, 热爱钒钛文化, 激发开发钒钛资源的激情。

4.6 做好外部联系, 构建宣传大格局

钒钛文化宣传在建好自有宣传平台的同时, 也应注重外部联系, 以开放的姿态, 加强与各级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的沟通交流, 多渠道、多平台向社会公众播报钒钛知识, 结合钒钛国家博览会等平台宣传钒钛文化。

4.7 立体构建钒钛文化互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传播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 想把钒钛文化平台打造成高质量、高知名度、内容丰富的平台, 必选投入人力物力走个性化、品牌化、互动化道路, 这样才会口碑相传。比如宣传钒钛高端人才、高端的科技成果、走入生活的钒钛优良制品等, 一旦有某方面的突破, 就应该和传统媒体结合共同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要将网络宣传方式与传统相结合, 用电视广播等宣传微博微信内容, 实现二轮传播的宣传效果, 从而有效提高宣传效果。

4.8 选择好宣传时机, 提升宣传效果

中小学校布置寒暑假作业, 要求学生关注钒钛微信平台, 从小就开始学习钒钛知识、钒钛文化。高考结束后, 以官微为主, 微博为辅, 以高考录取吸引家长、考生走进钒钛文化, 学习钒钛发现史, 了解钒钛性质、钒钛制品。

4.9 针对不同群体, 宣传不同的钒钛知识

对应钒钛文化宣传工作, 根据年龄、学科、习惯、喜好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将新闻或媒体产品进行分类后进行推送[5,6], 例如对材料、电信、化工、机械等理工科学生重点宣传钒钛科技、钒钛发展方向、钒钛技术公关关键瓶颈技术等, 对于文科学生、群众、中小学学生重点宣传钒钛科普知识、钒钛制品的应用, 对于经常关注出国信息的学生, 可以定向推送与国外有关钒钛合作研发及我国钒钛先进技术、国外的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满足个群体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而不是将各类信息不加分类地呈献给大众。

5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 在“互联网+”的趋势下, 构建钒钛文化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 开发钒钛文化、钒钛知识的基于终端APP教育资源, 宣传钒钛人才培养、科研成果、钒钛发展史, 诠释钒钛文化, 使群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钒钛知识, 激发科学发展、锐意创新精神, 推动钒钛产业发展。

摘要:在当前的钒钛文化宣传模式中,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没有形成很好的互补, 钒钛文化的宣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宣传模式形式大于内容。分析了钒钛文化宣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钒钛文化宣传的重要性。应该发挥新媒体互联网优势, 积极构建“互联网+”钒钛文化宣传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钒钛文化,宣传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崔柳, 余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立体宣传模式的构建[J].东南传播, 2014, 122 (10) :116-117.

[2]陆少峰, 曾志康, 孔令孜, 等.南宁市科普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 (12) :2113-2118.

[3]中国发改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2.

[4]陈妍.关于“互联网+”时代公安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10) :88-89.

[4]汤乐明, 苗润莲, 胥彦玲, 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北京科普工作的策略研究[J].天津科技, 2015, 42 (1) :59-63.

[5]段晸.“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宣传工作的思考[J].戏剧之家, 2016 (6) .

宣传模式 篇5

[]毒品和艾滋病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威胁人类安全。高校探索开展禁毒防艾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大学生掌握禁毒防艾的技能,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全社会夺取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高校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教材建设、课程建设

[]G640

[]A

[]1671-5918(2018)01-0022-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毒品和艾滋病乘虚而入,危害民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丁.作,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一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加强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是打赢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基础性工作。高校作为教育资源密集尤其是人才密集、学科齐全的单位,在禁毒防艾宣传教育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广阔的辐射作用。探讨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的一般模式,对于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提高广大师生禁毒防艾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扩大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148.6万名,占59.3%,青少年吸毒人员数量长期处于高位。近年来,国内艾滋病感染也呈年轻化趋势。数据显示,青少年中的艾滋病感染者仍在增加,从2018年到2018年的数据来看,15-24岁人群的检出率大约以13%的比例增加。吸毒群体的低龄化以及艾滋病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迅速蔓延,对高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长期而艰巨的考验。大学生已经成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与严峻的禁毒防艾形势相比,部分高校在禁毒防艾教育方面的危机感、紧迫感不强,对大学生面临的毒品和艾滋病威胁态势过于乐观,为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并提供充足保障条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普遍尚未建立。有的认为自己学校没有发现吸毒人员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致学生冒险,因而不必开展。有的认为禁毒防艾是公安和卫生部门的责任。有的学校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缺少长远规划,只管布置任务、转发文件,宣传教育的随意性和临时性特点突出,对宣传教育的效果缺乏应有的监督。此外,一些学生对禁毒防艾宣?鹘逃?的认识不足,认为新型合成毒品成瘾性小,戒除较为容易,艾滋病离校园也很远,因此在学习时存在懈怠思想。

(二)师资力量薄弱。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制定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规划,没有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机构,没有禁毒防艾展览室,没有建立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教师队伍,没有成立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志愿者服务队。现有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授课教师多为兼职,专业背景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所占比重较大,他们普遍缺乏系统性和专业化培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把握不够好,影响了宣传教育效果。高校普遍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校园宣传活动的效果。

(三)教育教学内容有待完善。目前开设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课程的高校普遍利用有限的课时集中简要讲授毒品和艾滋病知识,教育内容深度不够,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对吸毒成瘾的机制、如何拒绝毒品、性行为与性健康、生殖生理系统知识、身边的毒品陷阱和艾滋病威胁等内容的关注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此外,部分教师自身对性健康教育感到羞涩,影响了艾滋病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校加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模式探索

(一)加强队伍建设。高校首先要建立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明确领导责任,明晰相关部门职责和分工,校领导牵头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定期督查、定期总结。禁毒防艾教育队伍可由从事教育学、禁毒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边疆学等方面的学者、专家、医生、辅导员等组成,构建专兼职禁毒防艾教学、科研小组,实现集体备课、集体调研、集体讨论、集体申报和研究项目,并对这些骨干加强禁毒防艾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高校可积极探索与公安禁毒部门、卫生防艾部门合作,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实训活动,互设教学培训和现场教学基地。

(二)完善教材建设。目前,全国没有禁毒防艾的统一教材,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国情、省情、校情认真组织实施禁毒防艾教材的出版发行。如果出版条件不具备的,则需要制定出完备的禁毒防艾教学大纲,明确教学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针对大学生的禁毒防艾教育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吸毒成瘾机制和成瘾症状、新型毒品的特征、如何预防和拒绝毒品、青春期的困惑、大学生面临的毒品危机和毒品陷阱、毒品成?a矫治以及有关禁毒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国内外禁毒斗争等内容。艾滋病预防教育内容应包括艾滋病的概念、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条件、艾滋病的流行态势、艾滋病的危害、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识别、艾滋病的预防、安全套的使用技能等内容。针对近年来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感染率持续走高的状况,高校要关注男同人群,加强同伴教育。

(三)规范课程建设。高校禁毒防艾教育课程建设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标是“预防为主”,要通过系统教育,提高大学生识毒、拒毒、防毒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学生吸毒人员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滋生,探索发挥大学生参与社会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渠道。在起步阶段,学校可在开设的某一或某些必修课中,把禁毒防艾教育专题纳入其内容体系,实施专题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并积极支持、鼓励专兼职教师开设禁毒防艾教育选修课程。在条件成熟时,开设必修课程,实现在校大学生禁毒防艾教育全覆盖。通过课程建设逐步构建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专业化强、职业化凸显的骨干队伍。禁毒防艾课程要树立注重围绕学生培养目标而实施多学科、综合性、专题教学的观念,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集成交叉优势,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欢迎度。在课程教学上,要积极引人参与式教学,设置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环节,采取积极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的行为参与,达到认知共振、思维碰撞、情感共鸣,创造性完成课程教学。

(四)创新网络建设。网络为大学生开辟了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信息获取和交流空间,也为学校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领域和途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禁毒防艾的宣传教育拓展到网络上,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引导和渗透,有利于形成禁毒防艾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态势。网络载体建设要体现趣味性、生动性和吸引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与活动中获取禁毒防艾教育知识。

(五)重视社团模式。成立社团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首先要求社团成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禁毒防艾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活动技能,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先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娴熟,这样才能走出去开展成功的宣传教育活动。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禁毒防艾知识、技能和认识比传统听课方式获取知识的效果更加系统、深刻和牢固。社团成员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学生社团在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和“12.1”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同时,以演讲、辩论、征文、知?R竞赛、书画比赛、图片资料展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在校内和校外社区常态化进行禁毒防艾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既能带动大批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又能扩大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六)发挥服务社会功能。高校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开展禁毒防艾教育下基层活动。有效利用这一重要的渠道进行禁毒防艾的宣传教育,对于推动禁毒防艾这场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树立全民禁毒防艾意识意义深远。为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可实施学生志愿者培训计划,培养禁毒防艾教育师资。目前,全国大学和城市社区的禁毒防艾教育所需师资还有一定缺口,基础教育阶段和农村的禁毒防艾教育师资较为匮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应该担负起为学校和社区输送大量禁毒防艾师资的重任,而培养的重要方式就是培训招募来的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可以根据各地区毒品与艾滋病传播情况,综合考虑民族、地域、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招募学生志愿者,加强系统专业培训,让他们把禁毒防艾的知识与技能传播到自己的母校、乡村或社区,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普及工作传承下去。

宣传模式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电子资源 宣传 探讨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很多高校图书馆加大电子资源购买力度来填补纸质资源的空缺。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近几年购置电子资源达200万册,同时配备考试题库和名师讲坛视频资源。然而,如此丰富的资源读者对其利用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成为高校图书馆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1 分析影响电子资源利用的因素

目前,我院图书馆拥有五大资源体系,在校园网覆盖范围内的结点均可无障碍访问,其中两大资源体系提供校园网外单点认证访问模式(单点认证访问模式:读者凭借书证号登录到图书馆主页即可访问相应的电子资源)。为了摸清读者对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我们除了通过文献检索培训课、读书活动月等与读者面对面交谈外,还对各电子资源下载量进行统计分析、对师生问卷调查等,最后得出影响电子资源利用的因素:

1.1读者对电子资源了解程度不够

从我们平时与读者面谈时发现,很多读者不熟悉图书馆网站,少数学生从未使用过电子资源。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上看,约55%的教师了解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且基本会用,约61.4%的学生不了解电子资源。有部分大三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前来图书馆听取电子资源检索专题讲座后,才发现原来图书馆有这么好且可以免费使用的资源而自己却从未使用过而感到可惜;还有部分教师因不知道图书馆有免费使用的电子资源而在《百度文库》或各大论坛充值人民币索取相关文献。很显然,电子资源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很多读者不了解电子资源,这是影响我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

1.2读者缺乏使用电子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我院大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由于条件限制,他们电脑使用得少,平时更倾向于纸质文献的阅读,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他们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学生群体中,由于电子资源没有很好的宣传和推广,再加上没有老师引导其使用,在馆藏资源不能满足需求时,75.4%的学生倾向于使用各大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1.3电子资源使用比较复杂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电子资源的使用比较复杂。因为不同的电子资源使用方法不同,阅读器不同,检索平台不一样。在读者使用资源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检索中断,这使得读者在利用电子资源时觉得很麻烦,从而限制电子资源的利用。

2推介几种有效的宣传模式

针对制约我馆电子资源使用的因素,结合馆情,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宣传模式:

2.1通过图书馆主页宣传

图书馆主页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主要平台之一,我院图书馆主页设有纸质书目查询、网上续借等功能模块。许多读者在借阅图书之前会习惯性的登录到图书馆主页进行馆藏书目查询,这样我们把电子资源列在主页中最醒目的位置,并链接资源简介和使用方法的宣传页面,让读者登录到主页时有意无意看到这些资源的存在,从而进一步去了解和使用它。

2.2利用读者协会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读者协会是图书馆直接管辖的学生社团。协会的成员既是图书馆最忠实的读者,也是图书馆资源宣传的实施者之一,他们站在读者的角度很容易看出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宣传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去弥补它。同时,他们配合图书馆开展各种刺激读者使用电子资源的活动,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3开展读者培训讲座

开展读者培训是我馆宣传电子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开展培训工作不仅讲究方法,而且分层次分阶段,什么时间对哪一类型的读者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要做好计划,一般在新生开学或毕业生写毕业论文前是推送电子资源的最好时期。

2.3.1开展新生读者培训。对于刚刚由高中生转变为大学校园里的新生,他们对大学里的校园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那么在新生入馆教育培训时展示图书馆丰富的电子资源,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带着好奇心去使用电子资源。

2.3.2针对读者的需求开展专题讲座。作为图书馆职工,应该随时了解不同层次读者不同时段的需求。比如:在毕业生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图书馆针对毕业生开展资源检索技能培训,讲解电子资源检索技巧,使学生在有效利用电子资源的同时提高毕业论文水平。平时图书馆与各教研室保持密切联系,对教学科研的需求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保证读者的需求与资源宣传无缝隙对接。

2.4利用电子阅览室进行电子资源宣传

电子阅览室是读者浏览电子资源的主要场所。如果能通过宣传,营造良好的电子资源使用环境,那么对电子资源利用率地提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1硬件环境布置。在硬件环境布置上我馆的做法是:图书馆大厅摆放电子资源宣传易拉宝,电子阅览室内张贴电子资源宣传海报,微机操作台上整齐摆放各种电子资源简介、使用指南等宣传小册子。这些电子资源宣传资料在电子阅览室里触手可及,从而让读者在浓厚的资源氛围中去使用电子资源,迫于环境压力而不在电子阅览室内从事其他娱乐行为。

2.4.2软件环境的设置与宣传。在软件环境的设置上,我们将浏览器主页设置为图书馆主页,将各电子资源的首页或检索页的快捷方式整齐排列在桌面上,利用软件辅助设置让电脑启动时随机跳出电子资源的检索页,在服务器上不定时发送相关引导读者使用电子资源的信息。同时电脑桌面图片也是很好的宣传区域,我们将现有的电子资源各设计一幅宣传图片,然后将设计好的图片当作电脑桌面,再利用辅助软件定时切换桌面图片,这种方式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3结语

气象灾害防御立体式宣传模式探讨 篇7

1 重点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农村和偏远山区,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灾害防御意识淡薄, 受灾程度和受灾人数远超城镇, 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显得十分迫切[3], 而且这项工作还应当长期进行。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媒体的选择。调查研究表明, 截至2008年底,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2.6%;另外据2003年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全国卫星频道覆盖率普查》显示, 全国电视观众总户数已达到3.06亿户, 电视观众总人口数达到10.7亿人, 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5.88%。因此, 可以把电视作为农村的一个重点的宣传媒体进行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2 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

深圳世界之窗的景观项目之一是以神奇的特技效果再现了20世纪末发生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特大洪水场景。而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的建设, 其最终目标就是利用高科技特技手段, 建立类似的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 真实模拟灾害来临时的情景, 并宣传其防御自救措施, 把灾害防御的条文、条例等平面的文字转换成立体的、直观的特技画面, 使之易被接受。

3 定期、反复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演习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是长期和反复记忆的过程。信息输入大脑后, 遗忘也就随之开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其1885年发表的试验报告中指出, 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 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 遗忘最快。同时, 有研究表明, 记和忆是2个过程, 记是将感块转化到大脑内储存的过程, 感块进入大脑后就成了记块。忆是将记块取出来的过程。而记块并不是全部可以被唤醒成为忆块, 记块能否形成忆块与时间、感块、原块的刺激程度、思维过程、深部感觉、随机性和生物钟有关。因此, 应定期、反复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4 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宣传

必须要加强各部门、各单位的联动, 使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 加强各种不同气象灾害的的防御措施和自救能力[4,5,6]。例如, 山东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运河煤矿运河煤矿开展了防汛抢险撤人实战演习。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 有针对性地选取宣传内容很重要, 如果在夏天宣传寒潮的防御, 而在冬天宣传又宣传高温的防御, 这很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因此, 宣传一定要有针对性, 夏季应做好高温、洪涝、雷电等气象灾害的宣传, 而冬季要着重于寒潮、低温等的宣传, 可以达到记忆深刻的效果。气象灾害防御的宣传一定要尊重实际, 只要同心协力, 与公众互动, 积极进行宣传, 相信效果会日益显见, 可以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5 结语

立体宣传模式的设想, 即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和防御机制的基础上, 把文字转换成易被接收的立体的、直观的、生动的的图像或模型等, 使气象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让公众接收, 并最大限度地在大脑里储存并形成长时记忆。此外, 宣传时间应择在天气预报节目之前, 建议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后, 天气预报节目之前, 选择性播放气象灾害短片[7,8]。通过各种立体式宣传, 加强人们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的记忆和掌握, 以便在灾害来临时能及时自救, 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摘要:针对现阶段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偏向于平面化、不利于实际操作的问题, 提出了立体式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模式, 主要包括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定期和反复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演习、多部门协作开展宣传等内容, 以期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立体式宣传

参考文献

[1]尹文昱.大连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防御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9 (6) :95-98.

[2]符国槐.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对策与思考[J].浙江气象, 2009, 30 (4) :40-42.

[3]娄根龙, 秦慰荣, 陈德霖, 等.宁波市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与建议[J].宁波农业科技, 2009 (4) :23-24.

[4]郑彬.浅谈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报道[J].南方传播, 2009 (11) :149-150.

[5]穆治霖.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4) :15-19.

[6]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13) :102-104.

[7]李阳, 常石鸣.努力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J].人大建设, 2009 (7) :10.

宣传模式 篇8

全媒体时代是指将报纸、杂志、电视、电影、音像、广播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互相融合, 进而形成的一种全新传播形态。从传播的影响力来看, 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能够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 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 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 以深度和广度的融合, 提供粗犷和精细的针对性服务, 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 并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从全媒体应用方面来看, 媒体传播的形式不断创新, 媒体内容丰富, 表现形式简约、明了、新颖、独特, 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 功效明显。而从职务犯罪预防宣传的角度运用全媒体, 将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扩展至每一个角落, 成为传统媒体的必要补充。从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对象来讲, 首先是在发生职务犯罪之前, 针对职务犯罪的主体, 包括可能为职务犯罪提供犯罪机会和条件的单位, 具有某种特定权力的个人, 也就是职务犯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以及诱发职务犯罪的群体 (如行贿人) 等, 同时也包括广大群众, 通过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和职务犯罪等法律知识, 让广大群众认清职务犯罪及其危害, 使其积极参与到反腐败工作中来, 所以预防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从全媒体的受众范围来讲, 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现代社会运用较为普遍, 形式新颖为公众喜闻乐见, 成为广大群众获取知识和信息新的渠道和平台。所以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应该在全媒体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 积极运用新媒体, 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反腐败法律法规以及取得的成效, 宣传时代廉政先锋,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传递社会正能量, 促进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 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 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 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

二、积极探索全媒体时代职务犯罪预防宣传

党中央明确要求,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近年来, 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要求, 坚持立足检察职能, 紧密结合执法办案, 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努力遏制和减少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 《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 (试行) 》第22条规定, 预防宣传可以运用新闻媒体、文化载体和网络媒体等形式开展, 2015年高检院下发的《关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进一步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意见》中提出了加强预防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面向社会的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技术。按照这一要求, 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探索运用全媒体时代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 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 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宣传, 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制作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宣传展板, 深入企业、社区进行巡展、现场宣讲和运用答疑, 发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宣传资料等。二是运用预防网络平台。借助建立的预防网络成员单位平台, 推进政府、国有企业等公共资金使用过种中建立使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防制度。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网上预约、手机短信、微信预约查询制度, 开设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扩大行贿档案查询工作社会影响力。

(二) 开展廉政短信征集, 公众参与接地气

一是在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征集原创廉政短信, 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工作实际和亲身经历, 创作廉政短信, 从中选择优秀廉政短信定期发送,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易被群众接受, 营造廉荣贪耻、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以短信宣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52个不准”等禁止性法律法规、党的廉洁制度、硬性纪律、政治规矩, 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宣传反腐败成效, 警示公职人员要珍惜岗位、事业和家庭;三是利用短信、微信开展家庭助廉。选择重大节日发送廉政短信微信, 引导领导干部和家属共同经营和谐婚姻, 珍惜家庭, 共同做好廉政“守门员”。

(三) 创建廉政电子刊物, 加大预防网络成员单位内部网络宣传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创建集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解读、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廉政楷模、廉政时评、预防对策和建议等栏目的廉政电子期刊, 通过网络传输给预防网络成员单位, 作为预防宣传学习的资料在内部网络嵌入, 可以将预防宣传送到全体公职人员跟前, 实现预防无缝隙, 同时由于是电子期刊, 方便制作, 检察机关就可以及时将中央的反腐方针政策, 国家领导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及时运用于预防宣传之中, 就可以根据预防网络单位的工作职能和职务犯罪发生的重点环节和节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行业、领域的重点对症预防, 做到有的放矢。

(四) 加强面向社会的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

近年来, 检察机关预防宣传工作不断创新, 推出预防职务犯罪Logo, 把“正”字作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标识, 先后组织了廉政公益广告、微电影、海报和摄影展等预防职务犯罪创作活动, 是检察机关面对严峻的反腐形势, 面对形形色色的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 以正面引领社会思潮、弘扬新风正气、培育廉洁氛围, 探索预防腐败宣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作品需要传播才能发挥其引领、弘扬、倡导和培育的作用, 所以, 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技术, 大力运用大众媒体加大对预防职务犯罪廉政短片、公益广告和微电影的展播力度, 开展预防宣传进机场、地铁、电视、商圈、楼宇、网站等活动, 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 加大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宣传力度

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 坚持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战略, 并结合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开展预防调查、职务犯罪分析、预防检察建议,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与宣传、预防咨询,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防年度综合报告等多种预防形式, 达到了推动基层单位反腐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从源头堵塞了制度漏洞, 实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 增强廉洁从政意识, 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 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积极性。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必须通过新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 达到互相借鉴, 推广运用, 进而形成全社会预防职务犯罪大格局, 同时也是宣传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职能, 扩大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宣传模式 篇9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及当地党委政府重要举措的重要一环, 为老百姓了解身边县域的人和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平台。例如: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农民不懂法这一弱点对农民进行洗脑, 把农民把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存入某某合作社, 说是年利率比银行高10倍, 过年发米、发面、发油, 老百姓信以为真, 结果大量百姓受骗, 农民存的钱血本无归。犯罪分子在筹集大量钱财后潜逃国外。对于这种对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的事件, 县级广播电视台对其曝光让更多百姓认识道非法集资的危害, 避免更多民众上当受骗。因此, 县级广播电视台有必要对农民进行正确引导, 给农民多普及法律常识, 帮助农民及早发现问题,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前, 县级广播电视台沿用新闻采编、新闻采集等传统方式进行报道, 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县级广播电视台要不断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 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台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获取渠道较少

县级广播电视台采集新闻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有时县级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会为采集不到足够的新闻数量而头疼, 因为地方新闻的内容渠道较窄, 往往不容易采集到品质较高的新闻。一般而言, 观众们看新闻主要是看新闻的“新”和自己关注的国事大事。如果新闻中缺少观众想要了解的新鲜事, 那么, 会极大影响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率, 从而影响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与进步。

2.2 新闻制作时的问题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获取渠道较窄, 为吸引更多观众, 对新闻的画面感和后期制作往往采用特殊技巧加以渲染, 使观众们看起来效果更佳。然而, 县级广播电视台受条件所限, 后期制作还是和上一级的广播电视台有一定差距, 有时甚至会失去新闻原有的真实性, 不仅未能引起观众注意, 反而破坏了新闻本身的画面感和传播效果。

2.3 情感传导存在问题

新闻传达给观众信息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信息需要表达的情感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闻内容, 要求新闻主持人有较高的情感色彩表达能力。若是在播报新闻时一成不变, 将很难触及观众们的情感。由于不同的新闻有不同的内容, 这就要求主持人播报新闻时主次分明, 使观众在看新闻时能捕获自己需要的信息。县级广播电视台内容较为亲民, 如果采用和其他新闻报道相似的模式将会给观众带来生硬的感觉。

3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创新

3.1 拓宽新闻获取渠道

基于很多县级广播电视台遇到的新闻获取渠道狭窄这一瓶颈, 县级广播电视台可以探索新的采编报道方式拓宽新闻获取渠道。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网络设备的更新换代, 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发布信息的更多平台和渠道。民众可以将生活中的新鲜人、新鲜事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分享给大家, 能够吸引大家的关注。这样的新闻信息包括本地新鲜事、较有趣的照片、视频等, 通过这些内容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县级广播电视台人手有限, 无法做到各个地点的实时采访, 如果能全民参与新闻提供, 就不用再担心新闻素材的获取问题。由于地域限制, 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获取新闻的能力是有限的, 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 记者到达现场后难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3.2 还原新闻本来面目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群体大都是本县域内的受众群体, 虽然县广播电视台的后期制作水平没有那么高, 但是, 大家观看县新闻时最主要的是了解县里发生的事实与新闻等, 需要主持人在节目播报中能把所发生的事情讲得绘声绘色, 即可吸引观众, 还原新闻的原生态。

3.3 在新闻中加入当地特色

一般情况下, 新闻播报主持人总是一副严谨认真的表情, 长此以往, 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觉得无趣, 需要主持人能在节目播出时注重亲切性与贴近性, 极富感情色彩地播报新闻, 打造更加亲民的形象。

4 结语

现阶段, 创新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模式,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根据本县实际情况策划制作出符合本县广播电视台发展的新思路。媒体从业者也要对自己提高要求, 争取做老百姓喜爱的编辑记者主持人, 根据时代变化和国家政策, 以群众为中心, 全面体现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香.电视媒体官方微博的互动性对电视新闻生产影响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 .

[2]裴作鹏.针对电视新闻中现场直播的作用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 .

[3]董娃.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表达[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 .

宣传模式 篇10

档案之所以重要, 因它是对人类历史最原始的真实的记录, 被形象地称为人类的记忆, 具有“今世赖之以知古, 后世赖之以知今”的价值。做好档案宣传就是让人们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保证人类记忆的准确性、真实性, 并经得起年代的考验。高校档案是高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工作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反映高校管理工作水平。因此, 做好高校档案宣传工作, 其目的是让学校各部门和广大师生认识档案的重要性和价值, 养成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档案的收集和保管的习惯, 在学校档案机构的指导下, 整体提升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使高校档案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以及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服务。

二、营销理论与档案宣传工作的结合

高校档案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比较拘泥于传统的做法, 比较常用的方式是档案的法制宣传活动、利用馆藏举办展览、编研档案资料、建立档案馆网站等。当然采用这些方式进行档案宣传也是可行可取的, 但由于这些做法主要是立足档案机构, 缺少对档案用户的需求分析, 还是难以打开档案宣传工作局面, 档案宣传效果也不明显。如果能够采用经济学上的营销方法来开展档案宣传工作, 用营销的理念开展档案宣传工作, 势必能够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

营销学中有四大经典理论:4P、4C、4R和4I, 其核心在于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使顾客愿意接受产品和购买产品, 满足顾客需求, 从而实现企业利润, 实际上也是产品的宣传营销手段。档案不是商品, 档案机构也不可能像企业一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但档案宣传工作却可以参考营销学中的4C理论构建档案宣传模式。

三、4C营销模式在高校档案宣传工作的运用

营销学中的4C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进行企业营销活动规划设计, 从产品到如何实现顾客需求 (Consumer’s Needs) 的满足, 从价格到综合权衡顾客购买所愿意支付的成本 (Cost) , 从促销的单向信息传递到实现与顾客的双向交流与沟通 (Communication) , 从通路的产品流动到实现顾客购买的便利性 (Convenience) [1]。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 我们可以找到其与档案宣传工作的关联:顾客需求———谁会关心和需要档案、顾客成本———怎样使用户视档案为必要的信息资源并减少信息用户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成本、顾客沟通———建立档案机构与用户的交流平台、顾客便利——用户如何方便快捷查取档案。

1. 顾客需求策略的运用———谁关心和需要档案。

有需求才会引进关注, 开展高校档案宣传工作, 首先要弄清楚“谁为档案”和“档案为谁”的问题, 一是抓住学校领导的“心”, 二是满足档案信息用户的“胃”。既然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 那么学校领导就会关心档案工作的优劣。所以, 档案机构的领导就应该多向学校领导特别是主管档案工作的学校领导汇报档案工作, 向领导提供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高校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差异、本校档案工作的优势与劣势等信息, 并就本校档案馆建设、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只要提出的建议是合理客观的、科学可行的, 始终会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领导是推动档案工作的主导力量, 有了学校领导的支持, 档案工作的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关键是档案人员自身要有进取心, 特别是档案机构领导要有魄力、有胆识、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 带领并带动员工紧跟时代, 排除发展中的各种障碍, 让学校领导看到档案工作崭新的变化和在学校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 顾客成本策略的运用———怎样使用户视档案为必要的信息资源。

高校档案资源十分丰富,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还要依赖档案机构将档案资源转化为“产品”形态, 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2]10。如今是一个信息化、虚拟化的时代, 当下人们通过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就能十分便捷获取无限量的信息。高校档案机构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想方设法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 真正让深藏的“死”档案“活”起来。

(1) 引入档案知识管理。如同高校图书馆采取知识管理的策略, 建立了多种数据服务平台, 有的数据平台集纳了涉及各个学科的期刊, 为读者提供了巨量的信息资源;有的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功能, 突破了传统数据库数据单一、操作复杂的使用方式, 通过内嵌的数据分析预测软件轻松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这样更好地满足了师生读者需求。一些大型企业的档案机构十分推崇档案知识管理, 并且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校档案机构也要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 集合校内各种档案资源,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档案信息, 以满足校内各院系、部门和广大师生对档案信息的需要。有需求才能引起关注, 档案利用率越高, 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才能体现出来。

(2) 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山东省潍坊市档案局精选馆藏的历史照片、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筹办“记忆潍坊”档案史料展览, 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如举办《回眸潍坊六十年》、《百年潍坊掠影》图片展, 与电视台联合制作电视纪录片, 与报社联合开设专栏等方式, 使档案贴近民众, 满足了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档案文化热潮。高校档案机构应充当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 利用馆藏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以此提高师生对档案的关注度。如我校档案馆在五十五周年校庆举办了“韶关学院五十五年今与昔”图片展, 展出了从建校以来反映学校变化的各种图片, 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一些部门和个人出于工作的需要会第一时间想到来档案馆查找照片。

(3) 加强档案编研修志。档案编研修志工作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编研成果越多, 用户就会越广, 档案工作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及社会影响的几率就越高, 效果越好[3]78。

3. 顾客沟通策略的运用———建立档案机构与用户的交流平台。

(1) 做好网页建设。档案馆网页是档案宣传的重要阵地, 也是用户了解档案的平台, 因此要突出其特色。如我馆在2013年后改版后的网页有以下的特色。一是栏目多, 主栏目设有服务指南、校情之窗、信息查询、精彩推荐、校友风采等10个项目, 主栏目下又设有本馆介绍、专利查询、网上展厅、老照片、视频放送、名人题词等50多个子栏目。二是信息广, 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需求。首先是立足本馆档案资源, 提取馆藏各类档案有价值的信息呈献给师生;其次是与多种信息媒介链接, 延伸信息广度。 (2) 重视基地建设。许多高校档案机构依托档案资源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 为校史展厅提供重要的展品和资料, 打开了一条档案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4]158。 (3) 加强业务指导。定期开展档案培训, 每年举办一期以上的档案专题培训, 提高兼职档案员的档案意识和整档能力。将指导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专职档案员身上, 要求上门对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指导, 加强学校档案队伍的沟通与交流, 解决各部门和二级学院在档案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 开展主题活动。加拿大多伦多市档案馆通过推出“Come Face To Face”、“Touch The Past”等主题活动, 让市民和学生走进档案馆, 了解身边的历史和城市的变迁。高校档案机构也可在校内通过开展“档案日”宣传、发放档案宣传手册、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 扩大档案在师生中的影响力。

4. 顾客便利策略的运用———用户如何方便快捷查取档案。

顾客便利的目标是通过缩短顾客与产品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 提升产品被选择的几率。如可口可乐随处皆可买到, 房地产的售楼专车, 驾校提供上门接送服务, 快餐店送餐上门, 这些都是在设计上实现产品到达的便利性。目前, 高校档案的利用形式还比较落后和单一, 主要还是靠手工查找, 有的高校虽然有网络版档案管理系统, 但网上查询形同虚设, 查档者查阅档案还是存在诸多困难。因此, 高校档案馆要正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一是要加快档案数字化, 使档案信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更好得到利用;二是发挥学校保密委员会的作用, 鉴定档案的公开。有些高校已经完成了档案目录级数字化, 但对于档案的公开却顾虑重重, 担心安全泄密带来的责任问题。因此, 应发挥学校保密委员会的作用, 鉴定档案的密级, 把可公开的档案全面公开;三是开发多种档案检索工具,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购买或自行开发能够便捷查询档案的检索工具, 让使用者感觉到查询、利用档案的便利;四是简化查阅流程, 设计在线查档出证系统, 最好能够使远程用户足不出户就可获得想要的档案凭证。

参考文献

[1]360百科.4C营销理论.[OL].http://baike.so.com/doc/89518.html

[2]胡鸿杰.论档案职业的发展空间[J].档案学通讯, 2007 (7) .

[3]马燕婷.做好做活高校档案宣传的几点思路[J].兰台世界, 2013 (1) .

宣传模式 篇11

关键词 Bass模型 扩散模型 数字图书馆 宣传推广模式

分类号 G250.76

Study on the Mode of Digital Library Promotion based on BASS Model

Guo Jio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ass model.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libraries, it divides the promotion of digital library products into three stages based on Bass model, namely the beginning, fast-growing period and steady-development period. It summarizes major ways of digital library promotion, practicing it in different stages to build a model for future reference, and introduces the possib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influences.

Keywords BASS model. Diffusion model. Digital library. Promotion mode.

数字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日益普及,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其中44.4%的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5.8%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海量信息在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来源的同时,也给人们获取信息造成了困扰,从搜索引擎获取的信息时常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具有海量的专业信息资源,并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了关联整合,形成了有机的知识库,向人们提供了统一、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满足了人们对数字信息资源精准获取的需求,这个优势是任何其他信息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在宣传推广方面,一些数字图书馆在新媒体环境下做了一些尝试,但多是传统服务的延伸,推广方式单一,与将营销管理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信息机构相比,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活动存在经验不足的劣势,这些都给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2]。

1 巴斯扩散模型介绍

1983年,传播学家罗格斯(Rogers)将创新扩散的模式定义为:在一个社会体系成员间,经由特定的路径,随时间的演进,传播创新成果的一种过程。扩散理论主要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传播途径可分为两类,即大众媒体与口头传播。按照罗格斯的理论,用户在新兴技术生命周期中的分布如图1所示:

根据罗格斯对采用者的分类,针对创新产品、技术的采用和扩散,美国管理心理学家弗兰克·巴斯(Frank M. Bass)于1969年提出了巴斯扩散模型(Bass Diffusion Model)及其扩展理论(下文简称“巴斯模型”)。巴斯模型常被用作市场分析工具,对新产品、新技术需求进行预测[3]。在现有的创新扩散模型研究中,巴斯模型及其修正模型在学术界反响很大,该模型使用相当少的估计变量就能够达到不错的预测效果[4]。目前,巴斯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零售服务业、工业技术、农业、教育、医药、耐用消费品等多种行业。数字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其提供的服务具有创新型产品的特点,可以尝试巴斯模型在图书馆的应用,重点借鉴巴斯的理论思想。

巴斯模型的基本理念是认为新产品在市场上的扩散速度会受两种传播方式的影响:一是大众传播媒介,如广告等外部影响,向受众传播产品性能中容易得到验证的部分如性能参数,价格、尺寸、色彩以及功能等;二是口碑传播,即已采纳者的宣传等内部影响,它传播产品某些一时难以验证的性能如可靠性、使用方便性以及耐用程度等。

巴斯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其中:m表示市场潜力,即数字图书馆的潜在需求总数。p表示创新系数,即外部影响,尚未使用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受大众传媒等推广渠道的影响,开始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可能性。q表示模仿系数,即内部影响,尚未使用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受口口相传的口碑影响和其他已使用用户的示范效应下,开始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可能性。Nt表示在时间点t时已经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总用户数。

根据巴斯模型,数字图书馆的推广效果会随时间呈“S”型趋势发展,如图2所示:

巴斯扩散模型的假设条件可总结为:市场潜力随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一种创新的扩散独立于其他创新;产品性能随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社会系统的地域界限不随扩散过程而改变;不存在供给约束等。巴斯扩散模型的条件假设也限制了模型在广泛应用中的发展,但是对于在图书馆领域的创新产品“数字图书馆”而言,产品发展的早期扩散仍然可从模型中得到启发[6]。

2 利用巴斯模型开展宣传推广建模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新兴的图书馆服务形式,其推广过程更是紧密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等创新的技术与模式。目前国内外在新兴技术产品推广领域广泛采用了建模的方法,将推广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内部约束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参数化,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将一些历史数据,经验参数和现实的约束条件应用到数学模型中,并进行推导和迭代,我们可以从中得到非常有意义的结果,例如,预测我们制定的推广策略的有效性和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效果,还可以提供依据指导我们修正现有的推广方案,如推广渠道,投资预算等等,使我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推广效果。

nlc202309010055

为了验证巴斯模型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科学性,本文将某公共图书馆①新推出的移动阅读平台作为一项创新性产品进行分析。移动阅读wap服务对图书馆而言是一个新鲜的服务方式,尚未大规模普及,上海图书馆在2009年推出手机图书馆网站即wap服务,之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陆续提供手机图书馆服务[7]。移动阅读平台是某公共图书馆2013年9月推出的专为移动终端用户应用的wap服务,其资源包括7万余册优质电子图书、500余种数字期刊杂志的资源服务,内容面向未注册用户试阅读,面向已注册内容开展全文阅读服务。其自推出以来,每个月的用户访问量见表1统计:

按照巴斯模型的计算方法,应计算累计用户量,如果将累计用户量进行计算后,可以得出移动阅读平台的用户量上升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移动阅读平台用户点击数量增长稍缓,2014年2月2014年7月用户数量增长迅速,2014年8月后增速放缓。移动阅读的曲线基本符合巴斯模型的S型曲线。

移动阅读是数字图书馆紧密结合用户需求开展资源服务的典型代表,因此移动阅读可以成为数字图书馆一个典型案例。通过移动阅读的服务分析,可以看出,服务符合巴斯的模型曲线,因此,以此类推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可参考借鉴巴斯模型进行分析。

3 宣传推广模型的应用

巴斯模型在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的应用主要借鉴巴斯对创新产品的创新系数和模仿系数所造成的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分析。同时结合宣传推广方式形成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的模式。宣传推广的方式可分为传统渠道传播、自媒体渠道传播、利用新技术开展、机构内部推广。同时,按照巴斯模型的特征进行阶段性分析,将巴斯模型分为初期、快速上升期、平稳发展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可侧重于应用不同的宣传推广方式,并产生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的两种效果,两种效果对宣传推广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从而形成宣传推广的模型,见图4。

3.1 宣传推广方式

宣传推广方式是开展宣传推广的手段,通过宣传推广方式可以将宣传推广内容具象化,实现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在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可见,从国家层面已经充分认识到媒体发展,特别是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数字图书馆应该跟上社会发展大趋势,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渠道的共同传播,同时,应结合利用新技术提高宣传推广的效率,重视机构内部对宣传推广的重要影响。

3.1.1 传统渠道传播

图书馆可以针对某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通常图书馆开展比较多的包括数字图书馆整体理念的普及、针对某一资源和特定服务的推广。具体采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且具有全面覆盖性。其中包括:(1)展览:将资源与服务以展板的形式呈现,可以在馆内进行实地展览,也可以通过网站开展在线3D展览,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信息检索竞赛:信息检索竞赛可以对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编写一些情景故事,使用户在故事中了解资源的广泛性。(3)征文和感悟征集:征文和感悟征集可以收集已有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感受和体会,这种分享型的活动很容易获得新用户的认可,有利于更多的人尝试使用数字图书馆。(4)视频征集大赛:视频征集大赛是最近非常热门的宣传推广渠道,并不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能,只需用手机拍摄并用手机软件进行简单编辑即可参赛,这种方式适应于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公众的信息接受喜好,很多行业的视频征集活动均获得很大成功[8]。(5)发布新闻通稿和接受专题采访:配合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事先准备新闻通稿,以新闻发布会或者发送友好媒体的形式进行发布,邀请部分媒体开展专题采访,充分利用媒体的专业力量,通过深入报道挖掘典型人物和事例,丰富媒体报道的层次。

3.1.2 自媒体渠道传播

在Web2.0的时代,用户对互联网的使用和参与已经开始受到重视,随着互联网进入Web3.0的时代,用户对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参与,更多的体现在价值创造和成果分享[9]。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互联网通过分析用户偏好,在对于UGC(用户生成内容)筛选性的过滤的基础上同时引入偏好信息处理,帮助互联网用户快速、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想要感兴趣的信息内容。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提供聚合推送服务的数字机顶盒应用,可以通过互联网、机顶盒+电视、移动终端三种方式实现访问,图书馆可以通过IPTV实现自己的电视图书馆服务,相比通过广电开展电视图书馆服务有着开通便捷和覆盖广泛的优点。开通微博和微信的官方主页,定期将图书馆的资讯进行更新,微博和微信具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单纯的发布消息已经不能够引起公众重视,必须符合网络用语的特点,让公众有亲切感,才能增加互动,真正实现微博、微信的价值。微博和微信在使用侧重方面略有不同,微博的传播更像是“大喇叭喊话”,受众的范围大,也便于受众加入自己的观点引申传播,但是并不精准;微信的传播更像一对一的“电话营销”,信息可精准传达。利用人人网、Facebook、豆瓣、大众点评等社交网站,图书馆可以入住并提供服务,通过热门平台聚拢稳定的用户群体。

3.1.3 利用新技术开展

基于大数据开展分析已经在多个行业应用,尤其百度推出“预测”功能后,使更多的普通大众可以使用大数据,大数据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图书馆也可以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从用户维度开展数据分析,可以对用户的年龄、学历、地域、数字图书馆访问频率等情况进行逐项或者交叉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获得宣传推广的基础数据。比如选择儿童大量到馆的暑假开展针对儿童信息素养的培养,选择农民工大量到馆的节假日开展农民工订票、基础电脑操作知识培训活动。从资源的维度进行分析,可以获得资源使用的规律,选择针对特定时期或者事件的营销,比如在CET4(大学英语四级)临近期间,推广英文学习的数据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临近期间,推广提升申论写作水平的中央级报纸资源。另外,开展舆情监测,舆情监测可以及时掌握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和观点,对图书馆宣传重点制定有辅助作用,也便于图书馆处理一些紧急的公关事件。除了大数据之外,还包括基于位置的服务,主要应用与位置交友、基于位置的生活服务,图书馆融入基于位置的生活服务,使之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服务项目,随时提醒读者利用数字图书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种宣传形式能悄无声息的融入用户生活[10]。

nlc202309010055

3.1.4 机构内部推广

为了使机构内部更好地了解宣传推广内容,应该在员工活动聚集区开展宣传,比如食堂、员工活动中心。把新推出的服务让员工进行试用,是一种迅速增加机构内部用户数的方式。具体做法为:可以通过员工的朋友圈进行传播,虽然每个人的朋友圈看起来并不大,但是传播效果不容小觑,阿里巴巴的“来往”、腾讯的“微信”都曾对自己的员工有过必须试用并推荐亲友试用的要求。机构内部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BBS(员工论坛)也是进行内部沟通的良好渠道。

3.2 巴斯模型的不同阶段分析

巴斯模型的S型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用户数增长的数据分析,可以按照巴斯的曲线特征将巴斯模型分为三个阶段,结合巴斯模型的创新系数和模仿系数的所造成的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的特征,可以将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3个时期的内容与创新和模仿进行结合,形成如下3个时期的特点:

(1)初期。在一项推广内容推出的初期,由于公众对推广内容完全不了解,增进公众的认知和了解是这一阶段的主题。由于在初期,尚未积累用户量,新型产品的推广更多的应该借助传统媒体的渠道,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渠道能够覆盖更多的社会公众,使产品至少被公众形成初步认识。媒体渠道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能够吸引第一批新用户来体验,能够寻找到切合需求的用户群体。

(2)快速上升期。在快速上升期,由于推广内容已经积累了一批用户,而且用户通过体验效果进行宣传具有更重要的说服力,因此用户在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需要被重点关注。通过用户之间的内部渠道,示范效应和口碑效应,能够快速地聚集一批新的用户。自媒体渠道传播更侧重用户天生所具有的传播力,在Web3.0的时代,通过SNS将这种传播力无限放大,使得用户的作用被加强。因此,在这个阶段,更应重视自媒体渠道的传播,重视用户体验和分享。

(3)平稳发展期。在平稳发展期,公众对数字图书馆已经有了充分认知,数字图书馆用户数量保持稳定,宣传推广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难以实现较大突破,在这个阶段,应注意维持原有的用户群体,在宣传推广方面实现均衡发展,既重视传统媒体的宣传,又开展自媒体渠道传播,在前期进行了较多积累的情况下,维持这些推广方式所付出的成本有所降低,但是每增加一部分宣传推广所获得的边际效益也在降低,因此,维持原有的宣传推广方式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在这3个时期的工作中,内部机构人员始终是维持宣传工作顺利进行基础保障,因此,内部推广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不应该放松的。新技术手段可以辅助宣传推广,实现宣传推广的高效性和针对性,应该作为辅助手段在宣传推广全过程中进行应用。

3.3 巴斯模型的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

巴斯模型包含了3个参数:外部影响系数(创新系数)、内部影响系数(模仿系数)和市场潜力。这些宣传推广的方式按照巴斯模型的理论可以达成“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两种效果。其中外部影响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以及开展活动等方式不断发布新资讯来完成的,是需要馆员主导、开拓来完成的,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内部影响主要通过各种渠道的相互交叉传播、读者包括馆员之间口口相传而达成的,这样的效应也可以叫做“邻居效应”。在互联网发展的SNS时代,这种效应通过互联网模式已经被无限放大,内部影响的传播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小,主要通过传播本身具有的特征来扩散。在很多企业推广产品时,都曾用这样的内部影响来推销,比如Google的Gmail服务只允许用户邀请10个好友来进行注册,无法获得邀请的用户只得在论坛上发帖,求邀请,Gmail的服务知名度获得很大提升。小米手机在官网上销售的时候,只发放限量数额的机器,部分抢到机器的人,在网络上大秀特秀小米机器,形成了围观效应,使得小米的手机迅速占领市场,之后饥饿营销的方式被其他IT企业争相效仿使用[11]。

巴斯理论作为60年代提出的理论,其一方面应用于数据的预测,另一方面贡献了创新和模仿两种针对创新性产品的分类思想。本文在巴斯模型的应用中,“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的思想贯穿与宣传推广的整个过程。外部影响的特点是使用成本高,覆盖面广,有利于开拓第一批用户但用户忠实度有待提高;内部影响的特点的使用成本低,操作更加灵活,由于口口相传和亲自体验的特点使得用户忠实度高。虽然不同的传播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阶段,但不同的传播方式所造成的影响并非单纯的“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这种影响只是略有侧重,产生的效果并非绝对的。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应对当前阶段和形式进行细致的分析,灵活选择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手段,以适合机构自身的方式开展宣传,只有结合实际才能使理论发挥更好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将会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服务呈现于读者面前,数字图书馆建设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渠道,宣传推广的研究也应该跟上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巴斯是一种建模方式,也是一种营销的思想,通过巴斯模型的应用,并将数字图书馆与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结合起来,获得跨学科的应用,将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范围的拓展和面向实践的应用,不失为一种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研究的新思路。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应在传统宣传的基础上,开拓思路,与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更多的有益性尝试,才能不断为数字图书馆注入更多的活力,使得数字图书馆这项图书馆的创新事业能够获得更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 1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EB/OL].[2014-04-21].http://www.chuban.cc/jt/yw/

201404/t20140423_155079.html.

[ 2 ] 曾秋霞.图书馆宣传工作刍议[J].图书馆论坛,2005(6):231-232.

[ 3 ] Bass F M. A New Product Growth for Model Customer Durables[J].Management Science,1969(15):215-227.

[ 4 ] 王砚羽,谢伟.电子商务模仿创新的分角色两阶段Bass模型及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2):36-41.

[ 5 ] 百度百科:Bass模型[EB/OL].[2014-03-21].http://baike.baidu.com/view/7064308.htm?fr=aladdin.

[ 6 ] 程静薇.基于Bass模型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扩散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65-69.

[ 7 ] 孟欣.上海图书馆:开启图书移动服务新模式[EB/OL].中国文化报,2014-01-28(7)[2014-03-21].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1/28/content_117131.htm.

[ 8 ] ALA, Video Stories[EB/OL].[2014-03-11].http://atyourlibrary.org/video-stories-recent.

[ 9 ] 百度百科:web3.0[EB/OL].[2014-03-21].http://baike.baidu.com/view/269113.htm?fr=aladdin.

[10] OCLC and Yelp increase visibility of libraries on the Web[EB/OL].[2014-06-30].http://www.oclc.org/en-as-

iapacific/news/releases/2013/201350dublin.html.

[11] 马玉.小米公司饥饿营销策略对其发展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6):54-56.

郭 炯 国家图书馆馆员。北京100081。

(收稿日期:2015-03-16 编校:邹婉芬)

宣传模式 篇12

长久以来,国有石油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内聚发展合力,外树企业形象,发挥着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当前,国有石油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难点所在,其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是外树企业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的有力手段,对统一改革共识、坚定发展信心、维护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具有重大紧迫的现实意义。对内,围绕企业改革中心,着眼企业发展大局,宣传企业战略发展、改革创新、先进典型等,既讲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困境和新难题,又讲群策群力共渡难关的有利条件和现实意义,展示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经验,用企业精神引领员工,用发展成就振奋员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对外,在坚持正面舆论宣传的基础上,进入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在新闻危机防范和应急管理,重塑国有石油企业良好新形象,为国有石油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引导作用更为突出。

二、国有石油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当前形势任务要求

国有石油企业的生存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传统石油行业在新兴媒体环境下的舆情应对压力空前,新闻宣传工作作用突显。外观国际经济环境,围绕综合实力的全方位博弈日益加剧,国有石油企业形象、综合实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内观国内环境,国有石油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发展阶段,随着反腐行动日益深入,各种焦点、热点相互叠加,社会关注度激增,加之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受众对新闻的认知更加多元,舆论环境空前复杂。在复杂的舆论环境和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石油企业一定要树立舆情危机意识,着力做好舆情管理工作,加强对媒体发展变化特点及规律的研究,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方式途径,坚决做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多元思维与党性原则相统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真实反映企业动态,切实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有效的舆情管理处置和突发新闻事件应对机制,妥善引导、高效处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新形势下国有石油企业新闻宣传模式探索

1.新思维、新视角营造舆论氛围,确保新闻宣传工作提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在单纯的“喉舌”意识中融入更多的平民意识。既要坚持把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要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作为想问题、定决策、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面向群众、被职工群众认可,新闻宣传才能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发挥超凡的影响力。

围绕企业改革发展重心,大力宣传企业推动改革进程、进行业绩创新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好做法和新经验的基础上,要用基层、职工的眼光来看企业发展成就,从社会的发展来审视企业的发展,学会以新鲜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捕捉有新意的新闻观点和成果,结合职工群众关心关切,研究企业热点难点,多用职工群众的语言,公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创作出弘扬主旋律、颇具现实意义和较大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努力营造既体现企业发展引领核心作用又切实反映员工群众心声的宣传舆论氛围,进而激发员工群众报效企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结合行业特点,可通过讲述中国油田开发建设史及石油人攻坚啃硬、拼搏奉献等故事,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展示国有石油企业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石油人世代传承的爱国情怀。

2.多渠道、立体化加强舆论引导,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增效。

新闻宣传系统上下联动。强化国有石油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理念,省市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企业内部网络监测及新闻主管部门等通力协作,宣传企业发展成就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重视发挥好行业和地方两种媒体的作用,扩大社会宣传效果。要把向地方报刊、电视台投发新闻稿件,作为新闻宣传的主要阵地和突破口之一,集中力量攻难关;还要大胆向国家级、省部级党报党刊及电视台投稿;并把行业媒体作为新闻宣传的另一个重点阵地。

新闻传播系统内外联合。构建和完善国有石油企业内部报刊、视频、网站“三位一体”宣传方式,侧重与石油行业相关杂志、报刊及互联网络的沟通对接。遵循新闻宣传工作规律,完善官方新闻宣传发布机制,丰富拓展宣传载体渠道,善用新媒体,综合运用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打通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两个舆论场,使网上网下的正面声音相互呼应。如有效利用中国石油官方微博、微信等,充分发挥新媒体在讲述石油故事、回应公众关切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并在主流媒体加大中国石油保障供应、热心公益、履职尽责等正面宣传力度,将企业品牌建设常态化,努力为中国石油重塑良好形象、推进稳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内强基、外凝力注重舆情管理,确保新闻宣传工作提档。

有序建立健全与新闻媒体等相关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正面的舆论引导、有效的舆情监测研判与处置等工作机制。与新闻媒体等相关方加强互动联系,建立和谐融洽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大力宣传国有石油企业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展示石油人良好形象的同时,新闻宣传工作归口部门要积极建议新闻媒体从大局出发,从推动解决问题的角度对企业实施舆论监督,立足于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提升形象。将跟踪监测、定期分析各新闻媒体关于本企业的舆情动态作为常态工作,准确研判;在舆情应对处置方面,主动出击,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消除舆情负面影响,掌握新闻宣传主动权,努力维护油田企业形象。

4.强培养、重激励打造人才队伍,确保新闻宣传工作提素。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新闻宣传工作队伍。除专职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外,企业还要积极动员和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新闻宣传报道的写作,使作品更切实反映职工心声的同时,借此广泛选拔培养新闻宣传人才后备力量。加强全方位业务培训,着力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者新闻发布、形象宣传和舆情应对等专业技能,打造培养专家学者型业务骨干。建立健全激励制度,通过开展“比政治、比学习、比作风、比创新”等业务竞赛和先进典型激励等活动,奖勤罚懒、优胜劣汰,调动激发人才潜能和队伍活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宣传队伍。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推动新闻舆论战线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新形势下,国有石油企业作为党领导下的大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率先更新理念、创新模式,既要重视新闻宣传,也要关注新闻舆论,充分发挥国有石油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正能量,为建设世界水平国有石油企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毓.成品油销售企业新闻宣传对策探讨.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2015年13期

上一篇:文化地位下一篇:分布式编队控制